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盘菌病原菌的测定及流行规律

核盘菌病原菌的测定及流行规律

一、油菜菌核病病原及流行规律的确定(论文文献综述)

岳伟,陈曦,刘瑞娜,姚卫平,陈春秋,马洪管,蒋跃林[1](2021)在《安徽省沿江地区油菜菌核病气象等级评估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进一步明确安徽省沿江地区油菜菌核病发生关键时段和主要影响气象因子,提高对菌核病的监测评估能力,利用1995—2019年安徽省池州市、桐城市油菜菌核病病株率资料和逐日气象资料,通过线性相关、回归分析等方法,建立基于降水和温度的菌核病气象等级评估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回代检验和模拟验证。结果表明:3月下旬至5月上旬是池州市和桐城市油菜菌核病茎秆发病的关键期。降水是影响菌核病发生的主要气象因子,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菌核病的发生。引入雨量系数和温度系数构建的综合气象条件指数,能较好地反映降水和温度对油菜菌核病的综合影响。池州市油菜菌核病气象等级评估模型的回代准确率和模拟准确率分别为86.2%和85.0%,桐城市则分别为83.8%和85.0%,因而建立的模型可用于安徽省沿江地区菌核病的监测评估。

杨淼泠,张维,韦秋合,施李鸣,国圆,张克诚,葛蓓孛[2](2021)在《大豆菌核病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引起的大豆菌核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重要病害,严重威胁大豆产业的安全生产和发展。为了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归纳了大豆菌核病的病原生物学特性、病害循环、致病机理、抗病育种以及综合防治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指出了深入挖掘优良抗性资源并探究大豆-核盘菌的互作机制,为后期开发高效的综合防治技术奠定基础。

王聪浩[3](2021)在《西洋参菌核病病原学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属五加科Araliaceae人参属Panax,是多年生药用草本植物,常以根入药,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疲劳、抗衰老、抗癌等多种功效,是一种药食同源的名贵中药材。由核盘属真菌Sclerotinia spp.引起的西洋参菌核病严重威胁着西洋参的产量和品质。2017-2020年,西洋参菌核病在秦巴山区的留坝县和太白县普遍发生,最严重田块发病率达到了60%,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以西洋参菌核病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病害调查、病原菌分离鉴定、病菌寄主范围测定、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以及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等研究工作,以期为西洋参菌核病的深入研究、病害防治等奠定理论基础。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证实了雪腐核盘菌Sclerotinia nivalis,是引致西洋参菌核病的病原菌,系世界首次报道。该病菌属子囊菌门Ascomycotina盘菌纲Discomycetes柔膜菌目Helotiales核盘菌科Sclerotiniaceae核盘菌属Sclerotinia真菌,可侵染豆科、菊科、茄科、葫芦科、十字花科、伞形科、蔷薇科、百合科、藜科和兰科等10科43种常见植物。发病初期植株地上部老叶首先出现不均匀褪绿泛黄,逐渐向新叶扩展,根部出现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并迅速扩展至整个根部,内部组织变软腐烂,表面附着有白色蓬松的菌丝体,菌丝逐渐纠结成团,形成黑色鼠粪状不规则菌核。2.明确了雪腐核盘菌S.nivalis的菌丝生长、菌核产生和萌发、以及子囊盘产生的影响因素。雪腐核盘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C、p H 6.0、碳源为麦芽糖、氮源为硫酸铵,菌核产生的最适温度为15°C、p H 6.0、碳源为多糖类、氮源为硫酸铵,黑暗条件更有利于菌核的产生。菌核萌发的最佳温度为20-25°C、p H为3.0-4.0、土壤含水量为20-45%,未成熟菌核比成熟菌核更容易萌发;子囊盘产生需要在4°C下低温诱导6-8周,产生率不到10%,菌核成熟度和紫外线对子囊盘的形成无显着影响。3.完成了雪腐核盘菌S.nivalis的基因组测序、功能注释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二代测序获得数据reads总量为45,453,768 bp,三代测序获得数据reads总量为2,000,001,716 bp,reads N50为16,725 bp,reads N90为4,175 bp,组装后基因组DNA长度为50,369,070 bp,基因组完整度为99.6%,GC含量39.5%;注释基因14779个,编码蛋白基因14,166个,外显子40,196个,内含子26,030个。KOG蛋白数据库成功注释的蛋白有3989个,PHI数据库注释成功注释的基因有3105个,anti SMASH数据库中成功注释的基因簇有25个,CAZy数据库成功注释的酶包含6类481个,糖苷水解酶类(GHs)230个;比较基因组分析发现,S.nivalis、S.trifoliorum、S.sclerotiorum、Botrytis cinerea和S.borealis等5个菌株参与聚类的蛋白共40244个,共有蛋白簇7748个,特有蛋白簇分别为37、3、63、255和13个。基于单拷贝直系同源蛋白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S.nivalis与核盘菌属S.sclerotiorum、S.trifoliorum和S.cepivorum具有很高同源性。4.建立了西洋参菌核病防治关键技术。雪腐核盘菌菌核在水浴中85°C 5 min、75-80°C 10 min、70°C 30 min、65°C 120 min、60°C 180 min时全部失活;菌核在土壤温度30°C和35°C处理5周、40°C和45°C处理4周时全部失活;水中浸泡30 d后,菌核存活率开始急剧下降,至47 d时降为0;微波P100(700 w)10 min或P80(560 w)处理15-20 min可使0-15 cm土壤深度处菌核全部失活;40%菌核净和15%腐霉利对雪腐核盘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好,EC50分别为3.779μg/m L和2.051μg/m L,且两种药剂对菌核萌发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棉隆或菌清线净等土壤熏蒸剂单一施用对土壤中菌核有显着的杀灭效果,30 kg/亩熏蒸处理15 d,菌核全部失活;威百亩、辣根素或石灰氮等单一施用,30 kg/亩熏蒸处理30 d,菌核全部失活。因此,西洋参菌核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为:1)种子消毒:采用40%菌核净粉剂800-1000倍液处理西洋参种子;2)土壤消毒:夏季高温焖棚或覆膜密闭,此时土壤温度超过40°C,密闭处理4周;或在土壤温度高于12°C,湿度大于40%时,将土壤熏蒸剂棉隆按照30 kg/亩用量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用旋耕机混匀后覆膜并持续密闭熏蒸15 d;3)土壤微生物结构调整:土壤中添加微生物菌剂和有机肥,增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肥力;4)化学药剂防治:在生长季节,采用40%菌核净粉剂800-1000倍液喷施对菌核病进行防治;5)田园卫生:在冬季及时清理田园中西洋参地上残茬及杂草,减少或消除越冬菌源。

李佳琪[4](2021)在《向日葵菌核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抗药性检测及其治理》文中提出向日葵菌核病是危害向日葵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过,对向日葵产量有严重影响。目前,对该病的防治主要是施用化学药剂,并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然而,在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地区向日葵菌核病发生却逐年加重。本文监测了采自内蒙古、新疆和甘肃发病严重地区的向日葵菌核病菌对腐霉利、氟吡菌酰胺、多菌灵的抗药性;室内筛选了向日葵菌核病菌高活性的单剂与复配增效剂,明确了对向日葵菌核病菌无交互抗性的药剂。主要结果如下:1.向日葵菌核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抗药性检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00株向日葵菌核病菌对腐霉利的EC50分布在0.0331~0.9673μg/m L之间,最不敏感菌株的EC50值是最敏感菌株的29倍,其EC50平均值为0.1302±0.0617μg/m L;检测到赤峰地区两个抗药性菌株,抗药性菌株频率为4.26%。100株向日葵菌核病菌对氟吡菌酰胺的EC50范围0.0300~2.5338μg/m L,最不敏感菌株的EC50值是最敏感菌株的84倍;氟吡菌酰胺对向日葵菌核病菌的敏感性基线为(0.1417±0.0775)μg/m L,以敏感性基线为标准,内蒙古赤峰地区已检测到3株中抗菌株,抗性比例为6.3%;1株低抗菌株,抗药性比例达8.3%。区分剂量法检测到内蒙古通辽地区、内蒙古赤峰地区、甘肃六坝地区和新疆地区的病原菌对多菌灵以中抗菌株为主,占比分别为81%、59.6%、66.7%和58.3%,通辽地区和六坝地区未检测到高抗菌株;赤峰地区和新疆地区检测到高抗菌株,抗性比率分别为6.4%和8.3%;内蒙古五原地区以低抗菌株为主,占比75%,中、低抗菌株各占12.5%。2.向日葵菌核病菌抗药性菌株的治理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中咪鲜胺对向日葵菌核病菌的抑菌活性最强,其EC50为0.0261μg/m L,其次为已唑醇、烯唑醇、丙环唑和苯醚甲环唑;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中嘧菌酯活性最高,EC50为0.0230μg/m L,其次为氯啶菌酯、丁香菌酯和肟菌酯;酰胺类杀菌剂氟吡菌酰胺对病菌的活性最高,EC50值为0.0278μg/m L。其它类型的杀菌剂中嘧霉胺、恶霉灵和腐霉利对向日葵菌核病菌活性高于百菌清。用EC95的药剂浓度处理菌丝,菌核产量抑制率达89%以上,其中嘧菌酯和百菌清的活性最高;单菌核重量抑制率在73.29%~100%之间,嘧菌酯的抑制率最强。各个药剂均不影响菌核萌发。氟吡菌酰胺与腐霉利按照1∶9~9∶1的比例,各复配剂对向日葵菌核病菌的抑制作用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对抑制菌丝生长的增效作用以3∶7的复配药剂效果最为显着,增效系数SR为9。所筛选到的复配药剂可治理对多菌灵的抗药性菌株。向日葵菌核病菌对氟吡菌酰胺与腐霉利、啶酰菌胺、咯菌腈、多菌灵这四种杀菌剂之间不具有交互抗药性。

吕卉[5](2020)在《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文中指出甘草是甘肃省乃至我国重要的道地中药材之一,具有重要的药用、饲用及其食用价值。随着大面积连续多年的栽培,病害已经成为甘草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为明确甘肃省甘草主栽产区病害的发生、发展、危害病原与治理策略,本研究以甘肃省的河西瓜州县和陇中榆中县的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为研究对象,于2014-2019年连续多年,开展了系列的温室、室内及田间试验,在确定病害种类及其病原菌的基础上,重点对主要病害的危害、发生规律、防治措施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通过对甘肃省17个县25个乡镇的栽培甘草的病害调查,共发现15种病害,其中真菌病害14种,寄生性菟丝子病害1种。发现世界新病害1种:外亚隔孢壳叶斑病(Xenodidymella glycyrrhizae sp.nov.);世界新记录寄主病害2种:小光壳叶斑病(Leptosphaerulina australis)和田野菟丝子病害(Cuscuta campestris);我国新记录寄主病害5种: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细交链格孢黑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极细链格孢黑斑病(A.tenuissima)、菌核病(Sclerotium sp.)和葡柄霉叶斑病(Stemphylium sp.)。确定了主要病害:锈病(Uromyces glycyrrhizae)、细交链格孢黑斑病(A.alternata)、根腐病(Fusarium solani、F.oxysporum)和外亚隔孢壳叶斑病(X.glycyrrhizae)。2、通过连续3年的调查,进一步明确了锈病、细交链格孢黑斑病、根腐病和外亚隔孢壳叶斑病的发生规律。锈病在河西瓜州县始发于5月初,高峰期为6月和9月,最大病情指数分别为69.1和49.83;而在陇中榆中县锈病的发生较晚,始发期一般在6月初,8~9月出现一次发病高峰,最大病情指数为10.73。细交链格孢黑斑病在河西瓜州县和陇中榆中县均从6月中旬开始发病,8~9月达到高峰期,两地最大病情指数分别为14.59和26.12。根腐病在瓜州县和榆中县两地均有发生,其中8~9月为瓜州县根腐的高发期,最大病情指数为22.46,而榆中县根腐病发生轻微。外亚隔孢壳叶斑病仅在榆中县发生,该病于每年5月发生,于7月时达到病害高峰,最大病情指数为36.56。3、通过对田间取样与室内测试分析,明确了锈病、叶斑病和根腐病等主要病害对甘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随着三种病害严重度的增加,其株高、根长、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均呈下降趋势,最高损失达45.3%、70.3%、75.7%和66.6%;与粗蛋白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最高可减少43.7%;而与粗纤维、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均呈显着正相关(P<0.05),最高分别可增加44.0%,44.3%,50.2%;与根部甘草酸的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根腐病根部甘草苷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不同病害的发生,对18种氨基酸的含量影响存在差异。4、通过室内杀菌剂筛选和田间评定,初步明确了主要病害的化学防治措施。室内杀菌剂筛选结果表明,30%苯甲·丙环唑EC对3种甘草叶斑类病原菌A.alternata,X.glycyrrhizae和L.australis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好,抑菌率达72%以上,其毒力EC50<0.2 mg/L。50%多菌灵对2种甘草根腐类病原F.oxysporium和F.solani的生长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均能达80%以上。在大田防治试验发现,25%粉锈宁WP2000~2500倍液、25%嘧菌酯SC1000倍液和43%戊唑醇SC3000倍液对甘草锈病防治率达81%以上;30%苯甲·丙环唑EC2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EC1500倍液、25%嘧菌酯SC1000倍液对黑斑病防治率达80%以上。

周利[6](2020)在《博落回主要真菌性病害鉴定及根腐病根际微生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Willd.)R.Br.]属于罂粟科、博落回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主要活性成分是异喹啉类生物碱(Isoquinoline alkaloids),包括血根碱(Sanguinarine,SAN)、原阿片碱(Protopine,PRO)、别隐品碱(Allocryptopine,ALL)、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CHE)等,具有良好的调节肠道、抑菌、抗炎促生长的功效。博落回提取物在我国已开发为2个国家二类新中兽药,作为天然源替抗产品远销全世界45个国家和地区。随着欧盟、美国、中国等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迈入了“后抗生素时代”,未来对于博落回提取物的需求量将急剧增加。博落回主要来源于野生资源,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野生资源急剧减少,野生变家种成为解决博落回资源的重要途径。伴随博落回家种规模的扩大,许多种植基地频繁出现病害问题,其中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病害是影响博落回生产的重要原因。因此,本研究调查了湖南省博落回真菌性病害的发生种类,对博落回真菌性病原真菌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鉴定新病害3种,进一步以根腐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原菌环境适应性和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差异展开研究,并对病原菌筛查化学药剂和拮抗菌进行有效防治。具体结果如下:1.博落回真菌性病害调查结果:经过调查,确定湖南省博落回主要真菌性病害包括根腐病、茎腐病、叶斑病,其中根腐病发生最普遍。根腐病集中发生在6~9月,发病率在1.5%~39.42%之间,呈现2个发病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在6月初~7月初发生,发病后根茎部产生白粉色或灰白色菌丝;第二个高峰期发生在7月中旬~9月,根茎部有白色绢花缠绕。茎腐病集中发生在3~5月,发病率在3.0~21.2%,后期茎部腐烂地上部分倒伏,发病部位产生白色菌丝和黑色菌核。叶斑病呈现两种发病症状:一种症状在初期表现为叶片背面出现灰褐色斑点,病斑逐渐扩大并延伸至正面,形成深褐色病斑,后期整个叶片出现病斑性坏死;另一种症状初期叶片产生浅黄色斑点,后期斑点扩大变成黑褐色斑点,最终整个叶片枯萎脱落。2.博落回真菌性病害病原菌鉴定结果:根据致病性测定、致病菌形态特征观察和基于多基因序列分析等结果,我们鉴定了尖孢镰刀菌、富士镰刀菌为根腐病第一阶段的病原菌,齐整小核菌为第二阶段根腐病病原菌;核盘菌为博落回茎腐病病原菌;果生刺盘孢菌和暹罗刺盘孢菌为博落回炭疽型叶斑病病原菌,其中暹罗刺盘孢菌是主要致病菌,链格孢和极细链格孢为黑斑型叶斑病的病原菌,其中极细链格孢为主要致病菌。3.博落回根腐病病原菌主要生物学性状研究:病原菌在25℃或30℃下生长最佳,光照与黑暗对菌丝生长无显着影响,对菌核和孢子形成有影响,半光照利于病原菌菌核或分生孢子的形成,3种病原菌的菌丝、菌核或分生孢子最低致死温度≥52℃,中性或偏酸性条件适宜病原菌的生长。4.博落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选择博落回根际土壤为研究样本,分别对健康与根腐病博落回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其中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特征如下:(1)染病后,博落回根际土壤的真菌α多样性降低,真菌α多样性可以作为博落回根腐病发生与否的生物指标。(2)根腐病和健康博落回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分为两大支,根腐病发生与否是影响博落回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3)染病样品中潜在病原真菌(如镰刀菌属、新赤壳菌属)的增加,是根际微生物环境从“健康”变为“疾病”的原因之一。(4)根际土壤中总钾的含量与健康博落回根际土壤真菌群落正相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如下:(1)博落回染病后在高病情指数地区土壤根际细菌α多样性降低,它可以作为判断博落回根腐病发病轻、重的生物指标。(2)不同区域的博落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分为两大支,空间因素是博落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3)低发病地区的根际土壤中,出现了几丁质菌、黄杆菌这样的抑病性细菌类群,而高发病地区的根际土壤中,富集了类似于假单胞菌等潜在致病菌。(4)根际土壤中总钾的含量与健康博落回根际细菌群落正相关。5.博落回根腐病病原菌防治:对博落回根腐病病原菌齐整小核菌进行化学药剂和生防菌筛选,筛选出肟菌·戊唑醇、阿米妙收、阿米西达、凯润·吡唑醚菌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有较好抑制效果,同时筛选到一株对病原菌生长有抑制效果的生防真菌BLH-G1,被鉴定为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为博落回病害的田间防治提供了指导。

赵会长[7](2020)在《盾壳霉基因组学及其重寄生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盾壳霉(Coniothyrium minitans)是植物病原真菌核盘菌属真菌(Scelrotinia spp.)的专一性重寄生真菌,由于其对动植物安全且与核盘菌所需生长环境一致,是防治作物菌核病的重要生防真菌。本文通过二代、三代测序技术,对盾壳霉ZS-1菌株进行了全基因组de novo拼接;并结合盾壳霉与核盘菌接触不同时期RNA_seq数据,分析了盾壳霉重寄生机制进行。主要结果如下:1.本文获得盾壳霉组装基因组大小为39.77 Mb,预测转录基因11437个,编码蛋白11437个。全基因组进化分析显示,盾壳霉与球孢菌(Paraphaeosphaeria sporulosa)基因组进化亲缘关系最近。ITS多序列比对分析可知,两种真菌的ITS碱基差异主要T、C碱基的不同。基因组组分分析显示,盾壳霉和球孢菌等两种真菌基因组转录的snc RNA和t RNA等非编码RNA的数目和种类分布较为相似;二者编码的sn RNAs数目与3种木霉菌(Trichoderma spp.)的数目接近,少于其它所分析真菌基因组编码的数目;而t RNA数目少于本研究中所分析的木霉菌和大部分病原真菌。2.比较分析了盾壳霉ZS-1与38株其它真菌基因组在碳水化合物酶类(CAZymes)、分泌蛋白、转运子和编码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等方面的异同。盾壳霉编码CAZymes中的细胞壁降解酶在盾壳霉降解核盘菌细胞壁扮演重要的角色。盾壳霉基因组编码细胞壁降解酶类与同目(order)真菌在种类分布上具有显着目属特异性;其中盾壳霉中植物细胞壁降解酶类(PCWDE)均有相同的分布趋势,然而基因组中的真菌细胞壁降解酶类(FCWDE)的种类分布不一致,不具有目属特异性。盾壳霉编码的24个铜依赖的裂解多糖单氧化酶(AA9),相对于3种木霉菌(Trivi2、Triha1和Triat2各编码3个)、2种核盘菌(Sclsc2和Sclbo1各编码6个)、3种灰葡萄菌(B05.10、Bc DW1和Bc T4各编码10个)编码数目呈现显着的扩张。与木霉菌基因组编码的CAZyme相比,盾壳霉在AA9、AA7、GH5、GH35、GH43、PL1、PL3等偏向于PCWDE的CAZyme家族上的数目增多,而木霉菌则在GH18、GH55、GH64、GH71、GH75、GT69、GT70、PL20等家族的CAZyme数目显着扩张。盾壳霉的生命活动的过程,涉及大量的物质转运,转运子尤其是MFS和ABC家族转运子蛋白在生物体物质转运过程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研究表明盾壳霉产孢和重寄生过程中,转运子活性(transporter activity,GO:0005215)分子功能和转运(GO:0006810)生物过程相关基因表达显着富集(P≤0.05)。单羧酸转运蛋白(Moncarboxylate Transporter,MCT)数目在盾壳霉(16个)、球孢菌(18个)以及3种木霉菌基因组呈现明显的扩展。ABC转运子家族的重金属转运蛋白数目(7个)与本文中所分析的其它真菌(编码3-4个)相比呈现显着的扩张。分泌蛋白是一类分泌到细胞外参与生命活动重要蛋白质。预测盾壳霉基因组编码胞外分泌蛋白948个,占编码蛋白总数的8.29%,与文中分析的其它真菌相比在蛋白占比上没有显着性差异;进一步研究表明它们都具有胞外分泌特性。盾壳霉胞外分泌蛋白主要集中在催化活性(Catalytic activity)、碳结合(Carbohydarate binding)和抗氧化活性(Antioxidant activity)等分子功能以及碳代谢(Carbohydrate metabolic process)和多糖代谢(Polysaccharide metabolic process)等生物过程。结合基于LCMS/MS的蛋白质鉴定结果,从盾壳霉基因组中克隆了6个编码效应子类似分泌蛋白基因,分别在核盘菌中表达引起核盘菌菌落形态的差异,且菌落形态不稳定;而去除了信号肽序列的CDS在核盘菌中表达转化子间菌落形态差异不明显。盾壳霉编码的效应子类似蛋白基因表达影响寄主的菌落表型,推测盾壳霉分泌蛋白在重寄生作用过程发挥重要的功能。真菌合成的聚铜化合物由在基因组上成簇存在编码的一系列聚酮合酶重复脱羧合成,部分具有显着的抗细菌(ABS)或抗真菌活性(AFS),是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盾壳霉基因组预测编码6个PKS基因簇,其数目显着少于近缘属真菌球孢菌(16个)和所有其它分析的植物病原真菌(12-16个)和生防真菌(12-20个)编码的个数,但是多于灰葡萄菌Bc T4基因组编码的4个PKS基因簇。3.盾壳霉全生长发育可大致分为分生孢子(Cop)、分生孢子萌发期(Spg)、菌丝生长期(Myp)、菌丝生长后期/分生孢子器产生前期(Lmy)和分生孢子产生成熟期(Com)等5个时期,基于RNA-seq分析了盾壳霉分生孢子萌发期、菌丝生长期和产孢期的基因调控机制。在分生孢子萌发期,盾壳霉在蛋白翻译、氧化磷酸化、氨基酸相关酶类、细胞骨架、能量代谢、谷胱甘肽代谢等通路(KEGG pathway)显着富集(P≤0.05)。在菌丝生长阶段,信号和细胞过程、氮代谢、酪氨酸代谢、外泌体、碳水化合物代谢、转运子以及转运等相关通路显着富集(P≤0.05)。而碳水化合物代谢、其它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淀粉和糖代谢、转运子、丙酮酸盐、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通路(P≤0.05)则被显着富集参与盾壳霉分生孢子的产生。4.为更好地明确盾壳霉寄生核盘菌的生物学过程,解析了盾壳霉菌丝与核盘菌菌丝接触0 h、4 h和12 h等三个时间点RNA-seq数据。与二者刚接触时期相比,盾壳霉在寄生核盘菌的4 h和12 h,分别有622个和875个基因显着上调表达,共有上调表达443个。盾壳霉在“感知”到核盘菌存在时,上调自身多个相关基因参与重寄生过程。细胞通讯(GO:0007154)、应激生物过程(GO:0065007)、转运子(GO:0006180)、底物定位过程(GO:0051179)、杂环化合物和有机物生物合成过程在盾壳霉与核盘菌接触早期的4 h和12 h分别与0 h比较中显着富集(P≤0.05)。基于以上生物过程与分子功能可以推测,盾壳霉在接触核盘菌后,通过信息的交流(GO:0007154)识别核盘菌,提高与有机环状化合物结合(GO:0097159)、杂环有机化合物结合(GO:1901363)、小分子物质结合(GO:0036094)、药物结合(GO:0008144)、蛋白结合(GO:0005515)和离子结合(GO:0043167)等结合以及转运子活性(GO:0005215)相关基因的表达,并且水解酶活性(GO:0016787)相关基因表达在12 h显着富集(P≤0.05)。盾壳霉基因组编码中大部分涉及到了编码细胞壁降解酶类、转运子、分泌蛋白和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的DEGs,在盾壳霉接触核盘菌早期显着上调表达。在另一方面,在盾壳霉重寄生核盘菌过程中,核盘菌也有相应的应答反应,如核盘菌中有关创伤修复氧化还原过程(GO:0055114)、芳香族氨基酸合成过程(GO:0009073)和分支酸盐生物合成途径(GO:0009423)等生物学过程以及氧化还原活性(GO:0016491)、耐热耐压应激(GO:0006950,GO:0009408)、胆碱脱氢酶活性(GO:0008812)和氧化应激(GO:0016884)等功能相关基因表达被显着抑制。与此同时,核盘菌中苯丙氨酸合成通路以及其涉及到莽草酸产生相关基因表达在盾壳霉早期寄生的核盘菌中被显着抑制。5.核盘菌菌丝接触盾壳霉后,核盘菌诱导坏死蛋白(Ss NEP2)基因Ss NEP2表达显着增强,通过ATMT技术获得了该基因在核盘菌中沉默转化子。研究发现该基因在核盘菌中沉默可以提高其对盾壳霉的抵抗能力,沉默转化子菌核显着诱导盾壳霉分生孢子的萌发;然而因沉默转化子被盾壳霉寄生能力的下降,盾壳霉在核盘菌菌丝上分生孢子的产生数目显着降低。由此可知,盾壳霉抑制核盘菌中莽草酸合成基因表达以及诱导核盘菌Ss NEP2基因表达,可能都是盾壳霉重寄生作用的一个影响因素。推测莽草酸和Ss NEP2影响盾壳霉重寄生核盘菌过程。总之,盾壳霉寄生核盘菌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涉及到盾壳霉或核盘菌中多个生物学过程以及基因变化的双向调控过程。本研究对盾壳霉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盾壳霉生长、发育、寄生等生物学特性等提供了平台,同时为从盾壳霉中挖掘相关的基因资源和次生代谢产物资源奠定了基础。

王润林[8](2020)在《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烟草赤星病菌抗药性风险评估及生防菌株的筛选》文中研究指明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烟草赤星病是发生在烟草生长后期的真菌病害,极大影响了烟草的产量和品质。我国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常用药剂菌核净在全国烟区已使用几十年,近年来在云贵烟区已经有关于赤星病菌对菌核净产生抗药性的报道,而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作为东北烟区种植大省目前还没有赤星病菌对菌核净的抗药性研究报道。因此,本论文通过对吉林省和黑龙江省20个烟草种植区的赤星病菌对菌核净、苯醚甲环唑、多抗霉素、嘧菌酯和啶酰菌胺5种药剂的敏感性测定,建立了敏感基线,并开展了抗药性风险评估,为烟草赤星病的化学防治合理用药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此外,本研究还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了对烟草赤星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研究结果如下:1.烟草赤星病菌群体对5种药剂的敏感性频率分布为连续的单峰曲线,呈近似正态分布,其EC50均值可作为吉、黑两省烟草赤星病菌对5种药剂的敏感基线。赤星病菌对菌核净、苯醚甲环唑、多抗霉素、嘧菌酯和啶酰菌胺的敏感基线分别为2.916μg/m L、1.198μg/m L、3.533μg/m L、3.383μg/m L和3.595μg/m L,抗性频率分别为21.38%、18.24%、36.39%、42.11%和42.39%。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烟草赤星病菌对5种药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不同地点抗药性水平存在差异。2.通过药剂驯化共获得抗药性稳定遗传突变体23株,其中包括8株高抗突变体,10株中抗突变体,3株低抗突变体,2株敏感突变体。室内测定了抗药性突变体及其亲本菌株在菌丝生长、繁殖等方面的生物学特性,发现低抗突变体适应力相比亲本不稳定,不易成为田间优势菌株;中抗和高抗突变体的适应力较低抗突变体和亲本菌株更稳定,更易成为田间优势菌株。室内测定了烟草赤星病菌菌核净抗性突变体对苯醚甲环唑、多抗霉素、嘧菌酯和啶酰菌胺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显示菌核净与这4种药剂之间存在正交互抗性。综合以上实验结果对吉、黑两省烟草赤星病菌对5种药剂的抗性风险进行初步评估,烟草赤星病菌对菌核净和苯醚甲环唑2种药剂具有中等抗药性风险,对多抗霉素、嘧菌酯和啶酰菌胺3种药剂具有高等抗药性风险。因此,在田间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烟草赤星病菌时应该谨慎用药,避免交替使用存在交互抗性的药剂,且推荐使用低、中抗性风险的药剂。3.采用平板对峙法从128株人参根际土壤细菌中筛选出36株对烟草赤星病菌具有拮抗效果的细菌,其中抑菌效果最好的JA14,抑菌圈直径达25 mm,其次抑菌圈直径大于20 mm的菌株有7株。上述拮抗菌株的筛选为烟草赤星病生防防治研究奠定了基础。

顾玉阳[9](2020)在《扁豆菌核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综合防治技术》文中认为近几年,在浦东扁豆主产区爆发了一种病害类似于其他作物上发生的菌核病。本研究通过对该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研究它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进行分子序列鉴定,确定了该致病菌就是核盘菌属的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de Bary,1886),该菌可以感染扁豆全株,包括根、茎、叶、花、果实都能感染发病,并且都观察到菌核的形成。用扁豆来源的核盘菌和大豆、油菜来源的核盘菌相比较,发现它们虽然对于不同寄主存在致病性上的差异,但是都能发病,且是致命的。这是国内扁豆菌核病的首次报道。研究同时关注如何防控扁豆菌核病。通过抑菌圈试验、平板对峙培养等方法研究对扁豆菌核病具有较好防控作用的化学药剂和生防菌剂。发现菌核净和咯菌腈对于扁豆菌核病的防控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确认小盾壳霉是核盘菌的一种非常好的拮抗菌,对核盘菌菌丝生长有极强的抑制作用。研究也通过离体叶片法对110份扁豆资源进行抗菌核病鉴定,筛选出了一些具有较高抗性的资源。

喻锦秀[10](2019)在《油茶炭疽病生物防治途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油茶炭疽病是油茶林中最重要的病害,在湖南省油茶种植区普遍发生,是影响茶油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油茶炭疽病病菌能够侵染油茶的花芽、叶芽、果实、枝梢和叶片,引起的落果率平均为20%,可高达40%-50%。目前油茶病害的防治仍是以化学防治为主结合清洁茶园、加强抚育等栽培措施来控制,但是此病害具有潜育期长、传播迅速的特点,化学防治很难抓住防治时机,多次防治事倍功半,成为油茶病虫害防治中的难题。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化学源农药的使用逐步得到限制,人们开始寻找更为安全可靠的防治途径。为了实现该病害的安全有效控制,我们从全省各地收集油茶资源,从内生真菌、根际细菌和真菌病毒3个方面寻求油茶炭疽病生物防治的有效途径。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油茶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对油茶炭疽病菌的抗性筛选从我省油茶种植区采集的油茶组织上分离到内生真菌81株,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分离到的内生真菌均属于子囊菌门,主要有半子囊菌纲和核菌纲真菌。辛普森多样性指数表明,叶部内生真菌的物种多样性最高,其次是树皮,果皮中内生真菌的物种多样性最低。采用平板对峙法对分离到的内生真菌对油茶炭疽病菌的拮抗作用进行筛选,未能发现具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本节内容发表于Mycobioloy 2018,46(2):2,85-91,SCI收录,IF=1.369)2.油茶炭疽病拮抗细菌的筛选、作用机制和田间应用(1)细菌菌株筛选。从油茶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出23株对油茶炭疽病菌具有较强生防潜力的细菌,其中菌株P-14的生防潜力最强,对油茶炭疽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可达26.0 mm。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拮抗细菌P-14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离体叶片试验表明接种病原菌之前用发酵原液浸叶片防治效果达100%,5倍稀释液的防效也达96.08%,优于接种后喷施发酵液的处理;温室盆栽试验表明P-14菌株的发酵液对油茶炭疽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5倍发酵液喷施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为77.8%。(2)拮抗菌株P-14的抑菌物质和抑菌机理研究。利用酸沉淀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P-14发酵液中的拮抗物质进行分离研究,分析其中成分C15 bacillomycin D对抑制油茶炭疽病菌起重要作用;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解淀粉芽孢杆菌P-14的挥发性物质进行了分离和抑菌活性测定,共分离到35种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测定表明P-14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油茶炭疽病菌具有拮抗作用。将P-14活性物质处理后的菌丝体和正常菌丝体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下进行形态变化观察,发现这些抑菌物质可以溶解油茶炭疽病菌的细胞壁、抑制孢子的萌发。(本节内容发表于《林业科学研究》2019,32(1):118-124,IF=1.236)(3)拮抗菌株P-14的发酵条件优化及田间防控技术。菌株P-14最适发酵培养基成分为酵母提取粉0.5%、葡萄糖3.0%、硫酸镁0.1%、氯化钠0.3%;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在250 m L三角瓶装液90 m L、种子液接种量体积比例为6%,发酵液初始pH值6.0~6.5,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48 h、摇床转速130 r·min-1。在常德桃源和鼎城开展了以生物防治措施为主的油茶炭疽病综合防治。在成熟油茶林中采用叶面喷施拮抗细菌P-14并结合林地清理的抚育措施可以显着地提高老油茶林中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单次喷施防治效果达到66.15%,在4月和6月进行两次喷施,防治效果达到70.52%。在油茶中幼林中,采用喷施P-14拮抗细菌和叶面肥,并进行根部施肥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治效果为79.47%,同时促进了油茶植株的生长量,提高油茶果实产量,单株平均采果量为5.13kg,是对照林组分平均产果量的2.5倍,平均株高2.01m,是对照组分平均株高的1.37倍,平均冠幅2.32m,是对照冠幅的1.34倍。3.油茶炭疽病菌真菌病毒的筛选及鉴定对24株油茶炭疽病菌菌株进行真菌病毒筛选,只在YZ-2和YD4-2菌株中分离到真菌病毒条带,其中菌株YD4-2中分离到大小分别为1770bp和1615bp的2条病毒条带,它们构成一个病毒的基因组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artitivirus 1(CgPV1),经序列分析CgPV1鉴定为双分病毒科Partitiviridae的新病毒,这是首次从油茶炭疽病菌株中分离到真菌病毒。

二、油菜菌核病病原及流行规律的确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油菜菌核病病原及流行规律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2)大豆菌核病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大豆菌核病的病原菌
    1.1 菌核
    1.2 子囊盘
2 大豆菌核病的侵染循环
3 大豆菌核病的致病机理
    3.1 侵染垫
    3.2 胞外酶
    3.3 草酸
    3.4 分泌蛋白
4 大豆菌核病抗病鉴定和育种
    4.1 大豆抗菌核病种质资源
    4.2 抗性遗传与QTL定位
    4.3 基因工程育种
5 大豆菌核病的防治技术
    5.1 减少初侵染源
    5.2 选用耐病品种
    5.3 加强田间管理
    5.4 药剂防治
6 展望

(3)西洋参菌核病病原学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西洋参概述
        1.1.1 西洋参简介
        1.1.2 西洋参采收与加工
        1.1.3 西洋参化学成分
        1.1.4 西洋参病害种类
    1.2 菌核病
        1.2.1 菌核病的危害
        1.2.2 病原菌分类地位
        1.2.3 病原菌形态学和生物学特征
        1.2.4 病原菌致病力分化
        1.2.5 核盘菌的侵染特性
        1.2.6 核盘菌的致病机理
        1.2.7 病原菌的鉴定
        1.2.8 病原菌的全基因组测序
        1.2.9 菌核病的防治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西洋参菌核病病原学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2.1 仪器与试剂
    2.2 方法
        2.2.1 西洋参菌核病调查与标本采集
        2.2.2 病原菌的组织分离
        2.2.3 病原菌的纯化与菌株保存
        2.2.4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2.2.5 回接试验
        2.2.6 病原菌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2.2.7 病原菌r DNA-ITS区序列扩增与测序
        2.2.8 序列比对与系统发育树构建
        2.2.9 培养基对菌丝生长和菌核产生的影响
        2.2.10 温度对菌丝生长和菌核产生的影响
        2.2.11 pH对菌丝生长和菌核产生的影响
        2.2.12 碳源对菌丝生长和菌核产生的影响
        2.2.13 氮源对菌丝生长和菌核产生的影响
        2.2.14 光照对菌丝生长和菌核产生的影响
        2.2.15 病原菌菌丝致死温度
        2.2.16 菌核的产生及收集方法
        2.2.17 菌核的吸水动态
        2.2.18 菌核成熟度对菌核萌发的影响
        2.2.19 温度对菌核萌发的影响
        2.2.20 pH对菌核萌发的影响
        2.2.21 土壤湿度对菌核萌发的影响
        2.2.22 营养条件对菌核萌发形成菌丝性状的影响
        2.2.23 不同营养条件萌发的菌核对西洋参根部的致病力
        2.2.24 菌核萌发对西洋参不同组织的侵染能力
        2.2.25 菌核萌发形成菌丝侵染田间西洋参
        2.2.26 菌核大小对子囊盘形成的影响
        2.2.27 菌核成熟度对子囊盘形成的影响
        2.2.28 营养条件对子囊盘形成的影响
        2.2.29 保湿材料对子囊盘形成的影响
        2.2.30 低温处理对子囊盘形成的影响
        2.2.31 紫外光处理对子囊盘形成的影响
        2.2.32 光照对子囊盘形成的影响
        2.2.3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34 寄主范围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西洋参菌核病病害调查
        2.3.2 西洋参菌核病病原菌形态学特征
        2.3.3 回接试验
        2.3.4 西洋参菌核病病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2.3.5 雪腐核盘菌寄主范围测定
        2.3.6 雪腐核盘菌菌丝生长和菌核产生的最适条件
        2.3.7 雪腐核盘菌菌核最适萌发条件
        2.3.8 雪腐核盘菌侵入寄主的方式
        2.3.9 雪腐核盘菌菌核萌发形成菌丝后的致病性研究
        2.3.10 雪腐核盘菌萌发菌核对西洋参不同组织的侵染能力
        2.3.11 雪腐核盘菌菌核在田间对西洋参的侵染
        2.3.12 雪腐核盘菌菌核环境胁迫下萌发形成子囊盘
    2.4 讨论
第三章 雪腐核盘菌全基因组测序及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3.1 材料
    3.2 方法
        3.2.1 测序样品准备
        3.2.2 基因组DNA测序与质量评估
        3.2.3 测序数据组装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测序数据质量
        3.3.2 组装评估
        3.3.3 基因组组分
        3.3.4 基因功能注释
        3.3.5 比较基因组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西洋参菌核病防治技术研究
    4.1 材料与试剂
        4.1.1 供试菌株
        4.1.2 培养基与试剂
        4.1.3 仪器
    4.2 方法
        4.2.1 雪腐核盘菌菌核致死温度
        4.2.2 土壤温度对雪腐核盘菌菌核存活的影响
        4.2.3 水中浸泡时间对雪腐核盘菌菌核萌发的影响
        4.2.4 微波处理对雪腐核盘菌菌核萌发的影响
        4.2.5 杀菌剂对雪腐核盘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4.2.6 杀菌剂对雪腐核盘菌菌核萌发的影响
        4.2.7 土壤熏蒸对雪腐核盘菌菌核萌发的影响
        4.2.8 生防菌株的分离
        4.2.9 木霉菌和雪腐核盘菌菌株SS-TB生长速度比较
        4.2.10 生防菌株抑制雪腐核盘菌菌丝的生长
        4.2.11 木霉菌和生防细菌对雪腐核盘菌的拮抗机制观察
        4.2.12 抑制雪腐核盘菌菌核的萌发
        4.2.13 抑制雪腐核盘菌菌核的形成
        4.2.14 抑制雪腐核盘菌子囊孢子的萌发
        4.2.15 生防菌株对雪腐核盘菌的防治作用
        4.2.16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高温对雪腐核盘菌菌核存活的作用
        4.3.2 水中浸泡时间对雪腐核盘菌菌核存活的影响
        4.3.3 微波处理对雪腐核盘菌菌核存活的作用
        4.3.4 化学药剂对雪腐核盘菌的抑制效果
        4.3.5 土壤熏蒸对雪腐核盘菌菌核存活的影响
        4.3.6 生物菌剂对雪腐核盘菌的作用
    4.4 讨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4)向日葵菌核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抗药性检测及其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及缩略语
前言
第一章 向日葵菌核病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1 向日葵菌核病的概述
        1.1 向日葵菌核病病原菌
        1.2 向日葵菌核病症状
        1.3 向日葵菌核病菌生物学性状
        1.4 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规律
    2 向日葵菌核病防治研究进展
        2.1 选用抗病品种
        2.2 农业防治
        2.3 生物防治
        2.4 化学防治
        2.4.1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研究现状
        2.4.2 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研究的现状
        2.4.3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研究现状
        2.5 农药复配
        2.5.1 农药复配目的
        2.5.2 杀菌剂的复配原则
    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抗药性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供试病原菌
        1.1.2 供试药剂
        1.1.3 培养基
        1.1.4 供试仪器
        1.2 方法
        1.2.1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腐霉利和氟吡菌酰胺的抗药性检测
        1.2.2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腐霉利的抗药性检测
        2.1.1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腐霉利的敏感性基线
        2.1.2 不同地区向日葵菌核病菌对腐霉利的田间抗性频率及抗性水平
        2.2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氟吡菌酰胺的抗药性检测
        2.2.1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氟吡菌酰胺的敏感性基线
        2.2.2 不同地区向日葵菌核病菌对氟吡菌酰胺的田间抗性频率
        2.3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检测
    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向日葵菌核病菌抗药性菌株的治理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供试病原菌
        1.1.2 供试药剂
        1.1.3 培养基
        1.1.4 供试仪器
        1.2 试验方法
        1.2.1 防治向日葵菌核病菌的室内单剂筛选
        1.2.2 杀菌剂对菌核产量和萌发的影响
        1.2.3 复配药剂离体筛选
        1.2.4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药剂的交互抗药性
        1.2.4.1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氟吡菌酰胺的抗药性菌株的确定
        1.2.4.2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药剂的交互抗药性
        1.2.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治向日葵菌核病菌的室内单剂筛选
        2.2 16种杀菌剂对菌核产量及萌发的影响
        2.3 复配药剂离体筛选
        2.4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药剂的交互抗药性研究
        2.4.1 抗药性菌株对氟吡菌酰胺抗药性遗传稳定性
        2.4.2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4种不同类型杀菌剂交互抗药性分析
    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1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抗药性检测
    2 向日葵菌核病菌抗药性菌株的治理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写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甘草的概述
        2.1.1 甘草的命名和分类
        2.1.2 甘草的形态特征和分布
        2.1.3 甘草的生态学特性
        2.1.4 甘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2.1.5 甘草的用途
        2.1.6 甘草的栽培
    2.2 甘草真菌病害的研究进展
        2.2.1 甘草真菌病害的研究历史
        2.2.2 甘草真菌病害及其病原种类
        2.2.3 其它潜在微生物
        2.2.4 甘草病害的发生与发展规律
        2.2.5 甘草属病害防治
第三章 甘草病害调查和病原鉴定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调查地点
        3.2.2 病害调查和采样
        3.2.3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3.2.4 病原菌的鉴定
        3.2.5 致病性测定
        3.2.6 其它病害
    3.3 结果
        3.3.1 甘草病害种类
        3.3.2 甘草主要病害和病原
        3.3.3 其它菌株对甘草影响
    3.4 讨论
第四章 甘草主要病害发生规律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病害及定点调查点的选择
        4.2.2 气象数据收集
        4.2.3 病害调查
        4.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
        4.3.1 甘草锈病的发生规律
        4.3.2 甘草黑斑病的发生规律
        4.3.3 甘草根腐病的发生规律
        4.3.4 甘草外亚隔孢壳叶斑病的发生规律
        4.3.5 甘草主要病害发生和环境因素的相关性
    4.4 讨论
第五章 主要病害对甘草产量、品质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样地及采集病株
        5.2.2 株高和生物量的测定
        5.2.3 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
        5.2.4 无机元素的测定
        5.2.5 甘草酸和甘草苷的测定
        5.2.6 氨基酸的测定
        5.2.7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病害对甘草株高、根长及生物量的影响
        5.3.2 病害对甘草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5.3.3 病害对甘草无机元素含量的影响
        5.3.4 病害对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影响
        5.3.5 不同病害甘草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率
        5.3.6 病害对甘草氨基酸的影响
    5.4 讨论
第六章 杀菌剂防治甘草病害的初步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和方法
        6.2.1 室内杀菌剂筛选
        6.2.1.1 供试菌株
        6.2.1.2 供试杀菌剂
        6.2.1.3 杀菌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6.2.1.4 测量方法
        6.2.2 田间杀菌剂药效试验
        6.2.3 数据分析
    6.3 结果
        6.3.1 室内杀菌剂筛选
        6.3.2 田间杀菌剂筛选
    6.4 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
    7.1 主要结论与讨论
    7.2 创新点
    7.3 后续工作
附录
参考文献
资助项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得奖励
致谢

(6)博落回主要真菌性病害鉴定及根腐病根际微生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 概述
    2 我国药用植物真菌性病害研究进展
        2.1 根部病害
        2.2 茎部病害
        2.3 叶片病害
        2.4 果部病害
    3 植物病原真菌分类研究现状
        3.1 传统分类学鉴定
        3.2 分子生物学鉴定
    4 植物根腐病对根际微生态系统的影响
    5 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5.1 传统培养法
        5.2 Biolog微平板法
        5.3 磷酸脂肪酸法
        5.4 高通量测序技术
    6 植物根腐病防治手段
        6.1 培育抗性品种
        6.2 农业综合防治
        6.3 化学防治
        6.4 生物防治
    7 研究内容和意义
    8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博落回主要真菌性病害的调查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调查地点
        2.2 调查时间
        2.3 调查内容
        2.4 调查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博落回根腐病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3.2 博落回茎腐病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3.3 博落回叶斑病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第3章 博落回主要真菌性病害的分离及鉴定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样品采集
        2.3 病原体的分离
        2.4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2.5 病原菌形态学观察
        2.6 DNA提取、PCR扩增和测序
        2.7 系统进化分析
    3 结果
        3.1 博落回根腐病病原鉴定
        3.2 博落回茎腐病病原鉴定
        3.3 博落回叶斑病病原鉴定
    4 讨论
    5 小结
第4章 博落回根腐病病原菌主要生物学性状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尖孢镰刀菌主要生物学性状
        3.2 富士镰刀菌主要生物学性状
        3.3 奇整小核菌主要生物学性状
    4 讨论
    5 小结
第5章 博落回根腐病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品选择
        2.2 根际土壤采集
        2.3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2.4 根际土壤DNA提取和PCR扩增
        2.5 PCR产物的混样和纯化
        2.6 文库制备和上机测序
        2.7 信息分析部分
        2.8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博落回根腐病发病率比较
        3.2 土壤理化性质
        3.3 博落回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结构特征
        3.4 博落回根际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4 讨论
        4.1 博落回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结构特征
        4.2 博落回根际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5 小结
        5.1 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
        5.2 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第6章 博落回根腐病化学药剂筛选及生防真菌筛查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化学药剂的筛查
        2.2 拮抗真菌的筛查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化学药剂对病原菌抑制效果的比较
        3.2 拮抗真菌的筛选
    4 讨论
        4.1 化学药剂对病原菌抑制效果的比较
        4.2 拮抗真菌的筛选
    5 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1 全文总结
    2 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7)盾壳霉基因组学及其重寄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核盘菌的危害及防治
        1.1.1 菌核病的病害侵染循环
        1.1.2 菌核病的防治
    1.2 盾壳霉的研究进展
        1.2.1 盾壳霉的生物学特征
        1.2.2 盾壳霉的生防机制研究
        1.2.3 盾壳霉的生物防治应用
        1.2.4 盾壳霉生物学研究
        1.2.5 次级代谢产物
    1.3 立题思路与意义
第二章 盾壳霉基因组解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盾壳霉的单孢分离纯化
        2.1.2 基因组DNA提取和质检
        2.1.3 基因组de novo测序
        2.1.4 基因组序列拼接
        2.1.5 基因组组分分析
        2.1.6 ITS进化关系树构建
        2.1.7 基因组进化分析
        2.1.8 基因功能注释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基因组数据量统计
        2.2.2 盾壳霉基因组基本特征
        2.2.3 重复序列分析
        2.2.4 非编码RNA分析
        2.2.5 基因组进化分析
        2.2.6 功能基因注释
    2.3 小结与讨论
        2.3.1 盾壳霉归于Montagnulaceae科
        2.3.2 非编码RNA种类多样
        2.3.3 盾壳霉基因组的共性与特性
第三章 盾壳霉不同生长时期RNA-seq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盾壳霉不同生长时期显微观察
        3.1.2 总RNA的提取
        3.1.3 转录组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盾壳霉全生长发育期
        3.2.2 不同生长期基因表达
        3.2.3 不同生长阶段基因表达差异
        3.2.4 盾壳霉分生孢子萌发相关基因
        3.2.5 盾壳霉菌丝生长基因
        3.2.6 盾壳霉产孢相关基因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盾壳霉与核盘菌互作早期相关基因
    4.1 材料及方法
        4.1.1 菌株培养及样本收集
        4.1.2 不同互作时段差异基因分析
        4.1.3 q RT-PCR检测基因表达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映射到基因组reads统计
        4.2.2 盾壳霉寄生核盘菌早期显着差异基因
        4.2.3 热激蛋白和醛固酮/酮类还原酶参与重寄生作用
        4.2.4 盾壳霉诱导的宿主应激反应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盾壳霉的重寄生作用
    5.1 研究方法
        5.1.1 膜转运蛋白预测
        5.1.2 编码次级代谢产物合成酶相关基因簇分析
        5.1.3 碳水化合物水解酶相关基因预测
        5.1.4 分泌蛋白预测
        5.1.5 效应子基因在核盘菌中表达
        5.1.6 直系同源蛋白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ABC和 MFS转运子家族
        5.2.2 次级代谢产物基因簇
        5.2.3 细胞壁降解酶类
        5.2.4 分泌蛋白鉴定及功能分析
        5.2.5 盾壳霉胞外分泌蛋白
        5.2.6 盾壳霉中效应子类似蛋白
        5.2.7 盾壳霉效应子基因影响核盘菌菌落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核盘菌SsNEP2影响盾壳霉重寄生过程
    6.1 试验方法
        6.1.1 核盘菌NPP1蛋白基因克隆
        6.1.2 核盘菌SsNEP2进化树构建
        6.1.3 核盘菌SsNEP2基因沉默载体构建
        6.1.4 核盘菌SsNEP2基因沉默转化子验证
        6.1.5 沉默转化子生物学特性检测
        6.1.6 重寄生能力检测
        6.1.7 核盘菌沉默转化子发酵液对盾壳霉生长影响
        6.1.8 核盘菌SsNEP2基因敲除体系建立
        6.1.9 基因表达半定量和荧光定量检测
    6.2 结果与分析
        6.2.1 SsNEP2基因被显着诱导表达
        6.2.2 Ss NEP2是I型 NPP1 蛋白
        6.2.3 SsNEP2的沉默不影响核盘菌落形态和致病力
        6.2.4 SsNEP2抑制盾壳霉分生孢子萌发
        6.2.5 核盘菌SsNEP2负调控盾壳霉重寄生作用
        6.2.6 沉默转化子发酵液降低盾壳霉分生孢子产量
        6.2.7 核盘菌Ss NEP2 的沉默诱导盾壳霉Cm CH1和Cmg1 基因的表达
    6.3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全文展望
    7.1 全文研究结论
        7.1.1 盾壳霉比较基因组学
        7.1.2 分泌蛋白功能解析
        7.1.3 糖苷水解酶类降解核盘菌细胞壁
        7.1.4 其它参与盾壳霉重寄生过程
        7.1.5 盾壳霉-核盘菌的互作
    7.2 研究展望
        7.2.1 盾壳霉与球孢菌的比较
        7.2.2 盾壳霉胞外水解蛋白
        7.2.3 不同阶段寄生相关基因
        7.2.4 盾壳霉专一寄生核盘菌机制
        7.2.5 盾壳霉提高植物抗病性研究
        7.2.6 盾壳霉-核盘菌-环境的“三角关系”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本文附图、附表
附录 Ⅱ 本文涉及到的引物序列
附录 Ⅲ 硕博阶段发表论文
致谢

(8)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烟草赤星病菌抗药性风险评估及生防菌株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烟草赤星病简介
    1.2 烟草赤星病病原
    1.3 烟草赤星病症状
    1.4 烟草赤星病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
    1.5 烟草赤星病的防治现状
        1.5.1 农业防治
        1.5.2 化学防治
        1.5.3 生物防治
    1.6 烟草赤星病菌对药剂敏感性现状
    1.7 试验药剂简介
        1.7.1 菌核净
        1.7.2 苯醚甲环唑
        1.7.3 多抗霉素
        1.7.4 嘧菌酯
        1.7.5 啶酰菌胺
    1.8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烟草赤星病菌对5种药剂的抗药性检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病原菌采集、分离结果
        2.2.2 烟草赤星病菌群体对5种药剂的敏感性和敏感基线
        2.2.3 烟草赤星病菌对5种药剂的抗药性频率及分布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烟草赤星病菌抗性风险评估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抗药突变体的获得
        3.2.2 抗药突变体遗传稳定性测定结果
        3.2.3 抗性突变体及其亲本的生长速率
        3.2.4 温度对抗药突变体及其亲本菌株生长的影响
        3.2.5 抗药突变体及其亲本菌株的产孢能力
        3.2.6 菌核净抗药突变体对其他药剂的交互抗性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烟草赤星病菌拮抗菌株的筛选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烟草赤星病菌拮抗菌的筛选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9)扁豆菌核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综合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扁豆概况
        1.1.2 菌核病
        1.1.3 菌核病的防治
        1.1.4 扁豆菌核病
        1.1.5 抗性资源的筛选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扁豆菌核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分离、纯化
        2.2.2 科赫式鉴定
        2.2.3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2.2.4 病原菌分子鉴定
        2.2.5 病原菌融合群鉴定
        2.2.6 三种寄主核盘菌致病性交叉鉴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分离纯化及形态学鉴定结果
        2.3.2 柯赫氏鉴定结果
        2.3.3 分子鉴定结果
        2.3.4 融合群鉴定结果
        2.3.5 致病性交叉鉴定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扁豆核盘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3.1 材料
    3.2 方法
        3.2.1 不同碳源对菌丝生长、菌核形成的影响
        3.2.2 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菌核形成的影响
        3.2.3 不同PH对菌丝生长、菌核形成的影响
        3.2.4 不同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菌核形成的影响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碳源对菌丝生长、菌核形成的影响
        3.3.2 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菌核形成的影响
        3.3.3 不同PH对菌丝生长、菌核形成的影响
        3.3.4 不同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菌核形成的影响
    3.4 讨论
第四章 扁豆菌核病防治研究
    4.1 材料
    4.2 方法
        4.2.1 化学防治
        4.2.2 生物防治
        4.2.3 抗性资源筛选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预实验排除的药剂和菌(剂)
        4.3.2 药剂菌(剂)筛选结果
        4.3.3 菌核净和咯菌腈室内毒力测定
        4.3.4 生防菌筛选结果
        4.3.5 小盾壳霉抑菌试验结果
        4.3.6 扁豆抗菌核病资源筛选结果
    4.4 总结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5.2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10)油茶炭疽病生物防治途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油茶的经济价值与种植现状
    1.2 油茶主要病害发生与防治情况
        1.2.1 油茶炭疽病
        1.2.2 油茶软腐病
    1.3 拮抗微生物在植物病害防治上的应用
        1.3.1 拮抗微生物的作用机理
        1.3.2 拮抗微生物种类及应用
    1.4 芽孢杆菌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
        1.4.1 芽孢杆菌的生防机理
        1.4.2 芽孢杆菌在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1.5 真菌病毒及其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
        1.5.1 真菌病毒的弱毒现象
        1.5.2 导致弱毒现象的真菌病毒种类
        1.5.3 真菌病毒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潜力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油茶炭疽病病原鉴定及油茶品种对炭疽病抗性比较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试剂和培养基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1.4 样品采集
        2.1.5 油茶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2.1.6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2.1.7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2.1.8 油茶自然抗病性调查
        2.1.9 油茶品种对油茶炭疽病的抗性测定
        2.1.10 油茶果实感病等级划分及经济指标的测定
        2.1.11 种子含油率的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病原菌的分离及回接试验
        2.2.2 病原菌的鉴定及形态特征
        2.2.3 不同油茶品种对油茶炭疽病的抗性比较
        2.2.4 油茶果实感病对其经济指标的影响
        2.2.5 病害等级与油茶果实出油率的影响
    2.3 小结和讨论
        2.3.1 小结
        2.3.2 讨论
第三章 油茶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对油茶炭疽病菌拮抗性能测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油茶内生真菌的分离方法的研究
        3.2.2 抽样策略的研究
        3.2.3 油茶内生真菌的种类和分布
        3.2.4 油茶内生真菌抗性筛选结果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油茶炭疽病菌拮抗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土样
        4.1.2 病原真菌
        4.1.3 植物材料
        4.1.4 培养基成分与配制
        4.1.5 主要试剂及配制
        4.1.6 主要仪器
        4.1.7 拮抗细菌的分离和筛选
        4.1.8 拮抗细菌功能性物质定性检测
        4.1.9 拮抗细菌形态学观察
        4.1.10 拮抗细菌生理生化测定
        4.1.11 拮抗细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
        4.1.12 拮抗细菌的离体叶片防效试验
        4.1.13 拮抗细菌的盆栽防效试验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拮抗细菌的分离与筛选
        4.2.2 P-14菌株抑菌谱的测定
        4.2.3 P-14菌株功能性物质定性检测
        4.2.4 菌株P-14的形态学特征
        4.2.5 菌株P-14的生理生化鉴定
        4.2.6 菌株P-14的16S r RNA序列分析
        4.2.7 离体叶片防效
        4.2.8 盆栽试验防效
    4.3 小结和讨论
        4.3.1 小结
        4.3.2 讨论
第五章 拮抗细菌P-14的拮抗物质分析和拮抗机理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菌株
        5.1.2 菌液制备
        5.1.3 脂肽类抗生素的测定
        5.1.4 挥发性有机物质(VOCs)的测定
        5.1.5 P-14抑菌物质对油茶炭疽病菌的作用机理研究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拮抗菌P-14脂肽类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5.2.2 拮抗菌P-14与脂肽类拮抗物质合成相关基因的检测
        5.2.3 解淀粉芽孢杆菌挥发性抑菌物质的鉴定
        5.2.4 P-14抑菌物质对油茶炭疽病菌的作用机理研究
    5.3 小结与讨论
        5.3.1 小结
        5.3.2 讨论
第六章 拮抗细菌P-14的发酵条件和对油茶炭疽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主要试剂
        6.1.2 主要仪器
        6.1.3 试验菌株
        6.1.4 培养基
        6.1.5 试验林地概况
        6.1.6 发酵培养基成分优化
        6.1.7 发酵条件优化
        6.1.8 菌体生物量和抑菌活性测定
        6.1.9 田间应用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培养基成分对菌株P-14发酵和抑菌活性的影响
        6.2.2 菌株P-14培养条件的优化
        6.2.3 P-14菌株发酵液田间试验效果
    6.3 小结与讨论
        6.3.1 小结
        6.3.2 讨论
第七章 油茶炭疽病菌真菌病毒筛选及序列分析鉴定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菌株
        7.1.2 主要试剂
        7.1.3 仪器
        7.1.4 溶液及培养基的配制
        7.1.5 菌株的培养与菌丝收集
        7.1.6 病毒基因组dsRNA的小量提取和纯化
        7.1.7 病毒基因组dsRNA的全序列测定
        7.1.8 病毒序列拼接与分析
    7.2 结论和分析
        7.2.1 炭疽菌内dsRNA筛选
        7.2.2 YD4-2 菌株中ds RNA的 c DNA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
    7.3 .小结和讨论
        7.3.1 小结
        7.3.2 讨论
第八章 全文总结
    8.1 总结
    8.2 创新点
    8.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油菜菌核病病原及流行规律的确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徽省沿江地区油菜菌核病气象等级评估方法[J]. 岳伟,陈曦,刘瑞娜,姚卫平,陈春秋,马洪管,蒋跃林. 气象, 2021(10)
  • [2]大豆菌核病研究进展[J]. 杨淼泠,张维,韦秋合,施李鸣,国圆,张克诚,葛蓓孛. 中国农学通报, 2021(27)
  • [3]西洋参菌核病病原学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D]. 王聪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向日葵菌核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抗药性检测及其治理[D]. 李佳琪.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
  • [5]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D]. 吕卉. 兰州大学, 2020
  • [6]博落回主要真菌性病害鉴定及根腐病根际微生物研究[D]. 周利. 湖南农业大学, 2020(01)
  • [7]盾壳霉基因组学及其重寄生机制研究[D]. 赵会长.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8]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烟草赤星病菌抗药性风险评估及生防菌株的筛选[D]. 王润林.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9]扁豆菌核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综合防治技术[D]. 顾玉阳.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10]油茶炭疽病生物防治途径探讨[D]. 喻锦秀.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核盘菌病原菌的测定及流行规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