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纸芦苇浆生物降解前后残留木质素结构特征对比研究

牛皮纸芦苇浆生物降解前后残留木质素结构特征对比研究

一、硫酸盐苇浆残余木素生物降解前后结构特征的对比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璐[1](2020)在《臭氧漂白中纸浆黏度的保护 ——壳聚糖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近二十年来,臭氧用于纸浆的漂白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目前,纸浆臭氧漂白仍然还没有得到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纸浆臭氧漂白过程中臭氧对纸浆碳水化合物的严重破坏,造成纸浆黏度大幅度下降。论文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自行设计的实验室装置模拟高浓、中浓及低浓纸浆臭氧漂白过程,对比研究漂后纸浆的黏度、结晶度、羧基含量等纤维性能表征因数,结果表明臭氧漂白时纸浆浓度严重影响漂后纸浆纤维性能。其中低浓纸浆臭氧漂白过程脱木素选择性最高,对碳水化合物的破坏最少,可以获得较好的漂后纤维性能,其较佳的工艺参数和结果如下:浆浓3%,臭氧用量1%;漂后纸浆白度:39.6%ISO,卡伯值:12.6,黏度:743 m L/g。本论文对臭氧漂白过程中纸浆黏度保护剂的研究是在低浓纸浆条件下进行的。论文对比研究了已知的、效果较好的保护剂如草酸、叔丁醇、硫酸镁等与新的黏度保护剂壳聚糖在臭氧漂白过程中的作用效果,通过对漂后纸浆物理性能及结晶度、红外、纸浆羧基含量的对比研究,进行了壳聚糖保护机理的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添加壳聚糖后,纸张物理性能有所提高,抗张、撕裂及耐破指数分别提升了54.45%、15.79%及29.89%。纸浆结晶度上升,羧基含量下降,脱木素选择性提高,对碳水化合物的保护作用增强,所入选对比的黏度保护剂中,壳聚糖对改善漂后纸浆性能的效果最好,单段臭氧漂后纸浆白度:42.9%ISO;卡伯值:11.7;黏度:796 m L/g。在前面对比研究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深入探讨了添加壳聚糖作为黏度保护剂的臭氧漂白工艺,分别就壳聚糖分子量、脱乙酰度及浓度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设计了壳聚糖脱乙酰度(A)、壳聚糖浓度(B)、壳聚糖分子量(C)三因素三水平试验,并对试验结果以纸浆的黏度、白度、卡伯值为表征进行响应面分析,预测最优结果。结果表明,脱乙酰度:95%;浓度:4%;分子量:9万的壳聚糖作为添加剂时,得到漂后纸浆黏度、白度及卡伯值的均值分别为806 m L/g、44.3%ISO及10.71,此时黏度保护剂效果最佳。对比原浆、低浓臭氧漂后浆料及添加壳聚糖的臭氧漂后浆料的结晶度及比表面积和吸附行为,发现臭氧漂后比表面积增大,有利于纤维间的结合,结晶度升高。添加壳聚糖后,对碳水化合物的保护作用增强,且Zeta电位论证了添加的壳聚糖吸附于纤维素表面,纤维吸附能力下降。红外特征峰的变化及扫描电镜的微观分析表明,添加壳聚糖对纸浆黏度的保护有积极作用。

陈霞[2](2019)在《低浓阔叶木浆臭氧漂白工艺及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造纸工业排放的标准越来越严格,纸浆漂白段的污染控制成为实现造纸工业清洁生产的关键因素。臭氧作为一种高效的含氧漂剂,越来越受到造纸工业的重视。低浓纸浆臭氧漂白工艺的研究将为臭氧在纸浆漂白中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一条更有效、更具有可操作性的途径。阔叶木作为我国主要的造纸原材料之一,选择阔叶木浆作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具有较为广泛的针对性。本论文采用自主设计的实验室低浓臭氧漂白反应装置对低浓硫酸盐阔叶木浆的臭氧漂白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浆浓、pH、臭氧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低浓阔叶木浆臭氧漂白工艺的影响,得到各自较适宜的工艺条件范围;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优化法对臭氧漂白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浆浓、pH和臭氧用量为响应因子,根据Box-Behnken实验,分析3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漂后纸浆白度、卡伯值以及黏度影响的显着性,得到该低浓阔叶木浆臭氧漂白的较优工艺条件为:浆浓3%,pH=2.0,臭氧用量1.0%,该实验条件下臭氧漂后阔叶木浆的白度、卡伯值、黏度分别为:43.5%ISO,7.47,700 mL/g。以臭氧用量作为自变量,研究臭氧漂白效果随臭氧用量的变化,得到卡伯值随臭氧用量变化的经验模型为:K=7.359x(O3CON)-0.2318,以0.8%的臭氧用量为分界点,分别得到黏度、白度随卡伯值变化的分段函数,并建立了漂白效率、选择性与臭氧用量之间的关系模型。臭氧漂白的动力学模型包含脱木素动力学模型以及碳水化合物降解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臭氧漂白过程反应复杂,其反应速率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臭氧漂白的脱木素动力学采用指数模型:脱木素反应活化能E=40.190 KJ/mol。碳水化合物的降解动力学可看做由两个零级反应组成:其中,E2=68.133 KJ/mol,E3=40.132 KJ/mol。根据漂后纸浆的红外光谱、结晶度分析以及纤维形态观察对臭氧漂白的机理进行研究。红外光谱分析和结晶度变化表明低浓纸浆的臭氧漂白会破坏苯环上的羰基等发色基团,使木素降解溶出,纤维素的纯度提高;V助剂的添加可以提高漂后浆料的结晶度,使纤维素得到保护。纤维形态观察发现,臭氧漂白会对纤维表面造成损伤,使纤维表面出现严重的撕裂和分丝帚化现象;添加V助剂能有效保护纤维,减轻臭氧对其的破坏。

何甜[3](2018)在《低浓纸浆臭氧漂白传质动力学及漂白工艺的研究》文中认为臭氧作为一种高效、无污染的造纸漂白剂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近年来环境保护要求的日渐严格,造纸企业对漂白工段废水的污染负荷的控制要求也不断提高,臭氧漂白作为减轻漂白废水污染的有效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臭氧在纸浆漂白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高浓纸浆和中浓纸浆的漂白,较少低浓纸浆臭氧漂白的研究报道。在实验室规模下引进新的臭氧漂白自动化反应设备对低浓度纸浆臭氧漂白进行工艺研究。以高浓、中浓纸浆臭氧漂白动力学作为研究基础,从传质学角度分析研究低浓纸浆臭氧漂白的漂白效率,对比高、中、低浓臭氧漂白效率,发现纸浆臭氧漂白的反应效率与纸浆初始浓度无关。同时研究反应时间和搅拌速度对低浓纸浆臭氧漂白的影响,得出低浓纸浆臭氧漂白的适宜条件为:反应时间30min,搅拌速度800r/min。论文对低浓度亚麻浆臭氧漂白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出其较佳的工艺条件为:浆浓3%、臭氧用量1.0%o.d.p、pH=2、臭氧浓度120g/Nm3。论文还研究了低浓纸浆臭氧漂白前纸浆初始Kappa值对臭氧漂白的影响,得出臭氧漂白前纸浆Kappa值为13时,低浓纸浆臭氧漂白效果较佳,臭氧漂白后亚麻浆的黏度、白度、Kappa值分别为:658mL/g、69.2%ISO、8.1。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的添加剂对碳水化合物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V助剂能显着提高臭氧漂白的脱木素选择性,提高漂后纸浆白度,减小黏度降低幅度,改善漂后纸浆性能。其白度提高2.4%ISO,黏度提高72 mL/g,选择性提高1.84。论文根据亚麻浆的纤维特征对其漂白段进行工艺改造和优化,提出OZEP四段漂白方法,得到纸浆黏度、白度分别为:664 mL/g、86.0%ISO。同时对漂白工段废水进行循环回用,不仅可以减少漂白段用水量,同时可以降低漂白废水的污染负荷,废水的CODcr、BOD5和色度分别保持在较低水平。对比CEH、ECF、TCF漂白工艺漂后废水的污染负荷,采用OZEP漂白后废水CODcr、BOD5和色度明显降低,其CODcr为1000mg/L、BOD5为185mg/L、色度为910C.U,证实了含低浓臭氧漂段的OZEP漂白流程属清洁生产流程。对比分析高浓纸浆臭氧漂白和低浓纸浆臭氧漂白后纸浆的聚戊糖含量、羧基含量及纤维素结晶度,得出:采用低浓纸浆臭氧漂白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臭氧对碳水化合物的降解作用;漂白过程中添加V助剂后,纸浆中羧基含量明显减小,结晶度相对增加,说明V助剂的添加在较大程度上减少了臭氧对碳水化合物的降解作用。利用显微镜、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分析了高浓、低浓纸浆臭氧漂白及添加V助剂后纤维的形态变化和特征吸收的变化情况,从微观角度证实了臭氧漂白时,采用低浓纸浆臭氧漂白工艺及添加V助剂对提高臭氧脱木素选择性和保护碳水化合物的积极作用。

王继坤,赵力超,刘欣,曹庸,曹素芳[4](2015)在《广林9号桉叶木质素的结构表征》文中认为为了综合利用桉叶资源,采用二氧六环法从广林9号桉叶中制备木质素,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功能基团测定、红外光谱分析、紫外光谱分析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等结构表征。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取的桉叶木质素的C、H、O、N元素含量分别为w(C)=52.87%,w(H)=5.65%,w(O)=40.11%,w(N)=1.37%,甲氧基含量为16.09%,C9单元式为C9H9.86O4.69(OCH3)0.979,单元相对分子质量为222.0;桉叶木质素中酚羟基的质量分数为1.429%,羧基为1.01%,桉叶木质素每个C9单元中所含的的酚型α、酚型γ、非酚型α、非酚型γ的个数分别为0.005 0、0.003 4、0.004 7、0.005 9,总羰基个数为0.019;桉叶木质素在紫外光谱中的278和251nm处有较强吸收;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分析表明,桉叶木质素分子结构中含有较多数量的羟基、甲氧基、苯环等结构,属于愈创木基-紫丁香基型木质素。本研究为桉叶这一废弃性再生资源的进一步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金艳羽[5](2014)在《硫酸盐竹浆高浓臭氧漂白工艺与机理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纸与纸制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我国木材原料又严重短缺,这成为制约我国造纸工业发展的瓶颈。另外,我国制浆造纸工业排放的有毒、有害漂白含氯废水已成为造纸环境污染的主要方面之一。鉴于我国的竹类资源丰富,竹子制浆造纸性能良好,为了弥补木浆原料的不足,促进我国造纸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竹类资源,采用臭氧等不含任何氯漂段的新工艺,实现制浆与漂白过程全封闭的少污染纸浆漂白工艺,从源头上实现制浆造纸的清洁化生产。基于减轻污染和提高漂白浆的质量等要求,选择臭氧作为漂剂,臭氧能有效的脱除木素,提高纸浆的白度。本论文立足于这一点,采用高效高浓臭氧漂白反应器,设计正交试验,探寻了浆浓、臭氧浓度、反应时间对硫酸盐漂白纸浆性能的影响,并找出臭氧漂白反应的最优条件:在室温下,采用35%40%浆浓,臭氧浓度为125g·Nm-3,反应时间3min的条件,所得浆料的白度为69.4%ISO,粘度为700mL·g-1,kappa值为5.1。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的助剂对碳水化合物的保护作用,V助剂显着提高臭氧漂白的选择性,提高漂后纸浆的白度,减少了粘度损失的幅度,改善漂后纸浆的性能。其白度提高了2.1%ISO,粘度提高了80mL·g-1,选择性提高了1.3。之后进一步对硫酸盐竹浆臭氧漂白后的过氧化氢漂白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漂白的基础上,用响应面分析法得到了过氧化氢漂白的最优漂白条件:H2O2用量2.5%,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112min为漂白反应条件,得到纸浆白度为88.8%ISO,粘度为763ml.g-1。最后研究了硫酸盐竹浆以臭氧漂白为基础的TCF漂白工艺,研究各个漂白工段(OAZP)的返黄情况以及物理性能,并与传统的CEH漂白进行对比。TCF漂白流程后抗张指数为61.43N·m2·g-1,撕裂指数为10.47mN·m2·g-1,耐破指数为5.01Kpa·m2·g-1,耐折度为53次,比CEH的漂白效果好。在臭氧漂白最佳条件下,利用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纤维质量分析仪观察臭氧漂白前后纤维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臭氧漂白后纤维变短变粗,纤维表面轻微帚化、起毛和撕裂,并产生细小纤维及碎片。利用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衍射对硫酸盐竹浆高浓臭氧漂白的机理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臭氧漂白使苯环开环,并使其羟基化,增加了臭氧亲木素的能力,进而木素降解溶出。并且臭氧漂白过程中苯环上的羰基等发色集团被破坏,从而使纸浆白度提高。臭氧漂白前后结晶度分别为40.68%、38.79%。臭氧漂白前后其衍射峰位置没有太大变化,并且强度下降很小,说明臭氧漂白对碳水化合物的降解作用很小。最后,对比研究了管式臭氧发生器与板式臭氧发生器设备上的差异以及在臭氧漂白工艺上的差别,并且研究了管式臭氧发生器的性能参数,实验结果充分显示了管式臭氧发生器的稳定性。与板式臭氧发生器相比,管式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浓度高且稳定,高浓臭氧漂白效率更高,漂白效果更好,更接近于实际生产。

黄晶晶[6](2014)在《麦草烧碱蒽醌浆自助清洁高效臭氧漂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木材资源短缺,利用禾草类原料制浆造纸虽然问题不少,但却是解决我国造纸资源工业原料严重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对草类现行的碱法纸浆如何进行高选择性臭氧漂白以获得高品质的全无氯(TCF)漂白浆对于推动草类制浆工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课题采用自制高浓臭氧漂白反应装置,对传统烧碱蒽醌麦草浆的臭氧漂白工艺做了系统的研究,臭氧最优漂白工艺为:浆浓40%、臭氧流量0.9kg/(odt·min)、漂白时间10min,助剂草酸用量1.19%,pH=1.5,所获得浆料白度增加33.1%ISO,Kappa值下降58.81%,黏度降低185ml/g。研究表明:影响臭氧漂白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浆浓,其次是pH值,漂白时间有一定影响,臭氧流量影响最弱。漂白过程中加入草酸助剂,漂后浆黏度明显增加,漂白选择性提高,白度略有增幅,Kappa值基本持平。未除杂浆漂白效果优于除杂浆。对于麦草浆碳水化合物起保护作用最为明显的草酸的量化跟踪,构建起了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漂白废液及预处理液中草酸根含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漂白过程中产生的草酸利用为主要目的进行的废液循环利用的研究表明:循环过程对麦草浆的臭氧漂白没有负面影响,循环废液有机负荷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趋于平缓(增幅很小),循环废液BOD5/CODcr均在0.45以上,具有可高度生物降解的优势,废液最接近于可进行封闭循环的状态。通过对漂后浆还原性、羧基含量测定及红红外光谱(FTIR)的分析,以及对麦草烧碱蒽醌浆臭氧漂白脱木素机制,碳水化合物降解,杂细胞影响做了初步研究,发现:1)中低浓臭氧漂白效果差,因为碳水化合物降解速率高于脱除木素速率,臭氧用于反应脱木素的量很少;2)加入草酸后对木素脱除促进效果一般,但明显抑制C-H和C-OH反应,有利保护纤维不被过度降解;3)未除杂浆漂白效果比除杂后效果好,与纤维细胞相比,杂细胞更易于与臭氧反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纤维的作用。

韦维[7](2012)在《硫酸盐苇浆高效氧脱木素及清洁漂白工艺的研究》文中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造纸业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放在了重要的战略位置,在削减污染物排放量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未来的“十二五”期间,我国在环保方面的政策将越来越严格。针对这种情况,造纸业更要加快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步伐。合理利用好非木材纤维原料,包括利用芦苇、竹、蔗渣等草类资源,仍将是解决我国造纸原料短缺的一条出路。而纸浆清洁生产也仍将是制浆业的发展趋势。本文以硫酸盐苇浆为原料,探讨了过氧化氢强化两段氧脱木素的优化工艺条件、并探索了后续TCF和ECF漂白工艺,在降低漂白成本和污染负荷方面,具有比较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首先对硫酸盐苇浆的过氧化氢强化氧脱木素工艺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两段氧脱木素过程中加入H2O2能够提高脱木素效果,且H2O2加在第一段比加在第二段有更好的脱木素效率和白度。氧脱木素最佳工艺条件为:第一段氧脱木素NaOH用量2.5%、H2O2用量0.3%,氧压0.6MPa、MgSO4用量0.5%、温度85℃、时间45min、浆浓10%;第二段氧脱木素NaOH用量1.2%、氧压0.4MPa、温度100℃、时间45min、浆浓10%。氧脱木素后,纸浆卡伯值下降到6.9,粘度为1046.6mL·g-1,白度达到57.5%ISO,脱木素率可以达到62.3%。然后对硫酸盐苇浆的后续TCF漂白工艺进行研究。在过氧化氢漂段前加一段活化处理,可提高其漂白效果,还能有助于保护漂浆的强度。活化预处理和常压或高温高压过氧化氢漂白都能组成一个高效的漂白组合,且组合顺序以MP1MP2、MPPo、MPMPo较好。三种漂序(Op-O)MP1MP2、(Op-O)MPPo、(Op-O)MPMPo都能将硫酸盐苇浆漂至85%ISO左右,而以(Op-O)MPPo漂序中的粘度下降最多,但白度稳定值最好。对于漂后纸浆强度性能,以漂序(Op-O)MP1MP2的最好,(Op-O)MPPo的最差。接着对硫酸盐苇浆的后续ECF漂白工艺进行研究,根据漂序ODED和OHMP探讨ODMP流程的效果。漂后纸浆白度(Op-O)DMP>(Op-O)HMP>(Op-O)DED2>85%ISO,纸浆粘度(Op-O)DED2>(Op-O)DMP>(Op-O)HMP,返黄值(Op-O)DED2>(Op-O)HMP>(Op-O)DMP。综合比较各个漂白流程的纸浆光学、强度性能和废水负荷,ECF漂白以(Op-O)DMP漂白流程最佳。最后,将ECF和TCF漂白结果与传统三段漂CEH进行了比较。对于ECF和TCF漂白,两者的漂浆质量相差不大,TCF漂白的化学药品成本和运行成本都高于ECF,但是TCF对环境的影响远小于ECF,而ECF漂白中以(Op-O)DMP经济性最好。但是无论是ECF和TCF漂白,综合考虑漂后纸浆质量、漂白运行成本或对环境的影响方面,则都优于CEH漂白,这也说明了高效氧脱木素可以大大降低后续漂白负荷,可见实验所选择的ECF/TCF漂白工艺,都有着比较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吴祖东[8](2011)在《甘蔗渣氧碱浆的臭氧漂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丰富的甘蔗渣资源为我国制浆造纸工业提供重要的非木材原料;氧碱蒸煮结合氧系漂白为实现草类原料清洁化制浆又进了一步;对氧碱浆如何进行高选择性的臭氧漂白以获取高白度的TCF漂白浆成为了制备氧系纸浆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自制的高浓臭氧漂白反应器对甘蔗渣氧碱浆臭氧漂白的工艺作了系统的研究,优化后的臭氧漂白工艺为:浆浓40%、臭氧流量0.9kg·min-1/odt、处理时间10min、助剂复合酸的用量1.5%以及pH=2.5,所得的浆料Kappa值下降65.49%、白度增加16.0%ISO以及黏度降低55mL·g-1。以臭氧段为基础的TCF漂白研究说明:甘蔗渣氧碱浆的Kappa值和白度具有显着的臭氧漂白时间区域敏感性,10min左右可作为临界点;P或Po补充漂白能减轻返黄,提高白度的稳定性,同时具有良好的漂白选择性等优点;采用ZP和Z(Po)均能得到品质优良的终漂浆;ZP和Z(Po)终漂浆的强度普遍高于原浆,其耐破指数、抗张指数、撕裂指数和耐折度的水平分别为3.31~3.36kP·m2·g-1、54.0~56.9N·m·g-1、4.92~5.43mN·m2·g-1和142~201次。浆料中聚戊糖、羧基和结晶度测定结果表明,原浆以及臭氧漂白浆中半纤维素的含量很高,添加助剂的臭氧漂白对碳水化合物有一定保护作用;甘蔗渣氧碱原浆种含有较高的羧基,臭氧漂白使羧基含量减少;助剂的添加可以提高臭氧漂后浆料的结晶度,保护了纤维素。臭氧漂白废液中各组分量的分布情况显示,臭氧对浆料以及其降解产物有持续的作用;添加助剂能改善脱木素的效果,保护碳水化合物,提高臭氧漂白的效率和选择性。利用红外光谱、13C-核磁共振以及质谱对甘蔗渣氧碱浆的臭氧漂白脱木素机制和碳水化合物降解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臭氧漂白使纸浆中的木素及其结构单元中的甲氧基、侧链和β-O-4等结构遭到破坏溶出,同时碳水化合物也受到氧化降解;添加助剂能强化臭氧对浆料以及降解产物中木素的破坏作用,大大地抑制了对碳水化合物C-H键和C-OH键的氧化反应,从而减轻了对浆料中碳水化合物的氧化降解作用,提高了臭氧漂白的选择性。

刘鑫[9](2010)在《玉米秸秆深度脱木素蒸煮及可漂性研究》文中提出深度脱木素蒸煮能够在蒸煮阶段脱除更多的木素,从而减轻漂白的压力和药品用量。蒸煮黑液是可被回收利用,而漂白废液处理比较困难,所以在蒸煮阶段尽量脱除木素,可以减少漂白阶段的化学品用量。本论文对玉米秸秆浆深度脱木素蒸煮进行了初步探讨。本研究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碱-葸醌和碱-亚钠两种蒸煮方式,探讨深脱木素蒸煮过程中木素含量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氢氧化钠用量的增加,浆得率持续降低,浆的卡伯值先降低后趋于平衡,再增加氢氧化钠用量卡伯值不再明显下降,说明蒸煮阶段并不能完全脱除木素,剩余的木素还是需要漂白段脱除。采用红外谱图分析正常蒸煮的浆和深度蒸煮的浆,并没有明显的基团变化,说明深度蒸煮并没有对浆的基团产生影响。为探讨浆的卡伯值不会持续下降的原因,对纤维进行了反吸附实验,采用不同有效氯含量的次氯酸漂白,分别得到不同白度的浆。然后模拟蒸煮条件,按液比加入一定体积的黑液,对这部分纤维进行反吸附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白度的浆放入同一份黑液中,反吸附后的浆的卡伯值基本相近,说明黑液在纤维上的反吸附是造成浆的卡伯值不能持续降低的一个原因。浆经过次氯酸漂白后进行黑液反吸附,对反吸附前后的浆进行红外谱图分析,发现反吸附后的浆只比反吸附前的浆多一个苯环骨架的振动吸收峰,没有新的吸收峰产生,说明黑液纤维中的反吸附是物理吸附过程,没有形成新的化学键。按不同有效氯漂白所得到的不同白度,对反吸附后的浆进行过氧化氢漂白,碱蒽醌浆的卡伯值变化量先增加后趋于平衡,碱亚钠浆的卡伯值变化量基本相等,两种浆过氧化氢的消耗率却基本相等,说明碱蒽醌浆从黑液中吸附的木素比残余木素更容易漂白,而碱亚钠浆从黑液中吸附的木素与残余木素的可漂性基本相同。

姚春丽[10](2008)在《尾巨桉制浆工艺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以尾巨桉为原料,测定其材性,并采用不同制浆方法、生物预处理及不同漂白程序,添加表面活性剂和干强剂,对其制浆适应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尾巨桉的工业应用提供数据和理论指导。对尾巨桉材性和APMP制浆工艺及其机理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尾巨桉相比于其它桉木的综纤维素含量高(75.8%),木材色泽较浅,基本密度比较小(0.487g/cm3),纤维长宽比最大61,柔性系数比较大;得到尾巨桉APMP较适宜的化学预处理条件,尾巨桉APMP的白度达到了66%ISO,运用NOSA统计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得出了尾巨桉APMP裂断长、白度与化学预浸条件的回归方程。对不同立地条件下尾巨桉KP-AQ的制浆工艺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东门和雷州尾巨桉材性差别不大。得出东门和雷州尾巨桉尾巨桉KP-AQ制浆的蒸煮工艺条件比较相近。对雷州尾巨桉KP-AQ浆进行漂白研究,得出常规D1-E-D2-P漂后浆白度为81.1%,黏度为972mL/g。通过丙酮抽滤后,白度上升到83.2%;用Mg(OH)2代替NaOH的漂后浆白度为81.0%,黏度为931mL/g;原浆经氧漂后白度为58.4%,黏度为914mL/g,卡伯值为7.76;O-D1-E-D2漂后纸浆白度为86.0%,黏度为872mL/g;O-D-E-P漂后纸浆白度为85.4%,黏度为883mL/g。用T.lanuginosus产木聚糖酶预处理雷洲尾巨桉KP-AQ浆,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木聚糖酶用量10U/g,反应时间90min,处理温度60℃,pH值6.0,浆浓度10%。纸浆白度为55.2%,卡伯值为8.38。纸浆黏度有所提高,木聚糖酶助漂后纸浆物理强度有所增加。研究生物漂白机理得出:木聚糖酶处理后,浆中聚戊糖的含量下降了3.51%,酸不溶木素含量下降了0.12%。经X射线衍射仪分析,木聚糖酶处理前后纤维素的结晶度变化不大。扫描电镜分析得出,未经木聚糖酶预处理纸浆纤维表面比较光滑,结构紧密。经过预处理浆纤维表面出现了孔隙。对照浆和酶解浆的红外光谱和酶解液紫外光谱分析得出,木聚糖酶生物处理后纤维上产生游离羟基,增加了纤维间的氢键结合。木聚糖酶降解了纸浆中的部分木聚糖,溶出纸浆中的少量木素。与其它木聚糖酶相比,由T.lanuginosus产木聚糖酶预处理浆料黏度提高,酶用量少。雷洲尾巨桉KP-AQ浆TCF漂白的O-X-Mn-P中,纸浆白度达到80%,而黏度在800mL/g以上;轻(超轻)ECF工艺漂白尾巨桉KP-AQ浆,O-X-A-D1-Ep-D2漂白效果较好。总用氯量为0.95%时,纸浆白度达到85%以上。比达到相同白度的常规ECF(O-D1-E-D2)节省60%ClO2,比O-D1-Ep-D2漂白工艺节约40%ClO2,降低了漂白废水污染负荷。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在尾巨桉AS-AQ制浆及其各段漂白中的作用及机理。得到了添加LAS尾巨桉AS-AQ蒸煮的最佳条件,LAS能够使纸浆得率增加,白度提高,黏度增加,保水值增加,苯醇抽出物降低;加入LAS并没有使蒸煮液中蒽醌颗粒的粒径减小,蒸煮液中小于0.45μm粒径的蒽醌浓度在常温下比无LAS要低35%;LAS使木片内部的蒽醌含量大幅度的增加,使100℃和120℃的磺酸基数量提高了。在氧漂过程中最优的助剂为复合型表面活性剂(0.25%LAS和0.25%AEO-9)使白度增加3.6度,卡伯值降低1.3,黏度稍有降低;木聚糖酶在Tween80加入量20mg/mL时,酶活达到最大并提高27%;H2O2漂白的最佳助剂为NP系列,加入0.25%NP-10和0.75%NP40时,HLB值为16.1时效果最佳;在O-X-Q-P各段均加入助剂,可以使白度增加5.1度,手抄片纸浆物理强度增加。研究了添加壳聚糖类和淀粉类干强剂的效果。通过壳聚糖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将其应用在尾巨桉KP-AQ浆中。结果表明,CTSAD(壳聚糖-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比CTS(壳聚糖)各项物理强度指标提高明显,且用量较少。电子显微镜下看出,加入助剂后纤维交织状况更加密集,尤其加CTSA后,纤维交织的密集程度较之空白纸样有很大提高。探讨了阳离子淀粉-丙烯酰胺二元接枝共聚物、CTSAD三元接枝共聚物及混合使用工艺条件及其增干强效果。接枝率为35.59%阳离子淀粉-聚丙烯酰胺应用效果很好。用量在0.8%,打浆度在46°SR附近,成纸的撕裂指数由4.7mN·m2/g提高到9.5mN·m2/g,耐折度由229次提高到278次,抗张指数由74.70N·m/g提高到147.94N·m/g。对于混合增强剂,在反应温度40℃,pH8.5,阳离子淀粉-丙稀酰胺二元接枝共聚物与C他SAD三元接枝共聚物之比为5:5时,纸张的撕裂度、耐折度、抗张指数分别得到显着提高,并为碱性造纸和低定量造纸提供可能。

二、硫酸盐苇浆残余木素生物降解前后结构特征的对比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硫酸盐苇浆残余木素生物降解前后结构特征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臭氧漂白中纸浆黏度的保护 ——壳聚糖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纸浆漂白技术的发展
        1.1.2 纸浆臭氧漂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2 臭氧漂白的现状及应用
        1.2.1 中高浓纸浆的漂白现状
        1.2.2 低浓纸浆的臭氧漂白
        1.2.3 臭氧的性质及制备
        1.2.4 臭氧漂白的作用机理
    1.3 臭氧漂白过程的选择性及其改善
        1.3.1 臭氧漂白选择性差的原因
        1.3.2 改善臭氧漂白选择性的措施
    1.4 新型添加剂壳聚糖的研究发展趋势
        1.4.1 甲壳素和壳聚糖的理化性质
        1.4.2 壳聚糖在制浆造纸工业上的应用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研究技术路线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中及低浓阔叶木浆臭氧漂白工艺的对比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装置
        2.1.3 实验方法
        2.1.4 分析与检测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浆浓对漂后纸浆性能的影响
        2.2.2 高、中和低浓纸浆臭氧漂后纤维结果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低浓阔叶木浆臭氧漂白黏度保护剂的筛选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原料
        3.1.2 实验装置
        3.1.3 实验方法
        3.1.4 分析检测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各种保护剂用量对低浓阔叶木浆臭氧漂白的影响
        3.2.2 添加剂对臭氧漂后纤维的影响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添加壳聚糖的臭氧漂白工艺的探究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原料
        4.1.2 实验装置
        4.1.3 实验方法
        4.1.4 分析与检测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添加壳聚糖的臭氧漂白过程单因素实验
        4.2.2 响应面法分析优化纸浆臭氧漂白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壳聚糖在低浓臭氧漂白中机理的初探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原料
        5.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1.3 分析与检测
    5.2 结果与讨论
        5.2.1 结晶度分析
        5.2.2 红外光谱分析
        5.2.3 羧基含量及漂后浆料Zeta电位分析
        5.2.4 纤维比表面积及吸附行为分析
        5.2.5 扫描电镜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低浓阔叶木浆臭氧漂白工艺及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造纸原料的现状与发展
        1.1.2 纸浆漂白工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2 纸浆漂白工艺
        1.2.1 ECF漂白技术
        1.2.2 TCF漂白技术
    1.3 臭氧漂白(Z)
        1.3.1 臭氧的性质及漂白机理
        1.3.2 臭氧漂白过程的影响因素
        1.3.3 中、高浓纸浆的臭氧漂白
        1.3.4 低浓纸浆的臭氧漂白
    1.4 纸浆漂白动力学
        1.4.1 二氧化氯脱木素和漂白动力学
        1.4.2 氧脱木素动力学
        1.4.3 过氧化氢漂白动力学
        1.4.4 臭氧漂白传质模型和动力学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主要工作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意义
        1.5.2 主要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低浓阔叶木浆臭氧漂白工艺的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分析与检测
    2.2 结果与讨论
        2.2.1臭氧漂白过程单因素实验
        2.2.2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漂白工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低浓阔叶木浆臭氧漂白经验模型的建立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原料
        3.1.2 实验方法
        3.1.3 分析与检测
    3.2 结果与讨论
        3.2.1 臭氧用量对纸浆脱木素的影响
        3.2.2 黏度、漂白选择性方程的建立
        3.2.3 白度方程的建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浓阔叶木浆臭氧漂白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原料
        4.1.2 实验方法
        4.1.3 分析与检测
    4.2 脱木素动力学
        4.2.1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4.2.2 脱木素反应级数的确定
        4.2.3 臭氧用量对脱木素动力学的影响
        4.2.4 pH对脱木素动力学的影响
        4.2.5 温度对脱木素动力学的影响
        4.2.6 脱木素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4.3 碳水化合物降解动力学
        4.3.1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4.3.2 温度对碳水化合物降解动力学的影响
        4.3.3 臭氧用量对碳水化合物降解动力学的影响
        4.3.4 pH对碳水化合物降解动力学的影响
        4.3.5 碳水化合物降解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低浓阔叶木浆臭氧漂白机理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原料与实验方法
        5.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1.3 分析与检测
    5.2 结果与讨论
        5.2.1 红外光谱分析
        5.2.2 XRD分析
        5.2.3 纤维质量分析
        5.2.4 纤维形态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低浓纸浆臭氧漂白传质动力学及漂白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制浆造纸工业的现状与发展
        1.1.2 制浆造纸工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2 纸浆漂白工艺
        1.2.1 ECF漂白
        1.2.2 TCF漂白
        1.2.3 纸浆漂白工艺的发展趋势
    1.3 臭氧漂白
        1.3.1 臭氧性质
        1.3.2 臭氧漂白的机理
        1.3.3 臭氧漂白的影响因素
    1.4 高浓、中浓纸浆臭氧漂白
        1.4.1 高浓纸浆臭氧漂白
        1.4.2 中浓纸浆臭氧漂白
        1.4.3 中、高浓臭氧漂白动力学模型
    1.5 低浓纸浆臭氧漂白
    1.6 亚麻浆作为造纸纤维原料
        1.6.1 亚麻纤维性能
        1.6.2 亚麻纤维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1.7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1.7.1 研究意义
        1.7.2 研究内容
        1.7.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低浓纸浆臭氧漂白传质动力学的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装置
        2.1.3 实验方法
        2.1.4 分析检测
    2.2 结果与讨论
        2.2.1 高、中、低浓传质动力学的对比研究
        2.2.2 反应时间对传质过程的影响
        2.2.3 搅拌速率对传质过程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低浓亚麻浆臭氧漂白工艺的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原料
        3.1.2 实验方法
        3.1.3 分析检测
    3.2 实验设计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低浓臭氧漂白过程中各因素的影响
        3.3.2 臭氧浓度对低浓纸浆臭氧漂白的影响
        3.3.3 初始Kappa值对低浓纸浆臭氧漂白的影响
        3.3.4 添加剂对低浓纸浆臭氧漂白的影响
    3.4 结论
第四章 含低浓臭氧漂段的TCF漂白及水循环工艺研究
    4.1 实验
        4.1.1 实验原料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亚麻浆OZEP漂白后纸浆的漂白性能
        4.2.2 TCF漂白过程中纸浆的物理性能的变化
        4.2.3 臭氧漂段循环用水量对纸浆性能和废水污染负荷的影响
        4.2.4 臭氧漂段循环用水次数对纸浆性能和废水污染负荷的影响
        4.2.5 不同漂白工艺流程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低浓纸浆臭氧漂白机理的探究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原料
        5.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1.3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纸浆聚戊糖、羧基和结晶度分析
        5.2.2 浆料的纤维形态
        5.2.3 扫描电镜
        5.2.4 红外表征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广林9号桉叶木质素的结构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桉木质素的提取及纯化
        1.2.2 桉木质素的元素分析
        1.2.3 桉木质素的功能基的测定
        1.2.3. 1 甲氧基含量测定
        1.2.3. 2 酚羟基含量的测定[15]
        1.2.3. 3 羰基含量测定
        1.2.3. 4 羧基含量的测定[17]
        1.2.4 红外光谱分析
        1.2.5 紫外光谱分析
        1.2.61H-NMR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桉叶木质素的元素分析
    2.2 桉叶木质素中功能基的测定
        2.2.1 桉叶木质素的酚羟基和羧基含量
        2.2.2 桉叶木质素的羰基含量
    2.3 桉叶木质素的红外光谱
    2.4 桉叶木质素的紫外光谱
    2.5 桉叶二氧六环木质素的1H-NMR
3 结论

(5)硫酸盐竹浆高浓臭氧漂白工艺与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造纸工业的现状与发展
        1.1.2 制浆造纸工业存在的问题
    1.2 竹材资源的开发利用
        1.2.1 非木材纤维的利用
        1.2.2 竹类资源的可利用性
    1.3 纸浆漂白工艺
        1.3.1 传统的漂白工艺
        1.3.2 ECF 漂白
        1.3.3 TCF 漂白
    1.4 氧脱木素
        1.4.1 氧脱木素的漂白机理
        1.4.2 氧脱木素的影响因素
    1.5 高浓臭氧漂白
        1.5.1 高浓臭氧漂白的机理
        1.5.2 高浓臭氧漂白的工艺
    1.6 H_2O_2漂白
        1.6.1 H_2O_2漂白的反应机理
        1.6.2 H_2O_2漂白的工艺
    1.7 本论文研究背景及内容
        1.7.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7.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硫酸盐竹浆高浓臭氧漂白工艺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分析检测
    2.2 结果与讨论
        2.2.1 高浓臭氧漂白工艺参数的选择
        2.2.2 漂前预处理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浓臭氧漂白后的过氧化氢后续漂白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原料
        3.1.2 实验方法
        3.1.3 分析检测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单因素实验
        3.2.2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漂白工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以臭氧漂白为基础的 TCF 漂白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原料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TCF 漂白流程
        4.2.2 TCF 漂白过程物理性能的变化
        4.2.3 TCF 漂白与传统 CEH 漂白对比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硫酸盐竹浆高浓臭氧漂白机理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原料
        5.1.2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浆料的纤维形态对比
        5.2.2 扫描电镜
        5.2.3 浆料纤维质量分析
        5.2.4 红外表征
        5.2.5 X 射线衍射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管式臭氧发生器
    6.1 实验部分
        6.1.1 实验原料
        6.1.2 实验方法
    6.2 结果与讨论
        6.2.1 板式臭氧发生器与管式臭氧发生器设备的对比
        6.2.2 管式臭氧发生器的性能参数
        6.2.3 臭氧漂白工艺流程的对比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全文总结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展望和下一阶段的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麦草烧碱蒽醌浆自助清洁高效臭氧漂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禾草类原料制浆造纸的前景
    1.3 禾草类原料氧系制浆优势
        1.3.1 氧碱蒸煮技术优势
        1.3.2 氧系漂白技术优势
    1.4 TCF漂白研究进展
    1.5 臭氧漂白
        1.5.1 臭氧的性质
        1.5.2 臭氧漂白机理
        1.5.2.1 臭氧脱木素反应离子机理
        1.5.2.2 臭氧脱木素反应自由基机理
        1.5.2.3 臭氧与碳水化合物的反应
        1.5.3 臭氧漂白工艺
        1.5.4 臭氧漂白废液回收利用零排放的研究现状
    1.6 研究背景和主要目的
第二章 烧碱蒽醌麦草浆臭氧漂白规律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原料与方法
        2.2.1 原料
        2.2.2 实验主要仪器
        2.2.3 方法
        2.2.3.1 酸预处理
        2.2.3.2 臭氧漂白(Z)
        2.2.4 分析测试
    2.3 结果讨论
        2.3.1 臭氧漂白过程中主要参数确定
        2.3.1.1 浆浓的影响
        2.3.1.2 pH的影响
        2.3.1.3 臭氧流量的影响
        2.3.1.5 漂白时间的影响
        2.3.2 臭氧漂白最佳工艺确定
        2.3.3 助剂的影响
        2.3.3.1 助剂的选取
        2.3.3.2 草酸用量优化
        2.3.4 臭氧漂白麦草浆杂细胞的影响
    2.4 臭氧漂白异常现象原因探索
        2.4.1 中低浓臭氧漂白漂后浆异常值原因探索
        2.4.1.1 漂白浆铜价与羧基含量测定
        2.4.1.2 谱图分析
        2.4.2 杂细胞影响原因探索
        2.4.2.1 铜价和羧基测定
        2.4.2.2 图谱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废液循环漂白
    3.1 草酸生成机理
    3.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草酸根
        3.2.1 实验
        3.2.1.1 试剂
        3.2.1.2 主要仪器
        3.2.1.3 测定原理
        3.2.1.4 实验条件对测定结果影响
        3.2.2 标准曲线制作
        3.2.3 回收率测定
        3.2.4 待测样品制备
        3.2.5 测定草酸根含量的注意事项
    3.3 漂白废液及预处理液循环回用
        3.3.1 回用预处理液制备
        3.3.2 回用漂白液制备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未除杂麦草浆循环回用废液漂白
        3.4.1.1 未除杂麦草浆预处理液、漂白废液草酸根含量
        3.4.1.2 未除杂麦草浆废液循环回用漂白纸浆性质
        3.4.2 除杂麦草浆循环回用废液漂白
        3.4.2.1 除杂麦草浆预处理液、漂白废液草酸根含量
        3.4.2.2 除杂麦草浆废液循环回用漂白纸浆性质
        3.4.3 循环回用废液有机负荷初步研究
        3.4.4 漂白废液离心后沉淀红外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臭氧漂白脱木素程度和草酸根生成规律
    4.1 实验
        4.1.1 实验主要仪器
        4.1.2 方法
        4.1.3 分析检测
    4.2 臭氧氧脱木素结果与讨论
        4.2.1 未除杂麦草浆(无助剂)臭氧漂白脱木素化学
        4.2.1.1 残余木素、聚合度与漂白时间的关系
        4.2.1.2 残余木素与卡伯值关系
        4.2.1.3 Kappa值与时间的关系
        4.2.2 未除杂麦草浆(添加助剂)臭氧脱木素化学
        4.2.2.1 残余木素、漂白时间、Kappa值相互关系
    4.3 未除杂麦草浆臭氧漂白草酸根生成规律
        4.3.1 草酸根生成与时间的关系
        4.3.2 草酸根生成与残余木素的关系
        4.3.3 草酸根生成与Kappa值的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之处
    5.3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硫酸盐苇浆高效氧脱木素及清洁漂白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制浆造纸工业的工业原料
        1.1.2 制浆造纸工业的环保压力
        1.1.3 低污染漂白技术的进展
    1.2 氧脱木素
        1.2.1 氧脱木素的发展历史
        1.2.2 氧脱木素的反应机理
        1.2.3 氧脱木素的影响因素
        1.2.4 氧脱木素的应用及改进
    1.3 过氧化氢漂白
        1.3.1 过氧化氢反应机理
        1.3.2 过氧化氢的活化/催化体系
        1.3.3 过氧化氢漂白的稳定剂
        1.3.4 高温高压过氧化氢漂白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技术路线和主要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4.3 主要内容
第二章 硫酸盐苇浆高效氧脱木素工艺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原料和实验方法
        2.2.1 原料
        2.2.2 氧脱木素
        2.2.3 分析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两段氧脱木素工艺
        2.3.2 过氧化氢强化的两段氧脱木素工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硫酸盐法苇浆后续 TCF 漂白工艺的研究
    3.1 引言
    3.2 原料和实验方法
        3.2.1 原料
        3.2.2 后续 TCF 漂白工艺
        3.2.3 分析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活化预处理(M)
        3.3.2 常压过氧化氢漂白(P)
        3.3.3 高温高压过氧化氢漂白(Po)
        3.3.4 硫酸盐苇浆 TCF 漂白工艺的优化与组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硫酸盐苇浆后续 ECF 漂白工艺的研究
    4.1 引言
    4.2 原料和实验方法
        4.2.1 原料
        4.2.2 后续 ECF 漂白工艺
        4.2.3 分析测试方法
        4.2.4 漂白废液中 AOX 的测定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DED2漂序
        4.3.2 DMP、HMP 漂序与 DED2漂序的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硫酸盐苇浆 TCF 与 ECF 漂白对比
    5.1 引言
    5.2 原料和实验方法
        5.2.1 原料
        5.2.2 后续 TCF 和 ECF 漂白工艺
        5.2.3 分析测试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漂后纸浆质量
        5.3.2 漂后纸浆得率
        5.3.3 化学药品成本
        5.3.5 污染负荷
        5.3.6 运行成本评价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甘蔗渣氧碱浆的臭氧漂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甘蔗渣制浆造纸的前景
    1.3 草类原料氧碱制浆的优势
    1.4 TCF漂白
    1.5 臭氧漂白
        1.5.1 臭氧的性质
        1.5.2 臭氧漂白的作用机理
        1.5.3 臭氧漂白的"化学打浆"作用以及对浆料强度的影响
        1.5.4 臭氧漂白的工艺
        1.5.5 臭氧漂白的环境收益
    1.6 H_2O_2漂白
        1.6.1 H_2O_2漂白的机理
        1.6.2 H_2O_2漂白的工艺
    1.7 研究背景以及主要目的
第二章 甘蔗渣氧碱浆臭氧漂白规律性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原料与方法
        2.2.1 原料
        2.2.2 实验主要仪器
        2.2.3 方法
        2.2.4 分析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臭氧漂白过程中主要参数的选择
        2.3.2 pH的影响
        2.3.3 螯合预处理的影响
        2.3.4 助剂的影响
        2.3.5 pH调节、预处理对添加复合酸臭氧漂白效果的影响
        2.3.6 初始Kappa值对臭氧漂白效果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以臭氧漂白为基础的甘蔗渣氧碱TCF漂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原料与方法
        3.2.1 原料
        3.2.2 实验主要仪器
        3.2.3 方法
        3.2.4 分析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甘蔗渣氧碱浆臭氧漂白时间敏感区域的研究
        3.3.2 ZP组合漂白的研究
        3.3.3 Z(Po)组合漂白高白度浆的研究
        3.3.4 臭氧漂白对甘蔗渣氧碱漂白浆性能影响的综合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甘蔗渣氧碱浆臭氧漂白机理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原料与方法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原料以及制浆方法所得浆料的臭氧漂白研究
        4.3.2 四种臭氧漂白浆料的特征
        4.3.3 四种臭氧漂白废液的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
    5.1 主要研究结论
        5.1.1 甘蔗渣氧碱浆臭氧漂白的工艺
        5.1.2 甘蔗渣氧碱浆TCF漂白的工艺
        5.1.3 甘蔗渣氧碱浆臭氧漂白的机理
    5.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5.3 笔者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玉米秸秆深度脱木素蒸煮及可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原料的相关分析
        1.1.1 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
        1.1.2 玉米秸秆作造纸原材料
        1.1.3 对玉米秸秆的制浆试验
        1.1.4 改性秸秆穰改善纸浆强度性能的机理
        1.1.5 玉米秸秆用作造纸原料的前景分析
    1.2 深度脱木素技术
        1.2.1 深度脱木素蒸煮
        1.2.1.1 原理
        1.2.1.2 蒸煮器的改进
        1.2.1.3 氧脱木素
        1.2.2 深度脱木素蒸煮在秸秆草类的应用
    1.3 纸浆漂白技术及其进展
        1.3.1 氧化性漂白
        1.3.1.1 二氧化氯漂白
        1.3.1.2 氧碱漂白
        1.3.1.3 过氧化氢漂白
        1.3.1.4 过氧酸漂白
        1.3.1.5 臭氧漂白
        1.3.1.6 二甲基二环氧乙烷(DMD)漂白
        1.3.2 还原性漂白
        1.3.2.1 连二亚硫酸钠漂白
        1.3.2.2 甲脒亚磺酸漂白
        1.3.3 其它漂白
        1.3.3.1 生物漂白
        1.3.3.2 DBI漂白
        1.3.3.3 电化学漂白
        1.3.3.4 光化学漂白
        1.3.3.5 微波漂白
    1.4 过氧化氢漂白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试验仪器
        2.1.2 实验原料
        2.1.3 实验药品
    2.2 实验方法
        2.2.1 卡伯值的测定
        2.2.1.1 测定原理
        2.2.1.2 仪器与试剂
        2.2.1.3 测定步骤
        2.2.1.4 结果计算
        2.2.2 纸浆的漂白试验及其检测
        2.2.2.1 次氯酸漂白操作
        2.2.2.2 过氧化氢漂白操作
        2.2.3 黑液吸附实验
        2.2.3.1 实验原理
        2.2.3.2 试验步骤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深度蒸煮对浆料性质的影响
        3.1.1 深度蒸煮对得率的影响
        3.1.1.1 碱蒽醌法蒸煮对得率的影响
        3.1.1.2 碱亚钠法蒸煮对浆得率的影响
        3.1.2 用碱量变化对卡伯值的影响
        3.1.2.1 碱蒽醌法蒸煮时卡伯值的变化
        3.1.2.2 碱蒽醌深度蒸煮浆与正常用碱量的红外谱图对比
        3.1.2.3 碱亚钠法蒸煮时卡伯值的变化
        3.1.2.4 碱性亚钠深度蒸煮浆与正常用碱量的红外谱图对比
        3.1.3 用碱量变化对浆料可漂性的影响
        3.1.3.1 碱蒽醌浆用碱量对漂白的影响
        3.1.3.2 碱蒽醌浆、深度蒸煮碱蒽醌浆都经过氧化氢漂白后的谱图对比
        3.1.3.3 碱亚钠浆用碱量对漂白的影响
        3.1.3.4 碱性亚钠浆、深度蒸煮碱性亚钠浆经过氧化氢漂白后谱图对比
    3.2 从黑液中反吸附木素的性质
        3.2.1 碱-AQ(25%-0.5%)浆反吸附前后的卡伯值变化情况
        3.2.2 碱-AQ(25%-0.2%)浆料的漂白和黑液吸附试验
        3.2.3 碱-AQ(15%-0.2%)浆料的漂白和黑液吸附试验
        3.2.4 碱葸醌浆反吸附前后浆的红外谱图对比
        3.2.5 碱-亚钠(20%-4%)浆料的漂白及黑液吸附试验
        3.2.6 碱-亚钠(25%-5%)浆料的漂白及黑液吸附试验
        3.2.7 碱亚钠反吸附前后浆的红外谱图对比
    3.3 反吸附浆的漂白性质
        3.3.1 碱蒽醌(25%—0.5%)反吸附浆的漂白性质
        3.3.2 反吸附浆过氧化氢漂白前后红外谱图的对比
        3.3.3 过氧化氢漂白原浆与反吸附浆的红外谱图对比
        3.3.4 碱亚钠(25%—5%)反吸附浆的漂白性质
        3.3.5 反吸附浆过氧化氢漂白前后红外谱图的对比
        3.3.6 过氧化氢漂白原浆与反吸附浆的红外谱图对比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尾巨桉制浆工艺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1.1 国际造纸工业现状与发展
    1.2 我国造纸工业现状与发展
    1.3 桉木的种植现状及制浆特性
    1.4 桉木现有的制浆方法
        1.4.1 桉木KP法制浆
        1.4.2 桉木APMP制浆
        1.4.3 碱性亚硫酸盐法制浆研究现状
    1.5 表面活性剂在蒸煮和漂白中的应用现状
        1.5.1 表面活性剂在蒸煮中的应用现状
        1.5.2 表面活性剂在TCF漂白中的应用现状
    1.6 桉木浆的漂白现状
        1.6.1 桉木浆有元素氯漂白
        1.6.2 桉木常规ECF、TCF漂白
        1.6.3 桉木浆生物漂白
    1.7 增强剂的应用
        1.7.1 造纸增强剂现状及发展趋势
        1.7.2 纸张干强剂增强机理
        1.7.3 干强剂的种类和应用
    1.8 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1.8.1 论文的研究目的
        1.8.2 论文研究内容
2 尾巨桉与其它桉木材性比较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2.1.1 取样
        2.1.2 试样准备
    2.2 结果
        2.2.1 尾巨桉与其他桉木纤维长度
        2.2.2 尾巨桉与其他桉木纤维宽度
        2.2.3 尾巨桉与其他桉木纤的维壁厚和腔径
        2.2.4 尾巨桉与其他桉木的纤维形态
        2.2.5 尾巨桉与其他桉木的化学组成
        2.2.6 尾巨桉与其他桉木的密度
        2.2.7 尾巨桉与其他桉木弦径顺纹尺寸在干燥和饱和水分后变化情况
    2.3 讨论
        2.3.1 尾巨桉纤维形态与其他桉木的比较分析
        2.3.2 尾巨桉化学组成与其他桉木的比较分析
        2.3.3 尾巨桉密度与其他树种的比较分析
    2.4 小结
3 尾巨桉APMP制浆性能及其机理研究
    3.1 实验原料与仪器
        3.1.1 试样准备
        3.1.2 预浸设备
        3.1.3 磨浆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两段预浸废液残碱、残余过氧化氢测定
        3.2.2 消潜条件
        3.2.3 纸浆性能检测
        3.2.4 浆料及废液红外光谱扫描
        3.2.5 纸张性能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尾巨桉APMP制浆工艺研究
        3.3.2 尾巨桉APMP制浆机理研究
        3.3.3 尾巨桉原料、APMP、制浆废液红外光谱扫描
    3.4 小结
        3.4.1 尾巨桉APMP制浆工艺
        3.4.2 尾巨桉APMP制浆机理
4 尾巨桉KP-AQ制浆与漂白特性的研究
    4.1 实验原料与仪器
        4.1.1 原料
        4.1.2 实验设备
        4.1.3 酶液
        4.1.4 抄纸与纸性检测
    4.2 实验方法
        4.2.1 纸浆性能测定
        4.2.2 漂白方法
        4.2.3 乙烯糖醛酸含量(HUT法)
        4.2.4 纸浆化学成分分析
        4.2.5 酶解液紫外光谱图的绘制
        4.2.6 酶解前后纸浆的X射线衍射分析
        4.2.7 酶解前后纸浆的扫描电镜测定
        4.2.8 酶解浆红外光谱扫描
        4.2.9 DNS法测定酶解液总还原糖量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立地条件尾巨桉KP-AQ制浆工艺研究
        4.3.2 雷洲尾巨桉KP-AQ浆常规ECF漂白工艺及浆料红外光谱扫描
        4.3.3 木聚糖酶生物预处理雷洲尾巨桉KP-AQ浆工艺研究
        4.3.4 雷洲尾巨桉KP-AQ浆超轻ECF及TCF漂白的研究
        4.3.5 木聚糖酶漂白雷洲尾巨桉KP-AO浆的机理研究
5 表面活性剂在尾巨桉AS-AQ制浆及其各段漂白中应用研究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1.1 主要试剂
        5.1.2 仪器规格及来源
        5.1.3 蒸煮实验
        5.1.4 打浆
        5.1.5 抄纸
        5.1.6 纸张性能检测
    5.2 实验方法
        5.2.1 黑液残碱
        5.2.2 浆料保水值测定
        5.2.3 蒽醌浓度与吸光度值标准曲线的绘制
        5.2.4 分光光度法测定碱性亚钠蒸煮液中的蒽醌含量
        5.2.5 分光光度法测定木片内蒽醌浓度梯度
        5.2.6 离子交换法测定木片内磺酸基含量
        5.2.7 分子结构式法计算HLB值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蒸煮表面活性剂筛选
        5.3.2 添加LAS的尾巨桉AS-AQ制浆正交试验
        5.3.3 LAS在蒸煮中作用机理研究
        5.3.4 添加表面活性剂的尾巨桉AS-AQ的TCF漂白研究
6 壳聚糖类和淀粉类干强剂在尾巨桉KP-AQ浆中的应用研究
    6.1 实验材料与方法
        6.1.1 药品及仪器
        6.1.2 壳聚糖粘均分子量测定
        6.1.3 壳聚糖接枝共聚物合成
        6.1.4 壳聚糖接枝共聚物性能指标测定
        6.1.5 红外光谱扫描
        6.1.6 浆料羧基含量测定
        6.1.7 抄纸
        6.1.8 纸张物理性能检测
        6.1.9 纸页电镜扫描
    6.2 结果与讨论
        6.2.1 壳聚糖接枝共聚物的合成机理
        6.2.2 壳聚糖类接枝共聚物增强机理
        6.2.3 合成接枝共聚物性能测定及分析
        6.2.4 CTS-DMDAAC及CTS-AM-DMDAAC共聚物结构标识
        6.2.5 尾巨桉KP-AQ浆中羧基含量分析
        6.2.6 添加CTS-AM-DMDAAC对纸张物理性能的影响
        6.2.7 纸页电镜扫描结果及讨论
        6.2.8 添加淀粉—丙烯酰胺二元接枝共聚物增强剂前后纸性比较
        6.2.9 混合二元和三元体系干强剂工艺条件和使用效果研究
        6.2.10 添加二元、三元共聚物干强剂对尾巨桉KP-AQ漂白浆纸性影响
        6.2.11 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1.1 尾巨桉材性
        7.1.2 尾巨桉APMP制浆性能及制浆机理研究
        7.1.3 尾巨桉KP制浆及其机理研究
        7.1.4 表面活性剂在尾巨桉AS-AQ制浆及其各段漂白中的应用研究
        7.1.5 添加壳聚糖类和淀粉类干强剂的效果
    7.2 建议
        7.2.1 尾巨桉APMP制浆
        7.2.2 尾巨桉KP-AQ漂白
        7.2.3 表面活性剂在尾巨桉AS-AQ制浆和TCF漂白
    7.3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硫酸盐苇浆残余木素生物降解前后结构特征的对比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臭氧漂白中纸浆黏度的保护 ——壳聚糖的应用研究[D]. 王璐.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低浓阔叶木浆臭氧漂白工艺及动力学研究[D]. 陈霞.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3]低浓纸浆臭氧漂白传质动力学及漂白工艺的研究[D]. 何甜.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4]广林9号桉叶木质素的结构表征[J]. 王继坤,赵力超,刘欣,曹庸,曹素芳. 中国科技论文, 2015(12)
  • [5]硫酸盐竹浆高浓臭氧漂白工艺与机理的研究[D]. 金艳羽.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5)
  • [6]麦草烧碱蒽醌浆自助清洁高效臭氧漂白研究[D]. 黄晶晶.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8)
  • [7]硫酸盐苇浆高效氧脱木素及清洁漂白工艺的研究[D]. 韦维.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8]甘蔗渣氧碱浆的臭氧漂白研究[D]. 吴祖东. 昆明理工大学, 2011(05)
  • [9]玉米秸秆深度脱木素蒸煮及可漂性研究[D]. 刘鑫. 大连工业大学, 2010(07)
  • [10]尾巨桉制浆工艺及机理研究[D]. 姚春丽.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7)

标签:;  ;  ;  ;  ;  

牛皮纸芦苇浆生物降解前后残留木质素结构特征对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