半干旱地区优良杨树品种——中金系列杨树

半干旱地区优良杨树品种——中金系列杨树

一、半干旱地区的优良杨树品种——中金系列杨树(论文文献综述)

王烟霞[1](2021)在《12个杨树无性系旱生结构和抗病性测定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12个杨树无性系为试验材料(84K、I-101、107、A23、A39、A50、A54、La、Pa、Qg、Ta和Ti),测定各个杨树无性系苗木的各项生理指标:基于叶片解剖结构对12个杨树无性系进行抗旱能力评价;对12个杨树无性系感染黑斑病和叶枯病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通过分析比较各个无性系的感病率、感病指数和相对感病指数来评价无性系的抗黑斑病和叶枯病的能力;对12个杨树无性系的水培条进行接种试验,在室内对水培条接种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记录病原菌于不同无性系间的发病潜伏期时长及记录并计算相对抗病指数等,比较不同无性系抵御溃疡病菌的能力和彼此之间的差异,同时为杨树新优良无性系的选育和资源利用提供理论基础。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抗旱能力评价通过常规石蜡切片的方法进行切片制作,并利用Motic光学显微镜进行科学观测,12个杨树无性系的7项抗旱性结构指标之间差异较大,叶片角质层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叶片厚度、主脉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CTR变幅分别为1.94~17.07μm、5.82~26.23μm、3.28~18.96μm、39.62~201.59μm、496.99~1712.35μm、25.53-86.94μm和27%~66%,变异系数分别为40.11%,49.02%,50.08%,39.13%,32.04%,27.87%和59.09%。相关性数据分析的实验结果显示,除角质层厚度与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主脉厚度、CTR之间以及栅栏组织厚度与下表皮厚度之间相关性不显着外,其余指标间均呈极显着相关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了角质层厚度、叶片厚度和CTR 3个指标作为杨树无性系抗旱性评价的代表性指标,最后运用隶属函数值法得出12个杨树无性系抗旱能力排序为:A50>Qg>Ti>A23>La>107>Ta>A54>I-101>A39>84K>Pa。2.抗黑斑病和叶枯病能力评价在自然发病情况下,白杨派A23和A50对黑斑病抗病,黑杨派Pa和Ti对黑斑病抗病;白杨派A23、A39和A50对叶枯病高抗,A54对叶枯病抗病,黑杨派Pa、Ti、Qg、La、Ta均对叶枯病高抗。其中无性系A23、A50、Pa和Ti有较好的抗黑斑病和抗叶枯病能力,可以用作速生抗病性好的杨树新品种推广。3.抗溃疡病能力评价通过室内人工接种溃疡病菌的方法,测定12个杨树无性系对溃疡病的抗性,结果表明无性系A39、Qg、Ti属于高抗无性系,平均感病指数分别为1.23%、11.44%和4.57%;无性系A23、A50、Ta、84K和I-101属于抗病无性系,平均感病指数分别为23.34%、42.9%、37.5%、28.75%和33.3%;无性系A54属于感病无性系,平均感病指数为57.2%;La、Pa和107属于高感无性系,平均感病指数分别为69.05%、83.39%和85.03%。其中无性系A39、Qg、Ti的感病指数相对较低,可以作为新杨树抗溃疡病无性系选育的优选材料。

王艳丽[2](2021)在《杨树PagHCF106基因介导气孔运动调节植物抗旱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杨树是我国营造人工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但相对于其他树种而言,杨树属于高耗水树种,在水资源贫乏的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大规模栽植杨树人工林,不仅树木成活率低,而且可能会加剧地区水资源的短缺。因此培育强抗旱性与高效水分利用效率兼得的杨树新品种,是保障我国人工林营造、保障生态安全亟待解决的问题。气孔是植物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通道,通过调节气孔运动,优化蒸腾速率和光合速率,对提高杨树的抗旱性和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Populus alba x Populus glandulosa(俗称84K)杨树叶片中克隆得到气孔开度调控基因PagHCF06,分析了该基因在不同组织和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通过PagHCF06基因启动子不同缺失片段驱动GUS报告基因的表达,分析了PagHCF06基因启动子的活性区域;通过培育转PagHCF06基因的拟南芥及CRISPR-Cas9靶向编辑PagHCF06基因启动子的杨树突变株系,分析了PagHCF06基因在调控气孔开度和抗旱性上的作用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PagHCF106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模式分析(1)PagHCF106的CDS序列全长792 bp,编码251个氨基酸;(2)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杨树PagHCF106与其他物种的HCF106在进化上具有保守性,与拟南芥HCF106来源于同一个分支节点,两者都含有Mtt_hcf106超家族结构域。这些信息表明,PagHCF106在功能上可能存在保守性。(3)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PagHCF106基因的组织特异性和不同胁迫诱导下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PagHCF106基因在成熟叶和韧皮部表达量较高;此外,叶片PagHCF106表达量受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和甲基紫精(methyl viologen,MV)和干旱胁迫强烈诱导,但在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胁迫下变化不显着。(4)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PagHCF106主要定位于叶绿体。2.PagHCF106基因对拟南芥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1)通过浸花法培育在hcf4突变体中过表达PagHCF106基因的拟南芥回补株系(记作c-ox株系),经卡方测验、基因组PCR和q RT-PCR筛选共获得17个T3代阳性纯合株系。(2)通过干旱预实验,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株系c-ox-7、c-ox-10、c-ox-14做后续研究。(3)hcf4突变体的气孔开度最小,回转株系c-ox-7、c-ox-10与c-ox-14的气孔开度与野生型Col-0相似,而突变体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以及气孔导度显着降低,但是突变体、野生型、回转株系3者45天后的生物量相差不大。(4)对突变体、野生型、回转株系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发现,在干旱胁迫下,回转株系与野生型的萎蔫程度、受到的氧化伤害程度基本相似,而相对于hcf4突变体受胁迫程度较为严重。同时回转株系离体叶片的水分散失速率也高于突变体,与气孔开度呈现正相关关系。3.PagHCF106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活性分析(1)通过染色体步移及PCR技术从84K杨树叶片中克隆得到PagHCF106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全长1527 bp。(2)通过Plant CARE在线软件分析发现,该启动子含有大量光响应元件及激素和非生物胁迫响应元件。(3)通过对启动子进行截短分析,构建不同长度的启动子片段驱动GUS报告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对本氏烟草叶片进行瞬时转化,经过GUS染色及β-糖苷酶活性测定发现,PagHCF106基因启动子活性区域主要位于上游-380 bp以内的区域。4.PagHCF106基因对杨树气孔开度及抗旱性的影响(1)通过酶切连接及重叠PCR技术,构建基于CRISPR/Cas9介导PagHCF106基因启动子(-380 bp内的)的靶向编辑载体(同时对两个位点进行编辑)。(2)通过农杆菌介导杨树茎段的遗传转化,培育基因编辑杨树突变株系。通过基因组PCR和测序鉴定,获得启动子靶向编辑杨树株系(记为CS株系)17株,通过扫描电镜发现,基因编辑株系的气孔开度普遍低于野生型,随后选取具有代表性的CS-2、CS-3、CS-8和CS-9进行后续研究。(3)通过测定杨树株系光合速率与水分利用效率发现,基因编辑株系的光合速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是水分利用效率显着提高。(4)通过测定离体叶片的水分散失速率及保卫细胞H2O2含量发现,CS株系的水分散失速率显着低于野生型,而保卫细胞H2O2含量显着高于野生型。综上,PagHCF106基因与拟南芥HCF106基因在功能上存在保守性,并初步推测PagHCF106调控气孔运动与保卫细胞叶绿体ROS积累相关;通过基因组编辑技术,能有效降低该基因在杨树中的表达量,培育水分利用效率提高的杨树株系。本研究为抗旱节水型杨树品种的培育奠定基础。

俞永玮[3](2021)在《十个优良杨树无性系抗旱性研究》文中提出干旱是全球环境治理中高度重视的议题之一,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广范围大,三北防护林工程在此初见成效,但仍需更进一步加强建设,在规划建设期内打造出完整稳固的西北生态屏障。杨树作为速生丰产用材林的主要树种之一,能无性繁殖保证了其优良性状不会变异,显着的三大效益保证了其林木栽培中的生产地位。引进和选育抗旱性较强的优良无性系,再通过区域栽培试验,筛选出适应西北地区环境且抗逆性良好的无性系加以推广,既可进一步满足我国杨木生产加工的原料需求,另一方面亦能为三北防护林建设提供大量的种质资源。本文采用了人工盆栽控水方法,以意大利引进的5个黑杨供试无性系La、Pa、Ta、Ti、Qg为材,中林46和107杨为对照;白杨派无性系5个——A23、A39、A46、A50、A54,84K和I-101为对照。设定正常水分供应(田间持水量的100%)、轻度胁迫(田间持水量的60%)和重度胁迫(田间持水量的30%)3种梯度,测定了各无性系幼苗在3种水分梯度下其生长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分析不同胁迫梯度对各供试无性系的影响,构建抗旱性综合评价体系,对所有供试无性系抗旱能力强弱进行排序。以便后期合理选择杂交育种亲本组合,也为不同立地条件引种栽培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研究表明,黑杨各供试无性系在胁迫影响下,Ti单叶面积和根干重在两种胁迫梯度下均为最小,根系发育受抑制最为明显;107杨在重度胁迫下单叶面积最低,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同等胁迫梯度下均最低,光合作用受抑制最为明显;中林46杨在两种梯度下其叶片相对电导率均最高,细胞膜透性受损相对最为严重;Ta无性系地径生长量同梯度下均最低;Pa无性系在两种梯度下叶片相对含水量最低,叶片持水力相对最差。白杨各供试无性系在胁迫影响下,84K杨株高、地径、单叶面积、地上生物量、根干重在同等胁迫下,较其他供试无性系均最低,生物量累积受到明显抑制;在轻度胁迫下,84K水分利用效率和叶片相对含水量较其余无性系均为最低。A23相对电导率在两种胁迫梯度下均最高,说明A23细胞膜透性受损最为明显;在重度胁迫下,A23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较其余无性系均最低。对各供试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抗旱系数法结果表明,14个供试无性系抗旱能力强弱依次为:I-101>107杨>Qg>A54>A23>A39>Pa>84K>A46>A50>Ti>中林46>Ta>La。

房凤如[4](2020)在《丛枝菌根真菌对杨树氮营养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对植物氮营养的影响特征及其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本论文探索了速生杨107(Populus× canadensis ’Neva’)生长与根际土壤碳氮含量及AM真菌分布的关系,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下AM真菌根内球囊霉(Rhizophagus irregularis)对杨树生长、品质和氮营养的影响。从AM真菌-植物间的氮/碳交换、AM真菌对植物氮吸收利用和对植物-土壤微系统氮素拦截的影响揭示了AM真菌对速生杨107氮营养的作用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速生杨的生长与根际土壤碳氮含量及AM真菌分布的关系盆栽试验以速生杨107扦插苗的地径作为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地径的增加,土壤无机碳(SIC)、硝态氮(NO3-含量呈减小趋势,虽然铵态氮(NH4+)含量也有所降低但未达到显着水平,有机碳(SOC)、总碳(TC)、有机氮(SON)和全氮(TN)含量则呈增大趋势。孢子密度随地径增加未表现明显变化规律,而丛枝侵染率随着地径的增加而提高。相关性分析表明SON和TN与丛枝侵染率显着正相关,而NO3-和NH4+与丛枝侵染率显着负相关;孢子密度与所有碳氮组分含量均无明显的相关性。表明速生杨107长势越好,NO3和SIC含量越低,AM真菌在根部的侵染率越高,且土壤NO3-含量与AM真菌在杨树根部分布存在重要关系。2.AM真菌对速生杨107生长和品质的影响AM真菌对杨树生长和品质的影响随不同施氮浓度而呈现差异。在不同氮浓度梯度(0、1.0、5.0、7.5、10.0、15.0、20.0 mMNH4NO3)处理中,杨树株高,茎生物量、纤维素含量和纤维长度均在7.5 mM氮水平下达到最大值。AM真菌提高了杨树株高、茎生物量,且在≥7.5 mM氮水平下达到显着水平,并提高了所有氮水平下的冠/根。在15、20 mM氮水平下,AM真菌显着提高了茎纤维素含量;在20 mM氮水平下,显着降低了茎纤维壁腔比;在所有氮水平下,不同程度提高了茎纤维长度、长宽比;而接种对茎木质素含量和茎木质素单体S/G影响不显着。AM真菌促进了杨树的生长,并在特定氮水平下提高了杨树的木材品质,7.5 mM为速生杨107生长的最适氮浓度。3.AM真菌对杨树光合固碳能力和AM真菌-植物间的氮/碳交换的影响AM真菌改善了杨树的光合固碳能力,增加植株碳累积,促进杨树和AM真菌间的碳/氮交换。低氮浓度(1 mM)下,AM真菌对叶片形态、结构影响不显着;适氮浓度(7.5 mM)和高氮浓度(20 mM)时,AM真菌显着增加了叶片海绵组织厚度,叶面积分别增大20.8%和33.3%、气孔长度提高5.9%和6.0%,叶绿素a含量提高69.9%和58.7%,叶绿素b含量提高74.2%和38.6%。当光照强度≥400 μmol m-2s-1时,AM真菌对杨树光合速率有显着影响。在适氮和高氮浓度下,AM真菌显着增加植株碳的总累积量,同时,不同程度的增加了杨树根部氮浓度和植株氮的总累积量。总侵染率、丛枝侵染率均随着氮浓度增加而增大;低氮水平下丛枝发育不良,适氮、高氮浓度下丛枝结构发育相对较好。说明适氮、高氮处理条件下,AM真菌促进了植物光合固碳,同时丛枝发育较好,AM真菌-杨树间的氮/碳交换加强,改善了杨树的氮营养。4.AM真菌对杨树氮营养的作用低氮、适氮和高氮水平下,AM真菌不同程度降低了杨树根长、根表面积,但却不同程度增加了杨树根系活力、蒸腾速率、叶片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以及根茎叶的含水量,表明杨树植株代谢能力整体提高。在低氮、适氮和高氮水平下,接种AM真菌的杨树根生长素含量分别为未接菌组的2.3倍、1.9倍和2.9倍;低氮、适氮水平下,接种根赤霉素含量分别提高了 85.1%和94.2%;接种AM真菌后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在不同氮水平下分别有所提高和降低,但是均未达到显着水平。在所有氮水平下,根细胞壁纤维素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木质素单体H、S、G和S/G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低氮、适氮水平下,接种AM真菌木质素单体H分别提高34.3%和64.0%,对木质素单体S和S/G的提高在低氮水平下达到显着水平,分别提高了 37.0%和18.8%。相关性分析表明:低氮水平下,木质素单体S/G与根赤霉素、生长素含量显着正相关;高氮水平下,根生长素含量与单体S含量显着正相关。说明AM真菌侵染植物破坏了植物根的细胞壁组分(降低纤维素),为了启动防御反应(合成木质素),提高了赤霉素和生长素的水平,改善了杨树整体代谢,促进杨树氮吸收。5.AM真菌对杨树-土壤微系统氮素淋失的影响不同施氮水平下,AM真菌对杨树-土壤微系统氮素淋失影响的差异较大。低氮水平下,AM真菌对土壤氮淋失没有影响;适氮和高氮时,AM真菌降低了淋滤液中的NO3-和NH4+浓度,且仅在高氮条件下达到显着水平;高氮水平下,AM真菌使淋滤液中的NO3-和NH4+浓度分别降低了 20.0%和67.5%。随着氮水平的增加,丛枝侵染率和总侵染率逐渐增加,且孢子和泡囊的形态随着氮水平的升高而改变。在适氮和高氮水平下,AM真菌提高了根的氮浓度(分别为11.7%和50.7%),提高了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SOC含量,增加了大团聚体的比例,土壤TN含量分别增加了 7.2%和4.7%。冗余分析表明,高氮条件下,SOC对淋滤液中NO3-和NH4+总量的相对解释率最大;而相关性分析表明,高氮条件下,淋滤液中的NO3-和NH4+总量与SOC含量相关性也最大,为显着负相关。AM真菌可以降低土壤氮素淋失,且对NH4+淋失的降低尤为显着。综上所述,AM真菌增强了土壤对氮素的拦截,增加了植物与土壤氮素的接触机会,进而改善了植物氮营养。

薄慧娟[5](2020)在《种植密度对毛白杨林地养分循环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长年依赖进口大量木材,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是满足木材需求的重要保障。杨树在我国种植面积达850万公顷,居世界第一,但生产力相对较低。毛白杨是我国乡土树种,生长期长,新的优良无性系不断培育成功。利用2007年种植的“十一五”至“十二五”河北威县毛白杨速生丰产林常规密度田间试验地,于2015~2017和2019年开展试验研究。首先进行4种无性系(S86、BT17、B331、1316)在7种种植密度(D22:2 m×2 m、D23:2 m×3 m、D33:3 m×3 m、D43:4 m×3 m、D44:4 m×4 m、D45:4 m×5 m和D46:4 m×6 m[行距×株距])下生长和林分蓄积量关系的研究;进一步采用根序法、土钻法、网袋原位分解法等分别研究S86优良无性系在3种典型种植密度(D22、D43和D45)下的细根、叶片、林地土壤养分垂直变化和叶枯落物分解等特征,明确密度调控下的毛白杨优良无性系林分生长和养分循环过程,为构建杨树速生丰产林和优化栽培技术体系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1)密度和无性系显着影响毛白杨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量。密度D46下林分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最大,D23蓄积量最大;B331和S86无性系较BT17、1316表现良好。(2)S86无性系细根生物量、形态和养分含量受种植密度影响,并且上述指标在1~3级细根与>3级细根之间差异显着。密度D22的1~3级细根生物量、根长、直径、表面积、氮含量较高,D43和D45的>3级细根指标较高。(3)土壤养分含量与细根(生物量、形态和养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受土壤养分因子、细根根序级别等因素影响,表现不一致。(4)种植密度显着影响S86无性系叶片性状。叶形态、养分含量均在密度D22下较小,而比叶重和化学计量比则较大;叶形态、养分含量和化学计量比间有一定的相关性。(5)S86林地土壤养分含量主要富集在0~20 cm土层,所占比例为69%~79%。同时土壤养分含量垂直分布特征受种植密度显着影响(速效钾除外)。(6)S86叶枯落物年质量残留率平均值为77%,养分残留率平均值为碳(26%)、氮(56%)、磷(31%);D22密度下叶枯落物的质量和养分残留率显着高于密度D43和D45,碳氮比排序为密度D22>D43>D45。研究揭示种植密度显着影响毛白杨林分生长和养分循环过程。现阶段在密度2 m×2 m下,林木个体生长资源受到限制,细根间的竞争较大,林地养分匮乏,叶枯落物归回周期较长,不利于后期林木生长,应适时进行间伐或水肥管理。

薛頔[6](2020)在《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浑善达克沙地是内蒙古主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也是京津重要的生态屏障,因其生态脆弱、植被退化,政府部门力图快速恢复植被。面对这一需求,针对不同位置的不同生境及其群落演替阶段精准筛选出适宜生长的植物,对该区域人工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空间信息科学原理和地统计学方法,将样方调查数据和30m生态环境因子空间分布数据相结合,采用TWINSPAN模型划分该区域植物群落类型,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筛选与沙地植物适宜性相关的生态环境因子;通过最大熵模型模拟各类灌草群落生长适宜性分布;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结合的加权评价模型得到各乔木生长适宜性分布;通过GIS空间分析刻画出各地块适宜恢复的植物种和顶级演替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具体结论如下:1.将浑善达克沙地植物划分为8类群落,其中自然群落为分布于流动沙地的沙米、猪毛菜先锋群落,半流动沙地的披碱草、刺蓬等多年生草本群落,半固定沙地的以苔草、沙蒿等为建群种的灌草群落,固定沙地的以糙隐子草、羊草、沙蒿等为优势种的典型草原群落以及河泛地的芨芨草、地榆等群落;人工恢复的半固定沙地杨柴、黄柳等群落,固定沙地的飞播沙柳、柠条等群落,以及主要分布于沙地东部山地的樟子松、杨树人工林等。通过群落划分为不同演替阶段人工恢复植被精准提供适宜植物。2.以包含数据信息最大化且冗余最少为原则,筛选出影响该区域植物生长适宜性的生态环境因子为土壤p H(KCl)、土壤粘土含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年均降水量、积温、无霜期、大气干燥度、日照时数、年蒸发量、风速、大气气压、相对湿度、坡度、坡向、高程此15个因子。通过筛选为模拟植物生长适宜性分布提供生态环境因子。3.依据当前阶段生态环境条件的空间分布状况,苏尼特右旗及苏尼特左旗北部流动沙地海拔890~1305m、坡度15°以下区域适宜扦插黄柳,海拔978~1305m、坡度15°以下区域适宜设立沙米沙障,半流动沙地海拔890~1580m、坡度15°以下区域适宜栽种雾冰藜、猪毛蒿;正镶白旗、正蓝旗及锡林浩特市北部半固定沙地迎风坡适宜栽种小叶锦鸡儿、冷蒿、沙柳等,背风坡海拔1060~1485m、坡度18°以下区域适宜栽植柠条、杨柴、沙打旺等,丘间沟谷洼地汇水地段适宜种植金莲花、地榆;正蓝旗东南部、克什克腾旗以及多伦县山地阴坡、半阴坡海拔1196~1818m、坡度25°以下区域适宜种植新疆杨、河北杨,阳坡、半阳坡海拔1196~1760m、坡度25°以下区域适宜种植樟子松。4.遵循沙地群落演替规律,结合沙地产业建设,筛选各类生境不同演替阶段植被恢复适宜植物种。流动沙地种植黄柳、沙米;演替2a后进入一、二年生草本群落阶段,西部荒漠草原半流动沙地海拔890~1580m、坡度15°以下区域种植雾冰藜、猪毛蒿等,中部典型草原和东部草甸草原半流动沙地种植冰草、披碱草等乡土牧草封育保护;演替4a后到达多年生根基禾草群落阶段,半固定沙地适宜栽种小叶锦鸡儿、柠条、沙柳等灌木固定沙地;演替10a后荒漠草原以针茅属为主的多年生丛生禾草群落为演替顶级群落,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于固定沙地阳坡、半阳坡海拔1100~1980m、坡度40°以下区域栽植小叶锦鸡儿、沙蒿,阴坡、半阴坡栽植柠条、杨柴等,东北部及东南部山地阴坡、半阴坡种植新疆杨、河北杨,阳坡、半阳坡种植樟子松;演替15a后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将以乔灌草混生的沙地榆疏林为演替顶级群落。

吴丽娟[7](2013)在《国内杨树伐根嫁接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杨树伐根嫁接是杨树防护林、速生丰产林及虫毁林等林分更新改造中一项切实可行的应用技术。在有关文献及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杨树伐根嫁接技术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旨在为今后有关研究和生产提供依据。

祁春芳[8](2011)在《杨树丰产林伐桩嫁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山西省北部大面积杨树成过熟林分亟需更新改造的现状,提出了改造的新模式。确定杨树良种"中金杨"和白杨派新品种为换代品种。在伐桩嫁接更新改造中采用湿土堆埋法,再进行塑料薄膜覆盖,可缩短出苗期,提高当年高生长量和胸径生长量,减少除萌次数,成活率达到91%以上;成活植株产生自生根系,嫁接3 a留有自生根4条~7条,根径1.2 cm~2.4 cm,生长正常。"中金杨"和白杨派新品种树高和胸径的4龄指标均超过三根二干"中金杨"植生苗和萌生苗的生长量。

赵曦阳[9](2010)在《白杨杂交试验与杂种无性系多性状综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杂交育种是杨树新品种培育最重要的手段。本研究以白杨派内不同种及杂种为亲本,通过人工控制授粉,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对幼胚进行挽救,获得以毛白杨为母本的杂种群体。同时对先前杂交获得的经苗期试验初选的29个白杨杂种无性系和1个选种无性系(LM50)进行4个地点2-4年树高、胸径测定分析,对这些无性系进行遗传稳定性评价。进一步利用生长性状、光合特性和抗氧化系统对30个白杨杂种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同时采用SSR标记特异性扩增分析的方法构建这些白杨杂种无性系指纹图谱。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17个亲本材料,选配了19个杂交组合开展白杨派内不同种、杂种的杂交试验。对杂交亲本进行花序长度、宽度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杨树单株花序长度、宽度存在显着差异。雄株花序长度变化范围为44.40-126.43mm,宽度变化范围为11.29-15.73mm。雌株花序长度变化范围为13.84-25.48mm,宽度变化范围为5.01-7.30mm。从杂交亲和力来看,以银腺杨和毛新杨作母本的杂交组合亲和力较高,获得种子量较大。以毛白杨为母本的杂交组合在幼胚未成熟时果穗容易脱落。利用组织培养方法培育出以毛白杨为母本的6个杂交组合的杂交子代420株。对2年生子代苗高、地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间子代苗高、地径差异显着。苗高平均值为49.67-84.42cm,地径平均值为5.61-10.86mm。相同杂交组合内苗高变异系数为13.66%-45.32%,地径变异系数为13.03%-39.51%,为无性系苗期选择提供了依据。2.以实验室先前杂交获得的杂种无性系进行苗期试验后,初选出29个苗期优良无性系,另加1个毛白杨选种无性系(LM50),共30个无性系为材试材,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对其4年生幼林的生长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30个白杨杂种无性系树高、胸径和材积在不同地点间、无性系间以及无性系与地点的交互作用间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4年生树高、胸径和材积的表型变异系数范围为19.84%-69.04%,遗传变异系数范围为14.65%-62.59%。遗传变异系数占表型变异系数比重逐年增大,表明随着植株增长,其变异增大,且这种变异主要由遗传因素引起。白杨杂种无性系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重复力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增大,4年生各指标重复力为0.8887-0.9902。白杨杂种无性系树高、胸径和材积年-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年生胸径与4年生胸径表型相关系数高达0.8075,遗传相关系数达0.8841。3年生胸径和4年生胸径表型相关系数达0.9838,遗传相关系数达0.9979。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可以为无性系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对不同地点白杨杂种无性系进行适应性分析结果发现无性系BL28、BL87、BL69、BL101和BL103具有广泛适应性,在4个地点栽培差异不大,其余无性系在不同地点显示出特殊地域适应性。3.对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试验点的30个白杨杂种无性系的17个生长和形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白杨杂种无性系间17个性状差异达极显着(P<0.01)水平。无性系各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范围为15.63%-57.50%,遗传变异系数范围为8.99%-52.57%。各指标重复力变化范围为0.7734-0.9849,表明白杨杂种无性系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且变异受强的遗传控制,为无性系筛选提供基础。利用30个白杨杂种无性系的14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可以把14个性状分成3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是树高、胸径等生物量性状,第二主成分主要包括通直度、节间距等干形性状,第三主成分包括叶片长度、宽度和叶面积等叶片性状。利用主成分评价无性系,BL106、BL107、BL23、BL46、BL78和BL83第一主成分值Y1是正值,且较大,表明这几个无性系树高、地径、胸径、材积、冠幅等生长量较大;无性系BL104、BL106、BL107、BL28、BL69和BL85第二主成分Y2值较大,说明这几个无性系通直度、节间距和分枝度较大;无性系BL106、LM50、BL104、BL107、BL98和BL49第三主成分Y3值较大,表明这些无性系叶片的长度、宽度和叶面积较大。4.测定30个白杨杂种无性系的光合指标,结果表明无性系Pn、Gs和Tr日变化呈双峰曲线,Ci日变化曲线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n-Par响应曲线和Pn-Ca响应曲线均呈S形,光饱和点lsp处于1396.55-1469.86μmol·m-2·s-1之间,光补偿点lcp处于33.08-81.17μmol.m-2.s-1之间。二氧化碳饱和点csp处于974.03-1080.50μmol.mol-1间,二氧化碳补偿点ccp处于74.03-93.35μmol.mol-1之间。30个白杨杂种无性系间瞬时光合指标呈显着差异(P<0.01)水平,平均Pn、Gs、Ci和Tr分别为19.82μmol.m-2.s-1,0.37mo1.m-2·s-1,263.68μmol·mol-1和4.38 mol·m-2.s-1。光合指标Pn、Gs、Tr与树高、胸径均达显着正相关水平,表明光合指标对无性系生长有很大影响。5.通过对白杨杂种无性系不同月份叶绿素含量、MDA含量、POD活性和SOD活性动态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白杨杂种无性系叶绿素含量平均值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平均值处于一直上升状态,而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POD、SOD、叶绿素含量与生物量显着正相关,MDA含量与生物量显着负相关。利用聚类分析,对无性系预抗性进行评价,把30个白杨杂种无性系分为3类,第一类酶活力最高,预抗性最强,在受到胁迫时受伤害最小,第二类无性系预抗性较强,第三类无性系预抗性最差,在遭遇胁迫时最容易受到伤害。6.利用16对SSR引物对30个白杨杂种无性系进行特异性扩增,共获得40条DNA特异性条带,每对引物扩增的DNA谱带数目处于2-6条间,平均2.5条谱带,扩增的DNA带大小在100-600bp之间。30个白杨杂种无性系之间遗传距离变化范围在0.0864-0.2716,平均遗传距离为0.1436。利用DNA谱带进行无性系指纹图谱的构建,发现白杨杂种无性系间亲缘关系较近,可以用多对引物组合来实现无性系的区分。本研究利用生物量、干形、光合指标、抗氧化系统对白杨杂种无性系综合评价,同时利用SSR分子标记对无性系进行指纹图谱构建,为优良无性系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李先萍[10](2010)在《中金、群改系列杨树新品种选育》文中研究说明●一、中金、群改杨树新品种选育概述二十多年来,山西省杨树丰产林实验局一直从事杨树速生丰产林栽培及杨树新品种的选育工作,特别是长达13年与西德技术合作的"杨树育种"项目,在杨树育

二、半干旱地区的优良杨树品种——中金系列杨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半干旱地区的优良杨树品种——中金系列杨树(论文提纲范文)

(1)12个杨树无性系旱生结构和抗病性测定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杨树研究概况
        1.1.1 杨树生物特性
        1.1.2 我国杨树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1.1.3 我国杨树的生产与利用
    1.2 杨树抗旱性研究进展
    1.3 杨树抗病性研究进展
        1.3.1 杨树黑斑病
        1.3.2 杨树叶枯病
        1.3.3 杨树溃疡病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杨树抗旱性测定与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方法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12 个杨树无性系叶片的解剖结构
        2.2.2 12 个杨树无性系叶片解剖结构指标间的相关性
        2.2.3 12 个杨树无性系叶片解剖结构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2.2.4 12 个杨树无性系抗旱性的综合评价
    2.3 小结
第三章 杨树抗黑斑病和叶枯病调查与评价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杨树无性系对黑斑病的抗性分析
        3.2.2 杨树无性系对叶枯病的抗性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杨树抗溃疡病测定与评价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无性系溃疡病的潜伏期
        4.2.2 不同无性系抗性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讨论
        5.1.1 杨树抗旱性研究
        5.1.2 杨树抗黑斑病和叶枯病研究
        5.1.3 杨树抗溃疡病研究
    5.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杨树PagHCF106基因介导气孔运动调节植物抗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章综述
    1.1 杨树简介
        1.1.1 杨树的生物学特征及用途
        1.1.2 干旱胁迫对植物(杨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1.1.3 杨树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1.2 植物气孔研究进展
        1.2.1 植物气孔概述
        1.2.2 气孔运动
        1.2.3 HCF106(High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106)蛋白与气孔运动的关系
    1.3 基因编辑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1.3.1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
        1.3.2 CRISPR/Cas9 基因组靶向编辑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1.3.3 CRISPR/Cas9 基因组编辑技术在杨树育种中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
        1.5.1 杨树PagHCF106 基因的克隆
        1.5.2 PagHCF106 基因的功能分析
        1.5.3 CRISPR/Cas9 靶向编辑PagHCF106 基因启动子杨树株系的培育和抗旱性分析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杨树PagHCF106 基因的克隆和表达模式研究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植物材料与培养条件
        2.1.2 杨树RNA 的提取和c DNA 的合成
        2.1.3 PagHCF106 基因的克隆
        2.1.4 实时荧光定量PCR
        2.1.5 PagHCF106 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1.6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2.1.7 PagHCF106 的亚细胞定位
    2.2 结果与分析
        2.2.1 PagHCF106 的克隆
        2.2.2 PagHCF106 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2.4 杨树不同组织中PagHCF106 基因的表达
        2.2.5 PagHCF106 基因在不同胁迫下的表达模式
        2.2.6 PagHCF106 的亚细胞定位
    2.3 讨论
第三章 PagHCF106 基因在拟南芥中的功能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植物材料和培养条件
        3.1.2 拟南芥的种植及遗传转化
        3.1.3 转基因拟南芥的筛选
        3.1.4 转基因拟南芥的鉴定
        3.1.5 拟南芥气孔开度的测定
        3.1.6 拟南芥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3.1.7 拟南芥生物量测定
        3.1.8 拟南芥相对含水量的测定
        3.1.9 拟南芥气体交换参数测定
        3.1.10 拟南芥离体叶片水分散失速率测定
        3.1.11 拟南芥干旱胁迫处理
        3.1.12 拟南芥叶片过氧化氢含量测定
    3.2 结果分析
        3.2.1 过表达PagHCF106 基因拟南芥株系的培育
        3.2.2 PagHCF106 基因调节气孔开度
        3.2.3 过表达PagHCF106 基因拟南芥株系的表型分析
        3.2.4 PagHCF106 基因回转株系的叶片失水速率分析
        3.2.5 PagHCF106 基因对拟南芥抗旱性影响
        3.2.6 PagHCF106 对拟南芥离体叶片过氧化氢积累的影响
    3.3 讨论
第四章 杨树PagHCF106 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活性分析
    4.1 材料与试剂
        4.1.1 植物材料与培养条件
        4.1.2 生物信息学分析所用软件和网站
    4.2 试验方法
        4.2.1 杨树PagHCF106 基因启动子克隆
        4.2.2 PagHCF106 基因启动子生物信息学分析
        4.2.3 PagHCF106 基因启动子及5’端缺失植物载体的构建
        4.2.4 农杆菌介导的烟草叶片瞬时转化
        4.2.5 GUS组织化学染色
        4.2.6 GUS瞬时表达定量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PagHCF106 基因启动子的克隆
        4.3.2 PagHCF106 基因启动子调控元件分析
        4.3.3 PagHCF106 基因启动子融合GUS报告基因载体的构建
        4.3.4 启动子全长及5’端系列缺失体的活性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PagHCF106 基因启动子靶向编辑杨树株系的培育及功能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植物材料和培养条件
        5.1.2 CRISPR/Cas9 基因组编辑载体的构建
        5.1.3 杨树的遗传转化
        5.1.4 CRISPR/Cas9 介导的基因组编辑杨树株系的分子鉴定
        5.1.6 基因编辑杨树气孔开度的测定
        5.1.7 基因编辑杨树株系气体光合速率测定
        5.1.8 基因编辑杨树株系叶片水分散失速率测定
        5.1.9 基因编辑杨树保卫细胞H_2O_2检测
    5.2 结果分析
        5.2.1 靶点选择和载体构建
        5.2.2 CRISPR/Cas9 介导的PagHCF106 基因启动子靶向编辑杨树株系的鉴定
        5.2.3 PagHCF106 基因启动子靶向编辑杨树株系表型分析
        5.2.4 启动子靶向编辑杨树株系叶片水分散失速率分析
        5.2.5 启动子靶向编辑杨树株系保卫细胞H_2O_2含量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RNA的提取
    附录B cDNA的合成反应
    附录C 本研究中所用引物
    附录D 目的片段的回收和纯化
    附录E 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
    附录F 菌落PCR鉴定
    附录G 质粒的提取
    附录H 荧光定量PCR
    附录I 进化树中分析的HCF106 序列
    附录J 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
    附录K 染色体步移克隆杨树PagHCF106 基因启动子区域
    附录L GUS组织化学染色
    附录M β-葡萄糖苷酶活性测
    附录N 拟南芥的种植
    附录O 拟南芥的遗传转化
    附录P 基因组DNA的提取
    附录Q 转基因拟南芥的DNA水平检测
    附录R 转基因拟南芥的RNA水平检测
    附录S H_2O_2 含量测定
    附录T 杨树的遗传转化
    附录U 常用溶液试剂的配制
致谢
个人简介

(3)十个优良杨树无性系抗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杨树资源特征及分布
        1.1.1 杨树特性和特性
        1.1.2 杨属分布概况
        1.1.3 利用价值
    1.2 杨树育种研究进展
        1.2.1 引种
        1.2.2 杂交育种
        1.2.3 倍性育种
        1.2.4 基因工程育种
    1.3 抗旱性研究综述
        1.3.1 植物抗旱机理
        1.3.2 抗旱性研究方法
        1.3.3 抗旱性研究指标
        1.3.4 抗旱性评价数量分析方法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不同干旱胁迫梯度对各无性系生长指标的影响
        1.5.2 不同干旱胁迫梯度对各无性系生理指标的影响
        1.5.3 各无性系抗旱性强弱的综合评价
第二章 实验内容与方法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测定指标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对各无性系生物量的影响
        3.1.1 对株高的影响
        3.1.2 对地径的影响
        3.1.3 对单叶面积的影响
        3.1.4 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3.1.5 对根系生物量的影响
    3.2 对各无性系光合特性的影响
        3.2.1 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3.2.2 对气孔导度的影响
        3.2.3 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3 对各无性系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3.4 对各无性系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5 对各无性系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3.6 各无性系抗旱性综合评价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植株形态变化与抗旱性
        4.1.2 植株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与抗旱性
    4.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4)丛枝菌根真菌对杨树氮营养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土壤系统中的氮
        1.1.1 氮对植物的重要性
        1.1.2 我国土壤氮的分布特征
        1.1.3 我国氮肥的施用情况
        1.1.4 土壤-植物系统的氮循环
        1.1.5 过量施氮引发的问题
    1.2 丛枝菌根真菌
        1.2.1 丛枝菌根真菌概述
        1.2.2 AM真菌在土壤中的分布
        1.2.3 AM真菌对宿主植物根的侵染过程
        1.2.4 AM真菌在土壤和宿主植物根部形成的结构及功能
    1.3 AM真菌对植物氮营养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1.3.1 AM真菌对植物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1.3.2 AM真菌对植物氮营养影响机制
    1.4 AM真菌对杨树氮营养的影响研究
        1.4.1 速生杨107的用途、优势和分布特征
        1.4.2 杨树的氮营养研究进展
        1.4.3 AM真菌对杨树氮营养的影响潜能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速生杨生长与土壤碳氮及AM真菌分布的关系
    2.1 引言
    2.2 试验设计
    2.3 野外调查和样品采集
        2.3.1 样地概况
        2.3.2 样品采集
    2.4 盆栽试验
        2.4.1 试验材料
        2.4.2 试验设计和样品收集
    2.5 杨树生长指标及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5.1 杨树胸径和地径的测量
        2.5.2 土壤碳组分的测定
        2.5.3 土壤氮组分的测定
        2.5.4 土壤颗粒组成的测定
    2.6 菌根侵染指标测定
        2.6.1 孢子密度测定及形态学观察
        2.6.2 侵染率测定
    2.7 数据处理
    2.8 结果分析
        2.8.1 速生杨107和108生长状况
        2.8.2 速生杨107和108根际土壤碳氮组分及土壤颗粒组成特征
        2.8.3 速生杨107和108根际土壤和根部AM真菌空间分布特征
        2.8.4 野外调查AM真菌分布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
        2.8.5 盆栽试验不同长势速生杨107根际土壤碳、氮含量
        2.8.6 盆栽杨树AM真菌分布特征
        2.8.7 盆栽杨树AM真菌分布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
    2.9 讨论
        2.9.1 杨树生长、根际土壤因子及AM真菌分布的关系
        2.9.2 共生植物品种特异性对AM真菌侵染的影响
    2.10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氮水平下AM真菌对杨树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
    3.3 试验设计
        3.3.1 接种量的确定
        3.3.2 最适氮浓度的确定
    3.4 试验方法
        3.4.1 盆栽试验和样品收集
        3.4.2 杨树株高、地径、生物量的测定
        3.4.3 茎纤维素含量的测定
        3.4.4 茎木质素含量的测定
        3.4.5 茎木质素单体组成的测定
        3.4.6 纤维长度、宽度、长宽比、壁腔比的测量
    3.5 数据处理
    3.6 结果分析
        3.6.1 不同接种量下杨树生长指标的变化特征
        3.6.2 不同氮水平下AM真菌对杨树株高、地径和生物量的影响
        3.6.3 调整氮水平梯度后AM真菌对杨树株高和茎生物量的影响
        3.6.4 调整氮水平梯度后AM真菌对杨树茎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影响
    3.7 讨论
        3.7.1 不同氮水平条件下AM真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7.2 AM真菌对杨树品质的影响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M真菌对杨树光合固碳的影响及二者间的氮/碳交换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
    4.3 试验设计
    4.4 试验方法
        4.4.1 盆栽试验
        4.4.2 总叶面积测量
        4.4.3 叶片解剖结构特征的观察与测量
        4.4.4 气孔长度和密度的测量
        4.4.5 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的测定
        4.4.6 光照强度与植物净光合速率间关系的测定
        4.4.7 侵染率测定以及丛枝形态观察
        4.4.8 根、茎、叶含碳率
        4.4.9 根、茎、叶含氮量
    4.5 数据处理
    4.6 结果分析
        4.6.1 AM真菌对杨树叶片形态结构的影响
        4.6.2 AM真菌对杨树叶绿素组分的影响
        4.6.3 AM真菌对杨树光合速率的影响
        4.6.4 不同氮水平下根系AM真菌侵染特征
        4.6.5 AM真菌对杨树根茎叶碳氮含量的影响
    4.7 讨论
        4.7.1 AM真菌促进植物光合固碳的作用机制
        4.7.2 不同氮浓度下AM真菌与植物氮/碳交换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AM真菌对杨树氮吸收利用的影响机制
    5.1 引言
    5.2 试验设计
    5.3 试验材料
    5.4 试验方法
        5.4.1 根系形态扫描
        5.4.2 蒸腾速率的测定
        5.4.3 根系活力的测定
        5.4.4 叶片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测定
        5.4.5 杨树根、茎、叶组织含水量的测定
        5.4.6 根细胞壁纤维素含量测定
        5.4.7 根细胞壁木质素单体组成测定
        5.4.8 根和叶激素的测定
    5.5 数据处理
    5.6 结果分析
        5.6.1 不同氮水平下AM真菌对杨树根系形态的影响
        5.6.2 AM真菌对杨树蒸腾速率、根系活力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5.6.3 AM真菌对杨树根茎叶含水量的影响
        5.6.4 AM真菌对杨树根和叶激素含量的影响
        5.6.5 AM真菌对杨树根细胞壁纤维素和木质素单体组成的影响
        5.6.6 激素含量与纤维素、木质素的相关性分析
    5.7 讨论
        5.7.1 AM真菌通过增强植株整体代谢水平提高氮素吸收
        5.7.2 AM真菌改善杨树氮营养可能是宿主植物启动防御反应的结果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AM真菌对杨树-土壤微系统氮淋失的影响
    6.1 引言
    6.2 试验设计
    6.3 试验材料
    6.4 试验方法
        6.4.1 淋溶液收集及其氮含量的测定
        6.4.2 杨树扦插苗生长和生理指标测定
        6.4.3 侵染率测定
        6.4.4 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6.5 数据处理
    6.6 结果分析
        6.6.1 AM真菌对杨树-土壤微系统氮淋失的影响
        6.6.2 不同氮水平下杨树根系AM真菌侵染特征
        6.6.3 AM真菌对杨树相关生理指标及根系形态结构的影响
        6.6.4 AM真菌对根际土壤理化指标的影响
        6.6.5 氮素淋失指标与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及其相对解释率分析
    6.7 讨论
        6.7.1 AM真菌对杨树盆栽微系统氮淋失的影响特征
        6.7.2 AM真菌对杨树盆栽微系统中氮素淋失的影响机制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7.2 研究结论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种植密度对毛白杨林地养分循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养分循环
        1.2.2 杨树特性
        1.2.3 毛白杨人工林生产力影响的因子
        1.2.4 人工林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1.2.5 细根研究进展
        1.2.6 细根与土壤养分研究进展
        1.2.7 叶片研究进展
        1.2.8 土壤养分研究进展
        1.2.9 枯落物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数据分析方法
3 结果和分析
    3.1 不同种植密度下毛白杨蓄积量特征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与分析
        3.1.3 小结
    3.2 不同种植密度下毛白杨细根生物量、形态和养分含量特征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2.3 小结
    3.3 毛白杨细根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
        3.3.1 材料与方法
        3.3.2 结果与分析
        3.3.3 小结
    3.4 不同种植密度下毛白杨叶片性状特征
        3.4.1 材料与方法
        3.4.2 结果与分析
        3.4.3 小结
    3.5 种植密度对毛白杨林地土壤养分垂直分布的影响
        3.5.1 材料与方法
        3.5.2 结果与分析
        3.5.3 小结
    3.6 不同种植密度下毛白杨叶枯落物分解特征
        3.6.1 材料与方法
        3.6.2 结果与分析
        3.6.3 小结
4 讨论
    4.1 种植密度对毛白杨蓄积量的影响
    4.2 不同种植对毛白杨林地土壤养分垂直分布的影响
    4.3 毛白杨细根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
    4.4 不同种植密度下毛白杨叶片性状特征
    4.5 种植密度对毛白杨林地土壤养分垂直分布的影响
    4.6 不同种植密度下毛白杨叶枯落物分解特征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1.1 不同种植密度下毛白杨蓄积量
        5.1.2 细根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5.1.3 细根与土壤之间定性、定量关系
        5.1.4 叶片对种植密度的响应方式
        5.1.5 种植密度影响林地土壤养分垂直分布
        5.1.6 不同种植密度下叶枯落物分解特征
    5.2 主要特色及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6)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沙地植物适宜性研究进展
        1.2.1 栽种试验阶段
        1.2.2 地理区划阶段
        1.2.3 定量分析阶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3.4 研究方法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空间数据来源与处理
        2.2.2 样本数据调查与处理
3 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群落分类
    3.1 植物群落分类方法
    3.2 植物群落分类结果
4 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生态环境因子筛选
    4.1 沙地植物影响因子初选
    4.2 生态环境因子筛选方法
        4.2.1 植物适宜性影响因子筛选
        4.2.2 生态环境因子冗余分析
    4.3 生态环境因子筛选结果
5 灌草群落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析
    5.1 灌草群落适宜生长空间分布初选
    5.2 各类植物群落主导生态环境因子提取
    5.3 各类植物群落生态环境因子适宜范围分析
    5.4 各类灌草群落生长适宜性地块精准空间分布
    5.5 浑善达克沙地灌草适宜生长空间分布
    5.6 各类生境灌草群落适宜生长空间分布
    5.7 本章小结
6 乔木种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析
    6.1 乔木种生长适宜性空间分布初选
    6.2 沙地乔木生态环境因子权重确定
        6.2.1 层次分析法定权
        6.2.2 熵权法定权
    6.3 生长适宜性生态环境因子等级划分
    6.4 各乔木种生态环境因子等级划分
    6.5 生长适宜性评价模型的建立与适宜性分级
    6.6 各乔木种生长适宜性地块精准空间分布
    6.7 浑善达克沙地乔木适宜生长空间分布
    6.8 本章小结
7 当前阶段适宜生长植物空间选择
    7.1 当前阶段适宜生长植物空间分布
    7.2 地块植物种生长适宜性空间查询
    7.3 地块植物种生长适宜性空间选择
8 不同演替阶段适宜植物空间布局
    8.1 不同群落演替阶段的植物适宜性
        8.1.1 荒漠草原植物群落演替
        8.1.2 典型草原植物群落演替
        8.1.3 草甸草原植物群落演替
    8.2 沙地演替过程适宜植物种变化
    8.3 演替过程中地块适宜植物种空间选择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清单
致谢

(7)国内杨树伐根嫁接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杨树伐根嫁接技术现状
    1.1 伐根嫁接技术起源
    1.2 伐根嫁接技术要点
        1.2.1 接穗与砧木准备
        1) 接穗的选择。
        2) 接穗的采集。
        3) 种条贮藏。
        4) 砧木高度。
        1.2.2 嫁接
        1) 嫁接时间。
        2) 接穗的数量。
        3) 嫁接方法。
        1.2.3 嫁接后管理
        1) 土封。
        2) 除萌培土。
        3) 抹芽。
        4) 病虫害防治。
        5) 整形修剪。
        6) 合理移植采伐。
    1.3 伐根嫁接技术的优点
    1.4 伐根嫁接技术的更新造林评价
2 杨树伐根嫁接技术研究进展
    2.1 伐根嫁接的适用性
    2.2 砧木与接穗的亲和力
    2.3 伐根嫁接苗木的生长量
    2.4 伐根嫁接苗木的根系分布规律
    2.5 伐根嫁接苗木的生物量和碳储量
3 杨树伐根嫁接技术应用前景
4 结论与讨论

(9)白杨杂交试验与杂种无性系多性状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杨树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1.1.1 国外杨树杂交育种概况
        1.1.2 中国杨树杂交育种概况
        1.1.2.1 派内种间杂交
        1.1.2.2 派间杂交
    1.2 杨树无性系选择研究进展
        1.2.1 杨树优良无性系选育
        1.2.1.1 杨树无性系多性状综合选择
        1.2.1.2 无性系稳定性评价
        1.2.1.3 光合指标辅助杨树无性系选择
        1.2.1.4 抗氧化酶系统辅助无性系选择
    1.3 分子标记在杨树育种中的应用
        1.3.1 分子标记的种类
        1.3.2 SSR分子标记在杨树育种中的应用
        1.3.2.1 无性系指纹图谱构建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1.3.2.2 杨树遗传图谱构建
        1.3.2.3 数量性状位点定位辅助选择育种
    1.4 立题依据与技术路线
2 白杨杂交试验及杂种子代变异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条件概况
        2.1.2 试验材料概况
        2.1.3 交配设计
        2.1.4 杂交方法
        2.1.5 花序表型调查方法
        2.1.6 幼胚培养
        2.1.7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花序长度、宽度变异分析
        2.2.2 杂交组合亲和力分析
        2.2.3 种子发芽率及成苗率分析
        2.2.4 杂交苗苗高、地径变异分析
    2.3 讨论
3 白杨杂种无性系不同地点联合对比试验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1.1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苗圃场(E1)
        3.1.1.2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苗圃场(E2)
        3.1.1.3 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国有苗圃(E3)
        3.1.1.4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高桥林场(E4)
        3.1.2 试验材料
        3.1.3 数据调查和计算
        3.1.3.1 4个地点白杨杂种无性系树高、胸径、保存率调查
        3.1.3.2 4个地点白杨杂种无性系材积计算
        3.1.4 统计分析方法
    3.2 结果分析
        3.2.1 不同试验地点白杨杂种无性系保存率分析
        3.2.2 不同地点白杨杂种无性系树高、胸径、材积方差分析
        3.2.3 不同试验地点白杨杂种无性系树高、胸径、材积变异参数
        3.2.4 不同试验地点白杨杂种无性系树高、胸径、材积重复力分析
        3.2.5 白杨杂种无性系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相关性分析
        3.2.6 白杨杂种无性系稳定性评价
        3.2.7 白杨杂种无性系遗传增益估算
        3.2.8 不同地点白杨杂种无性系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综合评价
    3.3 讨论
4 白杨杂种无性系表型性状综合评价
    4.1 试验条件与方法
        4.1.1 试验地条件
        4.1.2 试验材料
        4.1.3 研究方法
        4.1.3.1 白杨杂种无性系树高、胸径和材积测定
        4.1.3.2 白杨杂种无性系树冠直径、分支角、节间距测定
        4.1.3.3 白杨杂种无性系树皮厚度和皮孔性状测定
        4.1.3.4 白杨杂种无性系单株叶片性状测定
        4.1.3.5 白杨杂种无性系通直度和分枝度测定
        4.1.3.6 统计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白杨杂种无性系各性状方差分析结果
        4.2.2 白杨杂种无性系间各性状遗传变异参数分析
        4.2.3 白杨杂种无性系各性状相关性分析
        4.2.4 主成分分析评价无性系
        4.2.5 无性系综合评价
    4.3 讨论
5 白杨杂种无性系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5.1 试验条件与方法
        5.1.1 试验地概况
        5.1.2 试验材料概况
        5.1.3 实验仪器概况
        5.1.4 研究方法
        5.1.4.1 白杨杂种无性系叶片瞬时Pn测定
        5.1.4.2 白杨杂种无性系光合指标日进程曲线的测定
        5.1.4.3 白杨杂种无性系光合-光强(Pn-Par)响应曲线测定
        5.1.4.4 白杨杂种无性系光合-二氧化碳(Pn-Ca)响应曲线测定
        5.1.4.5 白杨杂种无性系瞬时光合指标的测定
        5.1.4.6 白杨杂种无性系光合指标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5.1.4.7 白杨杂种无性系光合指标与树高、胸径相关性分析
        5.1.4.8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白杨杂种无性系叶片Pn变化规律
        5.2.2 白杨杂种无性系光合指标日变化
        5.2.3 白杨杂种无性系的光合-光强(Pn-Par)响应曲线
        5.2.4 白杨杂种无性系光合-二氧化碳(Pn-Ca)响应曲线
        5.2.5 白杨杂种无性系光合指标变异分析
        5.2.6 白杨杂种无性系光合指标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5.2.7 白杨杂种无性系树高、胸径与光合指标相关性分析
    5.3 讨论
6 白杨杂种无性系叶绿素含量与抗氧化系统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地概况
        6.1.2 试验材料概况
        6.1.3 试验方法
        6.1.4 统计分析方法
    6.2 结果分析
        6.2.1 不同时间白杨杂种无性系叶绿素含量变异分析
        6.2.1.1 白杨杂种无性系叶片Chla含量变化
        6.2.1.2 白杨杂种无性系叶片Chlb含量变化
        6.2.1.3 白杨杂种无性系叶片总叶绿素Chl(a+b)含量变化
        6.2.2 不同时间白杨杂种无性系MDA、POD、SOD变异分析
        6.2.2.1 白杨杂种无性系丙二醛(MDA)含量
        6.2.2.2 白杨杂种无性系过氧化物酶(POD)活性
        6.2.2.4 白杨杂种无性系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系统与树高、胸径相关性分析
        6.2.2.5 白杨杂种无性系预抗性评价
    6.3 讨论
7 白杨杂种无性系SSR标记指纹图谱构建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地概况
        7.1.2 试验材料概况
        7.1.3 提取DNA的方法
        7.1.4 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
        7.1.4.1 引物设计
        7.1.4.2 PCR扩增
        7.1.4.3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7.1.5 结果记录
        7.1.6 数据统计分析
        7.1.6.1 多态性分析
        7.1.6.2 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引物筛选
        7.2.2 白杨杂种无性系遗传距离分析
        7.2.3 白杨杂种无性系指纹图谱的构建
    7.3 讨论
8 结论及研究展望
    8.1 结论
    8.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半干旱地区的优良杨树品种——中金系列杨树(论文参考文献)

  • [1]12个杨树无性系旱生结构和抗病性测定分析研究[D]. 王烟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杨树PagHCF106基因介导气孔运动调节植物抗旱性研究[D]. 王艳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十个优良杨树无性系抗旱性研究[D]. 俞永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丛枝菌根真菌对杨树氮营养的影响机制研究[D]. 房凤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5]种植密度对毛白杨林地养分循环的影响[D]. 薄慧娟.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6]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布研究[D]. 薛頔.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国内杨树伐根嫁接技术研究进展[J]. 吴丽娟. 林业资源管理, 2013(03)
  • [8]杨树丰产林伐桩嫁接技术研究[J]. 祁春芳. 山西林业科技, 2011(02)
  • [9]白杨杂交试验与杂种无性系多性状综合评价[D]. 赵曦阳.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10]中金、群改系列杨树新品种选育[J]. 李先萍. 内蒙古林业, 2010(03)

标签:;  ;  ;  ;  ;  

半干旱地区优良杨树品种——中金系列杨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