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新闻信息资源建设

网络时代的新闻信息资源建设

一、网络时代的新闻信息资源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杨杰[1](2020)在《面向通信企业的新闻信息聚合平台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在互联网信息大爆发的新形势下,传统的信息集中编辑和发布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急需建设一个综合性的、高效协同的信息聚合平台,并通过平台提供的多渠道(微信、微博、电子信息屏、信息发布站点等)、多形式(音视频、图文等)来实现企业信息高效传播,进而促进企业持续提升新闻信息宣传质量和发布效率,提升企业快速响应舆情事件的能力,并能够适应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兴媒体的传播方式。本文以建设一个能够聚合各类信息,支撑多渠道发布的信息化系统为研究课题,重点研究了构建内容管理平台所需要的相关技术、基于业务流程引擎提升协同工作效率的方法、以及搭建相关业务知识库的设计。从信息源头快速收集关键信息,转化为多渠道信息编制和发布,通过信息化平台的开发,协助企业形成一套组织严密、行动高效的企业宣传团队,从投稿、采编、到发布全程在线协作,同时提供对企业相关舆情进行快速协调处置的工作流程。本系统的开发分为新闻信息、双微动态、舆情事件管理、系统管理四大子系统,同时涉及到十多个新闻栏目,基于移动公司EIP门户平台和流程引擎,搜索引擎等中间件技术完成新闻聚合平台整体应用功能开发,保障了稳定性和数据安全性。本文分三部分:首先,根据前期的现状调研,基于移动公司当前数据信息宣传的业务痛点展开对新闻聚合平台课题的背景及选题意义的深入调研。收集企业内原始资料和现有信息化系统现状,在从外部收集和分析目前国内外企业新闻信息管理的发展现状,找出当前的不足,指定研究计划和目标。其次,对业务需求进行具体分析,通过需求分析梳理出完成研究所需要的技术和方法论,对这些技术和方法论进行前期的了解和学习,从学习过程中结合现有需求的需要,进行了技术和方法的选型,从而完成整个系统研究的可行性分析,为后期设计和开发,奠定结实的技术和理论基础。最后,则是整个软件工程的实施全过程论证。将选型的工具和方法,运用到需求、设计、实现及测试的过程中,检验对这些工具和方法的实战掌握程度。本系统已经上线运行,并且取得了用户部门的大力好评。

鲍静[2](2020)在《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共生和博弈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围绕权力、媒体和民主相互关系的探讨历来都是新闻社会学、政治传播、传播政治经济学、媒介文化批判等学科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在美国,大众传媒是民主的工具,在民主体制中有效地发挥作用。宪法第一修正案和之后的诸多判例都从法律上对于新闻自由进行了有效的保障。作为第四权力的新闻媒体在美国政府的关系上扮演着重要的监督者的角色。当然,政府也会通过各种硬性控制和软性控制的手段反作用于媒体。因此,媒体与政府的关系不应该简单理解为串通关系和共谋关系,也不应该简单解读为相互对抗。双方是一种“共生关系、工作关系和监督关系”。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政府与媒体关系带来了挑战与变数。面对技术、经济和社会变革,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是否延续传统媒体时代的共生与博弈的关系,两者的关系是否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从分析美国政府与媒体形成的历史原因入手,首先对于美国政治的分立制衡的民主基因和美国媒体新闻自由的理念形塑进行了阐述,并对两者关系的交汇进行历史的梳理,了解在大众报刊发展以前及发展之初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在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的政治环境之下,对于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追求也就显得理所当然。随着报刊媒体的发展,作为个体权利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最终延伸到新闻自由的层面。约翰·弥尔顿、约翰·密尔、潘恩、托马斯·杰斐逊等一批圣贤先哲将新闻自由的理论发扬光大。从观点的公开市场到法律上对于新闻自由的确认,再到媒体社会责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新闻自由的观点已见雏形。大众化报刊的出现使得政府与报刊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于从经济来源上不再依赖政府或政党,大众化报刊开始走向非党派性、中立和专业。论文第二部分对于传统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进行了阐述。20世纪的美国大众传播媒体形成,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也已经逐步形成。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呈现出共生与博弈的特点。论文重点是第三部分,论述了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主要特征。从整体上来看,在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和媒体的关系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因为决定两者关系的根本因素是美国的政治体制和美国的宪法。作为第四权力的新闻媒体定位并不会因为新媒体的出现而发生动摇。而美国人长达百年对待新闻的传统以及新闻媒体并未消失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决定了媒体与政府的关系并不会发生根本改变。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仍然是共生与博弈的关系。新媒体的技术变化在某些方面强化了这种关系。从双方的博弈来看,民众借助社交媒体发起政治活动对抗政府;政府对于网络安全进行监管以及对于网络舆情的管控;政府运用反垄断、审查等方式限制社交媒体。新媒体促成的是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在某些层面的加深。此外,论文还分别从意识形态、内容生产以及对外传播方面对于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进行了具体的考察。从美国的政治生态环境来看,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包括后真相政治、两党政治极化、身份认同危机、民粹主义盛行等,而在媒体上的体现则为虚假新闻泛滥、网络不对称极化、另类空间尤其是另类右翼媒体崛起等问题表现突出。政治和媒体的影响是相互交织的。当然,新媒体可能会带来网络民主和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成。从内容生产层面来看,论文通过分析政府及政治人物、机构新闻媒体、关键意见领袖以及普通民众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内容生产和新闻生产的方式的变化,深入了解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对外传播层面来看,美国政府充分运用新媒体开展公共外交,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公共外交1.0、公共外交2.0以及美国优先和现实主义下的公共外交。通过对于上述内容的详细分析和阐述,论文得出的主要观点是: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博弈程度将不断加深,主要体现在技术手段使得政府对于民众的控制程度加深;社交媒体赋权带来新的权力主体;传统新闻业的地位受政府影响;公众在三方博弈中的地位提升等方面。另外,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共生与博弈关系实质上是政治和资本关系对立与合谋的反映和投射。只要资本主义的这种精英政治的权力架构依然存在,以及媒体的资本属性保持不变,那么两者的共生和博弈关系将会一直存在。

姚文华[3](2020)在《我国移动新闻客户端的新闻把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移动新闻客户端以转载新闻为主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方式,形成了新闻信息的“克隆式”传播态势;巨大的信息流和庞大的受众群体,也促使新闻客户端成为舆论的“扩音机”;因此,做好移动新闻客户端的新闻把关,才能保障新闻生态的风朗气清。移动新闻客户端与传统媒体相比,更加侧重用户注意力市场,追求时效性、丰富性、精准性、个性化、用户需求等;由于新闻生产理念和目标的不同,新闻把关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以适应当前的新闻传播环境,比如:新闻客户端的算法运用、人机协同的双重把关、用户的反向把关等。移动新闻客户端适应了人们碎片化的、个性化的阅读需求,是目前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最重要渠道之一。本研究主要针对移动新闻客户端的新闻生产链条的核心逻辑展开研究,梳理互联网渗透下的新闻把关过程,分析媒介环境变迁过程中新闻把关的变化,探究把关智能化、多极化、网状化等问题以及带来的传播隐忧和弊端。全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对此次研究的基本情况进行阐述和说明;第二部分主要对移动新闻客户端新闻把关的概念等进行界定和自身属性的比较;第三部分侧重对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内部把关进行分析,包括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前期把关(新闻推送之前)、后期把关(推送之后)等;第四部分侧重对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外部把关进行分析,包括管理者把关、用户反向把关等;第五部分主要是从新闻从业者、管理者和受众等角度,对移动新闻客户端新闻把关提出建议和思考。本研究对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内部和外部把关进行多维度分析,丰富和发展了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归纳出“5W1H”模式、运营者对舆论的修补把控、用户的反向把关等是本文的重要创新点;对案例的整理和结合案例的分析以及对新闻客户端新闻把关从业者的访谈等是本文的难点。新闻客户端新闻再生产、传播、反馈等内容构成了本篇论文的框架,交织的细节分析填充了论文的血肉,其中基于实践和个人认知的思考赋予了这篇研究以灵魂。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商业属性催生出的流量思维,成为了新闻把关过程中重要的考量标准,导致在新闻生产和传播过程中,问题稿件数见不鲜,新闻把关也较为被动,呈现出“严要求、低执行”“上严下松”的新闻把关状态。

朱来朋[4](2020)在《传统纸媒新闻短视频化转型研究 ——以新京报“我们视频”为例》文中认为在短短三四年时间里,传统纸媒通过向短视频新闻的突破转型,成功在媒介融合的冲击下找到了新的市场生存空间。然而在传统纸媒进行新闻短视频化的过程中,亦因为尚在初期起步阶段而暴露出了严重的问题,并因此成为了当前传媒业界与学术界急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新京报“我们视频”为研究案例,试图探寻短视频新闻在传统纸媒当中的运行制作机制,同时总结分析其主要的传播特性、自身优势以及影响,并以此找出传统纸媒在新闻短视频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本文全文总有五个部分。第一章内容为绪论,包含提出问题、国内外文献综述与论文的研究方法、目的、意义及创新点等部分。第二章是对短视频新闻及其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从短视频与短视频新闻的区分入手,从而为下一章节中的具体案例分析做出理论上的说明。第三章是具体分析传统纸媒的新闻短视频化转型,主要是从转型的发展背景、运行机制以及短视频新闻的特征上进行细致分析。第四部分是探讨传统纸媒的自身优势及存在问题,笔者认为传统纸媒在进行新闻短视频化的过程中有着人员素质、固有内容以及公信力、权威性优势的同时,也有着短视频新闻内容同质化、新型人才缺失、商业变现困难的问题。为此,笔者在本文最后一章提出建议,首先,传统纸媒应深耕垂直内容,打造差异化自身品牌;其次,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采编人员新媒体技术水平;最后,积极引流,多方式间接实现商业变现盈利。

吕艳志[5](2020)在《网络新闻的表述异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新闻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然而,由于网络新闻媒体对时政类新闻没有采编权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网络新闻媒体之间的日益激烈竞争,网络新闻媒体为了在激烈竞争中谋得生存和发展、最大限度地吸引网民的注意力,所以制造不同——在新闻标题、新闻图像、新闻内容上“求新”、“求变”,甚至异化新闻表述。本论文主要分七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节阐释网络新闻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现状以及研究意义。第二章节对网络新闻的相关重要概念进行相应的阐述,重点介绍“异化”的由来和概念,并延伸出“表述异化”的概念。第三章节则用实例分析网络新闻表述异化的具体表现形式。第四章讲述网络新闻表述异化的危害,主要从表述异化的当事人、转载异化新闻的网媒、社会以及党政机构等四个主体进行论述。第五章节从经济、政治、文化、技术、心理五个角度分析网络新闻表述异化的原因。第六章节对网络新闻表述异化给出相对应的疏导途径,主要从政府、传媒、公众三个方面提出防止和控制网络新闻表述异化的措施。在本文的第七章,笔者认为应该辩证地去看待网络新闻表述异化的现象,即网络新闻的表述异化是多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因此,也应该从多角度去共同解决这个问题。网络新闻表述异化现象并非是在短时间内形成的,因此对这个问题的疏导和规范也需长时间进行。通过积极地疏导和规范网络新闻表述异化的现象,使网络新闻朝向更加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

张天祥[6](2020)在《社会融合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的手机媒体使用》文中研究表明城市传播环境的急剧变化和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手机媒体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新生代农民工的城乡流动恰好搭上了手机媒体迅速发展的列车,他们在精神文化、人际交往、工作生活、心绪情感等方面难免会受到影响。具有丰富多元传播内容的手机媒体成为新生代农民工适应城市社会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的有力工具,但手机媒体中的不良信息也会对他们树立正确观念造成消极影响。手机媒体的交互性和及时性有力地助推了新生代农民工巩固和发展社会关系,但虚拟社交的过度享受会对他们现实的社会交往带来不利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已不再将农村作为自我认知的归宿,手机媒体的内容能够为他们的心理认同提供助力,但也会对他们的自我认知造成阻碍。因此厘清手机媒体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影响,研究如何规避手机媒体的不合理使用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负面影响,并最大化发挥手机媒体的积极作用,对促进他们与城市社会的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在此基础上对“社会融合”、“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手机媒体”四个核心要素进行了概念界定,并总结国内外学者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及手机媒体使用的观点及研究进展,为本研究的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的设计、研究的实施以及数据的信度效度检验等研究过程,并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手机媒体使用情况与社会融合情况进行客观呈现。另外笔者使用SPSS23.0统计软件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手机媒体使用情况、社会融合状况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第二章对手机媒体使用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合情况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口背景因素与其社会融合情况具有一定关联性,手机媒体的使用情况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合进程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第三章利用传播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进一步总结和归纳手机媒体使用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探索如何规避不合理的手机使用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消极作用,发挥手机媒体使用对其社会融合的积极功效。第四章在前文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探讨引导新生代农民工正确合理使用手机媒体的有效策略,并试图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政府、媒介及其他组织四个层面,思考发挥手机媒体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积极作用的具体措施。结论部分对研究的发现与结果进行了总结,并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张鲜鲜[7](2020)在《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现实境遇与实践理路》文中研究指明本质而言,意识形态是一组相对稳定的价值信念,既以概念化、理论化的理性形式存在,也以尚未上升到理论层面的感性形式存在。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多元发展,意识形态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加广阔,成为融入人们日常生活随处可感知的现实力量。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空间和现实生活交互发展的态势愈加明显,网络社会日益崛起,促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迁。在此社会背景下,网络意识形态沿着两条发展路径生成,一是传统意识形态的网络化发展;二是网络交流中民间感性意识形态的兴起。自此,网络意识形态成为信息网络时代意识形态的核心话题。网络意识形态在生成、发展、传播以及建构主体、内容表达、作用范围等方面呈现出新特征,集中表现为网络舆论、网络社会思潮、网络文化三种形态,是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网民个体与现实个体高度融合互相渗透的背景下,网民在借助数字化符号化信息化中介系统而进行的信息、知识、精神的共生共享活动中形成的有机体系。新时代,在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和“互联网+”重叠发展的特殊时期,加强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课题。这既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也是维护新时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的现实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工作成效显着。网络意识形态的社会治理格局初步形成、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法治化水平显着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阵地得到有效巩固和扩大、网络空间中的主流思想舆论进一步发展壮大。但不容忽视,越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互联网纵深发展的关键期,我国网络意识形态治理面临的挑战更加突出。网民结构的多元化加大了社会共识凝聚难度,网络意识形态的隐蔽性加大了信息管理难度,网络技术赋权加大了主流媒体舆论引导难度,中西技术势差加大了意识形态安全防御难度。新时代,要直面挑战,积极应对。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根本目标,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顾全大局的原则、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原则、线上与线下相统筹的原则,统筹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介体、治理平台、治理环体等治理要素,建构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理论框架,为实践工作提供理论遵循。据此,应当德法并举,培育新时代中国好网民;夯实责任,落实互联网平台信息管理主体责任;加强引导,提升新型主流媒体网络舆论引导力;刚柔相济,筑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线;优化环境,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多措并举破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难题,提升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水平,优化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效能。

路雁飞[8](2020)在《5G赋能媒体融合新发展 ——以新华社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今,随着5G技术的出现并作为新技术的基础设施而存在,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的时代。信息的传播方式以及媒体格局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先模式固定、传播形式单一的传统主流媒体如今在符合自身个性的前提下,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整合发展,正在以一种新的姿态重新组合着新闻的生产与传播的链条,积极应对这次机遇与挑战。目前,全媒体化是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媒体深度融合就是实现全媒体化的重要路径。本文将结合国内外媒体行业的真实的实践情况以及相关的学术理论资料,来深入探究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现状;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总结出融合发展的原因;以新华社为传统主流媒体的代表,详细研究在5G趋势下,新华社的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应用,辩证的剖析其发展的利弊;最后提出在5G赋能媒体融合发展的基础上,传统媒体个性化、分众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智能化平台化的呈现方式,同时对新闻从业者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展开思考,反思复合型的新闻技术人才的重要性。文将通过新华社等传统主流媒体正在面临的局势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和思考,以期对媒体融合走向全媒体化提供一下启示性的思索和建议。

韩建力[9](2019)在《政治沟通视域下中国网络舆情治理研究》文中提出自1994年中国全面接入互联网以来,随着网络技术和网络应用的发展,网民规模的扩大,互联网以其去中心化、迅捷性、强互动性和开放性的传播方式,逐步成为公众进行利益和意见表达以及政治参与的平台和渠道,网络舆论逐步成为中国的主流舆论。受“数字鸿沟”和网民参与意识、参与能力的客观影响,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有限规模”“有限理性”的民意形式,为提升公民利益表达效能,强化决策者意见整合能力、推进决策民主化和政治回应性、强化社会监督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积极影响。同时,网络舆情因其去中心化、跨地域性、多媒体、多渠道传播的特征,具有一定的非理性和不可控性。面对多元化的信息和渠道,分散化的网民在一些组织或个体的动员、引导之下容易出现“信息茧房效应”“流瀑效应”和“群体极化效应”,引发意见气候向极端化流变。近些年频发的由网络谣言导致的舆情危机以及舆论反转事件可以作为其典型表征。此外,网络舆情的发展造成了舆论环境的剧变:此前由政治逻辑主导的舆论场渐渐被市场逻辑和技术逻辑分解,以往“大一统”的舆论场被分割成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加上境外舆论场,这就形成了三大舆论场的鼎立之势。舆论场的分立可能树立和强化官民对立,并且破坏社会共识以及达成共识的能力,甚至可能诱致社会撕裂。这决定了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公共权力有义务进行网络舆情治理。从中国的网络舆情治理规则体系和既往的网络舆情治理实践上看,公权力主体在网络舆情治理中发挥了主导性作用。随着网络信息媒介和应用的发展,中国也逐步形成了以媒体和新闻信息管控为核心的管控方式,以行政法规为主体的规则架构,并进行渐进性调整的网络舆情治理模式。从治理效果看,这一模式有效提升了网络媒体和网络信息的可控性,对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在网络舆情治理过程中,公权力主体更关注网络的媒体属性,强调对网络舆情负面功能的管控:一方面在治理方式上延承了传统媒体的治理思路,注重对渠道和信源的管控;另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和部门缺少舆情应对经验,往往将网络舆情视为洪水猛兽,采用删帖、封号、设置敏感词,甚至由公安机关在线下直接介入的“摆平主义”的舆情应对方式。中国的网络舆情治理体现出了鲜明的“管制平抑”特征。在网络舆情治理过程中,公权力主体在治理目标和治理规则设定,以及治理规则执行方面的主导性作用,赋予了中国网络舆情治理鲜明的政治性。从政治学的角度看,中国的网络舆情治理本身即为一种公共权力运用的行为,不仅需要考察其有效性,还需要考虑权力应用的合法性。此外,网络舆情的功能多样性也决定了网络舆情治理效果的复杂性。因此,如何控制网络舆情治理的负外部性后果,也成为审视网络舆情治理效果的标准之一。以合法性、有效性和负外部性三个标准审视现行的网络舆情治理机制,可以发现,中国的网络舆情治理模式还存在合法性不足、有效性不足以及网络渠道阻塞三大风险。政治沟通理论注重作为信息的“舆论”的重要性。在政治沟通视域下,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有限规模”“有限理性”的民意形式,不仅作为一种“社会皮肤”,有表征矛盾、社会预警、权力监督以及提升决策合法性和质量等正向功能,也可能对社会秩序、国家安全特别是意识形态安全造成威胁。在政治沟通理论看来,网络舆情治理有两个面相:一是以网络媒体和网络信息管理为核心的政治宣传面相,这一网络舆情治理模式倾向于以强化信息源头和信息渠道的控制方式,提升网络信息特别是新闻信息的可控性,以实现网络舆情治理的目标;二是以协商沟通渠道建设和维护为核心的政治决策面相,这一网络舆情治理模式注重网络渠道的构建、拓展与维护,倾向于以协商沟通的方式,对网络舆情予以整合、回应和管理,以实现网络舆情危机的有效应对以及对网络民意的有效吸纳,推动网络舆情正向功能的发挥。只是,中国的网络舆情治理侧重于政治宣传面相,而在以政治决策为核心的网络舆情治理方面着力不足。网络舆情治理的三重风险要求,公共权力主体在网络舆情治理过程中,应注重以协商保证规则本身以及规则执行中的合法性、以协同提升多元主体的合作治理的有效性、以沟通保证网络舆情渠道的畅通,发现政治沟通逻辑在优化网络舆情治理机制中的积极作用。本研究即从政治沟通视角审视网络舆情治理,构建分析框架,梳理历史延革和现状,明确当前网络舆情治理机制存在的三重风险和原因,提出在以协商、协同和沟通为主要特征的“政治沟通逻辑”作为网络舆情治理的优化思路,并提供了完善网络舆情治理法规体系,强化多元治理主体的协同性,提升治理主体行为规范性,推动网络舆情治理体系嵌入到国家治理体系之中的体系化构建路径。

刘玉拴[10](2019)在《网络文化安全治理体系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网络文化安全的众多问题为基础,总结提炼了四个方面的网络文化安全问题,即涉及意识形态安全的网络文化、违背社会公德的网络文化、激化民族矛盾、宗教冲突的网络文化和侵犯个人权利的网络文化这四个方面的问题。本文以此为基础展开论证和论述。本文认为,目前对上述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监管整体有效,但在某些具体领域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尚需加大治理力度。如在个人信息是否被泄露过的问卷样本分析中,回答泄露过和怀疑被泄露过的两项占比总和为87.32%,虽然这仅是问卷调查样本的分析,但可从侧面反映出此类问题的严重程度。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层出不穷,使得创新网络文化安全监管方式和完善网络文化安全监管体系就成为十分紧迫的重大课题。本文围绕上述我国网络文化安全问题较为集中的四个方面,对其形成的原因、治理的困境、治理主体的职能界定和国外治理经验等部分进行了详细论述,努力构建适合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理论,开展深入的分析和多角度的实证研究,并提出了系统性的治理体系建议。本文以“分权——治理”为内在的逻辑分析框架,网络文化安全问题要想实现有效治理,需要各个主体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共同参与对问题的治理。本质而言,它是权力由政府向社会回归的过程,即由单一的自上而下的方式转变为多方平等协同共治的模式,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关系的重构。网络文化安全治理体系的建构,需要重塑党委、政府和其它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网络文化安全治理体系建构的重要特征。在共同的目标推动下,实现权力的重构和对问题的有效治理。理论创新方面,在系统梳理和分析了治理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和抓取理论后,结合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特点,构建了一种新的理论多中心抓取治理理论,并提出了研究假设和分析框架。多中心抓取治理理论融合了多中心治理理论和抓取理论的特点,将预防和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使其在适用性方面更能适应网络文化安全的特征,以体现它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从不同的视角和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对网络文化安全治理体系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治理主体职能界定的研究中,选取了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作为分析案例,之所以选择此通知作为研究分析的案例,不仅因为《通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更因为移动游戏的内容可以涵盖上述网络文化安全问题四个方面的内容。由此调研了原广电总局、原文化部、北京市文促中心、海淀区委宣传部以及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的多家移动游戏公司,涵盖大中小等不同类型,以此为基础总结梳理而成。在实证研究环节,通过征询专家意见形成了最终的正式问卷调查,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并以北京市、辽宁省、河北省、上海市、广东省、湖北省、青海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为问卷投放地,最终收集到的有效问卷为2130份。而后通过SPSS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频数等方法的分析,得出了下述主要结论,一是网络文化安全问题整体处于有效的监管之中,但某些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二是要在预防、过滤和监管三个方面做更多的工作;三是要进行理论和问题的适用性研究,以实现本文设定的目标。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深度调研、问卷调查和实证检验等研究,探讨如何对网络文化安全问题进行有效治理。通过上述分析认为应在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风险界定、预防机制建设、治理体制建设、治理机制建设、完善相关立法和惩戒机制建设等方面建立预防、治理和惩戒三位一体的完善体系,方可实现对上述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有效治理。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多中心治理理论和抓取理论为基础,形成了新的多中心抓取治理理论,构建了一种新的理论分析框架;二是在借鉴其它国家网络文化安全问题有效治理的基础上,结合治理主体的职能界定和实证研究,对未来解决网络文化安全问题提出了政策性建议,即建立预防、治理和惩戒三位一体的治理体系。

二、网络时代的新闻信息资源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时代的新闻信息资源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通信企业的新闻信息聚合平台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目标
        1.3.1 课题研究目标
        1.3.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技术选型
    2.1 开发工具介绍
        2.1.1 开发平台研究
        2.1.1.1 跨语言和跨平台
        2.1.1.2 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2017新特性
        2.1.1.3 SQLSERVER2016 新特性
        2.1.1.4 AI技术的辅助应用
        2.1.2 辅助工具研究
        2.1.2.1 TFS配置及版本管理
        2.1.2.2 AXURE原型设计
        2.1.2.3 LOADRUNNER性能测试工具
    2.2 主要应用的设计模式
    2.3 主要应用的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需求调研及可行性分析
    3.2 需求分析逻辑模型选型
    3.3 整体功能规划
    3.4 新闻信息子系统需求分析
        3.4.1 新闻聚合首页需求
        3.4.2 图文信息类栏目需求
        3.4.3 视频专栏需求
        3.4.4 刊物信息需求
        3.4.5 公示公告需求
        3.4.6 专题聚焦需求
        3.4.7 电子信息屏需求
        3.4.8 信息资源池需求
    3.5 双微动态子系统需求分析
    3.6 舆情事件管理子系统需求分析
    3.7 系统管理及其他模块需求分析
        3.7.1 系统角色权限管理
        3.7.2 积分管理
        3.7.3 栏目管理
    3.8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3.8.1 性能要求
        3.8.2 信息安全要求
        3.8.3 接口原则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
    4.1 系统建设目标
    4.2 系统建设原则
    4.3 总体架构设计
        4.3.1 系统技术路线
        4.3.2 系统业务架构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5.1 功能清单设计
        5.1.1 功能视图
        5.1.2 功能清单
    5.2 数据库设计
        5.2.1 系统E-R图
        5.2.2 新闻信息基本信息数据表设计
    5.3 系统各模块设计与实现
        5.3.1 系统运行环境设计
        5.3.2 系统安全性设计
        5.3.3 系统集成性设计与实现
        5.3.4 门户首页功能设计与实现
        5.3.5 新闻信息模块设计与实现
        5.3.6 舆情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5.3.7 双微动态模块设计与实现
        5.3.8 积分系统设计与实现
        5.3.9 个人中心设计与实现
        5.3.10 系统管理设计与实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系统测试概述
        6.1.1 本次测试的测试目标
        6.1.2 所运用的测试方法研究
    6.2 单元测试
    6.3 集成测试
    6.4 性能测试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共生和博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1. 问题的提出: 新媒体时代政府与媒体关系的重新审视
        2. 关键概念厘清: 新媒体时代
    (二)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1. 国外研究概况
        2. 国内研究概况
    (三)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一、形成与交汇: 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形成的历史原因
    (一) 美国价值观塑造与政体形成
        1. 以自由为核心的美国价值观形塑
        2. 三权分立与联邦制的政体形成
    (二) 以“新闻自由”为理想的美国媒体历史
        1. 新闻自由的内涵及性质之辨
        2. 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 关键人物与主要思想
    (三) 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交汇
        1. 报刊媒体发展初期政府与媒体“压制与反压制”
        2. 党派报刊时期党派与报刊的“控制与合谋”
        3. 大众报刊时期政府与媒体的共生与博弈
二、共生与博弈: 传统媒体时代政府与媒体关系的根本特征
    (一) 背景: 20世纪的美国大众传播媒体及新闻专业主义
        1. 20世纪美国的政治经济背景
        2. 20世纪的大众传播媒体发展
        3. 新闻专业主义的形成与挑战
    (二) 传统媒体时代政府与媒体的关系
        1. 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发展变化: 叭儿狗、看门狗、攻击狗、牧羊狗
        2. 政府各权力部门与媒体的共生与博弈: 总统、国会、司法部门
        3. 不同时期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共生与博弈: 日常时期、战争时期
    (三) 传统媒体时代公众与媒体的关系
        1. 作为知识的媒体: 媒体与受众的关系
        2. 作为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媒体: 媒体与受众的关系
        3. 议程设置和构建框架的媒体: 媒体与公众的关系
三、延续与改变: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基本特征
    (一)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共生与博弈”关系的延续
        1.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本质并未改变
        2.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新媒体之间的共生关系
        3.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新媒体之间的博弈关系
    (二)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改变:博弈程度加深
        1. 技术手段使得政府对于民众的控制程度加深
        2. 社交媒体的赋权带来新的权力主体
        3. 传统新闻业的地位受总统政治倾向的影响
        4. 公众在三方博弈中地位提升
四、意识形态层面: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具体考察
    (一) 后真相政治与虚假新闻泛滥
        1. 后真相政治的定义与表现
        2. 后真相政治助长虚假新闻泛滥
    (二) 政治极化、身份认同危机与网络不对称极化
        1. 两党政治极化的体现与历史原因
        2. 身份认同危机
        3. 网络空间不对称极化
    (三) 民粹主义与另类空间崛起
        1. 民粹主义的根本特征与体现
        2. 另类空间崛起
    (四) 新媒体与网络民主及网络公共领域
        1. 传统媒体时代的民主实践与理论设想
        2. 网络时代的各种民主形式实现的可能性
        3. 网络公共领域能否实现的争议
五、内容生产层面: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具体考察
    (一) 政府及政治人物自媒体政治传播
        1. 政府部门建自媒体平台开展电子政务
        2. 政治人物打造自媒体进行政治传播
        3. 案例分析: 美国政府利用社交媒体应对桑迪飓风
    (二) 机构新闻媒体对于政府的监督和配合
        1. 新媒体环境下机构新闻媒体的新闻生产
        2. 机构新闻媒体对政府的监督与配合
        3. 案例分析: 从普利策获奖作品看机构新闻媒体对于政府的监督
    (三) 新媒体时代意见领袖与政府及舆论的关系
        1. 新媒体时代意见领袖内容生产和传播机制
        2. 意见领袖影响政治及引导公众舆论
        3. 案例分析: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推特治国”
    (四) 普通民众运用媒体平台进行新闻生产
        1. 参与式新闻
        2. 参与式新闻的民主监督功能
        3. 参与式新闻的典型案例: CNN iReport
六、对外传播层面: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具体考察
    (一) 公共外交1.0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
        1. 美国政府公共外交政策的提出
        2. 9·11以后美国政府公共外交实践
    (二) 公共外交2.0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
        1. 奥巴马政府的公共外交2.0政策
        2. 以伊朗为例看美国政府利用社交媒体外交
    (三) 美国优先和现实主义下的新媒体外交
        1. 美国优先的新媒体外交
        2. 现实主义的新媒体外交
    (四) 战时美国媒体与政府的关系的具体考察
        1. 美国政府对于媒体的战时审查机制
        2. 美国政府为媒体量身打造战时嵌入式记者
        3. 美国主流媒体战时配合美国政府展开报道
结论
    (一) 共生和博弈的延续以及博弈程度的加深
    (二) 共生与博弈关系的实质是政治和资本的合谋与对立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3)我国移动新闻客户端的新闻把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目的和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6 难点和创新点
第2章 移动新闻客户端新闻把关的界定
    2.1 移动新闻客户端
        2.1.1 传统媒体类新闻客户端
        2.1.2 商业门户类新闻客户端
        2.1.3 聚合类新闻客户端
    2.2 新闻把关
        2.2.1 传统媒体类新闻客户端的新闻把关
        2.2.2 商业门户类新闻客户端的新闻把关
        2.2.3 聚合类新闻客户端的新闻把关
    2.3 商业门户类、聚合类与传统媒体类新闻客户端新闻把关的比较
        2.3.1 把关标准不同:用户需求和价值导向
        2.3.2 把关目的不同:选择分拣和示范引导
        2.3.3 把关方式不同:机器运算和人工筛查
第3章 移动新闻客户端新闻把关的内部把关
    3.1 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前期把关
        3.1.1 新闻源把关(who):新闻源的选择和监控
        3.1.2 新闻生产过程把关(says what):标题和导语的拟定和检测
        3.1.3 新闻传播对象把关(to whom):新闻的个性化推送和到达
    3.2 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后期把关
        3.2.1 人机协同把关(in which channel):机器识别和人工复检
        3.2.2 运营量化评估(with what effect):数据复盘和分析评估
        3.2.3 舆论修补把控(how to take measures):应急处理和后台操作
第4章 移动新闻客户端新闻把关的外部把关
    4.1 管理部门把关:通过宏观调控,实现监督引导
    4.2 用户反向把关:依托后台反馈,间接影响把关
        4.2.1 影响数据,作用新闻生产
        4.2.2 参与互动,发现潜在问题
第5章 关于移动新闻客户端新闻把关的建议和思考
    5.1 新闻从业者:提高自身素质、完善算法机制
        5.1.1 遵守新闻规范,坚守职业道德
        5.1.2 完善把关机制,加强人工复检
    5.2 管理部门:完善法律法规,增强业务监督
    5.3 受众:发挥监督职能,协助新闻把关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2020 年1月5 日和1月7 日,以人民日报、新京报、腾讯新闻、网易新闻、今日头条、看点快报六大新闻客户端为样本的手机弹窗统计
附录2 采访某些新闻客户端从业者的采访提纲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传统纸媒新闻短视频化转型研究 ——以新京报“我们视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传统纸媒转型发展的研究
        1.2.2 新闻短视频的研究
        1.2.3 传统纸媒新闻短视频化转型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3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短视频新闻发展历程
    2.1 短视频
    2.2 短视频新闻
    2.3 短视频新闻的发展历程
第3章 传统纸媒的新闻短视频化转型
    3.1 转型背景
        3.1.1 政府层面
        3.1.2 受众层面
        3.1.3 技术层面
    3.2 短视频新闻的特征
        3.2.1 时长短、内容分散割裂
        3.2.2 专业与UGC并重
        3.2.3 时效性强、现场感丰富
    3.3 传统纸媒新闻短视频化转型代表——新京报
        3.3.1 新京报“我们视频”的发展概况
        3.3.2 “我们视频”的内容生产机制
        3.3.3 新京报“我们视频”成功原因
第4章 传统纸媒新闻短视频化过程中的优势与问题
    4.1 传统纸媒的优势
        4.1.1 内容优势
        4.1.2 采编人员素质优势
        4.1.3 强大的公信力、权威性
    4.2 存在问题
        4.2.1 内容层面:同质化严重、产品形态单一
        4.2.2 人员层面:专业人才缺失、人才需求错位
        4.2.3 商业变现层面:广告盈利困难、关联业务受限
第5章 关于传统纸媒转型新闻短视频的建议与思考
    5.1 优化短视频新闻产品内容
        5.1.1 坚持新闻内容为主体
        5.1.2 构建特色品牌、提供差异性新闻服务
    5.2 建设专业型人才队伍
        5.2.1 注重高质量人才培养
        5.2.2 优化传播队伍
    5.3 丰富商业变现模式
        5.3.1 注重用户社交,积极引流
        5.3.2 拓展盈利渠道,多方式间接变现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5)网络新闻的表述异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第2章 网络新闻的表述异化
    2.1 网络新闻的相关概念
    2.2 网络新闻表述异化
第3章 网络新闻表述异化具体表现形式
    3.1 新闻标题的表述异化
    3.2 新闻图像表述异化
    3.3 新闻内容的表述异化
    3.4 抢先为新闻事件定性
    3.5 倾向尺度把握不合理
第4章 网络新闻表述异化的危害
    4.1 干扰当事人的生活
    4.2 透支媒体的公信力
    4.3 占用社会公共资源
    4.4 败坏党政机构形象
第5章 网络新闻表述异化的原因
    5.1 政治因素
    5.2 经济因素
    5.3 文化因素
    5.4 技术因素
        5.4.1 信息双向互动中的噪音
        5.4.2 信息监管技术的不成熟
    5.5 心理因素
        5.5.1 公众对抗式媒介使用心理
        5.5.2 传播者功利性媒介使用心理
第6章 网络新闻表述异化的疏导与规范
    6.1 从政府部门层面对表述异化加以规范
        6.1.1 完善利益表达机制
        6.1.2 加强网络舆情研判
        6.1.3 增强信息传播立法
        6.1.4 执行现有法律法规
    6.2 从新闻媒体层面对表述异化加以引导
        6.2.1 做好新闻真实性工作
        6.2.2 发挥好信息导向作用
        6.2.3 处理好经济与社会利益关系
    6.3 从社会公众层面对表述异化的加以疏导
        6.3.1 学习信息传播法律规范
        6.3.2 增强社会公众媒介素养
        6.3.3 加强网络意见领袖引导
        6.3.4 提升社会公众认同感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社会融合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的手机媒体使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与趋势
    四、研究方法、创新点及难点
第一章 新生代农民工的手机媒体使用及其社会融合状况的调查
    第一节 调查的设计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二、研究指标体系的设计
        三、问卷内容及访谈提纲的设计
    第二节 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一、性别与受教育情况分布
        二、年龄与婚姻情况分布
        三、月平均收入分布与到现居城市的时间
    第三节 新生代农民工的手机媒体使用现状
        一、接触和使用动机
        二、接触和使用行为
        三、接触和使用习惯
        四、接触和使用态度
    第四节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合情况
        一、文化融合
        二、关系融合
        三、心理融合
第二章 手机媒体使用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相关性分析
    第一节 人口背景因素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相关性分析
        一、性别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相关性分析
        二、年龄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相关性分析
        三、婚姻状况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相关性分析
        四、受教育程度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相关性分析
        五、月均收入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相关性分析
        六、到现居城市的时间与社会融合的相关性分析
        七、小结
    第二节 手机媒体使用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相关性分析
        一、手机媒体使用与文化融合的相关性分析
        二、手机媒体使用与关系融合的相关性分析
        三、手机媒体使用与心理融合的相关性分析
        四、小结
    第三节 人口背景因素、手机媒体使用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多元回归分析
        一、人口背景因素、手机媒体使用与文化融合的多元回归分析
        二、人口背景因素、手机媒体使用与关系融合的多元回归分析
        三、人口背景因素、手机媒体使用与心理融合的多元回归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手机媒体使用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影响
    第一节 手机媒体使用对文化融合的影响
        一、提供替代体验,满足休闲生活的空缺
        二、赋权闲暇时光,提升自我效能
        三、打破信息壁垒,提升信息素养
        四、虚假低俗信息侵蚀,阻碍正确观念形成
        五、加剧文化“孤岛效应”,阻碍主流文化认同
    第二节 手机媒体对关系融合的影响
        一、成为乡土纽带,寻求亲情支持
        二、成为交往渠道,开拓社会关系
        三、满足婚恋需求,构建浪漫关系
        四、过度依赖虚拟社交,弱化现实交际能力
        五、异化对话功能,阻碍有效沟通
    第三节 手机媒体对心理融合的影响
        一、树立自身认知,塑造积极形象
        二、建构城市想象,加强身份认同
        三、“镜中我”失实,阻碍自我认知
        四、舆论控制失衡,引发信任危机
第四章 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合理使用手机媒体的路径
    第一节 新生代农民工自身路径
        一、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对信息的认知能力
        二、培养网络媒介素养,增进自身综合素质
    第二节 政府路径
        一、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二、加强手机媒体平台监管,营造良好的媒介环境
        三、用私信的形式发布服务信息,鼓励对信息的反馈
    第三节 媒介路径
        一、加强内容监管,注重内部自律
        二、发挥技术优势,设计人性化应用
        三、多种媒介合力,开辟互动通道
    第四节 其他路径
        一、手机媒体联结工会事务,激发新生代农民工参与意识
        二、降低手机上网费用,提高手机媒体使用积极性
        三、开展社区活动或培训,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需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现实境遇与实践理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评析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相关概念论述
    一、意识形态概念梳理
        (一)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相关论述
        (二)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概念变迁
    二、网络社会与网络意识形态
        (一)网络社会的兴起
        (二)网络社会条件下网络意识形态的生成
        (三)网络意识形态的基本规定
    三、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内涵
        (一)治理概念
        (二)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概念
第二章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重要意义
    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一)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
        (二)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的必然要求
    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一)夯实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基础的应然之义
        (二)引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正确方向的应然之义
    三、维护新时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的现实需求
        (一)维护当代中国政治安全的现实需求
        (二)维护当代中国网络安全的现实需求
第三章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现实境遇
    一、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网络意识形态的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
        (二)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法治化水平显着提升
        (三)巩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阵地
        (四)壮大了网络空间领域中的主流思想舆论
    二、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网民结构的多元化加大了社会共识凝聚难度
        (二)网络意识形态的隐蔽性加大了信息管理难度
        (三)网络技术赋权加大了主流媒体舆论引导难度
        (四)中西技术势差加大了意识形态安全防御难度
第四章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理论架构
    一、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目标
        (一)具体目标
        (二)终极目标
    二、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原则
        (一)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
        (二)统筹兼顾原则
        (三)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原则
        (四)内容和技术并重的原则
        (五)线上与线下相统筹原则
    三、网络意识形态治理要素
        (一)多方治理主体
        (二)多变治理客体
        (三)多样治理介体
        (四)多维治理环体
        (五)多元治理平台
第五章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实践路径
    一、德法并举:培育新时代中国好网民
        (一)以德治涵养公民网络道德素养
        (二)以法治引领规范网民网络行为
    二、夯实责任:落实互联网平台信息管理主体责任
        (一)全面督促落实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二)着力提升网络从业人员的内容把关能力
    三、强化引导:提升新型主流媒体网络舆论引导力
        (一)全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传播平台
        (二)加快构建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
        (三)注重优化网络舆论引导的艺术策略
    四、刚柔相济:筑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一)极力筑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火墙
        (二)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新秩序
    五、优化环境: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积极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二)大力塑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5G赋能媒体融合新发展 ——以新华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
    第四节 5G的概述
        一、5G的概念
        二、1G到5G的推演路径与发展历程
        三、5G在媒体行业的应用范围
第一章 5G趋势下新华社的融合发展概述
    第一节 媒体融合的概述
        一、媒体融合的内涵
        二、媒体融合构造新的时空传播格局
    第二节 新华社媒体融合的概述
        一、新华社融合发展的历程
        (一)媒体行业的进化发展:从传统媒体到新兴媒体
        (二)传播形式的革新:从单一线性到多向非线性传播
        (三)媒体融合发展的政策加持:从媒体融合到全媒体化的提出
        (四)媒体形态的融合发展:专业和非专业之间的界限模糊
        二、5G赋能新技术新华社融合发展传播能力全方位提升
        (一)“全”传播渠道多平台融合传播
        (二)“全”内容形式新闻素材圈层化利用
        (三)“全”传播形态新闻传播样式多样化发展
        (四)“全”媒体业务媒体体验多维拓展
第二章 5G趋势下新华社媒体融合的原因
    第一节 传统媒体的发展瓶颈期
    第二节 新技术的更新迭代
        一、5G——新技术的基础设施
        二、5G赋能新技术受众体验全新变革
        三、5G赋能新技术新闻制造全新变革
    第三节 传媒业大市场的需求
        一、以用户思维为主的媒介观
        二、新主流社会群体的需求
        三、城市化趋势明显
        四、新兴产业的不断壮大
第三章 5G赋能新华社媒体融合的多维度呈现
    第一节 数据化
        一、在线数据化的全面链接
        二、数据化的呈现方式——数据新闻+数据库
        三、技术进步——借助新技术实现数据汇聚
    第二节 平台化
        一、互动平台化的价值单元
        二、智能化编辑平台助力新闻生产效率——现场云
        三、避免同质化——达到传播资源利用最大化
    第三节 智能化
        一、新兴智能化的全能领域
        二、智能主播+可穿戴设备升级新华社报道水平
        三、5G+时代——交互型的价值体系
第四章 5G赋能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与反思
    第一节 5G赋能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
        一、个性化、分众化新闻聚合服务应用
        二、5G赋能新技术建设高起点的现代传播体系
        三、5G趋势下复合型新闻技术人才的培养
        四、“碎片化”趋势明显
    第二节 媒体融合发展的对策与反思
        一、坚持内容为王
        二、避免个性化推送造成的“信息茧房”效应
        三、加快政策出台引领传媒方向快速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政治沟通视域下中国网络舆情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缘起
        (一)选题背景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网络舆情治理的基础理论研究
        (二)网络舆情治理实践研究
        (三)国内外网络舆情治理研究视角的对比分析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历史分析法
        (三)案例分析法
    五、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可能的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核心概念
        (一)政治沟通
        (二)网络舆情
        (三)网络舆情治理
    二、理论基础
        (一)协商民主理论
        (二)协同治理理论
    三、分析框架
第二章 中国网络舆情治理机制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一、中国网络舆情治理的历史沿革
        (一)“九龙治水”治理主体架构与网络内容规制基本框架的确立(1994-2002)
        (二)网络媒介和网络信息规制体系的渐进式发展(2003—2012)
        (三)多主体协同治理架构与网络舆情治理法规体系的完善(2013至今)
    二、中国网络舆情治理机制的现状
        (一)治理主体:党领导下的“九龙治水”主体架构
        (二)治理规则:以行政法规为主体的规制体系架构
        (三)治理技术:适应技术和压力变化的渐进性调整模式
    三、小结
第三章 中国网络舆情治理的风险与归因
    一、网络舆情治理的风险
        (一)合法性不足风险
        (二)治理效力不足风险
        (三)网络渠道阻塞风险
    二、网络舆情治理风险的归因
        (一)网络舆情治理法律体系不完备
        (二)网络舆情治理行为规范性不足
        (三)各治理主体间协同性困境
    三、小结
第四章 网络舆情治理风险的应对思路和实践路径
    一、协商、协同与沟通:应对网络舆情治理风险的基本要求
        (一)网络舆情治理中的协商
        (二)网络舆情治理中的协同
        (三)网络舆情治理中的沟通
        (四)协商、协同、沟通的有机整合:网络舆情治理的政治沟通逻辑
    二、政治沟通视域下网络舆情治理体系构建的实践原则
        (一)维护中国共产党政治合法性
        (二)维护社会秩序安全稳定
        (三)满足公众协商沟通的基本诉求
        (四)规避网络舆情治理次生风险
    三、优化网络舆情综合治理体系
        (一)明确党领导下的多元主体治理架构
        (二)完善法德兼备的治理规则体系
        (三)提升治理主体间协同性
        (四)严格规范治理主体行为
        (五)推动网络舆情治理体系嵌入到国家治理体系之中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网络文化安全治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
        一 国外文献综述
        二 国内文献综述
        三 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主要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 主要创新之处
        二 研究中的不足
第一章 网络文化安全的概念界定和存在问题
    第一节 网络文化安全的概念与特征
        一 文化安全和网络文化安全的内涵
        二 网络文化的特征
        三 易混概念辨析
    第二节 网络文化的作用
        一 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
        二 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
    第三节 网络文化安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困境
        一 网络文化安全面临的问题
        二 解决网络文化文化安全问题面临的困境
第二章 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理论基础与演进
    第一节 由文化管理到网络文化治理——网络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
        一 文化管理手段的演变
        二 我国网络文化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三 由管理到治理——网络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
    第二节 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理论基础
        一 由管理到治理——一种范式的转化
        二 多中心治理理论和信息抓取理论
        三 多中心抓取治理理论
    第三节 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路径依赖
        — 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核心——多元参与
        二 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依托——治理主体平等
第三章 网络文化安全治理主体的功能界定
    第一节 党委部门:充分授权下的集中领导
        一 党委部门监管中面临的挑战
        二 党委部门的治理权限界定
    第二节 政府部门:由管理向治理转变
        一 政府部门监管中面临的挑战
        二 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第三节 社会组织: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一 强化社会组织的独立性
        二 完善社会组织治理机制
    第四节 企业和公民:以利益诉求为主的参与
        一 治理中的权力转移——由国家转向社会
        二 参与治理的基础——公民意识
第四章 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国际借鉴
    第一节 美国:立体式的网络文化安全治理
        一 美国网络文化安全的治理
        二 美国网络文化安全治理对我国的启示
    第二节 英国:政府和民间分权式的网络文化安全治理
        一 英国网络文化安全的治理
        二 英国网络文化安全治理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节 日本:以行业协会为主导的网络文化安全治理
        一 日本网络文化安全治理
        二 日本网络文化安全治理对我国的启示
第五章 网络文化安全问题实证研究
    第一节 网络文化安全问题调查的研究设计
        一 问卷的设置和投放区域的选取
        二 问卷调查的样本回收情况
        三 问卷研究方法
    第二节 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和研究发现
        一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二 问卷调查研究发现
    第三节 理论验证和适用性分析
        一 综合性问题数据分析
        二 理论验证
        三 适用性分析
第六章 网络文化安全治理体系建构
    第一节 网络文化安全的预防机制
        一 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风险界定
        二 网络文化安全的预防机制
    第二节 网络文化安全的治理机制
        一 网络文化安全治理体制的建立
        二 网络文化安全治理机制建设
    第三节 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惩戒机制
        一 完善网络文化安全方面的立法
        二 对引起网络文化安全问题主体的惩戒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网路文化安全问卷调查统计表
致谢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四、网络时代的新闻信息资源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通信企业的新闻信息聚合平台设计与实现[D]. 杨杰.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2]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共生和博弈关系研究[D]. 鲍静. 上海大学, 2020(08)
  • [3]我国移动新闻客户端的新闻把关研究[D]. 姚文华. 吉林大学, 2020(08)
  • [4]传统纸媒新闻短视频化转型研究 ——以新京报“我们视频”为例[D]. 朱来朋. 南昌大学, 2020(01)
  • [5]网络新闻的表述异化研究[D]. 吕艳志. 南昌大学, 2020(06)
  • [6]社会融合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的手机媒体使用[D]. 张天祥.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现实境遇与实践理路[D]. 张鲜鲜. 兰州大学, 2020(01)
  • [8]5G赋能媒体融合新发展 ——以新华社为例[D]. 路雁飞.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9]政治沟通视域下中国网络舆情治理研究[D]. 韩建力. 吉林大学, 2019(02)
  • [10]网络文化安全治理体系研究[D]. 刘玉拴.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标签:;  ;  ;  ;  ;  

网络时代的新闻信息资源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