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流动人口调查

玉溪市流动人口调查

一、玉溪市外来人口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谨伊[1](2021)在《玉溪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

李金泽[2](2021)在《滇南汉语方言撮口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结合实地调查和文献材料,对滇南地区汉语方言中的撮口呼现象进行研究,包括滇南汉语方言撮口呼的共时存在状态和历时演变,以及分析滇南汉语方言的互相影响。全文分为五章。首先绪论主要分析了选题缘由和研究价值,对前人研究结果略作回顾,并介绍研究方法和材料来源。第一章首先总结分析过去的语言材料与研究,结合实际调查状况,确定了上声读中平调是滇南方言的核心特征这一标准,以确定滇南方言的范围。在此基础上,对使用滇南方言的地区的地理和历史状况做了梳理。第二章先依据调查结果,将滇南方言现存的撮口呼分布状况在地图上表示出来,并记录了石屏、红河、河口、绿春、个旧和建水这六个滇南县市现在的撮口呼,并将其与普通话及中古音对比。接下来以同样的对比方式比较了不存在撮口呼的地区,展现出这些地区将普通话的撮口呼并入齐齿呼的特征。第三章讨论滇南方言撮口呼的历时演变。把滇南方言现存的撮口呼分为不同的状况,先结合历史材料以及滇南方言入声字的情况,分析了石屏地区的撮口呼是由合口三等字的iu韵头发展而来;再比较建水、蒙自和石屏在1940年和现在语音状况,总结了滇南地区存在的ts+u-和t(?)+y-互相变化的现象。最后以绿春、个旧和红河等地分析了受到普通话影响产生的撮口呼和受到周边方言影响产生的撮口呼。第四章探究滇南方言撮口呼的几个问题,先概括介绍云南其他地区的撮口呼,与滇南方言撮口呼比较后发现互相之间不存在关联。接下来分析了滇南方言撮口呼产生的原因,以及与行政区划之间的关系。全文结合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记录了滇南汉语方言的撮口呼的情况,并分析成因,结合滇南地理历史状况,可供语言学相关现象研究和滇南研究一定参考。

林昱辰[3](2021)在《“三生空间”视角下云南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耦合协调与时空演变分析》文中指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是随着城市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发生变化的一种城市发展状况的体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加快县城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市政公用、产业配套等设施提级扩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云南省作为我国边疆省份,城乡之间发展差距较大,因此对云南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研究是推动云南省新型城镇化的有力支撑。根据“十九大”报告中“新时期我们要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要求,本文将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简称“三生空间”)与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相融合,从城市生产空间承载能力、生活空间承载能力、生态空间承载能力三方面出发,研究云南省16个政府所在地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本文运用熵值法、综合指数法、耦合协调模型、障碍度模型、克里金插值法、等多种计量模型对云南省16个政府所在地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城市“三生空间”承载能力发展现状和城市“三生空间”承载能力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时间、空间两种尺度的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发展水平的分析可知:从地理分区来看,云南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滇中地区、滇东南地区、滇西南地区、滇西地区、滇东北地区、滇西北地区。从城市来看,昆明市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水平最高,平均值大于0.60,昭通市、泸水市、香格里拉市的数值在0.30-0.40之间,个别年份数值甚至低于0.30,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处于最低水平,其他12座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发展水平基本相同,全部集中在0.40-0.50之间。(2)通过对城市生产空间承载能力发展水平的分析可知:从地理分区来看,云南省城市生产空间承载能力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滇中地区、滇东南地区、滇西地区、滇东北地区、滇西北地区、滇西南地区。从城市来看,玉溪市、昆明市的城市生产空间承载能力发展水平最高,景洪市、香格里拉市、楚雄市紧随其后,昭通市城市生产空间承载能力水平处于最低水平,其余10个城市则处于一般水平。(3)通过对城市生活空间承载能力发展水平的分析可知:从地理分区来看,云南省城市生活空间承载能力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滇中地区、滇东北地区、滇东南地区、滇西地区、滇西南地区、滇西北地区。从城市来看,城市生活空间承载能力最高的城市为昆明市,泸水市、香格里拉市生活空间承载力处于最低水平。(4)通过对城市生态空间承载能力发展水平的分析可知:从地理分区来看,云南省城市生态空间承载能力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滇西南地区、滇西地区、滇东南地区、滇西北地区、滇东北地区、滇中地区。从城市来看,普洱市生态空间承载能力最高,昆明市、玉溪市处于生态空间承载能力最低水平。(5)通过对城市“三生空间”承载能力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分析可知:(1)生产-生活-生态视角:云南省16个城市“三生空间”耦合协调水平在时间上总体呈增长态势并向协调方向发展,在空间上呈现以昆明为中心向四周递减的空间格局。(2)生产-生活视角:云南省16个城市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承载能力耦合协调水平在时间上总体呈波动趋势,除昭通市外,各城市耦合协调水平呈不同幅度增长,但城市间耦合协调水平绝对差距在扩大。(3)生产-生态视角:云南省16个城市生产空间与生态空间承载能力耦合协调水平在时间上总体呈下降趋势,除景洪市外,其余城市耦合协调水平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城市间耦合协调水平绝对差距在扩大。(4)生活-生态视角:云南省16个城市生活空间与生态空间承载能力耦合协调水平在时间上总体呈上升趋势,除昭通市外,各城市耦合协调水平呈不同幅度增长,城市间耦合协调水平绝对差距在缩小。(6)通过对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障碍度的分析可知:在障碍度模型的系统层分析中,除昆明市的主要障碍因子为生态空间承载能力、蒙自市的主要障碍因子为生产空间承载能力以外,其余14个城市的主要障碍因子均为生活空间承载能力。在指标层的计算分析中得出,土地资源、人均工业产值、人口规模、服务业占GDP比重、公共设施用地比重等5个指标对云南省各城市的影响最大,范围最广,是制约云南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的重要障碍因素。

吴成业[4](2021)在《旅游歌曲中的区域意象建构 ——以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旅游歌曲影响的不断扩大,学术界已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歌曲的创作、作用与功能以及对旅游地的形象塑造与传播等方面,对旅游歌曲本身的文本内容分析以及对具体区域的意象建构分析的研究虽有涉及,但还未进行过多探讨。而旅游歌曲能否真正发挥其效果,其歌词文本中所建构的区域意象发挥了重要作用。云南作为中国旅游歌曲较为丰富和运用旅游歌曲推动区域旅游发展较为成功的地区之一,对其旅游歌曲的专门研究却很少。故文章选择云南旅游歌曲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中建构的区域意象进行探讨,以期丰富旅游歌曲在研究内容和研究区域上的多样性。文章以“QQ音乐”“网易云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目前中国最常用的四大互联网音乐平台为主,以抖音短视频、新浪微博、百度搜索引擎等其他互联网媒体为辅,结合网友评论与推荐选取235首云南旅游歌曲作为研究样本。基于符号学理论、文化表征理论、意象理论、地理想象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可视化法、空间分析法、田野调查法等方法技术提取歌曲样本中运用较多的意象符号,在此基础上对云南旅游歌曲中区域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的建构进行分析,并对云南各市(州)的区域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的差异性展开相关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云南旅游歌曲样本中运用较多的自然意象符号主要集中在云南的“地形地貌”“水文”“生物”以及“田园风光”等方面,并通过对这些自然意象符号的组合与运用建构了“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江湖广布的水乡泽国”“物种丰富的动植物王国”“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的云南区域自然意象。(2)云南旅游歌曲样本中运用较多的人文意象符号主要集中在云南的“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故乡”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并通过对这些人文意象符号的组合与运用建构了“海纳百川的多民族聚居区”“多样化的少数民族形象”“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文化”“心灵与现实的双重‘故乡’”“社会全面发展的彩云之南”的云南区域人文意象。(3)受所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历史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云南各市(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这也直接体现在各市(州)旅游歌曲样本中区域意象符号的选取和区域意象的建构上。(4)在自然意象建构的差异性方面,丽江市、大理州、迪庆州、保山市、玉溪市、昭通市、怒江州主要以“山水”意象建构为主;普洱市、临沧市、曲靖市、楚雄州主要以“生物”意象建构为主;红河州、德宏州、文山州主要以“田园风光”意象建构为主;昆明市、西双版纳州主要以“气候”意象建构为主。(5)在人文意象建构的差异性方面,迪庆州、临沧市、红河州、昭通市、西双版纳州、德宏州、文山州、楚雄州、怒江州主要以“少数民族风情”意象建构为主;普洱市、保山市、玉溪市、曲靖市主要以“历史与文化”意象建构为主;丽江市主要以“爱情”意象建构为主;大理州主要以“心灵治愈”意象建构为主;昆明市主要以“社会发展”意象建构为主。

王迪[5](2021)在《云南省人口数据分析及其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人口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其活动与城镇经济、交通、环境、医疗、教育等密切相关。在空间规划机构改革、指导思想、编制审批体系、法规政策体系以及实施监管体系调整等新形势与新要求下,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以人为本、增存并重的高质量全面可持续发展。因此,优化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方法之一即构建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与应用体系。结合人群活动研究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GIS、城市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与时间地理学等理论基础。运用高低聚类、标准差椭圆、热点分析、皮尔森相关系数以及预测模型等方法,通过对云南省人口统计年鉴及人口密度变化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省内16州市人口自2000至2019年这20年间各州市人口增长变化趋势;根据手机信令数据,发现人口时空分布特征规律;并根据往年基础人口数据对将来人口数量及人口结构增长趋势进行预测。同时结合人口数据对云南省土地利用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情况以及功能区内人口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为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提供支撑。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省人口增速较快,已基本实现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过渡性转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青少年人口总体呈下降趋势,劳动人口比例整体呈增长的趋势,老年人口占比越来越大。各州市人口数量整体呈平稳上升趋势;人口密度较高地区分布在中部及东部州市,人口聚集度整体较低。(2)人群数量在一天中的变化整体呈现出明显波峰与波谷的改变;同一州市内的日人口流动变化相对稳定,人口越集中的州市白天和夜晚人口数量变化越明显。人口区域聚集度较明显的地区处于滇中地区,在滇西北、滇东北以及滇西等地人口聚集度极低,且人口聚集程度越高的城市其经济发展也相对靠前;通过对各州市热点分析发现云南省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空间分布不均衡,经济聚集度较高,但人口居住较为分散,越来越多的人口聚集于坝区的大中城市。(3)预测至2023年云南省人口将会超过5000万,至2032年将会超过5500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缓慢增长趋势,至2035年呈现出逐渐平缓并于2035年呈现出稍有下降的趋势;通过对男性人口预测,并计算于2026年女性人口将会超2500万,并有望在2028年左右与男性人口持平并超越男性人口数量;老年人和青壮年人口增加数量相近,少年人口在减少;至2035年云南省人口整体呈现模型为成长型;老年人口抚养比呈现增长趋势,反映出人口老龄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城镇人口数量呈现出较稳定的上升趋势,预测2020年城镇人口比重将会超过50%,并于2028年超过60%。(4)根据皮尔森相关系数检验16州市各影响因子与建成区变化间的相关性,发现在所有影响因素中人口密度对建成区面积影响最为显着。根据人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城市所在气候分区以及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对各城市人均建设用地规模进行综合确定,制定并实施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标准。(5)重点开发区中人群聚集度最高,逐步形成以滇中城市群为核心,滇东北城市群、滇西北城市群、滇西城市群、滇西南城市群以及滇东南城市群为重点的发展趋势。限制开发区中部分地区人口分布较为分散,对此应结合限制开发区人口发展政策对人口数量及分布进行有效调整。禁止开发区中大部分地区已不存在居民,但为保证人类对自然保护区破坏与干扰降低到最低,要进一步进行细致排查,对仍居住在此区域对居民进行引导,鼓励迁入重点开发区。

陈惟刚[6](2020)在《中国城市韧性时空演变与提升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作为21世纪的主力军,其在发展进程中持续遭受到来自自身与外界的众多不确定扰动和冲击因素,且城市化的推进引发了人口过度密集、自然资源过度利用、生态环境破坏和基础设施滞后等城市问题。随着人类对危机认识的加深,城市韧性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之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处于重要的加速阶段。但每年城市因各种自然灾害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从侧面也暴露出中国部分城市较脆弱。因此,中国城市是否具备规避和适应外来风险的韧性?鉴于此,本文首先在回顾了城市韧性理论,定量分析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之上。结合城市韧性概念和城市韧性研究框架,基于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和基础设施四个维度构建了一套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的285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对其2006-2016年的中国地级市整体和四大经济区域的城市韧性时空格局演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借助地理探测器进行影响因子的深入探测,结合两者提出路径选择。本文共由四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和相关理论综述。包括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创新点与不足(第一章),相关理论综述中包括韧性概念起源和演变、城市韧性概念和基本框架、城市韧性定量分析研究动态(第二章)。第二部分: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在结合第一部分相关理论综述研究和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动态基础之上,构建了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为中国地级市和四大经济区域城市韧性的时序演变、空间格局演变和影响因子分析提供技术支撑。第三部分:实证分析。包括中国地级市和四大经济分区的城市韧性指数时空演变(第四章)、中国地级市和四大经济分区的城市韧性指数影响因子探讨(第五章)、城市韧性路径选择(第六章)。为第四章至第六章的中国地级市和四大经济分区城市韧性时空演变和路径选择的实证分析。第四部分:研究结论和展望。对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结合本文的不足之处,对今后关于城市韧性的研究进行展望。

宋雪燕[7](2020)在《云南省臭氧污染特征与土地覆盖类型和关键环境因子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大气环境问题逐渐由单一煤烟型污染向煤烟、光化学并存的复合型污染转变,O3污染在云南省日益显着。云南省土地覆盖类型多样,植被覆盖率高,多地区光化辐射较高,O3污染的形成和催化条件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形成原因复杂。为探究O3污染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地域性成因,基于云南省16个州/市的自动监测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克里金差值、逐像元线性趋势分析、空间离散系数、时空演化树、Kolmogorov-Smirnov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线性拟合、最大增量反应活性和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等方法,以云南省近地面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为背景,对云南省O3污染的特征值、时间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分析,研究O3与土地覆盖类型及大气污染因子(PM10、PM2.5、SO2、CO、NO、NO2、NOx、VOCs)、气象因子(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速、风向和气团传输)的关系,得到以下主要结果及结论:云南省臭氧污染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与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大部分地区O3浓度峰值多出现于夏季不同,云南省O3浓度月季峰值出现在春季(3-5月),而日峰值出现时间则与我国大部分地区相似,通常出现于14:00-17:00;地域性分区特征表现为云南省O3浓度东高西低,北高南低,东北部(昭通市)O3浓度高,迪庆州的O3污染情况与其他州/市明显不同;且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O3浓度也较高。O3与土地覆盖类型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局部区域中草本和树木比例平衡的生态系统更有利于促进O3的生成和积累,而非单纯受植被盖度的影响,各土地覆盖类型下O3的平均浓度大小存在差异:农田/植被(86μg·m-3)>落叶林(83μg·m-3)>耕地(82μg·m-3)>城市和建筑(81μg·m-3)=稀树草原(81μg·m-3)>湿地(79μg·m-3)>多树草原(77μg·m-3)=混交林(77μg·m-3)>典型草原(76μg·m-3)>常绿阔叶林(75μg·m-3)>常绿针叶林(74μg·m-3)>低植被覆盖地(67μg·m-3)=灌丛(67μg·m-3)。O3与大气污染因子的关系表现为云南省O3污染的发生与高浓度的颗粒物(PM10、PM2.5)和VOCs(乙烯、丙烯等)在强光化学反应条件下受强交通源环境催化密切相关,且O3对大气污染因子的相应存在季节性差异,其中以VOCs表现最为显着,秋季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最大,为245.35,而冬季最小(82.43);O3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则表现为局地气象条件对O3的影响存在时空特异性和分段性特征,当云南省温度区间为16-24℃、气压区间为783.2-833.2hPa、相对湿度区间为40%-50%、风速区间为2-2.5m/s且风向西南-西风向时最易发生O3污染且云南省气团受东南亚和其北部四川地区影响极大,这些地区的生物质燃烧产生的O3和前体物也会随气团输送对云南省O3浓度增大造成显着影响。综上,云南省O3污染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和地域性分区特征,土地覆盖类型、颗粒物、VOCs、局地气象条件对云南省O3污染的发生均有一定贡献,但贡献较小,对云南省O3污染起关键作用的环境因子为强光化学反应条件和气团输送,且交通源对云南省O3污染的贡献比工业源更大。

周梓瑜[8](2019)在《小城镇老城区健康社区营造策略研究 ——以江城社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1993年12月,第一届健康城市和健康社区国际会议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会议指出:从工业城市到绿色城市、从生态城市到健康城市,城市不仅是追求经济增长的实体,更应是一个有生命、能呼吸、不断成长的有机体,是人类居住的理想家园。然而,二十余年来伴随人口规模急剧增加和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小城镇老城区的健康宜居性却日益恶化,小城镇老城区健康社区建设行动刻不容缓。尤其是随着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存量规划既有空间品质发展转型,健康社区的营造对于促进健康城市建设和提升小城镇老城区人居环境品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本研究以健康社区为研究命题、小城镇老城区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小城镇老城区文脉丧失、环境恶化、肌理破坏、文化暗色等现实问题,梳理健康社区的理论要素与评价标准;基于与小城镇老城片区存在的相似点,选取台湾桃米村、北京大栅栏、广州永庆坊等六个案例样本,借助案例分析法总结了值得小城镇老城区健康社区营造借鉴的经验,从社区步行生活圈、宜居度和关系网营造三个方面提出健康社区的营造策略。在健康社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玉溪市江城社区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走访、比较研究等剖析其现状环境、存在问题和社区居民生活形态与空间需求,对江城社区老城片区进行营造规划,营造过程的组织管理与实施引导进行探讨,力求营造宜居宜业、新旧共生共荣、邻里关系和谐、心理感受度好、饱含文化归属感、情感丰富的健康社区。

李海宾[9](2020)在《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在人口学和统计学领域的文献中,有大量关于人口、经济、环境、资源和社会系统协调发展的研究,学者们探讨了在各种背景下的人口与经济的发展将会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以及维持社会系统协调发展的实际策略等。虽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施绿色发展的道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逐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但是人口的增长还是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实施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形式的人口与环境发展体系是否能顺利实施,是否能给环境保护带来福音还有待验证,考虑不同现实情况的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亟待解决。就目前国内外的学术成果来看,从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匹配度角度进行探讨的研究较少,还不能满足区域性的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实施过程中科学决策的需要。因此,本文重点围绕雄安新区在发展过程中的人口与环境两大主体,首先运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以及基于熵权的TOPSIS模型对雄安新区未来35年的人口和环境承载力进行了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结合最小二乘法(PLS)通径模型对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接着对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协调度进行了分类,构建了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协调度测度模型,在协调度测度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匹配度模型,分析了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共生演化原理,并做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管理建议。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的工作如下:(1)运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对雄安新区未来35年(2055)年的人口增长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显示雄安新区人口将会呈现出“慢--快--慢--快”的趋势,预计在2050年人口将突破1200万;本文还运用基于熵权的TOPSIS模型对雄安新区环境承载力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雄安新区所包含的三个县在建立之前(2016年前)其环境承载力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雄安新区成立之后,雄安新区的环境承载力正在逐渐得到提升,其经济系统贴近度由之前的不足0.5逐渐恢复在0.5上下波动;基于对雄安新区人口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的预测,本文还运用基于最小二乘法(PLS)通径模型对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水平有正有负,具体时期存在较大的差别。但是从整体上看,人口与环境系统及其分系统协调发展水平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在整体上质量维度对人口与环境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及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整体协调发展水平的影响均相对较小,而总量维度对人口与环境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及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整体协调发展水平的影响均相对较大,进一步说明无论在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整体上还是在其子系统内部发展均未摆脱粗放式的增长方式,而且从人口与环境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对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整体协调发展的影响来看,环境子系统对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影响程度较大,人口系统次之。(2)构建了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协调度测度模型,为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匹配度测度奠定了基础。基于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模型,将协调度等级划分为失调等级和协调等级两个维度,分阶段对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内部协调度进行了测量。研究结果显示,在总体上,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中,2008年至2019年时期内,人口子系统的内部协调度较环境子系统的内部协调度高。但是从平均值来看,在建设雄安新区之后,环境子系统和人口子系统都会开始呈现不协调的状态;从协调度的测度结果来看,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中的环境子系统和人口子系统的协调度变化趋势表现出一致性,且都是向反方向演化,趋势和程度基本一致,这表明虽然环境子系统和人口子系统都开始有失调的迹象,但是人口与环境两个子系统之间还是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说明雄安新区的环境和人口没有形成相互竞争的态势;从阶段性变化来看,随着国家对雄安新区的关注,各种政策的实施使得其环境子系统和人口子系统内部协调度发生变化,表明外部政策会对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关系有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十分显着的,同时,政策不仅影响了人口与环境子系统的变化方向,还会影响人口与环境子系统内部协调度的变化程度。(3)对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匹配度进行了分析。本文采用熵值法与重心模型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利用熵值法计算出各个评价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程度,再根据重心模型计算雄安新区各区域要素重心位置偏离几何中心的移动方向和距离,据此分析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重心的动态演变特征和空间匹配关系。研究结果显示:2009-2018年间,雄安新区的三个主要区域雄县、容城、安新的人口与环境综合指数区际差异不是十分显着,总体趋势平稳,未来环境的综合指数呈现下滑的趋势,人口的综合指数呈现上升的趋势;国家政策推动建立雄安新区,发展该地区的人口、经济,东西方向上的拉力明显较大,对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均衡性的影响明显,强大的影响力使得雄安新区的人口重心向东南方向转移,环境重心则向西北方向偏移,而且在人口的偏移幅度上,东西方向的偏移幅度明显大于南北方向,环境的偏移幅度则刚好相反;另外,人口的偏移幅度较环境的偏移幅度更为明显,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匹配度演化轨迹呈M型,整体呈较不匹配状态。重心模型的应用能够很好地反映出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重心的运动轨迹,对人口与环境重心的空间偏移方向和程度能够进行定量化和可视化分析,这说明重心模型在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的匹配度研究中是有效的。(4)研究了雄安新区环境和人口系统协调共生的内部演化规律,就雄安新区环境和人口系统的演化路径、雄安新区环境和人口系统内部协调共生演化的关系及局部稳态性做了相关的分析。分析了雄安新区环境和人口系统中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建立竞争模型;其次,进行有序度分析,确定人口与环境系统演化的综合指数和指标体系;再次,建立雄安新区环境和人口系统协同演化模型;最后,对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的协同演化做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雄安新区未来的人口综合发展水平将会超过平衡点,而资源环境将会向稳定点发展。根据指标有序度可知,当前雄安新区环境资源储备不充足,环境资源需要得到合理的规划及利用,如何提升环境承载力以及如何规划产业布局将是雄安新区未来面对的主要问题。

陈燕[10](2019)在《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历史学不仅关乎过去,亦关联现在。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文化相承的“多元一统”民族国家和“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是历史中国贡献给人类的宝贵遗产。迁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常见现象,中国各民族在历史上的迁徙活动直接影响到近现代我国民族的形成和人口的地理分布。哈尼族先民历史迁徙是我国民族迁徙的一个组成部分,造就了哈尼族今天的分布格局和众多支系。本研究以统一多民族中国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格局视野,借助布罗代尔的历史时段理论和历史层次分解方法,参照斯科特的“逃避统治”观点,运用历史文献、哈尼族口述史、田野调查等资料,以边缘族群与王朝国家关系为切入点,以边缘族群与自然地理关系、边缘族群与其他族群关系为补充,尝试从多维视角分析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历史,探寻其迁徙的动因、特点、影响及内中的各种微妙关系。元代,云南重新回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统治秩序之内。明代,通过明王朝的锐意经营,云南社会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结构出现历史性转折,汉族成为云南主体民族。清代,清王朝基于前朝基础全面推进对云南的开发,从腹地到边疆,云南内地化程度前所未有提高。清末,国际形势巨变,云南边疆危机出现。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与整合,元明清三朝一代比一代更为深入、强势,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一直处于中央王朝国家构建的“天下”图式之中。经过元明清时期的进一步迁徙,滇东北、川西南、六诏山地区已无哈尼族属,哈尼族先民的分布空间、分布重心向更低纬度、更暖气候地带倾斜,最终形成少部分散居于滇中北部、滇中、红河以东部分州县的山区,大部分聚居于云南南部,且延伸至境外的近现代宏观分布格局。短时段的“事件”是哈尼族先民迁徙的表层直接动因,中时段的“局势”是哈尼族先民迁徙的中层间接动因,长时段的“结构”——文化,才是哈尼族先民迁徙的深层动因。深层文化动因对表层直接动因、中层间接动因的牵制与影响,体现出哈尼民族在形成与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具有鲜明特点。第一,总体方向的自北而南与局部的复杂无常。第二,在平坝、山地间游走到最终定居山区。第三,向边地迁徙。第四,向同族聚居区迁徙。第五,大规模举族迁徙与部分零星迁徙并存。第六,长距离迁徙与短距离渐进式、节点状迁徙同在。上述迁徙特点的形成,与地理、气候、民族、国家等自然环境因素、社会人文因素密切相关。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所涉关系复杂,影响深远。迁徙导致哈尼分布空间变化,社会政治制度变迁,支系众多,习俗有异。在与其他族群的关系中,有民族迁徙齿轮效应,有矛盾争斗,有相互依赖,但最终演变为和谐共生的垂直民族分布带。在民族与国家关系上,迁徙导致哈尼族先民地理分布、社会文化的国家边缘化。但逃避国家的统治并非其迁徙和边缘化的动机,哈尼传统习惯与国家统治之间的文化冲突才是真正的内在根源。在王朝国家与边缘族群的相互形塑中,在国家面临内忧外患及各民族共生死存亡、共命运荣辱的历史经历中,哈尼族先民的国家认同意识逐渐成形,哈尼族最终成长为中国西南边陲守护国家疆界、抵御外敌入侵的一道坚实屏障。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是在统一多民族中国形成与发展的宏观历史背景下展开的,不仅体现出哈尼族先民对居住空间选择与建构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从边缘族群镜面映照出王朝国家对边缘族群的形塑与凝聚,以及边缘族群对王朝国家的策略与认同,有助于从边缘族群与王朝国家的双向互动关系,更好地理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多元一体”民族关系和“多元一统”民族格局、统一多民族中国的形成与发展。

二、玉溪市外来人口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溪市外来人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滇南汉语方言撮口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价值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滇南方言的研究现状
        二、汉语方言撮口呼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材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材料来源
第一章 滇南方言的范围及其历史地理概况
    第一节 滇南方言的划分标准与范围
    第二节 滇南地区的地理历史概况
        一、滇南地区的地理状况
        二、滇南地区的历史状况
第二章 滇南方言撮口呼的分布状况
    第一节 存在撮口呼地区的撮口呼类型及分布状况
        一、现有撮口呼的存在与分布
        二、滇南地区撮口呼与普通话及中古音的对比
        (一) 石屏、红河和河口的撮口呼
        (二) 绿春和个旧的撮口呼
        (三) 建水的撮口呼
    第二节 无撮口呼的地区
第三章 滇南方言撮口呼的历时演变问题
    第一节 典型的中古合口三四等字演变的撮口呼——以石屏为例
    第二节 滇南常见的互相转化现象——以蒙自、建水、石屏等地为例
    第三节 滇南方言撮口呼的地理扩散和语言接触
        一、受到普通话影响
        (一) 撮口呼和原本的齐齿呼的使用群体不同
        (二) 撮口呼和原本的齐齿呼成为自由变体
        二、受到周边方言影响
第四章 对滇南方言撮口呼几个问题的探究
    第一节 滇南方言撮口呼与云南其他地区撮口呼的对比
        一、与滇西、滇西北方言撮口呼的对比
        二、与滇东北、滇北方言撮口呼的对比
    第二节 滇南方言撮口呼贫乏的原因
    第三节 滇南方言撮口呼与行政区划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三生空间”视角下云南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耦合协调与时空演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
    2.1 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地域系统理论
        2.1.3 协同发展理论
        2.1.4 短板理论
    2.2 相关概念
        2.2.1 三生空间
        2.2.2 城市
        2.2.3 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2 数据来源
第4章 “三生空间”视角下云南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评价及空间差异特征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云南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评价及空间差异特征
        4.2.1 云南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评价
        4.2.2 云南省城市综合承载空间差异分析
    4.3 云南省城市“三生空间”承载能力评价及空间差异特征
        4.3.1 云南省城市生产空间承载能力评价及空间差异特征
        4.3.2 云南省城市生活空间承载能力评价及空间差异特征
        4.3.3 云南省城市生态空间承载能力评价及空间差异特征
第5章 云南省城市“三生空间”承载能力耦合协调度分析
    5.1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5.1.1 耦合协调度评价方法
        5.1.2 耦合协调类型划分标准
    5.2 云南省城市“三生空间”承载能力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变分析
        5.2.1 云南省城市“三生空间”承载能力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变分析
        5.2.2 云南省城市生产-生活空间承载能力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变分析
        5.2.3 云南省城市生产-生态空间承载能力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变分析
        5.2.4 云南省城市生活-生态空间承载能力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变分析
第6章 云南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障碍度诊断
    6.1 障碍度模型
    6.2 城市“三生空间”障碍度分析
    6.3 障碍因子分析
第7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7.2.1 优化产业结构,创建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
        7.2.2 完善基础设施,建立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
        7.2.3 保护生态环境,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7.2.4 实现城市“三生空间”协同发展
    7.3 创新点与不足
        7.3.1 创新点
        7.3.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旅游歌曲中的区域意象建构 ——以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旅游歌曲研究进展
        1.2.2 区域意象研究进展
    1.3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1.3.1 理论基础
        1.3.2 相关概念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样本选取
    2.1 区域概况
    2.2 样本选取
第3章 区域自然意象建构分析
    3.1 区域自然意象的符号分析
    3.2 区域自然意象的建构分析
        3.2.1 地形地貌自然意象建构
        3.2.2 水文自然意象建构
        3.2.3 生物自然意象建构
        3.2.4 田园风光自然意象建构
第4章 区域人文意象建构分析
    4.1 区域人文意象的符号分析
    4.2 区域人文意象的建构分析
        4.2.1 少数民族人文意象建构
        4.2.2 历史与文化人文意象建构
        4.2.3 故乡人文意象建构
        4.2.4 社会发展人文意象建构
第5章 自然意象建构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5.1 以“山水”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5.1.1 丽江市
        5.1.2 大理州
        5.1.3 迪庆州
        5.1.4 保山市
        5.1.5 玉溪市
        5.1.6 昭通市
        5.1.7 怒江州
    5.2 以“生物”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5.2.1 普洱市
        5.2.2 临沧市
        5.2.3 曲靖市
        5.2.4 楚雄州
    5.3 以“田园风光”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5.3.1 红河州
        5.3.2 德宏州
        5.3.3 文山州
    5.4 以“气候”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5.4.1 昆明市
        5.4.2 西双版纳州
第6章 人文意象建构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6.1 以“少数民族风情”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6.1.1 迪庆州
        6.1.2 临沧市
        6.1.3 红河州
        6.1.4 昭通市
        6.1.5 西双版纳州
        6.1.6 德宏州
        6.1.7 文山州
        6.1.8 楚雄州
        6.1.9 怒江州
    6.2 以“历史与文化”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6.2.1 普洱市
        6.2.2 保山市
        6.2.3 玉溪市
        6.2.4 曲靖市
    6.3 以“爱情”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6.4 以“心灵治愈”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6.5 以“社会发展”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云南旅游歌曲样本歌词文本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云南省人口数据分析及其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人本核心”下的国土空间规划
        1.1.2 手机信令数据辅助构建国土空间规划的人口本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市动态变化检验
        1.2.2 群体出行活动研究
        1.2.3 人群出行行为统计特征
    1.3 国土空间规划应用方向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域
    2.2 手机信令数据特征
    2.3 数据与处理
        2.3.1 数据来源
        2.3.2 手机信令数据预处理
        2.3.3 区域格网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云南省人口基本特征
    3.1 人口发展
        3.1.1 人口增长趋势
        3.1.2 各州市人口数量及密度变化
    3.2 时空分布特征
        3.2.1 时间活动规律
        3.2.2 空间分布特征
    3.3 人口预测
        3.3.1 人口总量预测
        3.3.2 人口结构预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4.1 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属性
    4.2 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
        4.2.1 用地分类
        4.2.2 人均建设用地
    4.3 主体功能区
        4.3.1 重点开发区
        4.3.2 限制开发区
        4.3.3 禁止开发区
    4.4 政策完善及监测评估
        4.4.1 土地政策
        4.4.2 功能区政策
        4.4.3 人口政策
        4.4.4 监测评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6)中国城市韧性时空演变与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区域
        1.2.3 研究方法
        1.2.4 创新点
        1.2.5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城市韧性理论基础
        2.1.1 韧性概念起源和演变
        2.1.2 城市韧性概念
        2.1.3 城市韧性的基本框架
    2.2 城市韧性定量分析研究
    2.3 研究述评
第3章 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动态
    3.2 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城市韧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2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韧性指数时空演变
    4.1 时序分析
        4.1.1 中国地级市城市韧性指数时序变化
        4.1.2 东部地区城市韧性指数时序变化
        4.1.3 中部地区城市韧性指数时序变化
        4.1.4 西部地区城市韧性指数时序变化
        4.1.5 东北地区城市韧性指数时序变化
    4.2 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4.2.1 中国地级市城市韧性指数空间格局演变
        4.2.2 东部地区城市韧性指数空间格局演变
        4.2.3 中部地区城市韧性指数空间格局演变
        4.2.4 西部地区城市韧性指数空间格局演变
        4.2.5 东北地区城市韧性指数空间格局演变
    4.3 城市韧性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4.3.1 中国地级市城市韧性指数全局莫兰值
        4.3.2 东部地区城市韧性指数全局莫兰值
        4.3.3 中部地区城市韧性指数全局莫兰值
        4.3.4 西部地区城市韧性指数全局莫兰值
        4.3.5 东北地区城市韧性指数全局莫兰值
    4.4 城市韧性指数冷热点分析
        4.4.1 中国地级市城市韧性指数冷热点分析
        4.4.2 东部地区城市韧性冷热点分析
        4.4.3 中部地区城市韧性冷热点分析
        4.4.4 西部地区城市韧性冷热点分析
        4.4.5 东北地区城市韧性冷热点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韧性指数影响因子探讨
    5.1 城市韧性影响因子选取
        5.1.1 城市韧性影响因子研究动态
        5.1.2 城市韧性影响因子选取
        5.1.3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5.2 影响因子分析研究结果
        5.2.1 中国地级市城市韧性指数影响因子分析
        5.2.2 东部地区城市韧性指数影响因子分析
        5.2.3 中部地区城市韧性指数影响因子分析
        5.2.4 西部地区城市韧性指数影响因子分析
        5.2.5 东北地区城市韧性指数影响因子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地级市城市韧性提升路径
    6.1 中国地级市城市韧性提升路径
    6.2 东部地区城市韧性提升路径
    6.3 中部地区城市韧性提升路径
    6.4 西部地区城市韧性提升路径
    6.5 东北地区城市韧性提升路径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展望
        7.2.1 扩展县域及小城镇尺度的城市韧性研究
        7.2.2 研究指标体系构建和影响因子的完善
        7.2.3 城市空间扩展模拟引入韧性理念
        7.2.4 城市韧性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插图目录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期刊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7)云南省臭氧污染特征与土地覆盖类型和关键环境因子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臭氧污染的产生及现状
        1.1.2 臭氧污染的危害
        1.1.3 臭氧与其他环境因子的关系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方法
        2.1.1 数据调查收集
        2.1.2 分析方法
    2.2 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云南省臭氧污染特征
        3.1.1 环境空气质量概况
        3.1.2 臭氧污染发生概况
        3.1.3 时间变化特征
        3.1.4 空间分异特征
    3.2 臭氧与土地覆盖类型的关系
        3.2.1 与植被盖度的关系
        3.2.2 与土地覆盖类型的关系
    3.3 臭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3.1 与大气污染因子的关系
        3.3.2 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3.4 臭氧污染防控
4 讨论
    4.1 云南省臭氧污染特征
    4.2 臭氧与土地覆盖类型和环境因子的关系
5 结论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及奖励
致谢

(8)小城镇老城区健康社区营造策略研究 ——以江城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标与任务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社区
        2.1.2 健康城市
        2.1.3 健康社区
        2.1.4 社区营造
    2.2 国内外健康社区相关研究
        2.2.1 国外健康社区相关研究
        2.2.2 国内健康社区相关研究
    2.3 社区设计的三个阶段与城市设计价值观的转变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健康社区综合解析与评价标准
    3.1 健康社区的理论内容
        3.1.1 健康社区内涵与概念
        3.1.2 健康社区规划重点
    3.2 健康社区的构成因素与评价标准
        3.2.1 健康社区构成因素
        3.2.3 健康社区评价标准
    3.3 健康社区规划原则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健康社区实践经验汲取与营造策略
    4.1 案例分析
        4.1.1 老旧街区原地活化:广州永庆坊
        4.1.2 老旧街区社区建设:北京大栅栏
        4.1.3 原真传承社区营造:四川阆中古城
        4.1.4 生态文创社区建设:台湾桃米村
        4.1.5 乡土文创社区建设:宜兰珍珠社区
        4.1.6 在地养老社区建设:以台湾地区为例
    4.2 小城镇老城片区健康社区营造原则
        4.2.1 以人为本、重视关系网络
        4.2.2 尊重与顺应自然
        4.2.3 保护当地特色、传承历史文化
        4.2.4 综合、整体、渐进式发展
    4.3 小城镇老城区健康社区营造规划设计策略
        4.3.1 步行生活圈的营造
        4.3.2 生活宜居度的营造
        4.3.3 社区关系网络的营造
    4.4 组织管理与实施引导
        4.4.1 政府引导下的公众参与
        4.4.2 渐进式动态更新
        4.4.3 政策引导结合市场化模式招商引资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江城社区现状问题与营造设计
    5.1 江城社区现状概况及存在问题
        5.1.1 地理、经济、交通、旅游资源概况
        5.1.2 历史沿革及历史文化资源概况
        5.1.3 街巷、建筑、医疗卫生、消防概况
        5.1.4 公共基础设施与业态概况
        5.1.5 江城社区老城区改造背景
    5.2 江城社区居民需求与实施性探讨
        5.2.1 研究问卷、访谈与追踪设计
        5.2.2 江城社区居民的日常活动
        5.2.3 江城社区居民的空间需求
        5.2.4 江城社区居民的心理需求
        5.2.5 江城社区营造健康社区可实施性探讨
    5.3 江城社区老城区健康社区营造规划设计
        5.3.1 十分钟步行生活圈营造
        5.3.2 生活宜居度营造
        5.3.3 社区关系网络营造
    5.4 江城社区营造健康社区实施引导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片索引
附录 C:调查问卷
附录 D:访谈记录

(9)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文章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1 国外研究综述
        2.1.2 国内研究综述
        2.1.3 文献评述
    2.2 理论分析框架
        2.2.1 人口与环境问题研究的相关理论
        2.2.2 理论分析框架
    2.3 本章小结
3 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分析
    3.1 基于灰色系统预测模型的雄安新区未来人口趋势预测
        3.1.1 建立模型
        3.1.2 数据来源
        3.1.3 预测流程
        3.1.4 雄安新区不同时期人口预测
        3.1.5 研究结果
    3.2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雄安新区环境承载力预测
        3.2.1 建立模型
        3.2.2 模型评价结果
    3.3 基于PLS通径模型的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测度
        3.3.1 模型的构建
        3.3.2 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3.3.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3.2.2 指标体系及主要指标说明
        3.3.2.3 数据处理
        3.3.3 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水平测度
        3.3.3.1 人口与环境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测度
        3.3.3.2 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综合协调发展水平测度
    3.4 本章小结
4 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协调度测度分析
    4.1 协调度测度模型概述
        4.1.1 功效函数协调度
        4.1.2 变异系数协调度
        4.1.3 相对距离协调度
        4.1.4 综合变化协调度
        4.1.5 隶属函数协调度
        4.1.6 灰色关联协调度
    4.2 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协调度测度模型的构建
        4.2.1 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间协调度测度模型
        4.2.2 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子系统内部协调度测度模型
    4.3 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协调度测度
        4.3.1 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协调等级划分标准
        4.3.2 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各子系统内部协调度测度
        4.3.3 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子系统协调度测度
    4.4 本章小结
5 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匹配度分析
    5.1 相关理论
        5.1.1 匹配度
        5.1.2 人口与环境关系论
    5.2 研究方法
        5.2.1 熵值法
        5.2.2 重心模型
    5.3 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匹配度实证分析
        5.3.1 评价指标
        5.3.2 雄安新区各区域人口与环境综合指数
        5.3.3 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重心移动的轨迹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共生演化分析
    6.1 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内部因素关系分析
        6.1.1 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分析
        6.1.2 建立种间竞争模型
    6.2 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有序度分析
        6.2.1 人口与环境系统有序度
        6.2.2 建立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6.3 建立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协同演化模型
        6.3.1 建立协同演化模型
        6.3.2 模型分析
    6.4 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协同演化的实证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建议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问题
    二、学术回顾与反思
        (一) 哈尼族迁徙研究内容
        (二) 哈尼族迁徙研究反思
    三、涉及相关理论
        (一) 统一多民族中国形成与发展的“大一统”理论
        (二) 历史时段理论
    四、研究资料
        (一) 历史文献
        (二) 哈尼族迁徙史诗
        (三) 族谱、传说、服饰、语言等其它资料
        (四) 田野调查资料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六、相关说明
        (一) 哈尼族族源“氐羌北来”说
        (二) 斯科特“逃避统治”说
        (三) 民族迁徙与移民
        (四) 哈尼族先民
第一章 元代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第一节 元代云南重回统一多民族国家
        一、蒙古军征服大理国
        二、元王朝对云南的设治与经营
    第二节 元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一、元代哈尼族先民的分布及其社会状况
        二、元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第三节 元王朝统治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活动
        一、元军屠戮下罗盘甸哈尼族先民的迁逃
        二、元军军事镇压下乌蒙山区哈尼族先民的迁离
        三、元军开疆拓土下哈尼族先民的逃匿
第二章 明代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第一节 明王朝对云南的经营与明代社会状况、民族结构的变化
        一、明王朝对云南的设治与经营
        二、明代云南社会状况与民族结构的变化
    第二节 明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一、明代哈尼族先民的分布及其社会状况
        二、明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第三节 明王朝统治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活动
        一、民族结构变化下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二、川西南哈尼族先民的往南迁徙
第三章 清代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第一节 清代云南内地化进一步推进、边疆危机出现
        一、清王朝对云南的设治与经营
        二、清末云南边疆危机出现
    第二节 清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一、清代哈尼族先民的分布及社会状况
        二、清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第三节 清王朝统治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活动
        一、改土归流下六诏山地区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二、武装起义与暴力镇压下哀牢山地区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三、国内和国际形势影响下哈尼族先民的境外迁徙
第四章 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的动因、特点和影响
    第一节 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的动因
        一、哈尼族先民迁徙的表层直接动因
        二、哈尼族先民迁徙的中层间接动因
        三、哈尼族先民迁徙的深层文化动因
    第二节 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的特点
        一、总体方向的自北而南与局部的复杂无常
        二、在平坝、山地间游走到最终定居山区
        三、向边地迁徙
        四、向同族聚居区迁徙
        五、大规模举族迁徙与部分零星迁徙并存
        六、长距离迁徙与短距离渐进式、节点状迁徙同在
    第三节 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的影响
        一、迁徙对本民族的影响
        二、迁徙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三、迁徙对民族与国家关系的影响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主要论文
致谢

四、玉溪市外来人口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玉溪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杨谨伊. 云南师范大学, 2021
  • [2]滇南汉语方言撮口呼研究[D]. 李金泽. 山东大学, 2021(02)
  • [3]“三生空间”视角下云南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耦合协调与时空演变分析[D]. 林昱辰.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旅游歌曲中的区域意象建构 ——以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为例[D]. 吴成业.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云南省人口数据分析及其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研究[D]. 王迪.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6]中国城市韧性时空演变与提升路径研究[D]. 陈惟刚. 南华大学, 2020(01)
  • [7]云南省臭氧污染特征与土地覆盖类型和关键环境因子的关系[D]. 宋雪燕. 云南大学, 2020(08)
  • [8]小城镇老城区健康社区营造策略研究 ——以江城社区为例[D]. 周梓瑜.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
  • [9]雄安新区人口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 李海宾.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10]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史研究[D]. 陈燕. 云南大学, 2019(09)

标签:;  ;  ;  

玉溪市流动人口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