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患者抑郁状态调查

重症肌无力患者抑郁状态调查

一、重症肌无力病人抑郁状况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严玉英[1](2020)在《习练八段锦对重症肌无力ⅡA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运用中医传统运动-健身气功八段锦干预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ⅡA型患者,观察其生存质量、临床症状、握力、运动耐力的改善情况,评价习练八段锦对MG-ⅡA型患者身心康复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丰富非药物手段提高MG患者生存质量提供新思路。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MG-ⅡA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以健康教育干预,实验组在健康教育基础上以习练八段锦进行干预,在入组时、第四周末、第八周末应用重症肌无力15项生存质量评定量表(MG-QOL15)、重症肌无力复合量表(MGC)、握力、6分钟步行试验(6MWT)进行评价,研究此方案对MG患者生存质量、临床症状、握力、运动耐力的影响。结果:(1)一般资料:试验纳入60例患者,最终完成49例,其中实验组23例(脱落7例),对照组26例(脱落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是否有医保、是否做过胸腺手术等基线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衡性良好,具有可比性。(2)主要评价指标:干预前两组患者MG-QOL15评分基线一致(P>0.05)。干预后组内比较,实验组患者MG-QOL15评分与入组时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MG-QOL15评分与入组时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实验组患者MG-QOL15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次要评价指标:干预前两组患者MGC评分、握力、6MWT基线一致(P>0.05)。干预后组内比较,实验组患者MGC评分、握力、6MWT与入组时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MGC评分、握力、6MWT较入组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实验组患者MGC评分、握力、6MWT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安全性指标:所有入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1)MG-ⅡA型患者习练八段锦,可以提高其生存质量。(2)MG-ⅡA型患者习练八段锦,可以改善其临床症状、握力、步行能力。(3)MG-ⅡA型患者习练八段锦对其身心康复是有益且安全的,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刘朝英,乞国艳,董会民,刘鹏,马梅,张晓静[2](2020)在《重症肌无力病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及影响因素》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病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对114例重症肌无力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重症肌无力病人HPLP-Ⅱ总分为(116.84±24.80)分。不同体质指数、疾病分型、复发次数及是否发生过重症肌无力危象病人HPLP-Ⅱ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重症肌无力危象病史是影响病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症肌无力病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有待提高,需要护理人员从病人、疾病、社会、心理等角度综合评估,有针对性地实施干预措施。

杜思旋[3](2020)在《早期抗阻锻炼干预对预防ICU患者获得性衰弱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以弹力带为锻炼设备,研究早期抗阻锻炼对预防ICU患者获得性衰弱的临床效果,评价早期抗阻锻炼对ICU患者肌肉力量、ICU住院天数、焦虑抑郁情况等的影响,为ICU患者的早期康复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7月2020年2月选取深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含综合ICU、EICU、CCU、RICU等)住院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产生96个随机数,将该随机数由小到大排列,前48个为试验组,后48个为对照组。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将研究对象随机分到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ICU常规护理和早期被动及主动锻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尽早接受早期弹力带抗阻锻炼,干预持续5天。比较抗阻锻炼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肌力评分、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ICU住院天数、抑郁焦虑情况。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结果:纳入96例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试验组有5例退出,其中4例转科,1例放弃,对照组有2例退出,包括1例转科,1例放弃,最终共有89例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有54例(60.7%),女性有35例(39.3%),平均年龄为(67.67±7.26)岁,平均BMI为(22.22±1.11)Kg/m2,,入ICU24小时内APACHEⅡ的平均分数为(13.15±1.67)分。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经t检验或?2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1、干预前,两组患者肌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肌力评分(51.74±2.59)高于对照组(49.09±1.9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患者有5例(11.6%)发生ICU-AW,对照组有14例(30.4%)发生ICU-AW,试验组患者ICU-AW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患者ICU住院天数(10.19±1.12)天低于对照组ICU住院天数(13.46±1.36)天,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焦虑(6.77±2.20)及抑郁(6.40±2.03)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焦虑(9.28±1.76)及抑郁评分(9.61±2.0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早期抗阻锻炼能预防患者肌肉萎缩,减少ICU-AW的发生率,缩短ICU住院时间。2、早期抗阻锻炼能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提高患者早期康复的参与度、积极性,有利于后续的专科及康复治疗,帮助患者尽早融入家庭、工作、社会。3、弹力带作为柔性抗阻锻炼工具,方便实惠,利于携带,操作简单,使用场所不限。阻力强度可随患者身体综合评估逐渐增加,运动动作多变,可锻炼到全身各关节,增强肌肉力量,安全性能较高。

王洪继[4](2020)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的初步探索》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96例MG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初步探索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情况及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以期为扩大中医对MG的认识,从而为中医药防治MG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于2019年02月至2020年01月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MG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及中医体质得分情况,然后根据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进行体质判定,而后建立数据库并运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MG患者总计96例,男性患者占38.5%。而女性患者占比61.5%,男性与女性患者发病之比为0.627。.MG患者中青年患者(18-44岁)占比63.5%;中年患者(45-59岁)占比28.1%;老年患者(60岁及以上)占比8.3%。纳入MG患者眼肌型(OMG)占全部研究对象的71.9%,全身型MG患者(GMG)占据全部研究对象的28.1%,MG患者的临床分型在年龄段、性别分布方面无显着差异(P>0.05)。本研究纳入的96例MG患者中ACh R Ab阳性率为72.9%,Titin抗体阳性率18.8%,MUSK抗体阳性率为9.4%,经统计分析发现不同抗体的检出率具有显着差异(P<0.050)。.MG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为:气虚质(34.4%)、阳虚质(22.9%)、阴虚质(14.6%)、痰湿质(11.5%)、湿热质(7.3%)、气郁质(3.1%)、平和质(2.1%血瘀质(2.1%)、特禀质(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MG男性患者最为常见的体质类型为阳虚质、气虚质,而MG女性患者常见体质类型也为气虚质、阳虚质,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MG青年患者(18-44岁)其体质类型以气虚质最为常见,中年MG患者(45-59岁)其体质类型以阴虚质最为常见,而老年患者(60岁及以上)其主要体质类型分布以阳虚质最为多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OMG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为以气虚质最为常见,而GMG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以痰湿质最为常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ACHRab和MUSK抗体、Titin抗体不同阳性检出情况的MG患者体质类型分布无显着差异(P>0.050))。结论:1.MG患者在性别方面以女性多见,在年龄方面以青年患者为主;2.MG患者在相关抗体类型分布方面,以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患者最为常见,而MUSK抗体阳性患者占比极少。3.在临床分型方面,MG患者以眼肌型患者居多,而性别和年龄段不影响其临床分型;4.MG患者的常见中医体质类型为气虚质、阳虚质,其他体质类型相对少见,因此临床医生在临床上诊治MG时适当运用补气温阳的治疗是合理的。5.不同年龄段及临床分型的MG患者其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上有显着差异,青年MG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气虚质多见,中年MG患者的体质类型以阴虚质多见,老年MG患者的体质类型以阳虚质多见。OMG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气虚质最为常见,而GMG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痰湿质最为常见。但MG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在性别、相关抗体检出方面无显着差异。

石碧川[5](2020)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伴发抑郁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伴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诊治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分析年龄、性别、首发症状、疾病持续时间、疾病严重程度、是否合并胸腺瘤、血清抗体类型及治疗方法与MG伴发抑郁的关系并统计MG伴抑郁的发生率。根据美国重症肌无力协会临床分型(MGFA临床分型)评价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评价患者抑郁的情况。结果:MG患者中伴抑郁的发生率为58.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病史长及病情重均是MG患者伴发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抗RyR抗体阳性为MG患者伴发抑郁的保护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7.359,P=0.012),病史长(OR=1.293,P=0.005)和病情重(OR=4.757,P=0.001)均是MG患者伴发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G患者中伴发抑郁的发生率高,女性、病史长及病情重的MG患者更易伴发抑郁。抗RyR抗体阳性的患者不易伴发抑郁。

黄璐婷[6](2019)在《小组工作介入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赋能的影响 ——以上海市H医院神经内科为例》文中指出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罕见的慢性疾病,长期的患病经历导致重症肌无力患者主要面临的是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挑战,而这两个问题进一步引伸出患者社会支持方面的问题。在生理上,研究表明,随着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在其日常的行动方面会日益衰退。随着身体机能的日益衰退,药物在管理患者症状方面的有效性也受到了一定的挑战。在心理层面,重症肌无力属于会多次复发的疾病种类,在复发期间患者可能会经历突然无法行走,四肢无力等各种症状。患病之后,患者会因疾病失去了对健康的安全感,非常容易出现异常,疾病同时会让患者变得较为敏感,非常注重他人对自身的评价。对于重症肌无力患者而言,焦虑抑郁症状较为常见。本研究通过前期对于病区内患者进行结构性访谈和跟随主治医生查房并进行需求调查。以赋能理论为指导,本着社会工作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价值观,针对患者当下的需求设计了小组方案,共开展了四次小组活动,主要围绕自我认知、疾病知识获取、自我管理、参与决策四个板块进行。通过研究者3个月的研究,得出:小组工作方法介入对于重症肌无力患者有明显效果,在四个板块的情况均有所改变。在小组进行之后分别从过程、成效、医务人员评估三个角度进行全面评估,分析了本次小组互动的优点与不足。研究者希望可以通过对本次小组前期调查、方案设计、评估方式的归纳、总结和建议,能帮助医务社工在之后服务该群体提供更多的实务经验。

郭丙秀,张蔚,薛友儒[7](2019)在《重症肌无力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调查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及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对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38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重症肌无力患者CD-RISC总分为(53. 48±12. 74)分,得分较低;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付费方式、照顾者角色、经济负担、自我效能、主观支持是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心理弹性较差,且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沈瑞[8](2019)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医证候与焦虑及抑郁程度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焦虑、抑郁程度的相关性评价,探讨不同中医证候与焦虑、抑郁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018年03月至2019年01月就诊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门诊及疗区的93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中医证候及焦虑抑郁量表,然后综合运用秩和检验、描述性统计方法和卡方检验法等统计方法,分析整理相关数据,最后得出结论。结果:1.通过HAMA、HAMD量表发现单纯焦虑患者有20例,单纯抑郁患者有8例,二者都有的患者有31例,既无焦虑又无抑郁患者有34例。研究发现MG患者HAMA、HAMD分级与中医证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性别、教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对不同中医证候进行两两比较发现,脾胃气虚证的HAMA得分高于脾肾两虚证,脾肾两虚与气阴两虚证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脾胃气虚证的HAMD得分高于脾肾两虚证,脾肾两虚以及脾胃气虚证与气阴两虚证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本研究结果表明MG伴焦虑、抑郁患者主要为男性患者,文化程度越低,焦虑抑郁严重程度越高。2.研究发现MG患者HAMA、HAMD分级与中医证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脾胃气虚证的HAMA、HAMD得分最高。3.中医证候方面脾胃气虚证最多,脾胃气虚证也最容易出现焦虑、抑郁。

张艺缤[9](2019)在《重症肌无力患者生活质量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MG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不同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为临床治疗及提高MG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可借鉴的资料。方法:纳入2018年03月至2019年01月就诊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门诊及疗区的93例成人重症肌无力患者。采用MGFA临床分型量表确定患者临床分型,明确患者中医证候,普适性的36项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Medical Outcome Survey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和疾病特异性的15项重症肌无力生活质量量表(15-item Myasthenia Gravis Quality-of-Life Scale,MGQOL-15)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由经过统一培训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师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采用SPSS24.0软件对所采集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收集的93例MG患者中,其中男性41例,女性52例,男女比例为1:1.27,年龄分布在1886,平均年龄55.88±16.89,根据文化程度分三个等级,小学及以下22例,占23.7%;初中或高中46例,占49.5%;大学及以上25例,占26.9%。职业类型为体力劳动者22例,占23.7%;非体力劳动者71例,占76.3%。以MGFA分型,Ⅰ型34例,占36.6%;Ⅱ型49例,占52.7%;Ⅲ型10例,占10.8%。MGQOL-15平均分17.65±6.27,SF-36平均分106.13±11.83。生活质量良16例,占17.2%;生活质量中77例,占82.8%。性别、文化程度在MGQOL-15、SF-36及各个维度得分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在MGQOL-15及RP项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4,P=0.023),职业类型在VT项有显着差异(P=0.006),MGFA分型在SF-36总分(P=0.007)及VT(P=0.000)、RE(P=0.019)、SF(P=0.041)、PF(P=0.003)有统计学意义。脾胃气虚43例,占46.2%;脾肾两虚29例,占31.2%;气阴两虚17例,占18.3%;大气下陷4例,占4.3%。不同中医证候与MGQOL-15得分上存在显着差异(F=4.919,P=0.009)。不同中医证候与SF-36得分(P=0.008)及VT项(P=0.001)、RE项(P=0.04)、MH项(P=0.003)、SF项(P=0.013)具有显着差异。结论:1影响MG患者生活质量因素可能有年龄、职业类型及MG的临床类型,具体表现为年龄越大生活质量影响越大,体力劳动者较非体力劳动者生活质量差,MGFA分型II及以上者生活质量较差。2 MG患者生活质量与中医证候之间可能存在潜在相关性,脾肾两虚证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于脾胃气虚及气阴两虚证者,尤其在生命活力(VT)、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社会功能(SF)维度上更加明显。

赵清青[10](2019)在《重症肌无力非运动症状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的非运动症状(睡眠、情感及认知障碍)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探讨MG患者非运动症状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Cochrane 图书馆、Web of science、ClinicalTrials.gov、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万方医学网,分别收集有关MG患者睡眠、情感、认知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01-07。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分别采用横断面/患病率研究质量评价量表(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AHRQ)和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评估纳入文献的质量。应用Stata 14.0软件和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敏感性分析检验Meta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并用漏斗图、Egger’s检验和Begg’s检验来检测发表偏倚。[结果](1)MG睡眠呼吸障碍(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SDB)共纳入质量评价文献13篇,纳入Meta分析文献11篇,共366例患者,均为英文文献。其中危险因素研究共纳入5篇,表明SDB危险因素为体重指数(BMI)、病程、年龄、男性、总肺容量、白天血气值、服用硫唑嘌呤等。Meta分析结果显示,MG患者SDB患病率为47%。亚组分析显示,采用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诊断SDB的患病率为45%,采用呼吸紊乱指数(Respiratory Distress Index,RDI)诊断 SDB 的患病率为 37%。轻度 SDB 患病率为19%,中重度SDB患病率均为12%;(2)MG焦虑共纳入13篇文献,包括中文4篇、英文9篇,共81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MG焦虑发生率为44%。亚组分析显示,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组焦虑发生率为 45%,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组焦虑发生率为34%,贝克焦虑量表(Beck Anxiety Inventory,BAI)组为56%,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组为43%以及其它组为48%。此外,中国MG患者焦虑发生率为45%,美国MG患者焦虑发生率为56%,巴西MG患者焦虑发生率为45%,土耳其MG患者焦虑发生率为39%以及其它国家MG患者焦虑发生率为37%。MG抑郁共纳入15篇文献,包括中文5篇、英文10篇,共103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MG抑郁发生率为43%。亚组分析显示,HADS组抑郁发生率为28%,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组为 45%,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组为 6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组为48%以及其它组为27%;(3)MG认知障碍共纳入12篇文献,包括中文4篇、英文8篇,共377例MG患者和277例对照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MG患者Boston命名[SMD=-0.40,95%CI(-0.67,-0.12),P=0.004]、敲击测验[利手敲击 SMD=-0.75,95%CI(-1.17,-0.34),P=0.0004;非利手敲击 SMD=-0.67,95%CI(-1.09,-0.26),P=0.001]、动物流畅性[SMD=-1.07,95%Ci(-1.47,-0.68),P<0.00001]、逻辑记忆[即刻记忆 SMD=-0.79,95%CI(-1.20,-0.38),P=0.0002;延迟记忆 SMD=-0.84,95%Ci(-1.20,-0.48),P<0.00001]、数字符号转换测验[SMD=-0.84,95%Ci(-1.22,-0.46),P<0.0001]、连线测试 A[SMD=0.62,95%Ci(0.28,0.97),P=0.0004]、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SMD=-1.26,95%Ci(-1.68,-0.85),P<0.00001]与对照相比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字母流畅性[SMD=-0.65,95%Ci(-1.20,-0.11),P=0.02]、语义流畅性[SMD=-0.42,95%Ci(-0.83,-0.02),p=0.04]、听觉词语即刻回忆[SMD=-0.70,95%CI(-1.28,-0.13),P=0.02]、视觉即刻记忆[SMD=-0.32,95%CI(-0.60,-0.03),P=0.03]与对照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而MMSE[SMD=-0.31,95%CI(-0.80,0.18),p=0.22]、听觉词语延迟回忆[SMD=-0.39,95%CI(-0.85,0.07),P=0.09]、词语再认[SMD=-0.01,95%CI(-0.67,0.65),P>0.97]、视觉延迟记忆[SMD=-0.38,95%CI(-0.78,0.01),P=0.06]、数字广度测验[顺背 SMD=-0.49,95%Ci(-1.14,0.17),P=0.14;倒背 SMD=-0.20,95%CI(-0.49,0.08),P=0.16]、Stroop色词测验 C[计时 SMD=0.60,95%Ci(-0.55,1.74),P=0.31;错误数 SMD=0.44,95%Ci(-0.78,1.66),P=0.48]、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SMD=-0.20,95%Ci(-0.58,0.18),P=0.31]与对照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MG患者SDB患病率、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存在多项认知域损害,临床上应该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重症肌无力病人抑郁状况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症肌无力病人抑郁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习练八段锦对重症肌无力ⅡA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对MG的研究进展
        1.1.1 MG的概述
        1.1.2 MG的治疗方法
    1.2 祖国医学对MG的研究进展
        1.2.1 祖国医学对MG的认识
        1.2.2 中医药治疗MG
        1.2.3 中医技术治疗MG
    1.3 MG与生存质量
        1.3.1 MG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
        1.3.2 MG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
        1.3.3 MG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价工具
    1.4 MG与运动疗法
        1.4.1 MG的运动状况
        1.4.2 运动康复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1.4.3 中医传统运动在运动康复中的优势
        1.4.4 八段锦影响MG患者生存质量及临床疗效的理论依据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
        2.2.1 病例来源
        2.2.2 诊断标准
        2.2.3 临床分型
        2.2.4 纳入标准
        2.2.5 排除标准
        2.2.6 剔除标准
        2.2.7 脱落标准
    2.3 研究方法
        2.3.1 分组方法
        2.3.2 盲法
        2.3.3 科研伦理
        2.3.4 干预方法
        2.3.5 评价指标
    2.4 统计分析
    2.5 干预措施质量控制
    2.6 研究结果
        2.6.1 病例入组及完成情况
        2.6.2 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2.6.3 各观察指标分析
        2.6.4 MG-QOL15 量表各条目分析
        2.6.5 不良事件
第三章 讨论
    3.1 一般资料
    3.2 习练八段锦对MG-ⅡA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3.3 习练八段锦对MG-ⅡA型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
    3.4 习练八段锦对MG-ⅡA型患者握力的影响
    3.5 习练八段锦对MG-ⅡA型患者6MWT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附件

(2)重症肌无力病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1.2.2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ealth
    1.3 资料收集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重症肌无力病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
    2.2 重症肌无力病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重症肌无力病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
    3.2 重症肌无力病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影响因素分析
        3.2.1 BMI
        3.2.2 疾病分型
        3.2.3 复发次数
        3.2.4 重症肌无力危象
4 小结

(3)早期抗阻锻炼干预对预防ICU患者获得性衰弱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ICU获得性衰弱
        1.1.2 ICU患者的焦虑抑郁
        1.1.3 ICU患者早期活动
        1.1.4 抗阻锻炼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早期运动时间的界定
        1.2.2 ICU主动抗阻运动
        1.2.3 弹力带训练应用情况
        1.2.4 主要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中关注问题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样本来源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剔除、脱落标准
        2.1.5 终止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设计类型
        2.2.2 样本量的确定
        2.2.3 分组方法
        2.2.4 干预方法
    2.3 研究工具
    2.4 观察指标
    2.5 伦理原则
    2.6 研究流程
    2.7 质量控制
        2.7.1 设计阶段
        2.7.2 实施阶段
        2.7.3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阶段
    2.8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3.2 两组研究对象肌力评分情况
    3.3 两组研究对象ICU-AW发生情况
    3.4 两组研究对象ICU住院天数情况
    3.5 两组研究对象焦虑抑郁情况
第4章 讨论
    4.1 早期主动抗阻锻炼对ICU患者的重要性
    4.2 弹力带抗阻锻炼对ICU患者肌力及ICU-AW发生率的影响
    4.3 弹力带抗阻锻炼对ICU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
    4.4 弹力带抗阻锻炼对ICU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的影响
    4.5 弹力带训练的实用性的探讨
第5章 结论
第6章 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性
    6.1 研究的创新点
    6.2 研究的局限性和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4)重症肌无力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的初步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1章.研究方法与过程
    1.1.研究对象
        1.1.1.研究对象来源
        1.1.2.MG西医诊断标准
        1.1.3.MG临床分型标准
        1.1.4.中医体质分类及判定标准
        1.1.5.纳入标准
        1.1.6.排除标准
    1.2.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样本量估算
        1.2.2.资料收集的方法及内容
    1.3.数据处理方法
第2章.研究结果
    2.1.一般情况
    2.2.MG患者临床分型分布情况
    2.3.MG患者不同性别方面的临床分型情况
    2.4.MG患者不同年龄段方面的临床分型情况
    2.5.MG患者抗体类型分布情况
    2.6.MG患者体质分布情况
    2.7.MG患者体质类型在性别方面的分布情况
    2.8.MG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
    2.9.MG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在其临床分型方面的分布情况
    2.10.AChRAb与 MG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
    2.11.MUSK抗体与MG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
    2.12.Titin抗体与MG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
第3章.讨论及分析
    3.1.中西医对重症肌无力的认识现状
        3.1.1.中医对重症肌无力的认识现状
        3.1.2.西医对重症肌无力的最新研究认识
    3.2.结果讨论
        3.2.1.一般资料分析
        3.2.2.MG临床分型分布状况
        3.2.3.MG抗体类型分布状况
        3.2.4.MG体质类型分布特点
        3.2.5.MG体质类型与性别的相关性
        3.2.6.MG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
        3.2.7.MG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其临床分型的相关性
        3.2.8.MG患者体质类型与相关抗体检出情况的相关性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体质学说的形成及其应用概述
    参考文献
学术成果
附录 MG 中医体质研究调查表

(5)重症肌无力患者伴发抑郁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分组
    2.5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MG患者临床特点
    3.2 MG 患者伴抑郁的发生率
    3.3 MG患者伴发抑郁单因素分析
    3.4 MG患者伴发抑郁多因素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6)小组工作介入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赋能的影响 ——以上海市H医院神经内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重症肌无力患者鲜受关注
        2.医务社会工作迅速发展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1.研究目的
        2.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四)名词解释
        1.重症肌无力
        2.赋能
二、文献综述
    (一)小组工作介入慢性病患者的研究
        1.慢性病患者需要全方位的健康知识
        2.外部环境对慢性病患者有重大的影响
        3.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对慢性病患者有积极作用
    (二)有关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研究
        1.重症肌无力患者面临问题研究
        2.重症肌无力患者患病经历研究
        3.重症肌无力患者治疗过程中干预研究
        4.重症肌肌无力患者小组设计
    (三)理论的运用
        1.关于增能理论的研究
        2.关于赋能的研究
三、需求评估
    (一)疾病知识获取
    (二)自我认知
    (三)参与决策
    (四)社会支持
四、研究方法和小组设计
    (一)研究场域背景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地点
    (三)研究思路
    (四)小组介入方向
        1.获取疾病知识
        2.发掘自身优点
        3.培养自身能力
        4.增强社会支持
    (五)小组目标与设计框架
        1.小组工作目标
        2.小组介入框架
    (六)小组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1.小组研究方法
        2.汉化慢性病患者赋能量表
    (七)小组介入中的预计困难
    (八)小组具体活动内容
        1.小组初期——了解、明确
        2.小组中期——介入过程
        3.小组末期——总结与拓展
五、小组评估
    (一)小组成效评估
        1.小组满意度调查
        2.小组前后测改变
        3.医务人员对小组评估
    (二)小组过程评估
        1.小组开展时间
        2.小组开展环境
        3.小组组员招募和社工及人员配备
        4.小组内容设计
        5.小组成员前后改变
六、总结
    (一)总结与讨论
        1.小组模式的优势
        2.前期后期评估模式
        3.小组局限性
    (二)建议与反思
        1.小组开展方面
        2.医务社会工作者介入患者
参考文献
附件A 汉化修订版慢性病患者赋能量表
附件B 重症肌无力患者需求访谈提纲
附件C 小组组员满意度调查表
附件D 小组工作方案设计
致谢

(7)重症肌无力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2.2 收集资料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38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2.2 38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CD-RISC得分
    2.3 38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社会支持、自我效能、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与心理弹性的相关分析
    2.4 38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CD-RISC得分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重症肌无力患者CD-RISC得分情况
    3.2 重症肌无力患者心理弹性相关影响因素
        3.2.1 年龄
        3.2.2 付费方式和经济负担
        3.2.3 照顾者角色
        3.2.4 自我效能
        3.2.5 主观支持

(8)重症肌无力患者中医证候与焦虑及抑郁程度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试验研究
    1 试验材料
    2 试验方法
    3 试验结果
讨论
意义
不足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9)重症肌无力患者生活质量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试验研究
    1 研究对象
    2 入选标准
    3 研究内容
    4 研究方法
试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10)重症肌无力非运动症状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重症肌无力病人抑郁状况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习练八段锦对重症肌无力ⅡA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D]. 严玉英.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8)
  • [2]重症肌无力病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及影响因素[J]. 刘朝英,乞国艳,董会民,刘鹏,马梅,张晓静. 护理研究, 2020(11)
  • [3]早期抗阻锻炼干预对预防ICU患者获得性衰弱的临床研究[D]. 杜思旋. 南昌大学, 2020(08)
  • [4]重症肌无力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的初步探索[D]. 王洪继.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重症肌无力患者伴发抑郁的危险因素分析[D]. 石碧川.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6]小组工作介入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赋能的影响 ——以上海市H医院神经内科为例[D]. 黄璐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7]重症肌无力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郭丙秀,张蔚,薛友儒. 齐鲁护理杂志, 2019(13)
  • [8]重症肌无力患者中医证候与焦虑及抑郁程度相关性研究[D]. 沈瑞.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 [9]重症肌无力患者生活质量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D]. 张艺缤.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 [10]重症肌无力非运动症状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D]. 赵清青.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标签:;  ;  ;  ;  

重症肌无力患者抑郁状态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