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乳化新技术通过专家评审

柴油乳化新技术通过专家评审

一、柴油乳化新技术通过专家评审(论文文献综述)

于倩倩[1](2021)在《纤维素基油水分离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文中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逐渐增多。城市污水处理厂以及工厂等需要对生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废水中包含的可溶性及不溶性有机污染物对水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其中,水体中最典型的可溶性及不可溶性有机污染物分别是有机染料和有机溶剂。面对日益严峻的水环境污染问题,许多研究工作者致力于处理这些含有污染物的废水。研究者们从材料本身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特点上出发,改变或利用材料对液体的浸润性,进而增强材料的油水分离能力,提高材料对染料的降解效率。其中最有效的研究就是利用并优化材料的特殊浸润性。基于这一研究背景,本论文以可降解、可再生的纤维素基生物质材料为原材料,制备了具有超亲水性的纤维素基复合材料,用于解决含油污水或含染料废水的水体处理问题,净水的同时实现了废物高附加值利用。本论文探究了这些复合材料在油水分离或染料降解中呈现的处理效果,并分析其基本和潜在的科学问题,进一步深入评价这些复合材料的应用潜力和发展前景。实验主要围绕材料的油水分离能力或染料降解能力及应用范围等方面开展,研究内容如下:(1)综合材料本身浸润性和环保性进行考虑,将废弃玉米秸秆粉碎、筛选,又采用搅拌共混、刮涂铺膜、相转化合成等工艺进行膜的制备,得到了玉米秸秆粉掺杂尼龙复合材料。并利用其超亲水、水下超疏油性能对水包油型乳液进行高效(除油率在99.60%以上)、高速(通量大于831.73±26.62 L·m-2·h-1)的分离。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膜的除油率和通量没有明显变化,经过20次循环分离乳液后,分离能力保持良好,表明玉米秸秆粉掺杂尼龙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油污性和结构稳定性。木实验中,玉米秸秆粉的存在使尼龙在水凝固浴中的相转化过程变得温和。同时,玉米秸秆粉作为复合材料的骨架,为尼龙在相转化过程中提供了稳定的结构,不仅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而且在油水分离中表现优异。对秸秆在油水分离材料的制备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开发了玉米秸秆废弃物的高附加值利用。(2)考虑到在污水中,油和染料等污染物一般是同时存在的,细菌纤维素负载钯复合材料可以解决这种复合污染物去除的问题。以具有超长纤维特点的细菌纤维素作为原料,通过机械搅拌、真空抽滤等工艺制得了一种多功能的细菌纤维素膜。在实验中,细菌纤维素作为载体和还原剂,在水热反应过程中进行负载和还原钯纳米粒子(PdNPs),成功制备的双功能细菌纤维素负载钯复合材料。通过物理筛分和化学反应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模拟废水中的乳液分离和染料降解的同步发生。同时,该复合材料的透水能力和乳液破乳能力的增强因素与其表面的超亲水性和表面结构有直接相关。此外,通过调整了细菌纤维素的用量进行实验,揭示了细菌纤维素提高透水能力和破乳能力的机理。综上所述,本工作所获得的信息有助于推进解决分离材料制备中的通量低和功能单一的问题,为更好地处理复杂废水提供了一种替代途径。(3)有机油和有机染料的去除主要受到材料资源的可再生性的阻碍,由于木材平行排列的长通道结构、一定的厚度、活泼的表面化学性质以及其本身的亲水性等特性,十分适合用做金属纳米粒子的载体,因此选择巴沙木为原材料。然而木材本身的亲水性和比表面积有限导致了通量和负载量受限,采用传统的亚氯酸盐-碱水解法分两步分别去除木材中的部分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随后采用水热反应法负载PdNPs,可以高效地降解有机染料。综上所述,本工作所获得的信息有助于推进木材在分离材料中的应用,解决高分子聚合膜分离材料化学活性低,需要外加还原剂还原金属纳米粒子的问题,木材的可生物降解性是环境友好的。(4)低共熔溶剂(DES)法可以一步去除部分木质素和半纤维素,达到增加比表面积、孔隙率和化学反应活性的目的并节省反应消耗的时间。随后通过水热反应负载PdNPs,可以高效地在分离油水混合物的同时降解有机染料。此外,与众多的分离材料相比,本实验制得的材料的高孔隙率和大负载量的PdNPs对油水分离能力和染料催化降解性能的增强直接相关。通过调整DES处理的时间来控制孔隙率和PdNPs的负载量,解决了因油污引起的通量骤降的问题,以及由PdNPs负载量低和反应空间较小引起的催化活性低的问题。进一步深入研究了低共熔溶剂法制备巴沙木/钯油水分离材料的透水性和油防污性能,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综上所述,本工作制备的巴沙木/钯油水分离材料的低环境影响、高通量和高降解效率为木质基分离材料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利引导。(5)纤维素基材料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为了避免微生物对纤维素基材料的影响,对具有抑菌性的巴沙木/银复合材料进行了制备和性能表征。选择巴沙木为原材料,利用银镜反应的机理,通过真空浸渍和水热反应等过程成功在无外加还原剂的情况下在巴沙木上负载银纳米粒子,制备了巴沙木/银复合材料。通过调整水热反应的时间来控制巴沙木/银复合材料的亲水性和染料降解性能。在添加巴沙木/银复合材料培养细菌36 h,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浓度从4×104 CFU/mL降至8.8×103 CFU/mL,大肠杆菌菌液浓度从分别2×104 CFU/mL降至2.3 CFU/mL,展现出很好的抑菌性能和一定的杀菌效果。综上所述,本工作操作简单,降低了在实际使用中微生物对纤维素基分离材料的影响,为材料的持久性提供了保障。

艾贤军[2](2020)在《耐盐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石油污染土壤的形势严峻,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生物修复技术以其环境友好、低价高效等特性在各类修复技术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然而,在实际修复场地中常存在高盐碱环境,极大程度的限制了常规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本文首先分析、探究了土壤石油烃提取、分析方法,然后从实际石油污染盐碱场地中提取了耐盐菌群,并进行接种、培养和高盐高油胁迫条件的驯化,研究了驯化过程中耐盐菌群的生理特性,探讨了优势耐盐菌株在水环境以及土壤环境中的石油烃降解特性,分析了长效耐盐石油降解菌剂推广应用的修复助剂、缓释药剂、载体材料、菌剂制备等关键问题,最后设计了一套智能化、模块化、撬装化的石油污染盐碱场地生物修复装备。土壤石油烃提取、分析实验表明:在土壤初始油浓度为10000mg/kg条件下,采用5种不同萃取手段,土壤石油烃萃取率依次为振荡过滤国标法(106.45%)>索氏提取国标法(90.73%)>滴滤萃取法(76.3%)>振荡离心萃取法(74.7%)>振荡过滤萃取法(68.3%),其原因在于萃取液与污染土壤的接触时间不同所致。5种萃取手段中,振荡过滤国标法具有最高萃取准确度,而振荡过滤萃取法所用时间最短,在有修正系数矫正比例的前提下,可以用于要求快速处理大量样品的情况。耐盐菌筛选、驯化实验表明:常年受石油污染的盐碱场地中存在能够耐受盐碱环境的高效石油烃降解土着菌,通过人为筛选驯化,可以继续提高其盐碱耐受性及降解能力。通过测定耐盐菌驯化培养液的pH发现,pH值由7.6(初期)降低至5.9(末期),说明菌株在适应环境、降解石油烃的过程中会使培养液由中性转变为弱酸性,原因在于耐盐菌分解石油烃过程中产生碳酸类物质。培养液的电导率在55~115 ms/cm范围内波动,是因为适应不了环境的菌株裂解死亡后,内部电解质大量渗入培养液,导致培养液电导率发生变化。培养液油滴粒径及形态变化表明,耐盐菌群生长发育阶段会产生大量表面活性剂类代谢产物,使石油烃粒径减小的同时部分乳化。耐盐菌修复石油烃污染水体实验表明:在前期筛选的耐盐菌群中共提取出6株耐盐菌,其中1号菌株(称为优势耐盐菌株)在极限盐度条件下降解高浓度石油烃的能力最佳,其最适生存环境条件分别为pH值为9、油浓度为5000 mg/L、温度为30℃,同时在pH值7~9、油浓度0.5%~5%、温度20~40℃范围内具有较高生存活性。该菌株在含盐量15%~36%、含油量0.5%~5%、pH值7~9、温度20~40℃、不同盐组分实验中降解效率最高的实验组分别为:含盐量20%(82.6%)、含油量10000 mg/L(79.47%)、pH为8(76.9%)、30℃(64.93%)、CaCl2(90.3%)。经检测该菌株能产生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淀粉水解酶和过氧化氢酶等物质,这类物质在促进石油烃乳化的同时能够促进菌株降解。耐盐菌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实验表明:在土壤含油量10000mg/kg条件下,1、5、6号及三株混合菌中,经25d降解1号菌株处理效果最好(65%),土壤中剩余含油量3856.5 mg/kg。土壤盐含量0~50%(质量比)实验组,25%含盐量降解率最高(91.1%),剩余油浓度887 mg/kg,与国标GB3660—2018规定的第一类建设用地石油烃类筛选值(826 mg/kg)较为接近,低于第二类建设用地筛选值(4500 mg/kg)。该菌株在不同土质中对污染物的去除率依次为砂土(66.1%)>壤土(61.4%)>黏土(35.2%)。1000~150000 mg/kg土壤油浓度实验中,50000 mg/kg实验组降解率最高(69.9%),剩余油浓度15040mg/kg,未达标原因在于土壤本身油浓度过高。20~100%含水率实验中,40%实验组去除率最高(64.9%),剩余油浓度3509mg/kg;10~50℃环境温度实验中,40℃实验组去除率最高(66.58%),剩余油浓度3342mg/kg,均满足第二类建设用地筛选值(4500mg/kg)。通过GC-MS检测得知,经1号菌株降解后,多种石油烃类物质丰度显着降低,其中三(2-氯乙基)亚磷酸酯、均三甲苯等物质几乎彻底清除,而2,4-二叔丁基酚、N-丁基苯磺酰胺等物质仍有较多残留;其中2,3-二甲基萘含量不降反增,可能存在某种生化反应将大分子物质分解所致。经16s RNA基因鉴定得知,1号菌株属盐单胞菌属的titanicae菌,同时结合其可在36%盐度环境中有效降解石油烃类,因此推测其为重度嗜盐石油降解菌。此外,分析了高盐碱环境中耐盐菌修复实际场地所需的修复助剂、缓释药剂、载体材料等的性能要求与发展方向,初步设计了耐盐菌剂量产化方案。同时,从思路方案、工艺设计、结构设计、投资运行成本等方面,设计了一套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该系统较好解决了有机污染场地生物修复实践中存在的装备化程度低、菌剂成本高等问题,同时适用于原位、异位两类修复工程。

倪嘉文[3](2020)在《三元驱油水乳状液稳定性及太阳能破乳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陆上油田采油技术的升级迭代,现阶段采用的三元复合驱驱替剂由大量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组成,对地层原油的驱油效果明显。然而,原油分离过程产生的采出水被严重乳化,而且还包含大量残留化学物质,这种采出水在回注过程中会造成注水井套管腐蚀、地层岩隙堵塞等危害。不但影响后续开采,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在采出水回注地下前,必须对其进一步破乳脱水,从而尽量减小其对设备和土壤的腐蚀。太阳能是一种洁净、可靠的新型能源,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且蕴藏量丰富。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本课题采用太阳能光-热-电化学耦合过程对油田采出水进行破乳处理,将太阳能光电、光热、光化学转化有机结合,从而达到太阳能高效利用的目的。本实验以柴油乳状液模拟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并依次对太阳能光、热、电单场及光-热-电复合场破乳过程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油含量、碱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聚合物浓度、乳化剪切速率、乳化时间对三元驱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乳状液的稳定性主要由黏度、界面张力、界面膜强度等因素决定。其次,分别进行太阳能光、热、电单场和复合场破乳实验,实验中实时测定了乳状液黏度、粒径大小及分布、Zeta电位、界面张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光-热-电复合场处理过程通过降低黏度、降低表面电荷密度和增大界面张力等方法对三元驱乳状液实现了较好的破乳效果。第三,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单场和复合场破乳实验后乳状液水层的含油量。结果表明,光-热-电三场协同作用破乳效果最好。最后总结得出:太阳能光-热-电过程破乳机理主要包括光、热化学降解、降黏作用以及电化学氧化、气浮效应、偶极聚结和电泳聚结。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破乳处理是三元复合驱技术应用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题采用太阳能光-热-电综合利用过程,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绿色、节能的新方法。

戚小龙[4](2020)在《基于气相放电等离子体反应技术的生物油加氢提质试验研究》文中提出将生物质转化为液体清洁燃料,可作为石化燃料的良好替代品。生物质快速热解液化制取的生物油存在含氧量大、热值低和酸性强等缺点,很难直接应用在发动机上,需要对其进行提质,而催化加氢能够有效的降低生物油的含氧量,提高热值,增加稳定性,因而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的关注,也成为近年来生物油提质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生物油催化加氢提质的主要障碍为生物油的热敏性与高温高压的苛刻加氢反应条件存在矛盾。气相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具备低温反应活性,气相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反应技术为解决上述矛盾提供了一条新的可行途径。本文针对生物油催化加氢提质过程中存在的催化剂结焦失活、反应器堵塞等问题,基于气相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原理设计了针-板介质阻挡放电加氢反应器,探讨了负载峰值电压、气隙间距、液相高度和电极数量等参数对反应器工作特性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以模拟生物油为原料,氢气为供氢体,进行了生物油加氢提质的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模拟生物油脱氧率和高位热值随工作电压、气体流量和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多因素正交试验及响应面分析法,以脱氧率为指标,建立了工作参数优化模型;通过试验及理论分析的方法评价了加氢对模拟生物油高位热值、pH值、运动黏度和蒸发特性的影响;以模拟生物油及其加氢产物成分对比分析结果为依据,解析了各组分的化学反应途径及机理。全文主要工作内容及总结如下:(1)气相放电等离子体加氢反应器的设计及工作特性研究。在对比分析常见DBD(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结构形式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针-板DBD加氢反应器,通过发射光谱诊断法及Lissajous图形法探讨了负载峰值电压、气隙间距、液相高度和电极数量等参数对反应器工作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针-板DBD加氢反应器在工作时呈现明显的串联谐振特性,并随输入电压的增加,谐振频率逐渐降低;随着负载峰值电压的增加,气隙等效电容Cg不断下降,介质等效电容Cd不断上升;随着气隙间距的增大,相同负载峰值电压下,气隙等效等容Cg和介质等效电容Cd均呈下降趋势;气隙折合电场强度随负载峰值电压的增加而近乎线性增加;电能注入效率随负载峰值电压的增加而持续下降,表明随着负载峰值电压的增加,负载外部损耗的电压占比增加,能效降低;随着电极数量增加,放电通道数量增加,氢气分子与高能电子之间发生碰撞的机会增加,放电反应空间内电子密度也随之增加。(2)气相放电等离子体反应条件下模拟生物油加氢提质试验研究。根据稻壳热解所获生物油的组分及含量,采用愈创木酚、糠醛、羟基丙酮等模型化合物配制模拟生物油,以降低生物油加氢机理分析的难度。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生物油高位热值和脱氧率随工作电压和气体流量的增加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随反应时间的增加先上升后趋于平缓;以脱氧率为指标,建立了模拟生物油加氢提质工作参数优化模型,获得最优的工作参数组合为工作电压14kV,气体流量78.69mL/min,反应时间117.90min,此时最大脱氧率为32.41%,与在此工作参数条件下进行的三组验证性试验获得的31.62%的平均脱氧率相差较小,证实了模型的准确性。同时以稻壳热解生物油为原料进行了三组生物油加氢试验,获得的平均脱氧率为32.15%,结果与模拟生物油获得的31.62%的脱氧率误差较小,证实了以模拟生物油替代生物油进行加氢试验研究的可行性。在此最优工作参数条件下计算得到装置的能耗为2.44kW·h/kg,能量转化率为40.87%。(3)加氢对生物油理化特性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加氢提质后,模拟生物油的高位热值从25.78MJ/kg增加到32.69MJ/kg,提升了26.80%,氧含量降低,能量密度增加;pH值从3.67上升到4.83,酸度降低,腐蚀性下降;运动黏度从4.30mm2·s-1上升到4.94mm2·s-1;模拟生物油和加氢产物的热重对比分析表明,加氢提质后,模拟生物油的蒸发特性得到改善;B0和B10的热重对比分析也说明了柴油掺混加氢产物后,燃油组分更易蒸发,燃烧性能得到改善。(4)气相放电等离子体反应条件下生物油加氢化学反应机理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化合物丁酸、丁醇、糠醛、羟基丙酮、乙酸乙酯和愈创木酚的转化率分别为77.56%、81.60%、76.49%、78.77%、58.80%和36.74%,主要产物依次为丁酸丁酯、丁烷、糠醇、异丁醛、乙酸和邻苯二酚,表明生物油中酸类、醇类、醛类、酮类组分活性较高,容易进行加氢反应,而酯类和酚类活性较低,加氢提质相对困难。在气相放电等离子体反应条件下,氢气被电离产生氢自由基、正负离子和高能电子等反应所需的高活性物种,高能电子与模拟生物油分子之间的非弹性碰撞导致分子中键能较低的C=C、C=O等化学键断裂,继而与高活性氢自由基结合并发生不饱和键的加氢饱和,加氢脱羟基、加氢脱羧基等化学反应。

邸鑫[5](2020)在《植物纤维基疏水/亲油材料制备及油水分离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原油的需求逐年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海上石油泄露,工业废油以及生活含油废水等污染等问题。其中污染物中的油组分大多具有毒性,如果不及时处理将对水体、生态甚至人类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危害。此外,在油田开采后期,往往采用注水方式驱油,该处理过程会产生一定的悬浮油水乳液,这就增加了油品回收的难度。因此,面对亟待解决的油水分离问题,科研工作者们从材料表面浸润特性出发,通过调控材料表面的化学组分和表面粗糙度制备出具有特殊浸润性的油水分离材料。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以来源广泛,经济环保的天然植物纤维基材为原料,设计制备了特殊浸润性油水分离材料或油水分离装置,用于解决水体中的油污染问题和含水废油的油品提纯回收问题,最终实现以废治废甚至油品提纯回收的目的。本论文通过研究这些特殊浸润性功能材料或装置在油水分离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表现,探究其中基本的科学问题,从而进一步对这些材料的理论价值与实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估。本论文主要以材料表面润湿特性、材料油水分离特性以及材料普适性三个方面展开,内容如下:(1)疏水/亲油磁性木粉复合材料。综合考虑成本和环保性两个方面,我们以杨木粉为原料基材,制备了疏水/亲油磁性木粉吸附材料。该材料对水的接触角为140°,油下对水油下接触角为139°,可对外界磁场产生响应,便于操控。通过磁力搅拌,疏水/亲油磁性木粉能够有效分离无表面活性剂的水包甲苯乳液,处理后溶液油分含量下降率97.6%,滤液水纯度为99.96%。将疏水亲油磁性木粉包夹在尼龙膜中间,制备成尼龙/疏水磁性木粉夹层膜,该复合夹层膜在真空度-0.09 MPa条件下能够分离乳化剂稳定的甲苯包水型乳液,平均纯化效率为99.94%。尼龙/疏水磁性木粉夹层膜可以被清洗回收再利用,并且经过20次反复使用,油品纯化效率基本保持在99.90%以上,说明该复合膜具备优异的分离效率以及循环稳定性。除此之外,该复合夹层膜在真空度-0.09 MPa条件下可用于分离多种乳化剂稳定的油包水型乳液(如:甲苯、四氯化碳和氯仿),分离效率不低于99.9%。本实验考查并挖掘疏水亲油磁性木粉吸附材料在油乳分离领域的潜在应用,为利用植物纤维处理各种油水乳液混合物做出初步的探索。(2)湿固化型聚氨酯制备特殊浸润油水分离材料。以麻布织物为原料基材,利用湿固化聚氨酯胶黏剂遇水固化的特性,直接在材料表面构筑满足超浸润表面所需的粗糙结构,构筑过程中,不需添加额外的纳米粒子,材料经过低表面能修饰后即制得特殊浸润油水分离材料。超疏水性麻布织物具备高疏水性对水的接触角为152°,且具有良好的酸碱抗性、油浸蚀抗性,可用于选择性分离分层油水混合物,解决了传统油水分离材料抗水性差,造价昂,油水分离耗时长等问题;该麻布织物材料可以用于循环分离多种油水混合物,展示了较高的油水分离性能和循环使用稳定性能。同时,利用湿固化聚氨酯遇水固化的方式可以在多种不同基材表面构筑满足超浸润所需的粗糙结构,所制备的疏水化材料表面对水的接触角均高于150°。其中,湿固化聚氨酯制备的超润湿织物滤膜材料(麻布织物与尼龙织物)能够分离不同种类的互不相容性油水混合物,分离效率均高于 99%。(3)多功能超浸润油水分离器的制备。针对分层油水混合物的分离,油水乳液的分离以及目前仍需亟待解决的多相油乳/水混合物的分离,本文设计了操作简便、油水分离特性优异且稳定的,功能化超浸润油水分离器。将超亲水/水下疏油秸秆粉吸附剂装填到PDMS/SiO2麻布袋中,组装成悬挂式油水分离器,可用于分离油水乳液甚至目前仍需亟待解决的多相油乳/水混合溶液。该分离器对乳化剂稳定型甲苯包水乳液的平均纯化率不低于99.95%;对多相油乳/水的混合物的平均纯化率不低于99.85%且经过15个循环后其油水分离效率仍保持在99.8%以上,适用于多相油包水乳液/水混合物的分离,用乙醇简单清洗处理后可以反复使用。实验结果显示,超亲水/水下疏油棉花饱和吸油量在12~27 g g-1之间。将超亲水/水下疏油棉花吸附剂装填到具备超疏水/超亲油PDMS/SiO2麻布袋中,组装成吸附式油水分离器,可用于吸附分离两相油水混合物(如正己烷/水、甲苯/水、汽油/水以及柴油/水)和三相油水混合物(如:甲苯/水/四氯化碳),分离效率不低于99.9%,且具有良好的可循环使用性能。在吸附粘度较低的有机溶剂后可通过将滤芯取出并挤压的方式对样品进行回收再利用;对于粘度高的油质可以通过更换滤芯的方式对超浸润布袋回收,回收后的疏水/亲油麻布在被油分完全浸湿之后依然保持优异的疏水亲油性能。(4)超浸润自驱动集油器的制备。设计超浸润自驱动集油器,用于自驱动重复收集水面粘性浮油,为制备或设计可持续性黏油收集装置提出了新思路。将中空多孔聚乙烯球装填到超疏水/超亲油麻布袋(PDMS/SiO2负载麻布袋)中,即组装成超浸润自驱动集油器。其中,集油器外侧超疏水/麻布织物在磨耗实验、酸碱腐蚀实验以及油腐蚀实验中展示出良好的抗腐蚀特性和机械稳定性;中空多孔聚乙烯球作为内部支撑物,可以最大限度的撑开并稳定布袋内部空间,提升集油器收集容量。超浸润自驱动特性集油装置在不借助其它外力情况下可自发收集水面浮油,且经过50次循环后,二甲基硅油平均回收率为94.81%。此外,集油器完成油收集后浸泡在水中长达15天,其漂浮黏油回收率不低于95.8%,证明该集油器可以满足对采集的粘性浮油进行长时间储存的要求。超浸润自驱动特性集油装置能够应用于多种黏油的收集,经过一定比例放大后可以用于回收漂浮混油,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荣国强[6](2019)在《低阶煤浮选的界面特性及药剂捕收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低阶煤储量丰富,其高效利用对支撑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与焦煤等高阶煤相比,低阶煤界面组成与结构复杂,浮选药剂作用机理尚不明晰,捕收剂的界面作用机制仍需深入研究。论文以神东长焰煤和蒙东褐煤两种典型低阶煤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计算-分子模拟-测试表征-浮选试验等方法,研究了低阶煤难浮的界面特性、烃类油捕收作用机制、混合捕收剂的浮选指标及界面作用机理,为低阶煤浮选捕收提供理论基础。研究了低阶煤浮选界面特性及其水化特性。低阶煤表面含氧官能团多、表面粗糙、裂隙和孔隙发育、易水化;采用诱导时间测量仪对低阶煤颗粒-气泡/捕收剂诱导时间进行研究,揭示了低阶煤颗粒-气泡/油滴的粘附/脱附机理;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低阶煤水化特性,发现吸附在低阶煤表面的水分子在水/煤界面形成较大的重叠区,水分子与低阶煤分子之间形成了大量的氢键,水分子对含氧位点的吸附亲和力强于对含碳位点的吸附亲和力,界面水的迁移率低于体相水;通过接触角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低阶煤接触角小,易被水润湿,与试验结果相符。揭示了烃类油捕收剂与低阶煤的浮选界面行为和相互作用机理。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FTIR、GC/MS、Zeta电位、XPS、接触角、粘附角、诱导时间、浮选试验等多种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模拟及试验表明十二烷难以在低阶煤表面吸附和铺展;柴油等烃类油对低阶煤表面的吸附强度小、对含氧位点作用弱,药剂用量大,浮选性能差。研究了二元混合捕收剂和混合油/废弃油捕收剂的浮选指标,揭示了单一及二元混合捕收剂在低阶煤界面的吸附行为。选取页岩油、废机油、植物油、动物油、地沟油等混合油/废弃油作为低阶煤浮选捕收剂,开展了低阶煤-油类捕收剂的浮选对比试验,页岩油具有较强的选择性,用量低效果好,废机油可有效提高低阶煤颗粒表面疏水性,提高低阶煤的浮选产率和浮选速度,植物油、动物油及地沟油等生物油的浮选指标整体好于矿物油。与传统烃类油捕收剂相比,矿物油和生物油在可燃体回收率和选择性方面更有优势。研究了二元混合捕收剂在低阶煤界面上的协同吸附和孔隙效应,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低温冷冻干燥、低场核磁共振等技术,揭示单一捕收剂及混合捕收剂在低阶煤表面的吸附行为和吸附结构。单一的十二烷分子仅吸附在碳原子上,难以覆盖含氧官能团;单一的十二酸分子容易自聚,降低了十二酸在低阶煤表面的铺展速度和覆盖效率,增加了捕收剂消耗量;十二烷和十二酸的混合物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显着提高了低阶煤表面含氧官能团的覆盖率,在十二酸分子的定向作用下,十二烷分子可以吸附在含氧位点上,极性-非极性混合捕收剂具有协同吸附效应。研究了混合捕收剂在低阶煤表面及孔隙的扩散规律,揭示了极性-非极性混合捕收剂封孔效应降低捕收剂用量的机理,混合捕收剂可在低阶煤表面孔隙的颈部聚集,阻止捕收剂在孔隙内部的无效吸附。研究了矿物油和生物油类捕收剂的低阶煤浮选捕收机理。页岩油粘度大,含有较长碳链的烃类,烯烃类物质含量高,可提高低阶煤表面疏水性;废机油既含有极性成分又含非极性成分,同时,废机油中的金属离子可强化极性成分在低阶煤表面吸附,强化协同吸附;植物油捕收剂中化学成分种类较少,极性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花生油和大豆油中羧酸类成分占比高,橄榄油中烯烃类成分占比高,这两类主导成分的活性高,易与低阶煤表面的含氧位点作用;动物油中主导成分为油酸,可与其他药剂混合使用;地沟油中主导成分为酯类,由于极性-非极性成分的协同吸附和酯类化合物的靶向性,浮选性能良好,解决了地沟油品质均一化和物料稳定性问题;本研究中选取的典型矿物油和生物油为天然混合油/废弃油,其浮选捕收规律与二元混合捕收剂的界面作用机理和浮选指标相匹配,为低阶煤浮选药剂理论研究、捕收剂定向筛选和工程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本论文有图96幅,表32个,参考文献162篇。

雷勇[7](2019)在《生物油改性沥青特性及粘附性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油作为传统能源,为全球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强劲动力保障,但是,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寻找石油的替代能源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生物质裂解油是以可再生生物质为原料,通过快速热裂解或高压液化等技术手段转化生物质所制得的液态产物,生物油的燃烧特性使其具备了替代石油能源可能性。当前,生物质重油主要作为船舶轮机燃料使用,生物油作为改性剂在道路沥青中的应用也是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为实现生物油在道路沥青中的应用,针对生物油的特性和道路沥青的要求,采用不同工艺实现生物油对沥青的改性。以植物质快速热裂解油为研究对象,将其直接与基质沥青混合制备生物油改性沥青,分析生物油沥青及其胶浆的流变性能和改性机理;利用乳化工艺制备乳化生物沥青,研究蒸发残留物的获取方法,评价乳化生物沥青的安全性能;将生物油与胶粉联合使用制备复合改性沥青,通过旋转黏度试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评价生物油对橡胶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基于“微波处理”和“长期浸泡”方法,使用生物油对胶粉进行预处理,研究制备方法对复合改性沥青高温特性、疲劳特性和存储稳定性的影响;对传统鼓泡试验进行改进,使用UTM协助加载,借助非接触测量系统DIC监测泡体中心高度变化,改进鼓泡装置,使用生物改性沥青检验了鼓泡试验的有效性。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生物沥青及沥青胶浆性能研究生物油的掺入增加了原样沥青的针入度和延度,降低了软化点。短期老化处理后,生物油对短期老化沥青的上述指标的影响发生反转。基于不同转速下的旋转粘度试验结果分析,生物油的掺入影响了沥青的力学敏感性。在25oC下,15%含量的生物油可增强沥青胶浆剪切强度,当粉胶比为0.81.4,沥青胶浆剪切强度的增强幅度在7398%之间。在一定范围内,沥青胶浆剪切强度随着粉胶比的增长而增大。在64o C下,沥青胶浆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随着粉胶比的增长而降低。生物影响沥青胶浆在64oC时的应力敏感性。在-10oC下,生物油提高了沥青胶浆的强度。(2)乳化生物沥青制备与性能研究“先乳后改”的制备方法相对更适合在实验室制备乳化生物沥青。“间歇升温法”适用于获取乳化生物沥青残留物。适量生物油对改善SBR乳化沥青残留物的力学敏感性有积极影响。6%生物油掺量的乳化沥青残液对金属的腐蚀性最强。从燃烧试验分析,生物油的掺入,延长了乳化沥青混合料在无水乙醇助燃下的燃烧时长,使得沥青膜的外观形态呈现大量的微小空隙结构,提升了极限火苗的高度,对火势的控制具有不利影响。生物油掺量与燃烧引起的质量损失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从安全性的角度考量,若生物油在实际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涉及金属构件腐蚀风险和多孔路面结构的情形,应在工程项目实施前对其安全性进行科学论证。(3)生物油对橡胶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20目橡胶改性沥青的黏度高于80目橡胶改性沥青。随着秸秆裂解生物油的添加,橡胶改性沥青的黏度呈现先增大后降低趋势。生物油可增加橡胶沥青粘性特性,增益效果与胶粉尺寸有关。生物油与大目数胶粉制得的复合改性沥青具备良好的抗疲劳潜能。(4)微波处理对生物油-橡胶复合改性沥青的影响制备方法影响生物油-橡胶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基于MSCR试验结果分析,生物油掺量控制在615%时,对复合改性沥青在3.2 kPa应力水平下的不可恢复蠕变无明显影响,满足AASHTO规范的重交通设计要求。制备方法对生物-橡胶复合改性沥青的存储稳定性有影响。“长期浸泡”方法确保了生物油对胶粉的改性作用更温和,避免了生物油的挥发损失,制得的复合改性沥青的离析指数为最低值。“微波处理”方法能短时间完成生物油对胶粉的预处理,相对橡胶沥青的离析指数可以降低一半,可有效改善橡胶沥青的存储稳定性。基于金相显微镜对橡胶粉末的观察,生物油在“微波处理”作用下改变了橡胶颗粒的外观形态,使其球形特征更为明显,提高了沥青的存储稳定性。(5)粘附性试验方法与评价指标在压力仓边缘设计排出孔,可保证压力介质的均匀性,避免了混入空气对试验的干扰。排出孔与压力介质收集器连接,实现了压力介质的循环利用。利用电磁阀控制压力介质的流向,提高了试验效率。采用DIC非接触测量系统监测鼓泡试样在加载过程中的外观形态变化,相对于传统的接触式位移传感器而言,其精度更高。提出了“溶解挥发”工艺控制沥青膜的厚度范围。覆膜设计确保了沥青在石料表面的脱层开裂为粘附性失效类型。生物油的掺入对沥青在花岗岩表面的粘附性具有不利影响,分析认为生物油的掺入增加了沥青中酸性物质成分比例,生物沥青在花岗岩表面的化学反应程度降低。以花岗岩、石灰岩和砂岩作为基板,鼓泡试验的结果与传统水煮法的试验结果趋势一致,但是鼓泡试验提供的是定量数据,较水煮法的主观评价更具参考价值。

司云云[8](2019)在《化工类企业碳足迹研究 ——以上海昭和高分子有限公司为例》文中指出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以及经济进步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化工产品,但是多样化、复杂化、多种类的产业结构也造成了各式各样的污染物的出现,这些污染物的出现对于人们的健康以及世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所以最近几年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不断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来达到对工业污染排放的控制,比如建立有效的清洁生产制度,对产能应用进行限制,对资源、能源消耗较大的企业进行限量排放等措施。可见,针对化工类企业的碳排放减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本文通过描述碳足迹的定义和分类,阐明了目前国内外核算碳足迹方法的基本理论,如碳足迹直接计算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法以及IPCC计算方法等。同时采用全生命周期为理论基础,将上海昭和高分子有限公司作为实际研究对象,运用以《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为指导的计算方式,计算从原料的投入、生产的过程、产品的入库、废弃物的处理这一整个生命周期范围内的碳足迹,通过数据收集和列出清单,找出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评估的关键环节和关键数据,并根据评价的结果,讨论实现该类型化工企业的节能减排措施。本文以碳足迹计算与分析结果为依据,得出该昭和高分子企业主要的碳排放源为:货物的运输、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电量以及生产过程中使用碳酸钙原料释放出的碳排放,本文再分别对这三个碳排放源进行讨论并提出降低碳排放的措施。在货物运输方面,采用公路、铁路和水上运输1t原料所产生的碳排放分别为44.09kg、19.06kg及26.18kg,可见铁路方式最佳。在消耗电力方面,查找出耗能大的捏合机和活性炭设备,提出进行改造以降低能耗。在原材料使用方面,提出降低碳酸钙的使用量或替换其他环保型原料,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

何翔[9](2019)在《公路养护工程造价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公路建设里程逐年增加,公路路网的日趋完善,再加上交通量预期保守,设计不合理,交通重载等因素,运营公路不得不提前进入维修养护阶段,养护周期也呈现出缩短的趋势。目前公路工程养护维修日趋成为常态化,养护工程的造价得到相当重视,由于养护工程的与新建项目本身就存在不同之处,在造价控制方面也有差异性。本文通过对公路养护工程造价控制的研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方法,提出新的研究方案分析,通过技术和经济相结合力求将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为此类项目的造价管理与控制提供技术参考与理论依据,同时兼顾有较好的社会与投资效益。本文首先分析公路养护工程造价特点和造价控制理论,并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了养护工程造价控制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造价影响因素及提出控制造价理论。提出采用系统工程中的集成DEMATEL-ISM复杂系统因素分析法对造价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全过程控制对项目造价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采用价值工程对施工方案综合比选;创新的采用对养护工程节能减排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得出造价控制效果。提出造价控制主要思路:加强设计管理对施工工艺比选,逐步减少不成熟工艺;对影响造价因素分析,达到减少外部环境对造价的干扰;通过价值工程进行方案比选。最终提出控制造价控制策略并完善施工方法组织管理进而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目的。最后将提出的基本方法用于案例中,对江津区省道S550线李市旅游路面改造项目应用价值工程理论对工程设计阶段的方案进行比选,提出造价控制措施建议,采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对该项目的节能减排进行经济、环境效益分析得出造价控制效果。

高占斌[10](2019)在《低温燃烧对船用柴油机性能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能源形势的日益严峻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针对船用柴油机提出的各项法规也越来越严格,促使船用柴油机向着高效率低污染的方向发展,降低船用柴油机排放,同时保证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显得十分重要。由于电控高压共轨、米勒循环、废气再循环(EGR)和掺水燃烧技术在降低柴油机NOx排放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和明显的优势,而且它们均具有低温燃烧的特点,因此本文选择这四项技术以及它们之间相互结合进行研究。找到能够降低该柴油机NOx和Soot排放的有效方法,为船用柴油机节能减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具有电控高压共轨、米勒循环(Miller)、废气再循环(EGR)、可变进排气压力的620单缸机多功能试验平台。对单缸柴油机进行电控高压共轨、米勒循环(Miller)、废气再循环(EGR)、可变进排气压力系统设计,搭建单缸机性能试验台,对单缸机燃油系统、滑油系统、冷却水系统及EGR、Miller等各个系统的组成部件进行设计、加工制造和选型。(2)设计并加工不同Miller度的进气凸轮轴,进行米勒循环试验,研究船用柴油机的螺旋桨特性和负荷特性,以及变轨压和喷油提前角对米勒系统船用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米勒循环可以有效的降低柴油机NOx排放浓度,改善柴油机的排放性能,同时燃油消耗率有所下降。得出以排放性经济性为主要评价指标在推进特性工况的最佳米勒度。随着轨压、喷油提前角的增加,最高燃烧压力升高,燃油消耗率下降,排气温度增加,NOx排放浓度升高,Soot含量下降。(3)利用AVL-FIRE和GT-POWER仿真软件分别建立了该柴油机的三维燃烧室模型和一维整机模型,通过与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米勒循环的仿真研究,分析其对柴油机燃烧特性和NOx排放的影响。通过仿真计算,柴油机采用米勒循环时,随着米勒度增加,在空燃比不变的情况下,缸内最高燃烧压力下降,最高平均温度降低,滞燃期增加,CA50延后,燃烧持续期缩短,燃烧放热率所受影响十分显着,燃油消耗率降低,经济性得到改善,同时NOx浓度和分布空间减少,排放性得到显着改善,综合经济性和排放性,确定该柴油机的最佳米勒度为M60。在米勒系统柴油机仿真的基础上,研究了进气压力、喷油提前角和进气温度对其性能的影响。(4)利用所建立的仿真平台,进行了 EGR结合米勒循环的仿真研究,随着废气引入量(EGR率)的增大,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有所下降,缸内最高温度和最高爆发压力下降,NOx排放量减少,Soot含量有所升高,燃烧起始点延后,滞燃期延长,燃烧持续期延长,燃烧重心后移。EGR率对柴油机性能影响在75%负荷,EGR率为0.2时最为明显,在所建的单缸试验台上进行了柴油机排气再循环(EGR)试验,并将试验数据与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两者变化趋势相同,试验验证了仿真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米勒循环结合EGR技术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米勒度不变时,EGR率的增加会降低缸内爆压和缸内温度。与此同时,EGR技术对缸内NOx生成量下降效果会因为结合了米勒循环技术而增大。本文通过改变压缩比和喷油提前角进一步优化柴油机性能,通过分析两者结合对柴油机缸内温度、压力及NOx生成等的影响确定了压缩比和喷油提前角。(5)进行了掺水燃烧仿真研究,计算分析了额定工况掺水乳化油和进气道喷水技术对缸内燃烧情况及动力性能、经济性能、排放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灰色理论和组合权重法确定了两种燃烧方式的最佳掺水比例,通过对两种掺水燃烧方式的适用范围进行对比分析,选择配制乳化油的方式分析其在变工况下的工作状态和适用性。当柴油机燃用乳化油时,随着掺水量的增加,缸内最高爆发压力、平均温度和尾燃温度均降低,排放降低,通过灰色决策理论分析得到最佳掺水比例为10%,此时功率较原机降低5.68%,折合油耗率降低6.54%,NOx排放量降低36.06%,Soot排放量降低5.99%。当柴油机采用进气道喷水时,最佳喷水流量为0.5kg/h,此时功率较原机升高6.13%,比油耗率降低5.79%,NOx排放量降低45.75%,Soot排放量降低33.34%。

二、柴油乳化新技术通过专家评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柴油乳化新技术通过专家评审(论文提纲范文)

(1)纤维素基油水分离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概述
    1.2 水体油污染和染料污染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1.2.1 水体油污染和染料污染的危害
        1.2.2 水体油污染和染料污染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1.3 三相体系浸润性及理论基础
        1.3.1 气/液/固三相体系浸润性理论基础
        1.3.2 液/液/固三相体系浸润性理论基础
    1.4 纤维素基生物质材料的特性及分离性能研究
        1.4.1 纤维素基生物质材料的特性
        1.4.2 纤维素基生物质材料的分离性能研究
    1.5 研究的目的、内容与创新点
        1.5.1 目的
        1.5.2 内容
        1.5.3 创新点
2 玉米秸秆粉掺杂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2.4 材料表征
        2.2.5 乳液分离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玉米秸秆粉掺杂尼龙复合材料的形貌表征
        2.3.2 玉米秸秆粉掺杂尼龙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表征
        2.3.3 玉米秸秆粉掺杂尼龙复合材料的浸润性研究
        2.3.4 玉米秸秆粉掺杂尼龙复合材料的乳液分离性能研究
        2.3.5 玉米秸秆粉掺杂尼龙复合材料的重复使用性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细菌纤维素/钯复合膜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2.4 材料表征
        3.2.5 乳液分离实验
        3.2.6 染料催化降解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细菌纤维素/钯复合膜材料的形貌表征
        3.3.2 细菌纤维素/钯复合膜材料的化学表征
        3.3.3 细菌纤维素/钯复合膜材料的浸润性研究
        3.3.4 细菌纤维素/钯复合膜材料的催化降解性能研究
        3.3.5 细菌纤维素/钯复合膜材料的机理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亚氯酸盐-碱水解法制备巴沙木/钯复合材料及性能表征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
        4.2.3 实验过程
        4.2.4 材料表征
        4.2.5 染料催化降解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亚氯酸盐-碱水解法制备巴沙木/钯复合材料的形貌表征
        4.3.2 亚氯酸盐-碱水解法制备巴沙木/钯复合材料的化学表征
        4.3.3 亚氯酸盐-碱水解法制备巴沙木/钯复合材料的浸润性研究
        4.3.4 亚氯酸盐-碱水解法制备巴沙木/钯复合材料的染料催化降解性能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低共熔溶剂法制备巴沙木/钯分离复合材料及性能表征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
        5.2.3 实验方法
        5.2.4 材料表征
        5.2.5 生命周期评价
        5.2.6 油水分离实验
        5.2.7 染料催化降解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亚氯酸盐-碱水解法和低共熔溶剂法的环境影响
        5.3.2 巴沙木/钯分离复合材料的形貌表征
        5.3.3 巴沙木/钯分离复合材料的化学表征
        5.3.4 巴沙木/钯分离复合材料的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5.3.5 巴沙木/钯分离复合材料的染料催化降解性能研究
        5.3.6 巴沙木/钯分离复合材料的油水分离和染料催化降解机理研究
    5.4 本章小结
6 巴沙木/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材料与试剂
        6.2.2 仪器
        6.2.3 实验过程
        6.2.4 材料表征
        6.2.5 染料催化降解实验
        6.2.6 抑菌实验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巴沙木/银复合材料的形貌表征
        6.3.2 巴沙木/银复合材料的化学表征
        6.3.3 巴沙木/银复合材料的浸润性研究
        6.3.4 巴沙木/银复合材料的染料催化降解性能研究
        6.3.5 巴沙木/银复合材料的抑菌性能研究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2)耐盐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1.3 石油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
    1.4 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1.4.1 低温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1.4.2 重金属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1.4.3 重质原油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1.4.4 高温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
        1.4.5 盐碱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1.5 盐碱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及其面临的挑战
        1.5.1 嗜盐碱微生物的适盐碱机制
        1.5.2 嗜盐碱微生物的石油烃降解机理
        1.5.3 嗜盐碱微生物对不同组分石油烃的降解特性
        1.5.4 盐碱胁迫条件下生物强化/生物刺激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
        1.5.5 石油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存在的挑战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石油烃分析方法及土壤国标分析方法的改进研究
    2.1 国内外石油烃的分析方法与标准
        2.1.1 重量法
        2.1.2 紫外分光光度法
        2.1.3 荧光分光光度法
        2.1.4 红外光度法
        2.1.5 气相色谱法
    2.2 土壤石油烃国标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局限性及萃取简易替代方案
        2.2.1 国标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局限性及萃取简易替代方案
        2.2.2 红外分析国标方法萃取手段的简易替代方案与实验条件
    2.3 土壤石油烃红外分析国标方法萃取简易替代方案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土壤质量对CJ/T221-2005索氏提取法萃取效果的影响
        2.3.2 简易替代方案与两种红外国标方法的萃取结果对比
        2.3.3 简易替代方案的萃取比例及与两种红外国标方法的符合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盐高油胁迫条件下耐盐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驯化及其生理特性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设计与测定方法
        3.2.1 实验设计
        3.2.2 盐碱地石油污染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3.2.3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3.1 盐碱地石油污染土壤的基础理化性质
        3.3.2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菌株含量变化规律分析
        3.3.3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pH值变化规律分析
        3.3.4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氧化还原电位变化规律分析
        3.3.5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细胞通透性及菌液总固体含量变化规律分析
        3.3.6 典型阶段培养基形态及油滴粒径变化规律分析
        3.3.7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乳化特性变化规律分析
        3.3.8 典型阶段耐盐菌驯化培养液呼吸特性规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体环境下耐盐菌降解石油烃的应用效果与产物分析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
        4.2.1 优势耐盐菌株筛选实验设计
        4.2.2 优势耐盐菌株极限盐度适应性驯化实验设计
        4.2.3 优势耐盐菌株呼吸特性实验设计
        4.2.4 优势耐盐菌株生存环境优化实验设计
        4.2.5 优势耐盐菌株降解实验设计
        4.2.6 优势耐盐菌株代谢产物的分析方法
        4.2.7 优势耐盐菌株生物酶的分析方法
        4.2.8 优势耐盐菌株表面活性剂测定
        4.2.9 优势耐盐菌株降解产物GC-MS分析实验设计
        4.2.10 优势耐盐菌株鉴定方法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3.1 耐盐菌在饱和盐浓度条件下的适应情况
        4.3.2 优势耐盐菌株的呼吸特性分析
        4.3.3 优势耐盐菌株最适生存环境的优化选择
        4.3.4 环境条件对于优势耐盐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
        4.3.5 优势耐盐菌株代谢产物—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析
        4.3.6 优势耐盐菌株降解产物GC-MS分析
        4.3.7 优势耐盐菌株的鉴定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土壤环境下耐盐菌降解石油烃的应用效果与产物分析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仪器
    5.2 实验设计与测定方法
        5.2.1 实验设计
        5.2.2 实验测定方法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5.3.1 耐盐菌株种类差别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分析
        5.3.2 时间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分析
        5.3.3 含盐量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5.3.4 含油量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5.3.5 土壤质地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5.3.6 含水率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5.3.7 温度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效耐盐石油降解菌剂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分析与初步方案
    6.1 生物修复助剂在耐盐菌生物修复实践中的作用分析与比选
        6.1.1 表面活性剂类助剂作用分析与比选
        6.1.2 生物质类助剂作用分析与比选
    6.2 缓释修复药剂在耐盐菌生物修复实践中的作用分析与比选
    6.3 提高生物修复材料长效性和广谱性的载体材料分析与比选
    6.4 固定化耐盐菌剂制备技术分析
    6.5 耐盐菌剂量产化初步方案设计
        6.5.1 背景及概况
        6.5.2 市场预测
        6.5.3 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5.4 设备选型、材料及动力供应
        6.5.5 投资及运行成本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设计
    7.1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的设计思想与工艺方案
        7.1.1 设计思想
        7.1.2 工艺方案
    7.2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的规模确定
    7.3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的工艺设计
        7.3.1 混合搅拌罐的工艺设计
        7.3.2 沉淀净水池的工艺设计
        7.3.3 富集浓缩池的工艺设计
        7.3.4 辅助设备的选型
    7.4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的结构设计
    7.5 投资估算与运行成本核算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授权专利
作者及导师简介

(3)三元驱油水乳状液稳定性及太阳能破乳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
        1.1.1 油田采油技术的发展
        1.1.2 碱作用机理
        1.1.3 表面活性剂作用机理
        1.1.4 聚合物作用机理
    1.2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处理方法
        1.2.1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主要成分
        1.2.2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主要特点
        1.2.3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处理方法
    1.3 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1.3.1 界面张力对稳定性的影响
        1.3.2 界面膜对稳定性的影响
        1.3.3 连续相黏度对稳定性的影响
    1.4 太阳能STEP过程原理及进展
        1.4.1 太阳能利用技术
        1.4.2 太阳能STEP原理简介
        1.4.3 太阳能STEP利用进展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三元驱油水乳状液太阳能破乳实验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装置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装置
    2.2 实验方法
        2.2.1 乳状液的配置方法
        2.2.2 分水率的测定
        2.2.3 电导率的测定
        2.2.4 黏度的测定
        2.2.5 粒径大小及分布的测定
        2.2.6 Zeta电位的测定
        2.2.7 界面张力的测定
        2.2.8 含油量的测定
        2.2.9 循环伏安分析
        2.2.10 太阳能光、热、电破乳实验方法
第三章 三元驱油水乳状液的稳定性研究
    3.1 乳状液稳定性的衡量依据
    3.2 浓度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3.3 乳化方式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太阳能光、热、电单场破乳实验及机理研究
    4.1 太阳能光、热、电单场破乳实验
        4.1.1 破乳过程中的黏度变化
        4.1.2 破乳过程中的粒径分布变化
        4.1.3 破乳过程中的Zeta电位变化
        4.1.4 破乳过程中的界面张力变化
        4.1.5 破乳后的含油量对比
    4.2 太阳能光、热、电单场破乳机理分析
        4.2.1 三元驱乳状液的结构分析
        4.2.2 太阳能光场破乳机理分析
        4.2.3 太阳能热场破乳机理分析
        4.2.4 太阳能电场破乳机理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太阳能光-热-电复合场破乳实验及机理研究
    5.1 太阳能光-热-电复合场破乳实验
    5.2 太阳能光-热-电复合场破乳机理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4)基于气相放电等离子体反应技术的生物油加氢提质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生物油提质技术
        1.2.1 催化裂解
        1.2.2 催化酯化
        1.2.3 蒸汽重整
        1.2.4 乳化
        1.2.5 催化加氢
    1.3 国内外生物油催化加氢提质研究现状
        1.3.1 生物油催化加氢
        1.3.2 生物油模型化合物催化加氢
    1.4 气相放电等离子体反应技术概述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气相放电等离子体加氢反应器设计及工作特性研究
    2.1 低温等离子体概述
    2.2 气相放电等离子体加氢反应器的设计
    2.3 气相放电等离子体加氢反应器工作特性研究
        2.3.1 测量仪器及方法
        2.3.2 幅频特性
        2.3.3 介质等效电容和气隙等效电容
        2.3.4 电场强度
        2.3.5 放电功率及电能注入效率
        2.3.6 电子密度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气相放电等离子体反应条件下生物油加氢提质试验研究
    3.1 试验材料及仪器
    3.2 模拟生物油的配制
    3.3 DBD加氢提质生物油试验系统的构建
    3.4 工作参数对生物油加氢反应的影响规律
        3.4.1 工作电压
        3.4.2 气体流量
        3.4.3 反应时间
    3.5 工作参数优化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3.6 装置的能耗及能源利用率评价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加氢对生物油理化特性的影响研究
    4.1 高位热值
    4.2 pH值
    4.3 运动黏度
    4.4 蒸发特性
        4.4.1 试验仪器及方法
        4.4.2 试验结果分析
        4.4.2.1 模拟生物油及其加氢产物热重分析
        4.4.2.2 柴油及其掺混燃油热重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气相放电等离子体反应条件下生物油加氢机理解析
    5.1 模拟生物油及其加氢产物成分检测
        5.1.1 检测方法
        5.1.2 组分化合物转化率和产物生成选择性计算
    5.2 检测结果及分析
        5.2.1 酸类、醇类转化率及产物生成选择性
        5.2.2 酮类转化率及产物生成选择性
        5.2.3 醛类转化率及产物生成选择性
        5.2.4 酯类转化率及产物生成选择性
        5.2.5 酚类转化率及产物生成选择性
    5.3 气相放电等离子体反应条件下生物油加氢机理解析
        5.3.1 氢气的电离
        5.3.2 生物油各组分加氢机理解析
        5.3.2.1 丁酸、丁醇
        5.3.2.2 羟基丙酮
        5.3.2.3 糠醛
        5.3.2.4 乙酸乙酯
        5.3.2.5 愈创木酚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总结和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植物纤维基疏水/亲油材料制备及油水分离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概述
    1.2 水体油污染的危害及油水混合物种类
        1.2.1 水体油污染危害
        1.2.2 油水混合物分类及处理方法
    1.3 特殊浸润性材料构建理论基础
        1.3.1 接触角,表面张力及表面能
        1.3.2 气/液/固三相体系润湿性理论基础
        1.3.3 液/液/固三相体系润湿性
    1.4 特殊浸润性材料的分离特性及应用
        1.4.1 特殊浸润性油水分离材料理论基础
        1.4.2 疏水/亲油材料
        1.4.3 水下疏油材料
    1.5 选题的目的内容与创新点
        1.5.1 目的内容
        1.5.2 创新点
2 疏水/亲油磁性木粉复合物的制备及乳液分离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和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2.3 制备过程
        2.2.4 制备原理
        2.2.5 材料表征
        2.2.6 乳液分离
        2.2.7 稳定性能评价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疏水/亲油磁性木粉的表面形貌
        2.3.2 疏水/亲油木粉的浸润性研究
        2.3.3 改性剂添加量对样品接触角的影响
        2.3.4 疏水/亲油磁性木粉表面化学成分分析
        2.3.5 疏水/亲油磁性木粉的磁性分析
        2.3.6 疏水/亲油磁性木粉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2.3.7 疏水/亲油磁性木粉复合膜通量及循环稳定性检测
    2.4 本章小结
3 湿固化聚氨酯构筑超润湿油水分离材料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方法与机理
        3.2.4 材料表征
        3.2.5 超疏水涂层化学稳定性研究
        3.2.6 不同基材表面超疏水涂层构筑研究
        3.2.7 油水混合物分离实验研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超疏水/超亲油麻布织物的表面形貌
        3.3.2 疏水/亲油麻布织物表面浸润性研究
        3.3.3 疏水亲油麻布表面表面化学成分分析
        3.3.4 超疏水表面化学稳定性研究
        3.3.5 特殊浸润性材料在油水混合物中分离性能研究
        3.3.6 不同基材表面构筑超疏水涂层研究
        3.3.7 不同疏水化基材对油水混合溶液分离性能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功能化超浸润油水分离器的制备及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超亲水/油下亲水秸秆粉的制备
        4.2.4 PDMS/SiO_2麻布袋的制备
        4.2.5 材料表征
        4.2.6 红外光谱分析(FTIR-ATR)
        4.2.7 化学稳定性研究
        4.2.8 油水分离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超疏水/超亲油麻布织物表面形貌研究
        4.3.2 超疏水/超亲油麻布织物表面浸润性研究
        4.3.3 超疏水/超亲油麻布织物表面化学成分分析
        4.3.4 化学稳定性的研究
        4.3.5 三相油水混合物分离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超浸润自驱动集油器的制备及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材料和试剂
        5.2.2 仪器
        5.2.3 超疏水/超亲油麻布织物的制备
        5.2.4 材料表征
        5.2.5 超疏水/超亲油麻布织物稳定性研究
        5.2.6 超浸润自驱动集油器浮油收集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PMDS/SiO_2麻布织物表面形貌及浸润性能性能分析
        5.3.2 PDMS/SiO_2麻布织物表面油下超浸润性能研究
        5.3.3 PMDS/SiO_2麻布织物表面化学成分分析
        5.3.4 PMDS/SiO_2麻布织物表面稳定性的研究
        5.3.5 油水分离能力的研究
        5.3.6 集油器油水分离能力的研究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6)低阶煤浮选的界面特性及药剂捕收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3 低阶煤浮选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2.1 低阶煤样品及试验试剂
    2.2 试验仪器
    2.3 研究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低阶煤浮选界面特性
    3.1 低阶煤表面官能团及形貌分析
    3.2 低阶煤颗粒-气泡诱导时间
    3.3 低阶煤水化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3.4 低阶煤表面润湿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及试验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烃类油捕收作用分析
    4.1 烃类油捕收剂在水环境中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4.2 柴油对低阶煤的浮选界面作用
    4.3 低阶煤-柴油-气泡相互作用
    4.4 本章小结
5 混合捕收剂浮选指标
    5.1 二元混合捕收剂浮选试验
    5.2 矿物油及生物油类捕收剂浮选试验
    5.3 油类捕收剂浮选对比试验
    5.4 本章小结
6 混合捕收剂界面作用机理
    6.1 二元混合捕收剂界面作用机理
    6.2 矿物油及生物油类捕收剂界面作用机理
    6.3 混合捕收剂效能及界面作用共性规律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生物油改性沥青特性及粘附性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生物油应用研究现状
        1.3.2 生物沥青研究现状
        1.3.3 沥青粘附性评价方法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及存在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生物油改性沥青及胶浆性能研究
    2.1 试验材料性质与分析
        2.1.1 生物油
        2.1.2 石油沥青
    2.2 生物油改性沥青三大指标
        2.2.1 针入度
        2.2.2 软化点
        2.2.3 延度
        2.2.4 沥青三大指标统计描述与分析
    2.3 生物沥青旋转黏度分析
    2.4 生物沥青改性机理分析
        2.4.1 红外光谱实验分析
        2.4.2 荧光显微镜分析
    2.5 生物沥青胶浆性能研究
        2.5.1 研究背景
        2.5.2 研究目的和范围
        2.5.3 试验材料制备方法
        2.5.4 试验结果与讨论
        2.5.5 生物沥青胶浆改性机理与统计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乳化生物沥青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研究思路
    3.2 乳化生物沥青的制备方法
    3.3 乳化生物沥青蒸发残留物获取方法
    3.4 乳化生物沥青蒸发残留物流变性
        3.4.1 生物油对基质乳化沥青高温流变性的影响
        3.4.2 生物油对SBR乳化沥青高温流变性的影响
    3.5 乳化生物沥青安全性评价
        3.5.1 试验设计
        3.5.2 乳化生物沥青残液腐蚀特性
        3.5.3 乳化生物沥青残留物燃烧特性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物油对橡胶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
    4.1 研究背景
    4.2 研究目的和范围
    4.3 试验材料与方法
        4.3.1 试验材料
        4.3.2 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
        4.3.3 旋转黏度试验
        4.3.4 温度扫描试验和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
    4.4 生物油对橡胶改性沥青黏度的影响
    4.5 生物油对橡胶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
        4.5.1 温度扫描试验结果分析
        4.5.2 MSCR试验结果分析
        4.5.3 综合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波处理对生物油-橡胶复合改性沥青的影响
    5.1 研究背景
    5.2 研究内容
    5.3 试验方案与方法
    5.4 试验结果分析
        5.4.1 制备方法对生物油-橡胶复合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
        5.4.2 生物油掺量对复合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
        5.4.3 复合改性沥青的疲劳特性
        5.4.4 存储稳定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沥青粘附性试验方法与评价指标
    6.1 鼓泡现象简介
    6.2 鼓泡试验研究发展
    6.3 数字图像相关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简介
    6.4 改性鼓泡试验设计
        6.4.1 设计理念
        6.4.2 设计方案
    6.5 鼓泡试样制作
        6.5.1 石料试样制作
        6.5.2 沥青粘结层厚度控制
        6.5.3 覆膜设计
    6.6 基于鼓泡试验的沥青粘附性评价指标
        6.6.1 理论分析
        6.6.2 鼓泡试验参数获取与处理
    6.7 基于Abaqus有限元验证改性鼓泡试验
        6.7.1 Abaqus有限元简介
        6.7.2 鼓泡模型的建立和参数选择
        6.7.3 有限元结果分析
    6.8 生物改性沥青粘附性研究
        6.8.1 试验材料与方法
        6.8.2 试验结果与分析
        6.8.3 高加载速率下的鼓泡试验结果分析
        6.8.4 基于泡体形态的粘附性评价
    6.9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化工类企业碳足迹研究 ——以上海昭和高分子有限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目的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碳足迹理论
        2.1.1 碳足迹的定义
        2.1.2 碳足迹的分类
    2.2 不同行业碳足迹的研究
    2.3 碳足迹核算标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碳足迹核算方法及在化工类企业的应用与分析
    3.1 碳足迹核算方法简介
        3.1.1 碳足迹计算器
        3.1.2 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
        3.1.3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3.1.4 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法
        3.1.5 IPCC计算方法
    3.2 我国化工类企业的碳足迹研究现状
    3.3 案例企业碳足迹的核算方法确定
        3.3.1 目标和范围的确定
        3.3.2 企业碳足迹计算方法与公式
第四章 化工类企业案例研究
    4.1 企业概况
        4.1.1 企业概述
        4.1.2 生产现状
        4.1.3 生产工艺
    4.2 企业碳排放清单
        4.2.1 数据收集
        4.2.2 企业碳足迹计算过程
    4.3 结果分析
        4.3.1 企业总碳足迹
        4.3.2 碳足迹与产量的关系
        4.3.3 误差分析
    4.4 减排路径
        4.4.1 货物的运输
        4.4.2 电力的消耗
        4.4.3 原料的使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公路养护工程造价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
        1.2.1 国外造价发展研究
        1.2.2 国外当前研究
        1.2.3 国内造价发展研究
        1.2.4 国内当前研究
        1.2.5 研究现状评价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3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公路养护工程造价相关理论
    2.1 公路养护工程定义
        2.1.1 养护工程造价
        2.1.2 公路养护工程管理
    2.2 公路养护工程分类
    2.3 养护工程造价构成要素
    2.4 公路养护预算费用组成
    2.5 公路养护工程技术经济特点
    2.6 全面造价管理
        2.6.1 理论基础
        2.6.2 控制原则
        2.6.3 控制类型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养护工程造价控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工程造价主要控制措施
    3.2 工程造价控制主要问题
    3.3 各阶段控制存在问题
        3.3.1 决策立项阶段
        3.3.2 设计阶段
        3.3.3 施工阶段
        3.3.4 竣工结算阶段
    3.4 工程造价其他控制方法及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养护工程造价控制原理及应用
    4.1 运用集成ISM-DEMATEL对养护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4.1.1 DEMATEL方法及步骤
        4.1.2 集成DEMATEL/ISM方法
        4.1.3 运用集成DEMATEL/ISM方法对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4.1.4 集成ISM-DEMATEL因素分析法的计算模型
        4.1.5 针对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4.2 基于价值工程对养护工程的方案比选
        4.2.1 价值工程基本理论
        4.2.2 常用分析方法
        4.2.3 方案比选实例运用
    4.3 生命周期评价理论
        4.3.1 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基本概念
        4.3.2 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常用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造价控制案例
    5.1 项目概况
        5.1.1 项目基本情况
        5.1.2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5.1.3 主要病害情况
        5.1.4 项目主要工程数量表
    5.2 基于DEMATEL模型对本案例的运用
        5.2.1 本项目的影响因素
        5.2.2 基于DEMATEL模型的计算
        5.2.3 计算结果及因果图
    5.3 基于价值工程对路面改造方案比选
        5.3.1 基于价值工程对沥青路面方案的方案比选
        5.3.2 基于价值工程对水泥路面恢复方案的方案比选
    5.4 造价控制措施及建议
        5.4.1 决策立项阶段
        5.4.2 设计阶段
        5.4.3 施工阶段
        5.4.4 竣工结算阶段
        5.4.5 资源组织造价控制措施
        5.4.6 交通组织造价控制措施
        5.4.7 施工安全措施
    5.5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控制效果评价
        5.5.1 环境效益计算模型
        5.5.2 经济效益计算模型
        5.5.3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节能减排效益分析
        5.5.4 控制效果定量分析
    5.6 其他造价控制效果评价
        5.6.1 两算对比分析控制效果
        5.6.2 交通延误效益分析控制效果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建议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低温燃烧对船用柴油机性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船舶柴油机降低排放的技术路线
        1.2.1 柴油机氮氧化物(NO_x)的生成机理
        1.2.2 低NO_x燃烧路径分析
        1.2.3 船用柴油机降低NO_x的技术措施
    1.3 高压共轨技术
        1.3.1 船用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系统国外研究现状
        1.3.2 船用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系统国内研究现状
    1.4 米勒循环技术发展概况
        1.4.1 米勒循环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1.4.2 米勒循环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1.5 废气再循环技术(EGR)发展概况
        1.5.1 废气再循环技术(EGR)国外研究现状
        1.5.2 废气再循环技术(EGR)国内发展现状
    1.6 掺水燃烧技术概述
        1.6.1 掺水乳化油技术
        1.6.2 喷水技术
        1.6.3 掺水燃烧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7 空气系统对燃烧过程的影响和发展现状
        1.7.1 进气条件对燃烧过程的影响发展现状
        1.7.2 相继增压技术对燃烧过程的影响发展现状
    1.8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620单缸机多功能试验台设计
    2.1 高压共轨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模型
        2.1.1 控制系统ECU
        2.1.2 高压油泵
        2.1.3 共轨管
        2.1.4 电控喷油器
    2.2 润滑系统
    2.3 冷却系统
    2.4 可调进气稳压系统
    2.5 EGR系统设计
    2.6 米勒循环设计
    2.7 测试系统
    2.8 620单缸机多功能试验台功能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船用柴油机采用米勒循环试验研究
    3.1 推进特性米勒循环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研究
    3.2 推进特性燃油共轨压力对米勒循环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3.3 推进特性喷油提前角对米勒循环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3.4 负荷特性米勒循环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3.5 负荷特性轨压对米勒系统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3.6 负荷特性喷油提前角对米勒循环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米勒循环对柴油机燃烧与排放影响的仿真研究
    4.1 仿真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4.1.1 仿真软件的选型
        4.1.2 仿真模型的建立
        4.1.3 仿真模型网格的划分
        4.1.4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的确定
        4.1.5 计算子模型选择
        4.1.6 计算模型的验证
    4.2 米勒循环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4.2.1 米勒循环对柴油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
        4.2.2 米勒循环对柴油机燃烧过程特征值的影响
        4.2.3 米勒循环对柴油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4.2.4 米勒循环对缸内物理场和NO_x生成的影响
        4.2.5 柴油机最佳米勒度的确定
    4.3 参数变化对米勒循环柴油机燃烧与排放影响
        4.3.1 单缸柴油机模型的建立
        4.3.2 相继增压系统对米勒循环柴油机缸内燃烧特性和气体排放的影响
        4.3.3 喷油提前角对米勒循环柴油机缸内燃烧特性和气体排放影响
        4.3.4 进气温度对米勒循环柴油机缸内燃烧特性和气体排放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米勒循环结合EGR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研究
    5.1 EGR率对柴油机缸内燃烧过程的影响
        5.1.1 EGR率对缸内物理场和NO_x生成的影响
        5.1.2 EGR率对缸内燃烧温度和缸压的影响
        5.1.3 EGR率对燃烧过程特征值的影响
        5.1.4 EGR率对NO_x生成的影响
        5.1.5 EGR率对柴油机功率和油耗的影响
    5.2 进气温度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5.2.1 进气温度对缸内NO_x生成及物理场的影响
        5.2.2 进气温度对NO_x生成的影响
        5.2.3 进气温度对缸内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5.2.4 进气温度对EGR柴油机燃烧过程特征值的影响
    5.3 废气再循环试验研究
        5.3.1 单缸柴油机EGR试验及结果
        5.3.2 试验与仿真预测结果对比
    5.4 米勒循环与EGR相结合对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影响
        5.4.1 米勒循环结合EGR对柴油机缸内物理场和NOx生成的影响
        5.4.2 米勒循环结合EGR对柴油机缸内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5.4.3 米勒循环结合EGR对柴油机NO_x生成的影响
        5.4.4 米勒循环结合EGR对柴油机功率和油耗的影响
        5.4.5 米勒循环结合EGR对柴油机燃烧过程特征值的影响
    5.5 压缩比与喷油提前角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研究
        5.5.1 压缩比对柴油机燃烧过程以及NO_x排放的影响
        5.5.2 喷油提前角结合压缩比对柴油机燃烧的影响
        5.5.3 喷油提前角结合压缩比对柴油机NO_x生成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掺水燃烧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仿真研究
    6.1 掺水乳化油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研究
        6.1.1 求解器的设置
        6.1.2 当量循环供油量的确定
        6.1.3 掺水乳化油对柴油机燃烧性能的影响
        6.1.4 掺水乳化油对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
        6.1.5 掺水乳化油对排放性能的影响
        6.1.6 掺水乳化油对缸内温度场及污染物分布的影响
    6.2 进气道喷水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研究
        6.2.1 进气道喷水的求解器设置
        6.2.2 进气道喷水对燃烧过程各参数的影响
        6.2.3 进气道喷水对柴油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
        6.2.4 进气道喷水对排放的影响
        6.2.5 进气道喷水对缸内温度场及污染物分布的影响
    6.3 两种掺水方式的对比以及最佳掺水比的确定
        6.3.1 掺水燃烧对柴油机性能指标的影响
        6.3.2 灰色系统理论确定最佳掺水比
    6.4 乳化燃油在变工况下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6.4.1 燃烧特性
        6.4.2 动力特性
        6.4.3 经济特性
        6.4.4 排放特性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附录A 620单缸机多功能试验设备及仪器一览表
    附录B 凸轮轴设计图纸

四、柴油乳化新技术通过专家评审(论文参考文献)

  • [1]纤维素基油水分离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D]. 于倩倩.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2]耐盐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D]. 艾贤军.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20(06)
  • [3]三元驱油水乳状液稳定性及太阳能破乳性能研究[D]. 倪嘉文.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4]基于气相放电等离子体反应技术的生物油加氢提质试验研究[D]. 戚小龙. 江苏大学, 2020(02)
  • [5]植物纤维基疏水/亲油材料制备及油水分离性能研究[D]. 邸鑫.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6]低阶煤浮选的界面特性及药剂捕收作用机理研究[D]. 荣国强.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7]生物油改性沥青特性及粘附性评价方法研究[D]. 雷勇. 长安大学, 2019(07)
  • [8]化工类企业碳足迹研究 ——以上海昭和高分子有限公司为例[D]. 司云云.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9]公路养护工程造价控制技术研究[D]. 何翔.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10]低温燃烧对船用柴油机性能影响研究[D]. 高占斌.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

标签:;  ;  ;  ;  ;  

柴油乳化新技术通过专家评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