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建筑材料、施工、测试和观察、安全

桥梁建筑材料、施工、测试和观察、安全

一、桥梁建筑材料、施工、试验与观测、安全(论文文献综述)

吴楠[1](2021)在《基坑群开挖对临近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变形影响及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密度不断增加,临近运营轨道交通的建设活动日益增多且密集,这会给既有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造成较大的影响;尤其是软土地区临近城市轨道交通大面积、深开挖的两个及以上基坑组成的基坑群工程,会给既有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带来更大风险。目前,基坑群开挖对周边环境影响,特别对轨道交通结构变形影响的系统性研究鲜见。基坑群开挖变形叠加影响效应未被系统地揭示,基坑开挖变形与临近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影响评估未建立联系,考虑基坑群开挖变形叠加影响和临近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每项开挖工程变形控制指标未被建立。本文结合工程实践,通过理论分析、离心模型试验、现场测试、数值计算等方法,研究了软土地区不同数量、不同开挖工序、与轨道交通不同位置关系等多种影响因素的基坑群工程对临近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变形非线性影响。论文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苏南某轨道交通沿线基坑群开挖现场测试数据分析表明,基坑群工程活动对临近轨道交通结构基础变形影响显着,后开挖基坑引起的轨道交通桥墩变形大于先开挖基坑;基于基坑围护结构不同深度的多组水平变形现场测试结果,进行了硬化土体小应变本构模型(HSS)的参数敏感性反演分析,并明确了主要敏感参数,提出了反映苏南软土地层土体小应变特性HSS模型参数的建议值。2.通过离心模型试验模拟软土地区轨道交通两侧对称双坑开挖,分析反复卸载过程中土体变形叠加规律;采用HSS模型,对基坑群先后(依次)开挖、同步开挖、分侧开挖等三种不同工序下,基坑群不同数量、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位置与基坑边缘不同水平净距条件下,基坑群开挖引起的临近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变形规律进行三维有限元计算分析,并揭示了基坑群开挖引起的临近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变形叠加因子的变化特征。3.基于列车安全运行,研究了基坑群开挖变形非线性影响下,轨道交通高架桥墩-桥梁-轨道-列车动态响应规律和特征。分析表明:(1)桥墩横向、竖向变形分别仅对轨向不平顺、高低不平顺影响较大;桥墩纵向变形对轨道不平顺影响较小;桥墩竖向变形对轮重减载率、车体竖向加速度影响较大,且车体竖向加速度较轮重减载率更为敏感;桥墩横向变形对车体横向加速度、轮重减载率影响较大;在本文研究参数范围内,桥墩竖向与横向变形对脱轨系数影响均不显着。(2)基于列车车速、桥墩竖向与横向变形、轮重减载率、车体竖向与横向加速度等参数分析,提出了基于列车运行安全性、舒适性的桥墩竖向与横向组合变形阈值曲线;从列车运行安全舒适性角度分析,建议了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变形控制指标。4.提出了基坑群开挖引起的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变形叠加影响的计算模型;从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安全和结构安全角度出发,考虑基坑群开挖对轨道交通基础结构变形的耦合影响及对列车运行安全性、舒适性等影响,提出了临近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变形控制指标的分配值(变形控制值)的计算方法,建立基坑群每项开挖工程引起的临近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变形控制值的计算模型。

周大为[2](2021)在《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温度场及温度效应研究》文中指出钢管混凝土拱桥因其优异的结构性能、较为简便的施工方法、优美的结构线形,使得其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大背景下获得了大量的运用,跨径亦不断得以突破。伴随着大量运用的同时是针对性的科研攻关,目前针对钢管混凝土结构性能、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桥梁温度问题由于其区域性、结构性特征明显,使得该方面的研究仍较为缺乏,理论研究较建设步伐相对缓慢。尤其是当前跨径不断突破带来的大管径、混凝土高等级、桥址环境复杂等使得针对大管径、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温度场及温度效应的研究十分迫切。本文采用大管径钢管混凝土试件长期温度监测试验为主,辅以有限元数值模拟手段对拱肋温度场、温度效应计算参数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人员研究大管径钢管混凝土拱桥温度问题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钢管混凝土拱桥及其温度问题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并对热交换计算理论及边界条件进行了分析,为桥梁温度分布及温度效应计算提供理论指导。2.对大体积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水化放热温度效应计算参数取值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计算大体积混凝土水化放热温度效应时,温度对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影响不可忽视。基于等效龄期理论,采用计入温度影响的复合指数式弹性模量预测模型,对水化热应力进行了计算。混凝土在降温初始阶段产生较大的约3MPa环向拉应力,存在造成混凝土开裂的风险。由于受钢管约束,混凝土延径向则表现为压应力。对热应力影响因素计算表明,降低混凝土入仓温度,如加入冰水等,可以较好的改善因水化放热产生的拉应力。3.对日照等温度荷载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温度分布、温度效应、粘结界面应力及其参数敏感性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日照温度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沿径向最大拉应力达1.48MPa,沿环向最大拉应力达2.06Mpa,大于C60混凝土抗拉设计值1.96Mpa,周期性温度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开裂的风险。钢管与混凝土粘结界面最大拉应力超过1.22MPa,且界面粘结热应力与壁厚成正相关与管径成负相关。4.为研究钢管混凝土拱桥温度效应计算参数取值方法,对一足尺寸钢管混凝土试件进行了长期温度监测试验。在试验基础上结合计算分析,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合龙温度、有效温度取值及温度梯度模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合龙温度按《公路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规范》推荐公式进行计算较为合理;最高有效温度应取日最高气温+2℃,最低有效温度应取最低日平均气温-2℃;并对钢管混凝土拱肋温度梯度模型提出建议。5.对钢管混凝土拱桥营运阶段温度效应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桥梁影响十分显着,其中拱脚段受降温温度效应影响较拱肋其他截面位置更加突出。

宋佳玲[3](2021)在《山区沟谷地形风场特性及其对人行悬索桥静风响应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游览自然风光成为休闲娱乐的择优之选,景区为了迎合游客会选择外形优美、与自然景观融合度高的悬索桥作为跨越沟谷的建筑物。其中,风荷载作为桥梁设计的重要参数需要被首要解决。由于山区远离观测站缺少长期记录的数据、地形变化复杂规范建议值也不能适用,因此值得深究。在研究方法上,数值模拟具有经济、便捷、高效的有点,但对于大气边界层复杂地形风场特性的模拟没有完整的经验证的方法路线。此外,现有人行悬索桥的抗风研究并未考虑行人安全性,并且大多采用水平一致的风速分布形式进行计算分析。因此,首先本文以一山区的大跨悬索桥的Y形沟谷桥址为例,采用风洞试验、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复杂地形的风场特性进行研究,得到实际沟谷地形特性对风场参数的影响规律。同时提出并验证代替风洞试验模拟复杂地形风场特性的数值方法。为了能打破复杂地形风场参数一桥一议的现状,得到沟谷地形对风场特性影响的普适性结论,采用数值模拟对简化的V形沟谷的流场进行模拟,通过改变地形参数对沟谷内的平均风特性进行讨论,并建立数学模型。基于行人受力分析研究桥面变形对行人安全的影响,完善人行桥静风响应分析方法。以某一大跨人行悬索桥为例,分析在沟谷地形下桥梁的静风响应,为山区大跨人行悬索桥的抗风设计提供有效建议。本文的主要工作量有:(1).对某一山区桥梁的Y形汇流谷桥址区进行风特性研究。选取直径为4.5km的圆形区域,基于等高线数据以1:1500的几何缩尺比设计模型并进行风洞试验,通过分析三维眼镜蛇探头采集的数据讨论了汇流谷中心、沟谷底部、两侧坡体和山顶处等位置处的平均风剖面、加速效应、风攻角以及湍流度和功率谱密度的分布特性。(2).采用多普勒声雷达和杨氏超声风速仪进行了长期观测,基于实测结果对风场特性进一步讨论,并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比研究。(3).提出一套复杂地形风场特数值模拟的实现方法,基于该方法采用ANSYS中CFX模块运行标准k-ε、k-ω和SST三种湍流模型对该Y形汇流谷地形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与风洞试验相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推选出合适的湍流模型,对沟谷地形对风场中的平均风特性进行深入讨论。(4).将V形沟谷断面简化为正弦函数,用标注k-ω湍流模型对简化沟谷的风场特性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改变地形坡度、来流与沟谷的夹角、沟谷转弯等参数研究风场特性的改变,并建立数学模型。(5).针对人行悬索桥的特点,考虑主梁的变形对行人安全的影响,提出行人安全变形限值。以跨径420 m的人行悬索桥为例,对比了风速沿桥跨一致分布与沟谷地形下非一致分布下桥梁结构的静风响应,研究了桥面高度、来流风向和沟谷转角对结构静风响应的影响。为沟谷地形下大跨人行悬索桥设计的指导。本研究的完成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意义,为山区桥梁抗风设计提供风速、风向等参数,桥梁选址提供指导意见;为大跨人行悬索桥抗风稳定性分析提供计算参考。

王世杰[4](2021)在《台风区跨海桥梁格构式高支架风致响应研究》文中提出格构式高支架具有长细比较大、结构相对轻柔等特点,对风荷载的作用非常敏感。在台风区修建跨海大桥时,高耸格构式支架体系除受雷暴、大雾及潮汐等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外,还受大风、台风侵袭的影响,结构设计及施工技术均面临巨大挑战。在台风区保证格构式高支架的安全和稳定性能是桥梁工程界关注的课题之一。本文以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大练岛特大桥新建工程中现浇公路梁桥格构式高支架为研究背景,通过风洞测力试验、粒子图像测速(PIV)试验、气弹模型试验、现场监测、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手段对风荷载作用下格构式高支架的受力性能进行研究,以解决台风区格构式高支架的风工程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基于ANSYS对四腿和六腿格构式支架进行有限元分析,采用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和时域法对格构式支架模态和顺风向风致响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四腿单柱支架和六腿单柱支架的前6阶振型基本一致;多腿单柱格构支架前两阶振型的共振贡献比较显着,格构式高支架横桥向的侧向刚度大于纵桥向的侧向刚度;格构式高支架侧边和中线位置存在扭转和平动,而格构式高支架结构在横桥向风向角下的扭转不明显;格构式高支架在非对称荷载作用下,支架顶部的位移均方根增长幅值约为12%,存在明显的扭转效应;格构式高支架主要受力构件为竖向构件与斜杆,且高支架迎风面和背风面的斜杆由于扭转效应应力增幅比较明显。考虑上部结构后,四腿与六腿格构式支架的位移都均有大幅减小,表明上部结构的施加有利于结构的位移控制。(2)基于风洞测力试验测得格构高支架在不同流场和不同风向角下的静三分力系数。基于PIV技术,首次对高墩钢管支架模型水平平面流场和竖向平面流场进行流场可视化分析,定量分析了单柱和双柱支架的涡心漩涡强度和湍流度,得出风场风向对格构式高支架气动特性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格构式高支架在抗风计算时,阻力、升力和扭矩均变化明显,应充分考虑三个方向静风荷载的影响;在45°风偏角时漩涡运动剧烈,漩涡强度和湍动能强度最大,导致模型的气动力平均值和脉动值较大;六腿格构式高支架模型的涡心处漩涡强度和湍动能均比四腿格构式高支架模型小;格构式高支架各个构件间存在明显的构件干扰,数值模拟时应考虑空间三维特性。(3)根据分段估计法获得格构式高支架的三维设计风荷载,并将等效风荷载施加于四腿和六腿格构式高支架,得到风力等级与格构式高支架各节段位移的相关公式,而后采用单变量灰色预测模型DGM(1,1),得出格构式高支架施工拼装阶段在不同风等级作用下的位移,最后拟合出四腿与六腿格构式高支架风荷载等级与施工节段位移的计算公式。将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位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分别采用建筑荷载规范与时域法计算时,各支架结构的位移较实际值偏大,与按等效风荷载计算值接近,采用等效风荷载计算更符合支架位移的变化规律。(4)基于格构高支架1:40全桥气弹模型试验,分析了不同风速和风向角等各参数下结构的振动响应。结果表明,格构式支架加速度响应和风速、高度均成正相关,在某些风向角下,横风向的位移响应与顺风向位移响应相当,甚至大于后者。获取风振系数并对扭转响应和扭转风荷载进行分析,左右横风向的角加速度响应基本对称且反相位,支架呈整体扭转,各风速下的扭转角加速度均方根基本都在0度风向角下最大,90度风向角时最小,并且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增大。(5)提出采用最优化准则法对格构式高支架进行优化设计,得出格构式高支架立柱选择4根为最佳,节段长度宜控制在15m以内,且总高度不宜超过70m,立柱间距控制在7m~8m之间;在格构式高支架设计优化过程中,格构式高支架顶层位移限值起控制作用,需要更新节点风荷载时程和等效静风荷载,且节点风荷载时程影响大于等效静风荷载。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5](2021)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提出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桥梁工程领域(包括结构设计、建造技术、运维保障、防灾减灾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总结了桥梁工程学科在新材料与结构体系、工业化与智能建造、抗灾变能力、智能化与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桥梁结构设计方面重点探讨了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高性能材料与结构、深水桥梁基础的研究现状;桥梁建造新技术方面综述了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预制装配技术以及桥梁快速建造技术;桥梁运维方面总结了桥梁检测、监测与评估加固的最新研究;桥梁防灾减灾方面突出了抗震减震、抗风、抗火、抗撞和抗水的研究新进展;同时对桥梁工程领域各方向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北京工业大学韩强老师提供初稿)

黄晨曦[6](2020)在《绍兴二环北路水中现浇盖梁支架施工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快速增长的通行需求,我国城市的快速路网建设蓬勃发展,各式各样的高架桥梁应运而生,由此行业对桥梁结构的工程质量愈发重视。对于需要跨江跨河的现浇盖梁工程,在水中进行支架搭设已不可避免,怎样保证支架结构的安全与稳定,确保盖梁的施工质量,是近年来建筑行业研究的重要方面。因此,对于涉水桥梁结构施工,选择设计合理与安全稳定的支撑体系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绍兴二环北路镜水路至越兴路区间高架段水中现浇盖梁支架工程为依托,从施工现场条件、结构设计及施工方法、稳定性验算、施工技术组织管理四个方面对水中现浇盖梁支架体系施工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研究支架结构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前应用现状,总结归纳出影响模板支架稳定性的因素,通常以材料、设计、施工质量和施工管理因素为主。本文对工程环境进行分析,同时研究支架设计与施工技术,利用模拟软件验算支架结构的承载力稳定性,并通过现场施工组织管理措施与监测,以此验证组合支架结构设计与施工的合理性。(2)研究盖梁模板支架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过程,分析该盖梁工程复杂的施工情况,结合其工程水文地质及现场条件,确定结构体系设计、支架施工工艺、施工具体方法。(3)对水中盖梁临时支架结构各部分受力情况进行模拟分析,主要研究支架组合结构体系的稳定性,验证支架在施工过程中整体的安全与稳定。(4)分析了绍兴二环北路水中盖梁支架工程的现场准备、资源、进度计划、安全技术措施四个主要部分,并以此组成施工组织管理。为检验支撑体系的强度和刚度,对支架结构进行监测,确保水中盖梁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本文的研究成果对类似水中盖梁支架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以及参考价值,并对施工过程中项目技术组织管理等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图[68]表[19]参[52]

钱思琛[7](2020)在《大跨径钢筋混凝土板拱桥支架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拱桥是桥梁工程中使用很广的一种桥型,以混凝土和钢筋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实心板拱桥,称为钢筋混凝土板拱桥。在板拱桥施工技术中,支架施工在国内属于常用的施工方法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具有结构跨径大、支架高度大、承载重量大等特点的钢筋混凝土板拱桥支架结构形式在我国却并不常见。支架结构的承载力、刚度和整体稳定性是实现板拱桥建成目标的关键,所以需要保证支架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处于稳定状态,支架预压和沉降观测等施工控制处于受控状态。本文以包头市东河区某上承式钢筋混凝土板拱桥为工程背景,结合该工程75m跨径的主拱圈,板厚为1 250mm的实心板拱以及支架搭设高度达23m等特点,对适用于该工程特点的不同支架形式进行了定性的对比分析,对支架的承载力、刚度和整体稳定性、支架地基基础进行了设计验算,对支架的预压程序进行了设计并在实际的预压过程中按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了沉降观测,对施工阶段的混凝土浇筑、裂缝控制、卸架等施工技术程序进行了设计。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通过对撑架式粗钢管拱架、钢拱架、满堂式钢管拱架进行了定性的对比分析,并结合该工程施工现场及地质条件,确定采用碗扣式满堂钢管拱架作为板拱的支架结构;2)通过对碗扣式满堂钢管支架的承载力、刚度和整体稳定性、支架地基基础进行了受力分析及设计验算,验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为后续的板拱施工安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3)通过对拱架进行了三级加载程序设计,在全部荷载加载完成后按设计要求进行了14天的沉降观测,统计每次观测的沉降量、总沉降量、弹性变形量和非弹性变形量,各观测点累计最大沉降量为5mm。通过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观察沉降变化曲线图,可知所设计的支架结构满足板拱结构全部荷载的承载要求;4)对拱圈侧模板侧压力的验算,保证了混凝土施工中模板变形比较小;对拱圈混凝土浇筑程序进行合理的设计,可以避免施工时对拱架产生不利的影响;对拱架进行安全规范的拆除,保证了施工时的安全。

于华洋,马涛,王大为,王朝辉,吕松涛,朱兴一,刘鹏飞,李峰,肖月,张久鹏,罗雪,金娇,郑健龙,侯越,徐慧宁,郭猛,蒋玮[8](2020)在《中国路面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0》文中提出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公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地支撑了国家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年来,与路面工程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等不断涌现。该综述以实际路面工程中所面临的典型问题、国家科技奖的技术创新内容、科技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中文权威期刊的论文、Web of Science中的高被引论文的关键词为依据,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路面工程7大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涵盖了:智能环保路面技术、先进路面材料、先进施工技术、路面养护技术、路面结构与力学性能、固废综合利用技术及路面再生技术等。可为路面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与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李本鑫[9](2020)在《气泡混合轻质土在山区道路陡峭地形路堤拓宽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气泡混合轻质土的组成材料主要包含四大类,除了比较常用的水泥、水之外,还包含气泡群以及掺和料。气泡混合轻质土是一种微孔类材料,所以它有诸如质量轻、抗压强度高、渗水率小、保温隔热的优点。由于其所具有的优点,可以用于道路拓宽、软土路基减荷、地下结构物减荷、桥梁减跨、桥台台背回填、隧道空洞填充以及冻土路基保温隔热等。为解决山区道路在升级改造中的技术难题,探讨气泡混合轻质土技术在山区道路陡峭地形路堤拓宽工程中的适用性,本文依托国道215线巴塘竹巴笼至得荣二龙桥公路改建工程,通过室内试验、数值模拟、施工控制、经济性对比及沉降位移观测等方法,对气泡混合轻质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开展室内试验,研究气泡含量、水泥对气泡混合轻质土强度特性、压缩变形特征、流动度、容重的影响。得到轻质土流动度随气泡含量增大而增大,容重随气泡含量增加而减小,抗压强度随气泡含量增大而减小。轻质土抗压强度随水泥标号增加和水泥掺量的增加而提高。得到适用于该工程的配合比参数。2、利用FLAC2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数值模型,依次模拟轻质土路堤填筑到不同高度时,分析其在自重作用情况下受力及变形情况,最后施加路面荷载并分析其变形和受力状态。得出轻质土路堤在不同高度时右上角沉降量最大,左侧沉降量小。右下角应力值最大,离右下角越远应力值越小。在施加路面等效荷载后,水平位移在右侧顶部最大,竖向位移在右侧顶部最大,轻质土均处于弹性变形阶段,无破坏现象。3、通过对气泡混合轻质土施工过程的归纳总结,得出在山区道路陡峭地形路堤拓宽工程中轻质土路基的施工方法、特殊路段的施工措施、施工中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和施工质量控制参数及方法。针对陡峭路段、干湿交替路段及长期浸水路段提供了其施工处理措施及填筑要求。4、通过对气泡混合轻质土在山区道路陡峭地形路堤拓宽工程中的技术经济性、用地指标控制、环境影响对比分析及沉降监测分析,得出山区陡峭路段中轻质土工法较传统的桩板式路肩墙和桥梁拼宽工法具有经济优势。轻质土工法的土地占用量最小,用地指标控制最优。轻质土在山区公路拓宽改建中在生态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以及固体废弃物的施工影响方面较传统工艺均有一定优势。沉降监测分析表明,气泡混合轻质土路堤具有路基整体稳定性高、工后沉降量小、新老路基变形均匀等特点,实际应用效果较好。

田帅[10](2020)在《在役RC肋梁桥桥面板疲劳性能与维护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钢筋混凝土肋梁桥是一种经典的桥型,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随着我国公路交通量的快速增长,车辆荷载的快速增加,公路桥梁车辆活荷载应力水平已经明显增大,在车辆荷载长期的反复作用下,钢筋混凝土肋梁桥的疲劳问题不容回避。而钢筋混凝土肋梁桥在其服役时间内容易遭受疲劳荷载作用的是混凝土桥面板,而且大量的在役钢筋混凝土肋梁桥旧桥,在建桥时对未来交通量预测的不准确,从而导致混凝土桥面板疲劳损坏日益严重,甚至出现疲劳塌陷问题。为了确保旧桥的运营安全,为桥梁的评估、维护、加固、设计等提供参考,对钢筋混凝土肋梁桥桥面板疲劳性能评估与疲劳加固方法的研究已经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从2017年开始,对在役钢筋混凝土肋梁桥桥面板的疲劳性能与疲劳加固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共进行了 3片基准试验梁、4片疲劳试验梁、3片基准加固试验梁、3片疲劳加固试验梁及6个锚固试件等的试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在役钢筋混凝土肋梁桥桥面板的疲劳破坏形态与评价体系、疲劳性能分析、疲劳加固性能分析、附加锚固分析、疲劳维护与规划分析等。主要工作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15座桥梁,调研了近10年来我国在役钢筋混凝土肋梁桥桥面板疲劳破坏的现状,选取两座典型的钢筋混凝土肋梁桥进行桥面板实态检测,对比了国内外现有的钢筋混凝土桥面板疲劳损伤的判定基准。基于调研结果,在役钢筋混凝土肋梁桥桥面板,疲劳破洞面积86.7%在3m2以下,以冲剪破坏为主,疲劳破坏年限主要体现在30年以内,比正常疲劳寿命要短10年以上,建桥后10~20年发生疲劳破坏的桥梁占46.7%,桥面板疲劳破坏年限严重地低于设计使用年限。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是影响桥面板疲劳破坏的关键因素之一,重铺桥面铺装不能延缓桥面板的疲劳破坏。我国钢筋混凝土肋梁桥桥面板缺少疲劳评价体系。(2)选取16m跨径的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肋梁桥,按照1:4相似比例,缩尺设计跨径为4m的试验梁,基于长宽比6.5、1.88的2片基准试验梁,通过静载试验测出桥面板的极限承载力,基于长宽比6.5、3.76、1.88的3片疲劳试验梁,疲劳荷载水平取0.515,进行定点等幅疲劳加载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在疲劳荷载作用下,桥面板表面产生放射状裂缝,发生冲剪破坏,长宽比为6.5、3.76、1.88的试验梁桥面板疲劳寿命的比值为1:1.228:1.396,在相同的疲劳荷载情况下,双向板的疲劳性能好于单向板。(3)基于疲劳试验,使用ABAQUS建立试验梁有限元疲劳损伤分析模型,分别分析长宽比、疲劳荷载水平、板厚对桥面板疲劳性能的影响,探讨钢筋混凝土肋梁桥桥面板的S-N曲线。基于模拟分析,桥面板长宽比由6.5降低到3.76、1.6,其疲劳寿命分别延长15%、33%,双向板疲劳寿命长出单向板20%左右,疲劳荷载水平由0.383降低到0.271,其疲劳寿命延长54%,当桥面板增厚12.5%时,桥面板的疲劳寿命延长15%左右。在相同的疲劳荷载水平、疲劳损伤次数下,长宽比较小的桥面板剩余承载力,高于长宽比较大的桥面板,板厚对桥面板疲劳性能的影响大于长宽比,小于疲劳荷载水平。(4)选取条形钢板、碳纤维布和碳纤维网格,作为桥面板疲劳加固材料,选择长宽比2.8的试验梁作为桥面板加固对象,依次开展静载破坏试验、疲劳荷载水平为0.515的定点等幅疲劳加载试验,探讨疲劳加固下桥面板S-N曲线。基于试验结果,当荷载循环次数达到疲劳寿命的90%以上时,加固桥面板在加载点处出现疲劳主裂缝,未加固、碳纤维布加固、碳纤维网格加固、条形钢板加固的试验梁桥面板,其疲劳寿命之比为1:1.754:1.789:1.533,桥面板加固后,其疲劳寿命延长53.3%~78.9%,桥面板加固后劣化速度明显放慢,在疲劳进展期,加固材料将桥面板的劣化值降低50%左右,在相同的疲劳荷载情况下,碳纤维布和碳纤维网格对桥面板的疲劳加固效果好于条形钢板加固。(5)通过6片试验板的加载试验,分析碳纤维布加固单向板的适宜锚固方法,针对桥面板上面补强的特点,开展碳纤维布与桥面铺装结构层间粘结性能研究。基于试验结果,非封闭碳纤维压条集中粘贴锚固、封闭缠绕碳纤维压条集中粘贴锚固的锚固效果,强于非封闭碳纤维压条有间隔粘贴锚固、钢板压条螺栓锚固,桥面板的剥离破坏发生在压条有间隔的锚固情况,碳纤维压条抵抗碳纤维布剥离破坏的能力强于钢板压条,对钢筋混凝土肋梁桥单向板加固时,适宜采用非封闭碳纤维压条集中粘贴锚固的形式,加铺碳纤维的桥面板与桥面铺装结构层间的抗剪强度、黏结强度满足要求。(6)以折衷规划、失效树规划为基础,借鉴机械设备维修规划理念,建立在役钢筋混凝土肋梁桥桥面板疲劳的维护与规划模型,采用Weibull分布理论,分析桥面板疲劳寿命与不同破坏概率之间的关系,疲劳荷载水平取0.515,疲劳维修时间节点取0.4倍的疲劳寿命时,模型失效概率不到0.01,维修时间节点取为0.2倍的疲劳寿命时,模型失效概率为0.00011~0.000013。

二、桥梁建筑材料、施工、试验与观测、安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桥梁建筑材料、施工、试验与观测、安全(论文提纲范文)

(1)基坑群开挖对临近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变形影响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基坑开挖对临近轨道交通结构的影响
        1.2.2 基坑群工程变形叠加扰动规律与特征
        1.2.3 土体小应变行为在基坑开挖问题中的研究
        1.2.4 轨道交通基础结构变形控制指标研究
        1.2.5 对现有研究的总结分析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 基坑开挖对轨道交通高架结构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分析
    2.1 工程概况
    2.2 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
    2.3 沉降监测方案
    2.4 高架桥墩不均匀沉降
        2.4.1 建设期与运营期沉降的规律对比
        2.4.2 运营期桥墩沉降特征
    2.5 运营期桥墩沉降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基坑群开挖土体变形叠加规律研究
    3.1 试验原理和设备
        3.1.1 离心模型试验原理
        3.1.2 离心模型试验设备
        3.1.3 试验数据采集系统
    3.2 试验设计
        3.2.1 模型率选取
        3.2.2 试验工况设计
        3.2.3 模型制作
        3.2.4 数据采集方案
        3.2.5 试验步骤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3.1 测点布置
        3.3.2 两种数据采集方案的结果比较
        3.3.3 先后开挖试验
        3.3.4 同步开挖试验
    3.4 .本章小结
4 基坑群开挖对临近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变形影响规律研究
    4.1 土体小应变HSS模型参数
        4.1.1 土体硬化参数的确定
        4.1.2 小应变参数的确定
    4.2 苏南软土地区土体小应变本构模型参数优化
        4.2.1 工程背景
        4.2.2 基于神经网络参数的反分析
    4.3 基坑群开挖引起轨道交通高架基础变形的计算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坑群开挖引起结构基础变形对列车运行影响及控制指标研究
    5.1 车-线-桥耦合动力计算理论及模型建立
        5.1.1 列车动力计算理论
        5.1.2 桥梁动力计算理论
        5.1.3 车桥耦合计算
        5.1.4 车-线-桥耦合振动模型的建立
    5.2 基础变形与轨道不平顺的映射关系
    5.3 基础变形对列车运行安全舒适性的影响分析
    5.4 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变形控制指标探讨
        5.4.1 轨道不平顺控制与变形控制指标的关系
        5.4.2 行车安全舒适性与变形控制指标的关系
        5.4.3 基于行车影响的综合评价指标
    5.5 本章小结
6 基坑群开挖条件下高架结构基础变形控制值的计算方法
    6.1 现有基坑开挖变形控制指标制定原则
    6.2 基坑群开挖引起高架结构基础变形叠加影响计算方法
    6.3 基坑群开挖引起高架结构基础变形控制值的计算方法
        6.3.1 基坑群先后(依次)开挖
        6.3.2 基坑群同步开挖
        6.3.3 基坑群分侧开挖
    6.4 应用示例
        6.4.1 基坑群双坑计算
        6.4.2 基坑群四坑计算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温度场及温度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钢管混凝土拱桥温度问题研究现状
        1.2.1 钢管混凝土拱肋水化放热问题研究现状
        1.2.2 钢管混凝土拱桥营运阶段温度问题研究现状
        1.2.3 温度效应研究现状
    1.3 本文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热交换计算理论及边界条件分析
    2.1 热传导计算理论
    2.2 热对流计算理论
    2.3 热辐射计算理论
    2.4 日照边界条件分析
        2.4.1 太阳常数及其计算方法
        2.4.2 太阳空间位置计算方法
        2.4.3 太阳辐射强度计算方法
    2.5 长波辐射边界条件分析
    2.6 气温变化边界条件分析
    2.7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建立
        2.7.1 初始条件
        2.7.2 边界条件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钢管混凝土水化放热温度场及温度效应分析
    3.1 水化放热试验情况
    3.2 水化放热有限元分析
        3.2.1 水化放热计算模型
        3.2.2 水化放热计算
    3.3 水化放热温度效应分析
        3.3.1 弹性模量时程发展
        3.3.2 水化热应力计算分析
        3.3.3 灌注条件影响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钢管混凝土结构温度分布试验研究
    4.1 试验简介
    4.2 室内环境变温监测试验分析
    4.3 室外日照温度监测试验分析
        4.3.1 试验简介
        4.3.2 不同季节温度时程变化规律分析
        4.3.3 截面温度分布规律分析
        4.3.4 截面平均温度变化规律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日照温度分布有限元分析
    5.1 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
        5.1.1 材料热力学参数取值
        5.1.2 有限元模型建立
    5.2 有限元计算可行性验证
    5.3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5.4 参数敏感性分析
        5.4.1 不同管径影响
        5.4.2 不同气候特征影响
    5.5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日照温度效应分析
    6.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6.2 钢管及混凝土温度效应分析
    6.3 界面热效应分析
    6.4 参数敏感性分析
        6.4.1 壁厚影响分析
        6.4.2 管径影响分析
        6.4.3 气候影响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钢管混凝土拱桥全桥温度效应及其计算参数分析
    7.1 体系温差温度效应计算参数分析
        7.1.1 合龙温度取值分析
        7.1.2 有效温度取值分析
    7.2 截面温差温度效应计算参数分析
        7.2.1 日照温度影响深度取值分析
        7.2.2 截面温差分布模式建议
    7.3 全桥温度效应计算分析
        7.3.1 体系温差温度效应分析
        7.3.2 截面温差温度效应计算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相关论文情况

(3)山区沟谷地形风场特性及其对人行悬索桥静风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山区沟谷地形的风场特性
        1.1.1 大气边界层的风场特性
        1.1.2 复杂地形的风场特性的研究方法
        1.1.3 沟谷地形风场特性的研究现状
    1.2 桥梁的静风稳定性
        1.2.1 桥梁静风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1.2.2 人行悬索桥的静风稳定问题
    1.3 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
        1.3.1 课题的提出
        1.3.2 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沟谷地形风场特性风洞试验与实测
    2.1 概述
    2.2 研究内容
        2.2.1 平均风特性
        2.2.2 脉动风特性
    2.3 复杂沟谷地形的风洞试验
        2.3.1 模型设计
        2.3.2 试验参数设置
        2.3.3 试验工况
    2.4 试验结果
        2.4.1 竖向平均风特性
        2.4.2 竖向脉动风特性
        2.4.3 主梁轴向风特性
    2.5 实测风特性
        2.5.1 设备与参数设置
        2.5.2 结果分析
        2.5.3 实测与风洞试验的差异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沟谷地形风场数值模拟的适宜湍流模型
    3.1 概述
    3.2 地形风场的数值模拟方法
        3.2.1 几何模型和网格划分
        3.2.2 边界设置
        3.2.3 流程概述
    3.3 沟谷地形风场数值模拟
        3.3.1 前处理
        3.3.2 网格分析
    3.4 湍流模型之间的差异
        3.4.1 空计算域的水平一致性
        3.4.2 模拟结果的差异
    3.5 最优湍流模型的确定
        3.5.1 平均风速
        3.5.2 风攻角
    3.6 数值模拟的结果分析
        3.6.1 测点布置
        3.6.2 风速的分布
        3.6.3 风攻角的分布
        3.6.4 风向的变化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V形沟谷的地形参数对风场特性的影响
    4.1 概述
    4.2 沟谷地形的参数化
        4.2.1 沟谷地形的简化
        4.2.2 工况设计
    4.3 前处理
        4.3.1 几何模型和网格划分
        4.3.2 边界条件设置和来流风速的影响
    4.4 数值模拟的结果分析
        4.4.1 坡度的影响
        4.4.2 来流风向的影响
        4.4.3 沟谷转角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沟谷地形下人行悬索桥的静风响应
    5.1 概述
        5.1.1 桥梁静风稳定性的非线性理论基础
        5.1.2 悬索桥非线性静风失稳的计算方法
        5.1.3 静风失稳的判断标准
    5.2 依托工程
        5.2.1 基本数据
        5.2.2主梁空气静力特性
        5.2.3 计算模型
        5.2.4 水平一致风场下的静风稳定分析
    5.3 基于结构安全的静风响应
        5.3.1 桥面高度对人行悬索桥静风响应的影响
        5.3.2 来流夹角对人行悬索桥静风响应的影响
        5.3.3 位于沟谷转角的人行悬索桥静风响应分析
        5.3.4 缆索结构的应力响应
    5.4 基于行人安全的变形限值
        5.4.1 主梁变形限定标准
        5.4.2 实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6.3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台风区跨海桥梁格构式高支架风致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结构风工程与结构支撑体系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结构支架体系研究现状
        1.2.2 有关风洞试验的相关研究
        1.2.3 格构式支架风致效应研究现状
        1.2.4 格构式支架抗风优化方法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工程背景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高墩格构式支架风致响应和扭转效应的有限元计算
    2.1 引言
    2.2 格构式高支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2.1 四腿格构式高支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2.2 基于子结构的四腿格构式高支架有限元模型修正
        2.2.3 六腿格构式高支架有限元模型修正
        2.2.4 台风区两种格构式高支架的风致响应分析
    2.3 两种格构式高支架的风致响应计算和比较
        2.3.1 时频域的计算方法
        2.3.2 风致响应的计算结果
        2.3.3 台风区格构式高支架风致响应对比分析
    2.4 台风区格构式高支架按规范计算的风致响应
        2.4.1 风荷载作用下四腿格构式高支架性能分析
        2.4.2 风荷载作用下六腿格构式高支架在的性能分析
    2.5 两种格构式支架的扭转效应计算和分析
        2.5.1 扭转效应的计算工况
        2.5.2 扭转角的计算和分析
        2.5.3 考虑扭转效应与否的杆件内力分析
    2.6 考虑上部结构的作用
        2.6.1 四腿格构式支架
        2.6.2 六腿格构式支架
    2.7 本章小结
3 格构式高支架刚性模型风洞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测力试验方案
    3.3 PIV试验方案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3.4.1 静三分力系数
        3.4.2 水平平面绕流场特征
        3.4.3 竖向平面绕流场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格构式高支架HFBB风洞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HFBB的等效风荷载计算方法
        4.2.1 基底力谱的半刚性模型修正
        4.2.2 基底力谱的分段估计方法
        4.2.3 基于HFBB试验的风振响应计算方法
    4.3 基于HFBB试验结果的等效风荷载计算
        4.3.1 等效风荷载计算方法
        4.3.2 各种工况等效风荷载计算
        4.3.3 风作用等级与支架各节段位移的公式拟合
    4.4 现场监测数据对比
    4.5 台风过程风特性
        4.5.1 台风概况
        4.5.2 风场特性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格构式高支架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
    5.1 引言
    5.2 格构式高支架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5.2.1 气弹模型的相似准则
        5.2.2 模型的制作
    5.3 格构式高支架模型气弹模型的风洞试验
        5.3.1 风洞试验的流场模拟
        5.3.2 传感器测点布置
        5.3.3 气弹模型的动力标定
    5.4 气弹模型的加速度测试结果
        5.4.1 加速度信号处理
        5.4.2 支架的加速度测试结果
        5.4.3 顺风向和横风向响应的组合
        5.4.4 基于加速度测试结果的风振系数计算
        5.4.5 基于加速度计结果的扭转效应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修正的最优准则法的格构式支架结构抗风优化设计研究
    6.1 引言
    6.2 结构优化的有限元模型
        6.2.1 节点移动对结构变形的影响
        6.2.2 截面变化对结构的影响
    6.3 格构式支架设计中的参数影响分析
        6.3.1 格构式支架钢管直径对结构的影响分析
        6.3.2 格构式支架立柱根数的影响分析
        6.3.3 格构柱节段长度与总高度变化影响分析
        6.3.4 格构式支架纵横向间距变化影响分析
        6.3.5 格构式支架斜撑的影响分析
    6.4 结构优化数学模型与极值条件
        6.4.1 结构优化的数学模型
        6.4.2 库恩-塔克条件
    6.5 最优准则法
        6.5.1 最优准则法原理
        6.5.2 最优准则的修正
        6.5.3 拉格朗日乘子的求解方法
    6.6 基于静力几何非线性分析的格构式支架结构抗风优化
        6.6.1 优化数学模型
        6.6.2 位移与应力约束工况
        6.6.3 临界荷载因子约束工况
        6.6.4 位移、应力与临界荷载因子约束工况
    6.7 本章小结
结论及展望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着作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5)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1 桥梁工程研究新进展(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1.1新材料促进桥梁工程技术革新
    1.2桥梁工业化进程与智能建造技术取得长足发展
    1.3桥梁抗灾变能力显着提高
    1.4桥梁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1.5跨海桥梁深水基础不断创新
2桥梁结构设计
    2.1桥梁作用及分析(同济大学陈艾荣老师、长安大学韩万水老师、河北工程大学刘焕举老师提供初稿)
        2.1.1汽车作用
        2.1.2温度作用
        2.1.3浪流作用
        2.1.4分析方法
        2.1.5展望
    2.2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2.2.1新型桥梁用钢的研发
        2.2.2焊接节点疲劳性能
        2.2.3钢结构桥梁动力行为
        2.2.4复杂环境钢桥服役性能
        2.2.5组合结构桥梁空间力学行为
        2.2.6组合结构桥梁关键构造力学行为
        2.2.7展望
    2.3高性能材料
        2.3.1超高性能混凝土(湖南大学邵旭东老师提供初稿)
        2.3.2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2.3.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北京工业大学刘越老师提供初稿)
        2.3.4智能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2.3.5展望
    2.4桥梁基础工程(同济大学梁发云老师提供初稿)
        2.4.1深水桥梁基础形式
        2.4.2桥梁基础承载性能分析
        2.4.3桥梁基础动力特性分析
        2.4.4深水桥梁基础工程面临的挑战
3桥梁建造新技术
    3.1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3.1.1钢结构桥梁工程建设成就
        3.1.2焊接制造新技术
        3.1.3施工新技术
    3.2桥梁快速建造技术(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提供初稿)
        3.2.1预制装配桥梁上部结构关键技术
        3.2.2预制装配桥墩及其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3.2.2.1灌浆/灌缝固定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3.2.2.2无黏结预应力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3.3桥梁建造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4桥梁运维
    4.1监测与评估(浙江大学叶肖伟老师、湖南大学孔烜老师、西南交通大学崔闯老师提供初稿)
        4.1.1监测技术
        4.1.2模态识别
        4.1.3模型修正
        4.1.4损伤识别
        4.1.5状态评估
        4.1.6展望
    4.2智能检测(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4.2.1智能检测技术
        4.2.2智能识别与算法
        4.2.3展望
    4.3桥上行车安全性(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4.3.1风荷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4.3.1.1车-桥气动参数识别
        4.3.1.2风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4.3.1.3风浪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4.3.1.4风屏障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
        4.3.2地震作用下行车安全性
        4.3.2.1地震-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4.3.2.2地震动激励特性的影响
        4.3.2.3地震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4.3.2.4车-桥耦合系统地震预警阈值研究
        4.3.3长期服役条件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4.3.4冲击系数与振动控制研究
        4.3.4.1车辆冲击系数
        4.3.4.2车-桥耦合振动控制方法
        4.3.5研究展望
    4.4加固与性能提升(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4.4.1增大截面加固法
        4.4.2粘贴钢板加固法
        4.4.3体外预应力筋加固法
        4.4.4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
        4.4.5组合加固法
        4.4.6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4.4.7其他加固方法
        4.4.8发展展望
5桥梁防灾减灾
    5.1抗震减震(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5.1.1公路桥梁抗震研究新进展
        5.1.2铁路桥梁抗震性能研究新进展
        5.1.3桥梁抗震发展态势分析
    5.2抗风(东南大学张文明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陈文礼老师提供初稿)
        5.2.1桥梁风环境
        5.2.2静风稳定性
        5.2.3桥梁颤振
        5.2.4桥梁驰振
        5.2.5桥梁抖振
        5.2.6主梁涡振
        5.2.7拉索风致振动
        5.2.8展望
    5.3抗火(长安大学张岗老师、贺拴海老师、宋超杰等提供初稿)
        5.3.1材料高温性能
        5.3.2仿真与测试
        5.3.3截面升温
        5.3.4结构响应
        5.3.5工程应用
        5.3.6展望
    5.4抗撞击及防护(湖南大学樊伟老师、谢瑞洪、王泓翔提供初稿)
        5.4.1车撞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5.4.2船撞桥梁结构研究进展
        5.4.3落石冲击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5.4.4研究展望
    5.5抗水(东南大学熊文老师提供初稿)
        5.5.1桥梁冲刷
        5.5.2桥梁水毁
        5.5.2.1失效模式
        5.5.2.2分析方法
        5.5.3监测与识别
        5.5.4结论与展望
    5.6智能防灾减灾(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鲍跃全老师提供初稿)
6结语(西南交通大学张清华老师提供初稿)
策划与实施

(6)绍兴二环北路水中现浇盖梁支架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分析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现浇盖梁水中支架设计与施工
    2.1 工程概况
        2.1.1 周边环境
        2.1.2 工程水文地质
        2.1.3 主要施工条件
    2.2 盖梁与支架设计
        2.2.1 现浇盖梁设计
        2.2.2 现浇盖梁支架结构形式
    2.3 盖梁与支架体系关键施工技术
        2.3.1 悬臂落地式支架施工
        2.3.2 墩顶支撑架+型钢组合支撑架施工
        2.3.3 模板制作与安装
        2.3.4 支架预压
        2.3.5 支架拆除施工
    2.4 本章小结
3 绍兴二环北路水中现浇盖梁支架模拟计算
    3.1 主线水中现浇盖梁上部支承结构计算
        3.1.1 结构设计
        3.1.2 计算分析
        3.1.3 计算结果
    3.2 主线水中现浇盖梁下部支承结构计算
        3.2.1 结构设计
        3.2.2 计算分析
        3.2.3 计算结果
    3.3 平行匝道水中现浇盖梁支架计算
        3.3.1 设计概况
        3.3.2 荷载分析
        3.3.3 结构计算
    3.4 本章小结
4 施工组织与监测
    4.1 施工组织计划
        4.1.1 现场施工准备
        4.1.2 资源配置计划
        4.1.3 施工进度计划
    4.2 安全技术措施
        4.2.1 模板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4.2.2 支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4.2.3 混凝土浇筑安全技术措施
        4.2.4 吊装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4.2.5 防高处坠落安全技术措施
    4.3 模板支架施工监测
        4.3.1 监测目的
        4.3.2 监测方法
        4.3.3 监测标准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7)大跨径钢筋混凝土板拱桥支架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拱架种类与特点
    1.5 本章小结
2 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况
        2.1.1 工程简介
        2.1.2 主要技术标准
        2.1.3 工程的要点分析及规划
        2.1.4 拱架结构概况
    2.2 现场条件
    2.3 拱架的选定
    2.4 本章小结
3 拱架设计及计算
    3.1 拱架的构造要求
    3.2 拱架的结构设计
    3.3 拱架结构的计算参数
        3.3.1 拱架结构各材料物理力学性能计算参数
        3.3.2 拱架所受荷载计算参数
    3.4 拱架结构的计算模型及计算方法
    3.5 拱架结构计算
    3.6 拱架斜支撑受力分析及加强措施
    3.7 拱架地基承载力设计验算
    3.8 板拱侧模板侧压力设计验算
    3.9 本章小结
4 拱架预压及沉降观测
    4.1 拱架预压的施工程序设计
        4.1.1 预压荷载计算
        4.1.2 预压材料、数量及计划
        4.1.3 预压程序及加载方法
    4.2 拱架预压沉降观测
        4.2.1 沉降观测点设计
        4.2.2 预压沉降观测
        4.2.3 预压加载及观测读数
        4.2.4 预压卸载程序
    4.3 沉降观测成果数据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板拱混凝土浇筑施工
    5.1 板拱的施工程序设计
    5.2 拱架拆除程序设计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8)中国路面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0(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0 引言(长沙理工大学郑健龙院士提供初稿)
1智能环保路面技术
    1.1 自净化路面技术(长沙理工大学金娇老师提供初稿)
        1.1.1 光催化技术
        1.1.2 自清洁技术
        1.1.3 其他自净化技术
        1.1.4 自净化路面技术发展展望
    1.2 凉爽路面技术(长沙理工大学金娇老师提供初稿)
        1.2.1 路面热反射技术
        1.2.2 相变调温技术
        1.2.3 其他路面调温技术
        1.2.4 凉爽路面技术发展前景
    1.3 自感知路面技术(长安大学蒋玮老师提供初稿)
        1.3.1 基于外部手段的感知技术
        1.3.2 基于感知元件的感知技术
        1.3.3 基于自感知功能材料的感知技术
        1.3.4 自感知技术发展前景
    1.4 主动除冰雪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徐慧宁老师提供初稿)
        1.4.1 自应力弹性铺装路面
        1.4.2 低冰点路面
        1.4.3 能量转化型路面
        1.4.4 相变材料融冰雪路面
        1.4.5 主动融冰雪路面研究前景
    1.5 自供能路面技术(长安大学王朝辉老师提供初稿)
        1.5.1 道路压电能量采集技术
        1.5.2 道路热电能量采集技术
        1.5.3 光伏路面能量采集技术
        1.5.4 路域能量采集技术发展前景
    1.6 透水降噪路面技术(长安大学蒋玮老师提供初稿)
        1.6.1 透水降噪路面材料组成设计
        1.6.2 路面材料性能与功能
        1.6.3 路面功能衰变与恢复
        1.6.4 透水降噪路面发展前景
2先进路面材料
    2.1 自愈合路面材料(由长沙理工大学金娇老师提供初稿)
        2.1.1 基于诱导加热技术的自愈合路面材料
        2.1.2 基于微胶囊技术的自愈合路面材料
        2.1.3 其他自愈合路面材料
        2.1.4 自愈合路面材料发展展望
    2.2 聚氨酯混合料(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刘鹏飞老师提供初稿)
        2.2.1 聚氨酯硬质混合料
        2.2.2 聚氨酯弹性混合料
        2.2.3 多孔聚氨酯混合料
        2.2.4 聚氨酯桥面铺装材料
        2.2.5 聚氨酯混合料的服役性能
        2.2.6 聚氨酯混合料发展前景
    2.3 纤维改性沥青(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大为老师提供初稿)
        2.3.1 碳纤维
        2.3.2 玻璃纤维
        2.3.3 玄武岩纤维
        2.3.4 合成纤维和木质纤维
        2.3.5 纤维改性沥青发展前景
    2.4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大为老师提供初稿)
        2.4.1 多聚磷酸改性剂的制备与生产
        2.4.2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性能
        2.4.3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
        2.4.4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改性机理
        2.4.5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与传统聚合物改性沥青对比分析
        2.4.6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技术发展展望
    2.5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长安大学王朝辉老师、长沙理工大学吕松涛老师提供初稿)
        2.5.1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制备
        2.5.2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性能
        2.5.3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相关规范
        2.5.4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发展前景
    2.6 桥面铺装材料(长安大学王朝辉老师提供初稿)
        2.6.1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
        2.6.2 环氧沥青混凝土
        2.6.3 桥面铺装材料发展前景
3先进施工技术
    3.1 装配式路面(同济大学朱兴一老师提供初稿)
        3.1.1 装配式水泥混凝土铺面
        3.1.2 地毯式柔性铺面
        3.1.3 装配式路面发展前景
    3.2 智能压实技术(东南大学马涛老师提供初稿)
    3.3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技术(同济大学朱兴一老师提供初稿)
        3.3.1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理念
        3.3.2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要点
        3.3.3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技术发展前景
    3.4 大温差路面修筑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徐慧宁老师提供初稿)
        3.4.1 大温差作用下沥青路面性能劣化行为
        3.4.2 大温差地区路面修筑技术要点
        3.4.3 大温差地区路面设计控制
        3.4.4 大温差地区路面修筑技术发展前景
4路面养护技术
    4.1 路面三维检测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峰老师提供初稿)
        4.1.1 路面三维检测用于病害识别
        4.1.2 路面三维检测用于表面构造分析
        4.1.3 路面三维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
    4.2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智能养护(北京工业大学侯越老师提供初稿)
    4.3 功能性/高性能预防性养护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峰老师提供初稿)
        4.3.1 裂缝处治
        4.3.2 雾封层
        4.3.3 稀浆封层和微表处
        4.3.4 碎石封层和纤维封层
        4.3.5 薄层罩面和超薄罩面
        4.3.6 预防性养护技术发展趋势
    4.4 超薄磨耗层技术(华南理工大学于华洋老师提供初稿)
        4.4.1 国内外超薄磨耗层发展历史
        4.4.2 国内外常见超薄磨耗层技术简介
        4.4.3 超薄磨耗层材料与级配设计
        4.4.4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5路面结构与力学性能
    5.1 基于数值仿真方法的路面结构力学分析(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刘鹏飞老师提供初稿)
        5.1.1 基于有限元法的路面结构分析研究现状
        5.1.2 基于离散元法的路面结构分析研究现状
        5.1.3 未来展望
    5.2 路面多尺度力学试验与仿真(浙江大学罗雪老师提供初稿)
        5.2.1 基于纳微观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多尺度试验与仿真研究
        5.2.2 基于细微观结构观测的多尺度试验与仿真研究
        5.2.3 未来展望
    5.3 微观力学分析(浙江大学罗雪老师提供初稿)
        5.3.1 分析微观力学模型
        5.3.2 数值微观力学模型
        5.3.3 未来展望
    5.4 长寿命路面结构(长沙理工大学吕松涛老师提供初稿)
6固废综合利用技术
    6.1 工业废渣(武汉理工大学肖月老师提供初稿)
        6.1.1 钢渣再利用
        6.1.2 其他工业废渣
        6.1.3 粉煤灰再利用
    6.2 建筑垃圾(武汉理工大学肖月老师提供初稿)
        6.2.1 建筑固废再生骨料
        6.2.2 建筑固废再生微粉
    6.3 生物油沥青(长安大学张久鹏老师提供初稿)
        6.3.1 生物沥青制备工艺
        6.3.2 生物沥青改性机理
        6.3.3 生物沥青抗老化性能
        6.3.4 生物沥青再生性能
        6.3.5 生物沥青其他应用
        6.3.6 生物沥青发展前景
    6.4 废轮胎
        6.4.1 大掺量胶粉改性技术(东南大学马涛老师提供初稿)
        6.4.2 SBS/胶粉复合高黏高弹改性技术(华南理工大学于华洋老师提供初稿)
        6.4.3 温拌橡胶沥青(华南理工大学于华洋老师提供初稿)
7路面再生技术
    7.1 热再生技术(北京工业大学郭猛老师提供初稿)
        7.1.1 高RAP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
        7.1.2 温拌再生技术
        7.1.3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洁净化技术
        7.1.4 热再生技术未来展望
    7.2 高性能冷再生技术(东南大学马涛老师提供初稿)
        7.2.1 强度机理研究
        7.2.2 路用性能研究
        7.2.3 微细观结构研究
        7.2.4 发展前景

(9)气泡混合轻质土在山区道路陡峭地形路堤拓宽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气泡混合轻质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气泡混合轻质土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1.2.2 气泡混合轻质土工程应用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线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线路
第二章 气泡混合轻质土材料设计与性能研究
    2.1 试验方案及掺和料选取
    2.2 气泡含量对轻质土性能影响研究
        2.2.1 试验方案
        2.2.2 样品制备及养护
        2.2.3 性能测试
        2.2.4 试验结果与讨论
    2.3 水泥对轻质土强度的影响
        2.3.1 水泥标号对轻质土的强度影响
        2.3.2 水胶比对轻质土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气泡混合轻质土路基施工模拟分析
    3.1 工程概况
        3.1.1 工程地质概况
        3.1.2 工程特点
    3.2 依托工程典型路段的施工模拟分析
        3.2.1 模型参数选择
        3.2.2 施加荷载后分析计算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气泡混合轻质土施工技术研究
    4.1 施工方法
        4.1.1 施工步骤
        4.1.2 施工准备
        4.1.3 附属工程的施工
        4.1.4 轻质土的浇筑
        4.1.5 轻质土养护
        4.1.6 顶层防水土工膜铺设
        4.1.7 其它施工要求
    4.2 特殊路段气泡混合轻质土填筑施工措施
        4.2.1 陡峭路段
        4.2.2 浸水路段
    4.3 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方式
    4.4 施工质量控制
        4.4.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4.4.2 拌制的质量控制
        4.4.3 浇筑施工质量控制
        4.4.4 施工质量检查控制参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技术经济性分析与应用效果评价
    5.1 工程措施费用的节约
        5.1.1 气泡混合轻质土路基的成本分析
        5.1.2 陡坡路基拓宽不同工法的技术经济性比较
    5.2 用地指标控制
    5.3 环境影响评价
        5.3.1 川西山区的环境气候特征
        5.3.2 山区公路拓宽改建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
        5.3.3 气泡混合轻质土施工中对环境影响的优势
    5.4 路基沉降监测与应用效果评价
        5.4.1 路基沉降观测工作的实施
        5.4.2 监测结果及应用效果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0)在役RC肋梁桥桥面板疲劳性能与维护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钢筋混凝土桥面板疲劳性能研究
        1.2.2 钢筋混凝土桥面板疲劳加固研究
        1.2.3 钢筋混凝土桥面板维护规划研究
        1.2.4 当前RC肋梁桥桥面板疲劳性能研究与加固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在役RC肋梁桥桥面板破坏形态及评价体系
    2.1 引言
    2.2 疲劳破坏形态调查
        2.2.1 调查状况
        2.2.2 特征统计
        2.2.3 典型旧桥桥面板疲劳问题的实态检测
        2.2.4 桥面板典型破坏成因分析
    2.3 在役桥梁疲劳损伤的评价体系
        2.3.1 国内外桥面板损伤的等级划分
        2.3.2 国内外桥面板疲劳损伤的判定基准
        2.3.3 我国在役RC肋梁桥桥面板疲劳评价体系的趋向
    2.4 本章小结
3 RC肋梁桥桥面板疲劳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疲劳性能试验
        3.2.1 试验方案
        3.2.2 试验现象描述
        3.2.3 试验结果分析
    3.3 疲劳模拟分析
        3.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3.3.2 桥面板疲劳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RC肋梁桥桥面板疲劳加固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方案
        4.2.1 RC肋梁桥桥面板加固方法的选取
        4.2.2 试验梁设计
        4.2.3 试验工况
        4.2.4 试验装置与加载方法
        4.2.5 测试内容与测点布置
    4.3 试验现象与结果分析
        4.3.1 静载试验桥面板破坏模式
        4.3.2 疲劳试验桥面板破坏模式与破坏机理
        4.3.3 疲劳荷载作用下裂缝发展规律
        4.3.4 疲劳荷载作用下应变变化规律
        4.3.5 疲劳荷载作用下挠度发展及疲劳退化规律
        4.3.6 疲劳加固对桥面板使用寿命的影响
        4.3.7 疲劳加固下桥面板S-N曲线探讨
        4.3.8 桥面板适宜的疲劳加固方法探讨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静力性能的RC肋梁桥桥面板CFRP布补强方法
    5.1 引言
    5.2 试验方案
        5.2.1 CFRP布锚固试验设计
        5.2.2 CFRP布-桥面铺装界面粘结试验设计
    5.3 试验结果分析
        5.3.1 CFRP布锚固试验结果分析
        5.3.2 CFRP布-桥面铺装界面粘结结果分析
    5.4 补强理论探讨
        5.4.1 CFRP布锚固理论
        5.4.2 CFRP布-桥面铺装界面粘结理论
    5.5 本章小结
6 在役RC肋梁桥桥面板疲劳的维护规划模型
    6.1 引言
    6.2 模型的规划基础
        6.2.1 折衷规划
        6.2.2 失效树规划
        6.2.3 设备维修规划
    6.3 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6.3.1 模型的建立
        6.3.2 模型的应用
    6.4 模型的可靠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结论
    本文创新点如下
    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桥梁建筑材料、施工、试验与观测、安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坑群开挖对临近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变形影响及控制研究[D]. 吴楠.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温度场及温度效应研究[D]. 周大为. 广西大学, 2021(02)
  • [3]山区沟谷地形风场特性及其对人行悬索桥静风响应的影响[D]. 宋佳玲. 长安大学, 2021(02)
  • [4]台风区跨海桥梁格构式高支架风致响应研究[D]. 王世杰.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5]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2)
  • [6]绍兴二环北路水中现浇盖梁支架施工技术研究[D]. 黄晨曦.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7]大跨径钢筋混凝土板拱桥支架施工技术研究[D]. 钱思琛.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6)
  • [8]中国路面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0[J]. 于华洋,马涛,王大为,王朝辉,吕松涛,朱兴一,刘鹏飞,李峰,肖月,张久鹏,罗雪,金娇,郑健龙,侯越,徐慧宁,郭猛,蒋玮. 中国公路学报, 2020(10)
  • [9]气泡混合轻质土在山区道路陡峭地形路堤拓宽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李本鑫.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10]在役RC肋梁桥桥面板疲劳性能与维护规划方法研究[D]. 田帅.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标签:;  ;  ;  ;  ;  

桥梁建筑材料、施工、测试和观察、安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