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双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3例临床观察

河北双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3例临床观察

一、合贝爽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43例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关丽娜[1](2019)在《尼可地尔联合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尼可地尔联合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参照组采用地尔硫卓治疗,研究组采用尼可地尔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电图疗效、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差异不显着(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绞发作次数明显比参照组少(P<0.05),心绞痛持续时间明显比参照组短(P<0.05);研究组心电图治疗有效率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皆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都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尼可地尔联合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效果较佳,可使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情况得到显着改善,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赵思遥[2](2019)在《参红通络颗粒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拟以伏邪理论为指导,通过运用参红通络颗粒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观察其在中医症候变化,心绞痛症状、急性心肌梗死、心衰等事件的发病率以及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等方面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2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期进行门诊随访及住院的疗区病人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基数为60人,一组为参红通络颗粒组(试验组),另一组为安慰剂组(对照组),两组各30人且均符合诊纳排标准。试验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红通络颗粒,用法为日2次100ml温开水冲服。对照组则在同种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安慰剂,用法与上述相同。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病人在治疗1个月后出现:猝死、心衰、新发心梗、心梗需要血运重建等事件的概率、心绞痛症状、中医证候变化、心电图治疗前、后的变化以及血清hs-CRP水平变化。把收集记录好的患者的临床信息应用SPSS19.0软件来统计分析计算。结果:1、中医症候方面:在中医主症胸痛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0.0%。在中医主症胸闷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66.67%。经过秩和检验得出,胸痛与胸闷两个主症用药前后进行组内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在中医次证方面,经过治疗后的秩和检验,口粘与倦怠乏力、脘腹胀满三个症状两组相比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而肥胖症状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的口粘、倦怠乏力、脘腹胀满、肥胖四个次症的组内比较,经秩和检验,两组方法都可改善上述症状。2、心绞痛症状疗效方面:试验组在治疗2、4周时的有效率分别为60.00%和80.00%,对照组在治疗2周和4周时的有效率分别为23.33%和43.33%,试验组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的优越性,可以证明试验组在缓解心绞痛症状上的效果要强于对照组。3、恶性心血管事件的比较:猝死率和心衰率以及新发心梗率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心梗需要血运重建率上的比较,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4、心电图变化:试验组在治疗2、4周时的有效率分别为50.00%和63.33%,对照组在治疗2、4周时的有效率分别为46.67%和50.00%,证明两组相比,改善心电图的作用相近。5、hs-CRP水平比较:经过1个月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hs-CRP水平分别为13.14±3.84和15.26±3.36,两者相比,用药后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来说对降低血清hs-CRP水平的作用更大。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中医症状、症候以及心绞痛症状均能通过参红通络颗粒的治疗得到改善,此外,应用参红通络颗粒还可以控制hs-CRP的程度,以及有效的预防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出现。

陈赛赛[3](2019)在《柴胡疏肝散合丹参饮治疗气滞血瘀型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合丹参饮治疗气滞血瘀型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疗效,以及药物安全性评价,为心肌桥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实现双心同治。方法:选取2018年5月到2019年2月我院心内科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心肌桥,并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80例患者,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每天1次,每次1粒,根据心率调整剂量);治疗组给予柴胡疏肝散合丹参饮(陈皮6g,柴胡6g,川芎4.5g,香附4.5g,枳壳4.5g,芍药4.5g,甘草1.5g,丹参30g,檀香4.5g,砂仁4.5g,煎服,早晚分服),共干预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心绞痛及心电图变化,以及治疗前后对血常规、脂质代谢等生化指标的影响,同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平均年龄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为(64.08±9.79 vs 62.83±8.57)岁,p>0.05;男女比例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为(16:24 vs 13:27),p>0.05;平均身体质量指数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为(24.76±2.54 vs 24.61±2.22)Kg/m2,p>0.05;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比例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为(10:22:6 vs13:20:10),p>0.05。2.对照组在心绞痛疗效方面显效率0.00%,有效率65.00%,无效率35.00%,总有效率65.00%;治疗组在心绞痛疗效方面显效率2.50%,有效率85.00%,无效率12.50%,总有效率8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能更好地改善心肌桥心绞痛症状。3.对照组在心电图疗效方面显效率2.50%,有效率5.00%,无效率92.50%,总有效率7.50%;治疗组在改善心电图疗效方面显效率5.00%,有效率5.00%,无效率90.00%,总有效率1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对照组在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方面显效率0.00%,有效率62.50%,无效率37.50%,总有效率62.50%;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方面显效率7.50%,有效率82.50%,无效率10.00%,总有效率9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能更好地改善胸闷、胸痛、心悸等中医证候。5.对照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51.41±3.40 vs 47.69±1.91),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52.75±5.33 vs 45.88±3.64),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两组均能有效改善心肌桥患者焦虑情绪,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6.对照组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46.66%±5.13%vs 46.63%±5.02%),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47.28%±4.79%vs45.86%±3.62%),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治疗组能有效改善心肌桥患者的抑郁情绪,而对照组对患者抑郁情绪无明显改善。7.患者入组时男性、女性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49.01±3.74 vs 53.82±3.93),p<0.01;对照组男性治疗前后平均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48.83±2.30 vs46.72±1.11),p<0.01;对照组女性治疗前后平均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53.13±2.90 vs 48.33±2.07),p<0.01;治疗组男性治疗前后平均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49.23±5.09 vs 45.19±3.57),p<0.01;治疗组女性治疗前后平均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54.44±4.63 vs 46.20±3.69),p<0.01;两组男性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女性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心肌桥患者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焦虑,且治疗组改善焦虑症状女性优于男性。8.患者入组时男性、女性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45.47%±4.24%vs47.82%±5.14%),p<0.05;对照组男性治疗前后平均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46.02%±4.75%vs 46.02%±4.57%),p>0.05;对照组女性治疗前后平均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47.08%±5.43%vs 47.03%±5.35%),p>0.05;治疗组男性治疗前后平均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44.81%±3.60%vs 44.08%±2.93%),p<0.05;治疗组女性治疗前后平均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48.47%±4.88%vs46.71%±3.66%),p<0.01;两组男性治疗后抑郁自评量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女性治疗后抑郁自评量表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抑郁,且治疗组改善抑郁症状女性优于男性。9.对照组治疗后WBC、NEUT、RBC、HGB、PLT、MPV、D-D、FIB、ALT、AST、BUN、Scr、TC、TG、HDL-c、LDL-c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后MPV、TC、TG、LDL-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余指标治疗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治疗组MPV、TC、TG、LDL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余指标治疗后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具有降低MPV、TC、TG、LDL-c的作用。10.本课题在临床试验中,对照组出现一例窦性心动过缓,治疗组未见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结论:1.柴胡疏肝散合丹参饮能有效减轻气滞血瘀型心肌桥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绞痛及中医证候积分,作用优于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2.气滞血瘀型心肌桥患者多存在焦虑、抑郁情绪,且女性较男性更容易出现,而柴胡疏肝散合丹参饮可以明显改善焦虑、抑郁情绪,疗效女性优于男性,起到双心同治的作用。3.柴胡疏肝散合丹参饮初步观察发现可以降低气滞血瘀型心肌桥患者MPV、TC、TG、LDL-c,可能有减少心肌桥相关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4.柴胡疏肝散合丹参饮,将行气、活血巧妙结合,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安全性可靠。

冯双,胡明[4](2018)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比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文中提出目的评价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经济性。方法检索CBM、中国知网、维普、万方、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等中英文数据库,查找丹参川芎嗪和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以间接荟萃(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两种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经济学评价采用成本效果法进行,其中成本指直接成本,包括常规治疗费、给药费、检查费以及住院费。结果间接Meta分析结果显示,丹参川芎嗪与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率分别为89.51%和92.52%,心电图改善率分别为81.40%和84.05%。治疗心绞痛的疗程费用分别为4 099.71元和5 410.16元;丹参川芎嗪与丹参多酚酸盐的心绞痛改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5.80和58.48,心电图改善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50.36和64.37,敏感性分析结果稳定。结论与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相比,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能更具经济学优势。

冷德生,高恩宇,李富震,李陈雪,杨玉赫,刘雅芳[5](2017)在《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增大,心绞痛发病趋势不断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分析总结,系统综述了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进展。从中医病因病机、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三方面对冠心病心绞痛进行阐述,提出要对具体治疗机制以及多种中药提取物联合应用进行进一步研究。

王洋[6](2016)在《健脾祛痰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健脾祛痰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材料与方法:中文文献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外文文献检索Pubmed和Cochrane图书馆。文献检索年限从建库到2016年1月12日,检索语种为中英文。纳入健脾祛痰中药加基础治疗与基础治疗或安慰剂加基础治疗比较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使用Cochrane系统综述手册的偏倚风险评估标准进行评估,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通过比较不同的效应模型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若Meta-分析的研究个数在10个及以上时,采用倒漏斗图分析检验是否存在发表偏倚。应用随机、对照、双盲、多中心优效性临床试验设计方法,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0例,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应用具有“益气健脾、祛痰化浊”功效的中药颗粒剂,每日2次,每周7日,口服,对照组应用中药颗粒剂安慰剂,每日2次,每周7日,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2周,随访2周。观察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疗效、异常心电图改善疗效、硝酸甘油停减率、血脂水平(TC、TG、LDL-C、HDL-C、ox-LDL-C)以及安全性指标(血常规、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系统评价共纳入29项研究2267例受试者,健脾祛痰法治疗冠心病,与安慰剂加基础治疗对照组比较显示:心血管事件发生率RR(95%CI)为0.25[0.07,0.87];中医症候疗效有效率RR(95%CI)为2.09[1.62,2.69];异常心电图改善率RR(95%CI)为1.18[1.00,1.40];心绞痛疗效RR(95%CI)为1.48[0.79,2.78];血脂总胆固醇(TC)疗效MD(95%CI)为-0.14[-0.28,-0.00];血脂甘油三酯(TG)疗效MD(95%CI)为0.13[-0.04,0.31];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MD(95%CI)为-0.18[-0.31,-0.05]。与基础治疗对照组比较显示:临床症状改善率RR(95%CI)为1.41[1.18,1.69];中医症候疗效有效率RR(95%CI)为1.33[1.23,1.44];异常心电图改善率RR(95%CI)为1.31[1.21,1.42];心绞痛疗效RR(95%CI)为1.23[1.16,1.31];硝酸甘油停减率RR(95%CI)为1.17[1.03,1.31]。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9项研究治疗组降低TC疗效优于基础治疗对照组;6项研究治疗组降低TG疗效优于基础治疗对照组;11项研究治疗组降低LDL-C疗效优于基础治疗对照组;8项研究治疗组改善HDL-C疗效优于基础治疗对照组;1项研究治疗组改善HDL-C疗效优于安慰剂加基础治疗对照组。描述不良反应的24项研究中,治疗组发生的不良反应12例,均症状轻微或处理后好转,未提及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随机对照试验的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对比,试验组的有效率为76.00%,对照组有效率为60.00%,试验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对比,试验组的有效率为76.00%,对照组有效率为54.29%,试验组患者心绞痛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异常心电图改善疗效对比,试验组的有效率为54.05%,对照组有效率为25.00%,试验组患者异常心电图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硝酸甘油停减率疗效比较,试验组的有效率为53.33%,对照组有效率为37.50%,试验组患者硝酸甘油停减率疗效较对照组有改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脂水平疗效方面,试验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低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高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有上升趋势,但两项血脂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反而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在治疗12周后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高密度脂蛋白在治疗12周后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治疗前后的差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治疗前后的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均未发生任何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健脾祛痰法对预防及降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及病死率可能有效,可能还具有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中医证候疗效、改善心电图情况、提高心绞痛疗效、减少硝酸甘油使用量、降低血脂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郭俊[7](2015)在《合贝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白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文中认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SC)是以急性心肌缺血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导致血栓形成,临床常见类型为急性心肌梗死(AMI)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1]。据调查[2]统计,中国ASC患者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每年发病率约为114/10万,并且其死亡率较高,约为因心脏病而死亡的人数的48%。随着医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防治及预后逐渐受到重视,现代医学多采取搭桥、抗缺

祝博[8](2014)在《《医药论坛杂志》2014年第35卷分类总索引——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文中研究指明

买泓[9](2013)在《氯吡格雷联合合贝爽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合贝爽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合贝爽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载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肌梗死、死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显着少于对照组,持续时间亦显着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期间,观察组心肌梗死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死亡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合贝爽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减少心绞痛的发生,避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良好的疗效。

梁莉,钱娇玲,薛鸿燕,林鹏,杨林[10](2012)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U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VIP、CBM和万方数据库,全面收集有关阿托伐他汀治疗UA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 Library Handbook推荐的质量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用RevMan5.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38篇文献,包括3 373例UA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组相比,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可提高治疗UA的总体有效率,改善UA患者总胆固醇(TC)、血浆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CRP),减少UA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心电图变化,且阿托伐他汀剂量为10、20和40 mg.d-1以及治疗时间为≤1月和>1月时没有明显的疗效差别。但对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的效果不明显。所有纳入研究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现有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在剂量为10 mg.d-1,疗程为一个月时治疗UA有一定有效性和安全性。但纳入研究质量偏低且存在发表偏移,论证强度不够,尚需开展设计严格的高质量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阿托伐他汀治疗UA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二、合贝爽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43例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合贝爽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43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尼可地尔联合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
    2.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电图疗效
    2.3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2.4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3 讨论

(2)参红通络颗粒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一、中医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二、西医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实验研究
    1.研究对象
    2.试验方案
    3.疗程
    4.技术路线
    5.观测项目与指标
    6.疗效评定标准
    7.统计方法
    8.临床研究结果及统计学分析
讨论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3)柴胡疏肝散合丹参饮治疗气滞血瘀型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入选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入组资料的一般处理
        2.2 治疗方案
        2.2.1 分组治疗
        2.2.2 技术路线
        2.3 观察指标
        2.3.1 临床基线资料
        2.3.2 临床客观疗效指标
        2.3.3 临床主观疗效指标
        2.4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2.4.1 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
        2.4.1.1 心绞痛疗效评定
        2.4.1.2 心电图疗效评定
        2.4.2 中医证候积分疗效评定
        2.4.3 焦虑自评量表(SAS)疗效评定
        2.4.4 抑郁自评量表(SDS)疗效评定
        2.5 可行性分析
        2.6 观察方法
        2.6.1 疗效性观察
        2.6.2 安全性观察
        2.6.3 不良事件和试验药物的相关性评估
        2.7 统计方法
        2.8 伦理学
    3 结果
        3.1 治疗前临床资料比较
        3.1.1 治疗前基线资料分析
        3.1.2 治疗前主观指标比较
        3.1.3 治疗前客观指标比较
        3.2 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3.2.1 治疗后心绞痛疗效比较
        3.2.2 治疗后心电图疗效比较
        3.2.3 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比较
        3.2.4 治疗后主观指标的比较
        3.2.5 治疗后客观指标的比较
        3.3 治疗后安全性指标比较
        3.4 治疗后不良事件的发生
    4 分析与讨论
        4.1 冠状动脉心肌桥西医学研究
        4.1.1 冠状动脉心肌桥定义及发生率
        4.1.2 西医对冠状动脉心肌桥的认识
        4.1.3 冠状动脉心肌桥引起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4.1.3.1 壁冠状动脉受压
        4.1.3.2 壁冠状动脉内血流动力学异常
        4.1.3.3 冠状动脉痉挛
        4.1.4 冠状动脉心肌桥与焦虑抑郁的关系
        4.1.5 冠状动脉心肌桥常用检查方法
        4.1.5.1 冠状动脉造影
        4.1.5.2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冠脉CTA)
        4.1.5.3 血管内超声
        4.1.5.4 心电图
        4.1.6 冠状动脉心肌桥的西医治疗
        4.1.6.1 冠状动脉心肌桥药物治疗
        4.1.6.2 冠状动脉心肌桥手术治疗
        4.2 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中医学研究
        4.2.1 中医对冠状动脉心肌桥的认识
        4.2.2 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中医药治疗
        4.2.2.1 以行气活血为治疗原则
        4.2.2.2 以益气活血为治疗原则
        4.2.3 气滞血瘀型与焦虑、抑郁的关系
        4.2.4 β-受体阻滞剂对焦虑的作用
        4.2.5 柴胡疏肝散对焦虑、抑郁的作用
        4.2.6 从“气血”理论探讨柴胡疏肝散
        4.2.7 胸痹气滞血瘀型“从肝论治”
        4.2.8 胸痹气滞血瘀型临床治疗
        4.2.9 柴胡疏肝散、丹参饮理论基础
        4.2.9.1 柴胡疏肝散
        4.2.9.2 丹参饮
        4.2.10 柴胡疏肝散、丹参饮的实验研究
        4.2.10.1 柴胡疏肝散
        4.2.10.2 丹参饮
        4.2.11 柴胡疏肝散、丹参饮组成药物的功效及现代研究
        4.2.12 柴胡疏肝散、丹参饮经典药对研究
        4.3 中医“双心医学”理论基础
        4.3.1 中医“双心学说”探讨胸痹与郁病的关系
        4.3.2 “血脉之心”与“神明之心”的病理生理
        4.3.3 “双心疾病”的现代药物治疗
        4.4 研究结果分析
        4.4.1 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分析
        4.4.2 中医证候积分疗效分析
        4.4.3 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疗效分析
        4.4.4 客观指标疗效分析
        4.4.5 安全性指标及不良事件分析
    5 研究意义
    6 创新点
    7 问题与展望
    8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冠状动脉心肌桥中西医结合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发表文献
附录三 会议论文
附录四 附表

(4)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比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经济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疗效间接比较
    1.1 材料和方法
        1.1.1 文献检索策略
        1.1.2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1.1.3 数据提取
        1.1.4 质量评价
        1.1.5 统计分析以及间接比较
    1.2 结果
        1.2.1 文献检索结果
        1.2.2 质量评价结果
        1.2.3 心绞痛改善效果
        1.2.4 心电图改善效果
        1.2.5 间接Meta分析结果
2 成本效果分析
    2.1 成本指标及测算方法
    2.2 成本测算
        2.2.1 常规治疗检测项目及费用
        2.2.2 常规治疗药物及成本
        2.2.3 待评价药品及成本
    2.3 两种治疗方案总成本
    2.4 成本效果比
    2.5 敏感性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5)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1.1 病因
        1.1.1 寒邪内侵
        1.1.2 饮食不节
        1.1.3 情志内伤
        1.1.4 劳倦内伤
        1.1.5 年迈体虚
    1.2 病机
2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实验研究
    2.1 单味药及其成分的应用研究
    2.2 组方的应用研究
    2.3 中成药的应用研究
3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3.1 单味药应用研究
    3.2 组方应用研究
    3.3 中成药应用研究
4 讨论

(6)健脾祛痰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论文一 健脾祛痰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健脾祛痰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性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7)合贝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白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治疗方法
    1.3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1.4疗效判定标准
    1.5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治疗前ASC组与对照组血清CRP、IL-6及TNF-α水平比较
    2.2ASC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RP、IL-6及TNF-α水平比较
    2.3ASC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讨论

(9)氯吡格雷联合合贝爽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评价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比较以及治疗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10)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依据
    1.1 纳入和排除标准
        1.1.1 试验设计类型
        1.1.2 排除标准
        1.1.3 干预措施
        1.1.4 测量指标
    1.2 文献检索
    1.3 方法学评价
    1.4 Meta分析
2 结果
    2.1 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
        2.1.1 文献检索结果
        2.1.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2 纳入文献方法学质量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总体有效率
        2.3.2 总胆固醇 (TC)
        2.3.3 血浆甘油三脂 (TG)
        2.3.4 低密度蛋白胆固醇 (LDL-C)
        2.3.5 高密度蛋白胆固醇 (HDL-C)
        2.3.6 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2.3.7 发表偏倚
        2.3.8 其他指标
    2.4 不良反应
3 讨论

四、合贝爽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43例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尼可地尔联合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 关丽娜. 智慧健康, 2019(20)
  • [2]参红通络颗粒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赵思遥.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 [3]柴胡疏肝散合丹参饮治疗气滞血瘀型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研究[D]. 陈赛赛.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比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 冯双,胡明. 药学实践杂志, 2018(02)
  • [5]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进展[J]. 冷德生,高恩宇,李富震,李陈雪,杨玉赫,刘雅芳. 中医药信息, 2017(04)
  • [6]健脾祛痰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与临床研究[D]. 王洋.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6(01)
  • [7]合贝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白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J]. 郭俊.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15)
  • [8]《医药论坛杂志》2014年第35卷分类总索引——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J]. 祝博. 医药论坛杂志, 2014(12)
  • [9]氯吡格雷联合合贝爽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J]. 买泓. 中国医学创新, 2013(24)
  • [10]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Meta分析[J]. 梁莉,钱娇玲,薛鸿燕,林鹏,杨林.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2(11)

标签:;  ;  ;  ;  ;  

河北双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3例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