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提高编辑校对质量

多措并举提高编辑校对质量

一、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编校质量(论文文献综述)

李洪良[1](2021)在《专业出版社图书质量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应对措施探析》文中指出图书质量是出版行业常抓不懈的监管重点,更是专业出版社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新发展阶段下,专业出版社必须重视和直面自身存在的图书质量问题,结合专业特殊性从处理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的关系、质量意识、编校队伍、管理制度等方面深度剖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作为出版黄河图书最权威的专业出版机构,黄河水利出版社通过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严守底线,加强选题管理,注重质量意识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建立完善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在图书质量管理方面积极探索与创新,以期为聚焦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的出版界同仁提供参考。

王奕[2](2021)在《数字化出版时代高校学报编校质量提升路径》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信息技术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我国各行业和各领域已经迈入数字化时代。在期刊领域中高校学报也开始走上数字化出版转型之路。要想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就应更好地保证学报文章内容的发表质量,借助数字化时代下的各类先进技术,完善高校学报的编校流程,同时,不断提升高校学报编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针对思想、制度、服务以及知识等各方面的内容不断进行发展和创新,所构建的学报编校质量控制模式应真正地满足时代发展的具体要求,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高校学报的整体编校质量。

赵盛梅[3](2020)在《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创造性转化研究》文中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及行为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哲学思想和伦理智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宝藏。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完备的道德教育体系。其中蕴含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有助于解决当今社会人们遭遇的某些精神困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结合时代要求继承、转化和创新,展现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有利于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是当前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资源之一,以其深厚的儒学积淀、海纳百川的胸襟、开拓进取的精神、直面现实的品格以及躬行践履的工夫进入我们的视野,教育人如何通过主观践履冲破内外障蔽,化德性为德行,实现从理念伦理到实践伦理的转换。其思想体系中的“致良知”、“知行合一”、“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等精华,有助于强化道德观念,提高主体意识,通过事上磨炼提高实践能力,塑造道德品格,坚守良知初心,对我国当下开展道德教育,推进道德建设有较高的借鉴意义。要想充分发挥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须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目前关于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来看,学界关于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实现创造性转化的系统研究相对薄弱。本论文所论的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王阳明道德教育的目标、理念、内容、原则和方法等。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发掘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体系中含有当代价值的精神内核,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研究,具体分为“以何转”、“何以解”、“何以转”三部分。第一部分,“以何转”,即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以何价值内涵转化成为新时代道德教育体系构建的思想资源。第一章,通过详细阐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明朝中期的历史背景,认真梳理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展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思想脉络。第二章,呈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全面深入地阐释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以及清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框架构成和完整面貌。第二部分,“何以解”,即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对新时代道德教育建设的启发。第三章,通过考察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对其进行客观理性的综合评析,分析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时代性和局限性,反思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深入探究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理论体系中的精华,结合新时代我国社会道德教育现状,提炼和彰显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对新时代道德教育思想体系构建的当代价值,包括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第三部分,“何以转”,针对当前道德领域和道德教育出现的问题,利用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精髓给予启发和价值借鉴,进而开展创造性转化探索研究。这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第四章,从现实论域探索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创造性转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包含当代道德教育境遇和转化何以可能的前提条件。第五章,从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研究和创新性实践探索,包含创造性转化的原则、路径和实践。以期经创造性转化后的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能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为新时代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智慧借鉴。

张丹[4](2020)在《浅析媒介融合生态下编校工作的问题与对策》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媒介融合发展及出版数字化也成了出版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互联网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信息的获取变得方便快捷,编校工作的效率有了一定的提高;另一方面,也给编校工作带了干扰,诸如纷繁芜杂的信息让考察资料的真实性变得困难重重,校对软件等新技术不成熟也会给编校工作带来影响,此类问题层出不穷。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出版业竞争愈加激烈,出版物质量也就成了衡量出版物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出版单位对其重视程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在出版的过程中,字词、标点、语法等编校差错的出现,往往会产生"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后果,轻则影响出版物内容意义的表达,重则产生政治性、宗教性等敏感问题,导致出版物被下架销毁。因此,要分析和探讨媒介融合生态下编校工作的问题与对策,本文首先介绍对出版编校工作的认知以及媒介融合对编校工作的影响,之后分析媒介融合生态下编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则基于问题和原因探究有针对性地解决对策,以提升编校工作的质量,更好地引导出版行为。

张旭[5](2020)在《X丛书出版项目进度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国出版行业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读者需求日益多样化、新兴媒体冲击传统纸质出版物市场份额、国家对出版行业的保护政策逐步弱化等,这就迫切需要在出版机构内部引入更加科学精细的管理模式来提高出版效率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项目管理尤其是项目进度管理的方法和理论在各行各业中获得广泛应用,将项目进度管理引入图书出版行业,用项目管理的方法编制科学合理的图书出版项目进度计划、动态监控出版项目运作过程、发现进度偏差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将优化出版流程、提高图书生产效率,提升出版机构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本文对项目进度管理的理论、方法、工具在图书出版业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项目进度管理的理论以及项目进度管理的方法和工具,结合图书出版领域的相关知识和实际情况,梳理了图书出版项目进度管理的研究现状,论证图书出版引入项目管理方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2)以Q出版社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X丛书出版项目为探究案例进行实证。通过项目规划、任务活动分解、出版活动排序、工期估算、计划评审法绘制进度网络图以及借助Microsoft Project软件编制该丛书项目的出版进度计划等环节,归纳总结出图书出版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流程和一般性编制方法;(3)基于项目进度控制的原理和方法,本文识别并分析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影响项目进度的因素,然后通过调整工序间的逻辑关系及资源分配等五项具体的进度控制和变更处理措施进行纠偏以保证项目如期完成。在这个基础上,梳理得到适合出版项目进度管理的动态监控、偏差分析、进度控制的一般方法和应对措施。本文基于项目进度管理、图书出版活动两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总结得出在图书出版项目中进行进度计划编制的实施步骤以及出版进度控制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将项目进度管理的系统方法和工具引入出版项目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出版机构的整体运作和生产效率,提高资源分配效率,减少资源冲突和重复工作。这对于缓解出版行业普遍存在的延期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践应用价值,也为出版机构实施创新管理提供借鉴和经验。

李丽[6](2020)在《S出版社中小学教辅图书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我国多年形成的应试教育体制,考试分数成为评价学生能力的唯一指标,使得中小学教辅图书市场异常“繁荣”,中小学教辅图书具有出版门槛低、投入少、资金回收快等特点,全国85%的出版社涉足教辅出版领域,相关的配套政策不完善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出版社缺乏创新,教辅相互拼凑,内容雷同,同质化严重,为了占领市场,争相“高定价、低折扣”恶性竞争等问题尤为突出,并且猖獗的盗版更加剧了教辅市场的混乱。教辅图书市场科学、合理、有序发展,事关中国教育的发展大计,寻求解决之道也是出版界、教育界的一项紧迫任务。本人在S出版社任中层管理岗位,在教辅图书营销一线有十多年的工作经历,而且对S出版社中小学教辅图书的营销现状和成因比较清楚,基于本论文的研究,先后走访了多家出版社、新华书店、校园书屋、教育局、民营图书公司、中小学校等单位,通过深入交流,从多角度探究到了教辅图书营销的创新思路和方法。本文以S出版社的中小学教辅图书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与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案例研究法,以4Ps营销理论、STP理论以及新媒体营销策略等作为理论基础,利用PEST分析工具对S出版社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用波特五力模型对教辅图书行业竞争环境进行分析,又从出版社的产品质量和品牌、团队规模、编辑排版、产品创新、业务活动、财务资源等六个方面进行内部资源能力分析,明确了出版社内部的优劣势;然后利用SWOT分析工具,得出S出版社缺乏创新意识、营销手段单一陈旧、品牌意识淡薄、图书质量不高等诸多不足,S出版社应克服劣势,抓住机遇,整合资源,形成品牌效应。通过对S出版社营销现状的分析,总结出现有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市场定位不准确、企业化运营时间短、未完全转变经营理念、管理落后、缺乏复合型人才、激励机制、容错机制等是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在问题成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进行市场细分,明确产品定位,提出新的营销策略组合,包括:高质量的产品策略、差异化折扣定价策略、渠道组合策略、促销多样化策略等。最后,根据S出版社的实际情况,提出优化组织内部流程、提升营销团队能力、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先进企业文化、建立科学合理的容错机制、健全公司营销激励机制一系列保障措施,保证营销策略的顺利实施。本文的主要结论是,S出版社应提高对市场营销工作的重视程度,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推进产品和经营模式创新,依靠产品差异化策略,让本社的教辅图书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树立图书品牌;通过差异化折扣策略,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充分挖掘网络和新媒体渠道的潜力,建立渠道多元化的模式,提升营销效果;并通过网络营销和新媒体营销策略在未来的出版市场站稳脚跟。此外,要根据S出版集团层面整体营销战略的变化及时调整,与集团内部兄弟出版社之间协同发展,优势互补,最终实现S出版社中小学教辅图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黄秋硕[7](2020)在《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文中研究说明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丁韪良在近代西方人文学科方法影响下,重视对儒释道文化的释读,肯定颇多。丁韪良是美国汉学史上真正依据中国典籍并结合考察社会实际而释读儒释道文化的第一人。第二,丁韪良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壮丽的文学丰碑”;热衷向西方传递中华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丁韪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的拓荒者与奠基人。第三,丁韪良热情颂扬与推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并以明确的近代化理念,在西方汉学史上,第一次梳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前的中国近代史。丁韪良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因此他的相关记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四,丁韪良翻译大量西学论着,侧重于近代化新兴学科与实用知识,大多是对西方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专着的首次翻译,其对相关理论、概念、名词及内容等方面的汉语表述,对中国近代相关新兴学科之构建,均具有创新与借鉴意义,丁韪良汉译西学论着,同样具有重要汉学意义。第五,丁韪良创办中文期刊《中西闻见录》与《新学月报》,大力传播“实学”,不仅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汉学研究往更高层次发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丁韪良作为汉学研究机构北京东方学会首任会长,倡导以“自由思辨精神”来研究汉学的一切领域。北京东方学会在拓展汉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方宗教的负面影响。丁韪良也存在种种弱点与不足,这应更多地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的角度加以说明。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美国汉学的开创、奠基与初步发展,主要是由清代美国来华汉学家们完成的。丁韪良称得上是汉学发展史上一位成绩卓着的巨匠。其在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值得充分肯定,至今仍有实际借鉴意义。

程杰[8](2020)在《高校学报编校质量提升策略》文中指出编校质量关系到学报的生存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全面分析影响学报编校质量的诸多因素,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学报编辑部各项管理制度,规范编校工作流程,提高编辑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高校学报的编校质量.

程杰[9](2020)在《地方高校学报办刊质量提升措施》文中提出期刊质量对高校学报至关重要,关系到学报的生存和发展。论文的质量和编辑的业务能力是决定期刊质量的重要因素,是提高高校学报办刊水平的核心动力。文中分析了目前高校学报办刊过程中影响期刊质量的不利因素,提出了具体改进措施,提升学报办刊质量。

王西萌[10](2019)在《传统图书出版发行项目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图书出版业在我国当前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国家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出版企业迎来了迅速发展的“黄金期”;另一方面,新媒体、数字出版技术的出现以及国外出版企业的引入,出版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图书出版企业面临的风险也不断加剧。如何加强图书出版各环节风险管控,提高产品竞争力,已经成为传统图书出版企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目前,学术界对风险管控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但针对图书出版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不多。本文旨在通过对X出版社出版流程的梳理,结合具体的传统图书出版发行项目进行风险识别、分析、评估,为图书出版企业风险应对和防范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首先在阐述和比较国内外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梳理了传统图书出版发行流程,进一步对传统图书出版发行项目引入风险管理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其次概述传统图书出版发行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总结并选取风险识别及风险分析的方法。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本文以X出版社《XX教你做网红蛋糕》一书为例,根据文献梳理和工作经验总结出影响传统图书出版发行项目的风险因素,并在调研、咨询专家后将其风险因素提炼,得到10项最主要的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传统图书出版发行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传统图书出版发行项目进行风险计算评估。最后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针对传统图书出版发行项目中宣传营销、选题策划、经营管理方面的风险防范对策,包括构建宣传营销体系、加快智能化转型、合理确定图书首印量等应对和防范措施。本文的贡献主要在于将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应用于图书出版行业,以作者所在出版社传统图书出版发行项目为例,进行了实例项目的风险分析和防范对策研究。这不仅为风险控制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图书出版项目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二、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编校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编校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专业出版社图书质量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应对措施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图书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专业出版社图书质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三、图书质量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全力防控出版领域意识形态风险,严守质量底线
    (二)加强选题管理,正确处理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的关系
    (三)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图书编校质量管理
    (四)畅通出版环节,加强印前质检和印制质量监控
四、结语

(2)数字化出版时代高校学报编校质量提升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数字化出版时代高校学报编校质量提升的必要性
三、数字化出版时代完善高校学报的编校流程
    (一)数字化出版时代的稿件选稿流程
    (二)数字化出版时代的稿件审稿流程
    (三)数字化出版时代的稿件编辑流程
    (四)数字化出版时代的稿件校对流程
四、数字化出版时代扩展高校学报编辑能力提升路径
    (一)强化编校质量提升意识,更新编辑人员的思想观念
    (二)丰富编校人员知识结构,提升编校人员综合素质
    (三)提升编校人员的服务意识,保证沟通互动的有效性
    (四)健全各类编校工作的管理机制,保证高校学报的整体质量
五、结语

(3)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创造性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思考
    四、研究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第一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背景
        一、政治背景:朝廷内乱外患“沉疴积痿”
        二、经济背景:商品经济发展“功利沦浃”
        三、文化背景:世风衰颓败陋“学术虚夸”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良知”:对孟子思想的继承
        二、“发明本心”:对陆九渊思想的发展
        三、“知行合一”:对程朱理学“知先行后”思想的补充
        四、“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对程颢思想的发展
第二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
    第一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良知”本体论
        二、“复其心体之同然”人性论
        三、“致良知”功夫论
        四、“满街都是圣人”目的论
        五、“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境界论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体系
        一、道德教育目标:“学为圣人”思想
        二、道德教育理念:“致良知”思想
        三、道德教育内容:“厚德厚俗”思想
        四、道德教育原则:“随人分限所及”思想
        五、道德教育方法:“知行合一”思想
        六、道德教育评价标准:“学贵得之心”思想
        七、道德教育境界:“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思想
第三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
        一、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
        二、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实践价值
第四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创造性转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第一节 当代道德教育境遇
        一、道德理想缺失
        二、道德“旁观者”现象
        三、德性德行短缺
        四、生活实践缺乏
        五、生态道德教育欠缺
    第二节 创造性转化何以可能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二、道德的传承性与新时代的道德需求
        三、文化的连续性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借鉴
第五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探索
    第一节 创造性转化的原则
        一、时代性
        二、开放性
        三、大众化
        四、化人育人性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路径
        一、“学为圣人”思想的推陈出新:争做时代新人
        二、“致良知”思想的古为今用:致良知理性
        三、“知行合一”思想的取精用弘:知行辩证统一
        四、“学贵得之心”思想的去粗取精:学贵得于心、践于行
        五、“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思想的礼敬传承:生态共同体
    第三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实践
        一、“争做时代新人”的实践探索:立鸿鹄志,做奋斗人
        二、“致良知理性”的实践探索:致志愿者
        三、“知行辩证统一”的实践探索:学以致用、担当作为
        四、“学贵得于心、践于行”的实践探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生态共同体”的实践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浅析媒介融合生态下编校工作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导语
1.对出版编校工作的认知
2.媒介融合发展形势对出版编校工作的影响
    2.1 媒介融合发展形势给编校工作带来的积极影响
    2.2 媒介融合发展形势对编校工作带来的消极影响
3.媒介融合生态下编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 媒介融合生态下编校工作存在的问题
    3.2 媒介融合生态下编校工作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4.媒介融合形势下编校工作问题的解决对策
    4.1 提升编校人员综合素质,提高编校工作准入门槛
    4.2 实现编校工作模式的优化
    4.3 秉持融合理念,实现优势互补
    4.4 完善编校工作制度
结语

(5)X丛书出版项目进度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图书出版项目的特征及管理过程
        2.1.1 图书出版项目的特征
        2.1.2 图书出版项目管理的基本过程
    2.2 项目进度管理概述
        2.2.1 项目进度管理的概念
        2.2.2 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步骤
        2.2.3 项目进度控制的过程
        2.2.4 项目进度管理的常用方法
第3章 X丛书出版项目的进度计划编制
    3.1 X丛书出版项目简介
    3.2 X丛书出版项目的主要特点及整体规划
        3.2.1 项目的主要特点
        3.2.2 项目的整体规划
        3.2.3 项目部成立和项目实施
    3.3 X丛书出版项目进度计划编制
        3.3.1 定义活动并创建WBS
        3.3.2 明确责任分配矩阵
        3.3.3 排列出版活动顺序
        3.3.4 估算项目活动工期
        3.3.5 利用PERT法绘制网络计划图
        3.3.6 利用Microsoft Project软件编制项目进度计划
第4章 X丛书出版项目的进度控制
    4.1 X丛书出版项目进度控制概述
        4.1.1 进度控制的目标
        4.1.2 进度控制的原理
        4.1.3 进度控制的依据
    4.2 进度控制的保障措施
        4.2.1 组织保障
        4.2.2 信息保障
        4.2.3 制度保障
    4.3 X丛书出版项目进度控制的偏差分析
        4.3.1 进度的动态监控
        4.3.2 图书出版项目常见偏差问题
        4.3.3 影响项目进度的因素识别
    4.4 项目进度控制措施与结果
        4.4.1 控制进度偏差的措施
        4.4.2 进度控制结果
        4.4.3 进度控制评价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S出版社中小学教辅图书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论文框架
    1.3 研究方法
        1.3.1 理论与文献研究法
        1.3.2 实地调查法
        1.3.3 案例研究法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市场营销的概念及内涵
    2.2 图书营销相关理论
        2.2.1 图书营销学的产生和发展
        2.2.2 图书营销学的内涵和作用
        2.2.3 图书营销学的研究内容
        2.2.4 STP理论
        2.2.5 图书营销的4Ps
    2.3 新媒体营销
        2.3.1 新媒体营销的概念
        2.3.2 新媒体营销的特征
        2.3.3 新媒体营销渠道
    2.4 相关文献综述
        2.4.1 关于图书营销方面的研究
        2.4.2 关于图书出版发行品牌建设的研究
        2.4.3 关于图书销售渠道建设的研究
        2.4.4 关于新媒体营销的研究
第3章 S出版社外部环境及内部资源分析
    3.1 公司概况
    3.2 外部环境分析
        3.2.1 PEST分析
        3.2.2 五力模型分析
    3.3 公司内部资源分析
        3.3.1 公司教辅经营组织机构
        3.3.2 教辅出版流程
        3.3.3 主要教辅品种介绍
        3.3.4 出版社内部资源能力分析
    3.4 SWOT分析
        3.4.1 公司优势
        3.4.2 公司劣势
        3.4.3 市场机会
        3.4.4 市场威胁
第4章 S出版社营销策略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战略定位及营销现状
        4.1.1 战略定位
        4.1.2 营销现状
    4.2 营销策略的主要问题
        4.2.1 产品方面的问题
        4.2.2 价格方面的问题
        4.2.3 渠道方面的问题
        4.2.4 促销方面的问题
    4.3 营销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4.3.1 未完全转变经营理念
        4.3.2 人才缺乏
        4.3.3 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和容错机制
第5章 S出版社教辅图书营销策略重构
    5.1 目标市场战略
        5.1.1 市场细分
        5.1.2 目标市场选择
        5.1.3 产品定位
    5.2 营销策略重构
        5.2.1 产品策略
        5.2.2 价格策略
        5.2.3 渠道策略
        5.2.4 促销策略
第6章 实施保障措施
    6.1 优化组织内部流程
        6.1.1 建立动态项目管理制
        6.1.2 建立社会化的校对队伍
        6.1.3 注重企业内控制度建设
    6.2 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先进企业文化
        6.2.1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6.2.2 重视对员工企业文化的引领
    6.3 建立科学合理的容错机制
    6.4 健全公司营销激励机制
    6.5 提升营销团队能力
        6.5.1 选聘、组建高效的营销团队
        6.5.2 强化对营销团队的教育和培训
        6.5.3 完善营销团队的薪酬激励机制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论文不足和未来展望
        7.2.1 论文不足
        7.2.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中外学者关于美国早期汉学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1.美国“早期汉学”起始于何时?
        2.美国“早期汉学”结束于何时?
        3.美国“传教士汉学”何时向“专业汉学”过渡?
        4.笔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史分期之思考
        二、当代中外学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家成就的总体评价
        三、当代中外学者对丁韪良汉学研究的总体论述与评价
        四、国内学者关于丁韪良其他方面问题的讨论
        五、国外与丁韪良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学术创新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第一章 丁韪良来华前后的美国汉学界
    第一节 裨治文与美国汉学之起源
        一、裨治文来华前的中美关系与来华美国人
        二、裨治文来华与创办《中国丛报》
        1.裨治文来华与初期的汉语研习环境
        2.裨治文创办《中国丛报》最初目的
        3. 《中国丛报》由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
        4.裨治文与美部会的分歧
        三、裨治文的主要着述
        四、裨治文创办学会与教育机构
        1.裨治文等创立美国东方学会
        2.裨治文创立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
        3.裨治文创办其他学会
    第二节 卫三畏来华经历与汉学研究
        一、卫三畏汉学研究之历程
        1.第一阶段:以传教身份研究汉学
        2.第二阶段:以外交官身份研究汉学
        3.第三阶段:以学者身份研究汉学
        二、卫三畏汉学研究成就与特点分析
        三、卫三畏与马礼逊、裨治文、丁韪良之关系
    第三节 丁韪良来华前后美国汉学之演绎趋势
        一、美国早期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早期美国汉学家“中国观”类型之演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丁韪良宣教经历与汉学研习
    第一节 丁韪良来华与汉学初步研习
        一、丁韪良来华前的教育背景
        二、丁韪良初到广州、福州的社会观察力
        三、丁韪良宁波研习汉语三步骤
        四、丁韪良发明宁波话拼音
    第二节 丁韪良宣教作品与汉学研究
        一、丁韪良与《天道溯原》
        1.写作缘由、内容与材料来源
        2.《天道溯原》与附儒之传教策略
        3.《天道溯原》之影响
        二、丁韪良的其他中文宣教作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职业教育家与汉学研究之转型
    第一节 丁韪良的教育改革实践
        一、同文馆总教习
        二、赴欧美考察与汉学交流
        三、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
        四、湖广仕学院总教习
        五、中文教科书编译与与汉学研究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与汉学研究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1. 《中西闻见录》办刊宗旨与主要撰稿人
        2.丁韪良作品分析
        二、丁韪良与《新学月报》
        1. 《新学月报》创办原因与主要内容
        2.《新学月报》与汉学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丁韪良与汉学研究机构
    第一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初创
        一、创设北京东方学会之目的与经过
        二、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早期会员之关系
        三、早期《北京东方学会会刊》之特点
    第二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发展
        一、丁韪良对北京东方学会的持续影响
        二、1886—1898 年会刊中的丁韪良作品
        三、北京东方学会学术争议与丁韪良之态度
        四、北京东方学会之局限性
    第三节 丁韪良与其他研究机构
        一、丁韪良与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
        二、丁韪良与《教务杂志》
        三、丁韪良与美国东方学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丁韪良中外比较视野下对儒释道之新解
    第一节 比较宗教视野与儒教之认知
        一、关于性善性恶论问题
        二、关于伦理与道德问题
        三、其他方面问题
    第二节 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学之解读
        一、孔子与西方圣哲之比较
        二、“最典型的哲学时代”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与佛道之新解
        一、丁韪良与佛教研究
        1.丁韪良研究佛教之学术背景
        2.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成员对佛教的研讨
        二、丁韪良与道教研究
        1.比较视野中的老子
        2.从“科学史”角度论道教之贡献
        三、丁韪良论“三教”之关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丁韪良论中国历史
    第一节 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动因与方法
        一、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四个出发点
        二、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古代史
        一、丁韪良论中国历史分期
        二、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三、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四、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技
        五、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第三节 丁韪良论中国近代史
        一、裨治文、卫三畏与丁韪良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缘起
        二、丁韪良论中国近代五次战争
        三、关于太平天国
        四、关于晚清改革
        五、丁韪良之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丁韪良与中国文学
    第一节 丁韪良与中国诗歌
        一、丁韪良欧美诗歌之修养
        二、丁韪良重视中国诗歌之缘由
        三、丁韪良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推崇
        1.丁韪良翻译中国诗歌的大体过程
        2.丁韪良对中国诗歌的译介与评论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寓言与民间传说
        一、关于中国寓言
        二、关于民间传说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丁韪良汉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附录1 .丁韪良中文教科书编译述略
附录2 .丁韪良《中西闻见录》署名文章一览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8)高校学报编校质量提升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学报编校质量的重要性
    1.1 编校工作是学报出版工作流程的核心
    1.2 编校质量是衡量学报质量的重要指标
2 高校学报编校质量的影响因素
    2.1 学报隶属高校的支持与投入
    2.2 学报的管理制度与编校规范
    2.3 编辑队伍结构和编辑个人素养
3 高校学报提升编校质量的策略
    3.1 高校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的力度
        3.1.1 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吸引优质稿件
        3.1.2 加大投入提供资金支持
    3.2 学报编辑部完善和落实管理制度
        3.2.1 细化岗位责任制度与考核激励制度
        3.2.2 建立编辑准入和退出机制
    3.3 规范编校工作流程
    3.4 提高编辑人员专业素养
        3.4.1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3.4.2 提高专业素质

(9)地方高校学报办刊质量提升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地方高校学报办刊质量的影响因素
    (一)优质稿源缺乏
    (二)审稿质量参差不齐
    (三)编辑队伍建设欠缺
二、提高办刊质量的措施
    (一)提升稿源质量
    (二)加强审稿队伍建设,完善审稿制度
        1. 强化审稿队伍
        2. 严格执行审稿制度
    (三)提高编校人员的素养
        1.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2. 提高专业素质
        3. 建立编辑准入和退出机制

(10)传统图书出版发行项目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1.3.1 项目风险管理国外研究现状
        1.3.2 项目风险管理国内研究现状
        1.3.3 传统图书出版发行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传统图书出版发行项目风险管理概述
    2.1 项目风险管理概述
        2.1.1 项目风险管理定义
        2.1.2 项目风险识别步骤
        2.1.3 项目风险识别方法
        2.1.4 项目风险评价-层次分析法
    2.2 传统图书出版发行引入项目管理可行性分析
        2.2.1 传统图书出版发行流程
        2.2.2 传统图书出版发行引入项目管理可行性分析
        2.2.3 传统图书出版发行项目风险管理的特点
    2.3 传统图书出版发行项目风险分析
    2.4 传统图书出版发行项目风险应对
    2.5 本章小结
3 X出版社传统图书出版发行项目风险评估
    3.1 X出版社概况
        3.1.1 出版社基本情况
        3.1.2 出版社项目风险管理现状
    3.2 X出版社图书出版发行项目风险识别
    3.3 X出版社图书出版发行项目风险评估
        3.3.1 构建风险评估体系
        3.3.2 确定风险指标权重
        3.3.3 风险层次总排序
    3.4 X出版社传统图书出版发行项目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传统图书出版发行项目风险应对防范措施
    4.1 宣传营销链的风险防范措施
        4.1.1 加强管理,构建高效宣传营销体系
        4.1.2 创新形式,形成立体化营销模式
        4.1.3 严格把关,降低宣传营销成本
    4.2 选题策划链的风险防范措施
        4.2.1 突出自身优势,明确选题策划的方向范围
        4.2.2 注重选题优化,推行策划编辑发行制
        4.2.3 坚持持续发展,拓展建立优质作者队伍
        4.2.4 推进大数据建设,加快智能化转型
    4.3 经营管理链风险防范措施
        4.3.1 实行目标管理,优化图书选题实施
        4.3.2 提升管理水平,狠抓关键价值活动
        4.3.3 注重精准统筹,合理确定图书首印量
        4.3.4 坚持市场导向,注重增强出版发行时效性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传统图书出版发行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咨询表
附录2: 传统图书出版发行项目风险要素评价调查表
致谢

四、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编校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 [1]专业出版社图书质量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应对措施探析[J]. 李洪良. 传播与版权, 2021(09)
  • [2]数字化出版时代高校学报编校质量提升路径[J]. 王奕. 传媒论坛, 2021(15)
  • [3]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创造性转化研究[D]. 赵盛梅.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9)
  • [4]浅析媒介融合生态下编校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 张丹. 中国传媒科技, 2020(10)
  • [5]X丛书出版项目进度管理研究[D]. 张旭. 青岛大学, 2020(01)
  • [6]S出版社中小学教辅图书营销策略研究[D]. 李丽. 山东大学, 2020(05)
  • [7]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D]. 黄秋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8]高校学报编校质量提升策略[J]. 程杰.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02)
  • [9]地方高校学报办刊质量提升措施[J]. 程杰.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1)
  • [10]传统图书出版发行项目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D]. 王西萌.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多措并举提高编辑校对质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