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森林分类划分的数据管理

浅谈森林分类划分的数据管理

一、浅谈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的数据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苟廷佳[1](2021)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青海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和“亚洲水塔”,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江大河发源于此,惠泽我国20个省区以及东南亚5个国家,是维系全国乃至亚洲水生态安全命脉的腹地,拥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和战略地位,是国家至关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屏障和生态产品供给地,为维护中国乃至亚洲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三江源也是亚洲、北半球乃至世界气候变化的预警区、敏感区和启动区,对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发挥着指示和前瞻的重要作用。然而,三江源脆弱的生态系统环境导致环境保护和修复成本高;受生态产品外部性影响,三江源地区积极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并提供高质量的生态产品长期被无偿享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未能充分实现;加上三江源因生态环境保护需要而被限制产业的发展,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品供给的积极性。上述因素导致当前三江源地区三生空间矛盾突出,同时面临巨大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品供给压力。因此,通过研究三江源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探索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实现人地和谐的发展模式,打造三江源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成功路径,实现三江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研究围绕“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题”,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框架,建立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体系,分析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现状和困境,全面系统的提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和机制,为缓解生态脆弱区人地矛盾、实现三江源可持续发展、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论文的创新点和主要贡献体现在:(1)系统的构建了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研究框架。研究框架中包括: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构成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构成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供给-需求”二元logit回归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系统性框架、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遵循的原则等内容,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并提供指导。(2)建立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将三江源发展机会成本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确定三江源生态产品总价值为6568.56亿元/年。同时在绿色GDP指标基础上,提出构建“三江源经济-生态生产总值(SJYGEEP)”指标评价三江源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突出三江源的生态地位和生态价值,对于当地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3)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需求”二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的影响因素。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受三江源居民“生态补偿满意度”和“生态旅游业认识”的影响;需求意愿受“淡水资源支付意愿”、“机会成本支付意愿”、“共享牧场支持度”、“对口支援省份是否享受生态产品特别优惠”等因素的影响。(4)从生态产品构成视角出发,全面系统研究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生态调节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具体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基于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三江源生态产品分类、价值实现现状和面临困境,提出贴合国家现行政策与三江源实际、突出三江源特色的价值实现路径,并结合路径,提出“调查监测-核算评估-经营开发-保护补偿-制度保障-持续推进”的系统性价值实现机制。由于三江源生态环境脆弱性和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并存,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与生态产品供给地,实现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对促进当地生态产业发展和融合、保障和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持续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缓解人地矛盾、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郭军,袁丽[2](2021)在《公益林区划界定与生态效益补偿探讨》文中认为公益林在生态环境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公益林区划界定及生态效益补偿的重要性,探讨了公益林区划界定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定边县公益林落界情况和生态效益补偿措施,以期为公益林管护提供参考。

冯永玉,杨仕勇,王芳,王学,刘伟,王燕[3](2022)在《基于语义模型的国土调查数据与森林小班数据渐进精化的融合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自然资源调查过程中,科学地进行多源数据融合关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尤其在最近开展的第三次国土调查中,由于自然资源局和林业部对林地的界定存在一定差异,导致两者在林地数据融合关联上出现差异。以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为研究对象,探索两种数据结构的融合关联方法。首先建立两类数据的地类对应关系,并通过试点数据对其进行优化完善,为数据融合奠定基础;其次对两类数据内容、结构和属性等进行梳理分析,建立涵盖国土调查和森林调查细化因子的渐进精化融合关联模型;最后利用建立的融合关联模型,构建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与森林小班数据的融合关联关系和数据库,为图斑要素级直观展现三调图斑的森林调查细化因子以及因地类分类划定含义不同造成的森林面积、林木绿化率等统计表的差异分析提供数据支撑。研究结果可为其他地区两类数据融合关联提供技术支撑与参考。

夏磊,熊伟,周昌和,林露花[4](2021)在《县域公益林权属融合管理》文中提出龙泉市自2000年开始公益林建设以来,经过4次扩面,现有公益林面积115 434 hm2,占全市林地面积的43.5%。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是龙泉林业建设史上效益最好、惠农最广泛、生态功能最全、最持久的一项民生工程。随着社会的重视,公益林补偿资金的逐年增加,公益林管理中权属不清,历史纠纷、面积分配不均等问题日益凸显。为了加强公益林的管理,龙泉市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公益林信息化管理平台,采集公益林权属信息,解决了公益林"山是谁的,山在哪里,面积有多少"的问题,实现公益林补偿资金及时、精准发放,确保农民知情权、参与权和收益权。

强朦朦[5](2021)在《中国海水养殖保险研究 ——基于保险机构和政府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渔业资源的衰退,全球众多国家开始管制渔业捕捞,并鼓励海水养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水养殖国家,海水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对于缓解渔业资源短缺尤为重要。但海水养殖却是高风险行业,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无论是从保障海水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还是从稳定沿海养殖户的生计来说,海水养殖的风险管理都至关重要。因此,对中国海水养殖保险这一渔业资源经济手段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保险机构和政府的视角,围绕两者承担的生产风险评估、保险定价与保险政策优化等工作,对中国海水养殖保险展开研究。首先,利用分布拟合法对中国海水养殖的生产风险进行测度,并以此为基础讨论我国海水养殖保险的发展思路。其次,基于精算原理,对我国海水养殖保险的定价方法进行改进。再次,量化分析我国海水养殖保险的保费补贴政策,讨论政府是否应该补贴、如何确定补贴比例和补贴是否可持续等重要问题。最后,以梭子蟹降水指数保险为例,对天气指数型海水养殖保险政策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研究表明:第一,我国海水养殖的生产风险要显着高于农作物,致灾因子来源复杂。保险机构应积极开展海水养殖保险,且需要聚焦鱼类和甲壳类等高生产风险品种,而且类型上应以多灾种保险为主。第二,对于海水养殖保险的定价方法,分布拟合法要优于实践中采用的经验费率法。而且,基于相邻地区的情况对费率进行调整可以更好地反映海水养殖生产损失的空间关联性。第三,从促进供需均衡的角度来看,政府应该对海水养殖保险进行保费补贴,而且这种补贴是有效率的。最优的补贴比例和海水养殖户生产风险水平、风险厌恶程度和保险附加费率的高低有关。另外,即使中央财政不提供支持,地方政府也完全有财力去补贴海水养殖保险。第四,政府天气指数型海水养殖保险政策是有效的,此类创新产品具有提高海水养殖户福利和降低收入尾部风险的潜力,且需要的补贴成本要比传统的损害赔偿保险低。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定量评估了中国海水养殖的生产风险,并改进了中国海水养殖保险费率厘定方法。本文首次运用参数和非参数分布拟合法从不同层面对我国海水养殖的生产风险进行了定量评估,并从致灾因子的危害性、海水养殖生产的暴露度和脆弱性等角度对评估结果进行了解释。同时,本文改进了中国海水养殖保险承保体在实践中采用的经验费率法,强调利用参数法和非参数法来科学的拟合单产分布和根据相邻地区的情况来调整费率。第二,提出了海水养殖保险保费补贴比例的测算方法。海水养殖保险保费补贴的首要目的在于提高海水养殖户的参保率,最优的保费补贴比例应该刚好使得海水养殖户购买保险和不购买保险的效用相等。同时,政府在确定保费补贴比例时,需要注意补贴效率的提高和减少过度补贴的程度。第三,优化了天气指数型海水养殖保险的设计方法,并提出了分析此类保险有效性的原则。本文提出先基于水产科学的知识选择合理的指数触发值区间,然后基于海水养殖户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函数规划求解最优的指数触发值,该思路不仅有着较强的理论基础,而且计算过程客观。另外,从保险的本质来看,天气指数型海水养殖保险是否有效不能只聚焦基差风险,最根本的还要看此类保险是否提高了海水养殖户的福利和降低了政府补贴的成本。

范晓鹏[6](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阮一晨[7](2021)在《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城市生活性空间的发展随之转变为引领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的主要动力之一。城市公共中心体系是承载城市居民生活性活动的主要空间,在城市公共服务与消费空间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城市研究数据与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的引入,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量化支撑。但同时也引申出公共中心体系研究中,数据表征的充分性、研究方法的适应性、表征关系的实效性等数据技术应用层面的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杭州市萧山区为对象,针对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研究,在数据技术选择与应用、影响要素与机制分析、优化布局手段等多方面文献综述基础上,结合规划研究中数据应用的特征,总结出本研究着力探索的三个主要问题:如何观察并总结公共中心的特征、公共中心体系发展类型特征与影响要素有哪些、怎样正确引导公共中心空间优化。并借鉴弱假设强表征的数据驱动范式,形成了由理论线索指导表征数据,再构建表征关系,从而推导特征规律的研究逻辑,将之应用于研究问题所对应的空间认知、空间分析与空间优化三个主要流程,以实现空间认知与优化的研究目的,解释公共中心体系空间特征与规律,完善其优化方法与流程。研究内容与结论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公共中心体系的识别与空间特征认识。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入手,针对公共中心体系的构成要素,搭建手机信令、POI与调研数据结合的多源数据识别框架,实现杭州市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识别,并从中心的空间布局、结构关系与功能关联认识其基本空间特征。初步认识了体系内的公共中心路径依赖与道路亲缘特征规律与“一主一副数次多基”的4级中心体系,同时发现政府主导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在中心关联中具有重要引领性作用。二是在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程度与影响要素分析。构建常态化和非常态化两大层面的分析框架:在常态化层面,遵循先扩样后收缩的思路,从浙江省扩样识别公共中心体系的初长型、增长型、成熟型、完善型四大聚类,定位出与萧山区近似的成熟型与完善型聚类样本。同时地形条件、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城市建设、居民消费力与公共交通6类影响要素存在显着的类型性差异,其变化特征主要由发展初期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转变为后期由市场引领的消费主导型发展模式。各影响要素间呈现相互作用的网络机制,其中人口规模是发展程度最直接最核心的影响要素。在非常态化要素方面,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深受G20、亚运会与新冠疫情防控等大事件中正向推动力的促进,并在后续使其持续影响。三是在公共中心体系优化分析。杭州市萧山区的研究范围,通过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具有强关联的线索,从人口的居住、就业、旅游三方面入手构建“人口—公共中心”的空间关联模型,推导出中心优化的空间基础。在此基础上借助三方面目标准则:一是通过公共中心发展的监督学习模型、满意度与亚运会大事件分析结合,总结出经验目标。二是通过人本主义价值尺度下总结出效率与公平的发展目标,三是在公共中心现状特征中总结的规律性原则。最终在空间与非空间两个层面提出了针对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优化指引。经三方面内容的逐层推进,实现了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的数据驱动研究框架搭建,通过实证案例分析与认知,总结具有时空背景的特征经验与一般性的规律,丰富了新数据环境下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范志豪[8](2021)在《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方式与定价研究 ——基于赎买案例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

邓锐[9](2021)在《基于InVEST模型的稀土矿区生境质量评价 ——以全南县为例》文中指出土地是各类生态系统的承载体,土地利用的一系列改变对生态环境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是经济社会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中间传递表现。同时,稀土作为经济生产和国防安全等方面不可或缺的资源,在全球战略资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生态空间、生境质量等名词的出现,大量定性和定量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的理念和方法也随之广泛应用。本文在文献分析法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的基于InVEST模型的稀土矿区生境质量评价方法,可以实现位于稀土矿区的城镇的生境质量评价。该方法综合考虑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运用模型分析、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分析方法,可囊括研究区域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跨度,全面覆盖研究区域的基本土地利用类型及特有土地利用类型,能很好的对研究区域的生境质量进行评价分析。本文以赣南地区富含稀土资源的全南县作为研究实例,研究内容及成果总结如下:(1)面向生境质量评价的生态空间变化特征分析。通过对生态空间的划定,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分为两大类:生态空间(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地)和非生态空间(建设用地)。生态空间变化特征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生态空间数量变化特征分析、生态空间结构类型变化特征分析和生态空间动态度分析。研究区生态空间处于主要地位,其中占比重最大的为林地,其次以耕地为主,园地、草地与水域面积处于同一水平,未利用地面积最少。生态空间类型的变更以园地、草地、林地、建设用地向耕地转入与建设用地向林地转出为主。(2)InVEST模型的参数改进及设置。InVEST模型的运行基础是土地利用数据、胁迫因子相关参数及生境类型对胁迫因子的敏感性参数,本文在研究对象的地理位置、区域特征等因素综合考虑上,结合已有相关文献研究成果的归纳总结,提出了适合于稀土矿区的胁迫因子:耕地、村庄、城镇、交通用地和采矿用地。确定胁迫因子之后,进而确定相关参数,其中胁迫因子对生境类型的影响权重采用熵权法确定。(3)基于InVEST模型生境质量分析及评价。通过InVEST模型对研究区生境质量进行模拟,对生境质量图与生境退化度图的数量特征及空间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统计数据结果表明,研究区高生境质量等级与较高生境质量等级占比大,高生境质量区域大部分处于区划边界的林场,低生境质量区域集中在中部乡村和城镇。对各时间点的生境质量指数等级面积进行统计,由于城镇化的原因,低生境质量区域范围增加,高生境质量区域减少。同时,对不同用地类型生境质量变化情况分析,林地等用地类型生境质量变化基本在0.01以内,并以正负0.3为临界点,将变化情况分为3类:生境质量负向变化(-1~-0.3)、生境质量微弱变化(-0.3~0.3)、生境质量正向变化(0.3~1)。综合实验证明,基于InVEST模型研究区生境质量分析结果与研究区生态空间变化特征分析结果一致。从基于客观存在的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空间变化特征分析,到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胁迫因子的生境质量模型评价,协同完善地对稀土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全面评价,为相关规划政策和治理方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张艺莹[10](2021)在《绿色发展理念视阈下西江流域生态功能区建设研究》文中提出

二、浅谈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的数据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的数据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1.1 国外文献分析
        2.1.2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综述
        2.2.1 国内文献分析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研究述评
    2.4 国内外经验启示
        2.4.1 国际经验和启示
        2.4.2 国内经验和启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框架
    3.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
        3.1.1 生态产品形成的基础理论
        3.1.2 生态产品价值形成的理论基础
        3.1.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
    3.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
        3.2.1 相关概念及辨析
        3.2.2 生态产品价值
        3.2.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3.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3.3.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路径梳理
        3.3.2 基于产权-需求矩阵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3.3.3 生态产品分类的价值实现路径
    3.4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框架
        3.4.1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供给-需求”二元回归模型
        3.4.2 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系统性框架
        3.4.3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遵循的原则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的价值
    4.1 三江源概况
        4.1.1 地理位置
        4.1.2 自然条件
        4.1.3 社会经济条件
        4.1.4 生态地位
        4.1.5 生态保护
    4.2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
        4.2.1 三江源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据
        4.2.2 三江源生态资产总值
        4.2.3 三江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4.2.4 三江源发展机会成本估算
        4.2.5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分析
    5.1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问卷调查
        5.1.1 调查地区选取及原因
        5.1.2 问卷基本情况
        5.1.3 数据收集和检验
        5.1.4 描述性统计
        5.1.5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5.1.6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分析结果
    5.2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问卷调查
        5.2.1 问卷基本情况
        5.2.2 数据收集和检验
        5.2.3 描述性统计
        5.2.4 空间交叉分析
        5.2.5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5.2.6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分析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6.1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分类
        6.1.1 生态农畜产品
        6.1.2 淡水资源产品
        6.1.3 清洁能源电力产品
    6.2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6.2.1 畜牧业发展现状
        6.2.2 水资源价格和交易现状
        6.2.3 绿电交易现状
    6.3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6.3.1 市场基础不健全
        6.3.2 生态畜牧业发展受限
        6.3.3 社会参与程度有待提升
        6.3.4 科技和人才支撑薄弱
    6.4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6.4.1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直接交易路径
        6.4.2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生态产业化路径
        6.4.3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产业生态化路径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7.1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分类
        7.1.1 三江源固碳释氧产品
        7.1.2 三江源土壤保持产品
        7.1.3 三江源水源涵养产品
        7.1.4 三江源净化产品
        7.1.5 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产品
    7.2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7.2.1 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政策现状
        7.2.2 三江源生态补偿现状
        7.2.3 三江源生态补偿成效
        7.2.4 对口支援三江源的成效
    7.3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7.3.1 政府主导下三江源生态产品购买力度有待增强
        7.3.2 基础制度和政策工具仍待完善
        7.3.3 市场化交易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
    7.4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7.4.1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市场化路径
        7.4.2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横向生态补偿
        7.4.3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纵向生态补偿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8.1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资源
        8.1.1 三江源旅游资源
        8.1.2 三江源文化资源
    8.2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8.2.1 三江源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
        8.2.2 三江源各地区旅游发展现状
    8.3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8.3.1 生态文化产品开发和传播有待提升
        8.3.2 生态文化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8.3.3 生态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匮乏、服务质量不高
        8.3.4 三江源自然条件制约性明显
        8.3.5 地区发展与保护矛盾依旧突出
    8.4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8.4.1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顶层设计
        8.4.2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基础建设
        8.4.3 三江源生态旅游的生态产业化
        8.4.4 三江源生态旅游的产业生态化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9.1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监测确权交易机制
        9.1.1 推动三江源生态产品信息普查
        9.1.2 推进三江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9.1.3 构建三江源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机制
    9.2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
        9.2.1 推行三江源绿色产品认证标准
        9.2.2 实现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平衡
        9.2.3 拓宽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
        9.2.4 促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增值
    9.3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
        9.3.1 完善三江源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9.3.2 建立三江源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9.4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机制
        9.4.1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法律制度保障机制
        9.4.2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考核机制
        9.4.3 建立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利益导向机制
        9.4.4 加大三江源绿色金融支持力度
    9.5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机制
        9.5.1 强化行政职能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9.5.2 设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
        9.5.3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9.5.4 健全三江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受益付费制度
    9.6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机制
        9.6.1 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体系
        9.6.2 制定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
        9.6.3 推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应用
    9.7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建议
        9.7.1 持续发挥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和体制改革优势
        9.7.2 持续推进三江源生态补偿提标扩面
        9.7.3 加快实施三江流域协同保护共建共享机制
        9.7.4 推进对口支援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9.7.5 打造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打通两山转化通道
        9.7.6 加快推动三江源特色生态产业发展
        9.7.7 建立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保障
第十章 结论、贡献与讨论
    10.1 主要研究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情况调查
附录二 三江源居民生态产品供给情况调查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2)公益林区划界定与生态效益补偿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公益林区划界定及生态效益补偿的重要性
2 公益林区划界定存在的问题
    2.1 区划界定不彻底或错误
    2.2 区域界定过于粗放
3 定边县公益林落界情况和生态效益补偿措施
    3.1 公益林落界情况
    3.2 生态公益林补偿面积及范围
    3.3 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
    3.4 生态公益林落界以及生态效益补偿措施
        3.4.1 对生态公益林落界面积等情况加大核实力度。
        3.4.2 科学制订方案。
        3.4.3 及时实现补偿基金的兑现。
        3.4.4 加强对生态效益补偿相关档案的管理工作。

(3)基于语义模型的国土调查数据与森林小班数据渐进精化的融合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试点数据概况
2 渐进精化的数据融合策略
    2.1 基于分类标准的地类初步对应
    2.2 基于空间分析与人工判读的地类对应优化
        2.2.1 数据处理
        2.2.2 地类对应关系分析
    2.3 融合关联库构建
        2.3.1 融合关联模型建立
        2.3.2 融合关联模型应用
3 结论

(5)中国海水养殖保险研究 ——基于保险机构和政府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1.4.1 研究的思路
        1.4.2 研究的内容
    1.5 研究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渔业资源管理及其政策研究
        2.1.1 渔业资源衰退的原因
        2.1.2 渔业资源管理的目标
        2.1.3 渔业资源管理的政策
    2.2 海水养殖保险的理论基础
        2.2.1 生产风险评估理论
        2.2.2 保险定价理论
        2.2.3 政府补贴理论
        2.2.4 指数型保险理论
    2.3 海水养殖保险的实证研究
        2.3.1 海水养殖生产风险评估
        2.3.2 海水养殖保险市场的失灵
        2.3.3 海水养殖保险政府补贴
        2.3.4 指数型海水养殖保险
    2.4 综合述评
3 中国海水养殖保险的事实描述、分析框架与理论假说
    3.1 中国海水养殖保险的事实描述
        3.1.1 中国海水养殖保险的历史背景
        3.1.2 中国海水养殖保险的发展历程
        3.1.3 中国海水养殖保险的基础内容
    3.2 中国海水养殖保险的分析框架
        3.2.1 基于保险机构和政府视角研究的原因
        3.2.2 保险机构和政府视角的分析框架的提出
    3.3 中国海水养殖保险的理论假说
        3.3.1 保险机构承担工作的理论假说
        3.3.2 政府承担工作的理论假说
4 中国海水养殖生产风险的评估与分析
    4.1 海水养殖生产风险的测度方法
        4.1.1 单产趋势
        4.1.2 分布建模
        4.1.3 概率求解
    4.2 研究区域与数据
        4.2.1 研究区域
        4.2.2 数据
    4.3 测度结果与解释
        4.3.1 海水养殖总生产风险分析
        4.3.2 四大种类的海水养殖生产风险分析
        4.3.3 主要海水养殖品种的生产风险分析
        4.3.4 评估结果的解释
    4.4 评估结果对海水养殖保险开展思路的启示
        4.4.1 是否应该开展海水养殖保险
        4.4.2 应该开展什么类型的海水养殖保险
    4.5 本章小结
5 中国海水养殖保险费率厘定研究
    5.1 中国海水养殖保险费率厘定的基本情况
    5.2 海水养殖保险费率厘定方法
        5.2.1 经验费率法
        5.2.2 对经验费率法的改进
    5.3 研究区域与数据
    5.4 不同方法费率厘定结果的比较
        5.4.1 经验费率法的结果
        5.4.2 分布拟合法的结果
        5.4.3 费率结果的比较
    5.5 费率的调整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中国海水养殖保险政府补贴政策研究
    6.1 中国海水养殖保险政府补贴的背景与问题
    6.2 政府补贴的分析方法
        6.2.1 保险机构定价
        6.2.2 海水养殖户的参保决策
        6.2.3 引入政府补贴
    6.3 研究区域与数据
    6.4 实证结果
        6.4.1 保险定价结果
        6.4.2 政府是否应该补贴
        6.4.3 政府补贴比例的分析
        6.4.4 政府补贴是否可持续
    6.5 本章小结
7 政府天气指数型海水养殖保险政策的有效性评估
    7.1 天气指数保险及其在海水养殖的实践
        7.1.1 天气指数保险的缘起与特点
        7.1.2 天气指数保险在海水养殖的实践
    7.2 研究区域与数据
        7.2.1 研究区域
        7.2.2 数据
    7.3 梭子蟹降水指数保险的设计
        7.3.1 指数选择
        7.3.2 赔付结构
        7.3.3 保险定价
        7.3.4 参数优化
    7.4 梭子蟹降水指数保险有效性的评估方法
    7.5 实证结果
        7.5.1 赔付参数的选择与保险定价
        7.5.2 海水养殖户视角的有效性评估
        7.5.3 政府补贴视角的有效性评估
    7.6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启示
    8.3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7)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带来的新需求
        1.1.2 公共服务规划地位提升形成的新定位
        1.1.3 数据科学革命引领的新视野
        1.1.4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新要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主要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数据驱动
        1.3.2 公共中心体系
    1.4 研究内容与范围
        1.4.1 研究主要内容
        1.4.2 研究范围
    1.5 研究方法
        1.5.1 定性研究方法
        1.5.2 定量分析方法
    1.6 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1.6.1 研究技术路线
        1.6.2 章节组织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城市形态发展与演化理论中的城市中心
        2.1.2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中的城市中心
    2.2 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的识别
        2.2.1 城市中心识别数据源
        2.2.2 城市中心及其体系识别方法
    2.3 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的演变趋势与影响要素
        2.3.1 城市多中心结构的实践与效能
        2.3.2 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趋势
        2.3.3 公共中心的形成机制与影响要素
    2.4 公共中心与城市服务的空间布局优化
        2.4.1 公共中心的布局优化
        2.4.2 各类城市服务的布局优化
    2.5 借鉴与启示
        2.5.1 研究借鉴
        2.5.2 研究启示
3 研究框架
    3.1 数据驱动的发展脉络
        3.1.1 大数据的发展及利用
        3.1.2 机器学习发展历程
        3.1.3 数据驱动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3.2 表征学习与城市空间科学互动的研究理念
        3.2.1 表征学习的应用难点
        3.2.2 分析框架的基本流程
        3.2.3 数据分析的基本逻辑
        3.2.4 数据获取的基本原则
    3.3 数据驱动的公共中心体系研究框架
        3.3.1 研究主要问题难点
        3.3.2 测度识别的理论先验
        3.3.3 影响要素分析的理论先验
        3.3.4 优化策略的理论先验
    3.4 本章小结
4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识别与空间特征
    4.1 供需视角下的中心度评级体系与数据基础
        4.1.1 中心度的评价
        4.1.2 中心度计算的数据基础
    4.2 中心度计算结果与空间特征
        4.2.1 指标权重计算
        4.2.2 设施聚合度:多中心结构展现
        4.2.3 设施规模度:中心集聚特征显着
        4.2.4 设施使用度:就近满足的网络结构
        4.2.5 中心度:内聚外散,北密南疏的整体格局
    4.3 识别与特征分析
        4.3.1 基于密度阈值的公共中心识别流程设计
        4.3.2 公共中心的空间分布特征
        4.3.3 公共中心的体系结构特征
        4.3.4 功能关联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程度与影响要素
    5.1 公共中心体系发展程度的表征
        5.1.1 公共中心体系的总能级
        5.1.2 公共中心体系的总数量
        5.1.3 公共中心体系的均衡度
    5.2 基于集成学习的中心度表征模型
        5.2.1 特征构造与模型设计
        5.2.2 模型精度检验方法
        5.2.3 模型训练与精度表现
    5.3 基于集成模型省域区县中心度拟合
        5.3.1 中心度的分块拟合
        5.3.2 中心体系的采样结果
        5.3.3 省域区县公共中心体系表征
    5.4 常态化影响要素分析
        5.4.1 公共中心体系常态化影响要素的选择
        5.4.2 中心度的多元线性回归
        5.4.3 公共中心发展程度的聚类及其特征
        5.4.4 公共中心体系的演化趋势分析
        5.4.5 常态化影响要素构成与影响机制构建
    5.5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非常态化影响要素
        5.5.1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5.5.2 基础设施建设
        5.5.3 城市空间调整
        5.5.4 经济发展
        5.5.5 城市品牌价值提升
        5.5.6 城市治理能力提升
    5.6 本章小结
6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布局优化
    6.1 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布局的空间关联
        6.1.1 基于人口的公共中心体系布局先验
        6.1.2 人口分布的空间特征与空间关联
        6.1.3 人口与公共中心的空间关联模型构造
        6.1.4 模型结果与分析
        6.1.5 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关联中的主要特征
    6.2 公共中心优化目标
        6.2.1 经验目标
        6.2.2 价值目标
        6.2.3 规律原则
    6.3 公共中心体系布局优化指引
        6.3.1 空间优化指引
        6.3.2 服务优化策略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1.1 公共中心识别与空间特征分析
        7.1.2 公共中心的影响要素与机制分析
        7.1.3 公共中心的优化指引
    7.2 主要创新之处
        7.2.1 引入了多源数据与算法适应的公共中心识别系统
        7.2.2 尝试了表征数据与理论结合的影响要素解释机制
        7.2.3 构建了集成框架与机制协同的目标估计监督模型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7.3.1 研究内容的深入挖掘
        7.3.2 研究理论的深化演绎
        7.3.3 数据技术的更新适应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浙江省区县中心体系发展程度影响要素
    附录2 集成树分类规则
    附录3 网络调查问卷中公共中心体系相关问题
个人简介

(9)基于InVEST模型的稀土矿区生境质量评价 ——以全南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生态空间研究现状
        1.2.2 生境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论文组织与结构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研究区概况
    2.1 生态空间理论
    2.2 生境质量理论
    2.3 熵权理论
        2.4.1 信息熵理论
        2.4.2 熵权法
    2.4 INVEST模型
    2.5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5.1 研究区概况
        2.5.2 实验数据与预处理
    2.6 本章小节
第三章 面向生境质量评价的生态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3.1 生态空间变化特征分析方法
        3.1.1 动态度
        3.1.2 转移矩阵
    3.2 生态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3.2.1 生态空间数量变化特征分析
        3.2.2 生态空间结构类型变化特征分析
        3.2.3 生态空间动态度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INVEST模型参数改进及设置
    4.1 土地利用栅格数据分辨率选择
    4.2 胁迫因子的选取
    4.3 胁迫因子部分相关参数改进
    4.4 生境类型对胁迫因子的敏感性
    4.5 半饱和参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INVEST模型生境质量分析及评价
    5.1 生境质量评价方法
    5.2 生境质量评价
        5.2.1 研究区整体生境质量评价
        5.2.2 乡镇尺度的生境质量分布
    5.3 生境退化分析
    5.4 相关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浅谈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的数据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D]. 苟廷佳.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2]公益林区划界定与生态效益补偿探讨[J]. 郭军,袁丽. 现代农业科技, 2021(22)
  • [3]基于语义模型的国土调查数据与森林小班数据渐进精化的融合策略研究[J]. 冯永玉,杨仕勇,王芳,王学,刘伟,王燕.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 [4]县域公益林权属融合管理[J]. 夏磊,熊伟,周昌和,林露花. 林业科技通讯, 2021(09)
  • [5]中国海水养殖保险研究 ——基于保险机构和政府的视角[D]. 强朦朦. 浙江大学, 2021(01)
  • [6]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D]. 阮一晨. 浙江大学, 2021(01)
  • [8]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方式与定价研究 ——基于赎买案例的调查[D]. 范志豪. 浙江农林大学, 2021
  • [9]基于InVEST模型的稀土矿区生境质量评价 ——以全南县为例[D]. 邓锐.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10]绿色发展理念视阈下西江流域生态功能区建设研究[D]. 张艺莹. 广西大学, 2021

标签:;  ;  ;  ;  ;  

浅谈森林分类划分的数据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