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大别山北坡水土流失与生态恢复

皖西大别山北坡水土流失与生态恢复

一、皖西大别山北坡水土流失与生态修复(论文文献综述)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1](2021)在《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六政办[2021]30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中央、省驻六安有关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六安市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2021年11月8日六安市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目录前言第一章 市情水情(一)自然条件(二)社会经济(三)水利工程现状(四)水资源状况(五)水旱灾情第二章 现状与形势

李星星[2](2021)在《城市设计视角下金寨县梅山老城区风貌更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前城市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拥有独特自然山水格局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小城镇老城片区风貌正面临众多现实矛盾。一方面,在空间环境活力衰退的现实情况下,老城区现代化建设的瓶颈冲击着城镇传统空间格局;另一方面,小城镇的人文精神逐渐弱化,独特形象逐渐消失,在这里更多显现出的是风貌趋同现象和地区特色危机。如何在激烈的发展竞争中寻找自己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已成为众多小城镇老城区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城市设计视角下,对金寨县梅山老城区的风貌进行更新设计,以期从风貌层面为金寨梅山老城区发展找到自身定位,放大特色、发挥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由当今小城镇建设及其风貌发展背景,引出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内容及意义,对国内外城镇风貌相关理论研究进行分析总结,确定研究方法,对金寨梅山老城区基本概况与风貌现状深入调查与研究,梳理出较为突出、亟待解决的现存风貌问题。其次,根据前文的现状调研,深入分析金寨梅山老城区风貌实态与困境,并在此基础上,借鉴丹洲新区、成都宽窄巷子等优秀案例的经验,提出金寨梅山老城区总体风貌格局构建与重组、外部空间风貌优化和塑造、建筑风貌传承与更新这三个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风貌更新策略。最后,根据前文总结的策略,分别从风貌格局特色空间架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修补与完善、街巷风貌优化、综合交通优化、滨水空间塑造、建筑风貌整治设计、重要风貌节点设计等方面着手,较为系统地提升金寨梅山老城区整体风貌,为国内具有类似情况的其他小城镇风貌更新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图【77】 表【10】 参【70】

六安市人民政府[3](2021)在《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提出六政[2021]17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4月11日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徐建鹏,王晖,伍琼,王杰,徐祥[4](2021)在《1961-2019年皖西大别山区的气候变化特征》文中指出【目的】探明皖西大别山区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典型气候资源变化特征,为其生态环境保护及农业生产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皖西大别山区8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9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其年均气温、太阳总辐射、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等气候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近60年来皖西大别山区年均气温呈极显着(P<0.01)增加趋势,增幅为0.16℃/10a;年均太阳总辐射呈极显着(P<0.01)减少趋势,减幅为101.3 MJ/(m2·10a);年均降水量和年均降水日数以波动变化为主,变化趋势不明显,其中小雨日数呈减少趋势,减幅为0.64d/10a,中雨、大雨、暴雨及以上日数呈增加趋势,增幅分别为0.16d/10a、0.12d/10a和0.10d/10a;年均气温在2001年发生由少到多的突变,突变后较突变前上升0.7℃;年均太阳总辐射在1989年发生由多到少的突变,突变后较突变前减少316.0 MJ/m2;年均降水量和年均降水日数无明显突变点。【结论】气候资源的分布和变化与海拔高度关系密切,年均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年均太阳总辐射、年均降水量和年均降水日数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江雯,胡玉乾,汪军红,孙鹏,张强,黄娜,张鑫,王文英[5](2021)在《安徽大别山区天然降雨对典型植被水土流失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基于霍山县水土保持试验站3个径流小区2013-2018年的连续观测数据,分析水土流失月际、年际变化特征,定量探讨不同植被类型(茶树、红芋、桑树)下各降雨(次降雨、降雨等级、降雨雨型)特征指标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1)4和7月为一年中水土流失高峰期;2013-2018年水土流失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先迅速下降,后趋于稳定,到2018年出现上升. 2)各降雨因子对于水土流失贡献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降雨量(P)、降雨侵蚀力(R)、30 min雨强(I30)、降雨历时(t)、60 min雨强(I60)、平均雨强(I).降雨量是影响产沙量的最重要因素;降雨侵蚀力对乔木和灌木产流影响最大. 3)中雨和大雨年际变率最大,大暴雨场次少,但造成的水土流失情况最严重;Ⅰ型降雨是安徽大别山区主要的降雨类型,Ⅲ型降雨场次最少,但水土流失量远高于其他3种雨型,Ⅳ型降雨对水土流失影响最小.

刘亚琼[6](2020)在《大别山区域红安县红色文化遗产空间特性及整体保护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红色文化景观”理念》文中提出随着中国遗产保护体系的不断扩展,内涵的不断深化,红色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新型的跨区域遗产类型逐渐受到重视,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成为一项新的国家战略。但是目前关于红色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并不充分,现有研究中对红色文化遗产的布局分散、数量众多、规模较小、类型复杂等特性认知不足,保护利用以点状革命文物为主,并且保护利用不平衡、与地方经济发展脱节等问题严重。在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如何突破文物保护的概念,将文物、乡村、自然环境与红色文化整合形成一个大系统,如何突破传统行政区划界线,形成红色文化片区,如何将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国土空间规划相适应,与区域发展相结合,成为本研究的难点。本研究希望通过“红色文化景观”理念,将各类红色文化遗产及其历史环境整合形成系统,在大别山区域红安县红色文化景观分层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空间层次下适应于国土空间规划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策略,以促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希望本研究能为其他区域红色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本研究首先针对目前红色文化遗产特性认知不足、保护开发碎片化等问题,在对红色文化遗产特性重新认知的基础上提出了红色文化景观的理念,分层次整合各类红色文化遗产要素,形成具有系统性、结构性的红色文化景观结构框架,形成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在大别山区域、红安县、村镇单元三个层面,从不同深度梳理红色历史脉络,提取不同层面下红色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并从数量、类型、分布等方面分析不同时段的红色文化景观历时性分布特征以及红色文化景观整体空间格局。各层面之间上下指导,互相衔接。其中,大别山区域层面作为跨区域的红色历史文化空间,以红安新县红色文化景观极核中心最为突出,红安县层面是以村镇为单元的城乡一体化的红色文化景观片区,村镇单元层面则是山水林田村(镇)一体化的红色文化景观单元。最后,在红色文化景观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多层次立体化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框架,该框架分区域、市县、村镇三个研究层级,在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管理方面,构成历史文化展示系统、社会经济发展系统、空间管理系统。不同层级之间上下传导,逐级传递,各个系统之间相互支撑,互为依据。其中,大别山区域层面强调区域协同,红安县侧重城乡统筹,村镇层面主张山水林田村(镇)一体化。

明成霞[7](2020)在《大别山区霍山县石家河小流域水土保持景观规划设计》文中研究说明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模式是我国水土保持事业的重要经验,规划设计是综合治理的依据与行动指南,科学与否直接决定治理效果。桐柏大别山区作为国家级重点预防区,2018年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显示水土流失面积为11259km2,亟需开展小流域规划。鉴于此,本文以大别山区霍山县石家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0.5m分辨率遥感影像及局部无人机航拍正射影像,进行土地利用解译及土壤侵蚀判定,明确小流域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需求分析,提出“一脉三片四区”的景观空间格局,针对不同区域特点设计了典型治理措施,实现石家河水土保持景观规划设计方案,以期为桐柏大别山区小流域规划设计提供一定参考价值。主要结论如下:(1)建立了小流域规划设计基础数据库。通过小流域边界线、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植被类型、土壤类型等相关数据和基础资料,基于Arc GIS技术平台,采用人机勾绘解译土地利用地块,结合无人机航摄验证,对各地块的空间位置、空间关系等空间信息和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坡度坡长、土壤侵蚀强度等属性信息进行采集、编辑、处理,构建了小流域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为措施设计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源。(2)明确了石家河小流域规划目标。在分析小流域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当地需求,以水生态文明为理念,提升水源涵养及土壤保持生态功能。以水土保持为核心,改善土地利用结构现状、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增强流域内景观效果为规划目的,发挥当地文化习俗与传统历史的优势,将小流域打造成集水土保持、生态可持续、景观安全为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区与民俗休闲旅游观光体验区。(3)构建了小流域景观格局与水土保持措施空间布局。根据小流域特点,创新典型模式,结合流域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了“一脉三片四区”的景观格局。以总体景观格局为基础,对不同区域进行了合理化分析,布设相应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构建由梯田工程、河(沟)道水生态工程、封禁治理工程、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为一体的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空间布局,保证了流域内的生态、生产、生活的安全性。(4)完成了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设计。在完成水土保持措施布局的基础上,顺应小流域自然山体、水系和地形地貌的天然空间格局,深入发掘当地的民俗文化价值,对梯田工程、河(沟)道水生态工程、封禁治理工程、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工程进行了具体措施设计,融合当地景观风貌,提高旅游观光、游憩休闲的承载能力,形成了一套符合当地条件的特色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体系。

朱武龙[8](2020)在《基于遥感的岳西县火烧迹地调查与植被修复规划》文中研究指明森林火灾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宿敌,直接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原有的植被结构,阻碍了森林生态系统的更替演化。岳西县地处大别山腹地,境内山峦叠嶂,植被茂盛,但也是受森林火灾影响较为严重的区域之一,火灾干扰过后,芭茅丛生,原有植被结构被严重损坏。为了解岳西县火烧迹地分布情况,制定科学的火烧迹地植被修复规划,本文以岳西县2018年4月17日遥感影像及全县DEM数据为数据源,结合岳西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对岳西县火烧迹地信息进行了提取,统计分析得出各乡镇火烧迹地面积分布情况,并进行地形因子专题分析,绘制地形因子专题地图,在此基础上,以海拔为一级因子,坡向、坡度为二、三级因子,划分火烧迹地立地条件类型,分别制定不同立地类型植被修复模式及营造林技术,为岳西县火烧迹地植被修复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岳西县火烧迹地面积10973.49hm2,占岳西县土地总面积的4.6%。其中五河镇火烧迹地面积2941.89hm2,菖蒲镇火烧迹地面积1423.89hm2,店前镇火烧迹地面积1339.32hm2,冶溪镇火烧迹地面积805.17hm2,分别占迹地总面积的26.80%,12.98%,12.20%和7.34%。(2)结合外业调查及文献资料分析,确立海拔、坡向和坡度为火烧迹地立地类型划分的一、二、三级因子,并建立相应的分级标准,将火烧迹地划分成16个立地类型。(3)以全县DEM为数据源,结合提取的火烧迹地信息,在Arc GIS平台下生成海拔分级、坡向分级、坡度分级专题图,并进行三个地形因子专题图叠置分析,依据火烧迹地立地类型划分条件,绘制16个火烧迹地立地类型专题图,并计算每个立地类型面积,面积位于前三位的立地类型是200-500m阳坡斜缓坡、200-500m阴坡斜缓坡和500-1000m阳坡斜缓坡。(4)基于火烧迹地现实状况及立地类型特征,确立了中山生态保育型植被修复模式、低山水源涵养型植被修复模式、丘陵生态经济型植被修复模式、岗地水土保持型植被修复模式4种植被修复模式。(5)以适地适树、乡土树种为原则,选择枫香、栎类、杉木、马尾松、毛竹、油茶、香榧等17个树种作为造林树种,设计了各树种造林整地、植穴规格、苗木质量规格、造林密度、配置、造林时间等关键技术,为岳西县火烧迹地的植被修复规划和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尹金帆,汪军红,江雯,王星,乔欣瑞,夏敏,孙鹏[9](2020)在《不同坡度对大别山区产流产沙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别山区是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针对大别山区水土流失问题,在霍山县水土保持试验站野外径流小区对2017年不同坡度的径流和泥沙监测数据资料进行分析,通过线性回归方程和典型降水事件分析大别山区产流产沙在不同坡度下产生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坡度对大别山区产流产沙的影响,为大别山区水土流失的预防与治理提供依据。研究发现:①在降雨量、雨强、降水历时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坡度对试验径流小区的产流产沙量影响较大,而降雨量对于不同坡度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具有延续特征;②在降雨量相同的情况下,坡度越大,坡面径流量越大,同时,坡面径流量与暴雨、大暴雨2种降雨强度相关性强,相关性系数均为0.52(>0.50);③坡面产沙量与降水强度相关性强,相关性系数为0.56(>0.50),其中大暴雨降雨强度对坡面产沙量影响最大,坡面产沙量来自这种降雨的比重大,占总沙量的92%。

温瑞霞[10](2019)在《皖西地区贫困的空间格局与影响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贫困问题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如何促进全球减贫和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任务。对皖西地区空间贫困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化地理资本与空间贫困陷阱的认识,同时对建立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文章以空间贫困、地理资本为切入点,借助SPSS、ArcGIS、GeoDa等软件,选用2001-2017年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皖西地区贫困特征进行研究,采用贫困区位熵对皖西县域尺度贫困集聚度进行测算;利用变异系数、全局、局部空间自相关对皖西乡镇尺度贫困地图的绘制及贫困陷阱的存在与演化进行检验;通过OLS回归,空间滞后、误差模型及地理加权回归等定量分析法探讨区域贫困形成的主导影响因素,进而分析其影响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根据绘制的贫困地图发现,对于南部的金寨、霍山、舒城三县,贫困程度在三类贫困地图中都表现的较深,基于区域发展水平和基于贫困发生率的贫困地图表现更突出;对于皖西的北部地区,基于个体福利水平的贫困范围和贫困程度要更深刻,从中部四县(区)交界的地方到东北区域,开始出现贫困的集聚现象,贫困呈不断发展趋势;对于霍邱县和金安区在2017年基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贫困区域范围出现扩大的趋势。第二,从皖西地区贫困的整体差异来看,基于个体福利水平的整体差异逐步缩小,而基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区域综合发展水平的整体差异逐步扩大。从总体空间演化格局来看,三组数据测得的结果都说明皖西地区的贫困程度存在显着的空间正相关性,即收入、区域发展水平及贫困发生率相似的乡镇趋于空间集聚,说明存在空间贫困陷阱。从局部空间演化格局来看,贫困空间呈现明显的高低集聚特征,基于个体福利水平测度的空间贫困陷阱区主要位于皖西地区中部、东北部及东南部,基于区域发展综合水平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测度的空间贫困陷阱区主要位于皖西地区南部。第三,针对皖西地区空间贫困的影响因素,在非空间尺度方面,运用Person相关、OLS回归模型得出地形、交通、工业发展水平、二三产业收入水平、人口、医疗、社会保障和居住环境是主要导致皖西地区贫困的因素。在空间尺度方面,运用空间滞后、空间误差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得到自然环境对皖西南部地区、西南部地区影响作用最大,经济环境对皖西东北部、东南部、西南部地区影响作用最大,社会环境对皖西地区各乡镇的影响作用差别较大,西南部、东南部地区受人口因素的作用较强,东南部、北部地区受医疗卫生环境因素的作用较大,西南部、南部地区受社会保障、生活条件的作用较强。第四,针对皖西地区现有扶贫措施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生态工程建设保障、基础设施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协作带动等宏观区域协调扶贫机制以及乡村旅游带动、科技产业扶贫、人力资源开发、社会结对帮扶等各类微观主体精准扶贫机制,以期对提升皖西地区扶贫效果提供现实依据。

二、皖西大别山北坡水土流失与生态修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皖西大别山北坡水土流失与生态修复(论文提纲范文)

(2)城市设计视角下金寨县梅山老城区风貌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城市设计
        1.3.2 老城区
        1.3.3 风貌更新
    1.4 国内外风貌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金寨梅山老城区发展状况及风貌问题梳理
    2.1 皖西山区地域特征
        2.1.1 自然地理
        2.1.2 历史文化
        2.1.3 传统民俗风俗
    2.2 金寨风貌特色资源
        2.2.1 自然旅游资源
        2.2.2 红色革命资源
        2.2.3 农业产业资源
    2.3 “认识金寨”问卷调查
        2.3.1 问卷设计
        2.3.2 问卷内容总结
    2.4 老城区区位关系
        2.4.1 区域位置
        2.4.2 交通区位
    2.5 老城区风貌现状特征
        2.5.1 空间格局现状
        2.5.2 街巷风貌现状
        2.5.3 建筑风貌现状
    2.6 老城区风貌问题梳理
        2.6.1 城镇发展束缚,整体特色不突出
        2.6.2 空间形态紊乱,传统意象逐渐消失
        2.6.3 建筑风貌杂糅,历史文脉缺失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金寨梅山老城区风貌更新策略
    3.1 风貌更新原则
        3.1.1 尊重自然与生态建设原则
        3.1.2 绿色低碳,可持续性原则
        3.1.3 风貌资源、地域特色维护原则
        3.1.4 整体性、连续性原则
    3.2 宏观层面——总体风貌格局构建与重组策略
        3.2.1 注重自然环境特色,延续山水景观特色格局
        3.2.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3.3 中观层面——外部空间风貌优化和塑造策略
        3.3.1 街巷空间环境优化
        3.3.2 道路系统及设施更新
        3.3.3 山区特色滨水空间打造
    3.4 微观层面——建筑风貌传承与更新策略
        3.4.1 建筑风貌控制
        3.4.2 重要节点风貌控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寨梅山老城区风貌更新设计实践探索
    4.1 规划理念与发展定位
        4.1.1 总规思路
        4.1.2 风貌发展定位
    4.2 老城区总体风貌格局构建与重组设计
        4.2.1 老城区风貌格局特色空间架构
        4.2.2 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修补与完善
    4.3 老城区外部空间风貌优化和塑造设计
        4.3.1 街巷风貌优化设计
        4.3.2 综合交通优化设计
        4.3.3 滨水空间塑造设计
    4.4 老城区建筑风貌更新与控制设计
        4.4.1 建筑风貌整治设计
        4.4.2 重要风貌节点设计
    4.5 其他风貌要素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主要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认识金寨”问卷调查表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1961-2019年皖西大别山区的气候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
    1.3 方法
        1.3.1 气候资源
        1.3.2 气候倾向率
        1.3.3 M-K突变检验
    1.4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热量资源的变化
    2.2 辐射资源的变化
    2.3 降水资源的变化
        2.3.1 降水量
        2.3.2 降水日数
3 讨论
4 结论

(6)大别山区域红安县红色文化遗产空间特性及整体保护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红色文化景观”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和背景
        1.1.1 遗产体系:红色文化遗产是中国遗产体系扩展、内涵深化的自然结果
        1.1.2 整体保护:红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需要和发展趋势
        1.1.3 活化利用:红色文化遗产是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引擎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从“革命文物”到“红色文化遗产”,界定红色文化遗产的特性
        1.2.2 从“红色文化遗产”到“红色文化景观”,分层次研究红色文化景观空间格局特征和现状环境特征
        1.2.3 分层次探索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发展策略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
        1.3.1 红色文化遗产概念界定
        1.3.2 研究时间范围界定
        1.3.3 研究空间范围界定
        1.3.4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发展的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
    2.1 全国红色历史脉络背景下大别山区域研究
        2.1.1 全国红色历史脉络梳理
        2.1.2 大别山区域:国家级历史文化空间
    2.2 红色文化遗产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
        2.2.1 全国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研究现状
        2.2.2 大别山区域红色文化遗产研究现状
        2.2.3 红安县红色文化遗产研究现状
    2.3 红色文化遗产的特征
        2.3.1 遗产价值特征
        2.3.2 内涵属性特征
        2.3.3 构成要素特征
        2.3.4 时空分布特征
    2.4 “红色文化景观”的提出
        2.4.1 “景观”在文化遗产中的应用
        2.4.2 “红色文化景观”理念下研究红色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2.4.3 “红色文化景观”概念内涵
    2.5 小结
第三章 大别山区域的红色文化景观研究
    3.1 大别山区域的历史环境
        3.1.1 大别山区域自然环境:山川交错,水网密布
        3.1.2 大别山区域政治军事:华中战略要地,南北咽喉
        3.1.3 大别山区域社会结构:多元文化交融,聚族而居
        3.1.4 大别山区域社会经济:社会矛盾尖锐,经济剥削严重
        3.1.5 大别山区域道路交通:西控平汉,驿路纵横
    3.2 大别山区域的红色历史脉络
        3.2.1 建党和大革命时期:早期党组织与革命活动
        3.2.2 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3.2.3 抗日战争时期:豫鄂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立
        3.2.4 解放战争时期:中原解放区的发展
    3.3 大别山区域各类红色文化遗产分布特征
        3.3.1 红色山水环境概况
        3.3.2 红色村镇群落分布概况
        3.3.3 红色事件空间分布概况
    3.4 大别山区域红色文化景观的历时分布特征
        3.4.1 大革命时期:以红安为核心零星扩散
        3.4.2 土地革命时期:一带一片一环三组两心
        3.4.3 抗日战争时期:沿平汉铁路、长江红色文化景观轴
        3.4.4 解放战争时期:沿鄂豫皖边红色文化景观带
    3.5 大别山区域红色文化景观的整体空间格局特征
        3.5.1 整体空间结构:一带两轴两片、一环三组一心
        3.5.2 红色文化景观核心:红(安)新(县)
    3.6 大别山区域的现状基础条件
        3.6.1 交通条件:外联内不通
        3.6.2 社会经济: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原经济洼地
        3.6.3 生态环境:大别山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生态系统破坏严重
    3.7 小结
第四章 红安县和村镇单元的红色文化景观研究
    4.1 红安县的历史环境
        4.1.1 红安县的自然环境:大别山地缘中心
        4.1.2 红安县的社会结构:宗族同源的村镇网络
        4.1.3 红安县的社会经济:湖北首富县
        4.1.4 红安县的交通体系:公路-水运十字格局
    4.2 红安县的红色历史发展脉络
        4.2.1 建党和大革命时期:黄安县早期党组织和革命运动
        4.2.2 土地革命时期:鄂豫边革命根据地
        4.2.3 抗日战争时期:安礼、安麻、陂安南抗日根据地
        4.2.4 解放战争时期:黄安解放区
    4.3 红安县红色乡镇类型及分布特征
        4.3.1 红安县红色乡镇分类
        4.3.2 红安县各类红色乡镇分布概况
    4.4 红安县红色文化景观历时性研究
        4.4.1 大革命时期:以城关镇和七里坪为中心点状散射
        4.4.2 土地革命时期:“哑铃状”红色文化景观格局结构
        4.4.3 抗日战争时期:围绕县域边界的“环状”分布
        4.4.4 解放战争时期:南北向景观带
    4.5 红安县红色文化景观整体空间格局
        4.5.1 整体空间结构:一轴一环两片两核
        4.5.2 变迁特征:层级性、流动性、集群性
        4.5.3 以村镇为单元的城乡一体的红色文化景观片区
    4.6 村镇单元内部红色文化景观研究
        4.6.1 村镇单元的红色文化景观要素分类
        4.6.2 村镇单元的红色文化景观空间格局特征
    4.7 村镇单元的现状城乡环境研究
        4.7.1 交通条件:对外趋向武汉,对内连通不足
        4.7.2 社会经济:机遇良好,贫困问题严重
        4.7.3 城乡发展:城乡发展不均衡,空心村问题严重
        4.7.4 差异化的城乡基底环境
    4.8 小结
第五章 “红色文化景观”理念下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发展策略
    5.1 “红色文化景观”理念下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发展研究思路
        5.1.1 “区域-市县-村镇”多层次立体化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框架
        5.1.2 “红色文化景观”理念下保护目标及原则
    5.2 大别山区域层面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策略
        5.2.1 引入“国家文化公园”的概念,构建“大别山红色历史文化公园”
        5.2.2 大别山区域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与展示框架
        5.2.3 协调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间的关系
        5.2.4 跨区域协同管理
    5.3 红安县层面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策略
        5.3.1 城乡一体化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展示框架
        5.3.2 城乡一体化的红色产业布局
        5.3.3 城乡一体化的交通设施建设
        5.3.4 城乡一体的管理平台
    5.4 村镇单元层面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策略
        5.4.1 山水林田村(镇)整体保护展示
        5.4.2 差异化的村镇功能产业活化
        5.4.3 多元参与,精准管理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红色文化遗产与红色文化景观
        6.1.2 分层次的红色文化景观空间格局特征
        6.1.3 分层次的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发展策略
    6.2 主要创新点
        6.2.1 完善和丰富了红色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特征
        6.2.2 红色文化景观:红色文化遗产整合利用方式的创新
        6.2.3 大别山跨区域红色文化景观格局研究
        6.2.4 分层级的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发展框架研究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大别山区霍山县石家河小流域水土保持景观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背景
    1.1 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小流域内涵
        1.2.2 小流域综合治理
        1.2.3 小流域规划设计
        1.2.4 桐柏大别山区小流域规划设计
2 规划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土壤植被
        2.1.4 水文气象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行政与人口
        2.2.2 历史文化
        2.2.3 人居环境
        2.2.4 农业生产现状
3 规划设计内容与方法
    3.1 规划设计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基础资料
        3.2.2.遥感解译法
        3.2.3 总体格局镶嵌法
        3.2.4 案例分析法
        3.2.5 计算机辅助法
        3.2.6 技术路线
4 小流域水土保持景观空间格局
    4.1 现状评价与需求分析
        4.1.1 土地利用
        4.1.2 水土流失
        4.1.3 人居环境
    4.2 规划目标
    4.3 空间格局划分
        4.3.1 划分原则
        4.3.2 景观空间布局
        4.3.3 水土保持措施布局
5 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设计
    5.1 河(沟)道水生态工程
        5.1.1 疏浚清淤
        5.1.2 堰坝工程
        5.1.3 河道生态护岸
        5.1.4 生态护坡缓冲带
    5.2 梯田工程
    5.3 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工程
        5.3.1 瀑布景观平台
        5.3.2 活动广场
        5.3.3 面源污染降解
    5.4 封禁治理工程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8)基于遥感的岳西县火烧迹地调查与植被修复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
        1.1.1 火烧迹地
        1.1.2 立地类型
        1.1.3 植被修复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基于遥感的火烧迹地面积调查研究进展
        1.2.2 火烧迹地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1.2.3 植被修复规划研究概况
2 引言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3 研究内容
        2.3.1 火烧迹地面积调查
        2.3.2 地形分析及专题图制作
        2.3.3 火烧迹地立地类型划分
        2.3.4 植被修复规划
3 研究区概况
    3.1 地理位置
    3.2 地形地貌
    3.3 气候特征
    3.4 河流水系
    3.5 地质土壤
    3.6 植物资源
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4.1 火烧迹地面积调查研究
        4.1.1 遥感影像来源及处理
        4.1.2 火烧迹地判读及面积统计
        4.1.3 统计分类后精度评价及验证
    4.2 地形分析与专题图制作
        4.2.1 DEM数据预处理
        4.2.2 地形因子分析
        4.2.3 地形因子专题图制作
    4.3 火烧迹地立地类型划分
        4.3.1 立地类型划分原则
        4.3.2 立地主导因子确定
        4.3.3 立地类型分类
        4.3.4 立地类型图生成
    4.4 植被修复模式与技术
        4.4.1 植被修复树种的选择
        4.4.2 植被修复措施
        4.4.3 植被修复模式
    4.5 技术路线
5 结果与分析
    5.1 火烧迹地小班与面积统计分析
    5.2 火烧迹地地形因子专题分析
        5.2.1 海拔因子的提取与分析
        5.2.2 坡向因子的提取与分析
        5.2.3 坡度因子的提取与分析
    5.3 各立地类型专题图与面积分析
        5.3.1 火烧迹地立地类型图的生成
        5.3.2 火烧迹地立地类型统计分析
    5.4 植被修复规划可行性分析
        5.4.1 规划总则
        5.4.2 规划布局
        5.4.3 植被修复模式与技术
        5.4.4 环境影响评价
        5.4.5 效益分析
        5.4.6 保障措施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作者简介

(9)不同坡度对大别山区产流产沙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情况
    1.1 观测场基本情况
    1.2 数据获取
2 结果与分析
    2.1 坡度对坡面产流的影响
        2.1.1 不同坡度降雨量的影响
        2.1.2 不同坡度降雨强度的影响
        2.1.3 不同坡度降雨历时影响
    2.2 坡度对坡面产沙的影响
        2.2.1 不同坡度降雨量的影响
        2.2.2 不同坡度降雨强度的影响
3 结论

(10)皖西地区贫困的空间格局与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2.1 研究方法
        1.2.2 数据来源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空间贫困理论
        2.1.2 贫困陷阱机制理论
        2.1.3 反贫困理论
        2.1.4 人力资本贫困理论
        2.1.5 贫困代际传递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贫困概念的演进
        2.2.2 贫困的识别与测量
        2.2.3 地理资本对贫困的影响
        2.2.4 扶贫机制与模式
    2.3 研究评述
第三章 皖西地区总体贫困现状与描述统计
    3.1 皖西地区基本概况
        3.1.1 皖西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3.1.2 皖西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3.1.3 皖西地区社会发展现状
    3.2 皖西地区贫困概况
        3.2.1 皖西地区贫困人口规模
        3.2.2 皖西地区县域贫困特征
    3.3 皖西地区贫困人口区域集聚分析
        3.3.1 皖西地区贫困人口集聚度测算
        3.3.2 皖西地区贫困人口县域集聚特征
第四章 皖西地区贫困地图绘制及空间贫困陷阱检验
    4.1 研究方法与指标选取
        4.1.1 研究方法
        4.1.2 指标选取
    4.2 皖西地区贫困地图绘制
        4.2.1 基于个体福利水平的贫困地图
        4.2.2 基于区域综合发展水平的贫困地图
        4.2.3 基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贫困地图
    4.3 皖西地区空间贫困陷阱检验
        4.3.1 基于个体福利水平的空间贫困陷阱检验
        4.3.2 基于区域综合发展水平的空间贫困陷阱检验
        4.3.3 基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空间贫困陷阱检验
第五章 皖西地区农村贫困空间分异的影响机理研究
    5.1 实证分析方法
        5.1.1 非空间尺度建模方法
        5.1.2 空间尺度建模方法
    5.2 指标选取与指标体系的构建
    5.3 皖西地区贫困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 非空间尺度分析
        5.3.2 空间尺度分析
    5.4 皖西地区贫困空间分异的影响机理探讨
第六章 皖西地区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6.1 现有扶贫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6.1.1 现有扶贫措施
        6.1.2 现有扶贫措施存在的问题
    6.2 皖西地区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6.2.1 宏观区域协调扶贫
        6.2.2 微观主体精准扶贫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可能的创新点
    7.3 存在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工作成果

四、皖西大别山北坡水土流失与生态修复(论文参考文献)

  • [1]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J].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六安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04)
  • [2]城市设计视角下金寨县梅山老城区风貌更新设计研究[D]. 李星星.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3]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六安市人民政府. 六安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02)
  • [4]1961-2019年皖西大别山区的气候变化特征[J]. 徐建鹏,王晖,伍琼,王杰,徐祥. 贵州农业科学, 2021(04)
  • [5]安徽大别山区天然降雨对典型植被水土流失影响研究[J]. 江雯,胡玉乾,汪军红,孙鹏,张强,黄娜,张鑫,王文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2)
  • [6]大别山区域红安县红色文化遗产空间特性及整体保护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红色文化景观”理念[D]. 刘亚琼. 东南大学, 2020(01)
  • [7]大别山区霍山县石家河小流域水土保持景观规划设计[D]. 明成霞.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8]基于遥感的岳西县火烧迹地调查与植被修复规划[D]. 朱武龙.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9]不同坡度对大别山区产流产沙的影响研究[J]. 尹金帆,汪军红,江雯,王星,乔欣瑞,夏敏,孙鹏. 人民珠江, 2020(04)
  • [10]皖西地区贫困的空间格局与影响机理研究[D]. 温瑞霞.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皖西大别山北坡水土流失与生态恢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