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报纸和信息的集合

学院报纸和信息的集合

一、院报集萃·讯息(论文文献综述)

王庆阳[1](2020)在《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接受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旨在研究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演出接受。无论就研究视角的选取还是时间范围的选择而言,涉足这个领域内的研究都比较少。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机遇与挑战。绪论部分厘清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相关研究概况,并对本文研究思路、方法以及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进行必要的说明和阐述。第一章研究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的接受轨迹。本文将新世纪校园戏剧的接受轨迹划分为两个阶段。1、2000—2007年为第一阶段,借助新的平台——中国大学生戏剧节,逐步扩大接受面和影响力。同时,校园戏剧也走出象牙塔,尝试社会商演。本阶段,实验类校园戏剧与校园题材类校园戏剧最受人们的关注,但接受相对单一。2、2008年—2019年为第二阶段,走向广泛、多元和深入的接受新阶段。本阶段校园戏剧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有了飞跃式地发展,其标志是中国校园戏剧节的成立和推广,校园戏剧的社会商演出现“现象级”作品,官方组织的校园戏剧巡演成为高校新的风景。本阶段,校园戏剧不再局限于实验类校园戏剧与校园题材类校园戏剧,经典、教育、娱乐等类型的校园戏剧也纷至沓来,好戏连台。第二章研究新世纪以来不同类型校园戏剧的接受。笔者按照校园戏剧的题材与风格,将之分类为实验类校园戏剧、经典类校园戏剧、教育类校园戏剧、原创类校园戏剧与娱乐类校园戏剧,依托于每一类校园戏剧中的现象级作品,分析其接受的情形,阐述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旨在对不同类型的校园戏剧进行“深描”。需要指出的是,笔者在这部分对校园戏剧的分类并不严密,部分类型之间可能有重叠和交叉,为的是突出特点,大体反映校园戏剧的概貌。第三章在前两章基础上概括新世纪校园戏剧受众的构成特点与审美心理。校园戏剧的受众除了大学生观众,也可以是专家学者与一般社会观众,但考虑到校园戏剧观演双方的文化层次与年龄特征,以大学生观众为主,其受众构成特征呈现为为小众化、年轻化、单纯化、多地域、不稳定以及见识广等特点。而大学生观众的审美心理因之也表现出叛逆化、求异性、多元化等特点,需要我们客观对待。通过对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演出接受的考察,可以发现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创作和接受均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规律,结语部分对校园戏剧接受与时代语境、观众构成以及戏剧教育的关系进行反思。

姜馥蓉[2](2020)在《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汉族乡村社会融入研究 ——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文中指出宗教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是否适应所处的社会,这种适应一般会涉及其在底层社会的身份建构、被认同和信任等。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不同的地区的传播各有特色。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的传承个案是必要的。本研究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拟沿着民族志书写和解释人类学的范式,对一个在河西走廊有数百年盛名的乡村藏传佛教寺院与地方汉族社会的互融与共生情景进行描述并赋予一定的说明性,力求为更有效地对类似文化现象的解读提供案例参考。文章首先纵向梳理了历史时期藏传佛教进入河西走廊的宏观社会历史背景及武威地区藏传佛教的传播、传承概况;观察地方外部社会力量如何影响藏传佛教金塔寺的重建及其在地方社会的面貌;藏传佛教金塔寺在进入汉族村落以后如何对群体和个人产生影响,是否以及何种程度上参与并形塑信众的世俗生活和宗教信仰;以及藏传佛教金塔寺进入地方汉族文化环境后与地方传统宗教信仰之间的互动状况,以及这种互动如何引起各自微妙的变化,并影响藏传佛教金塔寺在地方社会的融入。其次,在对田野调查整体情况的把握基础上,提出结论和思考。文章的研究结论认为:对宗教信仰的阶序建构,乃是个案中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模式。并通过观察村民个体、村落整体以及村落社会中的一些宗教行为这三个方面,探讨藏传佛教金塔寺与地方汉族村落的互融对后者产生的一些具体影响。提出考察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这样多元文化环境中融入案例的价值即在于,更好理解多民族、多文化共生互动的特点,从而为理解中国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等宏大理论提供具象的认知。此外,通过对田野调查整体情况的把握,文章思考了两个问题:一是反思“民间佛教”的概念,提醒相关研究者在运用此类概念时,不能忽略佛教信仰者的内部视角;二是以案例为基础,讨论如何在基层社会践行“宗教中国化”,以及在基层社会践行“宗教中国化”的必要性。

孔军[3](2017)在《传承人口述史的时空、记忆与文本研究》文中提出口述史作为人类记录历史的最早形式,起源于远古时代的民间传说,具有深厚历史渊源的口述传统。在民间存在大量的口述活动和口述资料,主要是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发的个人叙事或集体叙事,民众的口头传统和日常性表述是口述史访谈和研究的基础;重视生活史研究和口头传统研究的人类学是口述史的鼻祖,人类学家开展基于人类口头传统的文化实践和文化研究,并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方法,“口述史”学术概念的出现,只不过是历史学家借鉴人类学对口述史研究的学术传统与方法,对其加以发展和完善的结果。本研究运用访谈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通过分析大量传承人口述史资料,旨在探讨口述史方法在传承人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从时间与空间交织、文化记忆研究取向以及口述史文本采写和样式等方面展开分析,论述传承人口述史的口述实践和文本建构,总结传承人口述史不同于其他类型口述史的特征。狭义的传承人是指进入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它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名录制度而产生,实际上,在广大的传承民间文化的个体或群体中,除了一部分被选入了各级名录,还存在另一部分自觉地传承着民间文化的经典的自然传人。本研究在民间文化的研究视域内,使用广义上的传承人概念,即既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包括自然传人。在农耕文明时期,所有民间文化都是自然传承的,所有传承人都是自然传人,区别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命名与认定体系的人为性,自然传人指的是出现于遗产概念之前的在传统中在生活中自然自发生成的民间文化传人,他们自发地、自觉地进行文化实践活动。“时空”特指时间与空间的交织,排除不同时空交错或不同时间交叠的可能性。传承人都生活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内,他们的行为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形塑和制约。时间指向是传承人口述历史活动的特性,口述中回忆部分内容的出现,正是因为时间让现在和过去的区分成为可能为基础的。传承人表达记忆的主要形式为口述,口述的内容是包括传承人个人生命史在内的社会文化历史记忆。传承人是民间文化的创造者和持有者,也是民间文化的书写主体,传承人的历史文化记忆不仅是传承人口述的内容,也是传承人口述史书写内容的主体部分。在口述和书写的过程中,存在着记忆真实、回忆真实、口述真实和书写真实,其制约因素和相互关联构成传承人口述史记忆研究的关键。文化记忆是传承人口述史记忆研究的文化取向,记忆形成的素材是人们关于过去的全部认识的总和,包括实物的、实践的、知识的、符号的、情感的等。这些素材也是各种文化符号,是唤醒记忆的媒介。记忆被唤醒后又对记忆素材再加以象征性地表达和叙述,重新建立起这种象征关系并解读意义,这正是各类记忆符号激活唤醒记忆并完成口述和意义赋予及阐释的过程。传承人文化记忆的传承有书面传统、身体传承和口头传承三种,其中,记忆传承具有鲜明的身体性特征,记忆的口承与传统密不可分。个人叙事和集体叙事是传承人记忆表述机制两种重要方式。个人叙事是口述者代表个人并主要口述自我经验或体验的叙事,包括日常生活中的非正式个人叙事核口述史学术访谈两种。集体叙事不仅仅以口碑讲述、仪式表演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且也存在于碑文、村志、族谱等物化的写作当中。传承人文化记忆的形成和表述具有选择性和语境再造的特性,这导致传承人口述史的访谈和写作的效度和限度并非是无限的。传承人口述史是一种依赖于口头表述的文化实践,结果是经验的传播和知识的生产,也即知识和经验的建构与传播。口述史访谈是传承人口述史文本的来源,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针对不同类型的传承人,准备相应的口述史访谈提纲,还要重视访谈中间人的牵线搭桥作用。从口述史录音资料到文本资料整理转换的过程中,由于方言理解等问题的存在,难免出现信息的丢失和误读,因此需要对方言的发音、语汇和语法予以考察。口述史方法在不同学科的应用造就了不同样式的口述史文本,通过整体性对比分析传承人口述史文本和历史学的、文学的、民俗学及人类学的口述史文本存在异同,发现传承人口述史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征,试图总结出传承人口述史文本的书写规范。解读口述史文本是一个再发现的过程,即便对文本作者而言也是如此。由于文本的意义不仅是语言符号的表现,更是文本结构的内在体现。也就是说,不同的文本结构会导致文本产生多重意义,由此带来口述史文本解读的可能性。同时,解读口述史文本也是一个知识再生产的过程,这意味着新含义的生成以及表达机制的出现。从传承人口述史的发生过程(即访谈什么、怎么访谈和访谈成果)来看,包括时空(历史)、记忆(口述活动)、口述史文本。三者的逻辑关系可综合概括为,记忆提供原料和视角给文本,文本是口述的结果和反映;记忆塑造和制约文本,文本反映和呈现记忆;记忆口述重建和维持着历史运作,时空源生、刺激和引发记忆。总之,传承人口述史具有口述史方法、口述史资料和口述史文本等多维度的研究路径,本文借助历史学的口述史概念和学术方法,回归到人类学、民俗学的学术传统和研究视域中,探讨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的相关问题。

张亚圣[4](2016)在《帖学与碑学之外的视觉革命:画学书法研究》文中指出长久以来,书法界存在着一种普遍的共识,认为在中国书法三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无外乎有着两种倾向与脉络,即尊尚法帖墨迹的“帖学系统”和推崇碑版刻石的“碑学系统”。前者以钟张二王为旨归,又在宋代刻帖的风气下发扬光大;后者则以秦汉魏晋钟鼎文字为依托,并假清代金石书法家之手卷起风浪。两者如双峰并峙,统治着千年来的中国书坛,即便偶有一些书法家出格创新,也终究难逃“帖学”与“碑学”筑起的高墙巨篱。好在近年来,学界涌现出一股研究近现代“画家书法”的热潮,使人感到一缕于碑帖书法外的清新之气。之所以有这样的热潮,皆因部分的画家“以画入书”的实践,创造出了与传统碑帖书法迥异的情趣。只是笔者以为“画家书法”是无法准确涵盖这一群体的书法特色乃至他们的历史价值的,故而以“画学书法”之名取代定义模糊粗泛的“画家书法。”所谓“画学书法”,即是将绘画中的笔墨观念和造型技巧等渗透到书法的创作中,有别于传统“书家书法”的概念,又与学者熟知的“画家书法”在源流上和“以画入书”的深入程度上迥然有别。同时,“画学书法”并不颠覆传统书法的守则,甚至对于艺术家的绘画水平也有着不同一般的要求。总体而言,“画学书法”的理念早在宋代就由苏轼、米芾等人倡导过,但仅仅是理念的先行一步,直到明末清初和清中期才于实践中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并在20世纪达到其峰巅。笔者以为20世纪“画学书法”的成就已然在“碑学书法”与“帖学书法”之外开辟出了独特的“画学体系”,堪称书法视觉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故而本文在分析“画学书法”形成的动因,阐述其形态特征、艺术特点和美学价值的同时,还要讨论它和“帖学书法”、“碑学书法”之间的互动关系,探究它是如何在学习和融合碑帖的过程中走出自己的道路的。

丁晨晨[5](2013)在《龙年春晚报道规律框架分析及其对文娱新闻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从1983年开始至今已经走过了三十多个年头,几乎每年都会成为国人除夕夜里的一道视觉文化大餐。作为年终最为重要的一场文艺演出,每年从晚会筹备开始,大大小小有关春晚的消息就开始见诸报端,成为年末媒体文娱新闻版面中的热点话题。由于春晚事件社会关注度高,而绝大多数电视观众又缺乏对春晚的直接接触经验,因而新闻传媒对春晚的报道就变得十分重要。春晚新闻直接影响了大众对晚会的社会认知,而探讨特定文娱事件中媒介呈现出的新闻图景对研究文娱新闻的话语实践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选取了不同地域中具有代表性的七家都市类报纸作为样本,抽取了其中有关2012年龙年春晚的相关报道325篇,运用框架分析的方法,从议题属性、报道结构方式、框架文本表现三个层次出发进行内容分析,试图把文娱新闻中再现出的媒介镜像与实际报道中的话语实践相结合,考察春晚报道议题的意义体系,报道中材料组织的形式特征,不同的社会声音是如何展现在春晚新闻文本中等一系列问题,并进一步讨论春晚报道框架后的话语情景与社会文化背景。研究结果表明,新闻媒体在春晚报道中呈现出了竞赛式、联欢式、文化事件三种框架,新闻议题的内容出现了同质和融合倾向,不同性质的消息来源在动态式对话的叙述结构中得以整合呈现。最后本文对春晚报道方式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以期为包括春晚新闻在内的文娱新闻报道起到借鉴作用。

张银行[6](2012)在《闽台武术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所指向的“闽台”疆域概指西北横亘武夷山脉与江西相邻、西南高耸博平山脉与广东相接、东北绵延太姥山脉与浙江毗连、东南滨海与台湾相望之“三山一海一岛”界内的自然区域,在行政区划上包括今福建省和台湾省全境。文化区域与相对固定、明确的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不同,相对模糊。因之,闽台武术文化研究区域以今福建省和台湾省为主,但不乏部分触须渐及其文化所辐射、流播的相邻区域及海外。研究对象为闽台及其文化辐射区域内的武术本体及相关文化,涉及区域内人们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及其物化成果的总合。以地域历史文化为视角,以地理学、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探讨、实地调研、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科研方法对闽台武术本体及相关文化展开研究。通过分析闽台自然与人文环境,武术技术风格、特点等形成的地域文化影响,探索闽台武术文化基质、发展阶段、内涵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内因,揭示闽台武术文化发生、发展、传播的规律,提炼、总结闽台武术文化特色。在谋篇布局上紧紧围绕闽台武术文化发生的自然与人文场域、闽台本体武术文化及相关武术文化、闽台武术文化理论构建四大环节展开。自然与人文环境是某一地域武术文化研究展开必须预设和铺垫的场域,本体武术文化与相关武术文化是支撑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的“二元结构”,理论构建是武术本体与相关文化研究之后的提升之举,与自然人文场域相回应、对仗,此为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的三步曲。围绕上述四大环节、三步曲奏,论文内容及结构上共由十七单元组成,除论文撰写规范与结构要求的不可或缺的导论及结论部分外,其余十五大主题构成了本研究的脊梁。各主题貌似杂乱无章,实则是珠联璧合的有机整体,都力图从不同视角尽可能全面展示闽台武术文化的五彩缤纷。导论部分(第1单元)包括闽台武术文化的研究缘起,研究展开所依持的理论支撑、方法论、前期基础,研究的思路、区域界定,以及论文相关研究的现状把握等。闽台武术文化诞育与存在的自然与人文场域奠基(第2单元)。界定、梳理了研究所涉及的闽台疆域及其历史沿革,闽台武术氤氲的历史地理和人文土壤,“好战不羁”与“尚功务实”的民风民性,以及闽台“和而不同”的内部区域差异性。该部分是闽台武术文化研究展开的场域预设。闽台武术本体文化部分(第3-5单元)。对福建本土及其在它域流布的拳种进行了各臻片区的统计,并对其地域分布特征、拳种流派特点进行了分析。从总体上对福建南拳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类提炼,对其有别于北方拳种之“右前左后”的拳姿与行拳路线进行了文化、地理、实战需要的多位解读,并展示了福建生产生活化的武术器械。对台湾地区流传的武术拳种进行了汇总表列,在揭示其特点的基础上,阐释了以官方为主导的台湾北派武术发展的机缘、根基与策略,再现了台湾南派武术的主要内容、传承单位与形式,及其在复兴与困惑中的多元化选择。分析了当前台湾武术的组织运作、组织特点,并对比了台湾地区武术组织管理与大陆地区的异同点。选取了三百年来的永春白鹤拳,博采创新、枝蔓庞杂之五祖拳,虽非闽台本土拳种但已在台湾传承了六十余年的太极拳,以及罗乾章所传粤派洪拳四个个案,分别自渊源、传承、技术特点、拳经拳谱、海内外传播、组织管理等方面揭示其所负载的地域文化信息。闽台武术相关文化部分(第6-15单元)。晋末以降的中原及周边移民奠定了福建武术的基础,明清以迄日据时期以闽为主以粤为辅的移民将南派武术携往台湾,光复前后大陆各地军民入台成为台湾北派武术的源头。抗倭战争对福建武术的拳器阵、技术风格、精神传统、尚武地域等均产生了深远影响,郑清战争期间,附郑的沿海拳勇之士及素练之师跟随郑氏进入台湾。阵头为闽台所独有,宋江阵、狮阵更专以武术表演、阵法操练为主。武术不仅成为戏曲、武侠影视的题材和艺术表现手段,更成为港台武侠文学和影视的有机构成,台湾的武侠意象是台湾文化心理的折射。历史上曾经存在的闽越族悍勇善战,其健斗余风至今仍渗透于台湾原住民群落之中,闽台两地客家群落中的武术均展示了两地由来已久的普遍尚武风习,他们的武术散发着一股原始朴拙的气息。强烈的宗族观念与辄相斗杀的民性使闽台酷烈的械斗之风经久不衰,极大促进了闽台民间尚武风气的浓厚及两岸武术交流。闽台易得风气之先,“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闽籍善武人士、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西武人的革命活动,及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都体现了闽台武人的入世精神。天地会萌发于福建漳州地区。天地会等会党中多传习武术活动,形成了主在洪门中传习的“洪拳”。伴随天地会的海内外传播,尚武之习、武术内容也随之传布,尤其在闽台习武群落中形成了交叉于会党文化、佛教文化等多维文化事象次层的南少林武术文化现象。陈嘉庚等侨领的支持、沈扬德等拳师的外流、依托“估俚间”习武自卫的大量华人劳工成为福建武术海外传播的人力载体,福建(鹤拳)成为日本空手道的祖源地,两岸隔阂时期台湾成为中国武术海外传播的前站。宋代大批武闱夺魁的武人在全国的位置及本土地域分布恰是地域尚武风气的反映。曾公亮主编的旷世兵书《武经总要》为后世武人研究宋及以前武术的重要史料。俞大猷妙绝天下的棍技及具有“通论”意义的武术理论专着《剑经》成为中国武术众多拳种流派理论采借的渊薮,其人其技其着作对与其同时代及后起的军事家、武术家及其论着,少林武术、西北武术乃至海外武技均有着或浅或深的影响。闽台武术文化丰富而灵动的武术因子更吉光片羽式的渗透在物化的建筑、地名,记载在方志稗史中,流传于民间口头的俗谚俚语里。闽台武术文化理论提升(第16单元)。该部分是“宏论约取”的提升环节,内容包括山海一体基框内的人地(海)关系系统论、兵燹与私斗交织的发生论、碎而不散的“块状”形态论、离异与回归的交流与传播论,及闽台武术文化特色导览。结论(第17单元)。闽台独特的地理位置与自然人文环境是闽台武术诞育的母体;战争与私斗是闽台武术发生发展的内驱力;移民是闽台武术发展一以贯之的脊线;闽台武术交流因两岸关系变化而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种族与文化认同是闽台武术交流、对外传播与反哺的心理动力;闽台武术已内化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闽台武术文化具有开拓进取、抗争不屈、入世刚健的精神品质;闽台武术文化呈现鲜明的“二元结构”和“块状”景观形态;闽台武术凝聚和彰显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人地(海)关系理论是闽台武术文化研究的一种范式。

喻洁[7](2012)在《网络文化情境下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培育》文中认为自从信息革命造就了网络空间的自由和开放,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网络已成为青少年信息交流的平台和传播工具。自由的海量信息充斥着网络空间,而这一空间正是我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薄弱的环节。因此,在网络文化情境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青少年的价值判断标准亟待建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现状和道德精神的体现,是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结合,是全国人民的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指南。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担当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巨任务,他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能不能适应时代和历史的要求,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八荣八耻”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高度浓缩,包含了科学的道德规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青少年的价值观健康成长,确立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网络文化的界定与特征入手,找出网络文化建立在技术虚拟性上的现实影响和意义,概述了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的内涵和意义,分析了网络文化情境下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现状,并提出了构建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体系的原则、内容、方法和途径。全文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现状进行概述和分析;第二部分界定网络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分析网络文化失衡现象以及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第三部分阐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与现实意义;第四部分分析青少年荣辱观的特点,明晰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网络文化与青少年荣辱观问题的关系;第五部分提出网络文化情境下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的原则、方法、内容和途径,初步构建青少年的荣辱观培育体系。

刘秋芝[8](2010)在《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 ——西北回族口头传统的“确认”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前,回族口头传统的搜集、整理和研究集中出现了一批成果。但是这些成果却深受当时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的“浸染”,“文人改造”的痕迹较为明显。其原因是回族通用汉语汉字,并与汉族最为广泛、最为亲密地杂居。而其他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或因交流沟通的障碍,或因居住的集中,他们的口头传统受政治思潮、阶级斗争意识的影响较轻。再者,此时对回族口头传统的研究有“以偏盖全”的倾向,把一些地方性的口头传统笼统地视为所有地区回族所共有的。故这一时段积累的回族口头传统文本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失真的情况,而建立在“不真实”资料基础之上的研究,也肯定是有所偏颇,不够全面的。因此笔者对回族口头传统进行了初步的“确认”。同时,笔者站在现代学术视野的立场上运用民俗学、人类学等理论重新阐释了西北回族口头传统。西北回族口头传统具有独特的民族特征和多彩的地域文化特色。它以汉语为载体,承载着以伊斯兰宗教文化为内核、汉族文化为主体的回族穆斯林文化。西北回族口头传统的伊斯兰文化色彩十分浓厚,展现了西北多元的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在世界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我们要进一步做好西北回族口头传统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对珍藏在回族老人口头心中的口头传统进行录音录像、记录整理,保存他们的口述资料,建立西北回族口头传统资料库,进一步发掘口头传统在现代社会中的社会文化价值。

高嵬[9](2004)在《《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等级鉴定研究——环境艺术部分》》文中提出通过收集和梳理我国正式公开发行的中文艺术设计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期刊目录和内容,探讨和建立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统一规范的等级评定标准,以解决长期以来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缺乏权威性等级鉴定标准给晋升职称、申报课题、申报各类奖项带来的不便。填补国内该研究领域的空白,为图书馆学、设计艺术学等学科提供权威性的决策支撑。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为我国现有公开发行的,具有正式刊号的96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包括建筑设计类52种;景观园林设计类8种;规划设计类14种;室内设计类22种)期刊杂志。 首先,我们采用打分入围的方法先将所有期刊进行初评。分别按设定的七个得分项打分,完成对期刊评定中“定量”的研究。确定出入围期刊,共59种。 第二步,对入围期刊进一步完成“定性”的研究,即对期刊所刊学术论文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并针对每本期刊,有选择地对刊出论文阅读、评论,并作出简评,进一步筛选出核心期刊和一级期刊,共30种。确定二级刊物29种。 第三步,再从筛选出的核心、一级刊物中挑选出一级期刊,共10种。 第四步,甄选出最为优秀的核心期刊共20种。 由此得出研究结果: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期刊,核心刊物(权威学术期刊)20种;一级刊物(重要学术期刊)10种;二级刊物(一般学术期刊)29种。 本研究课题建立了一套较科学、客观、严谨的鉴定方法,可以作为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等级鉴定的研究基础。同时,等级鉴定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待进一步探讨此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并进行动态的跟踪研究。

二、院报集萃·讯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院报集萃·讯息(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的接受轨迹
    第一节: (2000—2007)借助新平台,逐步扩大接受面和影响力
    第二节: (2008—2019)走向广泛、多元和深入的接受新阶段
第二章 新世纪以来不同类型校园戏剧的接受
    第一节 实验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第二节 经典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第三节 教育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第四节 原创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第五节 娱乐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观众的构成特点和审美心理
    第一节 校园戏剧观众的构成特点
    第二节 校园戏剧观众的审美心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新世纪以来国内校园戏剧的演出报道
附录二: 新世纪以来部分校园戏剧剧目展示
附录三: 扬州大学校园戏剧现状的问卷调查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汉族乡村社会融入研究 ——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问题
        (一)选题背景
        (二)田野点选取
        (三)研究问题: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乡村社会的融入
    二、相关概念阐释
        (一)河西走廊
        (二)金塔寺与“金塔寺”
        (三)文化涵化
        (四)“文化边缘”与“文化边‘源’”
        (五)阶序理论
        (六)民间信仰
        (七)社会融入
    三、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关于宗教对话与宗教身份认同的研究
        (二)以往对藏传佛教寺院的研究概况
        (三)藏传佛教在藏区以外传播的研究概况
        (四)河西走廊藏传佛教的研究概况
    四、理论范式、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理论范式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五、金塔寺:文化汇聚地带的藏传佛教
        (一)田野点的自然地理概况
        (二)田野点的人文概况:“金塔寺”与金塔寺
第一章 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的传播
    第一节 河西走廊藏传佛教传播的历史概况
        一、河西走廊的藏族部落和人口
        二、河西走廊藏传佛教的传播概况
        三、20世纪中期以前河西走廊藏传佛教传播的特点
    第二节 武威地区藏传佛教的传播
        一、20世纪中期以前武威的藏传佛教传播概况
        二、20世纪中期以后武威的藏传佛教传承状况
    小结
第二章 国家、地方社会与寺院重建
    第一节 国家在场与金塔寺重建
        一、国家政权在制度、政策层面对寺院的管理
        二、国家政权在符号象征层面对寺院的影响
    第二节 民间力量与金塔寺的重建
        一、民间文化组织的公共号召力
        二、藏传佛教信仰群体对寺院重建的影响力
        三、民间社会力量之于寺院重建的意义
    第三节 既有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与金塔寺的重建
        一、汉族传统民俗观念对寺院文化的接纳和承受
        二、现代经济发展对寺院的影响
    小结
第三章 藏传佛教的信徒身份表述
    第一节 居士群体中的城乡身份差异
        一、疏离寺院的村里人
        二、主动亲近寺院的城里人
    第二节 信徒身份的获得与维护
        一、基于情境性社会关系的信徒身份获得
        二、信徒身份的辨识、强化和维护
    第三节 民众宗教信仰实践中的文化调适
        一、日常生活中的宗教信仰互动与调试
        二、节日中的宗教信仰互动与融合
        三、生命历程中的宗教信仰表述与互动
    小结
第四章 藏传佛教与地方宗教文化的互动
    第一节 金塔寺与地方“神灵”的互动
        一、“神”之来路——地方多元信仰中的“神灵”
        二、藏传佛教对地方“神灵”因素的采借
        三、“众神和谐”——地方宗教信仰惯习
    第二节 金塔寺僧俗与地方宗教神职人员的互动
        一、地方社会中的宗教神职人员
        二、地方宗教神职人员眼中的彼此
        三、金塔寺僧俗与地方宗教神职人员的互动
    第三节 藏传佛教与地方宗教信仰在仪式层面的互动
        一、挂“红”——从红色被面向红色哈达的转变
        二、“被互动”的藏传佛教——记一位“神人”对金塔寺的特殊情感
        三、佛还是道:丧礼引出的困惑与确信
        四、众望所归——记一次供龙王法会
    小结
结论与思考
    一、阶序: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模式
        (一)宗教信仰的阶序建构:藏传佛教与地方多元宗教互动与共生的事实与结果
        (二)阶序: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模式
        (三)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影响
    二、对“民间佛教”概念的思考——基于内部视角
        (一)关于现行“民间佛教”等概念的回顾
        (二)对现行概念之暗示意味的反思
    三、对“宗教在地化”的思考——基于外部视角
        (一)田野案例体现的乡土社会宗教信仰实践逻辑
        (二)制度化宗教在基层社会践行“中国化”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传承人口述史的时空、记忆与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对象与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1.3 研究意义
    1.2 传承人口述史相关研究综述
        1.2.1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研究综述
        1.2.2 口述史研究综述
    1.3 资料、方法与架构
        1.3.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3.2 基本架构和主要内容
第2章 民间文化视野中的传承人口述史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口述史
    2.2 自然传人口述史
        2.2.1 自然传人:自觉的文化实践者
        2.2.2 原生态传承:经典、精华与精髓
    2.3 传承人口述史的历史三调
        2.3.1 作为方法的传承人口述史
        2.3.2 作为史料的传承人口述史
        2.3.3 传承人口述史的文本
第3章 时空交织中传承人口述史
    3.1 时间与传承人口述史
        3.1.1 传承人承载的时间范畴
        3.1.2 社会变迁中的传承人口述史
        3.1.3 二手时间
        3.1.4 时间节点
    3.2 空间与传承人口述史
        3.2.1 地域空间对传承人口述史的规制
        3.2.2 空间中的传承人口述史
    3.3 传承人口述史的文化记忆与时空
        3.3.1 人的历史和历史的人
        3.3.2 传承人口述史的四层真实
第4章 传承人记忆的文化取向与身体特征
    4.1 传承人口述史的口述内容研究
        4.1.1 记忆的素材
        4.1.2 技艺的身承
        4.1.3 记忆的口承
    4.2 传承人口述史的口述形式研究
        4.2.1 偏重记忆的口述史访谈
        4.2.2 主体间性:自我与他者的对话
    4.3 传承人口述史的口述机制研究
        4.3.1 个人叙事
        4.3.2 集体叙事
        4.3.3 传承人口述史效度和限度
        4.3.4 口述表达:经验传播与知识生产
第5章 传承人口述史的文本建构和解读
    5.1 传承人口述史文本的来源
        5.1.1 传承人口述史的访谈提纲
        5.1.2 传承人口述史访谈“经纪人”
        5.1.3 方言影响口述文本的转换
    5.2 传承人口述史的文本呈现
        5.2.1 口述史文本的呈现样式
        5.2.2 口述史文本的呈现结构
    5.3 传承人口述史的叙事研究
        5.3.1 口头叙事:书写的历史化与文学性
        5.3.2 叙事的转向:从对象到语境
    5.4 传承人口述史的文本解读和反思
        5.4.1 解读传承人口述史文本
        5.4.2 反思传承人口述史的文本解读
第6章 结语
    6.1 传承人口述史的文化实践与文本建构
    6.2 对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的反思
附录A:本研究中主要受访人(口述者)名单
附录B: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访谈提纲
附录C: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阳谷县、张秋镇木版年画调研受访人员表
附表D:山东省东昌府区木版年画老版老画信息登记表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

(4)帖学与碑学之外的视觉革命:画学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画学书法的相关阐释
    2.1 书画同源问题的概述
    2.2 画学书法和画家书法的区别
    2.3 画学书法的法度问题——以沈尹默“书家和善书者”说为例
    2.4 画学书法的传播和教育功能
    2.5 理念先行:明末清初之前“以画入书”的尝试
第三章 明末清初:画学书法的滥觞
    3.1 缘起
    3.2 明末清初画学书法的实践及其价值
第四章 清中期:画学书法的繁荣
    4.1 缘起
    4.2 清中期画学书法的实践及其价值
第五章 20世纪:画学书法的峰巅
    5.1 缘起
    5.2 20世纪画学书法的实践及其价值
        5.2.1 上海
        5.2.2 江浙皖
        5.2.3 京津
        5.2.4 岭南
        5.2.5 其他地区
    5.3 20世纪画学书法的技法分析
        5.3.1 笔法(线条)
        5.3.2 字法(结体)
        5.3.3 章法(布局)
        5.3.4 墨法
        5.3.5 题款
第六章 画学书法的比较性研究
    6.1 “以画入书”和“以书入画”的比较
    6.2 不同时期画学书法的比较
    6.3 不同地域画学书法的比较
    6.4 区别于碑帖书法,画学书法的价值所在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致谢

(5)龙年春晚报道规律框架分析及其对文娱新闻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目的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内容
        一 三层框架主要内容
        二 内容图示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春晚三十年相关问题综述
        一 春晚印象
        二 2012龙年春晚之媒介呈现
    第二节 春晚研究及春晚报道研究概述
        一 春晚研究概述
        二 春晚报道研究概述
    第三节 框架理论简介
        一 框架理论的含义
        二 新闻框架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样本选取
        一 媒体选取
        二 文本选取
    第二节 类目建构原则
        一 新闻议题属性类目
        二 采编来源、消息来源
        三 报道体裁
        四 报道基调
        五 新闻图片
        六 新闻标题
第四章 春晚报道框架分析
    第一节 高层结构——议题属性的界定与框架设置
        — 2012龙年春晚报道概况
        二 议题属性分布汇总分析
        三 春晚报道议题属性框架分析
    第二节 中层结构——春晚报道的结构方式
        一 新闻材料的选取
        二 新闻材料的组织
    第三节 低层结构——春晚报道的文本符号
        一 报道形式与新闻图片分析
        二 春晚新闻标题分析
第五章 研究讨论与建议
    第一节 龙年春晚报道讨论
        一 议题属性框架以共谋式建构为特点
        二 春晚新闻议题的同质与融合
        三 消息来源出现动态式对话建构
    第二节 春晚报道及文娱新闻报道建议
        一 通过议题属性框架的选择建立良性传播模式
        二 深化背景资料运用,加强文娱新闻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
        三 严把新闻来源关,维护媒体公信力
        四 丰富新闻图片的整合运用,完善媒体的视觉传播体系
        五 注重新闻标题细节,提升标题的可读性、易读性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6)闽台武术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与发展趋势展望
        1.2.1 武术文化、地域武术文化相关研究现状及启示
        1.2.2 闽台文化研究现状及启示
        1.2.3 闽台武术研究现状及启示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理论假设及可能创新点
    1.6 研究重点、难点
    1.7 论文撰写的前的准备工作
2 场域奠基——闽台武术文化诞育与存在的时空
    2.1 闽台疆域及其历史沿革
        2.1.1 闽台行政区划
        2.1.2 闽台建制沿革
    2.2 文化土壤——闽台历史地理与人文环境
        2.2.1 闽台自然气候与地理环境
        2.2.2 海山一体——蛮瘴腥臊之隅——乐郊宝地
        2.2.3 东南偏安——汇聚五方人文精粹
        2.2.4 地缘开放与海洋灵动——易得风气之先
    2.3“好战不羁”与“尚功务实”的民风民性
        2.3.1 好战不羁轻死易发
        2.3.2 尚功务实奇巧多智
    2.4 和而不同——闽台区域文化的内部差异性
        2.4.1 闽与台的“同”与“异”
        2.4.2 福建内部各区域文化特色
        2.4.3 台湾内部各区域文化特色
    本章小结
3 名重武林——福建武术本体文化概况纵览
    3.1 福建武术拳种及其地域分布
        3.1.1 福建武术拳种流派地域分布
        3.1.2 福建与它域武术的交叉与渗透
        3.1.3 福建武术拳种流派的特点
    3.2 福建南拳技术巡礼及其特点分析
        3.2.1 福建南拳技术撷要
        3.2.2 福建南拳的技术特点
        3.2.3“右前左后”的拳姿与行拳路线解读
        3.2.4 兵器与生产生活化的传统武术器械
    本章小结
4 同质异构——台湾武术本体文化发展厘析
    4.1 国术、台湾武术
    4.2 台湾武术拳种及其地域分布
        4.2.1 台湾武术拳种流派
        4.2.2 台湾武术拳种流派的特点
    4.3 以官方为主导的北派武术发展
        4.3.1“二二八事件”成为北派武术大发展的肇始
        4.3.2 党政要员、国术耆老——北派武术得以立足的根基
        4.3.3 北派武术生根发枝的策略
    4.4 台湾南派武术的复兴及多元化发展
        4.4.1 南派武术的主要流传内容
        4.4.2 南派武术的传承单位——堂号各异的武馆
        4.4.3 庙会与阵头相结合——台湾南派武术的独特传承形式
        4.4.4 南派武术的传承现状——以大甲地区武术传承为例
    4.5 台湾武术的组织运作
        4.5.1 台湾武术的政府组织
        4.5.2 台湾武术的民间组织——以中华国术总会为例
        4.5.3 台湾武术的国际组织
    4.6 台湾武术组织的特点
        4.6.1 官方组织少民间组织多
        4.6.2 官方的组织民间的团体
        4.6.3 交叉管理重复设置
        4.6.4 平起平坐不相统属
        4.6.5 组织健全各司其职
        4.6.6 特立独行一人多兼
    4.7 台湾与大陆武术组织的异同点
        4.7.1 政府组织
        4.7.2 民间组织
        4.7.3 国际组织
        4.7.4 其它
    4.8 台湾竞技武术的发展
    本章小结
5 知微见着——闽台武术本体文化个案透视
    5.1 三百年来的永春白鹤拳
        5.1.1 永春白鹤拳的起源
        5.1.2 永春拳白鹤拳的内容体系及传承
        5.1.3 永春白鹤拳的技术特点
        5.1.4 永春白鹤拳技术体系所折射的文化信息解读
        5.1.5 永春白鹤拳名称、风格特点反映的地域特色与人文精神
        5.1.6《永春白鹤拳谱》所透露的文化信息
        5.1.7 国考载誉四海薪传——由地方而闻名全国
        5.1.8 渡海南行维扬寰宇——由国内而扬播海外
        5.1.9 永春白鹤拳与其他拳种流派(它域武技)的关系
        5.1.10 台湾的白鹤拳系统
    5.2 博采创新、枝蔓庞杂之五祖拳
        5.2.1 五祖拳的起源与形成
        5.2.2 五祖拳诸多争议与不实产生的原因分析
        5.2.3 蔡玉明与“五祖鹤阳拳”
        5.2.4 五祖拳的技法特点
        5.2.5 五祖拳的传承与发展
        5.2.6 入世进取,与时俱化——《中华柔术大全》与五祖拳
        5.2.7 五祖拳的内涵及文化
    5.3 台湾太极拳发展管窥
        5.3.1 异彩纷呈的台湾太极拳传承
        5.3.2 台湾太极拳传承的手段与策略
        5.3.3 政府的组织民间的团体——台湾太极拳的组织与管理
        5.3.4 台湾太极拳发展阶段厘分
        5.3.5 早期台湾太极拳的海外传播与交流
    5.4 罗乾章、洪拳与同义堂武馆
        5.4.1 广东拳为主,闽拳为辅——罗乾章所传武艺体系
        5.4.2 罗乾章所传狮艺
        5.4.3 罗乾章所传医药
        5.4.4 罗乾章开创的同义堂武馆体系
    本章小结
6 移民携技——闽与台武术的形成及其交流
    6.1 中原移民福建与福建武术的形成
        6.1.1 避乱求生的两晋经济移民
        6.1.2 平乱建国的盛唐军事移民
        6.1.3 宋室南渡,举国南迁
    6.2 闽粤移民与台湾武术的形成
        6.2.1 从考古看闽台早期文化交流
        6.2.2 闽粤移民与闽台武术文化交流
    6.3 光复前后的大陆军事移民台湾与北派武术发展
    本章小结
7 抗争不屈——战争洗礼中的闽台武术
    7.1 明朝抗倭战争对福建武术发展的影响
        7.1.1 抗倭将领对福建武术发展影响举隅
        7.1.2 拳、兵器、战阵与福建武术
        7.1.3 抗倭战争对福建武术技术风格与特点的影响
        7.1.4 保家卫国的浩然之气蔚为福建武林的爱国主义精神与传统
        7.1.5 从倭寇主要劫掠地看其与福建尚武地域的相关性
    7.2 郑氏抗清与垦殖对闽台武术发展的推促
        7.2.1 抗清战争与闽台尚武风气
        7.2.2 严格的军事武艺训练与精锐兵种的训练
        7.2.3 抗击外夷明郑劲卒显神威
        7.2.4 收复台湾,“寓兵于农”与闽台武术交流
    本章小结
8 尚阵乐曲——闽台民俗体育与艺术中的武术存在
    8.1 闽台阵头中的十八般武艺
    8.2 闽台独有的武术阵头——宋江阵
        8.2.1 宋江阵的源流众说
        8.2.2 宋江阵产生的渊源初厘
        8.2.3 宋江阵的器械与《水浒》人物的对仗
        8.2.4 宋江阵的种类
        8.2.5 宋江阵的表演程式
        8.2.6 闽台两地宋江阵的传承
        8.2.7 闽台宋江阵的对比
    8.3 闽台武(舞)狮中的武艺
        8.3.1 武(舞)狮中的武艺
        8.3.2 绵延不绝狮武踪——寓武于阵的晋江安海下山后狮阵
    8.4 戏曲、武侠影视中的武功艺术
        8.4.1 戏曲、武侠影视中的武术题材
        8.4.2 舞台上的武功艺术
    8.5 台湾的武侠世界
        8.5.1 台湾的武侠小说
        8.5.2 早期的台湾武侠影视
        8.5.3 台湾武侠现象解读
    本章小结
9 原始朴拙——闽台少数人群落中的武术
    9.1 悍勇善战闽越族
        9.1.1 闽越相融
        9.1.2 秦汉之际的辉煌——参与中原逐鹿
    9.2 台湾原住民的原始形态武术与尚武健斗俗习
        9.2.1 台湾原住民的族源与分布
        9.2.2 台湾原住民的武器
        9.2.3 台湾原住民的彪悍健斗风习
        9.2.4 祭典与成年礼——原住民尚武之风的寄存形式
        9.2.5 会所(公庙)——斯巴达式的勇士训练场
        9.2.6 神话传说——原住民的英雄史诗
        9.2.7 敌对与反抗——原住民尚武好战的传统和刚烈的民性
    9.3 闽台客家武术
        9.3.1 闽西客家武术
        9.3.2 台湾客家武术
        9.3.3 台湾客家武术考察——以西螺七嵌武术为例
        9.3.4 流民拳与岳飞拳——客家人的拳与主要在客家流传的拳
    本章小结
10 崇宗奉祖——闽台“辄相斗杀”的械斗之风
    10.1 宗族组织的蔚然兴起
        10.1.1 适者生存—移民社会的群聚惯习—宗族形成的前置基础
        10.1.2 理学的调适—宗法制度的庶民化—宗族形成的理论支撑
        10.1.3 历史与现实——靖乡保族与基层自治——宗族组织的建构与强化
        10.1.4 宗族意识的强固与细化
    10.2“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宗族械斗与尚武之风
        10.2.1 林林总总的福建械斗——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之争
        10.2.2 闽粤械斗流风所及——台湾的分类械斗
        10.2.3 闽台械斗的异同比较
    10.3 闽台械斗之风兴盛的内因剖析
        10.3.1 闽台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
        10.3.2 宗族社会的内聚与排外
        10.3.3 好功尚名的民气
        10.3.4 官府的不作为
    10.4 对闽台社会发展的影响
        10.4.1 民风飘向黩武,社会发展阻滞不前
        10.4.2 民性好义尚公,反哺族群发展
    10.5 械斗对闽台武术发展与交流的推促
        10.5.1 推动了闽台尚武之风的浓厚
        10.5.2 促进闽台两地拳师傅的流动
        10.5.3 促进武馆及阵头的创立
        10.5.4 形成生产生活化的武术器械
    本章小结
11 入世进取——近现代革命中的闽台武术活动
    11.1 浩气荡然——“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闽籍武人
    11.2 “古田会议”放光芒——福建苏区的武术活动
        11.2.1 “古田会议”的召开
        11.2.2 武术为革命战争服务
        11.2.3 群众体育中的武术活动
    11.3 悲壮惨烈——台湾人民抗日斗争中的武艺
        11.3.1“桑梓之地,义与存亡”
        11.3.2 惨烈战争,全民皆兵
        11.3.3 黑旗军、大刀术与领率作用
        11.3.4 义军、民团多英雄
        11.3.5 殖民时期绵延不绝的番汉反抗运动
    本章小结
12 扑朔迷离——会党语境中的闽台武术
    12.1 天地会的萌发—— 天地会形成时间、地点及创始人
    12.2 天地会形成的原因分析
        12.2.1 形成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12.2.2 宗族械斗成为天地会形成与发展的基础
        12.2.3 在融摄前起会党及民间知识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
        12.2.4 乡党、宗族与会党
    12.3 会党兴衰的劲敌——义民、乡勇与团练武装
    12.4 会党结社(天地会)中的武术活动
        12.4.1 天地会中的武术活动
        12.4.2 福建哥老会中的武术活动
        12.4.3 福建大刀会中的武术活动
        12.4.4 天地会成为南少林武术寻绎的端绪
    12.5 天地会与近代民主革命
    12.6 天地会的海外发展与武术活动
        12.6.1 天地会成为南洋华人的情感维系纽带与庇护组织
        12.6.2 天地会在海外的流变与发展
        12.6.3 直接或间接促进了福建武术乃至中华武术的海外传播
    12.7 历史与现实——南少林与南少林武术
        12.7.1 南少林寺遗址考察
        12.7.2 天地会与“南少林”的源起—灾难叙事的逻辑一致性
        12.7.3 南少林与南少林武术
        12.7.4 以南少林为题材的武侠影视
        12.7.5 宗族社会与南少林
    12.8 洪门余绪
        12.8.1 产生于洪门的拳种——洪拳
        12.8.2 洪门与达摩是少林武术的艺祖
        12.8.3 今之洪门往往成为武术机构的代名词
    本章小结
13 海丝武踪——闽台武术的海外传播
    13.1 福建武术在东南亚的传播
        13.1.1“越”源如缕、精美绝伦的马来兵器
        13.1.2 福建侨领与东南亚武术传播
        13.1.3 福建拳师与东南亚武术举隅
        13.1.4 闽台武人与太极拳的东南亚传播
        13.1.5“估俚间”——华人劳工自卫中的武术传播
    13.2 福建武术与日本空手道
        13.2.1 早期福建移民奠定琉球武术的基础
        13.2.2 福建是日本空手道的祖源地
    13.3 台湾武术的海外传播
        13.3.1 台湾武术对日本、韩国的传播
        13.3.2 台湾武术对东南亚及欧美的传播
    13.4 武术传播海外的途径与形式
        13.4.1 移民是福建武术传播的主要载体
        13.4.2 早期战争的遗留
        13.4.3 战败逃亡与隐逸它乡
        13.4.4 商贸往来
        13.4.5 文化交流
    本章小结
14 震烁古今——八闽武人及着作赏析
    14.1 武闱夺魁——宋代福建武举人及其地域分布
        14.1.1 宋朝福建武举(武状元)在全国的位置
        14.1.2 宋朝福建籍武状元
    14.2 尚武以宣其威,设营卫以整其旅——曾公亮与《武经总要》
        14.2.1 曾公亮其人、《武经总要》版本及其问世缘起
        14.2.2《武经总要》的内容体系
        14.2.3 细大毕载、足资钩稽——内容宏富的宋代兵器荟萃
        14.2.4 发凡起例——《武经总要》的范式作用
        14.2.5 入世应时——《武经总要》所载负的时代武术信息
        14.2.6“十八般武艺”已初具雏形
    14.3 剑名天下——俞大猷与《剑经》
        14.3.1 才兼文武,矢志报国的俞大猷
        14.3.2“荆楚”、“剑”与“棍”
        14.3.3 以剑彰棍——“剑”与《剑经》
        14.3.4 以剑裕棍——棍法对剑、枪等器法的融摄
        14.3.5 棍为诸艺之基——一种追求“通艺”心理的时代诉求
        14.3.6 转益多师,博采旁摄——《剑经》的形成
        14.3.7 理明法备——《剑经》的技理解读
        14.3.8《剑经》的闽南思维与语言
        14.3.9 《剑经》的“北传”与“西渐”
        14.3.10余韵悠长——对闽台、中国乃至东方武技的影响
    本章小结
15 吉光片羽——闽台武术文化因子拾遗
    15.1 建筑、地名中的武术因子过滤
        15.1.1 建筑——土堡与土楼
        15.1.2 防御意味浓厚的闽南房屋建构
        15.1.3 厝翅廊檐下的武术雕刻
        15.1.4 兵刃之气浓厚的地名
    15.2 史志及口传中的闽台义士、侠客
        15.2.1《台湾通史》中的“勇士”
        15.2.2《清稗类钞》中的“技勇者”
        15.2.3 其它
    15.3 闽南民间武术俗谚
    本章小结
16 论宏取约——闽台武术文化的理论建构
    16.1 山海一体——闽台武术文化的人地(海)关系系统论
        16.1.1 人与地的“相对移动”——闽台武术的形成与传播
        16.1.2 人地(海)关系“相对平衡”——闽台武术的创造与存在
        16.1.3 人地(海)关系“失衡”——闽台武术发展的动因
        16.1.4 人地(海)关系的回归“和谐”——闽台武术(研究)的使命与责任
    16.2 兵燹与私斗——闽台武术文化发生论
    16.3 和而不同——闽台武术文化景观的“块状”形态论
        16.3.1 闽台“块状”文化的形成机制
        16.3.2 闽台武术“块状”文化景观的“二元”文化心理
        16.3.3 闽台武术“块状”文化景观
    16.4 离异与回归——闽台武术文化交流的嬗变及其海外传播论
        16.4.1 历时——闽台武术交流的六段论
        16.4.2 心理——闽台武术交流及海外传播价值论
        16.4.3 和谐——闽台武术交流的回归论
    16.5 导览——闽台武术文化特色
        16.5.1 闽台武术文化特色勾描
        16.5.2 闽台武术文化特色便览直观图
    本章小结
1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图表索引
求学经历及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7)网络文化情境下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培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利于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形成
        1.2.2 有利于开辟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场所
        1.2.3 有利于社会文化的健康和谐发展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当前研究的可拓展深化之处
第二章 网络文化概述
    2.1 网络文化的内涵
    2.2 网络文化的特征
        2.2.1 开放性和封闭性
        2.2.2 交互性和排他性
        2.2.3 虚拟性和现实性
        2.2.4 个体化和盲从性
    2.3 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
        2.3.1 本质上,校园文化精神缺失
        2.3.2 内容上,校园文化活动指标化、行政化
第三章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特征与现实意义
    3.1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
    3.2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特征
        3.2.1 阶级性和集体主义特征
        3.2.2 历史性
        3.2.3 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3.2.4 先进性和总领性
    3.3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现实意义
        3.3.1 维护祖国安全、团结全国人民的需要
        3.3.2 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方向正确的需要
        3.3.3 社会政治经济和谐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
        3.3.4 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迫切要求
第四章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及其培育的影响
    4.1 网络文化情境下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特点和问题
        4.1.1 青少年荣辱观是自我和社会的统一
        4.1.2 青少年价值观的不稳定性
        4.1.3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多元价值观并存
        4.1.4 荣辱观实现上知行难合一
    4.2 网络文化情境下青少年荣辱观问题的原因
        4.2.1 社会文化原因——经济转型时的道德不信任感
        4.2.2 校园文化原因——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失力
        4.2.3 网络文化原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席
    4.3 网络文化情境下青少年荣辱观培育的现状
        4.3.1 培育主体积极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
        4.3.2 青少年认同社会主义荣辱观
        4.3.3 社会舆论上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系
        4.3.4 不足之处
第五章 网络文化情境下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体系的构建
    5.1 网络文化情境下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的原则
        5.1.1 实事求是原则
        5.1.2 人本原则
        5.1.3 平等对话原则
        5.1.4 主导原则
        5.1.5 包容原则
        5.1.6 生活化原则
    5.2 网络文化情境下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的内容
        5.2.1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5.2.2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5.2.3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5.2.4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5.2.5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5.2.6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5.2.7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5.2.8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5.3 网络文化情境下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的方法
        5.3.1 指导教育法
        5.3.2 同辈教育法
        5.3.3 辩论法
        5.3.4 内省法
        5.3.5 道德榜样法
    5.4 网络文化情境下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的途径
        5.4.1 构建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导的多元网络文化
        5.4.2 改善网络道德环境,规范网络立法
        5.4.3 建立多主体全方位的培育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 ——西北回族口头传统的“确认”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问题提出
        一、西北回族口头传统搜集整理和研究的成就
        二、西北回族口头传统研究的不足
    第二节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相关学术概念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相关问题及学术概念
    第三节 本文的材料来源及框架结构
第一章 回族的神话问题
    第一节 回族有无神话的学术论争
    第二节 回族神话的“确认”
    小结
第二章 西北回族传说与文化记忆
    第一节 传说的种类
        一、人物传说
        二、历史传说
        三、风物传说
    第二节 西北回族特有传说——传奇
        一、人神之间——强化特殊身份
        二、“打开的天堂之门”
    小结
第三章 西北回族民间故事的“确认”与研究
    第一节 生活故事
        一、处世道德故事
        二、机智人物故事
        三、“回回识宝”故事
    第二节 幻想故事
        一、神奇婚姻故事
        二、动物故事
        三、鬼狐精怪
    第三节 寓言的思想观念与口头叙事特征
        一、类型诠释
        二、口头叙事特征
        三、回汉寓言比较
    第四节 笑话的种类与文化内涵
        一、幽默笑话
        二、诙谐笑话
        三、讽刺笑话
    第五节 故事表演的生活语境
        一、家庭生活语境
        二、社会生活语境
        三、“吃人婆婆”故事圈的发现
        四、故事演述中的互动与民族风格
    小结
第四章 西北回族“花儿”
    第一节 回族“花儿”研究述评及其文本考据
        一、回族“花儿”研究述评
        二、“花儿”文本考据
    第二节 回族“花儿”的语言与音乐基因
        一、多种语汇成份的糅合
        二、域外音乐基因与本土音乐的融合
    第三节 西河坝“花儿”表演
    小结
第五章 西北回族婚礼中的口头表演传统
    第一节 宴席曲的“确认”与演唱程式
        一、文本“确认”与研究现状
        二、演唱程式
        三、表演角色与规则
    第二节 “贺哈来目”与“表针线”
        一、“贺哈来目”表演
        二、“表针线”说唱
    小结
第六章 西北回族叙事诗的文化解读
    第一节 叙事诗的“确认”
        一、求证《马五哥与尕豆妹》
        二、《索菲娅诉苦》补遗
    第二节 爱情叙事诗的文化意蕴
        一、从个体经验到集体口述诗
        二、回族女性的文化人格
    第三节 田野随访:走近大山深处的回族女性
    小结
第七章 西北回族童谣
    第一节 回族童谣的种类
        一、游戏歌谣
        二、故事歌谣
        三、摇篮歌谣
        四、讽喻歌谣
        五、逗乐歌谣
    第二节 童谣的社会作用
    小结
第八章 西北回族生活谚语
    第一节 谚语中的思想文化
        一、谚语中的传统道德伦理观
        二、谚语中的知识体系
    第二节 从汉族谚语看回族谚语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西北回族口头传统代表篇目及部分作品选录
        (一) 散文类
        (二) 韵文类
        (三) 叙事诗
    二、西北回族口头传统主要研究成果索引
        (一) 回族口头传统着作
        (二) 回族叙事诗《马五哥与尕豆妹》、《紫花儿》的学术论文
        (三) 回族“花儿”专门研究论文
        (四) 回族宴席曲学术论文
        (五) 回族传说学术论文
        (六) 回族民间故事学术论文
        (七) 回族谚语学术论文
在校期间发表成果
致谢

(9)《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等级鉴定研究——环境艺术部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① 课题背景
    ② 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的发行及评定现状
    ③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 研究框架和方法
    1.1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概念的阐述
    1.2 等级鉴定的方法探讨
        1.2.1 打分入围法
        ① 得分项一: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情况
        ② 得分项二:被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
        ③ 得分项三:期刊主管、主办单位对期刊质量的影响
        ④ 得分项四:期刊创刊年限
        ⑤ 得分项五:期刊获奖情况
        ⑥ 得分项六:期刊学术文章所占百分比
        ⑦ 得分项七:专家评审
    1.3 主要技术路线
2 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
    2.1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按首字母排序)
        2.1.1 建筑设计类
        (01) 《安徽建筑》
        (02)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03)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04)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05) 《东南大学学学报》
        (06) 《福建建筑》
        (07) 《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08) 《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
        (09) 《高等建筑教育》
        (10) 《广东建筑装饰》
        (11) 《广东土木与建筑》
        (12) 《广西土木建筑》
        (13) 《广州建筑》
        (14)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15) 《华南理工大学学学报》
        (16)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17)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18) 《华中建筑》
        (19) 《建材.建筑.装修》
        (20)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1) 《江苏建筑》
        (22) 《建筑》
        (23) 《建筑创作》
        (24) 《建筑技术及设计》
        (25) 《建筑科学》
        (26) 《建筑师》
        (27) 《建筑学报》
        (28) 《建筑知识》
        (29) 《建筑装饰材料世界》
        (30) 《南方建筑》
        (31)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32)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33) 《清华大学学报》
        (34) 《四川建筑》
        (35)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36) 《时代建筑》
        (37)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38) 《上海建设科技》
        (39) 《世界建筑》
        (40) 《世界建筑导报》
        (41) 《设计新潮/建筑》
        (42) 《山西建筑》
        (43) 《天津大学学报》
        (4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45)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46) 《新建筑》
        (47)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48) 《云南建筑》
        (49) 《中国建设信息》
        (50) 《浙江建筑》
        (51) 《中外建筑》
        (52) 《住宅科技》
        2.1.2 景观园林设计类
        (01)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02) 《古建园林技术》
        (03) 《广东园林》
        (04) 《蓝天园林》
        (05)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06) 《园林》
        (07) 《园艺学报》
        (08) 《中国园林》
        2.1.3 规划设计类
        (01) 《北京规划建设》
        (02) 《城市》
        (03) 《城市开发》
        (04) 《城市发展研究》
        (05) 《城市规划》
        (06) 《城市规划汇刊》
        (07) 《城市问题》
        (08) 《规划师》
        (09) 《国外城市规划》
        (10) 《上海市城市管理学院学报(当代建设)》
        (11)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12)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13) 《现代城市研究》
        (14) 《小城镇建设》
        2.1.4 室内设计类
        (01) 《缤纷》
        (02) 《城市住宅》
        (03) 《国际家居》
        (04) 《家具》
        (05) 《家具与环境》
        (06) 《家具与室内装饰》
        (07) 《家居主张》
        (08) 《家饰》
        (09) 《美家》
        (10) 《瑞丽-家居》
        (11) 《现代装饰》
        (12) 《上海家居》
        (13) 《世界家苑》
        (14) 《室内设计》
        (15) 《室内设计与装修》
        (16) 《时尚家居》
        (17) 《新材料.新装饰》
        (18) 《新居室》
        (19) 《中国厨卫》
        (20)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1) 《装饰》
        (22) 《装饰装修天地》
3 研究分析与评论
    3.1 入围期刊
    3.2 核心、一级期刊的筛选
    3.3 一级期刊的挑选
    3.4 核心期刊的甄选
4 研究结论
    4.1 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环境艺术专业期刊等级鉴定结果:
        Ⅰ 核心刊物(权威学术期刊)
        Ⅱ 一级刊物(重要学术期刊)
        Ⅲ 二级刊物(一般学术期刊)
5 参考文献
6 后记
7 附录
    附录1: 艺术设计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期刊等级研究成果调查表
    附录2: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三版
    附录3: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
    附录4: 新闻出版署的《中国期刊方阵》社科期刊、《双效期刊》、《双百期刊》、《双高期刊》

四、院报集萃·讯息(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接受研究[D]. 王庆阳. 扬州大学, 2020(06)
  • [2]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汉族乡村社会融入研究 ——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D]. 姜馥蓉. 兰州大学, 2020(12)
  • [3]传承人口述史的时空、记忆与文本研究[D]. 孔军. 天津大学, 2017(09)
  • [4]帖学与碑学之外的视觉革命:画学书法研究[D]. 张亚圣. 上海大学, 2016(02)
  • [5]龙年春晚报道规律框架分析及其对文娱新闻的启示[D]. 丁晨晨. 华东师范大学, 2013(S2)
  • [6]闽台武术文化研究[D]. 张银行. 上海体育学院, 2012(05)
  • [7]网络文化情境下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培育[D]. 喻洁. 天津理工大学, 2012(12)
  • [8]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 ——西北回族口头传统的“确认”与研究[D]. 刘秋芝. 西北民族大学, 2010(07)
  • [9]《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等级鉴定研究——环境艺术部分》[D]. 高嵬. 中国美术学院, 2004(01)

标签:;  ;  ;  ;  ;  

学院报纸和信息的集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