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种植120公顷彩色小麦

河南种植120公顷彩色小麦

一、河南种植120公顷彩色小麦(论文文献综述)

王姣莹[1](2021)在《农旅融合视角下的陕西省合阳县王村镇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在现代工业体系逐步完善,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和步入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农业依然事关国计民生,成为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和压舱石,如何破解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围绕生产、生活、生态问题的持续改善和永续发展,探索基于三农发展的复合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摆在各级政府及科技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继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基于脱贫攻坚的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步伐,乡村振兴已吹响了前进的号角。完成乡村振兴的艰巨任务有赖于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改善乡村风貌,增强乡村魅力,吸引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乡村发展。因此,进行农旅融合视角下的现代农业发展和规划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陕西合阳县王村镇为研究对象,在对王村镇农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王村镇的生产条件、优势资源进行了现代农业规划和农旅融合模式的研究。基于研究成果,进行了王村镇农旅融合视角下的现代农业规划的具体实践,研究结论如下:1、现状调查表明,王村镇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有:(1)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人数占劳动力的52.8%,农业吸引力不足,以土地流转或集中为核心的规模化、现代化生产将成为必然;(2)粮食作物生产约占总种植面积的50.2%,果树、蔬菜、中草药等种植仍然以散户种植为主,缺乏产业链的有效延伸,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及产业升级空间巨大;(3)畜牧业生产主要以猪和鸡为主,且主要集中在个别村,从种养殖互补均衡的角度来看,未来规模化的畜牧业发展十分必要,也具备一定的资源条件;(4)二三产业基础薄弱,缺乏产加销一体化的优势支柱产业;(5)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有干旱、缺乏生产技术指导、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生产积极性不高等。在农旅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对农旅资源认识不足、开发不力,以及农旅开发尚未真正起步。2、案例研究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有:(1)现代农业发展有赖于规模化经营的支柱产业及合理的产业布局,并建立三产联动的产业链体系;(2)科技引领与农旅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3)田园综合体等综合性农业项目有利于促进农旅融合发展;(4)乡村村落旅游开发的关键在于盘活宅基地等乡村资产;(5)依托农业生产过程开发农旅项目不失为低投入、低影响开发农业旅游的最佳途径。3、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建立在对其的科学认知基础上,除了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等特点外,还应该是顺应现代化建设变革生产关系的农业;具有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高度的农业;具有现代科技引领的技术体系的农业;复合的农业模式与格局的农业。4、现代农业规划路径主要包括:确立“三农”目标定位,明晰现代农业基本构架,革新现代农业管理模式,健全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完善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增强现代农业发展的驱动力,重视应对5G时代的农业格局。在规划策略上应注重:立足城乡社会发展现状与趋势,多学科的专家团队协同决策,三产联动的多元化产业布局,致力促进乡村繁荣的长远事业等。5、农旅融合应因地制宜,根据资源合理开发农旅项目,可以借鉴的发展模式主要有:村落游憩拉动模式,旅游景点拉动模式,特色产业农旅模式,观光农园农旅模式,科技示范农旅模式,趣味农业农旅模式,康养康体农旅模式。6、围绕王村镇各区域的资源、产业现状、技术力量和转型的容易程度等因素,因地制宜地探索了其现代农业产业开发和产业布局。王村镇农旅产业开发主要集中在生态旅游项目开发、科技示范农旅项目开发、农业观光园项目开发、花木主题园项目开发、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和村落休闲旅游项目开发等方面。7、在王村镇进行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具体实践中,形成了“一心、一廊、两轴、两带、一样板、八园、九基地”的规划方案,并对重点项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阐述。从农旅融合的视角,提出了改造提升民居建筑和村落环境,构建特色旅游主题村的规划建议。最后针对王村镇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从沟壑生态治理、防护林体系构建、道路绿化规划方面对王村镇进行生态景观提升。

姜宗昊[2](2020)在《土壤中不同硒含量对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和硒吸收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小麦是中国第三大粮食作物,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通过施加外源硒的方式提高小麦籽粒硒含量可有效满足人体对硒元素的需求。本研究以黑小麦品种‘西农黑大穗’、‘周黑麦1号’和普通白粒小麦品种‘普冰151’为试验材料,采用紫阳高硒矿粉配置不同硒含量的营养土进行盆栽实验,设置S0(0添加硒矿粉)、S1、S2、S3和S4(土壤硒含量分别为4mg/kg、8mg/kg、12mg/kg和16mg/kg)5个不同土壤硒含量水平,重复3次,研究土壤中不同硒含量对不同小麦品种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旗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籽粒粗蛋白、其他微量元素含量以及不同时期各器官硒含量及转运、籽粒有机硒含量和硒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与S0水平相比,土壤中施加高硒矿粉对小麦分蘖数和穗长无显着影响,但在土壤中硒含量S2和S3水平下,‘西农黑大穗’株高显着提高(p<0.05)。土壤硒含量增加可显着提高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p<0.05),从而使小麦增产,三者最大产量较S0分别增加23.66%、25.89%和26.42%。(2)随土壤硒含量增加,三个小麦品种主茎旗叶叶绿素含量均显着增加(p<0.05),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普冰151’在花后5 d达最大值,‘西农黑大穗’和‘周黑麦1号’在花后10 d达最大值,三者最大值分别达到57.2、60.4和64.2;三个品种主茎旗叶净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趋势基本一致,主茎旗叶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较S0均无显着差异,主茎旗叶胞间CO2浓度趋势与净光合速率呈相反趋势。(3)在S1、S2、S3和S4水平下,三个小麦品种在开花期营养器官的干物质分配量表现为:茎秆+叶鞘>穗轴+颖壳>叶片,而在成熟期为:籽粒>茎秆+叶鞘>穗轴+颖壳>叶片。随土壤硒含量增加,三个小麦品种的干物质积累总量在开花期和成熟期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都在S2水平达到最大值。表明土壤中施加一定量硒能有效提高花前营养干物质转运量对籽粒干物质积累的贡献率。(4)土壤中施加硒矿粉显着提高小麦籽粒粗蛋白含量(p<0.05),S2、S3和S4水平之间无显着差异,但显着高于S1水平(p<0.05),三者较S0最大增幅分别为3.21%、5.66%和2.34%。土壤中施加硒矿粉显着提高小麦籽粒Fe含量,三者最大值较S0分别增加7.24%、10.78%和10.04%;三个小麦品种籽粒Zn含量在S3和S4水平均显着提高(p<0.05),三者最大值较S0分别提高2.2%、4.3%和3.2%;土壤中施硒显着提高‘普冰151’和‘西农黑大穗’籽粒Mn含量(p<0.05),对‘周黑麦1号’籽粒Mn含量无显着影响;土壤施硒条件下对三个小麦品种籽粒Gu含量均有所抑制。(5)土壤中施加硒矿粉可显着提高小麦各器官硒含量(p<0.05),且随施硒量的增加而增加。三个小麦品种的叶片、穗轴+颖壳和根中硒含量从开花期到成熟期一直减少,茎杆中略微增加,籽粒中显着增加(p<0.05)。与S0水平相比,土壤中施加硒矿粉显着增加小麦籽粒硒含量和有机硒含量(p<0.05),三个小麦品种在S2水平籽粒有机硒含量分别为0.258、0.288和0.273 mg/kg,均达到富硒小麦标准,S2水平是最适宜种植富硒小麦的土壤硒浓度。‘西农黑大穗’在三个品种中表现最好,适宜作为富硒黑小麦品种在陕西紫阳等高硒地区推广种植。

马丹妮[3](2020)在《煮制方式对黑小麦酚酸组成、抗氧化活性和淀粉消化性的影响》文中指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症等慢性病的日趋流行和药物治疗的高费用及副作用,使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对疾病的防控作用。淀粉是谷物中主要的供能物质,它的消化性与血糖的控制密切相关;多酚则是谷物中常见的生物活性物,它的抗氧化作用可以降低因过量自由基损伤生物大分子而造成的慢性病患病风险。黑小麦是一种富含淀粉和多酚的新兴谷物资源,正开始流行于食物的制作。本研究以农大系列的五种黑小麦为原料,分析了其基础营养成分,并探讨了常压和高压这两种煮制方式对黑小麦的酚酸组成、抗氧化活性和淀粉消化性的影响,以促进黑小麦在糖尿病等慢性病病人饮食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和结果如下:1、采用国标法测定了五种黑小麦的营养成分,测定了快消化、慢消化及抗性淀粉和估计血糖指数来进行消化性分析。结果表明:五种黑小麦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淀粉(总 61.97%~65.46%,直链 9.04%~14.12%,支链 50.10%~55.48%)和蛋白质(13.82%~20.09%),其次是膳食纤维(不溶性9.53%~12.14%,可溶性0.94%~2.00%),而脂肪(1.24%~2.01%)和灰分(1.80%~2.23%)的含量较低。它们的含量都在国内外其他品种黑小麦的营养素含量范围之内。除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外,其他指标在品种间都存在显着差异,其中农大2201的蛋白质和总膳食纤维含量最高。农大2201的直链淀粉及抗性淀粉含量虽然显着低于农大2202和农大H-02,但其估计血糖指数为47.53(未糊化)显着低于后两者。2、考察了煮制方式对黑小麦总酚含量、酚酸组成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福林酚法测定了五种黑小麦的游离酚和结合酚含量,并进一步采用HPLC内标法分析了游离酚和结合酚的酚酸组成,和分光光度法评价了它们的DPPH自由基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还原能力。结果表明:煮制前,五种黑小麦游离酚和结合酚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57~0.68 mg GAE/g和0.53~0.57 mg GAE/g,两者含量相当;品种间多酚含量虽有显着差异,但数值差别很小。与煮制前相比,煮制后结合酚的含量明显增加,但总体上高压煮制与常压煮制差异较小。五种黑小麦的酚酸种类和含量差异显着;游离酚中含量较高的三种酚酸依次是反式肉桂酸、阿魏酸、香草酸,结合酚中含量较高的三种酚酸依次是阿魏酸、芥子酸和香草酸。煮制引起了酚酸组成的显着变化,煮制方式对酚酸组成的影响因黑小麦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品种间抗氧化能力也存在显着差异,农大3685的游离酚提取液清除DPPH及ABTS自由基的能力和铁还原能力都最强。从总体上看,与煮制前相比,煮制后黑小麦的DPPH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显着增强,而铁还原能力显着降低。煮制方式对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也因黑小麦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3、考察了煮制方式对黑小麦淀粉的理化性质及消化性质的影响,并对黑小麦淀粉消化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黑小麦淀粉多呈卵圆形或球形,颗粒表面粗糙,有明显凹坑,煮制处理后淀粉颗粒被腐蚀、破裂成片状;常压煮制对农大H-02和农大2201淀粉的破坏程度更高,而高压煮制对农大876和农大3685淀粉的破坏性更大。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黑小麦淀粉属于典型的A型晶体结构,结晶度范围为10.43%~11.47%;煮制处理后部分衍射峰消失或呈弥散状态,结晶度降低;高压煮制的黑小麦衍射峰峰型与常压煮制的基本相同。煮制后,黑小麦淀粉的起始糊化温度和糊化焓显着降低,而糊化温度范围显着增大。淀粉消化性分析表明:与煮制前相比,黑小麦的快消化淀粉含量增加、淀粉水解率升高、估计血糖指数变大;常压煮制黑小麦的估计血糖指数(61.52~70.61)显着高于高压煮制黑小麦(58.84~66.16);五个黑小麦品种中,无论是高压煮制还是常压煮制,农大2201的估计血糖指数都最低,最适合作为糖尿病等慢性病病人的食品,同时也需要通过优化煮制条件和考察其他加工方法来进一步降低农大2201的升血糖能力。相关性分析表明,黑小麦的快消化淀粉含量与估计血糖指数呈显着正相关,慢消化淀粉、抗性淀粉、结合酚酸、总酚酸和阿魏酸的含量、结晶度与估计血糖指数则呈显着负相关。农大2201脱脂、脱蛋白、脱脂脱蛋白样的快消化淀粉含量显着高于农大2201原样,抗性淀粉含量显着低于原样,估计血糖指数显着高于原样。这表明黑小麦的内源性蛋白质和脂肪对降低其淀粉消化性具有一定的贡献力。

孙旭超[4](2020)在《水稻粒形基因GS3、qGL3和GW2的遗传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粒长、粒宽和粒厚等粒形性状是水稻的重要性状,与产量和品质均有密切关系。水稻籽粒形状直接决定粒重,进而影响水稻产量;同时,水稻粒形也是决定稻米外观品质和商用品质的重要因素。此外,选育粒形适合机械分离加工品种也是当今水稻机械化发展的趋势。近年来,已定位和克隆了GW2、GS3、qGL3、GS5、GW8等多个粒形基因,为水稻粒形性状的改良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这些粒形基因是在不同背景材料中发现的,对粒形和粒重的遗传效应难以准确衡量。研究室前期构建了一套以特大粒品种TD70和小粒品种Kasalath为亲本的重组自交系群体,通过粒形基因标记检测,获得了含GW2、GS3和qGL3的单基因系。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Kasalath为受体亲本通过多代回交构建了GW2、GS3和qGL3的近等基因系,并将近等基因系进行两两杂交,获得了双基因系,通过对单基因系和双基因系的粒形、产量及品质性状分析,在同一遗传背景下比较了3个粒形基因的遗传效应及对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比较三个单基因系的粒形和粒重,发现单个粒形基因对籽粒千粒重的效应大小为GW2>qGL3>GS3;单基因株系的千粒重比受体亲本Kasalath分别增加46.59%、37.54%、20.23%。两个粒长基因GS3和qGL3之间具有加性效应,双基因株系粒长比单基因株系更长。NIL-GW2/GS3、NIL-GW2/qGL3和NIL-GS3/qGL3三个双基因株系的千粒重比受体亲本Kasalath分别增加了63.83%、83.31%和57.75%。2.GS3基因能够减少一次枝梗数,降低籽粒结实率,qGL3基因能够促进穗颈伸长;双基因株系NIL-GW2/qGL3,粒长比qGL3单基因株系更长,说明GW2能促进qGL3基因对粒长延伸功能;粒宽基因GW2在增加粒宽、粒厚的同时,还会引起穗长、枝梗数、结实率、穗颈长、着粒密度的变化,表明GW2具有一因多效性。3.三个双基因株系中稻米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变化不大,但qGL3基因能显着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研究结果表明粒宽基因GW2和粒长基因qGL3负向效应小,具有一定的育种价值,可以考虑应用在水稻粒形精准育种中。

陈巧灵[5](2018)在《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对中国地方小麦蛋白质含量性状的解析》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农业育种造成小麦遗传多样性低和遗传基础变窄,因此新资源的开发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中国地方小麦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较强的适应性和亲和性,中国地方小麦的品质性状也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是育种工作进行品种改良的重要种质资源。本研究以272份中国地方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连续3年在7个不同环境下的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测定,进行地方品种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和分析;利用高通量Wheat660芯片对具有遗传多样性的272份材料在已获得群体结果和亲缘关系的基础之上结合本试验测定的蛋白质含量的表型数据进行全基因关联分析。取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种植在7个不同环境下(2015年崇州、2016年崇州、2016年绵阳、2016年雅安、2017年崇州、2017年绵阳和2017年雅安)的272份地方小麦进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中国小麦地方品种平均蛋白质含量在所有的检测环境下平均值为13.77%,有45份高蛋白质含量小麦的品种,平均蛋白质含量在15%以上,有18份低蛋白质含量的小麦的品种,平均蛋白质含量在12%以下。中国地方小麦品种在7个不同环境间蛋白质含量均达到极显着正相关(r=0.543–0.705)。分析来自不同麦区地方品种蛋白质含量表明,来自东北春(播)麦区(VI-NEW)、北部春(播)麦区(VII-NS)、西北春(播)麦区(VIII-NWS)和新疆冬-春(播)麦区(X-XJ)地方小麦蛋白质含量偏低,且差异不显着,来自北部冬(秋播)麦区(I-NW)、黄淮海兼(秋播)麦区(II-Y&H)、长江中下游春(秋播)麦区(III-YTS)和西南春(秋播)麦区(IV-SAS)和华南春(秋播)麦区(V-SWAS)的蛋白质含量偏高,且差异也不显着。2.利用Wheat660芯片获得的基因型数据,对272份中国地方小麦品种进行蛋白质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检测到共检测到了46个与蛋白质含量性状显着关联的SNP标记位点(P<0.0001),18个QTL区段(10Mb),分布在2A、2B、3B、5B、5B、6A、6B、7A、7A、7A、和7B染色体上。单个关联位点表型变异贡献率(R2)范围为6.2%~10.1%,这些染色体上的标记:AX-94913395~AX-109853556(2A)、AX-111127963(2B)、AX-109335297~AX-109975004(3B)、AX-108932412~AX-110979583(3B)、AX-109971694~AX-110487962(3B)、AX-108919027~AX-111600410(5B)、AX-108728520~AX-111801527(5B)、AX-109995708~AX-111614403(5B)、AX-110996588~AX-111139810(6A)、AX-111024271(6A)、AX-110914313(6B)、AX-111644024(6B)、AX-110535435~AX-110631409(7A)、AX-108873894(7A)、AX-109883919(7A)、AX-109536152(7A)、AX-111167265(7A)和AX-89654502~AX-111539331(7B)分别能在两个环境中都被检测到,贡献率最大的标记是AX-110996588~AX-111139810,表型贡献率是10.1%,贡献率最小的标记是AX-109971694~AX-110487962,单个关联位点的表型贡献率是6.3%。3.通过对272份中国地方小麦品种蛋白质QTL位点不同单倍型间方差分析鉴定了44份高蛋白质含量和17份低蛋白质含量的地方小麦品种。发现控制高蛋白质的主要是QTL5和QTL17,分别位于染色体3B和7A上,控制低蛋白质的主要是QTL11和QTL16,分别位于染色体6B和7A上。

崔婷婷[6](2018)在《东北春玉米氮营养光谱诊断精准追肥模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玉米生产维系着国家粮食安全,氮素对玉米产量的增加和品质的改善具有显着的作用。人为诊断作物氮素营养状况无法量化,室内对大量作物样品进行氮素分析时效性差,而利用Green Seeker光谱仪获取作物信息快速且具有非破坏性等优点,因此这一方法现已在大田作物氮素营养诊断和施肥推荐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论文基于东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广泛及氮肥利用率较低的背景,借鉴Raun等人就作物冠层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和氮肥追施量建立的最优施肥算法(N fertilization optimization algorithm,NFOA),引进新的农学参数(玉米品种生育期、无氮区玉米产量等),并且考虑玉米从土壤吸收的N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变化,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施氮水平下玉米拔节期的冠层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上部氮素营养状况进行测试,旨在研究在引进新的农学参数后玉米拔节期NDVI值与植株含氮量、产量的相关关系,以此为重新构建最优施肥算法模型(NFOA)提供理论依据,并应用于玉米施肥决策。以期实现玉米无损诊断和精准、变量化推荐施肥,进而提高玉米生产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有以下几个研究成果:(1)基于NDVI值与玉米产量的相关分析得出:玉米产量与NDVI值呈正相关,NDVI值达到最大0.82时,玉米获得最高产量12.86 t/hm2。玉米NDVI值与产量的相关系数为0.87(P<0.05),达到显着性水平。(2)基肥和追肥处理下,成熟期玉米地上生物部分以及籽粒的全氮累积量均以N4最高施氮水平下获得最大值,且二者均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追肥处理高于基肥处理,玉米地上生物部分全氮量增加了11.39%,玉米籽粒全氮量增加了4.61%;玉米籽粒全氮量普遍高于地上生物部分,表明植株氮素随着玉米生育期发展,大多转移到籽粒,用以提高玉米质量。(3)施加氮肥可以增加玉米产量,基肥处理比无氮区处理下玉米增产幅度为3.55%14.17%,追肥处理相比于无氮处理增产8.06%19.15%,且追肥处理比基肥处理下玉米产量增加4.36%5.36%。而氮肥基肥量的高低对农学利用率的影响无显着差异,基肥农学利用率平均为21.56 kg/kg;不同N处理下基肥农学利用率普遍高于追肥农学利用率,本试验在N1处理下追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14.01 kg/kg。(4)通过利用2016年田间试验数据对原NFOA模型进行分析,原模型中确定玉米潜在产量YP0没有考虑玉米品种生育期对NDVI变化速率的影响,依据原模型计算出的当季氮肥追肥量由于没有考虑减去玉米吸收土壤氮量,导致氮肥追施计算值远高于实际生产所需量,因此本试验为了依据追肥模型推荐追肥量更加符合实际生产,提出对原模型中预测玉米潜在产量子模型和当季氮肥追肥量子模型进行重新构建。(5)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玉米吸收土壤氮量及追肥利用率在玉米追肥之前是未知量,本试验通过假设玉米吸收土壤氮量、追肥利用率与玉米潜在产量分别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依据2016年田间试验数据初步确立两个关系式:追肥后玉米吸收土壤氮占总吸氮量的百分比(y,%)与潜在产量(x,t/hm2)的相关方程为:y=18.476x2-438.72x+2661.6,方程相关系数r=0.96(p<0.05)。追肥利用率(y,%)与潜在产量(x,t/hm2)的相关方程为:y=-16.283x2+355.74x-1871.2,方程相关系数r=0.70(p<0.05)。(6)通过引进玉米生育期、无氮区玉米产量等农学参数,重新分析NDVI值与玉米氮营养诊断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关系,用于重新构建原NFOA模型中预测玉米潜在产量子模型,重新构建的子模型应用方程为YP0=9.7185+1E-05e6.7206INSEY’,相关系数r为0.86(p<0.05);考虑玉米吸收土壤氮量以及氮肥追施利用率会因土壤肥力产生变化,用于重新构建原NFOA模型中当季氮肥追肥量子模型,重新构建的子模型应用方程为FNR=(GNUP-FNUP)*(1-SN/PTN)/ZFU,其中SN/PTN表示玉米种植小区追肥后SN占PTN的百分比,ZFU表示种植小区追肥利用率。并经由2017年独立试验进行模型验证。利用2017年两个品种玉米在拔节期获得的NDVI值进行模型初步检验,两个品种玉米基于追肥前不同时期NDVI值利用NFOA模型计算出的当季追肥量无显着性差异,模型产量预测值与实际产量误差在5%以内,说明重新构建的NFOA模型可应用于玉米光谱氮营养诊断及精准变量追施氮肥。

王蓉[7](2018)在《黄淮南片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黄淮南片冬麦区是我国的第一大麦区,其常年种植面积约占全国小麦面积的30%。在自然条件下,该区域适合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分析该区域小麦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状况,对我国小麦高产、优质育种及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黄淮南片冬麦区2001-2016年通过国家审定的127个小麦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了解小麦品种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问题,为黄淮南片冬麦区的小麦高产、优质品种选育和品种推广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品种的冬春性、株高和产量相关性状的分析。大部分小麦品种是半冬性品种。品种的株高、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平均值分别为80.9 cm、605.2万/hm2、33.4个、42.1 g和7525.2 kg/hm2,变异系数分别为6.06%、7.61%、9.31%、7.92%和7.72%,其中穗粒数的变异系数最大。6个品种(花培5号、良星66、苏育麦1号、华成3366、洛麦24和中研麦1号)的穗数超过675.0万/hm2,3个品种(豫麦66号、兰考矮早8和周麦23)穗粒数超过40.0个,3个品种(郑育麦9987、圣源619和中原18)千粒重超过50.0 g,5个品种(豫麦158、淮麦33、未来0818、存麦8号和丰德存麦5号)产量超过8550.0 kg/hm2。通过分析2001-2005年、2006-2010年和2011-2016年三个时期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发现株高的变异幅度小且基本相同;穗数呈增加趋势,变幅较小;穗粒数呈现先增加再下降的趋势,变幅较小;千粒重和产量呈增加趋势。2001-2016年间,小麦品种穗数、千粒重和产量平均每年分别增加1.93万/hm2、0.19 g和63.34kg/hm2。黄淮南片的小麦品种应以半冬性为主,协调产量三要素,稳定穗数,挖掘穗粒数潜力,增加千粒重,从而获得更高的产量。2.品种的品质性状分析。根据容重(795 g/L)、蛋白质含量(14.22%)和湿面筋含量(30.8%),127个品种均达到了强筋小麦标准;根据吸水率(57.9%)、稳定时间(5.1 min)、最大抗延阻力(269 E.U.)和拉伸面积(60 cm2),这些品种均达到了中筋小麦标准,说明2001-2016年黄淮南片通过国家审定小麦品种的品质处于中筋或强筋水平。根据127个品种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容重(1.45%)、蛋白质含量(5.18%)、湿面筋含量(7.24%)和吸水率(6.27%)的品种间差异小,稳定时间(76.46%)、最大抗延阻力(54.59%)和拉伸面积(63.50%)的品种间差异较大。通过分析每年7个品质性状的平均值,发现蛋白质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湿面筋含量总体呈稳中有增趋势;吸水率在2011年后总体处于偏低的水平,稳定时间在2010年后有所提高;最大拉伸阻力和拉伸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平均每年增加7.21 E.U.和1.36 cm2。根据NY/T 967 2006的小麦品质标准,在127个品种,其中中筋品种100个;强筋品种27个,其中2001-2005年审定6个、2006-2010年审定5个和2011-2016年审定16个。说明黄淮南片在品质育种中应重视吸水率性状的改良和提高,加强对稳定时间、最大抗延阻力和拉伸面积等性状的选择,提高育成品种的加工品质。

马琳琳[8](2018)在《稻米—小麦混合体系流变学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稻米是一种不仅应用广泛,而且存在着丰富营养成分的食物。近年来正在逐渐成为食品研究者们探究的焦点。本文针对来自黑龙江不同产地的粳米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稻米粉质、拉伸、糊化等基础流变学特性,频率扫描、温度扫描等动态流变学特性以及应力松弛性质的测定,得出实验研究的稻米粉性质,为稻米与小麦混合粉制成的面团应用提供相应的依据。实验对黑龙江省12种稻米进行研究,同时也对五种市售的高筋粉与四种低筋粉进行基础流变学测定研究。筛选出一种较好的高筋粉和一种较好的低筋粉分别与12种稻米粉进行不同梯度的配比,并对混合粉进行粉质、拉伸和糊化等基础流变学特性进行研究。混合粉制成凝胶体系,进行动态流变学频率和温度的扫描测定,探究不同比例稻米粉添加量对面团的影响;对高筋粉混合的凝胶体系进行质构和应力松弛参数的测定,从而得出稻米粉添加量不同对混合粉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对混合粉进行测定,筛选出香雪高筋粉和百乐麦低筋粉的性质较好,选用这两种面粉分别与12种稻米粉进行混合。对混合粉进行测定可以得知,稻米粉对高筋粉流变学特性的影响较为明显,各个流变学指标表现较好;稻米粉对低筋粉流变学特性的影响较小,混合后多数情况下均能符合弱力粉指标。2.将筛选好的高筋粉与低筋粉分别与12种稻米进行不同梯度混合后的凝胶体系,进行动态流变学频率和温度的测定,通过对G’、G"以及tanδ值的探究,得出不同比例稻米粉添加量进行频率扫描与温度扫描后对面团的影响情况。随着稻米粉的添加,混合粉面团tanδ值大于添加量为0%的小麦粉,可能是由于20%和30%添加量时,混合粉体系中分子交联聚合程度降低,黏性比例增加;不同比例稻米粉添加量的面团tanδ值始终低于稻米粉添加量为0%的小麦粉,可能是由于随着稻米粉添加比例的增大,面团中分子交联聚合程度升高,面筋网络强度增加。3.对不同比例的稻米与高筋小麦粉混合后的凝胶体系进行质构特性和应力松弛参数的测定,从而了解不同稻米粉添加量对混合粉面团性质的影响。得到的结果为添加龙粳5、龙粳9、龙粳19、龙粳20、龙粳24、龙粳25、龙粳46和牡丹江31稻米粉在高筋粉中均可获得弹性增大的效果。

李婕筠[9](2017)在《普通小麦维生素B含量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B族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物质。由于人类和动物自身不能合成B族维生素,必须从外界摄取,而谷类食物既富含B族维生素成分又是人们重要的主食来源,因此研究B族维生素含量对小麦品质改良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优化小麦B族维生素的提取方法,构建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其含量,并结合90K芯片对166份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进行维生素B1和B2含量的关联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前人彩色小麦维生素B族提取方法,略作改进并加以优化。通过高峰淀粉酶法和混合酶法两种不同的提取方法相比较,最终选取混合酶法提取。维生素B1和B2的提取液为0.05 M醋酸钠溶液(p H 4.5)、木瓜蛋白酶、还原型谷胱甘肽水溶液、酸性磷酸酶和α-淀粉酶的混合液;维生素B6的提取液是在B1和B2提取液基础上添加乙醛酸和硫酸亚铁。分离色谱柱为Waters XTerra RP18(150×4.6 mm,5μm),配备RF10Axl荧光检测器,色谱柱温度为35℃,样品室温度为4℃,洗脱方式为等度洗脱。维生素B1和B2流动相的A相为甲醇,B相为0.05 M醋酸钠溶液(pH 4.5),二者体积比为30:70;流速为0.7 ml/min;维生素B1检测激发波长/发射波长为366 nm/435 nm,维生素B2检测激发波长/发射波长为422 nm/522 nm。维生素B6流动相的A相为甲醇,B相为0.05 M磷酸二氢钾溶液(含5 mM庚烷磺酸钠),用磷酸调B相pH为2.5,二者体积比为3:97;流速为0.7 ml/min;维生素B6检测激发波长/发射波长为290 nm/395 nm。该方法操作方便,适合大批量样品检测。2、采用18,207个高质量SNP标记对166份黄淮冬麦区的小麦品种维生素B1和B2含量进行关联分析,共检测到24个显着位点。其中17个位点与维生素B1含量显着相关(P<0.001),可解释6.5-10.6%的表型变异;7个位点与维生素B2含量显着相关(P<0.001),可解释6.6-10.5%的表型变异。IWB43809(6AS,0cM)和IWB69903(6AS,13cM)位点均在2个环境中被检测到与维生素B1含量显着相关,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为提高普通小麦维生素B族含量奠定理论基础。

刘慧[10](2016)在《我国主要麦区小麦籽粒产量和关键营养元素含量评价及调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在世界和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在有限而日益减少的耕地面积上,提高单产是小麦生产的关键。氮是蛋白质的主要构成成分,蛋白质是小麦的重要品质指标,在欠发达国家如中国,膳食蛋白的摄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谷物蛋白质。膳食蛋白质提供的氨基酸,在调节机体生长以及修复、维持、更新组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铁、锌、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全世界约有一半人口不同程度存在微量元素匮乏问题。小麦是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居民膳食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摄入的主要来源,了解并提高小麦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和微量元素尤其是较为缺乏的铁锌硒含量状况对改善人体健康和营养有着重要意义。鉴于此,本研究采集了我国22个小麦生产省(自治区、直辖市)共655份田间小麦籽粒样品,测定了小麦籽粒蛋白质、氨基酸、铁、锌和硒含量;并根据1212和1110组施氮量-产量和施氮量-蛋白质含量数据,建立了施氮量-产量和施氮量-蛋白质含量的回归关系,进而确定了合适的施氮量,以保证较高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并在14个省(市)的30个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开展了叶面喷施硒肥田间试验,研究了小麦籽粒硒含量的影响因素及提高硒含量的农艺措施,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多年多点采样测定结果表明,我国主要麦区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较低,赖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低影响了小麦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春、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平均分别为13.7%、12.7%。春小麦中符合强、中、弱筋蛋白质标准的样品分别占45%、22%、33%,而冬小麦样品的比例分别为18%、24%、58%。春、冬小麦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二者均为28.8%。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呈现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趋势,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总量呈现出东高西低的趋势。赖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春、冬小麦氨基酸评分平均值分别为53和56。春、冬小麦组氨酸、色氨酸以外的各氨基酸含量之间均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3以上;各氨基酸含量均与蛋白质含量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2-0.4以上;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与蛋白质含量极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均为-0.31。2.通过多年多点采样测定与田间试验研究,提出了兼顾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氮肥推荐方法,评价了该方法的氮肥效率、经济效益和环境效应。在我国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冬小麦-水稻轮作区和北方旱作冬麦区,小麦季的氮肥推荐施用量为208-230、150-195和117-134 kg ha-1,施氮量接近或低于调研农户的平均施氮量,小麦产量却比农户平均产量提高1%-19%,蛋白质含量提高2-9个百分点。与过量施氮的农户相比,推荐施氮量平均降低氮肥投入39-84 kg ha-1,却使小麦产量增加4%-28%,蛋白质含量提高2-8个百分点,氮肥偏生产力增加7-24 kg kg-1,经济收益增加564-2951元ha-1,此外,使收获后土壤残留无机氮含量、整个小麦季硝酸盐淋溶量和氧化亚氮排放量分别降低8%-27%、29%-52%和19%-36%。3.多年多点采样测定表明,我国主要麦区小麦籽粒铁、锌含量较低,铁、锌含量与产量均极显着负相关。春、冬小麦籽粒平均产量分别为5423、6565 kg ha-1,铁含量分别为48.2、45.1 mg kg-1,锌含量分别为30.4、30.3 mg kg-1。春、冬小麦分别有63%、72%样本铁含量低于推荐量50 mg kg-1,88%、87%样本锌含量低于推荐量40 mg kg-1。从区域上看,小麦产量较高的地区铁和锌含量较低。春、冬小麦籽粒的铁含量与锌含量均极显着正相关,籽粒锌含量每增加1 mg kg-1,春、冬小麦籽粒铁含量相应增加0.6、0.3 mg kg-1。铁、锌含量与产量均极显着负相关,产量每增加1000 kg ha-1,春、冬小麦籽粒铁含量降低2.1、1.3 mg kg-1,锌含量降低0.9、1.3 mg kg-1。春、冬小麦中均存在高铁高锌含量和产量较高的样品,表明通过品种选育、施肥或其他措施可将小麦籽粒的铁、锌含量提高到推荐标准以上,同时维持较高的产量。4.多年多点采样测定和多点叶喷硒肥田间试验表明,我国主要麦区小麦籽粒硒含量较低,籽粒硒含量与土壤有效硒含量、拔节前植株硒含量正相关,叶喷硒肥是提高籽粒硒含量的有效措施。小麦籽粒硒含量平均为64.6μg kg-1,远不能满足以小麦为主食人群对硒的营养需求,未发现籽粒硒含量达到中毒水平。硒含量在不同区域表现为北部高于南部、西部高于东部。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小麦籽粒产量无显着影响,却使籽粒硒含量显着提高。每施用1 g Se ha-1,籽粒硒含量平均提高5.3μg kg-1,施用51 g Se ha-1可将硒含量从平均31μg kg-1提高到300μg kg-1以上。小麦籽粒硒含量不受产量的影响,但不喷硒时籽粒硒含量与0-20 cm土层土壤有效硒含量和拔节前植株硒含量分别呈显着和极显着正相关。土壤有效硒含量在6.3-30.7μg kg-1之间每增加1.0μg kg-1,不喷硒籽粒硒含量平均增加2.1μg kg-1,拔节前植株硒含量在0-147.2μg kg-1之间每增加1.0μg kg-1,不喷硒籽粒硒含量平均增加0.7μg kg-1。喷硒后籽粒硒含量和硒强化指数均与拔节前植株硒含量极显着正相关。拔节前植株硒含量每增加1.0μg kg-1,喷硒籽粒硒含量平均增加5.7μg kg-1,籽粒硒强化指数平均增加0.043μg kg-1(g ha-1)-1。

二、河南种植120公顷彩色小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南种植120公顷彩色小麦(论文提纲范文)

(1)农旅融合视角下的陕西省合阳县王村镇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研究背景
        1.1.1 历史机遇
        1.1.2 客观要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关于现代农业的研究
        1.3.2 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
        1.3.3 关于农旅融合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1.4.2 文献研究法
        1.4.3 调查研究法
        1.4.4 案例研究法
        1.4.5 实践验证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王村镇概况及农业现状分析
    2.1 王村镇概况
        2.1.1 区位交通
        2.1.2 自然概况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1.4 自然资源
        2.1.5 文化资源
    2.2 王村镇农业现状调查分析
        2.2.1 劳动力人口现状调查
        2.2.2 产业发展状况调查
        2.2.3 制约农业生产因素调查
    2.3 王村镇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3.1 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
        2.3.2 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
第三章 案例研究
    3.1 日本“六次产业”战略——三产联动的农业
    3.2 杨陵五泉镇农业特色小镇——科技引领+农旅发展思路
    3.3 杨陵马家底乡村旅游民宿村——盘活乡村资产的农旅
    3.4 无锡田园东方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田园综合体模式
    3.5 愉快的新西兰牧场之旅——日常生产过程旅游化的农旅
第四章 相关理论及策略研究
    4.1 现代农业的理论研究
        4.1.1 现代农业的内涵
        4.1.2 现代农业的再解读
    4.2 现代农业规划的理论及策略研究
        4.2.1 现代农业规划的内涵
        4.2.2 现代农业规划的相关理论探析
        4.2.3 现代农业规划的路径及策略
    4.3 农旅融合的理论研究
        4.3.1 农旅融合的内涵
        4.3.2 农旅融合的模式探析
第五章 王村镇农业资源与产业开发思路
    5.1 基于农旅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SWOT分析
        5.1.1 优势(S)
        5.1.2 劣势(W)
        5.1.3 机遇(T)
        5.1.4 挑战(O)
    5.2 基于王村镇资源的产业开发
        5.2.1 农业用地资源
        5.2.2 基于资源的开发思路
第六章 王村镇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具体实践
    6.1 规划总纲
        6.1.1 规划的指导思想
        6.1.2 规划依据
        6.1.3 规划原则
        6.1.4 发展目标定位
        6.1.5 阶段性发展目标
    6.2 规划方案及重点项目
        6.2.1 基本格局
        6.2.2 规划内容简介
        6.2.3 重点项目介绍
    6.3 乡村旅游规划
        6.3.1 村落休闲旅游项目开发
        6.3.2 农业延伸旅游项目开发
    6.4 生态景观规划
        6.4.1 沟壑生态治理
        6.4.2 防护林体系构建
        6.4.3 道路绿化规划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土壤中不同硒含量对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和硒吸收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中的硒
        1.2.2 作物中硒含量的研究进展
        1.2.3 外源硒对小麦生理、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1.2.4 小麦对硒的吸收及转运规律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盆栽设计方案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农艺性状的调查
        2.4.2 干物质积累及其转运分析
        2.4.3 花后旗叶叶绿素值
        2.4.4 花后旗叶光合特性
        2.4.5 小麦成熟期籽粒粗蛋白含量
        2.4.6 小麦籽粒Fe、Mn、Zn、Cu含量
        2.4.7 小麦成熟期籽粒硒含量和有机硒含量
        2.4.8 小麦不同时期各器官硒含量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土壤硒含量对小麦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3.2 不同土壤硒含量条件对小麦旗叶叶绿素及光合的影响
        3.2.1 不同土壤硒含量条件对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2 不同土壤硒含量条件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3.3 不同土壤硒含量对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的影响
        3.3.1 不同土壤硒含量对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3.2 不同土壤硒含量对小麦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3.4 不同土壤硒含量对小麦籽粒粗蛋白及其他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3.4.1 不同土壤硒含量对小麦籽粒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3.4.2 不同土壤硒含量对小麦籽粒其他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3.5 不同土壤硒含量对不同时期小麦各器官硒含量及籽粒利用率的影响
        3.5.1 不同土壤硒含量对不同时期小麦各器官硒含量的影响
        3.5.2 不同土壤硒含量对小麦籽粒有机硒含量及利用率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施硒处理对小麦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4.2 施硒处理对小麦旗叶叶绿素及光合的影响
        4.2.1 施硒处理对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2.2 施硒处理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4.3 施硒处理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的影响
    4.4 施硒处理对小麦籽粒粗蛋白及其他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4.4.1 施硒处理对小麦籽粒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4.4.2 施硒处理对小麦籽粒其他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4.5 施硒处理对不同时期小麦各器官硒含量及籽粒利用率的影响
        4.5.1 施硒处理对不同时期小麦各器官硒含量的影响
        4.5.2 施硒处理对小麦籽粒有机硒含量及利用率的影响
    4.6 结论与展望
        4.6.1 结论
        4.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煮制方式对黑小麦酚酸组成、抗氧化活性和淀粉消化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黑小麦概况
    1.2 黑小麦的营养特性
        1.2.1 淀粉
        1.2.2 蛋白质
        1.2.3 脂肪
        1.2.4 维生素和矿物质
    1.3 黑小麦的生物活性物
        1.3.1 酚酸
        1.3.2 色素
        1.3.3 膳食纤维
    1.4 黑小麦在食品中的应用
        1.4.1 蒸煮类食品
        1.4.2 烘焙及膨化食品
        1.4.3 发酵食品
    1.5 淀粉消化性和多酚与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关系
        1.5.1 淀粉消化性与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关系
        1.5.2 多酚与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关系
    1.6 加工对淀粉消化性、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1.6.1 加工对淀粉消化性的影响
        1.6.2 加工对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1.7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8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黑小麦的营养成分和淀粉消化性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原料的处理
        2.2.2 基础营养成分的测定
        2.2.3 淀粉消化性分析
        2.2.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黑小麦的基础营养成分
        2.3.2 黑小麦的淀粉消化性
        2.3.3 黑小麦的基本组分与eGI之间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煮制方式对黑小麦酚酸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原料
        3.1.2 实验试剂
        3.1.3 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样品的制备
        3.2.2 游离态酚类物质的提取
        3.2.3 结合态酚类物质的提取
        3.2.4 总酚含量的测定
        3.2.5 酚酸组成分析
        3.2.6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3.2.7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3.2.8 铁离子还原力的测定
        3.2.9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游离酚、结合酚和总酚的含量
        3.3.2 煮制方式对黑小麦酚酸组成的影响
        3.3.3 煮制方式对黑小麦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煮制方式对黑小麦淀粉消化性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原料
        4.1.2 实验试剂
        4.1.3 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样品的制备
        4.2.2 扫描电镜分析
        4.2.3 X-射线衍射分析
        4.2.4 热特性分析
        4.2.5 淀粉消化性分析
        4.2.6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煮制方式对黑小麦粉表观结构的影响
        4.3.2 煮制方式对黑小麦粉X-衍射的影响
        4.3.3 煮制方式对黑小麦粉热特性的影响
        4.3.4 煮制方式对黑小麦粉淀粉消化的影响
        4.3.5 黑小麦淀粉消化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水稻粒形基因GS3、qGL3和GW2的遗传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水稻粒形基因的研究进展
    1.2 水稻粒形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1.2.1 GS3 基因
        1.2.2 qGL3 基因
        1.2.3 GW2 基因
        1.2.4 其他粒形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1.3 粒形基因的互作效应
    1.4 水稻近等基因系的构建方法
    1.5 粒形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1.6 水稻粒形基因利用现状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GS3、qGL3和GW2 近等基因系的鉴定及效应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近等基因系材料构建步骤
        2.1.3 基因检测引物及标记类型
        2.1.4 试剂溶液配方及方法
        2.1.5 实验常用仪器
        2.1.6 DNA的提取
        2.1.7 PCR扩增
        2.1.8 酶切及电泳
        2.1.9 田间种植管理
        2.1.10 粒形性状的考察
        2.1.11 数据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GW2 近等基因系(NIL)的标记检测及粒形表现
        2.2.2 qGL3 近等基因系(NIL)的标记检测及粒形表现
        2.2.3 GS3 近等基因系(NIL)的构建及粒形表现
        2.2.4 三个NILs的粒形和千粒重的效应比较
    2.3 讨论
第三章 GS3、qGL3和GW2 双基因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遗传效应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粒形性状调查
        3.1.3 孟德尔遗传统计
        3.1.4 取样方法、实验操作
        3.1.5 数据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双基因系F_1杂种的分子标记检测
        3.2.2 F_2群体中双基因系的遗传分析
        3.2.3 F_2群体中GW2/qGL3 双基因系的标记检测及粒形表现
        3.2.4 F_2群体中GW2/GS3 双基因系的标记检测及粒形表现
        3.2.5 F_2群体中GW2/qGL3 双基因系的标记检测及粒形表现
        3.2.6 三个双基因近等基因系的粒形和千粒重的效应比较
        3.2.7 三个粒形基因在不同遗传背景下的效应
    3.3 讨论
第四章 GS3、qGL3和GW2 单基因和双基因近等基因系的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性状差异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常用仪器
        4.1.3 试验设计
        4.1.4 农艺性状调查
        4.1.5 稻米外观品质性状的测定
        4.1.6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产量构成性状分析
        4.2.2 稻米外观品质分析
        4.2.3 稻米理化性状分析
    4.3 讨论
全文总结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语及英汉对照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对中国地方小麦蛋白质含量性状的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中国地方小麦品种
        1.1.1 中国地方小麦品种种质资源
        1.1.2 中国小麦种植区域划分
        1.1.3 中国地方小麦品种的研究现状
    1.2 小麦蛋白质的研究现状
        1.2.1 小麦蛋白质含量研究与环境的关系
        1.2.2 中国地方小麦蛋白质含量的研究
        1.2.3 小麦蛋白质含量位点、基因的研究现状
    1.3 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1.3.1 关联分析的定义
        1.3.2 关联分析的优势
        1.3.3 关联分析在小麦数量性状中的研究进展
        1.3.4 SNP标记及其开发在小麦中的应用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中国小麦地方品种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2.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分析
        2.2.1 中国小麦地方品种蛋白质含量的总体鉴定
        2.2.2 来自中国不同麦区地方品种之间的蛋白质含量的比较
        2.2.3 高蛋白质和低蛋白质小麦地方品种的筛选
    2.3 讨论
        2.3.1 中国地方小麦蛋白质含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3.2 不同蛋白质含量的中国小麦地方品种筛选
第三章 中国小麦地方品种蛋白质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表型的测定
        3.1.3 基于Wheat660SNP芯片的基因型分析
        3.1.4 SNP标记的关联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中国小麦地方品种蛋白质含量的关联分析
        3.2.2 关联位点优异等位变异解析
    3.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作者简历

(6)东北春玉米氮营养光谱诊断精准追肥模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主要内容、技术路线、拟解决问题及创新点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最优施肥算法模型(NFOA)重新构建试验
    2.2 最优施肥算法模型(NFOA)验证试验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玉米冠层NDVI值与产量的关系
    3.2 不同氮水平玉米追施氮肥效果分析
    3.3 不同氮水平原NFOA模型玉米各指标变化规律分析
    3.4 最优施肥算法模型(NFOA)的重建与应用
    3.5 最优施肥算法模型(NFOA)的初步检验
第四章 讨论
    4.1 不同氮水平玉米冠层NDVI值与产量的关系
    4.2 不同追施氮量对玉米成熟期全氮累积量的影响
    4.3 不同追施氮量对玉米产量、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
    4.4 最优施肥算法模型参数的研究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黄淮南片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中国小麦生产、品种改良和栽培技术发展概况
        1.1.1 中国小麦生产的发展概况
        1.1.2 中国小麦品种改良的发展历程
        1.1.3 中国小麦育种技术研究的新进展
        1.1.4 中国小麦栽培技术的发展概况
        1.1.5 中国小麦产业发展展望
    1.2 黄淮麦区小麦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研究
        1.2.1 黄淮麦区不同时期小麦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表现
        1.2.2 黄淮麦区小麦产量潜力的遗传进度研究
        1.2.3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高产潜力和实现途径
    1.3 黄淮麦区小麦的品质及其相关性状研究
        1.3.1 黄淮麦区区试品种(系)品质性状的研究
        1.3.2 黄淮麦区小麦生产中应用品种品质性状的研究
        1.3.3 黄淮南片国审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研究
    1.4 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和方案
        1.4.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黄淮南片国审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冬春性
        2.2.2 株高
        2.2.3 产量三要素
        2.2.4 产量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黄淮南片国审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容重
        3.2.2 蛋白质含量
        3.2.3 湿面筋含量
        3.2.4 吸水率
        3.2.5 稳定时间
        3.2.6 最大抗延阻力
        3.2.7 拉伸面积
        3.2.8 品质性状的综合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稻米—小麦混合体系流变学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稻米概述
    1.2 食品流变学概述
        1.2.1 面团流变学特性
        1.2.2 面团流变学特性测定方法
        1.2.3 食品质构特性的TPA测定
        1.2.4 应力松弛测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2 稻米-小麦混合粉体系粉质流变学特性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和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稻米粉的制备
        2.3.2 稻米-小麦混合粉的制备
        2.3.3 小麦粉与稻米粉水分含量测定
        2.3.4 小麦粉与混合粉粉质特性的测定
        2.3.5 小麦粉与混合粉拉伸特性的测定
        2.3.6 小麦粉糊化特性的测定
        2.3.7 主成分分析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高筋小麦粉筛选
        2.4.2 低筋小麦粉筛选
        2.4.3 主成分分析法对小麦粉的综合评价
        2.4.4 稻米粉基础成分分析
        2.4.5 稻米-高筋小麦混合粉体系粉质特性
        2.4.6 稻米-高筋小麦混合粉体系拉伸特性
        2.4.7 稻米-低筋小麦混合粉体系粉质特性
        2.4.8 稻米-低筋小麦混合粉体系拉伸特性
    2.5 本章小结
3 稻米-小麦混合粉体系基础动态流变学特性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不同比例稻米-小麦混合粉动态流变学频率测定
        3.3.2 不同比例稻米-小麦混合粉动态流变学温度测定
        3.3.3 主成分分析法对混合粉的综合评价
        3.3.4 相关性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稻米粉对混合粉体系黏弹性的影响
        3.4.2 稻米-小麦混合粉体系的频率扫描动态流变学研究
        3.4.3 稻米-小麦混合粉体系的温度动态流变学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稻米-小麦高筋混合粉面团质构及应力松弛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面团的制备
        4.3.2 面团质构的测定
        4.3.3 面团应力松弛的测定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稻米-小麦混合粉面团质构特性的研究
        4.4.2 稻米-小麦混合粉面团应力松弛研究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普通小麦维生素B含量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B族维生素概述
        1.1.1 基本特点
        1.1.2 家族成分
        1.1.3 生物学功能
    1.2 B族维生素的提取与测定
        1.2.1 提取
        1.2.2 测定
    1.3 关联分析
        1.3.1 原理
        1.3.2 应用
    1.4 B族维生素的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普通小麦B族维生素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体系建立
    2.1 实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磨粉
        2.2.2 提取方法
        2.2.3 洗脱方法
        2.2.4 标准品衍生化方法
        2.2.5 统计分析
    2.3 结果分析
        2.3.1 提取方法选择
        2.3.2 标准曲线的建立
        2.3.3 保留时间确定
        2.3.4 方法重复性验证
        2.3.5 物质稳定性验证
        2.3.6 方法学验证
    2.4 讨论
        2.4.1 提取
        2.4.2 测量
        2.4.3 验证
第三章 普通小麦品种维生素B1和B2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磨粉
        3.2.2 提取及洗脱方法
        3.2.3 统计分析
        3.2.4 基因型检测
        3.2.5 群体结构与亲缘关系分析
        3.2.6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3 结果分析
        3.3.1 表型分析
        3.3.2 群体结构分析
        3.3.3 维生素B1和B2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3.4 优异等位基因与维生素B1和B2的回归分析
    3.4 讨论
        3.4.1 维生素B1与B2含量定位结果分析
        3.4.2 维生素B1和B2优异等位基因在育种中的应用
第四章 全文结论
    4.1 普通小麦B族维生素含量HPLC测定体系建立
    4.2 普通小麦品种B1和B2维生素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10)我国主要麦区小麦籽粒产量和关键营养元素含量评价及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籽粒产量
        1.1.1 国内外小麦籽粒产量
        1.1.2 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因素及调控
    1.2 小麦籽粒蛋白质
        1.2.1 蛋白质与生命健康
        1.2.2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
        1.2.3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因素及调控
    1.3 小麦籽粒氨基酸
        1.3.1 氨基酸与生命健康
        1.3.2 小麦籽粒氨基酸含量
        1.3.3 小麦籽粒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因素及调控
    1.4 小麦籽粒铁
        1.4.1 铁与生命健康
        1.4.2 小麦籽粒铁含量
        1.4.3 小麦籽粒铁含量的影响因素及调控
    1.5 小麦籽粒锌
        1.5.1 锌与生命健康
        1.5.2 小麦籽粒锌含量
        1.5.3 小麦籽粒锌含量的影响因素及调控
    1.6 小麦籽粒硒
        1.6.1 硒与生命健康
        1.6.2 小麦籽粒硒含量
        1.6.3 小麦籽粒硒含量的影响因素及调控
    1.7 本研究切入点
    1.8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我国主要麦区小麦籽粒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及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样品处理与分析
        2.1.3 氨基酸评分
        2.1.4 数据计算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
        2.2.2 小麦籽粒氨基酸含量
        2.2.3 氨基酸、蛋白质相关性分析
    2.3 讨论
        2.3.1 我国主要麦区小麦籽粒蛋白质、氨基酸含量
        2.3.2 小麦籽粒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区域差异
        2.3.3 小麦籽粒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
        2.3.4 小麦籽粒氨基酸之间以及氨基酸与蛋白质含量的关系
    2.4 小结
第三章 我国主要麦区兼顾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适宜氮肥投入量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区域
        3.1.2 数据来源
        3.1.3 数据分析
        3.1.4 施氮的环境效应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对施氮量的响应
        3.2.2 基于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推荐施氮量
        3.2.3 农户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施氮量
    3.3 讨论
        3.3.1 推荐施氮的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评价
        3.3.2 推荐施氮的氮肥利用率、经济收益和环境效应评价
    3.4 小结
第四章 我国主要麦区小麦籽粒铁锌含量以及与产量的关系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样品处理与分析
        4.1.3 数据计算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小麦籽粒产量
        4.2.2 小麦籽粒铁含量
        4.2.3 小麦籽粒锌含量
        4.2.4 小麦籽粒产量、铁含量、锌含量相关分析
    4.3 讨论
        4.3.1 我国主要麦区小麦籽粒产量和铁、锌含量
        4.3.2 小麦籽粒产量和铁、锌含量区域差异
        4.3.3 小麦籽粒铁与锌含量的关系及调控
        4.3.4 小麦籽粒铁、锌含量与产量的关系及调控
    4.4 小结
第五章 我国主要麦区小麦籽粒硒含量及调控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小麦籽粒硒含量调研
        5.1.2 田间喷硒试验
        5.1.3 小麦籽粒硒含量标准
        5.1.4 数据计算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小麦籽粒硒含量
        5.2.2 小麦籽粒硒含量区域差异
        5.2.3 小麦产量对籽粒硒含量的影响
        5.2.4 叶喷硒肥对小麦籽粒产量和硒含量的影响
        5.2.5 土壤有效硒含量对小麦籽粒硒及强化效果的影响
        5.2.6 拔节前植株硒含量对小麦籽粒硒及强化效果的影响
    5.3 讨论
        5.3.1 我国主要麦区小麦籽粒硒含量
        5.3.2 小麦籽粒硒含量的影响因素及调控
    5.4 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问题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进一步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
缩略词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河南种植120公顷彩色小麦(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旅融合视角下的陕西省合阳县王村镇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研究[D]. 王姣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土壤中不同硒含量对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和硒吸收利用的影响[D]. 姜宗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3]煮制方式对黑小麦酚酸组成、抗氧化活性和淀粉消化性的影响[D]. 马丹妮. 扬州大学, 2020(04)
  • [4]水稻粒形基因GS3、qGL3和GW2的遗传效应研究[D]. 孙旭超. 西藏大学, 2020(12)
  • [5]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对中国地方小麦蛋白质含量性状的解析[D]. 陈巧灵.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6]东北春玉米氮营养光谱诊断精准追肥模型的研究[D]. 崔婷婷. 吉林农业大学, 2018(02)
  • [7]黄淮南片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研究[D]. 王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2)
  • [8]稻米—小麦混合体系流变学特性的研究[D]. 马琳琳.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8(12)
  • [9]普通小麦维生素B含量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 李婕筠.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5)
  • [10]我国主要麦区小麦籽粒产量和关键营养元素含量评价及调控[D]. 刘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河南种植120公顷彩色小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