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祝福(散文)

新年祝福(散文)

一、新年的祝福(散文)(论文文献综述)

张伯存[1](2022)在《周作人的民俗书写》文中研究表明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民俗学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者,他一生的民俗书写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普通民俗学,风土志、节令诗和竹枝词,民间文学,有关译介工作等的考察、研究和写作。他以现代思想者的眼光观照民俗、民间文学,其不少观点新颖独到,他的民俗书写中的人民性思想和对民俗文化三重功能的观点尤其值得关注。他的研究和书写具有一种高远的历史意识、宏阔的世界视野和清明的比较眼光。周作人对中国古代民间文学和现代民俗学的历史梳理体现出一种敏锐的史家眼光,在中国现代民俗学学术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我国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对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赵欢[2](2021)在《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嘉欣[3](2021)在《央视春晚公益广告文本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央视春晚公益广告自2013年开始出现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凭借春晚舞台权威性强、受众面广的特点,并结合春节的节日氛围,在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家国情怀、展示中国名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2013年至2020年的央视春晚公益广告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以电影符号学和广告符号学为理论依据,运用索绪尔符号学理论分析央视春晚公益广告中常见的符号及文化内涵,运用电影符号学分析视觉符号、听觉符号、语言符号和人物身份如何参与央视春晚公益广告文本的表意过程,并运用广告符号学分析央视春晚公益广告文本的创意表现如何更好的发挥广告的说服作用,总结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建议和看法。在视觉符号中,节日符号象征着民俗文化,不仅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也渲染了春节热闹的节日氛围;地域符号则彰显地方特色,引起观众共鸣;科技符号反映时代特征,记录生活变化;色彩符号展示中国特色文化内涵。在听觉符号中,音乐配合广告主题,暗示人物心理变化,声响诉诸解释项参与构建表意,人声传递直接信息,揭示情绪变化。在语言符号中,话语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文字升华广告主题。在身份构建中,个体身份实现了家国同构的文化认同,集体身份召唤集体记忆构建家国情怀,他者身份则通过划分自我与他者的区别,强化内部统一性,实现跨文化交流与认同。在创意表现中,央视春晚公益广告通过鲜明的叙事特点、真实的情感诉求和多元的表现手法引起观众的注意,并通过显性伴随文本和生成伴随文本帮助观众理解影片中构建的意义。通过研究,笔者认为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在特色文化展示、广告情感传递、年份特征标记、观众参与度四方面存在不足,并提出细化特色文化、丰富多元情感元素、突出年份特征、引导观众互动的建议。通过对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文本分析,笔者希望未来央视春晚公益广告能创作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以更好地发挥公益广告的宣传作用,弘扬主旋律,提升社会道德水平。

张俊杰[4](2021)在《多语境下泰媒新闻标题中的语言特色研究 ——以2013-2020年的《泰叻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多语境下新闻报刊的发展此消彼长,每一份报纸的语言特色都差强人意,且受众不相上下,若要在众多的新闻报刊中脱颖而出,则需要牢牢抓住人们的审美心理,提高新闻标题的质量。人们对于新闻报刊最为关注的是新闻标题,原因在于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读者选择阅读的重要依据。诚如,《泰叻报》是泰国最大的报业,《泰叻报》网络新闻与纸质新闻并无本质差异,标题语言表达特色有其自身的魅力,符合大众审美。一份出彩的报纸致力于出彩的标题,高质量的标题才能吸引读者阅读,才能引起读者的审美注意,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所以,新闻标题语具有自身的语言特色和艺术魅力难能可贵,同样在新闻报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以2013年-2020年的泰国网络报纸《泰叻报》为研究样本,运用语言学、词汇学、修辞学等学科相关理论概念和方法进行研究,对《泰叻报》新闻标题中的标题进行了抽样统计和文本分析。论文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从词汇使用特点和修辞使用特点两方面举例子分析词汇和修辞在新闻标题中的使用情况,第三章是结合第一章和第二章的词汇使用特点和修辞使用特点分析,进一步得出泰民族的审美心理。总而言之,基于多语境下《泰叻报》新闻标题语的语言特色研究,其中,多语境即语言语境和文化语境。从语言创新的思路来分析新闻标题的语言特色,即从研究视角新,研究内容新,研究素材新的角度来分析新闻标题,使得新闻标题语言特色更新,更与时俱进。而本文的研究以期为广大泰语学习者和研究者对泰国网络新闻标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为中泰两国语言文化的交流,提供一定的新素材作为参考。

刘倩[5](2021)在《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研究 ——以栾川一高附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多彩、意蕴深厚的民俗文化,随着保护和继承传统文化热潮的兴起,民俗文化也得到了社会民众的广泛关注。民俗文化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不同比例的呈现恰恰体现出民俗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本文绪论包含研究缘起、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五部分。正文共有四章内容,笔者在第一章中将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三个教学模块所包含的典型民俗文化进行了梳理、分类和整理,挖掘了民俗文化的深厚意蕴,为下文解读文本做铺垫。第二章以栾川县为例,然后以调查问卷的形式,选取所任教初中为调查对象,对该校基础设施建设、教师的民俗文化教学情况、学生的民俗文化学习情况展开问卷调查,分析了该校初中民俗文化教学存在明显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该校在民俗文化教学方面的问题有:学校对文化传承的不重视;教师受考试成绩影响不能够正确把握民俗文化教学内容,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的民俗文化基础薄弱,升学压力下没有充裕的时间学习民俗文化,阅读量不达标,只关注民俗现象忽视民俗文化内涵等问题。第三章首先依据该校民俗文化教学的优势及问题,结合民俗自身的特点,提出了民俗文化教学的四个基本原则,即辩证取舍、厘清层次、深挖内涵、注重实践;其次,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依托,从开发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的角度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实现民俗文化的教育意义的有效措施,即开展民俗范例教学、加强民俗文化写作训练、举办民俗文化专题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第四章以学生兴趣为前提,设计了具体的民俗文化教学案例,并对民俗文化教学实施效果进行教学反思。只有调动学生、教师、学校三方面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激发学生了解民俗文化、学习民俗文化、传承民俗文化的动力,才能推动民俗文化教学的顺利开展。民俗文化作为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潜在的课程资源,本文力求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角度出发,运用民俗文化这一媒介来丰富语文课堂,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实现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彭帅[6](2020)在《《汉语》与《说话》辞格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运用修辞与儿童发展理论,描写分析海外小学华文教材《汉语》和《说话》中的辞格,探讨如何科学、合理编排教材辞格,从而提高海外华文学校小学生的汉语修辞能力。从辞格的多个角度进行描写、分析,发现两套教材有以下特点:相同方面,辞格类别大体一致,集中在“侧重美”和“联系美”类辞格上;辞格以儿童常用类别为主,其中比拟占比过高;常用辞格在低年级复现率高;辞格编排未充分考虑儿童认知、思维特点,遵循修辞与儿童发展理论,主要随文章内容分布;辞格多分布于儿童文学作品;辞格题材主要为儿童所熟悉的生活类、动植物类及自然现象类;辞格交融现象占比低,且以2个简单类辞格为主,辞格次类以基本类为主;辞格文化内容主要与中国的地理环境、历史典故、风俗人情及价值观等相关。不同方面,《汉语》相较于《说话》辞格数量多,递增趋势明显;主要分布在记叙、童话类文体中,《说话》主要分布在对话、儿歌体中。《汉语》辞格难度比《说话》大,相同篇目辞格难度主要体现在辞格、词汇及句式选用上。《汉语》注重儿童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说话》注重儿童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教材应以修辞与儿童发展理论为依据安排辞格种类及数量,中、高年级应重视常用辞格的复现率;辞格文体、语体分布要因学生特点及教材性质而定;辞格交融现象应根据儿童的认知、思维特点选择辞格种类及次类;辞格题材的编排要充分考虑其难度及儿童所处语言环境;根据儿童所在国国情,在不同阶段选取相应难度的文化内容;低年级以感知为主,中、高年级可适当归纳、总结,并增设相应练习;应重视口语修辞。

罗渊[7](2020)在《基于框架理论的媒体新年献词研究 ——以《南方周末》《人民日报》(2000-2019)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方周末》以“在这里,读懂中国”为办报宗旨,因其报道聚焦公平正义,关注弱势群体而受到广泛关注。《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其报道代表党和政府的施政理念和宣传导向,传递着党中央的声音。两份报纸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和重要的参考意义,特别是悉心研究其新年献词,能够从中探究和发现媒体新年献词的一定规律。作为一年一度的“命题作文”,各大媒体在抢时间、拼速度、比质量的同时,基于不同的倾向和立场也会产生不同的写作框架。《南方周末》新年献词和《人民日报》元旦献词凭借其特别的写作视角,特有的语言风格,特定的舆论导向,不断呈现质量上乘的年度佳作,业已成为受众岁末年初的重磅期待。本文选择《南方周末》和《人民日报》两份报纸作为研究对象,就是要考察在不同倾向和立场下的两份报纸在新年献词表达上的异同,力求探究其隐含的写作框架,并试图提出改进建议。以框架理论为支撑,借助中国台湾学者臧国仁提出的高中低三个层次框架结构,对《南方周末》和《人民日报》近二十年新年献词的标题、主题、发文数量、发表时间、内容结构、版面设置、关注群体、话语风格、情感基调等元素进行分析研究,本文认为,《南方周末》新年献词是在“披露现实—正视矛盾—迎难而上”的框架下展开的。该框架呈现出重真实客观轻宣传导向、重弱势群体轻上层社会、重人文关怀轻制度诉求的特点。为进一步发挥《南方周末》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有必要对其框架进行适当调整。一是进一步认识国情,避免“民粹主义”倾向;二是进一步贯彻以人为本理念,避免“上纲上线”倾向;三是进一步弘扬正能量,避免过度低沉倾向。《人民日报》元旦献词是在“回顾—分析—展望”的框架下展开的。该框架呈现出重舆论引导轻人文关怀、重整体概述轻个体凸显、重宣传效果轻真实披露的特点。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元旦献词必须兼具政治性、新闻性和人文性,既有政治宣传功能,也有大众传播功能和人文关怀功能。

华倩[8](2020)在《初中语文春节文化教育及应用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得以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21世纪的今天,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持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传承延续民族精神显得尤为重要。而伴随着各国经济、文化等的交融,作为民族传统文化一部分的传统节日文化也迎来了挑战。百节年为首,作为展现中国各族人民感情信仰的节日,同时也是向世界传递中国独特文化出口的春节在中华民族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无疑是最庄重的节日。在面临文化挑战的今天,如何使中国传统春节及其所蕴含的文化精神传递下去,学校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论文以中国传统春节的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现今初中春节文化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不仅对语文教材内涉及春节文化的文本进行梳理,还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将课内与课外的春节文化文本相结合,探讨其教学价值和意义,为初中实施春节文化教育建言献策。本论文正文内容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首先从春节的名称、起源等方面论述了有关春节的基本内容,并依据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当前教育现状的分析以及国家各部门近年来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进一步指出在初中语文中进行春节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径以及重要的价值。第二章对初中语文课内外春节文化资源进行了梳理,教材中的春节文化资源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课外部分则分别从相关的古诗词、小说和散文中对春节文化进行了探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课外资源对课内教学的价值和意义。第三章则主要探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春节文化教育的策略,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设计与春节文化有关的主题教学活动,以此让学生真正的了解、感受中国独特的春节文化,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体认。

李晓娟[9](2020)在《文本细读在高中小说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本细读运用于高中小说教学是语文教学视野转向文学批评研究领域、更新小说教学方式的有效尝试。但由于文本细读理论欠缺,小说知识体系陈旧,加之受高考功利主义影响,课堂教学出现了大量误用、滥用文本细读的现象。事实上,高中语文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不等于文本“慢读”,也不等于“过度”解读,小说的文本细读有小说文体的特殊性。文本细读运用于高中小说教学,有助于学生品味语言魅力、发掘文本内涵、重温文学经典、树立文体意识。本论文以“坚持小说教学与文本细读的运用原则”为基本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宏观层面上,论文分别从“树立小说分类意识”“发现小说的典型性”“建立专属于小说教学的文学文本细读学”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试图整体把握小说这种文学样式与文本细读相结合的运用方法;在微观层面,论文从“细读小说语言”“细读技巧手法”“细读次要人物”三个维度提出具体实施策略,落实文本细读的教学环节,以期文本细读更加科学、合理地辅助于教学,真正实现高中小说教学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价值。

张晓[10](2020)在《新批评理论在高中小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最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小说是高中生在日常阅读中接触得最多,也最感兴趣的文学作品。但是,很多学生在阅读小说时,可能仅仅满足于读懂故事,并不会考虑该如何鉴赏小说。这可能是因为当前的高中小说教学,过多地纠缠在小说的思想内容上,却忽视了小说的艺术形式。本研究试图在新批评的理论成果和细读案例中找到一套能够教给高中生的细读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论文共分为绪论、正文、评价反思和结语三个主要部分。绪论部分梳理了我国高中小说教学的研究现状,国内对新批评理论的研究情况,以及新批评理论应用到语文教学中的相关研究。阐述了新批评理论引入高中小说教学的价值和意义。正文部分由两个章节构成。这部分主要做了三项工作,首先,结合新批评的相关理论,仔细分析《小说鉴赏》中的细读实例,总结出新批评细读小说的方法。然后,在提炼方法的过程中,结合高中小说教学提出: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形式;帮助学生发现小说三要素之间的联系;充分阅读后,再尝试寻找反讽,隐喻和象征;指导学生关注作者处理素材的手法;以写促读,鼓励学生写出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这五个应用步骤。最后,将总结出的细读方法和应用步骤付诸实践,对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和鲁迅的《祝福》这两篇小说展开细读,并完成了《祝福》的教学设计。在评价反思和结语这部分,反思了新批评理论应用到高中小说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讨论了本研究的应用前景。总结了新批评理论能够带给高中小说教学最重要的三个启示:第一是从形式到内容的解读方式。第二是将小说视为一个有机整体。第三是重视小说中的反讽,隐喻和象征。

二、新年的祝福(散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年的祝福(散文)(论文提纲范文)

(1)周作人的民俗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3)央视春晚公益广告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六、研究意义
第一章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基本情况
    第一节 央视春晚与央视春晚公益广告
        一、央视春晚是一种“新仪式”
        二、央视春晚公益广告是一种“新民俗”
    第二节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主题建构与插播作用
        一、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主题建构
        二、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插播作用
第二章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符号中的文化意涵
    第一节 视觉符号:传递文化价值
        一、节日符号:传承民俗文化,烘托热闹氛围
        二、地域符号:展示风土人情,勾起民众共鸣
        三、科技符号:贴合时代文化,记录生活变化
        四、色彩符号:彰显中国特色文化
    第二节 听觉符号:交代辅助信息
        一、音乐服务于广告主题和人物心理
        二、声响借助相似性表意并诉诸解释项
        三、人声传递信息和揭示变化
    第三节 语言符号:突出广告主旨
        一、话语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二、文字升华广告主题
第三章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文本中的身份构建
    第一节 个体身份的表达
        一、个体的多重身份
        二、家国文化的意义建构
    第二节 群体身份的建构
        一、勾勒社会群像,唤醒集体记忆
        二、从小我到大我,构建家国情怀
    第三节 “他者”身份的构建
        一、通过界定“他者”来界定自身
        二、通过构建“他者”来强化自身同一性
        三、通过互为“他者”进行跨文化传播
第四章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文本创意
    第一节 多元方式呈现广告创意
        一、叙事特点鲜明多样
        二、情感诉求深入人心
        三、表现手法引人入胜
    第二节 伴随文本强化创意表现
        一、生成伴随文本辅助观众理解广告主题及创意
        二、显性伴随文本加持意义构建
        三、解释性伴随文本吸引观众注意力
第五章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文本存在的问题与可能的策略
    第一节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文本存在的问题
        一、特色文化展示流于表面,难以深入人心
        二、广告情感单一且压抑,与过年氛围相矛盾
        三、年份特征过于弱化,缺少时代感和独特性
        四、解释性伴随文本较少,广告知名度、讨论度较低
    第二节 对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细化特色文化,推出系列央视春晚公益广告
        二、丰富多元情感元素,打造明快广告画风
        三、总结过往,展望未来,突出年份特色
        四、善用解释性伴随文本,引发大众关注与互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多语境下泰媒新闻标题中的语言特色研究 ——以2013-2020年的《泰叻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和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难点
第一章 《泰叻报》新闻标题的词汇使用特点
    第一节 新闻标题的语言特色
        一、语言特色
        二、新闻标题中的语言特色
        三、泰国《泰叻报》新闻标题中的语言特色
    第二节 新闻主体的运用
        一、巧用不明确新闻主体
        二、 活用小名、真名
        三、多用职业名称
        四、善用职位、单位名称
    第三节 词汇的运用
        一、活用多义词语
        二、多用缩略语和简写词
        三、善用外来词
        四、活用新词语、流行语
        五、善用口语、习语
        六、巧用佛教语、王室用语
    小结
第二章 《泰叻报》新闻标题的修辞使用特点
    第一节 句式修辞
        一、肯定句与否定句
        二、长句与短句
        三、整句与散句
        四、主动句与被动句
    第二节 修辞格
        一、比喻
        二、引用
        三、叠字
    第三节 俗语与新闻标题
    小结
第三章 《泰叻报》新闻标题反映的民族审美心理
    一、求真
    二、求新
    三、求知
    四、求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5)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研究 ——以栾川一高附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三、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四、理论依据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民俗事项及其文化意蕴
    第一节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民俗事项
    第二节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意蕴
第二章 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以栾川一高附属初中为例
    第一节 栾川一高附中民俗文化教学现状调查
    第二节 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的优势及问题
第三章 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的基本原则与实施策略
    第一节 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第四章 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案例及反思
    第一节 《灯笼》民俗文化范例教学案例
    第二节 《诗经》民俗文化专题活动方案
    第三节 《对联民俗集锦》综合性学习案例设计
    第四节 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的实施情况与反思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6)《汉语》与《说话》辞格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综述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2.基础理论
    2.1 修辞与儿童发展理论
    2.2 辞格理论
    2.3 修辞教学
3.《汉语》辞格的分布与特点
    3.1 辞格种类统计
    3.2 课文辞格分布描写
    3.3 辞格难度
    3.4 辞格与文化教学
    3.5 辞格分布与小学生语文能力发展
    3.6 《汉语》辞格采编特点
4.《说话》辞格的分布与特点
    4.1 辞格种类统计
    4.2 课文辞格分布描写
    4.3 辞格难度
    4.4 辞格与文化教学
    4.5 辞格分布与小学语文能力发展
    4.6 《说话》辞格采编的特点
5.两套教材辞格对比分析
    5.1 分布对比
    5.2 辞格难度分布对比
    5.3 辞格与文化教学对比分析
    5.4 从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看二者的辞格采编
    5.5 特点对比
6 结论
    6.1 小学华文教材辞格特点
    6.2 存在问题
    6.3 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汉语》(小学版)部分语料摘录
附录二 :《说话》(小学版)部分语料摘录
致谢

(7)基于框架理论的媒体新年献词研究 ——以《南方周末》《人民日报》(2000-2019)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新年献词研究综述
        1.2.2 框架理论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3.1 内容分析法
        1.3.2 文献研究法
    1.4 理论基础:框架理论
    1.5 论文创新点
2.《南方周末》新年献词(2000-2019)研究分析
    2.1 样本选取原因
    2.2 变量设置
    2.3 新年献词的高层次结构分析
        2.3.1 标题文学性强抽象表达愿景
        2.3.2 发文数量均衡时间相对固定
        2.3.3 民生角度切入关注公平正义
    2.4 新年献词的中层次结构分析
        2.4.1 头版特刊展示重点突出强调
        2.4.2 聚焦弱势群体敢于呐喊发声
    2.5 新年献词的低层次结构分析
        2.5.1 整体基调沉郁感情色彩强烈
        2.5.2 修辞运用较多话语人文色彩重
3.《人民日报》元旦献词(2000-2019)研究分析
    3.1 样本选取原因
    3.2 变量设置
    3.3 元旦献词的高层次结构
        3.3.1 标题平铺直叙反映宏观大事
        3.3.2 发文时间固定数量保持不变
        3.3.3 家国角度叙事主题较为宏大
    3.4 元旦献词的中层次结构
        3.4.1 由头版位置渐向其他版面转变
    3.5 元旦献词的低层次结构
        3.5.1 正能量性话语鼓舞作用明显
        3.5.2 文笔质朴简约重在叙事说理
4.《南方周末》与《人民日报》新年献词框架之比较及其相关问题探讨
    4.1 文章标题
    4.2 发表时间和数量
    4.3 写作主题
    4.4 版面设置
    4.5 话语风格
    4.6 情感基调
    4.7 《人民日报》元旦献词框架及其相关问题探讨
        4.7.1 《人民日报》元旦献词框架结论
        4.7.2 《人民日报》元旦献词框架改进建议
    4.8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框架及其相关问题探讨
        4.8.1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框架结论
        4.8.2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框架改进建议
        4.8.3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初中语文春节文化教育及应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春节的文化意蕴与语文教育
    第一节 春节的名称演变、起源及精神根源
        一、春节名称的演变
        二、春节的起源
        三、春节文化的精神根源
    第二节 初中语文春节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
        一、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春节文化教育现状
        二、初中语文春节文化教育的途径
    第三节 初中语文春节文化教育的价值
        一、中国传统文化振兴的需要
        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心理
第二章 初中语文春节文化教育资源
    第一节 语文教材中的春节文化
        一、语文教材中的春节文化书写
        二、教材中春节文化的呈现方式及特点
        三、教材中春节文化选文的教学价值
        四、教材中春节文化元素的应用——以《春酒》为例
    第二节 课外春节文化代表性资源
        一、古诗词中的春节文化
        二、小说中的春节文化
        三、散文中的春节文化
    第三节 课外春节文化资源对课内教学的价值
        一、整合课内春节文化资源
        二、为课堂春节文化教学提供素材
第三章 初中语文春节文化教学策略及应用
    第一节 初中语文春节文化教学策略
        一、充分利用课外资源
        二、以“语文”为主,以春节文化为辅
        三、开设春节文化活动课程
    第二节 初中语文春节文化教育应用活动设计
        一、在文学作品中探寻春节文化的记忆
        二、在春节文化诗词大会中感受春节文化的魅力
        三、在研究性活动中挖掘春节文化的底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9)文本细读在高中小说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一) 有助于高中小说教学走向科学化、理论化
        (二) 有助于为高中小说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三) 有助于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丰富高中小说教学实践
    三、研究现状
        (一) 关于文本细读的研究
        (二) 关于小说教学与文本细读的研究
第一章 文本细读与小说教学
    第一节 文本细读的理论溯源及其延展
        一、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文本细读
        二、西方语境下的文本细读
        三、文本细读在现当代中国的发展
        四、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文本细读
    第二节 文本细读对小说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一、品味语言魅力,提升思维品质
        二、发掘文本内涵,获得审美体验
        三、重温文学经典,传承优秀文化
        四、树立文体意识,掌握阅读方法
第二章 文本细读运用于高中小说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文本细读在高中小说教学中的运用误区
        一、将文本细读等同于文本“慢读”
        二、将文本细读变为“过度”解读
        三、在文本细读中忽视小说文体的特殊性
    第二节 高中小说教学中文本细读运用误区原因探析
        一、文本细读理论欠缺,实际运用困难
        二、小说知识体系陈旧,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三、受高考功利主义影响,忽视课标精神
第三章 文本细读在高中小说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第一节 坚持小说教学与文本细读的运用原则
        一、以新课标精神为纲领,坚守语文边界
        二、在尊重文本的前提下,提倡多元解读
        三、在文本细读中平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宏观把握文本细读下的高中小说教学
        一、树立小说分类意识,改变小说教学观念
        二、在文本细读中发现“这一篇”的典型性
        三、建立专属于小说教学的文学文本细读学
    第三节 从微观入手,落实文本细读教学环节
        一、细读小说语言,领会文本内涵
        二、细读技巧手法,精心设计教学
        三、细读次要人物,读懂作者匠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新批评理论在高中小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新批评理论在高中小说教学中的应用步骤
    2.1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形式
    2.2 帮助学生发现三要素之间的联系
    2.3 寻找小说中的反讽,隐喻和象征
    2.4 指导学生关注作者处理素材的手法
    2.5 以写促读,鼓励学生写出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
第3章 新批评理论指导下的高中小说细读实践及教学设计
    3.1 鲜活的比喻,荒诞的寓言——细读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
    3.2 生死两难的困境,延绵不绝的痛苦——细读鲁迅《祝福》
    3.3 《祝福》教学设计
第4章 .对新批评理论应用在高中小说教学中的评价与反思
    4.1 新批评理论应用在高中小说教学中的优点
    4.2 新批评理论应用在高中小说教学中的不足与局限
    4.3 新批评理论应用在高中小说教学中的前景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新年的祝福(散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周作人的民俗书写[J]. 张伯存. 民俗研究, 2022(02)
  • [2]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D]. 赵欢. 西南大学, 2021
  • [3]央视春晚公益广告文本研究[D]. 王嘉欣. 兰州大学, 2021(12)
  • [4]多语境下泰媒新闻标题中的语言特色研究 ——以2013-2020年的《泰叻报》为例[D]. 张俊杰.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研究 ——以栾川一高附中为例[D]. 刘倩.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6]《汉语》与《说话》辞格比较研究[D]. 彭帅. 暨南大学, 2020(04)
  • [7]基于框架理论的媒体新年献词研究 ——以《南方周末》《人民日报》(2000-2019)为例[D]. 罗渊.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
  • [8]初中语文春节文化教育及应用策略研究[D]. 华倩.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9]文本细读在高中小说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李晓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10]新批评理论在高中小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张晓. 西南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新年祝福(散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