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秩序不完备与暴力行为分析

农业秩序不完备与暴力行为分析

一、农业订单的不完全性及败德行为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金银亮[1](2020)在《林业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成因与经营绩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以林业企业为主体的工商资本进山入林已有20多年,林业企业投资林业意愿较强,进山入林速度较快;总体经过了三个阶段,不同阶段林业企业进山入林政策法律与市场环境不同,但林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受到政府过度管制、产权保护不力的困扰,增加了林业企业经营成本,影响林业企业进山入林意愿;有必要梳理林业企业进山入林后承担哪些制度性交易成本,确定其成因,研究制度性交易成本影响林业企业经营绩效的理论机理以及影响方向、程度等。制度性交易成本不同于市场交易成本,同时也不等同于制度成本;制度成本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成本,是制度运行、实施必须支付的成本;另一部分是非必要成本,即制度性交易成本,主要来源于政府过度管制和产权保护不力,对企业是一种负担,是被迫或变相被迫的,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得不与政府官员打交道、不得不处理因此发生的各种冲突、纠纷和损失导致的成本,是“非对等、非自愿耗费”的,属于非必要成本,抑制市场功能发挥、增加市场不确定性,风险更大、不可控因素更强。林业企业受到的政府过度管制主要是采伐许可管制,现行采伐许可管理制度加剧了林业企业采伐指标供需不均衡,采伐指标分配不公开、不透明;林业企业办理采伐许可难度较大,为了获得采伐许可证,出现林业企业寻租、政府官员抽租、其他主体攫取租金的现象。在产权保护不力方面,主要是权属纠纷和流转合同纠纷,表现在政策法律变化引起的权属纠纷,不同时期林权流转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林权流转合同的期限与租金支付方式存在较大风险,林权流转合同法律效力较弱等;林业企业为了保护其产权安全性,不得不增加成本支出,由此增加林业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在对林业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成因理论分析基础上,以广西、广东9家营林型林业企业进行案例研究,并对具有营林环节的上市企业进行计量分析,发现林业企业受到政府过度管制主要是在采伐制度实施环节,包括采伐指标分配、采伐许可及自由裁量权等,林业企业办理采伐许可过程中受到了来自于农户、村委会、乡镇林业站、乡镇政府、林业局等机构的制约,为了维护与上述主体关系,会采取公关等措施,增加林业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在产权保护不力方面,发现林权纠纷多发频发,显着影响林业企业正常经营。在计量分析上,政府管制增加了林业企业获得行政许可难度,采伐数量受到一定限制,挤占用于生产的资金,增加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通过进一步对异质性企业进行划分后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林业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受政府管制影响更大。在产权保护方面,林权保护对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影响不够显着。相比于大规模企业,政府管制对于小规模林业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影响更大,更大程度增加了小规模林业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将林业企业所在地“开埠通商”时间作为产权保护的工具变量、交通运输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作为政府管制的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后,发现采伐许可管制、林权纠纷是林业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来源的结果依旧具有稳健性。将森林采伐限额、集体林权改革作为政府管制、产权保护的替代变量回归后发现距离集体林权改革的时间越长,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越大,森林采伐限额数量对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有显着性影响。在林业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影响绩效机理分析上,采伐许可管制增加了林业企业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林权纠纷增加企业产权保护成本,影响林业企业融资能力,降低林业企业盈利能力。制度性交易成本影响林业企业创新水平,降低林业企业创新能力,复杂繁冗的行政审批降低创新时间,扭曲资源配置价格,导致资源错配;林权纠纷增加创新“外溢性”和企业产权保护成本,降低企业创新意愿。在上述理论分析基础上,选取林业上市企业进行计量分析,发现制度性交易成本对林业企业经营绩效产生显着负面影响,显着降低林业企业创新水平和创新能力,进而降低林业企业经营绩效。在政策建议上,应该增强森林经营方案法律效力;强化林权流转合同法律效力;增加人工林经营最高期限与收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的规定。

姜健[2](2019)在《农药使用道德风险的发生与防范研究 ——基于蔬菜种植户的调查》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正在由温饱型向享受型升级,对蔬菜质量安全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偏好绿色、有机等安全蔬菜。在蔬菜市场中,由于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蔬菜种植户(简称“菜农”,下同)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即使认识到使用不安全农药、超量使用农药、不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等违规行为可能产生的危害,但受利益驱使仍然可能存在上述行为,进而发生道德风险(Moral Hazard)。菜农使用农药发生道德风险,导致安全蔬菜有效供给不足,直接影响我国蔬菜质量安全及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也使得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营养、新鲜、优质的农产品,减少无效、有害的农产品供给,是我国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方向。因此,厘清菜农“道德风险”问题的发生机理,找到影响菜农道德风险发生的显着因素,提出防范、规避菜农道德风险发生的针对性措施,就成为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以“农药使用道德风险的发生与防范研究”为题,对菜农农药使用行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菜农使用不安全农药、超量使用农药、违反农药安全间隔期三个层面了解菜农道德风险发生的现状,探讨菜农农药使用过程中道德风险发生的内在机理,找寻影响菜农农药使用道德风险发生的因素,在借鉴国外农药管理经验和国内外其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提高菜农农药使用水平,降低蔬菜农药残留,保障蔬菜质量安全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Principal-agent Theory)和博弈论(Game Theory)等相关理论,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利用辽宁省396户菜农的调查数据,测度菜农农药使用道德风险的发生状况,分析验证菜农农药使用道德风险发生的作用机理,从菜农使用不安全农药、超量使用农药、不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等三个层面对菜农道德风险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菜农道德风险发生的针对性措施,为政府规范菜农施药行为,保障蔬菜质量安全提供决策参考。本研究共分九章,主要研究内容可概括为六部分:(1)菜农农药使用道德风险理论分析。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期望效用理论阐释菜农农药使用道德风险的发生机理,认为菜农是否发生道德风险取决于菜农农药使用的预期总效用,菜农农药使用道德风险的发生会受到菜农个体特征、种植特征、政府规制特征、市场主体特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特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从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视角分析政府规制与菜农发生道德风险的作用关系,发现政府检测频率与政府处罚严厉程度是影响菜农道德风险发生的重要因素;从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非合作单次博弈及多次重复博弈的视角,分析市场主体与菜农发生道德风险的作用关系,发现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市场中信息的有效传递、消费者的信息甄别水平、绿色安全蔬菜能否高价销售以及邻里效应等是影响菜农道德风险发生的重要因素;从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视角分析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与菜农发生道德风险的作用关系,发现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对菜农发生道德风险有约束作用,扩大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监督范围对于防范菜农道德风险的发生具有正向作用。通过理论分析,构建政府、市场、组织共同防范菜农道德风险的理论框架。(2)菜农道德风险的测度。对396名样本菜农的个体特征、经营特征、政府规制特征、市场特征、农合合作经济组织特征进行描述分析;开发量表并运用因子分析降维的方法测度菜农农药认知能力;测量菜农农药使用行为;基于菜农农药使用认知能力与农药使用行为的交互分析,测度菜农农药使用道德风险的发生状况。结果显示:使用不安全农药的148名样本菜农中,有80名样本菜农对不安全农药的危害性有认知能力,发生了使用不安全农药道德风险;超量使用农药的152名样本菜农中,有84名样本菜农对超量使用农药的危害有认知能力,发生了超量使用农药道德风险;违反农药安全间隔期的160名样本菜农中,有65名样本菜农对违反农药安全间隔期的危害有认知能力,发生了违反农药安全间隔期道德风险。(3)菜农使用不安全农药道德风险影响因素。基于期望效用理论构建菜农使用不安全农药道德风险分析框架,提出两条研究假设;利用二元Logit模型与OLS回归模型对菜农使用不安全农药道德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在菜农使用不安全农药道德风险影响因素的模型参数估计中,风险类型、价格影响、合作组织、售前检测、宣传培训与农药补贴对菜农使用不安全农药道德风险发生均在1%水平上显着。具体来说,菜农的风险类型在1%水平上显着影响菜农使用不安全农药道德风险的发生;家庭经济条件越不好的菜农,其发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菜农是否加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市场价格因素分别在1%和5%水平上显着影响菜农发生道德风险;政府售前检测、宣传培训、农药补贴与政府处罚程度等因素,也分别在1%和5%水平上对菜农发生道德风险具有显着的约束力;而销售合同与种植监管对菜农发生道德风险的影响不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4)菜农超量使用农药道德风险影响因素。通过构建损害控制(damage-abatement)模型建立菜农超量使用农药的道德风险分析框架,提出四条研究假设;利用OLS回归模型和Probit回归模型对农药的作用和菜农发生道德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农药投入对蔬菜产值影响的参数估计中,农药投入在1%水平上正向显着影响菜农的蔬菜种植收益;在菜农超量使用农药道德风险影响因素的模型参数估计中,价格影响、产量影响、邻里效应、合作组织、销售合同、售前检测、处罚程度及风险类型对菜农超量使用农药道德风险的影响均在1%水平上显着。具体来说,市场收益保证是影响菜农发生道德风险的显着因素;产量影响与价格影响均在1%水平上显着影响菜农超量使用农药道德风险的发生;售前检测及违规处罚程度因素可以降低菜农道德风险发生的概率;是否加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及销售合同分别在1%和5%水平上负向影响菜农道德风险的发生;而宣传培训与种植监管对菜农发生道德风险的影响并不显着。(5)菜农违反农药安全间隔期道德风险影响因素。构建菜农违反农药安全间隔期道德风险分析框架,提出四条研究假设;利用Logit模型与OLS回归模型对菜农发生道德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菜农违反农药安全间隔期道德风险影响因素的模型参数估计中,价格影响与风险类型对菜农违反农药安全间隔期道德风险的影响均在1%水平上显着。具体来说,政府规制中的售前检测与宣传培训分别在10%和5%水平上显着影响道德风险的发生;销售合同、种植监管及处罚程度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邻里效应显着影响菜农道德风险的发生;价格影响因素在1%和5%水平上显着影响菜农道德风险的发生;是否加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5%和10%水平上负向影响菜农道德风险的发生。(6)菜农农药使用道德风险的防范。基于上述发现,以防范菜农农药使用道德风险、保障蔬菜质量安全水平为目的,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本文从经济、社会、法律三个视角提出规范菜农农药使用行为的政策重点,并提出以下三方面的对策建议:第一,政府应加强农药零售商监控体系及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加大农药残留检测力度,培养农业技术人才,提供技术指导,普及农户生产行为诚信体系,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第二,市场方面,菜农应加强道德修养,提高质量安全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完善蔬菜市场体系,加强蔬菜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带动能力。第三,提高菜农组织化程度,完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加强对组织成员的管理和监督。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第一,研究视角上,本研究将消费者和蔬菜生产者纳入委托-代理分析框架,从菜农农药使用行为中使用不安全农药、超量使用农药、违反农药安全间隔期三个层面,对菜农发生道德风险的作用机理进行阐释和验证,拓展了对农户行为研究的视角,是对已有文献的有效补充,因而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第二,研究内容上,本研究从菜农使用不安全农药、超量使用农药、违反农药安全间隔期三个层面分析菜农的道德风险问题,分别涵括蔬菜生产中的产前、产中和产后三个阶段,而以往对农户农药使用行为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产中的研究,本研究内容更加全面;本研究不仅阐释了菜农道德风险发生的影响因素,还从经济、社会、法律三个视角确定了防范菜农道德风险的政策重点,从政府、市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三个层面提出了防范菜农道德风险的具体措施,内容也更为系统;本研究以菜农对使用农药产生后果的认知及发生的行为将菜农分类,对菜农的认知与农药使用行为进行交互分析,以菜农对违规用药行为的危害性是否认知,在使用农药过程中是否发生了使用不安全农药、超量使用农药、违反农药安全间隔期的行为作为依据,测度菜农农药使用道德风险,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黄梦思[3](2018)在《“农业龙头企业+农户”渠道“复合治理的挤出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产业化是有效解决小农分散经营中生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交易成本高等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探索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农业龙头企业+农户”作为一种在小规模生产基础上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带动了超过全国四分之一的农户,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化的主导模式。相关资料和调研结果表明,“农业龙头企业+农户”经营组织在推动技术进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确实发挥了显着作用。然而,在现实“农业龙头企业+农户”模式交易中,农户经常出现正式契约违约现象,反而重新选择传统市场交易,这导致“农业龙头企业+农户”渠道出现稳定性差和绩效低等问题。从交易治理理论视角看,我国农产品交易市场上客观存在正式契约治理和传统社会规范治理共存的复合治理现象,农户在“农业龙头企业+农户”模式交易中违约的实质是具有现代化特征的正式契约交易治理转换到传统的社会规范交易治理,即“农业龙头企业+农户”渠道复合治理中传统社会规范治理对正式契约治理的“挤出效应”,这种“挤出效应”与正式契约交易治理是所有经济体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的理论观点相矛盾。因此,本研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关系治理理论等交易治理理论,构建了“农业龙头企业+农户”渠道“复合治理的挤出效应”的形成机理、渠道稳定性和交易绩效的理论框架,运用该理论框架揭示“农业龙头企业+农户”渠道“复合治理的挤出效应”的形成机理,探究“复合治理的挤出效应”对渠道稳定性和交易绩效影响,提出规避正式契约被违约的主要措施。本研究围绕上述主题展开如下四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基于上述理论框架,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农户”治理机制选择的影响因素模型,从交易特性和关系特性揭示复合治理中“挤出效应”的形成机理;其次,采用交互模型对“复合治理的挤出效应”与渠道稳定性和交易绩效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深入探讨规避“复合治理的挤出效应”负面影响的调控措施;第三,从正式契约功能视角展开深入研究,比较不同类型“复合治理的挤出效应”中渠道稳定性的现状,检验“复合治理的挤出效应”与渠道稳定性的关系是否受到正式契约功能的影响;最后,将信任纳入到以正式契约为主的二维复合治理模型,考察治理机制(正式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与渠道稳定性的关系机理,并深入探讨人情对治理机制与渠道稳定性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为规避正式契约被违约提供解决措施。本研究的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渠道“复合治理的挤出效应”形成机理实证研究表明: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农产品交易市场上客观存在正式契约治理和传统社会规范治理共存的复合治理现象;资产专用性和关系风险对正式契约治理的继续使用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市场不确定性对正式契约治理的继续使用存在显着的负向影响;资产专用性和关系风险对传统社会规范治理的使用存在显着的负向影响,而市场不确定性对传统社会规范治理的使用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在正式契约治理和传统社会规范治理共存的复合治理中,市场力量改变了农户预期,这导致传统社会规范治理对正式契约治理产生挤出,即市场不确定是“复合治理的挤出效应”形成的主要因素。(2)渠道“复合治理的挤出效应”对渠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传统社会规范治理对正式契约治理的“挤出效应”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户”渠道稳定性产生显着负向影响,这意味着“复合治理的挤出效应”破坏了“农业龙头企业+农户”渠道稳定性,有效地解释了我们所观察到的农户违约现象;农户法律意识对“复合治理的挤出效应”和渠道稳定性之间关系具有显着的负向调节作用;渠道稳定性对提高交易弹性绩效、交易销售绩效均有直接的贡献。(3)契约功能视角下不同类型的“复合治理的挤出效应”对渠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正式契约控制功能和协调功能均对渠道稳定性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传统社会规范治理对正式契约控制功能的“挤出效应”对渠道稳定性存在显着的负向影响,而传统社会规范治理对正式契约协调功能的“挤出效应”对渠道稳定性正向影响不显着。这意味着只有“复合治理的挤出效应”I破坏了“农业龙头企业+农户”渠道稳定性,也有效地从契约自身视角解释了农户违约。(4)信任视角下渠道“复合治理的挤出效应”的调控机制研究表明:正式契约治理和信任均对渠道稳定性产生显着的直接影响,且正式契约治理和信任的联合使用对渠道稳定性存在显着的积极作用,这意味着正式契约治理和信任在提高渠道稳定性方面存在互补关系;人情对正式契约治理与信任构成的复合治理与渠道稳定性之间的正向关系存在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本研究的创新和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从渠道“复合治理的挤出效应”视角有效地揭示农户违约现象的本质,研究视角具有新意。从国内外研究成果看,相关研究主要针对渠道治理机制的选择展开。即便少数文献研究了治理机制的复合治理问题,但也仅仅研究复合治理(即正式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的替代关系或互补关系,对以正式契约治理为基础的传统社会规范治理的复合治理专门研究不多。本研究基于渠道交易治理的相关理论,构建了“复合治理的挤出效应”形成机理及其与渠道稳定性和交易绩效的理论框架,从正式契约外部因素(交易特性和关系特性)以及正式契约内部因素(功能差异性)有效地揭示“农户违约”的现实问题;2)运用交互模型实证分析渠道“复合治理的挤出效应”、渠道稳定性和交易绩效的关系,分析手段具有科学性。目前国内相关文献的研究方法以案例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为主。由于通过随机抽样进行实地调查的演绎性实证研究不仅可以验证和发现新理论观点,而且具有科学性,因此本研究采用交互模型作为分析手段;3)重点从信任视角探讨规避农户违约的调控措施,不仅与现有研究趋势保持一致,而且对现实具有贴切的解释。而其实践意义在于:依据研究结论提出根据交易特征和关系特征签订差异化的正式契约、适度使用正式契约控制功能和重视正式契约协调功能、增强农户法律意识、重视非正式治理机制人情和信任在交易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根据交易情况联合使用治理机制等建议对于农户与农业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和提高交易绩效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对于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交易关系、加强市场监督、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其他组织积极发挥作用、促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王艺霖[4](2018)在《新疆棉花价格保险可行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花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和纺织工业原料,对农业、农村乃至国内经济发展均有着重要意义。新疆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2017年我国的棉花总产量达到548.6万吨,其中新疆棉花的产量就达到408.2万吨,占全国棉花产量的74.4%。新疆棉花产业的稳定对我国棉花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关系着新疆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对维护边疆稳定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从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向棉花价格保险的转变出发,运用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分析新疆棉花价格保险的可行性。首先以涉棉补贴政策为背景,分析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现有不足之处以及实施棉花价格保险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索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下的改革棉花价格保险的可行性。本论文立足在经济上、管理上、技术上的可行性及供需理论,分别从经济角度、管理角度、技术角度对棉花价格保险可行性进行详尽分析,采用二元Logit模型对棉花价格保险可行性农户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利用ARCH(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ity model,自回归条件异方差)及其扩展模型对中国棉花期货市场进行研究,再运用访谈法对保险公司出台棉花价格保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由于棉花价格保险所保对象是有生命的植物,具有普通的商业保险所不具备的特征,因此需要对棉花价格保险实施障碍性因素进行评述。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我国棉花宏观政策的制定提供指导和借鉴。本论文的主要结论有五点:第一,棉花价格保险模式下棉农选择购买行为,棉农对棉花价格保险有支持态度,棉花价格保险政策实施是具有可行性的。第二,政府政策对棉农提供适当和有效的刺激以及支持,可以正向地影响棉农的选择,有效地实现政策的预期目标。第三,在优化棉花价格补贴政策改革的环境下,国家对保险公司实施棉花价格保险行为持支持态度,可以正向影响保险公司出台棉花价格保险。第四,农产品市场与金融服务行业相结合可以推进国家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第五,合理制定棉花宏观调控政策,这将对新疆棉花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刘建徽[5](2017)在《订单农业主体协作选择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框架下,主体间的充分协作是其理论本质和实践必然。实践中,基于农业经营主体间充分协作的农业经营模式层出不穷,诸如订单农业模式、对接模式等等。事实上,由于不同订单农业组织形式所对应的协作主体间控制强度和利益联结紧密程度不同,在订单农业中,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着协作主体以及具体协作形式的选择问题。本研究基于订单农业具体组织形式的演化与现实考察,聚焦的科学问题是:订单农业中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协作选择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影响其进行协作选择的?为此,本研究借鉴相关理论,在概念界定和对订单农业发展一般规律揭示的基础上,搭建相应的理论分析框架,明确订单农业中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作的理论必然性,然后从协作主体选择和协作形式选择的结构性维度实证订单农业主体协作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为完善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促进订单农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证证据。(1)研究内容(1)订单农业研究经验借鉴与理论基础。回顾国内外关于订单农业研究的相关成果,从订单农业的绩效与利益、合同设计和履约、协调运行机制及风险、经营主体参与订单农业意愿、协作组织形式及影响因素等方面梳理相关研究,总结研究经验。同时,借鉴契约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合作博弈理论和分工理论等理论,以此奠定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2)订单农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规律性。对美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订单农业发展经验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其订单农业中主体协作选择的经验,从共性特点和差异性比较两个维度对发达国家实践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发达国家订单农业主体协作选择的一些发展规律和特征,并得出相应发展启示。(3)订单农业主体协作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情景设置——主体界定——行为选择——运行绩效”四维理论分析框架予以论证,力争在不完全契约和交易成本的理论情境下,解构协作参与主体、剖析其协作形式、运用博弈论厘清协作主体选择和协作形式选择的内在机理,从而为在现实层面评估订单农业运行绩效、多维度多层次实证订单农业主体协作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石。(4)订单农业主体协作选择的现状与评价。对订单农业主体协作选择的总体情况进行概述,分别从农户视角揭示订单农业协作主体选择特征、合作社和涉农企业层面的订单农业协作形式选择特征,进而对订单农业协作选择绩效进行评价,为实证分析订单农业主体协作选择的影响效应提供坚实的经验支撑。(5)订单农业中协作主体选择的实证分析。从农户视角出发,实证分析农户在订单农业中,与多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协作选择的问题。梳理可能影响农户协作主体选择的内外部因素,包括个体及经营特征、市场特征、订单特征以及制度保障等,利用农户调查数据,构建实证分析模型,实证测度不同因素对农户在订单农业协作主体选择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效果。(6)订单农业主体协作形式选择的实证分析。分别从合作社和涉农企业视角,实证分析两类经营主体在订单农业中的协作形式选择问题,即选择三种主体共同参与的拓展型协作形式,还是选择两种主体相互协作的基本型协作形式。通过梳理经营条件、订单特征和外部环境等影响合作社和企业选择协作形式的因素,运用合作社和企业调查问卷,构建实证分析模型,测度各个因素对合作社和企业在订单农业协作形式选择的影响作用效果。(2)研究结论(1)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间充分协作是发达国家订单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通过对美、法、日三国订单农业发展经验的总结,发现各国虽然要素禀赋不同,订单农业发展中参与主体重要程度不同,订单农业发展模式不同,但各国订单农业的良好发展均与农业经营模式密切相关,都需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其提供社会化服务,都离不开健全的制度保障体系。通过进一步凝练发现,发达国家订单农业开展的过程中,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间的充分协作是订单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存在协作对象多样化、协作内容纵深化和协作模式多元化等三重特征事实,这也是我们搭建理论分析框架和揭示我国订单农业中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作的重要前提支撑和理论起点。(2)理论分析表明,从订单的属性来看,其本身就是一个不完全契约类型,主体间协作的最终目的实质就是为了化解交易成本。从协作主体选择机理来看,当农户面临较大的搜寻成本和信息成本时,一般会选择同家庭经营型主体协作开展订单农业,以节约交易成本;当市场分工细化、产业化推进和商品化提升,农户面临较大的决策成本、讨价还价成本时,一般会选择与组织化经营主体和市场化经营主体协作;在监督成本和违约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农户一般会选择同组织化经营主体协作开展订单农业。从协作形式选择机理来看,在没有相应制度保障的前提下,拓展型协作形式是首要选择,但若制度保障及时补位、政府角色的介入以及资产专用性的投入要求,基本型协作形式也会成为协作主体的重要选择,其整体效率和福利效应同拓展型协作形式差别甚微。这也从侧面揭示在订单农业协作中应当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边界。(3)农户、合作社、涉农企业对参与订单农业协作的绩效感知存在差异,总体而言订单农业协作绩效不足。其一,农户对参与订单农业协作的绩效感知不强,其对订单农业协作主体选择更多的受到非绩效因素影响。样本农户对订单农业绩效的感知表现出以下两种特征:一方面,除降低生产成本的差异较为明显之外,其余增加经营收入、提高农产品质量、稳定或提高产品销售价格以及降低销售成本等4个绩效指标的表现较为相似,表明对农户而言无论与哪一类订单农业主体签订合同,由此带来的绩效感知除降低生产成本之外几乎是无差别的;另一方面,农户对订单农业的绩效感知主要集中在“好处一般”,如对增加经营收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感知,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目前农户参与订单农业协作带动农业提质增收降成本的作用有待挖掘。其二,参与不同协作形式的合作社对订单农业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经营收入的绩效感知差异较大。其中,选择拓展型协作形式的合作社对订单农业降低生产成本的感知相对较为强烈,而选择基本型协作形式的合作社对订单农业增加经营收入的感知相对较为明显。这表明,无论选择哪种类型的协作形式开展订单农业,对于合作社来说作用都相对有限,并没有实现从降低生产成本到增加营业收入的完美过渡。其三,对于涉农企业而言,通过订单农业实现原料稳定的供应是其最基本的目标,而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和稳定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是维系企业参与订单农业的纽带。然而,对企业来说订单农业协作依然存在不足之处,其中,订单农业对选择基本型协作形式的企业在农产品的质量提升上作用相对有限,而且也没有获得期望的政府支持。这表明,选择基本型协作形式的涉农企业实力较弱,尚未达到对农产品质量严格把关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条件,而且也得不到政府的足够重视和政策扶持。(4)从农户视角来看,其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作受个体及经营特征、市场特征、订单特征、制度特征等四个维度因素影响。具体来说,在个体及经营特征方面,随着农户对于订单农业认知程度的提高和参与订单农业时间的增长,相比较家庭经营型农业经营主体,其选择市场化经营主体协作开展订单农业的概率会增加。而受教育程度高、无务工经历的农户会更倾向于选择组织化经营主体进行协作。在市场特征方面,市场距离和市场价格波动都会对农户选择市场化主体和组织化主体协作开展订单农业有重要影响,但二者的影响方向并不相同。随着市场距离增加,农户更愿意选择同家庭型经营主体进行协作开展订单农业,但当地农产品市场价格越稳定,相比较家庭经营型经营主体,农户更愿选择同市场化经营主体协作开展订单农业。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对选择组织化经营主体协作开展订单农业的影响并不显着。在订单特征方面,订单形式、订单价格类型和资产专用性等均对农户选择市场化经营主体开展订单农业协作有重要影响。若农户签订的合约类型是“生产合同”,其更倾向于选择市场化经营主体进行协作;若签订的是“生产销售型合同”,其更倾向于选择同组织化经营主体进行协作。若农户选择“保底收购”订单价格类型,其更倾向于选择同市场化经营主体协作开展订单农业,但这对其在家庭经营型主体和组织化经营主体间选择的影响并不显着。此外,若签订订单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没要求有大棚畜舍等配套投入或预付保证金,将直接导致农户选择同市场化经营主体和组织化经营主体协作开展订单农业的意愿下降。最后,在制度特征层面,如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满足农户的融资担保需求,农户一般会选择市场化经营主体和组织化经营主体进行协作。但若要求农户不履约要承担相应损失的话,农户一般会选择市场化经营主体协作开展订单农业。(5)从合作社视角来看,经营条件、订单特征和外部环境对合作社开展订单农业协作形式的选择产生不同影响。发起人性质、经营收入、管理者能力和订单类型是合作社选择拓展型协作形式的关键因素,社员规模和政策支持是合作社选择基本型协作形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发起人组织影响能力越大的合作社选择拓展型协作形式的概率越高。合作社经营收入越高就有越大概率选择拓展型协作形式。负责人管理能力越强的合作社选择拓展型协作形式的概率越高。订单农业中签订产销合同的合作社比签订生产或者销售合同的合作社更倾向选择拓展型协作形式。社员规模越大的合作社选择拓展型协作形式的可能性越低,越倾向于选择“合作社+农户”或是“合作社+企业”的协作形式。此外,具有政策支持的合作社选择拓展型协作形式的可能性越低,更倾向于在订单农业中选择基本型协作形式。(6)从企业层面来看,企业禀赋条件特征、订单农业模式特征和外部要素环境特征三个内外结合的特征维度对协作形式选择有重要影响。具体而言:一方面,从各因素影响方向上看,参与年限、订单农业效果和订单履约率表示的订单农业模式特征对企业的订单农业协作形式选择的概率具有正向影响,即参与年限越长、订单农业效果越好、订单履约率越高,企业参与订单农业协作的可能性越大,而订单价格类型则具有负向影响,即定价方式越倾向于固定价格,则企业选择参与订单农业协作的可能性将降低;涉农企业级别、固定资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表示的企业禀赋条件特征对企业的订单农业协作形式选择具有正向影响,其中,涉农企业级别越高、固定资产规模越大,企业越倾向于选择拓展型协作形式;市场竞争状况和贷款难易程度表示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的订单农业协作形式选择概率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而政府政策作用则具有正向影响。即市场竞争状况越激烈、贷款难度越大、政府政策作用越大、农产品市场风险越大,企业越倾向于选择拓展型订单农业协作形式。特别地,农产品市场风险对企业选择基本型协作形式的概率影响显着为负,而对其选择拓展型形式的概率显着为正;市场占有率对企业选择拓展型协作形式的影响显着为正,而对企业选择基本型协作形式的影响不显着。另一方面,从各因素影响程度来看,在具有显着正向影响的因素中,订单履约率的影响程度最大,订单农业效果次之,而农产品市场风险最小;在具有显着负向影响的因素中,市场竞争状况的影响程度最大,订单价格类型次之,而贷款难易程度最小。研究还发现,具有显着正向影响的因素对企业选择拓展型协作形式概率的影响程度比其选择基本型协作形式的大,而具有显着负向影响的因素对企业选择基本型形式概率的影响程度比其选择拓展型形式的大。此外,经营年限表示的企业禀赋条件特征对企业订单农业协作形式选择概率没有显着影响。(3)论文的创新之处(1)搭建理论分析框架,从交易成本结构和契约博弈视角探究订单农业主体行为选择偏好及其均衡。构建“情景设置——主体界定——行为选择——运行绩效”理论分析框架,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交易成本结构角度探究农户的订单农业协作主体选择偏好,然后运用契约博弈,基于不同情境,解析协作形式选择的均衡条件。研究体现了一定的理论交叉运用,相较现有研究有一定特色。(2)从结构维度剖析订单农业主体协作选择机理。研究将订单农业主体协作选择细分为协作主体选择和协作形式选择两类。前者主要分析农户在订单农业中选择协作主体的内在作用机理,后者着重分析合作社和涉农企业在订单农业中协作形式选择的一般规律。相较已有文献,本研究拓展和细化了协作选择机理,在研究内容上有一定特色。(3)基于不同主体视角,实证方法的复合运用。从农户、合作社、企业三个视角分别实证协作主体及协作形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个体及经营特征、市场特征、订单特征以及制度保障对农户协作主体选择的影响效应,分别实证经营条件、订单特征和外部环境等因素对合作社和企业协作形式选择的影响,研究方法运用有一定特色。

徐良培[6](2014)在《农产品供应链协同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一个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大国。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11年农产品社会物流总额为2.63万亿元,2012年同比增长4.5%,达到2.75万亿元,2000-2012年平均增长高达8.4%,农产品的稳定流转和价值实现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加速,企业面对的外部环境愈加复杂,产品或企业之间的竞争已逐步转化为其各自所属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也从局部优化的分布式管理模式、整体优化的集中式管理模式逐步发展到整体和局部协调优化的协同管理模式,其关注的首要目标不再是降低成本,而是提高供应链的快速响应能力、顾客满意度以及整体竞争能力。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关键是供应链协同,即指供应链合作伙伴采取某种合作机制在业务流程、组织及信息等方面有机整合、协同发展,从而提高供应链的总体竞争能力,实现供应链的共同目标。良好供应链协同效果建立在高效的协同机制上,只有建立合理高效的协同机制,供应链协同的稳定态才能得以长期保持。有基于此,本文以农产品为目标,以我国农业产业化中最常见最具代表性的“农户+公司”型供应链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利用供应链管理、信息协同、灰博弈等理论,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从收益风险分配、信息共享以及信任的视角探讨了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协同机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梳理并厘清了农业产业化、“农户+公司”型一体化、农产品供应链、农产品供应链协同、农产品供应链协同机制的概念关系及演进过程,重点探讨了农产品供应链的运作模式和合作过程,比较了农产品供应链和传统工业品供应链的协同过程的异同。第二,基于信息熵理论比较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几种基本运行模式,并实证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的物流效率状况,藉此强调了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协同的存在一定的现实需求。实证表明,供应链管理中信息流动的不确定性的大小体现供应链的运作效率,而供应链运作模式又会影响供应链中信息的运行。从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熵的比较分析来看,以大型零售企业和物流中心为核心组织的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是我国目前农产品供应链的相对合理选择。最后,通过信息理论对农产品供应链的协同价值进行建模分析可知,公司和农户在现货交易和契约交易两种模式选择下,契约交易模式下的农产品供应链能获得更大的协同价值。因此,优选合适的农产品供应链,整合和协同其运作流程尤其是上游流程,对联结农民和市场、提高农民收入、稳定农产品市场供求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三,以我国农业经济中较为典型的农产品供应链协同模式为研究对象,以灰博弈理论为理论基础,以链中农产品加工企业为关注核心,分别对专用性差异及“期权+保险”条件下农产品供应链的协同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农产品供应链协同中收益和风险合理分配的一般机理。结果表明,供应链协同机制通常通过组织之间的契约合同或专有性投资等来实现。当农产品存在专用性差异且面对动态价格环境时,要实现农产品供应链协同,必须在判断产品专用性强度的基础上,对农产品未来的市场价格进行合理预测,对激励惩罚机制作出理性安排。期权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农业保险的经济补偿与风险保障有利于农民和公司与期权市场的对接,有利于促进农产品供应链收益分配协同运作机制的形成与实施,对于稳定农产品生产、平衡农产品供求、促进农业产业化及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第四,供应链协同信任属于组织信任的范畴,是供应链节点成员面向未来不确定性时彼此间的一种承诺和相互信赖。信任是农产品供应链协同合作的基石。本文以“农户+公司”型二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从机会主义防范、相互依赖及利益公平三个角度,引入了政府补贴、利润返补、专用性损失、保险费和期权费五个变量,并以动态价格下的信任进化灰博弈模型为基础,探讨了农产品供应链协同过程中信任的显示机制,明晰了基于信任的农产品供应链协同稳定运作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信任机制的完善程度是影响供应链协同运行的核心要素。农产品供应链中节点主体能否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供应链信任机制的健全与展现十分关键。在动态条件下,当政府补贴、利润返补、专用性损失、保险和期权以适当的形式组合实施或综合利用时,“信任”可以成为农产品供应链协同中的一种进化稳定策略,信任机制的效能能够得到完全发挥,供应链可以通过学习机制实现最大的协同收益。第五,信息共享是提高供应链的协同水平、整体绩效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但供应链中众多的不确定性引致的信息共享风险和阻力抑制了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共享信息的积极性。因此,必要的技术手段和信息共享激励机制的合理设计是农产品供应链协同过程中实现信息共享的核心关键。本文在对农产品供应链中的主体行为进行基本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提高农产品供应链中主体信息共享努力水平的激励机制,并据此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无论信息是否非对称,信息共享的努力水平与激励系数、滞后收益系数、努力成本系数、风险规避系数以及外界噪音呈现一定数据比例关系。综合考虑和妥善配置各种系数,尽管手段较为复杂、操作较为困难,但对于规范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共享的外在环境,提高农产品供应链的整体得益,以及稳定农产品供应链中信息共享合作伙伴关系均可以模型均衡解的形式得以实现。第六,农产品供应链协同主要表现为链上各节点企业之间通过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信息共享及信任协调等运作机制来实现供应链整体收益和运作效率同步优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链上收益风险的合理分配是协同实现的动因,信任关系的建立是农产品供应链协同的基础,信息共享是农产品供应链协同的主要技术关键。上述三种协同机制又因管理的目标、方法和内容的不同分别嵌存于供应链战术层、策略层和战略层三个不同的层次中。其中,收益风险合理分配机制、信任机制属于供应链战略协同的层次,收益风险的合理分配是信任存续的基础,信任也会反过来加强和巩固收益风险分配的合理性;信息共享机制则属于供应链的技术协同层次,是与策略层、战略层相互联系的技术联结。信任会减少信息共享的成本、提高信息共享的水平,而信息共享也会体现和巩固相互之间的信任程度;收益和风险的合理分配会提高信息共享的意愿和能力,而信息共享会减少或抑制信息不对称信息进而会促进收益和风险的合理分配。

石冬梅[7](2013)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以河北省农村土地流转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三农”问题是多数发展中国家普遍、长期存在的问题,温铁军(2009)认为,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民,不仅需要务工经商,也需要返乡务农,生活才能得到保障。在这种农业兼业化的情况下,解决好农村土地的流转问题,直接决定了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土地的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而且间接影响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国家粮食安全。农村土地规范合理的流转对于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农村劳动力转移,城乡统筹发展等均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以统计年鉴、农村经营管理统计资料、农户问卷调查和相关部门的工作总结汇报的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基于非对称信息条件的逆向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博弈论和机制设计等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宏观方面主要分析了我国的土地制度变迁、土地流转的现状、成效、问题和土地流转的宏观驱动力、影响因素等。微观方面从非对称信息的角度,研究了土地流转信息的传递方式、建立了土地流转信息非对称的测度模型、分析了流转中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问题以及信息非对称对土地流转产生的影响;并从流转主体利益出发,找出了流转主体的利益博弈均衡,建立了规范土地流转的激励与监督机制。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研究认为我国的农村制度变迁的本质是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与我国的土地制度密不可分,正是由于土地制度的变迁才促成了土地流转的发展存在着自由流转、限制流转和规范发展等的阶段性,也正是由于产权归属的变化,使得我国的土地流转变的更加复杂。第二,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土地流转正在逐步规范化发展,流转合同的规范程度正在逐步提高,流转的方式也从2002年以前的单一转包形式变为出租、转让、入股、委托代耕等多种方式,土地流转的用途也由最初的粮食种植逐步发展为经济作物的种植、生态农业和农产品的深加工等,流转的对象从最初的农户之间的简单流转增加了规模流转、企业统一经营、合作社股份经营等多种流转主体。但是,随着土地流转的不断发展,由于土地流转市场的不健全、土地流转信息传递的滞后、农户过多的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和监管缺失等因素,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也出现了一些潜在的风险,例如农地非粮化、非农化造成的粮食安全风险,生态环境保护风险以及由于强迫流转造成的社会风险等。第三,通过对一些促进土地流转的经济因素、科技因素、制度因素等统计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和曲线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证明在土地制度不断变迁的推动下,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比重的下降、农民纯收入的提高、农业兼业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成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规模不断增加的驱动力。通过对30个地区的农业贡献度、科技发展水平、流转平台建设和流转比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土地流转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并得出土地信息化的发展是土地的规模流转的重要驱动力。第四,通过分析土地流转的信息供需状况、信息传递方式等问题,建立了土地流转的信息非对称的测度模型和土地流转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了签约前土地流转中的代理人隐藏信息问题和签约后的委托人隐藏行动问题,认为由于土地流转中的信息非对称会对土地流转造成耕地质量不能保护、流转的低效率、资源不能合理配置等不利影响。第五,通过分析土地流转主体的利益机制,建立农户之间、农户与集体经济组织等的博弈均衡。均衡结果表明,在土地流转中农户主要考虑租金和劳动力转移收入,只有流转后有合理的收益才可以流转;流入方主要考虑经营收益,有合适的经营收益才会流转土地;政府部门主要考虑经济收入和对当地经济的贡献是否合理,只有实现流转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土地才能顺利流转。第六,综合流转中的信息问题的分析和利益关系分析,还表明合理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土地流转的供给动力,出于利益的考虑,经营大户的土地流转具有非粮化和非农化的倾向,政府部门经常由于利益的驱动,违规流转,损害农户的利益,考虑到监督成本的问题,经常对流转行为监管不力,造成了贪污腐败、改变土地用途等问题的发生,危害到农户和国家的利益,形成潜在的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风险。第七,应用机制设计理论,从土地流转的委托-代理关系出发,建立了规范土地流转的激励与监督机制模型,求解的激励因子表明,代理人的最优激励强度与他的调研成本、随机干扰项、努力成本、风险态度和经营能力等因素相关,委托人应采用入股或分成制以达到最好的激励效果,并严格对业主资质进行审查、建立询问制度、建立健全完备的惩处机制等监督机制。第八,在全文对土地流转问题进行的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实际情况,减少农村土地流转中的信息非对称状况,解决由于信息非对称造成的土地流转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提高土地流转和资源配置效率,提出了加强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系统、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大力发展土地托管经营等政策建议。

高阔[8](2012)在《生猪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与整体绩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猪肉食品安全和物价稳定关系国计民生,有效的生猪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及管理能够促进生猪稳定供应、保障猪肉食品安全,提供供应链整体绩效。(1)猪肉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是我国城乡居民肉类消费的主要来源。猪肉食品安全关系到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但是目前我国的猪肉食品安全基础比较薄弱,生猪产业规模化、组织化、规范化程度较低,企业诚信体系不完备,食品安全法规、标准建设不够健全,监管的科技手段不先进,因利益驱动导致的猪肉食品安全违法问题增多,如近期瘦肉精问题。因此研究生猪绿色供应链节点分布、风险机制、利益机制、绩效评价及稳定性,并且能够保障食品安全供给。(2)由于猪肉是居民肉类消费的主要来源,所以猪肉价格影响城乡居民日常生活消费支出及消费需求。从生猪绿色供应链的角度来看,猪肉价格实际上是供应链中价值分布的终端体现。生猪绿色供应链中价值在生猪养殖、生猪经纪人、生猪收购、生猪屠宰以及猪肉销售中分布影响着猪肉价格的波动,同时契约履行及关系治理影响着交易成本和社会成本,进而影响猪肉价格,最终体现在供应链的稳定性上。因此,研究生猪绿色供应链有利于理清猪肉价格的形成机理。研究意义一:由于生猪市场需求特性、市场需求分布等因素影响,生猪市场是竞争相对温和的市场,但是近年来生猪供给由原来的大部分农户散养向公司适度规模化养殖方向发展,同时食品安全及价格稳定等方面的要求,使得在产业间或产业内,节点厂商彼此之间竞争愈来愈激烈,于是节点厂商纷纷建立有效的持续性供应链关系来提升竞争优势(e.g. Primo and Amundson,2002; Johnston et al.,2004; Griffith et al.,2006),但是由于核心供应链节点厂商在供应链自然状态中的节点位置不同,导致其在建立有效持续供应链或其自身在供应链节点上延伸的方式不同,以至于形成了不同的供应链模式,由于供应链模式的不同,节点的分工和协作不同,节点间的利益联结方式不同,制度安排不同,导致供应链的绩效也存在分野,这一方面的现有研究有欠缺,值得进一步研究。研究意义二:由于生猪绿色供应链的运行机理、供应链内部组织方式分布等存在差异,各节点之间的契约履行、关系治理、合作剩余分配等将影响着供应链的稳定有效运行(万俊毅,2008,2010;米运生,2009),故此研究领域是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的。研究意义三:生猪绿色供应链的下游一般情况下是农户,由于农户经营规模不同,契约的约束力、信息不对称程度以及信誉机制不尽相同(尹云松,2003)。受到生猪、劳动力及禽舍等资产专属性、交易不确定性、交易频率等交易成本特性的影响(Williamson,1985),客观上存在的契约不完全性(Grossman and Hart,1986)和主体有限理性(Simon,1955)使得远期交易风险集聚效应增大(万俊毅,2008),订单农业的契约履约率不高(刘凤芹,2003)。供应链关系不仅包含经济性因素,也包含社会交换因素(Choi and Hartley,1996; Rousseau et al.1998; Johnston et al.,2004),因此,生猪绿色供应链中经济交易性因素与社会交换因素的整合性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究。本项目将在借鉴国内外供应链管理、农业技术经济学和社会学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我国生猪绿色供应链的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数据和资料,对生猪绿色供应链进行归纳分类,并分析各类生猪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及其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根据交易成本及复杂性、资本专用性程度及绩效评估难易程度等三维变量分析确定生猪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分析生猪绿色供应链组织形式分布与输入变量(关系治理及契约履行)、输出变量(食品安全和物价稳定)关系,进而构建基于食品安全和物价稳定的供应链运作模式及稳定性模型,采用调研和访谈的方式,运用结构方程、博弈论、FVCA等方法和工具进行实证研究,提出针对组织方式稳定性的适用性对策。期望研究成果能丰富供应链管理的理论体系,同时对我国生猪绿色供应链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具有指导意义。围绕着生猪绿色供应链的运作模式、猪肉食品安全和物价稳定、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生猪绿色供应链绩效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生猪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从资产专用性程度、交易复杂性程度以及产品专用性程度等三个方面构建生猪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理论模型,通过分析将生猪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分成五种类型:市场型供应链、松散型供应链、半紧密型供应链、紧密型供应链和一体化供应链;通过国内外文献和实地调研,将现实中生猪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总结归纳具体分成以下五类类型:纵向一体化生猪绿色供应链、准纵向一体化生猪绿色供应链、半紧密型生猪绿色供应链、松散型生猪绿色供应链和市场型生猪绿色供应链。在国内外生猪绿色供应链模式理论及实践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生猪产业实际情况,本文认为我国未来的生猪绿色供应链模式:上游纵向一体化或准纵向一体化(龙头加工企业+农户)+下游横向一体化(龙头加工企业十物流公司+销售商),是一种分工协作下利益集团联盟之间的竞争,简称为上纵下横集团联盟生猪绿色供应链。(2)生猪绿色供应链物流及价值流模型:通过文献资料、数据库和调研数据刻画我国生猪绿色供应链节点之间的物流情况,同时通过与越南生猪绿色供应链的节点间流量的比较分析我国生猪绿色供应链特点及问题;分析我国生猪价值链的构成以及价值在各个节点的分布,通过与美国和越南猪肉价值链的对比分析我国猪肉价值链的现状和问题,同时分析假设存在败德情况下,整个生猪价值链的价值分配情况,探究食品安全的利益链以及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节点及措施。最后进行了总结并从供应链流程再造、食品质量监管以及政策法规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3)生猪绿色供应链价格传导机制:在构建生猪供应链价格系统结构及闭环传导路径基础上,利用2001年1月至2011年7月的猪肉价格、饲料价格、豆粨价格、玉米价格、仔猪价格及CPI月度数据,分析六类数据波动的总体趋势、特征以及波动的周期,同时进行平稳性检验和Johansen协整检验,建立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来刻画生猪供应链价格系统的相互影响情况,最后运用有限分布滞后模型(FDL)分析生猪供应链价格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A、生猪供应链价格系统存在长期均衡关系;B、生猪供应链价格传导机制相对流畅,四种生产要素价格、猪肉价格和CPI之间基本上可以顺畅传导,大部分价格之间存在时效性和时滞性;C、一次性生产要素-仔猪价格波动幅度比较大,长期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波动相对平缓。(4)生猪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在理论研究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构建生猪绿色供应链的整体结构,进而在BSC框架基础上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视角构建生猪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其中基于空间视角和BSC生猪绿色供应链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四个一级指标(财务维度、顾客维度、内部业务流程维度和创新和学习维度)和27个二级指标构成,基于时间视角和BSC生猪绿色供应链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成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等四个阶段,共有32个指标构成。(5)关系治理和契约治理对生猪绿色供应链绩效的影响研究:构建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契约治理与关系治理对生猪绿色供应链绩效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对企业实地访谈、邮寄调研问卷、电话访谈和网络问答等方式搜集379个有效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验证所建立模型的配适度及研究假设。研究结果发现:A、本研究建构模型具良好配适度,适用于生猪绿色供应链节点。B、关系治理与契约治理同时共同直接改善供应链绩效。C、资产专用性、行为不确定性、内部复杂性、沟通和知觉满意度等五个前因通过关系治理与契约治理间接影响生猪绿色供应链绩效。本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研究结论,但是由于国内外相关文献不充分、笔者实践经验不足等原因使得本文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有待更深入与更切合实际的后续研究。

薛芳芳[9](2011)在《社会资本与契约稳定性关系研究 ——以农业产业化组织为例》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市场化进程在不断的加快。在这一过程中,小规模的农户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越演越烈,已经成为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公司+农户”的组织模式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模式,在缓解农户与市场间矛盾,降低农民市场风险,节约交易成本以及引导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扩大专业化生产规模,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这一模式中,公司与农户之间通过订立契约而相互联系,从而将市场原则引入了农业产业组织,有利于产业组织绩效的提升。但是,从现在这一组织的运行情况来看,公司与农户之间的违约率较高,这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及组织的优化。从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来看,“公司+农户”将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一种主要模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继续存在和发展。因此,研究“公司+农户”契约的稳定性问题对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内容共分七章。其中,导论部分首先是指出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内容、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主要对已有文献中关于农业产业化组织中契约稳定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第三部分,指出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组织形式,并在现代契约经济理论下,对农业产业化组织中的契约关系进行了分类和阐述,从资产专用性、契约双方主体地位的不平等、契约本身的不完全性、契约强制执行的困难性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化中“公司+农户”契约履约率低的问题;第四部分,在借鉴新经济社会学的社会资本的概念基础上,运用博弈论这一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在“公司+农户”模式中引入社会资本和未引入社会资本两种情况下的契约稳定性问题;然后,在这一部分中从社会资本的信任、规范和人际网络三个角度分析了其对契约稳定性的影响机理,指出了完善社会资本的一些相关建议;最后一部分,也就是本文的第五部分,对本文的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文存在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曹克河[10](2010)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 ——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文中认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1978年以后,中国农村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农业发展遇到了一些深层次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农业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的选择与效率的改进。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摸索出了“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等各种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逐渐呈现出生产经营模式多样性的特点。但是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发展并不完善,在实际运作中表现出诸多问题,如合作各方的履约问题、“柠檬市场”问题、农业产业链各合作节点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和风险控制问题、农产品流通市场发展滞后的问题。总体上来看,现有的各种模式运作效率不是很高。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中,农户生产规模过小造成其在与企业的交易中交易地位严重不对等的局面,通过合作经济组织可以部分克服生产规模过小的问题,但是在合作经济组织内部,形成组织内部的少数人控制着集体行动的困难。政府在与农户、合作经济组织与企业三者的关系中也存在着错位管理,在提高模式的运作效率上作用并不明显。因此,适度提高农户生产经营规模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条件,可以通过产权细分和重新配置,在不改变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本框架下,提高农产品经营者的经营规模。本文应用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研究现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下经营主体的经营行为,以及他们的经营行为决定的市场绩效,并应用博弈理论分析现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中问题出现的机理,进而提出改善现有农业产业化模式的措施建议。同时,论文应用案例分析,通过山东泰安市农业产业化实践,验证研究结论。

二、农业订单的不完全性及败德行为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订单的不完全性及败德行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林业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成因与经营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2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2.3 本文研究框架
    1.3 本文贡献与研究难点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梳理与评述
    2.1 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及其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
        2.1.1 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界定与成因
        2.1.2 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测度
        2.1.3 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与经营绩效关系
    2.2 林业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及其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
        2.2.1 林业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成因
        2.2.2 制度性交易成本对林业企业经营绩效影响
    2.3 其他影响林业企业经营绩效的因素
    2.4 研究评述
第三章 林业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成因理论分析
    3.1 政府过度管制与林业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3.1.1 政府对林业企业过度管制的主要表现
        3.1.2 政府过度管制导致林业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机理
    3.2 产权保护不力与林业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3.2.1 林业企业产权保护不力的主要表现
        3.2.2 产权保护不力影响林业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机理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林业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成因实证分析
    4.1 案例研究
        4.1.1 林业企业基本情况
        4.1.2 政府过度管制与林业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4.1.3 林权纠纷与林业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4.2 计量研究
        4.2.1 数据与模型说明
        4.2.2 政府过度管制、产权保护不力与林业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4.2.3 进一步讨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制度性交易成本影响林业企业经营绩效理论分析
    5.1 制度性交易成本影响林业企业投资效率
        5.1.1 制度性交易成本增加林业企业经营成本
        5.1.2 制度性交易成本影响林业企业融资能力
        5.1.3 制度性交易成本影响林业企业盈利能力
    5.2 制度性交易成本影响林业企业创新能力
        5.2.1 林业企业创新内涵
        5.2.2 林业企业创新现状
        5.2.3 制度性交易成本影响林业企业创新机理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制度性交易成本影响林业企业经营绩效实证分析
    6.1 数据与模型说明
        6.1.1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6.1.2 样本与数据来源
        6.1.3 变量选择
    6.2 实证结果
        6.2.1 制度性交易成本与林业企业经营绩效
        6.2.2 制度性交易成本与林业企业创新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2)农药使用道德风险的发生与防范研究 ——基于蔬菜种植户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1.3.1 研究方法
        1.3.2 概念界定
    1.4 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2.1 农户农药使用行为的相关研究
    2.2 道德风险的相关研究
    2.3 政府规制、市场主体、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户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
        2.3.1 政府规制对农户行为的影响
        2.3.2 市场主体对农户行为的影响
        2.3.3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户行为的影响
    2.4 文献述评
第三章 菜农农药使用道德风险的理论分析
    3.1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菜农农药使用道德风险发生机理
    3.2 政府规制与菜农发生道德风险的作用关系
        3.2.1 政府规制与菜农道德风险发生的博弈分析
        3.2.2 政府规制对菜农道德风险激励、约束作用
    3.3 市场主体与菜农发生道德风险的作用关系
        3.3.1 市场主体与菜农发生道德风险的博弈分析
        3.3.2 市场主体对菜农道德风险的激励、约束作用
    3.4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与菜农发生道德风险的作用关系
        3.4.1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与菜农道德风险发生的博弈分析
        3.4.2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对菜农道德风险的激励、约束作用
    3.5 理论框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样本描述统计与菜农道德风险的测度
    4.1 问卷设计
        4.1.1 调查问卷设计的思路
        4.1.2 调查问卷设计依据
    4.2 数据来源
    4.3 样本描述统计分析
        4.3.1 个体特征
        4.3.2 经营特征
        4.3.3 政府规制、市场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特征
    4.4 菜农道德风险的测度
        4.4.1 菜农农药使用的认知状况
        4.4.2 菜农使用不安全农药道德风险状况
        4.4.3 菜农超量使用农药道德风险状况
        4.4.4 菜农违反农药安全间隔期道德风险状况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菜农使用不安全农药道德风险的影响因素
    5.1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5.2 变量选择与交互分析
        5.2.1 变量选择
        5.2.2 菜农使用不安全农药道德风险影响因素的交互分析
    5.3 模型选择与参数估计
        5.3.1 模型选择
        5.3.2 菜农使用不安全农药道德风险影响因素的模型参数估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菜农超量使用农药道德风险的影响因素
    6.1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6.2 变量选择与交互分析
        6.2.1 变量选择
        6.2.2 菜农超量使用农药道德风险影响因素的交互分析
    6.3 模型选择与参数估计
        6.3.1 模型选择
        6.3.2 农药作用检验的模型参数估计
        6.3.3 菜农超量使用农药道德风险影响因素的模型参数估计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菜农违反农药安全间隔期道德风险的影响因素
    7.1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7.2 变量选择与交互分析
        7.2.1 变量选择
        7.2.2 菜农违反农药安全间隔期道德风险影响因素的交互分析
    7.3 模型选择与参数估计
        7.3.1 模型选择
        7.3.2 菜农违反农药安全间隔期影响因素的模型估计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菜农农药使用道德风险的防范
    8.1 国外农药使用管理的经验借鉴
        8.1.1 美国农药使用管理的经验借鉴
        8.1.2 日本农药使用管理的经验借鉴
        8.1.3 欧盟农药使用管理的经验借鉴
        8.1.4 经验总结
    8.2 农药使用道德风险防范的政策重点
        8.2.1 经济视角
        8.2.2 社会视角
        8.2.3 法律视角
    8.3 农药使用道德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
        8.3.1 政府方面
        8.3.2 市场方面
        8.3.3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方面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情况

(3)“农业龙头企业+农户”渠道“复合治理的挤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市场营销渠道治理研究动态
        1.2.2 “农业龙头企业+农户”渠道治理研究动态
        1.2.3 “农业龙头企业+农户”渠道稳定性研究动态
        1.2.4 农产品营销渠道绩效研究动态
        1.2.5 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1.4.1 核心概念
        1.4.2 研究范围
    1.5 研究的结构框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结构框架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1.6.1 研究的创新点
        1.6.2 研究的不足
    1.7 本章小结
2 理论基础与研究的逻辑框架
    2.1 市场营销渠道治理的理论内涵与复合治理
        2.1.1 正式契约治理的理论内涵
        2.1.2 关系治理的理论内涵
        2.1.3 复合治理的理论内涵
    2.2 完全契约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与渠道治理问题
        2.2.1 完全契约理论与渠道治理问题
        2.2.2 不完全契约理论与渠道治理问题
    2.3 交易成本理论与渠道治理机制
        2.3.1 交易特性
        2.3.2 交易特性与渠道交易治理选择
        2.3.3 正式契约治理与投机行为和交易绩效
        2.3.4 理论在治理领域的运用
    2.4 关系治理理论与渠道复合治理
        2.4.1 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4.2 关系治理机制与交易绩效
        2.4.3 渠道复合治理与交易绩效
        2.4.4 理论在治理领域的运用
    2.5 “农业龙头企业+农户”渠道“复合治理的挤出效应”:理论逻辑
        2.5.1 营销渠道“复合治理的挤出效应”的形成机理
        2.5.2 营销渠道“复合治理的挤出效应”和渠道稳定性
        2.5.3 营销渠道“复合治理的挤出效应”的调控机制
        2.5.4 小结:研究的逻辑框架
3 “农业龙头企业+农户”渠道“复合治理的挤出效应”的形成机理实证分析
    3.1 引言
    3.2 研究假说
        3.2.1 交易治理
        3.2.2 关系风险与交易治理
        3.2.3 资产专用性与交易治理
        3.2.4 市场不确定性与交易治理
    3.3 研究设计与方法
        3.3.1 变量界定
        3.3.2 样本数据收集
    3.4 数据分析与结果
        3.4.1 信度与效度分析
        3.4.2 假说研究分析
    3.5 研究结论与启示
        3.5.1 研究结论
        3.5.2 管理启示
4 “农业龙头企业+农户”渠道“复合治理的挤出效应”对渠道稳定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研究假说
        4.2.1 正式契约治理与渠道稳定性
        4.2.2 传统社会规范治理与渠道稳定性
        4.2.3 “复合治理的挤出效应”与渠道稳定性
        4.2.4 法律意识的调节效应
        4.2.5 渠道稳定性与交易绩效
    4.3 研究设计与方法
        4.3.1 变量界定
        4.3.2 样本数据收集
    4.4 数据分析与结果
        4.4.1 信度与效度分析
        4.4.2 假说研究分析
    4.5 研究结论与启示
        4.5.1 研究结论
        4.5.2 管理启示
5 契约功能视角下不同类型的“复合治理的挤出效应”对渠道稳定性的影响
    5.1 引言
    5.2 研究假说
        5.2.1 正式契约功能与渠道稳定性
        5.2.2 不同类型的“复合治理的挤出效应”与渠道稳定性
    5.3 研究设计与方法
        5.3.1 变量界定
        5.3.2 样本数据收集
    5.4 数据分析与结果
        5.4.1 信度与效度分析
        5.4.2 假说检验分析
    5.5 研究结论与启示
        5.5.1 研究结论
        5.5.2 管理启示
6 信任视角下“农业龙头企业+农户”渠道“复合治理的挤出效应”的调控机制
    6.1 引言
    6.2 研究假说
        6.2.1 信任与渠道稳定性
        6.2.2 正式契约治理和信任构成的复合治理与渠道稳定性
        6.2.3 人情的调节效应
    6.3 研究设计与方法
        6.3.1 变量界定
        6.3.2 样本数据收集
    6.4 数据分析与结果
        6.4.1 信度与效度分析
        6.4.2 假说研究分析
    6.5 研究结论与启示
        6.5.1 研究结论
        6.5.2 管理启示
7 研究总结与相关启示
    7.1 研究结论总结与讨论
    7.2 管理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新疆棉花价格保险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本论文存在的创新和不足
        1.4.1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1.4.2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产品价格保险
        2.1.2 棉花价格保险
        2.1.3 农户经济行为
        2.1.4 WTO“黄箱政策”
    2.2 相关理论界定
        2.2.1 制度变迁理论
        2.2.2 农业补贴政策相关理论
        2.2.3 农户行为假设
        2.2.4 农业保险支持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第三章 新疆棉花涉农补贴政策变迁概况
    3.1 新疆棉花政策补贴概况
    3.2 主要涉农补贴政策的变迁概况
        3.2.1 临时收储政策
        3.2.2 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
    3.3 新疆棉花保险探索
        3.3.1 新疆棉花保险发展现状
        3.3.2 棉花价格保险
        3.3.3 新疆棉花价格保险试点
第四章 实施棉花价格保险的必要性
    4.1 国家积极推进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
    4.2 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违反WTO“黄箱政策”
    4.3 棉花价格保险弥补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缺陷
        4.3.1 同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相比,目标实施具有一致性
        4.3.2 降低落实成本,弥补目标价格补贴程序复杂等缺陷
        4.3.3 规避补贴金额差距性大,补贴发放节奏慢缺陷
        4.3.4 有利于提高棉农风险意识,凸显国家政策本质
第五章 棉花价格保险可行性分析
    5.1 在经济方面,棉花价格保险延续目标价格补贴标准
    5.2 在管理方面,目标价格完善管理机制为保险补贴发放奠定基础
    5.3 在技术运作方面,具有完善的交接运行模式
    5.4 棉花价格保险可行性实证分析—基于农户调查
        5.4.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5.4.2 农户对棉花价格保险选择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4.3 主要结论
    5.5 棉花价格保险可行性实证分析—基于中国期货市场研究
        5.5.1 变量说明与模型构建
        5.5.2 实证分析
        5.5.3 主要结论
    5.6 棉花价格保险可行性实证分析—基于保险公司调查研究
        5.6.1 基本情况介绍
        5.6.2 保险公司出台棉花价格保险影响因素分析
第六章 实施棉花价格保险的障碍性分析
    6.1 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产生路径依赖
    6.2 信息不对称使得保险公司管理机制有待建立
    6.3 农户增加道德风险和逆选择问题
        6.3.1 道德风险难题
        6.3.2 逆选择难题
    6.4 国家对棉花价格保险的支持体系有待完善
第七章 政策建议
    7.1 强化政府积极支持棉花价格保险创新力度
    7.2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制约失德、败德行为
    7.3 加大对棉花价格保险的试点范围
    7.4 完善棉花期货市场,促进棉花价格保险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5)订单农业主体协作选择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总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文献回顾
        1.2.2 文献评价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数据及处理
        1.5.1 调研设计与实施
        1.5.2 数据获取与处理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与辨析
        2.1.1 订单农业
        2.1.2 纵向协作
    2.2 理论基础
        2.2.1 契约理论
        2.2.2 交易成本理论
        2.2.3 委托代理理论
        2.2.4 合作博弈理论
        2.2.5 分工理论
第3章 订单农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规律性
    3.1 订单农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3.1.1 美国
        3.1.2 法国
        3.1.3 日本
    3.2 订单农业发展的国际经验比较
        3.2.1 共性特点
        3.2.2 差异性比较
    3.3 订单农业发展的规律性
        3.3.1 协作对象多样化
        3.3.2 协作内容纵深化
        3.3.3 协作模式多元化
第4章 理论分析框架
    4.1 逻辑线索与情景设置
        4.1.1 分析逻辑线索
        4.1.2 协作情景设置
    4.2 协作主体及形式界定
        4.2.1 主体解构与界定
        4.2.2 协作形式与界定
    4.3 主体行为与形式选择
        4.3.1 协作主体选择机理
        4.3.2 协作形式选择机理
    4.4 协作选择影响因素拓展及作用机理
        4.4.1 协作主体选择的影响因素拓展及作用机理
        4.4.2 协作形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拓展及作用机理
第5章 订单农业中主体协作选择的现状与评价
    5.1 样本的总体概况与特征
        5.1.1 农户样本总体情况
        5.1.2 合作社样本总体情况
        5.1.3 涉农企业样本总体情况
    5.2 协作选择基本特征
        5.2.1 农户视角协作主体选择的基本特征
        5.2.2 合作社视角协作形式选择的基本特征
        5.2.3 涉农企业视角协作形式选择的基本特征
    5.3 协作选择的绩效分析
        5.3.1 农户视角协作主体选择的绩效评价
        5.3.2 合作社视角协作形式选择的绩效评价
        5.3.3 企业视角协作形式选择的绩效评价
        5.3.4 协作选择的绩效分析与基本判断
第6章 基于农户视角的订单农业协作主体选择实证
    6.1 模型建立与估计方法
    6.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6.2.1 变量选取
        6.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 结论性评价
第7章 基于合作社视角的订单农业协作形式选择实证
    7.1 模型建立与估计方法
    7.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7.2.1 变量选取
        7.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7.3 实证证结果与分析
        7.3.1 实证结果及检验
        7.3.2 结果讨论和分析
    7.4 结论性评价
第8章 基于企业视角的订单农业协作形式选择实证
    8.1 模型建立与方法说明
    8.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8.2.1 变量选取与说明
        8.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8.3 实证结果与分析
        8.3.1 实证结果及检验
        8.3.2 结果分析
    8.4 结论性评价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政府层面政策建议
        9.2.2 农户层面政策建议
        9.2.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层面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6)农产品供应链协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农户+公司”组织形式的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2 供应链协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3 供应链协同机制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路径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可能创新及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简介
    2.1 概念界定
        2.1.1 供应链和农产品供应链
        2.1.2 供应链协同和供应链协同机制
        2.1.3 供应链收益与风险分配机制
        2.1.4 供应链信息共享
        2.1.5 供应链信任
    2.2 基础理论简介
        2.2.1 供应链管理理论
        2.2.2 供应链协同理论
        2.2.3 灰博弈理论
第3章 农产品供应链协同的现实需求分析
    3.1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基本运行模式
        3.1.1 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组织的农产品供应链
        3.1.2 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核心组织的农产品供应链
        3.1.3 以零售企业为核心组织的农产品供应链
        3.1.4 以农产品物流中心为核心组织的农产品供应链
    3.2 我国农产品物流效率的估测与分析
        3.2.1 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3.2.2 数据与变量
        3.2.3 实证研究与分析
    3.3 基于信息熵理论的我国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的分析与评价
        3.3.1 农产品供应链中的信息熵
        3.3.2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中的信息流运作模式
        3.3.3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主要运作模式的分析与评价
    3.4 农产品供应链协同的现实需求
        3.4.1 农产品供应链协同的影响因素
        3.4.1.1 宏观影响因素
        3.4.1.2 微观影响因素
        3.4.2 不同交易条件下供应链协同价值的比较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产品供应链协同的收益风险分配机制研究
    4.1 产品专用性差异下农产品供应链灰博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4.1.1 模型的基本假设
        4.1.2 模型的构建
        4.1.3 模型分析
        4.1.4 农产品供应链协同机制的案例分析
    4.2 基于期权+保险的农产品供应链协同机制分析
        4.2.1 农产品期权和农业保险
        4.2.2 基于期权+保险的农产品供应链协同灰博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产品供应链协同的信任机制研究
    5.1 信任的定义及特征
        5.1.1 信任的定义
        5.1.2 信任的特征
    5.2 农产品供应链协同管理中影响信任的因素
    5.3 基于信任的农产品供应链协同机制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5.3.1 模型的分析框架
        5.3.2 问题的假设与模型构建
        5.3.3 问题的分析
        5.3.4 结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产品供应链协同的信息共享机制研究
    6.1 信息共享的技术基础
    6.2 信息共享的层级与模式
        6.2.1 信息共享的层级
        6.2.2 信息共享的模式
    6.3 农产品供应链协同中信息共享的机制分析
        6.3.1 农产品供应链协同中信息共享主体的合作行为分析
        6.3.2 农产品供应链协同中信息共享激励机制的概念模型
        6.3.3 农产品供应链协同中的信息共享激励机制模型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农产品供应链协同机制的关系传递与融合分析
    7.1 收益风险合理分配是农产品供应链协同的动因
        7.1.1 降低交易成本,合理分配收益
        7.1.2 合理处置经营风险,稳定供应链运行
        7.1.3 追求规模效应,提高整体绩效
    7.2 信任是农产品供应链协同的基础
    7.3 信息共享是农产品供应链协同的技术关键
    7.4 农产品供应链协同机制的关系传递与融合模型
        7.4.1 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层次
        7.4.2 基于协同管理层次的农产品供应链协同机制
        7.4.3 农产品供应链协同机制的关系传递与融合过程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主要结论、建议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以河北省农村土地流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数据
        1.3.1 数据来源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2 主要研究综述
    2.1 主要概念综述
        2.1.1 信息及其相关概念
        2.1.2 农地流转及其相关概念
    2.2 主要理论综述
        2.2.1 非对称信息理论
        2.2.2 逆向选择理论
        2.2.3 委托-代理理论
        2.2.4 博弈论
        2.2.5 机制设计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国外研究综述
        2.3.2 国内研究综述
        2.3.3 国内外文献研究评述
3 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及流转现状分析
    3.1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3.1.1 农民土地私有制阶段
        3.1.2 农业合作化和集体经营阶段
        3.1.3 家庭联产承包经营阶段
        3.1.4 农村土地流转的阶段总结
    3.2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分析
        3.2.1 我国土地利用的总体状况
        3.2.2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取得的成效
        3.2.3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3.3 促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宏观驱动力分析
        3.3.1 变量的选择及说明
        3.3.2 回归模型的建立
        3.3.3 变量数据描述分析
        3.3.4 回归结果分析
    3.4 我国各省(市)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分析
        3.4.1 指标的描述分析
        3.4.2 数据的聚类分析
        3.4.3 聚类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农村土地流转中信息非对称问题分析
    4.1 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及信息传递状况
        4.1.1 不同地区土地流转的形式
        4.1.2 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的传递方式
        4.1.3 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的供给与需求
    4.2 农地流转信息不对称的测度
        4.2.1 信息不对称的微观测度
        4.2.2 农地信息不对称度的宏观测度
    4.3 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隐藏信息行为分析
        4.3.1 土地流出方的隐藏信息问题
        4.3.2 土地流入方的隐藏信息问题
        4.3.3 集体经济组织的隐藏信息问题
    4.4 农村土地流转的隐藏行动问题分析
        4.4.1 农地流转主体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4.4.2 农户之间的败德行为
        4.4.3 集体经济组织的败德行为
    4.5 信息不对称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
        4.5.1 土地流出方的利益损失
        4.5.2 农地的流转的低效率
        4.5.3 资源不能合理配置
    4.6 本章小结
5 非对称信息下土地流转主体的利益分析
    5.1 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参与主体
        5.1.1 土地的流出方
        5.1.2 土地的流入方
        5.1.3 政府部门和集体经济组织
        5.1.4 中介组织
    5.2 土地流转参与主体的利益机制
        5.2.1 农村土地流转利益的构成
        5.2.2 农地流转的收益模型
        5.2.3 农村土地流出方的收益
        5.2.4 农村土地流入方的收益
        5.2.5 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收益
        5.2.6 政府部门的收益分析
    5.3 土地流转主体的利益博弈模型的建立
        5.3.1 博弈模型的研究基础
        5.3.2 模型建立的假设条件
        5.3.3 模型框架
    5.4 土地流转主体利益均衡分析
        5.4.1 农户之间的流转策略
        5.4.2 政府行为的利益分析
        5.4.3 模型的分析
        5.4.4 中介组织的行为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调查样本点的土地流转问题实证分析
    6.1 样本点的基本情况
    6.2 样本点土地流转的现状
        6.2.1 样本点土地流转的主要特点
        6.2.2 样本点土地流转取得的主要成效
        6.2.3 土地流转市场的状况
        6.2.4 流转信息的传递机构建设
        6.2.5 河北省土地流转信息的非对称度分析
    6.3 影响样本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因素分析
        6.3.1 调查方法和样本结构
        6.3.2 影响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因素分析
        6.3.3 土地流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6.3.4 土地流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6.4 小结
7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土地流转的激励与监督机制分析
    7.1 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的激励机制分析
        7.1.1 机制设计基础
        7.1.2 土地流转激励机制的模型
        7.1.3 激励模型分析
    7.2 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的监督机制
        7.2.1 监督机制的设计与分析
        7.2.2 集体经济组织监督机制的构建
        7.2.3 土地流入方监督机制的构建
    7.3 小结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附录

(8)生猪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与整体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猪肉食品安全现状及问题
        1.1.2 猪肉价格现状及问题
    1.2 研究目标、意义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2.3 关键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路线
        1.3.3 可行性分析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存在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相关研究
        2.1.1 绿色供应链概念研究
        2.1.2 绿色供应绩效评价研究
        2.1.3 实施绿色供应链的关键因素研究
        2.1.4 实施绿色供应链的系统研究
        2.1.5 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研究
        2.1.6 小结与展望
    2.2 生猪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相关研究
        2.2.1 “公司+农户”概念与运作模式
        2.2.2 交易成本理论视角
        2.2.3 契约治理视角
        2.2.4 社会交换理论视角
        2.2.5 研究方法与工具
        2.2.6 小结与展望
    2.3 供应链绩效评价相关研究
        2.3.1 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
        2.3.2 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
        2.3.3 供应链绩效评价对象
        2.3.4 小结与展望
第3章 生猪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研究
    3.1 生猪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理论模型
        3.1.1 资产专用性与供应链运作模式
        3.1.2 交易成本与供应链运作模式
        3.1.3 产品特性与供应链运作模式
        3.1.4 小结与展望
    3.2 生猪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现实模型
        3.2.1 基于空间视角的生猪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研究
        3.2.2 基于时间视角的生猪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研究
        3.2.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猪绿色供应链概述及案例
    3.3 双重道德风险下具有时间偏好的“公司+农户”价格设计
        3.3.1 “公司+农户”合作模式
        3.3.2 “公司+农户”契约价格与契约履行
        3.3.3 小结与建议
第4章 基于食品安全的生猪绿色供应链研究
    4.1 生猪绿色供应链流量分析
        4.1.1 生猪绿色供应链流量
        4.1.2 国内外生猪供应链流量比较分析
    4.2 生猪绿色供应链利益分配研究
        4.2.1 生猪绿色供应链各节点利益模型
        4.2.3 生猪绿色供应链各节点利益分享比较分析
        4.2.4 实证分析
        4.2.5 对策建议
    4.3 生猪价值链模型与食品安全
        4.3.1 生猪价值链模型
        4.3.2 生猪价值链模型与食品安全
        4.3.3 国内外猪肉价值链比较分析
        4.3.4 小结与建议
第5章 基于物价稳定的生猪绿色供应链研究
    5.1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生产要素价格对猪肉价格波动影响研究
        5.1.1 基于全生命周期生猪供应链网络模型的构建及时间跨度分析
        5.1.2 中国猪肉及相关生产要素价格波动的特征分析
        5.1.3 生产要素价格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
        5.1.4 小结与展望
    5.2 基于VAR模型的我国猪肉价格与CPI的关系研究
        5.2.1 中国猪肉价格与CPI波动的特征分析
        5.2.2 猪肉价格与CPI关系实证分析
        5.2.3 小结与展望
    5.3 基于FDL模型的生猪供应链价格传导机制研究
        5.3.1 生猪供应链价格系统结构及闭环传导路径
        5.3.2 生产要素价格、CPI与猪肉价格波动的特征分析
        5.3.3 样本数据选取及研究方法说明
        5.3.4 实证分析
        5.3.5 小结与建议
第6章 基于时空视角的生猪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
    6.1 基于空间视角的生猪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6.1.1 生猪绿色供应链远景和战略目标的确定
        6.1.2 生猪绿色供应链财务维度指标体系
        6.1.3 生猪绿色供应链顾客维度指标体系
        6.1.4 生猪绿色供应链内部业务流程维度指标体系
        6.1.5 生猪绿色供应链创新和学习维度指标体系
    6.2 基于时间视角的生猪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6.2.1 生猪绿色供应链生命周期
        6.2.2 生猪绿色供应链生命周期的绩效评价体系
    6.3 生猪绿色供应链模式的系统动力学仿真及对策分析
        6.3.1 生猪绿色供应链的系统结构分析
        6.3.2 生猪绿色供应链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6.3.3 生猪绿色供应链的系统仿真与分析
        6.3.4 结论与对策建议
第7章 基于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的生猪供应链绩效研究
    7.1 结构方程模型(SEM)概述
        7.1.1 结构方程的特征
        7.1.2 结构方程模型
        7.1.3 结构方程的步骤
    7.2 生猪绿色供应链绩效模型构建
        7.2.1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说
        7.2.2 研究变量定义与解释
        7.2.3 研究问卷设计与调研
        7.2.4 问卷数据的效度和信度
        7.2.5 结构方程结果检验及分析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生猪绿色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研究
    8.1 我国生猪供应链网络模型
    8.2 我国生猪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的最优性条件
    8.3 小结与展望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社会资本与契约稳定性关系研究 ——以农业产业化组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拟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及相关研究综述
    2.1 关于农业产业化组织中契约关系的研究综述
        2.1.1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2.1.2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2.2 关于农产品交易稳定性的文献综述
        2.2.1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2.2.2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2.3 文献综述评述
第三章 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状况
    3.1 农业产业化概念
    3.2 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的类型
        3.2.1 松散型组织模式
        3.2.2 契约生产模式
        3.2.3 公司纵向一体化模式
    3.3 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内在的契约关系
    3.4 公司和农户间履约困境的原因
        3.4.1 契约主体的不平等性
        3.4.2 契约交易对象的特殊性
        3.4.3 契约内在的高风险性与违约
        3.4.4 契约内容的不完全性
        3.4.5 资产专用性
        3.4.6 契约强制执行的困难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会资本与契约稳定性——一个博弈论的分析
    4.1 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现状
        4.1.1 国内外学者关于社会资本概念的研究
        4.1.2 关于社会资本测量指标的研究
        4.1.3 社会资本对经济绩效影响的研究综述
        4.1.4 文献综述评述
    4.2 博弈模型的构建
        4.2.1 未引入社会资本时的公司与农户博弈分析
        4.2.2 社会资本嵌入时的公司与农户博弈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会资本角度对契约稳定性的影响机理
    5.1 信任与契约稳定性
    5.2 规范与契约稳定性
    5.3 人际网络与契约稳定性
    5.4 相关政策建议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0)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 ——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2 农业产业化相关理论
    2.1 产业组织理论
    2.2 制度变迁理论
    2.3 交易费用理论
    2.4 委托代理理论
3 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
    3.1 农业产业化发展历程
    3.2 农业产业化主要发展模式
        3.2.1 不完全的“企业+农户”纵向一体化合同型模式
        3.2.2 完全纵向一体化公司型模式
    3.3 农业产业化运作机制分析
        3.3.1 农业产业化合作机制
        3.3.2 农业产业化约束机制
        3.3.3 农业产业化收益分析
    3.4 农业产业化存在问题分析
        3.4.1 经营主体违约行为表现
        3.4.2 经营主体违约行为原因分析
        3.4.3 农业产业化参与主体博弈分析
        3.4.4 降低参与主体违约行为的制度安排
4 泰安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
    4.1 泰安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4.2 泰安市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措施
    4.3 案例分析--泰山亚细亚食品有限公司产业化模式
        4.3.1 泰山亚细亚食品有限公司产业化组织模式
        4.3.2 泰山亚细亚食品有限公司产业化模式收益
5 改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措施建议
    5.1 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
        5.1.1 组建农业企业
        5.1.2 利用核心技术分离组建专业化公司
        5.1.3 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5.2 增强农业产业链纵向合作关系
    5.3 完善配套措施
        5.3.1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5.3.2 农村金融和保险制度
        5.3.3 利益分配机制
        5.3.4 行为约束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农业订单的不完全性及败德行为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林业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成因与经营绩效研究[D]. 金银亮.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2]农药使用道德风险的发生与防范研究 ——基于蔬菜种植户的调查[D]. 姜健. 沈阳农业大学, 2019
  • [3]“农业龙头企业+农户”渠道“复合治理的挤出效应”研究[D]. 黄梦思.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1)
  • [4]新疆棉花价格保险可行性研究[D]. 王艺霖. 石河子大学, 2018(02)
  • [5]订单农业主体协作选择及其机理研究[D]. 刘建徽. 西南大学, 2017(04)
  • [6]农产品供应链协同机制研究[D]. 徐良培. 华中农业大学, 2014(12)
  • [7]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以河北省农村土地流转为例[D]. 石冬梅. 河北农业大学, 2013(03)
  • [8]生猪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与整体绩效研究[D]. 高阔. 南昌大学, 2012(11)
  • [9]社会资本与契约稳定性关系研究 ——以农业产业化组织为例[D]. 薛芳芳. 西北大学, 2011(08)
  • [10]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 ——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D]. 曹克河. 山东农业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农业秩序不完备与暴力行为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