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福建局申子谦

康熙福建局申子谦

一、康熙福建局申字钱(论文文献综述)

钟芳慧[1](2020)在《《集韵》引《说文》释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集韵》是宋代的一部大型官修韵书,广征博引,其中引用最多者当属《说文》。本文以《集韵》引用《说文》的9460条释义材料爲研究内容,在穷尽1录材料的基础上比对《集韵》引文与大徐本《说文》的异同。重点研究二者的差异,将差异内容分类,并藉此尝试重新讨论《集韵》所引《说文》的材料来源。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目前相关的研究现状,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介绍本文的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集韵》引《说文》释义材料与大徐本《说文》的比对结果和分布数据,总结《集韵》引用的体例,分析《集韵》引用术语的情况。第三部分研究《集韵》明引《说文》释义与大徐本《说文》相同的情况。主要讨论《集韵》引《说文》基本相同的内容,将基本相同分爲异文同义和异训同义两大类。其中,异文同义包括同字异体、同词异字、同音借用、同义替换和同词异形等五种情况,异训同义包括增减训释字词、节引训释内容、调整训释位置和改换训释结构。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归纳出《集韵》引文在用字上具有既随今俗又崇正古的双重特质。此外,在释义的节引上,《集韵》大致遵循三个原则,即简明性、针对性和适时性。第四部分分析《集韵》明引《说文》释义与大徐本《说文》不同的情况。综合其他字书、韵书和前人研究成果,对《集韵》引文和大徐本《说文》有出入的内容辨误正非。通过比对和考证,确定《集韵》中大徐本《说文》未见的条目,以补大徐本《说文》之阙失。在上述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集韵》引《说文》的材料应该有多个来源。除了大徐本《说文》,《集韵》也引用了小徐本《说文》,还引用了当时可见的其他异本《说文》。

刁筱蓉[2](2020)在《汪立名《钟鼎字源》研究》文中提出汪立名《钟鼎字源》五卷,初为康熙五十五年(1716)一隅草堂自刻本,是第一部试图以钟鼎文来探讨字源的着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全面客观地评介了该书,其他对此书的研究,基本上是简略地介绍作者、出版情况,或者袭用《提要》的评述,缺少进一步较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对汪立名的生平着述、《钟鼎字源》与《金石韵府》的比较、《钟鼎字源》所收字形的校议以及汪立名对“字源”问题的认识四个方面,对汪书做了较为全面细致的研究。《钟鼎字源》字形编排大致按文字材料的时代先後为序,总体能体现出文字发展演变的过程,且该书“专采钟鼎文”,摆脱了之前名曰“钟鼎”却杂糅各种文字资料的金文字编的编排传统,具体了金文文字编的性质,在金文字编的编纂上起了承前启後的作用。正如唐兰先生所说“从元而明而清,辗转摹写,书名愈多,但材料还是这一些……一直到清汪立名1《钟鼎字源》,这是第二个时期”。但是,汪书在字形摹写和释字方面存在许多错误,书中也收录了少量石鼓、货币等文字,自乱体例。《钟鼎字源》采用出土古文字资料探讨“字原”,将同声符的字排列在一起,对後人探讨某一“声首”孳乳分化出的若干字及这些字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可以说《钟鼎字源》介於传统“说文”字原与现代意义的字原研究之间,起了承前启後的纽带作用。

董文强[3](2017)在《清代学术与篆书发展》文中指出清代篆书在乾嘉时期快速复兴,并持续兴盛至清末。这是多因素下的结果,而学术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清代特殊的艺术现象。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讨论清代篆书兴盛的表现和学术在其中的具体作用,试图深化清代篆书发展特征的认识,揭示学术影响篆书发展、风格变化和时尚品味的方式。文章首先总结清代篆书在创作群体、风格、理论、艺术形式等方面的发展表现。重点分析创作群体与风格的特点。笔者在前人的基础上,搜罗善篆书家1300余人,对比前代数据,夯实清代篆书复兴之论;分析清代变化趋势,修正道光后篆书衰败的认识。清代篆书风格多样,出现金石气小篆、金文、满文篆书,风格类型超越前朝;风格变换速度呈加快趋势,由中前期的60年一变缩短至45年一变。通过分析初步判断篆书创作群体及风格变化受学术的影响较明显。其次分析朴学、金石学在推动篆书发展和风格变化中的具体作用。我们发现朴学、金石学主要通过塑造篆书文化、引导书家思想、提供便利条件等方式扩大篆书创作、欣赏群体,推动篆书发展;主要通过影响篆书字法、审美、品味等方面变化篆书风格。这其中有学术研究的客观影响,也有学者的主观推动,而后者的重要更直接,更突出。朴学、金石学对篆书的影响各有侧重。朴学在群体扩大和艺术氛围中的影响更明显,作用更基础,而金石学在风格变化上的影响更直接。朴学推动篆书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文化环境的塑造和学者推动。文化环境指经学治学风气、学者书写习惯、书法思想转变、学术圈互动等能动性因素。清初开始朴学渐起,乾嘉时成风。朴学遵从古文经学主张,研究以小学为门径,因此,乾嘉后识篆的士人群体扩展,篆书创作和欣赏的知识瓶颈被打破。而经学治学风气的作用大过小学研究。学者在日常使用篆书,引发世人关注,激起社会仿效。朴学研究者主动引导书法思想转变,将考据之法用于书法,倡导溯源篆书,建立学术与艺术之间的关联;将学习篆书作为经学的份内之事,消除士人游于末艺的思想顾虑。学者雅好篆书,在学术圈产生互动,形成风气,进而推动篆书之好广泛传播。钱坫学习篆书及成名是学术影响篆书的典型例子。为更准确的判定朴学的作用,本文选取清代篆书发展总态势、乾嘉时江苏的发展趋势、道光以后湖南、贵州、广东三地的篆书发展趋势为例加以印证,分析得出朴学是推动篆书发展的主因。特别注意的是,嘉道之后篆书并未立即衰落,也在于朴学的延续与地区间的扩展。金石学对清代篆书的影响主要作用于复古书风、取法材料、书法思想、审美情趣、风格品味以及取法观念等方面。其中,书法思想和风格品味是论述重点。金石鉴赏派受考据思想影响,重视篆隶之变和书法源流,努力发现篆书笔意。这对书家观念影响较深,为篆书复兴提供深层次的支持。篆书品味的变化主要发生于嘉道之后,表现为隶意汉篆和金文兴起,二李风格式微。隶意汉篆主要变化秦篆原有技法与审美,有新意,但格调不高。大篆变化直接得益于金文文字研究,格调高古。在大篆兴起中,学者引领风尚,浙江、京师学术圈发挥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也反映出金石学家的篆书风格较为质厚古茂,与朴学学者有所不同。最后,取法观念不断的扩展,由石到金,由汉碑额到方折缪篆。值得注意的是金石学对于篆书取法材料的价值不仅在于发掘新材料,还在于传播。许多书家的学习材料来自于金石学成果和学者的传古重刻。朴学、金石学与艺术思想多有共通之处,也从侧面影响篆书发展。由来已久的篆书笔意与朴学的考据求实、金石学的复古思想合流,具备学术合理性,成为清代篆书复兴的重要思想支撑。陈介祺等学者主张通晓篆书是学碑的根本之法,赋予篆书新的艺术价值。常言碑学影响篆书,实则影响较为有限,仅局限于审美和个别书家,并且发生作用时多与金石学相配合。

佟昱[4](2016)在《顺治通宝钱铸行的四个时期》文中研究说明一顺治钱铸行基本情况顺治元年五月,清军入关,随即在明代旧体制的基础上设宝泉、宝源钱局,开铸"顺治通宝"钱。清政府吸取明朝的教训,对制钱的铸造有严格的规定,并逐步完善。在强制实行官铸官销,私铸私销则按律治罪的同时,硬性规定钱值。一方面希望通过发行统一的货币,从经济上打压敌对政权、将其货币排挤出流通领域,继而实现政治上的统一;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强制政策来保障高额利润,维持统一全国的战争。但钱法的推行也非一帆风顺,因旧钱参杂,私铸猖獗引发的钱价暴跌、制钱壅滞等多重危机时刻威胁顺治制钱体系。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满清政府以修订钱法、改制钱式来平衡钱价,使得新币能顺利推行,维系新政权的稳定。

佟昱[5](2015)在《顺治满汉福字钱考》文中研究指明众所周知,顺治通宝满汉文钱已经发现有江、蓟、陕、昌、河、同、宣、浙、原、宁、临、东12种,每种存世量都很大,而唯独缺少了满汉文福。《清(皇)朝通志·食货略九》记载:"(顺治)六年开浙江、福建、山东各省铸局。"从钱币实物看:福建局光背钱(顺治六至八年铸)、背上福(顺治八至十年铸)、背福-厘钱(顺治十至十三年铸)都大量存在,但唯独没有"满汉福"。但是,史料对顺治满汉福确有着非常详实的记载,如:《清朝通志·

郑瑶[6](2014)在《试论晚明文学思潮背景下的闽中诗派》文中研究说明晚明闽中诗派产生于明代文学复古与反复古争鸣的高潮时期。面对范古和师心的两大文学思潮,以及两大流派发展中衍生出来的利弊得失,他们提出重振诗歌风雅,力图寻求一种协调、健康的诗歌发展道路。晚明闽中诗派主张范古,其取法对象逐渐得到拓宽;他们同时又强调性情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从而走出泥古不化和叫嚣跳浪的僵局。本文将晚明闽中诗派置于当时文学思潮背景之下进行考察,试图通过对一些重要作家诗学主张和诗歌创作的研究,窥测晚明闽中诗派面貌乃至整个晚明文坛的走向,从而建立起晚明闽中诗派在文坛上的历史坐标。

屠燕治[7](2007)在《“太平天下王道·有王·马道程宫”钱的文字读法与背景解析》文中研究说明清咸丰三年(1853),上海小刀会起义成功占领上海后,派出水陆两路向天京太平天国送奏折。水路一份在镇江被截,陆路一份下落不明。1989年杭州征集到一枚太平大铜钱,钱文似与当年太平军传递出兵援救小刀会的信息有关。

屠燕治[8](2007)在《“太平天下王道·有王·马道程宫”钱的文字读法与背景解析》文中提出清咸丰三年(1853),上海小刀会起义成功占领上海后,派出水陆两路向天京太平天国送奏折。水路一份在镇江被截,陆路一份下落不明。1989年杭州征集到一枚太平大铜钱,钱文似与当年太平军传递出兵援救小刀会的信息有关。

许全胜[9](2004)在《沈曾植年谱长编》文中研究表明鸦片战争以后的晚清时代是中国数千年来变化最剧烈的时期之一,各色人等在这一历史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除政治、经济的巨大变革外,文化方面也出现异彩纷呈的局面。在东西方思想的鼓舞激荡之下,传统学术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演变。作为中国近代学术的一代宗师,沈曾植是近代学术转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人物。 沈曾植(1850—1922),字子培,号乙庵,晚又号寐叟。浙江嘉兴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历官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总理各国事物衙门章京、江西广信府知府、江西按察使、安徽提学使、署安徽布政使、护理安徽巡抚。曾助康有为变法,为北京强学会发起人之一。应张之洞聘,主讲两湖书院史席。又曾助盛宣怀办学,出任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前身)监督。沈氏自幼居京师,后长期为京官,辛亥后一直居住上海。近代京沪两地最得风气之先,他一生南北往来,与当时许多重要的政治家、学者、文人、艺术家,如翁同稣、张之洞、康有为、文廷式、杨守敬、罗振玉、陈三立、郑孝胥、樊增祥、陈衍、缪荃孙、张元济、王国维、杨锺羲、刘承斡、吴昌硕等交游,被公认为当时中国的学坛祭酒,影响甚钜。如王国维治小学音韵及蒙元史、西北史地,即师承沈氏之学。 沈曾植中年时代,因目睹外强侵略,继承徐松、龚自珍以来的传统,精研西北、南洋边疆史地,以期经世致用,着有《元朝秘史补注》、《蒙古源流笺证》、《岛夷志略广证》。他通晓历朝法制,着有《汉律辑存》、《晋书刑法志补》。邃于佛学,深通道教,精博为世公认。他在清末民初世界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东西方汉学诸大师如法国的伯希和(Paul Pelliot)、日本的内藤湖南等人,至沪必访沈氏论学,由此可见学术地位之高。可以说,沈曾植是一位罕见的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 他还是晚清重要文学流派——同光体诗派的代表作家,有《海日楼诗集》传世。同光体的其他着名诗人如陈三立、郑孝胥、陈衍都与他互相切磋诗艺,交谊深厚。他同时也是杰出的艺术家和鉴赏家,书法造诣极高,有“三百年来第一人”之誉,对金石、书画、版本、碑帖有高超的见解。 沈曾植的学术眼界十分宽广,对欧美、日本的政治文化思想也极为关注,这些都超出了传统经史之学的范畴,在乾嘉诸老的基础上更上层楼,已呈现出现代学术的面貌。今天国学大师王国维人尽皆知,但他尊敬的老师沈曾植的业绩却被长期遗忘,这无疑是学术史的缺环。 《沈曾植年谱长编》按年编撰,自清宣宗道光三十年庚戌(1850)至中华民国十一年壬戌(1922),凡七十三年。谱前述其家世渊源,录家传、世系等资料,卒后则略述祭奠安葬及时人哀挽诸事。参考文献列有沈曾植着作目,谱后附录沈氏碑传资料。 沈曾植生平略分以下五阶段: 一.清道光三十年庚戌(1850)一岁至光绪五年己卯(1879)三十岁。通籍前求 学时期。 二.光绪六年庚辰(1880)三十一岁至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四十八岁。在 京为官时期。自沈氏第庚辰进士,历官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总理各国 事务衙门章京,至丁酉丁母忧,戊戌南归。三.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四十九岁至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五十三岁。 期间戊戌、己亥应张之洞之聘主讲武昌两湖书院史席、辛丑应盛宣怀之约出 任上海南洋公学监督。庚子之乱,与张之洞、刘坤一谋东南互保。壬寅还刑 部,借补外务部员外郎。四.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五十四岁至宣统二年(1910)庚戌六十一岁。外 任为官时期。历任江西广信府知府、署盐法道、江西按察使、安徽提学使, 署安徽布政使,护理安徽巡抚。五.宣统三年辛亥(1911)六十二岁至民国十一年壬戌(1922)。归隐沪上,以 遗老自居,直至逝世。丁巳(1917)赴京谋溥仪复辟,授学部尚书。 本谱以大量第一手文献资料为基础,比较详尽的勾勒出这位近代里程碑式的大学者、大诗人的人生轨迹,并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中国近代学术转型阶段的历史风貌,或许会对当代学术的发展和中国学术走向世界有所启示。

柳贵田[10](2003)在《康熙福建局申字钱》文中认为 纪地支生辰钱,为康熙年间铸,十分珍罕。自1713年,即癸巳蛇年,福建局第一次铸的生辰钱背穿上加一"巳"字,此后年年铸生辰钱。1723年太子胤稹即位改元雍正,生肖钱便停铸了。这套钱共铸了10种,缺少兔年的"卯"字和龙年的"辰"字。生肖钱只有福建局铸过。泉界前辈张炯伯历经多年曾集到过8种,即:子、丑、寅、巳、午、申、酉、亥。自此以后,

二、康熙福建局申字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康熙福建局申字钱(论文提纲范文)

(1)《集韵》引《说文》释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综述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材料与方法
第二章 《集韵》引《说文》释义研究概况
    第一节 《集韵》引《说文》释义概况
    第二节 《集韵》引《说文》体例研究
    第三节 《集韵》引《说文》术语研究
第三章 《集韵》明引《说文》释义相同者析论
    第一节 异文同义
        一、同字异体
        二、同词异字
        三、同音借用
        四、同义替换
        五、同词异形
    第二节 异训同义
        一、增减训释字词
        二、节 引训释内容
        三、调整训释位置
        四、改换训释结构
第四章 《集韵》明引《说文》释义不同者析论
    第一节 有出入者
        一、《说文》误
        二、《集韵》误
        三、两者皆误
        四、两者竝通
        五、存疑待考
    第二节 今本未见
        一、被释字未见
        二、释义内容未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钱氏述古堂本《集韵》引《说文》材料校勘表
附录二:《集韵》明引《说文》字头总表
附录三:《集韵》明引《说文》重复字头及相关说明
後记

(2)汪立名《钟鼎字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钟鼎字源》简介
    (二)《钟鼎字源》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目的和意义
一、汪立名生平事迹考述
    (一)汪立名生平简介
    (二)汪立名着书刻书情况
    (三)汪立名交游轨迹
二、《钟鼎字源》字形校议
    (一)单字校议
    (二)整器校议
三、《钟鼎字源》与《金石韵府》比较
    (一)字形收录比较
    (二)字形摹写比较
    (三)字头写法比较
    (四)字形编排比较
四、《钟鼎字源》对“字源”的探讨
    (一)对文字演变源流的梳理
    (二)对“字原问题”的初步认识
五、《钟鼎字源》的价值与不足
    (一)《钟鼎字源》的价值
    (二)《钟鼎字源》的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清代学术与篆书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与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一) 整体研究
        (二) 分段研究与个案研究
        (三) 篆书与学术的专门论述
    三 研究框架与方法
    四 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清代篆书发展概况
    第一节 创作群体的概况
        一 创作群体的数量庞大
        二 创作群体的阶层多样
        三 持续性较强
    第二节 篆书艺术形式的丰富
        一 篆书楹联、扇面
        二 篆书碑刻、摩崖
    第三节 清代篆书风格的发展历程
        一 明末篆书风格的延续
        二 康乾篆书风格的调整
        三 嘉道后书家多样化发展
        四 篆书风格变化特点
    第四节 以碑额、志盖篆书看清代篆书发展
        一 篆书发展的渐进性
        二 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性
        三 书法风格的多样性
    第五节 篆书理论的丰富
        一 篆书理论是篆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理论概况
    第六节 篆书发展与朴学、金石学密切相关
    小结
第二章 朴学对篆书的影响
    第一节 朴学为篆书发展创造文化环境
        一 小学与经学结合,篆书知识群扩大
        二 学者日常书写使用篆书,引发社会关注
    第二节 学术圈成为篆书创作的重要力量
        一 篆书创作成为学者日常余好
        二 学者交往中的篆书艺术
        三 朴学发展影响学者书法思想
        四 学术圈风气推动篆书兴起
    第三节 朴学对篆书风格的影响
        一 风格严谨、蕴藉
        二 强调学养,讲求字法
    第四节 朴学兴衰变迁与清代篆书的总趋势相吻合
        一 朴学兴盛是乾嘉篆书快速复兴的主因
        二 对比前朝:古文经学的兴起是篆书发展的主因
        三 朴学推动地区篆书发展—以地区为视角
        四 朴学推动篆书发展—以家族为视角
    小结
第三章 金石学对清代篆书的影响
    第一节 金石学为篆书复兴创造条件
        一 金石清玩推动复古书风
        二 金石学研究书法,提升书法意识中的篆书地位
        三 金石学提供丰富的材料
    第二节 金石学对篆书风格的影响
        一 促进审美转变
        二 推动隶意汉篆成为主流
        三 推动篆书品味的转变:大篆创作的兴起
        四 推动取法观念演进
    小结
第四章 再论金石学在传播篆书取法材料中的作用
    第一节 篆书取法材料的不足
        一 流传遗迹少
        二 材料地理分布的不平衡
    第二节 金石材料传播与篆书发展
        一 金石学对金石材料传播的价值
        二 篆书材料的传播活动
        三 重刻活动中寄托传播篆书之意—以广东为例
    小结
第五章 艺术与学术合力推动篆书价值的再发现
    第一节 篆书笔意观念引导书坛学习篆书
        一 考据思想与溯源篆书观念耦合
        二 篆书笔法的再发现
        三 篆书笔意成为书法评论的重要标准
        四 篆书笔意观念激发书家学习篆书活动
    第二节 碑学理论对篆书的影响
        一 碑学理论形成的学术背景
        二 篆书笔意是碑学成立的重要条件
        三 学者在篆书话语下完善碑学
        四 碑学理论中的篆书思想
        五 碑学理论影响下的篆书实践
    小结
结语
    一 清代篆书发展概况
    二 学术影响篆书发展的方式
        (一) 朴学对篆书发展的影响
        (二) 金石学对篆书发展的影响
        (三) 学术与艺术的合流推动篆书发展
        (四) 学术与篆书的发展趋势吻合
        (五) 比较发现朴学是篆书发展的主因
        (六) 学者是学术影响篆书的引导者
    三 反思金石学影响下的篆书技法变化
附录 清代善篆书家统计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试论晚明文学思潮背景下的闽中诗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成果
    三、本选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第一章 晚明文学思潮与闽中诗派概说
    第一节 晚明文学思潮概说
    第二节 晚明闽中诗派概说
第二章 晚明闽中诗派的兴起
    第一节 兴起时期闽中诗派交游的概况
    第二节 倡导风雅之音的诗歌理论
    第三节 兴起时期的诗歌创作
第三章 晚明闽中诗派的兴盛
    第一节 兴盛时期闽中诗派的交游概况
    第二节 闽中诗派兴盛时期扩张风雅的诗歌理论
    第三节 兴盛时期闽中诗派的诗歌创作
第四章 晚明闽中诗派的继续发展
    第一节 继续发展时期闽中诗派的交游概况
    第二节 继续发展时期闽中诗派的诗学主张
    第三节 继续发展时期闽中诗派的诗歌创作
结语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沈曾植年谱长编(论文提纲范文)

沈曾植先生像
沈曾植先生墨迹
沈曾植先生印鉴
自序
发凡
谱前
附录
    一、 沈叔埏《颐彩堂文集》卷十五《家传》
    二、 沈维鐈《补读书斋遗稿》卷十《皇清例赠文林郎显考守拙府君行略》
    三、 沈宗涵、宗济《鼎甫府君年谱》
    四、 沈曾植《家传稿》
    五、 沈曾植《榨蔀村墓堂左壁刻辞》
    六、 沈曾植《母教录》
    七、 沈曾植《光绪庚辰科会试朱卷·履历》
    八、 《沈氏世系》
    九、 《外家世系》
清宣宗道光二十年庚子(1840)
道光二十二年壬寅(1842)
年谱
    卷一 通籍前期
        道光三十年庚戌(1850) 一岁
        文宗咸丰元年辛亥(1851) 二岁
        咸丰二年壬子(1852) 三岁
        咸丰三年癸丑(1853) 四岁
        咸丰四年甲寅(1854) 五岁
        咸丰五年乙卯(1855) 六岁
        咸丰六年丙辰(1856) 七岁
        咸丰七年丁巳(1857) 八岁
        咸丰八年戊午(1858) 九岁
        咸丰九年己未(1859) 十岁
        咸丰十年庚申(1860) 十一岁
        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 十二岁
        穆宗同治元年壬戌(1862) 十三岁
        同治二年癸亥(1863) 十四岁
        同治三年甲子(1864) 十五岁
        同治四年乙丑(1865) 十六岁
        同治五年丙寅(1866) 十七岁
        同治六年丁卯(1867) 十八岁
        同治七年戊辰(1868) 十九岁
        同治八年己巳(1869) 二十岁
        同治九年庚午(1870) 二十一岁
        同治十年辛未(1871) 二十二岁
        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 二十三岁
        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 二十四岁
        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 二十五岁
        德宗光绪元年乙亥(1875) 二十六岁
        光绪二年丙子(1876) 二十七岁
        光绪三年丁丑(1877) 二十八岁
        光绪四年戊寅(1878) 二十九岁
        光绪五年己卯(1879) 三十岁
    卷二 京官时期
        光绪六年庚辰(1880) 三十一岁
        光绪七年辛巳(1881) 三十二岁
        光绪八年壬午(1882) 三十三岁
        光绪九年癸未(1883) 三十四岁
        光绪十年甲申(1884) 三十五岁
        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 三十六岁
        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 三十七岁
        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 三十八岁
        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 三十九岁
        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 四十岁
        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 四十一岁
        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 四十二岁
        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 四十三岁
        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 四十四岁
        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 四十五岁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 四十六岁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 四十七岁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 四十八岁
    卷三 两湖书院、南洋公学时期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 四十九岁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1899) 五十岁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 五十一岁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 五十二岁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 五十三岁
    卷四 外任时期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 五十四岁
        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 五十五岁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1905) 五十六岁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6) 五十七岁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 五十八岁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1908) 五十九岁
        宣统元年己酉(1909) 六十岁
        宣统二年庚戌(1910) 六十一岁
    卷五 遗老时期
        宣统三年辛亥(1911) 六十二岁
        中华民国元年壬子(1912) 六十三岁
        中华民国二年癸丑(1913) 六十四岁
        中华民国三年甲寅(1914) 六十五岁
        中华民国四年乙卯(1915) 六十六岁
        中华民国五年丙辰(1916) 六十七岁
        中华民国六年丁巳(1917) 六十八岁
        中华民国七年戊午(1918) 六十九岁
        中华民国八年己未(1919) 七十岁
        中华民国九年庚申(1920) 七十一岁
        中华民国十年辛酉(1921) 七十二岁
        中华民国十一年壬戌(1922) 七十三岁
附录
    一. 《清史稿》卷四七二《沈曾植传》
    二. 谢凤孙《学部尚书沈公墓志铭》
    三. 辜鸿铭《硕儒沈子培先生行略》
    四. 《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沈曾植》
参考书目
    一、 沈曾植着作
        日记
        书札
        诗词
        文
        专着
        其他
    二、 参考文献
        友朋书札
    三、 工具书
    四、 研究论着
人物小传

四、康熙福建局申字钱(论文参考文献)

  • [1]《集韵》引《说文》释义研究[D]. 钟芳慧.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2]汪立名《钟鼎字源》研究[D]. 刁筱蓉. 安徽大学, 2020(07)
  • [3]清代学术与篆书发展[D]. 董文强. 山东大学, 2017(08)
  • [4]顺治通宝钱铸行的四个时期[J]. 佟昱. 中国钱币, 2016(04)
  • [5]顺治满汉福字钱考[J]. 佟昱. 中国钱币, 2015(06)
  • [6]试论晚明文学思潮背景下的闽中诗派[D]. 郑瑶.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7]“太平天下王道·有王·马道程宫”钱的文字读法与背景解析[J]. 屠燕治. 东方博物, 2007(01)
  • [8]“太平天下王道·有王·马道程宫”钱的文字读法与背景解析[J]. 屠燕治. 东方博物, 2007(01)
  • [9]沈曾植年谱长编[D]. 许全胜.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10]康熙福建局申字钱[J]. 柳贵田. 收藏界, 2003(01)

标签:;  ;  ;  ;  ;  

康熙福建局申子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