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开发价值为何被夸大——对旅游资源评价误区的思考

旅游资源开发价值为何被夸大——对旅游资源评价误区的思考

一、旅游资源开发价值为何被夸大——对旅游资源评价误区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马婷[1](2021)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居民对社会生态转型适应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协调自然保护和社会发展是生态学和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我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具有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示范的使命。为此,探明这个典型国家公园内居民对社会生态转型政策的适应性反馈机制对于其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在保护地类型和国家生态保护转变过程中三江源国家公园内农牧民的反应(家庭单元的生计状况、对保护政策的反应、形成的结果和态度),在分析中引入了社会生态系统框架层和计划行为理论作为家庭/地方层面的适应策略;使用焦点小组方法来评估国家公园内外共同管理方法的公平性;采用条件价值法评估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资产以及影响居民支付意愿的因素;从居民对自然保护的意愿和看法角度分析影响居民对于自然保护和生计权衡方案的倾向性因素。研究结果发现:1.生态补偿计划已经在三江源地区实施了多年,由于其被指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增加了其他法规和补偿形式。自然保护区比国家公园的管理更为严格,对人类福祉的价值(或利益)并不总是明确考虑,最近其向国家公园模式转变的过程包括共同管理,而不是严格的命令与控制,这与国家生态补偿政策、更全面的生态文明概念以及国家公园的发展相一致。2.当地居民的经济状况取决于他们利用自然产品(特别是冬虫夏草和牲畜)产生的收入,以增加政府支出的能力;妇女和老年居民往往对政府态度不明确,经济和健康状况较低。3.来自政府收入的因素使居民更倾向于相信地方政府;丰富的财富使居民更加开放,觉得接受“变化”是值得的;大多数居民由于受教育程度的限制无法理解专业术语,概念性规定可能不容易在当地采用,这并不妨碍最近的社会和生态转型趋势;居民对政策法规的比较支持通常与他们的利益相关,由于地域的异质性,不同县之间的支持水平有所不同;对政府政策表现出更大信心的居民更有可能对未来的政府计划充满信心。4.收入和受教育程度对居民的支付意愿和接受补偿的意愿有重要影响,而其他社会特征(如性别和年龄)则没有显着效应;社会信任(对当地生态旅游发展的支持程度)是居民支付意愿的重要因素;尽管受过有限的教育,居民不理解有些专业术语并不妨碍其支付意愿;与政府资助相关的因素导致居民倾向于支付和接受补偿,但是由于地理和社会异质性,不同县之间的支持水平有所不同;居民认为他们的支付产出应用于保护和恢复野生动植物、植被、土壤和水资源。5.居住在公园外但与公园相邻的人们被认为是不公平的,他们承担了许多费用,但与国家公园相关的收益却很少;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生态管护员无法有效执行其监视、保护和社区联络角色;生态旅游、垃圾处理和医疗保健等公共服务以及对人兽冲突赔偿也是重要的问题。本研究揭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居民与社会生态转型政策适应性反馈机制,建立了社会生态转型政策适应性感知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证实了计划行为理论中行为意向直接决定行为的观点;一户一岗(共同管理)的理念是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方式的核心,即像“生态文明”范式所设想的那样,成功的社会生态转型需要平衡政府监管、补偿以及受影响人口继续获得环境资源的机会;决策者应该在优化社会生态转型政策时平衡居民对生计、自然保护以及对地方政府的信心、并在补偿和预期收益之间取得平衡;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利益,决策者应采取基于当地资源开发的措施并且依据具体地点的特性而制定补偿计划;并充分利用牧民的传统生态知识,这对于共同管理模式的成功和发展至关重要。

李治兵[2](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我国已完成了全国农村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实现全面小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由全面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战略,也将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因此,乡村振兴已成为下一步农村从基层党建到经济产业发展,再到文化建设、生态保护、乡村治理等多项工作的时代背景和总体方略,对民族地区下一步旅游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统领指导意义。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生态保育、文化传承等方面地位突出,但也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多重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的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产业发展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文化、生态、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复合问题。在羌族地区发展村寨旅游业,对于在资源与环境硬约束背景下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和政府有关乡村振兴的决议、规划、政策为指导,运用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按照“背景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咨询交流—重点突破”的思路,采用“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程序,对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分析,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聚焦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的核心命题,明确研究的内容、思路,以此作为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梳理相关指导思想及理论,对乡村振兴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选取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性以及乡村振兴实施情况,全面勾画出其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综合运用既有研究成果、政府政策及田野调查资料,从产业、生态、文化、基层治理、收入五个方面构建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以老人村、桃坪村、坪头村等三个典型案例村寨,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剖析其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系统总结村寨旅游发展在产业融合、村民增收、生态建设、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层党建等方面的成效,生成具有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的村寨旅游发展经验。以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辨析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现实挑战,洞悉其在人力、土地、资金、管理、基层组织、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把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村民组织化、基层治理等纳入村寨旅游发展分析框架,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以及所有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的重大时代背景和统领方略。在此背景下,发展村寨旅游应当并也能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村治方面的要求。第二,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阶段,尽管连续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村寨旅游业的恢复、发展、升级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对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区域宏观贡献与案例村寨的微观贡献的研究表明,村寨旅游是推进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之一。第三,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发展应树立新的资源利用与产业获益理念。第四,产业融合是促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良性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路径。第五,构建劳动、经营、资本的多元化参与格局,其中落实与活用中央有关土地确权与“三权分置”重要政策,探索多样化土地流转,确保村民资本化参与旅游业及收益权利是一项重要新课题,也是巩固全面小康和推进乡村产业融合振兴的政策保证。第六,加强村级基层党建,探索村寨旅游业新型集体经济形式并保证村民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快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村民自治,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和发展旅游产业是构建良好村寨旅游秩序的重要途径。

谢忱[3](2020)在《我国邮轮旅游中的法律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06年以来,邮轮产业在中国迅猛发展。由于我国邮轮产业发展重心一直集中于邮轮旅游市场培育,行业管理与立法方面远远落后于现实需要,因而出现了一系列诸如低价团泛滥、恶性竞争、免责条款滥用等行业乱象,行业立法迫在眉睫。为解决行业立法滞后带来的种种问题,以上海为代表的我国邮轮产业发达城市,发布出台了一系列针对邮轮旅游的政策性文件与行业规章,例如《上海市邮轮旅游经营规范》、《上海市邮轮旅游合同示范文本》等,并建立了船期保险、多部门联合调解等行业管理机制,国内邮轮旅客的小额纠纷维权渠道已经逐渐畅通。然而,我国邮轮旅游的乱象并未得到根本改善,邮轮旅客人身伤亡等严重人身侵权案件仍然时有发生,“低价出境、大量购物、旅客权益保障不足”等负面印象,仍然充斥着大众对邮轮产业的认知。究其根本原因,我国法律学界与实务界当中,存在着邮轮旅游服务实际提供者与服务销售者之间责任倒挂的错误认识,导致对邮轮旅游中的法律关系一直无法达成共识,从而限制了立法活动的层次和深度,对邮轮公司的承运人责任规制与对邮轮旅客的特别立法保护更是无从谈起。这种错误认识源自我国因为独特的旅游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所产生的独特的邮轮船票销售模式。由于《旅行社条例》等国内立法对出境游经营主体的限制,导致我国开展邮轮船票直销模式受阻,过度依赖旅行社通过包切舱模式销售船票和组织邮轮旅游。而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包价旅游合同的研究不足,使得作为包价旅游合同主体的旅行社在大多数学者的眼中成为替代邮轮公司的责任主体,在海商法中承担了本应由邮轮公司承担的承运人责任,导致邮轮旅游中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分配明显失衡。因此,对我国特殊的法律和政策环境下所形成的邮轮旅游中的法律关系,进行系统性的深入研究,有着非常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国内运输法兼旅游法为视角,参考大量邮轮产业发达国家相关立法和判例,对我国邮轮旅游中的法律关系在我国法特别是海商法下法律关系性质和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表现进行系统性研究,重点在于澄清学界对于包价旅游合同、邮轮舱位租用合同和邮轮船票的种种误区,在海商法和旅游法的框架下厘清包切舱旅行社、邮轮公司、邮轮休闲娱乐服务经营者等主体的法律关系和权利义务,并为我国邮轮旅游法律体系的完善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立法建议。全文除引言和结论外,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以邮轮和邮轮产业的历史沿革入手,对邮轮产业的行业与文化特点进行归纳,并研究不同邮轮船票销售模式的表现和成因。第二章从邮轮旅游中的法律关系定义、法律关系特点、部门法定位与涉外法律关系适用入手,在我国法下搭建邮轮旅游中的法律关系的基本框架。第三章研究分析在不同的邮轮船票销售模式下,对业界有关包切舱模式和邮轮船票直销模式的理论研究误区进行澄清,指出不同邮轮船票销售模式下,旅行社等邮轮船票销售主体对邮轮旅游的参与,都不会对邮轮公司的海上旅客运输承运人地位造成实质性影响。第四章通过对邮轮舱位租用合同的法律性质,以及邮轮休闲娱乐服务经营者的法律地位与责任连带关系进行研究,理顺邮轮旅游服务提供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第五章落脚到邮轮旅游中的法律关系最重要的部分,即海商法下邮轮公司与邮轮旅客的关系,对海商法下的邮轮运输承运人识别、承运人责任体系尤其是邮轮公司对旅客的安全保障义务进行研究。通篇形成一个从整体到部分,从一般到特殊,从全面到重点的完整研究体系。

曾嘉[4](2019)在《衡山县野莓谷村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如何消除贫困是各级政府面临的工作重点,也是难点。乡村旅游扶贫是开展新农村建设,发展经济和消除贫困的重要举措,作为一种有效的扶贫开发方式,乡村旅游扶贫能为贫困地区的人口共享旅游资源,并获取旅游开发收益,增强脱贫致富动力。乡村旅游扶贫的重点在农村,我国80%以上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农村,同时,农村地区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大多未经开发,保持了较高的原真性,符合现今生态旅游发展趋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旅游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在服务脱贫攻坚,建设美丽乡村发挥着重要的支柱作用和助推器作用,旅游扶贫的大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衡山县野莓谷村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用好、用活旅游资源,切实发挥“旅游富民”“旅游惠民”的产业特性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论文以衡山县野莓谷村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研究为题,通过分析衡山县野莓谷村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衡山县野莓谷乡村旅游扶贫发展建议。首先,论文学习国内外有关贫困、反贫困、旅游扶贫的相关文献,归纳总结了扶贫、现代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的定义以及相关的基础理论。其次,论文分析了衡山县野莓谷村乡村旅游发展条件现状,分析了野莓谷村乡村旅游扶贫发展条件、举措和成效。第三,论文分析了衡山县野莓谷村乡村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野莓谷乡村旅游扶贫主要表现在物价和消费水平不合理,贫富差距拉大,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旅游产品对经济收入提升不足,而导致问题的原因是乡村旅游扶贫思想认识不够,利益分配机制欠完善,旅游业自身特征影响和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管。第四,论文学习了国内旅游扶贫经验,得到开展旅游扶贫要完善旅游扶贫机制,善用旅游扶贫政策和释放旅游扶贫红利等经验启示。最后,论文从夯实野莓谷村乡村旅游发展基础、发展资料、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创新乡村旅游扶贫发展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衡山县野莓谷村乡村旅游发展建议。

王艳婷[5](2019)在《库车县旅游发展研究》文中指出201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的意见》指出“将新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集散中心,把南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文化和民族风情旅游目的地”。2016年国务院印发《国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规划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使得我国的旅游业迎接新的更富有生机的发展黄金时代。旅游业的发展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路径,政府也非常重视这一点。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出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十三五”期间,新疆旅游业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心,抓住了“新疆旅游援助”的历史。机遇,利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发展理念,创造新产品,开拓新路线,培育新的业务形式,促进全球旅游和“旅游+”和“互联网+”行动,促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改革,创新旅游管理机制体系,努力把新疆旅游业发展成为战略支柱产业,稳定富裕产业,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更大贡献。它提到需要大力发展阿克苏,库车,新河,白城,温宿,乌什,阿瓦提等县城周边的旅游业和热线。文章通以库车县为研究区,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游客数据,利用SWOT模型,对其旅游发展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梳理库车县县域概况及旅游资源概况,对当地旅游资源特征进行分析,明确库车县旅游发展定位;其次在梳理库车县旅游发展概况的基础上结合库车县旅游市场调查中对游客人口特征、游客行为偏好和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特征的分析对库车县旅游发展进行SWOT分析,以便宏观把控库车县旅游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最后在全域旅游视角下基于库车县旅游发展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库车县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给出符合库车县旅游发展的建议。研究库车县的旅游发展,第一,库车县是新疆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县域之一,拥有磅礴壮丽的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深厚的人文社会旅游资源,壮美的自然风光和具有特色的多元文化是当地旅游发展的核心所在,其中着重打造独具特色的“龟兹文化”是库车旅游发展的主要方向;第二,加大旅游开发深度,在满足现在旅游者的旅游需求的同时,从最基本的观光游览深入到能让旅游者互动体验的自主旅游,进一步激发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的积极性;第三,在旅游发展中对库车当地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宣传和开发,在保护传承当地特色文化的同时其独特性会对游客形成吸引力,吸引游客前来从而达到促进其旅游发展的目的;最后是对于重点旅游项目的建设和精品旅游路线的开发推介,针对不同旅游资源所呈现出来的游览效果差异,打造品牌精品线路和重点景区,提升全域旅游服务品质,矫正旅游者对库车旅游的固有认知,进一步推动库车旅游发展。

解巍[6](2016)在《李庄古镇文化旅游偏好差异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古镇旅游开发中如何挖掘文化内涵,满足游客的文化偏好与旅游需求是古镇成功发展的关键。李庄是历史悠久、文化多元的川南古镇,尤以抗战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等闻名,文章以李庄古镇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借助IPA模型,分析了游客和景区管理方对古镇文化旅游偏好的差异,针对不同类别的文化旅游因子提出了不同的发展建议。

王淑佳[7](2013)在《社区营造视角的古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 ——以徽州古村落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村落不仅因其历史建筑、聚落形态等物质遗产受到全社会关注,更因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但由上而下或由外界主导的开发模式产生了诸多矛盾。因此,寻找适合古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的新思路对于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十分关键。古村落首要和核心属性是在地居民的家园,故古村落的建设与改造理应体现居民的意志和他们对家园的集体记忆和美好想象。社区营造就是试图找回失落家园,把社区发展目标定位于社区公共福祉,从片面追求外在物质和经济效益的高速发展过渡为重视社区传统脉络和社会福利的时代,从而重塑居民对家乡的归属与记忆,在村民共同努力下亲手实践社区对家园未来的共同憧憬,从而使得故乡的历史文化传统风貌得以保存,社会传统美德和人际网络得以再生,故乡产业经济得以重振,吸引和接纳多元文化与多样性生活,从而构筑一个充满活力和长久生命力的地方社区。本文对社区营造概念和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论述,较为清晰地展现了社区营造理论在国内外的实践和研究脉络与成果。对于古村落旅游社区视角研究的梳理,不仅说明古村落旅游中社区的重要性,更是奠定了社区营造的理论基础和其在大陆的发展脉络缘起。本文基于社区参与与增权理论、内生式发展理论和有机更新理论,借鉴日本和台湾社区营造理论,从主体与体制、目标与对象、过程与原则三方面构建了大陆古村落社区营造的理论框架。从日本和台湾丰富的实践案例中,选取既具有典型性、又与大陆古村落特质相似的成功案例,深入论述和对比分析,不仅揭示了社区营造模式的优势,更为我国古村落进行社区营造提供了成功范例的借鉴。在对徽州古村落的实地调查基础上,从内在基础、催化动力、外界环境和潜在障碍四方面分析了促进或阻碍徽州古村落社区营造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社区营造视角的徽州古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策略。

孙建超[8](2012)在《基于网络视角的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目的地营销成为旅游目的地应对市场竞争的有效工具。但是,在实践中,组织因素成为目的地营销活动的瓶颈问题,目的地众多的营销主体之间的营销活动散乱无序,缺乏整体性;在理论上,学术界对目的地营销组织问题关注不足。在相关的地方营销、城市营销领域,面临着类似的理论与实践困境。这些领域的营销活动超出了组织边界,涉及到组织间关系的治理与协同,在将营销基础理论应用到这些领域时,要考虑其营销组织问题。本研究从网络组织视角研究目的地营销组织问题,研究这种跨组织的营销活动不同营销主体之间关系的协调机制、营销网络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结构形式。组织问题是目的地营销与企业营销的根本差异之处,反映了目的地营销的根本矛盾,即分散化的旅游供给与作为整体体验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市场、层级制及公共组织都不能解决目的地营销组织问题。网络组织作为一种市场和层级制之间的中间组织形式,是对市场的灵活性和企业的正规性进行的一种均衡,它比市场组织更稳定、比层级组织灵活,是解决目的地营销组织问题的基本思路。目的地营销组织包含众多旅游企业和非企业组织,内部关系复杂,旅游企业及其他组织之间相互依赖、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交织,实质就是一种网络组织。具体地说,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络既是一种市场分工基础上的经济网络,也是一种社会文化基础上的社会网络,是交易关系和社会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专业化分工、社会资本、集体学习和企业家精神是其基本驱动力量。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络不会自动产生协同效应,而是通过包含层级制、市场机制和网络机制的多元化网络治理机制,防范“道德风险”、“搭便车”等机会主义行为。不同行为主体重复持续的交易关系,有利于目的地信任、共同规范及共同的商业文化、价值观等社会资本的形成、积累;这些社会资本进一步巩固成员之间长期的经济交易,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强化。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络的结构不是单纯的目的地营销的利益相关者的构成,它体现为参与者网络结构、行动网络结构以及资源网络结构。参与者网络结构是是目的地营销主体及其排列方式;行动网络结构指参与者之间经济和社会交往行为所体现出的联结强度、密度和中心度;资源网络结构,表现为目的地营销网络所吸纳和利用的资源的数量、质量、类型及来源状况。目的地营销组织的网络结构影响营销网络系统的整体运作效率,参与者之间越是相互依赖,互动越频繁,经济交换和社会交往越多,相互信任度越高,则整个营销组织网络的结构化程度越高,运作越有效。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在网络组织理论与方法指导下,研究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络形成与演化、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络治理机制、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络结构,构建起完整的目的地营销网络组织研究框架;对目的地营销组织的网络性质及其形成、演化过程与运作机制的分析,有助于目的地营销实践中发挥各营销主体的积极性,形成合作良好、关系密切、充满活力的目的地营销整体网络,有利于明确政府在目的地营销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跨学科研究、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等研究方法。通过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杂志、相关书籍等大量文献,广泛了解和分析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的主要脉络、成就和不足,综合社会学、经济学及管理学等多学科网络组织理论提出目的地营销网络组织概念;在该概念基础上,展开分析目的地营销网络的形成、治理及结构,经历分析、综合、再分析的辩证思维过程。最后,将相关理论应用于我国目的地营销网络发展的分析,并总结本研究的研究结论,主要包括:1、组织问题是目的地营销研究的核心问题,反映了目的地营销与企业营销的根本差异。2、网络组织作为一种市场和层级制之间的中间组织形式,是对市场的灵活性和企业的正规性进行的一种均衡,是解决目的地营销组织问题的基本思路3、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络既是一种市场分工基础上的经济网络,也是一种社会文化基础上的社会网络,目的地营销组织是一种网络组织。4、市场交易关系和社会关系共同推动,并相互促进,形成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络,专业化分工、社会资本、集体学习和企业家精神是其基本驱动力量。5、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络是企业、市场及网络等多种机制形式的共生运作模式,网络机制是其特有机制。6、目的地营销的网络结构反映目的地营销网络的组织化程度,构建具有更高自组织程度的“子网络”,有利于提高整个目的地营销网络的组织化程度。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络的发展对策,提出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政策建议。这些建议,主要有:将旅游定位为社会事业,完善目的地营销网络治理社会机制;挖掘社会资源,广泛调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培养社会企业家精神;改革政府职能,加强旅游行业组织建设;促进旅游专业化分工,维护旅游市场竞争秩序。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最后,指出了本研究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的不足,并相对应地提出了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

李建军[9](2011)在《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研究 ——以安阳殷墟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现代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提高,世界文化遗产以其体现历史遗存的真实性、体现文化脉络的传承性和生态环境和谐性等独有的魅力,日益受到现代旅游消费者的追捧,成为现代旅游休闲的首选之地,“遗产旅游”正以飞速的发展成为当今旅游市场的另一个生力军。然而针对这一现状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不和谐的现状,把文化遗产尤其是世界级文化遗产,完全等同于一般旅游资源对其进行肆无忌惮的开发利用,以其旅游经济效益的高低作为衡量历史文化价值的标准,因此本文针对目前国内遗产旅游发展中的误区和问题,以世界文化遗产地——安阳殷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初步的探讨和研究,希望能使得世界文化遗产能沿着正确的发展模式健康快速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针对国内“申遗”热进行分析和总结,面对“申遗”热潮我们必须冷静的思考,必须明确端正“申报”的目的,不能使其文化遗产的性质、功能和空间错位,要积极转变遗产旅游观念,确保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在坚持可持续的发展原则下永续利用,继而针对殷墟历史文化价值高而遗产旅游市场低迷的现状进行剖析,在坚持文化遗产保护第一的原则下,针对殷墟青铜器独特性遭到质疑、甲骨及甲骨文对旅游消费者缺乏视觉冲击力等“先天不足”的束缚下,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在强化政府保护职能的同时探求殷墟保护和开发新模式,提升文化遗产地殷墟的旅游吸引力,改变本征价值高而旅游市场低迷的尴尬现状,达到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双赢的局面。

司马志[10](2010)在《基于ESP范式的中国旅游产业绩效分析》文中提出当前,中国旅游业正处于发展转型与产业提升的关键时期,无论是从建设世界旅游强国来讲,还是从打造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来说,都需要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而关于旅游产业的绩效分析是个中关键。要深入地分析并寻求绩效改进,首先需要对30年来的发展实绩做出客观的评判,从而明确差距所在;其次,也是更重要的,需要探究绩效形成的根本原因,从而为绩效改进寻找切入口与着力点。因此,在中国旅游统计体系无法完整、科学地测定产业绩效的前提下,探究某些关键指标的绩效成因,并借此形成更完整的绩效判断,是一个值得系统探讨与深入研究的课题。中国旅游产业绩效分析的关键,是要辨识行为选择背后的关键局限约束。经典的SCP分析范式有助于把握不同市场的垄断与竞争关系,并揭示市场行为基础上的绩效后果。但却无法触及市场结构形成的更深层次的决定因素;同时,由于忽略了中国转轨经济过程中特有的产权局限条件,中国旅游企业的诸多非市场性行为便难以通过市场结构理论加以解释。因此,本文构建了一个产业绩效分析的ESP范式,以产业发展环境为逻辑起点,以产权结构与市场结构的关系探讨为重点,以旅游经济主体行为及其经济后果分析为核心,形成全文的整体逻辑体系。在将ESP范式运用于旅游产业绩效分析的过程中,认为制度约束是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环境因素,包括所有制、计划体制与财政体制。这三项基本制度显着地对旅游产业的产权与市场结构及其变动产生深刻影响,由此揭示出饭店业、景区业和旅行社业等三个旅游特征产业在不同时期的市场类型,以及各自的市场演化路径。在市场主体的行为分析层面,将地方政府与企业纳入到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探讨地方政府在不同时期的主导性行为模式,及其作用于结构与企业的影响。最后,在产权激励、市场结构约束以及地方政府行为的共同作用下,本文构建了绩效决定的不同市场类型中的产业均衡,并分别对收入与利润率形成的原因进行解释。通过理论推理与实践考证,本文得出中国旅游产业绩效形成的三点认识:第一,所有制、计划体制、财政体制是中国旅游产业绩效形成的主要制度根源;第二,地方政府间的旅游投资竞争是旅游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第三,产权与市场的结构冲突程度是产业利润率的主要决定因素。进一步地,本文对中国旅游产业绩效做出如下判断:从企业的财务绩效指标衡量,中国旅游产业绩效的实际表现要好于统计数据所反映的情况,而由企业行为的正外部性所产生的一些绩效,也未反映在营业收入和利润率之中。从整体经济效率的角度衡量,宏微观绩效差异的确存在,其实质是制度约束下旅游产业市场转型过程中必然具有的转型代价:一是国有产权激励导致企业的市场行为扭曲,由此带来生产效率损失;二是政府管制和干预产生的资源配置效率损失。但相对于中国旅游业30年所取得的旅游经济增长而言,市场转型代价是相对较低的。

二、旅游资源开发价值为何被夸大——对旅游资源评价误区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旅游资源开发价值为何被夸大——对旅游资源评价误区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三江源国家公园居民对社会生态转型适应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本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社会生态转型适应性反馈机制研究
    2.2 自然保护与生计发展权衡的研究
    2.3 自然保护地可持续发展研究
    2.4 保护地内生态资产研究
第三章 研究区域
    3.1 研究区域
第四章 居民与社会生态转型适应性反馈机制构建
    4.1 三江源国家公园近年相关政策和事件
    4.2 三江源国家公园社会生态转型政策适应性评估指标体系
第五章 社会生态转型政策适应性感知影响因子研究
    5.1 研究方法
    5.2 研究结果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国家公园内外共同管理方法的公平性评估
    6.1 研究方法
    6.2 研究结果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居民对生态旅游资源的支付意愿及相关因素分析
    7.1 研究方法
    7.2 研究结果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居民对国家公园内生计策略和保护区优化方案的倾向性研究及建议
    8.1 研究方法
    8.2 研究结果
    8.3 讨论与建议
    8.4 小结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创新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项目

(2)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一)关于中国乡村的研究
        (二)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
        (三)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
        (四)关于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研究
        (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业关系的研究
        (六)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三)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四、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五、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1章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1.1 指导思想
        1.1.1 乡村振兴战略
        1.1.2 乡村振兴战略与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1.2 理论基础
        1.2.1 当代中国民族理论
        1.2.2 乡村旅游理论
        1.2.3 产业融合理论
        1.2.4 乡村文化变迁与文化保护理论
        1.2.5 中国当代产权理论
    本章小结
第2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基本情况与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
    2.1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概况
        2.1.1 羌族与岷江上游羌族地区
        2.1.2 自然地理概况
        2.1.3 历史文化概况
        2.1.4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基本情况
        2.2.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数量和所属行政区划
        2.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风貌、地理分布
        2.2.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经济概况
        2.2.4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社会概况
    2.3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及其重要性分析
        2.3.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及其发展
        2.3.2 灾后旅游业振兴及其问题
        2.3.3 单一区域性扶贫、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及其问题
        2.3.4 部分羌族村寨面临的现实问题
        2.3.5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分析
    2.4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步实施
        2.4.1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全面小康基本实现
        2.4.2 乡村振兴规划制定及相关政策体系的建立
        2.4.3 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2.4.4 合村并乡与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2.4.5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2.4.6 全域旅游推进与村寨旅游发展
        2.4.7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的成绩与问题
    本章小结
第3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3.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与条件
        3.1.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分类
        3.1.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
        3.1.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条件
    3.2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历程
        3.2.1 起步阶段(90年代初至中后期)
        3.2.2 初步发展阶段(1998 年—2008 年)
        3.2.3 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
        3.3.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数量
        3.3.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供给能力及旅游收入
        3.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成效
    本章小结
第4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
    4.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1.1 科学性原则
        4.1.2 系统性原则
        4.1.3 可比性原则
        4.1.4 可行性原则
    4.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4.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
        4.3.1 确定权重的方法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本章小结
第5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个案研究
    5.1 老人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1.1 老人村概况
        5.1.2 老人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5.1.3 老人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1.4 老人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2 桃坪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2.1 桃坪村概况
        5.2.2 桃坪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5.2.3 桃坪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2.4 桃坪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3 坪头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3.1 坪头村概况
        5.3.2 坪头村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5.3.3 坪头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3.4 坪头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4 三村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5.4.1 整体评价
        5.4.2 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6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6.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经验
        6.1.1 同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村寨旅游发展
        6.1.2 差异化的村寨旅游发展策略
        6.1.3 村寨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综合贡献效应
        6.1.4 不同类型的村寨旅游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存在差异
    6.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问题探析
        6.2.1 旅游业发展后劲乏力
        6.2.2 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
        6.2.3 旅游管理机制不完善
        6.2.4 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足
    6.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6.3.1 人力资本欠缺
        6.3.2 土地资源制约
        6.3.3 资金制约
        6.3.4 自然灾害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6.3.5 产权制度不完善
        6.3.6 村寨原子化
    6.4 乡村振兴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6.4.1 村寨旅游发展思维转向
        6.4.2 探讨村寨旅游赋权及村民受益方案
        6.4.3 激发村寨旅游内生发展活力——多元化参与
        6.4.4 村民再组织与村寨旅游秩序的重塑
        6.4.5 加强旅游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6.4.6 争取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及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一: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调查问卷
    附录二: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村民访谈提纲
    附录三: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管理者访谈提纲
    附录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附录五:访谈纪要
    附录六: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致谢

(3)我国邮轮旅游中的法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邮轮及邮轮产业
    第一节 邮轮的定义与历史沿革
        一、产业视角下的邮轮与邮轮旅游的定义
        二、邮轮定义的历史沿革考证——“邮轮”与“游轮”之争
        三、邮轮旅游产业本土化的进程与特点
    第二节 邮轮产业的行业特点与文化特点
        一、邮轮产业的行业特点
        二、邮轮产业的文化特点
    第三节 邮轮船票销售模式及其成因与结果
        一、邮轮船票直销模式
        二、包切舱模式
        三、包切舱模式在我国兴起与异化的原因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法律框架下邮轮旅游中的法律关系
    第一节 邮轮旅游中法律关系的定义与内容
        一、邮轮旅游中法律关系的定义
        二、邮轮旅游中法律关系的三要素
    第二节 邮轮旅游中法律关系的特点
        一、以海事法和旅游法为主线的部门法交叉管辖
        二、国际性与本土性并存
        三、受产业结构影响的价值平衡选择
    第三节 邮轮旅游法律规范的部门法定位
        一、研究部门法定位的意义和路径
        二、世界主要国家邮轮旅游法律定位
        三、我国对邮轮旅游法律规范应采取的部门法定位
    第四节 涉外邮轮旅游中的法律适用问题
        一、传统冲突规范对涉外邮轮旅游侵权的不适应性
        二、适用母港所在地法律重构涉外邮轮侵权准据法的必要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邮轮船票销售主体与邮轮旅客之间的法律关系
    第一节 包切舱旅行社与邮轮旅客的法律关系
        一、域外法下包价旅游合同的性质
        二、我国法律对包价旅游合同的学理争议
        三、在我国法下重新认识包价旅游合同性质
    第二节 我国邮轮船票直销模式合法性与旅行社应然法律地位的探析
        一、我国邮轮船票直销模式的合法性基础
        二、邮轮船票直销模式的不同发展阶段和法律关系
        三、邮轮船票直销模式对旅游服务合同下旅行社地位的重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邮轮旅游服务提供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第一节 包切舱旅行社与邮轮公司的法律关系
        一、邮轮舱位租用合同的形式和内容表现
        二、邮轮舱位租用合同在大陆法下的性质探析
        三、美国法对邮轮舱位租用合同的性质界定
        四、海商法对邮轮舱位租用合同的性质界定
    第二节 邮轮休闲娱乐服务经营者与其他主体的法律关系
        一、邮轮休闲娱乐服务经营者的定义与表现
        二、邮轮休闲娱乐服务经营者的法律地位
        三、邮轮休闲娱乐服务经营者的合同责任承担
        四、邮轮休闲娱乐服务经营者的侵权责任承担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邮轮公司与邮轮旅客之间的法律关系
    第一节 海商法视角下邮轮公司承运人身份的确定
        一、我国《海商法》下承运人的定义和外在表现
        二、邮轮运输服务在我国承运人制度下的定位
        三、邮轮公司与旅行社的承运人地位选择
    第二节 以《海商法》为主线的承运人法定责任体系
        一、海上旅客运输法的排他性管辖效力
        二、承运人的责任期间
        三、承运人的归责原则
        四、承运人的责任限制与强制保险
    第三节 邮轮承运人安全保障义务重构
        一、安全保障义务的定义和立法现状
        二、邮轮承运人安全保障义务的法律特点
        三、邮轮承运人安全保障义务的内容框架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4)衡山县野莓谷村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扶贫的定义
        2.1.2 现代乡村旅游的定义
        2.1.3 旅游扶贫的定义
    2.2 理论基础
        2.2.1 涓滴理论
        2.2.2 增长收益再分配理论
        2.2.3 旅游乘数理论
3 衡山县野莓谷村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现状分析
    3.1 野莓谷村乡村旅游扶贫发展条件
        3.1.1 旅游资源较丰富
        3.1.2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3.1.3 班子队伍凝聚力强
    3.2 野莓谷村乡村旅游扶贫发展举措
        3.2.1 成立旅游合作社
        3.2.2 引进项目助脱贫
        3.2.3 发展旅游休闲业
    3.3 野莓谷村乡村旅游扶贫发展成效
        3.3.1 经济成效
        3.3.2 社会文化成效
        3.3.3 生态环境成效
4 衡山县野莓谷村乡村旅游扶贫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野莓谷村乡村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
        4.1.1 旅游扶贫服务质量不高
        4.1.2 贫富差距拉大
        4.1.3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4.1.4 旅游产品对经济收入提升不足
    4.2 野莓谷村乡村旅游扶贫中问题的原因
        4.2.1 乡村旅游扶贫思想认识不够
        4.2.2 利益分配机制欠完善
        4.2.3 旅游业自身特征影响
        4.2.4 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管
5 国内乡村旅游扶贫经验及启示
    5.1 乡村旅游扶贫经验
        5.1.1 花垣县十八洞村党政主体参与经验
        5.1.2 湖南新宁县景区联村建设经验
        5.1.3 贵州万山区统筹农村产业经验
    5.2 乡村旅游扶贫启示
        5.2.1 完善旅游扶贫机制
        5.2.2 善用旅游扶贫政策
        5.2.3 释放旅游扶贫红利
6 衡山县野莓谷村乡村旅游扶贫发展建议
    6.1 夯实野莓谷村乡村旅游扶贫发展基础
        6.1.1 制定村庄乡村旅游扶贫发展规划
        6.1.2 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改造
        6.1.3 提升乡村旅游扶贫服务设施承载力
    6.2 提升野莓谷村乡村旅游扶贫发展质量
        6.2.1 加强村庄与景区互补发展
        6.2.2 注重村庄民宿文化资源整合
        6.2.3 开发富有地域特色旅游商品
    6.3 提高野莓谷乡村旅游贫困人口参与度
        6.3.1 提高贫困人口乡村旅游发展意识
        6.3.2 加强乡村旅游管理技能培训
        6.3.3 降低贫困人口参与乡村旅游门槛
    6.4 创新野莓谷乡村旅游扶贫发展机制
        6.4.1 创新贫困人口旅游资源入市机制
        6.4.2 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6.4.3 创新野莓谷乡村旅游扶贫经营模式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库车县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目的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相关理论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相关理论
3 研究区概况
    3.1 县域概况
    3.2 县域旅游资源概况
    3.3 县域旅游资源特征分析
        3.3.1 自然旅游资源
        3.3.2 人文旅游资源
        3.3.3 社会旅游资源
4 库车县旅游市场分析
    4.1 游客人口统计特征
        4.1.1 性别与年龄结构
        4.1.2 职业与收入结构
    4.2 游客行为偏好特征
        4.2.1 信息收集渠道
        4.2.2 交通出行方式
        4.2.3 出游动机
        4.2.4 消费水平
        4.2.5 旅游资源偏好
    4.3 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特征
        4.3.1 客源市场份额
        4.3.2 客源市场吸引范围
5 库车县旅游发展现状及分析
    5.1 库车县旅游发展概况
    5.2 库车县旅游发展SWOT分析
        5.2.1 优势
        5.2.2 劣势
        5.2.3 机遇
        5.2.4 挑战
    5.3 库车县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5.3.1 整合能力较低
        5.3.2 渠道单一融资吸引力不足
        5.3.3 景区开发建设速度缓慢
        5.3.4 旅游配套要素完善度较低
        5.3.5 外向推介宣传力度不足
        5.3.6 文化民俗开发保护不强
6 库车县旅游发展建议
    6.1 重视打造旅游精品,加快旅游资源品牌整合
    6.2 全业联动拓宽融资渠道,培育旅游新业态
    6.3 提高、认识、树立、更新旅游观念
    6.4 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优化公共服务
    6.5 加强宣传与推广
    6.6 树立“龟兹”全域旅游概念,保护传统民俗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库车县旅游市场调查问卷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6)李庄古镇文化旅游偏好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游客与景区管理方对古镇文化旅游资源偏好的IPA分析
三、结论与建议

(7)社区营造视角的古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 ——以徽州古村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社区营造概念界定
    1.3.2 古村落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案例研究法
    1.5.3 实证研究法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社区营造相关研究综述
    2.1.1 国外及台湾地区社区营造研究现状
    2.1.2 大陆地区社区营造研究现状
2.2 古村落旅游的社区视角研究综述
    2.2.1 国外古村落旅游的社区视角研究现状
    2.2.2 国内古村落旅游的社区视角研究现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古村落社区营造的理论研究
3.1 古村落社区营造的理论基础
    3.1.1 社区参与与增权理论
    3.1.2 内生式发展理论
    3.1.3 有机更新理论
3.2 古村落社区营造的主体与体制
3.3 古村落社区营造的目标与对象
3.4 古村落社区营造的过程与原则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区营造实践案例的研究借鉴
4.1 日本足助町和津川町案例研究
    4.1.1 由自发的民间协会到官民合一的社区营造组织
    4.1.2 传统建筑的保存和富有魅力的居住环境营造
    4.1.3 狐狸娶亲游行的复兴和地方资源的发掘
    4.1.4 社区事业的自主经营和共同遵守的条例制定
4.2 台湾高雄美浓案例研究
    4.2.1 反水库运动与美浓黄蝶祭
    4.2.2 社区组织推进的文化保存
    4.2.3 自然生态保育和传统建筑再生
    4.2.4 地方意识重塑和居民返乡
4.3 社区营造案例与徽州古村落对比分析
    4.3.1 旅游开发基础对比
    4.3.2 旅游开发模式比较
    4.3.3 社区营造模式的优势
4.4 社区营造成功案例的借鉴思路
    4.4.1 社区营造由自发组织到多方合作
    4.4.2 涵盖复合多元化的社区营造议题
    4.4.3 内生式与渐进式的社区营造方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古村落进行社区营造的因素分析——以徽州古村落为例
5.1 徽州古村落概况
5.2 实地调查情况
    5.2.1 问卷调查概况
    5.2.2 深入访谈概况
5.3 徽州古村落社区营造的因素分析
    5.3.1 古村落社区营造的内在基础
    5.3.2 古村落社区营造的催化动力
    5.3.3 古村落社区营造的外界环境
    5.3.4 古村落社区营造的潜在障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社区营造视角的古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策略
6.1 构建和培育由下而上的古村落社区营造主体
    6.1.1 成立社区营造的村民组织并产生领导力量
    6.1.2 将古村落的宗族观念转化为社区共同体意识
    6.1.3 开设终身学习与技艺传承的社区学校
    6.1.4 鼓励半农半 X 的生活模式吸引优秀人才定居
6.2 营造人与自然共生、历史文化传承的地方社会
    6.2.1 重视生态环境的保育及人与自然共生
    6.2.2 号召居民力量挖掘与再造地方传统文化
    6.2.3 活化利用古村落的公共空间与历史建筑
    6.2.4 构建基于地方资源的循环型地方经济
6.3 制定循序渐进和持续评估的社区营造计划
    6.3.1 确定公共福祉为核心的目标
    6.3.2 进行持续不断的评估和反省
    6.3.3 制定共同遵守的准则和条例
6.4 正确认识并积极利用社区外部力量的协助
    6.4.1 政府赋权于地方与推动社区营造事业
    6.4.2 搭建社区营造社区与专家交流的平台
    6.4.3 积极争取 NGO 等外部力量的帮助
    6.4.4 扩宽多元化透明的资金来源渠道
6.5 本章小结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调查问卷 附录 2: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基于网络视角的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问题的提出
        三、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的、范围和对象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范围
        三、 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 研究方法
        二、 技术路线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内容及预期创新之处
        一、 研究思路和内容
        二、 本研究预期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 社会网络理论
        二、 经济学网络理论
        三、 管理学网络理论
    第二节 目的地营销组织研究综述
        一、 相关概念
        二、 目的地营销主体研究
        三、 目的地营销组织合作研究
        四、 其他相关研究
        五、 目的地营销组织研究总体评论
第三章 目的地营销的网络组织性质
    第一节 目的地营销组织问题
        一、 组织问题反映目的地营销特质
        二、 目的地营销组织问题的实质
        三、 已有的目的地营销组织问题研究思路
    第二节 目的地营销组织问题研究的网络组织视角
        一、 网络组织的内涵
        二、 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络
        三、 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络特征
        四、 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络模型
第四章 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络的动力机制
    第一节 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络动力机制的概念
    第二节 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络动力机制类型
        一、 专业化分工驱动
        二、 社会资本驱动
        三、 集体学习驱动
        四、 企业家精神驱动
第五章 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络的治理机制
    第一节 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络治理机制基本概念
        一、 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络治理机制研究的意义
        二、 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络治理机制的含义
    第二节 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络治理宏观机制
        一、 声誉
        二、 限制性进入
        三、 宏观文化
        四、 联合制裁
    第三节 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络治理微观机制
        一、 合作机制
        二、 信任机制
第六章 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络结构
    第一节 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络结构的基本概念
        一、 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络结构的功能
        二、 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络结构含义及分类
    第二节 目的地营销参与者网络结构
        一、 参与者网络结构的含义及分类
        二、 有盟主网络和无盟主网络
        三、 参与者网络结构中的盟主
    第三节 目的地营销行动网络结构
        一、 行动网络结构的含义及分类
        二、 网络密度
        三、 网络中心度
    第四节 目的地营销资源网络结构
        一、 资源网络结构的含义及分类
        二、 独点支撑型
        三、 包络型
        四、 触角型
第七章 我国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络发展对策
    第一节 我国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络的构建
        一、 我国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络的动力机制
        二、 我国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络的治理机制
        三、 我国目的地营销组织的网络结构
    第二节 国外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络发展的教训及其启示
        一、 案例介绍
        二、 案例背景
        三、 当地旅游行业组织发展历程
        四、 案例分析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 主要研究结论
        二、 政策建议
    第二节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一、 研究不足
        二、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附件

(9)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研究 ——以安阳殷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五) 论文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二章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原则
    第一节 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性
        (一) 遗产和文化遗产
        (二) 文化遗产的特性
    第二节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原则
        (一) 原真性原则
        (二) 完整性原则
        (三) 可持续性原则
    第三节 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功能
        (一) 传承遗产文化功能
        (二) 旅游经济功能
        (三) 宣传教育功能
    第四节 “申遗”热潮下的冷思考
        (一) 明确“申遗”的目的
        (二) 在遗产申报和管理认识上不能错位
        (三) 遗产保护与开发观念的转变
第三章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必然选择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一)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二)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三) 可持续发展是文化遗产的必然选择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一) 遗产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致使遗产资源供给严重失衡
        (二) 有限的世界级遗产资源面临旅游者数量倍增的压力
        (三) 文化品位不高、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受到冲击,旅游文化教育功能亟待提高
        (四) 国民素质不高,淡薄的环境意识和不文明旅游行为冲刺着着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
    第三节 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几个关系
        (一) 强化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化旅游开发利益
        (二) 强化“遗产文化价值”,淡化“旅游经济价值”
        (三) 强化“遗产旅游的供给质量”,淡化“遗产旅游数量”
        (四) 优化“遗产旅游的经营理念”
第四章 世界文化遗产安阳殷墟的保护和开发模式
    第一节 殷墟概况
    第二节 殷墟文化遗产价值
        (一) 历史价值
        (二) 科学艺术价值,是中国古代青铜器制造业巅峰的代表
    第三节 殷墟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分析
        (一) 展示手段单一,不能满足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 解说系统不完善,无法全面展示殷商文化内涵
        (三) 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缺乏,综合开发进程缓慢
        (四) 缺乏现代化的旅游市场营销手段,遗产旅游发展滞后
    第四节 殷墟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对策
        (一) 殷墟遗产旅游开发的原则
        (二) 殷墟遗址旅游开发的形象定位
        (三) 提升殷墟遗产旅游资源吸引力主要措施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基于ESP范式的中国旅游产业绩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绩效现状评价:“宏观喜、微观忧”
        二、远景绩效目标:建设世界旅游强国
        三、更高绩效内涵:打造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
    第二节 中国旅游产业的绩效问题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中国旅游产业绩效的统计量度
        三、对“统计绩效”的初步评价
        四、研究问题的进一步明确
    第三节 绩效问题的相关研究现状
        一、中国旅游业绩效测定研究评述
        二、旅游经济增长的宏观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三、旅游企业经营的微观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四、地方政府对旅游产业绩效影响的研究
        五、简评:绩效的深入研究需要分析方法的创新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框架
第二章 ESP 分析范式的理论架构
    第一节 市场结构与绩效
        一、理论概述
        二、行为基础上的市场结构与市场类型
        三、相关经验研究
        四、小结
    第二节 产权结构与绩效
        一、产权、产权结构
        二、产权激励、行为与绩效
        三、相关经验研究
        四、小结
    第三节 “产权-市场”结构的绩效分析维度
        一、产权与市场的相互关系
        二、对于中国产业绩效研究的意义
    第四节 产业发展的基本环境局限
        一、局限之一:资源禀赋
        二、局限之二:市场需求
        三、局限之三:制度安排
        四、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五节 ESP 分析范式的基本架构
        一、环境决定绩效:需收窄的套套逻辑
        二、环境对结构的影响
        三、ESP 分析范式的一般化表述
        四、对中国旅游产业绩效分析的启示
第三章 中国旅游产业的环境局限分析
    第一节 环境局限识别与绩效形成假说
        一、旅游资源
        二、旅游需求
        三、制度安排
        四、“制度- 结构- 绩效”假说
    第二节 中国旅游产业的主要制度环境
        一、所有制改革
        二、计划体制改革
        三、财政体制改革
    第三节 制度变迁中的中国旅游业发展
        一、所有制结构变化与企业行为激励转变
        二、旅游市场体系与竞争机制的逐步形成
        三、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模式的转变
    第四节 关键局限转变及其绩效分析含义
第四章 制度约束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
    第一节 几个理论要点
        一、地方政府的概念
        二、政府介入旅游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条件
        三、地方政府与中央、上级政府的(博弈)关系
        四、地方政府行为目标函数
    第二节 地方政府行为模型构建
        一、服从与抗衡——替代、要价与议价
        二、机会主义——竞赛、竞争与合作
        三、模型构建及其意义
    第三节 地方政府的具体行为及其解析
        一、行为总括
        二、纵向行为
        三、横向行为
        四、地方政府行为模式的总体判断
        五、案例分析:以婺源县政府为例
    第四节 地方政府的行为效应
        一、地方政府直接投资的效应
        二、保护与补贴国有企业的效应
        三、资本激励的投资效应
        四、主导投资的结构性效应
第五章 中国旅游产业的结构演化分析
    第一节 饭店业的结构分析
        一、产权结构
        二、市场结构
    第二节 旅行社业的结构分析
        一、产权结构
        二、市场结构
    第三节 景区业的结构分析
        一、产权结构
        二、市场结构
    第四节 转轨过程中的中国旅游产业市场演化分析
        一、转轨过程中的不同市场类型
        二、中国旅游产业的市场演化路径
        三、中国旅游产业性质的变化与含义
第六章 中国旅游产业的市场均衡分析
    第一节 产权异质与企业经营目标差异
        一、国企目标:可支配收益最大化
        二、非国企目标:利润最大化
    第二节 结构约束下的企业典型行为
        一、规模扩张
        二、成本节约
        三、产品差别化
        四、制度性寻租
        五、案例分析:以红珠山宾馆为例
    第三节 不同市场类型的产业均衡分析
        一、完全的政府垄断市场均衡
        二、国企主导的垄断竞争市场均衡
        三、两类竞争性市场均衡
    第四节 均衡结果的绩效验证——ESP 范式的一个检验
        一、产业绩效的形成机制
        二、饭店业的绩效
        三、旅行社业的绩效
        四、景区业的绩效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ESP 范式应用的分析结论
        一、所有制、计划体制、财政体制是旅游业绩效形成的主要制度根源
        二、地方政府间的旅游投资竞争是旅游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三、产权与市场的结构冲突程度是产业利润率的主要决定因素
    第二节 中国旅游产业绩效的揭示与考量
        一、“增值”的绩效
        二、“隐藏”的绩效
        三、“富民”的绩效
        四、绩效的整体考量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旅游资源开发价值为何被夸大——对旅游资源评价误区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三江源国家公园居民对社会生态转型适应与对策研究[D]. 马婷.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2]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D]. 李治兵.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3]我国邮轮旅游中的法律关系研究[D]. 谢忱.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4]衡山县野莓谷村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研究[D]. 曾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2)
  • [5]库车县旅游发展研究[D]. 王艳婷.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 [6]李庄古镇文化旅游偏好差异性研究[J]. 解巍. 山西档案, 2016(05)
  • [7]社区营造视角的古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 ——以徽州古村落为例[D]. 王淑佳.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1)
  • [8]基于网络视角的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研究[D]. 孙建超. 武汉大学, 2012(11)
  • [9]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研究 ——以安阳殷墟为例[D]. 李建军. 四川师范大学, 2011(07)
  • [10]基于ESP范式的中国旅游产业绩效分析[D]. 司马志.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0(05)

标签:;  ;  ;  ;  ;  

旅游资源开发价值为何被夸大——对旅游资源评价误区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