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谵妄与理性

戏剧:谵妄与理性

一、戏剧:谵妄与理性(论文文献综述)

左佳,朱蕴轶[1](2021)在《爱德华·阿尔比《动物园的故事》的福柯式解读》文中认为《动物园的故事》是美国现当代戏剧家爱德华·阿尔比的处女作,该剧以中年出版商彼得和青年流浪汉杰瑞的对话为载体,展现出理性与疯癫之间的对抗和较量。现代社会的文明体制是理性的产物,彼得的主体在现代社会中被知识和权力关系形塑为理性主体,丧失了个人的独立意识和对他人的人文关怀,而杰瑞则因其孤儿与同性恋的双重身份而遭受理性话语的排斥和监禁,被禁闭在住满疯人的现代公寓里,成为疯癫的他者。在两人的对话中,杰瑞以逻辑破碎的发问逐一消解理性的暴力控制,并以长篇大论的自我言说发出疯癫的尖叫,试图挣脱理性的禁锢,寻求主体的自由发展。

黄铖[2](2021)在《德勒兹作为方法:约翰·卡萨维茨电影病态人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杜翃[3](2021)在《重拾疯癫与摧毁文明——论萨拉·凯恩《摧毁》中的疯人形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福柯疯癫与文明的理论对英国直面戏剧代表人物萨拉·凯恩的剧作《摧毁》进行了疯人形象的分析。福柯从疯癫的历史入手,通过考古知识学的研究范式对历史及艺术史上的疯人形象进行了探析,认为疯癫是人类非理性的自然流露,而《摧毁》中对于死亡、暴力、性的描写正是对非理性的直面。本文以福柯《疯癫与文明》中的疯癫理论对戏剧史上经典的疯人形象进行了梳理,并着力对《摧毁》中的三个人物形象进行了分析。

张津津[4](2020)在《格雷厄姆·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与小说创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是20世纪英国最重要、最受读者欢迎的文学家之一,创作了体裁众多、数量丰富的文学作品,尤其以长篇小说闻名于世。格林是诸多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在小说中以编年史家的姿态书写,留下了关于人类罪恶与苦难的深刻印记,启示了在荒诞的世界中获得救赎的可能,他富于严肃哲理性和通俗趣味性、带有生动想象力和深厚历史感的小说对英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荒诞是20世纪西方文学总的特征之一,但以往的研究多聚焦于法、德存在主义理论及其衍生的文学作品,对于英国文学中的荒诞谈论不多。荒诞作为格林小说的重要主题在他的小说中反复重现,是解读格林小说的重要路径,通过对格林小说的研究也可以深化对荒诞的认知和理解。本论文即试图从“荒诞”这一角度透视格林及其作品,对格林的生平和作品的意义作出恰当的阐释。全文共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绪论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国内外格林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对其中的代表性成果进行分类综述,继而阐述研究的意义和应用的方法。研究意义在于既可以丰富国内格林研究的维度,又能加深对西方现代文学,特别是荒诞文学的认识。研究方法以文本细读法为主,以荒诞的哲学理论、文学理论以及发生学、阐释学等方法为辅。在第一章中,厘清了荒诞的概念,从历史文化背景和荒诞性生命体验两方面阐述格林小说荒诞意识的基础。首先,通过追溯起源和用法,梳理内涵流变,分析荒诞所包含的深刻意蕴,界定本文所要论述的是生存意义层面上的荒诞。其次,说明格林所处时代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两次世界大战,殖民帝国的瓦解,第三世界的混乱,让人类陷入前所未有的荒诞境遇,作家们如何对这个荒诞世界作出回应。再次,格林早年经历导致自我心灵分裂,造成成年后不忠的信仰和辩证的思想,在多维的身份间逃避,格林无法跳脱时代共性,成为书写荒诞的作家,这些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笔下的人物。第二章围绕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性主题阐述其形成原因和具体呈现。首先,分析主题的成因。一是植根于文学传统,通过改写和重述与经典形成互文关系。二是受到国际政局影响,紧密结合政治事件,用宗教视角反观人类行为。三是源于私人阅读兴趣,继承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遗产,双方参与了主题的塑造。其次,论述主题的呈现。一是潜意识层面,描绘人物的童年和梦境,以折射西方文明的致病情境,从中寻找荒诞的根源和解决之道。二是信仰层面,有罪的圣徒试图用信仰克服荒诞,使存在变得有意义,但又不可能得出确定的意义。三是文明层面,借助非西方的“他者”来审视西方的“自我”,发现“自我”是失落的,“他者”是凋敝的。第三章以荒诞为中心,从人物、环境、主题三个方面阐述格林小说的艺术特色。一是人物方面,格林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处于悖谬状态的边缘人,表现为孤独无助的失父者,由于对某种信念的信仰,在极限境遇中会转变为主动承担责任的反英雄。二是环境方面,“格林之原”是一个堕落而绝望的空间,具体表现为艾略特式的“荒原城市”和康拉德式的“边缘世界”,身处其中的人孤独而矛盾。三是主题方面,格林式荒诞的主要形式表现为悖谬,寓于以现实主义为主体的小说中,呈现出矛盾对立统一的样态,同时思想上宗教与荒诞之间相互消解,形式上严肃与通俗之间完美平衡,也有助于这一主题的呈现。第四章从严肃与通俗、政治与审美、现实与梦境三个维度阐述格林小说创作中荒诞的独特性,并从文学史叙事的角度指出格林小说创作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格林的小说创作兼顾严肃主题和通俗结构,坚持政治书写,也不放弃对审美意蕴的追求,通过展现现实和梦境、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交汇融通,深层次挖掘人物心理,并预示了人物的悲剧命运。格林从荒诞文学的脉络中,积极汲取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长处,既有参考和借鉴,也有突破和创新,这种融入了自己生命体验的文学创作,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因而决定了格林小说在具有文学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同时,也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体。格林的荒诞文学书写的特殊性在于,格林本人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他的小说是他生平经历的映射,由多种复杂元素形成的有机融合。格林提出的超克荒诞的办法带有空想色彩,但是他的小说在文学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韦虹[5](2020)在《威廉·戈尔丁小说的神话叙事研究》文中指出威廉·戈尔丁(1911-1993)是迄今为止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14位英国作家之一。评论界曾经为其作品是寓言还是神话而产生诸多分歧,这使戈尔丁本人多次做出表态,宣称自己创作的是神话,而不是寓言。从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人类学的理论视角看,戈尔丁13部小说的叙事确实存在诸多有关洪水神话、堕落神话和巴别塔神话的神话素。这些神话素的反复出现使13个小说文本形成了一套喻意复杂的话语体系,它们虽然在人物塑造、事件架构和情节设置等非功能性构成因素方面产生了彼此千差万别的变化,但其言语本质和最终所指却始终与经典神话保持一致。这13部小说虚构人类在远古、两希文明时期和中世纪、近现代、当代甚至未来的各种足迹,既以人物贪得无厌的占有和肆无忌惮的堕落等为聚焦对象,表现人类社会各时期存在的普遍现象,又在反映现实生活境况的同时,借助精心设计的人物故事和巧妙配置的叙事话语,表达作者对当代社会技术进步及发达文明状态下人际关系的极大忧虑和犀利批判。鉴于国内外学术界尚未对戈尔丁小说神话叙事进行系统研究,本论文遂试图以经典洪水神话、堕落神话和巴别塔神话为参照点,分析架构戈尔丁小说的神话叙事体系,挖掘其中艺术价值和社会批判的意义之所在。第一章考察戈尔丁小说中的“当代洪水神话叙事”。经典洪水神话是早期人类结合自然界的洪涝灾害和现实生活而展开丰富想象的结果,它既表达人类对自然界及宇宙现象的迷信无知和敬畏,又暗示附加在自然洪水灾变中的人为因果报应逻辑,强调道德教化和心灵洗礼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因素。戈尔丁早期创作的《蝇王》、《继承者》和《品彻·马丁》堪称当代心灵指引和道德教化的教科书。它们当中的洪水神话素和事件描写频频指向不同时期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路标,将由玩闹嬉戏的儿童、高尚的野蛮人和诡异幽灵所演绎的人物故事转化为经典洪水神话的当代变体。这三部小说与经典神话中的主人公挪亚及其家人依靠神助创造死里逃生奇迹的不同之处在于,异类同质的水使经历海水、河水和湖水洗礼的人物及其故事为读者创建了极大的想象空间,一再促使人们反思人类文明进程和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恶果。第二章讨论“当代堕落神话叙事”,指出经典堕落神话的核心要素并非在于食物禁忌,而是聚焦早期人类在漫长进化过程中认识自我和宇宙万物的思想巨变,并为文明日渐发达的人类提供时刻注意辨别善恶,努力修正自身前进方向的启示。通过对经典堕落神话进行当代改写,戈尔丁的《自由堕落》、《金字塔》、《黑暗昭昭》和由《航程祭典》、《邻近的卧舱》及《船舱下的火》组成的“航海三部曲”均成为再现经典神话的当代文学范例。这六部小说以叙述诸多人物的道德堕落甚至邪恶人性为出发点,突出地表现了危害巨大的当代堕落具有普遍存在性、荒诞性、隐蔽性和狂欢化,以及可救赎性及不可救赎性等特征。第三章解读戈尔丁小说的“当代巴别塔神话叙事”,阐明经典巴别塔神话实质上是早期人类社会及其冷酷无情的权力体系之缩影,不仅浓缩社会成员之间复杂的物质生产和人际交往关系,而且反映其精神生活状况。《塔尖》、《纸人》、《蝎神》和《巧语》四部小说围绕宗教、学术和神权政治三个文学生成场域,对经典巴别塔神话进行了当代激活与重构。这四部小说通过叙述圣母大教堂的教长、蝎神王国的头人、罗马帝国将军和古希腊祭司等人物故事,既影射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普遍存在的权力斗争及利益争夺,又批判了不注重团结协作和不顾他人死活的各种建“塔”领导者之狂妄自大,最终生动地图解人类的僭越欲望,揭示极端自我中心主义危害极大的傲慢和贪欲。在深受二战影响的戈尔丁笔下,《蝇王》等13部小说以经典神话为原型对照点,构筑了一个个关乎当代社会文明走向、时代精神与人文信仰的新神话,反暴力杀戮、反虚伪堕落和反贪得无厌等则是其中频繁出现的主题要素。这些新神话以远古、两希文明时期和中世纪前后、当下甚至未来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为摹仿和再现对象,以具有典型时代错误特征的人物及其言行为标记与载体,不断聚焦人们密切关注的战争、暴力、权力、地位和财富等热门话题,并同时对暴力杀戮、贪得无厌的占有和个人中心主义等丑恶社会现象进行揭露,其中涉及军事、政治、宗教、历史、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叙事话语隐含多重喻意,它们既以日常生活和平凡琐事讲述复杂抽象的政治话语,为文本建构净化人类心灵及改良社会的主题目标发挥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又在表达对为数众多的当代人缺乏高尚生活目标和崇高精神引领疑问及忧虑的同时,颠覆性地批判骚动不安的大众与社会现实中律法制约机制的随意性和游戏化,使有关经典洪水神话、堕落神话和巴别塔神话的当代文学创作最终转化为震撼人心的媒介,帮助读者对人类社会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境况做出全面深入的反思,甚至提出了供人们参考借鉴的应对措施。

刘琳琬玉[6](2020)在《卡维林二三十年代元小说诗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温尼阿明·亚历山德罗维奇·卡维林(1902-1989)是20世纪苏联文学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系优秀的作家、文艺学家、批评家,在早年卡维林参与了苏联知名文学团体“谢拉皮翁兄弟”。卡维林自创作初始就受到来自诸多流派的影响,并以其海纳百川的胸怀汲取了多种写作策略与创作理念,使其作品具有复杂的诗学特征。同时,作家伴随时代的发展不断精进自身的创作技法,是苏联文学史上罕有的风格多变的作家。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间是卡维林创作的实验阶段,在这一时期,作家受到“谢拉皮翁兄弟”自由创作与“为艺术而艺术”的精神主张影响,将崇拜的作家霍夫曼、斯特恩与导师什克洛夫斯基等人的创作手段及文艺理论应用至作品中,写下了几部极具先锋性的元小说。本文以卡维林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间创作的元小说《钦差大臣》《18…年莱比锡城纪事》与《第五个漫游者》为研究对象,阐述其元小说作品中的诗学特征,并总结其创作的继承性与前瞻性。本论文的结构由绪论、论文主体、结论以及参考文献四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提出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与问题,梳理了国内外对该问题的相关研究现状,阐明了该论文选题的创新之处,说明了该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第二章介绍了卡维林元小说的创作背景,20世纪20-30年代是卡维林正式作为作家的时期,在此时期作家见证了苏联文坛百花齐放之风貌,受到来自多方的影响。本章首先概述了元小说在各国的定义与发展,其次梳理了俄国形式主义、“谢拉皮翁兄弟”、霍夫曼与斯特恩等人对卡维林进行元小说创作的影响,他们为卡维林带来了诸多与众不同的情节模型、创作技法、叙事风格以及写作理念。最后,分析了作家对现代主义的继承与率先走近后现代主义的倾向。第三章通过对作家的元小说《18…年莱比锡城纪事》与《钦差大臣》进行诗学分析,从小说中的情节无序、结局消解、环形叙事与非理性情节特征等方面阐释了这两部作品中的不确定性特征与审美效果,文本由此表现了其开放性的特殊效果。第四章对作家的元小说《18…年莱比锡城纪事》和《第五个漫游者》中的叙事策略与人物、情节等方面分析,阐释其揭露虚构性的特征与创作理念,展现了作家率先走近后现代主义的前瞻性。第五章研究了作家的元小说《18…年莱比锡纪事》《第五个漫游者》中的互文与否定互文以及双层叙事结构展现的自我指涉性,指出作家对斯特恩的“裸露的手法”与俄国形式主义关怀的文学性问题的继承。结论部分概述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并进行梳理,同时指出了本论文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王盼[7](2020)在《瓦·雅·勃留索夫小说的主题研究 ——以《地轴》、《燃烧的天使》、《夜与昼》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瓦·雅·勃留索夫(В.Я.Брюсов,1873?1924)是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学领域的一颗明星。这位象征主义领袖在诗歌、文学理论、评论和翻译领域均有建树。勃留索夫在推动俄罗斯文学现代化过程中功不可没,他的文学探索对同时代人以及新一辈象征主义者的影响力不可小觑。随着勃留索夫的小说创作《地轴》(Земнаяось,1907)、《燃烧的天使》(Огненныйангел,1907?1908)和《夜与昼》(Ночиидни,1913)的相继问世,引发俄罗斯文学圈的广泛关注。他的小说创作朴素且深沉,凸显时代的风貌,注重哲理投射,受到不少褒奖,同时,也听到一些微词之声,甚至招致文学研究者对他诗人与小说家身份的多次论战。勃留索夫的小说作品融合了他从俄罗斯以及欧美作家、哲学家那里采撷的创作理念,展现出多元化的文学风貌,承载着作家对俄罗斯世纪之交的生存现状的思考,揭露出资本主义膨胀时期人类心理病态化的丑陋面貌,具有较高的可研读性。他的小说创作中的哲学感悟和主题思想对于今天的文学创作仍具现实意义。我国文学界对于勃留索夫的诗歌研究已经有一定的累积,而对其小说创作的系统研究仍有很多“空白点”需要关注。在文学、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审视勃留索夫的小说创作主题,结合学者们的论断与分析,展开事实与细节的论述,从而对勃留索夫及其小说创作进行客观的把握,将作家的小说作品拉回到正常的维度给予关注。本论文通过分析勃留索夫的小说《地轴》、《燃烧的天使》和《夜与昼》,梳理其中的主题系统,通过对作品中人物形象与创作手法等方面的关照,揭示作品中的主旨思想与审美。论文共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包括勃留索夫的生平介绍、其作品在俄罗斯与我国的研究状况分析,以及本文创新点、研究方法、论文结构阐述。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勃留索夫小说创作思想溯源,通过分析俄罗斯以及欧美作家和哲学家等影响因素,厘清勃留索夫创作思想的来源,重新审视勃留索夫的小说家身份,更好地解码勃留索夫的小说创作理念和其作品的主题旨意。第二章为勃留索夫小说主题系统中的边界与自由研究,通过《地轴》的创作背景与哲学基础的分析,发掘主人公的极端乖张行为、炽烈情感、悲剧基调的社会现实的根源,归纳出作品中的“边界与自由”两大主旋律。第三章分析勃留索夫小说主题系统中的女性情感问题,围绕着女性的爱情、生存状态与死亡的永恒论题,捕获女性隐秘的心理特征,以及人物的多舛命运,作品中关于女性情感的探讨顺应了女性意识普遍觉醒的时代潮流。第四章分析勃留索夫小说主题系统中的梦幻与声响的魅力呈现,通过对《燃烧的天使》中预言型的梦、谵妄型之梦和亦真亦幻梦境的边界状态等的描写,梳理作者对主要人物的情感、命运的书写,呈现出人物内心的丰富世界;借助《燃烧的天使》中的多声部组合,深化小说的奇幻底蕴。结语部分是对本论文内容的总结,对勃留索夫小说中边界与自由、女性情感、梦幻与声响等主题进行综合述评,归纳勃留索夫创作理念及特征和制定后续研究的大致方向。

刘芳[8](2019)在《后人类主义文化理论与当代文艺新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晚近,随着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后人类文艺文化现象已然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我国学界对后人类现象也投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一种文化理论的“后人类主义”逐渐成为了包括人类学、社会学、技术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文艺学、美学和艺术学等诸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话语。就文艺学而言,由于“后人类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切实地质疑和挑战了人类中心主义,引发了人们关于人的本质、人类和动物之间的关系、人工智能艺术等当代文艺文化问题的再讨论。而由于后人类文艺创作和审美现象的实际存在,这就更为具体地引发我们关于文艺创作情感、审美主体心理和批评理论形态等诸多与文艺学相关问题的思考。论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先对后人类主义文化理论作对象性地研究,目的主要是要搞清楚目前关于后人类问题的研究究竟有哪几种范式,基于此再思考其对文艺理论批评可能带来的影响,并且试图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思考后人类文艺审美现象。在较为详尽地考察了后人类主义文化思潮的发生、发展之后,我们对后人类主义的内涵、基本观点等进行了归纳。目前,后人类主义的理论研究主要以弗朗西斯·福山的《我们的后人类未来:生物技术革命的后果》、凯瑟琳·海勒的《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文学、信息科学和控制论中的虚拟身体》以及罗西·布拉伊多蒂的《后人类》等三种着作为代表,它们分别代表了一种后人类主义文化理论。论文主要基于对这三种具有范式意义的后人类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并参考国内现有的其他研究成果,而后我们才回到与文艺学和美学相关的问题的具体思考中。依据我们的理解,只要不突破人类底线,后人类社会文化文艺的发展就不可避免,然则其底线在哪,包括文艺学在内的理论研究如何应对后人类,这正是需要我们去加以批判性研究的。对于文艺学学科而言,关键的是要形成自己关于后人类的文化理论,需要由此发展出与后人类表意实践相契合的文艺美学。论文引言主要陈述选题缘由,描述研究现状和交待本文的研究思路。论文第一部分考察后人类主义文化思潮的发生、发展,归纳后人类主义的相关概念、理论内涵、基本观点等,论述其对当代文艺研究产生的影响。论文第二部分是后人类主义文化理论的具体研究,主要讨论后人类主义研究的三种不同的理论形态。第一种“人文性后人类主义”,这是自由主义者对后人类的回应性研究,旨在重新思考人的本质,是后人类主义发展的一种消极形式;第二种是“主体性后人类主义”,它试图解构传统人文主义的理性主体,解除人文主义强加于主体的价值观束缚,这是后人类主义的分析形式;第三种是“批判性后人类主义”,旨在构建一种新的伦理主体,履行后人类主义的批判形式。论文第三部分是对后人类文艺创作的回应,主要考察后人类文艺创作现象,重点是电影当中的后人类文化现象,并反思当下的文艺创作新问题,进而对文艺研究在当下的可能性发展方向的问题提出一点自己的思考。论文第四部分讨论后人类社会文化现象所引发的关于人的理解的变化,以及由此造成的有关文学主体性、“文学是人学”等观念的冲击,这是需要在后人类文化语境中加以重审的一个理论问题。论文第五部分主要介绍后人类主义影响下的新的文艺批评理论,主要从动物研究和生态批评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人与非人(自然、动物、机器或技术)为主体的批评理论新形态。结语部分则对全文进行总结,认为后人类文化理论已然是一种与包括文艺学在内的人文学科关联密切的社会文化理论,已有的三种形态的后人类文化理论为我们进一步思考后人类社会文化现象提供了参照。同时,后人类文化文艺现象的存在,对我们的文艺学提出了新的理论诉求,我们需要积极加以应对。藉此,文艺学学科也有望找到新的知识增长点。

卢小龙[9](2019)在《语言、权力和主体 ——福柯文学思想概观》文中提出语言、权力-话语和主体,是通往福柯文学思想的三条核心路径。福柯早年热衷于语言研究,以此建构了文学语言论,并论述了文学的诞生、本质、行动和审美四个维度。文学起源于语言的自我言说,依靠拟像和重复不断逼近自身的本质。外界思想为文学语言的折返运动提供驱动力,僭越则是语言抵达外界的文学行动。这一切最终激发出疯癫和死亡的极限体验。可以说,福柯前期的文学观是先锋文学和非理性哲学交合的产物,具有强烈的实验色彩,在制造别致美学的同时也陷入了语言的迷思。从60年代末开始,福柯的研究视角从语言转向话语,发现控制话语生产、传播的程序是权力。他用谱系学批判传统权力观,提出了由规训权力和生命权力组成的现代权力,并从五个方面把握它的总体特征。接着,用权力-话语理论考察文学的政治功能。这包括四个层面:一是统治权对文学的压制;二是非文学文本中的现代文学发生学语境;三是现代权力对文学外部体制的建构;四是文学话语范式转变背后的权力策略。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开启了文学研究的政治学转向,但也存在着泛政治化和审美边缘化的困境。而主体问题则贯穿了福柯思想的始终。福柯早年致力于解构先验主体,之后在对作者的思考中转变观念。从70年代后期开始,他返回古希腊罗马社会,在古人关怀自我的伦理学中找到了主体的诗意栖居之所。他提倡个体像艺术家一样生活,构建自己的生存美学,并希冀在文学阅读和书写的修身实践中重塑人的精神和肉体,建构完满的伦理-审美主体。福柯晚年的伦理学一改其之前激进的解构主义者形象,呈现出他关怀灵魂、精神和身体的建构的一面,在后工业时代凸显了关照现实的意味,具有普世的价值。

梁君[10](2019)在《杜威论想象力及其培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教育研究领域和教育实践领域,想象力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已经出现了为数可观且极富价值的关于想象力教育的研究成果。在此背景下,学者们也开始发掘杜威教育哲学中有关想象力教育的理论遗产。这些已有的关于想象力教育和杜威的想象力理论的研究成果都是本研究的重要资源。本论文以杜威的想象力理论为考察中心,主要探讨以下三个问题:想象力是什么?想象力为什么重要?如何培育想象力?本研究以符号理论和具身认知作为立论基础。这两个理论都是杜威本人所倡导的,并且借助这两个理论能够比较充分地说明想象力的性质与培育方式。本研究所作出的两个主要的努力是:一、梳理了杜威的想象力理论的演变历程,并分别从心理学、逻辑学、美学的视角加以阐释;二、尝试将杜威的想象力理论与他的教学理论整合起来了。本研究的核心假设是:一、杜威的想象力理论是存在一个演变历程的,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杜威分别侧重从心理学、逻辑学、美学的视角来阐释想象力。二、杜威对想象力的理解的演变主要是视角的转换,而不是观念的反转。三、与杜威早期、中期、晚期的想象力理论相对应的教学理论分别是实物教学、讲故事(故事教学)、自然教育。四、杜威的想象力理论极富启发性,但其中也存在偏弱的论点,不过杜威有很强的反省精神,在他思想发展的后续阶段他对前期偏弱的论点进行了自我矫正。本研究的第一章即导言部分首先梳理了想象力在人类历史(主要是哲学史)上的曲折遭遇,想象力从最开始被视为一种亵渎神明、试图扰乱人神秩序的危险因子,到被视作灵魂的低级成分、理性的对立面,到开始承认想象力在文学、艺术中的作用,再到认为想象力是一种普遍的心智能力,对任何领域(包括自然科学)的发展都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经历了一个非常坎坷而漫长的过程。很多哲学家都就想象力发表过自己的意见,笔者只梳理了其中一部分,在这些哲人当中,亚里士多德、霍布斯、休谟、康德、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流派(尤其是诗人柯尔律治)的观点与杜威的想象力理论关联最大。其次是概述了心理学、教育学领域对想象力的一些重要见解。从心理学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杜威早期对想象力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他所处时代的心理学研究水平。教育学领域关于想象力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果,而且开始进行了一些富有成效的教育实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加拿大的基兰·伊根及其团队、美国的林肯中心艺术教育学院和中国台湾的“未来想象与创意人才培育计划”所进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最后梳理的是对杜威的想象力理论的已有研究。已有不少学者开始关注杜威的想象力理论,也取得了极富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多数论者主要是从哲学的角度来讨论杜威的想象力的,将其落实到教育教学中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很少有研究涵盖了杜威想象力理论的全貌,即相对来说仍缺乏系统的研究。在文献综述之后,讨论了想象力的定义和分类。本研究从两个不同的视角将想象力作了两种分类。在导言的最后,笔者交代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假设和研究方法。理论基础有两个:符号理论和具身认知。符号理论认为,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大多数不是直接的认识,而是以符号为中介的。具身认知则认为,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从根本上来说不能脱离身体的感知觉,身体在认知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具身认知的中国式表达有“心知肚明”、“得之于手而应于心”等。符号理论强调间接经验,具身认知则强调直接经验,二者之间构成的张力恰恰为想象力的发展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第二章至第四章梳理了杜威对想象力的理解的演变历程及相应的教学理论。笔者将杜威的想象力理论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中期和晚期(时间分割点与《杜威全集》的划分有所不同)。第二章探讨的是杜威早期的想象力理论。在早期(1887-1908),杜威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视角来讨论想象力的。主要关注想象力与知觉、记忆、经验的关系,以及儿童的想象力。杜威认为,想象力与玩耍是同一件事情的内外两个层面;玩兴精神与工作精神并不必然对立,二者可以相辅相成,即所谓“严肃活泼”。这一时期,杜威主要受米德、詹姆斯、约翰·菲斯克、柯尔律治以及法国心理学家忒阿杜勒·阿曼德·里博的想象力理论的影响。与心理学视角相关的教学方法是实物教学。杜威指出,实物教学应着眼于促进“心像”的形成。第三章讨论的是杜威中期对想象力的理解。在中期(1908-1925),杜威主要从逻辑(杜威意义上的广义的逻辑)的视角来考察想象力。核心概念是“戏剧式彩排”、“慎思”,强调想象力在反思性思维/探究过程中的预见作用,凸显了想象力的目的性、导向性、控制性。“戏剧式彩排”具有故事结构性,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即讲故事。故事即对经验的描绘或模拟,讲故事的能力即交换经验的能力。而讲故事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可以引发听者或读者的情感投入。一方面,情感是激发想象力的动力,另一方面,当想象力运作起来之后,它又可以影响情感的发展,具有情感感染性。第四章集中论述了杜威在晚期对想象力的阐释。在晚期(1925-1952),杜威开始从审美或艺术的视角来理解想象力,且更为强调想象力的普遍存在性。杜威认为,凡是有意识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富于想象力的经验,也即具有审美特质。在这一时期对想象力的讨论中,杜威特别强调直接性、整体性和感知力。这一时期,杜威对想象力的理解主要受柯尔律治(柯尔律治又回来了)的影响。与审美经验的直接性和感知力的培养相关的教学方法是自然教育。自然教育可以训练人的审美敏感性,也可以为人的创造力提供源头活水。此外,杜威持一种独特的创造观,这种创造观不是产品主导而是过程主导的。他认为,创造性活动最重要的意义不在于其客观的社会价值,而在于其对个体心智能力的训练。在早期,杜威认为,想象力源于经验;在中期,杜威认为,想象力源于人的冲动;在晚期,杜威则认为想象力源于自然。这听起来很令人迷惑,但其实这三者并不矛盾。人的冲动即是人的自然,是自然在人身上的体现;人的经验则是人的冲动的转化或社会化;人的经验处于自然(指杜威广义的“自然”概念)之中,也是自然的力量的体现。无论是自然,还是人的冲动,最终都要转化为经验,才能现实地为人所用。因此,最终的结论是:想象力根植于经验。第五章分析的是杜威演变中的想象力理论的连续性,即变中之“常”。笔者认为,无论杜威对想象力的理解如何转换,以下三个原则是他始终恪守的:第一,想象力根植于经验。第二,我们必须依据整体性原则(汉普蒂·邓普蒂原则)来理解想象力(以及经验)。第三,健全的想象力天然地具有一种付诸行动或表达的冲动。唯有行动或表达才标志着想象力的完成。是否导向行动也是想象力与幻想的分水岭。杜威自始至终都在反对幻想或虚构的东西,而主张想象或富于想象的东西。第六章探讨的是杜威想象力理论中偏弱的论点以及杜威的自我矫正。杜威的想象力理论极富建设性,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就笔者所知,其中有两个论点是偏弱的:第一,他早期在《心理学》(1887)一书中对想象力的三分法的论证非常之薄弱,难以令人信服。从最低层次到最高层次,杜威将想象力分为机械性的想象力、幻想和创造性的想象力。之后杜威就放弃了这个三分法(代之以想象力与幻想的二分法),这说明杜威本人也意识到了其中的问题。第二,杜威过度强调了想象力中的控制性因素。这主要源于他对幻想的排斥,认为幻想败坏了想象力的名声,极力想为想象力“去污名”。这就导致了他的矫枉过正。杜威认为,想象力必须具有目的性;它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它必须服务于某事。所幸,晚期杜威对“控制性”、“目的性”的坚持有所松动,为想象力的自由游戏保留了更多的空间。由杜威的想象力理论中第二个偏弱的论点引发的教学方法是即兴教学。

二、戏剧:谵妄与理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戏剧:谵妄与理性(论文提纲范文)

(1)爱德华·阿尔比《动物园的故事》的福柯式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二、彼得与杰瑞:理性与疯癫
三、彼得的理性:主体的被动形塑
    1.知识对主体的塑造
    2.权力对主体的塑造
四、杰瑞的疯癫:主体的自我重塑
    1.自我意识的觉醒
    2.自我意志的表达
五、结 语

(3)重拾疯癫与摧毁文明——论萨拉·凯恩《摧毁》中的疯人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戏剧史上的疯人形象
三、《摧毁》中的疯人形象
四、总结

(4)格雷厄姆·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与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
    第一节 “荒诞”概念的界定及其意义
    第二节 格林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人类“荒诞”的境遇
        二、文学的呈现与回应
    第三节 格林生命体验的独特之处
        一、失落的童年
        二、不忠的信仰
        三、身份的多维
第二章 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主题
    第一节 格林小说荒诞性主题的形成原因
        一、传统资源的借鉴
        二、生命内外的探求
        三、阅读接受的独特
    第二节 荒诞主题的具体呈现
        一、梦境:在逃离努力中的“荒诞”境遇
        二、信仰:寻找自我拯救中的“荒诞”再次构成
        三、旅行:关照“荒诞”命运过程中的“荒诞”强化
第三章 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艺术
    第一节 格林笔下不同人物的荒诞性
        一、格林创作中的人物群像
        二、格林人物书写的典型类别
    第二节 格林之原:格林小说荒诞的环境
        一、何为“格林之原”
        二、“荒原城市”:荒诞性的城市书写
        三、“边缘世界”:荒诞性的他者想象
    第三节 荒诞——格林小说创作的底色
        一、悖谬:格林式荒诞的主要形式
        二、通俗与严肃交融——格林式荒诞的栖息之所
第四章 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意义
    第一节 格林小说创作荒诞的独特性
        一、行走在严肃与通俗之间
        二、挣扎在政治和审美之间
        三、徘徊在现实与梦境之间
    第二节 格林小说荒诞的文学史意义
        一、荒诞流变中的继承
        二、生命与创作融为一体的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威廉·戈尔丁小说的神话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语
导论
第一章 当代洪水神话叙事
    第一节 儿童游戏改写的洪水神话
    第二节 高尚“野蛮人”演绎的洪水神话
    第三节 幽灵故事喻示的洪水神话
第二章 当代堕落神话叙事
    第一节 普遍存在却不可见的堕落神话
    第二节 荒诞闹剧和狂欢中的堕落神话
    第三节 聚焦人类救赎的堕落神话
第三章 当代巴别塔神话叙事
    第一节 宗教场域的巴别塔神话
    第二节 学术场域的巴别塔神话
    第三节 神权政治场域的巴别塔神话
结论
引用文献
后记

(6)卡维林二三十年代元小说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РЕФЕРАТ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西方对卡维林元小说创作的相关研究
        (二)俄罗斯对卡维林元小说创作的相关研究
        (三)我国对卡维林元小说创作的相关研究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四、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注释
第二章 卡维林元小说的创作背景
    一、元小说的概念
        (一)元小说在西方
        (二)元小说在俄罗斯
        (三)元小说在中国
    二、卡维林元小说创作的相关继承性
        (一)卡维林与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与文学性
        (二)卡维林与谢拉皮翁兄弟:自由创作的主张
        (三)卡维林与霍夫曼:谢拉皮翁原则与幻想模型
        (四)卡维林与斯特恩:游戏精神与裸露的手法
    三、卡维林元小说创作与文学思潮
        (一)卡维林与现代主义
        (二)卡维林与后现代主义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卡维林元小说中的不确定性
    一、《18.年莱比锡城纪事》:矛盾与无终止的叙事游戏
        (一)情节之失序
        (二)结局之搁置
    二、《钦差大臣》:在谵妄中轮回
        (一)“同理性分手并不快乐”
        (二)“世界的确在旋转”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卡维林元小说中的揭露虚构性
    一、《18.年莱比锡城纪事》:虚实相融的第三世界
        (一)现实、虚构和想象的三元合一
        (二)不可信的形式叙述者
    二、《第五个漫游者》:充满“谎言”的“木偶戏”
        (一)导演——“吾”乃泥人
        (二)演员——木偶在“嘎嘎”作响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五章 卡维林元小说中的自我指涉性
    一、《第五个漫游者》:极乐的互文
        (一)浪漫主义者的夭折
        (二)“真善美”叙事情节的破裂
    二、喧嚣的双层叙事结构
        (一)《第五个漫游者》:“戏中戏”
        (二)《18.年莱比锡城纪事》:“小说中的小说”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瓦·雅·勃留索夫小说的主题研究 ——以《地轴》、《燃烧的天使》、《夜与昼》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АВТОРЕФЕРАТ
引言
    一、研究对象:勃留索夫其人其作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三、选题背景及意义
    四、论文结构、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勃留索夫小说创作思想溯源
    第一节 俄国大地的滋养
        一、俄国前辈作家的影响
        二、原生家庭的熏陶
        三、学校的教育与引导
        四、时代格局的影响
    第二节 欧美文学之风吹拂
        一、哲学来源
        二、法国象征主义者的引领
        三、欧美其他作家的影响
    第三节 勃留索夫小说家形象再审视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勃留索夫小说中边界与自由的诗意书写
    第一节 《地轴》的创作背景与哲学思考
    第二节 边界的非确定性、离奇性和悲剧性
        一、陷入镜像的迷雾(《在镜中》)
        二、消解现实与梦幻的边界(《现在,我醒了......》)
        三、毁灭还是反抗(《最后的殉难者》)
    第三节 灵与肉的自由
        一、流浪汉的救赎(《大理石头像》)
        二、监狱与心牢(《地下监狱》)
        三、乌托邦幻象的破灭(《南十字星共和国》)
        四、爱的挽歌(《姐妹们》)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勃留索夫小说中的多样女性与情感
    第一节 《夜与昼》的创作背景及哲学思考
    第二节 徘徊在婚恋困境中(《一个女人的最后几页日记》)
    第三节 爱恋的悖论(《只有爱之清晨是美好的》)
    第四节 情感的非暴力复仇(《为自己还是为别人》)
    第五节 生死离别
        一、非理性之爱的生死抉择(《她的决定》)
        二、命运的绝恋(《十五年后》)
        三、贫乏灵魂的情感游戏(《无果之花》)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勃留索夫小说中情线编织的梦幻与声响
    第一节 《燃烧的天使》创作背景
    第二节 情感摇摆的三脚架
    第三节 幻象丛生的离奇体验
    第四节 多重声音的魅力
        一、圣洁之声
        二、尘世之声
        三、魔力之声
        四、无声之声:箴默与停顿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8)后人类主义文化理论与当代文艺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后人类主义文化理论溯源与辨析
    (一)后人类主义文化理论的缘起
    (二)后人类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脉络
        1.反思人文主义:后人类主义的逻辑起点
        2.跨人文主义:后人类主义的过渡形态
        3.反人文主义(antihumanism)
    (三)后人类主义及其对文艺研究的影响
二、后人类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态
    (一)“人文性后人类主义”
        1.福山的“人性论”
        2.人的本质问题新解
    (二)“主体性后人类主义”
        1.“人即信息”
        2.虚拟身体的呈现方式
    (三)“批判性后人类主义”
        1.普遍生命力的建构
        2.生成的后人类
三、后人类主义与文艺创作新问题
    (一)后人类文艺生产问题
    (二)电影中的“后人类”书写
    (三)后人类文艺创作反思
四、后人类主义与“文学是人学”论
    (一)“文学是人学”
    (二)“文学是非人学”
五、后人类主义与文艺批评理论的新动向
    (一)动物研究与文学批评理论的“后人类主义”
    (二)生态批评与“后人类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9)语言、权力和主体 ——福柯文学思想概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学与语言
    第一节 文学的诞生:从语言说起
    第二节 文学的本质:拟像与重复
    第三节 文学行动:外界与僭越
    第四节 文学的审美之维:极限体验
    第五节 福柯文学语言观的得与失:纯语言和非理性迷思
第二章 文学与“权力-话语”
    第一节 从语言到话语:福柯的话语观以及文学思想的转变
    第二节 福柯的权力谱系
    第三节 “权力-话语”理论——以性话语为例
    第四节 “权力-话语”理论视域下的文学
        一、统治权时代的文学
        二、现代文学的另一种诞生方式:文学与日常生活话语
        三、现代权力对文学的外部控制:文学的经典化、教育化以及作家的专业化
        四、现代权力与书写范式的转型——以犯罪文学为例
    第五节 福柯文学政治论的影响和不足
第三章 文学与主体
    第一节 解构主体
    第二节 作者的消失
    第三节 反抗权力和重建主体
    第四节 文学作为关注自我的艺术
        一、像艺术家那样生活:生存美学的建构
        二、自我书写:作为修身的阅读和写作
    第五节 对福柯“文学-主体”观以及文学伦理学的评价
结语 在福柯的文学迷宫里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杜威论想象力及其培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一、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一)选题的由来
        (二)研究问题
        (三)概念界定与概念辨析
    二、文献综述
        (一)教育学及相关领域对想象力的已有研究
        (二)对杜威的想象力理论的已有研究
        (三)文献综述小结
    三、研究设计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假设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早期:从心理学的视角论想象力与教学
    一、心像、想象与形象思维
    二、想象力的中介功能:在感觉与概念之间
    三、想象力的三分法
    四、想象力与玩耍
    五、想象力与各学科的学习
    六、想象力与推理的心理过程
    七、实物教学与“心像”
第三章 中期:从逻辑学的视角论想象力与教学
    一、“戏剧式彩排”或慎思
    二、“戏剧式彩排”的故事结构性与讲故事作为一种教学方法
    三、想象力的预见性或目的性
    四、想象力作为探究中的理想性因素
    五、想象力源于冲动
第四章 晚期:从美学的视角论想象力与教学
    一、自然、经验与艺术
    二、审美经验的直接性
    三、“一个经验”或富于想象力的经验
    四、自然教育与杜威的创造观
第五章 演变中的杜威的想象力观念的连续性
    一、根植于经验
    二、整体性原则(汉普蒂·邓普蒂原则)
    三、想象力的完成须通过人的行动或表达的冲动发挥出来
第六章 杜威的想象力理论中偏弱的论点及杜威的自我矫正
    一、在《心理学》(1887)中对想象力的三分法
    二、过于强调想象力中的控制性因素
        (一)即兴与杜威教育哲学的内在契合性
        (二)即兴教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戏剧:谵妄与理性(论文参考文献)

  • [1]爱德华·阿尔比《动物园的故事》的福柯式解读[J]. 左佳,朱蕴轶.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5)
  • [2]德勒兹作为方法:约翰·卡萨维茨电影病态人物研究[D]. 黄铖. 上海戏剧学院, 2021
  • [3]重拾疯癫与摧毁文明——论萨拉·凯恩《摧毁》中的疯人形象[J]. 杜翃. 戏剧之家, 2021(13)
  • [4]格雷厄姆·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与小说创作[D]. 张津津.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威廉·戈尔丁小说的神话叙事研究[D]. 韦虹. 南京大学, 2020(04)
  • [6]卡维林二三十年代元小说诗学研究[D]. 刘琳琬玉.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7]瓦·雅·勃留索夫小说的主题研究 ——以《地轴》、《燃烧的天使》、《夜与昼》为例[D]. 王盼. 武汉大学, 2020
  • [8]后人类主义文化理论与当代文艺新问题研究[D]. 刘芳.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6)
  • [9]语言、权力和主体 ——福柯文学思想概观[D]. 卢小龙.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10]杜威论想象力及其培育[D]. 梁君.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戏剧:谵妄与理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