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玉米优势病害调查与防治

陇南玉米优势病害调查与防治

一、陇南玉米优势病害调查与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郭成,王宝宝,王春明,张小杰,陈晓霞,周天旺,李敏权,段灿星[1](2021)在《甘肃玉米镰孢茎腐病病原菌种群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解甘肃玉米镰孢茎腐病致病菌的种群结构和数量,于2015和2017年在甘肃省10个市(州)采集玉米茎腐病样品42份,根据形态学特征和EF-1α(tef)基因序列分析进行病原菌的种类鉴定。结果表明,共获得10种镰孢菌,分别为禾谷镰孢菌复合种(Fusarium 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 FGSC, 59.3%)、拟轮枝镰孢(F.verticillioides,11.5%)、木贼镰孢(F.equiseti,10.3%)、胶孢镰孢(F.subglutinans,5.9%)、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 4.7%)、变红镰孢(F.incarnatum, 4.0%)、三线镰孢(F.tricinctum, 1.9%)、温带镰孢(F.temperatum, 1.2%)、锐顶镰孢(F.acuminatum,0.8%)和尖孢镰孢(F.oxysporum, 0.4%),其中三线镰孢和锐顶镰孢作为玉米茎腐病新病原,属国内外首次发现。禾谷镰孢菌复合种、拟轮枝镰孢、木贼镰孢和胶孢镰孢在甘肃四大生态区(陇东地区、陇南地区、陇中地区和河西走廊)均有分布,其余种仅在1~3个生态区分布。利用镰孢菌的特异性引物EF-1α(tef)对甘肃玉米镰孢茎腐病优势病原菌禾谷镰孢复合种进行种群检测,共鉴定出布氏镰孢(F.boothii)和禾谷镰孢2个种群,其比例为2.75∶1。选用玉米品种甘宇301按照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发现10种镰孢菌均可致病。本研究结果为甘肃玉米茎腐病的综合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黄苗苗[2](2020)在《甘、青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菌源传播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由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Pst)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发生非常严重、对小麦生产最具破坏性的流行病害之一。甘肃和青海省是中国小麦条锈菌最重要的越夏区。深入了解小麦条锈菌遗传多样性及其区间菌源关系,对于病害测报和防治至关重要。本研究于2017年4月-2019年4月,在甘肃和青海省的18个区县采集了2763份小麦条锈菌标样,利用16对带有荧光标记的SSR引物对2763个小麦条锈菌分离物进行了基因标记。主要研究了春季流行期,甘肃和青海省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生殖模式及其在两省内部和两省间的传播路线、菌源关系;探讨了甘肃甘谷地区小麦条锈菌的群体动态和遗传结构;同时对晚熟春麦、自生麦苗和早播秋苗上采集的小麦条锈菌标样进行了群体遗传关系分析。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甘肃省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期,不同地区10个群体总的基因型多样性为0.825,尤其是徽县和清水群体,其基因型多样性为1。452份标样共鉴定出373个多基因座基因型(MLG),不同地区之间存在6个共享的MLG,其中2个MLG(MLG-285,MLG-288)在徽县和临洮群体之间共享,4个MLG依次在麦积和甘谷(MLG-42)、庄浪和临夏县(MLG-266)、临夏县和临洮(MLG-320)及文县和临洮(MLG-322)群体之间共享。甘肃地区小麦条锈菌春季传播路线为:东部庄浪地区可传播到中部临夏地区,陇南徽县、文县地区可传播到中部临洮地区。甘谷县小麦条锈菌总的基因多样性为0.91。16对引物共扩增出了110个位点。811份标样共鉴定出740个MLG,其中46个MLG重采了2-8次。南北山群体共享5个MLG表明小麦条锈菌在甘谷南北山区之间可传播迁移。甘谷县小麦条锈菌可在当地越夏越冬和传播迁移,且迁移模式与海拔高度无关。北山和南山的越夏群体在遗传结构上彼此不同,从川区采集的小麦条锈菌群体与山区春季或秋季采集的群体无明显的遗传关系。北山和南山不同海拔高度地区采集的条锈菌群体在春季、秋季和越夏期(自生麦苗上生存的条锈菌)均发现有性生殖现象,但在川区群体中未发现有性生殖。2.青海省小麦条锈菌群体同样具有丰富的基因型多样性(G=0.869),但相同地区的群体在不同季节的基因型多样性有差异,2018O-CB群体最高(G=0.970),2018S-JZ群体最低(G=0.706)。有3个MLG(MLG-251、MLG-305和MLG-292)在不同群体之间共享。不同季节的小麦条锈菌在西宁城北区、尖扎、贵德和互助地区之间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春季,尖扎地区是青海地区小麦条锈病始发地,菌源从尖扎传播到贵德,还可传播到互助、城北区等晚熟春麦区。夏季,条锈菌在互助地区晚熟春麦和贵德地区自生麦苗上越夏繁殖生成大量的条锈菌夏孢子。秋季,贵德地区秋苗的初始发病菌源主要来源于贵德和城北区自生麦苗上的越夏菌源,互助和城北区的晚熟春麦菌源也可直接传播到秋苗。3.甘肃和青海省1836份小麦条锈菌标样共检测到1596个MLG。甘肃和青海省群体之间存在3个共有MLG(MLG-655、MLG-1019和MLG-1039),这为两省菌源交流传播、迁移提供了分子证据。基因型频率测定结果表明,秋季的基因流动主要是从青海到甘肃,而春季则正好相反。秋季晚熟春麦的菌源可以直接传播到早播秋麦,而不必通过自生麦苗。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期,菌源在各群体之间交流频繁,甘肃地区与青海东部地区的传播路线以甘肃平凉、临夏到青海的传播为主,甘肃文县到青海的传播为辅。4.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甘谷、麦积、清水、文县、临洮、临夏县以及青海西宁城北区小麦条锈菌群体均存在有性生殖现象,有性生殖过程可发生在春季、秋季和越夏(自生麦苗上的小麦条锈菌)的不同海拔高度地区,对小麦条锈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徐晓凤[3](2020)在《小麦品种(系)抗秆锈病性及TaBRI1和TaSugarX基因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禾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graminis Pers.f.sp.tritici Eriks.&Henn.,Pgt)引起的小麦秆锈病曾在全球大规模爆发流行,并对小麦生产造成了巨大的产量损失。虽然20世纪70年代后该病害得到了有效控制,仅局部国家或地区零星发生,但随着具有强毒力小麦秆锈菌新小种Ug99(TTKSK)在乌干达的出现(1999年),之后不断变异并快速传播,至今在13个国家已产生了13个生理小种;意大利西西里岛2016年又出现了近50年来对硬粒小麦中普遍利用的抗病基因Sr9e和Sr13具有联合毒力的一新小种TTTTF,使全球小麦生产再次面临巨大威胁。挖掘小麦抗源材料、开展秆锈菌种群毒力结构分析以及探究抗病相关基因,可为小麦抗病育种和病害防控提供重要理论支撑。本论文从解析国内主要小麦秆锈菌毒力结构为切入点,研究分析国内主要小麦品种(系)抗锈性,利用转录组数据并结合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手段验证小麦秆锈菌与小麦互作的抗病功能基因,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报道如下。1.利用已知小麦秆锈病抗病基因的43个单基因品系对我国当前流行的7个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21C3CTHQM、21C3CTHTM、21C3CFHQC、34MKGQM、34MKGSM、34C3RTGQM和34C3MTGQM)的抗性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单基因系对供试小种的抗病和感病情况,同时也确定了此7个供试菌种的毒力结构,为我国小麦秆锈病抗病基因的合理布局及小麦品种抗秆锈病研究奠定了基础。在供试的43个单基因品系中有W2619Sr9e、CnSTmonoderi、Eagle、BtS30Wst、Sr31/6*LMPG、Federation*4/Kavkaz、RL5405、Mq(2)5XG2919、W2691SrTt–1、W2691Sr37、Trident、DAS15和Fed/SrTt3等13个单基因系对所有供试的小种均表现出良好的全生育抗病性。为此,7个供试小种对上述13个单基系所含抗病基因(Sr9e、Sr21、Sr26、Sr30、Sr31、Sr31、Sr33、Sr35、Sr36、Sr37、Sr38、Sr47和SrTt3)不具有毒力;相反的Sr7b–Ra、ISr8a–Ra、ISr9a–Ra、W2691Sr9b、ISr9d–Ra、CnsSr9f、CnSr9g、ISr16–Ra和W2691Sr28等9个供试单基因品系无论在苗期还是成株期对供试的所有供试小种都表现高度感病。这7个供试小种对上述9个单基系所含基因(Sr7b、Sr8a、Sr9a、Sr9b、Sr9d、Sr9f、Sr9g、Sr16、Sr28)均具有毒力;在所有供试品系中ISr5–Ra、ISr6–Ra、W2691Sr10、ISr11–Ra、W2691Sr13、MQSr14、W2691Sr15、CombinationⅦ、LCSr18、LCSr19、LCSr20、SwSr22T.B.、Exhange、LcSr24Ag、Agatha/9*LMPG、73,214,3–1/9*LMPG、Pusa4/Edel、CnsSr32、Compare、RL6082和CnsSrTmp等21个单基因系对供试的一个或多个小种表现抗性,7个供试小种对上述21个单基系所含抗病基因Sr5、Sr6、Sr10、Sr11、Sr13、Sr14、Sr15、Sr17、Sr18、Sr19、Sr20、Sr22、Sr23、Sr24、Sr25、Sr27、Sr29、Sr32、Sr34、Sr39和SrTmp具有不同的毒力。2.利用已知毒力结构的上述7个供试小种对东北春小麦区(小麦秆锈病频发区)和长江中下游盆地和中部冬小麦种植省(小麦秆锈病扩散和流行桥梁区)征集到的211份小麦品种(系)进行苗期和成株期抗秆锈性分析,明确了小麦品种(系)的抗秆锈性情况,为抗秆锈病基因的筛选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支撑。秆锈菌优势生理小种21C3CTHTM、21C3CFHQC、34MKGQM、34MKGSM、34C3RTGQM和34C3MTGQM对75份甘肃小麦品种(系)抗秆锈性分析结果表明:38份(50.7%)对所有供试小麦秆锈菌表现出良好苗期抗病性;小种21C3CTHQM、34MKGQM和34C3RTGQM对136份由黑龙江、内蒙古、山东、山西、安徽、江苏、北京和宁夏农业科学院提供的小麦品种(系)抗秆锈性分析结果表明:123份(90.4%)小麦品种(系)对所有供试小麦秆锈菌呈良好的全生育期抗病性。3.在前述小麦品种(系)抗秆锈病分析的基础上,利用Sr2、Sr24、Sr25、Sr26、Sr31和Sr38等连锁的分子标记对供试的211份小麦品种(系)所含已知抗性基因进行分析检测,筛选出对我国小麦秆锈病具有抗病性的Sr31和Sr38,对Ug99具有抗性的Sr2、Sr25、和Sr26,对抗锈育种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分子标记筛选结果表明:Sr2、Sr25、Sr31和Sr38在我国小麦品种中均有分布,其中有34份小麦品种(系)含有基因Sr2;有2份小麦品(系)种含有Sr25;有50份小麦品种(系)含有Sr31;有37份小麦品种(系)含有Sr38;未发现含有Sr24和Sr26的小麦品种(系)。4.根据本实验室前期小麦秆锈菌与小麦(Little club,LC)互作的转录组数据,进行了转录组结果验证,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如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受体基因TaBRI1(Brassinosteroid insensitive 1)、糖转运蛋白基因TaSTP1(Sugar transporter 1)、TaSugarC(Sucrose transporter C)和TaSugarX(Sucrose transporter X),同时结合病毒介导基因沉默(VIGS)技术,利用BSMV–VIGS对TaBRI1、TaSTP1、TaSugarC和TaSugarX进行沉默,沉默后的TaBRI1、TaSTP1、TaSugarC和TaSugarX小麦(LC)接种小麦秆锈菌34MKGQM,结果表明:沉默后的TaSTP1和TaSugarC的小麦对小麦秆锈病抗性不明显,沉默后的TaBRI1和TaSugarX小麦对小麦秆锈病具有抗性,该研究为筛选抗秆锈病基因奠定了理论依据。

闫智臣[4](2020)在《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间作绿肥对玉米、小麦和马铃薯病害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西走廊是甘肃省重要的粮食基地,绿肥-主作物间作是该区常见的种植模式。目前尚不明确该系统下主作物病害发生、危害及绿肥对主作物病害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通过绿肥-主作物间作系统的长期定位试验,调查了甘肃省河西走廊绿洲灌区武威试验站绿肥-主作物间作系统主作物病害的发生情况,分析了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群落结构多样性,并在温室内就该区主要栽培模式毛苕子(Vicia villosa)间作小麦(Triticum aestivum)系统主作物及绿肥对病害的调控进行了研究分析,为探索发展生态绿色病害调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河西走廊绿洲灌区绿肥-玉米(Zea mays)、小麦、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间作系统下,3种主作物病害主要为:玉米的锈病(Puccinia sorghi)、麦根腐平脐蠕孢叶斑病(Bipolaris sorokiniana)、圆斑病(Bipolaris zeicola),小麦的离蠕孢综合症叶斑病(B.sorokiniana)以及马铃薯的早疫病(Alternaria solani)、炭疽病(Colletotrichum coccodes)。2、间作箭筈豌豆(Vicia sativa)、毛苕子、针叶豌豆(Pisum sativum)和甜豌豆(Lathyrus odoratus)等绿肥可降低玉米、小麦和马铃薯病害发病率1.97%39.37%:(1)间作箭筈豌豆降低小麦离蠕孢综合症叶斑病发病率10.53%13.63%;间作箭筈豌豆+毛苕子降低玉米麦根腐平脐蠕孢叶斑病发病率25.27%,马铃薯早疫病发病率2.84%29.67%,马铃薯炭疽病发病率26.38%。(2)间作针叶豌豆降低玉米锈病发病率1.97%34.80%;马铃薯早疫病发病率2.83%29.90%,马铃薯炭疽病发病率39.37%。(3)间作甜豌豆降低玉米锈病发病率2.93%28.87%,马铃薯炭疽病发病率14.00%。3、温室模拟田间毛苕子-小麦间作发现,毛苕子、小麦可相互影响彼此病害的发生:间作小麦使毛苕子发病率显着增高48.67%143.62%;小麦离蠕孢综合症可造成小麦产量减产16.04%42.81%,间作毛苕子减少小麦产量损失5.98%8.10%。4、绿肥-主作物间作系统可影响土壤中AM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度。田间试验中共检测到4目8科13属23种AM真菌,其中球囊霉科(Glomeraceae)占各样本的46.67%81.09%,为所有样本的优势科,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和层状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lamellosum)为优势种,相对丰度分别在10.97%54.11%和15.15%45.56%之间。主作物的种类是影响AM真菌群落的重要因素之一,间作绿肥可相对提高AM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度,土壤速效钾(AK)和全氮(TN)含量显着影响土壤AM真菌群落,且AM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越高,主作物病害发病率越低。对田间土壤养分与病害发生相关性分析表明,马铃薯早疫病与AK显着正相关,玉米叶斑病和SOM显着负相关。因此可通过间作绿肥和适当施肥,实现该区作物病害的绿色防治。

周天宇[5](2020)在《杂交小麦亲本抗条锈病鉴定及F1代抗性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随着耕地面积减少、人口增加,利用小麦杂种优势来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杂交小麦抗病育种能够保证小麦在更健康的状态下优质高产,同时减少农药使用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大力发展杂交小麦抗病育种对我国小麦稳定丰收、绿色农业具有重要作用。小麦条锈病是由专性寄生真菌——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Pst)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小麦生产的流行性真菌病害,对全球小麦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当前我国小麦品种对小麦条锈菌的抗性水平整体偏低,新的有效抗源材料严重匮乏,因此加强杂交小麦抗条锈病育种对我国小麦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室前期通过杂交选育获得不育系(不育基因为ms1b)和与引进恢复系配制的F1代杂交种,但杂交种的抗条锈水平与双亲间的抗病规律尚不明确。本研究以条锈菌生理小种CYR23、CYR31、CYR33、CYR34为供试菌种,以21份不育系、13份恢复系及F1代杂交种为供试材料,通过抗条锈基因(Yellow rust,Yr)分子鉴定、苗期单个小种抗性鉴定、成株期混合小种抗性鉴定以及成株期不同小种侵染量鉴定等方法,对不育系、恢复系及F1代杂交种进行抗条锈能力评价,总结杂交种与其双亲间的抗条锈规律,为杂交小麦抗病育种提供可供遵循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抗条锈基因与抗性鉴定:利用Yr5、Yr9、Yr10、Yr15、Yr17、Yr18、Yr26分子标记或基因标记对供试材料进行抗条锈基因鉴定,发现F1代杂交种聚合了亲本的抗条锈基因,符合遗传规律,表明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可以达到目标基因聚合的目的。Yr9存在于北方品系,Yr26存在于四川品系,所有材料中均未鉴定到Yr5、Yr10、Yr15,表明它们在我国小麦抗病育种中应用不广。通过苗期、成株期抗性鉴定发现具有抗性的亲本组合,其F1代杂交种也表现抗性,符合遗传规律。双亲的抗性水平越高,其F1代抗性就越好。通过苗期、成株期抗性鉴定发现不育系 15L7152、17L6062、17L6065、17L6067、17L7106、17L7123、17L7140,来自四川的恢复系川14品16、川13品6、川麦93、川麦98、MR1101、MY13-3及其F1代杂交种均表现优良全生育期抗性。但我们检测到的抗病基因中均对条锈生理小种CYR34失去抗性,表明上述材料中存在未知的抗条锈基因。2、基于亲本对条锈病反应型(Infection type,IT)预测F1代抗性:根据成株期抗条锈鉴定结果,以亲本反应型为自变量,F1代杂交种反应型为因变量进行二元回归分析,R2=0.812,表明两者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同时发现F1代杂交种反应型趋于亲本反应型的平均值,以亲本反应型的平均值为自变量,F1代杂交种反应型为因变量进行一元回归分析,R2=0.740,表明两者之间有很大相关性,因此可以通过亲本反应型平均值预测F1代杂交种抗性。3、亲本抗性互补可增加F1代抗性:利用供试菌种分子标记,采用半定量PCR方法对所有材料分别进行供试条锈菌生理小种的菌量测定,结果显示,所有材料均未检测到CYR23的侵染,多数供试材料均检测到CYR33、CYR34这两个小种,而恢复系15CA50、不育系17L6078和15L7128有少量CYR31侵染,恢复系川14品16、川13品6、MR1101、MY13-1、川麦93、川麦98及其F1代杂交种未检测到CYR33、CYR34。通过检测F1代杂交种,发现对不同小种抗性有差异的亲本杂交,能够增加F1代生理小种抗性范围,即组合具有抗性互补的亲本可以增加F1代抗性。综上所述,杂交小麦抗病育种中,应选用高产、优质、抗性优良的材料作为亲本,才能获得适合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强优势杂交组合。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探究亲本与F1代杂交种之间的抗病规律,同时为杂交小麦抗病育种提供可参考的实践方案。

雷玉明,郑天翔,邢会琴,费永祥[6](2019)在《河西走廊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病害的演变规律》文中提出对河西走廊玉米制种田病害进行系统调查与分析,研究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区病害种类和发生程度,明确河西走廊玉米种业四大发展阶段病害演替规律。结果表明,原始时期病害记载数量少,危害轻;玉米种业起步阶段病害种类、数量具有增多趋势;玉米种业形成时期病害种类结构简单,病原组成单一,致病分化简单,重大病害随调运品种引入;玉米种业改革稳定期病害结构复杂,为害严重,病原种群变化大,病原传播途径多。

郭成[7](2019)在《甘肃玉米镰孢菌茎腐病病原菌多样性及抗性基因挖掘》文中研究指明玉米(Zea mays L)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粮饲兼用型作物,也是重要的能源植物和工业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气候变化、品种更替以及耕作制度改变,玉米茎腐病的发生和为害呈明显加重趋势;随着机械化收获和籽粒直收,茎腐病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调查了甘肃不同生态区玉米茎腐病的发生和为害情况,并采集样本,从病原种类、优势病原的遗传多样性、产毒类型和抗性基因挖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于2015年和2017年分别对甘肃玉米茎腐病的分布范围和为害程度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显示,该病害在华亭县、庄浪县、灵台县、崆峒区、泾川县、华池县、镇原县、合水县、庆城县、宁县、清水县、秦州区、秦安县、甘谷县、麦积区、张家川县、成县、迭部县、康县、舟曲县、临夏县、广河县、平川区、靖远县、会宁县、通渭县、安定区、临洮县、甘州区、高台县、临泽县、肃州区和凉州区均有分布,且2年的平均病田率和分别为28.6%和100%,病株率分别为3.6%和31.5%。(2)为了明确甘肃玉米镰孢茎腐病的病原种类和致病类群,在甘肃省四大生态区(陇南地区、陇东地区、陇中地区和河西走廊)采集玉米茎腐病样品42份,以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对分离得到的镰孢菌菌落进行纯化和单孢分离后,以形态学特征为依据,结合培养性状,参照Leisle分类系统进行鉴定。试验结果显示:共分离到253株镰孢菌菌株,其中禾谷镰孢菌复合种(Fusarium 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FGSC)150株、拟轮枝镰孢(F.verticillioides)29株、木贼镰孢(F.equiseti)26株、胶孢镰孢(F.subglutinans)15株、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12株、变红镰孢(F.incarnatum)10株、三线镰孢(F.tricinctum)5株、温带镰孢(F.temperatum)3株、锐顶镰孢(F.acuminatum)2株、尖孢镰孢(F.oxysporum)1株,其分离频率依次为59.3%、11.5%、10.3%、5.9%、4.7%、4.0%、1.9%、1.2%、0.8%和0.4%。按照柯赫氏法则对玉米品种甘宇2号通过平皿法测定、盆栽法测定和田间试验进行致病性测定,其中平皿法测定和盆栽法测定证实了10种镰孢菌均为致病菌,其中禾谷镰孢复合种和拟轮枝镰孢为甘肃玉米茎腐病的优势病原。而木贼镰孢、胶孢镰孢、层出镰孢、变红镰孢、三线镰孢、温带镰孢、锐顶镰孢和尖孢镰孢作为玉米茎腐病的病原菌首次在甘肃报道。(3)选取代表性菌株HCSZ4-9、HHXHZ15-7、ZY2-2、PC14-1、YJ8-1、ZY7-1、ZY11-1、KTQ3-1、ZQDC13-3、HA26、TW30、ZY13-2、KTQ16、KTQ19、ZJCZC14-5、ZJCZC14-2、TW26、TW40和HCSZ4-19进行EF-1α(tef)基因序列分析,将PCR产物回收测序后在GenBank上比对,发现菌株HHXHZ15-7与布斯镰孢(F.boothii);菌株HCSZ4-9与禾谷镰孢;菌株ZY2-2和PC-14-1与拟轮枝镰孢(F.verticillioides);菌株YJ8-1和ZY 7-1与木贼镰孢;菌株ZY 11-1和KTQ3-1与胶孢镰孢;菌株ZQDC13-3和HA-26与层出镰孢;菌株TW 30和ZY 13-2与变红镰孢;菌株KTQ16和KTQ19与三线镰孢;菌株ZJCZC14-5和ZJCZC14-2与温带镰孢;菌株TW26和TW40与锐顶镰孢;菌株HCSZ4-19与尖孢镰孢分别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说明分子鉴定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相吻合。(4)利用镰孢菌特异性引物对禾谷镰孢复合种150个菌株进行种间鉴定,共检测出110株布斯镰孢和40株禾谷镰孢,本研究掌握了甘肃玉米镰孢茎腐病禾谷镰孢复合种的种群结构由布斯镰孢和禾谷镰孢2个类群组成,分别占73.33%和24.67%,其比例约为3:1。(5)为明确甘肃省玉米镰孢茎腐病病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应用8对VNTR和10对SSR引物对甘肃省4大生态区玉米茎腐病优势病原禾谷镰孢复合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8对引物在114株禾谷镰孢复合种中共检测到等位位点数26个,多态性位点数26个,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100%。4个地理种群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9519,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714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939,Shannon信息指数为0.5691,多态性位点数为24.75,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5.19%。4个地理种群的Nei’s遗传相似度为0.88800.9674,遗传距离为0.03310.1188。禾谷镰孢复合种地理种群聚为3个大类群,陇南地区为第Ⅰ类群,河西地区为第II类群,陇东地区和陇中地区为第Ⅲ类群。禾谷镰孢复合种的种群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部,占总变异的90.71%。(6)经对114株禾谷镰孢复合种产毒化学型检测,发现42株产生15-AcDON,34株产生3-AcDON,20株产生NIV,18株不产毒,分别占36.84%、29.82%、17.54和15.79%。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布斯镰孢和禾谷镰孢均能产生15-AcDON、3-AcDON和NIV,3种毒素在4个生态区均有分布。(7)为了解短密木霉(Trichoderma brevicompactum)对植物病害的生防作用及其生物学特性,利用稀释平板分离法从甘肃省景泰县马铃薯连作田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株木霉菌株GAS1-1,经形态观察、rDNA-ITS和EF-1α序列分析明确其分类地位;用生物学方法研究明确该菌的营养生长和产孢条件要求;采用对峙培养法测定该菌株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形态学特征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GAS1-1为短密木霉(T.brevicompactum),为甘肃省木霉新记录种。该菌株对禾谷镰孢、拟轮枝镰孢、尖孢镰孢、肿囊腐霉(Pythium inflatum)和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均具有较好的拮抗效果,尤其对肿囊腐霉抑制作用最好,抑菌率达100%。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营养生长和产孢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酵母膏;其在1535℃均可生长,最适菌丝生长温度为30℃,最佳产孢温度为25℃;在pH 5.012.0的培养基上菌丝均可生长,最适菌丝生长和产孢的pH值均为5.0;24 h黑暗条件下菌丝营养生长最快,12 h光暗交替条件有利于产孢;孢子致死温度为69℃,10 min。说明短密木霉菌株GAS1-1具有较好的生防应用潜力。(8)采用高抗禾谷镰孢茎腐病自交系X178和高感自交系B73进行杂交构建F2群体,并对该群体在大喇叭口期进行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明确其表型性状,调查结果表明,抗感比例约为2.38:1。根据表型结果对50个抗病和50个感病材料,及2个亲本分别建库,进行WGS全基因组重测序,通过BSA性状定位分析,基于SNP-index和InDel-index鉴定出的候选基因分别为6个和33个,通过整合SNP和InDel信息,发现6号染色体上Zm00001d035153发生了非同义突变,3号染色体Zm00001d040332发生了移码突变,即这2个基因在编码区蛋白质的序列发生了改变,因此,我们推断Zm00001d035153和Zm00001d040332为2个主要抗病候选基因。该研究结果将为玉米抗禾谷镰孢茎腐病育种提供可利用的抗病基因和有效的基因资源,以及用于快速辅助选择的功能标记,提高抗禾谷镰孢茎腐病的育种速度和效率,构建玉米抗禾谷镰孢茎腐病分子育种技术体系。

郑琼[8](2019)在《小麦条锈病多尺度遥感监测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小麦条锈病(Puccinia striiformis)是危害我国小麦产量与质量的主要病害之一,加强病害的监测与预警对指导病害防控及粮食安全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各类遥感数据源的发展,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病害信息提取及监测已成为作物病害防治及农业管理中重要而有效的方式。本文以小麦条锈病为例,基于地面非成像高光谱数、航空高光谱影像数据以及Sentinel-2卫星多时相遥感影像等多源数据,在冠层、田块及大区域尺度上建立相应的小麦条锈病识别及监测模型,为小麦条锈病无损监测、有效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具体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在冠层尺度,小麦条锈病不同发病时期症状和光谱敏感性存在差异,根据各发病期条锈病识别的敏感光谱分布特征,将小麦条锈病分为发病初-中期(孕穗期-开花期)及发病中-后期(灌浆期-乳熟期),以病害识别最优的PRI(Photosynthetic radiation index)和 ARI(Anthocyanin reflectance index)指数形式计算不同发病期敏感波段区间上所有可能的三波段组合指数,分别筛选出对小麦条锈病发病初-中期(孕穗期-开花期)及中-后期(灌浆期-乳熟期)最敏感的三波段植被指数用于小麦条锈病识别。结果表明,在发病初-中期,PRI(570,525,705)对小麦条锈病的识别最优(R2=0.669),总体分类精度为80.6%:在发病中-后期,ARI(860,790,750)小麦条锈病的识别最优(R2=0.888),总体分类精度为91.9%,kappa系数为0.75。在独立的测试数据集中,分别以PRI(570,525,705)和ARI(860,790,750)对小麦条锈病发病初-中期及发病中-后期的识别最优,其分类精度分别达到了 84.1%和93.2%,表明在冠层尺度下不同发病时期的小麦条锈病识别中,PRI(570,525,705)和ARI(860,790,750)具有较强的识别能力及鲁棒性。(2)在田块尺度上,利用低空无人机获取小麦条锈病发病初-中期及中-后期小麦冠层的成像高光谱影像,通过植被指数法和连续小波分析法提取对条锈病识别敏感的特征,其中发病初-中期的敏感特征包含GI(Greenness index),MSR(Modified simple ratio),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RI(Nitrogen reflectance index),PSRI(Plant senescence reflectance index),PRI(570,525,705)6 个植被指数和 530nm(6 尺度),574nm(5 尺度),674nm(4尺度),706nm(1尺度)及758nm(1尺度)5个小波特征;发病中-后期的敏感特征包含 GI,MSR,NDVI,PSRI,TVI(Triangularvegetation index),ARI(860,790,750)6 个植被指数和 510nm(6 尺度),662nm(5 尺度),714nm(4尺度),766nm(2尺度)及790nm(3尺度)5个小波特征。依据上述敏感植被指数及小波特征,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构建小麦条锈病病情指数反演模型,基于小波特征的病情指数反演模型拟合效果高于植被指数特征,在发病初-中期及中后期的反演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1,0.89。在此基础上,利用LDA(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线性判别分析)和 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支持向量机)方法,分别采用植被指数及小波特征两种特征类型构建不同发病期的小麦条锈病监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小波特征的SVM模型对不同发病时期小麦条锈病的监测效果最佳,其中发病初-中期小麦条锈病的总体分类精度为90.7%,发病中-后期的小麦条锈病总体分类精度为98.7%。(3)在区域尺度上,利用小麦冠层尺度的近地高光谱数据,通过卫星传感器的相对光谱响应函数模拟Sentinel-2卫星相应的多光谱波段反射率,采用随机森林重要性选择筛选出对条锈病识别敏感的三个波段:B4(红)、B5(红边1)以及B7(红边3)。基于敏感波段的光谱几何关系构建了一个多光谱红边病害胁迫指数(Red-edge disease stress index,REDSI)用于不同严重程度的小麦条锈病识别,在线性判别模型下不同严重度的小麦条锈病总体分类精度为84.1%,kappa系数为0.76。以实地调查同步的Sentinel-2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最优阈值分割的方法进行区域尺度上的小麦条锈病监测,总体的制图精度为85.2%。结果表明,在区域尺度上,REDSI表现出对健康及受条锈病感染小麦的监测潜力。(4)在区域上的条锈病监测方面,基于地面调查数据及小麦条锈病发生发展的生境特征,获取与地面调查同步及多时相的Sentinel-2卫星影像,通过变量投影重要性准则筛选出对小麦条锈病识别敏感的光谱及生境特征,提出了单时相、两时相及融合遥感-气象等多源多时相数据的小麦条锈病监测模型。研究表明。耦合两时相植被指数变化特征(REDSI、VARIgreen、PSRI1、NREDI1、NDVIre1)及气象因子(3月月平均日照时数、4月及5月的相对湿度、4月及5月的月平均降水量)的小麦条锈病监测模型均优于两时相植被指数变化特征模型(总体分类精度为78.9%)及单时相植被指数特征模型(总体分类精度为73.7%),总体分类精度达到84.2%,kappa系数为0.65。

赵立萍[9](2016)在《玉米灰斑病病原菌及玉米尾孢遗传变异研究》文中认为灰斑病(Gray leaf spot,GLS)是严重影响玉米生产的病害。根据致病种,又分为由Cercospora zeae-maydis引起的玉蜀黍尾孢灰斑病和由C.zeina引起的玉米尾孢灰斑病。为进一步明确我国新发玉米灰斑病地区的致病菌种类,阐明病害发生与流行动态,本研究对20132015年采集的玉米灰斑病尾孢菌分离物进行鉴定,对2008年以来保存的玉米尾孢分离物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和分子变异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玉米尾孢和玉蜀黍尾孢是我国玉米灰斑病的主要致病菌对110个分离物进行了形态学、培养特征和分子鉴定,其中82个为玉米尾孢(C.zeina),分布于云南、四川、重庆、贵州、湖北、陕西、甘肃、河南、河北和黑龙江等省份;27个为玉蜀黍尾孢(C.zeae-maydis),分布于黑龙江、北京、河北、陕西、河南和四川等省份;1个云南分离物为罗德曼尾孢(C.rodmanii)。鉴定结果明确了玉米灰斑病新发生省份(陕西、甘肃、河南、重庆)和致病种未有明确报道省份及地区(北京、河北、四川北部)灰斑病菌种类。2、玉米尾孢灰斑病快速向北扩展,已威胁北方春玉米的生产灰斑病致病种的阐明,进一步明确了玉米灰斑病的发生现状:北方地区主要为玉蜀黍尾孢灰斑病;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重庆、四川主要为玉米尾孢灰斑病;陕西省南部以及河南省西部为两种灰斑病混发区域;源自西南地区的玉米尾孢灰斑病已越过巴山、秦岭进入陕西中部及西部和甘肃东南部,湖北的灰斑病已传入河南西部,在西北春玉米产区发生,局部地块严重。3、云南为我国玉米尾孢灰斑病流行的发源地群体遗传学和多基因分子检测(基因片段ITS、β-tubulin、H3、18sRNA、Actin)表明玉米尾孢群体的遗传分化并不明显,7省市群体内的遗传变异为变异的主要来源;两两群体间能检测到基因流,但云南省与其他六省玉米尾孢群体间基因交流最频繁;玉米尾孢群体经历了群体扩张事件,种群的扩张发生在云南;7省市中云南省玉米尾孢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陕西群体遗传多样性最低。分析结果表明:云南为我国玉米尾孢灰斑病的发源地,四川、贵州、湖北、重庆、甘肃、陕西和河南的病原均来自云南菌株的扩散。4、玉米尾孢地方群体的变异与灰斑病定殖时间、寄主品种及环境差异有关玉米尾孢群体遗传结构的分析表明,在云南和湖北出现了有别于云南早期种群和其他省份目前种群的特殊类型。这种变异表明,当病菌在一个地区定殖后,随着定殖时间的延长,当地的种群在特定寄主品种和环境条件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形成与初始群体结构有一定差异的新地理种群。

李青青,郭满库,郭成,郭建国[10](2014)在《甘肃玉米主要病害发生动态调查》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掌握甘肃玉米病害的发生动态,明确主要病害的流行趋势,采用随机抽查法调查了甘肃庆阳、平凉、天水、陇南、定西、武威和张掖7个市/地区的玉米病害类群。结果表明,普通锈病、红叶病和穗腐病普遍发生并较严重,在7个市/地区的平均病株率分别为81.6%、80.6%和77.3%;大斑病、纹枯病、交链孢叶斑病、茎腐病、小斑病、瘤黑粉病和鞘腐病局部发生较重,在7个市/地区平均病株率分别为83.3%、44.9%、29.1%、27.5%、25.6%、14.4%和8.3%,矮花叶病和丝黑穗病普遍发生但发病较轻,在7个市/地区病株率分别为3.1%和1.1%,但矮花叶病在旱作区平凉市依然严重,丝黑穗病在武威市和张掖市的玉米制种田发病率依然较高。调查表明,甘肃玉米叶部病害、穗腐病和茎腐病有加重趋势,今后应该加强多病害抗性品种选育和防治用化学药剂的筛选研究。

二、陇南玉米优势病害调查与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陇南玉米优势病害调查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玉米镰孢茎腐病病原菌种群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玉米茎基腐病分布范围调查和样品收集
    1.2 样品分离和纯化
    1.3 镰孢菌的单孢分离
    1.4 镰孢菌的种类鉴定
        1.4.1 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1.4.2 系统发育树构建
    1.5 菌株致病性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镰孢菌种类及地域分布
    2.2 EF1-α 序列分析
    2.3 禾谷镰孢复合种种间鉴定结果及地域分布
    2.4 致病性测定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2)甘、青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菌源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小麦条锈菌研究现状
    3 小麦条锈病流行及研究现状
        3.1 甘、青地区小麦条锈病研究现状
        3.2 甘肃甘谷县地理及小麦条锈病流行简介
    4 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4.1 小麦条锈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4.2 RAPD技术在小麦条锈菌研究中应用
        4.3 AFLP技术在小麦条锈菌研究中应用
        4.4 SSR技术在小麦条锈菌研究中的应用
        4.5 PSR在小麦条锈菌研究中的应用
    5 选题依据与意义
        5.1 选题依据
        5.2 主要研究内容
        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甘肃省小麦条锈菌遗传多样性及菌源传播分析
    前言
    第一节 甘谷县小麦条锈菌季节迁移、繁殖模式及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采样区域、标样采集和孢子的繁殖
        1.2 小麦条锈菌DNA提取和微卫星位点的PCR扩增
        1.3 数据处理与群体遗传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位点信息
        2.2 甘谷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
        2.3 群体繁殖方式分析
        2.4 条锈菌群体菌源关系
        2.5 群体细分模式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甘肃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菌源春季传播路线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甘肃地区条锈菌标样采集
        1.2 小麦条锈菌DNA提取和微卫星位点的PCR扩增
        1.3 数据处理与群体遗传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位点信息
        2.2 甘肃省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2.3 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群体之间的菌源关系
        2.4 甘肃小麦条锈菌群体的生殖模式分析
        2.5 群体细分模式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青海省小麦条锈菌遗传多样性及菌源传播分析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青海地区条锈菌标样采集
        1.2 小麦条锈菌基因组DNA的提取及微卫星位点的PCR扩增
        1.3 数据处理与群体遗传分析
    2 结果
        2.1 位点信息
        2.2 青海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
        2.3 条锈菌群体菌源关系
        2.4 连锁不平衡测试
        2.5 群体细分模式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甘、青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及菌源传播分析
    前言
    第一节 甘、青地区小麦条锈菌监测及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点及标样采集
        1.2 小麦条锈菌基因组DNA的提取及微卫星位点的PCR扩增
        1.3 数据处理与群体遗传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甘肃、青海地区6 个试验点小麦条锈病监测
        2.2 小麦条锈菌遗传多样性水平
        2.3 甘肃与青海小麦条锈菌群体菌源关系
        2.4 甘肃、青海小麦条锈菌群体繁殖方式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甘、青地区小麦条锈菌的流行传播、季节间遗传差异和重组水平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甘、青地区小麦条锈菌标样采集
        1.2 甘青地区小麦条锈菌DNA的提取和微卫星PCR扩增
        1.3 数据处理与群体遗传分析
        2 结果
        2.1 位点分析
        2.2 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2.3 连锁不平衡测试
        2.4 小麦条锈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和基因流
        2.5 群体细分模式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1 全文结论
    2 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3)小麦品种(系)抗秆锈病性及TaBRI1和TaSugarX基因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小麦秆锈病研究进展
    1.1 小麦秆锈病及其防治
        1.1.1 小麦秆锈病病原
        1.1.2 小麦秆锈病传播流行途径
        1.1.3 小麦秆锈病危害与防治
    1.2 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与毒力分析
        1.2.1 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的命名
        1.2.2 我国小麦秆锈菌毒力
    1.3 新型小麦秆锈菌小种Ug99
        1.3.1 Ug99 及相关小麦秆锈菌小种的发现与毒力变异
        1.3.2 Ug99 的危害
    1.4 抗秆锈基因与小麦品种(系)的抗秆锈性分析
        1.4.1 抗秆锈性基因的来源与定位
        1.4.2 小麦品种(系)的抗秆锈性分析
    1.5 分子生物学技术
        1.5.1 分子标记技术
        1.5.2 PCR与实时荧光定量技术简介
        1.5.3 转录组研究概况
    1.6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
        1.6.1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概念及原理
        1.6.2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的应用
    1.7 油菜素甾醇的简介
    1.8 植物糖转运蛋白简介
    1.9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小麦抗病品系对中国当前流行秆锈菌小种的有效性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菌株的扩繁
        2.1.2 Sr单基因系
        2.1.3 苗期有效性鉴定
        2.1.4 成株期有效性鉴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苗期供试单基因系对小麦秆锈菌有效性分析
        2.2.2 成株期供试单基因系对小麦秆锈菌有效性分析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我国部分小麦品种(系)苗期与成株期抗秆锈性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小麦材料
        3.1.2 菌种
        3.1.3 菌种扩繁与苗期、成株期接种与鉴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75份甘肃省小麦品种(系)苗期结果分析
        3.2.2 136份小麦品种(系)苗期抗性结果分析
        3.2.3 75份甘肃省小麦品种(系)成株期结果分析
        3.2.4 136份小麦品种(系)成株期抗性结果分析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我国部分小麦品种(系)抗秆锈性基因的分子检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小麦材料
        4.1.2 试剂和仪器
        4.1.3 基因组DNA的提取
        4.1.4 抗性基因及其PCR反应条件
    4.2 结果与分析
        4.2.1 45个Sr基因的近等基因系抗性基因检测结果
        4.2.2 甘肃省的75份小麦品种(系)的抗性基因检测结果
        4.2.3 136份小麦品种(系)抗性基因筛选结果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基于转录组结果探究TaBRI1、Ta STP1、Ta SugarC和 Ta SugarX对小麦秆锈病的抗性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感受态制备
        5.1.2 质粒扩繁与转化
        5.1.3 试剂及仪器
        5.1.4 培养基
        5.1.5 RNA的提取,反转录及RT-PCR
        5.1.6 BSMV-VIGS体系验证
        5.1.7 TaBRI1、TaSTP1、TaSugarC和 TaSugarX的 BSMV-VIGS载体的构建
        5.1.8 TaBRI1、TaSTP1、TaSugarC和 TaSugarX的 VIGS载体转入烟草及接种小麦
        5.1.9 Pgt接种沉默后的小麦
        5.1.10 RT-PCR与实时荧光定量PCR
    5.2 结果与分析
        5.2.1 BSMV-VIGS体系验证结果
        5.2.2 TaBRI1、TaSTP1、TaSugarC和 TaSugarX沉默与接种Pgt结果
    5.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4)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间作绿肥对玉米、小麦和马铃薯病害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甘肃省玉米、小麦、马铃薯主要病害
        2.1.1 玉米主要病害发生情况
        2.1.2 小麦主要病害发生情况
        2.1.3 马铃薯主要病害发生情况
    2.2 不同绿肥-主作物模式病害防控研究
    2.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4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河西走廊绿洲灌区绿肥-主作物间作系统病害调查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点概况
        3.1.2 样地设立情况
        3.1.3 田间管理措施
        3.1.4 病害调查方法
        3.1.5 病原的分离鉴定
        3.1.6 数据处理及分析
    3.2 结果
        3.2.1 绿肥间作玉米病害
        3.2.2 绿肥间作小麦病害
        3.2.3 绿肥间作马铃薯病害
    3.3 讨论与结论
        3.3.1 讨论
        3.3.2 结论
第四章 毛苕子-小麦系统病害发生情况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点概况
        4.1.2 试验材料
        4.1.3 试验设计
        4.1.4 试验数据采集
        4.1.5 数据处理及分析
    4.2 结果
        4.2.1 小麦离蠕孢综合症的发病情况
        4.2.2 毛苕子匐柄霉叶斑病的发病情况
        4.2.3 小麦、毛苕子生长及生理生化
        4.2.4 不同处理对温室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2.5 各生理指标与小麦、毛苕子发病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4.3 讨论与结论
        4.3.1 讨论
        4.3.2 结论
第五章 绿肥-主作物间作系统土壤AM真菌多样性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样地设立
        5.1.2 土壤采集
        5.1.3 土壤DNA提取及PCR扩增
        5.1.4 高通量测序分析
        5.1.5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5.1.6 数据的分析处理
    5.2 结果
        5.2.1 土壤养分含量
        5.2.2 OTU聚类分析
        5.2.3 AM真菌群落多样性
        5.2.4 AM真菌群落组成
        5.2.5 组间差异分析
        5.2.6 环境因子关联分析
    5.3 讨论与结论
        5.3.1 讨论
        5.3.2 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杂交小麦亲本抗条锈病鉴定及F1代抗性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 杂交小麦
        1.1 杂交小麦研究进展
        1.2 雄性不育系
        1.3 杂交小麦抗病育种
    2 小麦条锈病
        2.1 小麦条锈菌
        2.2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及危害
        2.3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措施
    3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
        3.1 小麦抗条锈基因定位及命名
        3.2 小麦抗条锈基因的利用
    4 小麦抗条锈基因分子标记
        4.1 分子标记方法介绍
        4.2 分子标记在小麦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5 当前中国小麦抗条锈现状
        5.1 中国小麦品种抗病水平
        5.2 国外种质资源利用
    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6.2 技术路线
第2章 杂交小麦抗条锈基因分子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3章 杂交小麦苗期抗条锈鉴定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菌种繁殖
        1.2.2 材料种植
        1.2.3 病原菌接种
        1.2.4 反应型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4章 杂交小麦成株期抗条锈鉴定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菌种繁殖
        1.2.2 材料种植
        1.2.3 病原菌接种
        1.2.4 反应型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5章 成株期菌量检测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成株期叶片采集
        1.2.2 小麦条锈菌繁育
        1.2.3 小麦条锈菌夏孢子收集
        1.2.4 DNA 提取
        1.2.5 DNA 浓度测定及稀释
        1.2.6 半定量 PCR 法菌量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课题

(6)河西走廊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病害的演变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河西走廊玉米种业原始时期记载病害 (1949—1958年)
2 河西走廊玉米种业起步时期发生病害 (1958—1978年)
3 河西走廊玉米种业形成时期病害结构 (1978—2000年)
    3.1 玉米病害结构简单, 个别病害危害重
    3.2 玉米病原组成单一, 致病分化简单
    3.3 重大病害随调运品种引入
4 河西走廊玉米种业改革稳定时期病害趋势 (2000年至今)
    4.1 病害结构复杂
    4.2 病害为害严重
    4.3 病原种群变化大
    4.4 病原传播途径多

(7)甘肃玉米镰孢菌茎腐病病原菌多样性及抗性基因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玉米茎腐病研究进展
        1.1.1 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与为害情况
        1.1.2 玉米茎腐病的症状
        1.1.3 玉米茎腐病的发生特点
        1.1.4 玉米茎腐病病原菌种类
        1.1.5 玉米抗茎腐病鉴定方法与种质资源筛选
        1.1.6 玉米对茎腐病的抗性遗传
        1.1.7 玉米对茎腐病抗病基因QTL定位
        1.1.8 玉米抗茎腐病基因的克隆和功能
        1.1.9 玉米对茎腐病的抗性机制
        1.1.10 玉米抗茎腐病育种
        1.1.11 玉米茎腐病防治技术
    1.2 本试验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2.1 本试验的目的及意义
        1.2.2 本试验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2.3 试验目标
第二章 甘肃玉米镰孢茎腐病病菌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玉米茎基腐病分布范围调查和样品收集
        2.1.2 样品分离
        2.1.3 镰孢菌纯化和单孢分离
        2.1.4 菌落直径测定
        2.1.5 镰孢菌的种类鉴定
        2.1.6 菌株致病性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玉米茎腐病分布范围和严重度
        2.2.2 玉米茎腐病样品中镰孢菌鉴定
        2.2.3 镰孢菌的形态学特征描述
        2.2.4 禾谷镰孢复合种种间鉴定结果
        2.2.5 基于EF1-α序列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2.6 致病性测定结果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禾谷镰孢复合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和产毒化学型检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菌株
        3.1.2 供试引物
        3.1.3 PCR扩增体系
        3.1.4 凝胶电泳
        3.1.5 电泳谱带的统计及数据分析
        3.1.6 产毒化学型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3.2.2 产毒化学型检测结果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短密木霉菌株GAS1-1的鉴定、拮抗作用及生物学特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菌株鉴定结果
        4.2.2 菌株GAS1-1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效果
        4.2.3 短密木霉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玉米自交系X178抗镰孢茎腐病基因挖掘
    5.1 材料与方法
        5.1.1 F_2群体表型鉴定
        5.1.2 DNA提取
        5.1.3 文库构建及测序
        5.1.4 生物信息分析流程
        5.1.5 子代SNP频率差异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表型鉴定结果
        5.2.2 亲本及抗感池F_2群体重测序分析
        5.2.3 SNP和InDel的分析与鉴定
        5.2.4 子代SNP频率分布
        5.2.5 子代InDel频率差异分析
    5.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致谢

(8)小麦条锈病多尺度遥感监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近地高光谱技术的作物病害信息提取研究
        1.2.2 基于航空影像的作物病害遥感监测研究
        1.2.3 基于卫星数据的作物病害遥感监测研究
        1.2.4 耦合多源数据的作物病害监测预测研究
        1.2.5 作物病害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1.3 条锈病的特点及流行规律
        1.3.1 小麦条锈病特征
        1.3.2 小麦条锈病传播及发生条件
        1.3.3 小麦条锈病区域分布及流行特征
    1.4 小麦条锈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实验设计及数据获取
    2.1 实验方案及概况
        2.1.1 冠层尺度的小麦条锈病实验
        2.1.2 航空高光谱成像的小麦条锈病实验
        2.1.3 区域尺度的小麦条锈病调查实验
    2.2 数据测量及处理
        2.2.0 小麦条锈病接种
        2.2.1 冠层高光谱非成像数据采集
        2.2.2 航空影像采集及处理
        2.2.3 Sentinel-2卫星数据预处理
    2.3 病情程度调查
        2.3.1 冠层尺度病情指数调查
        2.3.2 区域尺度的病情指数调查
    2.5 本章小结
3 冠层尺度不同发病期小麦条锈病识别方法
    3.1 实验数据
    3.2 方法介绍
        3.2.1 植被病害识别中常用的高光谱植被指数
        3.2.2 线性判别分析模型
        3.2.3 病情指数反演能力评估
    3.3 冠层尺度小麦条锈病光谱动态响应特征
    3.4 不同发病期小麦条锈病识别的敏感区域分布特征
    3.5 冠层尺度上已有植被指数对小麦条锈病的识别能力
    3.6 冠层尺度小麦条锈病动态监测方法
        3.6.1 冠层尺度条锈病光谱指数的构成
        3.6.2 三波段指数反演条锈病病情指数
        3.6.3 新的三波段指数在小麦条锈病上的识别能力
        3.6.4 不同数据集上新指数识别小麦条锈病的能力测试
    3.7 讨论
    3.8 本章小结
4 田块尺度小麦条锈病动态监测方法研究
    4.1 实验设置及数据
    4.2 无人机S185高光谱数据评价
    4.3 小麦条锈病光谱特征提取及方法
        4.3.1 基于病害特征的植被指数优选
        4.3.2 连续小波分析及特征提取
        4.3.3 支持向量机算法
    4.4 小麦条锈病病情严重度估测模型
        4.4.1 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
        4.4.2 基于PLSR模型的小麦病情指数反演
    4.5 田块尺度的小麦条锈病监测模型
        4.5.1 基于植被指数的小麦条锈病监测模型
        4.5.2 基于小波特征的小麦条锈病监测模型
        4.5.3 不同发病时期的小麦条锈病空间分布
    4.6 讨论
    4.7 本章小结
5 区域尺度小麦条锈病遥感监测方法
    5.1 实验数据采集及技术路线
        5.1.1 实验数据采集
        5.1.2 区域尺度的小麦条锈病监测技术路线
    5.2 区域尺度小麦冠层光谱特性
    5.3 小麦条锈病监测中常用的宽波段光谱指数
    5.4 最优波段筛选
    5.5 基于红边信息的区域小麦条锈病遥感监测
        5.5.1 区域尺度条锈病指数构建
        5.5.2 新建指数在区域尺度上小麦条锈病的识别
        5.5.3 与普通植被指数在小麦条锈病识别的比较
    5.6 红边病害胁迫指数在区域尺度上的小麦条锈病监测
    5.7 讨论
    5.8 本章小结
6 耦合作物生境特征的区域尺度小麦条锈病遥感监测
    6.1 技术研究路线
    6.2 数据获取及处理
        6.2.1 小麦种植面积提取
        6.2.2 植被指数
        6.2.3 两时相的植被指数
        6.2.4 气象数据获取及处理
    6.3 小麦条锈病监测方法
        6.3.1 变量投影重要性准则
        6.3.2 支持向量机算法
    6.4 植被指数和气象因子在条锈病监测中的重要性选择
        6.4.1 单时相的植被指数重要性选择
        6.4.2 两时相的植被指数重要性选择
        6.4.3 气象因子重要性筛选
    6.5 区域尺度上不同数据源的小麦条锈病遥感监测
        6.5.1 单时相植被光谱指数特征的小麦条锈病遥感监测
        6.5.2 两时相植被光谱指数特征的小麦条锈病遥感监测
        6.5.3 结合气象因子及两时相植被光谱特征的小麦条锈病遥感监测
        6.5.4 区域尺度的小麦条锈病遥感监测制图
    6.6 讨论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玉米灰斑病病原菌及玉米尾孢遗传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玉米灰斑病
        1.1.1 玉米灰斑病发生概况
        1.1.2 玉米灰斑病的症状及致病菌
        1.1.3 玉米灰斑病的流行
        1.1.4 玉米灰斑病的防治
    1.2 玉米灰斑病的病原菌
        1.2.1 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1.2.2 玉蜀黍尾孢C. zeae-maydis形态学与培养特征
        1.2.3 玉米尾孢C. zeina形态学与培养特征
        1.2.4 玉米灰斑病病原菌菌种分子鉴定
    1.3 玉米尾孢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
        1.3.1 植物病原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的意义
        1.3.2 影响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因素
        1.3.3 玉米尾孢群体分子结构的研究
        1.3.4 基于基因结构变异的病菌亲缘关系研究
    1.4 玉米灰斑病菌遗传多样性
        1.4.1 病原菌的遗传多样性
        1.4.2 ISSR技术及其在遗传多样性上的应用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玉米灰斑病致病种鉴定及病害发生动态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灰斑病样本采集
        2.1.2 病原菌分离
        2.1.3 病原菌培养
        2.1.4 病原菌形态鉴定
        2.1.5 病原菌培养性状鉴定
        2.1.6 病菌基因组DNA提取
        2.1.7 玉米相关尾孢菌H3组蛋白基因序列分析
        2.1.8 玉米相关尾孢菌种的特异性分子鉴定
        2.1.9 玉米灰斑病发生动态分析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2.1 病原菌分离
        2.2.2 病原菌形态学及分离物培养特征
        2.2.3 病原菌分离物的分子鉴定
        2.2.4 不同区域两种玉米灰斑病的分布现状
    2.3 讨论
第三章 玉米尾孢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菌株
        3.1.2 病菌培养和基因组DNA提取
        3.1.3 ISSR引物筛选
        3.1.4 ISSR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省份玉米尾孢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3.2.2 不同省份玉米尾孢种群间遗传多样性
        3.2.3 基于ISSR数据的聚类分析
        3.2.4 不同地理种群分化与菌株采集年代的关系
    3.3 讨论
        3.3.1 影响地理种群内部遗传分化的因素
        3.3.2 各省份玉米尾孢初始来源的可能方向
第四章 玉米尾孢群体分子结构分析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2.1 病菌培养和菌株DNA提取
        4.2.2 引物设计
        4.2.3 DNA的扩增
    4.3 数据处理
    4.4 结果分析
        4.4.1 基因组DNA的质量检测
        4.4.2 保守基因的引物及PCR扩增
        4.4.3 测序结果
        4.4.4 序列的SNP分析
        4.4.5 单倍型及其在群体中的分布
        4.4.6 单倍型遗传多态性分析
        4.4.7 中性进化检验
        4.4.8 单倍型系统发育分析
        4.4.9 单倍型网络进化图
        4.4.10 遗传分化和基因流
        4.4.11 分子方差分析
        4.4.12 7省份玉米尾孢分子变异的时空特征
    4.5 讨论
        4.5.1 玉米尾孢群体的中性检验及结构演化
        4.5.2 玉米尾孢群体的系统发育
        4.5.3 玉米尾孢群体的遗传分化和基因流
        4.5.4 玉米尾孢群体结构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甘肃玉米主要病害发生动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甘肃省玉米病害总体发生动态
    2.2 甘肃不同生态区玉米叶部病害发生动态分析
    2.3 甘肃不同生态区玉米穗部和茎部病害发生动态分析
3 讨论

四、陇南玉米优势病害调查与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玉米镰孢茎腐病病原菌种群多样性分析[J]. 郭成,王宝宝,王春明,张小杰,陈晓霞,周天旺,李敏权,段灿星. 核农学报, 2021(11)
  • [2]甘、青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菌源传播研究[D]. 黄苗苗. 甘肃农业大学, 2020
  • [3]小麦品种(系)抗秆锈病性及TaBRI1和TaSugarX基因功能研究[D]. 徐晓凤.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4]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间作绿肥对玉米、小麦和马铃薯病害影响的研究[D]. 闫智臣. 兰州大学, 2020(12)
  • [5]杂交小麦亲本抗条锈病鉴定及F1代抗性预测[D]. 周天宇. 西南大学, 2020(01)
  • [6]河西走廊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病害的演变规律[J]. 雷玉明,郑天翔,邢会琴,费永祥. 种子, 2019(06)
  • [7]甘肃玉米镰孢菌茎腐病病原菌多样性及抗性基因挖掘[D]. 郭成. 甘肃农业大学, 2019
  • [8]小麦条锈病多尺度遥感监测方法研究[D]. 郑琼.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9)
  • [9]玉米灰斑病病原菌及玉米尾孢遗传变异研究[D]. 赵立萍.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2)
  • [10]甘肃玉米主要病害发生动态调查[J]. 李青青,郭满库,郭成,郭建国. 植物保护, 2014(03)

标签:;  ;  ;  ;  ;  

陇南玉米优势病害调查与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