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养猪场母猪繁殖障碍主要原因调查

浙江省养猪场母猪繁殖障碍主要原因调查

一、浙江省养猪场母猪繁殖障碍症主要病因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王承玉[1](2020)在《猪圆环病毒3型重组质粒的构建与遗传进化分析》文中认为猪圆环病毒3型(PCV3)是2015年发现的一个新型病毒,到目前为止PCV3在全球呈流行趋势,而患有繁殖障碍的母猪经常被该病毒感染,并且在患有某些疾病中可以检测的到该病毒,出现了共感染的现象。PCV3对全球的养猪产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并且到目前为止PCV3无法在传代细胞中进行分离培养。为了减少PCV3对我国养猪产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并对其致病机理的研究提供支持,本研究利用河北株(GenBank登录号:MK105924)PCV3的全基因组序列构建感染性克隆,并将其转染到传代细胞中进行增殖。对河北株和全球的PCV3基因组进行序列分析,以进一步了解该病毒的结构特征、致病机理及其分布与地域之间的关系,为该病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在华北地区采集到的病料中,发现了一株新的PCV3毒株。为了扩增这株新PCV3毒株的整个基因组序列,利用两对引物对其进行扩增,将所得到的产物进行基因组的序列测定后,获得了 PCV3的全基因组序列,并将其命名为河北株PCV3。对这一全基因组序列构建感染性克隆,获得了重组质粒,将构建的重组质粒转染到PK-15细胞中,并连续传15代。绘制了河北株的基因图谱,选取9株河北省PCV3毒株,将这10个基因组进行对比分析,利用软件分析遗传进化关系并绘制基因进化树,将截止到2019年GenBank上发表的全球176株毒株也进行上述分析。河北株Cap蛋白的基因型为3b亚型,与河北省其他株PCV3 Cap蛋白的同源性在97.8%-99.8%之间。所获得的河北株PCV3与PCV1和PCV2的全基因组序列同源性均低于50%,通过遗传进化树分析这三种PCV分别处于不同的分支,由此表明三者分别属于不同的基因型。与国内外其他43株PCV3全基因组序列的同源性在98.7%-99.3%之间,同源性最高的可达到99.3%,这是一株来自与俄罗斯的PCV3毒株(GenBank登录号:MG679916),二者亲缘关系最近,由此看出不同PCV3毒株之间的全基因组序列的同源性很高,同时尚未发现明显的变异。对全球175株PCV3全基因组序列的遗传进化分析发现,全球PCV3的数量和亚型的分布与地域有关。结论:发现了一株新的PCV3毒株(GenBank登录号:MK105924),且该毒株为3b亚型;成功构建了 PCV3感染性克隆,并连续增殖15代;全球PCV3及其亚型的分布存在地域的差异。

王一东,徐翡,于阿男,孙有朋,陈现伟,李永洙,韩照清[2](2019)在《某规模化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状态血清学调查》文中认为为了解临沂地区猪蓝耳病的流行情况,从临沂市某规模化养猪场随机采集174份猪血清样本,采用间接ELISA的方法检测血清中的PRRSV抗体水平,结果显示,所测174份样品中公猪抗体阳性率为44.00%、母猪(妊娠30~60 d)抗体阳性率为93.00%、母猪(妊娠60~90 d)抗体阳性率为87.00%、哺乳期母猪抗体阳性率为86.00%、猪瘟一免前仔猪抗体阳性率为48.00%、猪瘟二免前仔猪抗体阳性率为83.00%。公猪抗体离散度为68.00%、母猪(妊娠30~60 d)离散度为49.00%、母猪(妊娠60~90 d)离散度为65.00%、哺乳期母猪离散度为59.00%、猪瘟一免前仔猪离散度为88.00%、猪瘟二免前仔猪离散度为64.00%。结果表明,该猪场对PRRS的免疫比较到位,猪群自然感染率较低,猪群之间离散度差异大,猪蓝耳病在猪群之间稳定性较差。调查结果希望能为猪蓝耳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孟利佳[3](2018)在《类NADC30株致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诊断与防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引起的,主要特征是母猪发生繁殖功能障碍和各年龄段猪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且易发生继发感染,俗称“猪蓝耳病”。该病自首次发生至今有30余年,在全球范围内均未得到有效控制,众多国家和地区仍然受到很大影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为两种基因型,即欧洲型和美洲型,1996年在我国首次分离到了美洲型PRRSV。2006年,我国首次爆发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PRRSV),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该病毒极易发生变异,给防控增加了困难。近年来,很多猪场PRRS的免疫水平很好,但是仍然出现了明显的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症状,先后从不同地区发现新的毒株。河北省猪蓝耳病频频发生,其中有关PRRSV类NADC30株的报道很少。2017年,河北省4个养猪场疑似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藁城市、晋州市和邢台市养殖场的送检病猪为保育猪,患病猪临床表现精神沉郁,呼吸困难,皮肤发绀,消瘦后发生死亡;沧州市养猪场送检的母猪体温升高达40℃以上,临床出现流产现象。为进一步诊断,本研究分别从病理学、病原学和中药防治等角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对送检病猪进行大体剖检,发现病变大多表现为肺脏局部气肿、严重肉变,气管和支气管有纤维素样分泌物,多处淋巴结肿大出血。采集病猪的肺脏、肾脏、肝脏、淋巴结等多个组织,制成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肺泡间隔显着增宽,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呈典型间质性肺炎变化;淋巴结周边严重出血,淋巴滤泡内出现多核巨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肺脏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内存在大量PRRSV。利用商品化PRRSV通用型检测试剂盒对剖检病猪的组织器官进行RT-PCR病原检测,扩增结果与目的条带的片段大小一致,PRRSV检测均为阳性,说明4起病例均为PRRSV感染所致。之后,对4个PRRSV毒株的N基因序列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经遗传进化分析表明,4个毒株中SJZ201701株、JZ株和CZ株与NADC30参考毒株高度同源,NG株与4株HP-PRRSV的同源性高达100%。综合判定,3起病例为类NADC30株PRRSV感染,1起为HP-PRRSV感染。将确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80头患病母猪和100头患病仔猪作为试验猪,分别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板蓝根、甘草等11味中药组成复方中药制剂,母猪给药组每头给药80g,仔猪每头40g,每日分3次给药,连续给药6d,空白组不给药,观察15d后进行效果判定。结果显示,母猪对照组有5头流产,采食量减少,给药组有1头流产,采食量明显好转;仔猪对照组呼吸道症状逐渐加重,共死亡10头,给药组有2头死亡,呼吸道症状明显减轻,体温等恢复正常。说明该组方可以有效改善PRRS患病猪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陈关雄[4](2016)在《石林县仔猪腹泻病原分析》文中认为仔猪腹泻是生猪产业发展中经常发生而又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每年因仔猪腹泻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巨大,为了解石林县致仔猪腹泻的细菌性和病毒性的病因,为规模化养殖场和农村散养户预防及治疗仔猪腹泻提供依据。本研究对所采集的9个规模化养殖场腹泻仔猪样品185份和28户散养户样品48份进行了主要病毒性及细菌性病原的检测。通过对233份样品进行细菌分离、镜检、生化反应等鉴定。结果显示,233份样品中大肠杆菌的阳性数为233份,阳性率为100%;233份样品中沙门氏菌阳性数为41份,阳性率为17.60%;其中,规模养殖场阳性34份,阳性率18.38%;散养户阳性7份,阳性率14.58%。提示,大肠杆菌是致石林县仔猪腹泻的主要细菌性病原。对分离的233株大肠杆菌及41株沙门氏菌进行了药物敏感性试验,其中大肠杆菌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达83.3%,其次是红霉素(66.7%)。沙门氏菌对红霉素的耐药性高达100%,对氯霉素、氨苄青霉素和庆大霉素耐药性均超过了80%。采用RT-PCR、PCR方法对233份样品的仔猪腹泻主要病毒性病原进行了检测。结果为:圆环病毒2型检出率最高,共有111份样品圆环病毒2型阳性,阳性率47.64%,其中,规模养殖场检出84份,阳性率45.41%,散养户27份,阳性率56.25%。流行性腹泻病毒阳性13份,阳性率5.78%;其中,规模养殖场8份,阳性率4.32%;散养户5份,阳性率10.42%。轮状病毒检测出6份,阳性率2.58%,其中:规模养殖场1份,阳性率0.54%;散养户5份,阳性率10.42%。伪狂犬病毒与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均未检出。以上结果表明:致石林县仔猪腹泻的病原较为复杂,且存在多病原混合感染的现象。其中,大肠杆菌和圆环病毒2型是主要的引起仔猪腹泻的细菌性和病毒性病原。本研究结果为规模化养殖场和农村散养户预防和治疗仔猪腹泻提供了依据。

焦方方[5](2016)在《华东地区类猪圆环病毒P1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自然感染P1病毒仔猪的病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属于圆环病毒属成员,分为PCV1和PCV2两种基因型,其中,PCV2作为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病原之一,受到世界各国研究员人员的广泛关注。PCV2首次分离自加拿大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发病猪血清。但单独感染PCV2并不能引起典型的PMWS症状,需伴随PPV、PRV、PRRS等病毒混合感染,才可导致严重的临床症状及较高的死亡率。类猪圆环病毒P1,是研究者在检测临床疑似PMWS猪的样品过程中分离到的一种新病毒,该病毒仅含有648个核苷酸,其基因组结构与PCV2相似,同为环状闭合的DNA分子。而且,P1的基因组序列与PCV20RF2(Openreadingframe2)的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随着对P1的病原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已有实验表明,P1双分子克隆病毒可引起转染的PK-15细胞发生凋亡,同时也可引起感染猪出现类似PMWS的症状。但目前P1病毒在临床上的流行情况及致病机理仍有待研究,对自然感染P1的发病猪病例的研究有助于阐明P1分子的临床致病特点及机理机制。因此,本研究对江苏等地P1的分子流行病学情况进行调查;通过PCR检测及分子克隆的方法得到了15条毒株的序列,并对其进行比对分析,同时,对自然感染P1并伴有严重神经震颤的仔猪病例进行了 P1病毒载量的检测工作及系列的病理学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华东地区类猪圆环病毒P1的流行病学调查为了解华东地区类猪圆环病毒P1的流行特点,探究P1病毒的进化来源及其临床致病机理,本试验对2015-2016年间江苏、河北、安徽、浙江共4个省的百余家中小型规模猪场所收集的254份样品进行了 PCR检测。结果显示,254份样品中,有45份检测为P1阳性,感染率达到17.70%。表明这些地区的猪群中普遍存在P1的感染。阳性样品中,血清、脑、肺脏及淋巴结样品的检测率较高,分别达到38.46%、43.47%、11.00%、17.85%。同时,进行P1与猪常见病原CSFV、PRRSV、PCV2的混合感染分析,其混合感染率分别为4%、3%、20%、36%。克隆得到的15条P1序列与P1参考毒株(登录号为KJ612072.1)序列的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来自不同省份的毒株序列同源性皆在95%以上,说明江苏省及周边地区各地P1流行毒株的地域性及变异性不显着。病毒的ORF1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其同源性均在98%以上,这表明该阅读框序列较为保守。P1序列与PCV2不同基因亚型参考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构建遗传进化树的结果显示,PCV2参考毒株China-BF与P1在同一个分支,PCV2三个基因亚型同在另一分支,说明P1在遗传学上与PCV2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因此研究者推测,作为一种新发现的猪病原,P1很可能是圆环病毒属的又一新成员,所以探索其遗传进化来源及研究其临床致病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自然感染类猪圆环病毒P1仔猪的病例研究为研究自然感染类猪圆环病毒P1同时伴有仔猪先天性震颤(CT)症状的仔猪病例,对自然感染P1的发病仔猪进行了系列的病原学检测及病理学分析。采用本实验室构建成功的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P1核酸在发病猪各组织中的分布,镜检观察分析心、肝、脾、肺、肾、胰、脑及淋巴结等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同时对脑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以定位检测病毒抗原的分布。另外,常见猪病原PCV2、PRRSV、CSFV的PCR检测结果显示皆为阴性。荧光定量检测P1在组织中的分布,结果显示,淋巴结组织中的病毒核酸含量最高,高达105拷贝/g,脑组织中含量次之,达到103拷贝/g左右,其余各组织的含量较低,均在102拷贝/g左右。这说明淋巴结和脑很可能是P1病毒复制的主要器官。组织病理学的观察结果发现,各脏器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且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其中淋巴结组织损伤较为严重,部分淋巴滤泡内淋巴细胞溶解消失;大脑组织表现为局部组织可见多处嗜神经细胞现象,少量胶质细胞增生,脑血管周围充血;小脑组织表现为部分浦肯野细胞缺失,核溶解;肾脏组织病变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溶解、坏死,并脱落至管腔,腔内伴有炎性渗出物,其余组织的病变不明显。对其中两头震颤较为严重仔猪的脑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显示细胞质出现部分黄染,表明脑组织中有P1病毒抗原阳性信号。以上实验结果说明,发病猪的临床症状及各组织的损伤程度与P1核酸在组织中的病毒载量及病毒抗原定位检测结果基本符合,进而可以推测出,仔猪自然感染P1与出现先天性震颤有密切的关系,P1很可能是引起CT的又一种可能性病原,其具体致病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程一肃,马晓霞,汤冰[6](2012)在《陕西省关中部分县(区)散养猪群PRRS流行情况调查》文中研究表明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疫苗安全及效力试验时,需要选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抗原、抗体均为阴性的猪血清。为此,应用ELISA和RT-PCR方法对取自陕西省关中部分县(区)散养的未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免疫猪群共计135份血清样品进行了PRRSV抗体和抗原测定。结果表明,PRRSV抗体阳性率为6.67%(9/135),PRRSV抗体阴性猪群中抗原阳性率为11.11%(14/126)。由此可以得出,该地区农户散养的猪群存在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危险。

蔺涛[7](2012)在《中国部分地区CSFV与PRRSV流行情况调查与PRRSV标记毒株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6年,我国猪群中暴发一种以高热、腹式呼吸、咳嗽、食欲不振、便秘或腹泻、眼分泌物增多等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最初对该病的病因没有明确定论,故将之定名为“猪无名高热”或“猪高热病”。为了研究“猪高热病”中主要病毒性病原在国内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瘟病毒进行了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了PRRSV国内流行株与国内外其它毒株间的遗传演化关系。在对病原基因组本身认识加深的基础上,利用反向遗传学手段获得了一株PRRSV标记毒株株并对其进行了初步免疫实验研究;进一步对PRRSV活病毒载体疫苗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索。本研究为我国猪群中主要病毒病原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PRRSV的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奠定了理论基础。本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中国部分地区猪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为了研究中国猪瘟病毒(CSFV)的分子流行病学,本试验用巢式RT-PCR检测2008年1月到2011年3月送检的不同猪场病料,并对其中103个CSFV分离株的E2基因序列进行分析。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毒株分属1群的1.1亚群和2群的2.1和2.2亚群,没有3群毒株存在。2.1亚群毒株为优势流行毒株,流行范围覆盖大陆绝大部分地区。这些结果丰富了国内CSFV基因变异情况的数据,将为新的诊断方法的建立、流行病学监测以及有效的防控措施制定提供理论基础。2、中国部分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对来自2006-2010年中国15个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疑似猪繁殖与呼吸合征(PRRS)发病猪场的送检病料进行猪繁殖与呼吸合征病毒(PRRSV)的检测,并对其部分ORF5基因进行测序,以确定当前PRRSV在中国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PRRSV在中国的遗传变异规律。使用RT-PCR的方法对采集的样品进行PRRSV检测,并对PRRSV检测呈阳性的69份病料进行ORF5基因的序列测定和分析。1196份病料中共检测到247份阳性样品,阳性率为20.7%。对ORF5序列进行分析表明,69株PRRSV毒株序列均属于2型,与GenBank中高致病性蓝耳病(HP-PRRSV)参考毒株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4.0%-100%。所测序列与PRRSV参考株一并,共可分为5个亚型,亚型Ⅳ与HP-PRRSV遗传距离最近。同时,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69个毒株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散在性,来源于不同省市的PRRSV毒株的遗传关系存在交叉,病毒分型并没有呈现明显的地域性;PRRSV在中国的流行株为HP-PRRSV, PRRSV在目前中国的遗传演进相对稳定。3、PRRSV中国流行株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与分析为了进一步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在国内的遗传变异情况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本研究在上一章研究的基础上,对一株国内分离株JS0922株进行了全基因组的序列测定。根据ATCC VR-2332标准株和JX143高致病性蓝耳病代表株的序列设计引物,对1株2009年的PRRSV江苏分离毒株JS0922全基因进行了分段扩增并测序,将测序结果拼接后,得到病毒的全基因,然后进行序列的比对分析。分析数据显示,PRRSV JS0922株属于基因2毒株,它与2006年以前的分离株相比存在明显差异,与国内早期BJ-4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仅为89%;而与高致病蓝耳病病毒(HP-PRRSV)的同源性较高,达98%以上。就基因组各开放阅读框而言,JS0922的ORF3、ORF4基因变异较大,ORF6则较为保守。分析发现,JS0922基因组具有HP-PRRSV的分子特征,但部分位点氨基酸的突变明显区别于HP-PRRSV。综上,JS0922毒株发生了部分变异,具备了一些新的特点,但总体上划归于HP-PRRSV演化中的一个分支,属于目前国内PRRSV的优势流行株。4、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结构蛋白N蛋白N端非必需区的研究为了确定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nucleocapsid (N)蛋白N末端非重叠区域的非必需区的范围,我们在单纯将PRRSV ORF6与ORF7重叠区拉开的背景质粒上进行了系列研究。本实验参照骨架质粒p7PNX的序列设计引物,选取其N蛋白N端从起始密码子之后的氨基酸进行系列缺失,构建一系列缺失突变体。通过转染BHK-21细胞进行病毒拯救,确定在ORF7无重叠区的情况下,N末端的2-7位氨基酸对于病毒的感染性是非必需的。对缺失体盲传后发现,缺失区域在体外遗传性能稳定。对缺失体进行多步生长曲线和空斑实验,发现缺失体生长动力学和空斑形态学特征与野生型相似。本研究首次确定了2型PRRSV的N蛋白non-overlapping背景下N末端的缺失区域,为进一步解析N蛋白结构与功能、创制新型基因工程标记疫苗奠定了基础。5、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结构蛋白N蛋白标记毒株的构建及初步免疫实验研究当前的PRRSV疫苗对疫苗免疫猪和自然感染猪上无法提供血清学鉴别。因此,我们需要利用新的方法制备一种新型的,更为有效的疫苗。利用反向遗传技术,我们构建了一个基因标记毒株—v7APMa,该候选株的核衣壳蛋白与野生毒株(vAPRRS,2型PRRSV)有所差异,v7APMa在体外的细胞培养中显示了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并且其基因标记的病毒特性在子代病毒中能够很好的得到复制。在体内感染实验中,标记病毒v7APMa和亲本病毒vAPRRS一样,能够诱导感染猪产生相当水平的抗N蛋白抗体,也能诱导相似滴度的中和抗体。同时,两组免疫组仔猪血清中的IL-4和IFN-γ的含量也明显升高。说明标记病毒和亲本病毒一样,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正常的免疫应答。v7APMa感染猪在在感染后14天能够产生抗基因标记特异性多肽的抗体。但是vAPRRS和对照组在整个过程未能产生针对基因标记特异性多肽的抗体。说明诊断ELISA方法能够区分vAPRRS病毒和标记病毒v7APMa。在实验28天PRRSV强毒株JX143攻毒后,对照组出现典型的PRRS临床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下降,眼睑水肿,流鼻涕,咳嗽,皮肤发红等临床症状,且在攻毒后11天和14天分别有1头仔猪死亡。而v7APMa和vAPRRS免疫的猪体温也有体温升高,但持续时间短,临床症状较轻,无猪只死亡。说明vAPRRS和v7APMa均可以对异源毒株JX143攻毒提供一定的免疫保护。结果表明,通过这种新的方法制备出的基因标记毒株为PRRSV标记疫苗的创制提供了新的思路。6、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活载体疫苗候选株的构建及其病毒学特性的研究为了获得以PRRSV作为活病毒载体的疫苗候选株,并探究在PRRSV的ORF4与ORF5之间运载外源蛋白基因的可行性,本实验将(equine arteritis virus, EAV)的ORF4嵌合入PRRSV基因组中,经PCR、酶切和基因测序鉴定,筛选获得阳性重组质粒pAPRRS(EAV4)。转染对数生长期的BHK-21细胞,拯救获得了重组嵌合病毒vAPRRS(EAV4)。经MARC-145连续传代,证明其基因组在体外可以稳定遗传。Northern-blot、亚基因组测序和间接免疫荧光表明,PRRSV自身基因组可完成复制、转录、翻译各过程,但嵌合入的EAV的ORF4没有转录的发生。对嵌合体进行多步生长曲线和空斑实验,发现嵌合体生长动力学和空斑形态学特征与野生型相似。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动脉炎病毒各个结构蛋白的功能、开发新型PRRSV活载体疫苗、标记疫苗奠定了基础。

王慧[8](2012)在《豫西地区PRRS发病猪主要疫病混感检测分析及防控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一种主要以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呼吸困难为特征的免疫抑制性传染病。该病于1987年首次发现后,随之迅速蔓延,对养猪业造成了令人震惊的损失。近年来,PRRS发病时并发或继发PCVD、CSF、PR等疾病的混合感染不断出现并加强,更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同时又给该病及混感的预防和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本研究采集豫西地区疑似PRRS的病料170份,应用RT-PCR方法检测PRRSV,进而在PRRS阳性的基础上运用RT-PCR、PCR技术检测PCV2、CSFV、PRV,旨在了解豫西地区猪群中PRRSV与PCV2、CSFV、PRV混合感染的情况、混感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建议,为该地区PRRS及其混感防治措施的制定和防控工作的进行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主要内容包括:1. PRRSV检测结果分析应用RT-PCR方法对170份疑似PRRS病料进行PRRSV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结果显示:102份病料呈PRRS阳性结果且均是与目的条带230bp相符的高致性PRRSV(HP-PRRSV),阳性率为60%。说明豫西地区HP-PRRS的流行普遍;同时也表明临床确诊率相对较高,达一半以上。2. PRRSV与PCV2、CSFV、PRV的混合感染检测结果分析对已检出的102份PRRS阳性病料进行PCV2、CSFV、PRV检测。结果显示:总混感率为76.47%;二重总混感率为47.06%,其中PRRSV/PCV2二重混感率最高,达25.49%;三重混合感染总混感率21.57%;四重混合感染率为7.84%。说明豫西地区PRRS发病猪普遍存在混合感染,其中包括二重、三重和四重;尤以PRRSV/PCV2二重混感最为严重。3.春夏、秋冬季节的混感情况分析把病料按春夏、秋冬季节划分,检测结果显示:春夏季节总混感率71.43%,秋冬季节总混感率87.50%,表明秋冬季节比春夏季节混感严重;根据七种不同的混感型的混感率进行春夏、秋冬对比,结果表明,不管是总混感、二重、三重,还是四重混感,总体秋冬季节比春夏季节混感更严重。4.不同阶段生产猪发病导致的混感情况分析把病料划分成不同的生产阶段,检测结果显示:哺乳期、保育期和育肥期的总混感率分别为68.42%、72.73%、100%,表明PRRS发病猪从哺乳期到育肥期都有混合感染,且随着发病日龄的增大,混感程度加深。5.不同来源导致的混感情况分析通过检测明确注明来源的78份疑似PRRS病料,结果表明:外购猪特别容易发生混感,它的总混感率达100%,而且都是最严重的PRRSV/CSFV/PCV2/PRV四重混合感染;自繁自养猪的总混感率为92.31%,并且没有最严重的四重混合感染。对比得出外购猪比自繁自养猪易发生混感,而且混感情况严重。综上所述,豫西地区普遍存在PRRS发病猪与PCV2、CSFV、PRV的混感,其混感复杂、程度深,且从中提示:做好预防秋冬季节的呼吸道传染病工作,特别是通过自繁自养对预防该病及混合感染在一定程度上有效。

王燕群[9](2011)在《PCMV DPOL基因的克隆分析及基于此基因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序列(AF268040)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用PCR法扩增出PCMV SC株DPOL基因,将其克隆到T载体,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测序结果表明PCMV DPOL基因全长3024bp,为一个完整ORF,共编码1008个AA;与参考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8%,具有良好保守性,作为PCR引物设计模板较合适;系统进化树表明PCMV与HHV6和HHV7关系最近;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推导出该蛋白的基本性质,并预测其高级结构。以DNA聚合酶基因为模板,设计两对引物,建立猪巨细胞病毒的套氏PCR检测方法,第一步反应产物目的条带大小为769bp,第二步产物目的条带大小为236bp。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模板的最低检测量为1.1pg,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应用该法对猪同时感染PCMV和PRRSV相关性进行初步探究,36份PRRSV阳性病料中,PCMV检出率为63.89%。又以PCMV DPOL基因、PRV gE基因、PPV VP2基因和PCV2 ORF2阅读框为模板,设计四对特异性引物,建立同时检测这四种病毒的多重PCR方法,扩增产物条带分别为:250bp、382bp、500bp和660bp。试验通过缓冲液、引物浓度组合、Taq DNA聚合酶浓度、dNTP和Mg2+浓度组合的调节对多重PCR方法反应条件进行优化。试验以PCMV为例对两种病毒基因组DNA抽提方法进行比较后发现试剂盒的效果较好,酚氯仿法效果虽稍差,但是也能保证检测的有效进行。该多重PCR方法的敏感性为10-1pg,并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将此方法中PRV、PPV和PCV2对50份实验室送检样品的检测效果与相应的国标法或行标法(PRV:GB/T 18641-2002, PPV: SN/T 1874-2007, PCV2:GB/T 21674-2008)(?)相比:多重PCR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7.5%、100%和97.4%,符合率为98%、100%和98%。应用此方法对具有繁殖障碍临床表现的123份病料进行检测,四种病毒感染普遍存在,其中PCMV和PCV2感染较为严重,阳性率分别为34.1%和32.5%;两种病毒混合感染中PCMV和PCV2混合感染较为严重,阳性率为13.8%;三种病毒混合感染中PRV、PCMV和PCV2混合感染率较高,为6.5%;只有一份样品同时检出四种病毒。

宋飞[10](2010)在《猪圆环病毒2型(WH株)和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混合感染致病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流行病学调查,PCV2分布极为广泛,猪群抗体阳性率较高,PRRSV是严重危害猪群的健康健康、给世界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的重要传染病,并且这两种病毒的混合感染率在PCV2阳性猪中占很大比例,并且常常伴随着细菌或其他病原体的继发感染,造成猪群严重的临床症状甚至很高的死亡率。而当前人们尚未清楚地认识到这两种病毒的协同致病机制,给PCV2和PRRSV的混合感染的防制带来困难。因此本实验以猪肺泡巨噬细胞(Porcine alveolar macrophages, PAMs)为模型观察PCV2和PRRSV共感染在体外对PAM的影响;通过人工感染仔猪,进行PCV2和PRRSV单独感染及混合感染对仔猪致病性的研究,以期为两病毒混合感染的诊断和防制提供依据。一、PCV2和PRRSV混合感染PAMs的影响体外分离培养PAMs后,分别单独感染PCV2、PRRSV和按照不同顺序混合感染PCV2和PRRSV,于接种后6h、24h、48h、60h取样,用real-time PCR和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IFA)检测PCV2的滴度,同时观察细胞病变和细胞凋亡率,检测细胞因子如TNF-α、IL-8和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如下:1、PAM在体外培养不分化增殖,real-time PCR和IFA结果都显示了PCV2在PAMs中没有增殖现象,PCV2和PRRSV混合感染虽不促进PCV2的增殖,但是造成了PCV2在胞浆的分布不均匀,成点状或放射状分布。2、相对于病毒单独感染组,PCV2和PRRSV混合感染组造成了很高的细胞死亡率(50%)和较高的细胞凋亡率(15%)。3、相对于病毒单独感染组,PCV2和PRRSV混合感染组TNF-α、IL-8的表达量明显增加,但是IFN-γ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受到抑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免疫抑制。二、、PCV2和高致病性PRRSV人工感染仔猪临床学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研究通过人工感染28日龄断奶仔猪,建立PCV2和PRRSV单独感染以及PCV2/PRRSV混合感染病理的模型。对感染猪的临床症状、排毒量、病毒在组织中的分布规律和病理变化进行检测。1.初步研究表明PCV2/PRRSV混合感染能复制出典型的PMWS临床症状,造成猪只发热、精神沉郁、进行性消瘦,明显严重于任一病毒单独感染组。2.通过对不同病毒感染组的病毒血症、排毒规律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CV2感染组的病毒血症持续整个试验过程,而PCV2/PRRSV混合感染组血清中病毒载量高于PCV2单独感染组。3.剖检结果显示PCV2和PRRSV混合感染能引起与PMWS一致的严重的组织病变,包括间质性肺炎和淋巴组织出血肿大,与临床的PMWS病变基本相一致,并且混合感染比任一单独病毒感染症状都严重。定量PCR检测PCV2在各个组织的分布,结果显示PCV2主要分布在像脾脏、扁桃体、淋巴结等一些免疫器官和组织,并且PCV2/PRRSV混合感染促进了PCV2在组织中的增殖,加重了组织的损伤。

二、浙江省养猪场母猪繁殖障碍症主要病因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省养猪场母猪繁殖障碍症主要病因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猪圆环病毒3型重组质粒的构建与遗传进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
1 引言
    1.1 猪圆环病毒的研究历程
    1.2 猪圆环病毒的特征
    1.3 PCV3病原学特征
        1.3.1 PCV3结构
        1.3.2 PCV3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1.3.3 PCV3的理化特性
        1.3.4 PCV3流行病学
    1.4 PCV3相关疾病
        1.4.1 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
        1.4.2 心肌炎
        1.4.3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
        1.4.4 仔猪先天性震颤(CT)
        1.4.5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1.4.6 母猪繁殖障碍
    1.5 PCV3的诊断方法
        1.5.1 电子显微镜检测法(EM)
        1.5.2 HE染色法
        1.5.3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
        1.5.4 免疫荧光技术
        1.5.5 原位杂交技术(ISH)
        1.5.6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
        1.5.7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1.5.8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1.5.9 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1.1 病料
        2.1.2 细胞
        2.1.3 琼脂糖凝胶电泳用溶液
        2.1.4 工程菌培养用溶液
        2.1.5 细胞培养和转染用溶液
        2.1.6 主要试剂及药品
        2.1.7 主要仪器
    2.2 方法
        2.2.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2.2.2 PCV3全基因组序列扩增
        2.2.3 PCV3感染性克隆的建立
        2.2.4 PCV3转染PK-15细胞和增殖
3 结果
    3.1 PCV3全基因组扩增及感染性克隆
        3.1.1 病变淋巴结PCV3检测结果
        3.1.2 PCV3全基因组序列扩增
        3.1.3 感染性克隆阳性菌液的鉴定
        3.1.4 PCV3质粒的酶切鉴定
        3.1.5 PCV3河北株序列特征分析
        3.1.6 河北省PCV3 Cap蛋白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及遗传进化树分析
        3.1.7 部分PCV3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
        3.1.8 部分PCV3全基因组遗传进化树分析
        3.1.9 全球PCV3全基因组遗传进化树分析
    3.2 PCV3在PK-15细胞中的培养
4 讨论
    4.1 PCV3的发展历程
    4.2 PCV3在PK-15细胞中的增殖
    4.3 PCV3河北株的序列特征
    4.4 PCV3的分布与地域的关系
    4.5 与PCV3相关的疾病
5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及着作
作者简历
致谢
附件

(2)某规模化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状态血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采集
    1.2 试剂及仪器
    1.3 检测方法
        1.3.1 实验步骤
        1.3.2 结果判定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3)类NADC30株致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诊断与防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病原学
        1.2.1 分类与形态
        1.2.2 理化特性
        1.2.3 病毒的感染特性
        1.2.4 生物学特性
    1.3 流行病学
        1.3.1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1.3.2 易感动物
        1.3.3 流行特点
    1.4 临床症状
        1.4.1 繁殖母猪和公猪
        1.4.2 仔猪和育肥猪
        1.4.3 高致病性PRSSV
    1.5 病理变化
        1.5.1 病理剖检变化
        1.5.2 组织病理学变化
        1.5.3 致病机理
    1.6 诊断
        1.6.1 诊断要点
        1.6.2 实验室诊断
        1.6.3 鉴别诊断
    1.7 防治
    1.8 本文研究思路及目标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病料来源
        2.1.2 主要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方法
        2.2.1 疑似病例发病情况
        2.2.2 病理学诊断
        2.2.3 病原学检测
        2.2.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N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
        2.2.5 复方中药治疗PRRS试验
3 结果
    3.1 临床症状观察结果
    3.2 病理学观察结果
    3.3 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3.3.1 肺脏的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3.3.2 淋巴结的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3.3.3 肾脏的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3.3.4 脾脏的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3.3.5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3.4 病原学检测检测结果
        3.4.1 RT-PCR检测结果
        3.4.2 PRRSV基因组序列及结果
    3.5 复方中药治疗PRRS试验结果
        3.5.1 母猪治疗结果
        3.5.2 仔猪治疗结果
4 讨论
    4.1 PRRS的发生、流行及危害
    4.2 PRRSV的病原学诊断
    4.3 PRRSV的遗传进化分析
    4.4 中药的作用
    4.5 复方中药的临床应用
    4.6 PRRS的复方中药治疗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附件
详细摘要

(4)石林县仔猪腹泻病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及缩写语说明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样品来源
        2.1.2 主要试验试剂
        2.1.3 试验设备
        2.1.4 培养基
        2.1.5 培养基及试剂的制备
    2.2 试验方法
        2.2.1 细菌性病原检测
        2.2.2 病毒性病原检测
    2.3 结果
        2.3.1 细菌的病原检测结果
        2.3.2 病毒的检测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5)华东地区类猪圆环病毒P1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自然感染P1病毒仔猪的病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猪圆环病毒及类猪圆环病毒P1的研究进展
        1 病毒的发现
        1.1 圆环病毒
        1.2 类猪圆环病毒P1
        2 PCV2病原学
        2.1 病毒的分类地位
        2.2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2.3 病毒的基因组特征
        2.4 病毒主要编码蛋白及功能
        3 类猪圆环病毒P1的病原学
        4 流行病学
        4.1 PCV2
        4.2 P1
        5 致病机理
        5.1 PCV2
        5.2 P1
        6 圆环病毒相关疾病及病理变化
        6.1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6.2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
        6.3 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
        6.4 母猪流产和死亡综合症
        7 实验室常见诊断方法
        7.1 病原分离鉴定法
        7.2 病原基因检测
        7.3 血清抗体检测方法
        8 仔猪先天性震颤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试验部分
    第二章 华东地区类猪圆环病毒P1的流行病学调查
        1 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仪器
        1.3 样品来源及处理
        1.4 引物合成
        1.5 病毒DNA的提取
        1.6 病毒RNA的提取及RT-PCR
        1.7 P1的检测及克隆测序
        1.8 PCV2、CSFV、PRRSV病原的检测
        1.9 P1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的比对及分析
        1.10 P1的ORF1核苷酸序列的比对分析
        2 结果
        2.1 华东地区P1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2 P1与猪常见病原CSFV、PRRSV及PCV2的混合感染情况调查
        2.3 类猪圆环病毒P1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自然感染P1病毒仔猪的临床病例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仪器
        1.3 发病猪场病史调查
        1.4 发病猪的血清学检查
        1.5 病理学分析
        1.6 荧光定量PCR检测P1的病毒载量
        2 结果
        2.1 常见病原的PCR检测结果
        2.2 病理学检查
        2.3 脑组织的免疫组化实验结果
        2.4 不同组织中P1病毒的载量及分布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致谢

(6)陕西省关中部分县(区)散养猪群PRRS流行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样品处理:血液样品, 4℃条件下, 以5 000 r/min的转速经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离心5 min, 提取血清, 4℃保存备用。
        1.2.2 PRRSV抗体检测:采用ELISA方法, 按说明书介绍方法进行。
        1.2.3 PRRSV抗原检测:将上述PRRSV抗体阴性样品再进
2 结果
    2.1 PRRSV抗体检测结果
    2.2 PRRSV抗体阴性样品PRRSV抗原检测结果
3 讨论

(7)中国部分地区CSFV与PRRSV流行情况调查与PRRSV标记毒株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一章 猪高热病研究进展
    1 流行概况
    2 病原研究进展
        2.1 病原多重感染所致
        2.2 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
        2.3 与猪瘟及其继发感染有关
        2.4 与猪流感病毒感染有关
        2.5 与未知病毒感染有关
    3 防控措施
        3.1 加强管理,科学饲养
        3.2 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3.3 尽早确诊,及时控制
        3.4 加强监督,防止扩散
        3.5 加强消毒,净化环境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及疫苗研究进展
    1 PRRSV的分子生物学
        1.1 病毒的分类地位及理化特性
        1.2 病毒基因组结构与病毒的复制
        1.3 PRRSV在我国的流行及分子生物学特点
    2 PRRSV的编码蛋白及其功能
        2.1 病毒的非结构蛋白
        2.2 病毒的结构蛋白
    3 PRRSV疫苗研究进展
        3.1 需要再检验的免疫学要素
        3.2 基于反向遗传技术的PRRSV疫苗研究进展
        3.3 新型PRRSV疫苗研发潜在策略和方法
    参考文献
研究部分
    第三章 中国部分地区猪痕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样品
        1.2 RNA提取,RT-套式PCR(RT-nPCR)
        1.3 E2基因的克隆与测序
        1.4 进化分析
        2 结果
        2.1 猪瘟病料的采集、检测
        2.2 E2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析
        2.3 进化分析
        2.4 氨基酸序列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第四章 中国部分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料采集
        1.2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1.3 主要仪器
        1.4 引物设计与合成
        1.5 病毒RNA的提取与cDNA的合成
        1.6 PCR扩增反应
        1.7 目的基因的克隆、测序
        1.8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PRRSV感染检测结果
        2.2 ORF5基因的扩增和测序
        2.3 ORF5基因的同源性分析
        2.4 基于ORF5基因的进化分析
        2.5 ORF5编码氨基酸的序列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第五章 PRRSV中国流行株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毒株、细胞和菌种
        1.2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1.3 主要仪器
        1.4 引物的设计及合成
        1.5 病毒RNA的提取
        1.6 病毒cDNA的制备
        1.7 基因组片段的PCR扩增
        1.8 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1.9 基因组cDNA全序列拼接与分析
        2 结果
        2.1 PRRSV JS0922株全长基因各片段的RT-PCR扩增
        2.2 PRRSV JS0922株各亚克隆片段的克隆
        2.3 PRRSV JS0922株全长基因组序列的拼接及分析
        2.4 PRRSV JS0922株基因组序列的分析比对
        3 讨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第六章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结构蛋白N蛋白N端非必需区的研究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质粒、细胞和抗体
        1.2 主要试剂盒
        1.3 主要生化试剂
        1.4 主要实验仪器
        1.5 连接产物或质粒的转化
        1.6 质粒的抽提
        1.7 胶回收
        1.8 引物设计
        1.9 突变体克隆的构建
        1.10 突变体质粒转染细胞
        1.11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1.12 病毒传代及细胞上清盲传
        1.13 病毒上清RNA的提取
        1.14 细胞总RNA的提取
        1.15 病毒基因组及亚基因组的RT-PCR检测
        1.16 空斑形态与空斑纯化
        1.17 多步生长曲线
        2 结果
        2.1 N蛋白N端缺失突变体的构建
        2.2 N端缺失突变病毒的拯救
        2.3 N端缺失突变病毒的遗传稳定性
        2.4 缺失突变病毒的体外生长特性
        3 讨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第七章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结构蛋白N蛋白标记毒株的构建及初步免疫实验研究
        摘要
        1 材料和方法
        1.1 质粒、抗体和细胞
        1.2 突变体全长cDNA克隆的构建
        1.3 转染和突变病毒的拯救
        1.4 N蛋白和7APMa多肽的间接免疫荧光分析
        1.5 生长动力学和空斑形态学分析
        1.6 RT-PCR和核酸测序检测体外遗传稳定性
        1.7 动物实验
        1.8 体温变化及临床症状
        1.9 qRT-PCR检测病毒血症
        1.10 PP-RSV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1.11 7APMa多肽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1.12 中和抗体测定
        1.13 细胞因子的测定
        2 结果
        2.1 v7APMa突变病毒的拯救
        2.2 v7APMa标记毒株生长动力学和空斑形态学分析
        2.3 v7APMa的体外遗传稳定性
        2.4 猪体体温变化及临床表现
        2.5 病毒血症检测
        2.6 PRRSV特异性抗体检测
        2.7 7APMa多肽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2.8 中和抗体测定
        2.9 细胞因子的测定
        3 讨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第八章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活载体疫苗候选株的构建及其病毒学特性的研究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质粒、细胞和细菌
        1.2 抗体
        1.3 主要生化试剂
        1.4 主要实验仪器
        1.5 引物合成
        1.6 PCR产物回收
        1.7 平末端DNA片段连接
        1.8 转化
        1.9 质粒小量提取
        1.10 高浓度质粒提取
        1.11 SOE-PCR扩增DNA片段
        1.12 全长cDNA克隆的构建与鉴定
        1.13 细胞转染
        1.14 病毒上清RNA的提取及细胞总RNA的提取
        1.15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1.16 空斑形态分析
        1.17 多步生长曲线
        1.18 Northern blot分析
        2 结果
        2.1 中间质粒的构建
        2.2 全长cDNA克隆构建
        2.3 病毒拯救结果
        2.4 拯救病毒的鉴定
        2.5 嵌合病毒的病毒学特性
        2.6 嵌合病毒的亚基因组mRNA转录谱
        3 讨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全文总结
致谢
硕博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8)豫西地区PRRS发病猪主要疫病混感检测分析及防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1.1.1 简史
        1.1.2 病毒特征
        1.1.3 流行病学
        1.1.4 临床特征及病理变化
        1.1.5 发病机制
        1.1.6 诊断方法的研究
        1.1.7 混感研究
        1.1.8 防控
    1.2 猪圆环病毒病
        1.2.1 简介
        1.2.2 混感研究
    1.3 猪瘟
        1.3.1 简介
        1.3.2 混感研究
    1.4 猪伪狂犬病
        1.4.1 简介
        1.4.2 混感研究
    1.5 目的与意义
第2章 豫西地区 PRRS 发病猪主要疫病混感检测分析
    2.1 材料
        2.1.1 病料的采集
        2.1.2 主要试剂
        2.1.3 引物设计
        2.1.4 实验主要仪器
    2.2 方法
        2.2.1 提取 RNA 的病料的处理
        2.2.2 病毒总 RNA 的提取
        2.2.3 提取 DNA 的病料处理及组织 DNA 提取
        2.2.4 PRRSV 与 CSFV 应用 RT-PCR
        2.2.5 PCV2 与 PRV 应用 PCR
        2.2.6 数据处理
    2.3 结果
        2.3.1 PRRSV 检测结果
        2.3.2 PRRSV 与 PCV2、CSFV、PRV 的混合感染检测结果
        2.3.3 春夏、秋冬季节的混感情况
        2.3.4 不同阶段生产猪发病导致的混感情况
        2.3.5 不同来源导致的混感情况
    2.4 讨论
        2.4.1 PRRS 检测结果分析
        2.4.2 PRRSV 与 PCV2、PRV 混和感染检测结果分析
        2.4.3 春夏、秋冬季节混感情况分析
        2.4.4 不同阶段生产猪发病混感情况分析
        2.4.5 不同来源导致的混感情况分析
第3章 豫西地区 PRRS 发病猪主要疫病混感防控探讨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语词汇表
附录A 背景资料记录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PCMV DPOL基因的克隆分析及基于此基因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一览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猪巨细胞病毒
        1.1 猪巨细胞病毒病概述
        1.2 病原
        1.3 猪巨细胞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
        1.4 猪巨细胞病毒流行病学
        1.5 诊断
        1.6 猪巨细胞病国内外流行动态
    2 猪伪狂犬病毒
        2.1 猪伪狂犬病概述
        2.2 病原
        2.3 伪狂犬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2.4 流行病学
        2.5 诊断
        2.6 伪狂犬病国内外流行动态
    3 猪细小病毒
        3.1 猪细小病毒概述
        3.2 病原
        3.3 细小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
        3.4 流行病学
        3.5 猪细小病毒国内外流行动态
    4 猪圆环病毒
        4.1 猪圆环病毒概述
        4.2 病原
        4.3 圆环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
        4.4 诊断
        4.5 国内外流行动态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猪巨细胞病毒SC株DNA聚合酶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 材料
        1.1 主要材料
    2 方法
        2.1 引物设计
        2.2 PCR模板的制备及扩增
        2.3 目的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3 结果
        3.1 PCMV DPOL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3.2 PCMV DPOL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3.3 PCMV SC株DPOL基因序列分析
        3.4 与其他疱疹病毒DNA聚合酶蛋白序列比较
        3.5 编码蛋白的基本性质分析
        3.6 PCMV DPOL蛋白质结构分析
        3.7 其他生物信息学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章 猪巨细胞病毒套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1 材料
        1.1 病毒与病料
        1.2 主要试剂
    2 方法
        2.1 引物设计
        2.2 病料处理
        2.3 病毒DNA模板的制备
        2.4 PCR扩增及产物的鉴定
        2.5 PCR特异性试验
        2.6 敏感性试验
        2.7 重复性试验
        2.8 临床样品的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PCR扩增及鉴定
        3.2 特异性试验
        3.3 PCR敏感性试验
        3.4 重复性试验
        3.5 临床样品的检测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章 PRV、PCMV、PPV及PCV-2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1 材料
        1.1 病毒与病料
        1.2 细胞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病毒增殖
        2.2 病料处理
        2.3 病毒DNA模板的制备
        2.4 引物设计
        2.5 单项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2.6 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2.7 多重PCR检测方法的评价
        2.8 临床样品的检测
    3 结果
        3.1 单项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3.2 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3.3 多重PCR方法与国标方法进行实际样品检测对比试验
        3.4 临床样品检测结果
    4 分析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猪圆环病毒2型(WH株)和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混合感染致病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表(Abbreviation)
1. 文献综述
    1.1. PCV2的国内流行和分布状况
    1.2. PCV2的全球流行和分布状况
    1.3. 病毒传播方式及途径
    1.4. PCV2相关性疾病及其混合感染病原
        1.4.1.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和共感染病原
        1.4.2 猪呼吸道综合征(PRDC)和共感染病原
        1.4.3 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DNS)和共感染病原
        1.4.4 繁殖障碍性疾病和共感染病原
        1.4.5. PCV2相关性肝病、肠道疾病和间质性肾炎
    1.5. PCV2的致病机理
    1.6. PRRSV及其致病机理
    1.7. PCV2与PRRSV混合感染流行病学
    1.8. 展望
2. 本实验研究目的及意义
3. PCV2和PRRSV混合感染对原代肺泡巨噬细胞(PAMs)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1.1 病毒和细胞
        3.2.1.2 主要试剂
        3.2.1.3 培养基与抗生素及其配制
        3.2.2 实验方法
        3.2.2.1 PCV2增殖和TCID_(50)的测定
        3.2.2.2 PRRSV培养增殖和TCID_(50)的测定
        3.2.2.3 肺泡巨噬细胞(PAMs)的分离
        3.2.2.4 实验设计
        3.2.2.5 用Taqman绝对定量PCR检测PCV2的吸附及增殖滴度
        3.2.2.6 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PCV2阳性细胞率及细胞分布
        3.2.2.7 用台盼蓝检测细胞存活率
        3.2.2.8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3.2.2.9 用相对定量PCR检测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
    3.3 结果
        3.3.1 用Taqman绝对定量PCR检测PCV2的吸附及增殖滴度
        3.3.2 用间接免疫荧光(IFA)方法检测PCV2阳性细胞率及细胞分布
        3.3.3 用台盼蓝检测细胞存活率
        3.3.4 流式细胞仪检测PAMs凋亡情况
        3.3.5 用相对定量PCR检测细胞因子TNF-α、IL-8和IFN-γ的表达
    3.4 讨论
    3.5 小结
4、第四章PCV2和高致病性PRRSV人工感染仔猪临床学特征测定与分析
    4.1 材料及方法
        4.1.1 材料
        4.1.1.1 病毒
        4.1.1.2 实验动物感染及饲养
        4.1.2 检测指标及方法
        4.1.2.1 临床症状观察
        4.1.2.2 血常规检测
        4.1.2.3 血清中PCV2和PRRSV病毒血症的监测
        4.1.2.4 鼻拭子、肛拭子排毒量的检测
        4.1.2.5 免疫器官指数计算
        4.1.2.6 剖检大体病变观察
        4.1.2.7 病理组织学观察
    4.2 结果
        4.2.1 临床症状观察
        4.2.2 病毒感染对猪体温的影响
        4.2.3 病毒感染对猪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4.2.4 病毒感染对猪体重和日增重的影响
        4.2.6 病毒感染对猪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4.2.7 不同病毒感染组PCV2和PRRSV在组织中的分布
        4.2.8 不同病毒感染组PCV2和PRRSV病毒血症的检测
        4.2.9 不同病毒感染组PCV2和PRRSV肛拭子排毒规律检测
        4.2.10 不同病毒感染组病理与变化特点
        4.2.10.1 剖检大体变化
        4.2.10.2 病理组织学变化
    4.3 讨论
    4.4 小结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浙江省养猪场母猪繁殖障碍症主要病因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猪圆环病毒3型重组质粒的构建与遗传进化分析[D]. 王承玉.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2]某规模化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状态血清学调查[J]. 王一东,徐翡,于阿男,孙有朋,陈现伟,李永洙,韩照清. 猪业科学, 2019(04)
  • [3]类NADC30株致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诊断与防治的研究[D]. 孟利佳. 河北农业大学, 2018(12)
  • [4]石林县仔猪腹泻病原分析[D]. 陈关雄. 云南农业大学, 2016(02)
  • [5]华东地区类猪圆环病毒P1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自然感染P1病毒仔猪的病例研究[D]. 焦方方.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 [6]陕西省关中部分县(区)散养猪群PRRS流行情况调查[J]. 程一肃,马晓霞,汤冰.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2(Z1)
  • [7]中国部分地区CSFV与PRRSV流行情况调查与PRRSV标记毒株的研究[D]. 蔺涛.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8]豫西地区PRRS发病猪主要疫病混感检测分析及防控探讨[D]. 王慧. 河南科技大学, 2012(06)
  • [9]PCMV DPOL基因的克隆分析及基于此基因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D]. 王燕群. 四川农业大学, 2011(04)
  • [10]猪圆环病毒2型(WH株)和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混合感染致病性的研究[D]. 宋飞.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4)

标签:;  ;  ;  ;  ;  

浙江省养猪场母猪繁殖障碍主要原因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