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执法促进饲料行业健康发展

从严执法促进饲料行业健康发展

一、严格执法 促进饲料工业的健康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杨柳[2](2019)在《制度压力、社会责任对饲料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影响研究 ——基于辽宁省饲料企业的调研数据》文中指出饲料行业是畜牧业甚至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阶段整个饲料行业有着较低的进入壁垒,其结果是饲料企业的实力、规模良莠不齐,使得饲料企业存在质量安全隐患,进而影响其下游市场,即畜禽产品的安全状况。尽管饲料产业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出台、相关的行业标准不断完善以及相关从业人员认知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饲料质量安全问题仍然存在。因而,本研究将以饲料企业为研究对象,在控制了相关变量的情况下,研究制度压力对饲料企业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影响,同时检验企业社会责任取向的中介作用。本文基于制度压力—企业社会责任取向—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研究思路,首先对制度压力、企业社会责任取向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归纳和述评,找出切实可行的研究逻辑,据此提出本文的研究框架;其次,根据相关研究框架进行实证分析:本文以81家饲料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制度压力、企业社会责任取向和质量安全控制行为进行综合评价,运用person检验法和方差膨胀因子检验法来验证各个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因而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相关性回归分析且回归分析是有效的,最后,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研究饲料企业制度压力、企业社会责任取向和质量安全控制行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基于以上分析,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1)制度压力显着正向影响质量安全控制行为;其中,规制压力、规范压力和认知压力均对企业质量安全控制行为具有显着正向影响。(2)制度压力显着正向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取向。其中,规制压力、规范压力和认知压力显着正向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取向。(3)企业社会责任取向对质量安全控制行为有显着正向影响。其中,经济取向对质量安全控制行为具有显着负向影响;法律取向、伦理取向和慈善取向均对质量安全控制行为对质量安全控制行为具有显着正向影响。(4)企业社会责任取向在制度压力与质量安全控制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经济取向、法律取向、伦理取向和慈善取向均在制度压力与企业质量安全控制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应振洲[3](2018)在《供给侧改革对我国维生素行业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新战略。简单而言就是淘汰落后产能,使得过剩产能行业供给和需求逐步匹配,从而化解金融风险,使得国民经济得到有效出清,重新回到新的发展轨道上。维生素行业作为一个典型的周期行业,产品价格因为供需矛盾经常出现较大幅度波动,这种波动严重损害了中国维生素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以环保,安全生产为手段的供给侧改革,维生素行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轨道。本文以博弈论为主要理论基础,通过古诺寡头模型等具体分析手段对维生素行业企业竞争策略和策略演化过程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模型分析过程中通过引入供给侧改革,特别是环保趋严去产能的外部冲击变量,静态和动态分析对行业格局变化的影响。决定产量的古诺模型告诉我们,每家维生素企业的利润既取决于自身的产量决定也取决于竞争对手的产量决定。在这个模型中,博弈参与双方给出一个策略组合并且满足所制定的生产产量互相是对方的最佳策略就构成了一个纳什均衡。那么我们可以预见理性的维生素企业将选择这个理性维生素产品的产量。我们可以分析出以环保治理为主要手段的供给侧改革将会加速行业洗牌和出清,使得中小维生素企业逐步退出,大企业因研发投入带来的技术优势和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逐步控制市场。行业集中度提升导致的规模经济,又反过来增加了新进入者的进入壁垒。最终的稳态将是寡头格局的理性限产保价状态。行业剩下的几家大企业控制产量保持价格处于较高位置从而使自己利润最大化。现实世界也确实如博弈论所揭示的那样,寡头企业主动控制自身产量,使得维生素各个子行业维持紧平衡状态,通过较高的价格实现利润最大化。我们通过新和成和兄弟科技两家维生素行业龙头的案例分析进一步实证分析了维生素行业和龙头企业的发展路径。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价格的快速上涨和短期暴利带来的副作用。除了吸引潜在的新进入者外,也会给经销商库存和下游饲料企业带来一定的压力和困扰,从更高一个层面影响行业健康发展。国内相关企业应当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赚取短期利润的同时,兼顾下游接受能力和长期利益,避免陷入投机赚暴利的不良状态。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继续加强环保和安全监管,让投入资金改善环保的企业真正获益,引导行业进一步集中,使得中国维生素企业获取更大的全球产品定价权。

田华文[4](2018)在《网络治理视域下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正面临或即将面临垃圾围城的窘境,青岛市就是其中的代表。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意识到城市生活垃圾治理问题的复杂性,不是单靠最末端技术及工艺的改进所能解决,而应是一个包含从源头到最终处置、需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的综合的治理过程。借助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把握“消费”这一关键节点,可以把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分为前端治理和末端治理两个环节。围绕“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主要目标,城市生活垃圾前端治理的关键点是资源性垃圾的回收,末端治理的关键点是垃圾分类。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要解决青岛市的城市生活垃圾治理问题,上述两个关键点就是主要的研究对象。分析解决复杂的公共问题首先要有适宜的理论工具。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策网络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进入人们视野,并迅速引发研究热潮。进入90年代,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政策网络已不仅被作为政策分析的模型,更是可应对现代复杂社会的治理工具,是传统治理形式的理想替代。作为治理工具的政策网络被认为有善于解难题的优势,擅长于分析解决复杂公共问题。在西方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可概括网络治理的分析框架。基于分析问题的基本逻辑顺序,认知已存在的网络是分析研究的第一步;原始的网络并不会必然导向理想的结果,因此如何运用网络,尽大可能的发挥其优点,采取必要措施弥补其缺陷则是下一步的重要工作;根据渐进主义的逻辑,网络的完善应是渐进调适的过程,因此要不断检查网络以发现其不足。根据上述理念,政策网络治理的分析框架可包含3个环节:网络描述、网络管理以及网络检查。根据西方学者的研究,政策网络最基本的元素包括行动者、行动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网络规则等,这也是认识及管理网络的主要维度。鉴于此,处于分析的方便上述每个环节都从3个分析维度入手,如网络描述包含行动者、行动者间的关系以及网络规则;网络管理包含管理者、行动者管理以及网络规则管理;网络检查包含管理者自查、行动者检查以及网络规则检查等。本文以案例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使用网络分析的理念,借助上述分析框架对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的治理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治理网络本身存在重要行动者缺失,主要行动者动力不足以及受利益驱使过于明显等问题;网络管理的措施难以持续,网络检查环节缺失,等等;末端治理阶段则存在重要行动者持续动力不足;行动者之间缺乏深层次互动;网络规则过于依赖行政主导,网络管理和网络检查缺失等问题。对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可发现前端治理阶段的问题是由制度设计不合理,社会的前端治理意识和环境意识不足,缺乏合理的网络设计以及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等原因造成;末端治理阶段的问题可归咎于制度本身的缺陷,复杂的人口状况,既有的政府体制和行政传统,高昂的治理成本以及社会组织的发育不足等。对国(境)外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可得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启示。德国的前端治理和台北的末端治理都是经典的案例,使用网络治理的分析框架对两个案例进行详细拆解,可提炼出可资借鉴的经验。如德国的案例表明生产企业的参与,第三方机构,明确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市场导向为主的规则是前端网络治理成功的关键:台北的案例则说明完善的制度设计、公众及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以及市场主导的网络规则等对成功的末端网络治理必不可少。基于以上经验和前述分析,可得到完善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网络治理的对策建议。前端治理方面:成立第三方机构作为管理者;通过引入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押金返还制度等激活潜在的行动者;通过大力宣传和教育在全社会树立前端治理意识,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大力扶持静脉产业等提高主要行动者的积极性;设计科学的网络规则等。末端治理方面明确政府作为管理者的地位;通过合理的收费制度,完善的奖惩制度和监督制度,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大力培育社会组织等措施提高各行动者的积极性;构建科学的网络规则,形成常态化的网络检查机制,等等。本文的创新之处:一是构建了网络治理的分析框架;二是在对垃圾治理环节进行科学划分的基础上提出前消费阶段的治理也即是前端治理的概念;三是提出了生产企业应参与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观点;四是基于案例研究设计和完善了适合青岛市的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网络。本文的研究是国内政策网络及网络治理研究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在厘清理论脉络的基础上提炼分析框架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或可为国内同行在该领域的研究带来一些启示并起到抛砖引玉之效果;另一方面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青岛以及其他相类似的城市解决受困已久的垃圾围城问题提供思路,为治理模式的设计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和智力支持。

赵明,张丽[5](2012)在《认真学习贯彻新修订《条例》 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文中研究说明新修订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新修订《条例》),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同时农业部相关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也将制定发布,特别是《饲料原料目录》、《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饲料生产企业许可条件》首次出台实施。新修订《条例》和配套规章为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饲料质量安全监管,提高企业准入门槛,规范

赵明,张丽[6](2012)在《认真学习贯彻《条例》 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1年11月修订后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经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并发布,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同时农业部相关的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也将制定发布,特别是《饲料原料目录》、《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饲料生产企业许可条件》是首次出台实施。新《条例》和配套规章对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饲料质量安全监管,提高企业准入门槛,规范生产经营和使用行为,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障饲料和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认真学习贯彻新《条例》,加大宣贯落实力度,使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时传达到生产经营者、养殖户,是当前饲料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

孔学民,唐国策,缪冬梅,院萍[7](2011)在《新疆大地上的现代畜牧业之歌》文中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业在国家、自治区和各级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在畜牧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的进程中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开拓创新现代畜牧业"为方向,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一系列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决策和部署,积极推进畜牧业"六大体系"建设,加快调整畜牧业经济结构,努力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全区畜牧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十一五"期间,在国家大力支持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正确领导下,兵团奶牛、生猪产业快速发展,养羊业平稳增长,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蓬勃兴起,对拉动兵团畜牧业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畜牧业生产方式及现代化发展进程加快,取得了显着成效。为了全面系统地展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业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反映畜牧系统广大干部群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促进自治区和兵团畜牧业发展的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发生的巨大变化,本刊特设了《新疆大地上的现代畜牧业之歌》专题,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与舆论环境,并开辟一个全国各地相互交流的平台。

颜世臣[8](2010)在《兴安盟饲料标准化生产中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饲料工业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基础,饲料安全是畜产品安全的前提和保证,如何生产出让人放心的安全的畜产品,那就必须从源头抓起,严把饲料生产关。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在肉、禽、蛋、奶等动物源性食品的消费上也越来越注重安全和质量。饲料安全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郭可汾[9](2010)在《基于食品安全法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实行多年的《食品卫生法》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实际,经充分调研,在吸收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历经多年修改、审议而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终于在2009年6月1日正式实施。这不仅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也将为我国建立起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和法律屏障提供依据。特别是在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尚不令人满意,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屡屡发生的背景下,对于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本文分析的背景材料,首先就食品安全法的出台背景和具体沿革以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进行了分析。随后,通过运用不完备法律理论对新近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进行了分析,并对食品安全法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适用进行了初步的介绍;通过引入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博弈论,对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进行了经济学分析。从三个方面为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研究建立相应的理论基础。作为经验借鉴,本文从管理机构、法律法规、标准、检测、认证、危险性分析、可追溯制度、产品召回制度和危险性预警系统等着手,对美、欧、日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积累的先进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随后,对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与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进行了梳理;对我国具体监管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机构进行了归纳;从相关法律对标准的规定、我国水产标准化发展历程和我国水产标准化工作现状三方面对我国水产标准化工作进行了总结;通过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和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我国水产品检验检测体系的现状进行了总结;从我国认证认可的发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认证认可的规定、我国水产养殖领域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的现状着手,分析了我国水产品认可认证的发展现状;还对我国的水产品可追溯、水产品召回、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公布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现状,对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结合食品安全法出台后带来的在监管方面的变革,就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最后,从大菱鲆事件着手,以大菱鲆养殖过程的监管作为实例,分析了大菱鲆养殖过程的监管现状。对大菱鲆养殖过程中与环境、投入品和初级产品有关的监管部门和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标准的相关规定进行了总结,对相关认证在大菱鲆产业中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我国大菱鲆养殖过程的监管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靳延平[10](2009)在《中国原料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乳品作为我国人均消费量增长最快的食品之一,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我国奶业在高速发展,但连接发生的乳品安全事件充分暴露了生鲜乳生产环节的“短板”,奶源已成为乳业发展的瓶颈。原料乳(即生鲜乳,以下同)的质量安全攸关消费者的健康、生命,攸关公众对经济和社会安全的预期,攸关奶农及相关产业农民的收入。“三聚氰胺”事件的爆发,给我国奶业带来了巨大冲击。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奶业正逐渐恢复。但长期以来积累的许多深层次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因此,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在实践上可以为我国生鲜乳乃至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指导。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食品及乳品安全问题进行了不少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还缺乏对生鲜乳质量安全及其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为了从源头上探索消除生鲜乳质量不安全因素的对策和措施,本文在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借鉴国外生鲜乳质量安全保障实践的基础上,以我国生鲜乳需求行为的分析为切入点,探讨安全生鲜乳的供给问题,进而探讨我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由于内蒙古是我国乳品生产、加工、消费的主要省区之一,呼和浩特市已被命名为“中国乳都”,因此,以呼和浩特市的消费者、奶户(场)、乳品加工企业为例,在分析内蒙古及呼和浩特市奶业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本文基于对微观经济主体——消费者的需求、奶牛养殖户的质量安全管理行为、奶站的行为——的分析来把握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这一宏观命题,分别对消费者的需求行为和生产者的质量安全管理行为进行实证研究,从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管理体制、检验检测体系、认证和质量追朔体系、信息体系、预警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竞争机制、技术支撑体系和服务体系的角度,提出了我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措施。通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和建议:经过分析,揭示出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需要政府干预和市场手段的有机结合;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奶牛养殖方式的基本国情还将是以散养为主,我国生鲜乳重量安全政策的制定要此为基础;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不可急于求成;我国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的管理以政府部门为主,已基本构建了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为奶业通过整顿向更高层次迈进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建议全社会都要把生鲜乳生产作为一项战略资源来抓,政府在本级财政预算内安排“奶农安全生鲜乳发展基金”,分散与规模化要辩证统一,大力发展有计划、分层次、多元化的的养殖组织,发展无公害奶业和有机奶业,提升政府监管生鲜乳重量安全的执行力。

二、严格执法 促进饲料工业的健康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严格执法 促进饲料工业的健康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2)制度压力、社会责任对饲料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影响研究 ——基于辽宁省饲料企业的调研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饲料企业
        1.2.2 制度压力
        1.2.3 企业社会责任取向
        1.2.4 质量安全控制行为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规制理论的提出
        2.1.2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发展
        2.1.3 高阶理论
    2.2 文献回顾与评述
        2.2.1 制度压力的相关研究
        2.2.2 企业社会责任取向的相关研究
        2.2.3 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相关研究
        2.2.4 制度压力、企业社会责任取向和质量安全控制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
        2.2.5 文献述评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设想
    3.2 提出假说
    3.3 变量及测项的选择与说明
    3.4 模型构建
    3.5 数据来源与样本总体情况
        3.5.1 问卷设计
        3.5.2 样本和数据来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4.1 制度压力因子分析
    4.2 企业社会责任取向因子分析
    4.3 质量安全控制行为因子分析
    4.4 回归分析
        4.4.1 制度压力对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影响
        4.4.2 制度压力对企业社会责任取向的影响
        4.4.3 企业社会责任取向对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影响
        4.4.4 企业社会责任取向的中介效应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建议
        5.2.1 政府规制层面建议
        5.2.2 行业规范层面建议
        5.2.3 企业认知层面建议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制度压力、社会责任对饲料质量安全控制行为影响的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3)供给侧改革对我国维生素行业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
    1.1 问题提出
        1.1.1 供给侧改革政策的提出
        1.1.2 维生素行业在供给侧改革政策下的变化
    1.2 文献综述
        1.2.1 供给侧改革的研究进展
        1.2.2 维生素行业的研究进展
        1.2.3 供给侧改革对维生素行业影响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思路及基本结构
第二章 维生素行业发展现状和行业格局
    2.1 维生素行业发展现状
    2.2 维生素行业供给格局
        2.2.1 维生素E行业格局
        2.2.2 维生素A行业格局
        2.2.3 其他小品种维生素行业格局
    2.3 维生素行业下游需求分析
第三章 供给侧改革对维生素行业影响的分析
    3.1 研究方法
        3.1.1 纳什均衡的定义
        3.1.2 维生素企业的古诺寡头模型
    3.2 维生素行业供给侧改革的现行政策和措施
        3.2.1 维生素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政策
        3.2.2 维生素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措施
    3.3 供给侧改革对行业的影响----以维生素B5为例
    3.4 基于博弈论的维生素生产企业竞争分析及战略选择
        3.4.1 维生素生产企业竞争中的纳什均衡
        3.4.2 现实世界维生素行业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
第四章 维生素龙头企业案例分析
    4.1 新和成——脂溶性维生素行业龙头
        4.1.1 公司利润收入规模加速
        4.1.2 维生素A、E、D3、H占据行业龙头地位
        4.1.3 香精香料业务加速增长
        4.1.4 蛋氨酸等进口替代空间巨大新行业的进入
        4.1.5 学习跨国竞争对手,发展新材料等新业务
        4.1.6 公司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4.2 兄弟科技——水溶性维生素行业龙头
        4.2.1 通过增加新品利润收入快速增长
        4.2.2 进一步巩固维生素B1、K3、B3 的全球领先地位
        4.2.3 造影剂和香精香料新领域的进入
        4.2.4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公司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网络治理视域下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文献评价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的创新点
        1.5.1 提炼了网络治理的分析框架
        1.5.2 提出了城市生活垃圾前端治理的概念
        1.5.3 提出了生产企业应参与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观点
        1.5.4 构建了适合青岛的生活垃圾治理网络
第2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核心概念
        2.1.1 城市生活垃圾
        2.1.2 城市生活垃圾治理
        2.1.3 网络治理
    2.2 理论基础
        2.2.1 政策网络理论
        2.2.2 倡议联盟理论
    2.3 网络治理的逻辑起点和分析框架
        2.3.1 逻辑起点: 3个基本假设
        2.3.2 分析框架
第3章 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概述
    3.1 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主要环节
        3.1.1 前端治理环节
        3.1.2 末端治理环节
    3.2 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原则、目标和关键点
        3.2.1 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原则
        3.2.2 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目标
        3.2.3 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关键点
    3.3 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政策依据及取向
        3.3.1 政策目标: 减量化和资源化被强调
        3.3.2 政策行动者: 强调社会力量的参与
        3.3.3 政策工具: 家庭、社区等志愿性工具受到重视
        3.3.4 政策理念: 治理理念由简单处理到综合治理
    3.4 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主要行动者
        3.4.1 中央政府
        3.4.2 地方政府
        3.4.3 家庭和社区
        3.4.4 各类企业
        3.4.5 社会组织
第4章 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状况
    4.1 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概况
        4.1.1 城市生活垃圾数量
        4.1.2 城市生活垃圾增长率
        4.1.3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与处理方式
        4.1.4 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成分
    4.2 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的前端治理
        4.2.1 青岛市资源性垃圾回收体系
        4.2.2 青岛市限塑令的实施
    4.3 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的末端治理
        4.3.1 青岛市推行垃圾分类的历程和主要措施
        4.3.2 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的终端处置方式
    4.4 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效果
        4.4.1 减量化目标的实现状况
        4.4.2 资源化目标的实现状况
        4.4.3 无害化目标的实现状况
第5章 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5.1 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前端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5.1.1 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前端治理的网络分析
        5.1.2 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前端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1.3 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前端治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5.2 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末端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5.2.1 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末端治理的网络分析
        5.2.2 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末端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2.3 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末端治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6章 境外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经验借鉴
    6.1 前端治理的经验借鉴: 德国绿点制度
        6.1.1 德国的绿点制度介绍
        6.1.2 德国绿点制度的网络分析
        6.1.3 德国DSD网络的经验启示
    6.2 末端治理的经验借鉴: 台北市的生活垃圾治理
        6.2.1 台北市生活垃圾治理的历程
        6.2.2 台北市生活垃圾治理的网络分析
        6.2.4 台北市生活垃圾治理的经验启示
第7章 完善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对策
    7.1 完善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前端治理的对策
        7.1.1 前端治理网络的管理措施
        7.1.2 前端治理网络的检查
        7.1.3 构建理想的前端治理网络
    7.2 完善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末端治理的对策
        7.2.1 末端治理网络的管理措施
        7.2.2 形成常态化的网络检查机制
        7.2.3 构建理想的末端治理网络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8.3 本研究进一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5)认真学习贯彻新修订《条例》 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充分认识新修订《条例》的重要意义
    (一) 新修订《条例》是维护养殖业安全, 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需要
    (二) 新修订《条例》是解决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促进饲料工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三) 新修订《条例》是依法规范管理, 开创监管工作新局面的需要
二、准确把握新修订《条例》的主要特点和主要内容
    (一) 新修订《条例》的三大特点
        1. 修改条款多。
        2. 涉及内容广。
        3. 调整幅度大。
    (二) 新修订《条例》的七大亮点
        1. 明确了地方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责任, 建立各负其责的责任机制。
        2. 完善了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及进口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管理制度。
        3. 完善了饲料、饲料添加剂的行政许可制度, 提高了企业的准入门槛。
        4. 完善了生产企业、经营者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规范了生产经营行为。
        5. 完善了饲料、饲料添加剂使用者的质量安全管理, 有效防止非法添加行为的发生。
        6. 完善了监督管理措施, 建立了质量安全信用制度。
        7. 完善了法律责任制度, 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三) 新修订《条例》设立的主要管理制度
        1. 饲料原料目录 (新设立) 、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发布制度 (法条:17 (2) .23 (3) ) 。
        2. 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审定制度 (法条:8.9.1 0) 。
        3. 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监测期制度 (新设立) (法条:11) 。
        4. 饲料、饲料添加剂进口登记、销售代理和入境检疫制度 (法条:12.24 (2) (3) ) 。
        5.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法条:13) 。
        6. 饲料、饲料添加剂企业生产许可证制度 (修订) (法条:14.15) 。
        7. 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制度 (法条:16) 。
        8. 饲料原料检验查验和记录制度 (新设立) (法条:17) 。
        9. 质量安全规范制度 (新设立) (法条:18) 。
        1 0. 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制度 (新设立) (法条:18.25 (1) ) 。
        1 1. 包装、标签制度 (修订) (法条:20.21.24 (1) (2) ) 。
        1 2. 留样观察和记录制度 (修订) (法条:18.19 (2) .23 (4) ) 。
        1 3. 自配料使用规范制度 (新设立) (法条:25 (2) ) 。
        1 4. 问题产品召回和停止经营、使用制度 (新设立) (法条:28) 。
        1 5. 质量安全预警制度 (新设立) (法条:31) 。
        16.监督抽查和结果公布制度 (修订) (法条:32) 。
        17.建立监督管理档案制度 (新设立) (33) 。
        18.法律责任制度 (修订) (法条:35-48) 。
三、大力营造宣贯落实新修订《条例》的工作氛围
    (一)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增强贯彻条例的自觉性
    (二) 严格执法监管, 使新修订《条例》的各项制度和措施落到实处

(8)兴安盟饲料标准化生产中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兴安盟饲料工业发展的历程
2 兴安盟饲料标准化现存的问题
    2.1 现有饲料质量安全标准数量少、覆盖面小
    2.2 现有饲料安全卫生限量标准问题多
    2.3 标准的配套性与系统性较差
    2.4 标准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较差
    2.5 标准化组织技术队伍和监督力量薄弱
3 解决对策
    3.1 依法治理, 加强监督管理
    3.2 认证为饲料产品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3 加强Testing体系建设, 加大处罚力度
4 绿色饲料的生产前景与展望
    4.1 绿色饲料添加剂具备以下要素
    4.2 绿色饲料添加剂的种类及应用现状
        4.2.1 绿色饲料添加剂种类中草药制剂、微生态制剂、化学益生素、酶制剂、酸化剂、纳米原料等。
        4.2.2 应用现状 (1) 中草药制剂。

(9)基于食品安全法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0.1 研究背景
        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出台背景
        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沿革
        0.1.3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0.2 研究内容和方法
        0.2.1 研究内容
        0.2.2 数据来源
        0.2.3 研究方法
        0.2.4 研究目的
        0.2.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0.2.6 学术构想与思路
        0.2.7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0.3 关键术语
        0.3.1 食品卫生
        0.3.2 食品安全
        0.3.3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0.3.4 无公害水产品
        0.3.5 绿色水产品
        0.3.6 有机水产品
        0.3.7 良好农业规范
        0.3.8 良好作业规范
        0.3.9 水产养殖认证委员会
        0.3.10 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
        0.3.11 ISO 9000
        0.3.12 ISO 14000
1 理论分析
    1.1 基于不完备法律理论的食品安全法分析
        1.1.1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现状
        1.1.2 运用不完备法律理论对食品安全法的分析
        1.1.3 食品安全法出台后可能面临的问题
    1.2 食品安全法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适用
        1.2.1 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1.2.2 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1.3 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经济学分析
        1.3.1 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分析
        1.3.2 水产品供给链中的水产品安全——博弈分析
2 国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2.1 美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2.1.1 与水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管理机构
        2.1.2 与水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2.1.3 危险性分析与标准和技术法规
        2.1.4 检验检测和认证
        2.1.5 危险性预警系统、可追溯制度和产品召回制度
    2.2 欧盟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2.2.1 欧盟食品安全运作的管理机制
        2.2.2 欧盟食品安全标准和法律体系
        2.2.3 风险分析
        2.2.4 检验、检测及认证体系
        2.2.5 预警系统、水产品链可追溯和食品召回
        2.2.6 教育和培训
    2.3 日本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2.3.1 日本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和执行机构
        2.3.2 相关法律法规
        2.3.3 标准、检验检测和认证
        2.3.4 风险信息沟通、食品可追溯制度和食品召回
3 我国大菱鲆养殖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监管
    3.1 从大菱鲆事件说起
    3.2 大菱鲆事件发生前后产业的情况
        3.2.1 大菱鲆事件发生前产业的情况
        3.2.2 大菱鲆事件发生后产业所受的影响
    3.3 大菱鲆养殖过程各环节的监管现状
        3.3.1 环境
        3.3.2 投入品
        3.3.3 初级产品
        3.3.4 认证工作在大菱鲆产业中的开展
        3.3.5 信息发布与产品召回
    3.4 存在的问题
        3.4.1 我国对大菱鲆养殖过程的监管存在的问题
        3.4.2 在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的问题
        3.4.3 在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
        3.4.4 检验检测存在的问题
        3.4.5 认证刚刚起步,诸多方面存在不足
        3.4.6 信息与产品召回中存在的不足
    3.5 相关的监管建议
        3.5.1 完善监管体制
        3.5.2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3.5.3 加大大菱鲆养殖标准化步伐
        3.5.4 完善我国水产品检验检测体系
        3.5.5 认证体系、信息交流和产品召回制度的完善
4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4.1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
        4.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
        4.1.2 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
        4.1.3 食品生产监管司和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司
        4.1.4 食品许可司和食品安全监管司
    4.2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
        4.2.1 相关法律
        4.2.2 行政法规
        4.2.3 部门规章
    4.3 我国的水产标准化管理
        4.3.1 相关法律对标准的规定
        4.3.2 我国水产标准化发展历程
        4.3.3 我国水产标准化工作现状
    4.4 我国的水产品检验检测体系
        4.4.1 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现状
        4.4.2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4.4.3 我国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4.5 水产品认证认可
        4.5.1 我国认证认可的发展及相关规定
        4.5.2 我国水产养殖领域认证发展现状
        4.5.3 产品认证
        4.5.4 体系认证
    4.6 水产品可追溯
    4.7 水产品召回
    4.8 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公布
5 对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思考
    5.1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5.1.1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5.1.2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
        5.1.3 我国水产品标准存在的问题
        5.1.4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5.1.5 我国水产品质量认证存在的不足
        5.1.6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存在的问题
        5.1.7 可追溯体系难以建立的主要原因
    5.2 对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建议
        5.2.1 建立和完善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5.2.2 逐步完善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5.2.3 积极推进我国水产标准化的进展
        5.2.4 完善我国水产品检验检测体系
        5.2.5 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的建设
        5.2.6 加大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建设
        5.2.7 建立完整有效的水产品可追溯性体系
        5.2.8 建立水产品召回制度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中国原料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拟解决的基本问题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目的
        1.2.3 拟解决的基本问题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
        1.4.1 研究特色
        1.4.2 研究的创新
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和动态
    2.1 有关乳制品安全的研究进展
        2.1.1 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因素
        2.1.2 食品质量安全特性与质量控制
        2.1.3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2.1.4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生产者行为研究
        2.1.5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政府管理研究
    2.2 有关饲料营养与乳制品质量安全的研究
        2.2.1 生鲜乳质量与饲料营养的关系
        2.2.2 提高生鲜乳质量的营养调控技术进展
        2.2.3 影响生鲜乳质量安全的营养因素
    2.3 有关农户行为的研究
        2.3.1 集中在农户是否理性的争论上
        2.3.2 对农户的某一具体行为及其影晌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2.4 有关乳及乳制品市场的研究
        2.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2.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2.5 有关博弈论及其应用的研究
    2.6 有关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的研究
        2.6.1 国外的研究
        2.6.2 国内的研究
    2.7 小结
3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理论依据
    3.1 基本概念
        3.1.1 食品安全
        3.1.2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与安全食品
        3.1.3 有关牛奶的几个概念
        3.1.4 行为主体
    3.2 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市场的经济学分析及政府管制
        3.2.1 政府行为的经济学依据
        3.2.2 关于市场失灵及如何矫正的理论分析
        3.2.3 生鲜乳质量安全市场的经济学分析
        3.2.4 生鲜乳质量安全市场失灵的政府干预与市场手段
4 国外生鲜乳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4.1 有关国家生鲜乳质量保障体系
        4.1.1 美国乳制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4.1.2 加拿大乳制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4.1.3 欧盟乳制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4.1.4 法国乳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4.1.5 荷兰乳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4.1.6 英国乳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4.1.7 日本生鲜乳及乳制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4.1.8 印度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4.2 OIE 的官方兽医制度与欧盟、美国等的兽医管理体制
        4.2.1 OIE 的官方兽医制度
        4.2.2 美国的兽医管理体制
        4.2.3 欧盟的兽医防疫体制
        4.2.4 澳大利亚的政府兽医管理制度
    4.3 中外原奶质量安全管理比较
        4.3.1 中外原奶质量安全管理的共同特征
        4.3.2 中外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的不同之处
        4.3.3 我国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主要差距
5 消费者对生鲜乳质量安全及有关事项的需求行为分析
    5.1 调查设计
    5.2 样本特征描述
    5.3 对政府的评价情况
    5.4 消费者对企业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评价
6 奶户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的控制行为分析
    6.1 数据来源
        6.1.1 样本点的选择
        6.1.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调查
        6.1.3 样本特征描述
    6.2 奶牛养殖基本情况
        6.2.1 养殖户奶牛购买情况
        6.2.2 奶户奶牛养殖规模情况
        6.2.3 奶户奶牛饲养管理情况
        6.2.4 饲料使用情况
    6.3 对奶牛养殖技术的掌握运用情况
    6.4 对兽药的认知及使用状况
        6.4.1 奶户对兽药效果的认知情况
        6.4.2 兽药的来源及使用状况
    6.5 对政府及社会服务的要求情况
    6.6 对奶业风险的认知情况
7 我国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7.1 我国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
        7.1.1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的管理机构及职能划分
        7.1.2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现状
        7.1.3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现状
        7.1.4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现状
        7.1.5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现状
        7.1.6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技术支撑体系
        7.1.7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信息服务体系的现状
        7.1.8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的现状
    7.2 我国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7.2.1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7.2.2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存在的问题
        7.2.3 生鲜乳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
        7.2.4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认证体系存在的问题
        7.2.5 生鲜乳质量安全信息体系存在的问题
8 完善我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的政策措施
    8.1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8.1.1 加强配套法律建设工作及食品安全保障体制建设
        8.1.2 加强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建设
    8.2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标准体系建设
    8.3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8.4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8.4.1 建立全国性有效实时监控监测网络体系
        8.4.2 检测资源、检测结果共享
        8.4.3 建立第三方中立检验机构和完善牛奶质量一价格体系
    8.5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认证和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8.6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信息体系建设
        8.6.1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建立检验检测信息共享机制
        8.6.2 加大生鲜乳质量安全的宣传力度
    8.7 生鲜乳质量安全预警机制建设
    8.8 生鲜乳质量安全利益分配机制建设
    8.9 建立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的理性竞争机制
    8.10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8.10.1 加快良种繁育,增加数量提高质量
        8.10.2 加紧奶源基地建设,提高奶产品质量
        8.10.3 大力支持乳品企业的技术更新改造和科技创新
        8.10.4 大力发展优质饲料饲草生产,建立奶牛饲料生产基地
        8.10.5 加强奶牛的科学饲养管理
    8.11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体系建设
        8.11.1 制定奶业保护政策
        8.11.2 制定相关的政策,优化投资环境
        8.11.3 完善奶牛疫病防治体制建设
        8.11.4 建立有效的市场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
        8.11.5 加强奶业行业协会的作用,确保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
9 结论和建议
    9.1 结论
    9.2 建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1 消费者对牛奶质量安全及有关信息的需求行为调查
附录2 奶户(场)的质量安全管理行为调查
附录3 我国乳品加工相关安全标准目录(征求意见稿)
参考文献

四、严格执法 促进饲料工业的健康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制度压力、社会责任对饲料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影响研究 ——基于辽宁省饲料企业的调研数据[D]. 杨柳. 沈阳农业大学, 2019
  • [3]供给侧改革对我国维生素行业影响研究[D]. 应振洲.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8)
  • [4]网络治理视域下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研究[D]. 田华文. 东北大学, 2018(12)
  • [5]认真学习贯彻新修订《条例》 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J]. 赵明,张丽. 中国饲料, 2012(11)
  • [6]认真学习贯彻《条例》 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J]. 赵明,张丽. 湖南饲料, 2012(02)
  • [7]新疆大地上的现代畜牧业之歌[J]. 孔学民,唐国策,缪冬梅,院萍. 中国畜牧业, 2011(15)
  • [8]兴安盟饲料标准化生产中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J]. 颜世臣.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05)
  • [9]基于食品安全法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D]. 郭可汾.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
  • [10]中国原料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D]. 靳延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11)

标签:;  ;  ;  ;  ;  

从严执法促进饲料行业健康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