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及新疆棉区棉花生产对策

加入WTO及新疆棉区棉花生产对策

一、加入WTO与我国新疆棉区棉花生产应对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秦中春,宁夏[1](2020)在《加入WTO以来中国棉花产业的发展态势与政策优化》文中提出加入WTO以来,中国棉花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大进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纺织品生产大国、出口大国和棉花生产大国、进口大国。中国对棉花产业政策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取得了显着成效,积累了重要经验。推动棉花产业健康发展,应建构由棉花市场机制、补贴机制和调控机制"三支柱"组成的良好稳定的政策框架。在深化改革的重点上,应围绕提升效率、促进公平和绿色高质量发展,分类深化改革,有序解决突出问题。在深化改革的操作上,应完善政策操作机制,加强领导组织协调管理。在当前改革的政策措施上,应坚持和完善棉花市场经营制度,完善和创新新型棉花目标价格保险与棉区绿色发展补贴制度,健全和完善国家棉花种植、贸易及储备等管控制度,并将新疆棉花产业政策优化经验向内地棉花主产区推广,推进全国棉花产业政策协调统一。

陈星[2](2020)在《江西棉花产业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江西棉区属于长江流域优势植棉区,然而近年来江西棉花产业面临着种植规模不断递减、生产加工能力甚至变弱的情况,无论在棉农数量、棉花种植方面(面积、单产、总产)以及在棉花收购、加工产业等方面均落后于新疆地区。本文针对的是棉花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以江西省棉花产业的发展现状为重点,通过线上、线下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调查。研究分析现阶段江西棉花产业在植棉基础、植棉生产、棉花收购与加工等环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归纳出这些困境的表现以及总结形成原因,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江西省棉花产业科学发展的对策。这对于江西棉花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合理规划发展路线,提升江西棉花产业竞争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时以期对乡村振兴做出棉花产业应有的贡献。主要结果如下:1、江西省植棉区属于棉花种植优势区域,全省除鹰潭地区没有种植外各地区均有种植,以环鄱阳湖地区传统植棉地区播种面积较大。虽然播种面积在全国排名没有下降,但近年来播种面积数额、棉花产量下降幅度明显,且单产水平近几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棉花产业转型升级已刻不容缓。2、江西省棉区棉花种植基础薄弱:棉田基础设施落后;棉田土地流转不规范;棉农综合素质较差;棉花育种能力下降进程缓慢,市场品种混杂。3、江西省棉区棉花生产困境:棉区分布不集中,集约化程度低;植棉机械化程度低,植棉技术落后;植棉成本与收益不成正比,作物间种植比较效益差距大。4、江西省棉区流通与加工出现的问题:收购主体多样且不稳定,收购方式多样且标准不统一;棉纺企业数量变动大。5、棉花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有:提升江西省棉花产业的种植基础,强化棉花种植生产环节,稳定棉花收购与加工,加强政策扶持力度等。

田立文,翁琴,田聪华,宁新民,刘志清,欧洲,王会平[3](2018)在《WTO框架下新疆棉花环境保护计划项目内容分析与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依据WTO规则和新疆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明确提出新疆棉花环境保护计划内容。通过在国内外多地实地考察调研,并与相关人员交流,同时查询相关文献资料(含统计数据、网上信息和政府文件等),了解WTO棉花补贴规则和新疆水资源、风沙、土壤盐碱化以及病虫草害等特点。结果表明,新疆棉花环境保护计划包括新疆生态水供给、土地荒漠化治理、土壤改良和病虫草害生态防治4项内容,并阐述各项目设立理由与具体方案。为避免黄箱政策补贴引发的国际贸易纠纷,笔者认为在新疆开展棉花环境保护计划行动十分必要,但由于WTO对环境保护补贴有明确的前置条件,再加上中国棉花环境保护补贴存在总量控制的现实问题,因而在落实环境保护计划方案时,应把环境保护计划与WTO的其他补贴规则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

于雅雯[4](2018)在《新疆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与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14年起新疆开始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该政策完善了棉花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促进了棉花生产向新疆集中,是我国棉花领域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尝试,也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实践。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是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体现,其执行成效关系到棉花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生存和发展。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是调整和优化棉花产业布局的重要措施,也是构建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机制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围绕供给侧改革的核心要求“提质增效”分析以下问题:从宏观层面来看,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对中国、新疆整体的棉花生产情况带来什么影响?在棉花目标价格的引导下新疆各地区的棉花布局有无变化?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对新疆棉花的品质有什么影响?未来应该如何继续深化棉花供给侧改革?从微观方面来看,植棉农户的种植行为和种植意愿在不同政策下有什么改变?新的政策环境下农户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是否可以通过生产规模的变化有所改变?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从布局变迁、政策效果和发展路径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棉花领域实施供给侧改革后新疆棉花生产布局的变化。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政策执行后棉花的生产布局由于各地区比较优势的不同而发生了改变,通过对各地区特色优势农业的对比,及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影响全疆棉花面积变化的因素,分析棉花的生产布局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为了分析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执行效果,主要从棉花品质、农户行为、农户生产成本及效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品质方面主要研究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前后棉花品质的变化、影响棉花品质的主要因素以及供给侧改革推进下不同的组织形式对棉花品质的影响。通过使用实地调研的数据分析影响农户采取扩大种植规模以及使用机械化采摘等行为的因素,了解棉花供给侧改革对农户行为、农户生产和效率的具体影响。根据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对棉花生产布局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棉花次宜棉区的退出,棉花种植面积的变化主要是由各地区棉花与其他作物的比较收益决定。在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棉花面积变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中发现,非农就业机会同样对棉花生产布局的影响很大,棉花补贴政策、人均耕地面积、单位面积机械拥有量和农业劳动力数量对当地的棉花生产规模有显着正向影响,实行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棉花面积有正向促进作用,同时县域间的空间互动效应在棉花的生产布局中发挥了非常明显的作用。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户的种植意愿和种植行为存在差异。从总体来看,农户继续种植意愿较高,绝大多数农户仍选择继续种植棉花,且绝大多数农户对保险有较高需求。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不同规模农户的生产效率存在差异。通过研究发现供给侧改革的棉花布局变迁和农户生产效率有关,而不同种植规模的农户种植成本和生产效率不同。通过对比发现随着农户种植规模扩大,单位面积的产量和劳动生产率会逐步上升,机械作业率也会逐渐增加,同时对化肥、地膜投入增加,对农药和种子的投入减少,这与农户种植规模扩大后农药和种子的边际成本下降,以及科学化生产可以节约农药、化肥等物质投入有关。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实施后新疆棉花的品质有很大程度改善。提升棉花品质需要政府给与农户更多的技术培训,或者在当地组建合作社并引导农户加入等,帮助农户更好的生产,同时提高当地棉花的质量。不同组织结构对棉花品质有较大影响,较为成熟的合作社案例表明,通过发展合作社,联合小农户进行集体生产经营,可以给农户提供更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技术支持,发展规模化生产。用合作社的集体形式购买租赁大型机械,统一棉花品种,进行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采收、及统一出售棉花,可以极大的降低棉花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稳定棉花的收购价格和生产品质。供给侧改革给新疆棉花带来的挑战主要集中于品质和效率两个方面。从品质方面来说,要对棉花生产进行合理布局,在棉花生产的合理布局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将新疆棉花生产集中于优质棉区,这就要求在棉花供给侧需要体现科学化、机械化、智能化和集约化的生产方式。从效率方面来说,要对不同种植规模的经营主体分别考虑,在长期的棉花生产过程中,标准化生产和集约化发展将较明显的提高棉花生产效率,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创新组织经营方式将这种生产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则能有效促进新疆棉花产业良性发展。综上所述,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新疆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在新疆棉花生产领域内的实践效果明显,主要表现在:新疆棉花种植逐步向棉花生产优势区域集中、农户植棉意愿相对稳定、生产效率有所提高、棉花品质明显改善。因此,对新疆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进一步优化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的实践成效,具体包括:通过集约化发展推进棉花生产合理布局,注重保障植棉农户的基本收益,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推动新疆棉花生产机械化、智能化发展,鼓励棉花生产适度规模经营,促进棉花生产标准化、改善棉花品质,促进产业融合、形成产业链条。

韩冰[5](2017)在《基于信息管理的我国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及其效果研究》文中提出实行农产品目标价格改革是新形势下完善我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方面,也是调节我国农产品供需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重大举措。因此,本文以我国棉花目标价格政策为研究对象,基于信息管理的视角,应用农业补贴相关理论和激励理论,进行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效果的预测和评价。研究结果对于客观认识我国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的作用和缺陷,进一步完善政策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以下3个方面。(1)归纳总结了发达国家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实施经验和当前我国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改革试点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梳理美国、日本和韩国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的演变和具体操作方式,得出对我国实行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的启示:一是不能孤立使用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二是实施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需要满足一系列隐含条件,三是要对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的缺陷有清醒认识。对比我国情况,分析得出我国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实施中的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应借鉴国际经验,引入合约治理,明确规定参加者的权利、条件和责任,限定政府补贴额度的上限和约束条件;同时,以历史数据为基础计算棉花目标价格标准,加快建设棉花生产大数据系统和目标价格补贴管理信息系统,降低政策执行成本。(2)采用信息管理方法定量分析了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实施对棉农生产行为的影响以及农民对棉花目标价格政策的评价。通过对内地9省2160户棉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68户棉农实地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整理和加工,形成棉农生产行为数据集,采用非参数检验和因子分析法、多元回归分析法,分别对新疆棉区和内地棉区农户对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实施效果评价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并对影响新疆地区棉农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满意度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疆棉农对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满意度较高,内地棉农减种和改种意愿显着高于新疆棉农,说明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对于调整全国棉花种植结构,稳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生产是有效的。但是,新疆棉区植棉规模越大的农户对目标价格制定标准的满意度越低,不同植棉规模农户的植棉意愿并没有显着差别,表明棉花种植供给弹性较差,棉花生产在新疆地区占有重要地位。政策设计水平、配套措施是否到位和补贴发放方式是影响棉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因此,政府应坚持推进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改革试点,加强对农民的政策宣传和引导,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在科学设定政策目标、提高政府政策设计能力和政策执行能力方面发力。(3)构建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种植业生产优化模型,分析预测了短期和长期内不同情景下棉花目标价格变动对该地区棉花生产和种植业生产的影响。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种植业生产统计数据的整理和加工,形成种植业生产数据集,应用实证数学规划模型方法,构建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种植业生产优化模型,模拟分析了短期和长期条件下棉花目标价格变动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种植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为实现种植业收益最大化,短期内,随着目标价格水平下降,棉花种植规模减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应增加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品种的种植面积;长期条件下棉花种植面积虽与玉米、小麦种植面积的差距将逐渐缩小,但仍是新疆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但由于受到补贴上限的制约,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对棉农收益的保障能力有限。因此,政府应继续加大对新疆地区植棉科技的投入,进一步提高棉农组织化程度,同时配合采取其他非农途径,有效稳定农民收入水平。本文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以棉农生产行为数据集和种植业生产数据集为基础,通过构建模型,分析目标价格政策对棉花生产的影响,预测变动趋势,将信息管理和经济学研究方法相结合,使研究结果更具有科学性和应用价值。(2)在空间维度,基于棉农数据信息对不同植棉区域和不同植棉规模棉农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在时间维度,分别模拟分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种植业生产短期情景和长期情景下的目标价格政策效果,丰富了对目标价格政策效果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岳会[6](2015)在《新疆棉花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及其传递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棉花价格波动是指棉花的绝对价格或相对价格在持续不断的运动中所表现的形态,这种形态通过一定的渠道或者途径与其他价格产生共同作用,引起物价水平的总体变动,就称棉花价格波动产生了传递效应。新疆棉花随着1999年我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2001年中国加入WTO、2004年6月中国棉花期货市场建立等而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但是近几年棉花市场异常波动棉花价格跌宕起伏,使新疆棉花长期以来没有实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给新疆棉花和棉农带来了很大的打击。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棉花价格的稳定对新疆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影响、对新疆棉花市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运用农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及研究方法,结合新疆棉花价格波动剧烈的特殊区情,从新疆棉花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及传递效应分析如何稳定新疆棉花价格从以下几个章节展开了详细讨论:第一章绪论。首先对本研究的背景、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进行论述,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研究及梳理总结已有文献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方法、结论,在此基础上找出自己的研究方法及视角,安排文章的逻辑结构、行文思路、研究内容,最后总结文章对相关问题的贡献。第二章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首先对经济波动、经济周期、价格波动、棉花价格、价格传递、价格弹性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对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货币理论、价格理论、均衡价格理论、需求理论、价格传导理论等展开论述。第三章新疆棉花生产与购销状况分析。本章对新疆棉花生产状况、购销状况、生产购销问题进行梳理,对新疆棉花种植、成本、购销现状、流通制度等深入分析,从而理清棉花产业链各环节与价格波动关系。第四章新疆棉花价格波动特征分析。对新疆及国内其他棉区价格波动总体趋势、新疆棉花价格波动特征、原因进行分析,运用ARCH类模型对新疆棉花价格波动特征进行实证分析,从中指出新疆棉花价格波动的特征。第五章新疆棉花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分析。利用调查问卷收集得到的影响因素评价数据,总结新疆棉花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并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葛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Granger Causality Tests)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棉花价格与影响因素间的因果关系,作为进一步分析的依据。第六章新疆棉花价格波动传递效应分析。对国际-国内-新疆棉花之间的横向价格波动传递、棉花生产者-加工企业-购销企业之间的纵向价格波动传递以明确新疆棉花价格波动的关联性与波动效应。第七章从宏观、微观两方面,对新疆现行棉花政策效应与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稳定新疆棉花价格波动的调控政策,为新疆棉花产业稳定发展提供政策依据。通过全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之后,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第一,纵观建国以来的新疆棉花生产历程,新疆作为我国棉花产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规模种植到大规模种植的阶段。回顾新疆60年的植棉史和棉花产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将其大致分为四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1954年-1980年,是新疆棉花少量生产阶段。第二阶段:1981年-1990年,是新疆棉花产业初步发展阶段。第三阶段:1991年-2000年,是新疆棉花产业全面快速发展阶段。第四阶段:2001年以来,是新疆棉花产业步入市场化竞争发展的新阶段。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国家产业布局调整和新疆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新疆棉花种植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纺织产业发展也开始以其人们的重视,并提出了“东锭西移”的纺织产业发展思路。2014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国内棉花产量超过50%,占世界棉花产量的15%。这种快速的发展也决定了新疆在我国棉花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疆作为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产棉区之一。政府对新疆棉花产业的政策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变迁。政府对棉花实行的政策由计划管理,到逐步建立起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棉花资源合理配置的新体制。对应的政府对棉花市场的管理从计划性干预改为政策性调控,流通市场基本实现了市场化。这样的政策变迁决定新疆棉花收购价格、销售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政府不再作统一规定,收购价格由收购企业与农民协商确定,2010年为了稳定棉花市场及价格采取国家收储计划。面对这样的变化新疆棉花产业要有自己的准备去应对市场的变化。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新疆棉花价格波动表现出自己应有的特征。近期新疆棉花价格呈现出巨大的波动性,“卖棉难”与“买棉难”现象交替发生,新疆棉花生产陷入了一种“短缺”与“过剩”剧烈变化的循环波动之中,与其它农作物(比如粮食)相比,棉花价格的波动己经成为新疆棉花的主要特征,也影响了棉农的收益,更对新疆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影响。总结新疆棉花价格波动规律,表现以下特征:棉花价格整体波动上涨,波动幅度加大,且有加剧趋势;棉花价格具有明显的长短波动周期,长期周期峰值波动剧烈;随政策变动,棉花价格波动出现波峰与波谷。研究时间内出现的棉花价格上涨下跌大致原因归结如下:相关政策频变,是棉花价格波动剧烈的原因;生产成本持续上涨是棉花价格波动上涨的原因;产量是影响棉花价格波动表现蛛网特征的主要原因;天气情况使棉花价格波动剧烈;棉花期货交易不完善,投机动机加大棉花价格的波动。第三,价格是棉花生产、流通、加工等一系列自然和社会活动的集中体现。新疆棉花价格的形成与波动既受国内外市场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新疆本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棉花价格的波动是在我国棉花流通体制的大背景下形成的。根据棉花波动的状况和政府参与棉花价格形成的干预,新疆棉花价格波动与我国棉花价格波动趋势大体相同,随着棉花流通体制的改革及国际贸易的发展,新疆棉花在世界棉花产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新疆棉花价格受政策、产量、消费量、进出口量、替代品、国际市场等的影响,实证分析国际棉花价格、生产成本、产量、库存、进口对新疆棉花价格的影响得知当保持其他因素不变,上述某一因素变化1%时,则当年新疆棉花价格依次变化0.53%、0.1558%、-0.094%、-2.92%、-0.0323%。第四,价格波动首先沿着国际市场—国内市场的空间传导路径进行传播,进入国内市场后主要按照生产原料价格或进口价格—批发价格—零售价格的产业链价格进行传导,在我国加入WTO后,棉花国际贸易量迅速增加,新疆棉花价格与国内、国际棉花价格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大。且影响是基于价格差异基础上的,棉花进口贸易比例较大,开放度较高,因此其新疆价格受国际价格影响也越大。国际价格对新疆棉花价格变动的贡献度不断增加,但仍处于较低水平。新疆棉花生产价格指数波动向零售价格指数的传导存在滞后期,且存在一定的阻力,传导顺畅度不高。

马琼[7](2014)在《中国棉花生产外部性测度及其矫正研究 ——以新疆为例》文中认为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和保证我国纺织工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原材料,棉花生产事关国家农业布局和粮食安全,也涉及棉区经济发展、劳动力就业和农民增收。棉花产业是一个产业链长,就业人口多,影响面广,对国民经济平衡发展极其重要的产业部门。但由于发达国家对棉花生产的高额补贴,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棉花生产大国在国际棉花市场上失去定价权;加之受经济长波和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影响,棉花产业大幅波动,棉农收入锐减,西方发达国家的那些享受国家高额补贴的少数棉农威胁着广大发展中国家贫困棉农的收入,给我国棉花产业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和严峻的挑战。从发达国家目前的国内支持和补贴政策看,棉花贸易是国际贸易不平等关系的典型例子。美国和其他发达经济体的棉花生产和出口长期接受政府给予的大量补贴,另一方面又对中国具有竞争优势的纺织服装产品实行严格的进口限制,这一切造成了国际棉花贸易关系的不平等。棉花生产外部性及其矫正研究是基于棉花产业安全考虑,以新疆棉区为例,从棉花生产的正、负外部性两个方面测定棉花生产综合外部性,以此作为确定棉花补贴标准和补贴方式的依据,回答为什么进行棉花补贴、补贴多少、对谁补贴的问题,对科学制定我国棉花补贴政策,增强棉花产业竞争力,保护我国棉花产业具有极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农业外部性现象的观察,运用“庇古税”理论和科斯的产权理论分析和解释了外部性问题对棉花生产的影响,讨论了解决棉花生产外部性问题的制度选择,认为棉花补贴是解决棉花生产外部性问题更有效的途径。文章运用条件价值法、分解求和法、参数比照法、直接市场法以及替代成本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对中国棉花生产的生态环境价值、自然景观价值、社会保障等正外部效应,以及棉花生产中使用化学物质、化石能源和水资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碳排放、生态损失等环境负外部效应进行测定,计算了中国棉花生产的综合外部性价值,将其作为制定棉花产业补贴标准的依据。以新疆棉花生产为典型案例,根据中国棉花生产外部性价值的测定方法与结果,评估了新疆棉花生产的正外部性价值和负外部性成本,确定了棉花生产综合外部性。在外部性价值评估中,运用分解求和法列举了全国棉花生产的20项外部性影响;其中,列举的棉花生产正外部性影响10项,负外部性影响10项。先分项计算,其结果为,2012年中国棉花生产的正外部性价值352.36×108RMB¥,负外部性成本为76.1033×108RMB¥。最后汇总求和,得出中国棉花生产正外部性价值大于负外部性成本,其综合外部性价值为276.2563×108RMB¥,约合44.56×108US$,按当年棉花种植面积计算,单位面积外部性价值为5892.8RMB¥.hm-2。对新疆400户居民支付意愿调查研究表明,2012年新疆棉花生产的社会保障、农业景观等正外部性价值为66.3871×108RMB¥;参照全国棉花生产外部性价值的评估方法,运用分解求和法计算的新疆棉花生产的碳汇功能价值为56.7776×108RMB¥。对棉花生产的生物多样性损失、环境污染、水资源浪费损失等方面的评估结果表明,2012年新疆棉花生产的环境负外部成本为36.9099×108RMB¥,其中灌溉水浪费的环境价值损失为24.4827×108RMB¥,是新疆棉花生产最主要的负外部性成本。正外部性价值和负外部性成本两方面综合计算,新疆棉花生产正外部性价值大于负外部性成本,2012年其综合外部性价值高达86.2548×108RMB¥。在棉花生产正、负外部效应测定的基础上,运用市场均衡原理和外部性理论,从棉花生产的弱质性、多功能性和外部性特征,以及中国棉花的供给安全形势,讨论了棉花补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根据外部性理论中消除正、负外部性的思路,借鉴国外经验,设计了棉花生产环节和国内流通环节的补贴标准、补贴对象、补贴方式等棉花补贴政策方案。参照棉花生产的外部性价值,考虑政府财政实力,我国棉花补贴标准应介于美国和巴西、土耳其的棉花补贴标准之间。因此,我国棉花补贴标准应确定为0.2-0.4US$.kg-1,或者300-600US$.hm-2,20-40US$.mu-1;若按此标准补贴,政府每年大约需要花费棉花补贴资金174×1O8RMB¥,约合28×108US$.a-1,这只占我国棉花生产正外部性价值的63%。按照这一补贴标准,设计的我国棉花补贴项目共计12项。其中,以种棉补贴和农业环境保护补贴、棉农养老保险补贴和最低收入补贴、棉花生产投入品补贴为主,分别为53.7×108RMB¥,39.8×108RMB¥、31.4×108RMB¥,三类补贴占方案总补贴资金的73.5%。补贴对象主要是棉农,补贴项目有8项,主要是考虑了棉花生产巨大的社会、生态环境正外部性价值。最后提出,在实施棉花补贴政策时,政府应加强棉花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建立包括棉花统计信息体系、棉花补贴政策执行监督机制、棉花信息反馈机制等棉花补贴政策保障机制,以保障补贴政策顺利实施,棉农真正得到实惠。

宁新柱[8](2008)在《特早熟长绒棉新海22号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提高棉花纤维品质,丰富棉花纤维结构,提高棉纺织品质量,打破国外贸易壁垒,促进北疆兵团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打造北疆兵团棉花优势品牌,壮大兵团经济,造福兵团职工。我们利用北疆丰富的光热资源和兵团农业机械化、集约化程度高的特点,示范推广种植特早熟长绒棉新海22号。并对其进行生态适应性研究。通过多年多点试验,试验地点主要选择在五师、六师、七师、八师有代表性的团场进行,以新陆早13号为对照进行比较试验,对比排列不设重复,播种密度为22.5-24.0万株/公顷,试验地管理与当地大田管理基本一致。实收小区子棉产量并取下部、中部、上部各100个吐絮棉铃进行室内考种,取纤维30g送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棉花纤维品质指标,收集每个试验点所在垦区气象资料。运用相关分析,确定了在北疆早熟棉区适宜种植新海22号的5个垦区:芳草湖垦区、车排子垦区、下野地垦区、安集海垦区、莫索湾垦区。其次通过单年多点试验,主要针对播种密度和株高(化控量)进行研究,即密度3种密度,缩节胺用量3种二者组合后有9个处理,随机排列,重复三次。试验区基肥投入,灌水次数,灌水量、生育期施肥量、田间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与大田相同,定点、定时调查田间农艺性状,实收小区子棉产量,采收50朵棉铃进行室内考种和纤维品质检测。对大田不同密度的棉田进行农艺性状调查和产量测定,根据大田调查结果结合小区试验结果进行拟合分析,确定了新海22号在北疆棉区滴灌条件下的适宜种植密度是22.5万株/公顷,缩节胺用量为120g/公顷。最后通过南疆长绒棉高产栽培技术和北疆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理论,与新海22号单年多点试验结果相结合,建立了新海22号在北疆早熟棉区的高产栽培技术,并在北疆适宜种植长绒棉的植棉团场进行示范与推广。2005年繁育新海22号棉花原种100吨,同时在北疆示范种植333.3公顷。2006年,在121团、新湖农场、芳草湖农场、150团、149团和新疆农垦科学院种植基地示范种植新海22号666.7公顷,生产原种100吨,皮棉平均单产1275kg/公顷,霜前花率达到95%左右,生产长绒棉皮棉总量850吨,比相同产量的陆地棉新增产值723.3万元、新增利润343.17万元。通过本研究,得出了特早熟长绒新海22号在北疆早熟棉区的适宜种植区域及高产栽培技术,并成功推广种植,填补了北疆早熟棉区长绒棉种植的空白。通过生态区划分能够充分利用新疆丰富的光热资源和土地资源,发挥品种特性实现新疆棉花优质、高效、高产栽培,为新海22号合理布局提供依据,同时为新疆北疆棉花生产单位根据自然资源和条件合理选择棉花品种提供依据。这不仅扩大了长绒棉的种植区域,提高了经济效益及团场职工的收入,同时对提高棉花纤维品质,丰富棉花纤维结构,优化北疆棉区农业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作用。

梁枫[9](2008)在《新疆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是我国重要的产棉基地,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棉花出口基地,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我国棉花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棉花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市场上新疆棉花都将与外棉进行竞争,并在竞争的过程中形成新疆棉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文章通过研究新疆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发展现状和潜力,以及WTO框架下的相关政策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进而为新疆棉花产业把握WTO框架下国际国内市场的波动规律,抓住机遇,规避风险,平抑有关不稳定性,实现新疆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健康平稳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参考。文章从国际贸易学的角度,通过运用实证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与政策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全面的对新疆棉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研究。研究首先回顾了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等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基础理论,尝试着定义了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其次,文章介绍了世界、我国及新疆棉花的生产、消费和贸易情况,概述了国际、国内棉花市场的发展状况和文章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接着,作为研究的核心部分,文章对新疆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深入的实证分析。在此,文章先介绍了有关新疆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方法和体系,根据新疆棉花产业的特点决定同时运用显示性和分析性指标体系对其进行实证分析,再在有关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计算出了近年来新疆棉花产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国内资源禀赋系数等指标,并与新疆棉花的产品价格、生产规模、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及效益等指标一起先分别加以分析,再总体进行评价。文章根据分析认为新疆棉花产业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同时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在研究方法上,文章认为分析性指标体系较显示性指标体系更为适合新疆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随后,文章研究了包括滑准税等WTO框架下相关协定和政策因素对新疆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认为WTO框架带来的意义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它加速了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最后,文章提出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高产业科技水平,优化产业资源配置以及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等对策建议,希望有助于新疆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的提升。

刘捷[10](2008)在《新疆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棉花是我国种植业生产中仅次于粮食的第二位大宗农产品,也是我国农产品产业链最长的大田经济作物,它不仅涉及1亿多棉农的收入来源,而且还关系着纺织工业1800万员工的经济利益以及亿万消费者的消费福利。因此,棉花产业发展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棉农的收入水平、农业生产和棉纺织工业,进而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稳定与否。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发展疆棉花产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自治区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新疆棉花产业结构的升级,特别是2008年两会期间,国家提出的关于给予新疆棉花运输补贴政策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新疆棉花产业的国内、国际竞争力。但是,随着近年来国内外棉花市场产需格局的变化,使我国以及新疆的棉花市场呈现出巨大的波动性,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的市场状况反复出现,“卖棉难”与“买棉难”现象交替发生,使我国以及新疆的棉花生产陷入了一种“短缺”与“过剩”剧烈变化的循环波动之中,从而使我国乃至新疆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和战略抉择。为了应对(国内、国际)棉花市场的波动,以及加入WTO后的新形势下的挑战,如何增强新疆棉花产业持续发展的竞争力,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同时它也成为促进新疆棉花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对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细致分析后,应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对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棉区的棉花产业竞争力进行系统分析,对相关数据指标进行分析,总结出一系列有意义的方针和措施来促进新疆棉花的更深层次的发展。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研究特色和创新、文章组织结构和资料来源等。第二部分是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介绍目前新疆棉花生产地区分布,回顾建国以来新疆各年度棉花生产情况、需求情况、进出口情况,以及未来几年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趋势。第三部分是新疆棉花产业市场问题的分析。主要分析了新疆棉花产业价格市场、流通状况、进出口贸易以及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系统的研究了新疆棉花产业市场的培育过程和发展趋势。这对解决新疆棉花产业的问题以及做出相应的政策与制度安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四部分是新疆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这部分是全文的中心,在界定了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经济学含义的基础上,构建了评价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运用显示性指标和分析性指标对新疆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度量,得出新疆棉区和全国乃至世界其他棉区相比后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第五部分是结论和对今后新疆棉花产业发展提出的一些政策措施和建议。

二、加入WTO与我国新疆棉区棉花生产应对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入WTO与我国新疆棉区棉花生产应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加入WTO以来中国棉花产业的发展态势与政策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入WTO以来中国棉花产业的发展态势
    (一)棉花需求数量增加,内需和外需都较大
    (二)棉花供给发生分化,受国际影响越来越大
    (三)棉花价格大起大落,目前处于历史低位
    (四)棉花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上下游不断调整重组
二、加入WTO以来中国棉花产业的政策分析
    (一)加入WTO以来中国棉花产业政策的调整情况
    (二)棉花产业政策的成效分析
    (三)棉花产业政策调整的经验教训分析
三、优化中国棉花产业政策需重点解决的问题和遵循的原则
    (一)优化棉花产业政策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1. 棉花产业政策环境发生改变,需要更加合理地提出问题
        2. 棉花产业政策目标有所调整,需要集中解决突出问题
        3. 棉花产业政策内容有所完善,务必把问题解决得更好
        4. 棉花产业政策操作有所创新,要保证实现预定目标
    (二)优化中国棉花产业政策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
        1. 尊重客观规律,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
        2. 重视发展阶段变化,推进全国政策调整
        3. 重视遵循WTO要求,实行“蓝”“绿”组合
        4. 重视加强新技术应用,控制政策操作风险
四、完善和创新中国棉花产业政策的建议
    (一)优化中国棉花产业政策的方向、重点和难点
        1.实行有坚持和有完善相结合,建构由棉花市场机制、补贴机制和调控机制等“三支柱”组成的良好稳定的政策框架
        2.围绕提升效率、促进公平和绿色高质量发展,分类深化改革,有序解决突出问题
        3.完善政策操作机制,加强领导组织协调管理,提高政府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果
    (二)对完善和创新中国棉花产业政策的相关建议
        1. 坚持和完善棉花市场经营制度,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高效率主体做大做强
        2.完善和创新棉花及棉区支持补贴制度,探索建立新型棉花目标价格保险制度与棉区绿色发展支持补贴制度
        3.健全和完善国家棉花种植、贸易及储备等管控制度,促进棉花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
        4.推进全国棉花产业政策协调统一,将新疆棉花产业政策优化经验向内地棉花主产区进行推广

(2)江西棉花产业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棉花产业发展现状
        1.2.1 国外棉花产业发展现状
        1.2.2 国内棉花产业发展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江西棉花产业的现状
    2.1 江西省棉花产业的生产概况
        2.1.1 棉花育种现状
        2.1.2 棉花播种面积、产量、单产及分布
        2.1.3 棉花栽培技术
        2.1.4 棉花种植模式现状
    2.2 江西省棉花收购、加工概况
        2.2.1 江西省棉花收购现状
        2.2.2 江西省棉花加工企业现状
第3章 江西棉花产业发展困境
    3.1 棉花种植基础存在的困境
        3.1.1 棉田基础设施落后
        3.1.2 棉田土地流转不规范
        3.1.3 棉农综合素质较差
        3.1.4 棉花育种能力下降进程缓慢,市场品种混杂
    3.2 棉花种植生产环节存在的困境
        3.2.1 棉区分布不集中,规模化程度低
        3.2.2 机械化程度低,植棉技术落后
        3.2.3 植棉成本与收益不成正比,作物间种植比较效益差距大
    3.3 棉花收购与加工存在的困境
        3.3.1 收购环节的困境
        3.3.2 加工环节的困境
    3.4 政府支持强度弱
        3.4.1 职业棉农培训不规范
        3.4.2 棉花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
        3.4.3 棉农融资难,资金投入少
        3.4.4 补贴力度弱
第4章 典型模式及效果研究
    4.1 典型种植技术
    4.2 典型种植模式
第5章 江西棉花产业发展对策
    5.1 提升棉花种植基础的对策
        5.1.1 加速推进高标准棉田合理建设
        5.1.2 规范棉田土地流转
        5.1.3 提升棉农素质
        5.1.4 规范育种和棉种市场
    5.2 强化植棉生产环节的对策
        5.2.1 规划棉区分布,推进植棉规模化进程
        5.2.2 提高机械化水平,革新棉花生产方式
    5.3 稳定棉花收购与加工环节的对策
        5.3.1 稳定收购主体,规范收购市场
        5.3.2 强化加工企业核心竞争力
    5.4 加强政策的扶持力度
        5.4.1 规范职业棉农培训
        5.4.2 健全棉花科技推广体系
        5.4.3 强化投融资渠道
        5.4.4 加强补贴力度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WTO框架下新疆棉花环境保护计划项目内容分析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态水供给项目
        2.1.1 理由
        2.1.2 项目实施方案
    2.2 土地荒漠化治理项目
        2.2.1 理由
        2.2.2 项目实施方案
    2.3 土壤改良项目
        2.3.1 理由
        2.3.2 项目实施方案
    2.4 病虫草害生态防治项目
        2.4.1 理由
        2.4.2 项目实施方案
3 结论与讨论
    3.1 环保计划替代棉花黄箱政策补贴具有必要性
        3.1.1 环保计划是WTO规定的绿箱政策
        3.1.2 有利于解决中国棉花黄箱政策补贴过度问题
        3.1.3 有利于棉区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解决地区贫困问题
    3.2 变新疆棉花环境保护补贴额度有限的被动局面为主动
    3.3 明确棉花环境保护计划类型与具体方案
    3.4 新疆棉花环保计划属生态农业政策,具有广泛的价值观认同感

(4)新疆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与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1 国内研究动态
        1.3.2 国外研究动态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7 研究方法
    1.8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理论框架
    2.1 理论基础
        2.1.1 理性经济人理论
        2.1.2 比较优势理论
        2.1.3 空间经济学理论
        2.1.4 规模经济理论
        2.1.5 供给侧改革的相关理论
    2.2 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分析的理论框架
    2.3 农业供给侧改革政策的梳理
        2.3.1 为什么要进行农业供给侧改革
        2.3.2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发展历程
        2.3.3 棉花生产领域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3章 我国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背景分析
    3.1 我国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的客观环境
        3.1.1 我国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的宏观环境
        3.1.2 国内棉花生产领域面临的挑战
    3.2 中国棉花库存现状及成本变动
        3.2.1 中国棉花生产库存现状分析
        3.2.2 中国棉花生产成本变动分析
    3.3 新疆棉花生产现状及成本变动
        3.3.1 新疆棉花生产现状分析
        3.3.2 新疆棉花生产成本变动分析
第4章 供给侧改革对新疆棉花生产布局的影响分析
    4.1 新疆棉花生产布局现状
    4.2 新疆棉花生产各地州比较优势分析
        4.2.1 新疆棉花区域生产的比较优势测算及分析
        4.2.2 新疆各区域生产棉花与主要粮果的比较优势测算及分析
    4.3 新疆棉花生产次宜棉区退出情况分析
        4.3.1 实地调研中植棉农户退出行为的影响因素
        4.3.2 新疆棉花生产布局变迁的理论分析与假设
        4.3.3 模型的构建与选择
        4.3.4 变量选择与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供给侧改革对新疆植棉农户种植行为的影响分析
    5.1 样本选择及农户生产基本情况
    5.2 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对植棉农户种植规模调整意愿的影响分析
        5.2.1 模型构建
        5.2.2 计量结果与分析解释
    5.3 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下植棉农户机械化生产行为分析
        5.3.1 模型构建
        5.3.2 计量分析结果与解释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供给侧改革下不同类型农户棉花生产效率分析
    6.1 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下植棉农户的效率现状分析
        6.1.1 不同类型植棉农户的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分析
        6.1.2 不同类型植棉农户的单位面积物质资料投入分析
        6.1.3 不同类型植棉农户的机械作业率分析
        6.1.4 不同类型植棉农户的劳动生产率分析
    6.2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不同规模植棉农户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
        6.2.1 模型与变量选择
        6.2.2 模型结果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对新疆棉花品质的影响分析
    7.1 新疆棉花品质变化及现状
        7.1.1 新疆棉花颜色级变化及现状
        7.1.2 新疆棉花轧工质量变化及现状
        7.1.3 新疆棉花马克隆值变化及现状
        7.1.4 新疆棉花断裂比强度变化及现状
        7.1.5 新疆棉花长度与长度整齐度变化及现状
    7.2 新疆棉花品质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7.2.1 自然环境对新疆棉花品质的影响
        7.2.2 生产环节对新疆棉花品质的影响
        7.2.3 交售加工方式对棉花品质的影响
        7.2.4 组织结构对棉花质量的影响
    7.3 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对新疆棉花品质变化的影响
        7.3.1 数据来源与说明
        7.3.2 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前新疆与各省份棉花品质对比分析
        7.3.3 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下新疆与各省棉花品质对比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供给侧视角下新疆棉花生产发展路径分析
    8.1 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的作用成效及挑战
        8.1.1 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的作用成效
        8.1.2 新疆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面临的挑战
    8.2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新疆棉花生产发展路径分析
        8.2.1 集约化发展推进新疆棉花生产合理布局,优化区域生产结构
        8.2.2 完善补贴发放机制,保障农户基本收益
        8.2.3 推动新疆棉花生产机械化、智能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8.2.4 鼓励棉花生产适度规模经营,降低农户生产成本
        8.2.5 促进棉花生产标准化和市场化,提高棉花品质以满足市场需求
        8.2.6 创新农业经营方式,促进产业融合,补齐农业生产短板
        8.2.7 推动新疆棉花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综合竞争力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关于2017年棉花种植意向的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5)基于信息管理的我国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及其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1.2.1 理论基础
        1.2.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实施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2.1 发达国家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的主要做法
        2.1.1 美国
        2.1.2 日本
        2.1.3 韩国
    2.2 发达国家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的借鉴和启示
        2.2.1 发达国家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对我国的借鉴
        2.2.2 发达国家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实施现状
    3.1 政策实施背景
        3.1.1 棉花产业亟待解决延续发展难题
        3.1.2 目标价格政策作用机制决定其是破解棉花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
    3.2 棉花目标价格政策试点工作实施情况
        3.2.1 新疆自治区棉花目标价格政策试点工作开展情况
        3.2.2 内地9省棉花目标价格定额补贴政策执行情况
    3.3 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执行取得的进展
        3.3.1 试点区补贴方案得以优化
        3.3.2 棉农基本收益得到保障,补贴效果大小不一
        3.3.3 试点区棉花生产结构有所优化,加速棉花生产方式的转变
        3.3.4 加速国内棉花产业向新疆转移
        3.3.5 政策试点区棉农品质意识有所增强,原棉品质有所提高
    3.4 政策执行中发现的问题
        3.4.1 政府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有待进一步提高
        3.4.2 补贴方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待增强
        3.4.3 目标价格制定标准不明确
        3.4.4 简单取消临时收储,缺少应急措施
    3.5 政策实施的制约因素
        3.5.1 缺少系统性、长效性配套机制
        3.5.2 植棉成本高,影响补贴效果
        3.5.3 植棉技术相对落后,影响了棉花品质的进一步提升
        3.5.4 存在实际执行与政策规定出现偏差的现象,农民收益未能达到预期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棉农生产行为数据集的目标价格政策效果实证分析
    4.1 数据来源与整合
        4.1.1 数据来源
        4.1.2 数据整合
    4.2 分析方法的选择
    4.3 农户对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的差异性分析
        4.3.1 政策试点区农户对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的差异性分析
        4.3.2 内地棉区农户对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的差异性分析
    4.4 政策试点区农户对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满意度的实证分析
        4.4.1 满意度指标的选择
        4.4.2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种植业生产数据集的目标价格政策效果模拟分析
    5.1 数据说明
        5.1.1 数据来源
        5.1.2 数据整合
    5.2 模拟研究的基本思路
        5.2.1 模型的选择
        5.2.2 模拟分析的总体思路
    5.3 模型的建立
        5.3.1 模型的假设条件
        5.3.2 模型的基本结构
        5.3.3 模型的情景设置
    5.4 模拟结果分析
        5.4.1 短期情景下棉花目标价格水平下降对种植业生产的影响
        5.4.2 长期条件下不同政策情景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种植业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1.1 目标价格政策实施对试点区种植结构调整有效
        6.1.2 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对农民收益保障能力有限
        6.1.3 目标价格政策补贴效率随补贴额度变化呈现先升后降特点
        6.1.4 政策设计、配套措施和补贴发放方式是影响试点区棉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6.1.5 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对农户决策行为的引导功能并不显着
    6.2 改进和完善棉花目标价格政策的建议
        6.2.1 坚持并完善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改革试点
        6.2.2 优化试点区棉花目标价格政策顶层设计
        6.2.3 完善试点区棉花目标价格补贴实施方案
        6.2.4 重视对内地优质产棉区的政策支持
        6.2.5 完善和落实相关配套制度建设
    6.3 下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6)新疆棉花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及其传递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棉花价格
        2.1.2 棉花价格构成
        2.1.3 棉花价格弹性
        2.1.4 价格波动
        2.1.5 经济波动
        2.1.6 经济周期
    2.2 理论基础
        2.2.1 货币理论与价格理论
        2.2.2 价值规律理论
        2.2.3 均衡价格理论
        2.2.4 需求理论
        2.2.5 价格传导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疆棉花生产与购销状况分析
    3.1 新疆棉花生产状况分析
        3.1.1 新疆棉花种植状况分析
        3.1.2 新疆棉花品质分析
        3.1.3 新疆棉花成本收益及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3.2 新疆棉花购销分析
        3.2.1 棉花流通制度变迁的阶段划分
        3.2.2 新疆棉花购销主体
        3.2.3 新疆棉花购销环境
第四章 新疆棉花价格波动特征分析
    4.1 新疆棉花价格波动分析
        4.1.1 新疆及国内其他棉花主产区价格波动总体趋势
        4.1.2 新疆棉花价格波动特征描述性分析
        4.1.3 新疆棉花价格波动时期划分
    4.2 新疆棉花价格波动特征实证分析
        4.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ARCH效应检验
        4.2.3 ARCH类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4.3 本章结论
第五章 新疆棉花价格波动机理分析
    5.1 流通体制改革中的政策演变及其对新疆棉花价格波动的影响
        5.1.1 流通体制改革的探索阶段(1985—1993年)
        5.1.2“三不”和“两统”阶段(1994-1997年)
        5.1.3 流通体制改革阶段(1998—2000年)
        5.1.4 实行市场准入阶段(2001年-至今)
    5.2 新疆棉花产业链各环节对棉花价格波动的影响
        5.2.1 棉花产业链概念及内涵
        5.2.2 棉花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形成及对价格波动的影响
        5.2.3 棉花产业链主要表现形式
    5.3 宏微观棉花市场与价格波动的关系
        5.3.1 宏观市场因素对棉花价格波动的影响
        5.3.2 微观棉花市场因素对价格波动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疆棉花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6.1 新疆棉花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6.1.1 政府政策对新疆棉花价格波动的影响
        6.1.2 产量对新疆棉花价格波动的影响
        6.1.3 生产成本对新疆棉花价格的影响
        6.1.4 消费量对新疆棉花价格波动的影响
        6.1.5 国内期货市场对新疆棉花价格波动的影响
        6.1.6 棉花的金融属性对新疆棉花价格的影响
        6.1.7 进出.量对新疆棉花价格波动的影响
        6.1.8 替代品对于新疆棉花价格波动的影响
        6.1.9 自然条件对新疆棉花价格的影响
        6.1.10 国际市场对于新疆棉花价格波动的影响
    6.2 新疆棉花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选择
        6.2.1 新疆棉花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指标汇总
        6.2.2 新疆棉花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指标选择
    6.3 新疆棉花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6.3.1 模型构建
        6.3.2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6.4 本章结论
第七章 新疆棉花价格波动传递效应分析
    7.1 新疆棉花价格波动横向传递效应
        7.1.1 国际-国内-新疆棉花之间的横向价格波动传递分析
        7.1.2 向量误差修正等计量模型的选择与应用
        7.1.3 模型、数据来源与处理
        7.1.4 实证模型结果与分析
        7.1.5 主要结论与讨论
    7.2 新疆棉花价格波动纵向传递效应
        7.2.1 棉花生产者-购销企业-加工企业之间的纵向价格波动传递分析
        7.2.2 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应用与分析
        7.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7.2.4 实证模型结果与分析
    7.3 本章结论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7)中国棉花生产外部性测度及其矫正研究 ——以新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图表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依据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社会调查方案
        1.3.4 研究的重点
    1.4 创新之处
        1.4.1 完成了新疆棉花生产外部性价值评估
        1.4.2 完成了中国棉花生产外部性价值评估
        1.4.3 提出了矫正棉花生产外部性的政策建议
2 外部性分析的基础理论
    2.1 外部性理论的起源
    2.2 外部性理论的形成
        2.2.1 外部性概念的形成
        2.2.2 庇古的“庇古税”理论
    2.3 科斯的“科斯定理”
    2.4 “庇古税”理论和科斯产权理论的局限性
        2.4.1 “庇古税”理论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局限性
        2.4.2 产权理论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局限性
    2.5 外部性理论的发展
3 农业及棉花生产的外部性解析
    3.1 农业外部效应的存在性
        3.1.1 农业外部性的理论分析
        3.1.2 农业外部性现象的观察
        3.1.3 农业外部性现象的分析
    3.2 农业外部性的影响
        3.2.1 农业正外部性与供给不足
        3.2.2 农业负外部性与供给过度
    3.3 棉花生产的外部性解析
        3.3.1 棉花生产外部性的存在性
        3.3.2 棉花生产外部性的表现形式
        3.3.3 棉花生产外部性的影响
    3.4 解决棉花生产外部性问题的制度选择
    3.5 新疆棉花生产外部性问题的典型性
        3.5.1 棉花生产水平的典型性
        3.5.2 生态环境条件的典型性
        3.5.3 棉花经济贡献的典型性
4 中国棉花生产外部性价值评估:整体分析
    4.1 中国棉花生产概况
        4.1.1 中国棉花生产总体情况
        4.1.2 中国棉花生产分布
        4.1.3 中国棉花主产省区概况
    4.2 棉花生产外部性评估方法
        4.2.1 条件价值评估法(CVM)
        4.2.2 分解求和法
        4.2.3 参数比照法
        4.2.4 替代成本法
        4.2.5 直接市场法
    4.3 中国棉花生产正外部性价值评估
        4.3.1 棉花生产的社会、景观、生态外部性价值评估
        4.3.2 棉花生产的碳汇功能价值估算
        4.3.3 中国棉花生产的正外部性价值汇总
    4.4 中国棉花生产负外部性成本核算
        4.4.1 棉花生产负外部性成本构成
        4.4.2 棉花主产区生产成本与物资使用情况
        4.4.3 棉花生产负外部性成本计算
    4.5 中国棉花生产综合外部性价值评估
    4.6 小结
5 新疆棉花生产的外部性价值评估:典型分析
    5.1 研究区棉花生产概况
        5.1.1 棉花生产的光热条件
        5.1.2 新疆棉花种植情况
        5.1.3 新疆棉花生产投入情况
    5.2 新疆棉花生产的社会、生态、景观外部性价值测度
        5.2.1 评估方法:条件价值法(CVM)
        5.2.2 基于CVM的支付意愿调查与数据收集
        5.2.3 调查资料的可靠性分析
        5.2.4 外部性价值估算与结果分析
        5.2.5 新疆与其他棉花主产省比较及其代表性
    5.3 新疆棉花生产碳汇功能价值的估计
        5.3.1 棉花生产碳汇功能价值评估的方法
        5.3.2 棉花生产的碳汇因素分解
        5.3.3 棉花生育期CO_2吸收量估算模型
        5.3.4 数据来源
        5.3.5 新疆棉花生产的碳汇功能测定
        5.3.6 新疆棉花生产碳汇功能的非市场价值估计
    5.4 新疆棉花生产的负外部性成本评估
        5.4.1 负外部性成本的评估方法
        5.4.2 负外部性影响来源的分析
        5.4.3 棉田化学物质施用和农机作业的碳排放环境成本测定
        5.4.4 新疆棉田化学物质使用的环境成本核算
        5.4.5 棉田灌溉中水资源浪费的价值损失核算
        5.4.6 新疆棉花生产负外部性成本的估计
    5.5 新疆棉花生产综合外部性价值的测定
    5.6 小结
6 棉花补贴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分析
    6.1 补贴的概念
        6.1.1 农业补贴的含义
        6.1.2 棉花补贴的含义
    6.2 棉花补贴的必要性
        6.2.1 应对中国棉花产需矛盾的需要
        6.2.2 应对棉花国际贸易形势的需要
        6.2.3 应对国外棉花补贴政策的需要
        6.2.4 实施国家农业发展战略的需要
    6.3 棉花补贴的合理性
        6.3.1 棉花补贴的理论依据
        6.3.2 棉花补贴符合农业的产业特性
        6.3.3 棉花补贴符合WTO规则
    6.4 棉花补贴的经济效应
    6.5 新疆棉花补贴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6.5.1 新疆棉花生产对国内纺织业的贡献
        6.5.2 新疆棉花生产的外部性特征明显
        6.5.3 新疆棉花生产面临的生态脆弱性
        6.5.4 新疆棉花面临国际市场的压力
7 主要产棉国棉花补贴政策经验借鉴
    7.1 世界主要产棉国棉花生产现状
    7.2 主要产棉国棉花补贴政策分析
        7.2.1 美国棉花补贴政策分析
        7.2.2 印度棉花补贴政策分析
        7.2.3 西棉花补贴政策分析
        7.2.4 其他国家和地区棉花补贴政策分析
    7.3 西与美国棉花补贴贸易纠纷
    7.4 国外棉花补贴的经验与启示
        7.4.1 经验
        7.4.2 启示
    7.5 中国棉花补贴方案设计
        7.5.1 中国现有棉花补贴政策分析
        7.5.2 中国棉花补贴方案
        7.5.3 棉花生产的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供给
    7.6 建立棉花补贴政策保障机制
        7.6.1 补贴资金保障机制
        7.6.2 补贴政策执行监督机制
        7.6.3 棉花信息反馈机制
8 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8.1 形成的结论
    8.2 研究的不足之处
        8.2.1 有待更全面的认识棉花生产的外部性表现
        8.2.2 有待科学分割交互外部性的影响
        8.2.3 有待形成棉花生产的技术外部性价值的计量方法
        8.2.4 有待进一步精确计算棉花生产的环境外部成本
    8.3 研究展望
        8.3.1 形成跨学科的研究队伍
        8.3.2 微观层面外部性计量的研究
        8.3.3 交互外部性影响和环境成本的分割
        8.3.4 棉花生产的资源与环境保护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一:原始数据表
附录二:棉花正外部效应的居民支付意愿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特早熟长绒棉新海22号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长绒棉生产现状
        1.2.1 国外长绒棉生产现状
        1.2.2 国内长绒棉生产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目的
        1.3.2 内容
第二章 新疆棉区划分和北疆兵团植棉区生产条件分析
    2.1 新疆棉区划分
    2.2 北疆主要产棉区自然条件
        2.2.1 地质、地貌和土地条件
        2.2.2 气候条件
        2.2.3 水资源
        2.2.4 棉花栽培技术条件
        2.2.5 农业生产人力、机械条件
第三章 新海22号品种特性和试种表现
    3.1 新海22号品种特性分析
    3.2 新疆北疆棉区试种新海22号种植表现
第四章 新海22号在新疆北疆棉区不同生态区适应性研究
    4.1 试验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地点
        4.1.3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新海22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3 栽培管理
    5.2 结果与分析
    5.3 北疆陆地棉高产栽培技术
        5.3.1 产量结构
        5.3.2 播种阶段
        5.3.3 早期管理
        5.3.4 肥水管理
        5.3.5 化学调控
        5.3.6 病虫害防治
        5.3.7 中后期管理
    5.4 新海22号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
        5.4.1 目标产量与群体结构(见表5-3)
        5.4.2 主要生育指标与参数(见表5-4)
        5.4.3 播前准备
        5.4.4 播种
        5.4.5 苗期管理
        5.4.6 蕾期管理
        5.4.7 花铃期管理
        5.4.8 絮期管理
第六章 新海22号示范与推广
    6.1 新疆兵团农业生产的特点
    6.2 新疆兵团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分析
    6.3 示范与推广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6.3.1 存在问题
        6.3.2 解决的办法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新疆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1.4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2 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比较优势理论及发展
    2.2 竞争优势理论
    2.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4 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定义
3 世界及我国棉花产业发展概况
    3.1 世界棉花产业发展概况
    3.2 我国棉花产业发展概况
4 新疆棉花产业发展概况
    4.1 新疆棉花生产概况
    4.2 新疆棉花消费概况
    4.3 新疆棉花贸易概况
5 新疆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5.1 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方法与体系
    5.2 新疆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5.3 分析结论
6 WTO 框架对新疆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6.1 WTO 框架下与棉花产业有关的协定与政策
    6.2 影响分析
    6.3 分析结论
7 提升新疆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7.1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7.2 提高产业科技水平
    7.3 优化产业资源配置
    7.4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新疆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新疆棉花产业的战略性地位
        二、后WTO 时期对新疆棉花的影响
        三、如何提升新疆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产业竞争力的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情况综述
        二、我国研究情况综述
        三、有关棉花产业竞争力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框架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新疆棉花产业发展概述
        一、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历史变迁
        二、新疆棉花种植区位分布
        三、新疆棉花产业在国内市场上的优势
    第二节 新疆棉花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一、棉花产业在新疆农业经济中举足轻重
        二、棉花产业是推进新疆工业化进程的中坚力量
        三、棉花产业是新疆对外贸易的重要物资保障
    第三节 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战略地位与市场前景
        一、新疆棉花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地位
        二、新疆棉花产业的市场前景
第三章 新疆棉花产业市场问题的分析
    第一节 新疆棉花产业市场价格分析
        一、1978 年以来棉花价格波动的历史回顾
        二、新疆棉花价格波动情况
        三、影响新疆棉花价格波动的因素分析
    第二节 新疆棉花产业流通状况分析
        一、我国棉花产业流通体制的沿革
        二、棉花产业流通过程概况
        三、推进棉花产业流通体制改革的意义
    第三节 新疆棉花产业进出口贸易分析
        一、我国棉花产业进出口贸易现状
        二、新疆棉花产业进出口贸易概况
        三、后WTO 时代对新疆棉花产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影响
    第四节 新疆棉花产业期货市场分析
        一、新疆建立棉花期货市场的条件
        二、新疆建立棉花期货市场的意义
第四章 新疆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第一节 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和构建原则
        一、棉花产业竞争力的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
        二、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性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节 新疆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度量
        一、棉花土地生产率
        二、棉花质量竞争力
        三、棉花生产成本
        四、棉花价格竞争力
        五、显示性指标
        六、主要结论
第五章 提升新疆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优化棉花种植结构
    第二节 积极建立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应用体系
    第三节 充分运用政策措施,强化财政支持
        一、加强棉花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二、增加农业的服务支出
        三、利用“黄箱”政策,实施直接补贴
        四、尽快建立棉花生产安全保障体系
        五、建立符合WTO 贸易规则的国家储备棉新机制
    第四节 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
        一、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二、加强棉花流通网络建设
        三、积极推动棉花产业化发展
    第五节 健全新疆棉花期货市场
        一、处理好与郑州期货交易所的关系
        二、协调好地方与兵团的关系
        三、加快普及棉花期货交易知识
        四、推进资源整合,规范棉花现货市场
        五、加强政府政策支持
    第六节 实施棉花品牌营销,提高棉花市场营销能力
        一、注重棉花品牌形象
        二、积极开拓国际棉花市场
        三、强化棉花国际市场营销水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详细摘要

四、加入WTO与我国新疆棉区棉花生产应对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入WTO以来中国棉花产业的发展态势与政策优化[J]. 秦中春,宁夏. 改革, 2020(09)
  • [2]江西棉花产业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D]. 陈星.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3]WTO框架下新疆棉花环境保护计划项目内容分析与探讨[J]. 田立文,翁琴,田聪华,宁新民,刘志清,欧洲,王会平. 中国农学通报, 2018(19)
  • [4]新疆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与发展路径研究[D]. 于雅雯.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5]基于信息管理的我国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及其效果研究[D]. 韩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2)
  • [6]新疆棉花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及其传递效应研究[D]. 岳会. 石河子大学, 2015(04)
  • [7]中国棉花生产外部性测度及其矫正研究 ——以新疆为例[D]. 马琼. 华中农业大学, 2014(12)
  • [8]特早熟长绒棉新海22号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D]. 宁新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 [9]新疆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梁枫. 上海交通大学, 2008(S2)
  • [10]新疆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刘捷. 新疆财经大学, 2008(06)

标签:;  ;  ;  ;  ;  

加入WTO及新疆棉区棉花生产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