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泥沙生态疏浚工程

太湖泥沙生态疏浚工程

一、太湖底泥的生态疏浚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李运奔,张建华,殷鹏,范成新,申秋实[1](2020)在《疏浚底泥脱水固结处理后氮磷营养盐释放特征研究》文中认为以太湖西沿岸区、梅梁湾、东太湖底泥为对象,采用室内模拟的方法,在静态和动力扰动2种不同情景下,研究了疏浚底泥脱水固结处理后内源氮磷营养盐释放特征。结果表明:各研究区域底泥氮磷营养盐释放能力较强,TN、TP释放速率分别在7.26~29.65 mg/(m2·d)和-0.37~1.42 mg/(m2·d)之间。脱水固结处理后,疏浚底泥内源TN、TP释放能力明显降低,其TN、TP静态释放速率分别释放为3.36~22.98 mg/(m2·d)和-0.37~-0.07 mg/(m2·d),底泥内源氮磷释放能力尤其是TP释放能力明显减小。在动力扰动的情况下,脱水固结处理清淤污泥TN释放速率为6.31~30.96 mg/(m2·d),较原状底泥降低85%以上,TP释放速率为-0.23~0.37mg/(m2·d),较原状底泥降低98%以上。脱水固结处理后底泥含水率、孔隙度均大幅减小,抗扰动能力增强,内源氮磷营养盐释放能力减弱,内源氮磷二次污染风险明显降低。

范瑜[2](2020)在《太湖生态修复问题剖析及相应修复技术探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分析太湖生态修复面临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以恢复草境水生植被为主的太湖生态修复措施,以生态修复与饮用水源水质深度净化与清淤防洪疏浚工程结合、恢复芦苇湿地与消浪工程建设相结合等生态修复的思路及设想;利用太湖水浅、底质为硬质黄土等条件,采用股埂、垅沟相间疏浚开挖方式,开挖出的淤泥、部分黄土就地堆成股埂成为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的湿地基座,其在具体施工上简单易行、投入上相对较低、环境影响较小,从根本上解决淤泥堆放占地、处置难等问题。

范成新,钟继承,张路,刘成,申秋实[3](2020)在《湖泊底泥环保疏浚决策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认为环保疏浚的决策研究主要涉及"是否疏浚"、"疏浚多少"、"如何疏浚"、"能否疏浚"等问题,关系到工程是否立项、资金投入、工艺选择和疏浚效果等.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50年来环保疏浚研究和发展历史,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在针对湖泊富营养化、潜在生态风险以及湖泛污染控制方面开展环保疏浚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疏浚决策理念的差异和需要完善的问题.然后就疏浚工程量设计,分析了湖泊环保疏浚区域的选定和疏浚面积的确定方法和实例,围绕环保疏浚深度的确定,介绍和分析了视觉分层法、拐点法、背景值法、标准偏差倍数法、频度控制法、生态风险指数法、分层释放法和吸附解析法等方法及其优缺点.接着总结了应用不同工艺疏浚过程中产生的底泥扩散、泄漏和残留原因及影响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疏浚决策对疏浚工艺的选用要求.最后从重视疏浚后环境效果的过程回溯、悬浮态颗粒物影响以及实质性融入生态风险理念等方面,对湖泊环保疏浚决策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认为,湖泊的疏浚效果未达到预期多与忽视决策研究有关.决策上的主观性和任意性,不仅可能造成资金的浪费,还容易造成生态环境效益的损害.湖泊的环保疏浚不可能一劳永逸,也不是每个污染的湖泊都需要或可以采用疏浚方式来改善水环境,即使达到了环保疏浚的必要性研究和工程量设计水平,仍需要外源的有效控制和高精度、低扩散、低泄漏的疏浚工艺作为保证.

汤同欢[4](2019)在《粉绿狐尾藻浮床对富营养水体的净化效果、机制研究及工程示范》文中研究表明植物浮床技术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低能生态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理湖泊、城市景观水体和河流等敞开水体。一般认为,植物是影响植物浮床净化效果最主要的因素。本研究以粉绿狐尾藻作为浮床植物,开展水培试验和现场试验,对比研究粉绿狐尾藻与其他几种常见浮床植物净水能力的差异性,探究不同覆盖率对粉绿狐尾藻浮床净化效果的影响;同时,以宜兴宗家桥河为例开展工程示范,分析粉绿狐尾藻不同时期根冠比和氮磷在其体内的迁移规律,提出绿狐尾藻作为浮床植物的管理策略;并通过16sDNA高通量测序法,分析植物浮床系统对不同区域水体微生物多样性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论文最后通过对宗家桥河水质的长期监测,以评价工程措施对宗家桥河修复的效果,旨在为粉绿狐尾藻浮床的推广使用提供参考依据。(1)水培试验结果表明,粉绿狐尾藻生长繁殖能力和净水能力较强。粉绿狐尾藻对TN的去处率提高了44.73%,去除率达到81.48%,与空心菜和野生水芹菜较为接近;粉绿狐尾藻对NH4+-N去除效果仅次于凤眼莲,优于空心菜和野生水芹菜,去除率为80.13%;几种浮床植物对NO3--N的去除效果差异不明显;浮床植物对TP的去除效率小于对TN的去除效率,6种水生植物中空心菜、凤眼莲、野生水芹菜和粉绿狐尾藻的去除效果最好,分别达到了69.74%、66.85%、64.16%和59.28%,黄菖蒲和空心莲子菜处理效果相对较差。(2)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粉绿狐尾藻浮床可以可以显着提高处理组污染物去除率,可以有效地缓冲水池pH的变化,并将其维持在7.5至7.0之间。但浮床的存在阻止了大气向水体扩散氧气,使处理组DO浓度显着低于对照组。在本试验中,粉绿狐尾藻浮床覆盖率的提高也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但是20%和30%覆盖率条件下水体TN、NH4+-N和TP等指标的去除率并没有显着性差异,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55%、84.03%和91.52%。此外,利用去除粉绿狐尾藻浮床去除不同污染物的最佳停留时间也不相同,TN和叶绿素a的最佳处理时间为15天,NH4+-N的最佳处理时间为5天,TP、CODMn和NO3--N的最佳处理时间为20天或者更长。(3)粉绿狐尾藻浮床原位工程示范结果表明,定期收获和有效管理对提高浮床系统效率意义重大。建议在7月之后对绿狐尾藻进行多次收获,收获方式采用整株收获。粉绿狐尾藻生长周期集中在4月到8月,其水上部分占比大部分时间小于水下部分,且水上部分和水下部分TN、TP含量并没有显着性差异,TN在6月至9月间最高,平均达到32.38 g/kg,TP在7月至9月间最高,平均达到6.56 g/kg。相对3月份,粉绿狐尾藻浮床总生物量(干重)在六个月间增长了7.36倍,N含量增加了13.38倍,P含量增加了9.77倍。初步估算浮床依靠植物吸收去除了581.74 kg N元素和114.03 kg P元素。粉绿狐尾藻作为一种水生植物,适应和繁殖能力较强,能够耐低温,可以作为一种浮床植物推广使用。(4)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浮床系统可以显着提高浮床下层水体和敞水区的生物多样性。通过门分类水平上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发现变形菌门、放线细菌门、蓝藻细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的微生物为主要优势菌群,其相对丰度比例之和占总相对丰度的89.6%到98.7%。本研究中蓝藻细菌门虽然在敞水区和浮床下层占比较小,但均值仍然达到了19%,仍然存在蓝藻大量繁殖并进一步恶化水质的可能性。(5)通过长期监测可以发现,宗家桥河经过治理后水质净化效果明显。至2018年9月,宗家桥河考核断面的河水基本消除黑臭,河水的DO、CODMn、NH4+-N、TN和TP浓度的平均值均达到课题的目标要求。但是,在示范工程运行期间,受降雨、行洪和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宗家桥河水的污染物浓度波动较大,进而对河水中的NH4+-N、CODMn等污染物的净化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水面保洁以及植物维护等工作,尤其是要加强粉绿狐尾藻浮床不受人为破坏。

方红卫,李晓翠,黄磊,张涛,韩旭,高圻烽[5](2019)在《受污染底泥陶粒化回填技术及其底泥修复效果》文中认为针对受污染底泥原位或异位修复技术存在需引入外来材料或长期占用土地和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提出了将疏浚底泥脱水干化及无害化处理后,烧结成陶粒并回填至原疏浚区域的受污染底泥陶粒化回填技术,并从增强床面稳定性、清晰泥水界面、改变底泥中溶解氧垂向分布和减少底泥污染物释放通量等方面,探讨了该技术修复底泥的潜力。底泥疏浚可直接去除大部分表层污染物,而陶粒制备过程中的高温烧结会降低疏浚底泥的污染程度;陶粒回填后,床面稳定性增加,相同水动力条件下颗粒不易再悬浮,底泥释放通量明显减小,床面溶解氧渗透深度增加。

姜霞,王书航,张晴波,王雯雯[6](2017)在《污染底泥环保疏浚工程的理念·应用条件·关键问题》文中指出污染底泥是水体最主要的内源,存在污染物二次释放的风险,而环保疏浚可以有效地清除污染底泥、降低内源污染负荷及其释放风险,因此近年来该技术在水环境治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环保疏浚的主要目的是有效清除河流、湖泊(水库)水体污染底泥中累积的污染物,并对浚后污泥进行安全处理处置,为污染河流、湖泊(水库)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发挥工程作用.作为湖泊、河流水污染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环保疏浚是生态环境工程技术之一,也是湖泊河流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手段;但底泥疏浚同时也存在疏浚效果不理想、可能造成原位扰动与异地污染、改变水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生态风险.研究显示,未来环保疏浚的主要发展方向应包括:(1)基于调查评估基础上的污染底泥分区、分类环保疏浚及处理处置研究;(2)污染底泥环保疏浚与区域生态修复一体化设计研究;(3)污染底泥环保疏浚-浚后干化-处理处置-资源化集成技术研究;(4)污染底泥环保疏浚、处理和资源化全过程监管评估技术研究.

王琦,李中华[7](2012)在《太湖梅梁湖生态疏浚工程实施效果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对2009—2011年太湖梅梁湖生态疏浚工程实施前后水质和底质的监测分析,考察评价生态疏浚实施效果。结果表明,生态疏浚工程直接去除了梅梁湖污染底泥层,疏浚后梅梁湖水质、底质条件得以改善,水生态呈现逐年恢复趋势,生态疏浚对于降低湖泊内源污染负荷,控制底泥污染,改善和提高疏浚区域的水环境、水生态具有显着的积极作用。

王雯雯[8](2012)在《基于无机污染物风险分级的太湖污染底泥环保疏浚范围的确定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为解决污染底泥环保疏浚工程中“是否疏浚”、“在哪疏浚”及“疏浚多少”难题,本论文以太湖竺山湾为例,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等手段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基于风险分级的湖泊污染底泥环保疏浚范围和深度确定的方法体系,旨为湖泊污染底泥治理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该方法体系的核心内容包括疏浚范围和疏浚深度的确定。疏浚范围的确定首先对研究区域底泥及主要污染物(营养盐、重金属)的空间赋存特征进行调查,并参照吸附-解吸平衡法和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建立了适合底泥环保疏浚的营养盐、重金属等级划分标准,进而划分出氮、磷及重金属高风险区,结合疏浚工程安全性指标、利用GIS空间分析叠加得到污染底泥的环保疏浚范围。疏浚深度的确定是在疏浚范围内进行污染物垂直分布特征调查、氮磷吸附-解吸实验及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估,确定污染物含量较高、氮磷释放风险大、重金属高风险的底泥层为疏浚层,进而确定疏浚深度。将建立的方法体系应用于竺山湾环保疏浚示范工程,确定示范区污染底泥环保疏浚层次为浮泥层、污染层及过渡上层,疏浚A区和疏浚B区的疏浚深度分别为0.2m和0.5m。示范区环保疏浚效果初步评估结果表明,疏浚共清除TN92.68t、TP43.77t、Cd0.051t;示范区表层底泥中TP、TN平均含量分别下降了49.08%和46.77%。

曹承进,陈振楼,王军,黄民生,钱嫦萍,柳林[9](2011)在《城市黑臭河道底泥生态疏浚技术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调研国内外生态疏浚技术最新的研究成果,从技术特点、技术流程、技术原理、技术参数、技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技术的应用前景等方面介绍了底泥生态疏浚技术的基本情况和国内外研究进展.开展共性技术集成研究,力求凝炼出适用于我国城市黑臭河道内源(底泥)污染异位处理的共性技术,为我国城市河道污染控制工程提供技术借鉴和参考.

丁静[10](2010)在《太湖氮磷分布特征及其吸附/解吸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太湖,作为我国着名的五大淡水湖之一,目前正遭受着富营养化的危害。研究表明,在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累积在底泥中的氮、磷营养盐将会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因子作用下对太湖水环境构成威胁。环保疏浚已经被认为是治理太湖内源污染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本文采用“调查研究-模拟实验”的思路,对太湖上覆水和沉积物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以及开展氮、磷吸附-解吸模拟实验的研究,在太湖水环境和底泥环境污染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建立营养盐生态风险评估体系,为环保疏浚工程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经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太湖水质为V类-劣V类,TN浓度为0.21~16.06mg/L,TP浓度为0.015~2.066mg/L。N、P营养盐主要分布在北部湖湾与西部湖湾。太湖为中-富营养型,富营养型水域主要分布在北部湖湾和西部湖湾沿岸。就各湖区而言,太湖同时拥有中、轻-富、中-富、重-富四种营养型。太湖沉积物主要受到TN、TP、OM的污染,处于中度污染水平。TN、TP、OM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18%、0.051%和4.84%,主要富集在北部湖湾与东部湖湾,且北部湖湾生态环境脆弱,成为环保疏浚的重点区域。沉积物对NH4+-N的吸附、解吸在2h内达到平衡,对P043--p的吸附、解吸在12h内达到平衡。NH4+-N吸附动力学行为符合抛物线扩散模型、修正的Elovich模型;P043--p吸附动力学行为符合Cubic模型;沉积物对NH4+-N、P043--P的解吸动力学过程均可以用一级动力学模型模拟。在低浓度条件下,沉积物对NH4+-N的解吸等温线符合Henry模型,对P043--p的解吸等温线符合Linear模型。N、P吸附-解吸平衡浓度分别为1.33~1.98mg/L,0.021~0.392mg/L。水体中N、P平均浓度低于平衡浓度,推断出沉积物-水界面上营养盐交换的过程中会有营养盐释放的风险。

二、太湖底泥的生态疏浚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湖底泥的生态疏浚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疏浚底泥脱水固结处理后氮磷营养盐释放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
    1.2 样品采集与底泥预处理
        1.2.1 柱状样采集
        1.2.2 释放实验底泥预处理
    1.3 底泥氮磷静态释放实验
    1.4 动力扰动下底泥氮磷释放实验
    1.5 样品分析
        1.5.1 底泥含水率与孔隙度
        1.5.2 底泥TN、TP
        1.5.3 水样氮磷营养盐
2 结果与讨论
    2.1 脱水固结处理对疏浚底泥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
        2.1.1 含水率
        2.1.2 孔隙度
        2.1.3 TN
        2.1.4 TP
    2.2 脱水固结处理对疏浚底泥氮磷营养盐释放的影响
        2.2.1 TN
        2.2.2 TP
    2.3 动力扰动对不同处理疏浚底泥氮磷营养盐释放的影响
        2.3.1 TN
        2.3.2 TP
3 结论

(2)太湖生态修复问题剖析及相应修复技术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太湖生态修复的主要问题
    1.1 底泥内源的二次释放
    1.2 水生植被面积大幅减少
    1.3“引江济太”调水污染负荷处于高位
    1.4 太湖清淤堆放占地、处置难
2 生态修复系统的设计
    2.1 生态修复与饮用水源水质深度净化结合
    2.2 生态修复与清淤、防洪疏浚工程结合
        2.2.1 实施生态清淤
        2.2.2 改善湖内水动力条件
        2.2.3 建设规模化芦苇湿地净化带
    2.3 采用股埂、垅沟相间开挖施工方式
    2.4 湿地修复与生态旅游工程建设结合
    2.5 实施湖区生态养殖
3 水生植物用于生态修复的净化作用分析
    3.1 水生植物对营养成分直接吸收
    3.2 草型水生植物的抑藻作用
    3.3 湿地系统的消浪作用
    3.4 植物对底泥污染物直接吸收、净化作用
    3.5 降低湖水水温,不利于磷的释放
    3.6 水深的增加,N,P浓度明显下降
    3.7 生态修复的示范工程与效果
4 讨论和建议

(3)湖泊底泥环保疏浚决策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污染湖泊底泥疏浚的必要性研究
2 湖泊底泥环保疏浚范围和深度的研究
    2.1 湖泊环保疏浚范围的确定方法
    2.2 湖泊环保疏浚深度的确定方法
        2.2.1 视觉分层法
        2.2.2 拐点法
        2.2.3 背景值法
        2.2.4 标准偏差倍数法
        2.2.5 频率控制法
        2.2.6 生态风险指数法
        2.2.7 分层释放法
        2.2.8 吸附解析法
3 湖泊底泥环保疏浚工艺选择研究
    3.1 环保疏浚方式的选择
    3.2 基于疏浚中再悬浮和颗粒扩散考虑的疏浚工具的选择
    3.3 绞吸式疏浚船的装备改进和工艺选择
4 湖泊底泥疏浚可行性分析研究
    4.1 环保疏浚的技术性分析
    4.2 环保疏浚的经济性分析
    4.3 环保疏浚的安全性分析
    4.4 环保疏浚的工程效益分析
    4.5 环保疏浚的工期分析
    4.6 环保疏浚方案的比选
5 研究展望
    5.1 重视对湖泊疏浚后环境效果的回溯性研究,总结经验教训,建立适合我国发展的环保疏浚决策程序和内涵
    5.2 重视疏浚决策中对悬浮态颗粒物分布和疏浚区底泥异地来源等信息的掌握,不是所有底泥污染的湖泊或湖区都适合采用环保疏浚方式治理内源污染,疏浚并非一劳永逸
    5.3 疏浚深度和范围的确定仍是湖泊环保疏浚决策研究中的理论与技术瓶颈,必须实质性融入生物生态风险理念,遵从客观性评价,引入新技术

(4)粉绿狐尾藻浮床对富营养水体的净化效果、机制研究及工程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河道水环境现状
    1.2 重污染河道水质改善技术
        1.2.1 污染源截流控制技术
        1.2.2 水力调度与补水技术
        1.2.3 生态恢复技术
        1.2.4 其他
    1.3 植物浮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1.3.1 植物浮床的概念及特点
        1.3.2 植物浮床的净化机理
        1.3.3 植物浮床的设计参数
        1.3.4 植物浮床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粉绿狐尾藻与其他常见浮床植物净水能力对比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设计
        2.1.3 分析项目及方法
        2.1.4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讨论
        2.2.1 不同植物生长状态的变化
        2.2.2 不同植物对富营养水体pH的影响
        2.2.3 不同植物对富营养水体中氮素的净化效果对比
        2.2.4 不同植物对富营养水体中TP的净化效果对比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粉绿狐尾藻植物浮床现场实验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不同覆盖率对水池pH、DO的影响
        3.2.2 不同覆盖率对水池各污染指标的影响
        3.2.3 不同覆盖率对水池各污染指标去除率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粉绿狐尾浮床原位应用工程示范-以宗家桥河为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宗家桥河基本信息
        4.1.2 采样点的布置
        4.1.3 水样的分析方法
        4.1.4 底泥样品的的采集及分析方法
        4.1.5 植物样品的采集与分析方法
        4.1.6 微生物样品的采集与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宗家桥河现状分析
        4.2.2 宗家桥河综合治理方案设计及施工
        4.2.3 粉绿狐尾藻浮床在宗家桥河中的原位应用
        4.2.4 宗家桥河综合治理效果评价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介

(5)受污染底泥陶粒化回填技术及其底泥修复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技术流程
    1.1 疏浚底泥预处理
    1.2 陶粒制备
        1.2.1 制备工艺
        1.2.2 影响因素
        1.2.3 陶粒对污染物的固定作用
    1.3 回填
2 底泥修复效果评估
    2.1 床面稳定性
    2.2 底泥中溶解氧分布
    2.3 底泥污染物释放
3 结 语

(7)太湖梅梁湖生态疏浚工程实施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梅梁湖生态疏浚工程
    1.1 工程概况
    1.2 工程特点
2 生态疏浚前后底泥内源污染物监测分析
    2.1 太湖底泥样品的采集
    2.2 底泥分析指标
    2.3 生态疏浚前后底泥内源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
    2.4 生态疏浚实施后底泥氮、磷去除量估算
3 生态疏浚前后梅梁湖水质和生态环境对比调查评估
    3.1 生态疏浚工程实施前后梅梁湖水质变化分析
    3.2 生态疏浚工程实施前后梅梁湖生态环境分析
4 结论与展望

(8)基于无机污染物风险分级的太湖污染底泥环保疏浚范围的确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湖泊污染现状与发展趋势
    1.2 湖泊底泥污染现状
    1.3 湖泊污染底泥治理现状
        1.3.1 物理修复方法
        1.3.2 化学修复方法
        1.3.3 生物修复方法
    1.4 环何疏浚的研究现状
        1.4.1 环保疏浚的概念及应用基础
        1.4.2 环保疏浚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1.5 环保疏浚范围和深度的确定方法研究进展
        1.5.1 确定合理的环保疏浚范围和深度的意义
        1.5.2 研究现状
    1.6 研究目的与工作思路
        1.6.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太湖概况
        2.1.2 竺山湾概况
    2.2 采样点布设
    2.3 实验方法
        2.3.1 底泥厚度的测定方法
        2.3.2 常见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2.3.3 重金属总量及形态的测定方法
        2.3.4 磷的吸附热力学实验
        2.3.5 氨氮的吸附热力学实验
第三章 竺山湾污染底泥重点疏浚范围确定
    3.1 竺山湾底泥的空间分布特征
        3.1.1 竺山湾底泥厚度的水平分布
        3.1.2 竺山湾柱状底泥层次划分及特征分析
        3.1.3 竺山湾底泥蓄积量的估算
    3.2 竺山湾底泥营养盐的空间分布及其评估
        3.2.1 竺山湾底泥中氮、磷的水平空间分布特征
        3.2.2 竺山湾底泥中氮、磷的污染等级划分
    3.3 竺山湾底泥重金属空间分布及其评估
        3.3.1 竺山湾底泥中主要重金属的水平空间分布特征
        3.3.2 竺山湾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等级划分
    3.4 竺山湾污染底泥疏浚范围确定
        3.4.1 疏浚范围确定的原则和方法
        3.4.2 控制指标的取值
        3.4.3 竺山湾底泥重点疏浚范围确定
第四章 竺山湾底泥环保疏浚深度确定
    4.1 营养盐污染底泥疏浚深度确定
        4.1.1 底泥中氮、磷的垂直分布特征
        4.1.2 底泥氮、磷吸附-解吸特征
        4.1.3 高氮磷污染底泥环保疏浚深度确定
    4.2 竺山湾重金属污染底泥环保疏浚深度确定
        4.2.1 底泥中主要重金属总量的垂直分布特征
        4.2.2 底泥中生物可利用性重金属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
        4.2.3 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估
        4.2.4 重金属污染底泥环保疏浚深度的确定
    4.3 小结
第五章 竺山湾污染底泥环保疏浚示范工程及效果评估
    5.1 疏浚示范工程
    5.2 疏浚效果评估
        5.2.1 疏浚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5.2.2 竺山湾工程示范区环保疏浚效果初步评估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及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城市黑臭河道底泥生态疏浚技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城市黑臭河道底泥生态疏浚技术简介
    1.1 技术概述
    1.2 技术流程
    1.3 技术原理
    1.4 技术指标
        (1) 底泥生态疏浚深度
        (2) 生态疏浚方式
        (3) 生态疏浚设备
        (4) 生态疏浚的地点和范围
        (5) 物种保护区或保护带的划定
        (6) 适宜施工期
        (7) 排泥场设计要求
        (8) 尾水排放标准
        (9) 疏浚后河床基底的修复要求
2 城市黑臭河道底泥生态疏浚技术国内外研究动态分析
    2.1 国外研究进展
    2.2 国内研究进展
3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展望

(10)太湖氮磷分布特征及其吸附/解吸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湖泊富营养化概况
    1.2 沉积物的内源作用
    1.3 生态风险评估技术研究进展
    1.4 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交换研究进展
        1.4.1 沉积物中氨氮吸附/解吸的研究进展
        1.4.2 沉积物中磷酸盐的吸附/解吸的研究进展
    1.5 环保疏浚技术的研究进展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思路
    1.8 研究意义及目的
2 研究区域概况与样品采集及实验室分析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气象水文
        2.1.3 社会经济
        2.1.4 物产资源
        2.1.5 太湖流域生态系统特征
        2.1.6 太湖流域环境现状
    2.2 太湖采样点布设
    2.3 样品采集、保存及运输
        2.3.1 样品的采集
        2.3.2 样品的保存
        2.3.3 运输
    2.4 测试项目及分析方法
        2.4.1 上覆水理化性质的测定方法
        2.4.2 沉积物理化性质的测定方法
        2.4.3 沉积物对氨氮吸附、解吸的动力学实验
        2.4.4 沉积物对氨氮解吸的热力学实验
        2.4.5 沉积物对磷酸盐吸附、解吸的动力学实验
        2.4.6 沉积物对磷酸盐解吸的热力学实验
    2.5 实验中所用的仪器
3 太湖水环境现状及富营养化评价
    3.1 太湖水环境现状
        3.1.1 太湖水体氮营养盐空间分布特征
        3.1.2 太湖水体磷营养盐空间分布特征
        3.1.3 氮、磷近年变化趋势
        3.1.4 太湖水体叶绿素空间分布特征
        3.1.5 Chl-a和其它相关参数的相关性
    3.2 太湖水体营养状态的评价
        3.2.1 主成分分析与综合成分分析
        3.2.2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分析
    3.3 小结
4 太湖沉积物中氮、磷营养盐和有机质分布及污染现状评价
    4.1 太湖沉积物的理化性质
    4.2 太湖沉积物中氮营养盐的空间分布特征
        4.2.1 氮营养盐的平面分布
        4.2.2 氮营养盐的垂直分布
        4.2.3 总氮污染垂直分布规律
        4.2.4 底泥总氮污染生态风险分析
    4.3 太湖沉积物中磷营养盐的空间分布特征
        4.3.1 磷营养盐的平面分布
        4.3.2 磷营养盐的垂直分布
    4.4 太湖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平面分布特征
    4.5 太湖沉积物污染现状评价
        4.5.1 综合污染指数评价
        4.5.2 有机指数评价
    4.6 小结
5 太湖沉积物中氮磷吸附-解吸特征研究
    5.1 太湖表层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解吸特征
        5.1.1 沉积物吸附氨氮的动力学特征
        5.1.2 沉积物解吸NH_4~+-N的动力学特征
        5.1.3 沉积物解吸氨氮的热力学特征
    5.2 太湖表层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解吸特征
        5.2.1 沉积物吸附磷酸盐的动力学特征
        5.2.2 沉积物解吸磷酸盐的动力学特征
        5.2.3 沉积物解吸磷酸盐的热力学特征
    5.3 小结
6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太湖底泥的生态疏浚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疏浚底泥脱水固结处理后氮磷营养盐释放特征研究[J]. 李运奔,张建华,殷鹏,范成新,申秋实. 江苏水利, 2020(12)
  • [2]太湖生态修复问题剖析及相应修复技术探究[J]. 范瑜. 环境科技, 2020(05)
  • [3]湖泊底泥环保疏浚决策研究进展与展望[J]. 范成新,钟继承,张路,刘成,申秋实. 湖泊科学, 2020(05)
  • [4]粉绿狐尾藻浮床对富营养水体的净化效果、机制研究及工程示范[D]. 汤同欢.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5]受污染底泥陶粒化回填技术及其底泥修复效果[J]. 方红卫,李晓翠,黄磊,张涛,韩旭,高圻烽. 水资源保护, 2019(03)
  • [6]污染底泥环保疏浚工程的理念·应用条件·关键问题[J]. 姜霞,王书航,张晴波,王雯雯. 环境科学研究, 2017(10)
  • [7]太湖梅梁湖生态疏浚工程实施效果研究[J]. 王琦,李中华. 中国港湾建设, 2012(06)
  • [8]基于无机污染物风险分级的太湖污染底泥环保疏浚范围的确定方法研究[D]. 王雯雯.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12(02)
  • [9]城市黑臭河道底泥生态疏浚技术进展[J]. 曹承进,陈振楼,王军,黄民生,钱嫦萍,柳林.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10]太湖氮磷分布特征及其吸附/解吸特征研究[D]. 丁静. 南京理工大学, 2010(08)

标签:;  ;  ;  ;  ;  

太湖泥沙生态疏浚工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