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油脂肪醇、角鲨烯、α-生育酚和甾醇的测定:不皂化物部分硅烷化后的气相色谱分析

橄榄油脂肪醇、角鲨烯、α-生育酚和甾醇的测定:不皂化物部分硅烷化后的气相色谱分析

一、橄榄油脂肪醇、角鲨烯、α-生育酚和甾醇的测定:不可皂化部分硅烷化处理后气相色谱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邓平[1](2021)在《杏仁氰苷及油脂组分积累模式研究》文中提出

朱颖洁[2](2021)在《栀子果油和西红花苷的提取及Pickering乳液体系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果实在亚洲很多国家及地区被当作一种传统药物。西红花苷类物质是栀子果的主要成分,栀子苷和京尼平是栀子果中常被研究的两种强抗炎剂。本研究以栀子干果为研究对象,优化栀子果油和西红花苷类物质提取工艺,并探讨提取物在修复细胞组分氧化损伤时的表现。进一步将栀子果油与西红花苷Ⅰ制成两种模型乳液,探究其物理化学稳定性。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以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醇3种溶剂并结合超声辅助提取栀子果油,对所获得的3种粗油和乙醇提取的副产物的得率、油脂组成、生物活性成分以及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分析。在固液比(1:8)、温度(40℃)、时间(20 min)、超声强度(200 W)的条件下,乙醇提取得油率为13.26%,略低于正己烷14.86%和乙酸乙酯13.84%,副产物乙醇胶体相是乙醇提油后4℃静置分层得到的,得率为9.68%。乙醇提取栀子果油相中总生育酚含量为1.62μg/mg,是正己烷提取粗油的1.27倍;总甾醇含量为22.63μg/mg,是乙酸乙酯提取粗油的1.29倍。挥发性香草酸、丁香酸、丁香醇为乙醇提取粗油中的主要芳香成分。副产物醇溶性胶体相中检出了γ-亚麻酸(1.50%)和反式亚油酸(1.14%),而在粗油中并未检出;醇溶性胶体相DPPH、ABTS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0.61 mg/m L和0.40mg/m L,极显着小于粗油中的检验结果(7.60-10.31 mg/m L);通过UPLC-Triple-TOF/MS在醇溶性胶体相中初步鉴定出西红花酸及8种带糖衍生物。实验证明,用乙醇提取栀子果油气味芳香,omega-6型油脂种类及含量丰富,生育酚、甾醇等活性物质含量更高,此外副产物中的西红花及其衍生物有很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2)通过不同组分、摩尔比、含水量NADESs筛选,发现Ch Cl-Pro摩尔比为1:2.5、含水量为35%(v/v)时西红花苷类物质得率较高。通过PLS回归模型分析,发现NADESs的电导率、p H、极性与西红花苷类物质得率正相关,表面张力、黏度与西红花苷类物质得率负相关。在此基础上,优化单因素实验条件,crocins较优提取条件为时间2 min、料液比1:40 g/m L、温度35℃、功率400 W。SEM和提取动力学模型建立分别从微观角度及定量角度分析了四种提取方式中Ch Cl-Pro超声提取的优越性。SEM图中Et OHS、DESS、Et OHU、DESU提取后GFP结构的破坏程度依次加深。整个超声提取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DESU提取速率常数K为4.06,显着高于DESS K值1.51,Et OHU K值1.41,表明超声结合天然低共融溶剂是一种协同高效萃取crocins的方式。红外光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验证了经提取、大孔树脂AB-8收集、旋蒸冻干后,粉末中主要的物质成分即为crocins。在此基础上,发现DESU提取物具有强效AGEs抑制(IC50=6.22μg/m L),显着(p<0.05)高于阳性对照AH(IC50=203.2μg/m L)和crocetin(IC50=7.83μg/m L)纯品,因此可以有效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此外,100μg/m L DESU提取物冻干粉DNA损伤修复程度为20.18%,显着高于其他实验组,这可能是由于纯品crocinⅠDNA修复活性极高,在浓度为100μg/m L,修复程度达到了70.07%。(3)将crocinⅠ与BSA、Casein两种蛋白进行交联,形成Pro-crocinⅠ复合粒子,研究复合粒子的p H环境稳定性、结合能力、乳化性能,在此基础上模拟了蛋白乳饮料体系。发现p H=7.4时,BC复合粒子粒径范围335.47-459.3 nm,粒径相对较小;PDI为0.5左右,粒径大小均一,粒子分散程度佳;Zeta电位值为-10.85~-7.13 m V,具有相对较强的带电性。比较CC复合粒子,在p H7.4时也具有较稳定均一的颗粒形态。ANS荧光实验证实crocinⅠ可以与BSA结合并降低蛋白表面疏水性。Casein对crocinⅠ剂量响应较弱,表明彼此间结合位点有限。红外光谱图在1648和1535cm-1位置的酰胺I区和酰胺II区的峰体现出BSA和casein的特征结构,BC、CC复合粒子酰胺Ⅱ的特征峰的蓝移和红移表明了BSA、casein与crocinⅠ之间共价结合。BC1和BC2复合粒子的三相接触角分别为93.6°和86.5°,接近90°,表明具有良好的界面两亲性。将不同crocinⅠ浓度复合粒子稳定不同油相比例的蛋白乳饮料体系,Turbiscan稳定性分析显示BC1复合粒子稳定的5%油相的乳液体系稳定性最高;而CC复合粒子稳定的5%油相乳饮料体系均具有较高的物理稳定性。(4)将BC复合粒子浓度扩大15倍以稳定内相体积分数为75%的HIPEs。表观图、激光共聚焦图及Turbiscan稳定性分析发现BC0、BC3并不能稳定高内相乳,出现了结构塌陷。BC-1.5高内相乳液物理稳定性最高。流变实验中,BC-1、BC-1.5、BC-2均出现典型的剪切稀化行为。BC-1.5的触变恢复百分数为112.19%,高于BC-2(110.76%)和BC-1(79.87%)说明其在较长的松弛时间内具有粘弹性,强剪切力没有造成结构不可逆损伤。应力扫描确定了乳液的线性黏弹区为0.1-1.0%的应力变化范围。频率扫描中,BC-1.5频率依赖性(时间稳定性)n’和n’’均高于其余两种高内相乳液,进一步说明了BC-1.5具有更强的网络交联结构。高强度紫外辐照来验证乳液的色度稳定性,发现BC-2 crocinⅠ保留率最高,达82.2%,但其与等浓度BC2复合粒子对照体系并无显着差异。BC-1.5、BC-1均与对照差异显着,证明内相栀子果油能有效抑制crocinⅠ中糖苷自氧化。此外,在辐照过程中,BC-1.5 a*值(红度)没有显着差异且ΔE值较小,证明其具有较高的光辐照稳定性。抗油脂氧化分解实验中高crocin I浓度的HIPE样品(BC-2)中脂过氧化物和MDA浓度在储藏前期积累缓慢,但储藏后期浓度高于BC-1.5(3.16 g Fe Cl3/m L,31.79 nmol/m L),表明BC-1.5界面结构强度高,在产品储藏后期能较好地抗脂肪氧化。

董家合[3](2021)在《制油工艺对油茶籽油营养品质的影响及几种专用油的研究》文中提出油茶籽油是我国主要的木本油脂之一,对婴幼儿、孕妇及中老年人具有良好的营养功效。但由于我国油茶籽油市场定位不清晰,未充分利用油茶籽油的营养价值,缺少针对不同人群的油茶籽专用油研究,制约了油茶籽油行业的发展。因此,本论文以油茶籽油专用油的营养价值为导向,系统比较了加工工艺对油茶籽油化学组成的影响,结合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得到营养成分含量高、抗氧化能力好的油茶籽油优选加工工艺。以最佳工艺制得的油茶籽油为基油,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得到不同人群专用油配方,为油茶籽油的产品开发及利用提供理论指导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采用微波和焙炒两种预处理方式以及压榨法、浸出法和水酶法三种加工方式相结合制备了九种工艺的油茶籽油,检测不同预处理方式和加工方式对油茶籽油的酸价、过氧化值等理化特性,脂肪酸组成及生育酚、植物甾醇、角鲨烯和总酚等化学组成的影响,通过聚类分析法得到影响油茶籽油营养价值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浸出法脂质得率最高(44.42%);不同加工工艺制得的油茶籽油酸值为0.30-0.48 mg/g,过氧化值为0.88-6.34 mmol/kg,氧化稳定指数为4.42h-7.13 h;油中含有的主要脂肪酸分别是棕榈酸(9.54%)、硬脂酸(3.12%)、油酸(78.98%)和亚油酸(7.10%);生育酚总量为130.11-148.08 mg/kg,其中压榨法、浸出法、微波浸出法制得的油茶籽油生育酚含量较高;植物甾醇总量为1497.22-1662.48 mg/kg,其中微波压榨法制得的油茶籽油中植物甾醇含量最高,微波预处理有利于提高植物甾醇含量;总酚含量为6.23-8.23 mg/kg,焙炒预处理对油茶籽油中多酚含量会产生负影响,总酚含量最高的是浸出法制得的油茶籽油。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预处理方式,加工方式对油茶籽油化学组成的影响更为显着。其次,通过研究加工工艺对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DPPH、FRAP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对抗氧化能力影响最大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焙炒压榨法制得的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最弱(4.42 h),浸出法最好(7.13 h);压榨法制得的油茶籽油极性组分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好为765.56μmol TE/kg;水酶法制得的油茶籽油FRAP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好为107.17μmol TE/kg;压榨法制得的油茶籽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好为60.11μmol TE/kg。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油茶籽油抗氧化能力与生育酚、总酚显着相关,这些酚类物质起到抗氧化作用;微波预处理对油茶籽油抗氧化能力的综合得分有益,微波浸出法是最佳的油茶籽油加工工艺。最后,以微波浸出法制备的油茶籽油为调和油基油,脂肪酸配比和基油含量最大为约束条件,利用Anaconda数学软件建立模型,确定满足不同人群所需的专用油配方,并通过检测生育酚、甾醇、角鲨烯等营养指标,验证三种不同人群专用油的品质。结果表明,婴幼儿专用调和油的配方为:油茶籽油30.3%、大豆油34.6%、玉米油6%、核桃油29.1%;孕妇专用调和油的配方为:油茶籽油32%、玉米油7.6%、红花籽油16.6%、DHA藻油21.1%、核桃油22.7%;老年人专用调和油的配方为:油茶籽油45.7%、核桃油18.8%、红花籽油15.3%、DHA藻油20.2%。三种专用调和油都具有油茶籽油的风味,脂肪酸配比与建模配比基本一致;酸值(0.19-0.43 mg/g)和过氧化值(8.4-8.9 mmol/kg)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氧化稳定性(6.33-7.79 h)和营养成分生育酚(222.75-234.12 mg/kg)、甾醇(1502.31-1600.45 mg/kg)及角鲨烯(127.87-116.25 mg/kg)含量均优于单品油茶籽油,是高品质的不同人群专用油。综上,本试验开发了以微波浸出法制备的油茶籽油为基油,理化指标良好、脂肪酸组成合理、营养成分丰富的不同人群专用油配方产品,为油茶籽油的开发及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

杨旭升[4](2020)在《沙棘果中脂溶性组分的提取及其组成分析》文中提出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属于胡颓子科(Elaeagnaceae)沙棘属(Hippophae L.)多年生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是沙棘主要产区,其中黑龙江省沙棘栽培面积最大。沙棘果中含有大量活性物质,如维生素、植物甾醇、黄酮类化合物和脂肪酸甘油酯等。国内外对沙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活性成分分离、鉴定及活性评价,对不同沙棘脂溶性特征化合物组成,特别是解冻和干燥过程中沙棘果中脂溶性化合物动态变化相关研究较少。由于一些沙棘外观形态相似,尤其是沙棘衍生产品,很难对其准确识别。因此,建立一种识别不同沙棘的量化分析方法,对其质量控制和溯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不同沙棘脂溶性组分提取及其组成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了沙棘脂溶性组分在解冻和干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同时,结合化合计量学,对不同沙棘果中的脂溶性组分进行了对比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考察微波辅助萃取(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MAE)法对沙棘果中提取脂溶性组分的影响发现,提取溶剂、助溶剂、微波功率、液料比、提取时间和底料的量均对脂肪酸含量有显着影响。同时,MAE法提取的脂肪酸含量百分比与索氏萃取(Soxhlet extraction,SE)法提取的相似。同时,与SE相比,MAE法提取物里的总酚、植物甾醇的含量相对较高。(2)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技术(GC-MS)对不同沙棘果中的主要脂溶性化合物进行了测定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将所测得沙棘样品分成了三组。(3)研究了不同解冻方式对冻结的沙棘果中脂溶性组分的影响。室温解冻、低温解冻和水浴解冻的沙棘果中所测的脂溶性化合物差异相对较小。随着超声功率(200-500W)的增加,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总酚、α-生育酚、β-谷甾醇、△5-燕麦甾醇、环阿屯醇和高根二醇含量增加显着。微波解冻时间在1-9min范围内,沙棘果中提取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总酚和α-生育酚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4)评估了 4种干燥方式对沙棘果油品质的影响。干燥处理后沙棘果油的过氧化值和碘值增加,酸价和皂化值没有显着变化,红绿值a*和黄蓝值b*均下降。真空冷冻干燥对于类胡萝卜素、总酚及生育酚影响程度很少,微波干燥可以提高沙棘果油中植物甾醇的含量,而不同干燥方式对沙棘果油脂肪酸含量百分比含量没有显着差异。(5)采用溶剂法提取沙棘果油脂,对其理化性质及其活性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法,能够直观的区分中国沙棘和中亚沙棘。

于坤[5](2020)在《内源性脂质伴随物对亚麻籽油及其纳米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亚麻籽油作为植物性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来源,具有改善膳食脂肪摄入平衡和机体健康状况的潜力。但亚麻籽油对氧化具有高度敏感性,且具有苦味、不溶于水,这严重限制了其应用途径。亚麻籽油中含有丰富的包括极性、非极性、双亲性等内源性脂质伴随物,能基于抗氧化和界面作用,改善纯油体系及其纳米乳液的环境稳定性。鉴于此,本论文课题通过低温压榨、微波预处理、流体萃取等五种工艺,制备得到了脂质伴随物具有显着差异的亚麻籽油,在进行结构表征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内源性脂类伴随物对油脂及其纳米乳液品质特性和稳定性的影响,试图揭示其关键物质基础,为优化亚麻籽油制取工艺、构建高稳定性纳米乳液体系和拓展在功能食品中的应用途径提供理论依据。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基于制油工艺的选择获得了内源性脂质伴随物具有显着差异的亚麻籽油。优化建立了冷榨(CP)、微波辅助冷榨(MPCP)、加速溶剂萃取(ASE)、超临界CO2萃取(SCO2E)、亚临界流体萃取(SFE)五种亚麻籽油制取工艺,结果表明不同制油工艺对油脂中内源性脂质伴随物存在特异性影响,其中ASE和MPCP亚麻籽油中生育酚、类胡萝卜素、叶绿素、黄酮、磷脂、环肽的含量相对较高。SFE亚麻籽油中植物甾醇总量较高(599.33 mg/100g),相比其他工艺增加了8.50-68.48%;SCO2E亚麻籽油中总酚和游离脂肪酸含量较高,相比其他工艺分别增加了7.77-68.53%和25.27-44.05%;以上结果表明,不同制油工艺对亚麻籽油中脂质伴随物的富集具有不同的作用,以ASE和MPCP整体富集效果较好。为下一步阐明油脂品质特性及其乳液稳定性的物质基础提供了关键素材。阐明了内源性脂质伴随物对亚麻籽油品质特性的影响。不同制油工艺亚麻籽油的氧化稳定性、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油水界面张力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内源性脂质伴随物是导致其产生差异的关键物质基础。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生育酚、谷甾醇、类胡萝卜素、叶绿素、黄酮、磷脂、环肽可提高亚麻籽油的氧化稳定性,而游离脂肪酸则会降低亚麻籽油的氧化稳定性。总酚和黄酮可提高亚麻籽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此外,生育酚、叶绿素和磷脂存在界面活性,能够吸附在油水界面从而降低界面张力,将对其消化特性和油脂乳化特性、胶束化能力产生显着影响。探究了内源性脂质伴随物对亚麻籽油纳米乳液物理和化学稳定性的影响。分别以吐温80(T80)和葵花籽磷脂(S90)稳定的纳米乳液体系为研究对象,实验结果表明,在S90乳液中,ASE和MPCP乳液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较好,CP、SFE乳液的化学稳定性较好。而SCO2E乳液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均较差。在T80乳液中,各乳液的物理稳定性均较好,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ASE和MPCP乳液的化学稳定性较好,而SCO2E乳液的化学稳定性较差。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具有界面活性的生育酚、磷脂、叶绿素可聚集在油水界面,增大乳液的初始电位,还可能发挥促乳化的作用,降低乳液初始粒径,进而提高乳液在贮藏期间的物理稳定性。植物甾醇、类胡萝卜素、黄酮、环肽可抑制脂质氢过氧化物的产生,提高乳液的氧化稳定性,而金属离子铁可促进脂质氢过氧物产生,对乳液氧化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高盼[6](2019)在《我国核桃油的组成特征及其抗氧化和降胆固醇功效评估》文中提出核桃油是我国主要的木本油脂之一,由于核桃种类丰富、品种繁多、种植区域广泛、生长环境各异、加工方式多样,导致我国核桃油化学组成变化大,核桃种类、产地追溯困难;核桃油是一种健康营养油脂,但缺乏有效的生物学评价方法,它的营养特点难以客观表达。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三大产区11个省份两大类24个品种35个核桃油样本的脂肪酸、甘油三酯组成及微量伴随物生育酚、植物甾醇、多酚等的组成特征,并通过抗氧化和降胆固醇的生物学评价方法,采用化学计量学的手段,系统评价了核桃种类、产地和加工方式的生物学效价,明确了影响生物学效价的组成特性和分子机制,初步建立起了一种以生物学评价为基础的核桃油加工新模式。主要内容如下:首先,系统比较了我国西南、西北和东部沿海三大产区薄皮核桃、铁核桃两大类香玲、鲁光等24个品种35个核桃油样品的脂肪酸、甘油三酯组成及生育酚、植物甾醇和多酚等微量伴随物含量。结果表明,西北产区的C18:2含量相对较高,其均值(64.26%)比西南和东部沿海产区分别高出2.35%和2.73%,东部沿海产区的LLLn、生育酚和多酚含量显着高于其他产区,LLLn均值(12.82%)比其他产区高出2.90%,总生育酚均值(814.41 mg/kg)比西南和西北产区分别高出57.19%和39.87%,多酚均值(20.83 mg/kg)分别高出59.77%和65.72%;西南产区的植物甾醇含量偏低,其均值(736.30mg/kg)比西北和东部沿海产区分别低了 41.61%和50.28%。所有样品中,山东鲁光核桃油的PUFA含量最高(78.51%),河北香玲核桃油(1042.13 mg/kg)的总生育酚含量最高,山东香玲核桃油的多酚含量(46.77 mg/kg)最高,陕西香玲核桃油的植物甾醇含量最高(1608.23 mg/kg),香玲是我国核桃油中微量伴随物含量最高的核桃品种。核桃种类比较分析发现,薄皮核桃油的C16:0(5.53-6.43%)含量显着高于铁核桃油(4.97-5.25%);C22:1(0.23-0.44%)是铁核桃油特有的脂肪酸,未见于薄皮核桃油中,可作为核桃种类追溯的检测指标。薄皮核桃油的生育酚(441.03-490.32 mg/kg)、多酚(44.78-64.61 mg/kg)、角鲨烯(4.41-5.21 mg/kg)和植物甾醇(1014.49-1211.40mg/kg)含量都显着高于铁核桃油,证明核桃种类是影响核桃油组成特性的重要因素。聚类分析表明,加工方式也会影响核桃油的组成特性。其次,为了研究加工方式对核桃油组成特性的影响,优选河北香玲薄皮核桃和新疆漾泡铁核桃,分别制备了焙烤压榨、亚临界萃取等5种不同加工方式的核桃油,检测其脂质得率,脂肪酸、甘油三酯组成及微量伴随物生育酚、多酚、植物甾醇和角鲨烯含量。结果表明,亚临界制取的薄皮核桃油(68.15%)和铁核桃油(63.44%)脂质得率最高,是脂质提取较好的加工方式;加工方式对核桃油的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组成影响很小;超临界萃取能提高铁核桃油的生育酚含量(474.19 mg/kg),焙烤压榨能显着提高铁核桃油的多酚含量(84.49 mg/kg),低温压榨铁核桃油的植物甾醇含量最高(1249.61 mg/kg),亚临界铁核桃油的角鲨烯含量最高(13.03 mg/kg)。焙烤压榨能提高薄皮核桃油的生育酚(411.09mg/kg)和多酚(42.61 mg/kg)含量,亚临界薄皮核桃油的植物甾醇含量最高(1065.12 mg/kg),浸出薄皮核桃油的角鲨烯含量最高(9.48 mg/kg)。再次,通过研究核桃油的氧化稳定性和DPPH、FRAP、ABTS和ORAC四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建立核桃油抗氧化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核桃油抗氧化能力与多酚,α-生育酚显着相关,这些酚类物质通过捕获羟基自由基(HO·)、烷氧自由基(RO·)和过氧自由基(ROO·),起到抗氧化作用;δ-生育酚与核桃油抗氧化能力呈负相关,δ-生育酚可能参与生育酚介导的过氧化反应,产生促氧化作用。核桃油的抗氧化评价符合Y=0.25(多酚)+0.24(α-生育酚)-0.21(δ-生育酚)+0.12(豆甾醇)-0.10(β-谷甾醇)-0.08(A5-燕麦甾醇),同时对多酚组成分析表明,核桃油中主要有glansreginin A、glansregininB、Di-HHDP葡萄糖和HHDP二甘醇葡萄糖等多酚类物质。基于模型评价发现,薄皮核桃油的抗氧化能力强于铁核桃油,焙烤压榨能显着提高核桃油中脂溶性酚类化合物的含量,是最佳的核桃油加工方式。最后,研究了核桃油对HepG2细胞的降胆固醇作用及机制,明确了主要微量伴随物对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建立了核桃油降胆固醇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核桃油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基因HMGCR、CYP51和SREBP-2的表达,促进胆固醇逆转运基因ABCG1的表达,显着降低了 TC和TG的含量(p<0.05),起到降胆固醇的作用。核桃油中生育酚,多酚,角鲨烯和植物甾醇都具有降胆固醇功效,其最佳作用浓度:α-生育酚为5μg/mL,γ-生育酚为10μg/mL,δ-生育酚为2.5 μg/mL,多酚为12.5 μg/L,角鲨烯为40μg/mL,植物甾醇为10 μg/mL。核桃油降胆固醇评价符合Y=0.43(豆甾醇)-0.26(C16:0)-0.18(POL)+0.07(菜油甾醇)+0.06(多酚),影响核桃油降胆固醇的关键物质是豆甾醇,豆甾醇可调节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起到降胆固醇的目的。基于降胆固醇模型评价发现,亚临界萃取是适宜的薄皮核桃油加工方式,低温压榨是适宜的铁核桃油加工方式。综上,本文对我国核桃油进行了系统调研和综合评价,通过核桃种类和品种筛选、工艺优选、功效评估,提出了我国核桃油基于生物学评价的加工方案,初步建立了以抗氧化能力和降胆固醇功效为基础的核桃油加工新模式,为实现品质和功能导向的优质核桃油生产提供了指导依据。

石婷[7](2018)在《核磁共振技术用于茶油品质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我国特属茶油为研究对象,系统地评价了茶油品质。采用核磁共振(NMR)技术与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以及偏最小二乘(PLS)等功能强大的化学计量学方法相结合,以氧化稳定性、氧化程度、储存历史、营养品质、掺伪程度等为评价指标,最终建立了一个基于NMR技术的茶油品质快速分析模型及技术体系。主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对江西产地茶油的理化品质进行了分析,包括酸值、紫外吸光度、诱导时间、14种脂肪酸、α-生育酚、多酚、角鲨烯和4种甾醇。所有茶油酸值与脂肪酸组成均在国标范围内,其中主要脂肪酸有油酸(C18:1)、亚油酸(C18:2)以及棕榈酸(C16:0),含量分别为79.59%、7.99%和8.54%。除了甘油三酯,茶油中还存在一些微量化合物,如角鲨烯、甾醇、α-生育酚和多酚。角鲨烯和甾醇作为茶油中非皂化物含量最大的一部分,可作为区分不同植物油的特征指标。其中角鲨烯在橄榄油中含量最高(4536.31 mg/kg),β-谷甾醇在玉米油中含量最高(5181.92 mg/kg),菜籽甾醇和菜油甾醇在菜籽油中含量中最高,分别为4696.86mg/kg和704.57mg/kg,而豆甾醇在大豆油中含量最高(405.98 mg/kg)。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α-生育酚对提高茶油的氧化稳定性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基于温度与油脂货架寿命系数的关系,利用诱导时间外推出实验中茶油以及调和茶油的预期货架寿命分别为2个月以及4个月,与实际贮藏时间相符。由于本实验所选油样大多为精炼油,多酚含量低于LST6119-2007中的检测限。(2)建立了1H NMR以及α-生育酚结合PLS对茶油氧化稳定性的预测模型。采用未经预处理(NO)、自标度化(UV)、pareto标度化(Par)以及中值标度化(Ctr)等四种不同的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PLS模型,基于最小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值选取最佳主因子数。其中UV作为前处理方法时,R2最高,且训练集均方根误差(RMSEE)和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MSEP)值最小,模型最好。此外,根据PLS模型中VIP(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值得分图筛选出了6个VIP(29)1的变量,且基于筛选出的4个输入变量建立的PLS模型预测能力较佳。(3)基于1H NMR对茶油氧化程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氧化产物信号(10-8 ppm)、不饱和脂肪酸(USFA)信号(5.42-5.29 ppm)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SA)信号(2.79-2.70 ppm)可作为茶油氧化的特征信号。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植物油中氧化产物信号逐渐增强,而不饱和脂肪酸信号强度逐渐降低。且在氧化过程中不同脂肪酸变化具有很大差异,氧化顺序为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29)单不饱和脂肪酸(MUSA)(29)饱和脂肪酸(SFA)。(4)建立了NMR结合动力学方程对茶油货架期的预测模型。通过31P NMR和1H NMR均能检测到不同植物油中的1,2-甘油二酯(1,2-DGs)和1,3-甘油二酯(1,3-DGs)。结合动力学分析可知,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毛茶油和特级初榨橄榄油的D值(1,2-DGs/总DGs)呈规律性减小。31P NMR结合动力学方程能准确预测茶油货架期,其动力学方程的相关系数(R2)达到0.97782。同样,1H NMR结合动力学方程也能达到类似的预测效果,其R2为0.96223。(5)建立了1H NMR结合PLS对茶油营养品质指标的预测模型。基于最小RMSECV值选取最佳主因子数,分析了四种不同的预处理方法(NO、UV、Par和Ctr)对PLS模型的影响。基于R2、RMSEE、RMSEP值等指标可以看出:C18:2、TFA、MUFA和PUFA的最佳预处理方法为NO,此时RMSEP值最低;UV作为预处理方法可以使C16:0和SFA预测模型较好;C18:0和C18:3含量预测模型中,通过Par预处理方法,可以使RMSEE和RMSEP值最小;C18:1和USFA在Ctr标度化方法下模型较好,此时R2较高,RMSEE和RMSEP值最小。在甾醇含量预测模型中,菜籽甾醇、菜油甾醇模型、豆甾醇和β-谷甾醇的最佳预处理方法分别为Par、NO、UV和Par。此外,基于VIP值进一步分析了输入变量个数对模型的影响。筛选部分变量虽能简化PLS模型,但R2值降低,RMSEE和RMSEP值增大,模型效果变差,说明基于1H NMR谱图挑选出的15个变量对PLS模型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在预测α-生育酚含量时,R2最高只有0.5945,PLS模型还有待改善。(6)建立了1H NMR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茶油掺假的预测模型。通过1H NMR指纹图谱可以看出茶油、玉米油、葵花籽油以及菜籽油的在主要成分甘油三酯以及微量成分甘油二酯、角鲨烯和甾醇信号强度上的差异。当将15个挑选出来的1H NMR信号作为输入变量时,纯茶油和掺伪茶油在PCA得分图上有较好的区分,但由于掺伪油的差异较小,PCA对掺伪茶油的识别较差。然而这些差异可以通过OPLS-DA反映出来,且该模型对掺伪油的判别准确率达到90%以上。除此之外,进一步应用PLS预测掺伪量。通过VIP得分图筛选出少于6个潜在的重要变量,将其作为输入变量得到的PLS模型R2(29)0.99,RMSEE和RMSEP接近于0,显示出更高的准确性。并且经过10个样品的外部检验进一步证实了该方法的快速和准确性。

田潇潇[8](2018)在《茶油主要营养成分分析与质量评价》文中认为茶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因其产量有限,导致售价较高。市场上存在利用其他廉价食用植物油掺假、冒充,以次充好的现象。本文通过不同植物油中甘油三酯组成结合植物甾醇类物质的分布情况,区分茶油、橄榄油和其他植物油,以防掺假。通过测定不同油茶物种及品种果实中含油率、脂肪酸和微量营养成分(α-生育酚、角鲨烯、β-谷甾醇、总酚),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建立了茶油质量综合评价体系。1、采用非水反相液相色谱一蒸发光散射检测方法(NARP-HPLC-ELSD)建立了甘油三酯的分析方法。色谱条件如下:InsertsilODS-PC18色谱柱(4.6mm×250 mm,5μm);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二氯甲烷;柱温:30℃;流速:1.5mL/min;进样量:10μL;流动相洗脱条件:0~40min,30%~70%B;40~40.1min,30%B;40.1~45min,30%B。ELSD条件:漂移管温度:55℃;气体流速:1.5L/min;增益:1。2、采用NARP-HPLC-ELSD分析了茶油、橄榄油、香榧油、大豆油、核桃油、山核桃油、茶叶籽油、油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10种不同植物油中甘油三酯的组成。结果表明,检测出 LLnLn、LLLn、LLL、PLLn、LLO、LLP、LOO、POL、PPL、OOO+OOP、POP、SOO共13种甘油三酯。茶油和橄榄油的当量碳数(ECN)42/48比值均低于0.50%,与其他植物油差异显着。3、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不同植物油中的甾醇类物质,作为在甘油三酯基础上掺伪鉴别茶油和其他植物油(尤其是果渣橄榄油)的辅助方法。茶油中前两个目标峰峰面积大于90.00%,而在橄榄油中低于1.00%,以此鉴别茶油和橄榄油。4、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腾冲红花油茶、毛蕊山茶、多齿红山茶、普通油茶、茶梨、浙江红花油茶、小果油茶、香花油茶、广宁红花油茶、博白大果油茶、陆川油茶11个不同油茶物种果实和20个不同普通油茶长林系列品种3、4、8、11、18、20、21、22、23、24、26、27、40、51、53、56、59、61、166、180 号果实中含油率、脂肪酸和微量营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评价排名与其含油率不一致;各物种中浙江红花油茶含油率最高,而其综合排名最低,小果油茶综合表现较优,而其含油率排名第8;各品种中53号、22号、24号和56号综合表现较优。在油茶选育过程中,除考虑含油率,也应结合其微量营养成分进行综合评判。通过甘油三酯组成成分的检测,以区分茶油与其他植物油;利用植物甾醇成分分析,以区分茶油和果渣橄榄油,为茶油鉴别真伪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建立了茶油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孙永燕[9](2018)在《注射用茶籽油制备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茶籽油以油酸为主要脂肪酸,营养价值高,是一种天然、绿色食用植物油,被普遍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行业。本文以冷压榨一级茶籽油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子蒸馏、碱法脱酸等操作工艺降低茶籽油酸值和过氧化值,制备注射用茶籽油。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茶籽油的主要质量指标为:吸光度(270nm)0.038,酸值0.338mgKOH/g,过氧化值3.418 mmol/kg,皂化值188.220 mgKOH/g,不皂化物值0.527%。酸值0.338 mgKOH/g>0.1 mgKOH/g,过氧化值3.418mmol/kg>2.5 mmol/kg,不符合国内外药典中注射用油标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研究发现,在茶籽油不皂化物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α-香树酯醇,羊毛甾醇,含量分别为35.71%,24.16%。对茶籽油中的生物活性成分进行了定量。生育酚主要包含α-生育酚,β-生育酚。其中α-生育酚6.68 mg/100g,β-生育酚0.0028 mg/100g。植物甾醇主要由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组成。其中菜油甾醇2.05 mg/100g,豆甾醇 10.20 mg/100g,β-谷甾醇 33.44 mg/100g。角鲨烯 21.71 mg/100g。(2)分子蒸馏工艺降低茶籽油酸值和过氧化值的研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出分子蒸馏脱酸的最佳工艺组合为:蒸馏温度160℃,进料速率0.5mL/min,刮膜转速200r/min。分子蒸馏降低过氧化值的最佳工艺组合为:蒸馏温度200℃,进料速度0.5 mL/min,搅拌速度200 r/min。在此条件下,酸值为0.18 mg/g,过氧化值为0.52 mmol/kg。(3)碱法脱酸对茶籽油脱酸工艺的研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出碱法脱酸最佳工艺条件为超碱量0.1%,碱炼温度50℃,碱炼时间3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酸值为0.05mg/g,碱炼得率为70%,过氧化值为0.52mmol/kg。(4)注射用茶籽油的主要质量指标为:吸光度(270nm)0.013,酸值0.045 mgKOH/g,过氧化值 0.517 mmol/kg,皂化值 182.330 mgKOH/g,不皂化物值 0.302%。各项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版)》中关于注射用油的标准要求。注射用茶籽油含有0.302%的不皂化物。对注射用茶籽油中的生物活性成分进行了定量。生育酚主要包含α-生育酚,β-生育酚。其中α-生育酚3.52mg/100g,β-生育酚0.002mg/100g。植物甾醇主要由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组成。其中菜油甾醇1.38 mg/100g,豆甾醇 4.95 mg/100g,β-谷甾醇 11.55 mg/100g。角鲨烯 5.33 mg/100g。

刘国艳[10](2017)在《茶叶籽油生理活性成分分析及极性伴随物研究》文中提出茶叶籽油(Camellia Sinensis O Ktze.)是由茶叶籽制得的一种新资源油脂,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茶叶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但其耐贮藏,毛油室温下可贮藏1-2年。与传统食用植物油相比,国内外对茶叶籽油尚未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本论文以国内9个不同茶叶主产区优势品种的茶叶籽为原料制备茶叶籽油,研究茶叶籽油生理活性成分地区间的差异及特征;对茶叶籽油极性伴随物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采用化学抗氧化试验、细胞试验和动物试验全面研究茶叶籽油极性伴随物的体内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恒温加速氧化试验和煎炸试验,探讨茶叶籽油极性伴随物对茶叶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明确茶叶籽油具有强氧化稳定性的机理,为茶叶籽油适度精炼提供理论依据。首先,对各地区茶叶籽油的生理活性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茶叶籽油中亚油酸含量(20.23%-28.23%)高于其它常见食用植物油,总酚含量为202.12-530.08 mg/kg,VE含量为382.34-685.52 mg/kg,总甾醇含量为2290.7-5710.4 mg/kg,不同地区茶叶籽油共检测出194种挥发性成分。对不同地区茶叶籽油生理活性成分含量进行差异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茶叶籽油品质存在明显差异,利用茶叶籽油生理活性成分含量之间的差异作为鉴别指标,区分茶叶籽油的来源是切实可行的。四川、贵州和云南3个地区的茶叶籽油活性物质最丰富,品质较优。然后,采用大孔树脂AB-8结合Prep-HPLC对茶叶籽油中的极性伴随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HPLC、HRMS、NMR对各收集组分结构进行鉴定。共鉴定出4种化合物,分别为咖啡因、柚皮素-7-O-[β-D-吡喃木糖基(1→6)][β-D-葡萄糖基(1→3)-α-L-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柚皮素-7-O-β-D-吡喃木糖基(1→6)-β-D-葡萄糖苷及柚皮素-7-O-β-D-葡萄糖基(1→3)-α-L-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采用DPPH、ABTS、β-胡萝卜素漂白、FRAP、超氧阴离子清除和羟自由基清除等试验对9个地区茶叶籽油极性伴随物及四种极性伴随物单体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茶叶籽油极性伴随物具有良好的质子和电子转移能力,表现出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由于总酚含量不同,9个地区茶叶籽油抗氧化活性存在显着差异(p<0.05),抗氧化活性随着极性伴随物浓度增加而增强;四种极性伴随物单体的抗氧化活性为:柚皮素-7-O-β-D-吡喃木糖基(1→6)-β-D-葡萄糖苷>柚皮素-7-O-β-D-葡萄糖基(1→3)-α-L-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咖啡因>柚皮素-7-O-[β-D-吡喃木糖基(1→6)][β-D-葡萄糖基(1→3)-α-L-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采用CAA法研究茶叶籽油极性伴随物和四种极性伴随物单体的细胞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茶叶籽油极性伴随物和四种极性伴随物单体均能显着降低细胞内荧光强度,降低活性氧的水平,具有明显的的抗氧化作用,且抗氧化作用随着极性伴随物浓度增大而增强;四种极性伴随物单体的细胞抗氧化活性为:柚皮素-7-O-β-D-吡喃木糖基(1→6)-β-D-葡萄糖苷>柚皮素-7-O-β-D-葡萄糖基(1→3)-α-L-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咖啡因>柚皮素-7-O-[β-D-吡喃木糖基(1→6)][β-D-葡萄糖基(1→3)-α-L-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采用D-半乳糖诱导小鼠衰老模型分析茶叶籽油极性伴随物的体内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茶叶籽油极性伴随物对小鼠脏器氧化损伤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提高衰老小鼠心脏、肝脏和脑组织中T-AOC、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有效保护小鼠各组织器官,且这种保护作用随剂量增加作用增强,表明茶叶籽极性伴随物具有较强的体内抗氧化活性。通过加速氧化试验,探讨茶叶籽油极性伴随物对油脂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研究极性伴随物和VE对茶叶籽油氧化稳定性的贡献及相互作用。加速氧化过程中,各样品组氧化指标的上升趋势:猪油>猪油+VE>猪油+极性伴随物>猪油+VE+极性伴随物,说明茶叶籽油极性伴随物和VE都能大幅度延缓猪油的氧化酸败,且茶叶籽油极性伴随物的抗氧化效果优于VE。相互作用分析结果表明,在恒温加速氧化过程中,茶叶籽油极性伴随物与VE呈协同作用。最后,采用煎炸试验研究茶叶籽油极性伴随物对茶叶籽油煎炸稳定性的影响。在煎炸过程中,极性伴随物和VE的含量均明显降低,且与各氧化指标呈显着负相关,表明极性伴随物和VE在煎炸过程中可有效抑制油脂的高温氧化劣变。各组样品的氧化稳定性为:添加极性伴随物和VE的茶叶籽精炼油>添加极性伴随物茶叶籽精炼油>添加VE茶叶籽精炼油,说明茶叶籽油极性伴随物抑制油脂的高温氧化效果优于VE。经相互作用分析,极性伴随物和VE在高温煎炸过程中表现为拮抗作用。

二、橄榄油脂肪醇、角鲨烯、α-生育酚和甾醇的测定:不可皂化部分硅烷化处理后气相色谱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橄榄油脂肪醇、角鲨烯、α-生育酚和甾醇的测定:不可皂化部分硅烷化处理后气相色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栀子果油和西红花苷的提取及Pickering乳液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符号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栀子研究概况
        1.1.1 栀子果油
        1.1.2 栀子果中的活性成分
        1.1.3 提取回收工艺
        1.1.4 西红花苷生理活性
    1.2 Pickering乳液
        1.2.1 Pickering乳液简介
        1.2.2 高内相Pickering乳液
        1.2.3 蛋白质基Pickering乳液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超声辅助绿色溶剂提取栀子果油的生物活性成分及抗氧化评价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主要试剂
        2.2.3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超声辅助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醇提取栀子果油
        2.3.2 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
        2.3.3 脂肪酸组成分析
        2.3.4 酚酸含量测定
        2.3.5 西红花素/苷成分分析及含量测定
        2.3.6 生育酚含量测定
        2.3.7 甾醇成分分析及含量测定
        2.3.8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得油率
        2.4.2 不同有机溶剂提取栀子果油及其副产物自由基清除能力
        2.4.3 生物活性成分分析
        2.4.4 栀子果油组分中活性成分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天然低共溶溶剂(NADESs)提取西红花苷工艺优化及性质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天然低共熔溶剂的合成
        3.3.2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栀子果提取物中西红花酸/苷的含量
        3.3.3 三元NADESs溶剂的优化
        3.3.4 单因素实验
        3.3.5 表面张力测定
        3.3.6 尼罗红法测定溶剂极性
        3.3.7 电导率及p H测定
        3.3.8 黏度测定
        3.3.9 提取动力学
        3.3.10 AB-8/S8 树脂回收西红花酸/苷
        3.3.11 扫描式电子显微镜
        3.3.12 红外光谱分析
        3.3.13 西红花素/苷成分分析及含量测定
        3.3.14 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
        3.3.15 p BR322 质粒扩增
        3.3.16 DNA损伤修复实验
        3.3.17 数据处理与分析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物理性质对NADESs提取西红花苷/酸得率的影响
        3.4.2 单因素实验
        3.4.3 扫描式电子显微镜
        3.4.4 提取动力学
        3.4.5 红外光谱分析
        3.4.6 西红花素/苷成分分析及含量测定
        3.4.7 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
        3.4.8 DNA损伤修复实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rocinⅠ-BSA复合粒子构建及基于该粒子稳定的Pickering乳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主要试剂
        4.2.3 主要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西红花苷Ⅰ-牛血清蛋白(BC)复合粒子的制备
        4.3.2 粒径、Zeta电位
        4.3.3 复合粒子蛋白表面疏水性
        4.3.4 三相接触角测量
        4.3.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4.3.6 乳浊液的制备
        4.3.7 外观、粒径、激光共聚焦
        4.3.8 乳液稳定分析仪测定
        4.3.9 数据处理与分析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复合粒子(BC)的p H稳定性
        4.4.2 复合粒子蛋白表面疏水性
        4.4.3 红外光谱分析
        4.4.4 复合粒子三相接触角
        4.4.5 Pickering乳外观、激光共聚焦
        4.4.6 Pickering乳稳定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rocinⅠ-BSA复合粒子制备高内相Pickering乳液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主要试剂
        5.2.3 主要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BC复合粒子稳定的高内相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5.3.2 高内相Pickering乳液外观、激光共聚焦
        5.3.3 高内相Pickering乳液稳定分析仪测定
        5.3.4 高内相Pickering乳液流变学测定
        5.3.5 高内相Pickering乳液色度稳定性、抗氧化稳定性测定
        5.3.6 数据处理与分析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高内相Pickering乳液外观、激光共聚焦
        5.4.2 高内相Pickering乳液稳定性分析
        5.4.3 高内相Pickering乳液流变学分析
        5.4.4 高内相Pickering乳液色度稳定性、抗氧化稳定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3)制油工艺对油茶籽油营养品质的影响及几种专用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油茶籽的发展及制油工艺现状
        1.1.1 油茶籽及油茶籽油
        1.1.2 我国油茶籽加工工艺研究现状
    1.2 油茶籽油的组成特征研究
        1.2.1 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
        1.2.2 多酚
        1.2.3 生育酚
        1.2.4 植物甾醇
        1.2.5 角鲨烯
    1.3 油茶籽油的功能特性研究
        1.3.1 油茶籽油与抗氧化
        1.3.2 油茶籽油的营养功效
    1.4 以油茶籽油为基油的调和油发展现状
    1.5 婴幼儿、孕妇、老年人调和油的研究现状
        1.5.1 婴幼儿调和油研究现状
        1.5.2 孕妇调和油研究现状
        1.5.3 老年人调和油研究现状
    1.6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1.6.1 课题意义
        1.6.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加工工艺对油茶籽油化学组成的研究
    2.1 试验材料与设备
        2.1.1 主要试验材料
        2.1.2 主要试验试剂
        2.1.3 主要试验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脂质提取
        2.2.2 基本理化指标的测定
        2.2.3 脂肪酸的测定
        2.2.4 生育酚的测定
        2.2.5 植物甾醇的测定
        2.2.6 角鲨烯的测定
        2.2.7 总酚的测定
        2.2.8 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加工工艺制备油茶籽油脂质得率的比较
        2.3.2 不同加工工艺对油茶籽油的理化性质的比较
        2.3.3 不同加工工艺制备油茶籽油脂肪酸的比较
        2.3.4 不同加工工艺制备油茶籽油生育酚的比较
        2.3.5 不同加工工艺制备油茶籽油植物甾醇的比较
        2.3.6 不同加工工艺制备油茶籽油角鲨烯的比较
        2.3.7 不同加工工艺制备油茶籽油总酚的比较
        2.3.8 分层聚类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加工工艺对油茶籽油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3.1 试验材料与设备
        3.1.1 主要试验材料
        3.1.2 主要试验试剂
        3.1.3 主要试验仪器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氧化稳定性的测定
        3.2.2 清除自由基测定样品制备
        3.2.3 DPPH法的测定
        3.2.4 FRAP法的测定
        3.2.5 ABTS法的测定
        3.2.6 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加工工艺对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的比较
        3.3.2 不同加工工艺对油茶籽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比较
        3.3.3 不同加工工艺对油茶籽油FRAP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比较
        3.3.4 不同加工工艺对油茶籽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比较
        3.3.5 主成分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人群调和油配方研究及营养成分分析
    4.1 试验材料与设备
        4.1.1 主要试验材料
        4.1.2 主要试验试剂
        4.1.3 主要试验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十种原料油脂肪酸成分的测定
        4.2.2 婴幼儿、孕妇、老年人调和油的调配方案
        4.2.3 调和油的制备工艺
        4.2.4 调和油营养成分的测定
        4.2.5 调和油氧化稳定性的测定
        4.2.6 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十种原料油脂肪酸成分的结果
        4.3.2 婴幼儿、孕妇、老年人调和油的配方
        4.3.3 婴幼儿、孕妇、老年人调和油基本理化性质
        4.3.4 婴幼儿、孕妇、老年人调和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4.3.5 婴幼儿、孕妇、老年人专用调和油营养成分的试验结果
        4.3.6 婴幼儿、孕妇、老年人专用调和油氧化稳定性的试验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沙棘果中脂溶性组分的提取及其组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文献综述
        1.1.1 沙棘资源及其利用价值研究概况
        1.1.2 水果中的脂溶性的提取及其分析方法
        1.1.3 沙棘果中脂溶性组分的研究现状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立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2.3 研究路线图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微波辅助提取
        2.3.2 不同解冻方法处理
        2.3.3 不同干燥方法处理
        2.3.4 脂溶性组分提取
        2.3.5 分析测定方法
        2.3.6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微波辅助提取沙棘果中脂溶性组分及其脂肪酸分析
        3.1.1 不同提取溶剂对沙棘脂溶性组分的影响
        3.1.2 助溶剂对沙棘脂溶性组分的影响
        3.1.3 液料比对沙棘脂溶性组分的影响
        3.1.4 微波功率对沙棘脂溶性组分的影响
        3.1.5 提取时间对沙棘脂溶性组分的影响
        3.1.6 底物的量对沙棘脂溶性组分的影响
        3.1.7 响应面优化
        3.1.8 不同提取法对比
    3.2 不同沙棘果中脂溶性组分分析
        3.2.1 脂肪酸分析
        3.2.2 植物甾醇分析
        3.2.3 主成分分析
    3.3 不同解冻方式对沙棘果中脂溶性组分的影响
        3.3.1 不同解冻方式对沙棘果油量的影响
        3.3.2 不同解冻方式对沙棘果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3.3.3 不同解冻方式对沙棘果中总酚含量的影响
        3.3.4 不同解冻方式对沙棘果中维生素E含量的影响
        3.3.5 不同解冻方式对沙棘果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3.3.6 不同解冻方式对沙棘果中植物甾醇含量的影响
    3.4 不同干燥方式对沙棘果中脂溶性组分的影响
        3.4.1 不同热风干燥温度对沙棘果干燥特性的影响
        3.4.2 不同干燥方式对沙棘脂溶性组分理化性质的影响
        3.4.3 不同干燥方式对沙棘果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3.4.4 不同干燥方式对沙棘果中不皂化物含量的影响
    3.5 中国沙棘和中亚沙棘果中脂溶性组分分析
        3.5.1 理化特性
        3.5.2 脂肪酸分析
        3.5.3 不皂化物分析
        3.5.4 主成分分析
4 讨论
    4.1 微波辅助提取沙棘脂溶性组分及其脂肪酸分析
    4.2 不同沙棘果中脂溶性组分分析
    4.3 不同解冻方式对沙棘果中脂溶性组分的影响
    4.4 不同干燥方式对沙棘果中脂溶性组分的影响
    4.5 中国沙棘和中亚沙棘果中脂溶性组分分析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内源性脂质伴随物对亚麻籽油及其纳米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脂质伴随物的概述
    1.2 脂质伴随物的种类
        1.2.1 极性脂质伴随物
        1.2.2 非极性脂质伴随物
        1.2.3 双亲性脂质伴随物
        1.2.4 其他脂质伴随物
    1.3 脂质伴随物对油脂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1.3.1 极性脂质伴随物
        1.3.2 非极性脂质伴随物
        1.3.3 双亲性脂质伴随物
        1.3.4 其他脂质伴随物
    1.4 脂质伴随物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1.4.1 极性脂质伴随物
        1.4.2 非极性脂质伴随物
        1.4.3 双亲性脂质伴随物
        1.4.4 其他脂质伴随物
    1.5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章 制油工艺对亚麻籽油内源性脂质伴随物的影响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及试剂
        2.2.2 仪器和设备
        2.2.3 不同工艺亚麻籽油的制取
        2.2.4 亚麻籽油基本理化指标的测定
        2.2.5 亚麻籽油脂肪酸组成及甘三酯构型的测定
        2.2.6 亚麻籽油中内源性脂质伴随物的测定
        2.2.7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制油工艺对亚麻籽油基本理化指标的影响
        2.3.2 制油工艺对亚麻籽油脂肪酸组成及甘油三酯构型的影响
        2.3.3 制油工艺对亚麻籽油中非极性脂质伴随物的影响
        2.3.4 制油工艺对亚麻籽油中极性脂质伴随物的影响
        2.3.5 制油工艺对亚麻籽油中双亲性脂质伴随物的影响
        2.3.6 制油工艺对亚麻籽油中其他脂质伴随物的影响
        2.3.7 不同制油工艺亚麻籽油中内源性脂质伴随物的热图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内源性脂质伴随物对亚麻籽油品质的影响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及试剂
        3.2.2 仪器和设备
        3.2.3 氧化诱导时间的测定
        3.2.4 氧化起始温度的测定
        3.2.5 体外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3.2.6 粘度的测定
        3.2.7 油-水界面张力的测定
        3.2.8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氧化诱导时间
        3.3.2 氧化起始温度
        3.3.3 体外抗氧化活性
        3.3.4 粘度
        3.3.5 油-水界面张力
        3.3.6 相关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脂质伴随物对亚麻籽油纳米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及试剂
        4.2.2 仪器和设备
        4.2.3 亚麻籽油纳米乳液的制备
        4.2.4 纳米乳液储藏过程中粒径电位测定
        4.2.5 纳米乳液储藏过程形貌测定
        4.2.6 纳米乳液储藏过程中热力学稳定性测定
        4.2.7 乳化剂-水界面张力测定
        4.2.8 纳米乳液储藏过程中氧化产物测定
        4.2.9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亚麻籽油纳米乳液物理稳定性分析
        4.3.2 亚麻籽油纳米乳液化学稳定性分析
        4.3.3 油-乳化剂界面张力分析
        4.3.4 内源性脂质伴随物与纳米乳液各性质相关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本文总结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我国核桃油的组成特征及其抗氧化和降胆固醇功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核桃和核桃油的发展现状
        1.1.1 我国核桃发展概况与问题
        1.1.2 我国核桃油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1.2 核桃油组成特征研究
        1.2.1 核桃油的脂肪酸组成
        1.2.2 核桃油的微量伴随物组成
    1.3 核桃油功能特性研究
        1.3.1 核桃油与抗氧化
        1.3.2 核桃油的营养功效
        1.3.3 核桃油与健脑
        1.3.4 核桃、核桃油与心血管疾病
        1.3.5 核桃油降胆固醇研究的意义
    1.4 胆固醇代谢的调节机制
        1.4.1 胆固醇的代谢途径
        1.4.2 胆固醇代谢的主要调节因子
    1.5 化学计量学在食品研究中的应用
        1.5.1 化学模式识别分析
        1.5.2 多元校正分析
    1.6 研究背景及意义
        1.6.1 课题来源
        1.6.2 课题意义
    1.7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我国核桃油组成特性的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脂肪酸的测定
        2.3.2 甘油三酯的测定
        2.3.3 生育酚的测定
        2.3.4 植物甾醇和角鲨烯的测定
        2.3.5 多酚的测定
        2.3.6 核桃油制备
        2.3.7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我国核桃油主要脂肪酸组成的差异
        2.4.2 我国核桃油甘油三酯组成的差异
        2.4.3 我国核桃油主要微量伴随物含量的差异
        2.4.4 分层聚类分析
        2.4.5 核桃种类对核桃油组成特性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核桃油组成特性的加工方式优选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脂质提取与得率
        3.3.2 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测定
        3.3.3 微量伴随物的测定
        3.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加工方式对核桃油得率的影响
        3.4.2 加工方式对铁核桃油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组成的影响
        3.4.3 加工方式对薄皮核桃油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
        3.4.4 加工方式对铁核桃油微量伴随物含量的影响
        3.4.5 加工方式对薄皮核桃油微量伴随物含量的影响
        3.4.6 不同加工方式核桃油的因子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核桃油抗氧化能力的多元校正评价模型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试剂
        4.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氧化稳定性的测定
        4.3.2 清除自由基测定样品制备
        4.3.3 DPPH法的测定
        4.3.4 FRAP法的测定
        4.3.5 ABTS法的测定
        4.3.6 ORAC法的测定
        4.3.7 多酚的鉴定
        4.3.8 数据处理与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核桃种类对核桃油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4.2 加工方式对铁核桃油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4.3 加工方式对薄皮核桃油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4.4 基于多元校正建立核桃油抗氧化评价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核桃油的降胆固醇作用机制及其回归评价模型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试剂
        5.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HepG2细胞培养
        5.3.2 微量伴随物样品制备与分析
        5.3.3 HepG2细胞毒性检测
        5.3.4 总胆固醇和总甘油三酯的测定
        5.3.5 PCR检测
        5.3.6 数据处理与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核桃油对HepG2细胞活力的影响
        5.4.2 核桃油对HepG2细胞TC和TG的影响
        5.4.3 核桃油对HepG2细胞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5.4.4 微量伴随物对核桃油降胆固醇功效的验证
        5.4.5 基于回归分析建立核桃油降胆固醇评价模型
    5.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2 我国35种核桃油的组成特性

(7)核磁共振技术用于茶油品质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3 核磁共振技术在茶油品质评价中的应用
        1.3.1 茶油氧化稳定性的评价
        1.3.2 茶油氧化程度的监测
        1.3.3 茶油储存历史的检测
        1.3.4 茶油营养品质的测定
        1.3.5 茶油掺伪测定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性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4.4 研究的创新性
第2章 茶油理化性质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原料与试剂
        2.2.2 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酸值的测定
        2.3.2 紫外吸光度的测定
        2.3.3 诱导时间的测定
        2.3.4 货架期预测
        2.3.5 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2.3.6 角鲨烯和甾醇含量的测定
        2.3.7 α-生育酚含量的测定
        2.3.8 多酚含量的测定
        2.3.9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茶油品质与氧化稳定性分析
        2.4.2 茶油货架期的预测
        2.4.3 角鲨烯和甾醇含量分析
        2.4.3.1 色谱条件的优化
        2.4.3.2 标准曲线、检测限和定量限
        2.4.3.3 回收率和精密度试验
        2.4.3.4 实际样品测定
        2.4.4 多酚含量分析
        2.4.4.1 标准曲线
        2.4.4.2 实际样品测定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1HNMR以及α-生育酚结合PLS对茶油氧化稳定性的预测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原料与试剂
        3.2.2 仪器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诱导时间的测定
        3.3.2 α-生育酚含量的测定
        3.3.3 ~1HNMR测定
        3.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氧化稳定性分析
        3.4.2 ~1HNMR分析
        3.4.3 ~1HNMR以及α-生育酚结合PLS对茶油氧化稳定性的预测
        3.4.3.1 主因子数对PLS模型的影响
        3.4.3.2 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对PLS模型的影响
        3.4.3.3 变量个数对PLS模型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1HNMR对茶油氧化程度的检测
    4.1 引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原料与试剂
        4.2.2 仪器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1HNMR测定
        4.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1HNMR分析
        4.4.2 动力学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NMR结合动力学分析对茶油储存历史的预测
    5.1 引言
    5.2 材料与设备
        5.2.1 原料与试剂
        5.2.2 仪器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31)PNMR测定
        5.3.2 ~1HNMR测定
        5.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31)PNMR分析
        5.4.2 ~1HNMR分析
        5.4.3 动力学模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1HNMR结合PLS对茶油营养品质指标的预测
    6.1 引言
    6.2 材料与设备
        6.2.1 原料与试剂
        6.2.2 仪器设备
    6.3 实验方法
        6.3.1 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6.3.2 甾醇含量的测定
        6.3.3 α-生育酚含量的测定
        6.3.4 ~1HNMR测定
        6.3.5 数据处理与分析
    6.4 结果与讨论
        6.4.1 营养品质指标分析
        6.4.2 ~1HNMR分析
        6.4.3 ~1HNMR结合PLS对茶油脂肪酸含量的预测
        6.4.4 ~1HNMR结合PLS对甾醇含量的预测
        6.4.4.1 PLS模型主因子数的选择
        6.4.4.2 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对PLS模型的影响
        6.4.4.3 变量个数对PLS模型的影响
        6.4.5 ~1HNMR结合PLS对茶油α-生育酚含量的预测
        6.4.5.1 PLS模型主因子数的选择
        6.4.5.2 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对PLS模型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1HNMR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掺假茶油的预测
    7.1 引言
    7.2 材料与设备
        7.2.1 原料与试剂
        7.2.2 仪器设备
    7.3 实验方法
        7.3.1 ~1HNMR测定
        7.3.2 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7.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7.4 结果与讨论
        7.4.1 ~1HNMR分析
        7.4.2 主成分分析
        7.4.3 OPLS-DA模型
        7.4.4 PLS模型
        7.4.5 模型检验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8)茶油主要营养成分分析与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1 绪论
    1.1 前言
    1.2 茶油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1.2.1 甘油三酯色谱分析研究进展
        1.2.1.1 气相色谱法
        1.2.1.2 高效液相色谱法
        1.2.1.3 液质联用法
        1.2.2 植物甾醇研究进展
        1.2.3 脂肪酸研究进展
        1.2.4 微量营养成分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2 茶油中甘油三酯分析方法建立
    2.1 材料与仪器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甘油三酯样品前处理
        2.2.2 HPLC-ELSD测定条件
        2.2.3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样品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2.3.2 色谱柱的选择
        2.3.3 流动相组成的选择
        2.3.4 柱温的优化
        2.3.5 检测器温度的影响
        2.3.6 稳定性实验
        2.3.7 茶油中甘油三酯定性分析
        2.3.8 不同植物油中甘油三酯组成分析
        2.3.9 不同植物油中甘油三酯的主成分分析
    2.4 小结
3 茶油中植物甾醇类物质分析
    3.1 材料与仪器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样品前处理
        3.2.2 GC-FID和GC-MS测定条件
        3.2.3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茶油橄榄油混合液的GC-MS分析
        3.3.2 不同植物油中甾醇类物质的分析
    3.4 小结
4 不同油茶物种及品种果实的营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4.1 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油茶籽油的提取
        4.2.2 含油率的测定
        4.2.3 维生素E的测定
        4.2.4 角鲨烯和甾醇的测定
        4.2.5 总酚的测定
        4.2.6 脂肪酸的组成测定
        4.2.7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油茶物种果实营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4.3.1.1 不同油茶物种果实的含油率分析
        4.3.1.2 不同油茶物种果实的维生素E分析
        4.3.1.3 不同油茶物种果实的角鲨烯分析
        4.3.1.4 不同油茶物种果实的β-谷甾醇分析
        4.3.1.5 不同油茶物种果实的总酚分析
        4.3.1.6 不同油茶物种果实的脂肪酸分析
        4.3.1.7 不同油茶物种果实综合评价
        4.3.2 不同普通油茶品种果实营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4.3.2.1 不同普通油茶品种果实营养成分分析
        4.3.2.2 不同普通油茶品种果实综合评价
    4.4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5.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9)注射用茶籽油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茶籽油
    1.2 茶籽油的应用
        1.2.1 茶籽油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1.2.2 茶籽油在工业上的应用
        1.2.3 茶籽油在医药上的应用
        1.2.4 茶籽油在化妆品上的应用
    1.3 注射用油简介
    1.4 注射用油研究进展
    1.5 植物油脱酸的方法
        1.5.1 化学脱酸法
        1.5.2 物理蒸馏脱酸法
        1.5.3 混合油脱酸法
        1.5.4 酯化脱酸法
        1.5.5 溶剂萃取脱酸法
        1.5.6 超临界流体萃取脱酸法
        1.5.7 膜技术脱酸法
    1.6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1.6.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油样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注射用大豆油的质量标准
        2.2.2 茶籽油、注射用茶籽油质量指标测定
        2.2.3 GC测定脂肪酸组成
        2.2.4 GC-MS测定不皂化物组成
        2.2.5 HPLC定量分析生育酚
        2.2.6 GC定量分析甾醇
        2.2.7 GC定量分析角鲨烯
        2.2.8 分子蒸馏工艺
        2.2.9 碱法脱酸工艺
    2.3 定量的方法
        2.3.1 面积归一化法
        2.3.2 外标法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讨论
    3.1 茶籽油质量指标测定
        3.1.1 GC-MS分析茶籽油不皂化物组成
        3.1.2 HPLC定量分析茶籽油中的生育酚
        3.1.3 GC定量分析茶籽油中的甾醇
        3.1.4 GC定量分析茶籽油中的角鲨烯
    3.2 分子蒸馏工艺
        3.2.1 单因素试验
        3.2.2 正交试验
        3.2.3 最佳条件验证
    3.3 碱法脱酸工艺
        3.3.1 单因素试验
        3.3.2 正交试验
        3.3.3 最佳条件验证
    3.4 注射用茶籽油质量指标测定
        3.4.1 GC-MS测定注射用茶籽油不皂化物组成
        3.4.2 HPLC定量分析注射用茶籽油中的生育酚
        3.4.3 GC定量分析注射用茶籽油中的甾醇
        3.4.4 GC定量分析注射用茶籽油中的角鲨烯
    3.5 注射用茶籽油的评价
        3.5.1 酸值
        3.5.2 过氧化值
        3.5.3 不皂化物
        3.5.4 山茶皂苷
        3.5.5 重金属
        3.5.6 微生物
4 结论
    4.1 全文总结
    4.2 论文的创新点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10)茶叶籽油生理活性成分分析及极性伴随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茶叶籽油概述
        1.1.1 茶叶和茶叶籽
        1.1.2 茶叶籽油
    1.2 植物油中活性成分研究
        1.2.1 植物油活性成分研究现状
        1.2.2 茶叶籽油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1.3 植物油中极性伴随物研究
        1.3.1 植物油极性伴随物研究现状
        1.3.2 茶叶籽油极性伴随物研究进展
    1.4 植物油极性伴随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1.5 极性伴随物对植物油氧化稳定性影响研究
    1.6 极性伴随物对植物油煎炸稳定性影响研究
    1.7 茶叶籽油的应用前景
    1.8 茶叶籽油研究存在的问题
    1.9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0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地区茶叶籽油生理活性成分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试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茶叶籽油制备
        2.3.2 茶叶籽组成成分分析
        2.3.3 茶叶籽油理化指标检测
        2.3.4 茶叶籽油脂肪酸含量测定
        2.3.5 茶叶籽油总酚含量测定
        2.3.6 茶叶籽油总黄酮含量测定
        2.3.7 茶叶籽油VE含量测定
        2.3.8 茶叶籽油角鲨烯及甾醇含量测定
        2.3.9 茶叶籽油特征挥发性风味物质测定
        2.3.10 茶叶籽油地区特征性鉴别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茶叶籽成分分析
        2.4.2 茶叶籽油理化性质分析
        2.4.3 茶叶籽油脂肪酸组成分析
        2.4.4 茶叶籽油总酚和黄酮含量分析
        2.4.5 茶叶籽油VE含量分析
        2.4.6 茶叶籽油甾醇和角鲨烯含量分析
        2.4.7 茶叶籽油风味物质分析
        2.4.8 茶叶籽油地区特征性鉴别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茶叶籽油极性伴随物的分离鉴定
    3.1 前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试验仪器
    3.3 试验方法
        3.3.1 样品制备
        3.3.2 茶叶籽油极性伴随物分离
        3.3.3 茶叶籽油极性伴随物结构鉴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茶叶籽油极性伴随物的分离
        3.4.2 茶叶籽油极性伴随物组分结构鉴定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茶叶籽油极性伴随物体内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试验仪器
    4.3 试验方法
        4.3.1 样品制备
        4.3.2 茶叶籽油极性伴随物化学抗氧化能力研究
        4.3.3 茶叶籽油极性伴随物CAA法细胞抗氧化能力研究
        4.3.4 茶叶籽油极性伴随物体内抗氧化能力研究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茶叶籽油极性伴随物化学抗氧化活性分析
        4.4.2 茶叶籽油极性伴随物CAA法细胞抗氧化能力分析
        4.4.3 茶叶籽油极性伴随物体内抗氧化能力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茶叶籽油极性伴随物对其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仪器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试验仪器
    5.3 试验方法
        5.3.1 样品制备
        5.3.2 茶叶籽油常温贮藏试验
        5.3.3 茶叶籽油恒温加速氧化试验
        5.3.4 茶叶籽油极性伴随物和VE对猪油氧化稳定性影响研究
        5.3.5 指标测定
        5.3.6 极性伴随物与VE互作类型研究
        5.3.7 结果统计与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茶叶籽油常温贮藏研究
        5.4.2 茶叶籽油的恒温加速氧化研究
        5.4.3 茶叶籽油活性成分对猪油氧化稳定性影响研究
        5.4.4 极性伴随物与VE互作类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茶叶籽油极性伴随物对其煎炸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与仪器
        6.2.1 材料与试剂
        6.2.2 试验仪器
    6.3 试验方法
        6.3.1 样品制备
        6.3.2 煎炸试验
        6.3.3 理化指标测定
        6.3.4 生理活性成分测定
        6.3.5 极性伴随物与VE互作类型研究
        6.3.6 结果统计与分析
    6.4 结果与讨论
        6.4.1 煎炸过程中茶叶籽油理化指标变化分析
        6.4.2 煎炸过程中茶叶籽油生理活性成分变化分析
        6.4.3 生理活性成分与各氧化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6.4.4 极性伴随物与VE互作类型分析
    6.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表

四、橄榄油脂肪醇、角鲨烯、α-生育酚和甾醇的测定:不可皂化部分硅烷化处理后气相色谱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杏仁氰苷及油脂组分积累模式研究[D]. 邓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栀子果油和西红花苷的提取及Pickering乳液体系的构建[D]. 朱颖洁. 浙江大学, 2021
  • [3]制油工艺对油茶籽油营养品质的影响及几种专用油的研究[D]. 董家合. 武汉轻工大学, 2021(02)
  • [4]沙棘果中脂溶性组分的提取及其组成分析[D]. 杨旭升.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5]内源性脂质伴随物对亚麻籽油及其纳米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 于坤.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6]我国核桃油的组成特征及其抗氧化和降胆固醇功效评估[D]. 高盼. 江南大学, 2019(03)
  • [7]核磁共振技术用于茶油品质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D]. 石婷. 南昌大学, 2018(12)
  • [8]茶油主要营养成分分析与质量评价[D]. 田潇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8(12)
  • [9]注射用茶籽油制备工艺研究[D]. 孙永燕. 天津科技大学, 2018(04)
  • [10]茶叶籽油生理活性成分分析及极性伴随物研究[D]. 刘国艳. 江南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橄榄油脂肪醇、角鲨烯、α-生育酚和甾醇的测定:不皂化物部分硅烷化后的气相色谱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