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法治疗介入性肿瘤的护理

导管法治疗介入性肿瘤的护理

一、导管法介入治疗肿瘤的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乔彩霞,张福香[1](2021)在《门诊子宫肌瘤患者心理护理的实施对焦虑、抑郁心理程度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门诊子宫肌瘤患者心理护理的实施对焦虑、抑郁心理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焦作市妇幼保健院门诊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70例, 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8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研究组患者联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心理程度、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抑郁程度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5%, 高于对照组71.8%;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心理护理, 可使其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得到缓解, 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 拉近护患距离, 且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方面也有着突出效果。

徐苗[2](2020)在《集束化护理在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置入中线导管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构建预防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线导管置管后并发症的集束化护理策略,探讨临床上针对并发症的有效预防措施,降低其发生率。方法选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介入科2018年3月—2018年9月期间行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将不同病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将介入科三病区纳入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置入中线导管的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介入科一病区的患者作为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集束化护理,主要包括使用标准化工具进行置管前评估、改良置管方式、优化中线导管维护方式、改良置管后功能锻炼等。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收集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后相关并发症、舒适度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四个维度、疼痛程度、疼痛对活动的影响等指标。采用EpiData3.1录入数据,运用统计软件SPSS21.0,对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本研究集束化护理方案实施6个月,干预组和对照组样本均无脱落。两组患者在年龄、学历、家庭月收入、付费方式、输液治疗史、脑血管疾病起因、既往高危病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干预组导管堵塞发生率为4%、导管异位发生率为2%、静脉炎发生率为4%、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为0%,而在对照组分别为6%、6%、12%、4%和0%。干预组总发生率12%,对照组总发生率28%,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5)。3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的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7.00±2.10天和23.00±3.2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分别为6.83±5.67万元和7.31±4.96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Kolcaba舒适度的比较干预前:两组从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四个维度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置管后24小时):两组从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四个维度进行比较。在精神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置管后7天):两组从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四个维度进行比较。在生理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疼痛度的比较干预前:两组从疼痛程度的现在的疼痛程度、24小时最剧烈疼痛、过去24小时疼痛平均水平三个维度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从疼痛对活动的影响的日常活动、情绪、步行能力、与他人关系、睡眠五个维度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置管后24小时):两组从疼痛程度的现在的疼痛程度、24小时最剧烈疼痛、过去24小时疼痛平均水平三个维度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从疼痛对活动的影响的日常活动、情绪、步行能力、与他人关系四个维度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其他康复活动维度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置管后7天):两组从疼痛程度的现在的疼痛程度、24小时最剧烈疼痛、过去24小时疼痛平均水平三个维度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从疼痛对活动的影响的情绪、步行能力、与他人关系、睡眠、其他康复活动五个维度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常活动维度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制定了以使用标准化工具进行置管前评估、改良置管方式、优化中线导管维护方式、改良置管后功能锻炼的集束化护理措施,经研究集束化护理是一组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同时,该策略可降低中线导管在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应用中总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轻中线导管相关疼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花费。

刘占伟[3](2019)在《TACE联合MWA方案治疗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远期生存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方案与单纯TACE方案治疗大肝癌(LHC)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远期生存,同时进一步研究患者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将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78例LH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TACE方案治疗,以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成功后进行诊断性肝动脉造影,明确肿瘤位置、大小、数目及血液供应情况,选择性插管直至肿瘤供血动脉,以碘油乳剂栓塞肿瘤末梢血管后注入化疗药物,最后以明胶海绵栓塞肿瘤供血动脉近端延长化疗时效,每隔2840天进行一次,不超过3次。研究组患者采用TACE联合MWA治疗,先行TACE治疗,步骤同对照组,30天后或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进行MWA术治疗,局部浸润麻醉后超声引导下穿刺导入微波电极至预定肿瘤部位,根据肿块大小和患者情况调节微波机功率、作用时间和进针次数,根据肿瘤形态及大小布针,大肿瘤分次从不同方向多点多部位分段凝固、多点组合,消融结束后边退针边凝固针道。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门静脉分支癌栓、淋巴转移、肿瘤最大直径、肝功能分级、巴塞罗那分期(BCLC)等一般资料。于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随访日期截止至2019年8月。以首次进行治疗至因任何原因死亡或随访截止日期作为生存时间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MST)。治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1年、2年及3年对两组患者进行实体瘤疗效评价。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糖链抗原19-9(CA19-9)、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根据预后转归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治疗结束后1个月研究组患者完全缓解(CR)与部分缓解(PR)人数占比、客观有效率(ORR)及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病情稳定(SD)及疾病进展(PD)人数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PD人数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ORR及DC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FP、AFU、CA19-9、γ-GGT及ALP水平低于治疗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3)血清AFU、CA19-9、γ-GGT及ALP水平与AFP水平呈正相关(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最大直径小于治疗前,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5)。(5)研究组患者MST为23.24个月,对照组患者MST为13.58个月。研究组患者术后1年、2年及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6)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经干预后患者症状减轻。两组患者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不同BMI、术前AFP水平、年龄、性别、BCLC分期、Child-Pugh分级、门静脉分支癌栓、饮酒史、吸烟史、淋巴转移及治疗次数患者预后情况存在差异(P<0.05)。(8)术前AFP水平、Child-Pugh分级、门静脉分支癌栓、治疗次数为影响LHC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1)TACE联合MWA方案可有效缩小患者肿瘤最大直径促进疾病康复、降低LHC患者体内血清标志物水平改善患者肝功能。(2)TACE联合MWA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3)近期疗效中,TACE联合MWA方案患者具有较高的疾病客观缓解率和控制率;远期疗效中,TACE联合MWA方案患者1年和3年生存率高具有较长的中位生存时间,对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积极作用。(4)BMI、术前AFP水平、年龄、性别、BCLC分期、Child-Pugh分级、门静脉分支癌栓、饮酒史、吸烟史、淋巴转移及治疗次数为LHC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其中术前AFP水平、Child-Pugh分级、门静脉分支癌栓、治疗次数为影响LHC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

刘晓杰[4](2020)在《新型输卵管造影器械的设计、制备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现阶段由于工作、生活和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累加,导致女性不孕患者逐年增加,而其中输卵管堵塞因素占很大的一部分,因此,选择输卵管堵塞检查手段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诊断方法中,输卵管造影是最为常用和便捷方法。目前临床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普遍使用的是球囊导管法,但该方法存在诸多问题,给造影患者带来了疼痛的造影经历亟待解决。本文首先对输卵管阻塞诊断及治疗的国内外现状进行介绍,指出了本研究所关注的重点,即造影器械导致患者不适和疼痛感,在此基础上完成输卵管造影器械的改进研究,建立了其机械结构模型。所设计的造影器械结构包括:锥型体、造影杆、防回流结构和滑动式定位装置。其中,锥形体的尖端位于造影杆的远端,并且锥形体的前端设有造影剂或药液的流出口;造影杆的远端与锥形体形成配合,基座和防回流结构配合好后连接至造影杆的近端;承力造影杆为中空结构,是供造影剂流通的杆内通道。此外,造影器械还设计有相对于承力造影杆的滑动式定位装置,用于在造影时安全型输卵管造影器的位置固定。基于所设计的机械结构,完成了相应的模具设计加工及样品的制备,并进行了样品的性能测试,最后在医院完成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所设计完成的造影器械能够完成精确造影,并在部分指标上优于球囊导管,对于减轻输卵管造影患者疼痛,减少造影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有所改善。

王丽,张岩,曹倩[5](2018)在《导管法介入治疗子宫肌瘤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导管法介入治疗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6-8-2017-12期间我院治疗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抑郁、焦虑、疼痛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在导管法介入治疗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着,改善了心理状况,减轻了疼痛感,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笃铭丽[6](2018)在《构建心脏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拟在通过Delphi法构建符合我国目前快速发展的心脏介入领域发展要求的心脏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该体系框架能够在进一步研究中成为心脏介入专科护士任用、评估、培训及评价的规范体系,为医院护士人力资源的管理提供依据,并希望未来会成立专科学校或学校开展相关专科教育,通过系统化的培训来培养合格的心脏介入专科护士。方法通过文献调查、专家访谈及专家讨论法构建心脏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框架,采用Delphi法对17名专家应用“问卷星+微信”平台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专家的积极性、专家的权威系数、各级指标的协调系数等数据,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心脏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指标权重,最终确立心脏介入专科护士核心核心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结果1.2轮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说明“问卷星+微信”平台可以保证问卷的有效回收率,提高专家的积极性。2.专家的权威程度方面:判断系数为0.7000.900,熟悉程度为0.7201.000,权威系数为0.7100.950。3.一、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34,0.322,0.285,K个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的P值均小于0.05。4.形成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以及64个三级指标的心脏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一级指标分别为职业道德、管理能力、专业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二级指标分别为职业纪律、爱岗敬业、计划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管理控制能力、临床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应急能力、院感防控能力、英语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沟通能力、协调合作能力、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教育培训能力、科研学习能力。5.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出5个一级指标的权重赋值分别为:0.417、0.062、0.263、0.160、0.098;二级指标组合权重为0.0080.278;三级指标组合权重为0.0010.111。各判断矩阵的CI值为0.0000.046,CR值为0.0000.045。结论研究结果显示“问卷星+微信”平台可以确保问卷的回收率,提高专家的积极性;专家的权威程度高及意见的协调程度较好,形成的心脏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中心脏介入专科护士任用、评估、培训及评价的规范体系,为医院护士人力资源的管理提供依据,为学校护理教育专科护士课程设置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丁晓虹[7](2017)在《头体针联合超早期介入对宫颈癌术后患者排尿功能及尿动力学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不同针刺干预时机及选穴配伍对宫颈癌术后患者膀胱功能障碍的动态变化情况,对头体针联合超早期介入对宫颈癌术后患者排尿功能及尿动力学进行综合分析,为宫颈癌术后膀胱功能障碍提供较为有效的治疗路径,进一步确定针刺在快速康复外科中的作用。方法:150例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及中国人民解放军421医院妇产科宫颈癌拟行子宫全切+淋巴清扫手术患者,按其入院先后顺序,根据区组随机化方法平均分配到对照组(n=30)、治疗1组(n=30)、治疗2组(n=30)、治疗3组(n=30)、治疗4组(n=30)。所有患者术前均常规留置导尿管;术后5天夹闭导尿管,并每2-3h放尿1次;术后7天首次拔除导尿管。拔管后嘱多饮水,以导尿法测定残余尿量,当残余尿量<100mml认为顺利脱管;若>100mml则继续留置尿管,于第10天、第14天、第21天、第35天的顺序,按上述流程尝试拔除导尿管。对照组手术前后按照西医诊疗常规进行相关治疗,不进行针刺治疗;治疗1组于术前2天行头体针刺治疗;治疗2组于术前2天行体针针刺治疗;治疗3组于术后2天行头体针刺治疗;治疗4组于术后2天行体针针刺治疗,均针刺治疗10次,手术当天均不行针刺治疗。治疗1组、治疗3组穴位选择头皮针+体针:足运感区、膀胱俞、次髎穴、阴陵泉、三阴交。治疗2组、治疗4组穴位选择体针:膀胱俞、次髎穴、阴陵泉、三阴交。主观症状:分别于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观察各组患者膀胱功能障碍的主观症状,并观察术后各组留置导尿管时间、拔管后重置导尿管情况及脱管时终未残余尿量,同时采用下尿路膀胱功能评估(Measure du Handicap Urinarie,MHU)量表对膀胱功能进行评分。客观指标:分别于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在广州军区总医院泌尿外科尿动力学室由指定医师按统一标准行尿流动力学检测,检测内容包括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量(RV)、重置导尿管率、逼尿肌稳定性、首次尿意膀胱容量(FDV)、最大膀胱容量(MCC)、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结果:共有150名患者接受了本临床研究,其中对照组4例、治疗1组2例、治疗2组3例、治疗3组4例、治疗4组2例患者因观察期间未按要求如期进行尿动力学检测而判定为脱落,其余135例均顺利完成试验。组间基线特征均衡性分析:五组年龄构成、顺产次数、病理分型、病理分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之间的差异,经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F=0.39,P=0.82>0.05;F=1.01,P=0.40>0.05;X2=5.52,P=0.70>0.05;X2=7.41,P=0.96>0.05;F=0.26,P=0.90>0.05;F=0.34,P=0.85>0.05),认为五组间基线特征均衡性良好,具有可比性。主观症状:1.五组留置导尿管时间、最终残余尿量各组留置导尿管时间、最终残余尿量之间的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F=43.47,P=<0.05;F=15.16,P<0.05)。治疗1组、治疗2组的留置尿管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3组、治疗4组(均为P=0.00<0.05);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治疗4组的最终残余尿量均明显小与对照组(均为P=0.00<0.05)。2.五组手术前、后膀胱功能障碍主观症状发生率组内比较:对照组,手术前、后膀胱功能障碍主观症状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2=29.20,P=0.00<0.05)。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膀胱功能障碍主观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术前(均为P=0.00<0.05)。治疗1组、治疗2组,手术前、后膀胱功能障碍主观症状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经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X2=2.88,P=0.41>0.05;X2=1.45,P=0.69>0.05)。治疗3组、治疗4组,手术前、后膀胱功能障碍主观症状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经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43,P=0.02<0.05;X2=20.18,P=0.00<0.05)。组间比较:术前,各组间膀胱功能障碍主观症状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经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0,P=0.89>0.05)。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各组间膀胱功能障碍主观症状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X2=21.51,P=0.00<0.05;X2=20.49,P=0.00<0.05;X2=16.13,P=0.00<0.05)。在所有膀胱功能障碍表现中,以术后排尿困难、腹压排尿感最多见。对上述两种症状进行分析。组内比较:对照组,手术前、后排尿困难、腹压排尿之间的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X2=15.93,P=0.00<0.05;X2=18.88,P=0.00<0.05)。治疗1组,手术前、后排尿困难症状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经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7,P=0.27>0.05);腹压排尿感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2=15.02,P=0.00<0.05)。治疗2组,手术前、后排尿困难、腹压排尿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X2=9.16,P=0.03<0.05;X2=10.71,P=0.01<0.05)。治疗3组,手术前、后排尿困难、腹压排尿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X2=21.56,P=0.00<0.05;X2=15.70,P=0.00<0.05)。治疗4组,手术前、后排尿困难、腹压排尿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X2=24.55,P=0.00<0.05;X2=16.51,P=0.00<0.05)。组间比较:术前,各组间排尿困难、腹压排尿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经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X2=1.03,P=0.91>0.05;x2=8.11,P=0.09>0.05)。术后1月,各组间排尿困难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82,P=0.01<0.05);各组间腹压排尿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经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6.79,P=0.15>0.05);术后3月各组间排尿困难、腹压排尿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2=23.68,P=0.00<0.05;X2=19.66,P=0.00<0.05)、术后6月各组间排尿困难、腹压排尿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2=21.98,P=0.00<0.05;X2=18.47,P=0.00<0.05)。3.五组手术前、后MHU评分量表评分组内比较,对照组,手术前、后MHU量表评分之间的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F=165.07,P=0.00<0.05)。治疗1组,手术前、后MHU量表评分之间的差异,经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F=1.25,P=0.30>0.05)。治疗2组、治疗3组、治疗4组手术前、后MHU量表评分之间的差异,经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F=151.22,P=0.00;F=195.43,P=0.00<0.05;F=171.72,P=0.00<0.05)。组间比较:术前,各组间MHU量表评分的差异,经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F=0.13,P=0.97>0.05)。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各组间MHU量表评分的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F=100.94,P=0.00<0.05;F=145.65,P=0.00<0.05;F=67.92,P=0.00<0.05)。客观指标:组内比较:对照组,手术前、后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量(RV)、重置导尿管率、逼尿肌稳定性、首次尿意膀胱容量(FDV)、最大膀胱容量(MCC)、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 at Qmax)之间的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F=20.61,P=0.00<0.05;F=79.00,P=0.00<0.05;X2=7.27,P=0.03<0.05;X2=11.98,P=0.01<0.05;F=37.42,P=.00<0.05;F=16.64,P=0.00<0.05;F=25.74,P=0.00<0.05)。治疗1组,手术前、后Qmax、RV、重置导尿管率、逼尿肌稳定性、FDV、MCC、Pdet之间的差异,经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F=0.73,P=0.54>0.05;F=0.54,P=0.66>0.05;X2=2.03,P=0.57>0.05;X2=3.51,P=0.32>0.05;F=0.19,P=0.91>0.05;F=1.62,P=0.19>0.05;F=2.61,P=0.06>0.05)。治疗2组,手术前、后Qmax、RV、FDV、Pdet之间的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F=12.35,P=0.00<0.05;F=102.86,P=0.00<0.05;F=30.78,P=0.00<0.05;F=25.56,P=0.00<0.05)。手术前、后重置导尿管率、逼尿肌稳定性、MCC之间的差异,经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3.03,P=0.39>0.05;X2=6.32,P=0.10>0.05;F=1.38,P=0.25>0.05)。治疗3组,手术前、后Qmax、RV、逼尿肌稳定性、FDV、MCC、Pdet之间的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F=16.54,P=0.00<0.05;F=124.64,P=0.00<0.05;X2=15.74,P=0.00<0.05;F=31.30,P=0.00<0.05;F=20.7,P=0.00<0.05;F=25.44,P=0.00<0.05),手术前、后重置导尿管率之间的差异,经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2.07,P=0.56>0.05)。治疗4组,手术前、后Qmax、RV、逼尿肌稳定性、FDV、MCC、Pdet之间的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F=16.46,P=0.00<0.05;F=111.71,P=0.00<0.05;X2=14.42,P=0.00<0.05;F=32.30,P=0.00<0.05;F=14.93,P=0.00<0.05;X2=21.63,P=0.00<0.05),手术前、后重置导尿管率之间的差异,经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3.76,P=0.29>0.05)。组间比较:术前,各组Qmax、RV、逼尿肌稳定性、FDV、MCC、Pdet之间的差异,经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F=0.30,P=0.88>0.05;F=0.79,P=0.53>0.05;分别为X2=5.44,P=0.24>0.05;F=0.34,P= 0.85>0.05;X2=0.94,P=0.44>0.05;F=0.56,P=0.69>0.05)术后1月,各组Qmax、RV、重置导尿管率、FDV、MCC、Pdet之间的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F=8.77,P=0.00<0.05;F=69.66,P=0.00<0.05;X2=17.04,P=0.00<0.05;F=22.43,P=0.00<0.05;X2=14.15,P=0.00<0.05;F=10.99,P=0.00<0.05),逼尿肌稳定性之间的差异,经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5.39,P=0.25>0.05)术后3月,各组Qmmax、RV、逼尿肌稳定性、FDV、MCC、Pdet之间的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F=18.31,P=0.00<0.05;F=98.12,P=0.00<0.05;X2=18.49,P=0.00<0.05;F=22.07,P=0.00<0.05;X2=11.95,P=0.00<0.05;F=16.68,P=0.00<0.05),各组间重置导尿管率的差异,经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X2=6.21,P=0.18>0.05)。术后6月,各组Qmax、RV、逼尿肌稳定性、FDV、MCC之间的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F=9.68,P=0.00<0.05;F=60.34,P=0.00<0.05;X2=24.56,P=0.00<0.05;F=0.18,P=0.95>0.05;X2=14.15,P=0.00<0.05;),各组间重置导尿管率、Pdet的差异,经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X28.11,P=0.09>0.05;F=1.96,P=0.10>0.05)。结论:1.宫颈癌患者RH术后膀胱功能障碍高发,MHU评分明显增高。临床表现以腹压排尿、排尿困难、尿不净感为主,对照组上述症状虽然在术后第6个月时较术后1月有下降的趋势,但较术前仍明显。2.宫颈癌患者RH术后Qmax降低、逼尿肌不稳定性发生率增加、FDV增多、MCC增加、Pdet at Qmax降低明显。3.头体针联合超早期介入宫颈癌RH术后患者可以显着缩短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减少残余尿量、降低膀胱功能障碍主观症状、排尿困难、腹压排尿的发生率、降低MHU评分、增加Qmax、减少尿动力学检查时RV、降低尿动力学检查时重置导尿管率、降低逼尿肌不稳定性发生率、降低FDV、降低MCC、增加Pdet at Qmax,对于宫颈癌RH术后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以及尿动力学指标的改善有着非常显着的作用。4.头体针联合超早期介入对宫颈癌RH术后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以及尿动力学指标的改善作用比术后针刺更好;头体针联合超早期介入对宫颈癌RH术后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以及尿动力学指标的改善作用比单独使用体针针刺更好;术后头体针联合治疗与单独体针针刺相比,对宫颈癌RH术后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以及尿动力学指标的改善作用的差异对比不太明显。在针刺介入宫颈癌RH术后患者的时期以及针法的选择上,时间窗的选择有着更显着的临床意义。

朱丽,徐冰晨,潘文志,金健好,侯桂华,葛均波[8](2022)在《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手术方式、术中使用器械及护理现状调查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中国现阶段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手术方式、术中器械使用情况以及护理现状,揭示目前中国各医院TAVR开展特点,为提高TAVR围术期护理以及行业发展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对国内开展TAVR手术的51家医院心导管室护士长进行问卷调查,共含5个条目、23个问题。分析中国TAVR手术方式、术中使用器械和护理现状。结果 (1)TAVR首次开展时间及医院数量:2010年2家,2012年1家,2013年1家,2015年1家,2016年11家,2017年13家,2018年15家,2019年7家;(2)2019年经股动脉TAVR手术量:32家(62.75%)医院<20例,7家(13.73%)医院20~<50例,6家(11.76%)医院50~100例,6家(11.76%)医院>100例;(3)大部分中心采用全身麻醉(90.20%),使用血管缝合器缝合(80.39%),外科医生手术台旁备台(74.51%),使用国产瓣膜完成TAVR。结论目前各医院TAVR开展数量较欧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采用多学科心脏团队配合的形式,形成了中国特色TAVR护理模式。

杨琴[9](2021)在《导管室护理流程优化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基于哈默流程改造理论优化的导管室护理流程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救治时间、焦虑及抑郁状况、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导管室收治的125例PCI患者, 其中2019年4—10月收治的6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6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导管室护理流程进行护理, 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哈默流程改造理论优化的导管室护理流程护理, 比较2组患者服用抗凝药物时间、转运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入院至球囊扩张时间(D to B)、D to B达标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2组患者PCI术后第1天, 出院前1 d焦虑及抑郁状况的差异;记录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病死率、患者术后第7天左心室射血分数、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服用抗凝药物时间、转运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D to B分别为(10.41 ± 1.86)、(5.21 ± 0.82)、(48.26 ± 6.42)、(69.63 ± 11.42)min, 低于对照组的(17.65 ± 2.94)、(7.36 ± 1.32)、(57.26 ± 7.61)、(82.23 ± 13.58)min,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61~16.42, P<0.05);观察组患者D to B达标率为87.10%(54/62), 高于对照组的69.84%(44/63),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5.49, P<0.05);观察组患者PCI术后第1天SAS、SDS评分分别为(55.29 ± 6.77)、(54.47 ± 6.49)分, 低于对照组的(61.65 ± 7.21)、(62.91 ± 7.44)分,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7.16、-5.42, P<0.05);观察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8.06%(5/62)、(11.26 ± 2.14)d、(55.61 ± 4.31)%, 优于对照组的22.22%(14/63)、(13.47 ± 2.76)d、(52.21 ± 3.22)%,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86, t值为4.99、-5.00, P<0.05)。结论基于哈默流程改造理论优化的导管室护理流程可有效缩短PCI患者救治时间, 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状况, 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王如良,李方容,肖文华[10](2021)在《置入式输液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文中提出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渐增高,需要化疗、长期输液或营养支持的患者日益增多[1]。完全置入式输液港(totally implantable access port,TIAP),是一种完全留置于皮下的静脉输液装置,具有使用周期长、维护方便、并发症少、生活质量高等优点,已成为需要长期输液肿瘤患者的最佳选择[2]。考虑到输液港在我国多数地区尚未普及,临床使用和维护过程中,仍有较多困惑和争议。现初步总结出目前临床上比较关注的10个热点内容,进行思考与探讨。

二、导管法介入治疗肿瘤的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导管法介入治疗肿瘤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2)集束化护理在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置入中线导管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操作性定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研究对象
    2.3 样本量计算
    2.4 研究方法
    2.5 研究工具
    2.6 数据收集与分析
    2.7 研究流程
    2.8 质量控制
    2.9 伦理原则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
    3.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3.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的比较
    3.4 两组患者Kolcaba舒适度的比较
    3.5 两组患者疼痛度的比较
4 讨论
    4.1 集束化护理有助于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4.2 集束化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舒适度
    4.3 集束化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
    4.4 集束化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护理结局
    4.5 集束化护理在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置入中线导管的应用评价
5 结论
6 研究局限及展望
    6.1 研究局限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集束化护理在静脉导管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TACE联合MWA方案治疗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远期生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PHC诊断标准
    1.5 方法
    1.6 观察指标
    1.7 判定标准
    1.8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癌标志物水平比较
    2.4 肝癌标志物相关性分析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最大直径比较
    2.6 两组患者术后存活情况比较
    2.7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8 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9 患者预后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附图
4 讨论
    4.1 背景
    4.2 实验室检查
    4.3 影像学检查
    4.4 治疗
    4.5 TACE联合MWA治疗LHC结果分析
    4.6 本研究不足及改进方法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4)新型输卵管造影器械的设计、制备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输卵管阻塞检查诊断
        1.2.2 输卵管阻塞治疗
        1.2.3 输卵管阻塞HSG诊断重要性
        1.2.4 输卵管阻塞诊治政策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新型输卵管造影器械设计
    2.1 输卵管造影器械现状
    2.2 新型造影器械设计原理及结构
        2.2.1 锥型体结构
        2.2.2 承力造影杆
        2.2.3 定位结构
        2.2.4 防回流结构
    2.3 新型造影器械优点
第三章 新型器械样品制备
    3.1 模具制备
    3.2 样品制备
        3.2.1 材料及参数要求
        3.2.2 工艺流程
第四章 样品性能测试
    4.1 泄露测试
    4.2 导管流量测试
    4.3 连接器牢固程度测试
第五章 临床试用分析
    5.1 简介
    5.2 实验方案
        5.2.1 操作步骤
        5.2.2 实验前准备
        5.2.3 操作注意事项
    5.3 临床试验
        5.3.1 临床试验(一)
        5.3.2 临床试验(二)
        5.3.3 结果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致谢

(5)导管法介入治疗子宫肌瘤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指标观察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抑郁、焦虑、疼痛评分情况比较
    2.2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3 讨论

(6)构建心脏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汉缩略名词对照
前言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1 护士核心能力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
    2 介入专科护士
    3 国内外心脏/介入专科护士的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心脏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研究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内容
    3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建立方法
    4 统计学分析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第三部分 层次分析法设置评价指标的权重
    1 建立目标图
    2 构建判断矩阵
    3 分析过程
    4 结果
第四部分 讨论
    1 对于专家意见的处理方法
    2 各指标权重分析
    3 与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区别
    4 与心血管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区别
第五部分 总结
    1 研究的主要结论
    2 研究意义
    3 研究的创新性
    4 研究的局限性
    5 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心脏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1 心脏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专家咨询(第1轮)
附录2 心脏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专家咨询(第2轮)
附录3 心脏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致谢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7)头体针联合超早期介入对宫颈癌术后患者排尿功能及尿动力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详细摘要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西医研究现状
    第二节 传统医学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认识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资料和方法
        一、病例来源
        二、病例选择
        三、随机化原则
        四、样本含量估算
        五、治疗方法
        六、观测指标
        七、统计学方法
    第二节 结果与结论
        一、组间基线特征均衡性分析
        二、主观症状疗效评价
        三、客观指标疗效评价
        四、脱落病例
        五、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
        六、结论
第三章 讨论
    一、足运感区对排尿功能的影响
    二、本研究的配穴组方依据
    三、针刺介入时间窗的选择
    四、针刺治疗RH术后排尿功能障碍的观测指标
    五、术前头体针的联合使用对RH术后排尿功能恢复有良好的作用
    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七、今后的努力方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手术方式、术中使用器械及护理现状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TAVR开始时间及医院数量
    2.2 2019年经股动脉TAVR手术量
    2.3 TAVR术中情况
    2.4 TAVR术后情况
    2.5 TAVR术中的器械使用情况
3 讨论
    3.1 主动脉瓣病变的流行病学及TAVR适应证的变迁
    3.2 中国TAVR的开展现状
    3.3 建立TAVR心脏团队
    3.4 TAVR相关护理工作贯穿手术和围术期
        3.4.1 TAVR的术前护理
        3.4.2 TAVR的术中护理
        3.4.3 TAVR的术后护理
    3.5 TAVR术中使用器械特点分析

(10)置入式输液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常用置入路径的特点及选择
2 置入与操作方法
    2.1 引导方法及测量导管长度
    2.2 导管末端的位置及定位
3 输液港维护方法
    3.1 注意事项及维护时间
    3.2 封管液要求及使用方法
4 并发症处理
    4.1 伤口愈合不良、港体翻转原因及处理
    4.2 相关感染的鉴别及处理
    4.3 输液不通畅的原因及处理原则
    4.4 导管脱落、破裂、移位的诊断及处理方法

四、导管法介入治疗肿瘤的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门诊子宫肌瘤患者心理护理的实施对焦虑、抑郁心理程度的影响[J]. 乔彩霞,张福香.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23)
  • [2]集束化护理在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置入中线导管的应用研究[D]. 徐苗. 郑州大学, 2020(02)
  • [3]TACE联合MWA方案治疗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远期生存分析[D]. 刘占伟.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4]新型输卵管造影器械的设计、制备与评价[D]. 刘晓杰. 上海理工大学, 2020(01)
  • [5]导管法介入治疗子宫肌瘤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分析[J]. 王丽,张岩,曹倩.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8(S2)
  • [6]构建心脏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D]. 笃铭丽.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7]头体针联合超早期介入对宫颈癌术后患者排尿功能及尿动力学的影响[D]. 丁晓虹.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5)
  • [8]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手术方式、术中使用器械及护理现状调查分析[J]. 朱丽,徐冰晨,潘文志,金健好,侯桂华,葛均波.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2(02)
  • [9]导管室护理流程优化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J]. 杨琴.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34)
  • [10]置入式输液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 王如良,李方容,肖文华. 武警医学, 2021(11)

标签:;  ;  ;  ;  ;  

导管法治疗介入性肿瘤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