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自己的报纸排版软件——基于InDesign开发报纸排版电子模块

制作自己的报纸排版软件——基于InDesign开发报纸排版电子模块

一、做自己的报纸排版软件——基于InDesign开发报纸版面电子化模块(论文文献综述)

魏少华[1](2017)在《对话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交媒体是基于Web2.0技术平台,用户可以实现浏览、下载、上传、分享、评论、即时通讯、在线交友等功能的网络媒体。社交媒体既具有社交功能又具有信息发布的媒体功能。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是指社交媒体中关于话题的所有功能。"话题"功能是社交媒体社交功能和媒体功能的集中体现。本研究从巴赫金、伽达默尔、马丁·布伯、哈贝马斯等人的"对话理论"的视角,对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进行了关注和研究。根据对话理论,一种真正的"对话"表现在以下几点:对话首先是人与人关系的建立;社会需要一个自由对话的"公共空间";对话的双方需要具有"主体间性"关系;对话既具有"向心力",又具有"离心力";对话中的"大型对话"是一种多主体参与的"复调"对话;在对话中"复调"与"狂欢"成为平等对话的表现。依据"对话理论"的主要观点,研究中把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分为:网民群分功能;网络社区构建功能;话题发布功能;话题聚合、发现功能;话题传播与扩散功能;话题讨论、互动功能等六大功能。本研究认为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是对对话理论观点的实践与诠释。论文根据每一种"话题"功能与"对话理论"观点的对应性,分章节论述了该"话题"功能在社交媒体中的发展运营状况及对新闻对话的影响。文章从第三章到第八章,依据第二章中对社交媒体六大功能的划分,对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的"对话性"进行了分析。论文分析了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的技术表现对信息传播,尤其是新闻传播的影响。Web1.0时代,大多数人以及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是网络内容的浏览者。网络内容的构建权利,如同传统媒体时代一样,主要掌握在有技术权限和话语权限的部门和机构以及少数个人手中。Web2.0的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颠覆了 Web1.0网络传播的模式和理念,它开放了网络内容构建的权限,普通用户成为社交媒体内容的贡献者和构建者。所以,与其说Web2.0是网络技术的革新,不如说是网络传播理念的变革。社交媒体中的"话题"功能让其平台中的话题变成了一条让用户彼此相连的纽带,在"六度分隔"理论的支持下,实现了人与人的汇聚、"群分"功能。在社交媒体中,人与人实现了对话关系的建立,实现了网络中人与人的相遇。社交媒体的"话题"系统具有网络社区的构建功能,让话题平台中的人们通过话题系统组成不同的社区。这种社区有管理者和管理规则,人与人的联系相对多元、松散,但彼此又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由于这种网络社区具有自由进入、自由讨论的特点,使网络社区具有了对话理论中的"公共空间"的部分属性。但是,在网络社区中的私人属性和公共属性共生其中,且公共话题讨论的参与者由于年龄、学历严重分化,造成其"公共空间"的公共属性受到一定的影响。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实现了用户在技术上的平等赋权,人与人在社交媒体中实现了表达权限的对等,用户"主体性"得以体现,使得用户之间开启了"主体间性"对话。在社交媒体中,人们关于话题的对话与互动表现出强大的个体性特点,既有对热点话题的强大"向心力",同时又具有多元主题、多元表达,以"去中心"为特点的"离心力"。社交媒体中的话题讨论呈现出主体多元、主题多元、话语表达多元的"复调"状态。匿名掩盖下的网络讨论,出现了众声喧哗的"狂欢"状态。社交媒体中信息传播的"复调"与"狂欢"状态,给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带来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积极影响在于它让信息传播回归了多元对话式传播;消极影响则是信息"狂欢"常带来谣言传播、网络暴力、信息茧房等各种问题,对受众认知形成新的干扰。总之,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对公共讨论、网络公共空间的构建和新闻传播等带来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带来不可忽视的问题。

袁霄[2](2016)在《论报业电商平台手机APP的构建》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当下报业进军电子商务的实例进行分析,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逐渐普及的情况下,结合国家宏观的“互联网+”战略规划,分析在报业构建手机电商APP这一平台时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应该注意的问题,并给出一定的建议,归纳出一些合理可行的报业电商APP模式,力图阐释报业在构建电商APP时应遵循的理念、可设置的板块等有关问题。本文伊始对报业所处的宏观的生存大环境援引最新数据论证,与此同时和如火如荼的移动电商市场两相对比,呈现出夕阳产业与新兴产业的不同境况,再通过一些报业的实际操作,对报业可拓展的领域予以定位。继而文章从微观的方面分析报业在构建电商APP时要以用户思维为根本,在APP设置模块时也应本着用户喜欢、用户爱用的标准进行设计,从而增加用户对APP的黏性,增加电商交易的概率。然后文章又从宏观的角度,总结当下集中常见的电商构架模式,并给出有益的建议。文章最后,就报业在构建电商APP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简单梳理,主要涉及新闻业务与电商经营的相对独立以及短期营收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定位。文章整体,既有理论上的探讨,又兼具实践上的案例分析,既注意到了微观的具体版块,也论及了宏观的整体模式,给当下报业的多种经营提出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路线。

迟强[3](2015)在《数字报纸付费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受总体经济增长缓慢、新兴媒体的冲击以及信息传播与获取方式的改变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报纸发行量、广告营收持续萎缩,读者大量流失,多项指标大幅下滑,报纸数字化转型的市场成效微弱,缺乏可持续盈利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数字报纸的付费墙战略在广泛市场范围内取得初步成功,为我国数字报纸运营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数字化进程中付费墙战略是否适合中国报纸?是否能成为报纸新商业模式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付费墙战略报媒将会产生哪些变革与创新?正所谓知困而学,这些均构成了研究的起点。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围绕付费墙构建的商业模式的研究价值绝不在于简单的模式照搬或技术性搭建,而在于背后整个报媒的市场化、数字化转型和互联网思维与运作。本文以数字报纸付费墙的构建与运营为主要研究主体,紧密观照、研讨中西方数字报纸的运营实践,将付费墙置于报媒商业模式的系统构建中,按照“理论综述”、“现状表现”、“原因与评价”、“学习借鉴”、“反思与构建”的研究思路进行。具体写作思路与内容遵循以下逻辑结构展开:1.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数字报纸发展与付费墙构建的研究。首先是对我国数字报纸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包括数字报纸初创期(1993—1998)、新闻网站的兴起(1999—2004)、数字报业与全媒体融合的探索(2005—2012)以及近年来报媒数字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其次,对我国数字报纸付费墙构建现状进行梳理分析,主要包括以《温州日报》为代表的地方性报媒的尝试、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央级报媒修订与调整的付费墙策略、财经类数字报纸付费墙实施情况以及报媒新产品的付费墙情况及运营表现。2.我国数字报纸付费墙构建中的问题与影响因素。本文认为,我国数字报纸付费墙构建中的问题主要可概括为五方面,一是网上信息产权保护意识不强,付费墙条件缺失;二是付费内容缺乏独特性与竞争力,难获读者认同认购;三是将付费墙概念等同于“付费订阅”,实施策略单一;四是数字报纸建构平台老旧,与其他融合性平台配合失误;五是推介手段单一,缺乏有效宣传策略。随后,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上对制约我国数字报纸付费墙构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3.西方数字报纸付费墙的发展及对中国报纸的启示。本部分内容首先对西方数字报纸付费墙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重点介绍了《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为代表的财经报纸以及《纽约时报》付费墙的尝试与成功。其次,探讨了西方数字报纸付费墙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最后以“5P”(用户洞察、新闻产品、内容呈现、价格策略、促销推广)为框架分析了对中国报纸的启示。4.我国数字报纸付费墙构建的战略与策略思考。付费墙不应只被视为是数字报纸的收入模型之一,围绕付费墙的适用问题以及如何构建,必须要有商业模式的整体架构支撑。本部分首先站在商业模式视角分析了数字报纸设置付费墙的战略环境、免费模式或付费模式的战略选择,并提出了构建付费墙的五大战略核心要素。最后,围绕产品和服务、目标用户、收入模型、价值评估和资源型平台这五大战略要素阐述了数字报纸付费墙的构建策略。在政策、市场、技术和资本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传媒业的发展呈现诸多走势和变局。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成熟和新媒体的不断涌现,特别是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强大的整合功能和扩张性,报业迎来裂变、重组和创新的契机。对数字报纸付费墙的研究,是建立于好的新闻产品应该获得尊重和获取价值这一基本认知之上,旨在为报媒积极探寻基于新闻产品价值之上的多种盈利模式,由此力求带动整体报媒商业模式的创新与经营发展的变革性探索,为建立健全报媒准入和退出机制、科学配置报刊资源提供依据,从而提升报媒竞争力,推动报业与互联网等新兴产业近一步实现功能聚合、跨界整合,以实现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和新型媒体集团的发展目标。

钱琛宇[4](2015)在《都市类报纸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特点与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2012年8月面向政府、媒体、名人、企业等机构推出的开放式信息推送与服务应用平台。由于它是基于微信诞生的一项新型业务,从它正式面市的时候起,便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一时间众多传统媒体、企业机构等纷纷申请进驻到微信公众平台,以期借助微信的庞大用户基础和强大的号召力获取更多的关注。都市类报纸作为传统媒体的典型代表,在对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中颇为引人注目。经过对30家典型都市类报纸一个月的数据统计发现,现阶段都市类报纸对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有以下特点,即推送时间较集中、推送频率适中、推送内容以社会类新闻为主、多媒体使用情况欠佳、原文页利用情况呈“梭状”分布、注重与受众进行互动等。从这些特点当中,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都市类报纸对微信公众平台利用的现状,另一方面也可以从这些发展的共性中总结出都市类报纸微信公众平台未来的发展策略,从而使都市类报纸更加合理化、多元化的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种24小时在线、收发信息即时的“高黏度”社交工具,微信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信息互动体验。而微信公众平台也成为了都市类报纸立足新媒体领域的一块试金石。如何让都市类报纸正确的对微信公众平台这一新事物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调整出适合都市类报纸微信公众平台未来的发展策略,是本文探讨和分析的问题。

郭明月[5](2015)在《传统纸媒的电子化设计趋势与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目前网民已达到6.18亿,超过总人口的1/3,互联网普及率为45.8%,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占网民中的81%。因此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终端的兴起尤其网络媒体的崛起,新媒体正在抢占传统纸媒的市场,传统纸媒如何扬长避短地创新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全媒体传播时代融合传播、跨界整合、集成设计渐成趋势。装帧设计作为传统纸媒的直观门面形象与用户(读者)交互体验载体不能仅仅停留局限在传统纸质媒介上的图文设计领域,必须要打破固化、静态和二维的传统平面设计模式。借助数字化电子手段和网络新媒体平台,通过体制机制和内容的创新,使传统纸媒转变成电子化全媒体整合运营已经渐成趋势。整合资源,开发多种媒体传播平台、渠道,在未来多媒体融合的态势下体现出数字化电子装帧设计的优势和风采是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和最终归宿。2010年,平板电脑iPad的出现在多媒体发展领域掀起新的改革浪潮。iPad为传统纸媒实行复合型商业模式下的数字化电子化多媒体装帧设计提供了平台。“iPad时代”唯有“以精彩内容为王,以美感体验为上,以电子交互为技,以渠道终端制胜”才是传统纸媒装帧设计发展的可行之道。本文从传统纸媒发展的现状特征总结和未来杂志电子化及其装帧设计电子化发展趋势展望入手,对传统纸质杂志电子化装帧设计在设计元素、设计原则、设计方法上等互动性设计进行了创新性探讨,并结合本人实践案例提出基于新媒介的电子化装帧设计是传统纸媒获得新生的有效途径之一。

李新祥[6](2013)在《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全面梳理了国内外数字时代读者阅读行为研究文献,描述了研究现状,讨论了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整合分析了我国历年全国国民阅读及相关调查的数据,对抽象的、理论化的“国民阅读行为嬗变”进行可操作化描述,提炼出一个包括阅读主体、阅读媒介、阅读环境三个维度的指标体系。根据这一指标体系设计问卷,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调查。基于调查所得4256个样本数据,展开量化研究,描述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具体表现。调查发现:(1)数字化时代作为阅读主体的读者,在数量上是不断扩大的,总体阅读率上升。但阅读主体的素质是参差不齐的,结构异常复杂。数字时代我国国民对阅读重要性进一步认可,对纸质阅读的前景不如网络出现前那么乐观,但依然有相当比重的读者对“数字阅读会取代纸质阅读”的观点不太认可。读者的阅读需求进一步多元化,知识需求依然是第一需求,但资讯需求提升明显。值得注意的是,思想需求和审美需求没有随着数字化进程减弱,反而有提升的趋向。读者的阅读耐心减弱是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表现出的一个重要特点,而阅读能力、阅读目的、阅读积极性、阅读范围、阅读量等指标总体上呈现出积极的变化。个人阅读总体满意度提升不明显,尤其是女性读者的阅读满意度比会上网前还有所降低。读者阅读习惯发生改变的比例较高,但认为“改变程度有限”的比“改变很大”的还是要多,而且读者比较认可自己的阅读习惯。(2)从阅读媒介维度看,数字阅读媒介兴起,书报刊等传统纸质媒介的阅读率提升乏力。但远未到唱衰纸本阅读的时刻,纸本阅读依旧有其魅力,将在很长时期内与数字阅读并存。数字阅读的付费意愿有所增强,但仍然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3)阅读内容方面,功利阅读超越人文阅读,“浅阅读”、泛阅读的取向明显。流行阅读超越经典阅读,信息获取超越知识习得,新闻关注超越文学感受,娱乐追求超越理论探讨,但这并不表明经典、知识、文学、理论阅读的缺失。(4)阅读方式上,由过去单纯的读,变为现在的读、听、看三种方式并存。随着多种媒体的兴起,尤其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快速浏览和扫读超越慢速凝视和审读,选择性阅读超越接受性阅读,跳跃性阅读超越连续性阅读,“F”式阅读超越“Z”式阅读。在传统纸质文献上深度阅读的频率和时长均有下降的趋向,但研究性阅读并没有受到轻视。(5)阅读环境方面,第一,在途阅读兴起,传统的图书馆、书店作为阅读场所其吸引力有所降低,去咖啡馆阅读的兴起说明读者对阅读环境的舒适度要求进一步提高;第二,读者对个人阅读环境改善的认可度高于对社会总体阅读环境改善的认可度,说明社会阅读环境尚有更大的提升空间。第三,读者认可社会各界为改善和促进国民阅读做出积极努力,大多数读者个人也愿意为此付出努力。结合个人访谈和专家访谈,质化方法与量化方法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探寻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原因和影响。作者认为数字化技术引发的阅读媒介发生变化,是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直接原因;现代市场化、产业化体制下发展的中国媒介的重合性和叠加性,是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特殊原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制的变化,是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环境因素;作为阅读主体的读者,在信息素养、生活形态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导致阅读需求的变化是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基础原因。从个体读者而言,阅读行为嬗变的积极影响是阅读更自由便捷,相应的,读者的精神生活也获得更大的自由空间。消极影响可以概括为数字阅读硬件设备存在的缺陷形成不良影响、阅读耐心的减弱、思想深度的缺失等。从社会性影响而言,积极的方面表现为阅读行为的嬗变会推动政治民主、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的进程,消极的方面则表现为对政治权威的怀疑、对经济发展的迷茫、对文化发展的失望和对社会共同理想的消解。应对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对策主要包括:(1)就国民个体而言,首先要树立能够适应数字时代发展的“大阅读观”,要有“阅读是一种权利”、“阅读并非万能”的意识;其次要提升阅读素养;第三要建构自己的意识框架。家庭组织可以在优化家庭阅读硬环境、塑造家庭阅读软环境两方面努力,特别注意要避免数字媒介成为孩子的“保姆”。(2)政府组织的对策包括:将促进国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并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加大对文化教育事业的投入是促进阅读的根本之策,加强阅读的权利意识,政府在主导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要释放全社会的积极性,努力消除“阅读障碍”和“阅读歧视”,加强基层阅读服务组织建设,提高阅读推广活动的协同性和长效性,提升社会组织参与阅读推广的积极性等。(3)教育组织应该承担特殊重要的角色并发挥重要的功能。就基础教育组织而言,理念层面要明确“掌握知识和技能不是阅读教育的落脚点”,阅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独立精神、思想自由和敢于表达的公民。操作层面主要是建设专业的阅读指导教师队伍、推进分级阅读、迎接数字化等。高等教育组织应成为国民阅读的示范中心,要改善大学生的阅读结构,要发挥高校教师意见领袖的作用,大学生可成为推广国民阅读的志愿者,高校的阅读资源向社会开放,高校应为社会培养专业的阅读指导人才等。(4)媒介组织的对策:遵循扩大信息流量、追求阅读价值、追求易读指数、追求美学品格的原则,优化传播渠道,顺应媒介融合,生产与传播能满足和引导读者需求的阅读产品。(5)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其所拥有的公共阅读资源,提高阅读服务水平;顺应阅读媒介形态的变动潮流,开展新型阅读服务。其他社会组织也应该为促进国民阅读贡献自己的力量。社会各界应该通力合作,构建更个性化、更快捷、更有效、更准确的交流信息、知识、情感、思想的阅读生态。

黄克艳[7](2013)在《报社广告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软件系统是在最大程度上解放工作人员的重复劳动,提升劳动价值与生产力的过程,随着软件技术水平的发展,应用软件系统除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放劳动力之外,还能够辅助决策者进行宏观分析、系统决策,成为日常工作中的有力工具。现代化的计算机系统将为报业广告经营数据资料的收集、处理与加工以及经营决策分析提供良好的数字依据。充分利用先进的、标准的信息处理技术将使报业广告经营的知识含量大大提升,为报社的未来广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系统利用NetBeans等开发软件,结合SQL数据库建立实现一个支持多用户的广告管理系统。该系统中的广告管理系统软件基于统一的报社整体信息系统规划之上,具有系统整合性。该系统能通过灵活的功能及流程设置来适应报社个性化应用需求。各个应用系统符合报社提出的功能要求,为日常广告管理工作的便利而提供多种应用工具。能够适应用户的个性化应用特点,提供产品功能的部分定制、更改服务,以进一步提高经营能力。

罗小红[8](2013)在《大陆都市报版面的政治学探究 ——以国内都市报对2011年重大事件的建构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闻生产源于社会,不同社会环境下的新闻产品呈现着不同的特征和形貌。报纸版面是新闻内容的承载形式,是编辑思想和编辑立场的体现,也是新闻组织机构所在环境的一个表征,尤其是环境中的政治文化。本文以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地方的代表性都市报——《北京晚报》《新民晚报》《南方都市报》对2011年国内重大事件的新闻建构为例,采用内容分析、文本分析等科学方法,分析三家报纸版面的表现与差异,结合三地的政治文化因素,深入探讨政治性在三家报纸中的表现以及政治因素对是三家报纸的影响。文章选取的重大事件分别为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包括了可预见性事件报道和非可预见性事件报道两种类型。全文首先对三家报纸报道中的标题、图片、色彩、线条、版面布局等方面进行详细描述、呈现与总结,然后结合三家报纸所在地的政治文化背景,探讨其版面差异。文章最后指出,政治因素在版面上也得到了非常明显的体现,版面的设计与布局亦能很好地反应相应城市意识形态。在三家报纸中,《北京晚报》的政治性色彩最浓,所在环境所承受的政治压力最大,其次为《新民晚报》,最后是《南方都市报》,所在环境的文化开放性和政治上的思想解放传统为其争得了编辑较大的主动权。

杨建[9](2012)在《在新媒体环境下纸媒有效延伸阅读方案的设计与实践》文中提出伴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新媒体打破传统电视、平面媒体“一家独大”的局面,纸媒和网络媒体之间互动、补充、促进,构成更为强大的舆论引导。当网络上升为媒体的时候涉及到公信力的问题,网络包容了正确的和错误的信息,理性和非理性的言论,而传统媒体基于强大的采编团队以及长期以来积累的品牌公信力为传统纸媒的网络化发展提供了想象空间。本文针对实现传统纸媒与网络纸媒的实时互联互动进行探讨。根据物联网的概念,在纸媒的生产过程中,通过印刷照排技术,植入相关二维码,利用二维码识别技术终端,对所对应的相关代码信息进行扫描,再利用无线通讯技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纸媒信息的拓展,延伸,最后回馈到相关终端(例如手机、IPAD等)上,读者可以通过相关终端,根据纸媒的引导来按需阅读,拓展阅读,互动阅读,打破纸媒信息的时间限制,版面限制,实现纸媒与网络纸媒的实时互联。传统纸媒的强大的采编团队及品牌,确保了读者所接收的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以此公信力为依托来区别于其它的网络媒体。

王钰[10](2011)在《山东科技报社内容资产管理系统规划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以互联网、手机报等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崛起,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行业壁垒,传统报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内报业开始积极发展新媒体,走向报业数字化转型之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报业的生产流程,实现内容资产的一次生成,多次发布,是每个报社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山东科技报社为研究对象,结合专业报与山东科技报社自身特点,对报社数字化转型进行研究及探讨,力求摸索出一套适用于中小型专业报社发展数字报业的可资借鉴的范本。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报社内容资产管理系统,并做出整体规划。本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我国报业信息化实践情况,并指出本文的创新点;第二章为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介绍了报业信息化相关概念,及信息系统规划、流程再造的相关理论;第三章为山东科技报社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采用SWOT分析法认真分析了山东科技报社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同时分析了山东科技报社信息化建设现状,并进一步提出本文需研究的问题;第四章为山东科技报社内容资产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提出山东科技报社内容资产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对系统进行业务流程分析及功能、性能需求分析;第五章为山东科技报社内容资产管理系统规划,提出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分别对稿件采编系统、图片管理系统、网站管理系统、数字报刊系统、内容管理数据库系统、统一信息管理平台、绩效考核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八个子系统进行了详细规划设计:第六章为山东科技报社内容资产管理系统建设建议,提出系统建设实施步骤、关键成功因素及实施建议;第七章为结语,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分析了论文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在分析当前国内报业环境的基础上,提出山东科技报社必须发展数字报业战略,从报纸生产商向内容供应商转变。同时指出山东科技报社不同于报业集团,要探索一条适合中小型专业报数字化转型之路。二是运用流程再造理论,结合山东科技报社实际,对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并提出业务流程优化方案。三是运用信息系统规划理论,提出一套专业报内容资产管理系统的详细规划设计方案,对中小型专业报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二、做自己的报纸排版软件——基于InDesign开发报纸版面电子化模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做自己的报纸排版软件——基于InDesign开发报纸版面电子化模块(论文提纲范文)

(1)对话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和总体框架
    四、本研究基本概念界定
    五、研究目的
    六、研究思路和方法及创新点
第二章 社交媒体及其对话理论视域下的"话题"功能
    第一节 社交媒体的概念、分类
        一、社交媒体的概念
        二、社交媒体的分类
    第二节 中国社交媒体发展概况
        一、社交媒体的发端:电子邮件(1987)
        二、论坛、贴吧类社交媒体的发展:曙光BBS、四通利方等为代表(1991)
        三、即时通讯类社交媒体的发展:QQ、微信、易信、陌陌等为代表(1999)
        四、自媒体类社交媒体的发展:博客、播客、微博等为代表(2002)
        五、SNS社交网络的发展:人人网、开心网等为代表(2005)
        六、垂直社区的发展:豆瓣、lofter等小众兴趣社交为代表(2005)
        七、协同出版类社交的发展:百科、知乎等问答社交为代表(2006)
    第三节 对话理论与社交媒体"话题"功能
        一、对话理论发展脉络及其主要观点
        二、对话理论与社交媒体"话题"功能
第三章 网民汇聚与"群分"功能与网络对话关系建立
    第一节 话题,社交媒体中网民汇聚的纽带
        一、社交媒体用户汇聚基本情况
        二、社交媒体用户汇聚的"对话性"需求
    第二节 社交媒体"话题"的用户"群分"功能
        一、"自助式"系统"群分"
        二、平台定位式用户"群分":平台选择+用户自助
        三、基于"话题"贡献度用户"群分"
        四、基于"话题"技术采纳的"群分"
    第三节 社交媒体"群分"功能与网络对话关系的建立
        一、"群"是网络社会形成的基础
        二、"群"是网络对话中"人与人的相遇"
        三、社交媒体"圈层化"人际对话具有平台互通性
    第四节 群体用户调研: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状况
        一、2015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状况网络调研
        二、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状况访谈发现
第四章 "话题"的社区构建功能与网络"公共空间"构建
    第一节 关于对话的"公共空间"概念梳理
        一、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
        二、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结构转型》
        三、泰勒《现代社会想象》
        四、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第二节 社交媒体网络社区的形成
        一、"物理社区"的衰落与"网络社区"的崛起
        二、社交媒体网络社区的构建措施
        三、基于"话题"系统的网络社区管理体制
    第三节 社交媒体"话题"公共空间构建方式及典型代表
        一、社交媒体"话题"公共空间构建方式
        二、社交媒体"话题"公共空间典型代表
    第四节 社交媒体公共话题对话主体及对话特点
        一、社交媒体公共对话主体构成
        二、社交媒体公共对话的主要特点
        三、社交媒体"话题"社区与网络公共空间构建的反思
第五章 "话题"的信息发布功能与网络"主体间性"对话
    第一节 "主体间性"与UGC理念下话题发布功能
        一、关于"主体间性"
        二、社交媒体UGC"话题"理念与"主体间性"关系
    第二节 各类社交媒体UGC"话题"发布主要方式
        一、论坛、贴吧类社交媒体"话题"发布功能
        二、微博、播客、个人空间等自媒体话题发布功能
        三、即时通讯类"话题"发布
    第三节 网民"主体间"对话案例分析
        一、徐本禹事件:社交媒体主体性显现
        二、"虐猫女"、"铜须门"事件:网民主体争议性调查行为
        三、"秦火火"事件:被滥用的主体间对话
    第四节 社交媒体自助式话题发布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一、社交媒体推动新闻互动与对话
        二、社交媒体话题发布增加了新闻"把关"的难度
第六章 "话题"的信息聚合、发现功能与对话的"向心力"和"离心力"
    第一节 社交媒体"话题"聚合功能
        一、论坛类半开放社区的"话题"聚合
        二、自媒体开放社区的"话题"汇聚
        三、即时通讯类闭合式社交媒体的"话题"汇聚
    第二节 社交媒体"话题"发现功能
        一、大数据、算法:"话题"发现功能的技术支持
        二、社交媒体"话题"发现功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节 社交媒体热点话题的主要类别
        一、新闻资讯类话题
        二、"微营销"类话题
        三、情感类话题
        四、生活百科类话题
        五、"个人秀"类话题
    第四节 社交媒体时代新闻对话的"离心力"和"向心力"
        一、对话的"离心力":去中心化
        二、对话的"向心力":公共话题中的舆论合力
第七章 "话题"扩散功能与"大型对话"传播分析
    第一节 社交媒体"话题"的信息扩散功能
    第二节 社交媒体"大型对话"扩散路径分析
        一、样本选择
        二、样本分类
        三、扩散路径分析
        四、研究发现
    第三节 社交媒体"大型对话"的叙事特点
        一、话题选择:显着性、公共性
        二、主题选择:时政与民生
        三、叙事框架:我的故事——大家的故事——社会的故事
        四、叙事身份:公共性利益代表身份
        五、对话范围:全媒体、多平台、互动性
第八章 "话题"互动、对话中的"复调"与"狂欢"
    第一节 社交媒体"复调"对话内容分析
        一、研究设计
        二、研究发现
        三、研究结果
    第二节 网络"狂欢"下的谣言传播
        一、社交媒体中谣言"信息包裹"解析
        二、谣言传播的手段解析
    第三节 "复调"与"狂欢"中的不良现象与正义维护
        一、社交媒体"复调"对话中的不良现象
        二、社交媒体话题"正义"维护系统和机制
        三、社交媒体话题"正义"维护的法律边界和伦理边界
    第四节 "复调"与"狂欢"现象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一、"复调"、"狂欢"现象的积极影响
        二、"复调"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第九章 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的影响及反思
    第一节 社交媒体"话题"功能对新闻传播的积极影响
        一、实现了对话者在网络中"在场"和"相遇"
        二、推动了"转向他人"的"主体间性"的对话
        三、多元对话形成对传统对话的补充或关系重构
    第二节 社交媒体"话题"对话功能的异化现象
        一、媒体官方账号在话题传播中的强势态度依然存在
        二、敏感话题"转身"容易,对话难
        三、"工具性"对话成为网络社区隐患
        四、社交媒体"话题"系统中的"伪传播"现象严重
    第三节 社交媒体"话题"应用的风险与防范治理
        一、网民自治与"网络暴力"的防范与治理
        二、社交媒体"话题"应用中资本控制的风险与治理
        三、社交媒体"信息茧房"效应的防范与应对
结论
    一、研究问题与结论
    二、研究的局限性
    三、未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论报业电商平台手机APP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报业电商手机APP的构建理念
    1.1 用户思维是报业电商手机APP构建的根本理念
        1.1.1 用户思维是新传播时代下观念的进步
        1.1.2 用户思维强调用户的参与感和用户体验
        1.1.3 服务性是用户思维题中应有之义
    1.2 生活服务平台是报业电商手机APP的构建方向
        1.2.1 立足本地,做互联网巨头忽略的领域
        1.2.2 利用位置服务,让用户知道“周围的一切”
        1.2.3 开发应用场景,贴近用户的生活
    1.3 微创新是报业电商手机APP的成长之路
        1.3.1 从小处着眼,切实满足用户需求
        1.3.2 敢于试错,在试错中实现创新
        1.3.3 微创新的本质是“水滴石穿”
第2章 报业电商手机APP的主要版块
    2.1 购物版块要增加用户的参与感
        2.1.1 用户可以决定商品的排序
        2.1.2 给用户提供“私人订制”的商品
        2.1.3 把报纸“策划”的精神用到电商上来
    2.2 新闻版块不同于新闻客户端
        2.2.1 软新闻是提高用户阅读兴趣的关键
        2.2.2“周边新闻”的接近性对用户依然有效
        2.2.3 报纸上特色的版块可以借助新媒体再现
        2.2.4 用免费的阅读增加用户的黏性
        2.2.5 探索开发场景化阅读
    2.3 服务板块大有可为
        2.3.1“纯粹的服务”最能抓住用户的痛点
        2.3.2 服务平台的搭建要步步为营,不能操之过急
        2.3.3 多和用户互动,多让用户之间互动
第3章 报业电商手机APP的构建模式
    3.1 手机APP的平台模式基本是PC端平台模式的迁移
        3.1.1 水平型电商模式注重广度
        3.1.2 垂直型电商模式注重深度
        3.1.3 综合型电商模式注重多维度
        3.1.4 没有最好的模式,只有最合适的模式
    3.2 手机APP不能忽略的“财富”——报纸
        3.2.1 报纸是一个有效的推广平台
        3.2.2 报纸是一个线下联系线上的互动平台
第4章 报业电商APP实例分析
    4.1 报业电商APP的构建模式大同小异
    4.2 用户定位的差异决定了电商APP的差异
    4.3 特色的服务板块让APP更有人情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数字报纸付费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数字报纸研究综述
        1.2.2 付费墙研究综述
    1.3 关键概念界定
        1.3.1 数字报纸
        1.3.2 付费墙
        1.3.3 商业模式
    1.4 研究思路、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的总体思路
        1.4.2 理论工具
        1.4.3 研究方法
2 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数字报纸发展与付费墙构建
    2.1 我国数字报纸发展历程
        2.1.1 数字报纸初创期(1993—1998)
        2.1.2 新闻网站的兴起(1999—2004)
        2.1.3 数字报业与全媒体融合的探索(2005—2012)
        2.1.4 报媒数字新产品的不断涌现(2012至今)
    2.2 我国数字报纸付费墙构建现状
        2.2.1 温州日报为代表的地方性报媒的尝试
        2.2.2 《人民日报》构建与调整的付费墙策略
        2.2.3 财经类数字报纸付费墙实施情况
        2.2.4 “上海观察”为代表的报媒新产品的付费墙
3 我国数字报纸付费墙构建中的问题与影响因素
    3.1 我国数字报纸付费墙构建中的问题
        3.1.1 网上信息产权意识不强,新闻产品缺少保护
        3.1.2 付费内容缺乏独特性与竞争力,难获读者认同、认购
        3.1.3 将付费墙概念等同于“付费订阅”,实施策略单一
        3.1.4 建构平台老旧,与其他融合性平台配合失误
        3.1.5 推介手段单一,缺乏有效传播策略
    3.2 制约我国数字报纸付费墙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宏观层次分析:我国传媒制度管理与市场走向
        3.2.2 中观层次分析:报媒与新媒体在新闻消费领域的竞合关系
        3.2.3 微观层次分析:我国报媒具体付费墙策略
4 西方数字报纸付费墙的发展及其对中国报纸的启示
    4.1 西方数字报纸付费墙的发展历程
        4.1.1 《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财经报纸率先设立付费墙
        4.1.2 《纽约时报》付费墙的尝试与成功
        4.1.3 其他地方性报纸付费墙的构建
    4.2 西方数字报纸付费墙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4.2.1 西方数字报纸付费墙面临的挑战
        4.2.2 西方数字报纸付费墙的发展趋势
    4.3 西方数字报纸付费墙对中国报纸的启示
        4.3.1 基于数据分析的用户洞察(People)
        4.3.2 积极创新有价值的新闻产品(Product)
        4.3.3 多元化平台之上的内容呈现(Presentation)
        4.3.4 自选套餐式的价格策略(Price)
        4.3.5 迎合目标用户体验需求的促销推广(Promotion)
5 我国数字报纸付费墙构建的战略与策略思考
    5.1 商业模式视角下数字报纸构建付费墙的战略思考
        5.1.1 战略环境:传媒规制、版权管理的优化完善
        5.1.2 战略抉择:免费模式还是付费模式
        5.1.3 战略实施:构建付费墙模式核心要素
    5.2 构建付费墙策略之一:优化产品和服务
        5.2.1 理念认知升级:从次级产品到核心产品
        5.2.2 产品形态创新:从数字报纸到报媒新产品
        5.2.3 产品服务拓展:从新闻资讯到综合服务
    5.3 构建付费墙策略之二:打造“用户为中心”的运营模式
        5.3.1 定位目标用户,培养利基市场
        5.3.2 重视用户参与、体验和协同式生产
    5.4 构建付费墙策略之三:制定科学收入模型
        5.4.1 付费墙模式的合作共建
        5.4.2 并行不悖的广告营收新战略
        5.4.3 积极构建多元化收入模型
    5.5 构建付费墙策略之四:完善价值评估
        5.5.1 需升级的出版质量评估
        5.5.2 品牌价值评估
        5.5.3 财务管理与资产价值评估
    5.6 构建付费墙策略之五:打造资源型平台
        5.6.1 复制式平台的升级改造
        5.6.2 新创式资源型平台
6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后记

(4)都市类报纸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特点与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和目的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0.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0.3.1 研究思路
        0.3.2 研究方法
        0.3.3 创新之处
第1章 都市类报纸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现状
    1.1 都市类报纸微信公众平台的概念界定
    1.2 都市类报纸微信公众平台的特点
        1.2.1 用户年轻化,活跃度高
        1.2.2 推送种类丰富,内容制作精良
        1.2.3 推送周期规律,形式符合规范
    1.3 都市类报纸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阶段
        1.3.1 初创尝试期
        1.3.2 创新探索期
        1.3.3 高速发展期
第2章 都市类报纸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特点
    2.1 推送时间较集中,推送频率适中
    2.2 推送内容以社会类新闻为主
    2.3 多媒体使用情况欠佳
    2.4 原文页利用情况呈“梭状”分布
    2.5 注重与受众进行互动
    2.6 媒体微信联盟形成
第3章 都市类报纸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策略
    3.1 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推送内容
    3.2 充分利用原文页链接
    3.3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塑造媒体个性
    3.4 加强媒体微信公众平台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5)传统纸媒的电子化设计趋势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框架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网络时代下传统纸媒发展现状分析
    2.1 传统纸媒的特征和发展现状
        2.1.1 纸媒的特征和类别
        2.1.2 纸媒的发展现状
    2.2 网络传媒与传统纸媒的关系
        2.2.1 传统纸媒的优势与劣势
        2.2.2 网络传媒与传统纸媒相互依存
        2.2.3 网络传媒与传统纸媒资源共享
    2.3 影响传统纸媒发展的因素
        2.3.1 消费者习惯
        2.3.2 经济周期影响
        2.3.3 龙头企业的发展水平
        2.3.4 网络新媒体对纸媒新闻的影响
        2.3.5 销售渠道、价格
    2.4 网络时代下的传统纸媒发展策略
        2.4.1 传统纸媒的发展战略:创新转型,融合发展
        2.4.2 传统纸媒的发展内涵:深入挖掘,突出特色
        2.4.3 传统纸媒的发展路径:电子运用,全媒融合
第3章 电子化对传统纸媒装帧设计的影响
    3.1 电子化对传统纸媒装帧设计及用户体验的影响
    3.2 电子化对传统杂志的设计影响分析
    3.3 电子化载体平板电脑的可用性分析
第4章 传统杂志电子化装帧设计发展
    4.1 杂志电子化发展现状
    4.2 杂志电子化目前优势与劣势
    4.3 杂志电子化发展走向与趋势
        4.3.1 信息传递随时温暖化
        4.3.2 设计元素多元综合化
        4.3.3 品牌诉求个性创新化
        4.3.4 载体平台全媒智能化
    4.4 电子杂志的盈利模式发展探讨
        4.4.1 以广告主导盈利
        4.4.2 以增值服务收益
        4.4.3 以品牌延伸发展
第5章 杂志电子化互动装帧设计
    5.1 杂志电子化互动装帧设计元素
        5.1.1 视觉元素
        5.1.2 互动元素
    5.2 杂志电子化互动装帧设计原则
        5.2.1 易读性原则
        5.2.2 个性化原则
        5.2.3 统一性原则
        5.2.4 交互性原则
        5.2.5 艺术性原则
    5.3 杂志电子化互动装帧设计方法
        5.3.1 互动简约法
        5.3.2 服务针对法
        5.3.3 体验愉悦法
第6章 杂志电子化互动装帧设计实践
    6.1 课题的提出
    6.2 设计方案的形成
    6.3 设计呈现
    6.4 设计总结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我国国民阅读行为研究的文献统计与方法选择
        1.2.2 我国国民阅读行为研究成果述评
        1.2.3 评析:我国国民阅读研究存在的问题
        1.2.4 国外对数字时代阅读行为问题的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3.2 范畴界定
        1.3.3 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可操作化描述
        1.3.4 研究的基本框架
        1.3.5 研究的理论工具与方法
2 已有相关调查结果的整合分析
    2.1 与本课题有关的调查
    2.2 我国阅读媒介发展状况
        2.2.1 纸质阅读媒介发展情况
        2.2.2 数字阅读媒介发展情况
    2.3 我国成年人阅读媒介接触情况
        2.3.1 我国成年人媒介接触状况
        2.3.2 我国成年人媒介使用目的
        2.3.4 我国成年人使用各种阅读载体的场所
    2.4 我国成年人图书阅读状况
        2.4.1 我国成年人图书阅读状况及变化
        2.4.2 我国成年人读书目的及不读书的原因
        2.4.3 我国成年人的图书获取途径与家庭藏书量
        2.4.4 我国成年人最喜爱的图书与作者
    2.5 我国国民报刊阅读状况
        2.5.1 我国成年人报纸阅读率与阅读量
        2.5.2 我国成年人的期刊阅读状况
    2.6 我国成年人音像电子出版物阅读状况
    2.7 我国成年人数字出版物阅读状况
        2.7.1 我国成年人数字出版物阅读总体情况
        2.7.2 我国成年人电子书刊阅读状况
        2.7.3 我国成年人上网情况及网络阅读状况
        2.7.4 我国成年人手机及移动阅读状况
    2.8 小结:与本课题有关的调查给予本研究的启示
3 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3.1 研究流程
    3.2 问卷调查
        3.2.1 问卷设计
        3.2.2 采样过程
        3.2.3 调查实施
        3.2.4 数据分析
    3.3 个人访谈
        3.3.1 开展个人访谈的目的
        3.3.2 个人访谈问卷
        3.3.3 挑选被采访者的原则
        3.3.4 采访人
        3.3.5 采访情况
    3.4 专家访谈
        3.4.1 专家访谈的目的
        3.4.2 专家访谈问卷
        3.4.3 挑选被采访者的原则
        3.4.4 采访人
        3.4.5 采访情况
        3.4.6 采访内容的记录与分析
4 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表现
    4.1 基于阅读主体维度的国民阅读行为嬗变表现
        4.1.1 我国国民对阅读重要性的认知及嬗变
        4.1.2 我国国民对阅读前景的认知及嬗变
        4.1.3 我国国民阅读需求的嬗变
        4.1.4 我国国民的阅读素养认知及嬗变
        4.1.5 我国国民的阅读效果认知及嬗变
        4.1.6 我国国民对阅读习惯变化的认知及嬗变
        4.1.7 小结
    4.2 基于阅读媒介维度的国民阅读行为嬗变表现
        4.2.1 我国国民的媒介使用率变化
        4.2.2 我国国民的媒介使用频率嬗变
        4.2.3 我国国民的媒介使用时长嬗变
        4.2.4 我国国民的数字阅读付费行为及嬗变
        4.2.5 小结
    4.3 基于阅读内容维度的国民阅读行为嬗变表现
        4.3.1 我国国民的阅读主题偏好及嬗变
        4.3.2 我国国民的作品符号类型偏好及嬗变
        4.3.3 我国国民的作品长度类型偏好及嬗变
        4.3.4 我国国民对广告的接受度及嬗变
        4.3.5 小结
    4.4 基于阅读方式维度的国民阅读行为嬗变表现
        4.4.1 泛读与研读并存
        4.4.2 职业/专业阅读
        4.4.3 通过网络分享阅读心得
        4.4.4 小结
    4.5 基于阅读环境维度的国民阅读行为嬗变表现
        4.5.1 我国国民的阅读场所偏好及嬗变
        4.5.2 我国国民对阅读环境的评价及嬗变
        4.5.3 我国国民对阅读对策的认知
        4.5.4 小结
5 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原因
    5.1 影响国民阅读行为的因素
    5.2 阅读媒介的变化
        5.2.1 数字化技术引发的阅读媒介变革
        5.2.2 中国媒介发展的市场化与产业化
    5.3 阅读的社会环境因素
        5.3.1 政治环境
        5.3.2 经济环境
        5.3.3 文化环境
    5.4 阅读主体因素
        5.4.1 人口发展
        5.4.2 阅读需求
        5.4.3 生活形态
6 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影响
    6.1 国民阅读行为嬗变影响分析的角度设置
    6.2 阅读行为嬗变在国民个体层面的影响
        6.2.1 阅读行为嬗变对国民个体产生的积极影响
        6.2.2 阅读行为嬗变对国民个体产生的消极影响
    6.3 阅读行为嬗变在社会整体层面的影响
        6.3.1 阅读行为嬗变在社会整体层面的积极影响
        6.3.2 阅读行为嬗变在社会整体层面的消极影响
7 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对策
    7.1 国民个体与家庭组织的对策
        7.1.1 国民个体的对策
        7.1.2 家庭组织的对策
    7.2 政府组织的对策
        7.2.1 国际社会与国外政府在促进国民阅读方面的部分举措
        7.2.2 我国政府组织应对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对策建议
    7.3 教育组织的对策
        7.3.1 教育组织应对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特殊作用
        7.3.2 基础教育组织的对策
        7.3.3 高等教育组织的对策
    7.4 媒介组织的对策
        7.4.1 媒介组织向读者传播阅读产品的基本策略
        7.4.2 媒介组织向读者提供怎样的阅读产品
        7.4.3 媒介组织通过什么渠道向读者提供阅读产品
    7.5 公共图书馆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对策
        7.5.1 公共图书馆的对策
        7.5.2 其他社会组织的对策
8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2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8.3 后续研究的设想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表录与图录
附录2: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7)报社广告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开发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关键技术介绍
    2.1 NetBeans语言概念
    2.2 SQL2000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业务需求分析
        3.1.1 审批广告流程
        3.1.2 订单业务系统
        3.1.3 查询管理
        3.1.4 版面规划
        3.1.5 日志管理
    3.2 功能需求分析
    3.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3.3.1 环境需求
        3.3.2 系统的性能需求
        3.3.3 系统安全性需求
        3.3.4 其他需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
    4.1 软件架构设计
    4.2 总体功能模块设计
        4.2.1 系统定义与配置管理
        4.2.2 广告主体业务处理模块
        4.2.3 划版模块
        4.2.4 约位模块
        4.2.5 统计分析模块
    4.3 数据库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定义与配置管理模块
    5.2 广告主体业务处理模块
    5.3 划版模块
    5.4 约位模块
    5.5 统计分析模块
        5.5.1 日常报表子系统
        5.5.2 广告业务分析子系统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测试环境及目标
        6.1.1 测试资源和环境
        6.1.2 测试的目标
    6.2 测试用例
        6.2.1 广告系统订单功能测试
        6.2.2 划版功能测试
        6.2.3 约位功能测试
        6.2.4 系统管理功能测试
    6.3 测试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大陆都市报版面的政治学探究 ——以国内都市报对2011年重大事件的建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1.2.1 报纸版面研究
        1.2.2 新闻生产研究
        1.2.3 政治传播研究
    1.3 核心概念和研究对象
        1.3.1 核心概念
        1.3.2 研究对象
    1.4 研究内容、目标及创新性
        1.4.1 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的创新性
    1.5 研究路径与方法
        1.5.1 研究方法
        1.5.2 样本采集和类目构建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重大事件报道样本比较研究
    2.1 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版面处理——以7·23甬温线特别重大交通事故报道为例
        2.1.1 版面安排与新闻价值重大性判断
        2.1.2 版面元素对比分析
        2.1.3 版面布局与编辑意图呈现
    2.2 可预见性庆祝报道版面探讨——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为例
        2.2.1 版面安排与新闻价值重大性判断
        2.2.2 版面元素对比分析
        2.2.3 版面布局与编辑意图呈现
    2.3 可预见性纪念报道版面研究——以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为例
        2.3.1 版面安排与新闻价值重大性判断
        2.3.2 版面元素对比分析
        2.3.3 版面布局与编辑意图呈现
第3章 重大事件报道版面政治学分析
    3.1 北京、上海、广东地方政治文化对比
        3.1.1 北京——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的叠加
        3.1.2 上海——经济中心与文化中心的叠加
        3.1.3 广东——与北京、上海鼎足而立
    3.2 重大事件版面政治学分析
        3.2.1 选择或排除,反应报社立场
        3.2.2 强调或淡化,折射环境压力
        3.2.3 直率或委婉,编辑应对压力的表达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在新媒体环境下纸媒有效延伸阅读方案的设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与现状
        1.1.1 研究的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2 媒体现状概述
        1.2.1 新媒体发展现状
        1.2.2 传统纸媒发展现状
        1.2.3 新媒体对传统纸媒的冲击
    1.3 二维码的简介
        1.3.1 二维码的起源和概念
        1.3.2 二维码码制介绍
        1.3.3 常见的几种二维条形码
        1.3.4 二维码在国内应用分析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新媒体环境下纸媒有效阅读方案
    2.1 纸媒网络化
        2.1.1 纸媒网络化的必要性
        2.1.2 纸媒网络化的现状
    2.2 全媒体
        2.2.1 全媒体的来源及概念
        2.2.2 全媒体传播的特征
        2.2.3 全媒体在国内的发展历程
    2.3 纸媒有效阅读方案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键技术重点分析及实现
    3.1 纸媒全媒体库的建立
        3.1.1 纸媒全媒体库的建库分析
        3.1.2 全媒体库模式分析
        3.1.3 全媒体库的维护及可持续发展
    3.2 纸媒内容二维码库的建立
        3.2.1 二维码的应用分析
        3.2.2 纸媒传播与二维码库的相关技术分析
        3.2.3 二维码库与未来传媒
    3.3 二维码技术与排版技术的结合方案
        3.3.1 纸媒排版技术的应用分析
        3.3.2 二维码技术与数码水印技术相结合
        3.3.3 移动电话作为阅读终端的二维码识别方案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媒体库阅读终端二维码识别方法总结
    4.1 系统测试和评估分析
    4.2 未来工作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山东科技报社内容资产管理系统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我国报业信息化实践综述
        1.2.1 我国报业信息化发展阶段
        1.2.2 我国报业内容资产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1.2.3 各报社实践情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
    2.1 报业信息化相关概念
        2.1.1 报业信息化
        2.1.2 数字报业
        2.1.3 内容资产管理
    2.2 信息系统规划
        2.2.1 信息系统规划的概念
        2.2.2 信息系统规划的过程
        2.2.3 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
    2.3 流程再造理论
        2.3.1 流程再造的概念
        2.3.2 流程再造与信息系统
第三章 山东科技报社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3.1 山东科技报社环境分析
        3.1.1 山东科技报社简介
        3.1.2 山东科技报社SWOT分析
    3.2 山东科技报社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3.2.1 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3.2.2 信息系统建设现状
    3.3 山东科技报社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山东科技报社内容资产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4.1 系统建设目标分析
    4.2 系统性能需求
    4.3 务流程分析
        4.3.1 新闻出版流程分析
        4.3.2 采编业务流程分析
    4.4 务流程的优化
    4.5 功能需求分析
第五章 山东科技报社内容资产管理系统规划
    5.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5.2 各子系统设计
        5.2.1 稿件采编系统
        5.2.2 图片管理系统
        5.2.3 网站管理系统
        5.2.4 数字报刊系统
        5.2.5 内容管理数据库系统
        5.2.6 统一信息管理平台
        5.2.7 绩效考核管理系统
        5.2.8 决策支持系统
第六章 山东科技报社内容资产管理系统实施建议
    6.1 实施步骤
    6.2 实施的关键成功因素
    6.3 实施建议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做自己的报纸排版软件——基于InDesign开发报纸版面电子化模块(论文参考文献)

  • [1]对话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研究[D]. 魏少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2]论报业电商平台手机APP的构建[D]. 袁霄. 吉林大学, 2016(09)
  • [3]数字报纸付费墙研究[D]. 迟强. 武汉大学, 2015(01)
  • [4]都市类报纸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特点与发展策略研究[D]. 钱琛宇. 湘潭大学, 2015(07)
  • [5]传统纸媒的电子化设计趋势与方法研究[D]. 郭明月. 华东理工大学, 2015(05)
  • [6]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及对策研究[D]. 李新祥. 武汉大学, 2013(05)
  • [7]报社广告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黄克艳. 厦门大学, 2013(05)
  • [8]大陆都市报版面的政治学探究 ——以国内都市报对2011年重大事件的建构为例[D]. 罗小红.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1)
  • [9]在新媒体环境下纸媒有效延伸阅读方案的设计与实践[D]. 杨建.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10]山东科技报社内容资产管理系统规划研究[D]. 王钰. 山东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制作自己的报纸排版软件——基于InDesign开发报纸排版电子模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