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_2-整合素与急性肺损伤

β_2-整合素与急性肺损伤

一、β_2-整合素与急性肺损伤(论文文献综述)

陈怡辉[1](2021)在《“整合素β3/MMP9信号通路”在脓毒症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脓毒症为感染诱发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严重时可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和脓毒症休克。其中肺脏是最容易受损的靶器官。脓毒症引起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常危及患者生命。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在脓毒症中整合素β3通路激活可增强炎症因子的释放,增加肺泡毛细血管的渗透性,促进肺部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通常情况下MMPs是以无活性状态被分泌到细胞外,参与降解细胞外基质,在炎症反应或者组织损伤(如ALI)的情况下MMPs被大量激活。MMP9过表达与气道炎症性疾病和肺实质疾病有关,近期研究发现脓毒症病人较普通患者中MMP9表达明显增加。但整合素β3和MMP9在脓毒症诱导肺损伤中是否协同促进炎症反应尚未可知。结合前期研究结果,本研究具体将围绕以下三方面展开:首先,在CLP脓毒症模型中,明确抑制整合素β3对MMP9表达的影响;然后,利用外源性重组MMP9蛋白(r MMP9)探究MMP9在脓毒症中的作用;最后,体外研究整合素β3调整MMP9表达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力争从整体、细胞、分子等水平揭示“整合素β3-MMP9通路”在脓毒症中的作用机制,为治疗脓毒症提供新靶点。方法:1.首先,选择6-12周的C57BL/6野生型和整合素β3基因敲除(β3-/-)雄性小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ecum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构建脓毒症模型:ELISA检测小鼠血液与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MMP9的分泌水平;检测BALF中总细胞数与总蛋白浓度;收集肺组织,免疫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组织中MMP9表达量,且进行免疫组化检测MMP9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的位置与量;其次,采用野生型和β3-/-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MDMs),给予脂多糖(LPS)刺激,收集各组细胞和上清液,ELISA及Western blot检测MMP9的表达;明确整合素β3对MMP9表达的影响。2.其次,将6-12周的C57BL/6野生型和β3-/-雄性小鼠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盲肠结扎穿孔组(CLP组)、和r MMP9(10 ug)预处理CLP组(CLP+r MMP9组)。CLP手术12小时后,对各组小鼠进行深度麻醉,然后进行取材。收集肺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分析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进行肺损伤评分,及肺组织湿/干比重分析;检测小鼠血清和BALF炎症因子IL-6、TNF-α的分泌水平;其次采用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将细胞分成四组:对照组(LPS-,r MMP9-);r MMP9单独刺激组(LPS-,r MMP9+);LPS单独刺激组(LPS+,r MMP9-);LPS与r MMP9共同刺激组(LPS+,r MMP9+)。24小时后收集上清液观察r MMP9(5 ng/ml)对炎症因子IL-6、TNF-α分泌的影响。3.最后体外研究整合素β3对MAPK/STATs通路的影响:LPS分别刺激野生型与整合素β3-/-BMDMs后,Western blot检测p-ERK、p-JNK、p-p38、p-STAT1,p-STAT3和p-STAT5表达水平,明确整合素β3敲除对MAPK/STATs通路的影响;然后,使用p-ERK、p-JNK、p-p38、p-STAT1、p-STAT3和p-STAT5对应的抑制剂U0126、SP600125、SB203580、Fludarabine、Stattic和STAT5-IN1(100μM)预处理野生型与整合素β3-/-巨噬细胞1小时,LPS刺激24小时后收集细胞蛋白和上清液,Western blot和ELISA分别检测细胞中和上清液中MMP9的表达水平,明确LPS调控MMP9表达的上游信号通路。结果:1.在野生型小鼠中,MMP9于CLP手术后4小时表达增加,且在CLP后24小时显着增加。但是,在整合素β3-/-小鼠中,MMP9的蛋白水平无明显增加,且显着低于野生型小鼠组。同样,在野生型BMDMs中,LPS刺激上调MMP9表达具有时间依赖性,但在β3-/-BMDMs中,MMP9表达显着低于野生型BMDMs组。2.在野生型小鼠中,相比于CLP组,r MMP+CLP组的肺损伤更严重:肺泡间隔可见增厚、肺泡结构明显破坏,以及肺泡腔内出血及炎症细胞浸润;且r MMP+CLP组中炎症因子IL-6和TNF-α分泌水平明显增加;相比野生型小鼠,整合素β3-/-小鼠肺组织损伤程度更轻,且在r MMP9刺激下,整合素β3-/-小鼠肺损伤程度仍明显轻于野生型小鼠;在细胞实验中,野生型BMDMs在LPS单独刺激下IL-6、TNF-α表达增强,而LPS与r MMP9共同刺激可显着增强LPS诱发的IL-6、TNF-α释放,而β3-/-BMDMs组,这一效应并不明显;且r MMP9单独处理巨噬细胞,其炎症因子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差异。3.LPS刺激野生型小鼠BMDMs后,p-ERK、p-JNK、p-p38、p-STAT1,p-STAT3和p-STAT5水平明显增加,具有时间依赖性。而在整合素β3-/-BMDMs中,p-ERK、p-JNK、p-p38、p-STAT1、p-STAT3和p-STAT5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ERK、p-JNK、p-p38、p-STAT1、p-STAT3和p-STAT5抑制剂U0126、SP600125、SB203580、Fludarabine、Stattic和STAT5-IN1分别预处理野生型小鼠BMDMs后,LPS诱导MMP9的表达明显降低。但在整合素β3-/-小鼠中,抑制剂作用对MMP9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脓毒症诱导肺损伤中,MMP9表达增加,而整合素β3基因敲除可通过抑制MMP9的表达来减轻急性肺损伤。本研究证实“整合素β3-MAPKs/STATs信号通路”参与调控MMP9的表达,这对脓毒症的内在机制进行了补充与完善,为预防和治疗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靶点。

刘子萱[2](2021)在《肝素结合蛋白通过结合转化生长因子beta受体2影响内皮细胞通透性》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及目的:在炎症反应的早期,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最先被招募到组织炎症区域,其激活、趋化、游走引起血管内皮屏障损伤,此过程中由于白细胞被激活所释放出的细胞因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肝素结合蛋白(HBP)作为PMN分泌的重要颗粒蛋白,参与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以影响内皮细胞(EC)增加血管通透性,导致血管泄漏,继而引发组织水肿甚至低血压以及器官功能不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临床试验以及基础实验发现,血液中HBP水平与脓毒症患者感染性休克的严重程度相关,可能成为预测脓毒症发生以及病情恶化的生物标志物之一。肝素结合蛋白(HBP)也被称作天青杀素(AZU-1)以及阳离子抗菌蛋白37或 CAP37(cationic antimicrobial protein of 37 000)。HBP功能多样,既可以诱导血管渗漏、水肿形成并对白细胞具有趋化作用。研究发现脓毒症患者在发展为低血压或器官功能障碍前数小时内血浆HBP水平升高,可作为72h内疾病进展至严重脓毒症的一个强大预测因子。HBP对血管通透性的改变主要是通过影响内皮屏障实现的,血管EC是HBP释放后的靶细胞,HBP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破坏内皮屏障成分,如细胞间连接和细胞外糖萼,影响内皮细胞内信号转导,致使内皮细胞细胞骨架重构并最终导致内皮屏障功能障碍,血管屏障功能损伤和细胞炎性反应促使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过度地渗漏到循环之外,导致循环障碍和器官功能不全。由于内皮细胞表面的糖萼结构中存在众多类肝素样物质,故目前普遍认为多糖包被是HBP在内皮细胞表面的结合位点,然而内皮细胞表面是否还存在更直接的表面受体仍有待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3,TGF-β)是一个进化上保守的多肽因子分泌家族,调节胚胎发生和成体组织稳态等多个方面。TGF-β家族成员也参与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目前,已有多篇文献报道,TGF-beta水平升高与感染性疾病存在相关性,其受体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细胞膜水平上,TGF-β与受体激酶结合,将磷酸化信号传递到下游介质(主要是SMAD蛋白),并且将寡聚化依赖性信号传递给泛素连接酶和细胞内蛋白激酶等。SMADs与其他信号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介导调控信号,控制靶基因的表达、多水平的RNA加工、mRNA翻译以及核或细胞质蛋白调控。其中,TGF-beta受体Ⅱ同胞外配体发生互作后,一方面,通过经典途径,使核转录因子进入细胞核调控转录翻译从而发挥损伤修复以及促进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的作用;另一方面,作为非经典途径,受体Ⅱ可以直接调控Rho-ROCK通路影响应力纤维形成、改变细胞骨架并影响细胞间连结蛋白,从而影响内皮细胞通透性。通过前期研究发现,在HBP的刺激下,SMAD2/3磷酸化水平升高,因此推测,TGF-beta受体Ⅱ可能为HBP在内皮细胞表面的潜在蛋白受体。本实验拟通过HBP诱导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LMVECs)及C57BL/6小鼠模型模拟HBP血症,针对肝素结合蛋白(HBP)影响内皮细胞通透性这一热点问题,拟探索HBP在内皮细胞表面的潜在受体,填补相关实验空白。在此基础上,探究在HBP刺激下内皮细胞通透性改变与TGF-β信号通路的关系,进一步探索HBP影响内皮细胞通透性的机制,以期为临床从病因学的角度预防和治疗器官功能不全提供新的思路和重要的生物医学证据。研究方法:1.体外实验:本研究所使用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取自人脐静脉,为原代细胞(公司购买)。培养HUVEC,用PBS和HBP(10ug/ml)刺激培养0h、24h、48h和72h,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2.体外实验:本实验研究选取HUVEC、HLMVEC作为实验对象,培养内皮细胞并分别给予HBP刺激(10ug/ml)0小时、3小时、6小时、以及9小时,通过 Western Blot 检测 SMAD2/3 及 phosph-SMAD2/3 蛋白的表达。3.体外实验:通过小干扰RNA转染的方法,将TGFBR2siRNA(50nM)转染进细胞中。培养内皮细胞并给予HBP刺激(10ug/ml),将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HBP刺激组,TGFBR2siRNA组以及TGFBR2siRNA+HBP组。在加入刺激因素前加入50nM TGFBR2siRNA预处理48-72小时。HBP(10ug/ml)与内皮细胞共培养3小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SMAD2/3、phosph-SMAD2/3蛋白的表达情况。4.体外实验:通过培养内皮细胞并给予HBP刺激(10ug/ml)以及SMAD3抑制剂常山酮(halofuginone)将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HBP刺激组,常山酮组以及常山酮+HBP组。在加入刺激因素前加入10ng/ml常山酮预处理24小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SMAD2/3及phosph-SMAD2/3蛋白的表达情况。5.体外实验: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免疫荧光共定位以及GST-pulldown探究HBP与TGFBR2是否结合以及结合的区域。6.体外实验:通过培养内皮细胞并给予HBP刺激以及TGFBR2siRNA(50nM)将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HBP刺激组,TGFBR2siRNA组以及TGFBR2siRNA+HBP组。通过Western Blot以及免疫荧光检测SMAD2/3在细胞质以及细胞核中的分布变化。7.体外实验:在transwell上室培养内皮细胞并给予HBP刺激(10ug/ml)以及TGFBR2siRNA(50nM)将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HBP刺激组,TGFBR2siRNA组以及TGFBR2siRNA+HBP组。在上室培养基中加入FITC-dextran,通过检测下室培养基中FITC-dextran的浓度来观察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变化。8.体外实验:培养内皮细胞并给予HBP刺激(10ug/ml)以及TGFBR2siRNA(50nM)将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HBP刺激组,TGFBR2siRNA组以及TGFBR2siRNA+HBP组。通过Western Blot以及免疫荧光检测内皮细胞骨架、紧密连接蛋白(TJP1,OCLN)以及总Rho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qPCR检测紧密RhoA、RhoB的转录情况。9.体内实验:雄性C57BL/6,随机分组,每组3只,体重25±5g。实验前于动物饲养中心饲养7天,正常提供水和食物,观察无明显异常后开始实验。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以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实验时将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组,n=3),TGFBR2siRNA组(尾静脉注射,20nmol/只),HBP组(尾静脉注射,150ug/只),TGF-beta受体抑制剂+HBP组。造模结束后处死小鼠,取肺组织进行试验。通过肺湿干比来检测肺水含量的变化;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紧密连接蛋白(TJP1,OCLN)以及总Rho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qPCR检测RhoA、RhoB的转录情况;通过H&E染色以及扫描电镜观察肺组织的渗出出血等损伤情况;通过透射电镜(TEM)观察气血屏障的损伤情况。结果:1.随HBP刺激时间的延长,HUVECs细胞活力升高。2.在HBP刺激下的内皮细胞,细胞内phosph-SMAD2/3水平出现明显升高,而SMAD2/3水平未发生明显改变。3.经TGFBR2siRNA转染处理过的细胞组,其TGFR2蛋白水平下降明显。同对照组相比,HBP刺激组细胞内phosph-SMAD2/3水平出现明显升高,而其他三组phosph-SMAD2/3水平未出现明显变化。4.同对照组相比,HBP刺激组细胞内phosph-SMAD2/3水平出现明显升高,而其他三组phosph-SMAD2/3水平未出现明显变化。5.免疫共沉淀与免疫荧光共定位实验证实HBP与TGFBR2之间存在相互作用;GST pull-down及截短实验证实HBP与TGFBR2的胞外段存在直接结合关系。6.内皮细胞Western Blot以及免疫荧光实验发现同对照组相比,HBP刺激组细胞内SMAD2/3蛋白由细胞质向细胞核转移,而其他三组未出现明显变化。7.Transwell实验发现同对照组相比,HBP刺激组下室培养基中FITC-dextran的浓度显着升高,而TGFBR2siRNA处理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8.Western Blot以及qPCR结果发现,同对照组相比,HBP刺激组细胞内总Rho蛋白水升高,紧密连接蛋白(ZO-1)未发生明显变化,而其他三组未出现明显变化。此外,在HBP刺激下,RhoA、RhoB的转录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TGFBR2siRNA处理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转录水平的变化;荧光结果表现为,HBP刺激下内皮细胞内应力纤维分布紊乱也生成增加,紧密连接蛋白荧光强度减弱,而其他三组未出现明显变化。9.体内实验方面,HBP组小鼠肺组织的总Rho蛋白水平升高,其中RhoA、RhoB的转录水平升高;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蛋白水平下降,而ZO-1蛋白水平未发生明显变化;phosph-SMAD2/3蛋白水平升高,SMAD2/3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TGFBR2siRNA处理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蛋白以及mRNA的变化。肺湿干比结果发现,和对照组相比,HBP刺激组小鼠肺组织含水量增加(5.1833±0.23214 vs.4.0224±0.18561,p<0.01),而 TGFBR2siRNA+HBP 处理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4.1976±0.04377 vs.5.1833±0.23214,p<0.01)。H&E染色结果发现,对照组肺泡开放,肺泡壁、肺泡隔形态清晰。HBP组肺泡部分塌陷或膨胀不良,肺泡壁及肺泡隔明显增宽,肺泡隔充血肿胀,内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TGFBR2siRNA+HBP组肺泡隔肿胀增宽程度低于HBP组,炎症细胞浸润减少。电镜方面,发现在HBP刺激下肺泡表面蛋白渗出明显,正常肺泡结构消失,气血屏障结构紊乱,细胞间连结打开,通透性增加。TGFBR2siRNA处理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结论:1.HBP肝素结合蛋白通过结合TGFBR2激活TGF-β通路,上调Rho蛋白水平,激活Rho-ROCK通路促进细胞骨架重构、应力纤维形成、改变紧密连接蛋白(ZO-1)的分布情况。2.HBP肝素结合蛋白通过激活TGF-β通路使内皮细胞通透性升高、诱导急性肺损伤,而敲减TGFBR2蛋白水平可以部分拮抗HBP的生物学效应。

康晓红,卢秀兰[3](2020)在《肝素结合蛋白在肺部感染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作用》文中提出重症肺部感染是导致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识别肺部感染的原因及病情严重程度,对于指导临床、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有重要意义。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是一种具有杀菌活性的蛋白质,在健康人中浓度很低。肺部细菌感染或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导致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时,血或组织液中的HBP可明显增高。其对早期识别细菌感染及判断疾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就HBP在肺部感染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作用进行综述。

王智超[4](2020)在《基于Rho A/ROCK/NF-κB信号通路探讨黄芪甲苷保护PM2.5诱导急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在前期实验研究“感毒清的质量控制成分黄芪甲苷对PM2.5所致急性肺损伤肺组织结构保护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黄芪甲苷保护PM2.5所致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5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空白组、模型组、黄芪甲苷高剂量组、黄芪甲苷低剂量组、法舒地尔组。实验设计为造模前经腹腔注射(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i.p)预防性给药,以观察药物对PM2.5造成损伤的保护性作用。预防性给药3日后开始制备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以气道滴注PM2.5混悬液的方式进行,造模时间为预防性给药开始后的第3日、第5日。预防性给药剂量为:黄芪甲苷低剂量50mg/kg/b.w,每日给药1次;黄芪甲苷高剂量100mg/kg/b.w,每日给药1次;法舒地尔剂量10mg/kg/b.w,每日给药1次;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与等体积生理盐水。本次实验于第二次造模后开始计时,计时24h时后麻醉大鼠处死,获取肺组织及肺泡灌洗液进行检测。右肺膈叶做干湿比观察肺组织水肿情况;右肺尖叶做HE染色及Mc Guigan病理评分观察病理损伤程度;副叶检测ICAM-1、IL-1β、MPO水平判断肺损伤炎症水平;BC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的含量,同时做细胞计数及细胞分类判断肺损伤渗出水平;部分右肺膈叶做透射电镜观察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法观察肺组织Rho A、ROCK1、ROCK2定位、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Rho A、ROCK1、ROCK2、NF-κB、p-NF-κB、IκB、p-IκB、E-cadherin含量。实验结果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Graph Pad Prism 8.0进行绘图。结果:(1)肺组织水肿情况: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干湿比、总肺含水量明显升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肺组织干湿比、总肺含水量明显降低(P<0.001)。(2)肺组织中总蛋白含量和细胞渗出情况:在BCA法检测总蛋白渗出中,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总蛋白质含量明显升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总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P<0.001)。在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瑞氏-吉姆萨染色中,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占比明显升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高剂量组和法舒地尔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占比明显下降(P<0.001),黄芪甲苷低剂量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细胞计数有所下降(P<0.01)。(3)肺组织形态学观察:HE染色结果表明空白组大鼠肺组织结构基本完整;模型组大鼠肺泡结构出现塌陷,肺泡充血、出血明显,大量含蛋白质水液渗出,中性粒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聚集;各给药组大鼠肺组织结构较模型组明显好转。在病理评分中,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病理总积分明显升高(P<0.001),在出血(P<0.01)、肺泡充血(P<0.05)、肺泡壁增厚或透明膜(P<0.05)评分中有升高;与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高剂量明显降低病理总积分(P<0.001)和出血评分(P<0.01);黄芪甲苷低剂量、法舒地尔可以降低病理总积分(P<0.01)。(4)肺组织中炎症水平: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IL-1β水平(P<0.01)、MPO活性(P<0.001)、ICAM-1活性(P<0.001)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IL-1β、ICAM-1水平明显降低(P<0.001),黄芪甲苷高剂量组、低剂量组MPO活性明显降低(P<0.001),法舒地尔组MPO活性有所降低(P<0.01)。(5)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空白组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板层小体体积正常,肺泡结构基本正常。模型组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板层小体体积增大且不规则,排空明显呈空泡化,肺泡结构紊乱。各给药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结构较模型组明显好转,肺泡结构基本正常。(6)Rho A/ROCK蛋白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Rho A/ROCK1蛋白活性明显升高(P<0.001),ROCK2蛋白活性有一定升高(P<0.05),E-cadherin蛋白活性明显降低(P<0.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Rho A/ROCK1蛋白活性明显升高(P<0.001),法舒地尔明显抑制ROCK2蛋白活性(P<0.001),黄芪甲苷高剂量可抑制ROCK2蛋白活性(P<0.05);黄芪甲苷高剂量组E-cadherin蛋白活性有所升高(P<0.05),黄芪甲苷低剂量组、法舒地尔组E-cadherin蛋白活性明显升高(P<0.01)。(7)NF-κB蛋白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p-IκB/IκB、p-NF-κB/NF-κB比值明显升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肺组织中p-IκB/IκB、p-NF-κB/NF-κB比值明显降低(P<0.001)。结论:(1)黄芪甲苷可以保护PM2.5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抑制PM2.5造成的炎症因子、水肿液和蛋白质渗出。(2)黄芪甲苷可以抑制PM2.5所致的炎症反应,保护肺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3)黄芪甲苷对肺组织结构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Rho A/ROCK/NF-κB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王爽,余壮,李泉[5](2018)在《整合素在急性肺损伤中作用与机制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急性肺损伤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率高,其发生机制研究备受关注。整合素广泛表达于细胞表面,与急性肺损伤密切相关。本文对急性肺损伤时整合素家族在调节炎症细胞招募、炎症因子释放和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等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

刘杨,马少林,王学斌,徐玮,章守琴,张翔宇[6](2018)在《整合素介导的肝素结合蛋白在肺损伤模型中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在肺损伤病理过程中,肝素结合蛋白的释放与中性粒细胞表面的β2整合素及其与肺损伤的关系。方法 30只C57BL/6小鼠来自同济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结肠穿刺肺损伤组(CLP组)和抗体处理组。CLP组和抗体处理组使用结肠穿刺法制作急性肺损伤模型,对照组给予假手术处理。抗体处理组予以造模前注射CD18单抗抑制β2整合素功能。制模24 h后小鼠取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Smith评分法评估肺损伤程度,行肺湿干比测量,肺泡灌洗液(BALF)行蛋白水平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外周血肝素结合蛋白水平,流式细胞术测量中性粒细胞表面β2整合素表达。各组水平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Pearson法分析肝素结合蛋白与β2整合素和肺损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LP组动物肺Smith评分(t=10.607,P<0.01)、肺湿干比(t=3.968,P=0.001)和BALF蛋白水平(t=4.331,P<0.01)等肺损伤指标均明显升高,同时肝素结合蛋白水平(t=3.515,P=0.002)及β2整合素(t=4.81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抗体处理组动物肺smith评分(t=2.307,P=0.033)、肺湿干比(t=3.080,P=0.006)和BALF蛋白水平(t=2.484,P=0.023)均较CLP组有降低,肝素结合蛋白水平也有显着降低(t=2.218,P=0.046)。就CLP组和抗体处理组动物进行相关性分析,其肝素结合蛋白水平与肺湿干比(r=0.527,P=0.017)及BALF蛋白均有明显相关性(r=0.508,P=0.022),HBP水平与β2整合素水平也有明显相关(r=0.674,P=0.001)。结论肝素结合蛋白和β2整合素均参与了肺损伤的病理过程,其中肝素结合蛋白的水平与肺损伤严重程度相关。β2整合素与肝素结合蛋白的释放有关,抑制β2整合素功能可降低肝素结合蛋白水平,同时减轻肺损伤。

夏长江,孟革,赵建,丁日高[7](2009)在《中性粒细胞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急性肺损伤(ALI)的本质是多种炎性介质及效应细胞共同参与的肺内过度性、失控性炎症反应。中性粒细胞(PMN)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整合素、Ca2+-钙调蛋白的信号通路及PMN凋亡延迟等方面综述PMN在ALI中的作用机制。β2整合素在PMN向肺内募集和激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a2+在ALI形成过程中有复杂的信号转导通路,1-磷酸鞘氨醇、神经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蛋白、钙调蛋白都在Ca2+介导的信号通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抗IL-8:IL-8免疫复合物、PMN跨越内皮-上皮屏障、髓过氧化物酶、NF-κB激活可能都参与了PMN凋亡延迟。

夏长江[8](2009)在《中性粒细胞在全氟异丁烯吸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氟异丁烯(Perfluoroisobutylene,PFIB)是一种常温下气态低分子高氟有机物,分子式为(CF3)2C=CF2。无色、无味的PFIB具有比光气强10倍的呼吸道吸入毒性,少量吸入就会头痛、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甚至引发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迄今为止,PFIB导致ALI的机制还未完全明确,有效药物和治疗措施缺乏。国内外及本实验室基于整体动物的实验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PMN)在PFIB急性吸入性肺损伤,尤其是早期肺损伤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种由PMN介导的早期损伤在PFIB所致ALI乃至死亡的整个病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晚期肺损伤中,其它因素如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AM)可能取代PMN成为主要的损伤因素,AM在肺损伤早期也可能具有一定作用。为了进一步阐明PMN、AM以及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PMVEC)在PFIB吸入性急性肺损伤中的相互作用,本课题基于分离制备的PMN、AM、以及稳定传代培养的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ats 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RPMVEC)开展了如下研究。首先,基于小鼠PFIB吸入性急性肺损伤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了整体动物肺组织内粘附分子I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小鼠肺内ICAM-1的表达在染毒后1h时达到最高水平,4h时降至正常水平。预先耗竭巨噬细胞的GdCL3组小鼠肺内ICAM-1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相似,较PFIB组明显下降。由此可见在PFIB吸入性肺损伤中,早期肺内粘附分子ICAM-1表达增强,AM与肺内粘附分子表达增强密切相关。继而,基于稳定传代培养的RPMVEC,观察了大鼠PFIB染毒后1h分离制备的AM培养上清对RPMVEC粘附分子(ICAM-1和E-选择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与正常对照组比,在PFIB染毒大鼠AM培养上清的作用下,RPMVEC表达的E-选择素和ICAM-1显着增高。该结果提示我们在PFIB诱发的ALI中,RPMVEC上粘附分子E-选择素和ICAM-1的表达增强与AM激活有关,从而有利于PMN在肺微血管的粘附和扣押。然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大鼠外周血中分离PMN,观察在大鼠PFIB染毒后1h分离制备的AM培养上清作用后,RPMVEC与PMN的粘附情况。结果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大鼠PFIB染毒后1h分离制备的AM培养上清作用后, PMN在RPMVEC上粘附增多。同时,还采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测定试剂盒检测上清中的SOD的活性,采用MTT细胞活性测定法检测RPMVEC的生存活性。结果发现:与正常对照组比,大鼠PFIB染毒后1h分离制备的AM培养上清作用后RPMVEC的SOD活性和RPMVEC生存活性明显降低,结果提示:在PFIB吸入性肺损伤中,PMN介导的RPMVEC损伤增强与AM激活有关。如果在加入PMN悬液时,同时加入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溶液和蛋白酶抑制剂溶液(protease inhibitor,PI),结果发现N-AC组、PI组以及N-AC+PI组的RPMVEC生存活性明显高于大鼠PFIB染毒后1h分离制备的AM培养上清作用组。即蛋白酶抑制剂和活性氧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在PMN介导的RPMVEC损伤中具有保护作用。上述这些体外实验结果表明,在PFIB吸入性肺损伤中,RPMVEC粘附分子的表达、PMN与RPMVEC的粘附作用、PMN的激活作用、PMN对RPMVEC的损伤作用均增强。这些过程均与AM的激活密切相关。蛋白酶抑制剂和活性氧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在PMN介导的RPMVEC损伤中具有保护作用。总之,PMN和AM在PFIB所致ALI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PMN直接介导组织损伤;而AM激活后可以通过影响肺微血管粘附分子表达、PMN在肺微血管的粘附和PMN激活进而影响PMN介导的组织损伤作用。

何杰明,郝青林[9](2009)在《细胞因子与急性肺损伤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目前对于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对其进行的研究较多,大量临床和实验室研究证明,多种效应细胞释放的炎性细胞因子是造成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中心环节。本文主要参考了国内外多位学者的研究成果,根据已经得到广泛公认的二次损伤和炎症失控假说,系统综述了各种细胞因子成分在急性肺损伤中的致病作用,以及在治疗方面的重要作用。

张喜平,吴迪炯[10](2008)在《细胞黏附分子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文中提出

二、β_2-整合素与急性肺损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β_2-整合素与急性肺损伤(论文提纲范文)

(1)“整合素β3/MMP9信号通路”在脓毒症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实验材料
        2.2.1 器械
        2.2.2 药物试剂
        2.2.3 试剂配制
        2.2.4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小鼠脓毒症模型的构建
        2.3.2 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MDMs)提取与培养
        2.3.3 肺组织病理学检查
        2.3.4 肺组织免疫组化染色
        2.3.5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2.3.6 蛋白免疫切迹实验(Western blot)
        2.3.7 BALF总蛋白定量及总细胞计数
        2.3.8 肺的湿/干比重
    2.4 实验分组及步骤
        2.4.1 在脓毒症模型中研究整合素β3 通路对MMP9 表达的影响;
        2.4.2 研究MMP9 在脓毒症中的作用
        2.4.3 抑制“整合素β3-MMP9 通路”减轻脓毒症肺损伤的作用机制;
    2.5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整合素β3~(-/-)可抑制MMP9的表达
        3.1.1 整合素β3~(-/-)可抑制脓毒症小鼠肺组织中 MMP9的表达
        3.1.2 整合素β3~(-/-)可抑制巨噬细胞中MMP9的表达
    3.2 整合素β3~(-/-)可缓解rMMP9的促炎症反应作用
        3.2.1 整合素β3~(-/-)可部分抑制rMMP9的加重肺损伤作用
        3.2.2 整合素β3~(-/-)可抑制rMMP9的促炎症因子释放作用
    3.3 整合素β3~(-/-)抑制MMP9的表达的机制研究
        3.3.1 整合素β3~(-/-)可抑制MAPKs/STATs通路
        3.3.2 整合素β3~(-/-)通过抑制MAPKs/STATs通路降低MMP9的表达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整合素β3和MMP9在肺损伤中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肝素结合蛋白通过结合转化生长因子beta受体2影响内皮细胞通透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图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细胞培养
        2.1.1 细胞的复苏以及培养
        2.1.2 细胞的传代与HBP刺激处理
        2.1.3 细胞的冻存
    2.2 细胞活力(CCK-8)检测
    2.3 蛋白质印记(Western Blot)
        2.3.1 蛋白样品的制备
        2.3.2 SDS-PAGE电泳
        2.3.3 转膜
        2.3.4 免疫学检测
    2.4 免疫共沉淀实验(Co-IP)
    2.5 细胞转染
    2.6 质粒的制备
        2.6.1 质粒的转化和扩增
        2.6.2 提取质粒
        2.6.3 质粒的构建
    2.7 GST pull-down实验
        2.7.1 GST融合蛋白的诱导
        2.7.2 GST融合蛋白的制备
        2.7.3 GST pull-down
    2.8 免疫荧光(IF)
        2.8.1 细胞爬片的准备
        2.8.2 细胞瞬时转染
        2.8.3 免疫荧光制片
    2.9 实时荧光定量PCR
        2.9.1 RNA提取
        2.9.2 反转录及qPCR反应条件
        2.9.3 引物序列
    2.10 FITC-dextran通透率实验检测HUVEC通透性
        2.10.1 细胞分组与造模
        2.10.2 测量吸光度
    2.11 动物实验
        2.11.1 动物分组
        2.11.2 动物模型建立、实验指标观测及标本留取
    2.12 统计学分析
    2.13 常用试剂的制备,生产厂家和使用仪器
3 结果
    3.1 肝素结合蛋白参与激活TGF-β通路
        3.1.1 肝素结合蛋白对HUVEC细胞活力的影响
        3.1.2 肝素结合蛋白上调了phospho-SMAD2/3 水平
        3.1.3 肝素结合蛋白对phospho-SMAD2/3 水平的上调作用依赖TGFBR2以及SMAD3
        3.1.4 肝素结合蛋白刺激下HUVEC细胞内SMAD2/3 复合体由细胞浆转移进入细胞核
    3.2 肝素结合蛋白通过与TGFBR2 结合激活TGF-β通路
    3.3 肝素结合蛋白激活TGF-β信号通路所引发的生物学效应
        3.3.1 肝素结合蛋白通过激活TGF-β通路影响HUVEC通透性
        3.3.2 肝素结合蛋白通过激活TGF-β通路影响使紧密连接蛋白(ZO-1)重新分布
        3.3.3 肝素结合蛋白通过激活TGF-β通路使HUVEC细胞骨架重排..
    3.4 肝素结合蛋白与急性肺损伤(ALI)
        3.4.1 HBP激活C57BL/6小鼠肺组织内TGF-β信号通路
        3.4.2 HBP诱导C57BL/6小鼠出现急性肺损伤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性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肝素结合蛋白与血管内皮通透性的相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4)基于Rho A/ROCK/NF-κB信号通路探讨黄芪甲苷保护PM2.5诱导急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写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
    1.颗粒物污染与健康效应
        1.1.细颗粒物PM2.5的理化特征
        1.2.细颗粒物PM2.5对健康效应的影响
        1.3.细颗粒物PM2.5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机制
    2.细颗粒物诱导急性肺损伤的机制探讨
        2.1.急性肺损伤与细颗粒物
        2.2.炎症损伤是细颗粒物致急性肺损伤的重要机制
        2.3.肺泡上皮细胞介导的水液转运功能下降是细颗粒物致肺损伤的关键结局
        2.4.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介导的炎症渗出是细颗粒物致肺损伤的中心环节
        2.5.粘附分子在细颗粒物致急性肺损伤中的桥梁作用
    3.Rho A/ROCK信号通路在细颗粒物致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探讨
        3.1.小G蛋白Ras超家族中相关蛋白的基本生物学特征
        3.2.Rho A/ROCK信号通路在炎症因子介导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4.NF-κB信号通路在细颗粒物致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探讨
        4.1.NF-κB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基本生物学特征
        4.2.NF-κB信号通路在炎症因子介导急性肺损伤中的直接作用
    5.细颗粒物PM2.5介导急性肺损伤的中医认识
        5.1.中医学对PM2.5为主的大气污染的认识
        5.2.PM2.5所致肺系疾病及急性肺损伤的中医认识
        5.3.中药黄芪的益气功效是预防环境毒邪致病的关键
    6.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内容
        1.1.研究思路
        1.2.研究内容
        1.3.技术路线图
    2.实验材料
        2.1.实验动物
        2.2.动物饲养
        2.3.主要试验仪器和设备
        2.4.实验材料和试剂
    3.试验方法
        3.1.动物分组
        3.2.给药方法
        3.3.造模方法
        3.4.动物处死
        3.5.实验流程图
        3.6.标本获取
        3.7.指标检测
        3.8.统计学方法及绘图
    4.实验结果
        4.1.一般情况
        4.2.肺组织形态学观察
        4.3.肺水肿指标的变化趋势
        4.4.BALF中总蛋白含量的测定
        4.5.肺组织HE染色
        4.6.肺组织Mc Gugan病理评分
        4.7.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计数
        4.8.肺组织中炎症因子水平的测定
        4.9.肺组织中MPO水平的测定
        4.10.肺组织中黏附因子的测定
        4.11.肺组织超微结构的透射电镜分析
        4.12.肺组织中相关蛋白的Western Blot检测
        4.13.肺组织中相关蛋白的免疫组化分析
        4.14.E-cadherin、ICAM-1与ALI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15.E-cadherin、ICAM-1与ALI相关指标的回归性分析
        4.16.小结
    5.讨论
        5.1.PM2.5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的构建
        5.2.基于多步骤黏附理论探讨炎症损伤在PM2.5致ALI中的作用机制
        5.3.黄芪甲苷对PM2.5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结构的保护作用
        5.4.基于Rho A/ROCK/NF-κB通路探讨黄芪甲苷保护肺组织结构、抑制炎症渗出的机制
结论
本实验创新性及意义
存在问题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中药黄芪补气功效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1.中药黄芪
        1.1.历史沿革
        1.2.化学成分
    2.黄芪补气之功
        2.1.益气升阳
        2.2.益气止咳喘
        2.3.益卫固表
        2.4.补气利水
    3.药理学作用
        3.1.炎症损伤的药理学机制
        3.2.免疫调节的药理学机制
    4.黄芪及其化合物在急性肺损伤中的运用
    5.总结
    6.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5)整合素在急性肺损伤中作用与机制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整合素家族概况
2 整合素在急性肺损伤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2.1 对中性粒细胞的作用
        2.1.1 招募作用
        2.1.2 活化作用
    2.2 对巨噬细胞的作用
3 整合素对损伤肺通透性的影响
    3.1 肺血管内皮细胞
    3.2 肺泡上皮细胞
4 展望

(7)中性粒细胞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整合素介导的信号通路
    1.1 β2整合素介导PMN在肺内的募集
    1.2 β2整合素介导PMN活化
2 Ca2+介导的信号通路
    2.1 1-磷酸鞘氨醇调节的Ca2+信号通路
    2.2 神经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蛋白调节的Ca2+信号通路
    2.3 钙调蛋白调节的Ca2+信号通路
3 PMN凋亡延迟在ALI中的作用机制
    3.1 抗IL-8∶IL-8免疫复合物延迟PMN的凋亡
    3.2 PMN跨越内皮-上皮屏障延迟PMN凋亡
    3.3 髓过氧化物酶延迟PMN的凋亡
    3.4 NF-κB信号转导途径参与PMN凋亡延迟
4 结语

(8)中性粒细胞在全氟异丁烯吸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全氟异丁烯吸入性肺损伤中肺内粘附分子表达的改变
    第一节 全氟异丁烯吸入性肺损伤中肺组织ICAM-1 的表达分析
    第二节 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第三节 全氟异丁烯吸入性肺损伤中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因子的表达
第二章 全氟异丁烯吸入性肺损伤中中性粒细胞的粘附和激活的改变
    第一节 大鼠中性粒细胞的分离与鉴定
    第二节 全氟异丁烯吸入性肺损伤中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作用
    第三节 全氟异丁烯吸入性肺损伤中中性粒细胞的激活作用
第三章 全氟异丁烯吸入性肺损伤中中性粒细胞对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
    第一节 全氟异丁烯吸入性肺损伤中中性粒细胞对内皮细胞生存活性的影响
    第二节 全氟异丁烯吸入性肺损伤中中性粒细胞对内皮细胞氧化性损伤 作用
    第三节 全氟异丁烯吸入性肺损伤中药物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个人简历
致谢

(9)细胞因子与急性肺损伤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细胞因子概述
2 ALI中各种细胞因子的作用
3 展 望

(10)细胞黏附分子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选择素家族概述
    1.P-选择素及其在SAP并发ALI中的作用:
    2.E-选择素及其在SAP并发ALI中的作用:
    3.L-选择素及其在SAP并发ALI中的作用:
二、整合素超家族概述及其在SAP并发ALI中的作用
三、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概述
    1.ICAM及其在SAP并发ALI中的作用:
    2.PECAM-1及其在SAP并发ALI中的作用:
    3.VCAM-1及其在SAP并发ALI中的作用:
四、Ca依赖型家族及其在SAP并发ALI中的作用
五、 细胞黏附分子在SAP并发ALI中的协同作用

四、β_2-整合素与急性肺损伤(论文参考文献)

  • [1]“整合素β3/MMP9信号通路”在脓毒症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 陈怡辉. 南昌大学, 2021(01)
  • [2]肝素结合蛋白通过结合转化生长因子beta受体2影响内皮细胞通透性[D]. 刘子萱.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3]肝素结合蛋白在肺部感染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作用[J]. 康晓红,卢秀兰.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20(11)
  • [4]基于Rho A/ROCK/NF-κB信号通路探讨黄芪甲苷保护PM2.5诱导急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D]. 王智超.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
  • [5]整合素在急性肺损伤中作用与机制的研究进展[J]. 王爽,余壮,李泉.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06)
  • [6]整合素介导的肝素结合蛋白在肺损伤模型中的作用[J]. 刘杨,马少林,王学斌,徐玮,章守琴,张翔宇.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8(07)
  • [7]中性粒细胞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夏长江,孟革,赵建,丁日高.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09(06)
  • [8]中性粒细胞在全氟异丁烯吸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 夏长江.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9(10)
  • [9]细胞因子与急性肺损伤研究进展[J]. 何杰明,郝青林. 医学综述, 2009(03)
  • [10]细胞黏附分子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J]. 张喜平,吴迪炯. 医学研究杂志, 2008(08)

标签:;  ;  ;  ;  ;  

β_2-整合素与急性肺损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