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弧测试方法及误差分析

短弧测试方法及误差分析

一、短圆弧测试方法与误差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罗智孙,吴国新,何小妹,何学军,朱春梅[1](2021)在《一种提高非完整小圆弧曲率半径参数评价精度的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计量学中,小圆弧完整性差会导致曲率半径参数评价精度降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三次指数平滑预测模型的方法,以此来增大轮廓数据点集所对中心角,进而提高曲率半径参数评价的精度。首先,利用仿真分析了小圆弧轮廓所对中心角对评价过程的影响趋势;然后,根据仿真分析的结果,提出在三次指数平滑法的基础上添加自适应优化算法,解决了预测过程中最佳平滑系数难以确定的问题,优化了传统预测模型及各参数选取标准;最后,进行了多组对照实验,并结合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针对60°以下的非完整小圆弧轮廓数据点集,利用此法将轮廓所对中心角扩大5°左右,对后期评价过程最佳;该方法可作为一种前期数据处理手段,并结合不同评价方法使用,对曲率半径参数的评价精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罗智孙[2](2021)在《非完整小圆弧曲率半径参数测量及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非完整小圆弧在国防科技工业中应用非常广泛,然而由于其完整性差、半径小的特点,如何对其曲率半径参数进行高精度的测量及评价是几何量计量中的难点问题。本文利用基于白光干涉技术与锥光偏振全息技术原理的非完整小圆弧测量装置,针对非完整小圆弧在曲率半径参数测量及评价技术上存在的难点,面向小圆弧测量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及评价方法等核心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重点阐述了基于白光干涉技术及锥光偏振全息技术的非完整小圆弧测量装置机理,并介绍了用于装置校准的各类小圆弧标准件。确定了本文曲率半径参数的测量方法,针对不同形貌的测量对象,采取不同的测量方式获取轮廓点云数据。(2)研究了小圆弧轮廓点云数据处理方法,首先利用空间密度去噪法对测量所得轮廓数据点集进行去噪处理;针对60°以下的小圆弧轮廓数据拟合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三次指数平滑预测模型的数据外延方法,对数据点集进行预测延伸,从而提升评价过程的稳定性及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针对60°以下的小圆弧轮廓数据点集,利用此法将轮廓所对中心角扩大5°左右对后期评价过程最佳,并且配合各类评价算法使用均可提升评价的精度。(3)先进行了非完整小圆弧曲率半径参数评价仿真分析,分析了各圆弧面参数对评价过程的影响趋势,再比较了现今常用的几种评价算法的评价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与Hough变换法相结合的算法。首先利用最小二乘法的快速计算缩小圆弧参数的量化范围,再使用Hough变换法在此参数空间内精确搜索,转换为准确的圆弧曲率半径参数。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结合了两种算法的优点,最小二乘法的快速计算缩小了 Hough变换中参数的量化取值范围,大大提升了计算效率;Hough变换法既能保证计算过程的精度,还能消除异常点对评价过程的影响。该算法在具有较高计算精度的同时还能保持较高的计算效率和较强的鲁棒性,在综合考虑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的情况下具有明显的优势。(4)对非完整小圆弧测量装置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并利用非完整小圆弧标准件进行测量装置的校准。通过与接触式三坐标机和光学三坐标机等设备的测量结果的比对分析,验证此套非完整小圆弧测量及评价体系的准确度。

钱跃[3](2019)在《基于全局几何信息的小线段样条拟合方法》文中提出在复杂曲面的高速高精加工中,需要将小线段拟合成样条。但是在拟合时,只有小线段端点的位置信息,对CAM软件离散零件模型时的误差非常敏感。并且由于拟合时不知道模型的全局几何信息,导致拟合的样条整体上不光顺,曲率波动大,致使加工时速度波动频繁,加工出的零件表面质量差。为此,本文提出了全局几何信息的概念,对零件的三维模型,从全局的角度,提取有用的几何信息并输出,来指导小线段切向计算和样条拟合。主要分为切线方向信息和弦误差信息两种。针对曲面、平面组合交界处,平面边缘上的小线段拟合成曲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切线方向信息的小线段样条拟合方法。主要是根据切线方向信息指导小线段端点的切向计算,使切向计算更加准确,然后以此切向进行样条拟合。小线段样条拟合时,因为缺少全局信息,同时为了控制加工误差,大部分拟合方法以误差最小化为拟合优化目标,导致拟合的样条过分贴近小线段,增大样条曲率波动。针对该拟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弦误差信息的小线段样条拟合方法。通过弦误差信息来优化小线段端点的切向计算,使拟合的样条整体上更加饱满、光顺。针对小线段桥接时,由于缺少全局信息,导致桥接样条形状不准确的拟合问题,提出了基于弦误差信息的小线段样条桥接方法。主要是根据弦误差信息来优化桥接样条的控制点计算,从而使桥接样条形状更合理。最后将以上方法进行整合,形成了基于全局几何信息的小线段样条拟合方法。之后,对此方法进行仿真和实际加工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拟合方法能有效解决以上的拟合问题,同时能有效降低加工速度波动,零件表面质量更高。

李光磊[4](2018)在《小角度圆弧零件的半径测量和圆心定位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航空工业制造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在航空发动机零件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小角度圆弧零件的精密测试。例如在零件生产过程中需要很多的大型工装或者夹具,这些工装或者夹具上有时会有圆弧段较短半径较大的圆形基准,这些基准需要通过三坐标来测量其半径的大小,甚至有时候需要定位缺失圆的圆心,相对于其他测量基准的位置,有时还需要测量两个缺失圆的同心度。虽然人们不断进行着测量系统精度的提高与测试软件的开发,昂贵的投入仅仅取得了有限的效果。本文针对小角度圆弧零件的半径测量和圆心定位等问题,开展基于三坐标测量机的有效测量方法的研究,以期为小角度圆弧零件测量提供新的检测途径和精度评估方法。本文首先对小角度圆弧零件测量方法及其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然后根据四-八级静止叶片T型板的实际测量需求分析,深入研究典型基于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方法,分析了测量精度、测量不确定度以及它们的适用范围,针对典型测量方法,如弓高弦长法、扫描数据拟合法、半径确定的坐标系平移法等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学模型的构建。其次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验验证,确定了标准环规等精度较高的圆弧形状实验件,制定实验进行的步骤以及顺序,然后根据不同的测量方法处理相应的实验数据,并对各种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对比,指出在特定条件下应该使用哪一种方法,给实际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的指导。在此基础上,为了满足四-八级静止叶片T型板的测量精度需求,提出了各种测量方法组合使用的综合测量方案,提升实际应用中小角度圆弧零件的测量精度。最后,将研究结果应用于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四级-八级静止叶片的生产以及装配过程中,解决生产现场的尺寸以及形状误差检测难题,同时也保证了装配的可靠性,缩短了四级-八级静止叶片T型板加工周期以及整个四级-八级静止叶片扇形段的装配周期。研究结果对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四级-八级静止叶片扇形段的生产以及装配过程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何亚峰[5](2018)在《钛合金菱形格栅孔电解加工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钛合金格栅作为飞机的重要零部件,其几何结构通常为菱形,棱角位置圆角半径小,表面加工质量高。为了满足钛合金菱形格栅使用要求,需要一种能够提高菱形格栅高效加工工艺方法。本文以钛合金菱形格栅孔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解加工方法,通过开展电解液成分、菱形阴极侧壁复合绝缘、振动进给流场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解决了钛合金菱形格栅几何精度控制问题。论文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对NaCl电解液、NaNO3电解液和混合电解液的钛合金电化学特性研究,获得了钛合金极化和溶解规律。低电流密度下极化曲线和表面形貌表明:钛合金在NaCl电解液下处于活化状态,表面活化明显;在NaNO3电解液下存在钝化区,表面容易钝化;而在混合电解液下存在较长的不完全钝化区,促使表面形貌有着显着改善。高电流密度下表面溶解表明:钛合金在NaCl电解液下点蚀不断扩大和重迭,在NaNO3电解液下沟壑性溶解并剥离,在混合电解液下离子相互渗透,几何精度和表面质量得以提高和改善。可为后续钛合金菱形格栅孔电解加工研究奠定坚实基础。2.创新研究了一种钛合金电解加工工具阴极侧壁绝缘方法。分析了不同绝缘层厚度对阴极侧壁电场分布影响,采用微弧氧化-电泳工艺,制备了菱形工具阴极侧壁复合绝缘层,开展了绝缘层对菱形格栅孔电解加工精度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绝缘层耐用度高,能有效抑制侧壁杂散电场,显着改善菱形格栅孔侧壁及棱角加工精度。通过菱形工具阴极/绝缘层流固耦合计算,得到了侧壁流场分布和剪切应力变化状况。研究了不同振动频率和幅值对绝缘层剪切影响,计算出最大使用工况下绝缘层剪切应力,为高性能绝缘层设计和制备提供了依据。3.建立了菱形格栅孔振动进给电解加工多物理场耦合模型。通过电场、流场、温度场耦合计算,得到了工具阴极振动进给时加工间隙内流场、气泡率及流体传热变化关系,得到了不同振动频率和振幅对材料去除速度的影响关系。振动进给加工的理论及试验结果表明:工具阴极振动进给能够显着改善钛合金菱形格栅孔电解加工流场稳定性。4.系统研究了菱形格栅孔精密电解加工技术走向工程应用整套解决方案。对三种不同通液槽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开展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短圆弧通液结构流场分布更加均匀,合理的振动进给工艺参数提高了菱形格栅棱角加工精度。以菱形格栅孔的加工锥度、加工圆角、入口侧面间隙为工艺目标,设计了菱形格栅孔电解加工正交试验,研究了多因素与工艺目标之间的影响关系,得到了菱形格栅孔电解加工多目标优化响应面函数和模型。应用遗传算法进行了多目标工艺优化,为菱形格栅孔电解加工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孙威[6](2018)在《多种拟合算法对检测加速器等中心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癌症日趋严重的今天,使用医用加速器进行放射性治疗已成为治愈肿瘤的关键技术,而医用直线加速器的等中心位置的精度,直接影响治疗计划中确定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位置。现代医用直线加速器是按照等中心原理设计,机架的旋转轴和治疗床的旋转轴交于一点,此点即是医用直线加速器的等中心。目前,在利用可被红外定位系统识别的定位小球对加速器和治疗床进行运动轨迹拟合时计算等中心时,是将治疗床和机头上的定位小球旋转轨迹直接看成空间的球面上的点进行拟合,通过计算球心和圆形平面法向量的方式得出基准轴线。然而这种方法求得的空间圆形不是球壳的大圆,解算出球心坐标后,很可能与实际的圆平面相距甚远而造成误差。本文在此种方法上进行了改进,首先拟合出运动轨迹的平面,然后把球心限制在平面上进行球体的拟合,求得的球心就是空间圆的圆心坐标。本文还充分利用空间圆的几何特性和数学定理,利用圆上弦的中垂面相交于圆心这一定理计算圆心的位置。为了验证不同拟合算法对等中心的误差影响,本文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实验表明,采用圆上弦的中垂面相交方法相较于其他算法更优,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实时性。由于医院的加速器和治疗床并不能旋转360度,且有的治疗房间的空间有限,红外定位装置和加速器之间的距离不足以让红外定位装置监控到加速器运动到每一个角度的位置,所以本文用三种拟合方法分别对不同角度下的采样点进行了测量。发现了在旋转角度小于一定角度之后,等中心的计算误差已经不能满足精准放疗的要求了。在针对短圆弧小角度的拟合问题中,本文又采用了高密集采样的方法提高了短圆弧下等中心的精度,使得加速器在只旋转20度的情况下就能够使得拟合计算的精度满足国家标准中精准放疗所要求的小于1mm精度误差。最后,通过本文提出的方法到医院实际测量得到加速器的机械等中心,帮助放射科物理师进行加速器等中心的验证和调整,提高了加速器机械的质量控制水平,并且为放射治疗质量提供更有力地保障。

吴彪[7](2018)在《轴流式主扇直立扩散器及压改抽通风系统优化研究》文中指出煤炭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基础能源,长期支撑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有序发展,近年来全国经济结构性的失衡也给煤炭开采利用造成重大冲击,新形势下寻找更加科学、高效、节能的煤炭生产方法尤为重要。良好的通风条件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前提,而矿井通风机的高效运行是矿井通风条件的基础。扩散器在矿井通风机的高效运行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论文对主要通风机的扩散器及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优化研究,不仅是矿井安全生产需要的,而且也是保证提高矿井生产能力和效益所必要的,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论文立足煤炭生产现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矿井主扇直立式扩散器及矿井通风系统改造与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模拟分析直立式扩散器弯头处布设不同形式导流板式扩散器装置内部流场特点,依据数值模拟结果评价其动能回收率和扩散效率,确定特定供风条件下最优扩散器弯头导流板布置形式;第二,根据数值模拟结果,设计直立扩散器相似模拟实验;第三,综合模拟与实验结果,确定合理的现场改造方案,以此为依据指导改造工程方案实施;第四,研究提出矿井通风阻力计算与测量的新方法和自主研发图形化矿井通风网络解算软件;第五,结合山西某煤矿现有生产情况,选择测量路线、制定测量方案,对该风阻计算测量方法进行验证评估,基于测量数据,利用自主开发的图形化矿井通风网络解算软件对山西某矿通风系统压改抽前后通风系统进行解算,结合风网解算结果与矿井实际生产情况,提出一套合理的改造方案,对压改抽后通风系统进行优化改造。根据现场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对矿井主扇扩散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鉴于目前CFD方法在通风机扩散器内流场计算中的重要性,本论文结合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就5种目前比较通用的湍流模型(k-?,RNG k-?,Realizable k-?,k-?、SST k-?)分别模拟计算了60°和45°两种倾斜式扩散器模型的气动特性,对比分析确定了选用标准k-?湍流模型模拟扩散器内部风流流动,该湍流模型对扩散器的气动性能预测结果更加准确。以此为基础,利用FLUENT软件对弯头处布设有不同形式的导流板时的扩散器装置进行模拟分析。通过对扩散器气体流动规律分析,包括分析流场模型压力场、速度场等分布规律,依据数值模拟解算结果,确定了较优的导流板结构形式。模拟结果表明,当弯头处安装有二片或四片导流板时,直立式扩散器装置节能效果较好。为进一步验证数值模拟结果,本文开展了直立扩散器相似模拟实验研究,分别对弯头处安装有二片、三片、四片、五片和六片导流板时的扩散器装置性能进行测定,通过对扩散器入口断面与出口断面风流参数的测定,计算出不同工况条件下扩散器扩散效率,分析得出安装有四片或二片情况下扩散器工作性能最好,五片或三片次之。结合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充分考虑山西某矿现场条件,对该矿直立式扩散器进行优化改造时采用拆除弯头处最下方导流板的改造方案,通过比较扩散器装置改造前后扩散器入口静压变化、矿井负压变化与通风机功率变化,原有直立式扩散器改造后,其动压回收效果显着提高,主要通风机能耗降低7kw。此外,本论文提出了基于百米风阻的工作面通风阻力计算方法,利用断面单元法截取测量对象,所选取的测量巷道段尽量保证断面规则、不同位置相同参数变化较小,以此巷道百米风阻值作为判断工作面通风阻力测定结果误差大小的指标更加准确可靠。依据百米风阻测量方法,对山西某矿2个采区的主要通风路线风阻进行了测定,包括120多个测点,测定采用的方法、仪器符合要求,测定获得的数据可靠,精度满足需要。本论文还研究提出了基于PNN(人工神经网络概率)模型方法的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方法。根据煤矿通风系统的可靠性的研究现状和评价指标,考虑各种因素对通风系统的影响程度,选取12个主要因素作为为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估的指标,建立了基于PNN方法的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模型。这12个主要因素包括:通风网络复杂性、矿井风压的合理性、矿井主扇运行的稳定性、矿井主扇的综合效率、矿井通风设备的合格率、矿山空气质量供应的要求比、用风地点的风量的合格率、利用风能场所空气质量的合格率、利用风能的地方的温度合格率、防灾设施合格率、矿山反向通风系统的灵活性、吨煤电费。根据工程实践和以往的研究以及有关专家的意见,通风系统可靠性状态分为3级模式,即模式1:安全模式2:中度安全模式3:不安全。PNN的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估中的应用结构为4层,神经元的输入节点和输出神经元节点的数量分别为12和3。用训练数据集训练PNN,并用测试数据集验证训练的PNN。实验结果表明基于PNN识别方法具有较强的推广能力,经过训练的PNN的计算评估结果和工程实践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在图形化理论基础之上,采用C++和Qt的计算机技术,将网络自然分风和按需分风的速算方法应用到矿井通风中,研制出基于图形化的矿井通风网络解算系统。结合山西某煤矿通风阻力数据和PNN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方法,利用自主开发的图形化矿井通风网络解算软件对该矿通风系统压改抽前后进行了解算分析。矿井通风方法改变前有一个进风井(南羊路进风立井),五个回风井(排矸立井、辛庄回风立井、南羊路材料斜井、副立井、主斜井),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矿井通风方法改变后有五个进风井(副立井、主斜井、南羊路材料斜井、排矸立井、南羊路副立井),一个回风井(南羊路回风立井)。通过模拟发现,副立井进风量过大,与初期设想的4000m3/min存在较大出入;南羊路副立井进风量3462m3/min,进风量较小,需要调整;南羊路副立井进风容易出现短路,需要加入一些通风设施调整风流流动,以满足用风地点需风量。结合该矿的生产布局、通风系统改造后的用风需求和上述风网解算发现的诸多问题,设计了几种控风措施和降阻增阻方案,通过分析比较,最终得出一套合理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方案,以此为依据指导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实施后现场测定结果与模拟解算结果基本吻合。综上所述,本论文在理论层面和应用研究层面主要创新工作如下:1)对轴流式风机直立扩散器弯头处导流板设置数量和结构形式进行了系统的模拟分析,研究确定了直立式扩散器弯头处分别布设不同数量的短圆弧式、长圆弧式(90°)导流板时对直立式扩散器动压回收效果和扩散效果的影响规律。2)开展了轴流式风机直立式扩散器弯头分别布置短圆弧式、长圆弧式(90°)、椭圆弧导流板的相似模拟实验,确定了扩散效果较好的导流板布置数量及结构形式,并成功实施应用于山西某矿轴流式主扇直立式扩散装置优化改造。3)提出了基于百米风阻的工作面阻力计算方法,并将该方法运用到山西某煤矿的实际测量中,使得数据更加可靠。提出了基于PNN方法的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自主开发的图形化矿井通风网络解算软件,对山西某煤矿通风系统改造后初期和后期存在的通风系统进行了解算分析,并设计了多种控风措施和降阻增阻方案,最终形成一套合理的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方案,为冬季进风井进风预热提供了数据支撑。

程湘红,蓝玲[8](2018)在《短圆弧的中心测量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章利用global image998型坐标机测量软件(QUINDOS6.0),创新提出"圆的最小二乘法+最小条件逼近法"计量方法,解决了短圆滑中心测量方法准确性问题。并运用此方法,在工程实践中解决了发动机涡轮导向叶片测量过程中由于零件特征形状所引起的短圆弧定心不精确问题。通过多次试验证明,此新计量方法能够减小零件测量误差,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在计量过程中短圆弧定心不精确的技术难题。

牛春岩[9](2017)在《基于CLVDT的金刚石刀具圆弧波纹度在位检测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天然金刚石刀具广泛应用于超精密切削加工,在超光滑表面加工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加工表面粗糙度可达数个纳米。在高精度表面加工中,刀尖圆弧波纹度是决定表面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刀尖圆弧波纹度误差。根据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尚未有关于高精度金刚石刀具刀尖圆弧波纹度的精密在位检测技术的研究,不能实现加工过程中对刀尖圆弧波纹度的在位检测。因此,本文对金刚石刀具在位检测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一套高精度的金刚石刀具在位检测系统。首先,本文利用金刚石刀具研磨过程中刀尖圆弧圆心与研磨机床摆轴回转中心重合的特点,建立了基于CLVDT电容位移传感器的金刚石刀具圆弧波纹度在位检测系统,完成了检测系统硬件、软件设计,初步分析了检测系统的精度。在分析传统最小二乘圆法进行短圆弧拟合局限性的基础上,改进了最小二乘圆法的寻优过程并提出了基于数理统计的最小二乘圆法,能够有效抑制短圆弧拟合结果的偏心现象。设计了金刚石刀具圆弧波纹度在位检测及评价软件,能够实现圆弧波纹度的在位检测与即时评价,减少了后续数据处理的工作量。其次,本文通过理论建模分析了金刚石探针曲率半径、棱边锥角以及被测表面粗糙度、短波长误差信号对圆弧波纹度测量精度的影响。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了金刚石探针的测量计算模型,仿真计算探针测量光滑正弦表面、带有粗糙度、小尺度波纹的正弦表面、由AFM检测获得的金刚石刀具后刀面横截面真实轮廓的测量结果。对模拟测量数据进行频谱分析,探究了探针曲率半径、棱边锥角大小、以及后刀面粗糙度周期性、小尺度波纹峰谷值对圆弧波纹度测量精度的影响。设计了金刚石探针模拟测量软件,为后续金刚石刀具圆弧波纹度检测实验的金刚石探针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再次,本文通过分析研磨机床摆轴回转运动特征及传统轴系回转误差分离手段,提出了多点双向法摆轴回转误差分离模型。定量分析了标准球安装偏心,传感器相对标准球赤道面安装偏差对摆轴回转误差分离精度的影响,讨论了摆轴径向回转误差的独立性及通过滤一次谐波消除标准球安装偏心误差的可行性。搭建了金刚石刀具研磨机床摆轴回转误差检测系统,编写了金刚石刀具研磨机床摆轴回转误差检测系统控制软件,利用最小二乘圆法评价由反向法、多点双向法分离所得的摆轴回转误差、标准球圆度误差。为后续修正金刚石刀具圆弧波纹度在位检测结果提供了技术依托。最后,本文利用设计的检测系统对金刚石刀具圆弧波纹度进行了在位检测实验,包括金刚石探针的设计与制备、研磨机床摆轴回转误差的检定与校核、金刚石刀具圆弧波纹度的在位检测与评价。通过基于触针式轮廓仪和半径波幅测量仪的对比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和精度等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金刚石刀具圆弧波纹度在位检测技术切实可靠。

彭希锋,陈爽,李海星,熊朝晖[10](2016)在《几何功能约束最小二乘法双短圆弧检测》文中指出针对双短圆弧的准确检测难题,首先从工件的几何功能使用要求出发,详细分析使用三坐标测量机检测双短圆弧时误差产生的原因与影响;然后根据误差产生的原因,提出基于几何功能约束最小二乘拟合的双短圆弧检测方法。该方法将双短圆弧的设计半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圆弧整体轮廓与工作基准的位置作为最小二乘圆拟合的约束条件,以降低拟合的误差。将该检测方法与经典最小二乘圆弧分段拟合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很好地改善最小二乘法对双短圆弧的拟合质量,有效降低检测结果的"误判"风险,可为双短圆弧的精确检测提供一种可靠方法。

二、短圆弧测试方法与误差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短圆弧测试方法与误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一种提高非完整小圆弧曲率半径参数评价精度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小圆弧轮廓所对中心角对曲率半径参数评价的影响
2 三次指数平滑法的预测模型
    2.1 平滑初值的选取
    2.2 平滑系数的选取
    2.3 预测步数的选取
3 自适应三次指数平滑预测模型
4 实例计算及精度分析
    4.1 不同圆弧数据预测前后评价结果比较
    4.2 不同评价方法预测前后评价结果比较
5 结束语

(2)非完整小圆弧曲率半径参数测量及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小圆弧测量方法研究现状
        1.2.2 小圆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2章 非完整小圆弧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2.1 非完整小圆弧测量系统
        2.1.1 白光干涉光学显微测量系统
        2.1.2 锥光偏振瞄准测量系统
    2.2 非完整小圆弧测量标准件
    2.3 非完整小圆弧测量方法
        2.3.1 弓高弦长法
        2.3.2 固定圆心的坐标系平移法
        2.3.3 扫描数据拟合法
        2.3.4 测量方法的选择
        2.3.5 测量方式的选择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小圆弧点云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3.1 小圆弧去噪算法研究
        3.1.1 基于空间密度去噪算法的实现
        3.1.2 去噪效果
    3.2 小圆弧数据外延方法研究
        3.2.1 小圆弧轮廓所对中心角对曲率半径参数评价的影响
        3.2.2 三次指数平滑法的预测模型
        3.2.3 自适应三次指数平滑预测模型
    3.3 实例计算及精度分析
        3.3.1 不同圆弧数据预测前后评价结果比较
        3.3.2 不同评价方法预测前后评价结果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非完整小圆弧评价方法研究
    4.1 小圆弧评价仿真分析
    4.2 现有几种常用评价算法比较
    4.3 改进算法的提出
    4.4 改进算法的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及校准比对结果
    5.1 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5.1.1 白光干涉测量系统不确定度分析
        5.1.2 锥光偏振全息测量系统不确定度分析
    5.2 非完整小圆弧测量装置的校准及比对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基于全局几何信息的小线段样条拟合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全局几何信息的类型及作用原理
    2.1 面向小线段拟合与桥接的全局几何信息
    2.2 切线方向信息对小线段拟合的作用原理
    2.3 弦误差信息对小线段拟合的作用原理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切线方向信息的小线段样条拟合方法
    3.1 本文涉及的切向计算方式介绍
    3.2 平面与曲面组合交界处的样条拟合
    3.3 长圆弧与直线段组合交界处的样条拟合
    3.4 短圆弧与直线段组合交界处的样条拟合
    3.5 直线段切线方向信息的类型研究
    3.6 圆弧段切线方向信息的类型研究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弦误差信息的小线段样条拟合方法
    4.1 弦误差信息的记录格式
    4.2 弦误差信息对端点切向计算的优化
    4.3 基于弦误差信息的样条拟合方法
    4.4 样条形状缺陷的研究
    4.5 仿真实例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弦误差信息的小线段样条桥接方法
    5.1 桥接段的边界条件计算
    5.2 基于弦误差信息的桥接样条控制点计算
    5.3 桥接样条控制点解的存在性问题研究
    5.4 基于弦误差信息的桥接方法
    5.5 仿真实例
    5.6 本章小结
6 综合实验分析
    6.1 仿真验证
    6.2 实际加工验证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小角度圆弧零件的半径测量和圆心定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1.2.1 测量技术及三坐标测量机发展状况
        1.2.2 小角度圆弧零件计量技术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主要构成
    1.5 本章小结
2 航空发动机高压四级-八级静止叶片扇形段的加工和装配过程中的测量需求分析
    2.1 四级-八级静止叶片扇形段的加工和装配情况
    2.2 四级-八级静止叶片扇形段的加工和装配过程介绍
        2.2.1 四级-八级静止叶片扇形段的组成
        2.2.2 四级-八级静止叶片T型板的现行测量方法和测量问题
    2.3 测量需求的分析与测量方案的精度评估
    2.4 本章小结
3 小角度圆弧零件的半径测量和圆心定位方法研究
    3.1 测量方法的数学模型
        3.1.1 弓高弦长法
        3.1.2 扫描数据拟合法
        3.1.3 半径确定的坐标系平移法
    3.2 各种测量方法的误差分析
        3.2.1 弓高弦长法的测量误差分析
        3.2.2 扫描数据拟合法和半径确定的坐标系平移法的误差分析
    3.3 测量方法的研究及其步骤
        3.3.1 弓高弦长法实验步骤
        3.3.2 最小二乘拟合法实验步骤
        3.3.3 固定半径拟合法实验步骤
        3.3.4 最小间隔拟合法实验步骤
        3.3.5 最大内切拟合法实验步骤
        3.3.6 最小外接拟合法实验步骤
        3.3.7 半径确定的坐标系平移法实验步骤
    3.4 小角度圆弧零件的半径测量和圆心定位实验数据验证及对比分析
        3.4.1 同一测量方法下弧度的不同对测量精度的影响规律
        3.4.2 不同测量方法的互补性
        3.4.3 相同计量方法下三坐标精度对计量结果的影响分析
        3.4.4 超高精度三坐标测量条件下的测量方法数据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航空发动机四级-八级静止叶片扇形段的测量解决方案
    4.1 测量方案简介
    4.2 T型板的基于弦高法-固定半径拟合法的组合测量方法
        4.2.1 测量设备的选择
        4.2.2 测量零件的选择
        4.2.3 测量方法的选择
        4.2.4 测量结果分析
        4.2.5 测量方法的特点
    4.3 本章小结
5 小角度圆弧测量方法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
    5.1 测量不确定度误差来源
    5.2 标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5.3 测量不确定度分析评定
        5.3.1 弓高弦长法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5.3.2 扫描数据拟合法和半径确定的坐标系平移法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钛合金菱形格栅孔电解加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格栅简介
    1.2 格栅常用加工技术
        1.2.1 传统切削加工
        1.2.2 激光加工
        1.2.3 三维打印
        1.2.4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1.2.5 电火花加工
        1.2.6 电解加工
    1.3 型孔电解加工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加工精度
        1.3.2 加工稳定性
        1.3.3 存在的问题
    1.4 课题来源及内容安排
        1.4.1 研究目的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电解液成分对钛合金电化学特性影响
    2.1 引言
    2.2 电解液基本介绍
    2.3 电解液成分对钛合金极化特性影响
        2.3.1 极化测定
        2.3.2 极化曲线
        2.3.3 表面形貌
    2.4 电解液成分对钛合金溶解特性影响
        2.4.1 电流密度
        2.4.2 表面形貌
        2.4.3 溶解过程
    2.5 电解液成分对钛合金电化学加工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工具阴极侧壁复合绝缘技术
    3.1 引言
    3.2 菱形工具阴极电场分析
    3.3 工具阴极复合绝缘层制备
        3.3.1 制备系统
        3.3.2 制备流程
        3.3.3 绝缘层表征与分析
    3.4 绝缘层性能
        3.4.1 绝缘效果
        3.4.2 绝缘层耐用度
        3.4.3 性能提高措施
    3.5 菱形工具阴极/绝缘层流固耦合分析
        3.5.1 流固耦合模型
        3.5.2 流场分布
        3.5.3 剪切应力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振动进给电解加工流场分析
    4.1 引言
    4.2 振动进给运动的定义
    4.3 振动进给多物理场耦合仿真
        4.3.1 物理模型
        4.3.2 流场及气泡率分布
        4.3.3 流体传热分布
        4.3.4 流场对材料去除影响
    4.4 振动进给试验
        4.4.1 振动进给系统
        4.4.2 加工平均电流
        4.4.3 侧面间隙
        4.4.4 加工稳定性
        4.4.5 材料去除速度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菱形格栅孔电解加工试验及工艺优化
    5.1 引言
    5.2 工具阴极设计与分析
    5.3 电解加工试验系统平台
    5.4 工艺试验
        5.4.1 直线进给电解加工
        5.4.2 振动进给电解加工
    5.5 菱形格栅孔加工正交试验及多目标优化
        5.5.1 正交试验
        5.5.2 多目标优化
    5.6 菱形格栅阵列孔电解加工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情况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6)多种拟合算法对检测加速器等中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癌症的起因和发展趋势
        1.1.2 放疗的优点及其发展
        1.1.3 医用加速器的原理和功能
    1.2 加速器等中心的精确测量
        1.2.1 精确测量的意义
        1.2.2 加速器等中心测量现有方法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加速器等中心测量校准系统
    2.1 校准系统介绍
    2.2 本实验实践目标
        2.2.1 实践内容
        2.2.2 现有的拟合算法
        2.2.3 旋转轴和等中心的计算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利用圆的弦定理拟合并检测加速器等中心
    3.1 利用圆的弦的中垂面相交于圆心拟合圆的方法
        3.1.1 空间圆形拟合模型
        3.1.2 最小二乘法
    3.2 空间圆的拟合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用不同拟合算法对计算等中心的研究
    4.1 验证方案设计
    4.2 用matlab计算数据结果
    4.3 旋转不同角度下各种方法计算等中心误差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密集采点对短圆弧拟合的改进
    5.1 大半径短圆弧的误差分析
    5.2 通过密集采样对短圆弧拟合进行改进
    5.3 测量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医院加速器等中心校准调整
    6.1 激光定位灯的技术要求
    6.2 对加速器激光定位灯的验证与调整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研究生期间主要工作及相关成果

(7)轴流式主扇直立扩散器及压改抽通风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矿井通风机扩散器设计结构研究现状
        1.2.2 矿井通风机扩散器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1.2.3 扩散器导流叶片应用的研究现状
        1.2.4 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及优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案
        1.3.3 技术路线
2 直立式扩散器风流导流流动基本理论
    2.1 扩散器工作原理分析
    2.2 传统型扩散器与新型扩散器的比较
        2.2.1 传统型扩散器
        2.2.2 轴流式风机直立式扩散器
    2.3 扩散器内风流流动控制方程
    2.4 矿井扩散器气动性能计算湍流模型对比分析
        2.4.1 数学模型
        2.4.2 计算网格与边界条件
        2.4.3 几种模型计算结果对照分析
        2.4.4 结论
    2.5 本章小结
3 轴流式主扇直立扩散器风流流动数值模拟研究
    3.1 直立式扩散器弯头处布置短圆弧式导流板模拟分析
        3.1.1 安装六片导流板
        3.1.2 安装五片导流板
        3.1.3 安装四片导流板
        3.1.4 安装三片导流板
        3.1.5 安装两片导流板
        3.1.6 扩散效率对比
    3.2 直立式扩散器弯头处布置长圆弧(90度)导流板模拟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轴流式主扇直立扩散器相似模拟试验研究
    4.1 相似实验原理
        4.1.1 巷道风流流动状态
        4.1.2 巷道风流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
        4.1.3 扩散效率公式推导
    4.2 直立式扩散器弯头处布置短圆弧式导流板相似实验分析
        4.2.1 相似实验模型
        4.2.2 实验方案
        4.2.3 实验结果分析
    4.3 直立式扩散器弯头处布置长圆弧和椭圆弧导流板相似实验分析
        4.3.1 实验方案
        4.3.2 实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山西某矿轴流式主扇直立扩散器工业试验
    5.1 现场工业试验概述
    5.2 主扇扩散器性能测定内容及现场测定方案
        5.2.1 主扇扩散器性能测定内容
        5.2.2 现场测定方案
        5.2.3 测量仪器
        5.2.4 测定组织和步骤
    5.3 测量结果处理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矿井风阻计算方法及山西某矿通风阻力测定
    6.1 基于百米风阻的工作面阻力计算方法
        6.1.1 测定方案
        6.1.2 数据处理方法
        6.1.3 计算结果及分析
        6.1.4 小结
    6.2 山西某矿通风阻力测定及计算处理
        6.2.1 矿井概况
        6.2.2 通风阻力测定
        6.2.3 测定数据处理
        6.2.4 测定误差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及压改抽通风系统优化
    7.1 基于PNN方法的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
        7.1.1 概率神经网络(PNN)原理
        7.1.2 PNN在评价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中的应用
    7.2 图形化通风网络解算软件开发
        7.2.1 软件开发环境
        7.2.2 软件功能及界面设计
    7.3 山西某矿通风网络模拟解算分析
        7.3.1 通风网络解算任务及目标
        7.3.2 矿井通风方法改变前后的通风系统总体情况
        7.3.3 山西某矿通风方法改变前通风网络模拟解算
        7.3.4 山西某矿通风方法改变后模拟结果分析
    7.4 山西某矿通风系统压改抽后通风系统优化方案
        7.4.1 山西某矿通风系统改变后存在主要问题
        7.4.2 山西某矿通风系统改变后建议方案
        7.4.3 解算结果与工程实际对比分析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下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主要获奖
附录A 矿井风阻测定数据汇总及计算处理表

(8)短圆弧的中心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提出
    1.1 测量环境
    1.2 测量方法
    1.3 测量结果
    1.4 测量结果分析
    1.5 原因分析
2 解决方法
    2.1 测量原理
    2.2 测量方法
    2.3 标准环规实验
    2.4 测量结果分析
3 新方法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3.1 测量图样
    3.2 测量结果
    3.3 误差分析
4 结论

(9)基于CLVDT的金刚石刀具圆弧波纹度在位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1.2.1 金刚石刀具圆弧波纹度测量技术
        1.2.2 金刚石刀具圆弧波纹度评价技术
        1.2.3 精密轴系回转误差检测技术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简析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金刚石刀具圆弧波纹度在位检测系统设计及评价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基于C_LVDT的在位检测系统原理
    2.3 金刚石刀具圆弧波纹度在位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2.4 金刚石刀具圆弧波纹度评价方法研究
        2.4.1 传统最小二乘圆法进行短圆弧拟合的局限性
        2.4.2 改进的最小二乘圆法
    2.5 金刚石刀具圆弧波纹度在位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2.6 金刚石刀具圆弧波纹度在位检测系统误差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金刚石探针测量精度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3.1 引言
    3.2 金刚石探针测量计算模型的建立
    3.3 正弦曲线表面模拟探针曲率半径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4 正弦曲线表面模拟探针棱边锥角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5 短波长误差对圆弧波纹度测量精度的影响
    3.6 金刚石刀具后刀面形貌模拟测量结果
    3.7 金刚石探针模拟测量软件设计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金刚石刀具研磨机床摆轴回转误差检测研究
    4.1 引言
    4.2 摆轴回转误差测量原理
        4.2.1 反向法
        4.2.2 多点双向法
    4.3 测量误差来源及其影响
        4.3.1 摆轴径向回转误差的独立性
        4.3.2 传感器相对标准球赤道面安装偏差
        4.3.3 标准球安装偏心误差
        4.3.4 滤一次谐波消偏心的数据处理误差
    4.4 摆轴回转误差检测系统设计
    4.5 摆轴径向回转误差检测实验研究
        4.5.1 检测工件的选取及安装偏心控制
        4.5.2 基于反向法的摆轴径向回转误差检测实验
        4.5.3 基于多点双向法的摆轴径向回转误差检测实验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金刚石刀具圆弧波纹度在位检测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金刚石探针的设计与制备
    5.3 PG3B行星钻石刀具研磨机摆轴回转误差检测
    5.4 金刚石刀具圆弧波纹度在位检测实验
        5.4.1 金刚石刀具圆弧波纹度在位检测实验
        5.4.2 实验数据处理
    5.5 金刚石刀具圆弧波纹度检测对比实验
        5.5.1 基于轮廓仪检测系统的对比实验
        5.5.2 基于半径波幅测量仪的对比实验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几何功能约束最小二乘法双短圆弧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双短圆弧的检测要求与测量方法
    1.1 检测要求
    1.2 测量方法
2 数据计算方法及问题的提出
3 基于几何功能约束的双短圆弧拟合方法
4 实验对比分析
5 结束语

四、短圆弧测试方法与误差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提高非完整小圆弧曲率半径参数评价精度的方法[J]. 罗智孙,吴国新,何小妹,何学军,朱春梅. 机电工程, 2021(09)
  • [2]非完整小圆弧曲率半径参数测量及评价方法研究[D]. 罗智孙.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2021
  • [3]基于全局几何信息的小线段样条拟合方法[D]. 钱跃. 华中科技大学, 2019
  • [4]小角度圆弧零件的半径测量和圆心定位方法研究[D]. 李光磊.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7)
  • [5]钛合金菱形格栅孔电解加工关键技术研究[D]. 何亚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6]多种拟合算法对检测加速器等中心的研究[D]. 孙威. 南京大学, 2018(09)
  • [7]轴流式主扇直立扩散器及压改抽通风系统优化研究[D]. 吴彪.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8(01)
  • [8]短圆弧的中心测量方法研究[J]. 程湘红,蓝玲. 工程技术研究, 2018(01)
  • [9]基于CLVDT的金刚石刀具圆弧波纹度在位检测技术研究[D]. 牛春岩.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2)
  • [10]几何功能约束最小二乘法双短圆弧检测[J]. 彭希锋,陈爽,李海星,熊朝晖. 中国测试, 2016(09)

标签:;  ;  ;  ;  ;  

短弧测试方法及误差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