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教学态度初探

体育教师教学态度初探

一、试析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态度(论文文献综述)

文中晴[1](2021)在《贵州省苗汉汉语教师专业发展探析 ——以黔东南州L县Y民族小学为例》文中提出

闫佳伟[2](2021)在《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意义在该意见中得到了明确规定,并将其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也是实现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要求。21世纪以来,课程改革不断推动着教育体系的深化,使我国的教育既满足时代性又具有规律性。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有力推动着育人方式的不断变革,使我国在提高育人水平的同时也能提升国民素质,对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教育发展的前瞻性与人才培养时代性具有重大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中学阶段处于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在学校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与长远意义。因此中学的教育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旗帜,在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念上严格遵循党的教育大政方针,秉持学校的立校文化与育人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本研究充分认识到当前中学阶段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要性,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首先,本研究从正本清源的角度,对立德树人进行历史溯源与理论研究,基于传统文化及近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立德树人的发展研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与育人导向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时代责任、具体内涵与价值意义。其次,基于现实审视的角度,对本研究中的个案F中学立德树人实践进行研究,并将实践工作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进行对标分析,从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个维度,将该校德育工作进行归类梳理。从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实践落地、管理效能三个角度对个案进行研究,总结该校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方面的有益经验与成功做法。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中的目标、内容和协同机制三方面,反思出当前该校主要面临的德育目标体系建构不清、大中小幼德育体系衔接不畅、德育课程体系建构不全、德育综合实践创新力度不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程度不高等亟需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在反思的基础上,从《指南》指要求的六个维度出发重构该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实施路径。最后,本研究继续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诸多要素中核心的三方面内容,即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以及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给出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完善建议。

张壮壮[3](2021)在《中小学卓越体育教师教学动机特征及影响因素的访谈研究 ——以北京市六城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教学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进行的教学活动,使活动朝向一定的教学目标,以满足某种教学需要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可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充足的积极性和责任感。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关于教学动机的研究才逐步增多,目前,虽然教学动机领域的研究较为丰富,但关于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动机的研究仍有待完善,尤其是关于卓越体育教师的研究更少,因此对卓越体育教师教学动机的研究将有助于补充此领域的空白,提高体育教师对教学动机重要性的认识。本研究是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进而形成的探索性研究,尝试探索卓越体育教师教学动机特征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本研究先采用目的性随机抽样,选择第一位受访者,再采用裙带抽样,请第一位受访者教师介绍其他符合本研究要求的卓越体育教师,以此扩大样本量,最终从北京市6个区内选取了15位优秀的体育教师(包括教师和教研员)作为访谈对象,均为一对一的深度访谈。在完成原始资料的采集后,进行转录,采用NVIVO12.0软件作为研究工具进行分析,采用三级编码的形式建立相关树状节点,对于编码的信度,以编码人员在同一节点下的参考点异同来计算编码员之间的一致性,得出编码员之内的一致性系数为0.956,编码员之间的一致性系数为0.946,表明研究信度极佳。研究结果表明:(1)中小学卓越体育教师教学动机的特征为动力性、方向性、隐蔽性和复杂性;(2)中小学卓越体育教师教学动机的影响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内部因素包括职业素养、工作进取心、职业成就感、职业兴趣、职业倦怠程度、职业价值观,外部因素包括学校管理方式、个人生活压力、教研组工作氛围、国家教师政策、职业的认同感及前辈榜样的影响。经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讨论,得出以下结论:(1)中小学卓越体育教师教学动机以动力性、方向性、隐蔽性、复杂性为特征,其中动力性最为突出,其也是动机心理学家所公认的动机特征,在本研究中依然是教学动机的最基础的特征,主要维度是坚持性和激发强化教学行为,其他依次为方向性、隐蔽性、复杂性,四个教学动机的特征都为本研究所发现的特有要素。(2)影响中小学卓越体育教师教学动机的外部因素中,学校管理方式和个人生活压力是主要因素;但内部因素是影响卓越体育教师教学动机的决定性因素,其中职业素养和工作进取心影响作用更大。

赵文健[4](2021)在《淮北市中考体育改革对初中体育教学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

韩丹[5](2020)在《Y民办学校员工流失原因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实施,以及国家法律和政策文件的出台,推动了我国教育的快速发展。大批民办教育机构紧紧抓住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整体发展趋势良好,也成为了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多问题,特别是民办学校教师流失问题越发严峻,对教学质量提升和师资队伍建设产生影响,限制了民办学校的办学能力和竞争力。本文对Y民办学校员工流失原因和对策展开研究,对民办教育发展流程进行梳理,分析了民办教育发展的意义和贡献,并指出了民办学校教师流失问题的严重性。对人力资源管理、教师流失等相关文献进行搜集整理,阐述文中所涉及的基础理论,包括人力资本理论、心里契约与激励理论,马奇与西蒙模型,普莱斯模型,莫布雷模型等,为后文的调查分析提供依据。本文以Y民办学校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深入的分析学校教师流失结构、流失去向和流失动机,并阐述了民办学校教师流失利弊情况,对问卷调查结果进程统计,整理和归纳教师流失原因,包括学校因素、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最后,结合Y民办学校教师流失的问题和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从教师层面、学校层面以及政府层面有效的解决问题。

李栋[6](2020)在《郑州市初级中学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篮球运动开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事业改革的快速发展,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在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和发掘培养体育后备竞技人才方面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然而,如何使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体育后备人才方面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为此,本文通过对郑州市初级中学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篮球运动开展的现状进行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其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进而为郑州市初级中学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的篮球运动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建议和对策。研究结果:1.郑州市初级中学篮球传统项目学校整体数量较少,且分布不均,大多分布在郑州市区内经济水平较好的区,并且人才培养与输送机制不完善。2.郑州市初级中学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管理模式较为单一,多为教练员负责制,整体上领导重视程度不够高,监督管理作用不强。大多数学校都为独立运行,缺少多元化运行模式。3.教练员职称水平不高,缺乏高级职称的教练员,且学历水平不高。教练员津贴待遇一般,且奖励机制也不完善。参加相关培训学习机会较少,接触和学习先进训练方法以及最新理论知识机会不多,整体的科研能力不够强,训练计划制定不完善。4.郑州市初级中学篮球传统项目学校运动员的选材与培养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教练员对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学训矛盾”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5.郑州市初级中学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的经费缺少问题严重,经费来源单一,主要依靠学校自筹和相关部门拨款,难以保障训练和比赛的需要,且场地器材设施有待进一步更新建设。6.郑州市初级中学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基本可以保证每周的训练次数和每日的训练时间,运动员参加比赛的次数较少,多为固定每学期的传统项目学校比赛,缺乏更高级别的比赛,且各学校校内比赛开展次数也不多,课外活动的形式、内容相对单一。7.影响郑州市初级中学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篮球运动开展的因素主要有:学校自身因子、教练员因子、政府导向因子、教学与训练因子、学生因子、家长因子。其中学校自身因子对篮球运动开展的影响最大,在贡献率方面排名六个因子的第一位。建议:1.郑州市教育、体育部门应加强政策支持,扩大初级中学传统项目学校范围,增加数量;学校应提高重视,加强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三级化管理模式、多元化运行方式以及阶梯式人才输送模式。2.加强教练员人才的引进,提升福利待遇,完善奖励机制;加强培训学习,提升整体素质,强化训练水平以及科研能力。3.加强选材和训练的科学合理性,重视运动员文化课的学习;建立运动员升学优惠政策;增加篮球课堂和课外活动的趣味性,更多的组织开展校内外比赛,加强学生和学生以及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4.多方面多渠道增加训练经费,如比赛赞助。加强场地器材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并设置专门机构人员对相关器材设施进行专门管理以及定期安全检修;其次,提升场地利用率,实施对外租借或比赛等活动的承办。

何嫣然[7](2020)在《PRECEDE理论下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健康教育模块实施影响因素分析 ——以开封市区高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时代快速发展,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其健康问题已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为帮助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政策,例如2016年出台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等,这些政策都强调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健康教育实施的重要手段。高中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它是以体育为主,同时又充分融合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门课程。它以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为基础,提高学生身体素养为目的,强调体育课程框架内所包含的多种内容、多种功能与多种价值。现阶段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主要以学习运动技能、锻炼体能为主,在实际的体育课程教学中忽略健康教育模块内容的传授。本文通过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开封市区高中体育教师、高中生、学校分管领导以及影响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实施健康教育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并运用PRECEDE理论阐释开封市区各高中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实施健康教育模块教学时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够为开封市区各高中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有效实施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影响开封市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健康教育模块实施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三大类,即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强化因素。倾向因素包括体育教师倾向因素:(1)缺乏有效、全面、科学的健康教育知识途径;2.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健康教育模块教学的认知出现偏差。学生倾向因素:(1)开封市高中生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偏低;(1)开封市高中生对健康教育模块认知不足;(3)开封市高中生对健康教育模块知识内容需求度较高。学校分管领导倾向因素:学校领导层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健康教育模块的认知不足。促成因素主要包括体育教师促成因素:(1)开封市体育教师队伍结构不太合理;(2)体育教师授课形式单一、课时不足、教授内容不全面、教学组织形式没有针对性、教学手段落后以及无学习评价方式。学生促成因素主要:(1)开封市区高中生缺乏有效、全面、科学的健康教育知识途径;(2)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内容不完善。学校分管领导促成因素:学校安排的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并不全面。强化因素包括体育教师强化因素:(1)体育教师培训需求未得到满足;(2)体育教师薪酬制度缺乏激励效应,职称评定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学生强化因素:开封市区高中生对健康教育模块教学满意度较低。学校分管领导强化因素为:学校对体育教师考核体系并不细致、全面。基于对影响开封市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健康教育模块内容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以下建议:(1)以“知信行模式”为依据,树立正确健康教育观。(2)利用新媒体进行体育健康教育知识的推广与学习。(3)对开封市高中体育教师队伍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提升。(4)开发独有的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丰富健康教育内容,开发新型教学方法。(5)借鉴《美国学校健康促进计划》,完善健康教育教学计划。(6)对体育教师进行职后健康教育专题的培训。(7)提高体育教师学校地位,提升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8)建立健康教育模块课程评价体系及健康教育监督机构。

许芳辉[8](2020)在《山西省小学生体育托管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国家重视,国家发布了许多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相关文件,且目前多个省市出台了有关课后服务的指导性文件,积极探索小学“课后三点半”托管服务新模式。小学生体育托管的开展,不仅是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也是对小学“课后三点半”托管服务新模式的进一步探索。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山西省小学生体育托管现状加以研究,分析影响小学生体育托管的因素,并提出有助于山西省小学生体育托管开展的相关策略,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表明,山西省小学生对体育托管需求较大且多样化,体育托管的开展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但学生对小学生体育托管的认知不足,学生的认知水平制约了其向更广更快的方向发展。(2)山西省小学生体育托管学生家长群体对体育托管的开展持支持态度,但对体育托管的落实与长久存在质疑。家长群体缺乏对学生免费服务的体育托管的认知,了解途径比较单一;家长是小学生最直接的监护人将体育托管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和政府,不利于小学生体育托管的可持续发展。(3)小学生体育托管工作起步晚,体育托管各项服务质量水平还有很大的空间有待提高。山西省小学生体育托管学校领导对体育托管的开展持支持态度,但缺少好的范例借鉴。学校体育托管氛围不高。体育托管的师资力量不充分,导致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都不太理想,体育托管教师对体育托管组织管理质量与信息服务的满意度较低。(4)山西省小学生体育托管缺乏对校外社会力量的开发运用,包括利用社会传播媒介对小学生体育托管的传播,及利用社会相关资源如场地资源、人力资源来开发小学生体育托管多种模式。(5)政府对山西省小学生体育托管相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较少,导向性政策制度颇多,具体操作性政策几乎没有。本研究从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及政府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即提高学生认知,培养学生参与意识;普及家长认知,主动承担责任;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包括主动承担责任,实现家校共育;结合校内外资源,建立稳定高效的小学生体育托管师资队伍,提高小学生体育托管服务水平;凝聚社会力量,扩大社会宣传;加强政府对小学生体育托管的管理。

周凌红[9](2020)在《国家现代化视域下的卢作孚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卢作孚是近代着名的爱国实业家,同时也是探索教育救国道路的践行者。这种身份上的双重性使得卢作孚在从事教育事业中不仅形成了十分独特的教育思想,而且较之一般教育家,他更偏向于教育的实践性,并力求从教育实践中开辟出一条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路径。他力图以教育为手段,冲破中国传统的以家庭和亲-邻-友为主体的两重集团生活的束缚,创建现代的以国家利益为主体的集团生活,通过塑造“现代的人”,建设现代的社会组织,从而加速国家走向现代化。在经历了早期教育救国实践的失败后,卢作孚的教育思想在两个阵地通过三种模式展开实践,其中两个阵地是:民生公司与重庆北碚嘉陵江三峡地区;三种模式分别是:企业教育、学校教育和民众教育。卢作孚试图将民生公司打造成一个“新世界”共同体,用德智体美技五个方面的教育构建职工与公司的纽带,使职工及其家属能够融入“新世界”这个集团组织,从而摆脱对家庭和亲戚、邻里、朋友的依赖,与现代的集团生活紧密相连。而嘉陵江三峡地区则是卢作孚区域现代化的试验地,他为这片地区描绘了一幅现代化的蓝图,并在实践上分别以学校教育和民众教育事业为开路先锋,力图将整个峡区民众塑造为“新的人”,使他们在打破旧的思想、行为和旧的集团生活枷锁中,主动创造北碚峡区这个“新世界”共同体集团生活,继而将现代化的蓝图一一变为现实,最终通过区域的现代化来推动国家的现代化。卢作孚的国家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是旨在从“人”出发,在塑造“现代化的人”的过程中推动国家现代化,使人在为国家现代化服务的同时又能实现个人个性的全面发展,最终达到个人-集团-国家三者的和谐统一。尽管他的这一理想的教育救国道路超越了当时中国的现实环境,未能使国家实现现代化,但对于今天的“教育工具化”问题的解决与探索新时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创新路径,无疑具有发人深省的历史启迪意义。

杨柳[10](2020)在《当代美国卓越教师的职前培养》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教育部在2018年10月10日发布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2.0计划的意见》([2018]第13号),这份文件代表着我国正式开始启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相比较教育部先前发布过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计划”更加突出了我国教育界期待培养更多的卓越教师和加大力度发展教师教育的坚定决心。根据“2.0计划”,我国教师教育领域经过五年的探索与尝试,建成了一批具有高办学水准、有特色的教师教育学院和教师教育专业,基本采取了以准教师为中心的新型教育教学结构。预计到2035年,我国准教师的专业水平,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将得到显着提高。该计划能够为培养数百万名骨干教师,数十万名卓越教师和数万名教师工作者提供更大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2.0计划”中还指出,培养卓越教师将成为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今后的主要办学目标和发展特色,我国将培养一批对祖国教育事业怀着深厚情感的、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师德、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出众的教学技能、勇于尝试创新的、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终身持续学习的卓越型教师。培养高质量教育的成败因素之一就取决于是否具备一批卓越教师,因为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就是教师的质量。而塑造和培养高知识、高技能、高师德的卓越教师,进而塑造出一批超一流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势必成为我国今后继续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培养大批卓越的人才,创造世界教育典范的关键一环。目前已有的关于卓越教师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究卓越教师的内涵、卓越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卓越教师的在职工作能力,以及国家培养卓越教师的必要性等问题上,这些已有研究为我国学术界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但是,国内关于教师教育的现有研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现有的研究成果中缺乏对卓越教师专业标准和专业发展的系统研究,卓越教师经历了什么样的培养过程,卓越教师的职前教育如何开展,有哪些有效的培养策略可供我们参考?二是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多数学者的研究集中于列举国际其他国家的教师培养经验,或是对已经取得成功经验的国家所制定的教师职前培养政策的陈述,较缺乏理论深度,更缺少对我国教师教育实际有效的借鉴力。本研究基于当代美国卓越教师职前培养的招生与认证制度、专业标准制定的科学依据、课程的设置、职前培养质量评估体系等几个核心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与卓越教师职前培养取得了一些成绩的美国的教师职前培养进行点对点式的比较分析,希望在以上几个方面提炼出美国值得我们借鉴的可靠经验,以此为我国卓越教师职前培养计划的顺利推进提供建议。本研究共包含总共六章内容,具体如下:在本研究的绪论部分说明了研究的问题提出;对卓越教师背景下当代美国教师职前培养问题进行了总体引入和子研究问题的分析;介绍了本研究采取了文献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并对本研究中涉及到的三个核心概念进行了充分界定,分别是卓越、卓越教师和教师职前培养。本研究是按照理论探讨、经验分析、分别进行比较和提出解决策略的研究路径完成的。在绪论部分,首先,本研究界定了三个重要的核心概念:“卓越”、“卓越教师”和“教师职前培养”。"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卓越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极个别的而且数量较少的真正的精英人才、专家型教师。通过分析文献资源,“卓越”即卓越的、超凡的,“卓越教师”用于形容教师自身拥有的特质,比“卓越”、“优质”、“高效能”更加能够体现出一名教师的专业素养、知识技能和品德的超乎一般,也可以理解为是指那些成就突出的、素质非常优秀的教师人才。过去的几十年间,我国教育界曾涌现出一批批满载荣誉、有口皆碑的特级教师、名师,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将我国的“卓越教师”理解成是满足今天的教育需要、成就更加突出的“特级教师”。关于“卓越教师”的概念,本研究中分析的美国“卓越教师”主要是指达到了1989年由美国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简称NBPTS)制定的教学专业标准的教师,在这则“专业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卓越教师应当满足五项基本核心原则,并经国家级教师发展专业机构的评估和认证后才能获得的一种高级教师称号。另外,从教师成长和发展的阶段来看,教师职前培养属于教师教育的起步阶段,职前教育和培养是相对于新入职教师和在职教师群体而言的基础奠基阶段,职前培养与新教师入职培养、在职培养是完全不同的形态和过程。在我国主要指高等师范院校的准教师教育。因此,本研究的视角集中在中美两国的教师职前培养阶段,对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评估机制等问题进行梳理。在本研究的第一章文献综述部分,主要是对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卓越教师培养和卓越教师基本素质、卓越教师专业标准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细致地梳理。本研究的第二章至第六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是关于当代美国卓越教师的专业标准与分析,介绍了美国卓越教师专业标准演变的社会背景及演变过程,介绍了美国四大权威性国家认证机构发布的卓越教师专业标准,并对四家机构的专业标准进行了比较对照,尝试分析当代美国教师教育发展史中国家对教育质量和卓越教师培养的时代需求,以及基于美国卓越教师专业标准的教师职业能力特质。第三章论述了当代美国卓越教师职前培养的招生与资格认证制度分析,美国有着与我国截然不同的准教师招生制度与毕业生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其成功经验也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第四章是对当代美国卓越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和分析。分析了美国卓越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和实践性课程四类课程的设置目标和内容,对当代美国卓越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整体分析。第五章是对当代美国卓越教师职前培养的质量评估进行了现状描述和分析。分别有政府为主体实施的教师职前培养质量评估、高校为主体实施的教师职前培养质量评估,以及由社会专业机构为主体实施的教师职前培养质量评估这三类主要评估机制,以及美国卓越教师职前培养质量评估的特点分析。第六章是当代美国卓越教师职前培养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本研究提出到借鉴经验和启示,目的在于进一步明确我国教师教育针对当下全国教师教育培养卓越教师的发展目标,构建中国卓越教师的专业标准,通过准教师的入学选拔与认证制度的改革,建立高质量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和完善我国卓越教师质量评估机制。本研究试图从卓越教师的专业标准,招生制度与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卓越教师职前培养课程体系,卓越教师职前培养质量评估等几个主要方面分析当代美国卓越教师职前培养的理念与实施,为我国卓越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合理的建议。本文借鉴当代美国最先进的,最具影响力的卓越教师培养实践经验,拓宽了我国卓越教师职前培养研究的视角,有利于促进我国卓越教师专业标准的尽快制定,并以卓越教师为我国未来师范教育的发展目标,用卓越教师培养的进步性全面推动我国教师教育整体改革。

二、试析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态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态度(论文提纲范文)

(2)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以“立德树人”回应青少年成长时代挑战
        (二)用“落实机制”破解立德树人关键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立德树人
        (二)关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三)关于中学德育工作
        (四)关于中学德育工作的国际比较
    三、研究问题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立德树人
        (二)落实机制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六、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一章 正本清源: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与发展探寻
    一、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
    二、党的教育方针与立德树人的发展探寻
        (一)党的历史实践赋予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
        (二)关于新时代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研究
第二章 现实审视: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实践梳理
    一、个案F中学的基本情况
        (一)F中学办学发展历程与区域影响
        (二)F中学建校以来课程与教学改革历史梳理
    二、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实践研究样例
        (一)以“1247”工作模式为载体的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二)以贯通式架构为依托的思政一体化课程实施
        (三)以在体验中提升为追求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四)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五)以共同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的家校合作工作
    三、依据《指南》分类梳理F中学工作实践
        (一)基于课程育人维度
        (二)基于文化育人维度
        (三)基于活动育人维度
        (四)基于实践育人维度
        (五)基于管理育人维度
        (六)基于协同育人维度
第三章 积极支撑: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有益经验
    一、基于顶层设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关注国家教育政策的解读
        (二)坚持学校改革规划的设计
        (三)统筹学校改革资源的协调
    二、以管理效能服务立德树人工作实施
        (一)强化制度建设
        (二)强化师资培育
    三、以实践落地保障立德树人工作效果
        (一)以五育并举为导向的全学科融合
        (二)家校社会的全过程协同
        (三)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全方位评价
第四章 内视反听: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问题反思
    一、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证分析
        (一)教师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二)学生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三)面向师生家长及居民的访谈与分析
        (四)基于实证研究的问题小结
    二、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目标机制问题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实施有待加强
        (二)应重视立德树人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
        (三)需强化全面响应育人方式变革意识
    三、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内容机制问题
        (一)顶层设计与底层实施的双线融合契合度不够
        (二)“五育并举”培养体系中德育路径创新还需拓宽
        (三)需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程、活动的深度融合
        (四)应更注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宽视野
        (五)需强化破“五唯”背景下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四、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协同机制问题
        (一)需加速提升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设
        (二)德育一体化纵向衔接与横向融合还需提升
        (三)需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与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四)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发展不均衡
第五章 完善之路: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新建构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指导与内在逻辑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于《指南》六个维度重构F中学立德树人实施路径
        (一)课程育人:中小学一体化课程体系
        (二)文化育人:学校德育文化传承与创新
        (三)活动育人:主体性德育活动体系
        (四)实践育人:依托团·队学生工作体系开展综合实践
        (五)管理育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六)协同育人:多要素协同育人体系
    三、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构建议
        (一)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
        (二)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
        (三)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一、F中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
    二、F中学家校委员会工作制度
    三、F中学教育综合改革自评报告
    四、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调查问卷报告
    五、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访谈提纲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中小学卓越体育教师教学动机特征及影响因素的访谈研究 ——以北京市六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任务
    1.4 文献综述
        1.4.1 卓越教师的发展及概念
        1.4.2 教学动机的内涵
        1.4.3 简要评述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半结构化访谈法
        2.2.2 研究实施过程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卓越体育教师教学动机特征
        3.1.1 “激发强化教学行为和具有坚持性”代表着教学动机的动力性
        3.1.2 “目标明确”反映了教学动机的方向性
        3.1.3 “是否具有上进心和内部动力”反映了教学动机的隐蔽性
        3.1.4 “动机产生因素的多重性”造就了教学动机的复杂性
    3.2 卓越体育教师教学动机的影响因素
        3.2.1 内部因素
        3.2.2 外部因素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一 中小学卓越体育教师教学动机的预访谈提纲(针对北京市六城区)
附件二 中小学卓越体育教师教学动机的访谈提纲(针对北京市六城区)

(5)Y民办学校员工流失原因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人力资本理论
        2.1.1 主流人力资本理论
        2.1.2 教师人力资本特征
    2.2 心理契约与激励理论
        2.2.1 心理契约
        2.2.2 激励理论
    2.3 需要层次理论
    2.4 教师流失理论
        2.4.1 马奇和西蒙模型
        2.4.2 普莱斯模型
        2.4.3 扩展的莫布雷模型
第3章 Y学校教师流失调查分析
    3.1 Y学校概况
        3.1.1 Y学校简介
        3.1.2 Y学校教师情况
    3.2 Y学校教师流失问卷调查设计
        3.2.1 调查对象
        3.2.2 调查内容
        3.2.3 实施步骤
    3.3 学校教师流失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3.3.1 流失结构分析
        3.3.2 流失去向分析
        3.3.3 流失动机分析
    3.4 Y学校教师流失的影响分析
        3.4.1 有利影响
        3.4.2 不利影响
第4章 Y民办学校教师流失原因分析
    4.1 Y学校教师流失原因的定性分析-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4.1.1 学校因素分析
        4.1.2 个人因素分析
        4.1.3 环境因素分析
    4.2 Y学校教师流失原因的定量分析—校教师法分析
        4.2.1 AHP分析法的应用原理
        4.2.2 AHP分析法的实施过程
        4.2.3 教师流失原因的分析结果与启示
第5章 应对Y学校教师流失的对策建议
    5.1 学校层面
        5.1.1 优化教师薪酬制度
        5.1.2 改革学校管理机制
        5.1.3 塑造学校组织文化
        5.1.4 加强培训与完善教师职业发展规划
    5.2 教师层面
        5.2.1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5.2.2 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5.3 政府层面
        5.3.1 拓展民办学校经费渠道
        5.3.2 加大教师政策支持
        5.3.3 推进取消教师编制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和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 Y民办学校员工流失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6)郑州市初级中学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篮球运动开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 关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研究
    2.3 关于篮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研究
    2.4 关于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的研究
    2.5 关于河南省篮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中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
    2.6 关于郑州市初级中学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篮球运动开展的现状研究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实地考察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逻辑分析法
4 分析与讨论
    4.1 河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总体概况
        4.1.1 河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分布状况
        4.1.2 河南省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分布状况
        4.1.3 河南省篮球传统项目学校比赛情况
        4.1.4 郑州市初级中学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分布状况
        4.1.5 郑州市初级中学篮球传统项目学校比赛情况
    4.2 郑州市初级中学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篮球开展现状分析
        4.2.1 郑州市初级中学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组织管理与保障情况
        4.2.2 郑州市初级中学传统项目学校教练员的现状分析
        4.2.3 郑州市初级中学传统项目学校运动员的现状分析
        4.2.4 郑州市初级中学篮球传统项目学校教学、训练与竞赛情况分析
    4.3 影响郑州市初级中学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篮球运动开展的因素
        4.3.1 影响篮球运动开展因素指标的描述性分析
        4.3.2 影响篮球运动开展因素的因子分析
        4.3.3 六大因子的具体分析
    4.4 郑州市初级中学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篮球运动开展对策分析
        4.4.1 建立健全学校管理体系,采用多元化运行模式
        4.4.2 加强培训学习,提高教练员队伍的综合素质
        4.4.3 提高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加强政府的导向作用
        4.4.4 重视普通学生的篮球活动,推动课外篮球运动的发展
        4.4.5 加强运动员的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学训观念
        4.4.6 提高家长的认知水平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PRECEDE理论下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健康教育模块实施影响因素分析 ——以开封市区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1.1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融合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1.1.2 健康教育是提升青少年体质水平的内在要求
        1.1.3 落实健康教育是新课改的根本要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体育与健康课程
        2.1.2 健康教育模块
        2.1.3 PRECEDE模式理论
    2.2 国内相关研究
        2.2.1 学校健康教育内容的相关研究
        2.2.2 学校健康教育模式的相关研究
        2.2.3 学校健康教育评价的相关研究
        2.2.4 学校健康教育师资的相关研究
        2.2.5 学校健康教育开展影响因素研究
        2.2.6 关于学校健康教育的域外研究
    2.3 国外相关研究
        2.3.1 学校健康教育内容的相关研究
        2.3.2 学校健康教育模式的相关研究
        2.3.3 学校健康教育评价的相关研究
        2.3.4 学校健康教育师资的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法
        3.2.2 调查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逻辑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开封市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健康教育模块实施现状调查
        4.1.1 开封市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健康教育模块倾向因素调查
        4.1.2 开封市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健康教育模块促成因素调查
        4.1.3 开封市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健康教育模块强化因素调查
    4.2 开封市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健康教育模块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影响健康教育模块实施的倾向因素分析
        4.2.2 影响健康教育模块实施的促成因素分析
        4.2.3 影响健康教育模块实施的强化因素分析
    4.3 开封市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健康教育模块实施对策分析
        4.3.1 健康教育模块实施倾向因素策略分析
        4.3.2 健康教育模块实施促成因素策略分析
        4.3.3 健康教育模块实施强化因素策略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开封市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健康教育模块实施影响因素分析(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 B 开封市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健康教育模块实施影响因素分析(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 C 开封市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健康教育模块实施影响因素分析(分管领导访谈提纲)
    附录 D 调查问卷效度评价表
致谢

(8)山西省小学生体育托管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学生体质健康形势严峻
        1.1.2 国家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
        1.1.3 小学生体育托管的现实需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托管概念界定
        2.1.2 体育托管概念界定
    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国外研究现状
    2.4 小结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主要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实地考察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山西省小学生体育托管开展现状及分析
        4.1.1 体育托管小学生群体现状
        4.1.2 小学生体育托管学生家庭现状
        4.1.3 小学生体育托管师资队伍现状
    4.2 山西省小学生体育托管服务满意度情况
        4.2.1 教师对小学生体育托管服务满意度情况
        4.2.2 家长对小学生体育托管服务满意度情况
    4.3 山西省小学生体育托管差异性分析
        4.3.1 小学生体育托管运动兴趣的差异性分析
        4.3.2 家长对孩子参加体育托管态度的差异性分析
        4.3.3 教师对体育托管工作态度的差异性分析
    4.4 影响山西省小学生体育托管的因素分析
        4.4.1 参与学生群体对小学生体育托管的影响分析
        4.4.2 参与学生家长对小学生体育托管的影响分析
        4.4.3 学校对小学生体育托管的影响分析
        4.4.4 社会对小学生体育托管的影响分析
        4.4.5 政府对小学生体育托管的影响分析
5 结论
6 山西省小学生体育托管优化策略
    6.1 提高学生认知,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6.2 普及家长认知,主动承担责任
    6.3 发挥学校主体作用
    6.4 凝聚社会力量,扩大社会宣传
    6.5 加强政府对小学生体育托管的管理
参考文献
附录 A 小学生体育托管调查问卷(体育托管老师卷)
附录 B 小学生体育托管调查问卷(家长卷)
附录 C 小学生体育托管调查问卷(学生卷)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国家现代化视域下的卢作孚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五、创新之处
        (一)研究资料的创新
        (二)研究视角的创新
        (三)观点创新
第一章 “办实业即为办教育”
    第一节 技术与管理的培训
        一、船员的技能训练
        二、岸上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培训
        三、高级人才的培训
        四、职工家属的培训
    第二节 成为全面的人
        一、拓展育人渠道
        二、塑造“民生精神”
        三、体育强国
        四、美感教育
第二章 “改革学校教育”
    第一节 学校教育量的增加
        一、小学
        二、中学
        三、大学
    第二节 学校教育质的改革
        一、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把关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第三章 “建设民众教育”
    第一节 识字的教育运动
        一、民众学校
        二、图书馆
        三、博物馆
        四、报刊广播
        五、中国西部科学院
    第二节 职业的教育运动
        一、在职教育
        二、职前教育
    第三节 现代生活的教育运动
        一、娱乐生活运动
        二、体育运动
        三、卫生运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10)当代美国卓越教师的职前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四、概念界定
        (一)卓越
        (二)卓越教师
        (三)教师职前培养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关于美国教师职前培养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关于美国教师职前培养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美国教师职前培养的研究
    二、关于美国卓越教师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关于美国卓越教师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美国卓越教师的研究
    三、关于我国卓越教师培养的研究现状
        (一)关于卓越教师内涵的研究
        (二)关于卓越教师特质的研究
        (三)关于卓越教师成长阶段的研究
        (四)关于卓越教师成长影响因素的研究
        (五)关于卓越教师职前培养的研究
第二章 多主体的美国卓越教师专业标准分析
    一、当代美国卓越教师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美国四大全国性教师专业标准
        (一)NCATE教师专业标准
        (二)NBPT卓越教师专业教学标准
        (三)INTASC教师专业标准
        (四)ABCTE杰出教师专业标准
    三、基于卓越教师专业标准的教师职业能力特质
        (一)卓越教师的教育理念
        (二)卓越教师的教学观
        (三)卓越教师的人际关系
        (四)卓越教师的个人素养
        (五)卓越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
        (六)卓越教师的社会责任
    四、当代美国卓越教师专业标准的分析
        (一)明确专业标准的开发主体
        (二)制定严格的专业标准
        (三)依据卓越教师专业标准进行教师职前培养
第三章 完善的美国卓越教师职前招生与资格认证制度分析
    一、美国卓越教师的职前招生制度
        (一)美国卓越教师职前招生的政策背景
        (二)美国卓越教师职前招生制度的实施
        (三)以美国三所高校为例的卓越教师招生标准
    二、美国卓越教师职前培养的资格认证制度
        (一)当代美国卓越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产生
        (二)美国两大专业机构的教师资格认证
    三、美国卓越教师职前招生与资格认证制度分析
        (一)大学注重选拔优秀生源
        (二)权威的全国性教师资格认证机构
第四章 合理的美国卓越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置分析
    一、美国卓越教师职前培养课程体系的发展
    二、美国卓越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设置
        (一)课程目标
        (二)课程结构和内容
        (三)课程评估机制
    三、美国卓越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置的分析
        (一)制定以培养卓越教师为基准的课程目标
        (二)科学合理地规划课程结构与内容
        (三)注重开发实践性课程
        (四)多元化的课程评估机制
第五章 多元的美国卓越教师职前培养质量评估分析
    一、美国卓越教师职前培养质量评估的产生
    二、美国卓越教师职前培养的质量评估主体
        (一)政府实施的质量评估
        (二)高等院校实施的质量评估
        (三)社会专业机构实施的质量评估
    三、美国卓越教师职前培养质量评估的分析
        (一)实现多元的质量评估主体
        (二)设定科学的质量评估标准
        (三)多方协作共同评估
第六章 当代美国卓越教师职前培养对我国的启示
    一、以专业标准为基准促进我国教师教育改革
        (一)开发以卓越教师为导向的教师专业标准
        (二)实现卓越教师专业标准制定主体的多元化
        (三)以卓越教师专业标准促进教师教育改革
    二、完善我国教师教育的招生与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一)坚持师范招生的优选原则
        (二)构建完善的教师资格认证体系
    三、完善我国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
        (一)以卓越教师为基准明确课程目标
        (二)以卓越教师为基准设置合理的课程结构与内容
        (三)加强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融合
        (四)完善教师职前课程评价机制
    四、完善我国教师教育的质量评估体系
        (一)设置合理的质量评估标准
        (二)建立多方协同的质量评估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试析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态度(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省苗汉汉语教师专业发展探析 ——以黔东南州L县Y民族小学为例[D]. 文中晴.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D]. 闫佳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中小学卓越体育教师教学动机特征及影响因素的访谈研究 ——以北京市六城区为例[D]. 张壮壮. 首都体育学院, 2021
  • [4]淮北市中考体育改革对初中体育教学影响的研究[D]. 赵文健.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5]Y民办学校员工流失原因与对策研究[D]. 韩丹. 南昌大学, 2020(01)
  • [6]郑州市初级中学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篮球运动开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李栋.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7)
  • [7]PRECEDE理论下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健康教育模块实施影响因素分析 ——以开封市区高中为例[D]. 何嫣然. 河南大学, 2020(02)
  • [8]山西省小学生体育托管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 许芳辉.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9]国家现代化视域下的卢作孚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研究[D]. 周凌红. 三峡大学, 2020(02)
  • [10]当代美国卓越教师的职前培养[D]. 杨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体育教师教学态度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