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汽车发动机连杆弹性变换研究》一文的几点看法

关于《汽车发动机连杆弹性变换研究》一文的几点看法

一、关于“汽车发动机连杆的弹性改造研究”一文的几点意见(论文文献综述)

傅海辉[1](2015)在《抗战时期空军航空研究院科研工作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航空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承担者有两个:航空委员会航空研究院与清华大学航空研究所。在抗日战争时期,航空研究院在中国航空史、科技史和抗日战争史上有着独特的重要地位,但迄今为止,学术界对此的研究还相当薄弱。本文梳理了航空研究院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科研工作,指出,抗日战争初期,航空企事业单位大举西迁,损失惨重。当时中国空军所需装备、物资基本依赖外国供应。由于沿海各大城市、港口相继沦陷,空军处境愈益困难。在这一背景下,1939年7月,航空研究所于成都建立,隶属于航空委员会。航空研究所成立以后,把尽快使航空器材与设备国产化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1941年,航空研究所扩充为航空研究院。研究院研究了西南多种木材的物理和力学性质,研制成功了飞机用层板和多种航空材料,尤其是创造性地研究了西南的多种竹材并研制成功了飞机用“层竹”。研究院还设计或改进了多种航空仪器仪表和航空武器设备。航空研究院设计了三种教练机和一种巨型滑翔机,它们均使用其自制的层板和层竹。航空研究院还在空气动力学和材料力学等领域有研究工作。本文讨论了航空研究院的历史功绩,指出,航空研究院虽然没有取得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但它是中国航空科学技术研究和航空工业国产化的主要奠基者之一。航空研究院的科研工作有效支持了空军持久抗战,培养锻炼了航空科研人才,为四川地区的航空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为中国航空科技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成绩都是在艰难的环境下取得的。本文在梳理航空研究院的科研工作时,考察了中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与航空研究院的关系,发现了钱学森的一篇佚文,并对钱学森早年学术研究风格和力学思想发展脉络作了初步探讨。航空研究院兴盛于抗日战争之中,却衰落于抗战胜利之后。事实上,抗战时期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航空科技唯一的黄金时代。本文辨析了航空研究院兴衰的原因,指出,航空研究院的衰落除时势因素外,还在于航空研究院自身未能跟上世界航空科技发展的步伐;国民政府和军方对本国航空科研和航空工业信心不足,支持不力。航空研究院是中国航空科技史上的重要案例。本文将航空委员会航空研究院与清华大学航空研究所作了对照研究。这一研究有助于深化理解中国航空科技史,并为中国航空科技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照。

张弢[2](2015)在《产业集聚的动力与效益 ——来自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证据》文中研究说明装备制造业为工业之母,作为其他工业制造业的发展基础,一方面,其现存数量决定了工业制造业的现时发展规模;另一方面,其现时水平决定了其他工业制造业的现行发展质量。由此可见,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对促进中国工业制造业发展水平提升发挥着尤为重要作用。所以,基于中国装备制造业开展相关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现实意义。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在空间上并非呈现为均等化趋势,而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政治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在空间上呈现为集聚特征。为此,有必要对其空间集聚程度进行估算和把握,并基于此锁定其空间集聚的具体地域,继而深入分析其空间集聚的成因。中国装备制造业又细分为金属制品业、通用装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装备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装备制造业这七大类,因此更为深入探究这些不同产业空间集聚的异质性亦尤为重要。本文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便是测算中国装备制造业空间集聚度,并分析其子行业空间集聚的异质性表现。理论层面,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空间有效集聚可以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包括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充分获取和利用资源、提升行业内知名度等等,但是集聚亦是一把双刃剑,过度集聚又会导致恶性竞争、经济同构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实践层面,中国装备制造业现时集聚效应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呢?文章立足实践,采用前沿科学方法,对此展开了相关实证研究,力图对这一问题做出解答。在系统梳理前期研究成果基础上,发现国内外学术界对上述问题鲜有研究,为此本文关键工作是追踪前沿动态,遴选合适的产业集聚度测度方法和集聚效益测度方法,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空间集聚度和集聚效益进行测算与分析,完成的核心研究工作和成果总结如下:(1)全面分析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时间演进路径,并整体上分析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空间分布状况,初步明晰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时空发展现状,为后续实证研究开展奠定现实基础。(2)基于EG指数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空间集聚度进行了估算,并对中国装备制造业子行业的空间集聚异质性进行了研究,并基于此系统研究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集聚现状与成因。(3)重构了集聚结构效益测度指数和集聚影响指数,对中国装备制造业集聚效益进行了测度与分析,并于最后给出了促进其集聚和提升其集聚效益的对策与建议。

王锐琴[3](2009)在《城市高架桥沿线景观设计的初探 ——以合肥金寨路高架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主要针对城市高架桥景观的设计问题展开讨论。城市高架桥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而出现的,它的出现缓解了城市交通形形色色的压力问题,也对其沿线景观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甚至冲突着现有的城市地域特色和人文色彩。因此,论文首先对高架桥的概念、品质等进行了归纳,在此基础上结合动静、尺度、心理等因素,以合肥金寨路高架沿线景观为实例,对城市高架桥景观问题的出现和现状进行分析,重点通过高架桥自身、高架桥沿线景观、植物造景、灯光照明等方面对其景观空间的整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结合研究,以此提出了高架桥空间的发展要注重长远性和体现人文关怀。

崔永华[4](2008)在《当代中国重大科技规划制定与实施研究》文中提出科技规划,作为从国家层次促进和引导科技发展的重要举措,20世纪20年代首次在前苏联成功实施以来,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世界范围的科技与经济全球化浪潮,发达国家普遍改变了过去长期采取的对科技发展不干预政策,纷纷制定科技规划或科技计划,大幅度增加研究开发支出,把争夺科技制高点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定了八次重大科技规划。从中国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看,这些相继制定的“科技规划”虽反映着各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国防建设等方面的需求和战略选择,但其产生的作用和影响相差很大,相比之下,1956年和1986年颁布的科技规划较为成功。但是,关于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问题,学术界较多的是侧重在对科技史(包括政策史和思想史)的研究,而对科技规划的研究却很少。因此,本文尝试突破科技史的研究范围,采用“线上串珠”方式,以历史进程为线索,在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四个系统的框架下,对建国以来五个时期的科技规划递嬗和个案进行历史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以资益于我国当代。科技发展规划是以科技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研究科技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勾画未来科技发展以及以科技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蓝图,并通过规划的实施来推动这一蓝图的实现。科技规划的目标、期限、涉及范围、组织实施的机构和方法、评估与调整是构成科技规划的五大要素。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科技规划体制基本上是因循前苏联的科技规划模式。但是由于不断的政治运动的干扰,我国科技规划体系从未达到与前苏联同等周密完善的程度。“一五”计划顺利完成以后,党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和“双百”方针,制定了第一个科技规划(1956-1967),推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出现了新中国科技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1956年科技规划成功实施的主要原因,包括:国家化的科学建制、高效的动员机制、留学生的作用、前苏联的援助、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热忱和艰苦奋斗精神。这次科技规划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有突出国防重工业、轻视基础研究、农业付出沉重代价等局限性。自1957年夏起,政治意识形态领域的运动波及到科技规划的实施。一是来自国内。反右扩大化,使被错划为右派的科技人员受到压抑,“双百”方针受到损害;“大跃进”运动中大闹技术革命使科技事业元气大伤。二是来自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单方面撕毁援助合同。中央在1960年冬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科技战线也随即进行调整,颁布“科技宪法”,给知识分子“脱帽加冕”。《十年规划》(1963-1972)确定了“自力更生,迎头赶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方针,提出了“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关键”的观点。规划方向明确,目标、任务合理,切实可行,执行措施有力,对指导我国科技事业的稳定发展,起到重要的历史作用。国防科技规划特别是“两弹一星”取得巨大成功。“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使规划的执行基本陷入停顿,但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和为实现《十年科学规划》所制定的一些措施,其发生作用的时间并不局限在执行规划的那三年,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十年科学规划》一直影响着中国科技发展的模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科技规划由“冒进”与调整逐步转变为比较完善的规划体系,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1978年,面临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和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冲击,邓小平成为科技事业的领路人,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拔乱反正,唤来了科学的春天。《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反映出的浮躁和不切实际是显而易见的。随着经济政策的调整以及国人对于现实认识的深入,1982年对于“八年规划”的全面调整,也就不难理解了。回溯“八年规划”的制定及其调整。从八年规划的制定情况来看,科技和经济互相脱节,没有很好倾听经济专家的意见,没有真正吸收经济专家来参与科技规划制定,也就难以搞好科技规划。只有经济和科技部门共同努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规划,才能真正做到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世纪80年代,国家确立了“依靠”、“面向”和攀高峰的科技发展方针。90年代,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落实这一战略。世纪之交,面对知识经济浪潮,我国科技政策进行了新的调整与完善,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这一时期制定实施了多个科学规划,开始了科技体制改革,把科技工作部署为四个层次,真正形成了全面而趋于完善的科技规划体系,即远景规划(15年)→5年滚动计划→专项科技计划→年度计划。其中,《1986-2000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影响深远,较为成功。这一规划摒弃“赶超”战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科学技术体系。突出特点:一是强调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推动了科技体制改革;二是技术政策的颁布实施,促进了科技成果迅速广泛地应用于生产;三是相继出台了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推动高技术产业化的火炬计划、面向农村的星火计划、支持基础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计划,保证了规划的实施,为国家管理科技活动、配置科技资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科学和技术R&D活动的全球化也在不断加快。加入WTO后,中国的开放速度进一步加快,需要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自己的创新和突破,从而解决中国发展问题。《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特点包括:第一,明确国家目标,即为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的科学和技术支持。第二,突出战略重点,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第三,重视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第四,强化制度创新。第五,体现区域特色。第六,注重开放环境,在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中找到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位置。同时,规划制定的过程面向国际开放。第七,鼓励公众参与,使得规划制定在全社会形成共识。本文最后从共性与变化、时间维度、偏误现象等几个角度对建国以来重大科技规划进行整体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技规划制定、实施、评估等方面的几点建议:重视技术预见在科技规划中的作用,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要服务国家目标,构建基于Web Services的科技规划专家咨询系统,加强科技规划法制化和程序化建设,建立和完善评估体系和评估制度等。

张盈[5](2008)在《中外高职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它已经占据了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设置是为实现一定培养目标而严密组织的教学活动的总体规划,它既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那么高职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质量的优劣与否,内容的科学与否等,都会影响到教育目标的达成,也将对其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对国内外的高职课程设置进行了比较研究。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核心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高职课程设置的现状,分别论述了三段式、平台式、“宽基础、活模块”等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课程设置的模式;第三部分介绍了国外高职课程设置的情况,在这一部分笔者详细介绍了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高职课程设置的情况;第四部分,以个案分析的方式分析比较了国内和国外的高职课程设置,并总结了他们的各自的特点,笔者认为我国的高职课程设置的特点是:1.过分强调知识传授,较少重视技能培训;2.过分强调课程改革,较少重视实际运用;3.过分强调课程的结果,较少重视课程的过程。国外的高职课程设置的特点是:1.注重关联性和包容性;2.注重个性化、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评价;3.注重灵活性和多元文化的影响。这部分也是本论文的重点。最后一部分在阐明了高职课程的特点、高职课程设置的原则、总结了国外高职课程设置给我国高职课程设置带来的启示后,笔者提出了一种“△”型的高职课程设置模式,这种课程设置模式由基础理论素质大模块、人文素质大模块和职业素质大模块组成,基础理论素质大模块和人文素质大模块是基础,它们支撑起了职业素质大模。这是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本论文希望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做出贡献,也可以有助于高等职业院校重新审视、反思其课程系统,真正办出水平和特色。当然,本论文的研究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笔者还会在高职课程设置的理论方面和课程设置的多模式方面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

王技德[6](2005)在《甘肃省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要优先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以来,国家便十分重视这种衔接方式。甘肃省从1999年开始快速发展高职教育,采用五年一贯制、“3+2”、对口升学等三种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制定了招生考试的制度,修订了136个中职学校专业教学计划,为制定与中职教育衔接的高职教学计划、统一考试科目提供了依据,中高职学校初步建立了弹性学制为特征的学分制,为中高职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衔接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然而,在中高职课程衔接方面还存在专业理论课设置重复,文化基础课脱节,课程标准雷同等问题。在招生考试方面存在中职教育不得不进行“应试教育”,影响和降低专业课和实际技能标准;中职毕业实习时间与高职考试时间冲突;中职学校开设的课程与考试科目不完全相符;文化课、专业课和技能考核三者分值权重存在偏差等问题。在学制衔接方面:五年一贯制存在浪费高职教育资源,缩小高职教育规模,挤占中职教育的生源,不利于发挥中高职教育教师资源的优势等问题;“3+2”存在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对口升学模式存在学时损耗和中职学校的正常教学受到影响的问题。 本文针对上述问题,通过成因分析,借鉴国外的经验,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建议:在课程衔接方面,第一,从目前甘肃的实际出发,高职学校要针对两类生源制定不同的课程计划进行分别教学,减少或者避免课程重复或脱节;第二,统编专业教学计划,实现中高职课程的全面衔接;第三,从长远出发,构建“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结构,兼顾职业教育就业与升学两个培养目标;第四,编制层级教学单元,全面统筹中高职教育教材,实现教学内容的衔接;第五,实施学分制管理,课程考核全面沟通;第六,构建国家资格体系,职业技能全面衔接。在招生考试方面,第一,逐步实行“抽考+转断考试”的考试方式;第二,突出相应职业领域的技术基础考核;第三,完善技能考核的内容及方法,并将考试成绩计入总分;第四,增设特殊加分项目;第五,抽考时间定在前两年进行,转段考试定在第四学期末进行。在学制衔接方面,第一,将“3+2”学制衔接的模式定为主流衔接模式;第二,将“五年一贯制”作为中高职衔接的过渡模式;第三,将“对口升学模式”的学制结构由“3+3”改为“2+3”;第四,允许学制结构的多样化。

吴远立[7](2004)在《中国汽车产业管制失效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管制失效以及放松管制成为理论界研究的重点。尽管佩尔兹曼在其管制均衡模型中得出了最有可能被管制的产业是那些具有相对竞争性或具有相对垄断性产业的重要结论,但管制经济学更多关注的是自然垄断产业管制失效及其改革问题。目前在我国也更多的是在探讨如电信、铁路、电力等自然垄断产业的管制问题,而对竞争性产业管制失效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还显不足。中国汽车产业管制失效是研究这一问题的典型案例。本文将以中国政府对汽车产业50多年的管制为背景,应用管制经济学的理论对中国汽车产业管制失效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期达到以下目的:(1)为人们认识中国汽车产业管制政策的利弊得失及其改革提供一个完整的理论思路和政策参考。(2)通过一个汽车产业管制失效的案例研究,使人们认识到产业政策对一国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不合理的管制往往会降低一国产业的竞争力。中国汽车产业管制失效是指汽车产业长期实行贸易保护和市场垄断政策,导致汽车企业生产效率低下和社会需求畸形化。本文通过对中国汽车产业管制失效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垄断是中国汽车产业管制的本质特征。其管制经济学含义是中央政府的管制偏好函数一定会天然偏向在位企业特别是中央直属企业的利益。(2)中国汽车产业管制失效主要体现在规模不经济、技术创新能力低下和轿车产品需求结构畸形化。中国汽车产业如不改变目前合资锁定状态,将走向产业依附型的道路,沦为跨国公司的附庸。(3)中国汽车产业管制失效的根本原因在于垄断。垄断使中国汽车产业失去了低成本制造和研发创新能力。(4)地方政府推动效率改进为中国汽车产业管制失效的一种矫正机制。由于省级政府具有打破行政壁垒的能力,地方汽车企业的进入改善了资源配置绩效,而不应被指责为重复建设。(5)一国汽车产业成功根本在于竞争和企业的创新能力。产业政策由于知识外溢速度很快,不可能对增强一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起到很大的作用。(6)中国汽车产业管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可竞争性市场结构,最终取消产业政策等直接管制措施。本论文共六章,遵循了从理论到实践、从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思路。从基础的管制理论出发,分析了政府管制的动机及失效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放松管制的理论和改革措施。然后结合中国汽车产业管制的实践抽象出中国汽车产业管制<WP=6>失效的理论分析框架,作为全文分析的总纲。随后又以管制失效理论和中国汽车管制失效理论为基础,对中国50年来的汽车产业管制政策及其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实证与理论是一种相互应证的关系。最后本论文在总结我国汽车产业管制政策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国汽车产业管制改革提出初步建议。第一章通过对选题背景、主要观点、研究意义以及分析框架和逻辑体系的介绍,使阅读者对本论文有一个大致了解和轮廓。第二章主要论述了管制的内涵及其理论发展脉络、管制行为的两大理论体系:管制公共利益论和管制利益集团论、管制失效的表现形式和原因、放松管制的可竞争性市场理论和激励性管制理论以及西方发达国家放松管制的经验,为中国汽车产业管制失效分析提供一个一般性的理论基础。管制经济学的重要结论为:管制设计倾向于牺牲管制偏好较小的相对较大的集团而使相对较小的有强烈管制偏好的利益集团获得收益。在许多情况下,管制会偏向生产者,最终导致企业内部无效率或X―非效率产生。第三章是本论文的理论基础。在对中国汽车产业管制本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分析中国汽车管制失效的理论模型,阐明了管制导致中国汽车产业形成了高成本垄断均衡,降低了产业竞争力。接着还提出了中国汽车产业管制失效的矫正机制这一命题,并通过奇瑞汽车这一案例分析,进一步说明矫正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第四章全面总结了中国汽车产业管制的四个特征:高市场进入壁垒、成本推进的垄断价格、歧视性的补贴政策、产业管制主要反映在位生产者利益。第五章主要对我国汽车产业规模不经济、技术创新能力低下和市场需求畸形形成的内涵及其原因分别进行深入实证分析,以进一步深化第三章提出的理论命题。第六章提出了我国汽车产业管制分两步走的改革方案。第一步是将放松管制、激励性管制与战略性管制有机结合,以增强市场竞争强度和刺激有竞争力企业的迅速形成。在此基础上,第二步是取消对汽车产业的直接管制以及产业政策,建立可竞争性市场。这也是本论文研究的基本宗旨。

刘巽俊[8](2002)在《关于“汽车发动机连杆的弹性改造研究”一文的几点意见》文中提出

二、关于“汽车发动机连杆的弹性改造研究”一文的几点意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汽车发动机连杆的弹性改造研究”一文的几点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1)抗战时期空军航空研究院科研工作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学术意义与研究现状
    2.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3.原始史料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 航空研究院之历史背景与沿革
    1.1 中国近代航空科学技术史概述
    1.2 中国航空科技史起点考辨
    1.3 航空研究院建立之历史背景
    1.4 航空研究院之沿革
    1.5 航空研究院之科研与生产
第二章 航空木材性质研究及技术研发
    2.1 中国航空器材国产化之前驱
    2.2 航空研究院木材研究之条件与方法
    2.3 川产云杉性质研究
    2.4 其他木材性质研究
    2.5 中国木材平衡含水量研究
    2.6 层板之研制
    2.7 木材性质研究及技术研发简评
第三章 航空竹材研究与航空仪器研制
    3.1 与以往竹材性质研究之区别
    3.2 川产楠竹与慈竹性质研究
    3.3 层竹之研制
    3.4 竹质外挂副油箱之研制
    3.5 其他航空材料之研制
    3.6 航空设备之研制
    3.7 竹材研发与航空仪器研制简评
第四章 飞机设计与基础理论研究
    4.1 中国近代飞机设计简史
    4.2 航空研究院之飞机设计
    4.3 航空研究院理论研究举隅
    4.4 飞机设计与理论研究简评
第五章 航空研究院之初步评析
    5.1 与清华大学航空研究所之比较
    5.2 航空研究院之科研环境与人才
    5.3 历史功绩与意义
    5.4 航空研究院兴衰原因探讨
结语
【附录一】航空研究院大事记
【附录二】中国近代飞机设计汇总五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的学术工作

(2)产业集聚的动力与效益 ——来自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提出和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研究评述
    1.3 技术路线和研究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产业空间集聚理论动因
    2.1 MARSHALL外部性理论
        2.1.1 外部经济
        2.1.2 产业集聚的原因
        2.1.3 单一产业集聚的潜在风险
        2.1.4 产业集聚地理分布的选择
        2.1.5 评价
    2.2 WEBER古典工业区位理论
        2.2.1 工业区位理论的诞生
        2.2.2 工业区位理论假定前提
        2.2.3 工业区位的选择路径
        2.2.4 集聚的利益
        2.2.5 评价
        2.2.6 发展
    2.3 新贸易理论
        2.3.1 传统贸易理论
        2.3.2 新贸易理论
        2.3.3 新贸易理论的假设基础
        2.3.4 新贸易理论经典模型
        2.3.5 新贸易理论的贡献
    2.4 KRUGMAN新经济地理理论
        2.4.1 新经济地理学产生的背景
        2.4.2 研究经济地理的重要性
        2.4.3 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思想
        2.4.4 评价
    2.5 PORTER新竞争优势理论
        2.5.1 钻石模型
        2.5.2 产业集群
        2.5.3 产业集群与竞争的关系
        2.5.4 评价
第三章 产业要素时间演进和空间分布:来自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证据
    3.1 装备制造业时间演进分析
        3.1.1 中国装备制造业时间演进分析
        3.1.2 东部装备制造业时间演进分析
        3.1.3 中部装备制造业时间演进分析
        3.1.4 西部装备制造业时间演进分析
    3.2 装备制造业空间分布分析
        3.2.1 中国装备制造业省际分布
        3.2.2 东部装备制造业省际分布
        3.2.3 中部装备制造业省际分布
        3.2.4 西部装备制造业省际分布
第四章 产业集聚实证分析:来自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证据
    4.1 产业集聚测度指数
        4.1.1 区位熵
        4.1.2 Herfindahl-Hirschman指数
        4.1.3 Gini系数
        4.1.4 Ellison-Glaeser指数
        4.1.5 Maurel-Sedillot指数
        4.1.6 测度指数评述
    4.2 对ELLISON-GLAESER指数的修正
    4.3 产业集聚测度
        4.3.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4.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产业集聚效益实证分析:来自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证据
    5.1 关于产业集聚效益的研究
    5.2 产业集聚效益测度评价指标体系
        5.2.1 集聚结构效益指数构造
        5.2.2 集聚影响指数构造
        5.2.3 产业集聚结构效益和影响综合评价指数构造
        5.2.4 产业集聚专门化率指数构造
    5.3 产业集聚效益测度
        5.3.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5.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六章 研究的基本结论与政策含义
    6.1 主要结论
        6.1.1 我国装备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较高但整体上空间集聚度下降趋势逐渐显现
        6.1.2 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集聚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存在行业差异
        6.1.3 我国装备制造业集聚效益呈现出下降趋势
    6.2 政策启示
        6.2.1 宏观层面的对策建议
        6.2.2 区域层面的对策建议
        6.2.3 微观层面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3)城市高架桥沿线景观设计的初探 ——以合肥金寨路高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1.3 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1.4 论文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城市高架桥景观的理论概述
    2.1 高架桥的概念及类型
        2.1.1 高架桥的概念及产生
        2.1.2 高架桥的组成及类型
    2.2 高架桥与城市景观
        2.2.1 景观与城市景观
        2.2.2 城市高架桥景观元素的分析
        2.2.2.1 城市高架桥景观的组成部分
        2.2.2.2 高架桥对城市景观环境的影响因素
    2.3 城市高架桥空间的特性
第三章 城市高架桥景观评价的标准
    3.1 景观评价标准
        3.1.1 西方国家的景观评价标准
        3.1.2 我国的景观评价标准
        3.1.3 景观评价标准的分析比较
    3.2 高架桥景观评价标准的探讨
第四章 城市高架桥景观发展现状——以合肥市金寨路高架为例
    4.1 金寨路高架的概况
    4.2 金寨路高架的现存问题
    4.3 国外高架桥景观发展的状况
        4.3.1 国外高架路景观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
        4.3.2 相关整治设计与管理措施
第五章 城市高架桥景观的设计方法
    5.1 对城市高架桥景观整治的建议
        5.1.1 合理规划,适当调整沿线布局
        5.1.2 注重人文关怀,建立完善的步行系统
        5.1.3 结合地方特色,提升文化底蕴
    5.2 城市高架桥景观设计的内容
        5.2.1 高架桥自身造型的美学要求
        (一)选线的合理布局
        (二)形体的魅力塑造
        (三)附属物的景观处理
        (四)色彩与质感
        5.2.2 高架沿线景观的整合和控制
        5.2.2.1 沿线视觉景观营造
        5.2.2.2 沿线建筑的设计
        5.2.2.3 沿线户外广告
        5.2.2.4 沿线其他景观处理
        5.2.3 高架桥底层灰空间的利用
        (一)灰空间的概念与功能类型分析
        (二)高架桥底层空间的特点
        (三)高架桥底层空间的利用
        5.2.4 高架桥的植物造景
        (一)目前高架桥植物造景的问题
        (二)高架桥植物造景的方法
        5.2.5 高架桥夜间景观的塑造
        (一)高架桥夜间景观塑造意义
        (二)高架桥夜间景观塑造的方法
结语
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4)当代中国重大科技规划制定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科技规划的概念
    二、选题的论据及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五、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六、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中国首次科技规划成功实施
    第一节 新中国首次科技规划的背景
        一、冷战国际环境和“一边倒”外交政策
        二、“一五”计划与大规模工业建设
        三、现代技术革命和新中国科学技术事业迅速发展
    第二节 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制定与执行
        一、中国科学院制定发展规划
        二、“向科学进军”的动员令
        三、十二年规划的制定
        四、十二年科学规划的内容与特点
        五、十二年规划的执行
    第三节 十二年科技规划的成功因素分析
        一、科学活动全面纳入国家目标
        二、留学归国人员在科技规划中的作用
        三、新体制下的奖励制度
        四、苏联的国际主义援助
    第四节 十二年规划的历史贡献与几点反思
        一、科学技术宏观管理的“规划模式”
        二、中国科研机构的设置和布局
        三、科技管理体制的形成
        四、几点反思
第二章 “文革”时期科技规划实施与中断
    第一节 十年科技规划的背景
        一、国内经济危机与中苏关系恶化
        二、反右扩大化、“大跃进”与技术革命运动及其影响
        三、“科学十四条”与“脱帽加冕”——科技战线的调整
    第二节 十年科技规划的制定
    第三节 十年科学规划的实施与中断
        一、编制1963-1972年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二、制定发展科学技术的若干政策条例
        三、第三个五年计划
        四、十年规划实施取得的成绩
    第四节 《十年科学规划》的特点及其影响
        一、自力更生的思想
        二、赶超战略的调整
        三、强调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结合
    第五节 “两弹一星”工程与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反思
        一、“两弹一星”工程——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突出成果
        二、中国式“大科学”体制并非真正现代意义的“大科学”体制
第三章 1978年前后科技规划“冒进”与调整
    第一节 1978年前后科技规划的内外环境
        一、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冲击
        二、科学技术事业遭受严重摧残
        三、国内经济建设的恢复与“新冒进”
    第二节 八年科技规划的制定
        一、《汇报提纲》关于制定科技发展长远规划的设想
        二、《八年规划》的制定过程
        三、《八年规划》中提出的奋斗目标及其内容
        四、《八年规划》承袭了“文革”前的赶超思想
    第三节 八年科技规划的调整
        一、国家经济目标的调整
        二、对《八年规划》的批评和重新估价
        三、确定科学技术发展新方针
        四、1982年调整《八年规划》
    第四节 八年科技规划的教训与反思
        一、以科技工作者为主制定规划会带来局限
        二、经济专家应参与科技规划的制定
    第五节 科技规划对农业技术现代化的作用
第四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规划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规划体系形成的背景
        一、政治精英主导下的改革
        二、社会主义的挫折与市场化改革浪潮
        三、从国防到经济的科技发展动力转变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战略转移和科技体制改革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战略的转移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体制改革的历程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规划体系构成分析
        一、远景科技规划的制定与调整
        二、5年科技攻关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三、专项科技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四、科技规划体系的完善
    第四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第五章 21世纪初期中国科技发展规划与战略选择
    第一节 当代科技规划发展的国际态势
    第二节 2006-2020中长期科技规划背景与意义
        一、整体发展目标: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经济发展阶段:进入人均GDP1000~3000美元区间
        三、总体判断:中国科技发展形势与任务
    第三节 2006-2020中长期科技规划制定过程
        一、制定程序的变化
        二、《规划纲要》主要内容
        三、规划制定前后的争议
    第四节 2006-2020中长期科技规划与战略选择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选择
        二、“自主创新”:战略基点
        三、重点突破:战略部署
        四、政策要点:战略保障
    第五节 关于如何实施《规划纲要》的思考
第六章 当代中国重大科技规划整体分析与建议
    第一节 当代中国重大科技规划整体分析
        一、科技规划共性与变化分析
        二、科技规划时间维度分析
        三、科技规划制定主体及模式分析
        四、科技规划偏误现象分析
        五、科技规划局限性分析
    第二节 对未来科技规划的几点建议
        一、重视技术预见在科技规划中的作用
        二、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要服务国家目标
        三、构建基于Web Services的科技规划专家咨询系统
        四、加强科技规划法制化和程序化建设
        五、建立中长期科技规划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读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中外高职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的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三) 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境外研究现状
        3. 研究成果分析
    (四) 核心概念的界定
        1. 高等职业教育
        2. 课程
        3. 高职课程
        4. 课程设置
    (五) 主要的研究方法
        1. 比较研究法
        2. 文献研究法
        3. 实证研究法
二、我国高职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一) 我国高职课程设置的理论背景:本质主义知识观
        1. 本质主义知识观的基本内涵
        2. 本质主义知识观的基本主张
    (二) 我国高职课程设置的模式
        1. 三段式课程模式
        2. 平台式课程模式
        3. “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
三、国外高职课程设置的概述
    (一) 国外高职课程设置的理论背景:结构主义课程观
        1. 结构主义课程观的基本内涵
        2. 结构主义课程观的基本主张
    (二) 德、加、澳高职课程的设置
        1.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
        2. 加拿大“CBE”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
        3 .澳大利亚TAFE 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
四、中外高职课程设置的比较
    (一) 中外高职课程设置的案例分析
        1. 中德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
        2. 中加建筑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
        3. 中澳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
    (二) 我国高职课程设置的特点
        1. 过分强调知识传授,较少重视技能培训
        2. 过分强调课程改革,较少重视实际运用
        3. 过分强调课程的结果,较少重视课程的过程
    (三) 国外高职课程设置的特点
        1. 注重关联性和包容性
        2. 注重个性化、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评价
        3 .注重灵活性和多元文化的影响
五、我国高职课程设置的重构
    (一) 高职课程的特点
        1. 普通文化课程精炼,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2. 实践课程具有重要的地位
        3. 课程设置具有综合性
        4. 课程对社会需求反应快
        5. 社会参与职业学校课程的制定与实施
    (二) 高职课程设置的原则
        1. 多样化的原则
        2. 灵活性的原则
        3. 综合性的原则
        4. 超前性的原则
        5. 动态性的原则
    (三) 国外高职课程设置对我国高职课程设置的启示
        1. 高职课程设置应具有开放性
        2. 高职课程设置应具有不确定性
        3. 高职课程设置应具有关怀性
    (四) “△”型的高职课程结构的设计
        1. “△”型课程结构的设想
        2. “△”型课程结构特点分析
注释
参考文献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6)甘肃省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 文献综述
    (四) 研究方法的选择
    (五) 研究过程的设计
二、现状调查
    (一) 高职教育长足发展,为中高职教育衔接奠定了基础
    (二) 在学制结构上形成了三种中高职衔接的主要模式
    (三) 制定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招生考试制度
    (四) 修订了中职学校专业教学计划,为统一考试科目提供了依据
    (五) 初步建立了学分制,为中高职教学内容的衔接提供了保征
三、问题与成因
    (一) 中高职课程衔接
    (二) 招生考试
    (三) 学制衔接
四、经验、对策与建议
    (一) 国外经验与启示
    (二) 对策与建议
        1. 课程衔接的对策与建议
        2. 招生考试的几点建议
        3. 学制衔接的几点建议
五、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表
后记

(7)中国汽车产业管制失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本论文主要论点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框架与逻辑体系
    第四节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及意义
第二章 管制失效理论综述
    第一节 管制的内涵及其理论发展脉络
        1 管制的内涵
        2 管制理论的发展脉络
    第二节 管制行为分析的一般理论
        1 管制公共利益理论
        2 管制利益集团理论
        3 管制经济理论述评
    第三节 管制失效的理论分析
        1 管制失效的内涵
        2 管制失效的原因分析
    第四节 放松管制的竞争理论
        1 可竞争市场理论
        2 激励性管制理论
    第五节 主要发达国家放松管制改革的经验
        1 放松管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2 自然垄断产业管制改革的一般模式
        3 放松管制的效果
第三章 中国汽车产业管制失效分析的理论框架
    第一节 关于中国汽车产业竞争与垄断问题研究的综述
        1 过度竞争论
        2 竞争不足论
        3 评述
    第二节 中国汽车产业管制的本质特征
        1 垄断是中国汽车产业管制的本质特征
        2 中国汽车产业管制的经济学含义
    第三节 中国汽车产业管制失效的理论模型
        1 中国汽车产管制失效的内涵
        2 中国汽车产业管制失效分析的理论模型
    第四节 中国汽车产业管制失效的矫正机制
        1 中国汽车产业管制失效矫正机制的内涵
        2 中国汽车管制失效矫正机制理论模型
    第五节 地方政府推动效率改进的一个案例分析
第四章 中国汽车产业管制政策的内容与特点
    第一节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
        1 中国汽车产业的建设阶段
        2 中国汽车产业成长阶段
        3 面临广泛的国际合作与激烈的市场竞争阶段
        4 国际化大发展阶段
    第二节 中国汽车产业管制政策的主要内容
        1 汽车产业供给管制政策
        2 汽车产业需求管制政策
        3 汽车产业价格管制政策
        4 加入WTO对汽车产业管制政策的影响
        5 汽车产业管理体制
    第三节 中国汽车产业管制政策的主要特点
        1 高市场进入壁垒
        2 成本推进的垄断价格
        3 歧视性的补贴政策
        4 产业管制主要反映在位生产者利益
第五章 中国汽车产业管制失效实证分析
    第一节 中国汽车产业规模不经济及其原因分析
        1 中国汽车产业规模不经济的主要特点
        2 中国汽车产业规模不经济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及其原因分析
        1 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发展路程
        2 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问题
        3 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的理论分析
    第三节 需求结构扭曲及其原因分析
第六章 对中国汽车产业管制改革的建议
    第一节 中国汽车产业管制所面临的问题
        1 重生产者轻消费者
        2 行政壁垒长期僭越市场机制
        3 管制者的双重角色导致不公平竞争
        4 企业制度效率低下
    第二节 对中国汽车产业管制改革的建议
        1 中国汽车产业管制改革的目标
        2 中国汽车产业管制改革的主要对策
附录:典型国家汽车产业管制经验及其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关于“汽车发动机连杆的弹性改造研究”一文的几点意见(论文参考文献)

  • [1]抗战时期空军航空研究院科研工作之研究[D]. 傅海辉.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2)
  • [2]产业集聚的动力与效益 ——来自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证据[D]. 张弢. 合肥工业大学, 2015(05)
  • [3]城市高架桥沿线景观设计的初探 ——以合肥金寨路高架为例[D]. 王锐琴. 合肥工业大学, 2009(11)
  • [4]当代中国重大科技规划制定与实施研究[D]. 崔永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6)
  • [5]中外高职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D]. 张盈. 广西师范大学, 2008(09)
  • [6]甘肃省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 王技德. 西北师范大学, 2005(03)
  • [7]中国汽车产业管制失效研究[D]. 吴远立. 复旦大学, 2004(01)
  • [8]关于“汽车发动机连杆的弹性改造研究”一文的几点意见[J]. 刘巽俊. 车用发动机, 2002(06)

标签:;  ;  ;  ;  ;  

关于《汽车发动机连杆弹性变换研究》一文的几点看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