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县1997—1998年志贺菌志贺菌和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析

铜鼓县1997—1998年志贺菌志贺菌和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析

一、铜鼓县1997~1998年痢疾杆菌和大肠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兰图[1](2020)在《奶牛乳房炎生乳中大肠杆菌耐药性、毒力基因和基因分型的研究》文中认为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中常见问题,影响牛奶质量和产量,同样也是奶牛繁殖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奶牛乳房炎是目前人们非常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大肠杆菌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重要致病菌之一。目前,人们依旧使用抗生素来进行传统治疗,但是,过量及无效的使用抗生素,导致了微生物对这些抗生素的耐药性提高,并且牛奶质量出现恶化。抗菌素耐药性的增加是人类和兽医医学中的一个严重问题,抗菌素耐药性病原体的出现影响了人类和动物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全球公共卫生和经济造成重大负面影响。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可行的方法是通过鉴定致病细菌的相关基因,了解治病机理,研究致病菌相关耐药性及基因分型与临床治疗的关系。我五省市奶牛乳房炎生乳中大肠杆菌的流行性、耐药性及其毒力基因的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从乳房炎生乳中分离并鉴定大肠杆菌,测定我国五省市大肠杆菌的流行性,通过MIC法测定这些分离株的耐药性,以及通过PCR检测其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本研究分别于2017年5月和9月,从中国的黑龙江省、山东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以及上海市五个奶业主产区,分别从不同规格的牧场采集乳房炎样本(n=497)。使用大肠杆菌特异性16S、通用16SrRNA测序和rpoB基因测序鉴定大肠杆菌。大肠杆菌的耐药性通过含琼脂培养后,MIC微量稀释肉汤法以及CLSI判定,通过PCR方法检测其毒力基因。497个样品中共分离出92株大肠杆菌,其中内蒙古自治区19株,河北省19株,上海市24株,黑龙江省18株,山东省12株。对92株菌株进行耐药检测发现,48株耐药,其中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达38株(41.3%),其次为哌拉西林、四环素、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等,共有37种耐药表型,有32株具有多重耐药性,最多对8种抗生素耐药,有两株同时对8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92株分离株中,最多有90株携带耐药基因gyrA,对四环素耐药的菌株中有24株携带tetA基因;共检测有75株携带eae基因,被鉴定为EPEC,有57株携带ipaH基因。结果揭示了,我国五省市大肠杆菌的流行性较高,且存在多重耐药性,携带毒力基因。我国五省市奶牛乳房炎生乳中大肠杆菌基因分型的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鉴定来自中国五个省份的乳房炎生乳中大肠杆菌,并且对其基因分型并评估这些分离株的风险。2017年5月和9月,从中国的五个省市收集奶牛乳房炎的生乳样品(n=497),分离鉴定得到大肠杆菌92株,通过PCR方法,进行基因分型试验。92株分离株中,系统发育分组可分为5组,分别是B1(35.9%),A(31.5%),C(22.8%)和E(4.3%),另有5株未分配到任何一组中。其中,耐药菌株在B1组中最多;通过毒力基因检测,共检测到75株携带eae基因的菌株,被鉴定为EPEC菌株,此75株菌株可分为5个eae分组,分别为eae-μR-ι2,eae-λ,eae-ξR,eae-vR-ε2和eae-η,并且此5个eae分型均为首次在奶牛乳房炎中发现,此前只在住院患腹泻的病人体内发现过;另外,有65株大肠杆菌可分为7个O血清型,分别为O121,O91,O22,O26,O128,O111和O113。该研究结果强调了,大肠杆菌作为奶牛乳房炎重要的致病菌,后续应当将对大肠杆菌耐药与基因分型之间的关系作为重点研究方向,以控制治疗大肠杆菌引起的奶牛乳房炎的用药过度等现象。因此,政府除了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也应对引起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在人和动物之间的传播予以关注,对牧场养牛的环境需严格管理,这对由于大肠杆菌引发奶牛乳房炎带来的食品安全和乳及乳制品行业经济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王俊丽[2](2020)在《鸡源大肠杆菌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是一种可以感染鸡、火鸡等禽类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的病原菌,其引起的禽大肠杆菌病给国内外家禽养殖业带来巨大的利益损失。长期以来,禽大肠杆菌病的防控主要依赖于抗菌药物,但抗菌药物长期、不科学的使用,导致APEC耐药性增强,且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构成威胁。噬菌体(bacteriophage)是一类感染细菌、真菌、支原体、蓝细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细菌病毒的总称。烈性噬菌体的强裂解性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给禽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带来了新的契机。本研究从山东地区采集的大肠杆菌病发病鸡只肝脏病料或粪便、养殖场污水等样品中,分离、纯化出鸡源大肠杆菌及噬菌体。对分离的大肠杆菌致病性、毒力基因分布与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及宿主谱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及大肠杆菌噬菌体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鸡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采集山东省聊城、潍坊和烟台地区养鸡场病料、粪便及污水等500份样品,分别接种营养琼脂、麦康凯琼脂平板,37℃恒温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其形态学特征,生化试验观察其生化特性,并采用PCR方法对其进一步鉴定;了解本地区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分布特点,采用凝集试验对分离的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型的测定。共分离到364株鸡源大肠杆菌,经过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及PCR鉴定,均符合大肠杆菌的特性;在364株鸡源大肠杆菌中,有251株可以确定其血清型,定型率为68.96%,其中优势血清型为O78(9.34%)、O1(7.42%)、O35(5.77%)、O2(4.67%)、O8(6.37%)、O15(4.40%)、O26(2.47%)、O76(2.20%)、O14(1.92%)、O127(1.92%)。毒力基因分布及致病性试验。为了掌握本地区鸡源大肠杆菌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与致病性之间的关系。对分离菌株进行了yijp、fim C等18种毒力基因的PCR检测;选取部分大肠杆菌进行鸡胚攻毒试验,以研究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与致病性之间的关系。对鸡源大肠杆菌常见的18种毒力基因进行鉴定,yijp、fim C、mat、omp A毒力基因检出率较高,未检测到neu C基因,其中携带5~9种毒力基因的大肠杆菌最为普遍,占总数的69.78%;鸡胚攻毒试验结果显示,携带毒力基因的数量与鸡胚的死亡率呈正相关。从病死鸡脏器中分离的大肠杆菌具有较高的致病性,具致病性的菌株中血清型O78的菌株致病性最强,其次为O2血清型菌株。同一血清型、携带不同毒力基因菌株的致病性存在较大差异。除O15外,其他血清型皆具有一定的致病性。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以分离的195株鸡源大肠杆菌为宿主菌,用双层平板法分离大肠杆菌的噬菌体,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并进一步研究其温度稳定性、p H稳定性、最佳感染复数和一步生长曲线、最佳保存温度等生物学特性。分离鸡源大肠杆菌的噬菌体共155株,PLCF1噬菌体在电镜下呈现多面体立体结构,平面观察头部大致呈长六角形,长径约为120 nm,横径约为120 nm,无明显尾部结构。对两株形态差异较大的噬菌体进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噬菌体效价可达109以上,在温度40℃以内可以保持较高的活性,最佳p H值为7,PLCF1最佳感染复数为0.001,PLCF72最佳感染复数为0.01,一步生长曲线可以看出PLCF1的裂解性能强于PLCF72;噬菌体的短期保存可以选择4℃、-20℃,长期保存则-80℃条件最为适宜。噬菌体的宿主谱及覆盖率。对分离到的噬菌体用双层平板点滴法,测定噬菌体的宿主谱;通过对宿主谱的分析,选取噬菌体科学组合制成噬菌体混合制剂,用双层平板点滴法对实验室分离保存及不同地区采集的鸡源大肠杆菌覆盖率的进行筛查。83株大肠杆菌噬菌体对282株大肠杆菌菌株的宿主谱,裂解率可达78.01%,其中能裂解含宿主菌在内10株以上的噬菌体有49株,占所有噬菌体的59.04%。筛选组合宿主谱覆盖最广的10株噬菌体组成噬菌体的混合制剂Pmix,其对本实验室保存携带最多毒力基因的100株大肠杆菌的裂解率为62%,对全国各地不同地区随机采集100株大肠杆菌裂解率为41%。

LiRonggang[3](2018)在《中兽药莲香散治疗鸡大肠杆菌的毒理学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莲香散是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与广州华农大实验兽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三类新中兽药,主要用于防治雏鸡大肠杆菌性腹泻与蛋鸡输卵管炎型大肠杆菌病。莲香散主要由穿心莲、木香、干姜、苍术、厚朴等5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行气止痛、燥湿健脾等功效。经前期临床前研究确定了莲香散的制备工艺及生产流程,稳定性及药理药效实验表明该方不仅具有较好的防治鸡大肠杆菌病功效,而且稳定性好、安全无毒。为了全面评价本散剂在兽医临床上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本研究分别开展靶动物安全性试验、实验性临床试验与扩大临床试验,对莲香散的临床功效和安全性等方面开展全面的试验研究工作,为新中兽药上市后的推荐给药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毒理学试验、靶动物安全性试验研究试验鸡对莲香散的耐受程度(最大耐受剂量),及添加超过最大耐受剂量之后,试验鸡可能出现的临床症状以及对其血液学与生化指标影响等,为临床给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实验性临床试验和扩大临床试验研究中药莲香散对试验鸡人工感染大肠杆菌病及临床上鸡大肠杆菌自然病例的防治效果与最佳用药剂量,为临床养鸡中常见的鸡大肠杆菌病防治工作中的具体给药方案提供试验数据与科学依据。成果:1、急性毒性试验未能测得LD50,故进行MTD试验,结果表明莲香散属于无毒物。莲香散30d长期毒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复方对SD大鼠未显示毒性反应,说明莲香散无毒性。2、在靶动物安全性试验中,分别以临床推荐剂量(1%莲香散)、3倍临床推荐剂量(3%莲香散)和5倍临床推荐剂量(5%莲香散)将中药复方莲香散添加进试验肉鸡基础日粮中,连续饲喂7d。试验期间观察鸡临床症状与试验前后的体重变化,检测试验鸡血液学、血液生化指标,并在试验结束后剖解试验鸡,并取脏器观察组织学结构等变化情况。试验结果显示,中药莲香散在靶动物(试验肉鸡)上按照临床推荐剂量、3倍临床推荐剂量、5倍临床推荐剂量添加使用,均未对试验鸡的饮水、食料、粪便、体重、血液学与生化指标产生明显的影响,试验鸡脏器组织学结构也未发生明显的异常。试验结果表明,中药莲香散在临床上大剂量使用(即临床推荐剂量5倍)也是安全的。3、在实验性临床试验中,通过人工诱发试验鸡大肠杆菌病,并观察了莲香散推荐剂量的高、中、低剂量(即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1%、0.5%)与四味穿心莲散对感染鸡的疗效,试验投药7 d,观察14 d。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试验鸡临床症状表现情况,发病率、死亡率、治愈率、有效率与无效率,以及试验鸡在试验前后的平均体重,存活试验鸡剖解病理变化等相关指标。试验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诱发鸡大肠杆菌病,发病鸡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被毛脏乱、逆立,扎堆、缩颈、翅膀下垂、排黄白稀粪,饮食欲减退。剖检死亡鸡,观察内脏病变,主要表现为肝周炎和心包炎,心包膜增厚,小肠黏膜有出血点等主要病理变化,并从肝脏、脾脏及心脏均分离出大量典型的大肠杆菌。当在试验鸡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莲香散高、中、低剂量(即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1%、0.5%)与四味穿心莲散,试验结果显示,当在试验鸡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莲香散、四味穿心莲散,均能显着降低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试验鸡的死亡率,并能提高其治愈率与有效率,并减轻试验鸡脏器病变,改善试验鸡的生长状况,增加体重等功效;试验结果显示,在添加1%莲香散、2%莲香散时对感染鸡的疗效最佳。4、在扩大临床试验中,通过对发病蛋鸡临床症状、典型的剖解病理变化及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等方法,筛选出100只由大肠杆菌导致的蛋鸡输卵管炎症自然发病蛋鸡,并随机分为2组,每组50只试验鸡,第1组(1%莲香散治疗组)与第2组(0.5%四味穿心莲散治疗组)。试验结果显示,输卵管炎型大肠杆菌病自然发病蛋鸡在分别经中药莲香散、四味穿心莲散治疗7 d并观察到第14 d,随着中药治疗时间的延长,自然发病试验蛋鸡精神逐渐恢复、拉稀症状不断减轻、饮欲增加,死亡逐渐停止,产蛋率不断提高、蛋品质有所改善,并在试验结束后有50%以上蛋鸡被治愈,治愈率加有效率超过80%。试验结果表明,在蛋鸡基础日粮中添加莲香散、四味穿心莲均具有改善蛋鸡输卵管炎症(由大肠杆菌导致)的临床症状,降低蛋鸡死亡率,提高蛋鸡产蛋率与改善鸡蛋品质,促进病鸡耐过与逐渐恢复健康并达到治愈标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中药莲香散疗效优于四味穿心莲散,但差异不显着。结论:莲香散临床研究通过靶动物安全性试验、实验性临床试验和扩大临床试验等研究,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受试药品莲香散,用于防治鸡大肠杆菌病是安全、有效的,适合临床应用。临床推荐使用剂量为1%拌料使用,连续使用7d。

杨敬[4](2018)在《粉防己碱对耐喹诺酮类药大肠杆菌耐药逆转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抗生素和其他抗菌药物的发展降低了各种动物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增加了人类寿命。随着抗生素在动物中的广泛使用,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也日趋严重,特别是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危害畜禽甚至人类健康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因其复杂的抗原性,多样的血清型、易变且多变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且易与病毒性疾病和其它细菌性疾病并发,给畜牧业养殖带来经济损失,防治E.coli感染己成为一个世界难题。本试验通过结合前期实验室的研究,选择粉防己碱进行研究。首先,研究其是否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大肠杆菌有耐药逆转作用;其次,研究粉防己碱对耐喹诺酮类药大肠杆菌耐药基因的影响;同时,研究粉防己碱对大肠杆菌外膜的通透性的影响;最后,通过对耐药菌逆转机制的初步探究,为开发粉防己碱作为耐喹诺酮类药物大肠杆菌的耐药逆转剂研制提供理论依据。1、粉防己碱对临床分离耐喹诺酮类药大肠杆菌的耐药性逆转作用参照CLSI2013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粉防己碱对实验室的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使用含1/2×MIC浓度喹诺酮类药营养肉汤、1/2×MIC浓度粉防己碱营养肉汤、1/2×MIC浓度喹诺酮类药联合1/2MIC×浓度粉防己碱营养肉汤、营养肉汤对大肠杆菌进行杀菌试验,绘制时间-杀菌曲线;结果:从试验的时间-杀菌曲线结果看,1/2×MIC浓度的粉防己碱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微弱,但和1/2×MIC浓度的环丙沙星、1/2×MIC浓度的恩诺沙星联合后可以降低喹诺酮类药物对耐药菌的MIC,提高耐药菌的敏感性。结论:粉防己碱具有增强喹诺酮类药物乳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对耐喹诺酮类大肠杆菌的杀灭作用。2、粉防己碱处理临床分离的耐药大肠杆菌用1/4×MIC浓度的粉防己碱培养耐药大肠杆菌,以获得对粉防己碱耐药性稳定的大肠杆菌菌株,最后用喹诺酮类药物测定粉防己碱处理后肠杆菌的MIC。将上面分组的细菌用1/4×MIC TET浓度的肉汤培养,获得性状稳定的大肠杆菌。同时,用空白肉汤培养组做阴性对照。结果:空白肉汤培养后喹诺酮类对大肠杆菌的MIC没有变化;粉防己碱对培养后的大肠杆菌12-2、16-1、46-1-2、77-1、19-2-1、3-1-3的MIC值均降低,分别降低32、20、32、16、32、20倍。恩诺沙星对培养后的大肠杆菌12-2、16-1、46-1-2、77-1、19-2-1、3-1-3的MIC值均降低,分别降低10、4、40、40、2、1.25倍。结论:粉防己碱联合喹诺酮类药使用时可以增加抗菌药的杀菌作用,降低耐喹诺酮类药大肠杆菌对恩诺沙星的耐药性,粉防己碱有逆转耐喹诺酮类药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作用。3、粉防己碱对大肠杆菌耐喹诺酮类药的基因的影响用临床耐药大肠杆菌用1/4×MIC浓度粉防己碱培养后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粉防己碱培养前后大肠杆菌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aac(6’)-Ib-cr、oqx AB、qnr A、qep A存在情况,及aac(6’)-Ib-cr、oqx AB m RNA的表达量。结果:在粉防己碱培养后大肠杆菌46-1-2耐耐喹诺酮类药基因aac(6’)-Ib-cr、oqx AB丢失,大肠杆菌77-1耐耐喹诺酮类药基因oqx AB丢失;在粉防己碱培养后耐喹诺酮类药大肠杆菌12-2的耐药基因aac(6’)-Ib-cr m RNA的表达量降低。结论:粉防己碱对耐喹诺酮类药大肠杆菌耐药逆转作用机制与降低耐喹诺酮类药基因aac(6’)-Ib-cr m RNA的表达量有关。4、粉防己碱对大肠杆菌外膜通透性的影响以粉防己碱加入前后大肠杆菌作为研究对象,粉防己碱的PBS液处理大肠杆菌,另一组加入PBS液做阴性对照;再加入头孢硝噻吩,用酶标仪检测测荧光随时间的变化。比较加入粉防己碱的大肠杆菌外膜通透性变化情况。结果:加入粉防己碱处理的大肠杆菌和阴性对照相比,在490nm处的吸光度荧光随时间的增加更多。结论:粉防己碱对耐药大肠杆菌外膜通透性有一定影响,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大肠杆菌外膜的通透性,但对本试验中的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的耐药性无影响。

彭苗苗[5](2017)在《中药对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消除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抗菌药物在畜牧业的广泛及不规范使用,细菌耐药性尤其是多重耐药性日益增强与流行,不仅给畜牧业造成巨大损失,加大了人类和动物细菌疾病的防控难度,而且还将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许多数据显示我国大肠杆菌的耐药形势更为严峻,大肠杆菌耐药质粒、耐药基因及相关遗传机制有不少研究,但中药对其耐药性的消除方面缺乏细致深入的描述。本研究从病猪活体分离大肠杆菌,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耐药性较强的9株大肠杆菌,使用纸片法通过凝胶电泳质粒电泳图谱法对9株大肠杆菌的质粒进行检测,使用λDNA/HindⅢ作为marker建立标准曲线,从而计算出各大肠杆菌质粒条带的大小;使用PCR检测喹诺酮类耐药基因GyrA和ParC、四环类耐药基因TetA和TetB。结果显示:9株猪源大肠杆菌对18种抗生素具有不同的敏感程度,耐药数都在7耐以上,最高为13耐,其中7株大肠杆菌对10种或10种以上的抗生素耐药,3株大肠杆菌对13种抗生素耐药;9株大肠杆菌菌株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大于50%,其中对氨苄西林、青霉素、阿莫西林、红霉素耐药率达到100%,对四环素、多西环素的耐药率为88.9%,对多粘菌素B、大观霉素、链霉素、新霉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较为敏感;9株大肠杆菌质粒谱型均不相同,谱型条带大小范围约为0.574×103 bp-19.065×103 bp,所有谱型中均有一个大小约为19.065 Kbp的条带,提示这些大肠杆菌的质粒具有遗传学上的同源性,这些大肠杆菌可能处于同一流行或拥有共同来源;9株大肠杆菌均检测出GyrA、ParC、TetA和TetB共4种耐药基因。使用改良的影印培养法研究七种中药在亚抑菌浓度下对9号大肠杆菌的消除作用,设置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组和空白组,在24 h、48 h和72 h三个时间点分别记录各组的耐药消除率,各组的消除试验在每个时间点均做三次重复试验。在72 h的消除试验过后,分别对各中药消除子进行药敏试验、凝胶电泳检测质粒电泳图谱、PCR检测各消除子的耐药基因。研究结果显示:(1)七种中药消除组在三个时间点的消除率范围是0.9%-57.9%,不同中药对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消除作用在24 h、48 h和72 h三个时间点均不相同。(2)六种中药耐药消除子恢复了1-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板蓝根耐药性消除子耐药表型未发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中药消除试验后逆转为敏感的抗生素数量与中药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呈正比。(3)六种中药耐药消除子的质粒电泳图谱丢失1-5条质粒条带,黄柏耐药消除子的质粒电泳图谱未发生改变;丢失了大小约为574 bp的质粒条带的消除子均恢复了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敏感性,说明大小约为574 bp的质粒条带与大肠杆菌对喹诺酮抗生素的耐药性有关;同时也表明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与耐药质粒密切相关。(4)七种中药的消除子均检测出GyrA、ParC和TetA三种耐药基因,七种中药的消除子均未检测到四环素耐药基因TetB;说明9号大肠杆菌的四环素耐药基因TetB被消除了,中药对大肠杆菌的耐药基因TetB具有消除作用。

穆瑞瑞,蔺芳,陈泽章,段广才,吴健[6](2011)在《志贺菌多耐药现状与多耐药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志贺菌属细菌是引起细菌性痢疾(菌痢)的主要病原菌。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大量用于治疗菌痢,临床上出现大量多重耐药志贺菌株,这些多耐药株产生速度快,耐药率高,从而使菌痢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为了控制菌痢的蔓延及流行,研究志贺菌属的多重耐药机制迫在眉睫。为了详细了解志贺菌属细菌的多重耐药机制及探索解决其问题的途径,本研究旨在对志贺菌属细菌的耐药机制做一综述。

宋海霞[7](2010)在《河南省鸡腹泻重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及PCR检测方法的研究》文中提出鸡腹泻是由多种原因引起鸡的以拉稀、下痢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养鸡业的发展,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很大,应引起高度重视。引起鸡腹泻的因素多而复杂,但传染性腹泻占主导因素。同时该病是养鸡场的常见病、多发病、并发病,防治最困难的疫病之一。所以,对引起鸡腹泻的重要病原菌尽早做出准确诊断,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成为控制本病的关键。本研究以此为出发点,首先通过常规微生物学方法对鸡腹泻重要病原菌的类型、各病菌所占的比例、生化特性、致病性、血清型和耐药性进行调查分析,并建立了病原菌的PCR检测方法,并进行临床应用,旨在为鸡腹泻的诊断提供重要条件和可靠依据。本课题从河南省20个地区94个鸡场采集的310份鸡腹泻病料为研究材料,开展了鸡腹泻重要病原菌的研究,并取得了预期结果:1、通过微生物学常规诊断方法,对来自河南省的152只鸡的310份鸡腹泻病料进行重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鉴定出124株大肠杆菌,占40%(124/310);83株疑似鸡志贺氏菌,占26.77%(83/310);62株疑似鸡沙门氏菌,占20%(62/310);41株链球菌,占13.23%(41/310)。在分离的四种重要病原菌中,混合感染的比例占48.02%(149/310),单独感染的比例为占51.97%(161/310)。并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了致病性试验,表明所分离的病原菌大部分都有较强的致病性。2、对所分离到的124株大肠杆菌选取94株进行血清学试验,表明大肠杆菌的优势血清型为O14、O157、O74,占定型菌株的57.45%(54/94),其次为O1、O8、O9、O141,占定型菌株的24.46%(23/94);83株疑似鸡志贺氏菌鉴定出18株为鸡志贺氏菌,其中优势血清型为鲍氏型和福氏型,分别占38.89%(7/18)和33.33%(6/18);62株疑似鸡沙门氏菌中14株为鸡沙门氏菌,其中鸡白痢沙门氏菌占主导,比例为64.29%(9/14);41株鸡链球菌中,以D血清群禽链球菌最多,占73.17%(30/41)。3、通过纸片扩散法,对分离的病原菌用14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四种病原菌的耐药性都非常严重,均为10~13耐居多,鸡大肠杆菌、鸡沙门氏菌、鸡志贺氏菌、鸡链球菌分别占35.11%(33/94)、41.18%(14/34)、45.16%(28/62)、73.17%(30/41),且产生严重的交叉耐药现象,均对大环内酯类罗红霉素的耐药率最高。除此之外,大肠杆菌主要对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头孢唑啉等耐药率高;沙门氏菌主要对喹诺酮类药物和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耐药;志贺氏菌对喹诺酮类药物和米诺环素耐药严重;链球菌对林可酰胺类和喹诺酮类耐药性强。4、PCR检测方法的研究中,通过uid基因建立鸡大肠杆菌的PCR检测方法,对分离的124株大肠杆菌进行检测,阳性率为90.32%(112/124);通过invE基因建立鸡沙门氏菌的PCR检测方法,检测14株沙门氏菌,阳性率为100%(14/14);通过ipaH基因建立鸡志贺氏菌的PCR检测方法,检测18株志贺氏菌,阳性率为100%(18/18)。以上结果表明所建立的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准确、可靠等优点,可用于鸡腹泻重要病原菌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符幸涛[8](2007)在《实验室诱导志贺菌属耐喹诺酮类抗生素靶基因突变时序检测》文中提出志贺菌属细菌又称痢疾杆菌,是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它所引起的细菌性痢疾是一种全球流行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在全世界年病例数超过2亿,年死亡人数约60万人,其中2/3是儿童。尽管世界各国在菌痢防治上付出了巨大努力,但由于志贺菌菌型多、菌株易变迁、感染后免疫力不持久、型间无交叉免疫等等原因,在卫生条件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菌痢仍难以预防;而在治疗上,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滥用抗菌药物,志贺菌频繁发生变异产生耐药株,且耐药率高、耐药产生速度快、耐药范围广,不断给细菌性痢疾的治疗带来新的挑战。由此,细菌性痢疾的耐药性问题已成为临床和流行病学菌痢防治上的重要课题。喹诺酮类抗生素是目前治疗菌痢的主要药物。上世纪80年代喹诺酮类药物应用于临床,志贺菌属细菌起初对其敏感性较高,达95%以上,菌痢的疗效曾一度改观。但近年来已发现敏感性降至85%以下。鉴于菌痢在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及喹诺酮类药物目前在临床治疗感染性腹泻的重要性,研究志贺菌属细菌的耐药性,尤其对喹诺酮类药物的可能机制显得十分必要。喹诺酮耐药机制研究的最新成果显示,细菌耐受喹诺酮类药物的机制可能有以下四个方面:①靶基因突变,主要是编码DNA促旋酶A亚基的基因gyrA和编码拓扑异构酶Ⅳ的C亚基的基因parC突变;②主动外排系统;③细菌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④质粒介导的耐药。其中前三种耐药机制均为染色体突变介导的。目前认为,靶基因突变在细菌对喹诺酮类耐药中起重要作用,而另两种机制是细菌产生包括喹诺酮在内的多重耐药的主要机制。虽然到目前为止,对志贺菌属细菌耐喹诺酮类药物机制的研究,包括了临床分离耐药株和体外诱导耐药突变株,而且对各种机制的研究都有所涉及,但是对各种机制在志贺菌属细菌耐药形成中各自的地位与相互关系尚需进一步探明。为了解喹诺酮类各种耐药机制在志贺菌属细菌耐药形成中各自的地位、作用特点与相互关系,本研究以药物选择性——基因突变——耐药形成理论为出发点,采用人工诱导的方式,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诺氟沙星对志贺菌敏感株进行体外诱导,使之逐步产生耐药性,通过测定诺氟沙星、四环素、氯霉素、氨苄青霉素对各代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检测耐药程度的变化及多重耐药性的获得,并对各代菌株的gyrA基因和parC基因进行N末端编码区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运用PCR-SSCP对其突变性进行检测,对检测出的突变菌株进行核酸序列分析,以明确靶基因突变位点及方向,探讨耐药程度与突变位点之间的关系,为指导临床早期发现耐药菌株的存在,合理、有效地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防止其耐药性进一步增加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喹诺酮类新药品种的开发提供一定依据。并用能量抑制剂碳酰氰间氯苯腙(Carbonyl cyanide m-chlorophenylhydrazone,CCCP)抑制主动外排作用,观察此过程中诺氟沙星对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变化,探讨主动外排系统在志贺菌多重耐药中的作用及其与靶基因突变机制在志贺菌属细菌喹诺酮耐药形成中的关系,为菌痢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方法1.菌株的复苏与鉴定:对我教研室4℃冰箱中以半固体穿刺法保存的48株志贺菌在LB平板上划线复苏并重新进行生化及血清学鉴定,以保证菌株的可靠性。2.敏感野生株的筛选:采用Kirby-Bauer纸片法进行菌株对四环素、氯霉素、氨苄青霉素、萘啶酸、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药敏试验,以对以上抗菌药物均敏感的菌株为敏感野生株(wild type,WT),从中选择一株作为实验诱导株。3.诱导方法:诺氟沙星浓度从1/4×MIC0(诺氟沙星对诱导株原代的最低抑菌浓度)开始,以2倍递增,每一浓度诱导两代。当诺氟沙星浓度达到1μg/ml后,浓度以1μg/ml递增,直至诱导剂浓度大于或等于256×MIC0。当诱导剂的浓度达到4、8、16、32μg/ml时,菌株在该浓度中诱导培养两天后,暂不继续诱导传代,先作4次无诱导剂传代培养后,再接种于含相同浓度诱导剂的LB固体平皿过夜培养,挑选生长良好的单菌落继续诱导培养,以保证耐药菌株为非适应性耐药。4.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MIC)测定: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诺氟沙星、四环素、氯霉素、氨苄青霉素对实验诱导株各代的最低抑菌浓度。5.喹诺酮类作用的靶基因gyrA和parC的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PCR扩增各代菌株的gyrA和parC基因,扩增产物经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消化,变性后经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根据单链带数目和位置判断有无基因突变。6.突变菌株PCR产物的DNA测序。7.能量抑制剂CCCP对实验诱导多重耐药志贺菌主动外排作用的抑制:用于琼脂稀释法药敏试验的M-H培养基中加入能量抑制剂CCCP(10μg/ml),测定诺氟沙星最低抑菌浓度MIC,观察各代菌株加入抑制剂前后对抗菌药物的MIC。结果1.菌株复苏与鉴定:共复苏菌株48株,其中江西铜鼓福氏志贺菌11株,郑州福氏志贺菌13株,郑州宋内志贺菌8株,郑州痢疾志贺菌3株,商丘睢县福氏志贺菌12株,宋内志贺菌1株。2.敏感野生株筛选:48株志贺菌中筛选出3株敏感野生株,N8、Z10、Z11,占菌株总数的6.25%。选择N8作为实验诱导株。3.诱导结果:共诱导传代74代,诺氟沙星终浓度达32μg/ml,诺氟沙星对诱导株的最低抑菌浓度由0.125μg/ml上升到128μg/ml,是原来的1024倍。同时其他三种结构不同的抗生素TE、C、Am对其的最低抑菌浓度值也相应上升为原来的128、64、32倍,诱导菌株由敏感野生株逐步转变为多重耐药株。4.gyrA基因、parC基因PCR扩增:N8经诺氟沙星诱导得到的各代菌株全部分别扩增出648bp和469bp长度的片段,分别是gyrA和parC基因的扩增产物。5.gyrA基因、parC基因的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对各代菌株研究,发现gyrA基因和parC基因分别呈现三种单链构象图谱,gyrA基因的突变可能发生在第12代和第55代,parC基因的突变可能发生在第21代和52代。6.突变菌株PCR产物的核酸序列分析:与N8原代的序列比较,gyrA基因在第12代即发生编码第87位氨基酸的单个碱基突变(GAC→TAC),在第55代发生了编码第221位氨基酸的碱基突变(GGA→GCA);parC基因在第21代发生编码第80位氨基酸的碱基改变(AGC→AGA),在第52代又有编码第84位氨基酸的碱基改变(GAA→GCA)。7.CCCP对受试菌MIC的影响:加入能量抑制剂CCCP后,敏感菌与耐药菌的MIC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1.本研究从基因突变时序和耐药程度的变化直接证实压力环境与细菌形成耐药的关系,为药物选择性——基因突变——耐药形成理论提供直接的科学依据。2.GyrA可能是喹诺酮类药物作用的第一靶位,ParC可能是第二靶位。耐喹诺酮类药物程度不同的菌株,其靶基因突变数量、涉及靶酶范围不同。耐药株靶基因突变存在多态性。3.诱导株多重耐药性的产生可能是由于激活了它的包括AcrAB在内的主动外排系统。主动外排机制和靶基因突变共同存在导致志贺菌属细菌耐喹诺酮类药物。

王勇[9](2007)在《感染性腹泻预防控制对策与实验室监测的研究》文中提出有效的监测体系是感染性腹泻预防与控制的基础,实验室监测是有效控制感染性腹泻流行的主要环节,目前国外对于感染性腹泻的监测主要从食源性和水源性疾病等病因的角度来预防和控制感染性腹泻,如食源性疾病监测网(Foodborne Disease ActiveSurveillance Network,FoodNet)和水源性疾病监测系统(Waterborne Disease OutbreakSurveillance System,WBDOSS)等监测系统,不仅有效地控制了感染性腹泻的暴发流行,还可做出及时的预警。因此,本研究按照国际实验室监测的理念和方法,将分布于城市内、城乡结合部和郊区的三个等级的医疗机构作为感染性腹泻监测哨点,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中心实验室构建一个感染性腹泻实验室监测网络(平台),以探索传染性疾病实验室监测的模式和方法,同时对感染性腹泻预防控制对策进行系统研究,为感染性腹泻的预防控制提供系统完整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本研究构建了可用于公共卫生监测系统中的实验室监测平台,组织了以三个监测点和一个中心实验室为基础结构的监测体系,主要包括监测哨点、中心实验室、实验室人员、实验室设备与试剂、标本的采集、运送和保存以及实验室的安全和管理等部分。感染性腹泻实验室监测网络按照统一的诊断标准、统一的标本采集方法、统一的调查方法、统一的实验室方法,开展感染性腹泻实验室监测,并针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质量控制。中心实验室将收集的各种资料信息建立数据库,定期进行汇总,分析各监测点感染性腹泻病例的基本情况和特征、病原体检出的种类、构成及耐药状况和影响因素,并将结果及时反馈至监测哨点,以开展对监测哨点的技术培训和临床指导。本实验室监测平台,在较小的经费投入情况下试运行两年,形成了感染性腹泻实验室实验室监测工作模式,并在监测工作中获得了以下结果:一是获得了北京部分地区感染性腹泻流行规律,以夏秋季为主,患者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0岁~49岁,两年的比例分别为49.3%和44.2%。二是明确了北京部分地区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谱和变化趋势,两年的监测结果显示,2005年监测点收集腹泻标本480份,检出率为54.79%,其中致病菌47.1%,条件致病菌25.9%,A组轮状病毒22.1%,混合感染4.9%。主要病原菌为致泻性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痢疾杆菌不仅所占比例下降,而且构成也发生了变化,主要以福氏志贺菌F4c为主,占所有福氏志贺菌的56.8%。条件致病菌所占比例也较高,并呈上升趋势。轮状病毒性腹泻不仅发生于儿童,而且在成人中也占较高比例。2006年采集到450份标本,除检出率(28.89%)有所降低外,在病原菌的构成和变化趋势上与2005年一致。三是检查确认了北京部分地区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模式,两年检测到的肠道致病菌对青霉素类、氨基糖甙类、第三代头孢类、糖肽类耐药比较严重,而对碳青霉烯类、单环β-内酰胺类比较敏感。四是通过对感染性腹泻标本阳性分离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的回顾性研究发现,患者就诊时的最高体温、腹痛持续时间、腹泻次数和需要静脉注射治疗等特征可以作为感染性腹泻病原培养的指标,提出了血样便和腹泻持续时间并不能够作为从标本中分离出致病菌的临床指征。五是通过感染性腹泻危险因素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和暴发疫情调查,确认了饭前、便后洗手是感染性腹泻发生的保护因素,而瓜果食前不清洗、生吃海鲜、饭前和便后不洗手和食品加工不规范是危险因素。最后,根据本感染性腹泻实验室监测的运行情况、监测结果以及调查研究结果,提出了以加强感染性腹泻实验室监测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监测和报告意识,加强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积极开展以病原分型技术为主的科研工作,同时在公众中间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自身防病意识和社会卫生意识为主的五项对策和五项建议。本研究依据感染性腹泻防治的国际先进理念,构建了以哨点医院和中心实验室为主要组成的感染性腹泻实验室监测平台,并按照设计方案有效开展监测工作。运行两年来的监测数据,反映了监测点感染性腹泻的发病和流行基本规律,而且临床分析和细菌类病原体检测结果,以及开展的危险因素的研究和暴发调查,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病原学依据,提出的对策和建议能为预防控制其流行提供有益的基本模式和方法。

王勇,张凌,苏文莉,董路宁,姜铮,苑锡铜,马静,马敬东,黄留玉[10](2007)在《北京部分地区肠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文中认为目的监测北京部分地区肠道致病菌的组成及耐药状况,为本地区的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480份粪便标本按常规培养,筛选出致病菌后经生化及血清学进一步鉴定到种、群或血清型,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肠道病原菌感染,以男性为主,儿童和青年发病为多,68月为腹泻发病高峰。病原以致泻性大肠杆菌居首位,其次是志贺菌。本次检测出肠道致病菌对氨苄西林(67.8%)、甲氧苄氨嘧啶(67.8%)等均有严重的抗药性;对哌拉西林(42.5%)、氨苄西林-舒巴坦(33.0%)、呋喃妥因(30.5%)等也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只有对美洛培南(0%)、磷霉素(1.1%)、头孢塞肟-克拉维酸(3.4%)、头孢他啶(4.6%)、氨曲南(5.2%)均比较敏感。结论北京地区感染性腹泻的病原种类繁多,有性别、年龄、季节的分布特点,耐药性不同,应重视监测。

二、铜鼓县1997~1998年痢疾杆菌和大肠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铜鼓县1997~1998年痢疾杆菌和大肠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奶牛乳房炎生乳中大肠杆菌耐药性、毒力基因和基因分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奶牛乳房炎
        1.1 乳房炎临床症状
        1.2 乳房炎诱因
        1.3 乳房炎的影响
        1.4 乳房炎的治疗
    2. 大肠杆菌
        2.1 大肠杆菌概况
        2.2 大肠杆菌的危害
        2.3 大肠杆菌与乳房炎
    3. 大肠杆菌耐药性
        3.1 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性
        3.2 对喹诺酮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
        3.3 对四环素药物的耐药性
    4. 大肠杆菌毒力因子
        4.1 肠道内致病大肠杆菌
        4.2 肠道外致病大肠杆菌
    5. 基因分型
        5.1 系统发育分型
        5.2 eae分型
        5.3 O血清型
    6.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意义
        6.3 研究内容
        6.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奶牛乳房炎生乳中大肠杆菌耐药性、毒力基因的分析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品采集
        2.2 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2.3 大肠杆菌耐药表型检测
        2.4 大肠杆菌耐药基因检测
        2.5 大肠杆菌毒力基因检测
    3. 结果
        3.1 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3.2 大肠杆菌耐药结果
        3.3 大肠杆菌耐药基因结果
        3.4 大肠杆菌毒力基因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奶牛乳房炎生乳中大肠杆菌基因分型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品采集
        2.2 系统发育组分型
        2.3 eae分型
        2.4 O血清型分型
    3. 结果
        3.1 系统发育组分型结果
        3.2 O血清型分型结果
        3.3 eae分型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鸡源大肠杆菌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 大肠杆菌概述
        1.1 生物学特性
        1.2 生化特性
        1.3 血清型
        1.4 致病性
        1.5 致病机理
        1.6 大肠杆菌耐药性
    2 大肠杆菌毒力基因
        2.1 黏附相关基因
        2.2 侵袭及毒素相关基因
        2.3 抗血清存活因子相关基因
        2.4 铁转运相关基因
    3 噬菌体概述
        3.1 噬菌体研究的发展史
        3.2 噬菌体的结构及分类
        3.3 噬菌体的应用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鸡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样品
        1.2 试验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大肠杆菌的分离培养
        2.2 大肠杆菌的鉴定
        2.3 大肠杆菌的血清型鉴定
        2.4 大肠杆菌的菌种保存
    3 试验结果
        3.1 大肠杆菌的分离结果
        3.2 大肠杆菌的鉴定结果
        3.3 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结果
    4 分析与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鸡源大肠杆菌毒力基因检测及致病性试验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样品
        1.2 试验动物
        1.3 试验试剂
        1.4 主要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大肠杆菌毒力基因检测
        2.2 攻毒大肠杆菌菌株的选取及制备
        2.3 鸡胚致病性试验
    3 试验结果
        3.1 大肠杆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3.2 鸡胚致病性试验结果
    4 分析与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分离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样品
        1.2 试验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分离纯化
        2.2 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
        2.3 噬菌体最佳保存温度的探究
    3 试验结果
        3.1 大肠杆菌噬菌体分离纯化结果
        3.2 噬菌体生物学特性测定
        3.3 噬菌体最佳保存温度的探究
    4 分析与讨论
    5 小结
第五章 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宿主谱与覆盖率研究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样品
        1.2 试验试剂
        1.3 试验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噬菌体宿主谱的测定
        2.2 噬菌体混合制剂的覆盖率
    3 试验结果
        3.1 噬菌体的裂解谱
        3.2 噬菌体混合制剂的覆盖率
    4 分析与讨论
    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中兽药莲香散治疗鸡大肠杆菌的毒理学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鸡大肠杆菌病的研究概述
        一 大肠杆菌的概述
        二 鸡大肠杆菌病的概述
        三 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研究概述
    第二节 中兽药抗鸡大肠杆菌病的研究进展
        一 中兽药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机理
        二 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中兽药的研究概况
        三 当前中兽药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弊端
    第三节 莲香散的组方及其研究进展
        一 穿心莲、苍术、木香、厚朴及干姜的化学成分
        二 穿心莲、苍术、木香、厚朴及干姜的药理作用
        三 莲香散的前期研究进展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莲香散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第一节 莲香散的急性毒性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2 试验方法
        3 结果
        4 小结
    第二节 莲香散最大耐受剂量试验
        1 实验材料与样品制备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第三节 莲香散急性毒性试验小结
第三章 莲香散长期毒性试验研究
    一 材料与方法
    二 试验结果与讨论
    三 长期毒性试验结果分析
    四 毒理学评价
第四章 莲香散靶动物安全性试验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一 试验材料
        二 试验方法
        三 试验中检测指标
        四 数据分析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一 莲香散对肉鸡生长状况的影响
        二 莲香散对试验鸡体重的影响
        三 莲香散对试验鸡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四 莲香散对试验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五 剖解检查与组织病理学检查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莲香散实验性临床试验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一 试验材料
        二 试验方法
        三 试验期间主要观察指标
        四 数据分析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一 人工诱发肉鸡大肠杆菌病试验结果
        二 莲香散对试验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
        三 莲香散对试验鸡体重的影响
        四 剖解检查
    第三节 讨论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莲香散扩大临床试验研究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一 试验材料
        二 试验方法
        三 试验中检测指标
        四 数据统计处理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一 试验蛋鸡经中药治疗后临床表现
        二 药物疗效结果
        三 试验鸡产蛋率与蛋品质变化情况
    第三节 讨论
    第四节 小结
结语
    (一) 总结
    (二)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4)粉防己碱对耐喹诺酮类药大肠杆菌耐药逆转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大肠杆菌对抗生素耐药情况
    1.2 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及作用机制概述
    1.3 粉防己碱逆转耐药性研究概况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第3章 粉防己碱对耐喹诺酮类药大肠杆菌的耐药逆转作用
    3.1 筛选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大肠杆菌
    3.2 粉防己碱培养耐喹诺酮类药大肠杆菌
第4章 粉防己碱对耐喹诺酮类药大肠杆菌的耐药逆转作用机制
    4.1 粉防己碱对耐药大肠杆菌耐药基因的影响
    4.2 粉防己碱对大肠杆菌喹诺酮类耐药基因mRNA水平的影响作用
第5章 粉防己碱对大肠杆菌细胞膜外膜通透性的影响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5)中药对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消除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立题依据
    前言
    1.1 文献综述
        1.1.1 细菌耐药性的现状
        1.1.2 耐药性产生的机制
        1.1.3 耐药质粒研究进展
        1.1.4 质粒电泳图谱法
        1.1.5 控制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1.1.6 耐药质粒消除研究进展
    1.2 立题依据及意义
第二章 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和质粒电泳图谱分析
    2.1 实验材料
        2.1.1 试验菌株
        2.1.2 主要药品和试剂盒
        2.1.3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各种培养基及PBS的制备
        2.2.2 猪源大肠杆菌的分离
        2.2.3 革兰氏染色
        2.2.4 16 SrRNA鉴定
        2.2.5 药敏试验
        2.2.6 质粒电泳图谱分析
        2.2.6.1 质粒提取
        2.2.6.2 琼脂糖凝胶的制备
        2.2.6.3 质粒的凝胶电泳
        2.2.6.4 质粒大小的估算
        2.2.7 耐药基因检测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2.3.1 大肠杆菌16srRNA鉴定
        2.3.2 药敏试验结果及多重耐药分析
        2.3.3 质粒电泳图谱分析
        2.3.4 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2.4 分析与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中药对大肠杆菌耐药性消除的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试验菌株
        3.1.2 主要药品和试剂盒
        3.1.3 主要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培养基的制备
        3.2.2 中药亚抑菌浓度试验
        3.2.3 中药对大肠杆菌耐药性消除试验
        3.2.4 72 h消除子消除前后的耐药表型变化
        3.2.5 消除子质粒电泳图谱分析
        3.2.6 消除子耐药基因检测
        3.2.7 统计学分析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中药亚抑菌浓度试验
        3.3.2 中药对大肠杆菌耐药性消除试验
        3.3.2.1 黄连消除组
        3.3.2.2 鱼腥草消除组
        3.3.2.3 柴胡消除组
        3.3.2.4 大黄消除组
        3.3.2.5 穿心莲消除组
        3.3.2.6 板蓝根消除组
        3.3.2.7 黄柏消除组
        3.3.3 72 h消除子消除前后的耐药表型变化
        3.3.3.1 黄连消除组
        3.3.3.2 鱼腥草消除组
        3.3.3.3 柴胡消除组
        3.3.3.4 大黄消除组
        3.3.3.5 穿心莲消除组
        3.3.3.6 板蓝根消除组
        3.3.3.7 黄柏消除组
        3.3.4 消除子质粒电泳图谱分析
        3.3.4.1 黄连消除组
        3.3.4.2 鱼腥草消除组
        3.3.4.3 柴胡消除组
        3.3.4.4 大黄消除组
        3.3.4.5 穿心莲消除子组
        3.3.4.6 板蓝根消除组
        3.3.4.7 黄柏消除组
        3.3.5 消除子耐药基因检测
    3.4 分析与讨论
        3.4.1 七种中药对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消除作用
        3.4.2 七种中药消除后大肠杆菌耐药表型的变化
        3.4.3 七种中药消除后大肠杆菌质粒电泳图谱的变化
        3.4.4 七种中药消除后大肠杆菌耐药基因的变化
        3.4.5 中药消除细菌耐药性影响因素的探讨
    3.5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创新点
    4.1 结论
    4.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志贺菌多耐药现状与多耐药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志贺菌属的耐药现状
2 志贺菌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2.1 细菌产生钝化酶或灭活酶。
    2.2 抗菌药物的渗透障碍
    2.3 细菌主动外排系统
    2.4 作用靶位的改变或新靶位的产生
3 结论

(7)河南省鸡腹泻重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及PCR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鸡源大肠杆菌性腹泻
        1.1.1 鸡大肠杆菌的病原学特性
        1.1.2 流行病学
        1.1.3 致病机理
        1.1.4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1.1.5 诊断
        1.1.6 耐药性
    1.2 鸡源沙门氏菌性腹泻
        1.2.1 沙门氏菌的病原学特性
        1.2.2 流行病学
        1.2.3 临床症状
        1.2.4 病理变化
        1.2.5 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
        1.2.6 耐药性
    1.3 鸡源志贺氏菌性腹泻
        1.3.1 志贺氏菌的病原学特性
        1.3.2 志贺氏菌的抗原性及分型
        1.3.3 志贺氏菌的致病性
        1.3.4 志贺氏菌病的流行病学
        1.3.5 志贺氏菌病的诊断方法
        1.3.6 耐药性研究进展
    1.4 鸡源链球菌性腹泻
        1.4.1 病原学
        1.4.2 流行病学
        1.4.3 临床症状
        1.4.4 病理变化
        1.4.5 诊断
        1.4.6 防治
        1.4.7 鸡链球菌病的研究进展
        1.4.8 耐药性研究进展
    1.5 PCR 技术及其在禽病诊断学中的研究进展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鸡腹泻重要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摘要
    引言
    2.1 鸡源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2.1.1 材料与方法
        2.1.2 结果与分析
        2.1.3 结论与讨论
    2.2 鸡源沙门氏菌分离与鉴定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与分析
        2.2.3 结论与讨论
    2.3 鸡源志贺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2.3.1 材料与方法
        2.3.2 结果与分析
        2.3.3 结论与讨论
    2.4 鸡源链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2.4.1 材料与方法
        2.4.2 细菌培养结果与分析
        2.4.3 生化试验结果
        2.4.4 动物试验的结果
        2.4.5 结论与讨论
3 鸡腹泻重要病原菌的耐药性研究
    摘要
    引言
    3.1 鸡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研究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与分析
        3.1.3 结论与讨论
    3.2 鸡源沙门氏菌的耐药性研究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2.3 结论与讨论
    3.3 鸡源志贺氏菌的耐药性研究
        3.3.1 材料与方法
        3.3.2 结果与分析
        3.3.3 结论与讨论
    3.4 鸡源链球菌的耐药性研究
        3.4.1 材料与方法
        3.4.2 结果与分析
        3.4.3 结论与讨论
    3.5 小结
4 鸡腹泻重要病原菌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摘要
    4.1 鸡源大肠杆菌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4.1.1 材料与方法
        4.1.2 试验方法
        4.1.3 PCR扩增及其反应条件的优化
        4.1.4 结果与分析
        4.1.5 特异性试验
        4.1.6 鸡源大肠杆菌PCR检测方法的应用
        4.1.7 结论与讨论
    4.2 鸡源沙门氏菌 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4.2.1 材料与方法
        4.2.2 结果与分析
        4.2.3 沙门氏菌特异性试验
        4.2.4 结论与讨论
    4.3 鸡源志贺氏菌 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4.3.1 材料与方法
        4.3.3 特异性试验
        4.3.4 结果与分析
        4.3.5 鸡志贺氏菌 PCR 检测方法的应用
        4.3.6 结论与讨论
5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ABSTRACT

(8)实验室诱导志贺菌属耐喹诺酮类抗生素靶基因突变时序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部分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志贺菌属细菌背景资料表
    附录2 图表索引
综述部分 志贺菌属细菌耐药现状及其耐喹诺酮类药物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英文缩略词

(9)感染性腹泻预防控制对策与实验室监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感染性腹泻流行现状及预防控制技术前沿
    一、感染性腹泻基本概念
    二、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学
    三、感染性腹泻流行状况
    四、感染性腹泻国家预防控制对策现状
    五、感染性腹泻预防与控制技术前沿
    六、感染性腹泻预防与控制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 感染性腹泻实验室监测平台构建及监测方法设计
    一、国外的感染性腹泻实验室监测网络
    二、感染性腹泻实验室监测平台构建
    三、监测方法
    四、监测质量控制
    五、预期结果
    六、小结
第三部分 感染性腹泻实验室监测运行情况与结果分析
    一、感染性腹泻实验室监测平台运行情况
    二、感染性腹泻实验室监测平台监测结果
    三、分析与讨论
第四部分 感染性腹泻预防控制对策与建议
    一、感染性腹泻预防控制对策
    二、感染性腹泻预防控制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感染性腹泻实验室设备与试剂
    附件2 感染性腹泻疫情现场采样装备
    附件3 感染性腹泻个案调查表
    附件4 感染性腹泻病例粪便样本采样登记表
    附件5 感染性腹泻病原诊断方法
    附件6 API生化鉴定
    附件7 脉冲场凝胶电泳法(PFGE)
    附件8 肠杆菌科药敏试验抑菌圈判断标准
    附件9 感染性腹泻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表
    附件10 感染性腹泻实验室检测结果图表
    附件11 感染性腹泻危险因素及赋值
综述 传染病监测及其发展趋势
发表文章
致谢

(10)北京部分地区肠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标本
        1.1.2 培养基及诊断血清
        1.1.3 API鉴定系统
        1.1.4
    1.2 方法
        1.2.1 病原菌培养鉴定
        1.2.2 药敏试验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监测点感染性腹泻基本情况
    2.2 感染性腹泻病原构成及分布
    2.3 细菌性腹泻病原
    2.4 细菌耐药性检测
3 讨论

四、铜鼓县1997~1998年痢疾杆菌和大肠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奶牛乳房炎生乳中大肠杆菌耐药性、毒力基因和基因分型的研究[D]. 兰图.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5)
  • [2]鸡源大肠杆菌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D]. 王俊丽. 聊城大学, 2020(08)
  • [3]中兽药莲香散治疗鸡大肠杆菌的毒理学及临床研究[D]. LiRongga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5)
  • [4]粉防己碱对耐喹诺酮类药大肠杆菌耐药逆转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杨敬. 西南大学, 2018(01)
  • [5]中药对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消除作用的研究[D]. 彭苗苗.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2)
  • [6]志贺菌多耐药现状与多耐药机制[J]. 穆瑞瑞,蔺芳,陈泽章,段广才,吴健. 中国农学通报, 2011(12)
  • [7]河南省鸡腹泻重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及PCR检测方法的研究[D]. 宋海霞. 河南农业大学, 2010(07)
  • [8]实验室诱导志贺菌属耐喹诺酮类抗生素靶基因突变时序检测[D]. 符幸涛. 郑州大学, 2007(04)
  • [9]感染性腹泻预防控制对策与实验室监测的研究[D]. 王勇.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7(04)
  • [10]北京部分地区肠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J]. 王勇,张凌,苏文莉,董路宁,姜铮,苑锡铜,马静,马敬东,黄留玉.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07(02)

标签:;  ;  ;  ;  ;  

铜鼓县1997—1998年志贺菌志贺菌和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