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铁水处理原理及应用

浅谈铁水处理原理及应用

一、浅论用铁处理废水的原理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徐晓辰[1](2021)在《三种非晶合金对两种废水的降解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水是生命存在与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水的污染将严重威胁各类物种的存在。在印染、石油开采与炼制活动中,均产生大量废水,这些废水如不及时处理,将引起水资源的严重污染。非晶合金作为一类金属材料,具有原子能态高,结构均匀性好,耐腐蚀等特点,已显示出对多种印染废水具有降解效果,但针对含油废水的研究鲜有报道。同时非晶种类不同,对应的优化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本文基于铁基、铝基、铜基三种非晶合金,选取模拟直接蓝6(DB 6)印染废水和模拟含油废水,分别采用Fenton法、零价金属还原法、电解法,研究不同降解方法对两种废水的降解能力和降解机理,其中采用脱色率和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分别表征对印染废水和含油废水的降解能力。以Fe78Si9B13非晶条带所组成的Fenton试剂对DB 6废水溶液进行处理,与其零价金属还原法相比,具有处理时间短、脱色率高等特点。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30 min内脱色率可以达到99.91%,降解速率常数为0.160 min-1,降解机理与传统的高级氧化法一致。以Cu46Zr45Al7Y2非晶条带还原法降解DB 6废水溶液,在优化的工艺参数条件下,在60 min后脱色率达到98.76%。降解机理主要为酸性条件下的腐蚀作用与零价金属的还原降解。而采用以Al86Ni10Y4非晶条带为阳极,石墨为阴极的电化学法,可以使p H为酸性和碱性的DB 6印染废水都能实现很好的降解效果,并且在较短的20 min内就可以使脱色率达到95.22%。其主要降解机理为电解氧化、电解还原以及电絮凝的作用。从缩短工艺流程和实用的角度出发,DB 6废水溶液的降解优先选用以Al86Ni10Y4非晶条带为阳极,石墨为阴极的电化学法;从提高条带循环使用次数角度出发,可以选择以Cu46Zr45Al7Y2非晶条带为催化剂的零价金属还原法;从最佳降解效果考虑,可以选用Fe78Si9B13非晶条带的类芬顿法。分别以Cu46Zr46Al7Y1、Al86Ni10Y4和Fe78Si9B13非晶合金为阳极,石墨为阴极,组成三个电化学法系统降解模拟含油废水。通过优化电流密度、溶液的p H值、电解质添加量和初始废水溶液的浓度,在降解反应进行100 min时,COD去除率可分别达到73.15%、75.68%和91.24%。与电Fenton法相比,类Fenton法对含油废水溶液COD去除率仅有82.23%,而H2O2用量提高5.6倍。从三种非晶合金对含油废水的降解效果分析,以Fe78Si9B13非晶条带的电Fenton法对COD去除率最高。

王青梅[2](2021)在《基于三重表征的化学教科书开发和使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李娉[3](2021)在《高COD啶虫脒废水处理工艺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兰州新区某化工企业产生的啶虫脒废水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具有盐分含量高、有机物浓度高、可生化性低等特点,遵循低成本高效率的处理原则,选用减压蒸馏、Fe/C微电解、芬顿氧化等工艺,分别对高COD啶虫脒废水进行预处理,并探究各工艺的最佳实验条件。通过对比不同顺序组合工艺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和废水处理成本,确定出啶虫脒废水的预处理方案。借助GPS-X污水处理工艺仿真模拟软件,对预处理后的出水,进行生物处理工艺的比选、仿真模拟和参数优化,为该化工企业废水处理和同类废水处理提供参考。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减压蒸馏单因素实验表明,不调整原废水酸碱度,蒸馏温度为50℃时,能够去除37.04%的CODCr。蒸馏过程去除了大部分啶虫脒等大分子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并且降低了废水中的氨氮、总氮和含盐量。利用蒸馏后收集的冷凝液进行后续预处理时,能够获得更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废水处理的药剂成本。(2)铁碳微电解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实验表明,Fe/C质量比为0.96,Fe/C投加量为210.01 g/L,进水pH为3,反应时间为90 min时,能够去除44.64%的CODCr。(3)芬顿氧化工艺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实验表明,H2O2投加量为1.28Qth(243.38 m L/L),进水pH为4,n(H2O2):n(Fe2+)为8.90,反应时间为95 min时,能够去除61.93%的CODCr。(4)通过对比不同组合工艺的CODCr去除效果和运行成本,本研究确定采用先减压蒸馏,后进行铁碳微电解+芬顿氧化组合工艺作为啶虫脒废水的预处理工艺。组合工艺单因素、响应面优化实验表明,在过氧化氢投加量为0.77Qth(80.93 m L/L),投加次数为3,进水pH为4,反应时间为98 min时,能够去除80.52%的CODCr,B/C值可提高至0.425。组合工艺对啶虫脒废水的CODCr去除效果和可生化提高效果优于单独处理工艺,且能够节省一部分药剂成本。(5)运用GPS-X模拟软件进行建模和比选,最终选择水解酸化池+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池(IFAS)+沉淀池为废水生物处理方案。通过单因素模拟确定了该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水解酸化池的停留时间为1 d,IFAS池DO浓度为3 mg/L,污泥回流比为60%,沉淀池排泥量为3 kg/d。经过工艺参数优化后的出水水质既远低于园区污水处理厂低浓度废水纳管标准,又能够节约废水处理费用,工艺参数优化效果较好。

李卓[4](2021)在《双甘膦合成的绿色工艺改进》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厂家不断试验探索提高草甘膦产品质量和收率的工艺,而双甘膦一步氧化直接合成草甘隣法其技术简单、生产成本低等优势迅速发展起来,双甘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亚氨基二乙腈是制备双甘膦的原料,但是在由其碱解制备双甘膦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NaCl,而且反应周期长,工艺繁琐,能源消耗大,反应副产物不仅给设备带来了负担,还给生产过程带来了大量的废水排放,降低了亚氨基二乙酸和双甘膦的产率,生产成本高。因此,现在急需研究成本较低、产率高、绿色环保的亚氨基二乙酸和双甘膦的合成方法,并合理处理亚氨基二乙酸和双甘膦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基于此,本文利用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对由亚氨基二乙腈制备双甘膦的方法进行工艺绿色改造,并提出了综合法处理双甘膦污水的方法。本研究先将传统的亚氨基二乙腈酸解合成亚氨基二乙酸的方法进行了工艺条件优化,结果发现最佳工艺条件为冷却结晶前pH调至2.0,反应时间为7.5h,盐酸用量为3.5mol,水洗量为450mL,在此工艺下亚氨基二乙酸的产量达到了150.07 g,其中冷却结晶pH值对于亚氨基乙二酸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反应时间、盐酸用量,而水洗量对于亚氨基乙二酸产量的影响最小。利用此工艺制备的双甘膦产率达到了(92.6±2.2)%,纯度达到了(98.0±1.3)%,说明该生产工艺达到了要求。其次,本研究将路易斯酸,即氯化铁溶液用于亚氨基二乙酸的合成,结果发现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为7 h,冷却结晶前pH调至2.4,氯化铁溶液的用量为3%,水洗量为425mL,在此工艺下亚氨基二乙酸的产量达到了(162.48±2.15)g,其中冷却结晶pH值对于亚氨基乙二酸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反应时间、盐酸用量,而水洗量对于亚氨基乙二酸产量的影响最小。利用此工艺制备的双甘膦产率达到了(93.2±0.01)%,纯度达到了(98.2±0.05)%,说明该生产工艺达到了要求,可以投入使用,且比传统的亚氨基二乙腈碱解法合成的产量更高,而且成品合成双甘膦的方法纯度和产率都高,说明此方法更加适合工业化生产使用。最后,研究了双甘膦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的处理方法,创新性地提出了将铁碳微电解法和生化处理法结合,将废水pH调节至3.0后,用铁粉和碳粉对水进行过滤,然后将水放入好氧池和厌氧池进行处理。在铁碳微电解后,加入氧化钙对废水进行处理,其中甲酸反应生成甲酸钙,亚磷酸生成磷酸,磷酸生成磷酸钙沉淀。再利用综合法处理双甘膦废水,结果发现在用铁碳微电解装置处理废水的最优条件是在曝气的条件下,反应初始pH为3.0,铁碳粉质量比例为1:1,反应时间120min,在此条件下,双甘膦废水中COD的去除率达到了31.25%,总磷的去除率达到了63.43%,甲醛的去除率达到31.14%,可以进行有效地生化法处理。生化法处理污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好氧池曝气量为15 m3/(m3·h),处理时间设置为8h,厌氧池的反应时间定为8h。结合好氧生化法和厌氧生化法后,在最优条件下对污水进行处理后,其中的COD、总磷、甲醛以及Cl-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9.80%、99.90%、99.90%、99.90%,经过生化处理之后,双甘膦废水中COD、总磷、甲醛以及Cl-的含量分别为100、5、3、100mg/mL,各项指标均达到排放要求,可以安全排放,因此本研究设计的综合法处理双甘膦合成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十分有效,在现实生产中具有应用前景。

陈勇[5](2020)在《铁炭微电解法—中和法处理黄石某矿山酸性含铜废水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石市阳新县李家山铜矿厂目前采用的是单一铁屑法和石灰石中和法组合工艺来回收铜资源并中和矿山废水,其中铜的回收率为80%左右,中和废水所用石灰成本高,而且沉渣量大。本论文以该矿山废水为研究对象,探索优化矿山酸性含铜废水处理的新方法。通过对该矿山酸性废水的水质检测,方法论证,原理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用铁炭微电解法替换单一铁屑法回收铜资源,铜的去除率由88.65%提升至98.18%,同时铁屑消耗量减少,铁屑消耗量由原来的3g/L降低至2g/L,反应效率提高,反应时间由原来的40min缩短至现在的20min。用石灰石-生石灰二段中和法替换生石灰中和法处理废水时,其中生石灰的用量明显降低,由原来的25g/L降低至15g/L,新增石灰石用量5g/L,而生石灰价格要比石灰石昂贵很多,所以二段中和法节省了大量中和材料成本;同时,随着生石灰消耗量的减少,反应生成的沉渣量也大为减少。从原理上来分析,相比单一铁屑法,铁炭微电解法通过提升电子转移效率,增加电子转移路径来提高反应效率,极大促进铜离子析出,同时反应生成的Fe(OH)2和Fe(OH)3聚集一部分铜离子,通过共沉去除铜离子和其他重金属离子。对比反应前后铁屑表面的电镜扫描图,综合元素能谱分析表,可以看出铁炭微电解反应可能遵循二级动力学反应,其线性方程为y=0.00335x-0.01242,相关系数为0.97972。从炭的扫描电镜图和元素能谱分析表可以看出,反应前后活性炭表面的差异不大,可知在反应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作为电解池阴极,炭的吸附作用对反应的影响不大。研究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组合工艺对处理矿山酸性含铜废水,技术可行,经济有效,不仅解决了铜回收率低的问题,还节约了中和材料成本。本工艺可以为生产节省大量成本,提高收益,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杜昭[6](2020)在《含PVA印染退浆废水处理工艺研究》文中认为聚乙烯醇(PVA)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有机聚合物,通常很难被微生物降解。由于近年来该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的使用越来越多,部分PVA废水排入水体,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如何对含PVA的废水进行有效处理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PVA是典型的难降解有机物,生物降解性差,传统的生化处理工艺难以取得满意的处理效果,一般的物理化学处理工艺对COD的去除率也很低。为了有效降解PVA,提高其生物降解性,采用铁碳-Fenton耦合氧化法对PVA进行处理,对影响PVA降解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对PVA的降解机理进行了初步讨论。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优化试验,确定了铁碳-Fenton耦合氧化降解含高浓度PVA退浆废水的最佳条件,即p H值为2,Fe/C投加量为8g/L,Fe/C质量比为2:1,H2O2投加量为8 m L/L,耦合时间节点为30 min,耦合反应时长为90min。在此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74.1%,BOD5/COD值从0.075上升到0.32,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为后续的生物处理创造了条件。(2)通过对正交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结论,各因素对PVA氧化降解的影响大小顺序是:p H>Fe/C投加量>H2O2投加量>Fe/C质量比,即在所选定的影响因素中,p H是影响COD去除率最主要的因素,且p H对实验具有显着性影响。保证适宜的p H有利于铁碳微电解过程中亚铁离子的产生,为Fenton阶段催化H2O2提供催化剂,使整个过程得到较好的COD去除率,是确保工艺过程良好的关键条件。(3)运用活性污泥法对含高浓度PVA废水,稀释过的原废水和经Fe/C和芬顿耦合氧化的废水进行活性污泥氧化处理。结果表明,废水经铁碳和芬顿耦合氧化之后,废水中PVA被降解成易被微生物利用的物质,废水可生物降解性升高,降低了该废水后续生物处理的难度和负荷。(4)运用凝胶渗透色谱、紫外光谱和GC-MS技术初步研究了PVA的降解机理,推导出PVA被耦合反应氧化降解假设途径。铁碳微电解过程中产生还原性[H]有助于PVA解体,把大分子PVA降解为短链节的低分子量的多元醇;耦合反应开始时Fe2+与H2O2形成Fenton试剂,产生羟基自由基·OH,多元醇在活性[H]和·OH的共同作用下生成甲基丙烯酸正辛酯。

王祥吉[7](2019)在《电絮凝技术在反渗透浓水回用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业废水的排放量迅速增加,特别是煤化工企业排放的反渗透浓水,使全球的水体污染变得更加严重,故实现反渗透浓水的回用是煤化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要求。反渗透浓水具有盐含量高和结垢性物质含量高两大特点,要进行回用,必须先对浓水进行预处理,反渗透浓水的预处理是实现回用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自行设计电絮凝小试实验装置,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别研究了电流密度、原水pH值、电解时间、原水温度、氯化镁对反渗透浓水中总硅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1 0mA/cm2、电解时间l0min、pH值11、氯化镁800mg/L的条件下,总硅的去除率高达90%,控制在20mg/L以下。采用CFD技术,使用Fluent软件模拟了电絮凝反应器的流场结构,分析了反应器中的速度、湍流强度等水力特性。对反应器进行优化,以此能实现电絮凝反应器内流体的较好紊动混合,减小传质阻力,减轻极化作用,提高电流效率,缩短电解时间,降低能耗。研究结果表明:改变极板长度、改变极板间距、增加进水速度都不能明显增加紊流动能,采用加入方柱扰流管的方式是改善流态最好的方式,可减少44.8%的反应器体积,并可以提高20倍的紊流动能,强化了传质效果。确定最终的极板结构:极板长度1.5m,进水流速0.01m/s,极板间距0.04m,扰流方管边长0.01m,间隔0.1m设置。根据小试实验结果和电絮凝反应器的优化结果,对电絮凝反应器进行了加工,并进行了现场中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电絮凝技术对反渗透浓水的二氧化硅去除率为81.4%,钙硬去除率为61.6%,镁硬去除率为83.7%,浊度稳定在20NTU以内。总硬度、总硅、浊度的降低,大大减小了反渗透膜的结垢和污堵问题。

刘云帆[8](2019)在《零价铁快速启动好氧反硝化实现强化脱氮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技进步,人口增长,土地短缺和能源紧张的问题的日益突出,如何降低污水处理设备的能源消耗,减少处理设施占地面积,提高处理工艺净化效率的需求变得越来越紧迫。与传统的生物脱氮工艺相比,同步硝化反硝化具有能够节省碳源、降低能耗、减少设施占地面积、提高处理能力、简化日常操作流程等优点。而稳定高效的好氧反硝化是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关键。另一方面,铁作为微生物活动所必须的元素,亦是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通过向污水处理系统中添加零价铁或铁盐来调高污泥活性及处理性能,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生物处理方法。本研究探究了零价铁通过快速启动好氧反硝化实现强化生物脱氮的现象与机理,通过在好氧硝化系统中投加零价铁,验证了零价铁可快速强化脱氮,并以快速强化脱氮为切入点,论证了零价铁对好氧反硝化的启动起主要作用。通过探究零价铁投加量对生物脱氮效率的影响,得到最优铁投加量,并在此基础上,分别考察了铁作为电子供体、铁的微生物腐蚀、嗜铁菌种群结构对反硝化的贡献,并通过宏基因组学深入探究零价铁快速启动好氧反硝化的作用机制。最后,采用零价铁强化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对江苏某印染厂生产过程产生的印染废水混合实验室配水后进行处理,以考察零价铁是否可以强化序批式生物膜法系统对印染废水处理效能。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投加零价铁可使生物脱氮效能迅速提高,好氧反硝化启动时间为12天,系统脱氮效果可稳定在60%左右。(2)零价铁强化体系最佳投量为80 g/L,与投加其他价态的铁盐相比,零价铁是引起快速强化脱氮的主要原因,并对于增强生物脱氮效果有维持作用。(3)在微生物腐蚀作用下,零价铁可作为一部分电子供体被部分反硝化菌利用,并以硝酸盐为最终电子受体,且腐蚀产生的大量新生铁离子还可能迅速刺激微生物酶活性和细菌本身活性,从而促进了好氧反硝化,提高了生物脱氮效果。(4)零价铁的引入,造成活性污泥中某些微生物菌群在空间位置上发生了迁移,部分具有更强反硝化能力的微生物有选择性地朝富铁环境聚集,从而有利于脱氮效率的提高。(5)采用零价铁强化江苏某印染厂生产过程产生的印染废水混合实验室配水,结果表明,出水COD稳定在60±10 mg/L,零价铁强化体系的出水总氮更低,稳定在15±5 mg/L。零价铁在生物膜系统中仍表现出较好的脱氮强化作用,因此,有望在印染废水处理中采用零价铁强化生物脱氮效能。

王灿荣[9](2019)在《用铁炭微电解工艺处理含砷废水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了采用铁炭微电解工艺处理含砷废水,考察了废水初始pH、曝气时间、铁炭类型对除砷效果的影响,并模拟生产现场进行连续试验,进一步验证批次试验结果。结果表明:采用铁炭微电解工艺,控制废水pH在4~5之间,曝气时间20min,可使废水中的砷质量浓度降至0.05mg/L以下,符合地表水标准,除砷效果较好。

杨晓明[10](2016)在《电解及微电解法对印染废水的处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是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印染废水是作为一种难处理的有机废水,具有难生化、有毒物质种类多和废水量大等特点,是传统废水处理的难题之一。近年来微电解技术在印染废水处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传统的微电解工艺处理过程中铁屑和炭粉在反应器底层容易板结钝化,钝化膜会降低原电池发生的效率,这对微电解技术的利用和推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论文针对于此,采用高温焙烧活化制孔技术制备了新的微电解材料,结合传统的电解方法分别对模拟印染废水进行了处理。获得了以下的研究结果:(1)采用高温焙烧活化制孔技术制备了两种新的微电解材料。通过扫描电镜对样品进行了表征,铁炭、铝炭微电解材料表面粗糙,内部为多孔架构式、比表面积大且结构稳定。(2)用电解法及铁炭和铝炭微电解法分别对模拟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1)对电解法,根据正交实验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为:电解电压为15 V,电解质溶液浓度为0.1 g/L,废水浓度为200 mg/L,电解时间为1.5 h,电解温度为35℃,p H为8;2)对铁炭微电解法,当铁炭质量比为1:1,焙烧温度为1000℃,焙烧时间为2 h,废水p H值控制在3-4,反应处理时间为2 h的条件下铁炭微电解法处理酸性品红的效果最好。COD去除率为36.0%,色度去除率可达到85%以上;3)对铝炭微电解法,在铝炭质量比为1:1、焙烧温度1000℃、焙烧时间2.5 h,废水p H为10-11的条件下,铝炭微电解法处理酸性品红的效果最好。COD去除率为68.2%,色度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3)论文还对电解法和微电解法的耦合对高浓度印染废水的处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对印染废水进行微电解预处理,再进行电解处理,可以很好的提高COD的去除率和色度的去除率,可以使400 mg/L的酸性品红模拟废水的COD去除率从30%提高到62.3%,色度去除率从85%提高到90%以上。处理效果显着提高。

二、浅论用铁处理废水的原理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用铁处理废水的原理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三种非晶合金对两种废水的降解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印染、含油废水概述
        1.1.1 印染废水及其危害
        1.1.2 含油废水及其危害
    1.2 废水处理方法
        1.2.1 物理法
        1.2.2 生物法
        1.2.3 化学法
    1.3 非晶合金的性能
        1.3.1 力学性能
        1.3.2 物理性能
        1.3.3 化学性能
    1.4 非晶合金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5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引言
    2.2 实验流程
    2.3 实验方法及设备
        2.3.1 实验材料
        2.3.2 实验设备
        2.3.3 非晶条带的制备
        2.3.4 印染废水及含油废水的制备
    2.4 样品表征及性能测试
        2.4.1 非晶条带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2.4.2 降解性能测试
第3章 非晶合金降解直接蓝6印染废水的研究
    3.1 引言
    3.2 Fe基非晶条带类Fenton法降解直接蓝6 印染废水的研究
        3.2.1 Fe_(78)Si_9B_(13)非晶条带的结构表征
        3.2.2 实验过程
        3.2.3 实验参数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3.2.4 Fe_(78)Si_9B_(13)非晶条带与还原铁粉降解效果对比
        3.2.5 降解机理分析
    3.3 Cu基非晶条带还原法降解直接蓝6 印染废水的研究
        3.3.1 实验过程
        3.3.2 Cu_(46)Zr_(45)Al_7Y_2非晶合金的结构表征
        3.3.3 实验参数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3.3.4 Cu_(46)Zr_(45)Al_7Y_2非晶合金降解直接蓝6印染废水的稳定性分析
        3.3.5 Cu_(46)Zr_(45)Al_7Y_2非晶合金降解直接蓝6印染废水的路径分析
        3.3.6 Cu_(46)Zr_(45)Al_7Y_2非晶合金降解直接蓝6印染废水的机理分析
    3.4 Al基非晶合金电化学法降解直接蓝6印染废水的研究
        3.4.1 Al_(86)Ni_(10)Y_4非晶条带的结构表征
        3.4.2 实验过程
        3.4.3 实验参数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3.4.4 Al_(86)Ni_(10)Y_4非晶合金降解直接蓝6印染废水的稳定性分析
        3.4.5 Al_(86)Ni_(10)Y_4基非晶合金降解直接蓝6印染废水的机理分析
    3.5 非晶合金处理直接蓝6 印染废水的降解效果及方法分析
        3.5.1 降解效果分析
        3.5.2 降解方法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非晶合金处理模拟含油废水的研究
    4.1 引言
    4.2 Cu基非晶合金电化学法降解模拟含油废水的研究
        4.2.1 非晶电极的结构表征
        4.2.2 实验过程
        4.2.3 实验参数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4.2.4 Cu_(46)Zr_(46)Al_7Y_1非晶板电化学法降解含油废水的机理分析
    4.3 Al基非晶合金电化学法降解模拟含油废水的研究
        4.3.1 实验过程
        4.3.2 实验参数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4.3.3 Al_(86)Ni_(10)Y_4非晶合金电化学法降解含油废水的稳定性分析
        4.3.4 Al_(86)Ni_(10)Y_4非晶合金电化学法降解含油废水的机理分析
    4.4 Fe基非晶条带类Fenton法降解模拟含油废水的研究
        4.4.1 实验过程
        4.4.2 实验参数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4.4.3 Fe_(78)Si_9B_(13)非晶条带降解含油废水的稳定性分析
        4.4.4 Fe_(78)Si_9B_(13)非晶合金与还原铁粉的对比实验
        4.4.5 Fe_(78)Si_9B_(13)非晶合金类Fenton法降解含油废水的机理分析
    4.5 Fe基非晶合金电Fenton法降解模拟含油废水的研究
        4.5.1 实验过程
        4.5.2 实验参数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4.5.3 Fe_(78)Si_9B_(13)非晶合金降解含油废水的稳定性分析
        4.5.4 Fe_(78)Si_9B_(13)非晶合金电Fenton法降解含油废水的机理分析
    4.6 非晶合金处理含油废水的降解效果及方法分析
        4.6.1 降解效果分析
        4.6.2 降解方法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创新点
    5.1 结论
    5.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3)高COD啶虫脒废水处理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高COD化工废水水质特征及处理现状
    1.3 蒸馏技术概述
        1.3.1 蒸馏技术的主要方法
        1.3.2 减压蒸馏技术的应用
        1.3.3 减压蒸馏工艺的影响因素
    1.4 铁碳微电解技术概述
        1.4.1 铁碳微电解工艺反应机理
        1.4.2 铁碳微电解工艺的应用
        1.4.3 铁碳微电解工艺影响因素
    1.5 Fenton氧化工艺概述
        1.5.1 Fenton氧化工艺机理
        1.5.2 Fenton氧化工艺的应用
        1.5.3 Fenton氧化工艺影响因素
        1.5.4 铁碳微电解和Fenton氧化组合工艺机理及应用
    1.6 污水生物处理软件的概述
        1.6.1 污水生物处理模型的发展及应用
        1.6.2 污水厂模拟软件的介绍
        1.6.3 污水厂模拟软件的应用
    1.7 研究内容、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创新点
        1.7.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啶虫脒废水处理路线设计
    2.1 啶虫脒废水
        2.1.1 废水水量及水质
        2.1.2 排放标准
    2.2 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2.2.1 废水预处理工艺
        2.2.2 废水生物处理工艺
    2.3 废水预处理实验材料与方法
        2.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3.2 实验装置
        2.3.3 实验方案
        2.3.4 分析测定方法
    2.4 废水生物处理仿真模拟方法
第三章 废水预处理单独实验研究与结果讨论
    3.1 减压蒸馏实验
        3.1.1 单因素实验
        3.1.2 处理能力分析
    3.2 铁碳微电解实验
        3.2.1 单因素实验
        3.2.2 响应面优化实验
        3.2.3 效果分析实验
    3.3 芬顿氧化实验
        3.3.1 单因素实验
        3.3.2 响应面优化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废水预处理组合实验研究与结果讨论
    4.1 组合工艺顺序的确定
    4.2 单因素实验
    4.3 响应面优化实验
    4.4 组合工艺与单独工艺处理能力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废水生物处理工艺的仿真模拟与结果讨论
    5.1 进水水质分析
    5.2 废水生物处理工艺的确定
    5.3 废水生物处理工艺参数的确定
        5.3.1 水解酸化池停留时间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5.3.2 IFAS池溶解氧(DO)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5.3.3 污泥回流比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5.3.4 沉淀池排泥量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双甘膦合成的绿色工艺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1.2 课题研究内容
    1.3 双甘膦概述
    1.4 草甘膦概述
    1.5 双甘膦合成的生产工艺研究进展
        1.5.1 氯乙酸法合成路线
        1.5.2 亚氨基二乙腈合成路线
        1.5.3 二乙醇胺法合成路线
        1.5.4 氮川二乙酸法合成路线
    1.6 双甘膦废水处理
第2章 亚氨基二乙腈法酸解合成双甘膦的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过程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2.3 实验步骤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盐酸用量对二乙酸产量的影响
        2.3.2 反应时间对亚氨基二乙酸产量的影响
        2.3.3 冷却结晶前pH值对亚氨基二乙酸产量的影响
        2.3.4 水洗量对亚氨基二乙酸产量的影响
        2.3.5 正交试验结果
        2.3.6 亚氨基二乙酸的表征
        2.3.7 双甘膦的制备
        2.3.8 双甘膦的表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路易斯酸催化亚氨基二乙腈水解制备亚氨基二乙酸的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过程
        3.2.1 实验原理
        3.2.2 实验材料
        3.2.3 实验设备
        3.2.4 实验步骤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对亚氨基二乙酸产量的影响
        3.3.2 反应时间对亚氨基二乙酸产量的影响
        3.3.3 冷却结晶前pH值对亚氨基二乙酸产量的影响
        3.3.4 水洗量对亚氨基二乙酸产量的影响
        3.3.5 正交试验结果
        3.3.6 双甘膦的制备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双甘膦废水处理
    4.1 引言
    4.2 实验过程
        4.2.1 材料与装置
        4.2.2 铁碳微电解处理废水
        4.2.3 废水的生化处理
        4.2.4 废水COD的检测
        4.2.5 废水中总磷的测定
        4.2.6 废水中甲醛的测定
        4.2.7 废水中Cl~-的测定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双甘膦废水水质分析
        4.3.2 铁碳微电解处理废水的条件优化
        4.3.3 生化法处理污水的工艺条件优化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5)铁炭微电解法—中和法处理黄石某矿山酸性含铜废水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矿山酸性含铜废水概述
        1.2.1 矿山酸性含铜废水的来源
        1.2.2 矿山酸性废水的形成机理
        1.2.3 矿山酸性废水的特点
        1.2.4 矿山酸性含铜废水的危害
    1.3 矿山酸性废水治理方法
        1.3.1 中和沉淀法
        1.3.2 硫化沉淀法
        1.3.3 离子交换法
        1.3.4 膜分离法
        1.3.5 萃取法
        1.3.6 微生物法
    1.4 铁炭微电解法概述
        1.4.1 铁炭微电解法的发展
        1.4.2 铁炭微电解法的反应原理
        1.4.3 铁炭微电解法的影响因素
        1.4.4 铁炭微电解法在废水处理中应用与研究
    1.5 中和沉淀法
        1.5.1 中和沉淀法原理
        1.5.2 石灰石-生石灰二段中和法应用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1.6.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1.6.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7 本课题的技术线路图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水样
        2.1.2 实验药品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内容与方法
        2.3.1 实验过程
        2.3.2 分析方法
        2.3.3 分析方法
第三章 铁炭微电解法与单一铁屑法对比试验
    3.1 铁屑/铁炭用量对铜去除率的影响
    3.2 pH值对铜去除率的影响
    3.3 反应时间对铜去除率的影响
    3.4 搅拌速度对铜去除率的影响
    3.5 铁屑粒度对铜去除率的影响
    3.6 铁炭比对铁炭微电解法中铜去除率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和沉淀法试验
    4.1 中和剂用量对中和反应的影响
    4.2 中和剂粒度对中和反应的影响
    4.3 反应时间对中和反应的影响
    4.4 生石灰中和法与石灰石-生石灰中和法的处理效果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铁炭微电解法的机理研究
    5.1 铁表面特征分析与能谱分析
    5.2 炭表面特征分析与能谱分析
    5.3 铁炭微电解法机理分析
        5.3.1 微电解对铜离子的催化
        5.3.2 铁炭微电解法动力学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经济技术分析
    6.1 铁炭微电解法费用
    6.2 石灰石-生石灰二段中和法费用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含PVA印染退浆废水处理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印染退浆废水现状
        1.2.1 印染生产工艺
        1.2.2 印染废水的来源及主要污染成分
        1.2.3 印染废水的主要特点
        1.2.4 印染废水的主要危害
    1.3 聚乙烯醇概述
        1.3.1 聚乙烯醇的性质简介
        1.3.2 聚乙烯醇的物理性质
        1.3.3 聚乙烯醇的化学性质
        1.3.4 聚乙烯醇的命名方法
        1.3.5 聚乙烯醇的溶解方法
        1.3.6 聚乙烯醇的适用领域
    1.4 退浆废水简介
        1.4.1 退浆废水的产生与特点
        1.4.2 退浆废水的影响
        1.4.3 退浆废水的处理现状
        1.4.3.1 生物法
        1.4.3.2 物理化学法
        1.4.3.3 高级氧化法
    1.5 铁碳微电解法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现状
        1.5.1 铁碳微电解法概述
        1.5.2 铁碳微电解法反应基本原理
        1.5.3 铁碳微电解工艺的研究现状
        1.5.3.1 铁碳微电解法的研究进展
        1.5.3.2 铁碳微电解法工艺的性质
        1.5.3.3 铁碳微电解法的优缺点
    1.6 Fenton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现状
        1.6.1 Fenton试剂与类Fenton试剂法
        1.6.2 Fenton反应处理废水中的作用
        1.6.3 Fenton高级氧化技术表现的特性
        1.6.4 Fenton氧化法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1.6.5 Fenton反应与其它方法结合用于染料降解的研究进展
        1.6.5.1 Fenton氧化法与混凝法结合进行染料降解
        1.6.5.2 引入其它物质促进Fenton氧化反应处理染料废水
        1.6.6 Fenton反应处理染料废水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1.7 铁碳微电解-Fenton组合工艺的技术研究
        1.7.1 铁碳微电解-Fenton联合工艺的技术研究
        1.7.2 微电解-Fenton耦合工艺的技术研究
    1.8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与意义
        1.8.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1.8.2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与创新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印染退浆废水来源与性质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2.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2.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实验前的准备
        2.3.2 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
    2.4 实验结果的测试方法
        2.4.1 PVA的测定
        2.4.2 COD的测定
        2.4.3 BOD的测定
        2.4.4 TOC的测定
        2.4.5 气质联用(GC-MS)
    2.5 本章小结
3 铁碳微电解-Fenton耦合工艺实验研究
    3.1 铁碳微电解-Fenton耦合工艺正交实验研究
        3.1.1 正交实验考查的影响因素
        3.1.2 正交实验的因素与水平
        3.1.3 正交实验的结果
        3.1.4 正交实验结果的分析
        3.1.4.1 试验结果与极差分析
        3.1.4.2 正交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
    3.2 铁碳微电解-Fenton耦合工艺单因素优化实验研究
        3.2.1 体系p H值对COD和 PVA去除率的影响
        3.2.2 铁碳填料投加量对COD和 PVA去除率的影响
        3.2.3 双氧水投加量对COD和 PVA去除率的影响
        3.2.4 铁碳比对CODCr和PVA去除率的影响
        3.2.5 耦合时间节点的影响
        3.2.6 耦合反应时间的影响
    3.3 活性污泥法验证废水可生化性的提高
        3.3.1 印染废水可生化性的评价
        3.3.2 活性污泥法
        3.3.3 活性污泥法实验方法
    3.4 优化条件下的去除效果
    3.5 工艺对比
    3.6 本章小结
4 PVA的耦合氧化机理研究
    4.1 PVA溶液的配制及性质
    4.2 根据表观参数的变化推断耦合反应过程中PVA的变化途径
    4.3 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4.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4.5 中间产物的GC-MS分析
    4.6 假设PVA的耦合氧化途径
5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7)电絮凝技术在反渗透浓水回用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缩写与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反渗透浓水简介及污染现状
    1.2 反渗透浓水回用技术研究现状
        1.2.1 预处理技术
        1.2.2 膜分离技术
        1.2.3 蒸发结晶处理技术
    1.3 电絮凝技术
        1.3.1 电絮凝技术基本原理
        1.3.2 电絮凝技术的特点
        1.3.3 电絮凝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反渗透浓水回用方案设计及实验原理
    2.1 反渗透浓水回用方案设计
        2.1.1 反渗透浓水来源
        2.1.2 反渗透浓水原处理工艺
        2.1.3 反渗透浓水原水水质
        2.1.4 水质分析
        2.1.5 工艺设计
        2.1.6 控制系统
    2.2 反渗透浓水预处理原理
        2.2.1 总硅的去除原理
        2.2.2 总硬度的去除原理
        2.2.3 浊度去除原理
    2.3 实验材料
        2.3.1 电絮凝反应器实验装置
        2.3.2 实验试剂
        2.3.3 实验仪器
    2.4 实验方法
        2.4.1 主要检测项目
        2.4.2 工艺参数测定原理和方法
第三章 电絮凝技术除硅小试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小试实验装置
    3.2 电极材料的选择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电流密度对除硅的影响
        3.3.2 电解时间对除硅的影响
        3.3.3 pH值对除硅的影响
        3.3.4 温度对除硅的影响
        3.3.5 镁剂对除硅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絮凝反应器结构优化与流场分析
    4.1 背景
        4.1.1 电絮凝反应器简介
        4.1.2 计算流体力学简介
    4.2 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4.3 物理模型与网格划分
    4.4 数学模型
    4.5 控制微分方程
    4.6 数值求解
        4.6.1 原始反应器的模拟分析
        4.6.2 反应器体积的优化模拟
        4.6.3 反应器极板参数的优化模拟
        4.6.4 增加方柱扰流后的优化模拟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试实验系统调试与运行
    5.1 中试实验装置
        5.1.1 电絮凝反应器部分
        5.1.2 高密池部分
        5.1.3 加药系统部分
        5.1.4 排污系统部分
        5.1.5 控制系统部分
    5.2 中试实验计划
    5.3 中试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进出水二氧化硅检测结果分析
        5.3.2 进出水钙硬度检测结果分析
        5.3.3 进出水镁硬度检测结果分析
        5.3.4 电絮凝和加药絮出水浊度对比分析
    5.4 公用工程和药剂消耗
    5.5 岗位操作工艺参数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8)零价铁快速启动好氧反硝化实现强化脱氮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废水生物脱氮工艺
        1.1.1 生物脱氮原理
        1.1.2 传统生物脱氮工艺
        1.1.3 新型生物脱氮工艺
    1.2 生物铁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现状
        1.2.1 生物铁法的作用机理
        1.2.2 铁的微生物腐蚀与生物铁法的联系
        1.2.3 生物铁法的应用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内容
        1.3.1 研究背景
        1.3.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设备与材料
        2.1.1 实验设备
        2.1.2 实验材料
    2.2 测定方法
        2.2.1 水质氮(总氮、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的测定
        2.2.2 水相和泥相中金属离子测定的预处理
        2.2.3 原子力显微镜样品前处理
        2.2.4 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分析的测定步骤
        2.2.5 其它常规指标的分析
第三章 零价铁快速启动好氧反硝化研究
    3.1 实验方法
        3.1.1 实验装置
        3.1.2 配水组成及系统运行
    3.2 零价铁快速启动好氧反硝化的验证
        3.2.1 零价铁快速强化脱氮现象的发现
        3.2.2 好氧反硝化快速启动现象的稳定性探究
    3.3 零价铁投加量的优化
    3.4 零价铁在快速启动好氧反硝化中的作用
        3.4.1 零价铁在快速启动好氧反硝化中的作用
        3.4.2 不同价态的铁在快速启动好氧反硝化现象中的作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零价铁快速启动好氧反硝化现象的机理探究
    4.1 铁作为电子供体对快速启动好氧反硝化的贡献
    4.2 铁的微生物腐蚀对反硝化的贡献
        4.2.1 铁的溶出与微生物的关系
        4.2.2 微生物腐蚀造成的金属表面形貌变化
    4.3 嗜铁菌对反硝化的贡献
        4.3.1 嗜铁细菌的分离及脱氮性能的研究
        4.3.2 嗜铁细菌微生物组成对脱氮的贡献
    4.4 零价铁强化脱氮的宏基因组学分析
        4.4.1 蛋白功能注释和代谢通路分析
        4.4.2 物种组成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零价铁强化序批式生物膜法的应用研究
    5.1 实验方法及系统运行
    5.2 零价铁强化序批式生物膜处理印染废水研究
        5.2.1 零价铁强化印染废水有机物去除研究
        5.2.2 零价铁强化印染废水脱氮效能研究
        5.2.3 零价铁强化体系微生物多样性差异的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第七章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第九章 致谢

(9)用铁炭微电解工艺处理含砷废水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1.1 试验材料
    1.2 分析方法
    1.3 试验原理及方法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1 实验室批次试验
        2.1.1 废水初始pH及曝气时间对砷去除率的影响
        2.1.2 曝气对砷去除率的影响
        2.1.3 溶液砷质量浓度对铁炭去除砷的影响
        2.1.4 铁炭类型对砷去除率的影响
    2.2 实验室连续试验
3 结论

(10)电解及微电解法对印染废水的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目前我国水资源现状
        1.1.1 我国水资源特点
        1.1.2 水污染现状及特点
    1.2 印染废水概述
        1.2.1 印染废水的主要来源
        1.2.2 印染废水的特点
        1.2.3 印染废水的危害
    1.3 常用废水处理方法
    1.4 常用印染废水处理方法
        1.4.1 物理处理法
        1.4.2 化学处理法
        1.4.3 生物处理法
        1.4.3.1 好氧生物处理法
        1.4.3.2 厌氧生物处理法
        1.4.4 电化学处理法
        1.4.4.1 微电解法
        1.4.4.2 电化学氧化法
        1.4.5 膜处理法
    1.5 电解法和传统微电解法的一些缺陷
    1.6 研究内容及线路
        1.6.1 研究内容
        1.6.2 实验线路
第二章 电解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2.1 实验装置及方法
        2.1.1 主要化学试剂和仪器
        2.1.2 电解实验方法
    2.2 药品配制与标定
        2.2.1 溶液的配制
        2.2.2 溶液的标定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电压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2.3.2 电解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2.3.3 电解质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2.3.4 废水浓度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2.3.5 电解温度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2.3.6 废水pH值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2.4 正交试验
第三章 铁炭微电解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主要试剂
        3.1.2 主要仪器
    3.2 实验过程
        3.2.1 微电解材料的制备
        3.2.2 酸性品红模拟废水的配置
        3.2.3 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铁炭质量比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3.3.2 焙烧温度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3.3.3 焙烧时间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3.3.4 反应pH值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3.3.5 反应时间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3.4 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因素选取与水平设置
        3.4.2 正交试验结果及方差分析
    3.5 扫描电镜(SEM)表征
第四章 铝炭微电解法印染废水的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试剂和仪器
        4.1.2 实验方法
        4.1.3 分析方法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2.1 铝炭质量比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4.2.2 焙烧温度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4.2.3 焙烧时间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4.2.4 反应pH值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4.2.5 反应时间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4.3 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因素选取与水平设置
        4.3.2 正交试验结果及方差分析
    4.4 电子显微镜(SEM)表征
    4.5 微电解与电解法联用对模拟废水的处理
第五章 电解及微电解法处理印染废水原理的初探
    5.1 电解法的原理
    5.2 微电解法的原理
    5.3 微电解和电解法耦合原理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浅论用铁处理废水的原理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种非晶合金对两种废水的降解性能研究[D]. 徐晓辰. 沈阳工业大学, 2021(02)
  • [2]基于三重表征的化学教科书开发和使用研究[D]. 王青梅.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3]高COD啶虫脒废水处理工艺研究[D]. 李娉. 兰州大学, 2021(09)
  • [4]双甘膦合成的绿色工艺改进[D]. 李卓. 河北科技大学, 2021
  • [5]铁炭微电解法—中和法处理黄石某矿山酸性含铜废水的试验研究[D]. 陈勇.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1)
  • [6]含PVA印染退浆废水处理工艺研究[D]. 杜昭. 郑州大学, 2020(03)
  • [7]电絮凝技术在反渗透浓水回用中的应用研究[D]. 王祥吉.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8]零价铁快速启动好氧反硝化实现强化脱氮及应用研究[D]. 刘云帆. 东华大学, 2019(03)
  • [9]用铁炭微电解工艺处理含砷废水试验研究[J]. 王灿荣. 湿法冶金, 2019(01)
  • [10]电解及微电解法对印染废水的处理研究[D]. 杨晓明. 长安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浅谈铁水处理原理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