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化组织演化的计算机模拟理论与模型

老化组织演化的计算机模拟理论与模型

一、时效组织演化的计算机模拟理论与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朱光轩[1](2021)在《TBM穿越破碎带刀盘卡机机理与工程应用》文中指出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TBM)因其安全、高效、绿色环保的施工特点,在我国深长隧道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TBM隧道掘进施工中不可避免地需要频繁穿越断层破碎带等富水软弱不良地质体,由于其开挖支护方式不够灵活,易引发开挖面围岩失稳坍塌,受坍塌围岩挤压作用,极易导致TBM刀盘被卡,损失严重。本文围绕“围岩-TBM刀盘相互作用机制和刀盘卡机机理”这一关键科学问题,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等方法,揭示了刀盘卡机致灾演变全过程,分析了多因素对卡机影响机制,揭示了机岩相互作用规律,建立了刀盘卡机灾害判识方法,提出了卡机综合防控技术,并在依托工程进行了应用验证。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成果如下:(1)研发了 TBM破碎带掘进模型试验系统。基于“机器-土体”系统相似原理,以DSUC型双护盾TBM为原型机,自主研发了 TBM缩尺模型和破碎带掘进模型试验系统,突破了 TBM小型化过程中掘进、排渣、监测和自动控制一体化的试验技术难题,实现了 TBM过破碎带的全过程相似模拟。以青岛地铁2号线徐麦区间隧道TBM过破碎带刀盘卡机为模拟工况,对卡机事件进行了真实还原,验证了试验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揭示了卡机过程中刀盘扭矩、推力、排渣率、刀盘土压力、护盾摩擦力以及围岩应力位移场等多元信息演化规律。(2)揭示了多因素对TBM过破碎带刀盘卡机影响机制。基于所研发的TBM过破碎带相似模拟系统,系统研究了破碎带宽度,隧道埋深,充填介质摩擦角,TBM推进速度和刀盘转速等参数对TBM负载及围岩应力位移场影响机制。分析总结了 TBM掘进隧道破碎带识别方法以及典型刀盘卡机灾害演化规律。(3)分析了 TBM与围岩相互作用的影响规律。以有限元软件ABAQUS为模拟平台,实现了 TBM过破碎带连续掘进全过程模拟,分析了开挖面前方地层土拱效应,以及地层应力位移场以及TBM负载随开挖过程的演化规律。(4)建立了 TBM刀盘卡机理论判据。基于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总结了 TBM过破碎带开挖面前方地层松动滑移模式,考虑土拱效应,提出了刀盘前方松散塌落区“组合拱-截锥体”力学模型,建立了开挖面支护力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刀盘扭矩形成机制,提出了开挖面极限状态下刀盘扭矩计算方法以及刀盘卡机理论判据。(5)提出了刀盘卡机综合防控技术。基于研究成果,提出了 TBM过破碎带施工刀盘卡机灾害判识方法以及卡机脱困治理方法,依托吉林引松工程TBM卡机脱困案例,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成功应用。

刘丹峰[2](2021)在《高速钢激光淬火晶粒细化及参数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激光表面淬火是一种利用高能密度激光束扫描金属工件,使其表面瞬间形成奥氏体,随后在快速冷却过程中获得含有细小马氏体组织硬化层的热处理技术。在工件体积小、拆卸难度大、受热易变形等复杂工况下具有传统淬火技术无法替代的优势。本文重点从两个方面探究了激光表面淬火过程中不同加工参数和冷却方式,对W6Mo5Cr4V2高速钢残余应力场和温度场分布以及微观晶粒尺寸的影响规律。首先,应用Procast软件模拟均匀分布激光点热源作用下的表面淬火过程,对比两种冷却条件下,对流换热系数与初始水温对晶粒细化效果的影响。接着,借助ANSYS Workbench仿真模拟软件,采用移动高斯热源模拟激光表面淬火过程,探究激光加工参数对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场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及主要结论如下:激光功率对晶粒细化效果的影响较大,随着功率增大,晶粒尺寸有明显细化趋势;激光功率密度是影响硬化层分布形态的主要因素,在激光功率一定的条件下,采用均匀分布的激光热源能有效改善硬化层厚度分布不均的问题。冷却速度是产生残余应力的主要原因并且对晶粒细化效果影响较大,水冷条件下,冷却速度达到1.3×103℃/s以上时晶粒细化效果明显,残余应力主要集中在光斑中心区域,平均晶粒尺寸可达到5.4μm。对比了激光加工参数对温度场分布以及残余应力的影响,其中激光功率和光斑尺寸对温度场分布和残余应力的影响较大。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峰值与残余应力均随激光功率的增大而增大,残余应力随激光功率的增大而减小,增大光斑尺寸温度峰值下降明显;增大激光功率热影响深度明显加深,激光光斑和扫描速度对厚度方向上的热量分布影响较小。

高成路[3](2021)在《隧道开挖卸荷作用下岩体破坏突水近场动力学模拟分析方法》文中研究指明突水灾害严重制约着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迈进,成为交通强国战略目标实现道路上的一道阻碍。深入认识突水灾变演化过程及其灾变机理,是解决隧道施工安全防控难题的理论基础。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数值分析方法的广泛应用,利用数值模拟手段解决工程建设难题、再现地质灾害演化过程、揭示灾变过程中关键信息演化规律逐渐成为了研究热点,也为科学认识隧道突水灾变演化过程提供了解决思路。本文以隧道开挖卸荷作用下岩体破坏突水近场动力学模拟分析方法为主要研究目标,针对隔水岩体在隧道开挖卸荷与地下水渗流综合作用下发生的渐进破坏过程,利用基于非局部作用思想的近场动力学方法,采用理论分析、数学推导、程序研发、算例验证以及工程应用等手段,通过将近场动力学在模拟固体材料连续-非连续变形损伤与地下水渗流两方面的优势相结合,建立了描述流体压力驱动作用下裂隙岩体流-固耦合破坏过程的近场动力学模拟分析方法,并提出了描述隧道开挖卸荷效应的物质点休眠法与三维高效求解的矩阵运算方法,构建了考虑卸荷效应的应力-渗流近场动力学模拟方法,成功应用于典型岩溶隧道突水灾变过程模拟,揭示了不同影响因素对隔水岩体渐进破坏突水灾变演化过程的影响规律,为隧道突水等相关地质灾害的预测预警及安全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手段。(1)岩体往往是由节理裂隙等不连续结构面切割而成的岩块构成的,存在明显的不连续变形特征。据此,通过引入描述节理裂隙强度弱化效应的折减系数建立了节理裂隙岩体强度折减本构模型,通过引入反映物质点不可压缩效应的短程排斥力和反映材料非均质特性的Weibull分布函数建立了描述材料在压缩荷载作用下发生非均匀破坏的近场动力学基本控制方程,并且自主研发了基于矩阵运算的三维近场动力学高效求解方法和程序,实现了近场动力学在节理裂隙岩体压缩破坏过程中的有效模拟。(2)裂隙岩体流-固耦合破坏机制是隧道岩体破坏突水灾变演化过程模拟的关键。据此,基于近场动力学非局部作用思想,建立了模拟地下水渗流的等效连续介质、离散裂隙网络介质以及孔隙-裂隙双重介质近场动力学模拟方法,结合有效应力原理,提出了反映固体材料变形破坏与地下水渗流耦合作用的物质点双重覆盖理论模型,建立了模拟裂隙岩体水力压裂过程的近场动力学流-固耦合模拟方法,揭示了裂隙岩体水力压裂过程中应力-渗流-损伤耦合作用机制。(3)开挖卸荷是诱发隧道围岩损伤破坏及突水的主要原因,目前近场动力学方法尚未在岩土工程领域广泛应用,且缺乏描述围岩卸荷过程的理论与方法。据此,提出了模拟隧道开挖卸荷效应的物质点休眠法,通过与工程现场观测数据及前人研究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在模拟隧道开挖损伤区演化规律方面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而建立了考虑卸荷效应的应力-渗流近场动力学模拟方法,实现了应力-渗流耦合作用下节理地层隧道开挖损伤区分布位置及形态的有效预测,为隧道施工过程岩体破坏突水灾变模拟提供了有效的数值方法。(4)隧道岩体破坏突水是不良地质构造与地下工程活动综合作用下发生的一种典型的连续-非连续动态变化过程,对数值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此,应用自主研发的基于矩阵运算的考虑卸荷效应的应力-渗流近场动力学模拟方法及程序,依托歇马隧道典型溶洞突水案例,实现了模型试验尺度岩溶隧道施工过程中隔水岩体在开挖卸荷与地下水渗流综合作用下,开挖损伤区与渗透损伤区接触-融合-贯通直至突水通道形成的全过程模拟。(5)岩溶隧道突水灾变机理十分复杂,正确认识突水灾变发生条件与影响规律是突水灾害防控的基础。据此,依托歇马隧道工程实例,开展了工程尺度岩溶隧道突水灾变过程模拟,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隔水岩体渐进破坏与突水通道形成过程,揭示了溶洞发育规模、溶洞水压力、围岩材料性能和隧道埋深等因素对突水灾变过程的影响机制,通过防突结构最小安全厚度和突水防控措施分析,为岩溶隧道突水灾害预测预警及安全防控提供了科学指导。(6)近场动力学凭借其模拟材料损伤破坏的独特优势,在岩土工程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目前尚无成熟的数值仿真软件推广应用。据此,基于自主研发的考虑卸荷效应的应力-渗流近场动力学模拟方法及程序,利用C++与Matlab混合编程技术,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界面友好、操作方便、扩展性强的适用于岩土工程问题的专业数值仿真软件——近场动力学工程仿真实验室(PESL),为近场动力学在岩土工程及其他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借鉴。

孙远洋[4](2020)在《相场法研究弹性场及微量元素调控Fe-Cu-Mn-Ni-Al合金富Cu相析出过程》文中研究表明含Cu钢在辐照或时效处理中会析出纳米尺度富Cu相,产生析出强化作用提高钢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硬度等力学性能指标;但在核反应堆压力容器(RPV)应用中,辐照诱发相会导致韧-脆转变温度升高,脆化现象出现,限制核反应堆使用。为制备高强合金钢或避免辐照服役中热脆现象发生,掌握并调控富Cu相析出行为对改善其综合性能尤为关键。固态相变中,两相间共格弹性应变能以及微合金元素对析出相变路径以及微观组织形态具有显着影响,因此探明弹性以及合金化对于相变组织的调控规律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基于热力学亚规则溶体模型以及微观弹性理论,建立耦合弹性场的五元相场模型,研究了五元Fe-Cu-Mn-Ni-Al合金在等温时效过程中相变机制,阐明了弹性场以及微量合金元素对相变组织结构以及生长动力学的调控规律。根据Fe-Cu-Mn-Ni-Al体系热力学分析结果,利用双相线以及失稳线将合金区域分为失稳区以及亚稳区两部分。对两区域内含不同Cu成分合金析出过程进行模拟,说明内弹性畸变和外应变效应对合金组织形貌的调控规律。研究发现,无论是失稳区还是亚稳区,Cu/Mn/Ni/Al原子在扩散偏聚并形成稳定Mn Ni Al@Cu核壳状结构中共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Cu/Ni/Al/Mn)偏聚态,其中Mn/Ni/Al微量;(Mn Ni Al(Cu)Mn Ni Al),单壳层结构;(Mn Ni Al(Mn(Cu)Mn)Mn Ni Al),双壳层结构;Mn(Ni Al(Mn(Cu)Mn)Ni Al)Mn,三壳层结构。其中Mn Ni Al环壳相以非经典形核的方式依附在α-(bcc-Cu)或γ-(fcc-Cu)外侧,同时外壳层存在会抑制析出相的粗化以及结构转变,我们的模拟结果与现存实验研究基本相同,进一步证明了模型准确性。失稳区内,在考虑弹性应变能后,成分起伏波发生分解形成独立颗粒的时间有所缩短,同时成分波由杂乱排列变为规则垂直交叉排列;在弹性各向异性作用下,颗粒沿着弹性“软”方向<11>进行取向排列,由弥散分布球状转变为整齐排列椭球状或棒状颗粒。亚稳区内,内弹性作用会抑制颗粒相析出,使颗粒具有向<11>方向取向排列的趋势,但不明显;在外应变作用下,颗粒沿特定方向生长,根据两相弹性不均匀性比较,颗粒会沿外应变方向的垂直方向进行取向生长,且生长速率与应变值存在对应关系,大应变条件(0.4%~1.0%)下生长速率为小应变条件(0%~0.4%)下的2倍左右。通过温度以及弹性场调控富Cu相结构转变过程,发现低温下驱动力更大,且温度升高会延长形核过程并阻碍颗粒长大,致使结构转变受到抑制,弹性场也存在类似作用。因此,通过施加不同方向外应变,可以实现对颗粒形貌的有效调控。通过三维相场模拟讨论了Mn以及Ni/Al元素对整个相分离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Mn元素会加快相分离过程并促进后期长大粗化。通过自由能曲线以及体积分数判断,发现随着Mn含量升高,体积分数逐渐增大。然而,Ni/Al元素会阻碍成分波分解,延缓颗粒析出,且随着Ni/Al成分升高,其抑制作用更为明显。通过对后期粗化过程分析并与标准LSW理论对比发现,高Mn含量会加快颗粒长大和粗化速率,拟合后的时间指数分别为0.41、0.42、0.37,均大于其理论值0.33,这主要是由于Ostwald熟化以及颗粒合并两种粗化机制混合作用的结果。然而,增大Ni/Al成分,其数值分别为0.29、0.26、0.32,明显小于理论值,这主要是由于外壳层原子聚集程度加剧,壳层厚度加大,抑制了Cu原子扩散,从而阻碍了富Cu相的长大。Mn/Ni/Al元素引入会限制富Cu相的析出、长大、粗化过程,从而导致颗粒细化以及Ni Al Mn原子聚集。

沙宇程[5](2020)在《热处理对钛合金耐压球壳焊接残余应力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载人深潜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钛合金因其密度低、比强度高等优异性能,使其成为深海耐压球壳载人潜水器的首选材料。耐压球壳一般是由两个半球壳焊接而成,有着较长的赤道焊缝,焊缝附近一般会有较高残余应力,对结构强度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而耐压球壳在残余应力和工作应力的共同作用下,易发生应力腐蚀开裂,最终导致结构破坏。因此,了解深海耐压球壳赤道焊缝残余应力的分布以及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有害的残余应力是非常有必要的。焊后热处理是减少焊接残余应力的常用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焊接结构的使用寿命和承载能力,所以研究热处理对钛合金耐压球壳焊接残余应力影响是非常有意义的。载人深潜器耐压球壳一般较厚,制造成本较高,且赤道焊缝也属于对接焊。因此,本文首先对Ti80对接焊平板焊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然后在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相一致的基础上,对Ti80耐压球壳赤道焊缝残余应力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最后研究不同热处理工艺对Ti80耐压球壳赤道焊缝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获得了一套适合Ti80耐压球壳赤道焊缝的热处理工艺方法。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基于热弹塑性基本理论,采用ANSYS的APDL二次开发程序,对Ti80对接焊平板焊接残余应力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且基于无损检测试验方法对Ti80对接焊平板表面进行了残余应力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平板表面垂直焊缝方向横向残余应力和沿焊缝方向纵向残余应力均为拉应力,且纵向残余拉应力大于横向残余拉应力;残余应力数值模拟结果和无损检测试验结果较为一致。(2)基于瞬态热分析法,引入Norton蠕变理论,对TC4对接焊平板进行焊后热处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后焊接残余应力得到了很好的消除,数值模拟结果与文献试验数据较吻合,验证了本文焊后热处理数值模拟方法的合理性。(3)基于瞬态热分析法,采用不同热处理工艺对Ti80对接焊平板进行焊后热处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焊接残余应力的释放主要发生在升温阶段,保温阶段应力释放量较小,而降温阶段残余应力有所回升。(4)基于热弹塑性基本理论,对Ti80耐压球壳赤道焊缝残余应力和焊后热处理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Ti80耐压球壳内壳垂直焊缝路径和沿焊缝路径上均为残余拉应力,纵向残余应力明显大于横向残余应力;外壳垂直焊缝路径上有较大的残余横向压应力,而沿焊缝路径上存在纵向拉应力;经过焊后热处理后,Ti80耐压球壳赤道焊缝及其附近区域焊接残余应力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消除。

高启涵[6](2020)在《1060铝合金激光焊焊缝晶粒生长及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在保证焊缝成型良好的前提下,焊接热输入直接影响着焊接接头的工作环境适应性和使用寿命。而焊缝区域往往是焊接接头性能最为薄弱的部位,通过制定正确的焊接工艺增强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可以有效的提升工件的质量。晶粒生长情况与力学性能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分析不同焊接热输入下焊缝晶粒生长及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具有优化焊接工艺、提升焊接接头使用性能的重要意义。至今有许多学者对于焊缝晶粒生长情况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其研究手段往往局限在细观模拟或试验其中一种。本文在前人得出的理论基础上,采取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以1060铝合金作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激光焊焊接试验及电子背散热衍射(EBSD)观测;利用组合热源模型进行宏观有限元模拟分析焊接接头在不同热输入下的温度场、热流分布及熔池形态的变化规律;通过蒙特卡洛(Monte Carlo,MC)法对焊缝区域晶粒生长进行细观模拟并与EBSD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在焊缝成型良好的前提下,不同热输入所造成的宏观因素变化对于晶粒生长的尺寸、拓扑结构、织构特性的影响。最后对焊接接头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研究1060铝合金焊缝区域晶粒生长差异与其焊接接头力学性能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输入的降低,温度场等温线逐渐收缩,晶界迁移能降低造成晶粒尺寸减小同时熔池形态从椭圆状逐渐被拉长为泪滴状;热输入降低的过程中焊缝中心逐渐出现致密的等轴晶,其对柱状晶生长起抑制作用;柱状晶的生长形态从弯曲变为笔直,生长走向与热流矢量一致皆垂直于凝固边界前沿并且与焊缝中心线夹角越来越大;EBSD结果显示当热输入降低到75J/mm及58J/mm时焊缝区域出现强烈的立方织构,立方织构的产生有助于提升焊接接头的塑韧性,同时大部分柱状晶都沿着<100>方向生长具有明显的择优取向;拉伸试验结果显示随着热输入的降低,接头的抗拉强度及延伸率首先逐渐提升,并在热输入为75J/mm时到达峰值,随后在热输入降低到58J/mm时出现回落。降低热输入会导致晶粒尺寸缩小晶界强化作用增强从而提升接头塑性;柱状晶本身具有各向异性,其生长方向与拉伸力逐渐趋于平行,因此随着热输入降低抗拉强度首先产生了提升的趋势;焊缝区域立方织构的存在同样有助于改善其力学性能。但当焊接速度过快会产生气孔缺陷,同样影响焊接接头的性能,使其抗拉强度下降。

潘朔[7](2020)在《油页岩油母质分子结构及其热解反应过程的分子模拟》文中提出传统的热分析手段可以在宏观上给出油母质的热转化特性或规律,但仅仅通过热解曲线及相应产物来揭示热解机理和推断热解过程仍然十分困难。油母质分子模型的作用是将各种方法手段得到的解析数据有机关联起来,形成一种可用于判断和预测油母质化学反应性的理论。利用分子模拟技术对油页岩油母质分子结构进行研究并与其热解反应性进行关联,将大大加深对油页岩热转化过程中油母质大分子结构变化以及产物生成与分布的认识。因此,在分子层面上理解油页岩油母质热解过程,认清其分子结构在热转化过程中的演化机理,得到主要产物及中间产物的化学反应细节,对于深入揭示油页岩油母质分子结构与其反应性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围绕国内吉林桦甸、辽宁抚顺、山东龙口、广东茂名、甘肃窑街油页岩,针对其各自不同的结构特征开展了油母质分子结构及其热解反应过程的分子模拟与实验研究工作。通过快速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固体核磁共振波谱检测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检测等多种实验测试方法,详细开展了各地油母质样品的有机结构研究。基于检测谱图解析,完整地获得了油母质分子的碳骨架组成、杂原子种类和含量、热解产物组成和分布以及特征官能团种类等特征参数,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油母质微观结构特性。采用统计结构解析法,获得了油母质分子结构参数,进而开展了理论计算和分析研究工作,该研究工作为油母质分子结构模型的构建提供了准确、详实的实验数据和理论参数。基于“网格数目”的思想,采用能量评价、密度评价、化学键浓度评价等方法和理论,构建、优化和验证了不同成熟度的油母质分子结构模型。通过设计不同的油母质分子结构模型,合理有效地处理了同分异构现象对能量优化过程的干扰,率先提出了一套系统地构建油母质分子结构模型的方法。该方法可显着地提高分子建模的准确度。通过构建油母质多分子模型的能量与密度之间的变化关系,最终确定了油母质的三维分子结构模型,并对能量组成进行了分析,该关系可用于筛选合理的分子构型,并大大地降低了同分异构现象对建模时的干扰。结果表明,在能量优化过程中,不同成熟度的油母质分子模型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扭转和压缩。为满足能量降低过程的要求,各模型中的链状结构,尤其是脂链高度扭曲蜷缩将芳香结构包裹其中,而外接碳链在能量最小化过程中有形成环状结构的趋势。油母质分子中的链状结构有助于稳定分子的空间结构并向环状或芳香族结构进行转化。在油母质热解的初始阶段,首先需要吸收一定的能量使分子结构拆解、舒展成链状结构,随后才会进一步发生热解反应。基于上述油母质三维分子结构模型,结合量子化学、分子动力学、密度泛函理论等分子模拟方法,深入系统地开展了油母质分子结构的量子化学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阐明了模型结构的成、断键规律,实现了产物分布的预测,由此揭示了其热解过程中的微观化学演化机理,并从电子角度探究了油母质分子结构的反应性。通过油母质分子结构模型的电子特性研究,获得了碳骨架和杂原子化合物的电子密度分布以及分子模型的前线轨道特性,进而预测了油母质的化学反应活性。基于Mayer键级分析,提出了油母质分子热分解机理模型,该模型可实现对油母质化学结构的热解断键行为快速、准确地预测。针对含硫化合物的热转化机理,系统地开展了硫化物迁移路径的模拟和实验研究。通过对含硫化合物反应路径进行设计,重点研究了油母质热解过程中化学键的断裂、脱氢和自由基反应等化学过程。基于构建的6个油母质分子结构模型,筛选出19个含硫化合物模型,设计了 34条化学反应路径。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和过渡态搜索理论,揭示和探究了不同类型硫化物在转化过程中反应物、中间体和相应产物之间的演化机制,提出并优化了各硫化物在热解过程中的反应路径,得到了实验手段无法获得的含硫化合物化学反应细节。

杨熠成[8](2020)在《基于小冲杆试验的复合板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奥氏体不锈钢复合板具有良好的焊接性和可加工性,广泛应用于石油和化工行业。304/Q345R复合板以Q345R为基体,利用爆炸焊复合304复层,使其不仅具有碳钢良好的焊接性能和高强度,还具有不锈钢的耐腐蚀、耐磨损、高导热等特性。奥氏体不锈钢复合板结构复杂,焊接过程中的热机械力学行为、微观组织、热力学演化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以304/Q345R复合板为研究对象,基于弹塑性理论,利用小冲杆试验获得复合板焊接接头及过渡层处的力学性能数据,基于数据拟合得到过渡层的热物理性能,在原有未添加过渡层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结构优化,研究焊接接头处的温度场分布以及残余应力分布规律,讨论焊接温度场对复合板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电子探针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来探究焊接接头微观组织演化规律,旨在为不锈钢/低合金钢等复合板的焊接工艺设计与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小冲杆试验(Small Punch Test,SPT)获得了复合板焊接接头的复层与基层交界面处的载荷-位移曲线。在基层与复层的补焊交界处,材料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要小于其它位置的强度,将小冲杆试验所得的屈服强度与对应位移的相关数据进行拟合,应力不连续情况主要集中在边界层的两侧。利用ABAQUS软件,开发了焊接温度场与应力场的顺次耦合程序,依据小冲杆试验所得的拟合数据,来对现有模型进行优化,即在基层与复层之间建立过渡层,运用FORTRAN语言控制焊接过程中热源的加载与移动,获取接头处的焊接热循环曲线和残余应力分布规律。焊接接头的最大应力在基层焊缝的起弧位置,最大值为321 MPa,从焊缝和热影响区过渡到母材区的过程中,残余应力逐渐从最大值降低到0并趋向于稳定,由于复层多次焊接,残余应力对基层板材产生了弯曲变形。在两种材料的交界面处存在着应力不连续的情况,容易导致焊接接头产生断裂失效现象,通过对模型进行优化,可有效改善应力不连续现象。采用超景深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焊接接头的组织、形貌和元素含量,304复合板焊接接头组织主要由奥氏体构成,有部分铁素体存在,复层熔合线附近的铁素体主要以板条状和针状形成带状过渡区域,而熔合线附近的奥氏体主要呈柱状晶粒分布,且平均晶粒尺寸相比于其他区域更加细小。在基层焊接的过程中,基层的焊接热会对复层坡口造成影响,坡口位置离焊缝越近,奥氏体的分布越均匀且晶粒越细小。复合板在焊接过程中复层的C元素在焊缝处有明显增加,而复层的合金元素Cr、Ni含量基本保持不变。采用EBSD(Electron Back-Scattering Diffraction)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发现,焊缝区域的晶界大部分为小角度晶界和重位晶界,小角度晶界和重位晶界有助于一直裂纹产生。

汤辉[9](2020)在《基于涡粘系数运输方程的亚格子模式建模及其在湍流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大涡模拟(LES)可以在空间分辨率远远小于直接数值模拟的计算网格下,较准确地模拟较高雷诺数和较复杂的湍流运动,并获得比平均雷诺数值模拟更准确的预测结果和更多的湍流信息。大涡模拟的这些特征对湍流研究及工程设计和应用十分重要。因此,随着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LES成为湍流数值模拟的热门研究课题和一种实际流动的预测手段。在LES中,只直接求解网格尺度、动量关键的大涡结构,而通过亚格子(SGS)应力模型模化湍流中耗散占优、动量不重要的小尺度涡结构。因此,合理而准确的SGS模式建模成为LES方法的关键。虽然各种各样的SGS模型已被研究者们提出并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直到今天也没有令人满意的模型,尤其是对存在非平衡特性的复杂流动,如层流-湍流的转捩、流动分离等。本文的研究课题是关于SGS模式建模的基础研究,尤其是提高SGS模型对具有非平衡特性的复杂流动的预测精度。例如,在翼型绕流流动中,计算网格宽度会沿着流经翼型表面附近的流线发生很大变化。但是,绝大多数现有的的SGS模型都没有考虑长度尺度的流向变化对SGS应力的影响。本文首次从理论上探讨了这种网格宽度的变化对SGS涡粘系数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定量了这种影响。然后,本文通过将滤波后的物质导数算子作用于涡粘系数模型并隐式地计算SGS动能,再通过一系列的高等数学换算后,首次得到了一类考虑到网格宽度的变化梯度的SGS模型,即亚格子涡粘系数运输方程模型(TEM)。该模型无需使用任何近壁阻尼函数和测试滤波操作,且在理论上保证了SGS应力具有一定的各向异性特性。进一步,本文从理论上对TEM模型进行了延伸讨论,得到了适用于工程需求的简化版本、精度更高的动参数版本和基于新型特征长度模型的改进版本。为验证新提出的TEM模型的有效性,本文在平面槽道湍流中对其进行了先验测试和后验测试。结果表明,TEM模型是有效的并且相比于经典的动态Smagorinsky模型和传统的一方程模型,TEM模型表现出更高的预测精度。特别的,本文通过流向非均匀网格下的平面槽道湍流的LES,从数值实验的角度证实了网格沿流向的不均匀性(即使在均匀湍流中)会引起湍流的非物理行为,并证明了考虑到这种影响的TEM模型比没有考虑到这种影响的一般SGS模型预测精度更高。接着,本文在具有明显流动分离气泡的平面扩压器流动中对比了几种常用的SGS模型(标准的Smagorinsky模型、动态Smagorinsky模型、标准SGS动能传递方程模型和动态一方程模型)以及本文改进后的动态SGS动能运输方程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动态SGS动能运输方程模型的预测性能最优、动态一方程模型次之,再次之的是动态Smagorinsky模型和标准SGS动能传递方程模型,标准的Smagorinsky模型表现最差。同时,本文也对比了TEM模型与标准SGS动能运输方程模型和改进后的动态SGS动能运输方程模型的预测性能,再次证实了TEM模型在模拟具有非平衡特性的流动中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最后,本文将新提出TEM模型应用于NACA0012翼型(一种典型的飞机主翼形状)绕流的大涡模拟,并基于大涡模拟的气动结果计算和分析了NACA0012翼型周围的气动声场,然后对NACA0012翼型后缘进行了锯齿处理,探究了翼型后缘锯齿的降噪机理。为了解决弱可压缩性问题,本文修改了常规的不可压缩求解器的时间推进方法;为了考虑翼型绕流的非平衡特性,新推导的TEM模型被合并到这种弱可压缩方案中;为了提高气动噪声的预测精度,基于连续性方程和Navier-Stokes方程的重新组合推导了一种新型的噪声源模型。翼型绕流的流场结果表明:即使在低马赫数流中,也有必要考弱可压缩性,这尤其对于适当地再现翼型周围的压力脉动和涡旋结构非常重要;由层流边界层向湍流边界层的转捩过程中,SGS动能的产生和耗散存在明显的局部非平衡特性,本文提出的TEM模型可以准确地再现这种SGS动能的局部非平衡性特性。NACA0012翼型周围的声场结果表明:速度散度的物质导数作为声源项起着主导作用;本文推导的声学模型中的声源分布与经典声源模型(如,Lighthill模型和Powell模型)的声源分布一致;并且基于上述LES和本文推导的声源模型预测的声压级与实验数据合理吻合。本文还研究了马赫数的增加对翼型周围声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马赫数的增加气动噪声的声压级峰值频率的位置倾向于从高频区域移向低频区域;并且相比于经典的声源模型,本文推导的声源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地再现这种马赫数的增加而导致的声场的变化。具有后缘锯齿的NACA0012翼型绕流的计算结果表明:后缘锯齿阻碍了翼展方向的旋涡的生长,并促进了后缘和尾流附近流向旋涡的发展,进而明显地减少了后缘附近的压力脉动的强度,最终达到了降低后缘噪声的效果。

赵宝军[10](2020)在《连续相场法研究磁性能诱发FeCuMn合金沉淀微结构演化》文中提出Fe-Cu-Mn合金钢广泛应用于核电站反应堆管道及压力容器材料(RPV)。在连续中子辐照下,易析出高数量密度纳米富铜团簇影响材料使用寿命。由于铁磁性元素Fe、Mn的存在,会引起体系内部产生内磁能82),),叠加于体系吉布斯自由能中,会影响纳米富Cu相形成速率、结构转变及密度;同时在承受压力的服役条件下,外加应变也会对富Cu析出相形貌及沉淀动力学有所影响。针对磁能项和应变诱发富铜相析出机制尚不明确的问题,本文采用建立于亚正规溶体近似模型的连续相场法,对Fe-Cu-Mn合金时效微结构演化动力学进行研究。以Fe-15at.%Cu-3at.%Mn合金为例,忽略内磁能作用时,富Cu相形成于时效早期;而在内磁能作用下,内部才开始出现微小成分起伏,表明内磁能作为形核阻力可阻碍富Cu相发生相分离;内磁能也可起到阻碍富Cu相长大及粗化的作用,并延缓富Cu相从BCC结构向FCC结构转变。纳米富Cu沉淀相形成后,Mn原子开始成分起伏,向富Cu相中心处偏聚。沉淀相内部Mn原子首先开始向界面处偏聚,形成具有Mn金属间环和富Cu相核的环/核沉淀形态;内磁能作用下可加速析出相核壳结构形成。适当降低Fe-Cu-Mn合金中铁磁性元素Mn含量会使内磁能升高,阻碍富Cu相发生相分离及后期粗化;提高Mn含量,内磁能降低,会促进富Cu相发生相分离、长大及粗化;Fe-Cu-Mn合金中Mn含量与富Mn金属间壳和富Cu相核的核壳结构形成呈正相关;降低Fe-Cu-Mn合金中铁磁性元素Mn含量可延缓富Cu相由BCC结构的α-Cu向FCC结构的γ-Cu转变。外加应变主要调控富Cu析出相粗化过程。增加外加应变,Fe-15at.%Cu-1at.%Mn合金中富Cu相形貌沿应变方向拉伸更加明显;提高外加应变有利于核壳结构形成,也有利于富Cu相由BCC结构向FCC结构,原因是长棒状的富Cu相相比球形富Cu相而言,加速Mn扩散到富Cu相界面处,从而使富Cu相的演化过程加快。适当提高应变(0.03),富Cu相平均颗粒尺寸会增大,但外加应变过大时(0.05),颗粒尺寸半径会减小。

二、时效组织演化的计算机模拟理论与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时效组织演化的计算机模拟理论与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TBM穿越破碎带刀盘卡机机理与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TBM卡机致灾类型
        1.2.2 TBM卡机理论研究
        1.2.3 TBM卡机试验研究
        1.2.4 TBM卡机数值研究
        1.2.5 TBM卡机防控脱困技术
        1.2.6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TBM穿越破碎带模型试验系统研发
    2.1 TBM隧道掘进模拟相似准则
        2.1.1 相似准则的量纲分析法
        2.1.2 机器-土体系统相似模拟理论
        2.1.3 TBM-围岩系统相似理论
        2.1.4 TBM-围岩系统相似模拟准则
    2.2 TBM破碎带掘进模型试验系统研制
        2.2.1 试验系统概述
        2.2.2 TBM缩尺模型
        2.2.3 围岩模拟系统
        2.2.4 控制监测系统
    2.3 青岛地铁TBM过破碎带刀盘卡机模型试验
        2.3.1 工程背景
        2.3.2 相似材料配制
        2.3.3 模型试验方案
        2.3.4 掘进过程模拟
    2.4 TBM过破碎带刀盘卡机灾变演化规律
        2.4.1 破碎带塌落拱形态分析
        2.4.2 TBM刀盘扭矩变化规律
        2.4.3 刀盘面板受挤压力变化规律
        2.4.4 刀盘推力变化规律
        2.4.5 排渣率变化规律
        2.4.6 应力场变化规律
        2.4.7 位移场变化规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TBM过破碎带刀盘卡机机制分析
    3.1 模型试验设计
        3.1.1 试验方法
        3.1.2 试验方案
    3.2 TBM破碎带掘进适应性分析
        3.2.1 刀盘转速
        3.2.2 推进速度
        3.2.3 隧道埋深
        3.2.4 断层宽度
        3.2.5 断层充填介质
    3.3 TBM过破碎带刀盘卡机机制分析
        3.3.1 地质与掘进参数影响规律分析
        3.3.2 断层破碎带掘进TBM响应识别特征
        3.3.3 刀盘卡机灾害演变规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TBM过破碎带机-岩相互作用分析
    4.1 TBM过破碎带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4.1.1 硬岩地层掘进模拟方法
        4.1.2 破碎带地层掘进模拟方法
    4.2 数值计算模型
        4.2.1 模型建立
        4.2.2 TBM硬岩切削掘进动态仿真
    4.3 TBM过破碎带多元信息演变规律
        4.3.1 破碎带地层土拱效应分析
        4.3.2 破碎带地层位移场演变规律
        4.3.3 破碎带地层应力场演变规律
        4.3.4 TBM负载演变规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TBM过破碎带刀盘卡机力学模型
    5.1 开挖面极限支护力计算
        5.1.1 “连拱-截锥体”模型
        5.1.2 模型参数确定
        5.1.3 端承拱
        5.1.4 摩擦拱
        5.1.5 截锥体
        5.1.6 模型验证
        5.1.7 支护力影响因素分析
        5.1.8 开挖扰动及坍塌土体区域预测
    5.2 TBM刀盘扭矩计算
        5.2.1 刀盘扭矩主控因素
        5.2.2 扭矩计算模型及卡机判据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工程应用
    6.1 工程事故灾害
        6.1.1 工程概况
        6.1.2 刀盘卡机致灾过程
        6.1.3 刀盘卡机理论判识及致灾原因分析
    6.2 断层破碎带刀盘卡机脱困注浆治理
        6.2.1 断层破碎带刀盘卡机治理难点
        6.2.2 断层带松动塌落界限
        6.2.3 断层破碎带刀盘卡机注浆加固治理原则
        6.2.4 注浆加固治理方案
        6.2.5 注浆加固材料及参数控制
    6.3 断层破碎带注浆加固工艺
        6.3.1 前进式分段注浆工艺
        6.3.2 深部定域控制注浆工艺
    6.4 施工过程及效果
        6.4.1 注浆加固施工过程
        6.4.2 注浆过程效果检验
        6.4.3 注浆加固效果检验
        6.4.4 TBM脱困掘进效果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博士期间获得/申请的专利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高速钢激光淬火晶粒细化及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激光表面处理技术发展与应用
        1.1.1 激光表面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1.1.2 激光表处理技术的主要应用
    1.2 激光表面淬火技术简介
        1.2.1 激光表面淬火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1.2.2 激光表面淬火技术的机理及应用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1 选题背景
        1.4.2 课题的研究对象、目的与意义
        1.4.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章节安排
第2章 激光淬火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2.1 引言
    2.2 传热学基础理论
        2.2.1 激光淬火传热基本方程
        2.2.2 激光淬火过程中的热传导
        2.2.3 激光淬火过程中的热对流
        2.2.4 激光淬火过程中的热辐射
    2.3 激光淬火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
        2.3.1 有限差分法
        2.3.2 有限单元法
    2.4 激光热源模型
        2.4.1 高斯面热源模型
        2.4.2 双椭球体热源模型
    2.5 激光能量密度分布
        2.5.1 高斯分布
        2.5.2 均匀分布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激光点热源对温度场及应力场影响
    3.1 引言
    3.2 均匀分布点热源模型建立
        3.2.1 激光淬火温度场热力学模型
        3.2.2 激光热源
    3.3 有限元模型建立
    3.4 温度场结果分析
        3.4.1 激光功率对温度场影响
        3.4.2 冷却方式对温度场结果的影响
    3.5 应力场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激光点热源对晶粒细化效果的影响
    4.1 微观组织演化
    4.2 不同冷却方式对晶粒细化效果的影响
        4.2.1 空冷对晶粒细化效果的影响
        4.2.2 水冷对晶粒细化效果的影响
    4.3 激光功率对硬化层深度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激光淬火工艺优化数值模拟研究
    5.1 激光热源模型选取
    5.2 模型的建立
        5.2.1 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5.2.2 材料热物理及力学参数
        5.2.3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5.3 加工参数对温度场结果的影响
        5.3.1 激光功率对温度场分布的影响
        5.3.2 光斑尺寸对温度场的影响
        5.3.3 扫描速度对温度场分布的影响
        5.3.4 同一路径上不同时刻温度变化曲线
    5.4 应力场结果分析
        5.4.1 功率对硬化层深度的影响
        5.4.2 激光功率对残余应力的影响
        5.4.3 激光光斑半径对残余应力的影响
        5.4.4 激光扫描速度对残余应力的影响
        5.4.5 激光加工参数对残余应力的影响对比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3)隧道开挖卸荷作用下岩体破坏突水近场动力学模拟分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选题依据与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隧道突水突变机理
        1.2.2 突水灾变演化过程模拟方法
        1.2.3 近场动力学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1.2.4 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
    1.3 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基于矩阵运算的裂隙岩体三维近场动力学模拟
    2.1 近场动力学基本理论
        2.1.1 连续-非连续模拟的非局部作用思想
        2.1.2 常规态型近场动力学模型
        2.1.3 动态/静态问题数值求解方法
    2.2 节理裂隙岩体强度折减本构模型
        2.2.1 基于强度折减理论的岩体本构模型
        2.2.2 岩体本构模型参数确定方法
    2.3 非均质岩体材料压缩破坏模拟
        2.3.1 岩体材料非均质特性表征
        2.3.2 岩体材料压缩破坏模拟
    2.4 基于矩阵运算的高效求解策略
        2.4.1 近场动力学矩阵运算基本原理
        2.4.2 近场动力学矩阵运算程序开发
        2.4.3 近场动力学矩阵运算效率分析
    2.5 岩体破坏三维模拟算例验证
        2.5.1 完整岩体破坏过程模拟
        2.5.2 节理岩体破坏过程模拟
        2.5.3 裂隙岩体破坏过程模拟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裂隙岩体应力-渗流耦合近场动力学模拟
    3.1 地下水渗流近场动力学模型
        3.1.1 等效连续介质渗流模型
        3.1.2 离散裂隙网络渗流模型
        3.1.3 孔隙-裂隙双重介质渗流模型
    3.2 裂隙岩体流-固耦合模拟方法
        3.2.1 物质点双重覆盖理论模型
        3.2.2 流-固耦合矩阵运算与程序开发
    3.3 应力状态对水力裂隙扩展路径的影响规律
        3.3.1 应力状态对水力裂隙的影响机制
        3.3.2 水力裂隙扩展路径模拟结果分析
    3.4 天然裂隙对水力裂隙扩展路径的影响规律
        3.4.1 天然裂隙与水力裂隙相互作用关系
        3.4.2 水力裂隙扩展路径模拟结果分析
    3.5 岩体裂隙网络水力压裂过程损伤破坏规律
        3.5.1 裂隙网络对水力裂隙的影响机制
        3.5.2 裂隙网络岩体水力压裂模拟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隧道开挖卸荷效应近场动力学模拟
    4.1 卸荷效应模拟的物质点休眠法
        4.1.1 物质点休眠法基本思想
        4.1.2 开挖卸荷模拟程序设计
    4.2 隧道开挖损伤区模拟分析
        4.2.1 隧道开挖损伤区形成机制
        4.2.2 隧道开挖损伤区演化过程
        4.2.3 隧道开挖围岩位移场变化规律
    4.3 渗流卸荷近场动力学模拟
        4.3.1 孔隙介质渗流卸荷模拟
        4.3.2 裂隙介质渗流卸荷模拟
        4.3.3 双重介质渗流卸荷模拟
    4.4 卸荷作用下应力-渗流耦合近场动力学模拟
        4.4.1 卸荷作用下应力-渗流近场动力学模拟方法
        4.4.2 卸荷作用下应力-渗流耦合模拟程序设计
    4.5 隧道开挖损伤区应力-渗流耦合模拟
        4.5.1 渗流对隧道开挖损伤区的影响机制
        4.5.2 渗透压力对隧道开挖损伤的影响规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隧道隔水岩体渐进破坏突水灾变过程模拟
    5.1 歇马隧道突水灾害概述
        5.1.1 依托工程概况
        5.1.2 工程现场突水情况
    5.2 隧道岩体破坏突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
        5.2.1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概述
        5.2.2 隔水岩体渐进破坏突水过程
    5.3 隧道岩体破坏突水近场动力学模型
        5.3.1 隧道施工过程三维模型
        5.3.2 监测断面布置情况
    5.4 隧道岩体破坏突水模拟结果分析
        5.4.1 围岩损伤状态分析
        5.4.2 围岩渗流场分析
        5.4.3 围岩位移场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隧道隔水岩体渐进破坏突水影响因素分析
    6.1 岩溶隧道突水影响因素与模型设计
        6.1.1 岩溶隧道突水影响因素
        6.1.2 岩溶隧道突水模拟工况设计
    6.2 岩溶隧道突水灾变过程工程尺度模拟
        6.2.1 工程尺度模拟三维数值模型
        6.2.2 隔水岩体渐进破坏突水过程分析
    6.3 岩溶隧道突水影响因素分析
        6.3.1 溶洞发育规模
        6.3.2 溶洞水压力
        6.3.3 围岩弹性模量
        6.3.4 围岩抗拉强度
        6.3.5 隧道埋深
        6.3.6 溶洞位置
    6.4 基于数值模拟结果的隧道突水防控措施分析
        6.4.1 最小安全厚度计算结果分析
        6.4.2 岩溶隧道突水防控措施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近场动力学岩土工程数值仿真软件及应用
    7.1 数值仿真软件研发
        7.1.1 软件功能设计
        7.1.2 软件架构设计
        7.1.3 软件运行环境
    7.2 数值仿真软件介绍
        7.2.1 用户界面介绍
        7.2.2 使用方法介绍
    7.3 应用实例分析
        7.3.1 模型概况
        7.3.2 模拟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博士期间申请的专利
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相场法研究弹性场及微量元素调控Fe-Cu-Mn-Ni-Al合金富Cu相析出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合金钢中纳米富Cu相析出行为的研究
        1.2.1 纳米富Cu相结构转变研究
        1.2.2 合金元素的调控作用及成分分布特征
    1.3 相场方法发展及在多元合金中的应用
        1.3.1 相场方法的发展
        1.3.2 相场法与相图热力学计算的结合
        1.3.3 相场法与其它模拟技术的结合
        1.3.4 相场法与机器学习技术的结合
        1.3.5 相场法对纳米富Cu相的研究进展
    1.4 弹性应变能调控相变组织研究进展
        1.4.1 固溶体内弹性应变能
        1.4.2 弹性应变能对沉淀过程的影响
        1.4.3 耦合弹性应变能的相场研究
    1.5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含弹性场的相场动力学模型
    2.1 引言
    2.2 相场模型概述
        2.2.1 朗道相变理论
        2.2.2 金兹堡-朗道理论
        2.2.3 扩散界面模型
    2.3 五元相场模型建立
        2.3.1 相场动力学方程
        2.3.2 化学自由能泛函
        2.3.3 弹性应变能耦合
    2.4 数值求解及可视化分析
    2.5 程序设计及开发环境
第3章 弹性场调控失稳区纳米富Cu相分离
    3.1 引言
    3.2 互溶间隙及失稳线确定
    3.3 无弹性作用下纳米富Cu相组织形貌演化
    3.4 内弹性畸变下纳米富Cu相组织形貌演化
    3.5 外应变调控纳米富Cu相析出
    3.6 纳米富Cu相分离的三维相场模拟
    3.7 总结
第4章 弹性场调控亚稳区纳米富Cu相沉淀
    4.1 引言
    4.2 无弹性作用下纳米富Cu相沉淀过程
    4.3 内弹性畸变作用下纳米富Cu相沉淀过程
    4.4 外应变调控纳米富Cu相沉淀
    4.5 纳米富Cu相沉淀的三维相场模拟
    4.6 总结
第5章 弹性应变下各合金元素的调控作用
    5.1 引言
    5.2 Mn元素对相分离过程的调控
        5.2.1 微观组织形貌
        5.2.2 体积分数及数量密度
        5.2.3 平均颗粒尺寸
        5.2.4 元素分布特征
    5.3 Ni/Al元素对相分离过程的调控
        5.3.1 微观组织形貌
        5.3.2 体积分数与数量密度
        5.3.3 富Cu相粗化动力学分析
        5.3.4 成分分布及粗化机制分析
    5.4 总结
第6章 温度及弹性场调控纳米富Cu相α→γ结构转变
    6.1 引言
    6.2 热力学分析
    6.3 单颗粒稳定性分析
    6.4 温度场对富Cu相结构转变的影响
    6.5 弹性场对富Cu相结构转变的影响
    6.6 总结
第7章 结论和创新点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附录 Fe-Cu-Mn-Ni-Al合金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
    A1 动力学参数
    A2 热力学参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热处理对钛合金耐压球壳焊接残余应力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典型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研究
        1.2.2 热处理工艺方法研究
        1.2.3 热处理对典型焊接接头残余应力影响研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焊接与热处理数值模拟理论
    2.1 焊接过程相关理论
        2.1.1 焊接数值模拟分析方法
        2.1.2 焊接数值模拟的特点
        2.1.3 焊接过程数值模拟分析模型的简化
        2.1.4 生死单元技术
        2.1.5 焊接热源的确定
    2.2 温度场有限元分析基础理论
        2.2.1 传热基本定律
        2.2.2 温度场的微分方程及边界条件
        2.2.3 温度场有限元求解
    2.3 应力场有限元分析基础理论
        2.3.1 应力应变场分析简化假定
        2.3.2 应力应变计算准则
        2.3.3 应力应变关系
        2.3.4 应力场求解有限元方程
    2.4 焊后热处理相关理论
        2.4.1 材料蠕变行为的描述
        2.4.2 应力松弛现象
        2.4.3 热处理过程蠕变模型的选择
        2.4.4 基于Norton理论的热处理过程消除残余应力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强度材料焊接平板残余应力研究
    3.1 某高强度钢对接焊平板残余应力研究
        3.1.1 研究对象及其尺寸
        3.1.2 材料参数及其有限元模型
        3.1.3 焊接数值模拟方法
        3.1.4 焊接温度场数值模拟
        3.1.5 焊接残余应力场数值模拟
        3.1.6 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3.2 Ti80对接焊平板残余应力研究
        3.2.1 研究对象及其尺寸
        3.2.2 材料属性
        3.2.3 有限元模型与焊接工艺参数
        3.2.4 焊接温度场数值模拟结果
        3.2.5 焊接残余应力场数值模拟
        3.2.6 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热处理对高强钢材料对接焊平板残余应力影响研究
    4.1 热处理对TC4对接焊平板残余应力影响研究
        4.1.1 TC4对接焊平板残余应力数值模拟研究
        4.1.2 热处理后TC4对接焊平板残余应力数值模拟研究
        4.1.3 TC4对接焊平板残余应力热处理前后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研究
    4.2 热处理对某高强度钢对接焊平板残余应力影响研究
        4.2.1 热处理有限元模型及热处理工艺选取
        4.2.2 热处理过程对某高强度钢对接焊平板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
        4.2.3 热处理前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4.3 热处理对Ti80对接焊平板残余应力影响研究
        4.3.1 热处理有限元模型以及热处理工艺选取
        4.3.2 蠕变对焊后残余应力消除的影响
        4.3.3 不同热处理工艺方案对 Ti80 对接焊平板残余应力影响研究
        4.3.4 不同热处理工艺参数对Ti80对接焊平板残余应力消除的影响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热处理对Ti80耐压球壳赤道焊缝残余应力影响研究
    5.1 Ti80耐压球壳赤道焊缝残余应力数值模拟研究
        5.1.1 研究对象及其尺寸
        5.1.2 有限元模型及焊接工艺参数
        5.1.3 焊接残余应力数值模拟
    5.2 热处理对Ti80耐压球壳赤道焊缝残余应力影响研究
        5.2.1 热处理有限元模型及热处理工艺方案的选择
        5.2.2 热处理过程对Ti80耐压球壳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
    5.3 不同热处理工艺参数对Ti80耐压球壳赤道焊缝残余应力消除的影响研究
        5.3.1 热处理保温温度对焊后残余应力消除的影响研究
        5.3.2 热处理保温时间对焊后残余应力消除的影响研究
        5.3.3 热处理升温速率对焊后残余应力消除的影响研究
        5.3.4 热处理冷却速率对焊后残余应力消除的影响研究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1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相关结论
    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详细摘要

(6)1060铝合金激光焊焊缝晶粒生长及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激光焊的发展及其数值模拟
        1.2.1 激光焊的分类及特点
        1.2.2 铝合金激光焊接的研究现状
        1.2.3 激光焊接热源模型的研究进展
    1.3 焊缝晶粒生长模拟的研究与进展
        1.3.1 CA法的内容及研究进展
        1.3.2 PF法的内容及研究进展
        1.3.3 MC法的内容及研究进展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方法及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及设备
        2.2.1 激光焊焊接试验
        2.2.2 EBSD分析试验
        2.2.3 拉伸试验
        2.2.4 弯曲试验
    2.3 组合热源模型理论基础
        2.3.1 高斯表面热源模型
        2.3.2 双椭球体热源模型
        2.3.3 锥体热源模型
    2.4 MC法晶粒长大模拟理论基础
        2.4.1 定义初始晶粒结构
        2.4.2 晶界迁移过程算法
        2.4.3 晶粒生长概率
    本章小节
第三章 焊接热场模拟与结果分析
    3.1 焊接热场宏观模拟计算流程
    3.2 ABAQUS CAE模拟过程
        3.2.1 温度相关性能参数设定
        3.2.2 分析步设定
        3.2.3 载荷—边界及接触设定
        3.2.4 网格划分
    3.3 焊接热源模型的建立
        3.3.1 组合热源的选择
        3.3.2 组合热源模型编写与校核
    3.4 宏观模拟结果
        3.4.1 温度场及熔池边界形态分析
        3.4.2 热流密度场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焊缝晶粒长大的结果与分析
    4.1 MC模拟时间步长与真实时间的换算
        4.1.1 换算理论公式的推导
        4.1.2 温度与时间变化数据的获取
        4.1.3 换算系数运算过程及结果
    4.2 细观晶粒生长模拟过程
        4.2.1 MC法模拟流程
        4.2.2 修正的Potts模型参数设定
        4.2.3 细观模拟假设条件
    4.3 晶粒生长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焊缝晶粒织构特性及力学性能分析
    5.1 EBSD测试结果分析
        5.1.1 晶界角度分布结果
        5.1.2 织构变化结果
        5.1.3 柱状晶生长取向分析
    5.2 力学性能结果讨论
        5.2.1 弯曲试验结果
        5.2.2 拉伸试验结果
    本章小节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
致谢

(7)油页岩油母质分子结构及其热解反应过程的分子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能源现状
        1.1.2 油页岩资源
        1.1.3 油页岩利用现状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油母质的理化结构特性
        1.3.2 油母质热解机理的动力学研究
        1.3.3 油母质分子结构的研究
        1.3.4 油母质分子结构搭建的实验手段
        1.3.5 油母质分子模型和实验分析研究
        1.3.6 油母质热解反应过程中的分子模拟研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方法与分子模拟理论基础
    2.1 引言
    2.2 样品的选取与制备
        2.2.1 油页岩原矿制备与燃料特性
        2.2.2 油母质样品制备
        2.2.3 热解油样品制备
    2.3 实验方法与仪器
        2.3.1 快速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检测
        2.3.2 固体核磁共振波谱检测
        2.3.3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检测
        2.3.4 X射线衍射检测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检测
        2.3.6 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检测
        2.3.7 气相色谱-硫化学发光检测
    2.4 分子模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选取
        2.4.1 量子化学模拟
        2.4.2 分子动力学模拟
        2.4.3 蒙特卡洛模拟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油母质分子结构特性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3.1 引言
    3.2 油母质热解的产物分布与特征分析
        3.2.1 碳氢化合物分布特征
        3.2.2 正构烷烃特征参数
        3.2.3 环烃和芳烃族化合物分布特征
    3.3 油母质碳分子骨架
        3.3.1 碳骨架结构分析
        3.3.2 有机碳结构参数的计算与分析
    3.4 特征官能团分析
    3.5 氧、氮、硫赋存形态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油母质分子结构模型的搭建与理论研究
    4.1 引言
    4.2 油母质分子结构的搭建
        4.2.1 分子模型搭建流程
        4.2.2 分子模型的网格设计
    4.3 油母质分子结构的优化
        4.3.1 计算方法与模拟细节
        4.3.2 模拟结果与分析
    4.4 分子结构模型的验证与评价
        4.4.1 能量分析与评价
        4.4.2 密度评价
        4.4.3 化学键浓度计算与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油母质化学结构与热解演化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计算方法与模拟细节
    5.3 油母质分子结构特性
        5.3.1 化学键键长分布
        5.3.2 径向分布函数分析
    5.4 油母质分子电子特性
        5.4.1 布居数分析
        5.4.2 碳骨架电子密度分布
        5.4.3 杂原子电子密度分布
        5.4.4 分子轨道特性分析
    5.5 油母质热解演化机理
        5.5.1 Mayer键级分析
        5.5.2 分子结构模型的热解预测
    5.6 油母质分子结构和空间特性
        5.6.1 计算方法和细节
        5.6.2 油母质微观物理模型
        5.6.3 油母质分子的空间特性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含硫模型结构在热解过程中的反应机理研究
    6.1 引言
    6.2 GC-FID/SCD实验分析
    6.3 含硫模型选取
    6.4 计算方法与模拟细节
    6.5 含硫化合物的热解机理
        6.5.1 硫醇化合物的热解反应路径
        6.5.2 噻吩化合物的热解反应路径
        6.5.3 硫醚和亚砜化合物的热解反应机理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基于小冲杆试验的复合板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2 试验材料及方法
    2.1 引言
    2.2 焊接工艺
    2.3 试验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试验及模拟理论基础
    3.1 引言
    3.2 小冲杆试验理论基础
    3.3 显微硬度测试基本原理
    3.4 有限元法与ABAQUS有限元软件
    3.5 焊接温度场分析基本理论
    3.6 焊接应力场分析基本理论
    3.7 EBSD电子背散射衍射基本理论
    3.8 本章小结
4 复合板的小冲杆力学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载荷与位移曲线研究
    4.3 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研究
    4.4 材料显微硬度测试与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焊接模型改进与残余应力模拟
    5.1 引言
    5.2 复合板优化模型的创建
    5.3 焊接温度场的模拟与分析
    5.4 焊接应力场的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焊接接头微观组织的研究与分析
    6.1 引言
    6.2 焊接接头金相组织分析
    6.3 基于EDS的焊缝显微组织分析
    6.4 基于EBSD的焊接接头晶粒机机理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基于涡粘系数运输方程的亚格子模式建模及其在湍流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湍流
        1.1.1 湍流的数学描述:Navier-Stokes方程
        1.1.2 湍流的物理描述
        1.1.3 湍流的数值模拟
    1.2 大涡模拟的应用简介
    1.3 亚格子模式建模研究的历史发展及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大涡模拟的理论
    2.1 滤波操作
    2.2 大涡模拟本构方程
    2.3 若干亚格子模式建模
        2.3.1 Smagorinsky模型(SM)
        2.3.2 动态Smagorinsky模型(DSM)
        2.3.3 局部动态模型
        2.3.4 拉格朗日动态模型
        2.3.5 亚格子动能传递方程模型(TKM)
        2.3.6 动态亚格子动能传递方程模型(OVM)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模型的数学推导及理论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特征长度的梯度对亚格子涡粘系数的影响
    3.3 亚格子涡粘系数运输方程模型(TEM)
    3.4 亚格子涡粘系数运输方程模型的几个延伸讨论
        3.4.1 亚格子涡粘系数运输方程模型的两个简化版本
        3.4.2 亚格子涡粘系数运输方程模型的动参数版本
        3.4.3 基于新型特征长度模型的亚格子涡粘系数运输方程模型
    3.5 本章小节
第4章 充分发展的平面槽道湍流的大涡模拟
    4.1 充分发展的平面槽道湍流先验测试
        4.1.1 DNS数据库
        4.1.2 计算结果分析与讨论
    4.2 充分发展的平面槽道湍流后验测试
        4.2.1 数值实现简介
        4.2.2 计算结果分析与讨论
    4.3 流向非均匀网格下的后验测试
        4.3.1 数值实现简介
        4.3.2 计算结果分析与讨论
    4.4 本章小节
第5章 平面扩压器流动的大涡模拟
    5.1 研究背景
    5.2 理论补充
    5.3 数值实现方法
    5.4 网格无关性研究
    5.5 亚格子模型性能研究
    5.6 验证新型亚格子模型有效性
        5.6.1 湍流统计特征验证
        5.6.2 湍流瞬时结构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NACA0012 翼型绕流大涡模拟及其气动声学研究
    6.1 研究背景
    6.2 一般曲线坐标系下考虑弱可压缩性的大涡模拟理论
    6.3 数值实现方法
    6.4 NACA0012 翼型周围流场的结果与分析
        6.4.1 网格无关性验证
        6.4.2 翼型表面压力分布
        6.4.3 翼型前缘附近的分离区域和涡旋结构
        6.4.4 亚格子动能的非平衡性特征
        6.4.5 攻角变化对流场的影响
    6.5 一般曲线坐标系下考虑弱压缩效应的气动声学模型
    6.6 NACA0012 翼型周围气动声场的结果与分析
        6.6.1 翼型周围声源的分布和远场声压级的比较
        6.6.2 马赫数对气动声场的影响
    6.7 翼型后缘锯齿的降噪机理研究
        6.7.1 后缘锯齿的几何形状和数值计算设置
        6.7.2 后缘锯齿对流场的影响
        6.7.3 后缘锯齿对气动声场的影响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本文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10)连续相场法研究磁性能诱发FeCuMn合金沉淀微结构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S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连续相场技术发展过程和现状
        1.2.1 模型的起源
        1.2.2 模型的建立
        1.2.3 模型的发展和现状
    1.3 合金沉淀相变连续相场法研究进展
        1.3.1 沉淀机制和过程
        1.3.2 晶粒长大
        1.3.3 再结晶
        1.3.4 磁性转变
        1.3.5 马氏体相变
        1.3.6 各类缺陷
    1.4 Fe-Cu合金系中富Cu析出相的研究现状
        1.4.1 实验研究
        1.4.2 计算模拟研究
    1.5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相场法控制方程
    2.1 自由能函数
        2.1.1 化学自由能
        2.1.2 内磁能
        2.1.3 弹性应变能
    2.2 动力学方程
    2.3 方程数值求解方法
    2.4 计算条件及模型参数确定
第3章 磁性能调控的Fe-Cu-Mn合金析出过程
    3.1 引言
    3.2 忽略内磁能作用时Fe-Cu-Mn合金的析出相的演化
        3.2.1 调控析出相的成分演化
        3.2.2 调控析出相的结构转变
    3.3 内磁能作用下的Fe-Cu-Mn合金的析出相演化
        3.3.1 调控析出相的成分演化
        3.3.2 调控析出相的结构转变
    3.4 内磁能对富Cu相沉淀动力学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磁性能调控成分及应变对Fe-Cu-Mn合金析出机制的影响
    4.1 引言
    4.2 Mn含量对富Cu析出相成分
        4.2.1 Mn含量对富Cu相的成分演化
        4.2.2 富Cu相的晶体结构随Mn含量的变化
        4.2.3 Mn成分变化对富Cu相沉淀动力学的影响
    4.3 应变对富Cu析出相的影响
        4.3.1 应变对富Cu相形貌的影响
        4.3.2 应变对富Cu相晶体结构的影响
        4.3.3 应变对富Cu相沉淀动力学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时效组织演化的计算机模拟理论与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TBM穿越破碎带刀盘卡机机理与工程应用[D]. 朱光轩. 山东大学, 2021
  • [2]高速钢激光淬火晶粒细化及参数优化研究[D]. 刘丹峰. 燕山大学, 2021(01)
  • [3]隧道开挖卸荷作用下岩体破坏突水近场动力学模拟分析方法[D]. 高成路. 山东大学, 2021(11)
  • [4]相场法研究弹性场及微量元素调控Fe-Cu-Mn-Ni-Al合金富Cu相析出过程[D]. 孙远洋. 中北大学, 2020(03)
  • [5]热处理对钛合金耐压球壳焊接残余应力影响研究[D]. 沙宇程.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3)
  • [6]1060铝合金激光焊焊缝晶粒生长及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D]. 高启涵.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5)
  • [7]油页岩油母质分子结构及其热解反应过程的分子模拟[D]. 潘朔. 东北电力大学, 2020(01)
  • [8]基于小冲杆试验的复合板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D]. 杨熠成.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9]基于涡粘系数运输方程的亚格子模式建模及其在湍流中的应用[D]. 汤辉. 吉林大学, 2020(08)
  • [10]连续相场法研究磁性能诱发FeCuMn合金沉淀微结构演化[D]. 赵宝军. 中北大学, 2020(09)

标签:;  ;  ;  ;  ;  

老化组织演化的计算机模拟理论与模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