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盟“三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构想

武盟“三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构想

一、乌盟“三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林苗[1](2018)在《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内蒙古经验》文中认为人类社会是个民族的大千世界,民族问题是世界性的普遍问题。当今世界各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制度模式多种多样。这些模式没有优劣之分,只有适不适合本国国情、能否解决本国民族问题之别。中国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探索、反复比较、依据国情、尊重历史、顺应民意的正确制度选择,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一大支柱。然而,近年来国内外对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存在不少质疑的声音,其中不乏对我国有关民族政策,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争论和非议。因此,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立场和观点出发,回顾和总结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历程,对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进行实践总结和理论梳理,不仅是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需要,也是生动实践“四个自信”,坚定中国道路、迈向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开创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先河。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聚焦于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七十年的发展实践,在历时性地分析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区成立的历史背景、发展阶段以及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以整体关照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视角解读“内蒙古经验”;立足于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现实及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对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性思考中,为未来中国民族区域制度的发展贡献“内蒙古模式”,从而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四个自信”。全文共分为导论、正文和结论启示三个部分。导论介绍本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主要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资料。正文部分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对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的历史背景及八个主要历史动因进行深入分析,这是探讨内蒙古民族区域的历史基础,也是正确评价和认识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光辉起点。为了更加清晰地展现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七十年的光辉历程,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按照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分四个阶段对初创期(1947年-1956年)、曲折发展期(1957年-1978年)、跨越前进期(1978年-2012年)以及十八大以来的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总体把握每个阶段社会发展背景基础上,对不同时期民族区域自治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勾勒不同阶段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发展状况和进程,从而科学把握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七十年内在发展特点和规律。与此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在具体章节研究和论述过程中,史论结合,旨在回应不同时期重大理论热点和现实关切。比如,第二章充分地挖掘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的先创性工作,围绕“良好榜样”,将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对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贡献和意义进行了总结。第三章在概括总结内蒙古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经济社会和民族工作曲折发展的基础上,就“如何看待曲折中前进的内蒙古民族关系”这一重大历史问题给予了积极回应。第四章主要围绕改革开放到十八大以前,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跨越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而展开。第五章在概括总结十八大以来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取得成就和新发展的基础上,对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七十年的辉煌成就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坚持和完善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行了理论思考。作为本文重要经验借鉴部分,第六章总结过去、直面现在、展望未来,阐述了内蒙古七十年的生动实践对中国民族工作九个方面的价值贡献,总结了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的九条主要历史经验。结论启示部分是本文要义所在。笔者认为,面对世界民族问题的纷繁复杂的态势,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七十年的光辉实践和巨大成就,已充分说明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创造,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安排,是被证明了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的宝贵经验是解读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关键所在,为坚持和完善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路径方向。基于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七十年的历史经验和制度分析,面对各种发展机遇和挑战,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大制度安排,要在发展中坚持,在坚持中实现创新发展。与他人研究相比,本文历时性地论述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七十年的发展历程,从而整体把握70年来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发展的内在逻辑。以问题为导向,坚持史论结合,在对每个阶段发展历程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围绕民族区域自治相关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积极回应时代关切,在对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经验进行总结时,关照了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实践;在国际比较中,对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的价值进行了启示性思考。

盖志毅[2](2011)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小芳[3](2011)在《撤盟建市的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改革的深入与经济发展,城市化浪潮悄然出现,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也进一步加快。内蒙古自治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进行了撤盟建市的改革。现已六个盟改为市。本文回顾内蒙古自治区二十年的撤盟建市的历程的基础上,对撤盟建市的几个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全文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盟旗制的由来及历史;第二部分阐述撤盟建市的背景、现状及主要法律问题;第三部分阐述自己关于民族自治地方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巩芳[4](2010)在《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及在内蒙古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在我国及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和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以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为研究对象,以生态学、资源与环境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框架,并对其构成要素进行详细分析,并首次提出各要素的耦合是复合型多层次的草原生态补偿模式。本文利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遵循先理论研究,后应用研究的思路,提出了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架构和实践模式。理论研究方面,在梳理和评述草原生态补偿和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对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各构成要素进行详细分析,并创新性的提出复合型多层次草原生态补偿实现模式,这一模式包含三个层次:基础补偿层、纵向补偿层和横向补偿层。本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详细阐述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对草原生态修复的作用机理。应用研究方面,以内蒙古草原生态退化的现状分析为基础,以内蒙古现有的草原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分析了内蒙古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成要素,并对草原生态复合型多层次补偿模式在内蒙古的应用进行详细剖析。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草原生态补偿及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的生态补偿实践进行梳理和评述。二是分析了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成要素及其组合——复合型多层次草原生态补偿模式。三是从理论上提出了草原生态环境库兹尼茨曲线,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析了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优化草原生态环境库兹尼茨曲线的路径。四是分析了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成要素,利用利益相关方分析法确定了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利用草原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理论初步测算出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并利用经济学中成本收益模型确定补偿标准的范围,本文还提出,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进行动态调整。五是在详细分析内蒙古现有的草原生态补偿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内蒙古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模式——内蒙古草原生态复合型多层次补偿模式。这一模式包含基础补偿层、纵向补偿层和横向补偿层。

特格西毕力格[5](2009)在《内蒙古草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运用经济学、生态学和民族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围绕草原这一主题,从经济行为与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视角,通过对内蒙古经济发展进行系统而较翔实的分析,试图探寻以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前提,遵循草原自然规律为原则,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内蒙古草原经济发展新模式和新思路。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认为:草业作为大农业的一个分支,含有四个生产层,即前植物生产层、植物生产层、动物生产层和后生物生产层(草原产品的加工与流通)。其中后三个生产层的含义自明,不必赘述。而前植物生产层,也可以称为景观层,就是不以收获动植物产品为目的,而以自然一人文景观来贡献于社会。本文基于草原这四个生产层,在界定和分析草原和草原经济的基础上,从草原畜牧业、草原工业、草原农业和草原旅游业四个方面,对草原经济进行分析,阐述自己的理论观点,并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由导论、正文及结论三部分构成。各部分内容提要如下:导论:首先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价值、内容结构;其次,对草原“沙化、退化和盐渍化”、畜牧业经济和内蒙古发展等草原经济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述;第三,解释本文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即实地调查方法、适度科学抽象方法和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方法;最后,说明了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在介绍草原学、生态学和生物学的草原定义的同时,区分狭义草原和广义草原,并阐述了涵盖多种学科的草原概念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简要介绍草原概况的同时解释草原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休闲功能和政治功能等几种功能。根据广义草原,界定草原经济概念,分析草原经济的特征及其发展基本原则和草原经济发展的原始阶段、初级阶段、盲目开发阶段和和谐阶段等四个阶段,在此基础上解释草原经济与草业经济、生态经济和牧区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它与草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相互作用。第二章:对草原畜牧业的产生时期、产生地区及其产生过程、产生条件和重要性等问题进行较翔实分析,并说明了草原畜牧业中的三大生产要素,草场、牧民和牲畜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根据畜牧业及其规模对草场产生的不同影响,详细阐述了草原畜牧业经营方式的变迁过程,即游牧业、半游牧半定居草原畜牧业、定居草原畜牧业和传统草原畜牧业与现代畜牧业生产并存的演变过程。第三章:简要说明和分析草原农业的产生及条件和草原农业演变的四个过程后,阐述草原农业对牧民农产品需要的满足、民族间交流的扩大以及商业的发展等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和对草原生态环境、草原畜牧业、草原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在内蒙古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发展既有利于自然生态环境,又有利于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生态农业的客观必然性及政策措施。第四章:首先介绍了作为草原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草原工业及其发展的条件;其次,分析草原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即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客观条件和在内蒙古工业发展中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原则以及具体运用等主要内容。最后,强调了在内蒙古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中积极实施“加速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五章:在分析内蒙古草原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内蒙古草原旅游业发展所具备的独特自然资源、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结合草原旅游业对内蒙古经济、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等方面带来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提出了今后草原旅游业发展的思路。

关爱[6](2008)在《内蒙古自治区牧区现代化建设中的蒙汉民族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蒙古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在该地区汉族占多数,还有其他少数民族共同居住,从内蒙古自治区牧区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蒙汉民族对内蒙古牧区现代化建设都做了巨大贡献。在内蒙古牧区现代化建设中蒙汉民族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迁,研究本选题,对于发展内蒙牧区现代农牧业,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内蒙古牧区经济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通过田野调查、逻辑分析、理论分析、文献研究等研究方法,深刻分析了当前内蒙古自治区牧区在现代化建设中的蒙汉民族关系面临的形式,总结研究现代牧业及社会主义新农牧村的发展,特别是农牧对立互斥到统一互补中的蒙汉民族关系作了一定的研究。重点分析研究近年内蒙古自治区牧区和半农牧区向农业、牧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即农业向牧业提供饲草和精饲料,农牧业发展为现代牧业的有机部分。这样农牧民族矛盾也就相应地转化为农牧民族合作,蒙汉民族关系在现代化建设中达到了大融合、大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内蒙古自治区紧紧围绕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各民族紧密结合,形成“三个离不开”和“四个维护”的民族和谐关系,特别是蒙汉民族为主,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保证内蒙古自治区牧区的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对现代化理论做了概述;第二章主要分析内蒙古自治区概况;第三章论述了内蒙古自治区牧区现代化建设中蒙汉民族关系现状;第四章,重点阐述了内蒙古自治区牧区现代化建设对蒙汉民族关系的影响;第五章提出了内蒙古自治区现代化建设中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对策研究。本论文的创新点是对内蒙古牧区蒙汉民族关系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后,从理论上详细加以分析、总结,重点分析内蒙古现代化建设中蒙汉民族关系在社会利益分配关系方面发生的变革,重点论述了蒙古族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文化、社会变迁,及对外关系,其受汉族发展影响下的传承、演变与发展。这对于内蒙古自治区牧区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张殿生[7](2006)在《乌兰察布市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矛盾。两者之间如何协调发展,实现双赢,是很多地区都需要破解的难题。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作为典型的旱作农业区,二者的矛盾尤为突出。本文从乌兰察布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症结分析入手,剖析了其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其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基本评价。文中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SPSS统计软件,对乌兰察布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和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该市经济、资源、环境三个子系统目前仍处于不协调状态,即不可持续状态:同时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得出了资源利用方式的改进是促进由不可持续向可持续转变的驱动力;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制度因素、资源因素、科技因素三个方面。在前述分析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乌兰察布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原则和关键支持环节,探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刘拓[8](2005)在《中国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8.12%。土地沙漠化是当前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制约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运用多学科理论和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方法,在大量的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取理论与实证研究、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对我国土地沙漠化成因、危害及治理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策略。 依据1999年全国沙化监测结果,本文研究得出我国每年因土地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281.41亿元,相当于重点土地沙漠化地区1999年财政收入的3.60倍,其中土地资源的损失为955.71亿元,占直接经济损失的74.58%。本文提出了防治土地沙漠化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计量方法,并对全国2000~2004年5年间防治土地沙漠化所形成的新增可利用土地的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估,年均为872.6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7.27。河北省沽源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5年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评估结果表明:其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为1∶6.59。 本文研究表明,脆弱的生态环境与落后的经济社会状况以及不合理的经济制度相耦合,并且相互影响和叠加放大,是导致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我国人口急剧增长、人口密度过大,一些绿洲区人口密度大于500人/km2,远远超过联合国规定的低于7~20人/km2的标准,加之受教育程度较低,维持生计手段更多地依赖消耗自然资源;沙区产业结构单一,种植业多样化指数在1.5—1.8之间;经济贫困,农民人均收入不足东部地区的一半,导致滥樵采、滥开垦、过度放牧以及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这是土地沙漠化产生的直接原因。研究表明,制度和政策问题既是土地沙漠化的诱因又是防治乏力之源。土地权属的不安全给人们随意开垦土地提供了负向激励;林权草权虚置和缺位,导致人们竞相利用,制约投资者积极性;投资主体错位,政策的不可持续性、部门间的相互制肘、补偿机制无力、水资源管理制度不合理等导致不能有效防治土地沙漠化。 研究提出了我国土地沙漠化防治需要采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基本策略:1)植被自然恢复与重建策略。应遵循生态学原理,按照9项基本原则和分4个类型区12个亚区进行植被建设。2)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策略。通过实行沙区适度的人口控制政策,逐渐减轻人口压力,提高人口素质;优化沙区经济结构,协调农、林、牧业发展,大力发展沙区加工业,调整区域布局;建立生态保障区,采取切实措施解决贫困问题;大力发展沙产业。3)制度创新策略。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稳定投资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完善产权制度;实行国家生态购买制度;改革水资源管理和草原管理等。4)制度保障策略。加强和完善组织保障、法律保障、科技保障、科技支撑和预警与监测等保障制度。

盖志毅[9](2005)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广阔的草原是占我国土地面积比重最大的一个土地利用类型。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价值无论从经济学外部性理论,还是从文化学、民族学角度看都具有巨大的价值。 近年来,我国的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但多年来,人们对这一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导致退化的原因,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并未给予应有的关注。存在着这一领域的研究文献少,特别是从经济、社会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献更少,研究表面化、浅层次等问题。 本文全面、系统的研究了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非常严重的退化现状,总结出其退化造成的恶果和损失。分析了制约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成因:向草原地区增加了过大的人口压力,对草原的过度无节制开发与利用,资本投入不足,草原牧区经济结构不合理,草原土地制度设计不当等。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设计:在其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应着重于让草原休养生息,充分认识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自我恢复功能,采用草原封育实现可持续发展。游牧业是一种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式,但要与时俱进发展现代游牧业,赋予游牧业以现代化时代特征,在限制畜群数量规模条件下走质量效益型畜牧业的道路。在适当的条件下,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改造牧区的第一产业,发展牧区的二、三产业,积极发展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第三产业,例如草原旅游业;用产业化拉动牧区产业多样化。积极组织向牧区未利用草原移民;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内向系统外移民:向农村转移,向城镇转移,从而减轻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压力。由于草原周边的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经济系统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相关性很强,因此推动生态脆弱地区还草,扩大草原周边农牧交错带草原面积成为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本文阐述了实现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雄厚的粮食、饲草料安全基础和充足的资金保障;制度保障——合理的制度安排,提出了三个层面的制度:合理的有形草原产权制度,无形制度和公共管理制度。 为了给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可供比较的参照物,本文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国外经验、教训做了探讨。

何金玲,李孝[10](2004)在《构建呼包鄂地区为内蒙古经济增长极的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如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是内蒙古地区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从自治区实际出发 ,提出了构建呼包鄂地区为自治区经济增长极以带动全区发展 ,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差距的战略措施。

二、乌盟“三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乌盟“三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内蒙古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基本概念界定
    六、本文的贡献及不足
第一章 光辉起点: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
    第一节 近代内蒙古的民族问题
        一、清朝对内蒙古的统治策略
        二、近代内蒙古社会与民族问题
        三、民国时期的内蒙古民族运动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探索解决内蒙古民族问题的历程
        一、中共与内蒙古的民族革命
        二、中共领导的内蒙古抗日救亡活动
        三、中共与内蒙古的民族自治运动
        四、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
    第三节 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的动因
        一、中共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不断走向成熟
        二、理论准备和经验借鉴
        三、周边国际环境的影响
        四、国内战争形势的发展
        五、坚实的民意基础
        六、坚强的政治保障
        七、强大的军事保障
        八、有力的人才保障
第二章 良好榜样: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的初创(1947-1956年)
    第一节 内蒙古全境的解放与解放初的主要形势
        一、内蒙古全境解放的实现
        二、解放初期内蒙古的主要形势与任务
    第二节 建国前后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的探索与发展
        一、内蒙古治政府成立后的政策实践
        二、建国初期民族区域自治的探索
        三、过渡阶段内蒙古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第三节 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民族区域地方的良好榜样
        一、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二、为全面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树立了榜样
        三、为民族区域自治的法治化创造了条件
        四、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经验
第三章 艰难探索:民族区域自治的曲折发展(1957—1978年)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中内蒙古的曲折发展
        一、政治运动此起彼伏地干扰
        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曲折发展
    第二节 内蒙古曲折发展中的民族工作
        一、政治环境变化中的内蒙古民族工作
        二、“十年浩劫”对内蒙古的民族工作的破坏
    第三节 正确认识曲折中前进的内蒙古民族关系
        一、民族关系遭受巨大破坏
        二、民族团结具有坚实的民意基础
第四章 光辉典范: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的跨越前进(1978-2012年)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内蒙古自治区的辉煌成就
        一、政治建设的开启与发展
        二、经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三、社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四、文化建设的全面繁荣
        五、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节 开创内蒙古民族工作的新局面
        一、民族工作的恢复与发展
        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谱写新篇章
        三、民族关系的阶段性特点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蒙古的实践与发展
        一、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二、少数民族自治权益得到了充分保障
        三、民族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四、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
        五、初步形成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体系
第五章 守望相助:新时代民族区域自治的新发展(2012-2017)
    第一节 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
        一、内蒙古自治区七十年发展的辉煌成就
        二、打造北疆靓丽风景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节 新时代内蒙古民族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二、提高城市民族工作科学化水平
        三、促进少数民族及其聚居区经济发展
        四、大力推进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
        五、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进步
        六、不断加强民族法制建设
        七、积极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
    第三节 新时代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的坚持和完善
        一、深刻把握“守望相助”的精神内涵
        二、守望相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新发展
        三、守望相助是新时代做好内蒙古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
第六章 继往开来: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七十年贡献及经验
    第一节 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七十年对中国民族工作的贡献
        一、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表率
        二、开创了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先河
        三、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树立了良好榜样
        四、为加强和改善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提供了重要参照
        五、为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发挥了示范作用
        六、为民族地区正确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提供了提供了宝贵经验
        七、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培养提供了“中国经验”的范例
        八、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了路径坐标
        九、为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特殊贡献
    第二节 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七十年的主要经验
        一、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
        四、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
        五、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六、守好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园
        七、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
        八、优先发展民族教育
        九、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撤盟建市的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盟旗制的历史发展
    (一) 盟旗制的由来
    (二) 清代的盟旗制
    (三) 中华民国时期的盟旗制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盟旗制
二、撤盟建市的背景、现状、问题
    (一) 撤盟建市的历史背景
    (二) 撤盟建市现状
        1、赤峰市的建立
        2、通辽市的建立
        3、鄂尔多斯市的建立
        4、呼伦贝尔市的建立
        5、巴彦淖尔市的建立
        6、乌兰察布市的建立
    (三) 撤盟建市中存在的问题
        1、撤盟建市的利与弊
        2、撤盟建市面临合法性困境
        3、撤盟建市导致蒙古族地名文化资源的消失
        4、撤盟建市淡化了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三、撤盟建市的几点思考
    (一) 完善民族自治地方体制改革法制建设,使民族自治地方体制改革有法可依
    (二) 民族自治地方体制改革中应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的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少数民族有效参与权
    (三) 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建设,使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有法可依
    (四) 民族自治地方体制改革要充分考虑其民族特点和地方特点、切忌"一刀切"
    (五) 民族自治地方制度改革要慎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及在内蒙古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思路
        1.3.4 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2 草原生态补偿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综述
    2.1 草原生态补偿与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概念
        2.1.1 生态补偿的内涵界定
        2.1.2 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和类型
    2.2 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
        2.2.1 生态补偿的生态学原理
        2.2.2 生态资本化理论
        2.2.3 地理学人地关系理论
        2.2.4 经济学理论基础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6 环境公平理论
        2.2.7 生态伦理学
    2.3 国际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
        2.3.1 美国的生态补偿机制
        2.3.2 德国的生态补偿机制
        2.3.3 启示
    2.4 本章小结
3 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基本框架的理论设计
    3.1 设计原则
    3.2 我国草原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
        3.2.1 政策的短期性与生态保护的持久性的矛盾
        3.2.2 草原生态补偿的投入力度与实际需要的矛盾
        3.2.3 草原生态小范围补偿与实际大面积退化的矛盾
        3.2.4 草原生态补偿低标准与牧区牧民高机会成本的矛盾
        3.2.5 补偿标准的单一化与补偿对象差异化的矛盾
        3.2.6 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与牧业增产、牧民增收的矛盾
    3.3 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成要素分析
        3.3.1 补偿责任确立机制
        3.3.2 补偿范围界定机制
        3.3.3 补偿标准确定机制
        3.3.4 补偿方式选择机制
        3.3.5 补偿制度保障机制
    3.4 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组成要素的藕合
        3.4.1 基础补偿层
        3.4.2 纵向补偿层
        3.4.3 横向补偿层
    3.5 本章小结
4 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作用机理
    4.1 草原生态环境库兹尼茨曲线的提出
        4.1.1 草原生态环境库兹尼茨曲线的理论创新
        4.1.2 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库兹尼茨曲线
    4.2 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对草原生态环境库兹尼茨曲线的优化分析
        4.2.1 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对草原生态环境库兹尼茨曲线的横向优化
        4.2.2 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对草原生态环境库兹尼茨曲线的纵向优化
    4.3 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的补偿效应分析
        4.3.1 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实践案例介绍
        4.3.2 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的效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牧区发展概况
    5.1 内蒙古自治区地理环境概况
    5.2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概况
    5.3 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现状
    5.4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资源概况
        5.4.1 行政区划与人口概况
        5.4.2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发展情况
        5.4.3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5.5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牧区经济社会概况
        5.5.1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牧区自然概况
        5.5.2 内蒙古草原牧区经济发展现状
    5.6 本章小结
6 内蒙古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成要素分析
    6.1 补偿主体与补偿对象分析
    6.2 支付意愿与受偿意愿分析
        6.2.1 支付意愿分析
        6.2.2 受偿意愿分析
    6.3 补偿标准分析
        6.3.1 补偿标准的内容
        6.3.2 补偿标准的动态调整
    6.4 本章小结
7 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在内蒙古的应用
    7.1 内蒙古建立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指导思想
        7.1.1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7.1.2 系统性理念
        7.1.3 动态性理念
    7.2 内蒙古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7.2.1 补偿主体单一
        7.2.2 资金投入与需求不匹配
        7.2.3 补偿范围过小
        7.2.4 补偿方式不灵活
        7.2.5 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投入的东西部差距问题
    7.3 内蒙古复合型多层次草原生态补偿模式
        7.3.1 基础补偿层
        7.3.2 纵向补偿层
        7.3.3 横向补偿层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之处
        8.2.1 理论研究创新
        8.2.2 应用研究创新
    8.3 存在的不足
    8.4 今后研究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5)内蒙古草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内容结构
    五、主要研究方法
    六、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草原与草原经济
    第一节 草原是草原经济的基础
        一、草原的涵义
        二、草原的诞生及其概况
        三、草原的功能
    第二节 草原经济及其特点、基本原则和发展阶段
        一、草原经济及其特征
        二、草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
        三、草原经济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 草原经济与其他相关经济及草原文化的关系
        一、草原经济与其它相关经济之间的关系
        二、草原文化与草原经济的关系
第二章 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及其变迁研究
    第一节 草原畜牧业的产生
        一、畜牧业产生的时期和地区
        二、畜牧业产生的过程
        三、草原畜牧业产生的主要条件
        四、草原畜牧业产生的意义
    第二节 草原畜牧业是草场、牧民和牲畜的有机统一体
        一、草场是草原畜牧业的客观基础和先决条件
        二、牧民是草原畜牧业生产的主体
        三、草原畜牧业中牲畜既是劳动资料又是劳动产品
    第三节 草原畜牧业经营方式的变迁
        一、游牧业是草原畜牧业的最初而主要形式
        二、半游牧半定居畜牧业是草原畜牧业的一种过渡形式
        三、定居畜牧业是草原畜牧业发展中的一种嬗变形式
        四、传统草原畜牧业和现代畜牧业并存发展是草原畜牧业的出路
第三章 内蒙古草原与草原农业互动效应分析
    第一节 草原农业的产生
        一、草原农业产生及其特点
        二、草原农业产生的各种条件
        三、草原农业产生和发展的演变过程
    第二节 草原农业的作用和影响
        一、草原农业产生的积极意义
        二、传统草原农业对草原地区的消极影响
    第三节 生态农业是草原农业发展之未来
        一、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特点
        二、生态农业是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
        三、内蒙古发展生态农业的现状及成就
        四、发展生态农业的具体措施
第四章 内蒙古草原工业发展路径分析
    第一节 内蒙古草原工业及其发展条件
        一、内蒙古草原工业及其特征
        二、内蒙古草原工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第二节 内蒙古草原工业的发展必须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工业化的定义
        二、新型工业化及其特征
        三、新型工业化是内蒙古草原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草原工业化发展道路
    第三节 积极实施加速发展战略,促进内蒙古工业化进程
        一、加速战略及其内容
        二、实施“加速战略”的有利的环境和良好条件
        三、积极实施“加速战略”,加快草原工业发展
第五章 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研究
    第一节 草原旅游业现状及其类型
        一、内蒙古草原旅游业发展现状
        二、内蒙古草原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三、内蒙古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及其分类
    第二节 草原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一、草原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二、草原旅游业发展的几个关系问题
        三、草原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三节 草原旅游业对草原地区的影响
        一、草原旅游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二、草原旅游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旅游发展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6)内蒙古自治区牧区现代化建设中的蒙汉民族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及其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内蒙古自治区概况
    2.1 内蒙古自治区的概况
    2.2 内蒙古自治区的历史沿革
    2.3 行政区域划分
    2.4 内蒙古自治区牧区社会经济结构
第三章 内蒙古牧区现代化建设中的蒙汉民族关系现状
    3.1 内蒙古自治区牧区现代化建设的现状
        3.1.1 现代化的涵义
        3.1.2 内蒙古自治区牧区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现状
    3.2 内蒙古自治区牧区蒙汉民族关系的历史沿革
        3.2.1 改革开放前内蒙古自治区牧区的蒙汉民族关系(1947—1976)
        3.2.2 改革开放后内蒙古自治区牧区的蒙汉民族关系(1976—1992)
        3.2.3 现阶段内蒙古自治区牧区的蒙汉民族关系(1992—至今)
第四章 内蒙古自治区牧区现代化建设对蒙汉民族关系的影响
    4.1 市场经济体制的实施对内蒙古牧区蒙汉民族关系的影响
    4.2 牧业现代化对牧区蒙汉民族关系的影响
    4.3 在牧区现代化建设中草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
第五章 内蒙古牧区现代化建设中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对策研究
    5.1 内蒙古自治区牧区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措施
    5.2 内蒙古自治区牧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5.3 加强牧区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
    5.4 提高蒙古族的人口素质、大力培养新型农牧民
        5.4.1 内蒙古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5.4.2 内蒙古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民族矛盾问题
        5.4.3 搞好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几点建议
    5.5 农牧民参加现代化建设的相关社会保障措施
        5.5.1 社会保障的内容
        5.5.2 内蒙古牧区社会保障措施
    5.6 蒙古族民族意识的正确引导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评阅人意见(一)
论文评阅人意见(二)

(7)乌兰察布市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创新点与难点
第二章 乌兰察布市基本概况
    2.1 自然状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土壤及植被
        2.1.5 水环境
    2.2 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状况
        2.2.1 土地利用现状
        2.2.2 生态环境现状
    2.3 社会经济状况
        2.3.1 行政区划、人口与劳动力结构
        2.3.2 经济结构状况
        2.3.3 农民收入水平
第三章 乌兰察布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3.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3.2 乌兰察布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价
        3.2.1 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证评价模型
        3.2.2 乌兰察布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3.2.3 指标要素水平的确定与计算
    3.3 乌兰察布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结果分析
    3.4 乌兰察布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3.4.1 制度因素
        3.4.2 资源因素
        3.4.3 科技因素
第四章 乌兰察布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与机制分析
    4.1 乌兰察布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分析
        4.1.1 分析方法
        4.1.2 乌兰察布市农业发展系统分析
    4.2 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分析
        4.2.1 政策机制
        4.2.2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个市场主体行为机制
        4.2.3 科技进步机制
第五章 乌兰察布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关键支持环节
    5.1 乌兰察布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基本要求
        5.1.1 乌兰察布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5.1.2 乌兰察布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5.2 乌兰察布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持环节
        5.2.1 制度创新
        5.2.2 投入保障
        5.2.3 科技支撑
第六章 乌兰察布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坚持生态立市的战略思想
    6.2 加快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本建设
        6.2.1 工程措施
        6.2.2 非工程措施
    6.3 大力发展畜牧业
        6.3.1 乳业
        6.3.2 寒羊业
    6.4 分区推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梯度结构
    6.5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
    6.6 法律保障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中国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的切入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点
    小结
2 土地沙漠化问题研究回顾
    2.1 土地沙漠化概念
    2.2 土地沙漠化成因研究
    2.3 土地沙漠化治理技术研究
    2.4 土地沙漠化经济损失研究
    2.5 土地沙漠化防治策略研究
    小结
3 土地沙漠化防治理论基础
    3.1 生态学理论
        3.1.1 生态学概念
        3.1.2 现代生态学研究重点
        3.1.3 生态学对土地沙漠化防治意义
    3.2 生态经济学理论
        3.2.1 主要研究内容
        3.2.2 研究方法
        3.2.3 生态经济学在本研究中的作用
    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3.1 产生背景
        3.3.2 理论核心
        3.3.3 理论内涵
    3.4 制度经济学理论
        3.4.1 制度经济学内涵
        3.4.2 制度经济学基本理论
    3.5 灾害经济学理论
        3.5.1 灾害经济学主要研究问题
        3.5.2 灾害经济学基本规律及原理
    3.6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
    小结
4 中国土地沙漠化现状及危害
    4.1 中国土地沙漠化现状
        4.1.1 中国沙漠化土地面积
        4.1.2 中国沙漠化土地的分布
        4.1.3 沙漠化土地类型
        4.1.4 沙漠化土地分布特点
        4.1.5 我国沙漠化土地动态
    4.2 中国土地沙漠化危害
        4.2.1 造成土地退化、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导致农牧业减产
        4.2.2 导致生态环境及生存条件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4.2.3 威胁大中城市、工矿企业及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4.2.4 加剧贫困,影响社会稳定
    小结
5 中国土地沙漠化经济损失评估
    5.1 土地沙漠化灾害经济损失评价程序
    5.2 土地沙漠化灾害经济损失评价方法
    5.3 土地沙漠化经济损失评价中若干理论问题
        5.3.1 计算基准
        5.3.2 计算内容
        5.3.3 计算参数
        5.3.4 累积破坏量
        5.3.5 基准存量
        5.3.6 最终效果原则
        5.3.7 贴现率在土地沙漠化灾害研究中的应用
    5.4 中国土地沙漠化经济损失
        5.4.1 土地沙漠化造成土地资源经济损失
        5.4.2 土地沙漠化对农牧业生产损失
        5.4.3 土地沙漠化造成水利设施损失
        5.4.4 土地沙漠化对生活设施(房屋)造成的损失
        5.4.5 土地沙漠化对交通运输损失
        5.4.6 沙尘暴对人类健康影响
    5.5 典型案例—西藏自治区沙漠化经济损失
    小结
6 土地沙漠化防治的综合效益评价
    6.1 综合效益评价的理论基础—生态资源的价值性
    6.2 土地沙漠化防治综合效益评价的内容
    6.3 土地沙漠化防治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6.3.1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6.3.2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内涵
    6.4 土地沙漠化防治综合效益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6.5 全国防治土地沙漠化逆转的经济效益分析
        6.5.1 生态效益
        6.5.2 经济效益
        6.5.3 社会效益
    6.6 土地沙漠化防治效益分析—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河北省沽源县为例
        6.6.1 沽源县概况
        6.6.2 沽源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情况
        6.6.3 沽源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效益评价
    小结
7 土地沙漠化产生的自然及社会经济根源
    7.1 土地沙漠化产生的自然因素及全球变化影响
        7.1.1 干旱气候
        7.1.2 大风
        7.1.3 地表丰富的沙物质
        7.1.4 全球气候变化对土地沙漠化影响
    7.2 中国土地沙漠化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
        7.2.1 人口压力对土地沙漠化的影响
        7.2.2 产业结构对土地沙漠化的影响
        7.2.3 经济发展水平对土地沙漠化的影响
        7.2.4 生产方式对土地沙漠化的影响
    7.3 案例—甘肃省民勤绿洲土地沙漠化扩展的原因
        7.3.1 民勤绿洲的基本情况
        7.3.2 民勤绿洲土地沙漠化状况
        7.3.3 民勤土地沙漠化的原因分析
    小结
8 土地沙漠化问题的制度及政策因素
    8.1 土地沙漠化防治利益主体冲突分析
        8.1.1 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利益群体及其理性分析
        8.1.2 土地沙漠化防治主体的利益冲突分析
    8.2 土地沙漠化及影响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制度因素
        8.2.1 防治土地沙漠化的市场失灵问题
        8.2.2 防治土地沙漠化的“政府失灵”问题
    8.3 土地沙漠化防治的现实制度问题分析
        8.3.1 土地制度问题对土地沙漠化的影响
        8.3.2 现有的林权制度对土地沙漠化的影响
        8.3.3 投入体制对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影响
        8.3.4 森林生态效益补助政策对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影响
        8.3.5 现行管理制度对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影响
        8.3.6 草原利用制度对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影响
        8.3.7 水资源制度对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影响
        8.3.8 政策失误
    小结
9 中国土地沙漠化防治策略之一:植被自然恢复与重建
    9.1 植被自然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学原理
    9.2 植被自然恢复与重建的基本原则
    9.3 植被自然恢复与重建成功的标准
    9.4 我国土地沙漠化分区恢复与重建途径
        9.4.1 干旱沙漠边缘及绿洲类型区
        9.4.2 半干旱沙地类型区
        9.4.3 高原高寒沙漠化土地类型区
        9.4.4 黄淮海平原半湿润沙地类型区
    小结
10 中国土地沙漠化防治策略之二:经济社会发展
    10.1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10.1.1 人力资本对土地沙漠化防治的重要性
        10.1.2 加强沙区人力资本发展的有效措施
    10.2 优化沙区经济结构,实现沙区经济良性循环
        10.2.1 沙区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10.2.2 沙区产业结构应着力战略调整
        10.2.3 积极调整种植业、林业、牧业之间的关系
        10.2.4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10.2.5 调整、优化产业区域布局
    10.3 以解贫、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促进沙区经济发展
        10.3.1 我国贫困地区的成因分析
        10.3.2 解决农民贫困问题的对策
        10.3.3 积极发展沙产业,为沙区农民脱贫致富服务
        10.3.4 典型案例—甘肃省张掖市荒漠绿洲特色产业发展
    10.4 倡导生态文明,提高生态伦理道德
        10.4.1 生态伦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
        10.4.2 生态伦理建设的有效途径
    小结
11 中国土地沙漠化防治策略之三:制度创新
    11.1 投入体制创新
        11.1.1 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稳定投入机制
        11.1.2 改革投资管理方式,降低投资成本和风险
    11.2 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创新
        11.2.1 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原理
        11.2.2 生态效益补偿的基本内容
        11.2.3 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途径
        11.2.4 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政策措施
        11.2.5 开征生态税
    11.3 产权制度创新
        11.3.1 不同的产权制度安排对土地沙漠化防治的作用
        11.3.2 完善产权制度,赋予农牧民长期稳定的土地使用权
        11.3.3 实行森林产权制度创新
        11.3.4 实行国家生态购买制度
    11.4 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
        11.4.1 水资源利用现状
        11.4.2 解决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措施
    11.5 草原管理制度创新
    小结
12 中国土地沙漠化防治策略之四:保障体系
    12.1 组织保障体系
    12.2 法津保障体系
    12.3 科技支撑体系
        12.3.1 土地沙漠化防治科技支撑现状
        12.3.2 防治土地沙漠化科技支撑重点领域
    12.4 土地沙漠化监测和预警体系
        12.4.1 土地沙漠化灾害监测预警理论
        12.4.2 监测预警指标的选取
        12.4.3 监测方法的选择与推广
        12.4.4 监测体系建设
        12.4.5 监测数据的管理和应用
    小结
13 结论及讨论
    13.1 结论
    13.2 讨论
附件1:不同的制度安排对生态治理的影响
附件2:不同国家生态补偿机制
附表1:2000年全国荒漠化省区主要农作物产值统计数据
附表2:1978-2000年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附表3: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导师简介
致谢

(9)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1.3 研究的现状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1.6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2.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2.1 几个基本概念
        2.1.1 草原
        2.1.2 可持续发展
        2.1.3 生态经济系统
        2.1.4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
    2.2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体现
        2.2.1 从自然资源价值论看草原生态经济系统价值
        2.2.2 从经济学外部性理论看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价值
        2.2.3 从文化学、民族学角度看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的价值
    2.3 生态经济系统退化原因的理论探讨
        2.3.1 人口数量的增加超出了生态经济系统承载能力
        2.3.2 对生态经济系统索取大大大于投入
        2.3.3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破坏草原生态经济系统
        2.3.4 产权不明造成对生态经济系统的保护与投入动力的缺失
        2.3.5 公共管理制度不合理难以对生态经济系统形成有效的保障机制
    2.4 实现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论探讨
        2.4.1 可持续的人口质量观
        2.4.2 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观和资源利用观
        2.4.3 建立对生态经济系统产品的可持续的消费观
        2.4.4 从老庄思想中汲取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元素
        2.4.5 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对资源树立欲取先予投入观
        2.4.6 实现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产权明晰观
        2.4.7 建立合理的资源产品价格
        2.4.8 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观和共同观
3.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国外经验和借鉴意义
    3.1 世界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情况
    3.2 国外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的教训及原因
        3.2.1 开垦草原
        3.2.2 草原过牧
        3.2.3 发展中国家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投入不足
        3.2.4 草原产权不明晰
    3.3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造成恶果
        3.3.1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退化导致了沙化
        3.3.2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3.4 国外实现草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4.1 加大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投入
        3.4.2 明晰草原的产权
        3.4.3 教育牧民与尊重牧民创造力相结合
        3.4.4 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各因子生产的耦合与协调
    3.5 国外实现草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的借鉴
        3.5.1 理念的借鉴
        3.5.2 可供我国借鉴的措施
        3.5.3 借鉴中的独立思考
4. 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的现状及造成的危害
    4.1 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的现状
        4.1.1 我国草原的概况
        4.1.2 草原退化现状
    4.2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造成的恶果
        4.2.1 大大减少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4.2.2 降低了大气的质量
        4.2.3 造成我国严重的水土流失
        4.2.4 日益严重的沙尘暴产生的重要原因
        4.2.5 造成的生物物种损失
        4.2.6 导致了牧民收入的下降
    4.3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所造成的损失
        4.3.1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程度的计算
        4.3.2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价值
        4.3.3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的损失
5. 影响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成因
    5.1 人口压力过大
        5.1.1 大量移民造成人口密度的上升
        5.1.2 大量移民改变了牧区人口的民族比例
        5.1.3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人口密度超过草原承载能力
    5.2 过度牧垦
        5.2.1 对草原的滥垦
        5.2.2 对草原过度放牧
        5.2.3 对草原乱樵滥采
        5.2.4 无计划的乱开矿
    5.3 资本投入不足
        5.3.1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是粗放的经营系统
        5.3.2 牧区积累无法提供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所需资金
    5.4 经济结构不合理
        5.4.1 牧区的第一产业的比重大,二、三产业的比重小
        5.4.2 牧区以第一产业为主的结构决定了人的生存基本上依赖于草原
    5.5 土地制度设计不当
        5.5.1 草原产权制度设计不当
        5.5.2 无形制度中不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5.5.3 公共政策偏差
6. 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设计
    6.1 关于对草原体养生息的认识
        6.1.1 应充分认识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自我恢复功能
        6.1.2 休养生息就要减少对草原产品的需求
    6.2 游牧业是一种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式
        6.2.1 与时俱进发展现代游牧业
        6.2.2 赋予游牧业以现代化时代特征
    6.3 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
        6.3.1 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原则
        6.3.2 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的可能性
        6.3.3 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的障碍
        6.3.4 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的途径
    6.4 减轻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内的人口压力
        6.4.1 向牧区未利用草原移民
        6.4.2 向农村转移
        6.4.3 向城镇转移
    6.5 推动生态脆弱地区还草,扩大草原周边农牧交错带草原面积
        6.5.1 从历史经验看应扩大草原周边农牧交错带草原面积
        6.5.2 从市场需求出发应扩大草原周边农牧交错带草原面积
        6.5.3 调整生态脆弱地区的经济结构,应以还草为主
7. 实现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和制度保障
    7.1 确定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硬件—物质基础
        7.1.1 雄厚的粮食和饲草料安全基础
        7.1.2 充足的资金保障
    7.2 确定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的软件—制度保障
        7.2.1 设计适当的有形草原产权制度
        7.2.2 设计适当的无形制度
        7.2.3 设计适当的公共管理制度
8. 结论
    8.1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具有巨大价值
    8.2 我国的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已严重退化
    8.3 人类经济活动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起了很大的破坏作用
    8.4 设计科学合理的思路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
    8.5 实现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需建立强有力的物质和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四、乌盟“三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内蒙古经验[D]. 林苗.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2]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 盖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3]撤盟建市的法律问题研究[D]. 小芳. 内蒙古大学, 2011(10)
  • [4]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及在内蒙古的应用研究[D]. 巩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08)
  • [5]内蒙古草原经济发展研究[D]. 特格西毕力格. 中央民族大学, 2009(01)
  • [6]内蒙古自治区牧区现代化建设中的蒙汉民族关系研究[D]. 关爱. 西北民族大学, 2008(06)
  • [7]乌兰察布市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殿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05)
  • [8]中国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策略研究[D]. 刘拓. 北京林业大学, 2005(04)
  • [9]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 盖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 2005(05)
  • [10]构建呼包鄂地区为内蒙古经济增长极的对策研究[J]. 何金玲,李孝. 前沿, 2004(11)

标签:;  ;  ;  ;  ;  

武盟“三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构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