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食用牡蛎中副溶血性弧菌感染风险评估

福建省食用牡蛎中副溶血性弧菌感染风险评估

一、福建省牡蛎食用中感染副溶血性弧菌的风险评估(论文文献综述)

刘永华[1](2020)在《辽东湾近海双壳贝类主要生物和重金属污染现状调查及生态风险评价》文中认为辽东湾是渤海三个海湾之一,位于渤海东北部,此海湾盛产扇贝、鲍鱼、对虾、牡蛎等,是辽宁近海重要的海产捕捞区和人工养殖区。辽东湾有多条河流携带大量陆源污染物汇入其中,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同时,特殊的地理地貌导致辽东湾对污染物的自净能力较差,变相加剧了此地的污染。环境污染的加剧导致重要渔业资源种群衰退,对当地生物群落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辽东湾的环境污染物主要是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生物污染可引起人的食物中毒、感染患病及海洋生物患病甚至死亡。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均是具有潜在风险的环境污染物,其毒性效应对人类具有严重的健康风险。双壳贝类生活在泥沙滩涂中(如四角蛤蜊、菲律宾蛤仔和毛蚶),或固着在礁石上(太平洋牡蛎和紫贻贝),或生活在坚硬海底(虾夷扇贝),通过沉积取食或过滤取食从沉积物或海水中获取浮游生物与海藻营生,这种取食方式极易富集重金属和微生物。因此,开展辽东湾双壳贝类生物污染和主要重金属污染水平调查及生态风险评价,对辽东湾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水产品安全标准修订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2013-2017年,选择辽东湾近海沿岸的普湾(S1)、鲅鱼圈(S2)、二界沟(S3)、凌河口(S4)、老河口(S5)、葫芦岛(S6)和沙后所(S7)7地作为采样点,每年7-8月,采集双壳贝类(四角蛤蜊、菲律宾蛤仔、毛蚶、太平洋牡蛎、紫贻贝和虾夷扇贝)和表层沉积物,对双壳贝类生物污染和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调查并做生态风险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双壳贝类生物污染调查:在7个采样点采集太平洋牡蛎、虾夷扇贝和紫贻贝,通过PCR检测和生化鉴定的方法检测样品中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并进行污染状况分析。2、双壳贝类重金属污染及风险评估: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四角蛤蜊、菲律宾蛤仔和毛蚶中的Cd、Cr和Pb含量,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As和Hg含量,并分析双壳贝类重金属污染程度、分布特征及组织积累情况;利用重金属含量计算目标危害系数(THQs)和最大日消费量(CRmax),评价贝类中重金属对人类造成的潜在健康风险。3、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调查及生态风险分析:检测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通过对表层沉积物中地累积指数(Igeo)、污染指数(Cfi)、污染程度指数(mCd)和污染负荷指数(PLI)的计算,分析该地区重金属的污染程度;通过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ri)、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和沉积物质量标准(SQGs)分析,评估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辽东湾双壳贝类主要生物污染情况7个采样点的太平洋牡蛎、虾夷扇贝和紫贻贝中均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率分别为10.29%、7.49%和9.74%,被检贝类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平均感染率为9.28%。7个采样点的太平洋牡蛎、虾夷扇贝和紫贻贝中均有病毒存在,其中甲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为8.19%,诺如病毒的感染率为3.62%,A群轮状病毒的感染率为8.81%。在普湾和沙后所的太平洋牡蛎中检出尼氏单孢子虫,感染率为2.10%;在普湾的太平洋牡蛎中检出沿岸单孢子虫,感染率为1.26%。在普湾的太平洋牡蛎和虾夷扇贝中检出微细胞虫,感染率为1.01%。在普湾、凌河口、老河口和葫芦岛的紫贻贝中检出条纹槌虫,感染率为1.57%。2、辽东湾双壳贝类中重金属污染情况2013-2017年,辽东湾近海四角蛤蜊、菲律宾蛤仔和毛蚶中5种金属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As含量缓慢降低,Cd和Cr含量下降明显,Hg和Pb的含量有波动。在沙后所As的含量远超过海洋生物质量I类标准。三种贝类中Cd污染严重,葫芦岛、沙后所菲律宾蛤仔中Cd含量接近海洋生物质量III类标准,其他采样点Cd含量均超过海洋生物质量I类标准;普湾贝类中Cr的含量、凌河口贝类中Hg的含量均超过海洋生物质量I类标准,显着高于其他采样点;各采样点Pb的含量均超过海洋生物质量I类标准,老河口贝类中Pb的含量高于其他点,但低于海洋生物质量II类标准。整个辽东湾贝类中As、Cr和Hg的含量较低,低于或接近各金属的海洋生物质量I类标准;Cd和Pb的含量在各个金属海洋生物质量I类和II类标准之间。3、辽东湾东西两岸双壳贝类中重金属的分布特点辽东湾西岸四角蛤蜊中As、Cd和Cr的含量,菲律宾蛤仔中As、Cd、Cr、Hg和Pb的含量,毛蚶中As、Cd和Pb的含量均显着高于东岸(p<0.05),其他重金属东西岸差异不显着(p>0.05)。四角蛤蜊的金属污染指数(MPI)按S5>S6>S4>S7>S3>S1>S2的顺序降低,菲律宾蛤仔的MPI按S6>S4=S7>S5>S3>S1>S2的顺序降低,毛蚶的MPI按S5>S6>S7>S4>S1>S3>S2的顺序降低。西岸(S4-S7)的MPI都高于东岸(S1-S3),这些结果表明,辽东湾西岸的重金属污染比东岸严重。4、辽东湾双壳贝类中重金属的组织特异性及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双壳贝类内脏中的As、Cr和Hg含量显着高于肌肉组织(p<0.05);而肌肉组织中Cd含量显着高于内脏(p<0.05),Pb在两种组织中差异不显着(p>0.05)。四角蛤蜊、菲律宾蛤仔和毛蚶中Cd的THQs均高于其他重金属且大于1,其他重金属的THQs<1,说明辽东湾近海四角蛤蜊、菲律宾蛤仔和毛蚶中Cd的污染最重,对人体存在健康风险,而其他金属对人类没有显着风险。三种贝类中Pb的CRmax相对较高,Cd的CRmaxs最低,显着低于其他重金属的CRmaxs,表明食用这三种贝类,由Cd带来的健康风险概率高于其他重金属。5、辽东湾近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检测结果及生态风险分析与其他采样点相比,沙后所表层沉积物中As和Cd的含量略高,但差异不显着,凌河口的Hg、普湾、鲅鱼圈、二界沟和沙后所的Pb含量较高,但都低于海洋沉淀物质量I级标准。辽东湾近海表层沉积物中Igeo和Cfi显示,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是Cd>Pb>As>Hg>Cr。Cd为轻度污染,其他重金属为清洁级,表明Cd是该地区的主要污染物。m Cd和PLI分析都表明该地区无污染或污染程度很低。2013-2017年,辽东湾近海表层沉积物中Cd和Hg的Eri值逐年缓慢下降,其他3种重金属无明显变化,结果表明辽东湾重金属的生态风险顺序为:Cd>Hg>As>Pb>Cr,Cd存在一定生态风险。RI分析表明,各种重金属的生态风险逐年降低,2013-2014年的凌河口、2013-2016年的沙后所RI值在130-260之间,为中等污染,其他各点为低污染。辽东湾近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平均RI值小于130,为低污染水平。通过负面生物学效应和沉积物毒性的计算分析,表明As、Cd、Cr、Hg和Pb这5种重金属的组合对环境造成毒性风险的几率为21%,毒性风险不大。以上结果表明,双壳贝类体内和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造成的健康风险不重,但是这些污染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需要进行连续监测。

陈嘉惠[2](2020)在《国内市售乳制品及上海等地市售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乳制品和水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全球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对影响乳制品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并开展相应的风险评估工作,可为食品相关监管部门提供科学的预警信息,从而预防乳制品和水产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保证人们的饮食安全。本论文采用蒙特卡罗模拟、定量风险评估和故障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FTA)等方法,对国内市售液态乳中致病性微生物和化学危害因素进行了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乳制品安全风险预警模型,可定性预测中国市售乳制品的安全性。同时,针对上海等地区市售动物源性水产品(以下简称水产品)面临的质量安全问题,采用风险评估方法对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水产品中化学污染物及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风险进行了研究,构建了相应的风险评估模型;使用全局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和时空扫描等方法分析了中国长三角地区兽药残留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时空分布特征。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国内市售乳制品质量安全的风险评估及预警首先,对液态乳中致病性微生物的危害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温度和时间对液态乳供应链环节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生长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市售液态乳中这两种菌污染的定量风险评估模型。结果表明,在未热处理途径和热处理途径中,不同p H液态乳(6.4-6.8)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终平均污染浓度较高,大于105 CFU/m L的概率均在3.9%以上,对人体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影响;不同p H液态乳中大肠杆菌的最终平均污染浓度超过106 CFU/m L的概率均为0.1%,所造成的健康风险较低。此外,还构建了生牛乳中牛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的风险评估模型,结果显示,生牛乳携带牛结核杆菌的平均概率为4.75×10-4,人均消费1kg生牛乳,携带牛结核杆菌的平均概率为0.016,存在一定健康风险。在评估了液态乳中致病性微生物的风险之后,进一步分析了供应链中可能导致液态乳化学危害事件发生的因素,并构建了液态乳化学危害事件的故障树。结果显示,影响液态乳中化学危害事件的关键因素有生产企业反馈机制不完善、政府部门忽视或者没有良好的监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未进行抽检。此外,还分析了液态乳供应链中化学危害因素脆弱性的差异,结果显示,三组人群(消费者、生产企业和食品监管部门)都认为液态乳供应链容易受到化学危害因素的影响。针对乳制品中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采用2014-2017年中国乳制品抽检数据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乳制品安全定性预测模型,结果显示使用集成算法Adaboost构建的模型效果优于其他算法,模型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62.50%、91.67%和72.22%,表明该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可用于乳制品质量安全的定性预测;基于该预测模型,我们还构建了在线预测系统,用户可通过http://www.biotechshu.com:8080/Mpredict访问该系统。2上海等地市售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评估统计分析东部沿海地区居民水产品的膳食摄入情况,采用膳食暴露评估方法对水产品中的镉、铅、汞、孔雀石绿、硝基呋喃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显示,2-4岁男性儿童和4-7岁女性儿童由于食用水产品摄入的镉、汞和铅的平均暴露量均高于其他年龄组。所有年龄组居民每日因食用鱼类摄入的孔雀石绿的含量在安全范围内(暴露边界值大于10000),因食用鱼类摄入的硝基呋喃具有一定的健康风险(硝基呋喃代谢物的暴露边界值小于10000)。根据文献调查的副溶血性弧菌在水产品中的污染情况,评估了东部沿海地区居民生食水产品可能引发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风险,结果表明,东部沿海地区居民因生食水产品而患病的概率为8.34×10-7,风险较低。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方法分别对2017-2019年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长三角城市群)水产品中兽药残留的超标率和检出率的时空分布情况、聚类情况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017-2019年水产品中兽药残留的总体超标率和检出率呈现空间随机性分布,热点分析和时空扫描分析结果显示水产品中兽药检出和超标情况存在聚集性。

卢奕[3](2020)在《不同来源副溶血性弧菌遗传多样性与耐药性研究》文中认为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而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是引起食源性疾病、影响食品安全的首要危害因素。而在我国,致病微生物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首要因素,其中又以食源性致病菌最为多见,目前,由食源性致病菌所引发的疾病主要通过抗生素治疗,而抗生素滥用所引发的耐药性问题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另一焦点;此外,我国是世界水产品进出口贸易大国,水产品产量多年以来居世界首位,依据我国现下水产品产量结构,大部分水产品来自水产养殖,而来自捕捞的水产品仅占3成不到。副溶血性弧菌不仅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误食会导致食物中毒,并引发一系列食源性腹泻病等,同时也是导致虾类早期死亡综合征(EMS),又称为急性肝胰脏坏死病(AHPND)的病原菌,一旦爆发会引起感染区域的虾类出现持续性大规模死亡,造成对虾养殖业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解副溶血性弧菌生长异质性、耐药性与微进化之间的潜在关系,从而为副溶血性弧菌所引发的食源性疾病及水产品疾病的控制提供数据支持,本文开展了如下几方面的综述及研究工作:(1)水产品、临床及病虾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遗传多样性与微进化研究;(2)水产品及病虾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性与微进化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具体结果如下:1.水产品、临床及病虾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遗传多样性与微进化研究为探究副溶血性弧菌遗传和进化关系,从上海及广东共分离得到184株副溶血性弧菌,分别为临床样本(VPC,40株)、AHPND病虾(VPE,10株)和各种水产来源(VPF,134株)。对所有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评估潜在的毒力因子(tlh,tdh,trh)和基因组测序得到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毒力因子分析表明,绝大多数临床样本VPC(97.5%)携带tdh和/或trh,而绝大多数水产品样本VPF(83.58%)不编码溶血素基因。因此,我们推测副溶血性弧菌通过水平基因转移,推动菌株微进化的进行,进而导致新的潜在的致病菌株的出现。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VPF-112是一株从水产品中分离出来的非致病菌株,具有较高的进化地位。此外,所有AHPND病虾VPE株和少数VPC株都可以分散成几个小的亚群,在系统发育树上均匀分布,说明不同分离来源的菌株之间存在种内或种间的基因交流,而人类活动和环境选择压力可能是非致病菌向致病菌转化的重要决定因素。2.水产品及病虾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性与微进化研究为了解水产品及病虾中分离得到的副溶血性弧菌的耐药情况及微进化关系,通过药敏纸片扩散法(K-B法)对这61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25种常用抗生素的药敏实验,并通过PCR检测所有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的潜在毒力因子(tlh,tdh,trh)和结合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评估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61株分离株对所选的25种抗生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最少为4重耐药,最多高达14重耐药;同时发现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基因类型与多重耐药性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其中tdh-/trh+/tlh+有促使副溶血性弧菌对更多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可能,tdh+/trh-/tlh+存在导致菌株耐药性增强的趋势。MLST结果揭示了分离菌株间的遗传变异和相关性,发现菌株毒力基因型与微进化之间是存在一定关联的,四种不同的毒力基因型中,毒力基因型为tdh-/trh+/tlh+的菌株较之基因型为tdh+/trh-/tlh+的菌株在系统发育树上的分布更分散,聚类程度较低,说明亲缘关系相对较远。结合热图分析,水产品及病虾来源的菌株,其耐药谱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病虾来源菌株耐药性更强,所耐抗生素种类也更多,推测人为活动和环境选择压力在菌株致病力从无致病力或者较弱致病力转化为强致病力的过程中存在影响;同时依据研究结果,目前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水产品中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并采取更有效措施控制细菌耐药性。

谢庆超,张红敏,刘海泉,王锡昌,潘迎捷,赵勇[4](2020)在《几种常见生食水产品中生物危害与化学危害测定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生食水产品消费量逐渐增加,如何有效控制其食用风险隐患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为摸清市售常见生食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情况,于2017年5—10月在上海、浙江和福建等地的4家水产品市场,采集市面常见的三文鱼(Oncorhynchus)、金枪鱼(Thunnus)、牡蛎(Ostrea gigas thunberg)、北极贝(Pseudocardium sachalinense)、扇贝(Pectinidae)、甜虾(Pandalus borealis)、寿司虾(Penaeus chinensis)、海胆(Echinoidea)和兰花蚌(Pseudocardium sachalinense)9种共60个生食水产品样品,采用国标方法测定了样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简称Vp)污染情况,并分别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法和HPLC-ICPMS法重点对牡蛎的肠道菌群和金枪鱼的汞含量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共检出7个Vp阳性样品,检出率为11.7%;对阳性菌株进行毒力基因判定,只有5株菌株含有tdh毒力基因。2)对7个牡蛎肠道中微生物群落分布分析发现,5种优势菌群中有拟杆菌、假单胞菌2种腐败菌和孤菌1种致病菌。3)7个金枪鱼样品汞含量分析结果表明,2个总汞含量超标,但经测定甲基汞含量均未超标。综上说明,Vp仍是常见生食水产品的主要生物危害因子,金枪鱼中甲基汞含量未见超标,建议引导人们改变食用方式,确实需要生食时,厨房用品应注重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政府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以牡蛎为主的冰鲜零售生食水产品的监管,同时对生食水产品全产业链条展开监测,结合测序技术准确找到关键控制点及污染来源,确保生食水产品的食用安全。本研究评估了影响生食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生物及化学危害因子,回应了行业关切热点,对后续风险评估工作有借鉴意义。[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0, 10(1):52-59]

张昭寰[5](2019)在《副溶血性弧菌风险评估关键技术及重要毒力蛋白VopA结晶条件筛选的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水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大国,研究数据显示,2001年至今,我国的水产品生产与消费均在逐年递增,生产与消费量常年位于世界第一。副溶血性弧菌是水产品中最为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严重威胁着水产品质量与安全,制约着水产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微生物风险评估是控制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危害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可有效控制副溶血性弧菌的潜在风险。本文针对副溶血性弧菌风险评估中危害识别、暴露评估、危害特征描述这3大核心部分的缺陷与不足展开攻关,进行了基于活菌DNA的副溶血性弧菌危害识别新技术研究、基于概率分布构建副溶血性弧菌暴露评估中描述细菌生长速率和浓度的随机模型研究、以及副溶血性弧菌关键危害特征的毒力蛋白VopA晶体学的初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活菌DNA的副溶血性弧菌危害识别新技术研究传统副溶血性弧菌危害识别技术较少关注水产品中死活菌的问题,常把死活菌的数量共同计算入风险评估中,导致其患病风险的错误估计,造成了副溶血性弧菌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为了更准确地识别副溶血性弧菌的实际危害,亟需发展一套基于活菌DNA的副溶血性弧菌危害识别新技术,用以正确评估副溶血性弧菌的真实风险。叠氮溴化丙锭(PMA)是一种光敏型核酸染料,其与q PCR技术相结合,可以选择性地识别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活菌DNA,从而达到活菌定量检测的目的。PMA-q PCR的前处理过程包括两个关键步骤:暗处理和光交联,这样的操作方法较为繁琐,不符合现今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本研究针对这一弊端,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可用于PMA-q PCR前处理的活菌DNA筛选仪器,将暗处理和光交联两个核心步骤合二为一。结果显示:该仪器可根据自身实验需求选择不同的PMA前处理条件,包括PMA暗处理时间、光处理时间以及混匀速度的设定。通过温度检测器进行实际测量,在该仪器连续使用的6h内,腔体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不会损伤待测样品中的活菌DNA。该仪器实现了PMA前处理过程的一体化和全自动化,在源头上简化了PMA-q PCR的前处理过程,提升了PMA的处理效率,能够用于活菌DNA的高效筛选,为活菌定量技术提供了可靠的工具保障。本研究进一步基于该活菌DNA筛选仪器,结合PMA和多重q PCR的优点,针对两种常见的水产源致病菌副溶血性弧菌和霍乱弧菌,构建了PMA两重q PCR技术,可以用于定量检测水产品及水产相关环境中副溶血性弧菌和霍乱活菌的活菌细胞。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PMA两重q PCR技术在不同样品中的扩增效率均能保持在90%-110%之间,并具有较低的检测限:在对虾养殖环境水体中,最低定量限可达到101-102 CFU/m L,在南美白对虾和太平洋牡蛎中,最低定量限为102-103 CFU/g。该方法具备良好的区分死活菌的能力,能够在106 CFU/m L(g)死菌存在的情况下,准确定量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和霍乱弧菌的活菌。进一步将该方法应用于真实水产样品中弧菌的检测,结果显示该技术的检测结果与ISO方法保持一致。本部分研究构建了一种用于PMA-q PCR前处理的活菌DNA筛选仪器,并基于该仪器构建了水产品中常见弧菌的活菌定量检测技术,为副溶血性弧菌的危害识别提供了新的检测与分析工具。2.基于概率分布构建副溶血性弧菌暴露评估中描述细菌生长速率和浓度的随机模型研究运用数学模型描述细菌的生长速率和浓度,是风险评估中暴露评估的两大核心组成部分。然而现阶段描述的副溶血性弧菌生长速率和浓度的模型大多为确定性模型,缺少基于概率分布的随机模型研究。将概率分布应用于暴露评估之中以开发新的随机模型,是准确评估副溶血性弧菌风险的关键。本部分研究首先收集了最为全面的副溶血性弧菌生长数据,构建了弧菌生长特性信息数据库。并基于该数据库,整合了5组南美白对虾中副溶血性弧菌生长传统模型和分子模型的数据,探究了最适合描述平方根模型参数b和T0的概率分布。结果表明,最适合描述平方根模型参数b的概率分布为Normal分布,其分布拟合公式为Normal(0.0342,0.0068)。最适合描述平方根模型参数T0的概率分布为Uniform分布,其分布拟合公式为Uniform(-9.7625,3.6925)。并以此为基础,修正了传统的平方根模型,构建了副溶血性弧菌在南美白对虾中生长的随机模型。进一步针对992份来自于上海大型超市的水产品,运用MPN-PCR计数法进行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情况分析。同时,选用两个常用于暴露评估中的概率分布:Lognormal分布和整合概率分布,来描述水产品中细菌的浓度。结果表明:上海大型超市中的水产品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1.71%)与几何平均浓度相对较低(0.1581 MPN/g)。运用Lognormal分布和整合概率分布描述副溶血性弧菌的结果没有明显差异,建议在今后的副溶血性弧菌的暴露评估中,运用更为简单有效的Lognormal分布来描述副溶血性弧菌在水产品中的浓度。本部分研究构建了副溶血性弧菌生长速率随机模型和浓度最适概率分布模型,弥补了传统确定性模型的不足,为解决副溶血性弧菌暴露评估的不确定性和变异性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持,为提升副溶血性弧菌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奠定了模型基础。3.副溶血性弧菌危害特征关键毒力蛋白VopA表达纯化与结晶条件的筛选微生物风险评估中危害特征描述的关键在于定性或定量地分析致病菌的危害程度,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机理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该菌的危害特征。VopA是副溶血性弧菌三型分泌系统II重要的毒力效应蛋白,属于Yop J家族。目前VopA蛋白的具体三维结构尚属未知,大大制约了人们对其致病机制的理解。本部分研究首先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副溶血性弧菌危害特征关键毒力蛋白VopA理化性质、跨膜结构区域、信号肽、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等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显示:VopA蛋白由289个氨基酸组成,分子结构式为C1410H2311N401O439S20,相对分子质量为32.55 KDa,原子总数为4581,平均亲水性为-0.404,为亲水性蛋白,摩尔吸收系数为0.286 m2/mol。该蛋白无显着的信号肽切割位点,无跨膜区域。二级结构的主要由α-螺旋和延伸链构成。通过三级结构分析可知,该蛋白与六磷酸肌醇(IP6)可能会形成较为稳定的晶体结构。进一步通过SLIC分子克隆技术构建了VopA蛋白的重组表达载体6His-MBP-TEV-VopA和6His-TEV-VopA,将其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在诱导剂IPTG的作用下进行异源蛋白的诱导表达。运用超声波技术破碎菌体,并提取上清液中的目的蛋白。再通过运用凝胶层析技术对VopA蛋白进行纯化,获得了高纯度的VopA蛋白。并利用蛋白质结晶条件筛选机器人结合常用结晶条件筛选试剂盒,对VopA蛋白的结晶条件进行了初步筛选,在JCSG-plus?试剂盒的C3孔中获得了VopA-IP6复合物的蛋白结晶条件:0.2M硝酸铵、20%(w/v)PEG3350。后续研究可基于该结晶条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以获得更高质量的蛋白晶体。本部分研究为副溶血性弧菌三型分泌系统II效应蛋白VopA结构和功能的进一步揭示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为副溶血性弧菌危害特征的描述和致病机理的揭示奠定了基础。结论:本研究针对微生物风险评估中危害识别、暴露评估、危害特征描述3方面展开研究,系统地构建了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的危害识别新技术,探究了可服务于暴露评估的随机模型,提升了暴露评估模型的准确性,为副溶血性弧菌的风险评估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并进行了副溶血性弧菌重要毒力效应蛋白VopA的表达纯化与结晶条件的筛选,为副溶血性弧菌危害特征描述及致病机理的揭示奠定基础。本研究的结论,可为更有效地评估和控制副溶血性弧菌的风险提供技术上和理论上支持,从而达到保障水产行业健康发展、提升水产品质量与品质、维护公众免遭致病菌侵害的目的。

卢奕,刘海泉,赵勇,谢晶,潘迎捷[6](2018)在《食源性致病菌生长异质性对风险评估的影响》文中指出文章介绍了食源性致病菌生长异质性的概念,概述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系统综述了菌株生长异质性的表现形式以及影响因素,总结归纳了降低食源性致病菌生长异质性对微生物风险评估结果准确性的解决方法。

谢腾飞[7](2018)在《中国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遗传多样性分析与冷胁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副溶血性孤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是弧菌科、孤菌属的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嗜盐性,广泛存在于海洋以及河口环境。主要通过食品传播,是遍布世界的食源性致病菌,人们食用污染的生的或未煮熟的海鲜而容易引起急性胃肠炎。本论文主要从全国熟食和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调查和风险识别出发,研究分离株的血清型、耐药性、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及分子分型等表型和遗传型特征。在此基础上,基因组测序获得代表性菌株较完整的遗传信息。最后,采用转录组与蛋白组联合分析,以揭示副溶血性弧菌在冷胁迫的整体调控过程。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对全国43个城市的2531份水产品和熟食样品进行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率和污染水平调查。显示整体污染率达到24.26%,平均MPN值为11.19MPN/g。夏季污染率为30.66%,显着高于冬季(17.66%)。南方地区的污染情况(尤其沿海地区)比北方地区严重(30.07%和13.99%)。水产品污染率较高(33.53%),在风险性较高的熟食样品中污染率也有5.79%,平均MPN值为1.62 MPN/g。集贸市场的污染率(30.17%)显着高于超市,但监管较为严格的超市食品污染率也达到17.82%。因此,开展不同食品类型和环境中该菌污染的风险监测,并针对高风险节点开展风险评估和管理非常必要。2、完成39株熟食和150株华南地区水产品分离株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熟食分离株的抗药性明显,有53.85%的菌株对超过两种抗生素有抗性;血清型O2最为普遍,发现有与大流行株相同的O3型;ERIC-PCR和MLST分型分簇明显,尤其MLST分型中发现多个新的位点和ST型;华南地区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率为43.75%,分离株中携带trh基因的比例为40.67%;40%为O2血清型;而ERIC-PCR分型揭示了不同来源菌株,临床株与食品株之间的相关性。链霉素、头孢唑啉和氨苄青霉素等耐药性最为明显,并且多重耐药菌株占有重要比例。3、完成19株副溶血性弧菌的全基因组测序,显示食品株与临床株有相似的基因组大小和GC含量,但临床株(68.97%)的核心基因组比例要高于食品株(48.05%)。核心基因组主要参与RNA修饰、防御机制、能量产生与转换;临床株中并未发现独有的核心基因簇,但其所携带的5个基因簇中,在食品株中的携带比例低于50%。毒力相关基因和抗生素抗性基因暗示了食品菌株的风险性。噬菌体存在于所有菌株中,其在食品株与临床株中的片段大小、GC含量与个数存在差异,但功能都与转录调节子、膜蛋白和DNA修饰蛋白等相关。基因组层次显示膜形成相关蛋白并无区别,但扫描电镜显示临床株具有较强的膜形成能力。4、低温胁迫下的转录组测序共检测出平均4216个基因。食品株V82中,有118个基因发生显着变化,包括42个上调基因和76个下调基因。其主要功能为谷氨酰胺、精氨酸代谢过程和氧化还原酶活性;而临床株VL8中有513个差异基因,其中182个基因上调,331个基因下调,参与分解代谢过程、磷酸盐离子转运和氧化还原酶活性。这些基因在碳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丙酮酸代谢和丁酸代谢等途径中富集。VL8中ABC转运蛋白变化最为明显,而V82中则为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途径。蛋白质组学结果发现平均1539个蛋白质。临床株VL8中有20个上调和25个下调蛋白,主要参与有机氮合物代谢、细胞质内定位和分子粘合功能;而食品株V82中发现了17个上调和129个下调蛋白,其主要参与生物合成过程、胞内定位和分子粘合功能;这些差异蛋白主要与碳代谢和戊糖磷酸途径相关,并且核糖体和核苷酸切除修复的蛋白质簇也有所变化。5、食品株和临床株的转录组与蛋白组整体分析,本论文共发现包括碳代谢、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和脂肪酸代谢等22条共有通路。其中,丙酮酸代谢与ABC转运蛋白通路受影响基因和蛋白数量也较为明显。通过在低温处理时添加不同浓度的外源丙酮酸盐,结果发现会导致副溶血性弧菌中脂肪酸含量降低,菌株生长被抑制且难以恢复生长,相关通路中关键基因的变化也有相同趋势,这证明了丙酮酸盐可以降低副溶血性弧菌的低温适应性。综上所述,本论文首次较全面掌握了我国熟食与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情况和分布规律;并且进行了分离株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为进一步了解该菌的分子进化、流行趋势和风险识别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基因组测序,提供了不同来源及遗传型菌株的详细遗传信息。初步显示了丙酮酸代谢对副溶血性弧菌冷胁迫耐受性的影响,证明了丙酮酸盐可降低该菌的低温适应性,为控制低温储藏运输中该菌污染提供理论基础。

刘冰宣[8](2017)在《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生长异质性的研究》文中指出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是水产品中一类对人类具有高致病性的主要食源性杆菌,对VP进行量化风险评估(Quantitative Microbial Risk Assessment)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水产品中致病性VP的污染,保证食品安全。而量化微生物风险评估需要科学的构建VP的生长模型,充分考虑影响其生长异质性的因素,包括温度、盐度、来源、介质以及其内在基因型等。不同菌株在同一实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展现了多菌株复合体的生长异质性,基于不同影响因素构建的多菌株生长宏模型,将为开展鉴定食源性致病菌生长异质性风险评估提供更准确的基础数据和生长模型。因此研究VP的生长异质性有助于我们探索其菌株特异性的内因与外因,从而更为全面的评估VP给食品安全性带来的风险。因此,本文旨在:1)研究温度及盐度对50种不同的VP菌株生长异质性带来的影响2)研究不同的来源对VP的生长异质性所造成的影响3)进一步研究基因分型对VP生长的内在效应4)探究不同的培养介质对VP生长异质性的影响。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纯培养基中副溶血性弧菌生长异质性的研究本研究对不同来源和不同基因型的50种副溶血性弧菌菌株,分别在4个温度梯度(10℃,20℃,30℃,37℃)和5个盐度梯度(0.5%,3%,5%,7%,9%)下的生长动力学特征进行了评估。通过自动比浊系统Bioscreen描绘VP的生长曲线,并利用Modified Gompertz模型计算出其在不同环境组合的最大比生长速率,进而比较得出温度及盐度这两种重要的环境因素,其影响程度不尽相同:低温对于最大生长速率μmax降低的影响要大于高NaCl浓度,因此在盐性环境中的腌制食品建议应保存在低于10℃以下的温度环境中,这样可以保证副溶血性弧菌菌株全部失活;同时证明了37℃和3%氯化钠浓度组合是副溶血性弧菌最佳生长条件的结论。进一步分析最大生长速率μmax的变异系数发现,随着处于活化范围内的温度及盐度等生长条件变得越来越恶劣,其菌株的生长异质性也会增大。对比不同来源的菌株分类可知,淡水养殖产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株比海水养殖产品中的菌株的变异情况更明显。另外,实验结果表明,基因异质性也会影响副溶血性弧菌菌株的生长异质性,tlh+/tdh+/trh–的基因型生长异质性的变化程度最大,因此在临床副溶血性弧菌菌株的食品安全控制中,建议应更多地注意与高致病性和高生长异质性相关的tlh+/tdh+/trh–的基因型。总之,本研究旨在预防微生物学及微生物风险评估中加入菌株生长异质性的影响因素,有利于促进学科的完善,提高评估的精确性;同时本实验的研究发现为自然条件下副溶血性弧菌的辨别及预防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意见,对于实验条件下菌株的选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2.基于三文鱼中副溶血性弧菌生长异质性的研究本实验采集3株分别来自于淡水、海水和临床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株,在无菌三文鱼样本中进行培养并贮藏于6个不同温度(4,7,10,15,25,30℃)下,采用Modified Gompetz生长模型及Modified Baranyi失活模型进行拟合得到生长动力学参数,对其进行生长异质性的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VP的生长动力学行为产生十分显着的影响,温度越低其最大生长速率越低;来源同样影响副溶血性弧菌的生长变异性,淡水菌株的生长异质性比海水菌株及病人菌株的生长异质性要大;但温度对VP生长的影响比来源大;在失活状态下三株菌的生长动力学行为差异性极显着,同样说明环境越恶劣,其生长变异性越大。本研究着重强调了三文鱼中失活状态下的VP菌株也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量化,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助于更好的预防致病性VP菌株对食品安全构成的威胁,保证食品的食用安全。3.副溶血性弧菌在两种不同介质中(虾及三文鱼)生长异质性的比较分析本研究第一部分实验利用VP菌株ATCC 33847(tlh+/tdh+/trh–)在六个温度梯度下(4℃、7℃、10℃、15℃、25℃、30℃)分别在虾和三文鱼两种介质中进行培养,利用Modified Gompertz模型及Modified Baranyi模型分别进行生长曲线拟合来计算最大生长速率及致死速率,探究VP在虾和三文鱼两种培养介质下的生长异质性。结果表明介质对VP生长异质性的影响十分显着;环境越恶劣,在不同培养介质中VP的生长差异性也越大;另外在失活状态下的致死速率比较揭示了温度降低的影响对三文鱼中培养的副溶血性弧菌的影响比在虾中的弱。利用Belehradek方程作为VP生长的二级模型得到该株菌在虾中及三文鱼中最大比生长速率及延滞时间的系数,表明在生长状态下,在虾中培养的菌株比在三文鱼中生长的更快,延滞时间也更短,暗示了虾中VP的生长导致的食品安全风险比三文鱼中的风险性要大。第二部分实验利用两种不同的VP菌株分别培养在虾与三文鱼的介质中,比较相同介质下不同菌株的生长情况以及不同介质下相同菌株的生长情况。研究发现介质对副溶血性弧菌生长异质性的影响大于菌株的影响,这也为处在同一环境的多菌株复合体建立统一的生长预测模型,来探究微生物的风险评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杜苏萍[9](2016)在《酸性电解水作为新的传压介质用于超高压杀菌技术保障水产品品质安全及其降低风险的研究》文中提出当今中国食物中毒事件屡有发生,而食源性微生物是未来引起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原因。尤其副溶血性弧菌、单增李斯特菌等致病菌已成为导致人食用水产品而引起食源性疾病最为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食品杀菌技术被认为是消除食品中微生物,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方法。而微生物风险评估被视为解决致病微生物潜在威胁的有效途径,是评价杀菌技术风险降低能力的科学工具。因此,本文旨在探究(1)我国2001-2013年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总体状况以及未来潜在发展趋势,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2)构建一种将酸性电解水作为压力传导介质用于超高压杀菌技术的新型杀菌保鲜技术来杀灭虾仁中微生物从而保障虾仁食品安全;(3)运用定量微生物风险评估评价该新型杀菌保鲜技术降低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潜在感染风险的能力。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2001-2013年中国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分析评价。本研究为了深入了解我国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特征,该研究采用时间序列季节分解法、变异度值、t值检验等分析方法对我国2001-2013年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起数、死亡人数、中毒因素、中毒场所等通报数据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我国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起数、死亡人数自2006年起均具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且呈明显的季节周期性,其中,第三季度是中毒事件发生起数最多、造成危害程度最严重的季度。对比引起食物中毒的因素,化学因素是造成生命危害程度最大的因素,但深度分析可知,微生物因素应是未来食品安全防控的重点。中毒场所的比对分析中,家庭场所发生食物中毒的后果最为严重。本研究采用多元数学统计方法对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细致、全面的分析,充分揭示了当前我国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总体状况以及未来潜在发展趋势。2.酸性电解水作为新压力传导介质提高超高压技术对虾仁中微生物的杀灭作用。本研究首次探究了将酸性电解水作为一种新的压力传导介质用于超高压加工技术(AEW-HHP)来杀灭虾仁中微生物的效果。首先,应用响应面方法获得了杀灭虾仁中人工污染的副溶血性弧菌的最优条件:制备酸性电解水所需的NaCl浓度为1.5 g/L,处理压力为400 MPa,处理时间为10 min。基于响应面最优条件,与普通水传压介质进行比较,分析了虾仁中人工污染的副溶血性弧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的失活情况。结果显示,酸性电解水能显着增强HHP杀灭副溶血性弧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的效果,杀菌量分别达到6.08和5.71 Log CFU/g。而普通HHP对两种致病菌的杀灭量分别仅为4.74和4.31 Log CFU/g。同时,扫描电镜结果显示了相同的实验现象。进一步对自然污染的虾仁进行了实验研究。平板计数和PCR-DGGE结果都显示AEW-HHP可显着杀灭天然微生物群。并且,通过组织切片的分析可知,经过AEW-HHP处理的、HHP的与未经过处理的虾肌肉组织相比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综上所述,酸性电解水作为一种新的压力传导介质用于超高压加工技术是一种创新的杀菌保鲜技术,能更有效保障虾仁等水产品的食用安全。3.酸性电解水结合超高压技术对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风险降低的研究。本研究首次运用定量微生物风险评估模型对酸性电解水结合超高压杀菌技术降低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潜在感染风险的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杀菌技术可显着地降低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患病风险,与未经处理的水产品相比,处理后的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最终污染量从1.98 Log CFU/g降低到-2.53 Log CFU/g,平均患病概率从1.28×10-1降低到2.01×10-3,每万人中平均患病人数从1280人降低到20人,风险降低率为98%。敏感性分析显示,该技术的处理压力、处理时间及制备电解水时所需的NaCl浓度均与患病概率呈负相关性。此外,本研究还表明该技术可与冷链物流技术相结合,服务于食品工业的生产链,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副溶血性弧菌的患病风险,为维护公共卫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刘丽娟,任利华,姜芳,刘小静,张秀珍[10](2015)在《海水双壳贝类微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海水双壳贝类能够大量、快速富集养殖环境中的微生物,属微生物安全风险较高的食品,至今已发现多种人类疾病的暴发和流行与食用被致病微生物污染的贝类有关。对海水双壳贝类进行微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是制定贝类安全质量标准和贝类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依据,对保障贝类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海水双壳贝类常见致病微生物,以及贝类微生物风险评估的特殊性,对国内外贝类微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今后中国在该领域的工作开展提出展望,以期为中国的海水双壳贝类微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二、福建省牡蛎食用中感染副溶血性弧菌的风险评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省牡蛎食用中感染副溶血性弧菌的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辽东湾近海双壳贝类主要生物和重金属污染现状调查及生态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辽东湾近海双壳贝类污染调查的背景及意义
    1.2 辽东湾近海双壳贝类污染特征
        1.2.1 辽东湾近海双壳贝类生物性污染现状
        1.2.2 辽东湾近海双壳贝类重金属污染现状
    1.3 双壳贝类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1.3.1 双壳贝类生物污染的风险评价
        1.3.2 双壳贝类重金属污染的风险评价
        1.3.3 基于辽东湾近海沉积物重金属总量的生态风险评价
    1.4 辽东湾近海贝类污染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4.1 辽东湾近海双壳贝类生物污染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4.2 辽东湾近海贝类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4.3 辽东湾近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现状与存在问题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主要仪器和设备
        2.1.2 主要试剂
        2.1.3 常见溶液配制
        2.1.4 引物序列
    2.2 试验总体设计
        2.2.1 技术路线
        2.2.2 样品采集
    2.3 实验方法
        2.3.1 双壳贝类中常见生物污染的检测
        2.3.2 双壳贝类中重金属的检测
        2.3.3 辽东湾近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检测
        2.3.4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双壳贝类中细菌检测结果
        3.1.1 贝类中细菌PCR产物电泳结果
        3.1.2 细菌培养结果
        3.1.3 细菌感染情况分析
    3.2 双壳贝类中病毒检测结果
        3.2.1 贝类中病毒PCR产物电泳和测序结果
        3.2.2 辽东湾双壳贝类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3.3 双壳贝类中寄生虫检测结果
        3.3.1 贝类中主要寄生虫PCR产物结果
        3.3.2 双壳贝类中寄生虫感染情况分析
    3.4 辽东湾近海双壳贝类中重金属检测结果
        3.4.1 2013-2017年辽东湾近海不同采样点三种贝类中重金属含量分析
        3.4.2 四角蛤蜊、菲律宾蛤仔、毛蚶中五种重金属的年际变化情况分析
        3.4.3 辽东湾东岸和西岸近海三种贝类中重金属的地理分布特点
        3.4.4 菲律宾蛤仔肌肉和内脏中重金属的累积分析
        3.4.5 贝类中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评价
    3.5 辽东湾近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分析
        3.5.1 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情况
        3.5.2 2013-2017年辽东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I_(geo)
        3.5.3 2013-2017年辽东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C_f~i
        3.5.4 2013-2017年辽东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mCd
        3.5.5 2013-2017年辽东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PLI的空间分布
        3.5.6 2013-2017年辽东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E_r~i的时空分布
        3.5.7 辽东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负面生物学效应和沉积物毒性
4 讨论
    4.1 辽东湾双壳贝类生物污染和重金属污染检测点、检测对象的确定
    4.2 辽东湾双壳贝类中生物污染分析
        4.2.1 辽东湾近海双壳贝类中的细菌和病毒污染分析
        4.2.2 辽东湾双壳贝类中寄生虫的感染分析
    4.3 辽东湾近海重金属的来源
    4.4 辽东湾近海双壳贝类中重金属污染分析
    4.5 辽东湾近海双壳贝类中重金属的潜在健康风险评价
    4.6 辽东湾近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评价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论文中英文缩写对应中文名称
    附录 B 论文参考相应标准
    附录 C 双壳贝类图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国内市售乳制品及上海等地市售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乳制品质量安全的概述
        1.1 乳制品质量安全的现状
        1.2 乳制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危害因素
        1.3 乳制品质量安全的常见风险分析方法
    2 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监测
        2.1 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
        2.2 水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污染物
        2.3 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常见风险分析方法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市售乳制品质量安全的风险评估及预警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的收集与预处理
        1.2 计算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液态乳中致病性微生物的风险评估
        2.2 液态乳中化学危害事件的风险分析
        2.3 基于机器学习的乳制品安全预警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海等地市售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分析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的收集与预处理
        1.2 计算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东部沿海地区水产品中化学污染物及副溶血性弧菌的风险评估
        2.2 长三角地区水产品中兽药残留的风险分析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课题
致谢

(3)不同来源副溶血性弧菌遗传多样性与耐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细菌基因组结构
    3 微进化
        3.1 细菌微进化的研究方法
        3.1.1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
        3.1.2 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
        3.2 基因组学在微进化中的应用
    4 食源性使病菌生长异质性对微生物风险评估的影响
        4.1 微生物异质性
        4.2 食品微生物风险评估概况
        4.3 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生长异质性对风险评估的影响
        4.3.1 李斯特菌生长异质性研究
        4.3.2 副溶血性弧菌生长异质性研究
        4.3.3 沙门氏菌生长异质性研究
        4.3.4 其他食源性致病菌生长异质性研究
        4.4 小结
    5 课题引出
第二章 水产品、临床与病虾来源副溶血性弧菌遗传多样性与微进化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菌株信息及培养条件
        2.2 副溶血性弧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2.3 毒力基因的检测
        2.4 多位点序列分型及种群结构分析
    3 结果
        3.1 序列类型(Sequence Types,STs)的多样性
        3.2 克隆复合体(Clonal Complexes,CCs)的鉴定
        3.3 系统发育分析
        3.4 毒力基因的分布
        3.5 副溶血性弧菌呈现季节性差异分布
        3.6 核苷酸多样性分析
        3.7 微进化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章 水产品与病虾来源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性与微进化分析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仪器
        2.2 副溶血性弧菌菌株信息
        2.3 副溶血性弧菌鉴定
        2.4 菌种的活化以及接种液的制备
        2.5 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性检测
        2.6 副溶血性弧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2.7 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的检测
        2.8 副溶血性弧菌多位点测序分型分析
    3 结果
        3.1 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概况
        3.2 水产品及病虾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耐药表型对比分析
        3.3 水产品及病虾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多重耐药情况分析
        3.4 基于多位点测序分型分析水产品及病虾分离株的耐药性差异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几种常见生食水产品中生物危害与化学危害测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样本采集
        1.1.2 试剂
        1.1.3 仪器设备
        1.1.4 引物
        1.1.5 微生物菌群分析
    1.2 方法
        1.2.1 生食水产品中Vp分离鉴定方法
        1.2.2 Vp毒力基因测定及16S rDNA分型方法
        1.2.2.1 细菌DNA提取
        1.2.2.2 PCR体系及反应条件[13]
        1.2.3 牡蛎中肠道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分析方法
        1.2.4 金枪鱼中总汞及甲基汞含量分析
        1.2.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讨论
    2.1 生食水产品中Vp分离鉴定结果
    2.2 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测定及16S分型结果
    2.3 牡蛎肠道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分析结果
    2.4 金枪鱼中总汞及甲基汞含量分析结果
3 结论

(5)副溶血性弧菌风险评估关键技术及重要毒力蛋白VopA结晶条件筛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风险评估研究现状及展望
    1.1 中国水产品生产与消费现状
    1.2 水产品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
    1.3 副溶血性弧菌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1.3.1 国外副溶血性弧菌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1.3.2 国内副溶血性弧菌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1.4 副溶血性弧菌风险评估三大核心步骤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1.5 副溶血性弧菌危害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1.5.1 平板计数法
        1.5.2 最大或然数方法
        1.5.3 免疫试纸条
        1.5.4 基于RNA的检测方法
        1.5.5 qPCR活菌定量方法
        1.5.6 副溶血性弧菌危害识别技术研究的展望
    1.6 副溶血性弧菌暴露评估模型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1.6.1 预测微生物学研究进展
        1.6.2 副溶血性弧菌预测微生物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1.6.3 应用概率分布描述副溶血性弧菌浓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1.7 副溶血性弧菌危害特征描述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1.7.1 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相关毒力蛋白结构生物学研究现状
        1.7.1.1 耐热直接溶血素蛋白(TDH)
        1.7.1.2 幼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致病蛋白pirA/B
        1.7.1.3 三型分泌系统结构蛋白VtrA/VtrB/VtrC
        1.7.1.4 三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VopL
        1.7.2 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相关毒力蛋白结构生物学展望
        1.7.2.1 耐热相关溶血素蛋白(TRH)
        1.7.2.2 三型分泌系统(T3SS)及其效应物蛋白(T3SE)
        1.7.2.3 外膜生物合成转运系统
    1.8 本课题的研究方案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活菌DNA的副溶血性弧菌危害识别新技术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副溶血性弧菌和霍乱弧菌菌株
        2.2.3 活菌DNA快速筛选仪器的设计图
        2.2.4 基于活菌DNA筛选仪器的PMA前处理过程
        2.2.5 引物、探针及PCR反应条件
        2.2.6 PMA两重qPCR技术的特异性分析
        2.2.7 PMA两重qPCR技术标准曲线的构建
        2.2.8 致病性弧菌死菌的制备
        2.2.9 PMA两重qPCR在人工接种样品中的应用
        2.2.10 PMA两重qPCR在实际水产样品中的应用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活菌DNA快速筛选仪器的构建
        2.3.2 PMA两重qPCR的特异性分析
        2.3.3 PMA两重qPCR的扩增效率
        2.3.4 PMA两重qPCR最低定量限
        2.3.5 PMA两重qPCR在人工接种样本中区分死活菌的研究
        2.3.6 PMA两重qPCR在实际水产样本中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概率分布构建副溶血性弧菌暴露评估中描述细菌生长速率和浓度的随机模型研究
    第一节 南美白对虾中副溶血性弧菌随机预测生长模型的研究
        3.1.1 引言
        3.1.2 材料与方法
        3.1.2.1 副溶血性弧菌菌株生长信息的收集
        3.1.2.2 南美白对虾中副溶血性弧菌生长数据的整合及二级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3.1.2.3 南美白对虾中副溶血性弧菌随机预测生长模型的构建
        3.1.3 结果与分析
        3.1.3.1 副溶血性弧菌生长特性信息库构建
        3.1.3.2 副溶血性弧菌最大比生长速率二级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3.1.3.3 副溶血性弧菌最大比生长速率的随机预测模型
        3.1.4 讨论
        3.1.5 小结
    第二节 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量描述的概率评估模型研究
        3.2.1 引言
        3.2.2 材料与方法
        3.2.2.1 样品采集
        3.2.2.2 MPN-PCR法
        3.2.2.3 统计分析
        3.2.2.4 使用概率分布描述细菌污染
        3.2.3 结果和讨论
        3.2.3.1 上海市大型超市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情况分析
        3.2.3.2 最适概率分布的选择
        3.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副溶血性弧菌危害特征关键毒力蛋白VopA表达纯化与结晶条件的筛选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VopA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2.3 6His-MBP-TEV-VopA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4.2.4 6His-TEV-VopA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4.2.5 VopA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4.2.6 VopA重组蛋白的提取
        4.2.7 VopA重组蛋白的纯化
        4.2.8 Tev酶切及VopA重组蛋白的二次纯化
        4.2.9 VopA蛋白结晶条件的筛选
    4.3 结果与讨论
        4.3.1 VopA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4.3.1.1 VopA蛋白理化性质分析
        4.3.1.2 VopA蛋白信号肽与跨膜区域预测与分析
        4.3.1.3 VopA蛋白的二级结构预测与分析
        4.3.1.4 VopA蛋白的三级结构预测与分析
        4.3.2 VopA表达载体构建结果
        4.3.3 6His-MBP-Tev-VopA重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4.3.4 6His-Tev-VopA重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4.3.5 6His-Tev-VopA重组蛋白的大规模制备
        4.3.6 VopA蛋白结晶条件的筛选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本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在上海海洋大学就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食源性致病菌生长异质性对风险评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微生物异质性
2 食品微生物风险评估
    2.1 风险评估概况
    2.2 菌株生长异质性对风险评估的影响
        2.2.1 李斯特菌生长异质性
        2.2.2 副溶血性弧菌生长异质性
        2.2.3 沙门氏菌生长异质性
        2.2.4 其他食源性致病菌生长异质性
3 展望

(7)中国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遗传多样性分析与冷胁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副溶血性弧菌的生物学特性
    1.2 副溶血性弧菌检测方法进展
    1.3 副溶血性弧菌的遗传特征
        1.3.1 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因子
        1.3.2 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
        1.3.3 副溶血性弧菌抗药性
        1.3.4 副溶血性弧菌分子溯源研究
    1.4 副溶血性弧菌的组学研究
        1.4.1 副溶血性弧菌基因组学
        1.4.2 副溶血性弧菌转录组学
        1.4.3 副溶血性弧菌蛋白组学
    1.5 副溶血性弧菌的低温诱导
    1.6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6.1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6.2 本论文研究内容
        1.6.3 本论文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全国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分布规律研究
    2.1 材料
        2.1.1 主要仪器
        2.1.2 主要培养基与试剂
    2.2 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样品定性和定量分析
        2.2.2.1 样品制备
        2.2.2.2 检测方法
        2.2.2.3 菌株分离
        2.2.2.4 菌株鉴定
        2.2.2.5 保存菌株
        2.2.2.6 报告结果
        2.2.2.7 数据分析
    2.3 结果
        2.3.1 副溶血性弧菌总体污染情况
        2.3.1.1 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程度
        2.3.1.2 各城市间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情况分析
        2.3.2 副溶血性弧菌在熟食和水产品中的污染情况
        2.3.3 超市和集贸样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情况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熟食中副溶血性弧菌遗传多样性
    3.1 材料
        3.1.1 菌株及培养条件
        3.1.2 主要仪器
        3.1.3 主要试剂
    3.2 方法
        3.2.1 熟食中副溶血性弧菌分离及鉴定
        3.2.2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3.2.3 毒力基因tdh、trh检测
        3.2.4 多重PCR分析血清型
        3.2.5 ERIC-PCR分析
        3.2.6 MLST多态性分析
    3.3 结果
        3.3.1 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3.3.2 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3.3.3 血清型结果分析
        3.3.4 ERIC-PCR分型
        3.3.5 MLST分型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华南地区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风险识别与遗传多样性
    4.1 材料
        4.1.1 菌株及培养条件
        4.1.2 主要仪器
        4.1.3 主要试剂
    4.2 方法
        4.2.1 水产品样品采集,副溶血性弧菌分离及鉴定
        4.2.2 毒力基因检测
        4.2.3 血清型分析
        4.2.4 ERIC-PCR分型
        4.2.5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4.3 结果
        4.3.1 华南地区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率与污染水平
        4.3.2 毒力基因分析
        4.3.3 血清型分析
        4.3.4 ERIC-PCR分型
        4.3.5 抗生素敏感性结果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副溶血性弧菌基因组学研究
    5.1 材料
        5.1.1 菌株及培养条件
        5.1.2 主要仪器
        5.1.3 主要试剂
    5.2 方法
        5.2.0 基因组DNA提取
        5.2.1 基因组文库构建、测序与组装
        5.2.2 基因组注释与泛基因组分析
        5.2.3 比较基因组分析毒力基因和抗生素抗性基因
        5.2.4 CRISPR-Cas系统与噬菌体分析
        5.2.5 生物膜形成相关蛋白分析
    5.3 结果
        5.3.1 副溶血性弧菌的基因组特点
        5.3.2 毒力基因和抗性基因分析结果
        5.3.3 CRISPR-Cas和噬菌体分析结果
        5.3.4 生物膜形成相关蛋白比较结果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冷胁迫下副溶血性弧菌转录组与蛋白组研究
    6.1 材料
        6.1.1 菌株及培养条件
        6.1.2 主要仪器
        6.1.3 主要试剂
    6.2 方法
        6.2.1 转录组测序
        6.2.2 转录组结果分析
        6.2.2.1 测序结果的产量统计、序列组装及功能注释
        6.2.2.2 Unigene的GO分析和基因代谢通路分析
        6.2.2.3 差异表达基因的确认及其GO分析、基因代谢通路分析
        6.2.3 iTRAQ分析蛋白质组
        6.2.3.1 蛋白提取及iTRAQ实验
        6.2.3.2 质谱分析
        6.2.4 蛋白质组结果分析
        6.2.4.1 蛋白质的鉴定及定量
        6.2.5 转录组与蛋白组联合分析
        6.2.6 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
        6.2.7 脂肪酸测定
        6.2.8 生长曲线测定
    6.3 结果
        6.3.1 冷诱导下副溶血性弧菌的转录组结果
        6.3.1.1 转录组测序结果评估
        6.3.1.2 基因表达结果分析
        6.3.1.3 差异基因结果分析
        6.3.2 冷诱导下副溶血性弧菌的蛋白组结果
        6.3.3 冷诱导下副溶血性弧菌转录组与蛋白组联合分析结果
        6.3.4 丙酮酸盐降低副溶血性弧菌的低温适应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论文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生长异质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表型异质性、基因异质性与环境因素对生长异质性的影响
    1.3. 副溶血性弧菌生长异质性的影响因素
        1.3.1 温度
        1.3.2 盐度
        1.3.3 PH
        1.3.4 来源
        1.3.5 生长介质
        1.3.6 基因
    1.4. 副溶血性弧菌生长及失活预测模型及进展
        1.4.1 初级模型
        1.4.2 二级模型
        1.4.3 失活模型
    1.5. 国内外副溶血性弧菌异质性对风险评估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
    1.6.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纯培养中副溶血性弧菌生长异质性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及方法
        2.2.1 副溶血性弧菌菌株信息
        2.2.2 受试菌株样本的制备
        2.2.3 菌株的生长实验
        2.2.4 菌株的最大生长速率
        2.2.5 统计分析法
    2.3 结果
        2.3.1 副溶血性弧菌菌株最大生长速率的趋势
        2.3.2 不同温度及盐度下副溶血性弧菌生长异质性的评估
        2.3.3 不同来源副溶血性弧菌生长异质性的比较
        2.3.4 基因型对副溶血性弧菌生长异质性的影响
    2.4 讨论
        2.4.1 温度及氯化钠浓度对最大生长速率的影响
        2.4.2 温度及氯化钠浓度对生长异质性的影响
        2.4.3 不同来源对生长异质性的影响
        2.4.4 不同基因型对生长异质性的影响
    2.5 结论
第三章 基于三文鱼中副溶血性弧菌生长异质性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及方法
        3.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3.2.2 三文鱼无菌样本的制备
        3.2.3 菌株悬浮液制备与接种
        3.2.4 微生物计数
        3.2.5 微生物预测模型的选择
        3.2.5.1 生长模型
        3.2.5.2 失活模型
        3.2.6 模型评价分析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温度对副溶血性弧菌生长异质性的影响
        3.3.2 不同来源对副溶血性弧菌生长异质性的影响
        3.3.3 生长及失活状态的显着性差异比较
    3.4 结论及展望
第四章 副溶血性弧菌在虾及三文鱼两种不同介质中生长异质性的比较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及方法
        4.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4.2.2 三文鱼及虾无菌样本的制备
        4.2.3 菌株悬浮液制备与接种
        4.2.4 微生物计数
        4.2.5 实验数据拟合
        4.2.5.1 一级预测模型
        4.2.5.2 二级预测模型
        4.2.6 模型评价分析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温度及介质对副溶血性弧菌生长异质性的比较
        4.3.2 BELEHRADEK方程二级模型的分析比较
        4.3.3 菌株及介质对副溶血性弧菌生长异质性的比较
    4.4 结论
全文总结
    一、创新点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酸性电解水作为新的传压介质用于超高压杀菌技术保障水产品品质安全及其降低风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研究背景
    2. 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及其生物学特性
        2.1 副溶血性弧菌
        2.2 单增李斯特菌
    3. 国内外水产品杀菌技术的研究现状
        3.1 超高压杀菌技术
        3.2 电子束辐射杀菌技术
        3.3 脉冲电场杀菌技术
        3.4 酸性电解水杀菌技术
        3.5 噬菌体杀菌技术
        3.6 多技术联用
    4 预测微生物学模型
    5 食源性致病菌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5.1 风险分析
        5.2 微生物风险评估
        5.3 微生物风险评估的工具
        5.4 国内外微生物风险评估的现状
第二章 2001-2013年中国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分析评价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数据资料来源
        2.2 分析方法
        2.2.1 季节分解法
        2.2.2 变异程度分析
        2.2.3 中毒因素显着性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季节分解
        3.2 中毒事件数量变异程度分析
        3.3 食物中毒相关因素显着性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酸性电解水作为新压力传导介质提高超高压技术对虾仁中微生物的杀灭作用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菌株准备
        2.2 虾样的准备和接种
        2.3 制备酸性电解水
        2.4 超高压处理
        2.5 微生物计数
        2.6 响应面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2.7 AEW-HHP在人工污染虾仁中的应用
        2.8 扫描电镜观测
        2.9 AEW-HHP在自然污染虾仁中的应用
        2.10 PCR-DGGE分析微生物多样性变化
        2.11 组织学分析
        2.12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AEW-HHP杀灭副溶血性弧菌最优条件的确定
        3.2 AEW-HHP对虾仁中人工污染细菌的作用
        3.3 AEW-HHP对虾仁中自然污染细菌的作用
        3.4 AEW-HHP对虾仁肌纤维的作用
    4. 讨论
    5. 结论
    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酸性电解水结合超高压技术对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风险降低的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初始污染情况
        2.2 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生长与死亡动力学模型
        2.2.1 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生长动力学模型
        2.2.2 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死亡动力学模型
        2.3 酸性电解水结合超高压(AEW-HHP)技术降低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
        2.4 采收至消费阶段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生长及死亡
        2.4.1 虾塘至工厂运输阶段的温度和时间
        2.4.2 工厂至零售市场配送阶段的时间
        2.4.3 零售市场至售卖阶段的时间
        2.5 消费
        2.6 剂量-反应模型
    3. 结果与讨论
        3.1 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初始污染量
        3.2 AEW-HHP杀灭副溶血性弧菌的数量
        3.3 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最终污染量
        3.4 AEW-HHP降低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感染风险的预测结果
        3.5 敏感性分析
    4. 结论
    5.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海水双壳贝类微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海水双壳贝类常见致病微生物及其安全风险评估的特殊性
    1. 1 病毒
    1. 2 细菌
    1. 3海水双壳贝类微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的特殊性
2 国外海水双壳贝类微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现状
3 中国海水双壳贝类微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现状
4 展望

四、福建省牡蛎食用中感染副溶血性弧菌的风险评估(论文参考文献)

  • [1]辽东湾近海双壳贝类主要生物和重金属污染现状调查及生态风险评价[D]. 刘永华.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2]国内市售乳制品及上海等地市售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分析[D]. 陈嘉惠. 上海大学, 2020(02)
  • [3]不同来源副溶血性弧菌遗传多样性与耐药性研究[D]. 卢奕.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4]几种常见生食水产品中生物危害与化学危害测定分析[J]. 谢庆超,张红敏,刘海泉,王锡昌,潘迎捷,赵勇.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0(01)
  • [5]副溶血性弧菌风险评估关键技术及重要毒力蛋白VopA结晶条件筛选的研究[D]. 张昭寰.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6]食源性致病菌生长异质性对风险评估的影响[J]. 卢奕,刘海泉,赵勇,谢晶,潘迎捷. 食品与机械, 2018(05)
  • [7]中国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遗传多样性分析与冷胁迫研究[D]. 谢腾飞.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8]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生长异质性的研究[D]. 刘冰宣. 上海海洋大学, 2017(02)
  • [9]酸性电解水作为新的传压介质用于超高压杀菌技术保障水产品品质安全及其降低风险的研究[D]. 杜苏萍. 上海海洋大学, 2016(02)
  • [10]海水双壳贝类微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 刘丽娟,任利华,姜芳,刘小静,张秀珍.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5(02)

标签:;  ;  ;  ;  ;  

福建省食用牡蛎中副溶血性弧菌感染风险评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