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作场景模型的“东欧建筑”

可用作场景模型的“东欧建筑”

一、可用作情景模型的“东欧建筑”(论文文献综述)

孟根仓[1](2021)在《建构俄罗斯布里亚特民族:互动机制、国家制度与民族属性(17世纪至21世纪之初)》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俄罗斯联邦是世界上地理面积最大的多民族国家,又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此背景下,深化认识与中国毗邻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及其诸民族成为中国智囊团为助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并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任务,也是丰富中国特色海外民族志研究的紧迫任务。本文将深化对西伯利亚地区人口最多的土着民族—布里亚特民族的认识,丰富中国特色海外民族志研究,并力争在与中国毗邻的西伯利亚区域中实现中俄两国人民之间的人文价值共享,夯实两国民心相通建设的人文基础,助力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另外,本文注重“将边缘置于中心”,从“边缘”审视“中心”,并以反思的视角分析“中心-边缘”互动机制是如何形塑双边的。具体而言,如果不了解俄罗斯“边缘”民族,就不可能完全了解俄罗斯国家本身,因为俄罗斯自建立国家以来,始终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政体。目前,民族、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相关研究已经成为民族学与人类学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其中,民族与民族主义被学界认为是个棘手的研究领域,而作为政治实体的民族国家则被认为是个相对容易的研究对象。学界对民族与民族主义研究虽然积累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但至今争论未断,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原生论派认为,民族是自然发展的产物,民族的最根本的本质,即“民族特征”,是不会因外界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原生论后来被建构论派学家评为“视而不见”的“肤浅”论述,“是族性和民族主义研究学者持续鞭打的一匹死马”。本文以俄罗斯布里亚特民族为例,将“持续鞭打”作为“一匹死马”的原生论,论证民族不是“天生的”,而是“制造的”。建构论派注重民族的社会建构性,认为民族是“制造的”,而并非是“天生的”,强调民族是经过知识精英的努力以及国家的政治意愿而创造出来的建构体或知识精英和国家为达到某种目的有效工具。建构论是目前族群、民族与民族主义研究的主流理论范式,但它不能充分解释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与前现代族性的连续性问题,从而被认为是“将孩子连同洗澡水一起倒掉”的理论。为此,安东尼·史密斯提出族裔象征论,强调建构现代民族的前现代族群性。笔者认为,建构论高估了国家的政治意愿,尤其是高估了在多民族国家中建造国家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团结以及激发忠诚方面的形塑力量,未能充分解释亚国家层次的民族意识和跨国族裔联系的持续性。本文以俄罗斯布里亚特民族(亚国家层次的民族)及其民族主义(以自治为目标的民族主义)为例,补充论述亚国家层面的民族对国家和国家制度建造过程中的形塑力量。此外,罗杰斯·布鲁贝克提出民族制度主义论,并强调民族学家不应过多专研“民族是什么”,而是应该致力于作为一个政治和文化现实的民族认同是如何在既定的国家被制度化的。民族认同是有国家的制度塑造的,在把全体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民族群体的情况下,认同不取决于经济社会变迁,而取决于制度变迁。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这种基于民族的社会分野就很容易导致民族主义运动。换句话,制度主义论把分析视角转移到国家制度,而非民族本身。笔者认为,制度主义论具有三个明确的不足之处:1.高估了国家制度对民族的单向塑造能力,忽略了民族对国家的回应;2.片面地强调了国家制度设计本身来论证苏联族裔民族主义兴起的必然性;3.不能充分解释同样具有双重性制度下产生的布里亚特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内的自治共和国)为何没有出现极端民族分离主义的问题。本文质疑制度主义论,以布里亚特民族及其民族主义为例,将论证“边缘”民族是“中心-边缘”互动的产物,而不是国家“中心”单方面的创造物,并提出机制、制度与民族的三角关系模型,即互动机制创造“边缘”民族,国家制度巩固“边缘”民族,“边缘”民族又通过互动机制形塑国家制度。换言之,本文注重“中心-边缘”机制的互动性、国家制度和“边缘”民族的三角关系。故而,单方面地强调国家制度塑造民族或“边缘”民族的自主民族建构工程均不是建构亚国家层次的民族的整体概述。因为建构亚国家层次的民族同时受民族本身和国家权力的双重形塑影响。最后,对理论研究而言,本文以俄罗斯联邦“模范少数民族”—布里亚特民族为例,反思民族理论研究范式问题,补充论述亚国家层面的民族对国家和国家制度建造过程中的形塑力量,提出机制、制度与民族的三角关系模型。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补充论述亚国家层面的民族对国家和国家制度建造过程中的形塑力量;2.论证机制、制度与民族的三角关系模型,将弥补民族理论研究缺口。对研究选题而言,目前,学界还缺乏高度概括性的理论术语表示布里亚特民族及其认同的属性。本文以参与观察和历史文献研究方法相结合,利用田野调查资料与多语种档案文献,将重新论述布里亚特民族建构工程,并提出高度概括性的术语—“叠层式民族性”表示俄罗斯布里亚特“民族性”(национальность)。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多语种档案资料、本土视角以及“叠层式民族性”概念,以此弥补该研究领域内的缺口,丰富布里亚特民族研究。

曹韫烨[2](2020)在《功能复合化趋势下的企业大学校园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企业大学作为企业培训的最高形态,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企业和大众媒体的关注。相比于普通大学校园普遍的大规模、规范化、标准化的建设模式,由企业主导建设的企业大学校园展现了定制化、个性化、多元化的特点,且随着理念的不断升级,企业大学校园承担起远超内部培训的多项职能与使命,这也带来了校园在功能和空间上的复合。但许多国内的企业大学校园既没有成为企业全方位发展的助力,也没能为学员提供良好的学习培训环境,包括校城融合问题、校园内部部门联系及空间营造的问题等。本文从国内企业大学校园的上述现象和趋势出发,结合笔者收集整理的近60个国内外企业大学校园案例,以及笔者跟随导师参与的宁波方太大学项目实践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对企业大学校园的发展历程做了总结和梳理,根据不同时期主流校园的特点的对比分析,得出企业大学校园发展的脉络及演变趋势。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实例调查研究、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方法,尝试根据校园发展趋势提出系统的步骤和设计规律,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第一部分旨在提出问题,包括论文的前两章。首先明确研究背景、相关概念,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研究的必要性,其次对比国外企业大学演变历程与国内现状及影响因素,功能复合化趋势下总结出国内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设计原则及目标。2.第二部分是分析问题的核心章节,包括论文的第三~五章。第三章立足宏观视角,从社区融合和资源共享的层面对校园整体设计进行研究;第四章立足中观视角,对校园内部的功能复合设计进行研究;第五章立足微观视角,对校园内部的空间复合设计进行研究。3.第三部分为解决问题的部分,包括论文的第六章,首先对前文的研究步骤进行总结,为将来的研究提供实际操作层面的参考,并将前文的研究结论运用到实践项目之中,并做出进一步的反思与展望。4.第四部分为结论部分,对本文所做的设计研究进行了回顾,并总结了论文在基础研究、设计方法研究的相关成果以及论文的创新点。本文分析了国内外企业大学校园的现状、演变及分类,针对国内现阶段企业大学校园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展开校园设计研究,并尝试提出相应的设计步骤和规律,希望为将来的设计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

章林泉[3](2020)在《艾洛·阿尼奥设计思想及方法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艾洛·阿尼奥(Eero Aarnio)被认为是20世纪60年代芬兰最具创新精神和浪漫主义精神的设计大师,是运用塑料材质进行实验性家具设计的先锋。他的设计的创新性体现在对鲜艳色彩的运用和对支腿、靠背和节点构成的传统家具设计形式的“反叛”。迄今为止,阿尼奥的设计生涯已有近70年。在这个过程中,他创作了无数艺术性与功能性兼具的优质的作品,获得了大量的奖项和荣誉。他最具代表性的设计就是“球椅”,被赋予了时代精神。他本人没有进行理论系统的着述来阐述他的设计理念,因此,探究他的设计思想,总结和学习他的设计方法与设计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对当代的设计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文化价值。本文对阿尼奥设计思想的研究分为两个部分、四个阶段。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包括了第一到第三章,第一章分析了北欧设计的大环境和个人工作生活经历对其设计思想形成的影响。第二章分析了阿尼奥的设计风格,并与同时代的其余重要设计师及作品进行横向对比分析,提炼出阿尼奥设计思想的内核。第三章中总结了阿尼奥的设计方法,通过对作品的分类,总结了他的三种设计方式,并对其中两个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进行了详细的意象引发路径方法分析。第二部分是实践部分,是对阿尼奥的设计思想辩证吸收后进行的产品设计实践的尝试。

周蜜[4](2019)在《不同气候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优化》文中提出世界能源问题日益突出,建筑节能不断受到重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作为一种低能耗建筑,对建筑节能有重要意义。为了推广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在中国不同气候区的运用,本文主要以两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为例,分析其位于各气候区的能耗,并研究了外墙传热系数、屋面传热系数、SHGC(太阳得热系数)、外墙吸收系数等13个设计参数对于建筑采暖、制冷以及一次能耗三个方面的影响,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与德国被动房标准对标分析,得出不同气候区建立满足标准要求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难易程度。首先,利用PHPP(德国被动房设计包),建立在不同气候区31个城市的高层住宅和别墅建筑能耗模拟模型;然后,通过LHS(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在13个设计参数范围内随机生成2000组样本,将样本代入PHPP进行计算;最后,以德国被动房能耗标准作为参考,统计2000个建筑样本中满足标准能耗要求的数量。结果显示,满足德国被动房能耗条件数量最多是温和地区,最少的是夏热冬暖地区。(2)基于基准建筑,采用SRC(标准化回归系数)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对13个建筑设计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对于相同气候区同一能耗目标,同一参数的敏感性基本相同。影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主要设计参数有外墙传热系数,地下室天花板/首层地面传热系数,SHGC,玻璃g值,排风热回收效率和冷凝回收效率。(3)根据敏感性分析,采用R软件建立参数与能耗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进一步探索参数与目标能耗的定量关系,并绘制典型城市的主要参数对能耗变化影响折线图。通过能耗标准、敏感性研究与模拟数据综合分析,得出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分区图,并对每个设计区域给出重要参数的推荐设计取值范围与最优取值。计算证明,新的分区推荐值能够帮助建筑师在前期设计并建立满足德国被动房标准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卓百会[5](2019)在《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棕地的治理与再生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本文以中国“资源型城市”及其“棕地群”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城市的视角和空间的层面探索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问题的发生机理及其再生策略,其目的有三:一是梳理棕地再生理论与实践发展演变的时空脉络;二是探索、发现并总结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空间规律或模式;三是构建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多层级的空间策略体系。根据研究深度,文章将研究样本划分为文献梳理类、空间识别类、田野调查类以及实证研究类四类,通过遥感影像的人工识别、OSM城市空间数据的绘制以及工业历史资料的梳理等手段对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近代中国、一五二五、三线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特殊的工业化历程,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群规模庞大、构成复杂、结构模糊,其治理和再生受多方因素的影响。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大离散、小聚集、罕均匀”的普遍特征,并且遵循发生机制决定空间格局、生命周期反映空间态势、主导产业影响空间形式、地理环境制约空间协同的一般规律。进而,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梳理并总结了棕地再生的已有经验:理论方面,艺术学、生态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以及环境工程学六个学科内的棕地再生相关理论历经探索、发展、成熟以及演化过程,已经形成较为明晰的阶段性特征;实践方面,大量案例的研究表明棕地再生主要呈现出区位、尺度和功能群体性转化特征。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从不同的空间层面构建了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体系:以系统为核心的宏观策略、以模式为核心的中观策略以及以母题为核心的微观策略。最后,本文以代表性资源型城市——江西省瑞昌市为例,通过“全域旅游”工业体验区规划、江州造船厂工业废弃地及其重点节点的景观规划设计,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了应用和印证。本文认为,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数量巨大、态势不一、模式不明,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再生法则,更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规划方案。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治理与再生具有系统性、过程性以及复杂性,需要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建筑、艺术、生态、环境工程、社会以及经济学等学科群的共同努力。棕地的治理与再生应当以可持续空间构建为目标,循序渐进、以点带面,融入到城市有机更新的更大过程中。

汪慧婷[6](2019)在《基于健康城市理念的慢行交通环境改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界的迅速变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如今,汽车重塑了我们的景观和生活方式,已然成为塑造城市的主导因素。“车本位”的规划主导思想引起了城市无序蔓延、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机非冲突、社会资源分配倾斜、城市健康状况恶化等各种问题。近年来,出行被认为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因素,与此同时,鼓励使用步行、骑行以及公共交通代替私家车的交通模式日益受到重视。人们意识到健康问题不仅局限于医疗卫生领域,更多的受到建成环境的影响。本文首先探讨了城市规划与公共健康,建成环境与慢行交通之间的关系,提出慢行交通改善的必要性,总结出在慢行交通方面建成环境的相关要素和特征,从城市尺度和街道尺度两个方面来进行归纳,并探讨建成环境影响公共健康的作用机制,构建慢行交通环境改善的策略框架,最后,以合肥政务文化新区为例,制定进一步优化城市慢行交通环境的设计策略,以验证前文构建的城市慢行交通改善策略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论文以慢行交通环境为研究对象,以人的健康需求为出发点,以健康城市、慢行系统理论与实践研究热点问题为理论基础,构建基于健康城市理念的慢行交通环境改善策略。以期对慢行交通环境的现状水平,为我国慢行系统的发展起到引导作用。

卢卓[7](2018)在《省域生态廊道构建方法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省域生态廊道具有促进能量和物质流动、保持生态基础服务、指导生态空间规划、土地利用发展等功能。近年来城市快速扩张导致省域生态空间破碎和生态服务下降。亟需建设具备导向和不可替代特性的省域生态廊道来进行提升。学术研究和政策导向均为其研究和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在构建方法层面,尚存在不能进行空间管控和落地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优化研究。传统的廊道构建方法多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分为“源地选取-阻力面构建-路由识别”三步,能够较为科学地识别生态廊道路由,但要实现对土地和空间的管控,仍存在如下问题:(1)源地、阻力值和宽度判定受到较强的主观影响,缺乏客观依据;(2)识别得到的廊道路由存在冗余;(3)不能与土地利用规划契合,不易建设管理。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搭建综合评价因子体系,结合边介数和土地利用因子,在MCR模型的基础上提出MCR-IEL模型(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Impact factor-Edge betweenness-Land use,MCR-IEL):(1)从空间格局、网络结构和生态服务三方面筛选省域生态廊道功能影响因子,搭建综合指标体系,减少模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2)基于廊道边介数提取MCR方法识别得到的潜在路由中的骨干部分,完成省域生态廊道的概念规划;(3)本着多规合一的思想,基于土地利用因子计算生态廊道宽度,使其能够与土地利用规划和其他管控规划契合,最终完成概念性规划向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转变,实现省域生态廊道对省域土地和空间的管控。本研究提出的MCR-IEL模型优化了MCR模型用于省域生态廊道建设时存在的“主观、冗余、概念化”的问题,提供了更加科学、简明可指导省域生态廊道建设的构建方法。本文以广东省为范例,识别省域骨干路由,构建省域不可替代生态廊道,通过实践和对比验证了MCR-IEL模型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分析省域生态廊道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应平衡生态源地在省内的分布,注重建设用地聚集区的生态修复”的优化策略。为我国省域及相近尺度的生态廊道构建提供了借鉴和示范,为完善生态廊道构建方法体系提供了理论补充和实践验证。

丁颖[8](2018)在《高层新型工业化住宅设计与建造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我国亟待提高的城市化水平与紧缺的城市土地资源共同决定了住宅高层化、工业化这一发展方向。为完善我国高层住宅的技术体系、改变技术同质化倾向、改进原有粗放的管理模式,探索让普通民众乐于接受、适合国情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模式,本文通过研究文献、实地调查、结合建筑实例进行跨学科的探索,提出一套符合当前愿景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模式。论文首先通过梳理国外、国内高层工业化住宅的发展历程,研究设计与建造模式以及相关技术体系、理论的演变与发展,通过比较与分析,找出我国已有体系的不足,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策略。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面向建造的产品设计理论及整套标准化设计、空间设计原则与方法;同时,结合案例及既有研究成果,提出基于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的新型建造模式理论,在当前钢筋混凝土现浇建造的四大技术体系的基础上,找出其不足并进行技术优化,探索新型现浇工业化建造方法,并提出构件三级工业化装配建造原理;此外,以BIM技术、物联网技术为技术支撑,进行BIM信息化协同平台搭建,提出构件分类和编码新方法,为设计—建造一体化协同工作提供技术保障。论文从设计与建造模式的角度出发,梳理了高层工业化住宅发展的技术脉络,提出了基于构件体系的、面向建造工业化的产品设计模式的整套设计方法论,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的空白;构建了基于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的建造模式理论,提出高层工业化住宅构件三级工业化装配原理,拓展了我国高层工业化住宅的研究角度和研究内容;提出设计—建造全过程协同的理论,并进行基于BIM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支撑下信息化协同平台搭建,提出构件分类和构件编码的新方法,为我国实现住宅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周元清[9](2018)在《中国规模化生猪养殖碳足迹评估方法与案例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生猪养殖量约占全球生猪饲养量的50%,但基于中国实际生产数据的规模化生猪养殖系统碳足迹研究较少。本研究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原理,构建了规模化生猪养殖生产系统的碳足迹评估方法,探讨了饲料作物种植中不同分配方法对碳足迹的影响,并结合典型规模化猪场的实际生产数据,开展了规模化生猪养殖生产系统碳足迹核算和减排措施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建立了系统边界从饲料作物种植到养猪场大门的生猪养殖碳足迹评估方法。该评估方法包括饲料生产模块和生猪生产模块。饲料生产模块中农资生产、农机能耗、加工运输的排放均采用生产活动数据乘以相应排放因子的核算方法,含氮肥料施用的N2O排放采用IPCC(2006)计算方法;生猪养殖模块中肠道发酵、粪便管理的CH4和N2O排放均采用IPCC(2006)Tier 2,并针对不同猪群分类核算。评估的温室气体种类有CO2、CH4和N2O,功能单位是每千克活重(1 kg LW)。为保证评估结果更符合中国生猪养殖生产实际,核算过程中涉及的参数优先选择国家公开发布的权威数据,其次为IPCC(2006)推荐的缺省值以及文献数据。(2)研究了主要饲料原料生产温室气体排放6种典型的分配方法(质量分配、能量分配、蛋白分配、混合分配(能量+蛋白)、经济分配和不分配)对猪场碳足迹的影响。不分配法无法反映饲料作物的多功能性,所以不建议选择该方法。当进行温室气体碳交易等与温室气体的经济价值有关的活动时,可以选择经济分配法。物理分配包括质量、能量、蛋白质、混合(能量+蛋白质)分配法,更适合来反映饲料作物种植中不同产出的变化。质量分配法作为所有分配方法的基础,推荐在饲料作物各产出的特性不可得或不易获得时使用质量分配法。华北地区猪场案例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分配方法下,每千克活猪的碳足迹为2.724.64 kg CO2-eq。质量分配时总碳足迹最小,为2.72 kg CO2-eq/kg LW;不分配时的总碳足迹最大,为4.64 kg CO2-eq/kg LW。尽管分配方法对碳足迹的构成有一定影响,但在不同分配方法下,对整个生产链温室气体排放量贡献最大的环节均为饲料生产,占比4666%;其次是粪便管理环节,贡献率为2134%。(3)在收集典型养猪场全年生产数据和全国典型饲料作物种植农资投入等大量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本研究建立的碳足迹评估方法,对典型养猪场生产全过程碳足迹进行了案例研究。案例研究猪场每公斤活猪的碳足迹为2.72 kg CO2-eq,饲料生产、肠道发酵、粪便管理和养殖场能耗对碳足迹的贡献分别为46%、5%、34%和15%。过量施用含氮肥料和种养分离导致的饲料原料长距离运输是饲料生产对总碳足迹贡献最大的两个主要原因,饲料作物种植和饲料加工运输带来的排放分别占饲料生产环节总排放量的73%和27%。如果将氮肥施用量由209 kg/ha(玉米)和216kg/ha(小麦)分别降至140 kg/ha(玉米)和180 kg/ha(小麦),可降低猪肉总碳足迹7%。将饲料原料的运输距离由目前的325493 km缩短到30 km以内,并减少饲料原料运输空车运载率,猪肉碳足迹可减小11%。此外,改传统的舍内蓄粪池-氧化塘的粪便处理方法为舍内蓄粪池-厌氧发酵-氧化塘的粪便处理方式,可将案例中粪便管理过程的GHG排放量减少76%。

刘金凤[10](2017)在《汉语指示词语法化的语义制约条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Himmelmann(2004)以及Traugott(2014)基于句法环境的语法化理论为分析框架,借鉴Deissel等学者关于指示词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成果,尝试通过详细的历时描写与分析来探求汉语指示词语法化过程中语义演化的普遍规律与制约条件。指示词是专门实现指示功能的一个封闭词类,词项虽寥寥无几,却对语言的指称体系的构建发挥基础性作用,也是诸如冠词、第三人称代词、非动系词、焦点标记、标句词等数十个功能词项语法化的起始源点。语法化是一个实词变虚,虚词更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新的语法结构和新的功能词项,实词语法化的语义演化机制主要有隐喻扩展,语用推理、类推、和谐以及语境吸收等。指示词作为一类具有语境敏感特征的功能词,语法化的源域词项是功能词,目标域词项也是功能词,由于源域词项性质与实词不同,语法化过程势必也有所不同,因此指示词的功能和语义特征在语法化过程中的演化规律和机制是本研究探讨的核心问题。Holger Diessel(1999a)基于指示词句法分布提出了指示词语法化的四条路径,即代名、饰名、区别性、饰动,前三条路径上的语法化现象在汉语中表现明显。本文对汉语指示词体系的历时变化和语法化状况做了细致调查后,分别从前三条语法化方向抽取了关系词、冠词和系词等作为研究的目标域词项。对指示词的语义演化调查从源域指示词为起始,首先分析了指示词的基本功能、用法和语义特征,得出有定性、可识别性、主观性是其固定不变的语义特性;然后将语法化过程分为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等阶段,描写并分析了源域指示词向目标域词项关系词、冠词、系词语法化的过程中语义演化的特征与句法环境,调查有定性、可识别性通过何种方式编码入语言结构;再从共时平面分析语法化目标词项的语义特征,并归纳总结得出这一过程中语义演化的规律与机制;最后本文从三个历时研究中得出了指示词语法化中语义演化的共性特征与制约条件。本研究的历时分析以有定性和可识别性在语法化各阶段的实现与演化方式为重点。所用语料跨度从商周甲骨文、金文到现当代文学作品,历时三四千年。出土文献语料以权威的文献研究资料为来源,传世文献语料主要从北京大学汉语语料库提取,并对其中二十余部文献做了穷尽式的数据统计与分类归纳研究。在研究中,本文使用的方法有:(1)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2)共时比较与历时比较相结合的方法;(3)定量统计与抽样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关系词、冠词、系词语法化描写研究的过程中本文发现:(1)指示词“者”在向关系词语法化的过程中,从中心词和关系词的语义特征角度看,“者”字无核关系句到有核关系句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体。关系词和中心词在语法化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一方定指性、可识别性强,另一方则缩小变弱;(2)“者”的衰亡和话题、焦点、以及句子成分重量相关;(3)冠词编码了有定性和具体性等语义特征,从指示词到冠词的语法化实际上是有定性的演化,即从语用有定性向语义有定性发展,这是判断冠词语法化程度强弱的标准;(4)汉语系词“是”语法化受话题化的影响,系词的语法化过程就是指示词“是”将指示成分、有定成分转移到前项(话题或主语)的过程。上述三个目标词项在语法化过程中语义演化具有共同特征,都经历了语义缩减与语义丢失,其中复指结构和话题化对语法结构的形成产生了影响,具体表现如下:(1)在语法化过程中指示词首先失去最基本的外指指示功能,呈现出中性指示的特征,并逐步在外指和内指情景下完全具有非指示性;(2)语义泛化过程往往以复指为手段,发挥复指作用的指示词与共指的名词短语或先行词以及主谓结构联系紧密,共同实现指称体系的明确性,结构的紧凑化;(3)指示词的语义随着话题化程度的深入而虚化程度加深,指示词最终借助话题化达到语法化,其中根本动因是话题达到自身的有定性与可识别性的需求。汉语话题要求其必须是有定的可识别的,因而从根本上讲是有定性对指示词的语法化发挥了制约作用,指示词的语法化过程就是指称体系重新构建的过程;(4)实词语法化的语义演化机制在指示词语法化的各个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显现,但在指示词语法化过程中发挥明显作用的是有定性和可识别性。这些研究发现表明在指示词的语法化中语法和语义之间通过有定性、可识别性达到相互制约的关系。在语法化过程中(即语法的形成过程),指示词主要以复指、话题化为手段来实现有定性与可识别性从源域词项转出到目标域词项及其相关构式中。在语义演变过程,指示词的本质属性并未发生改变,其语法化的实质是形式-意义的再配对过程,最终目的是达到指称体系的再确立。本研究的主要贡献是:(1)系统梳理并描写了汉语关系词、冠词和系词语法化的过程,并为部分疑难问题提出辅证或解决方案;(2)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汉语指示词语法化的语义制约条件;(3)将语言哲学中的指称理论用于具体的语言分析并相互验证;(4)探明指示词语法化过程与语言内部结构调整相关,语言接触等因素与其关联性并不明显,即指示词语法化过程中语言内部结构的调整因素大于外部影响。

二、可用作情景模型的“东欧建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可用作情景模型的“东欧建筑”(论文提纲范文)

(1)建构俄罗斯布里亚特民族:互动机制、国家制度与民族属性(17世纪至21世纪之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范围及本土术语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范围
        三、本土术语
    第二节 文献综述、理论框架与研究缺口(niche)
        一、民族理论研究范式问题
        二、理论框架
        三、俄罗斯布里亚特民族研究概述
    第三节 研究问题、方法及资料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与资料
    第四节 研究意义、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对研究选题而言
        二、对理论研究而言
        三、现实应用意义
    第五节 研究内容
第一章 互动机制的开启与前现代布里亚特人(народ)
    第一节 谁是布里亚特人?
        一、族源想象与民族认同
        二、“血与土”的观念与民族领土
        三、氏族身份与地域身份
    第二节 “我们不是布里亚特人”
        一、“我们是豁里人,不是布里亚特人”
        二、17 世纪前后的布里亚特社会制度
    第三节 “你们是布里亚特人”
        一、在布里亚特人中建立沙俄帝国制度
        二、“中心-边缘”互动机制的开启
        三、在沙俄帝国内建立布里亚特自治
    第四节 “我们是布里亚特人”
        一、家谱式氏族历史
        二、本土视角下的族体边界
        三、叠层式民族性概念的提出
    小结:互动机制塑造民族
第二章 制度变更与布里亚特民族的概念化
    第一节 既有制度的变更与民族的回应
        一、既有制度的变更与社会怨恨(ressentiment)的产生
        二、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回应
    第二节 知识精英与派生的民族观
        一、谁是布里亚特知识精英?
        二、派生的民族观
    第三节 民族的概念化与维护民族边界
        一、布里亚特民族概念的提出
        二、确立和维护民族边界
    第四节 “再造”文化与叠层式民族性
        一、文化话语
        二、宗教话语
        三、语言和文字话语
        四、教育话语
    第五节 从记录氏族历史到书写民族历史
        一、博格达诺夫及其《布里亚特蒙古民族历史纲要》
        二、民族历史与民族运动
    小结:制度的变更与民族的回应
第三章 机制的互动性与民族的政治化
    第一节 民族自治与俄国临时政府“中心”
        一、制度的失序
        二、民族自治建构
    第二节 重建民族自治与白俄政权“中心”
        一、谢苗诺夫与日本的战略选择
        二、重建民族自治
    第三节 巴拉嘎特运动与布里亚特叠层式民族性
        一、可供代替民族运动的另一种尝试
        二、佛教共同体与豁里氏族认同
    第四节 再建民族自治与苏维埃政府“中心”
        一、布里亚特“边缘”与红色“中心”的互动
        二、再建民族自治
    小结:互动机制塑造民族及其自治政权
第四章 重建的机制和制度与社会主义布里亚特(蒙古)民族
    第一节 共产主义阶级话语与叠层式民族性
        一、共产主义阶级话语
        二、西布里亚特共产党的民族自治解决方案
    第二节 社会主义民族的概念化及其实践
        一、互动机制下的民族理论与制度设计
        二、社会主义民族(Нация)概念及其在“边缘”的实践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布里亚特民族及其共和国的制度化
        一、赋权的政治道德意义
        二、民族主义者的妥协
        三、民族及其共和国的制度化
    第四节 “本土化”政策与布里亚特蒙古民族文化建设
        一、创建民族文学语言与印刷语言革命
        二、“民族的形式,社会主义的内容”与民族文化建设
    第五节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论与建构布里亚特蒙古民族
        一、“拉丁化是东方伟大的革命”
        二、根除“吸食人体血液的蜘蛛”
        三、“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斗争”
        四、西里尔文字改革
    第六节 建构“苏联人民”与布里亚特民族
        一、新的历史性共同体—苏联人民
        二、从布里亚特蒙古民族到布里亚特民族
    小结:机制塑造制度,制度巩固民族
第五章 转型以及后苏联时期的布里亚特民族
    第一节 “改革与新思维”与民族主义的兴起
        一、“允许苏联各民族迅速‘觉醒’并‘发声’”
        二、布里亚特民族复兴运动
    第二节 再造布里亚特民族及其文化
        一、族裔民族还是公民民族?
        二、文化民族共同体?
        三、佛教还是萨满教?
        四、民族语言与“‘哑巴’布里亚特人”
        五、氏族社会的回归?
    小结:持续互动中的机制与民族
结论
    一、再问布里亚特人是谁?
    二、叠层式民族性概念
    三、机制、制度与民族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2)功能复合化趋势下的企业大学校园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企业大学的发展概述
        1.1.2 企业大学的功能复合化背景
        1.1.3 企业大学校园的设计特点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1.2.1 研究的内容与相关概念解析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企业大学的概念定义及相关研究
        1.3.2 职业学校校园的规划及建筑设计理论的研究
        1.3.3 企业地产相关的规划及建筑设计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功能复合化趋势下国内企业大学校园的问题、设计原则及目标
    2.1 国内外企业大学校园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2.1.1 国外企业大学校园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2.1.2 国内企业大学校园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2.2 企业大学校园的功能复合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2.2.1 企业大学校园的功能复合化趋势
        2.2.2 企业大学校园设计的影响因素
        2.2.3 功能复合化趋势对于企业大学的意义
    2.3 功能复合化趋势下国内企业大学校园的问题总结
        2.3.1 校园缺乏与城市的互动,过于孤立和封闭
        2.3.2 校园整体定位不合理,缺乏活力与特色
        2.3.3 校园缺乏特色空间,忽视人文关怀
    2.4 功能复合化趋势下国内企业大学校园的设计原则及目标
        2.4.1 功能复合化趋势下国内企业大学校园的设计原则
        2.4.2 功能复合化趋势下国内企业大学校园的设计目标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企业大学校园的社区融合与资源共享设计研究
    3.1 企业大学校园的选址与定位研究
        3.1.1 校园的选址分类
        3.1.2 校园的愿景定位与选址布局
        3.1.3 校园的选址原则
    3.2 企业大学校园对外部交通系统的融入
        3.2.1 使用人群的交通行为模式分析
        3.2.2 校园路网紧密衔接外部交通
        3.2.3 优化与外部公交系统的接驳
        3.2.4 合理设置校园内部停车设施
    3.3 企业大学校园与周边设施的融合与共享
        3.3.1 校园与商业设施的融合与共享
        3.3.2 校园与教育设施的融合与共享
        3.3.3 校园与企业设施的融合与共享
    3.4 企业大学校园界面对社区的适度开放
        3.4.1 校园的适度开放与分区管理
        3.4.2 提升场所活力的校园开放界面
        3.4.3 模糊校园与城市的过渡空间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企业大学校园内部的功能复合设计研究
    4.1 企业大学校园的功能要素研究
        4.1.1 企业大学校园的功能划分
        4.1.2 校园功能要素的分类研究
        4.1.3 功能要素的频率及关联性分析
    4.2 企业大学校园的功能复合布局设计研究
        4.2.1 校园的功能复合布局概述
        4.2.2 校园的总体布局类型及特点
        4.2.3 校园的功能复合布局设计要点
    4.3 单体复合型企业大学校园的设计研究
        4.3.1 垂直叠加式复合单体设计
        4.3.2 水平并置式复合单体设计
        4.3.3 向心聚合式复合单体设计
    4.4 集群复合型企业大学校园的设计研究
        4.4.1 集群复合型校园设计要点分析
        4.4.2 均质化布局下的集群复合设计
        4.4.3 以教学建筑为核心的集群复合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企业大学校园内部的空间复合设计研究
    5.1 企业大学校园的空间复合概述
        5.1.1 影响校园空间的文化因素
        5.1.2 校园空间要素的构成及分析
        5.1.3 校园空间复合的基本特征
    5.2 企业大学校园功能性空间的弹性化设计
        5.2.1 空间尺度的标准化设计
        5.2.2 空间形态的多层次设计
        5.2.3 功能性与非功能性空间的转化
    5.3 企业大学校园非功能性空间的开放性设计
        5.3.1 非正式交流的公共空间设计
        5.3.2 流动渗透的外部空间设计
        5.3.3 立体复合的校园步行空间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功能复合化趋势下企业大学校园的总结与设计实践
    6.1 功能复合化趋势下企业大学校园设计的步骤总结
        6.1.1 企业大学的愿景定位分析
        6.1.2 项目用地与使用需求调研
        6.1.3 设计需求和任务书的提炼
        6.1.4 设计理念及思路的提出
        6.1.5 设计方案的比选与实施
    6.2 宁波方太大学校园项目设计实践
        6.2.1 项目背景
        6.2.2 整体设计理念及构思
        6.2.3 具体设计分析
    6.3 功能复合化趋势下国内企业大学校园的设计反思与展望
        6.3.1 企业大学校园的设计实践反思
        6.3.2 功能复合化趋势下国内企业大学校园的设计展望
    6.4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附录1 部分国外企业大学校园案例汇总
    附录2 部分国内企业大学校园案例汇总
参考文献
    (1)外文文献
    (2)中文译着
    (3)中文着作
    (4)期刊文献
    (5)学位论文
    (6)电子文献
    (7)标准规范及政策文件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艾洛·阿尼奥设计思想及方法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对象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艾洛·阿尼奥设计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设计思想形成的客观因素
        一、自然地理环境
        二、人文社会背景
        三、有机功能主义
    第二节 设计思想形成的主观因素
        一、初露锋芒——学生时代的探索
        二、声名鹊起——“椅子不是椅子”
        三、第二个春天——“座位不是椅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艾洛·阿尼奥的设计风格探究
    第一节 有机功能主义的“叛逆”
    第二节 波普设计的典范
    第三节 与同时期设计师的横向比较
        一、与约里奥·库卡波罗的对比
        二、与维纳·潘顿的对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艾洛·阿尼奥的设计演绎方法分析
    第一节 形态要素的提炼与整合
        一、自然与生活的抽象表达
        二、形态要素的结构处理
        三、材料及色彩的运用
    第二节 体验式的设计
        一、比例尺度的缩放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
    第三节 有机的衍生与迭代
        一、原始模型的衍生
        二、文化体系的构建
    第四节 意象引发路径分析
        一、气氛营造——球椅
        二、形态转化——小马椅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艾洛·阿尼奥设计思想的设计实践
    第一节 设计概述
        一、设计背景
        二、设计原则
        三、语境分析
        四、审美意象
    第二节 设计开发
        一、草图概念
        二、原型测试
        三、细节调整
        四、材料选择
        五、相关技术
    第三节 生产考量
        一、制造工艺
        二、成本估算
    第四节 最终概念
        一、使用方式及场景
        二、设计反思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的总结
    二、研究的启发
参考文献
附录A 艾洛·阿尼奥年表
附录B 艾洛·阿尼奥主要奖项、荣誉及展览
附录C 艾洛·阿尼奥访谈资料(部分)
    访谈一
    访谈二
附录D 产品尺寸CAD
附录作品
致谢

(4)不同气候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国内外现状
        1.2.1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定义、政策及标准
        1.2.2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实践
        1.2.3 国外相关研究
        1.2.4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2 研究意义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不同气候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能耗分析
    2.1 PHPP软件
        2.1.1 简介
        2.1.2 软件框架
    2.2 建筑物理信息模型建立
        2.2.1 基本信息
        2.2.2 围护结构热工参数
        2.2.3 内部得热量
        2.2.4 通风系统
        2.2.5 生活热水
        2.2.6 输出结果
    2.3 目标城市
    2.4 变量的确定及其参数化
    2.5 计算方法
        2.5.1 采样方法
        2.5.2 计算流程
    2.6 能耗结果分析
        2.6.1 采暖能耗
        2.6.2 制冷能耗
        2.6.3 一次能耗
        2.6.4 综合标准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不同气候区建筑设计参数敏感性分析
    3.1 敏感性分析方法简介
    3.2 敏感性计算
        3.2.1 数学模型介绍
        3.2.2 实验方案
    3.3 参数敏感性
        3.3.1 严寒地区
        3.3.2 寒冷地区
        3.3.3 夏热冬冷地区
        3.3.4 夏热冬暖地区
        3.3.5 温和地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能耗分析及优化
    4.1 元模型建立
        4.1.1 回归模型介绍
        4.1.2 计算方案
    4.2 基于回归模型计算方法的参数分析
    4.3 基于回归模型计算方法的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标准讨论
        4.3.1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参数优化结果
        4.3.2 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区域规划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附录 A Example的 PHPP建模
附录 B 敏感性分析及R2值

(5)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从“老工业基地”到“资源型城市”
        1.1.2 棕地:从“修复治理”到“再生利用”
        1.1.3 空间:从“多规合一”到“城市双修”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步骤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和步骤
第2章 棕地的概念、特征及其空间再生动力机制
    2.1 棕地问题或风险的产生
        2.1.1 内因:工业化为场地注入了“毒性”
        2.1.2 外因:城市化使将场地包围其中
    2.2 棕地的定义
        2.2.1 北美地区的棕地定义
        2.2.2 欧洲地区的棕地定义
        2.2.3 东亚地区的棕地定义
        2.2.4 棕地定义和内涵的扩充
    2.3 棕地的类型
        2.3.1 物质循环背景下的分类系统
        2.3.2 国民经济行业体系背景下的分类体系
        2.3.3 城市用地背景下的分类系统
    2.4 棕地的核心特征
        2.4.1 本体特征
        2.4.2 空间特征
        2.4.3 情感特征
        2.4.4 美学特征
    2.5 棕地再生的空间动力与机制
        2.5.1 棕地再生的“原生”动力机制
        2.5.2 棕地再生的“衍生”动力机制
        2.5.3 棕地再生的“催化剂”
第3章 资源型城市演变特征及其棕地现状调查
    3.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与历史阶段特征
        3.1.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3.1.2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
        3.1.3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历史成因及其阶段特征
    3.2 资源型城市的类型及其分类体系构建
        3.2.1 按资源类型划分
        3.2.2 按生命周期划分
        3.2.3 按城市规模划分
        3.2.4 按地理环境划分
    3.3 资源型城市棕地空间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3.1 发生机制决定空间格局
        3.3.2 生命周期反映空间态势
        3.3.3 主导产业影响空间形式
        3.3.4 地理环境制约空间协同
    3.4 典型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空间特征研究
        3.4.1 石油:大庆市
        3.4.2 煤炭:大同市
        3.4.3 煤炭:锡林浩特市
        3.4.4 铜矿:铜陵市
        3.4.5 钢铁:攀枝花市
    3.5 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空间问题总结
        3.5.1 土地利用问题
        3.5.2 生态安全问题
        3.5.3 资源保护问题
        3.5.4 材料循环问题
        3.5.5 空间阻隔问题
第4章 棕地景观再生的理论与实践浅析
    4.1 棕地景观再生理论及其发展脉络
        4.1.1 探索阶段:1965-1985
        4.1.2 发展阶段:1985-2005
        4.1.3 成熟阶段:2005-2015
        4.1.4 演化阶段:2015至今
    4.2 棕地再生的学科体系构建
        4.2.1 艺术学
        4.2.2 生态学
        4.2.3 建筑学
        4.2.4 环境工程学
        4.2.5 城乡规划学
        4.2.6 风景园林学
    4.3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区位特征分析
        4.3.1 城市环境类
        4.3.2 郊区环境类
        4.3.3 自然环境类
    4.4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尺度特征分析
        4.4.1 建筑尺度:帕赛伊克纪念碑
        4.4.2 场地尺度:西雅图煤气厂公园
        4.4.3 社区尺度: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4.4.4 城市尺度:底特律未来城市
        4.4.5 区域尺度: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
    4.5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功能特征分析
        4.5.1 生态类功能
        4.5.2 文化类功能
        4.5.3 教育类功能
        4.5.4 休闲类功能
        4.5.5 体育类功能
        4.5.6 集散类功能
        4.5.7 生产类功能
第5章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体系构建
    5.1 棕地再生的空间层次及其再生影响因素
        5.1.1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与“非空间策略”
        5.1.2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及其层次
    5.2 宏观策略:“系统”
        5.2.1 “灰色系统”规划
        5.2.2 “棕色系统”规划
        5.2.3 “绿色系统”规划
        5.2.4 “橙色系统”规划——工业遗产
        5.2.5 “青色系统”规划——工业自然
    5.3 中观策略:“模式”
        5.3.1 模式或原型的产生
        5.3.2 工业闲置地的模式转化
        5.3.3 矿业废弃地的模式转化
        5.3.4 垃圾填埋场的模式转化
        5.3.5 基础设施废弃地的原型转化
        5.3.6 原型的空间谱系特征
    5.4 微观策略:“母题”
        5.4.1 地形主导类母题
        5.4.2 水体主导类母题
        5.4.3 植被主导类母题
        5.4.4 建筑物主导类母题
        5.4.5 材料主导类母题
        5.4.6 流线主导类母题
        5.4.7 设备主导类母题
    5.5 空间策略体系的整合
        5.5.1 空间策略体系的融合——系统耦合
        5.5.2 空间策略体系的操作——空间拓扑
        5.5.3 空间策略体系的构建——“开放空间系统”规划与设计
第6章 系统综合体:瑞昌市“棕地群”景观规划设计
    6.1 瑞昌市城市发展概况及上位规划背景
        6.1.1 瑞昌市的基本区位条件分析
        6.1.2 瑞昌市工业历史沿革分析
        6.1.3 瑞昌市上位规划及相关政策
    6.2 瑞昌市工业遗产和棕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6.2.1 古铜矿遗址
        6.2.2 老工业基地
        6.2.3 矿产资源地
        6.2.4 码头工业镇
    6.3 造船厂与码头废弃地景观再生案例研究
        6.3.1 广州市中山岐江公园
        6.3.2 新奥尔良市新月公园
        6.3.3 旧金山市山岬公园
        6.3.4 韩国统营市造船厂更新设计
    6.4 宏观策略:全域旅游工业体验区规划
        6.4.1 瑞昌市主要旅游资源单体评价
        6.4.2 瑞昌市工业文化体验区的规划与模式选择
        6.4.3 瑞昌市工业文化旅游廊道规划
    6.5 中观策略:江州造船厂景观规划设计
        6.5.1 场地历史脉络分析
        6.5.2 场地现状条件分析
        6.5.3 场地平面规划与设计
    6.6 微观策略:造船厂空间详细设计
        6.6.1 舾装码头设计
        6.6.2 车间仓库设计
        6.6.3 钢板堆场设计
        6.6.4 露天船台设计
        6.6.5 车间庭园设计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走向多学科交叉的棕地再生途径
        7.2.1 系统性
        7.2.2 过程性
        7.2.3 复杂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欧洲城棕地市振兴相关项目或组织
附录 B 中国城市用地分类相关标准下的潜在棕地类型
附录 C 景观规划设计最终专题图纸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基于健康城市理念的慢行交通环境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健康挑战
        1.1.2 城市建设回归“以人为本”
        1.1.3 改善慢行交通环境的现实需求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综述
    2.1 国内外健康城市规划研究综述
        2.1.1 国外健康城市研究综述
        2.1.2 国内健康城市研究综述
    2.2 国内外慢行交通研究综述
        2.2.1 国外慢行交通研究综述
        2.2.2 国内慢行交通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健康城市与慢行交通基础研究
    3.1 城市规划与公共健康
        3.1.1 城市规划与公共健康的历史和理论基础
        3.1.2 受城市规划影响的各类健康风险
        3.1.3 健康城市规划
        3.1.4 连接城市规划与公共健康面临的挑战
    3.2 建成环境与慢行交通
        3.2.1 建成环境与交通出行
        3.2.2 慢行交通与公共健康
    3.3 慢行交通环境改善的理论依据和引导策略
        3.3.1 紧凑型绿色城市
        3.3.2 完整街道与多式联运
        3.3.3 慢行+公共交通
        3.3.4 步行/骑行友好的活力城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慢行交通改善的建成环境要素分析
    4.1 建成环境的可步行性
        4.1.1 可步行性的定义
        4.1.2 行为研究与可步行性
        4.1.3 可步行性的评价
    4.2 建成环境的可骑行性
        4.2.1 可骑行性与可步行性
        4.2.2 可骑行性的要素
    4.3 慢行交通的建成环境相关要素
        4.3.1 城市尺度的建成环境
        4.3.2 街道尺度的建成环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慢行交通环境改善策略
    5.1 改善慢行的空间
        5.1.1 慢行空间的恢复更新
        5.1.2 紧凑互补的功能复合
    5.2 构建慢行的街道网络
        5.2.1 确定合理的路网密度
        5.2.2 强化城市公共交通网络
        5.2.3 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网络
        5.2.4 管控城市静态交通组织
    5.3 增强慢行的安全性
        5.3.1 保护行人的街道设计
        5.3.2 支持骑行的街道设计
    5.4 提高慢行的舒适度
        5.4.1 适宜的空间尺度
        5.4.2 丰富的道路绿化
    5.5 实现慢行的人性化
        5.5.1 友好独特的街容
        5.5.2 连接人与街道的公共空间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证研究-以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为例
    6.1 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相关建成环境分析
        6.1.1 研究背景
        6.1.2 建成环境的客观评定
        6.1.3 建成环境的感知评定
        6.1.4 问题总结与策略提出
    6.2 城市尺度的慢行交通相关建成环境改善策略
        6.2.1 空间形态的改善策略分析
        6.2.2 街道网络的改善策略分析
    6.3 街道尺度的慢行交通相关建成环境改善策略
        6.3.1 慢行安全性的改善策略分析
        6.3.2 慢行舒适度的改善策略分析
        6.3.3 慢行人性化的改善策略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7)省域生态廊道构建方法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2.1 环境问题
        1.2.2 政策导向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研究综述总结
    1.5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对象界定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省域生态廊道构建方法基础研究
    2.1 基础理论
        2.1.1 不可替代情景理论
        2.1.2 生态基础设施理论
        2.1.3 景观连接度理论
        2.1.4 景观格局指数理论
        2.1.5 生态系统服务量化理论
    2.2 基础方法
        2.2.1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2.2.2 网络分析方法
        2.2.3 多因素分析法
    2.3 省域生态廊道构建方法现存问题
        2.3.1 科学性和综合性不足
        2.3.2 路由存在冗余
        2.3.3 概念路由未实体化
    2.4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优化的实体化模型(MCR-IEL)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MCR-IEL模型的省域生态廊道构建优化方法
    3.1 基于多因子筛选省域生态廊道影响因子
        3.1.1 省域生态廊道影子因子筛选原则
        3.1.2 省域生态廊道评价指标筛选方法
        3.1.3 省域生态廊道影响因子指标体系
    3.2 基于廊道边介数的骨干廊道和关键战略点提取
        3.2.1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生态廊道潜在路由识别
        3.2.2 骨干廊道与关键战略点提取
    3.3 基于土地利用因子的廊道宽度规划
        3.3.1 生态廊道路由宽度赋值
        3.3.2 与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其他管控规划整合
    3.4 省域生态廊道构建方法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广东省省域生态廊道构建
    4.1 概念规划阶段
        4.1.1 潜在生态廊道路由识别
        4.1.2 骨干路由与关键战略点提取
    4.2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
        4.2.1 生态廊道宽度计算
        4.2.2 与土地利用规划与其他管控规划整合
    4.3 影响因子指标统计与优化策略
        4.3.1 广东省省域生态廊道影响因子指标表
        4.3.2 广东省生态规划优化策略
    4.4 广东省省域生态廊道优化对比
        4.4.1 综合性和科学性
        4.4.2 冗余路由与骨干廊道
        4.4.3 概念路由与实体廊道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附录1 网络结构相关指标参考
附录2 景观格局相关指标参考
附录3 生态服务相关指标参考
附录4 其他相关评价体系
致谢

(8)高层新型工业化住宅设计与建造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住宅的高层化和高层住宅的工业化趋势
        1.1.2 工业化背景下传统建筑设计与建造模式的反省与思考
        1.1.3 我国住宅产业化面临的困境
        1.1.4“唯预制装配式”工业化住宅的困惑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工业化
        1.2.2 建筑工业化与住宅工业化
        1.2.3 工业化住宅与装配式住宅
        1.2.4 高层住宅
        1.2.5 高层工业化住宅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3.1 住宅工业化的研究
        1.3.2 高层工业化住宅的研究
        1.3.3 目前国内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问题提出
        1.4.2 研究的目的
        1.4.3 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高层工业化住宅的设计与建造模式的历史沿革及相关理论
    2.1 国外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2.1.1 历史与社会背景
        2.1.2 高层住宅工业化建造工艺的萌芽:1990s~2010s
        2.1.3 大量性与个性化:1940s~1960s
        2.1.4 体系化、通用化与多样化:1970s~1990s
        2.1.5 智能化与可持续:21 世纪
    2.2 我国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2.2.1 历史与社会背景
        2.2.2 高层住宅工业化技术的起步:1950s~1970s
        2.2.3 预制装配体系的的没落和现浇体系的兴起:1980s~1990s中期
        2.2.4 预制装配整体式工业化住宅的复兴:1990s末期 ~2010s
        2.2.5 科学工业化模式的探索:2010s至今
        2.2.6 香港与台湾地区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2.3 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相关理论研究
        2.3.1 工业化建造方式的相关理论
        2.3.2 高层工业化住宅结构体系的材料分类
        2.3.3 高层工业化住宅的结构体系
        2.3.4 体系的专用与通用理论
    2.4 对我国高层工业化住宅技术策略的启示
        2.4.1 总结与评述
        2.4.2 对我国高层工业化住宅发展技术策略的启示
第三章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模式
    3.1 建筑构件体系
        3.1.1 建筑构件体系的定义
        3.1.2 建立建筑构件体系的重要性
        3.1.3 信息技术对建筑构件体系的影响
    3.2 构件体系的分类原则
        3.2.1 科学性和体系化原则
        3.2.2 唯一性原则
        3.2.3 等寿命周期的原则
        3.2.4 建造流程为准的原则
        3.2.5 重连接逻辑的原则
    3.3 构件体系的分类方法与步骤
        3.3.1 分类方法
        3.3.2 分类步骤
    3.4 高层工业化住宅构件体系的分类
        3.4.1 结构体系
        3.4.2 外围护体系
        3.4.3 内分隔体系
        3.4.4 内装修体系
        3.4.5 管线设备体系
    3.5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模式
        3.5.1 面向工业化建造的产品设计模式
        3.5.2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原则
        3.5.3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标准化设计方法
        3.5.4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空间设计原则与方法
第四章 基于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技术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建造模式
    4.1 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
        4.1.1 现浇工业化概念廓清
        4.1.2 钢筋混凝土现浇技术的发展
        4.1.3 既有现浇建造体系解读
        4.1.4 当前建造体系的评述与启示
    4.2 钢筋混凝土建造模式的四大技术体系
        4.2.1 混凝土体系
        4.2.2 模板体系
        4.2.3 钢筋体系
        4.2.4 脚手架体系
    4.3 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建造的目标
        4.3.1 充分发挥混合一体化材料特性
        4.3.2 实现整体性与可靠性
        4.3.3 追求经济性与适应性
        4.3.4 现场化与工厂化的优化结合
    4.4 基于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的高层工业化住宅建造技术体系架构
        4.4.1 混凝土工厂化、商品化
        4.4.2 结构体刚性钢筋笼生产工厂化、建造装配化
        4.4.3 模架工具化、模板一体化
        4.4.4 架子装备化
        4.4.5 建造智慧化
    4.5 基于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的高层工业化住宅构件的三级工业化装配建造
        4.5.1 一级工业化装配——标准件的生产
        4.5.2 二级工业化装配——组合件的生产
        4.5.3 三级工业化装配——整体性连接
第五章 基于BIM信息化平台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协同
    5.1 协同的概念及设计—建造协同的支撑技术
        5.1.1 协同的概念
        5.1.2 BIM技术概述
        5.1.3 物联网与电子定位技术
    5.2 设计—建造关联性的演化进程
        5.2.1 远古时代:建造的本源
        5.2.2 手工艺时代:原生同一
        5.2.3 机械化时代:分化自治
        5.2.4 工业化时代:趋向并行
        5.2.5 信息化时代:数字协同
    5.3 基于BIM的设计—建造协同目标与原则
        5.3.1 协同目标
        5.3.2 基于BIM的设计—建造协同原则
    5.4 基于BIM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协同平台搭建
        5.4.1 构件库的创建步骤及其关键技术
        5.4.2 基于构件体系的构件分类与编号
        5.4.3 建筑构件的编码体系
        5.4.4 信息创建的插件体系
        5.4.5 建筑构件定位追踪体系
    5.5 设计—建造协同工作内容
        5.5.1 设计阶段工作内容
        5.5.2 生产阶段工作内容
        5.5.3 构件运输阶段工作内容
        5.5.4 建造阶段工作内容
第六章 装配式刚性钢筋笼高层保障性住房设计与建造实践
    6.1 项目概况及场地布局
        6.1.1 项目概况
        6.1.2 场地布局
    6.2 高层保障性工业化住宅构件体系设计
        6.2.1 结构体系设计
        6.2.2 外围护体系设计
        6.2.3 内分隔体系设计
        6.2.4 内装修体系设计
        6.2.5 管线设备体系设计
    6.3 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建造体系的技术构成
    6.4 构件的三级工业化装配式建造
        6.4.1 工地工厂的准备
        6.4.2 一级工业化装配:标准件工厂化生产
        6.4.3 二级工业化装配:组合件现场化生产
        6.4.4 三级工业化装配:构件工位上整体性连接
    6.5 协同技术的运用
        6.5.1 设计—建造协同实践
        6.5.2 构件编码在项目中的应用
    6.6 建造实践总结
第七章 结语
    7.1 主要观点与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发展趋势与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31 层保障房主要建造图纸
作者简介
致谢

(9)中国规模化生猪养殖碳足迹评估方法与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碳足迹评估模型
        1.2.2 碳足迹评估关键参数研究及结果比较
        1.2.3 碳足迹构成与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生猪养殖生产系统碳足迹评估方法
    2.1 引言
    2.2 评估范围
        2.2.1 温室气体评估种类
        2.2.2 时间范围
        2.2.3 系统边界
    2.3 功能单位
    2.4 分配方法
        2.4.1 分配原则
        2.4.2 分配系数
    2.5 核算方法与参数来源
        2.5.1 全链条碳足迹计算方法
        2.5.2 饲料生产温室气体排放
        2.5.3 生猪生产温室气体排放
    2.6 小结
第三章 饲料作物种植温室气体排放分配方法对碳足迹的影响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与参数来源
        3.2.1 研究方法
        3.2.2 参数来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分配方法的碳足迹
        3.3.2 不同环节的贡献率
        3.3.3 不同分配方法的选择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规模化养猪碳足迹评估与减排技术分析——案例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与参数来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生猪养殖生产系统碳足迹
        4.3.2 不同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贡献率
        4.3.3 不同温室气体的贡献率
        4.3.4 碳足迹减排关键点分析与技术选择
    4.4 小结
第五章 全文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创新点
    5.3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汉语指示词语法化的语义制约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
    1.4 语料选择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指别与指别词
        2.1.2 直指与指示语
        2.1.3 指示词
    2.2 指示词研究
        2.2.1 概述
        2.2.2 国外指示词研究
        2.2.3 国内指示词研究
        2.2.4 类型学视野下的指示词研究
    2.3 汉语指示词体系历时研究
        2.3.1 古汉语指示词研究
        2.3.2 中古代汉语指示词体系
        2.3.3 近代汉语指示代词体系
        2.3.4 现代汉语指示词体系
    2.4 指示词的语法化研究
        2.4.1 语法化理论
        2.4.2 语法化过程中的语义演化研究
        2.4.3 指示词的语法化
        2.4.4 汉语指示词语法化
    2.5 研究框架
        2.5.1 研究依据
        2.5.2 研究框架设计
第三章 指示词的语义属性
    3.1 指示词的用法与功能
        3.1.1 指示词的用法分类
        3.1.2 指示词的语外功能
        3.1.3 指示词的语内功能
        3.1.4 小结
    3.2 指示词的语义属性
        3.2.1 直指性
        3.2.2 有定性
        3.2.3 可识别性
        3.2.4 主观性
        3.2.5 小结
    3.3 有定性的哲学思考
        3.3.1 罗素
        3.3.2 唐纳兰
        3.3.3 卡普兰
        3.3.4 胡塞尔
        3.3.5 小结
    3.4 有定性与复指和话题化
        3.4.1 有定性与复指
        3.4.2 有定性与话题化
    3.5 指示词的原始语属性
        3.5.1 指示词的外指特征
        3.5.2 儿童语言习得证据
        3.5.3 指示词的历史来源
        3.5.4 小结
第四章 代名指示词语法化为关系词的语义制约条件
    4.1 关系从句与关系词
        4.1.1 基本参数
        4.1.2 关系词的来源
    4.2 汉语关系词语法化的历程
        4.2.1 汉语关系词语法化概述
        4.2.2 汉语“者”字型关系句的语法化历程
        4.2.3“者”字的功能演化
        4.2.4 汉语关系词的来源与―底-的类关系句‖的语法化
    4.3 汉语关系句语法化的条件
        4.3.1 关系词的语义特征
        4.3.2 关系从句的语义特征
        4.3.3 汉语关系句语法化的语义制约条件
    4.4 小结
第五章 饰名指示词语法化为冠词的制约条件
    5.1 定冠词研究概述
        5.1.1 基本参数
        5.1.2 定冠词的来源
    5.2 汉语冠词语法化研究
        5.2.1 汉语冠词语法化概述
        5.2.2 汉语冠词语法化的历程
    5.3 汉语冠词语法化的语义条件
        5.3.1 冠词的语义属性
        5.3.2“这”“那”语法化的语义条件
    5.4 小结
第六章 确认指示词语法化为系词的制约条件
    6.1 判断句与系词
        6.1.1 基本参数
        6.1.2 系词的来源
    6.2 汉语判断词语法化研究
        6.2.1 汉语判断词语法化概述
        6.2.2 判断词语法化的历程
    6.3 汉语系词语法化的条件
        6.3.1 系词的语法语义特征
        6.3.2 判断句的语法语义特征
        6.3.3 指示词“是”语法化的语义因素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本研究的发现
    7.2 本研究的结果与贡献
    7.3 本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的展望
        7.3.1 本研究的局限
        7.3.2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语料

四、可用作情景模型的“东欧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 [1]建构俄罗斯布里亚特民族:互动机制、国家制度与民族属性(17世纪至21世纪之初)[D]. 孟根仓.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功能复合化趋势下的企业大学校园设计研究[D]. 曹韫烨.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艾洛·阿尼奥设计思想及方法应用研究[D]. 章林泉.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4]不同气候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优化[D]. 周蜜.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5]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D]. 卓百会. 清华大学, 2019
  • [6]基于健康城市理念的慢行交通环境改善研究[D]. 汪慧婷.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7]省域生态廊道构建方法优化研究[D]. 卢卓.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
  • [8]高层新型工业化住宅设计与建造模式研究[D]. 丁颖. 东南大学, 2018(05)
  • [9]中国规模化生猪养殖碳足迹评估方法与案例研究[D]. 周元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01)
  • [10]汉语指示词语法化的语义制约条件[D]. 刘金凤.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标签:;  ;  ;  ;  

可用作场景模型的“东欧建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