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C关停智杰事件:管理咨询公司“意外死亡”

CDC关停智杰事件:管理咨询公司“意外死亡”

一、中华网关闭志杰事件 :一个管理咨询公司的“意外死亡”(论文文献综述)

徐岩[1](2020)在《社会冲突视域下涉警网络舆情协同管控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在这个信息急速爆炸的时代,公众越来越关注自身利益,人民警察作为与公众日常生活接触最多的一类人自然备受关注。因其自身的特殊性与敏感性极易成为公众口诛笔伐的对象,再加上如今网络环境颇为复杂,网络构成参差不齐,进而引发涉警网络舆情,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公安机关提高涉警网络舆情应对处置能力已成为不可忽略的事情。加强对涉警网络舆情的管控研究,对于公安机关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及打造优质警民关系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解释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涉警网络舆情的概念进行概括,并介绍了社会冲突理论以及协同理论,确立论文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实例分析部分,对“雷洋案”的不同阶段以及各参与主体在不同阶段的反应做了详细分析,并提出参与主体协同管控的滞后性,是社会冲突视域下涉警网络舆情协同管控研究的重要补充;第四部分提出涉警网络舆情协同管控的不足及原因。其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有:公安机关管控角度中的协同应对舆情意识淡薄、执法规范化建设不足;媒体引导角度中的部分媒体的不当宣传与失实报导、引发网络公共参与偏执化危机;网民参与角度中的敌视警察极端心态的产生、极易成为异见分子利用的工具。造成不足的原因有:涉警舆情冲突中协同管控的参与主体未能形成聚合力、协同管控的控制参量致使“安全阀”失灵以及协同管控的序参量未能正常构建;第五部分在前四部分的基础上运用协同理论提出涉警网络舆情协同管控的改进策略,包括构建科学合理的舆情管控模式、增强涉警舆情协同应对的控制参量以及构建涉警舆情协同应对的序参量。

赵炜[2](2018)在《W公司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构与实施》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深度运用,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管理,企业的运营,人们的生活。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不论企业的类型、规模,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会运用到信息网络、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中的软件、硬件本身是企业有形资产的一部分,同时信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衍生出的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如财务数据、人事数据、销售数据、设计数据等等,这些数据都是企业的无形资产,甚至是核心资产,因此,如何确保信息设备的安全,信息系统的运行稳定,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是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必须考虑的问题。W公司是国内行业领先的智能制造设计企业,大量的设计、测试数据是公司的核心资产,是公司赖以生存的根本,然而,由于公司不重视信息安全、忽视信息安全管理,直接导致在此次信息安全事件中损失惨重。本文以W公司信息安全管理为研究对象,在深入剖析W公司信息安全事件中暴露出来的管理漏洞、造成原因的基础上,以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标准体系为理论依据,融合运用笔者多年信息安全从业经验,为W公司制定了一套符合自身信息安全实际需求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并加以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评估效果、动态调整,确实保障W公司的信息安全,最大可能的地避免类似的信息安全事件再一次发生。在这个过程中,相关技术标准的融合运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思路、步骤,也为类似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构,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周婧[3](2017)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春电影作为中国当下电影产业的重要电影类型之一,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青春电影相对稳定的类型范式。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影产业的不断演进,青春电影也逐渐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青春自省发展为以“青春怀旧”为叙事情怀,杂糅进爱情、都市、浪漫、喜剧、犯罪等元素的多元化电影类型。青春电影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类型之一,并透过私人化的“青春”这一历时性过程透视中国现代社会宏大的历史背景,将历史微缩于个人记忆中,创作出带有中国特色的青春电影。本文以青春电影为研究主体,梳理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探讨青春电影在类型生产、类型叙事方面的特征,并进而从美学、文化角度解读青春电影的内涵与主旨,剖析青春电影的历史与现状,探讨青春电影这一电影类型形成的必然性与重要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青春电影,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引发了研究者对其类型形成的探索。青春电影主要指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精神困惑、生理及心理变化,以及青春主体在爱情、亲情、友情方面的情感经历,围绕其在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种种事件为叙事内容和题材的电影。世界青春电影自电影产生之初发轫,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呈现出显着的类型特征:从青春影像的崛起到冷遇沉寂后的勃发,从个人化的经验投射到多元化的创作转向,经过百年的发展成为世界部分国家与地区的重要电影类型。华语青春电影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经历了理想主义青春时代后,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走向成熟,并在二十一世纪后出现类型的转向,逐渐由小众化、自传式的青春记录走向大众化、商业娱乐化的青春狂欢。虽然青春元素在华语电影中早已有之,但以青春题材和故事作为主体叙事经历了一系列漫长的过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华语青春电影在类型叙事上形成了稳定的特征,在叙事母题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中以青春主体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之间的冲突展现其在成长时期对爱与性的困惑;同时,对成人世界的向往与逃避使青春主体形成了既渴望成长获得成人资格又拒绝成长惧怕长大的内心迷茫;青春电影中也通过暴力与死亡展现青春世界的残酷与无序,在母题表达上表现出犹疑与矛盾的特征。在人物塑造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以青春主体、长者形象、“过客”形象三个群体构设人物图谱,青春主体的叛逆、迷茫与边缘化往往由“不在场”的母亲与“不称职”的父亲造成,家庭的破碎造成成长的歧路。教练、明星甚至偶遇的陌生人都可能成为青春主体的精神导师,引领青春主体走向成长。在影像叙事方面,以现实记录影像、残酷青春影像、浪漫怀旧影像、清新明丽影像演绎不同风格的青春电影,将青春世界以多重视角呈现于观众;在叙事结构方面,华语青春电影往往一反经典好莱坞叙事方式,运用反经典叙事、旅程式叙事、散文式叙事和回忆叙事的方式讲述青春故事,以呈现出青春里复杂而敏感的情感维度。华语青春电影通过空间生产建构地域文化身份,青春主体的家庭空间是破碎与复杂的,家庭的残缺与破败、父母亲人的缺席与出走透视出独特的时代症候;而校园空间往往意味着规则与束缚,成为青春主体企图逃离与越轨的场域;相对而言,公共空间恰成为其活动与生活的主场,尽管放纵与游荡其中的青春主体仍感到迷茫,无法得到最终的救赎;村镇与都市是青春主体主要的生存空间,逐渐世俗化的乡村已不再具有曾经的诗意,落后与破败成为青春主体的禁锢空间,都市与城镇的现代化使青春主体迷失其中,成为堕落与放纵的乐园。除此之外,火车、游轮、高楼、四合院成为地域文化身份的符码,以青春世界的镜中之像管窥自我的地域文化身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至今,青春电影经历了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美学追求。以青春为入口透视现实图景,以现实主义立场运用写实主义美学观念书写青春,青春故事背后演绎出的是对现实的强烈观照;同时,以青春为镜像通过青春主体的漂泊与“异化”表现出现代主义中对存在与价值的强烈追求。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青春电影,同样以青春的名义阐释了新时代青春消费主义的特征,并在影片中呈现出拼贴、碎片化、复制性以及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青春”不仅仅是人生中独特的成长阶段,同时,以青春为契机,表现出对现实世界的观照、对自我价值的追寻与叩问。随着时代的更迭,青春电影演绎出不同的美学色彩与思想内涵。作为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叙事对象的青春电影必然带有强烈的青年亚文化色彩,然而,华语青春电影为西方文化理论中的青年亚文化找到了本土化的表达路径,青春电影本身成为表达越轨者思想的有力武器,成为青年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对抗阵地,尽管结果无可避免地被强大的消费文化收编,但以影像维度表达青年文化的表征,仍将居于边缘地位的青年亚文化拉入到大众视野,完成了对青年文化的本土化表述。同时,女性亚文化也在青春电影中以独特的表现方式呈现,关注青春时期女性自我的发现与建构,阐释青春女性在情感的坚守中完成心理与生理上的双重蜕变。华语青春电影在其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意蕴、文化属性与电影类型特征,作为一种电影类型,在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中,如何保持受众对其的新鲜度与认同感,如何在今后的发展中将商业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如何在情感维度上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吸引力将成为华语青春电影未来将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青春电影深入而细致的研究,解读了青春电影类型形成的规律及其美学、文化属性。青春世界的绚烂与丰富,青春在每个人成长中的独特性决定了青春电影必将作为华语地区重要的电影类型持续发展下去,继续讲述不同时代的青春记忆。

王海鸥[4](2016)在《上海南市难民区研究(1937—1940)》文中研究表明二战中的上海是一座救助难民极为出色的城市,除了我们熟知的犹太难民区外,法国神父饶家驹在第二次淞沪抗战时建立的上海南市难民区也是杰出的代表。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造成大量难民流离失所,饶家驹目睹此景,萌生了建立一个专门收容难民的区域的想法。在他多方奔走下,中日双方最终同意了他建立难民区的请求,并都保证难民区不受任何军事活动的威胁。难民区的东、西、北三面均以法租界南面的民国路(今人民路)为界,南面以方浜路为界,面积约占整个老城厢面积的三分之一。1937年11月9日,南市难民区正式开放。难民区由监察委员会负责处理难民区的各项事务,饶家驹任监察委员会主席。难民区内建立了收容所、医院、学校等机构来方便难民的生活。上海的各慈善团体也参与了难民区的大量工作。在难民区的经费困难时,饶家驹还去了美国、加拿大等地区为难民区募捐。到了1940年,由于难民区内的难民人数不断减少,经费日渐竭蹶,主持人饶家驹也返回了法国,因而难民区于1940年6月30日宣告结束。在战火纷飞时,难民们拖家带口,来到难民区寻求庇护。在难民区里,难民的生活虽然艰苦,但衣食住行有了保障,孩子们可以去上学,产妇和病人可以在医院里得到照料。尽管难民有时候也遭到日军搜查和打骂,但毕竟性命无虞。南市难民区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在难民区存在的两年半的时间里,有30万的中国难民受到保护,避免了被日军屠杀的厄运。在南市难民区建立后,中国的其他地区如南京、武汉、广州等地也仿照南市难民区的模式建立了保护难民区的区域。南市难民区后来还被写入日内瓦公约,成为战时保护平民的光辉典范。饶家驹所建立的战时保护难民的“上海模式”,至今仍在一些战火纷飞的地区发挥作用,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郑飞[5](2015)在《中国当代大学题材长篇小说研究(1949-2013)》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当代文学阶段的大学题材长篇小说为分析对象,以1949年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文本为依托,按照历史发展的自然时间顺序,梳理了当代文学阶段大学题材长篇小说的发展脉络,并在此基础上进而探究知识分子六十余年来的精神演变历程。绪论对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方面做了阐述,结语简要总结了论文。论文主体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在对现代文学阶段大学题材长篇小说创作和“十七年”大学书写背景简单介绍的基础上,论述了“十七年”时期的大学题材长篇小说。论文选取当时两部具有代表性的文本《红路》和《勇往直前》为例,借以分析当时大学题材长篇小说的创作情状和知识分子在当时不同的人生道路选择。《红路》虽然表面写的是大学,但实际上却是对当时盛行的“红色叙事”的简单模仿,它塑造的大学不过是阶级斗争场的延伸;《勇往直前》略有进步,它至少较为真实地描写了当时的大学生活。两位作者的不同态度,反映了“十七年”时期知识分子的两种不同价值观,前者的被肯定和后者的被批判则折射出当时知识分子的大致生存境况;第二章以八十年代的大学题材长篇小说文本为依托,论述了八十年代的大学书写。这一时期的创作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创作于五六十年代却到八十年代才出版的《大学时代》和《大学春秋》;八十年代新出现的《马兰草》、《起步》和《生命与爱情》。上述作品都与各自时代的文学思潮保持着同步,前者有明显的“红色叙事”痕迹,后者则与八十年代初期盛行的“伤痕”和“反思”思潮相暗合。这种同步其实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自身独立意识的缺失,加之这一时期的创作实绩,笔者将八十年代定位为大学题材长篇小说发展过程中的休整期;第三章讨论的是九十年代大学题材长篇小说创作。九十年代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取代了之前较为一致的启蒙思潮,“人文精神讨论”的兴起,知识分子地位的边缘化,走出阶级斗争阴影不久的大学随即遭遇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这些都影响了九十年代大学题材长篇小说的创作。袁越和马瑞芳各自创作的“大学三部曲”规模宏大、场面广阔,还涉及到了之前鲜有提到的大学阴暗面,创作笔法也基本摆脱了之前的“红色叙事”模式,人物、语言、情节等都有所突破;《欲望的旗帜》和《丽娃河》更是以另类的书写和夸张的艺术形式,揭示了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的金钱化与欲望化倾向,开创了大学题材长篇小说创作的新模式,也打开了新世纪同类小说创作的大门;第四章关注的是新世纪以来的大学题材长篇小说。仅就大学题材长篇小说来看,新世纪是其创作的高潮期,随着文艺环境的宽松、言说媒介的丰富,这一时期的大学题材长篇小说创作人数和作品数量都激增、文本质量也显着提升。包括大学师生、专业作家在内的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大学书写中来,他们或平实叙述,或调侃讽刺,或虚构夸张,从而构成了新世纪大学题材长篇小说的精彩图景。在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聚焦大学阴暗面并由此展开思索的作品,如《大学纪事》、《大学门》、《教授变形记》等。创作的繁荣和反思的加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新世纪以来虽然知识分子被更加边缘化,其自身所固有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却并未因此而减弱。

于鹏亮[6](2014)在《中国网络流行语二十年流变史研究》文中提出网络流行语的发展,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历程。网络流行语从诞生初始不为大众理解,到如今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部分被官方话语体系认可和接纳。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也逐步改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在众多社会事件中影响了公共舆论。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历程,不仅体现出中国互联网变革的轨迹,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因此,对中国网络流行语二十年的历史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梳理,不仅是汉语语言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记录中国当代历史和社会变革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以1994年作为研究起点,首先从技术变迁、载体变迁的角度对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将其进程划分为三个主要的阶段:萌芽期(1994年——2002年),发展期(2003年——2007年)和高涨期(2008年——2013年)。萌芽期是流行语孕育、启蒙和初步娱乐化的阶段;发展期流行语注重网络交际以及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高涨期流行语舆论监督功能凸显,呈现多元共生态势。其次,从语言学、传播学、文化学等多学科视角对网络流行语进行研究,考察流行语生成的语言学动因、归纳其流行性特征;分析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属性以及全媒体环境下它与大众文化的交互关系。本研究在整合学术界已有研究范式长处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力图实现史料梳理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出于纵向比较的需要和网络流行语语汇史的完整性考虑,本文将互联网发展史作为研究切入点,对网络流行语的变迁进行整体观照。创新点在于首次对中国网络流行语发生、发展的二十年历程进行全程式、全景式的记录,并展开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网络流行语宏观研究方面的空白。突破了以往以某一个、某一类或者某一年度网络流行语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方式,从历时性和载体变迁的角度对网络流行语的特征和发展规律作了系统描述,具有一定的先行探索意义。

严青[7](2014)在《当前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几个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国内外关于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不少,但多是从供给的角度考虑问题,即通过提高利率等办法以覆盖成本的角度,而对如何降低交易成本以促进需求,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方面鲜有研究。农户小额信贷值得讨论的问题很多,本论文则重点探讨当前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的三个问题,一是农户小额信贷的贷款利率问题,包括农户可承受的最高贷款利率和小额信贷机构可承受的最低贷款利率两个方面,二是为防范小额信贷风险和降低交易成本加强农村征信体系建设问题,三是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选择问题。通过这些研究,最终目的是一方面求得中国农户的脱贫致富,另一方面则是小额信贷机构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60%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都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提高农民收入则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户小额信贷从开始的各地试点到现在的全面推广,在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促进农民增收,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小额信贷可以为“三农”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提高农民收入,特别是帮助低收入农民改善生活状况,有利于和谐小康社会的建设。但我们也注意到,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状况仍然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农户“贷款难”问题并没有根本改变,对于所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去分析、研究和解决。从需求角度看,农户对金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从满足需求的难易程度角度分析,贷款需求是首要的需求。就供给而言,尽管在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种小额信贷供给机构多元化和供给渠道多样化局面,但是,供给总量有限,信贷满足率较低,小额信贷服务仍然极不充分。小额信贷的供给与需求存在的问题影响到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因此对这些问题应该加以分析、研究和解决。具体地说:(1)在中国有大量的、潜在的有信贷需求的农户,但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即大量存在的或潜在的信贷需求不能成为有效需求。而影响农户信贷需求意愿的外生限制条件主要有贷款利率、贷款期限、贷款类型等。其中贷款利率作为价格信号对农户小额信贷活动的规模、形式与作用的影响,在过去的研究与舆论中,往往被低估了。此外,农户信贷需求对贷款类型亦高度敏感,现行以抵押、担保为主的贷款模式并不适合农户信贷。(2)小额信贷交易成本高,成为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以高利率来维持小额信贷可持续观点的理由,但经过本文的实证研究认为,由于在现有的农村收入水平条件下盈亏平衡利率远远超出了农户的可承受能力,从而影响了小额信贷的发展,因此从根本上降低交易成本才是农村小额信贷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3)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的滞后制约了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建立标准化的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可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降低农户小额信贷交易成本(主要是经营成本和风险成本),使小额信贷在放贷机构和农户均可承受的利率之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小额信贷机构和农户“双赢”的根本目的。(4)从中国小额信贷发展模式说,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不能盲目照搬某个国家现成的成功经验,而是必须走自己的道路,设计适合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现行阶段要求的小额信贷有效模式,即中国农户小额信贷总体发展模式的现实选择是准公益性制度主义,也就是在公益性制度主义的基础上,加上必要的政策扶持,是一种界于福利主义和商业性制度主义之间的、准市场化的小额信贷模式。(5)从中国小额信贷运行机制说,针对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目前存在的机构网点偏少、资金来源不足、贷款面窄、经营成本和风险高、保障和扶持不足、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应构建一种“多元化组织体系+多渠道资金来源+农户征信体系+利率适中的小额信贷+信贷保险+政策扶持+审慎监管”的中国农户小额信贷运行机制。全文共八章,结构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导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思路和逻辑、主要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是理论综述和研究回顾。主要明确农户小额信贷的涵义,简介农户小额信贷相关理论依据,同时综述国内外关于小额信贷的研究现状。第三章是国外小额信贷实践及启示。主要回顾国外小额信贷发展史、发展模式及发展趋势,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给中国小额信贷更好发展以借鉴。国外小额信贷实践经验体现在以下几点:小额信贷应扩大到尽量多的中低收入群体,且一定要注重风险控制;小额信贷利率的确定既要考虑机构的财务可持续性,亦要考虑客户的可承受性;小额信贷的发展要循序渐进,且对小额信贷的监管必不可少;政府的金融政策和国家的金融改革对小额信贷的发展十分重要,必要的扶持不可少。第四章是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主要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额信贷发展历程,分析现状特点、存在问题及原因,评估其成效。得出以下基本观点:中国的农户小额信贷从开始引进到现在的全面试行推广,有了长足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户发展的金融需求;农户小额信贷在资金来源、风险防范、利率、政策扶持和监管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发展,金融机构不能贷、不敢贷、不愿贷,农户无法贷现象仍很突出。第五章是中国农户信贷需求实证分析。本章立足农户视角,通过对广东省茂名市农户借贷情况的调查,对农户的经济行为和信贷需求特征进行分析,并使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对农户信贷需求与来自放贷机构的外生限制条件的关系进行分析,分别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收支平衡法测算了农户信贷利率承受能力。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农户信贷需求旺盛,但有效需求不足,主要受贷款利率过高、抵押担保条件和期限过短的影响。第六章是中国农户小额信贷供给实证分析。本章立足小额信贷机构视角,利用对广东省茂名市农村信用社的调查统计数据,首先介绍农户小额信贷供给现状及与农户信贷需求的匹配情况,并分析农户小额信贷的财务收入和交易成本,进而运用盈亏平衡利率模型测算小额信贷机构可承受最低贷款利率,并通过对盈亏平衡利率与实际执行利率、农户心理承受利率进行比较,分析影响农户小额信贷利率的各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供给与农户信贷需求存在不匹配;农户小额信贷在目前的现状下要达到可持续,需要的盈亏平衡利率极高,大大超出了农户的承受能力;造成利率偏高的核心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信贷营运成本率和信贷风险成本率偏高问题。第七章是农村征信体系建设与农户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本章通过回顾国内外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研究和实践,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建设标准化的农户征信管理系统的观点和设计框架,并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实证分析农户征信管理系统的作用。得出以下结论:农村征信体系建设滞后制约了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建立标准化的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可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降低农户小额信贷交易成本,使小额信贷在放贷机构和农户双方均可承受的利率之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小额信贷机构和农户“双赢”的根本目的。第八章是中国农户小额信贷有效模式选择。主要提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户小额信贷模式的设想。主要观点包括:(1)在总体思路上提出建立一种能同时实现农户脱贫致富和小额信贷机构生存发展的可持续“双赢”目标的有效模式的观点。(2)在基本原则上提出“广覆盖、普受惠”、“有偿性、可持续”、“低成本、共发展”、“重激励、有保障”、“强监管、保稳健”等观点。(3)在发展模式上提出选择一种界于福利主义和商业性制度主义之间的、准市场化和准公益性的制度主义小额信贷模式。(4)在运行模式上提出“多元化组织体系+多渠道资金来源+农户征信体系+利率适中的小额信贷+信贷保险+政策扶持+审慎监管”。(5)在运行机制上分述了农户小额信贷市场准入及监管、贷款运作、市场保障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模式。本文可能的创新点有:(1)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利用本论文作者直接或参与调查的广东省茂名市农户和农村信用社的数据,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农村小额信贷需求方可承受的最高利率和供给方可接受的最低贷款利率问题,得出现行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实际执行利率高于农户预期,而低于小额信贷机构预期,因而应该探寻农户小额信贷供需双方可接受的合理的均衡利率区间的结论,从而既不同意目前比较流行的农户可承受贷款高利率的观点,也不同意小额信贷机构能够在贷款低利率下实现可持续的观点。(2)将本论文作者参与创建的广东省茂名市标准化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引入农户小额信贷研究中,以求更有效解决农户小额信贷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降低小额信贷的营运成本和风险成本,实现我国农户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该系统与现有信用信息系统的区别与优点在于:它是以“户”(农户)、而不是以“人”(个人)为单位,以统一的农户征信数据元为标准,采用批量导入与手工录入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农户信用的自动评价。(3)根据中国“三农”和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现状,本论文首次提出了构建一种界于福利主义和商业性制度主义之间的、准公益性和准市场化相结合的中国农户小额信贷模式的观点,并细述了其运作机制,即多元化组织体系+多渠道资金来源+农户征信体系+利率适中的小额信贷+信贷保险+政策扶持+审慎监管。文章的不足之处可能有:要想全面地系统地把中国农村小额信贷问题搞清楚,需要大量的调研和广泛的资料收集,但由于受到客观现实条件的限制,无法获取我国全面系统的资料与相关数据,因而本文仅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实证分析了传统农业地区农户小额信贷问题,样本有一定局限性,因而也就难以通过完全的量化分析来对农户小额信贷利率进行研究。

张云江[8](2012)在《政府面对网络媒体冲击的困境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覆盖面越来越广,网络媒体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其影响力也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媒体。QQ、博客、社交网站、微博等互联网新应用的不断涌现,为广大网民信息交流、意愿表达、利益述求、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监督提供了自由便捷、低成本、易参与的信息化平台。伴随着当前中国社会的急速转型,社会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各种社会冲突频发等现象正越来越多的显现在互联网上,网络已经同时成为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曝光、争论、评议甚至协调解决的“公共议会厅”。网络媒体的独特性在给信息传播和公众生活带来革命性变化的同时,也给政府执政和社会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各种网络公共事件、虚假有害信息、网络恶搞、网络暴力使得各级政府和官员疲于应对,频频出丑,找不到很好应对网络媒体的有效办法,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受到严重损伤。为此,帮助各级政府正确认识网络媒体,把握其发展运行规律,转变执政理念,积极利用网络媒体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点来展开探讨。文章绪论部分介绍选题的由来背景、目的意义、国内外学者对此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一章对网络媒体的概念和发展历程以及特性功能和影响缺陷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大家更深的认识网络媒体提供理论帮助;第二章对政府与网络媒体的历史发展进行了回顾分析,指出目前政府在面对网络媒体时存在的不足与困境;第三章对政府近年来应对网络媒体失当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从而总结经验和教训,指出发生问题的根源所在;最后为政府与网络媒体实现互动共赢、和谐相处、共同健康发展提出解决途径,响应中央提出的积极利用网络媒体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精神理念。

史志高[9](2012)在《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研究(1994-2011)》文中研究指明1994年4月,中国全功能接入世界互联网。1995年1月上海即面向社会和普通家庭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与北京同时成为中国首批开展互联网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两个城市之一。研究上海互联网的发展过程对于研究互联网使用在中国社会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代表意义。依据互联网技术升级、社会应用丰富、信息产业周期与政府管理政策,依据这样一个多指标的阶段划分标准,将上海互联网发展至2011年近20年的过程划分为3大阶段,从而得出互联网在与本地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作为通讯技术、信息交流与社会交往工具、社会生活平台的发展阶段。在互联网发展初期阶段,其作为通讯技术集中在高校与科研院所使用。1987年中国建成电子邮件节点,使得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便捷传播得到实现,在此过程中北京建成全国第一个局域网。自中国全功能与世界互联,上海成为信息技术研发、信息产业试点与安全实现领域重要城市,随着全国第一个独立网站向社会开放即中文网站丰富,上海互联网开始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在第二阶段上海家庭实现宽带接入,政府向社区女性推广并培训,互联网快速实现与社会的融合。互联网用户的增加为技术向服务功能的转变奠定根本基础,直接推动中间层面信息服务企业发展,从而支撑起丰富的互联网应用,实现互联网向社会生活扩散与渗透的可能。随着互联网承载着信息交流功能,更多的社会关系与商业机会迁移至这一新平台,从而web2.0阶段全面来临,信息类服务日常化。在当前阶段,世博会的成功呈现出互联网与日常服务对接的完全可能,全新的社会生活平台正在向公众开放。“无线城市”战略将呈现数字社会的变革,当手机等多种互联网接入终端在空间环境中实时更新信息,移动生活的景观将会全新展演,微博及其引领的社会舆论风潮将会促进公共政策制订,日常生活与社会发展及文化产业呈现深度转型。研究由绪论、正文与附录三部分组成。绪论讨论研究缘起与具体设计;正文第一章至第四章呈现、分析与研究上海互联网作为通讯技术、信息交流工具、社会交往工具、社会生活平台的发展阶段;附录则尝试用《新民晚报》近20年互联网相关新闻报道来验证此项研究,证明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的划分与其经历的转型,以实证的方式来补充与丰富主体部分的理论研究。

李颖菲[10](2012)在《中国民营企业红筹上市架构法律问题研究 ——以协议控制模式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受到国内法规政策的约束,我国民营企业很难在境内上市以迎合其融资需求。在急需大笔资金发展业务的情况下,大多数民营企业选择在境外上市。然而,直接境外上市目前仍需得到证监会的批准,其困难程度不亚于直接境内上市。因此利用红筹架构境外间接上市成了避开国内审查的最优方式之一。本文的红筹是指内地企业在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百慕大等离岸中心设立特殊目的公司,该特殊目的公司以收购、股权置换等方式取得内地企业的权益或资产,使内地企业变为外商投资公司,然后再以特殊目的公司名义到境外交易上市。在中国十几年的红筹进程中,国内的相关法规政策不断的变化或放松或制约民营企业利用红筹架构境外上市,在企业与政府不断博弈的过程中,协议控制模式应运而生且越来越被广泛利用。协议控制是离岸公司在境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通过与境内实体企业签订一系列协议达到控制境内企业的目的,将实体企业的利益输送到上市主体中去的一种方法。因为在现行红筹架构中,采取由外商投资企业收购、股权置换或资产购买等方式并购境内实体企业受到相关产业政策的制约且需商务部的审批,采用协议控制模式能有效的绕开障碍使企业成功海外上市。协议控制模式是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能使民营企业创始人在不失去对企业控制权的情况下进行境外融资,是众多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最优途径,但其效力及稳定性问题也随着时间逐渐浮现,同时它也面临国内一些新的政策障碍,国内对于其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对协议控制模式的性质进行分析后,笔者对协议控制模式的监管提出了几点建议,在肯定协议控制模式对我国民营企业发展作用外,还应采取措施包括修改相关产业政策、加强事后监管、统一政府部门意见等。毕竟协议控制模式是为了规避国内的政策和审批而产生的,政府应当不断优化法律环境以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最终让协议控制模式退出历史舞台。本文第一章主要阐述了红筹上市的概念、优劣和基本步骤,并回顾了自1999年以来中国民营企业的红筹之路。第二章对协议控制的内容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对利用该模式进行红筹上市的中国秦发进行了案例分析。第三章主要总结了协议控制模式的优势和缺陷,并提出了应对政策障碍的对策。第四章分析了现行政府对于协议控制模式应有的态度和监管漏洞并随之提出改进建议。

二、中华网关闭志杰事件 :一个管理咨询公司的“意外死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华网关闭志杰事件 :一个管理咨询公司的“意外死亡”(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冲突视域下涉警网络舆情协同管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四)研究特色与方法
二、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一)涉警网络舆情基本概念
        1.概念简述
        2.阶段划分
        3.管控意义
    (二)相关理论
        1.社会冲突理论
        2.协同理论
    (三)涉警网络舆情协同管控体系概述
        1.涉警网络舆情中协同管控的过程
        2.涉警网络舆情协同管控参与主体
        3.涉警网络舆情协同管控主体间关系梳理
三、涉警网络舆情协同管控案例研究分析-以“雷洋案”为例
    (一)“雷洋案”作为涉警网络舆情管控研究的必要性
        1.“雷洋案”的研究依据
        2.“雷洋案”的研究意义
    (二)“雷洋案”情况介绍
        1.背景介绍
        2.“雷洋案”网络舆情冲突发展阶段梳理
    (三)“雷洋案”中的参与主体舆情发展阶段行为分析
    (四)“雷洋案”中参与主体协同管控舆情的滞后性
四、涉警网络舆情协同管控不足表现及原因
    (一)涉警网络舆情参与主体协同管控不足表现
        1.公安机关管控角度
        2.媒体引导角度
        3.网民参与角度
    (二)涉警网络舆情参与主体协同管控不足原因分析
        1.舆情冲突中协同管控的参与主体未能形成聚合力
        2.舆情冲突中协同管控的控制参量致使“安全阀”失灵
        3.舆情冲突中协同管控的序参量未能正常构建
五、涉警网络舆情的协同管控改进策略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舆情管控模式
        1.打造以公安机关为重点应对的管控方略
        2.规范以媒体为关键引导的管控思路
        3.树立以网民为重要参与的管控理念
    (二)增强涉警网络舆情协同管控的控制参量
        1.转换冲突应对的协同管控思维模式
        2.优化冲突实效应对协同管控方法
        3.拓展涉警舆情法治协同管控局面
    (三)构建涉警网络舆情协同管控的序参量
        1.创建有效的涉警网络舆情示警机制
        2.构建高效的涉警网络舆情信息协同机制
        3.建立涉警网络舆情联动处置与评估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W公司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构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关于企业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
        2.1.1 环境因素
        2.1.2 设备因素
        2.1.3 人的因素
    2.2 关于企业信息安全管理
        2.2.1 定义和特点
        2.2.2 管理的职能
        2.2.3 存在的误区
        2.2.4 法律要求及政府监管
    2.3 关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2.3.1 定义
        2.3.2 要素
        2.3.3 模型
        2.3.4 认证
第3章 W公司的情况简介
    3.1 W公司的基本情况
        3.1.1 公司性质和经营情况
        3.1.2 公司的组织结构
    3.2 W公司遭受的信息安全事件
        3.2.1 事件描述
        3.2.2 处置过程及造成的损失
    3.3 问题成因与分析
        3.3.1 分析方法
        3.3.2 问题成因
第4章 W公司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设计
    4.1 信息安全管理目标的确定
        4.1.1 公司信息资产的摸底
        4.1.2 信息资产的安全风险评估
        4.1.3 业务流程中的安全风险评估
    4.2 信息安全管理的组织结构
        4.2.1 成立信息安全领导小组
        4.2.2 设立信息安全管理岗位
        4.2.3 明确岗位职责内容
第5章 信息安全管理的技术保障
    5.1 W公司网络安全拓扑设计
        5.1.1 安全设备区域
        5.1.2 VPN网络区域
        5.1.3 核心区域
        5.1.4 服务器群区域
        5.1.5 局域网区域
    5.2 网络安全设备的采购及选型
    5.3 物理安全
        5.3.1 机房建设
        5.3.2 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
        5.3.3 更新考勤系统
    5.4 网络安全
        5.4.1 整体运行稳定的保障
        5.4.2 无线网络的安全保障
    5.5 主机安全
        5.5.1 身份鉴别
        5.5.2 安全配置
    5.6 数据安全
        5.6.1 保护原则
        5.6.2 数据备份
第6章 信息安全管理的制度保障
    6.1 环境安全
        6.1.1 考勤登记
        6.1.2 机房进出
        6.1.3 办公区域划分
        6.1.4 安全巡视
    6.2 设备安全
        6.2.1 采购环节
        6.2.2 使用环节
        6.2.3 更新升级
        6.2.4 交回与报废环节
    6.3 人员安全
        6.3.1 录用阶段
        6.3.2 日常工作
        6.3.3 离职阶段
        6.3.4 外部人员安全
    6.4 数据安全
        6.4.1 数据的备份
        6.4.2 数据权限的划分
        6.4.3 U盘的管理
        6.4.4 宣传的归口
    6.5 运行安全
        6.5.1 监督检查
        6.5.2 日志管理
        6.5.3 第三方服务安全
    6.6 应急响应
        6.6.1 应急响应小组的建立
        6.6.2 应急预演、运行与评估
第7章 W公司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实施与效果评估
    7.1 影响实施效果的因素
        7.1.1 领导重视
        7.1.2 全员参与
        7.1.3 考核培训
    7.2 实施效果的评估
        7.2.1 技术评估
        7.2.2 社工评估
        7.2.3 实际效果
第8章 结论及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论文研究价值与意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概念界定
        1、作为一种电影类型的青春电影
        2、青春电影与青年电影
        3、青春电影与励志电影
        4、青春电影与成长电影
        5、青春电影概念辨析
第一章 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世界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一、青春电影的发轫:青春影像的崛起(1900——1933)
        二、青春电影的回归:冷遇沉寂后的勃发(1934——1970)
        三、青春电影的发展:个人化经验的投射(1971-1990)
        四、青春电影的成熟:多元表述的转向(1990至今)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生产
        一、类型萌芽:历史洪流下的青春表述(1930年代——1940年代)
        二、类型发展:理想主义青春时代(1950年代——1980年代)
        三、类型成熟(1990年代):困惑与反抗
        四、类型转向(21世纪后):怀旧与狂欢
第二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叙事母题
        一、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
        二、渴求成长与拒绝成长
        三、青春暴力与死亡仪式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一、青春成长中的主体形象
        二、青春世界中的长者形象
        三、青春成长路上的“过客”群像
    第三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影像叙事
        一、青春中的现实记录式影像
        二、暴力下的残酷青春影像
        三、创伤里的浪漫怀旧影像
        四、青葱岁月里的“小清新”
    第四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模式
        一、华语青春的反经典叙事模式
        二、成长中的旅程式叙事模式
        三、淡化离合的散文式叙事
        四、多视角下的回忆叙事
第三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及地域文化身份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
        一、家庭空间——残缺与出走
        二、校园空间——压抑与越轨
        三、公共空间——游荡与流浪
        四、生存空间——村镇与都市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地域文化身份建构
        一、个人化青春记忆的景观意象
        二、群体性青春怀旧的镜中之像
第四章 时代青春的美学追求及自我价值追寻
    第一节 以青春为入口的现实主义观照
        一、青春背后的现实图景
        二、写实主义美学观念的青春书写
    第二节 以青春为镜像的现代主义追求
        一、青春的漂泊与“异化”
        二、对存在与价值的追寻
    第三节 以青春为名义的后现代主义阐释
        一、新时代的青春消费主义
        二、记忆拼贴与碎片化解构
        三、复制青春与青春复制
        四、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
第五章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亚文化表达
    第一节 青年亚文化的本土化视野
        一、华语青春电影与青年亚文化
        二、讲述的权力背后——越轨者的思想
        三、影像维度的背后——抵抗仪式与“自恋式”表演
    第二节 女性文化的青春再现
        一、多元化的青春女性影像
        二、青春里女性的自我发现与建构
        三、成长中女性情感的坚守与蜕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4)上海南市难民区研究(1937—194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渊源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上海南市难民区的缘起
    第一节 “八·一三”事变前后的上海
    第二节 饶家驹生平
        一、“八·一三”事变前的饶家驹
        二、饶家驹与第二次淞沪抗战初期的难民救助
    第三节 饶家驹与南市难民区的筹建
        一、饶家驹建立南市难民区的设想
        二、饶家驹与南市难民区的筹建
    小结
第二章 南市难民区的管理和运作
    第一节 难民区的管理机构
        一、南市难民区监察委员会及总办事处
        二、其它慈善团体对难民区工作的协助
    第二节 难民区的运作
        一、难民收容所的设立
        二、其它便民机构的设立
        三、难民区的救济物资及经费的来源
    小结
第三章 区内难民的生活
    第一节 苦难的逃生路
    第二节 难民区里的日常生活
        一、衣食住“行”
        二、医疗和卫生
        三、经济与教育
        四、邮件服务与消防
    第三节 日军与南市难民区
    小结
第四章 南市难民区的推广及影响
    第一节 南市难民区的结束及意义
        一、南市难民区的结束
        二、难民区能够维持两年半之久的原因
        三、南市难民区对上海的影响
    第二节 南市难民区对中国的影响
        一、南京安全区与南市难民区的比较
        二、汉口难民区与南市难民区的比较
    第三节 南市难民区难民救助的“上海模式”对世界的影响
        一、难民区在欧洲的推广
        二、南市难民区与日内瓦第四公约
    小结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日内瓦第四公约附件一
    附录二 口述资料整理
    附录三 参考文献
后记

(5)中国当代大学题材长篇小说研究(1949-2013)(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价值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综述与可行性分析
        一 研究综述
        二 可行性分析
    第三节 文本选取与研究方法
        一 文本选取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大幕微启:“十七年”的大学书写
    第一节 转折之期
        一 现代文学中的大学书写概要
        二 当代文学初期的大学书写背景
    第二节 初期创作风貌
        一 阶级斗争战场的延续:《红路》
        二 阶级斗争大潮里的不和谐音符:《勇往直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短暂休整:八十年代的大学书写
    第一节 固守与开拓:《大学时代》与《大学春秋》
        一 固守:二元对立的人物塑造
        二 开拓:中间人物的塑造及大学生活的再现
    第二节 顺应文学主潮:《马兰草》和《起步》
        一 来自象牙塔尖的控诉:《马兰草》
        二 反思畸形的象牙塔:《起步》
    第三节 退守传统:《生命与爱情》
        一 浪漫的传奇故事
        二 传统的故事讲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幕拉开:九十年代的大学书写
    第一节 走出“红色叙事”圈套:“大学三部曲”
        一 大学的首次立体式展示
        二 大学阴暗面的初步触及
    第二节 打开“潘多拉”魔盒:《欲望的旗帜》和《丽娃河》
        一 金钱化了的大学
        二 丑陋的大学教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戏上演:新世纪以来的大学书写
    第一节 在场与回望
        一 “在场者”的感与悟:《大学炼狱》等
        二 “过来人”的念与思:《黄花堆积》等
    第二节 深刻的反思
        一 大学理念的崩坏:《大学纪事》等
        二 师德的丧失:《教授变形记》等
        三 招生的腐化:《招生办主任》等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949年以来主要大学题材长篇小说故事梗概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6)中国网络流行语二十年流变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1.3.1 流行语
        1.3.2 网络与网络媒体
        1.3.3 网络语言
        1.3.4 网络流行语
    1.4 研究综述
        1.4.1 关于网络语言的研究
        1.4.1.1 国内外学术研究进展综述
        1.4.1.2 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1.4.2 关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
        1.4.2.1 网络流行语的类型及特征
        1.4.2.2 网络流行语的主要研究范式
    1.5 语料来源及选取标准
    1.6 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1.6.1 主要内容
        1.6.2 研究创新点
    1.7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网络流行语萌芽期的研究(1994年——2002年)
    2.1 互联网的兴起与互联网进入中国
        2.1.1 互联网的诞生及兴起
        2.1.2 互联网在中国的引入及初期发展
    2.2 BBS的发展历程及初期网民的特征
        2.2.1 BBS的发展历程
        2.2.1.1 BBS的起源
        2.2.1.2 BBS在中国的发展
        2.2.2 初期网络流行语使用者的特征
    2.3 早期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及发展
        2.3.1 启蒙阶段(1994年-1999年)
        2.3.2 普及阶段(2000年-2001年)
        2.3.3 娱乐化阶段(2002年)
3 网络流行语发展期的研究(2003年——2007年)
    3.1 中国互联网进入快速发展期
        3.1.1 传播技术的革新带动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3.1.2 2003——2007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3.2 博客的发展历程与Web2.0 时代的到来
        3.2.1 博客的发展历程
        3.2.1.1 博客的起源
        3.2.1.2 博客在中国的发展
        3.2.2 Web2.0 时代的到来
    3.3 发展期网络流行语的进展历程概述
        3.3.1 源于社会生活,干预社会现实(2003年-2004年)
        3.3.2 网络交际与全民娱乐化(2005年-2006年)
        3.3.2.1 文娱类网络流行语
        3.3.2.2 网络恶搞产生的流行语
        3.3.3 广泛参与公共生活,网民自创流行语热情高涨(2007年)
        3.3.3.1 公共生活类网络流行语
        3.3.3.2 网民自创类网络流行语
4 网络流行语高涨期的研究(2008年——2013年)
    4.1 中国互联网持续快速向前发展
        4.1.1 中国互联网由“广度”向“深度”发展
        4.1.2 2008——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概述
    4.2 微博的发展以及微博对公共舆论的影响
        4.2.1 微博的起源
        4.2.2 微博在中国的发展
        4.2.3 微博对公共舆论的影响
        4.2.3.1 微博重构了新闻的生产传播机制
        4.2.3.2 微博具有强大的议程设置功能,影响公共舆论
    4.3 高涨期网络流行语的进展历程
        4.3.1 转折期(2008年)
        4.3.1.1 社会热点事件中的网络流行语
        4.3.1.2 公权力、公信力监督中的网络流行语
        4.3.2 高潮期(2009年—2010年)
        4.3.2.1 微博时代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功能达到顶峰
        4.3.2.2 各类流行语全面发展,草根精神彰显
        4.3.3 平稳发展期(2011年—2013年)
        4.3.3.1 网络舆情中的流行语
        4.3.3.2 各类网络“流行体”蓬勃发展
        4.3.3.3 网络流行语生活化特征显着
5 网络流行语语言学层面解析
    5.1 网络流行语生成的语言学动因——语言经济学原则
    5.2 网络流行语的流行性特征归纳
        5.2.1 内容的新颖性及形式的创新性
        5.2.2 形象性与幽默性
6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属性分析
    6.1 网络流行语的“5W”层面解析
        6.1.1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者与受众分析
        6.1.2 网络流行语的内容分析
        6.1.3 网络流行语的媒介分析
        6.1.4 网络流行语的效应探究
    6.2 网络流行语传播动力的复合因素
        6.2.1 传播的眼球经济
        6.2.2 媒介融合的互动效应
7 网络流行语与大众文化
    7.1 语言与社会文化
    7.2 大众文化理论
    7.3 网络流行语的大众文化特征
        7.3.1 抵制性
        7.3.2 标准化与伪个性化
        7.3.3 作为社会的黏合剂
8 结语
    8.1 结论
    8.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7)当前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几个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本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1.4 研究框架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框架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
    1.6 创新、不足与改进
        1.6.1 可能的创新
        1.6.2 不足之处
        1.6.3 改进方法
2. 理论综述与研究回顾
    2.1 农户小额信贷的定义
    2.2 小额信贷相关理论依据
        2.2.1 金融抑制论、农业信贷补贴理论与小额信贷
        2.2.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与小额信贷
        2.2.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与小额信贷
        2.2.4 普惠金融体系理论与小额信贷
        2.2.5 信贷配给理论与小额信贷
    2.3 国内外小额信贷研究综述
        2.3.1 关于小额信贷机构的研究
        2.3.2 关于小额信贷运作机制的研究
        2.3.3 关于小额信贷利率的研究
        2.3.4 关于小额信贷作用的研究
        2.3.5 关于小额信贷立法和监管的研究
        2.3.6 关于小额信贷政策扶持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2.4.1 研究的成果
        2.4.2 研究的不足
3. 国外小额信贷实践及启示
    3.1 小额信贷起源及发展
    3.2 国外小额信贷模式介绍
        3.2.1 发展模式
        3.2.2 机构模式
        3.2.3 贷款模式
        3.2.4 利率模式
        3.2.5 监管模式
        3.2.6 扶持模式
    3.3 国外小额信贷发展趋势
    3.4 国外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3.5 印度小额信贷危机及其启示
        3.5.1 印度小额信贷模式
        3.5.2 印度小额信贷危机经过
        3.5.3 印度小额信贷危机原因分析
        3.5.4 印度小额信贷危机经验教训
    3.6 本章小结
4. 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4.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
        4.1.1 萌芽阶段(1981~1993年)
        4.1.2 试点初期阶段(1993~1996年)
        4.1.3 项目扩展阶段(1997~1999年)
        4.1.4 农村信用社全面介入阶段(1999~2005年)
        4.1.5 正规化、制度化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
    4.2 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现状及特点
    4.3 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的成效分析
    4.4 中国小额信贷支农存在的问题
        4.4.1 总体上存在的问题
        4.4.2 各类小额信贷机构支农存在的问题
    4.5 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中国农户信贷需求实证分析——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
    5.1 调查样本来源
    5.2 农户经济行为特征
    5.3 对农户的分类
    5.4 农户信贷需求类型
    5.5 农户信贷需求特征
        5.5.1 总体需求特征
        5.5.2 不同类型农户信贷需求特征
    5.6 外生信贷限制条件对农户信贷需求的影响
        5.6.1 外生信贷限制条件的理论分析
        5.6.2 外生信贷限制条件的实证分析
    5.7 中国农户信贷利率承受能力分析
        5.7.1 问卷调查法
        5.7.2 收支平衡法
        5.7.3 结论
    5.8 本章小结
6. 农户小额信贷供给实证分析——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
    6.1 调查样本来源
    6.2 农户小额信贷供给现状
        6.2.1 资金来源
        6.2.2 信贷额度
        6.2.3 贷款方式
        6.2.4 贷款投向
        6.2.5 贷款期限
        6.2.6 贷款利率
        6.2.7 办贷时间
    6.3 农户小额信贷机构收支分析
        6.3.1 农户小额信贷机构财务收入
        6.3.2 农户小额信贷交易成本
    6.4 农户小额信贷盈亏平衡利率测算
        6.4.1 农户小额信贷盈亏平衡利率模型介绍
        6.4.2 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盈亏平衡利率测算——以茂名市农信社为例
        6.4.3 农村信用社对农户小额信贷利率心理底线测算
    6.5 盈亏平衡利率r_0的实证比较分析
        6.5.1 盈亏平衡利率r_0与其它利率的比较
        6.5.2 农户小额信贷盈亏平衡利率(r_0)偏高的原因分析
    6.6 利率市场化对农户小额信贷的影响实证分析
        6.6.1 政策执行情况
        6.6.2 贷款变化情况
        6.6.3 结论
    6.7 本章小结
7. 农村征信体系建设与农户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以广东省茂名市农村征信体系建设为例
    7.1 农村征信体系研究文献综述
        7.1.1 国外农村征信体系研究概述
        7.1.2 国内农村征信体系研究概述
        7.1.3 对国内外农村征信体系研究的评述
    7.2 中国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现状
    7.3 中国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7.4 标准化的农户征信管理系统构建
        7.4.1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设计理念
        7.4.2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框架
        7.4.3 农户信用信息指标体系
        7.4.4 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和更新
        7.4.5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应用
        7.4.6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
        7.4.7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的作用理论分析
    7.5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应用的实证分析
        7.5.1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应用前的农户小额信贷实践——信用村镇建设
        7.5.2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应用情况
        7.5.3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应用效果分析:贷款交易成本视角
    7.6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在广东省其它地区应用情况介绍
        7.6.1 郁南模式
        7.6.2 梅州模式
    7.7 本章小结
8. 中国农户小额信贷有效模式选择
    8.1 总体思路
        8.1.1 指导思想
        8.1.2 基本原则
    8.2 发展模式
        8.2.1 总体模式
        8.2.2 运行机制
    8.3 组织机构模式
        8.3.1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主力军
        8.3.2 商业银行:大银行可做小业务
        8.3.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兼顾发展速度与规范稳健
        8.3.4 NGO:逐步过渡到准公益性制度主义
        8.3.5 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金融机构与农户的双向综合服务平台
        8.3.6 民间金融组织:合法化、规范化发展
    8.4 资金来源模式
        8.4.1 农村信用社
        8.4.2 商业银行
        8.4.3 村镇银行
        8.4.4 小额贷款公司
        8.4.5 农村资金互助社
        8.4.6 NGO
        8.4.7 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
        8.4.8 民间资本
    8.5 农户征信模式:全面推广应用农户征信管理系统
        8.5.1 构建农户征信相关法规体系
        8.5.2 构建农户征信管理组织保障机制
        8.5.3 构建农户信用信息跨部门采集和共享机制
        8.5.4 构建对农户征信管理系统的管理和应用机制
        8.5.5 构建长效宣传培训机制
        8.5.6 构建监督检查考核机制
    8.6 农户贷款模式
        8.6.1 运作机制
        8.6.2 贷款条件
        8.6.3 贷款种类
        8.6.4 贷款额度
        8.6.5 贷款用途
        8.6.6 贷款期限
        8.6.7 贷款利率
    8.7 信贷保险模式
        8.7.1 政府主导模式
        8.7.2 市场主导模式
    8.8 扶持模式
        8.8.1 法律法规保障
        8.8.2 财政政策支持
        8.8.3 货币政策引导
        8.8.4 金融生态建设
    8.9 监管模式
        8.9.1 监管原则
        8.9.2 监管重点
    8.10 本章小结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8)政府面对网络媒体冲击的困境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网络媒体概述
    第一节 网络媒体的概念
        一、网络媒体的起源与发展
        二、网络媒体概念界定
    第二节 网络媒体的特性与缺陷
        一、网络媒体的特性
        二、网络媒体的缺陷
    第三节 网络媒体的功能与影响
        一、网络媒体的功能
        二、网络媒体的影响
第二章 政府面对网络媒体的困境分析
    第一节 政府与网络媒体的历史渊源
        一、政府界定
        二、政府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三、政府与网络媒体关系的演进
    第二节 政府面对网络媒体时的困境
        一、不适应网民的监督,不愿面对网络媒体
        二、网络信息难以控制
        三、政府决策受到网络舆论的压力渐增
        四、地方政府应对能力整体不足
第三章 政府面对网络媒体时的困境归因
    第一节 政府应对网络媒体处于困境的案例分析
        一、海南三亚“宰客门”
        二、“李刚”事件
    第二节 政府面对网络媒体处于困境的归因
        一、对网络媒体及其特性认识研究不够
        二、法律体系不健全
        三、执政理念滞后
        四、社会心理失衡,网络媒体成为“泄压阀”
第四章 政府面对网络媒体冲击的对策思考
    第一节 政府积极作为,善于利用网络媒体
        一、正视网络媒体,掌握其规律为我所用
        二、借鉴别国做法,完善法律监管制度
        三、利用技术手段,对网络媒体进行生态治理
        四、认清社会发展现状,理清矛盾产生根源
        五、关注网民构成特点,研究网民行为
        六、转变执政理念,积极利用网络媒体创新社会管理方式
    第二节 加强网络媒体自律
        一、强化行业自律
        二、引导网民理性自律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研究(1994-20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快速发展的中国互联网
        二、互联网嵌入中国社会生活
        (一) 国家战略
        (二) 企业跟进
        (三) 社会普及
    第二节 文献述评
        一、国内学者对中国互联网发展及使用的研究
        (一) 研究总览
        (二) 互联网扩散的阶段调查
        (三) CNNIC年度发展报告
        (四) 研究的启发
        二、国际视野里的中国互联网研究
        (一) 华人学者
        (二) 西方学者
        (三) 研究的启发
    第三节 研究对象
        一、关注互联网与社会生活的融合
        (一) 研究材料
        (二) 分析指标
        二、关注互联网对社会舆论的变革
        (一) 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壮大
        (二) 舆论监督与社会发展及变革
        三、廓清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框架理论的发展脉络
        二、框架理论指引下的中国本土研究
        (一) 依托国内媒体
        (二) 依托东亚媒体
        (三) 依托欧洲媒体
        (四) 依托欧美多个媒体
        三、框架理论对本研究的启发
        四、本研究的方法与创新及后续研究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创新
        (三) 后续的构想
第一章 第一阶段 发端:互联网作为信息传输技术
    第一节 日常通讯技术与社会生活变革
        一、书信与邮局
        二、从电报、电话到手机
        (一) 固定电话时代
        (二) 手机时代
        三、互联网时代
        (一) 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
        (二) 互联网与中国社会融合
        (三) 中国的互联网时代全面到来
    第二节 互联网发展阶段划分方法
        一、已有的划分方法
        (一) 以时间为序
        (二) 以技术发展和社会应用为依据
        (三) 以产业发展为依据
        二、本研究的划分方法
        (一) 三大阶段:技术、工具、平台
        (二) 六小阶段
    第三节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总体进程
        一、全面布局,四大骨干网络互联
        (一) 国内主要城市互联
        (二) “上海热线”运行
        二、产业整合,实施上网工程
        (一) 全国门户网站建设
        (二) 上海推进宽带入网
        (三) 规划电子商务
        三、社会普及,关注未成年人
        (一) 文明上网
        (二) 上海推广网络知识技能
        四、再度繁荣,web2.0时代来临
        (一) 网络娱乐上市热潮
        (二) 净化网络绿色上网
        五、弘扬文化,发展网络娱乐
        (一) 发展网络文化产业
        (二) 网络服务社会
        六、移动互联,构筑生活平台
        (一) 网络自由与监管
        (二) 无线城市与三网融合
    第四节 上海接入世界互联网
        一、上海实现互联网接入的突破
        (一) 单机时代
        (二) 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投入运营
        (三) 1995年京沪穗港互联网使用状况
        二、“上海热线”网站开通
        (一) 独立网站开通
        (二) 文卫信息化先行
        (三) 浦东列为上海信息港先行区
        (四) 上海互联网接入达到0.33万户
        三、信息服务业初步发展
        (一) 网上交流
        (二) 网上书店
        (三) 网络公益推广活动
        (四) 网吧管理提上议程
    第五节 小结:社会信息化启动
        一、全新的信息环境
        二、全新的知识生产
        三、全新的社会服务
        四、全新的公共平台
第二章 第二阶段 融合Ⅰ: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工具
    第一节 三大工程推进信息化
        一、集中整顿网吧
        (一) 管理办法出台
        (二) 工商清查
        二、推进三大上网工程
        (一) 政府上网年
        (二) 网络生存预演
        三、上海宽带接入工程
        (一) 建设“光城”战略
        (二) 新闻网站资格审查
        (三) 整顿无证网吧
        四、网吧与公众信息服务普及
        (一) 自由进入阶段
        (二) 加强管理
        (三) 上学与上网
        五、世纪之交互联网产业大整合
        (一) 高科技憧憬
        (二) 泡沫破灭
        (三) 原因:互联网发展水平偏低
    第二节 实现信息交流
        一、电邮魅力
        二、现代信息服务
        (一) 新的需求
        (二) 新的技术
        三、QQ与即时通讯
        (一) 小软件
        (二) 大产业
    第三节 展示信息服务
        一、信息服务格局
        (一) 电子政务
        (二) 电子商务
        (三) 电子服务
        二、文明上网工程
        (一) 引导未成年人网络使用
        (二) 出台青少年网络公约
        (三) 第二轮网吧整治
        三、2003年百万家庭上网
        (一) 信息化十年总结
        (二) 上海信息化水平领先
        (三) 网络技能培训入户
    第四节 搭建网络社区
        一、BBS与网上家园
        (一) 营造虚拟社区
        (二) 注重交流秩序
        二、舆论场
        (一) 牵动社会舆论
        (二) 有序释放舆论能量
        三、社交场
        (一) 信息与关系互动
        (二) 线上与线下互动
    第五节 小结:信息流动与社会转型
        一、互动开启信息管涌
        (一) 愉悦的信息消费
        (二) 流畅的信息交换
        二、信息流动催生服务产业
        三、信息控制导向公共管理革新
        (一) 切断网络与社会集体抗争
        (二) 信息筛查与国际形象蒙羞
        四、信息流动形成新的鸿沟
        (一) 城乡差异
        (二) 国别差异
第三章 第二阶段 融合Ⅱ:互联网作为社会交往工具
    第一节 社会服务信息化初步实现
        一、政府公共服务联网
        (一) 网民互动
        (二) 网站发布
        (三) 网络公开
        二、企业商品服务在线交易
        (一) 社交类网站兴盛
        (二) 网购大环境成熟
        (三) 电子交易迅速增加
        三、家庭环境信息化
        (一) 网络扩散的新空间
        (二) 生活化的网络接入终端
        (三) 日益普及的家庭入网
    第二节 网络社会交往激活
        一、“非典”期间网络应用广泛
        二、网络社会交往频繁
        三、网络社会舆论生成
        (一) 舆论热点不断
        (二) 言论自由有度
    第三节 信息服务产业综合治理
        一、打击网络信息欺诈
        (一) 清除线上购物“陷阱”
        (二) 取缔非法社交活动
        (三) 保护游戏虚拟资产
        二、加强网吧治安整治
        (一) 消除治安隐患
        (二) 推行实名登记
        三、治理网络色情
        (一) 强化内容审查
        (二) 强化技术监管
        (三) 社会与家庭联动
        四、拯救网络沉迷
        (一) 减少冲突
        (二) 加强引导
    第四节 手机访问互联网
        一、手机联网
        二、手机社交
        三、手机分享
        四、手机产业
    第五节 小结:社会交往实现网络迁移
        一、网络交往服务综观
        (一) 电子邮件
        (二) 即时通讯软件
        (三) BBS论坛
        (四) 博客与微博
        二、网络社交活动开展
        (一) 信息更新
        (二) 话题讨论
        (三) 博客圈
        三、网络社会交往评价
        (一) 模式创新
        (二) 技术支撑
        (三) 虚拟世界
第四章 第三阶段 变革:互联网作为社会生活平台
    第一节 新的开始:无线互联网时代
        一、世博会全球在线观览
        (一) 网上知识竞赛
        (二) 线上博览线下服务
        (三) 升级城市通讯设施
        (四) 社会生活的网络预演
        二、上海实施“无线城市”战略
        (一) 三年行动计划
        (二) 建设无线城市
        (三) 三网融合
        (四) 信息服务产业新机遇
    第二节 未来:互联网与手机的重新定位
        一、互联的世界
        二、自由或限制
        三、信息的革命
        四、社会生活的平台
    第三节 回顾:互联网使用与中国社会的两个焦点话题
        一、青少年与互联网使用
        (一) 研究焦点
        (二) 媒介的焦点
        (三) 社会的焦点
        二、网络公共参与和舆论转型
        (一) 活跃的网络舆论
        (二) 公共参与和舆情监测
        (三) 网络话语与媒介格局
    第四节 结论一 良好的商业氛围助推上海互联网快速发展
        一、上海互联网发展速度仅低于北京
        二、上海移动互联网业务全国领先
        三、上海政府积极推动互联网使用
        四、上海有良好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第五节 结论二 互联网主导的媒介格局引发上海舆论转型
        一、全媒体时代
        二、网络汇聚舆论
        三、社交媒体的力量
        四、网络话语生态
        (一) 网络报道灵活
        (二) 网络媒体影响力大
    第六节 结论三 互联网引领的社会生活变革上海社会管理
        一、迅猛发展的互联网
        二、联接日常生活
        三、公共参与渠道
        四、政府监督渠道
        五、舆论风险的社会
    第六节 结语:上海互联网实现从技术、工具到平台的跨越
        一、上海互联网的发展与跨越
        (一) 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
        (二) 互联网作为信息工具
        (三) 互联网作为交往工具
        (四) 互联网作为社会生活平台
        二、互联网研究的多重视域
        (一) 文本材料的研究框架
        (二) 社会生活的研究框架
        (三) 技术发展的研究框架
        三、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的建议
        (一) 本研究的不足
        (二)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附录 验证:新闻报道与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以本地新闻为样本
        二、可能的局限与突破
        三、聚焦互联网相关议题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确定关键词
        二、标题检索及分析指标确立
        (一) 标题检索
        (二) 分析指标
        (三) 研究构想
    第三节 结论
        一、发展阶段划分准确
        (一) 快速发展期
        (二) 相继的高峰
        (三) 稿件波动
        (四) 具体的发展阶段
        二、各阶段议题分布指向不同的社会领域
        (一) 初始阶段经济新闻主导
        (二) 转向科教卫新闻
        (三) 转向社会新闻
        (四) 转向法制新闻
        (五) 科教卫新闻与法制新闻并存
        (六) 转向新闻均衡化
        三、从技术、工具到成为社会生活平台
        (一) 期盼网络经济
        (二) 进入快速发展期
        (三) 加速与社会融合
        (四) 互联网使用需要引导
        (五) 均衡化趋势
        四、对于框架理论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一、基本史料(含档案资料、地方志、文献汇编、报纸杂志等)
    二、中文着作(含译着)
    三、中文论文
    四、外文着作及论文
    五、电子文献及互联网资料
    六、深度访谈材料
论文相关科研成果
后记

(10)中国民营企业红筹上市架构法律问题研究 ——以协议控制模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红筹概述
    第一节 红筹上市的概念和优劣
        一、 红筹上市的概念
        二、 红筹模式的优劣
    第二节 中国民企红筹上市历年市场回顾
        一、 萌芽期(1999-2000)
        二、 发展期(2001-2003)
        三、 推动期(2004-2006)
        四、 高潮期(2007-2010)
        五、 转折期(2011-至今)
    第三节 红筹上市基本步骤
        一、 境外注册离岸公司
        二、 收购境内公司权益
        三、 主要红筹架构图
第二章 协议控制模式概述
    第一节 协议控制模式概念
        一、 概念及由来
        二、 协议控制模式架构图
    第二节 主要协议内容
        一、 独家咨询和服务协议
        二、 业务经营协议
        三、 股权处置协议
        四、 股权质押协议
        五、 授权委托书
    第三节 案例分析——中国秦发
        一、 企业背景
        二、 红筹过程
        三、 案例分析
第三章 协议控制模式法理分析
    第一节 协议控制模式的优点
        一、 利于民营企业境外融资
        二、 创始人不失控制权
    第二节 协议控制模式的缺陷
        一、 协议的效力问题——支付宝股权转让风波
        二、 协议的稳定性问题——土豆网创始人离婚纠纷
    第三节 协议控制模式的政策障碍
        一、 并购政策障碍
        二、 外汇政策障碍
第四章 对协议控制模式的监管及建议
    第一节 对协议控制模式的监管
        一、 我国监管的漏洞
        二、 我国应实行的监管态度
    第二节 对协议控制模式的相关建议
        一、 修改《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二、 加强事后监管,实行信息披露制度
        三、 统一对协议控制模式的态度
        四、 建立多层次国内资本市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中华网关闭志杰事件 :一个管理咨询公司的“意外死亡”(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冲突视域下涉警网络舆情协同管控策略研究[D]. 徐岩.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2]W公司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构与实施[D]. 赵炜.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D]. 周婧.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6)
  • [4]上海南市难民区研究(1937—1940)[D]. 王海鸥.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5]中国当代大学题材长篇小说研究(1949-2013)[D]. 郑飞.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6)
  • [6]中国网络流行语二十年流变史研究[D]. 于鹏亮.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1)
  • [7]当前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几个问题研究[D]. 严青.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8]政府面对网络媒体冲击的困境分析与对策研究[D]. 张云江. 云南大学, 2012(06)
  • [9]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研究(1994-2011)[D]. 史志高.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3)
  • [10]中国民营企业红筹上市架构法律问题研究 ——以协议控制模式为例[D]. 李颖菲. 华东政法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CDC关停智杰事件:管理咨询公司“意外死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