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专家与读者的交流

PC专家与读者的交流

一、《个人电脑》专家与读者之间的交流(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煜[1](2021)在《英语复杂从句的翻译问题与解决方案 ——《翻译与全球化》(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英语中,句子结构包含一个或多个主从结构,从句充当句子成分或短语成分的句子称为复杂从句。从构成来看,任何复杂从句都是在简单从句的基础上,通过复杂的组合形式而形成的。通过关注从句的分类及其特点进一步理解英语复杂从句的结构,有利于英语复杂从句的理解与翻译。基于此,本文从英语复杂从句的相关理论界说入手,基于《翻译与全球化》(Translation and Globalization)的翻译实践,分析英语复杂从句的翻译问题并探讨相关的解决方案。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突出的翻译困难体现在从句层面。结合具体的章节,本次翻译实践中遇到的翻译问题体现于三个方面:首先是名词性从句的翻译问题,具体包括:主从句衔接关系不明显、从句成分杂糅、从句中被动句式频发。其次是形容词性从句的翻译问题,具体包括:从句并列成分过多、从句中存在多层嵌套、从句的结构过长。第三是副词性从句的翻译问题,具体包括:从句中逻辑关系复杂、从句中心语后置结构冗长、从句中关联项功能多样。针对上述翻译问题,结合翻译中的译例分析,本报告归纳总结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针对名词性从句的翻译问题,采取衔接显化法、成分明晰法、语态转换法。针对形容词性从句的翻译问题,采取从句融合法、语序重组法、结构拆分法。针对副词性从句的翻译问题,采取逻辑显化法、结构换序法、和从句转换法。希望本报告所讨论的复杂从句的翻译问题与解决方案,能够为同类文本的复杂从句翻译提供一些借鉴。

李如振[2](2020)在《华硕公司笔记本电脑网络互动整合营销传播策略研究 ——以ROG系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新世纪,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和实际应用也取得了新的突破。包括舒尔茨在内的学者在深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价值型整合营销传播的理念;由传播工具整合的层面提升到公司整体战略层面,并提出要把顾客视为资产,传播视为投资的观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企业业已习惯的商业环境和用户互动沟通方式。基于互动媒体、数据库及利害关系者管理的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开始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重要战略手段。从2013年开始,中国国内个人电脑市场总量一直持续下滑。同时,伴随着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地迅速崛起,也令传统个人电脑制造企业过往利用信息不对等所建立的市场话语权急剧减弱。面对这样严峻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国内个人电脑企业的生存压力与日俱增,同时过往20年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也开始出现裂缝和重建的迹象。面对困境,各电脑制造企业选择了不同的市场策略进行突围尝试。有企业选择低价策略,有企业选择全面转向互联网销售…文章选取个人电脑制造前三大企业进行了市场策略的对比分析和研究后制定了符合华硕公司情况的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策略。一方面能够让我们相对准确地把握华硕公司ROG系列产品的营销现状,同时又能为同质化问题日趋严重的个人电脑制造企业在存量市场中如何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提供借鉴。整合营销传播的概念和理论为华硕公司在中国国内市场的业务拓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发展方向。本研究从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网络营销、利害关系者等理论出发,优化了华硕公司ROG系列产品既有的整合营销传播策略,具体提出适用于华硕公司ROG系列产品的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策略,为华硕公司ROG系列产品规划了一条可实施,有前途的产品营销之路。

熊元[3](2019)在《高校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步入21世纪以来,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教育理念持续革新,高等教育的学习环境发生重要改变。高等教育从传统结构化教学模式向提倡协同合作的自发性学习模式转变。图书馆作为大学校园中最重要的非正式学习空间节点,面对信息资源从印刷品向电子设备迁移的变化趋势,须尽快从功能单一的传统信息中心向复合型学习中心、服务中心转变。本文从非正式学习行为理论出发,以非正式学习空间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在高校图书馆中融入非正式学习空间。论文第一部分通过理论研究对非正式学习空间进行界定,并对高校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和总结,从行为模式出发论述空间类型与特征。第二部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形式对高校图书馆进行案例调研,发现和总结图书馆内非正式学习空间的现状问题,并分析影响非正式学习空间的设计因素,提出高校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设计的适应性、整合性、多样化与人性化四项原则。论文第三部分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四项高校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设计策略,即:空间延展的改扩建策略、功能配置的多类复合策略、空间分布的公共可达策略与环境设施的行为引导策略。本文希望通过对高校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的系统性探讨,为当代高校图书馆空间的转型与非正式学习空间的设计提供积极的指导与参考。本文正文共53000字,图表共118例

王百娣[4](2019)在《新媒介文学生成与传播研究》文中指出依托日新月异的数字化互联网技术通过多媒体终端实现海量信息即时、互动、共享传播的“新媒介”,作为催动中国当代文学转型的技术引擎和人类与文学互动的新渠道,构建出以网络文学为主体的新媒介文学样态,不仅在中国当代文学场中获得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以往依托机械印刷媒介为主的传统文学构成文学基本的现实关系,而且凭借其海量的生产与传播规模正在向中国当代文学场的中心移动,推动着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格局的新变。在新媒介文学的盛宴狂欢下,以麦克卢汉为代表的媒介学派的媒介观以及国内学者单小曦、欧阳友权等人的媒介文艺学理论为新媒介文学生成传播的研究提供了颇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在这里,媒介的技术性、讯息性、人的延伸等特征孕育了新媒介文学的生成与发展。也正是在这样一种媒介存在论的视域下,新媒介文学在生产机制、传播秩序等方面衍生出种种新变,呈现出与传统文学或传统精英文学的种种不同乃至博弈,其中也蕴藉着诸多或技术性或文学性、或创新或困顿等的特点、规律。首先,新媒介文学文本书写模式的突出特征是虚拟性,它呈现出与中国文学传统包括现代文学传统形态的诸多迥然不同或转型新变。它以解构性的虚拟现实技术重塑了传统文学中的现实真实与文学真实的关系,构筑了一种幻想世界的抽象空间;它以消解教化与消解精英的通俗性诉求表现了当下社会市民心态的类型化、游戏化体验;同时也以图文并陈的影像化叙事带来了复合符号文本形式的新鲜的视觉性冲击,以感性生命的世俗化审美带来了“草根性”的快感性娱乐体验。其次,新媒介文学以其开放性的运行秩序分化、重组了传统文学的生产机制。媒介的技术性、媒介性等特征一方面促成了创作主体的嬗变新生和文学权力话语的媒介性营造,开拓了文学生产空间的变革;另一方面,也催生了文学产业化生产的媒体性商业资本介入,导致了创作者、经营者、阅听者共享共赢的文学创作平台的转型升级。从而也引发了文学评估体系的标准重构和文学生存样态的媒介性发展,引发了文学文本叙事的写作变迁和文学类型模式的媒介性通俗化发扬。再次,新媒介文学以其共时性的实时交互效应重建了文学的传播路径和传播效果。它通过文学网站、移动终端等传播路径的机制构建,实现了文学载体平台的移动化、社交化,实现了亲民效果、导向传播等有效传播;它从受众群体的多种需求变化出发,通过“读者的文本”来展开文学交往关系的互动性,实现了情感诉求的弥补性、自我发展的大众化等方面的文学挑战和世俗化追求。这种“受众本位”的能动传递使文学生产传播呈现出一种“超文本”的蜕变,如受众身份的不断衍生和受众欲望的反向辐射等内在特质的变化生成了文学话语权力的多元改观,影响了文学审美鉴赏的接受和文学意义的解读。最后,如何面对新媒介文学的勃勃生机和窘迫困境,如何让新媒介文学资源与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两者之间进行积极地兼容互补,是令人深思的。我们必须看到,一方面,新媒介文学的价值是历史性的革命性创新,它以多介质的新媒介技术创造了文学生产传播机制的大众化勃兴,以多渠道的产业链创造了文学文本优化增殖的最大化开发。另一方面,新媒介文学的文学本体性存在着诸多的迷失错位,它表现在生产链条方面的商业化、功利化,写作模式方面的公式化、套路化以及诸多的盗版抄袭等的“顽疾”,都较为突出地显示出文学创作的主体虚位、文学文本的文学性消解和文学生产秩序的混乱失度。那么,我们就应该深入思考并进一步地明确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共存共荣发展的探索之路:两者优化整合的基本立场是不容置疑的,中国文学数千年延续下来的文学传统及其内涵永远是本体性的主体存在,新媒介文学生态发展的道路及其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思考和实践是任重而道远的,诸如,媒介性文学存在的工具载体和文化观照的理性制约、数字化文学形态的技术优势和艺术规律的理论审视、技术性“祛魅”与文学本位“原点”的坚守博弈等与生产机制的完善、批评体系和文学主体的强化等相关的问题,并提出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终将互为媒介、互为内容、和谐共生,共同构筑文学健康有序生态的必由之路。

郝美丽[5](2019)在《《四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的隐藏基因》翻译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翻译报告源自本人的翻译实践,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此次实践的源语文本选自美国着名商学院教授斯科特·加洛韦(Scott Galloway)所着的The Four:The Hidden DNA of Amazon,Apple,Facebook,and Google(中文译名《四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的隐藏基因》,简称《四巨头》),源语文本为美国商业读物。本书主要写了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这四家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科技公司是如何在创业大潮中成功脱颖而出,运用了哪些商业战略,以及如何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交流沟通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作者以敏锐的商业眼光大胆预测了究竟哪一家公司可以与这四巨头平起平坐,成为下一大巨头公司;在本书最后一章,作者又为刚进入职场的人士提了很多宝贵的建议。笔者希望通过这次汉译实践,帮助中国读者获取美国商业发展的最新潮流,推动两国商业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笔者选择了功能语境重构理论作为此次翻译实践的指导理论。翻译完成之后,笔者根据前人的研究和自己的实践体会,总结出了商业读物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模式。在本报告中,笔者首先就此次任务的基本情况、整个翻译过程以及译后事项等进行了简单汇报,然后对功能语境理论的发展历程和翻译研究进行综述,继而结合前人的研究并加入自己的实践体会,结合具体的案例来解析商业读物翻译中的功能语境重构的方法,即在非语言语境的情景语境层面,采用要素增减、要素转换、要素替代和要素重组的翻译方法,以实现忠实表达的效果。在其文化语境层面,采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分析发现:商业读物翻译的过程就是功能语境重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重点将原文中的非语言语境进行重构,非语言语境包含了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译文受到源语和译入语语境的双重制约和影响。在对原文进行解构时,译者首先要充分考虑源语语境和译入语语境中情景语境的影响,在功能语境重构过程中运用要素增减、要素转换、要素替代和要素重组等方法实现语境重构。而在译文的文化语境层面,同样受到源语和译入语语境的影响与制约,在功能语境重构的过程中译者采取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使介于源语语境和译入语语境的新的译文语境能更好地被读者接受。笔者希望通过本报告,促进功能语境重构理论在翻译领域的应用和研究,并为商业读物翻译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指导。

郭峥[6](2019)在《新媒体“后阅读”:内容、传播与文化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阅读方式正在经历网络化、日常化转向,以阅读场景的改变为核心机制,以社交、多元、碎片、日常、互动、去中心为基本特征。“后阅读”是与新媒体、新需求相适应的一种新型阅读方式,“后”意味着对传统阅读的批判与反思。与传统阅读方式相对应,“后阅读”强调阅读方式的全方位转向,不只是阅读形式的转变,更是阅读功能和阅读内涵的转变。在“后阅读”影响下,阅读文本的生成与叙事、用户接受习惯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都发生改变,诸多现有的既定规则需要重新梳理和构建以适应这种新型阅读引发的变革。本文围绕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的“后阅读”开展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后阅读”是新媒体驱动下的新型阅读方式。传播新科技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共同引发了阅读方式的“创造性破坏”,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对阅读方式的影响更为彻底。“后阅读”的产生以第三次阅读革命为背景,以全新媒介景观为参照,以后现代主义为文化依托。“后阅读”的形成原因可以归纳为“机械论”和“最终因”。从机械论的视角看,传播新科技的确直接导致了“后阅读”现象的出现,但这并非技术决定论的视角,技术并未决定社会,而是技术具体化了社会。从最终因的角度来看,“后阅读”行为的出现契合了社会与人的需求,尤其是娱乐、消遣、释压、实用性需求。新技术促使“后阅读”形成新的特征,阅读载体、阅读文本、阅读行为、阅读关系、阅读体验、阅读需求、阅读场景等都发生重大变化。从辩证角度来看,“后阅读”的发展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历程,交织着自由与非自由,民主与控制,最终通过双重自我修改、自我完善,能够促使“后阅读”朝着正确进路不断发展。2)“后阅读”影响下阅读文本的生成与叙事。在新媒体环境下,阅读文本的生成渠道逐渐多样化。随着受众的传播权力与能力的提升,出现了用户生成内容;在传播新科技尤其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支持下,出现了机器生成内容。这一变化具革命意义,用户生成内容打破了主流传播者的权威,稀释了其主导地位;机器生成内容则改变了一直以来的人工生成内容的方式。机器生成内容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驱动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内容生成方式,它超越了人工生成方式,以其高效性、交互性、客观、全面等优势在内容生成领域引起广泛关注。与文本生成革新相对的是文本叙事的革新,随着可消费信息量的增加、媒介渠道的增多、受众能动性的提升,受众对于内容接收过程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希望在接收的同时能够调动更强更多元的感官感知,以产生游戏体验。游戏化叙事是在传播新科技的基础上,利用游戏机制生成、组织、传播内容,要求既借鉴游戏思维,又符合叙事框架,避免沦为单纯的游戏。3)“后阅读”环境下的传播效果实现——以传统文化传播为例。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讲,传统阅读的整体性、系统化的传播方式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然而,“后阅读”已经逐渐取代传统阅读,成为主流阅读方式,它的碎片化阅读、浅阅读、社交性阅读的特点已经对传统文化的信息传播形成冲击性影响。实际上,“后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传统文化是精神财富。“后阅读”与传统文化并非并列关系,也不相互排斥。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与根基,当今社会我国的传统文化亟须完成数字化、现代化与通俗化转型。利用“后阅读”的独特优势能够有效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新媒体已经逐渐发展为传播传统文化的利器,传统文化的传播也必须适应“后阅读”这一新型阅读方式,双方之间有共通处,亦有矛盾处,希望能够实现二者的有效对接。借助于传播新科技的优势,传统文化将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传统文化已经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传播新科技的包装下,以一种新型的方式进行传播和传承。4)辨证的视角:“后阅读”的双向审视。“后阅读”引发了新的文化转向与权力重组。阅读的场域是语意斗争、意识形态斗争的场域,也是实现“符号民主”、“文化民主”的场域。在这个意义上,“后阅读”是把双刃剑。在文化研究学派和法兰克福学派的双重视域下审视“后阅读”,新的传播生态中文化产品既具备民主基因又隐藏控制力量。从读者被赋权的解放趋向来看:在对文本的解读与意义阐释上,由读者主导“结合”、“偏好式解码”失灵;读者成为跟“占领军”地位相同的“正规军”,抵抗也从私下变为公开;“后阅读”是场景化的阅读,灵活的场景决定了读者对“话语位置”的感知,带来文本意义的多元解读。从读者被异化的控制趋向来看:阅读文本有工业化与控制力量的痕迹,文本的工业化出现了跨媒体整合与大规模定制的特点;技术隐藏了资本与权力对受众的控制,隐匿路径包括培养“个性化”虚假需求、实施参与式控制、用代偿性满足替换真正的满足。有着二律背反特点的“后阅读”是一种正在被广泛实践的、随着技术不断变化的新型阅读方式,因而是一种充满可能性的阅读方式。要趋利避害,以批判为武器,将批判精神内化,让批判眼光指导阅读实践,以发挥“后阅读”的进步作用。

李静瑞[7](2019)在《网络知识论 ——基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以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史论结合法,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视角研究了网络知识活动,包括网络知识获取、网络知识生产、网络知识传播和网络知识悖论,对其方式、利弊及其运行规律进行归纳抽象,形成了完整的网络知识理论体系。并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视角对其进行解读。采用总论、研究视角阐述和分论的研究结构。本文涉及较多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观点主要有:基于直接经验的间接经验论、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论、与真理论相统一的价值论、认识活动和过程中的对立统一论、网络知识传播与管理论、认识的群众主体论。网络知识论是对基于计算机、智能移动终端和电子网络技术而产生的新的知识活动方式的相关特点、规律的研究和探索,包括网络知识获取理论、网络知识生产理论、网络知识传播理论和网络知识悖论。相较于传统知识活动,网络知识活动具有三个方面的显着特点:一是得益于互联网络的开放性特征,网络知识获取、生产、传播的主体都打破了精英垄断,有由精英垄断向普通大众下移的大众化趋向;二是同样源自于电子网络的开放性特征,网络知识的获取、生产,和传播,都具有开放性的特征;三是源自于web2.0以来互联网的交互性特点,网络知识的获取、生产和传播都具备强交互性的特征。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视角透视和考察,网络知识获取实质上属于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一种间接经验获取新方式;网络知识生产理论既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开放性理论品格和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亦融通了唯物史观和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相关思想,从而多维度呈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网络知识传播理论体现了知识渗透价值理论;网络知识活动中的一系列悖论是网络知识活动中所衍生和呈现出的对立统一的新形式,也可作为网络时代认识论中对立统一的新形式。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第一,对所有网络知识活动进行整体研究,提出了“网络知识论”的概念对之进行概括。第二,详细探讨了电子网络空间中的知识悖论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应对之策。第三,在对网络知识理论的每一部分研究的基础上,都对之进行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角的解读和考察。

李婷菊[8](2017)在《契机与困境:中国报业新闻客户端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报业移动新闻客户端是报业专门针对手机等移动端,为用户提供新闻的程序、应用,是当下报业转型的重要探索路径之一。目前报业建设新闻客户端正值热潮,它为报业转型带来诸多发展契机,但是鲜见靠客户端盈利的案例,报业转型遇到阻碍,笔者希望探究这一路径不成功的原因。文章由此出发,先通过文献法追溯“新闻客户端”的由来,描述报业新闻客户端的发展现状、类型。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比众多媒体平台的优劣势,发现新闻客户端在新闻的更新数量、频率、及时性、个性化、权威性、专业性、各方面优缺点、及用户满意度等方面的优势,认为客户端为报业转型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研究发现靠新闻客户端转型的路径尚未成功,分析这条路径并未给报业转型带来成功的原因,发现,客户端自身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多重困境,在个案访谈中聚焦报业客户端在受众量、内容、盈利、技术、来自社交媒体的挑战等方面的困境,总结提炼出业界最前沿的应对策略,希望这些策略能够给处于困境中的客户端提供借鉴,并试图提炼总结出笔者的思考。希望笔者的研究能为报业新闻客户端如何成为报业转型的有利路径提供建设性意见。

冷冰冰[9](2017)在《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文中提出在我国,科普翻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李大光(2008)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西学东渐所引发的科学翻译;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最初20年,中国留美学者以创办《科学》和建立“中国科学社”,试图完整介绍科学的概念、价值和文化为主要目的的翻译高潮;第三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科学翻译呈现出不稳定、但是持续发展的趋势。可以说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科普翻译长期以来发挥着开启民智的重要作用。然而从国内科普翻译的研究现状来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科普翻译的研究成果匮乏、现有研究大多聚焦在翻译策略上,更重要的是科普翻译研究者的研究起点都是围绕传统科普翻译的目标,即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传递科学信息;然而事实是科普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将要经历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等各个阶段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我国自2006年前后逐渐走出传统科普阶段,向第二、三阶段发展。无论是公众理解科学阶段还是科学传播阶段,都强调与公众进行交流互动,而并非是传统的单向交流。如何在科普翻译中吸引公众兴趣、开启对话是需要研究的与时俱进的课题。第二,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科普工作者就将科普的文体类型分为“讲述体、文艺体、新闻体、辞书体和图说体”五种,但长期以来我国科普翻译呈现“文艺体”一枝独秀的研究局面。此外,科普译文可以有多种载体,如书籍、电影、电视纪录片、杂志或是网页,近十年西方翻译研究者开启了“翻译与(载体)物质形态(materiality and translation)”的研究流派,这种研究流派认为“没有超越物质形态的信息,所有意义的生成都受限于该意义所依托的物质载体和传播渠道(Mitchell,C.,2010)”。本研究对科普杂志的选材是试图探索新的科普翻译载体,希望能够引起广大研究者对于科普书籍之外其他传播媒介的兴趣。例如,虽然活力四射的综合科普杂志能在科普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但是二十世纪初许多科普名刊的中译本却命运多舛:如创刊于1872年、销量全球第一的美国生活科学杂志Popular Science,其中文版《科技新时代.Popular Science》创刊于1996年1月,一度是中国读者享受现代科技成果的指南、走近最新生活科技的桥梁,却于2014年10月终止,后来改版成为现在的《科技生活·Popular Science》;创刊于2000年的《大众机械师》是美国主要的机械科普杂志Popular Mechanics的中文版,在中国发行量低迷无法突破,于三年后停刊;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与生活》杂志获得美国迪斯尼公司《DISCOVER》杂志授权,在中国大陆的中文版《Discover·科技与生活》读者反响平平,与其在美国原版120万册的发行量来说,有天壤之别;还有意大利科普名刊Newton中文版昙花一现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值得科普翻译研究者从更大的社会语境下探讨背后的原因。第三,目前科普翻译研究角度多限于翻译策略研究,从而使研究格局单一,缺乏层次性。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选取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的三个中译本进行调查,这三个中译本分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创刊的《科学》、2002年在台湾创刊的《科学人》(繁体)以及2006年创刊的《环球科学》,调查的译文主要取自1979-2007近三十年间的SciAm期刊的新闻特写。Scientific American是美国经典科普杂志,具有170多年的创刊历史,其中的新闻特写在整个杂志中占有重要地位;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导语是新闻最重要的部分,标题和导语是抓住读者兴趣的最重要的语篇构成。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描写科普翻译作为社会活动的本质,所有语料以SciAm标题和导语的译文作为分析样本。研究借助的理论框架是彻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整个研究划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采用历时的视角对比《科学》(1979-2000)、《科学》(2002-2005)和《环球科学》(2006-2007)三个时期SciAm译文规律性的译者行为,语料来自创刊初期和重要转折时期的译文,以便较为准确把握译者的翻译策略。基于大量案例统计分析,本文发现:1979-2000年《科学》译文主要采取“直译+意译”的翻译策略,翻译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对科技情报准确性及高级科普群体的需求;2002-2005年《科学》杂志被赋予了“将科学知识普及给大众”的新任务,使用翻译变体的策略在标题和导语翻译中渐露端倪,但由于相关翻译策略研究的不成熟,传统的“直译+意译”仍然是主流翻译策略;2006-2007年《环球科学》杂志在中国科学传播发展日益成熟的时期确立了“建立科普话语体系”的办刊原则,译者大量采用了各种翻译变体,其使用频率远远超过直译和意译的使用频率。从第一部分三个时期翻译规范的对比分析,本文可以得出科普翻译活动的社会属性:科普翻译承担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使命,其传意规范要根据赋予的历史使命来确定。研究发现,翻译变体在实现大众科普的社会目的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的第二部分采用共时对比的视角,对比了《环球科学》(2006-2007)和《科学人》(2002-2005)两期刊译者社会性最为凸显时期翻译变体的使用规范。对比的基础是译者采用的是翻译变体、并且是规律性的译者行为。这一部分采用“编译”代替第一部分翻译策略的“变译/非正法翻译/翻译变体”,来凸显本研究之新闻体科普文的文本属性。对比从“编译者扮演的交流角色”、“通俗易懂文风的实现”、“感叹号和插图承载的编译目的”等角度着手研究。这些对比基于的传意目的是“教化与娱乐兼具、重视人文关怀和开启公众交流”等现代科普的特征,而不仅仅是“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兼具文采”的传统科普特征。通过对两杂志的对比发现:《环球科学》和《科学人》译者在译文中扮演了社会评论家、科普教师、科技倡导者、科技产品推销员、文学家和寓趣者等角色,其中文学家和寓趣者两种角色是《科学人》杂志经常扮演的,而《环球科学》杂志则较少使用。“通俗易懂”的文风实现方面,研究从“专业词汇、逻辑的处理”和“大众语言”的使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两杂志编译者主要使用删除不译、用熟悉的内容来类比(或建立关联)、直接阐释等方法;而实现译文的“语言大众化”,主要采用三种方法:“与读者对话”、“采用积极修辞”和“使用口头语或俚语”;对比发现,在“采用积极修辞”方面,《科学人》的修辞使用更为丰富,除了比喻、拟人等用于传意清晰化外,还使用了映衬、辞趣等使语言生动活泼的修辞方法,在使用“口头语”方面,《环球科学》较少使用口头语,而《科学人》杂志在标题和导语的翻译上则频繁使用口头语,甚至还使用俚语。感叹号作为非语言交流模式承载了“兴奋与惊讶、强调与召唤、呼告科技产品”的传意功能;而《环球科学》和《科学人》在插图与标题和导语传意关系上的差别在于:后者对标题和导语的设计更重视对插图的阐释。翻译策略是实现翻译规范的重要手段,作为模因具有传承性和模仿性,研究的第三部分试图梳理SciAm三个中文版中的精彩编译案例,建立新闻体科普编译模因池。本研究试图建立四个编译模因子池:目的模因池、手段模因池、位置模因池和积极修辞模因池;其中,目的模因池分为寓趣、求近、通俗化、开启对话、引导评价、政治守门等;手段模因池分为译写模因、改译模因、改写模因、减译和删译模因等;位置模因池分为常在段首的“解释预设点”、分散分布的“解释传意焦点”和常在段末的“总结主题意义”;积极修辞模因池则涵盖实现生动活泼文风可采用的摹声、拟人、映衬、譬喻、辞趣、仿拟、呼告、对偶、概数、设问和感叹等11种修辞手段。“模因”是同一文化的成员间散布的点子、行为、风格或惯用法,这一部分研究意在最大程度地汇集包括台湾在内的华语译者的科普编译策略,来致力于我国科普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因此,本研究三个主体部分分别着眼于新闻体科普翻译活动的社会本质、新闻体科普的编译规范、新闻体科普编译方法库的构建。笔者坦言,以上三方面的研究都是非穷尽的,因为科普翻译活动的历史背景描述可以更细致,编译者对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驾驭研究绝无止境,编译方法库也可以不断添加、没有穷尽。希望后续对新闻体科普翻译的研究能够不断丰富这些研究愿景,从而为建立中国科普话语体系建立坚实的后盾。

徐欣欣[10](2016)在《个人数字文件保存挑战与档案馆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如今,个人数字文件大量形成且具有多方面的长远价值,然而其保存状况却十分堪忧: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和社会记忆的一部分,个人数字文件值得档案馆关注并采取相关保存措施。本文分析了档案馆个人数字文件保存工作的理论基础、法律依据,并对一些档案馆相关工作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从改变观念、个人数字文件进馆前的提前干预、进馆后的管理以及对公众的教育指导4个方面为档案馆提供了对策。其中,第2部分首先介绍了个人数字文件的相关概念和范围:拓展了“文件”的内涵;对个人数字文件的含义和范围进行了界定。之后评介了个人数字文件相关的管理理论,包括鉴定理论和后保管理论。最后,分析了我国档案馆开展个人数字文件保存工作的法律依据,确认其有资格开展相关工作。第3部分通过对31个省级综合档案馆网站的在线调查及对部分档案馆的电话访谈,初步梳理出我国档案馆的名人和普通人数字文件保存工作情况。然后,将我国档案馆工作现状中的问题总结为观念不到位、收集时间太晚、管理方法简单、缺乏对公众的教育指导4个方面。第4、5、6、7部分分别针对以上4个问题为档案馆提供了对策,其中第4部分是转变观念,这是档案馆应对个人数字文件保存挑战的第一步。在具体做法上,该部分从认识个人数文件保存的重要性和重新思考收集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两方面进行了论述。第5部分紧接着论述了个人数字文件的收集,其重点是提前干预。该部分首先介绍了提前干预方法的含义;然后,在分析了个人的数字文件形成和管理行为的基础上,参考Paradigm、Digital Lives和iKive项目三个实例,梳理出了提前干预的一整套实施步骤。第6部分论述档案馆对进馆后的个人数字文件的管理,根据档案馆的不同情况,提供了4种路径:从物理媒介上的个人数字档案着手保管的路径、依托本馆数字仓储的路径、依托管理软件的路径以及与其它机构合作的路径。第7部分为档案馆的个人数字文件保存工作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即教育指导公众保存其数字文件,通过这种方法,档案馆可以借助公众的力量,与之共同建档、共同保存社会记忆。文中还举出了美国国会图书馆和我国沈阳市档案局的相关实践的例子,并就此分析了教育指导中的困难和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二、《个人电脑》专家与读者之间的交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个人电脑》专家与读者之间的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1)英语复杂从句的翻译问题与解决方案 ——《翻译与全球化》(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二、英语复杂从句相关理论界说
    (一)英语复杂从句的定义与结构分析
    (二)本次翻译实践中从句的分类及其特点
三、《翻译与全球化》翻译案例概述
    (一)任务简介
    (二)任务过程
四、复杂从句的翻译问题
    (一)名词性从句翻译问题
        1.从句衔接关系不明显
        2.从句成分杂糅
        3.从句中被动句式频发
    (二)形容词性从句翻译问题
        1.从句并列成分过多
        2.从句中存在多层嵌套
        3.从句的结构过长
    (三)副词性从句翻译问题
        1.从句中逻辑关系复杂
        2.从句中心语后置结构复杂
        3.从句中关联项功能多样
五、针对复杂从句翻译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针对名词性从句翻译问题的解决方案
        1.衔接显化法
        2.成分明晰法
        3.语态转换法
    (二)针对形容词性从句翻译问题的解决方案
        1.从句融合法
        2.语序重组法
        3.结构拆分法
    (三)针对副词性从句翻译问题的解决方案
        1.逻辑显化法
        2.结构换序法
        3.从句转换法
六、翻译实践总结
    (一)翻译实践中的收获
    (二)翻译实践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Ⅰ 翻译术语对照表
附录Ⅱ 原文和译文
致谢

(2)华硕公司笔记本电脑网络互动整合营销传播策略研究 ——以ROG系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及目的
        三、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范围
        三、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的流程框架
        三、研究的逻辑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回顾
    第一节 消费类笔记本电脑的概念
        一、消费类笔记本电脑产品的定义
        二、消费类笔记本电脑的市场细分
        三、中国电竞市场现状
    第二节 网络营销与数据库营销理论
        一、网络营销的概念
        二、数据库营销定义
        三、数据库营销内容
    第三节 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一、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二、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概念
        三、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的三个基本要素
第三章 华硕公司ROG系列产品营销传播现状
    第一节 华硕公司及ROG介绍
        一、华硕公司介绍
        二、华硕公司笔记本电脑产品介绍
        三、华硕公司ROG系列产品介绍
    第二节 华硕公司ROG系列产品营销环境介绍
        一、ROG系列产品宏观环境分析
        二、ROG系列产品行业环境分析
        三、ROG系列产品机会威胁分析
    第三节 华硕公司ROG系列产品在整合营销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媒体管理的问题
        二、数据库问题
        三、利害关系者管理问题
第四章 华硕公司ROG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策略优化
    第一节 华硕公司ROG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媒体选择
        一、华硕公司ROG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媒体选择
        二、华硕公司ROG基于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媒体投放策略
        三、华硕公司ROG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的媒体管理
    第二节 华硕公司ROG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之数据库管理
        一、华硕公司ROG利害关系者数据源集成设计
        二、华硕公司ROG消费者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
        三、华硕公司ROG数据驱动的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
    第三节 华硕公司ROG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之利害关系者管理
        一、华硕公司ROG互动式IMC之顾客关系管理
        二、华硕公司ROG互动式IMC之伙伴关系管理
        三、华硕公司ROG互动式IMC之员工关系管理
第五章 华硕公司ROG系列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策略应用
    第一节 ROG枪神3 系列上市前STP分析
        一、ROG枪神3系列的细分市场分析
        二、ROG枪神3系列的目标人群分析
        三、ROG枪神3系列的市场定位分析
    第二节 ROG枪神3系列上市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策略制定
        一、枪神3系列上市数据库准备
        二、枪神3系列上市互动媒体选择
        三、枪神3系列上市利害关系者沟通管理
    第三节 ROG枪神3系列上市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绩效评价
        一、枪神3系列上市互动媒体管理绩效评价
        二、枪神3系列上市与利害关系者沟通管理绩效评价
        三、枪神3系列上市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策略绩效评价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不足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结论
        二、创新之处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高校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校学生学习行为的转变
        1.1.2 高校校园空间资源不足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概念阐述及相关理论
    2.1 非正式学习的内涵
        2.1.1 非正式学习概念分析
        2.1.2 非正式学习相关理论
        2.1.3 非正式学习行为的分类
    2.2 高校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
        2.2.1 非正式学习空间概念分析
        2.2.2 高校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发展
        2.2.3 高校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分类
        2.2.4 高校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的特征
    2.3 类似空间概念对比
        2.3.1 阅览空间
        2.3.2 学习共享空间
        2.3.3 交往空间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校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现状调研
    3.1 案例调研
        3.1.1 东南大学四牌楼图书馆
        3.1.2 东南大学李文正图书馆
        3.1.3 河海大学江宁校区图书馆
    3.2 问卷调查
        3.2.1 调研问卷设计
        3.2.2 调研对象分析
        3.2.3 非正式学习行为分析
        3.2.4 图书馆使用习惯分析
        3.2.5 非正式学习空间使用状况分析
        3.2.6 非正式学习空间改造预期分析
    3.3 现状问题总结
        3.3.1 功能服务单一
        3.3.2 空间配置不合理
        3.3.3 空间界定生硬
        3.3.4 空间组合不匹配
        3.3.5 人性化设计不足
        3.3.6 硬件支持不足
    3.4 影响高校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因素
        3.4.1 高校图书馆的功能构成
        3.4.2 高校图书馆的空间组织
        3.4.3 非正式学习空间的环境设施
    3.5 高校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设计原则
        3.5.1 适应性原则
        3.5.2 整合性原则
        3.5.3 多样化原则
        3.5.4 人性化原则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设计策略
    4.1 空间延展的改扩建策略
        4.1.1 改建——置换局部功能
        4.1.2 扩建——延伸原有功能
        4.1.3 扩建——拆除冗余功能
        4.1.4 扩建——增设学习中心
    4.2 功能配置的多类复合策略
        4.2.1 复合藏书功能
        4.2.2 复合餐饮功能
        4.2.3 复合其他功能
        4.2.4 复合非正式功能
    4.3 空间分布的公共可达策略
        4.3.1 结合中庭空间设计
        4.3.2 结合交通空间设计
        4.3.3 结合灰空间设计
    4.4 环境设施的行为引导策略
        4.4.1 优化空间光环境
        4.4.2 优化空间色彩环境
        4.4.3 提供多元的学习家具
        4.4.4 配备充分的辅助设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的成果
    5.2 研究的展望
附录一 高校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使用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访谈记录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新媒介文学生成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理论思路与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混沌与清晰:新媒介文学的崛起及其盛宴
    2.1 媒介的存在:新媒介文学的理论界定与性状
        2.1.1 媒介的强势话语:媒介即讯息与新媒介的本质诠释
        2.1.2 媒介是人的延伸:被媒介技术改变的人的生活和感知
        2.1.3 媒介与文学共生:新媒介文学文本的媒介性建构
    2.2 媒介的狂欢:新媒介文学的问世与当代文学格局新变
        2.2.1 新媒介文学的异军突起与新媒介时代的历史性演进
        2.2.2 文学期刊的渐趋边缘与文学出版的革新转型
        2.2.3 影视文学的影像化书写与文学格局的跨界表达
    2.3 媒介的环境:新媒介文学的产生与文学生产传播方式的变革
        2.3.1 新媒介技术的变革求新与文学生产传播方式的质变
        2.3.2 新媒介场域的资本博弈与文学生产运营规则的革新
        2.3.3 媒介环境的权力话语与新媒介文学生产与传播机制的技术性运作
    2.4 媒介的文本:新媒介文学的存在样态及其类别划分
        2.4.1 网络文学: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文学生产与传播
        2.4.2 “微”文学:基于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的文学诉求
        2.4.3 超文本文学:基于数字链接技术的跨媒体组接性形式实验
第3章 沿袭与创新:虚拟性与新媒介文学文本书写模式转型
    3.1 幻想世界的抽象空间构筑:现实真实与文学真实的解构性虚拟
        3.1.1 奇幻异域的魔法绝唱与社会现实观照的目的性消解
        3.1.2 修仙境界的飘邈之旅与人物形象塑造的真实性规避
        3.1.3 东方玄幻的择天改命与语言结构形式的艺术性稀释
    3.2 市民心态的类型化呈现:消解教化与解构精英的通俗化诉求
        3.2.1 都市生活的永远言情与日常凡俗情感的体验性狂欢
        3.2.2 历史情怀的时空穿越与英雄主义梦想的仿真性戏说
        3.2.3 “王者归来”的竞技博弈与众生共享的游戏化逻辑
    3.3 图文并陈的影像化叙事:复合符号文本形式的视觉性冲击
        3.3.1 文字被挤压的图像化结构:故事情节的直观性与平面性
        3.3.2 人物被虚拟的单元格范式:性格心理的片断性与自由化
        3.3.3 心绪被分享的欲望化叙述:传情达意的即兴性与互动性
    3.4 感性生命的世俗化审美:“草根性”与“撒播感觉”的娱乐性体验
        3.4.1 从审美走向欲望的精神聚餐:个体日常体验的浅表性与快感性
        3.4.2 从静止走向流动的语言风格:网络媒介口语的对话性与浅表性
第4章 分化与融合:开放性与新媒介文学生产机制的运行秩序重组
    4.1 创作主体的嬗变新生:文学生产机制的媒介性权利话语营造
        4.1.1 传统作家的新媒体延伸:从线下到线上与文学生产空间变革拓展
        4.1.2 网络专业作家的崛起:“白金写手”与文学创作方式的强势逆袭
        4.1.3 大众网民作家创作狂欢:“微”文学路径与文学梦想的自由实现
        4.1.4 机器写作的诞生:人机互竞与文学传统写作的颠覆性挑战
    4.2 创作平台的转型升级:文学产业化生产的媒介性商业资本介入
        4.2.1 全新的文学生产平台:创作者、经营者、阅听者的共享共赢
        4.2.2 可持续的赢利经营模式:从付费阅读到全版权开发
        4.2.3 文化舞台的精品化追求:从野蛮生长到“内容为王”
    4.3 评估体系的标准重构:文学生存样态的媒介性经典化倡导
        4.3.1 媒介网络性的尺度与文学经典化的继承性探索
        4.3.2 文本筛选的“好看”与传统文学鉴赏标准的动态化重塑
        4.3.3 类型文学的代表性与网络原生要素的经典化重生
    4.4 文本叙事的写作变迁:文学类型模式的媒介性通俗化发扬
        4.4.1 类型化写作的发达:通俗文学创作模式的泛娱乐化开拓
        4.4.2 “无叙事结构”的自由:新媒介文学文本结构的工具性加工
        4.4.3 “触网而散”的无禁忌:新媒介文学语言的分享性随意
第5章 依赖与割裂:共时性与新媒介文学传播路径的实时交互效应
    5.1 传播路径的机制重建:有效传播与文学载体平台移动化与社交化
        5.1.1 文学网站:大数据计算与“传播者的文本”的有效传播
        5.1.2 移动终端:快捷随机与文学阅读的碎片化“速食”
        5.1.3 微博路径:社交化资讯与“微话题”文学的亲民效果
        5.1.4 微信路径:关系性朋友圈与文学“认知框架”的精准传播
        5.1.5 补偿性路径:“文学榜/奖”与文学审美价值的导向性传播
    5.2 传播受众的需求变化:“读者的文本”与文学交往关系互动展开
        5.2.1 性别文化的差异性与文学情感诉求的弥补性挑战
        5.2.2 青少年群体的网生性与割裂式成长主题的隐喻性戏谑
        5.2.3 新民间立场的去边缘化与无限度发展自我的大众化可能
        5.2.4 亚文化群体的互动仪式与网络虚拟空间的世俗化追求
        5.2.5 日常生活经验的心理释放与浅层感官体验的短平快效果
    5.3 “受众本位”的能动传递:读者中心与文学生产传播的“超文本”蜕变
        5.3.1 受众地位的不断衍生:互动生成与文学话语权力的多元改观
        5.3.2 受众阅读的自发拯救:“读”屏“听”书与文学鉴赏的时空转换
        5.3.3 受众欲望的反向辐射:共识共谋与文学意义解读的脱冕渎圣
第6章 生机与忧思: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兼容互补共生共荣
    6.1 文学媒介性的破旧立新:新媒介文学生产机制的革命性开拓
        6.1.1 多介质多形态的新媒介技术与文学生产传播机制的大众化勃兴
        6.1.2 多渠道多层次的产业链竞合与文学文本优化增殖的最大化开发
        6.1.3 文学生存场域的“距离”消解与文学资源低成本的高效率传播
    6.2 文学本体性的迷失错位:新媒介文学存在秩序的尴尬困境
        6.2.1 创作主体的自由与虚位:文学生产商业化和功利化价值取向
        6.2.2 文学创作的膨胀与贫瘠:写作模式公式化和套路化文学性消解
        6.2.3 文学生产的失序与隐忧:盗版抄袭多发性和无序性的技术根源
    6.3 文学生态发展的优化整合: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共存共荣
        6.3.1 生产机制的完善:媒介性文学存在的工具载体和文化观照的理性制约
        6.3.2 批评体系的强化:数字化文学形态的技术优势和艺术规律的理论审视
        6.3.3 文学主体的应道:技术性“祛魅”与文学本位“原点”的坚守博弈
        6.3.4 文学生态的构筑: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共存共荣与有序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5)《四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的隐藏基因》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1.1 原文简介
        1.1.1 原文作者简介
        1.1.2 原文内容简介
        1.1.3 原文文本特点
    1.2 实践目的与意义
    1.3 翻译报告的主要结构
第二章 译前准备
    2.1 翻译文本的确立
    2.2 运用工具的准备
    2.3 翻译理论和策略的选择
    2.4 任务计划的制定
第三章 翻译过程描述
    3.1 原文的理解阶段
    3.2 译文的组织阶段
    3.3 译后的校对阶段
第四章 商业读物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模式
    4.1 功能语境理论
        4.1.1 功能语境理论的发展
        4.1.2 功能语境理论视阈下的翻译研究
    4.2 翻译研究中的语境重构
    4.3 商业读物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模式
第五章 商业读物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过程
    5.1 情景语境重构
        5.1.1 要素增减
        5.1.2 要素转换
        5.1.3 要素替代
        5.1.4 要素重组
    5.2 文化语境重构
        5.2.1 异化
        5.2.2 归化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
附录2 译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新媒体“后阅读”:内容、传播与文化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分析
        1.2.1 新媒体环境下的阅读方式变革
        1.2.2 新媒介生态下文本生成与叙事创新
        1.2.3 传播新科技与传统文化传播
        1.2.4 互联网阅读与信息秩序批判
    1.3 主要研究成果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组织结构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后阅读”:新媒体技术驱动下的新型阅读方式
    2.1 阅读的基本概念
    2.2 阅读的发展历程
        2.2.1 阅读方式的变迁
        2.2.2 阅读史上的三次阅读革命
    2.3 新媒体技术催生新型阅读方式
    2.4 “后阅读”概念阐释及缘起
        2.4.1 “后阅读”概念阐释
        2.4.2 “后阅读”的提出背景
    2.5 “后阅读”的产生原因:机械论与最终因
    2.6 新媒体技术促使“后阅读”形成新特征
        2.6.1 依赖于新媒体技术的阅读需求
        2.6.2 多元化的内容生成
        2.6.3 多形态的内容传播
    2.7 “后阅读”:辩证否定的发展状态
        2.7.1 狂欢节的幻象
        2.7.2 对用户的控制、利用与麻醉
        2.7.3 双管齐下发挥正向作用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后阅读”影响下阅读文本的生成与叙事
    3.1 从用户中发掘富矿:阅读文本生成的新起点
        3.1.1 用户生成内容:信息盈余下的阅读文本生成
        3.1.2 用户生成内容提升用户创作积极性
        3.1.3 用户生成内容为行业“造血”
        3.1.4 用户生成内容的不足
    3.2 机器生成内容:新技术驱动下的阅读文本生成方式
        3.2.1 机器生成内容的分类
        3.2.2 机器生成内容的构成
        3.2.3 机器生成内容的优势分析
        3.2.4 机器生成内容的局限性
        3.2.5 完善技术手段,控制数据质量,提升机器生成内容的“情感”内涵
        3.2.6 机器生成内容引起的思考:“娱乐式”的包容
    3.3 游戏化叙事:“后阅读”影响下的阅读文本新叙述
        3.3.1 游戏与游戏化
        3.3.2 游戏者受众与叙事游戏化
        3.3.3 阅读文本与游戏的适配
        3.3.4 游戏化叙事的案例分析
        3.3.5 游戏化叙事的关键点
        3.3.6 游戏化叙事下的社交转向
    3.4 场景化、碎片化的内容分发:阅读文本生成与叙事的最终归宿
        3.4.1 与接收场景适配的内容分发
        3.4.2 碎片化趋势的辩证对待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后阅读”环境下的传播效果实现——以传统文化传播为例
    4.1 传统文化的内涵
    4.2 “后阅读”影响下的传统文化传播状态
        4.2.1 传统文化整体性正在受到冲击
        4.2.2 文化内涵的传播方式正在改变
        4.2.3 “后阅读”与传统文化关系的辩证对待
    4.3 新媒体发育的“后阅读”方式,传统经典的传播利器
    4.4 传统经典与新媒体“后阅读”的有效对接
    4.5 传统文化传播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
        4.5.1 “交互式”传播塑造文化新体验
        4.5.2 “碎片化”内容形态提升文化传播广度
        4.5.3 “浅阅读”方式渗透文化传播深度
    4.6 “后阅读”的解构与逆反,传统经典文化传播不可忽视的障碍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辨证的视角:“后阅读”的双向审视
    5.1 辨析的双重理论视域
    5.2 “后阅读”的读者解放与“符号民主”——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呼声
        5.2.1 读者主导的“接合”
        5.2.2 “游击队员”到“正规军”的角色转换
        5.2.3 灵活的阅读场景催生多元意义
    5.3 “后阅读”的隐性异化与魔力控制——法兰克福学派的警惕
        5.3.1 “后阅读”中工业化的新表征
        5.3.2 新技术引发的控制升级
    5.4 以批判为武器,让抵抗成为常态
        5.4.1 批判的日常生活转向
        5.4.2 延展为“外向性批判知识”
        5.4.3 批判型受众的培养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的总结、不足与展望
    6.1 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未来工作展望
    6.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7)网络知识论 ——基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网络知识获取
        (二)网络知识生产
        (三)网络知识传播
        (四)关于网络知识活动研究现状的思考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网络与电子网络
        (二)知识、知识实践与网络知识实践
        (三)网络知识论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创新之处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网络知识论研究的理论指引
    一、基于直接经验的间接经验论
    二、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论
    三、与真理论相统一的价值论
    四、认识论中的对立统一论
    五、网络知识传播与管理论
        (一)中国特色网络知识和文化思想
        (二)网络知识环境的治理和管控
    六、与群众史观交汇的认识主体论
        (一)人民群众:从历史主体到认识主体
        (二)从群众合力创造历史到合力生产知识
    七、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网络知识获取:间接经验的新形式
    一、知识获取:传统与网络方式的对比
        (一)传统知识获取的方式和主要特点
        (二)网络知识获取的方式和主要特点
    二、网络知识获取利弊简析
        (一)网络知识获取的优越性
        (二)网络知识获取的局限性
    三、知识获取的网络通道与传统方式之间:取代还是共生?
    四、基于间接经验的网络知识获取
        (一)知识获取的两种途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二)毛泽东:“文字与技术”——间接经验获取的介质与推动力
        (三)基于技术进步的间接经验获取新形式——网络知识获取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网络知识生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多维呈现
    一、知识生产与网络知识生产
    二、从传统知识生产到网络知识生产的变革
        (一)知识生产的工具和载体:从人造固态物到计算机和电态互联网
        (二)知识生产的机理:由封闭走向开放
        (三)知识生产的主体:从知识精英垄断到网民大众参与
        (四)知识生产的样态:从凝固到动态
        (五)知识生产者的远程即时互动:从“物理在场”到“虚拟在场”
    三、网络知识生产的益害权衡
        (一)网络知识生产开放性利弊析辩
        (二)网络知识生产大众化利弊探究
        (三)网络知识生产动态化利弊争持
        (四)知识生产者即时互动时空转换利弊论争
    四、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多维呈现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理论呈现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群众主体论呈现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网络知识传播:价值渗透知识的新形态
    一、基于传播技术变革的知识传播秩序的解构与重构
        (一)基于知识传播技术变革的知识传播方式的变迁
        (二)网络时代知识传播秩序的解构与重构
    二、网络知识传播的特点
        (一)知识传播主体的大众化
        (二)知识传播功能的分众化
        (三)知识传播操作的强交流互动性
        (四)浅传播与深传播并存
    三、关于网络知识传播的深层思考
        (一)网络知识传播主体的大众化趋向具有相对性
        (二)网络知识传播易于导致知识产权遭受侵犯
        (三)网络知识传播彰显更为深刻的社会变革
        (四)网络知识传播可能导致公众话语权被误导
    四、网络知识传播中的价值渗透
        (一)价值渗透知识——传播正向知识,引导网络空间渐清趋朗
        (二)知识环境影响认知观念——加强对网络知识空间的治理和管控
        (三)借力互联网络——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 网络知识悖论:矛盾学说的新呈现
    一、民主化与权威性悖论
        (一)网络知识活动的民主化与权威性之冲突
        (二)悖论缓解:建构完善的网络知识质量控制机制
    二、共享性与专有性悖论
        (一)网络知识的共享性与知识专有性之抵牾
        (二)悖论破解:借助社会制度变革走向共享
    三、便捷性与“知识沟”悖论
        (一)网络知识活动的便捷性与“知识沟”扩大之论争
        (二)悖论缓解:培养知识兴趣,增强自控能力
    四、“奥威尔悖论”
        (一)何谓“奥威尔悖论”
        (二)网络知识题域中的“奥威尔悖论”
        (三)应对策略:培育因特网信息素养
    五、对立统一:网络知识悖论的实质和核心
        (一)对立统一:辩证法与认识论的共同核心
        (二)网络知识悖论中的对立统一——认识论核心的新形式
    六、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契机与困境:中国报业新闻客户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研究背景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广义的新闻客户端研究
        二、报业的新闻客户端研究
        三、报业新闻客户端功能维度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
        二、个案访谈
        三、问卷调查
第二章 报业新闻客户端的发展现状与类型
    第一节 新闻客户端的历史
    第二节 报业新闻客户端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第三节 报业新闻客户端的类型
        一、从运营主体维度分类
        二、从受众对象维度分类
第三章 新闻客户端为报业带来的转型契机
    第一节 新闻客户端的平台属性更具优势
    第二节 新闻客户端的新闻品质更具优势
    第三节 新闻客户端的优点
    第四节 新闻客户端用户满意度更高
第四章 新闻客户端困境与报业转型挑战
    第一节 受众量困境:受众量不及门户与科技公司
    第二节 内容困境:原创率低同质化严重
    第三节 盈利途径困境:过于单一依靠广告
    第四节 技术困境:算法面临局限和陷阱
    第五节 来自社交媒体的挑战
第五章 应对困境的策略与思路
    第一节 应对受众量困境:利用“入驻”、“打赏”提升受众量
    第二节 应对内容同质化困境:用户思维做产品,产品理念生产新闻
    第三节 应对盈利途径困境:探索“付费墙”与“大数据”应用
    第四节 应对技术困境:对技术的警惕和人工干预
    第五节 应对社交媒体的挑战的策略:借挑战转型融合
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
    第一节 新闻客户端如何成为报业转型的路径
    第二节 报业转型方向的思考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大众获取新闻行为调查问卷》
附录二:假设检验
附录三:报业移动新闻客户端典型个案访谈
    一、“澎湃新闻”访谈
    二、“并读新闻”访谈
    三、“深圳ZAKER”访谈
    四、“封面新闻”访谈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科普概念研究”综述
        2.1.1 科普模式的演进
        2.1.2 以“公众理解科学”为核心的西方现代科普
        2.1.3 现代科普的内涵特征
        2.1.4 现代科普的重要手段:新闻体科普文
    2.2“科普翻译研究现状”综述
        2.2.1 立足于“传统科普”
        2.2.2 研究成果匮乏
        2.2.3 研究内容简述
        2.2.4 国内科普翻译研究的缺陷
    2.3“翻译规范理论”综述
        2.3.1 翻译模因与翻译规范
        2.3.2 翻译规范理论解析
        2.3.3 翻译策略与翻译规范
    2.4 小结
第三章 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及中译本
    3.1 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简介
    3.2 SciAm的三个中译本
        3.2.1《科学》发行背景及命运
        3.2.2《环球科学》发行背景及现状
        3.2.3《科学人》发行背景及现状
        3.2.4 小结
    3.3 SciAm文本分析
        3.3.1 科普杂志与新闻特写
        3.3.2 标题和导语
        3.3.3 SciAm标题与导语的分析
        3.3.4 小结
第四章《科学》—《环球科学》翻译规范的历时分析
    4.1《科学》(1979-2000)译文的分析
        4.1.1 关系规范:译文与原文极似
        4.1.2 传意规范特点 1:消极传意
        4.1.3 传意规范特点 2:社会文化语境不连贯
        4.1.4 期望规范:科技情报与高端科普
    4.2《科学》(2002-2005)译文的分析
        4.2.1 关系规范:极似与近似交融
        4.2.2 传意规范:意译和变译优化传意
        4.2.3 新旧翻译规范的竞争共存
        4.2.4 期望规范:向“大众科普”转变
    4.3《环球科学》(2006-2007)译文的分析
        4.3.1 关系规范:“不似”成为主流
        4.3.2 传意规范特点 1:社会文化语境连贯
        4.3.3 传意规范特点 2:积极传意
        4.3.4 期望规范:科学传播与科普话语体系
    4.4 科普翻译规范历时对比阐述
        4.4.1《科学》(1979)—《环球科学》(2007)
        4.4.2《环球科学》(2007)—《环球科学》(2009)
第五章《环球科学》与《科学人》翻译规范的共时对比
    5.1“编译”:新闻文本中的“变译”
    5.2 编译者扮演的角色
        5.2.1 社会评论家
        5.2.2 科普教师
        5.2.3 科技倡导者
        5.2.4 科技产品推销员
        5.2.5 文学家
        5.2.6 寓趣者
        5.2.7 小结
    5.3 编译者对通俗文风的创造
        5.3.1 对专业词汇、逻辑的处理
        5.3.2 大众语言的使用
        5.3.3 小结
    5.4 编译者对感叹号的使用
        5.4.1 兴奋与惊讶
        5.4.2 强调和召唤
        5.4.3 呼告—特殊的召唤
        5.4.4 分析与小结
    5.5 编译者对插图的利用
    5.6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新闻体科普编译模因池的构建
    6.1“模因”的内涵
    6.2 编译目的模因
        6.2.1 寓趣
        6.2.2 求近
        6.2.3 通俗化
        6.2.4 开启对话
        6.2.5 引导评价
        6.2.6 政治守门
    6.3 编译手段模因
        6.3.1 译写
        6.3.2 改译
        6.3.3 改写
        6.3.4 减译和删译
    6.4 编译位置模因
        6.4.1 段首:预设点
        6.4.2 分散:传意焦点
        6.4.3 段末:主题意义
    6.5 积极修辞模因
        6.5.1 摹声
        6.5.2 拟人
        6.5.3 映衬
        6.5.4 譬喻
        6.5.5 辞趣
        6.5.6 仿拟
        6.5.7 呼告
        6.5.8 对偶
        6.5.9 概数
        6.5.10 设问
        6.5.11 感叹
第七章 结论
    7.1 内容总结
    7.2 局限与不足
    7.3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0)个人数字文件保存挑战与档案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个人数字文件的大量产生及其长期保存价值
        1.1.2 个人数字文件流失或损毁情况严重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评析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现实意义
    1.6 研究创新点
2 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探讨
        2.1.1 文件
        2.1.2 数字文件
        2.1.3 个人数字文件
    2.2 相关概念辨析
        2.2.1 个人档案
        2.2.2 家庭档案
        2.2.3 私有档案和私人档案
    2.3 管理理论
        2.3.1 鉴定理论
        2.3.2 后保管理论
    2.4 法律依据
3 现状调查
    3.1 调查目的、方法与内容
    3.2 网站调查结果
        3.2.1 个人档案工作情况
        3.2.2 电子档案接收和数字档案馆建设情况
        3.2.3 个人数字档案工作情况
    3.3 电话访谈结果
        3.3.1 电子档案接收和数字档案馆建设情况
        3.3.2 名人数字档案工作情况
        3.3.3 图书馆、文学馆的情况
    3.4 现状总结及问题分析
        3.4.1 现状总结
        3.4.2 问题分析
4 改变观念——档案馆应对个人数字文件保存挑战的第一步
    4.1 认识参与个人数字文件保存的必要性和意义
        4.1.1 必要性
        4.1.2 意义
    4.2 重新思考个人数字档案收集中的困难和问题
        4.2.1 收集上的困难
        4.2.2 数字档案的价值问题
    4.3 小结
5 提前干预——数字时代档案馆保存个人文件的关键
    5.1 提前干预方法的产生
        5.1.1 提前干预方法的提出
        5.1.2 相关论辩
    5.2 个人形成和管理其数字文件的行为分析
        5.2.1 个人形成、整理和处置其数字文件的行为分析
        5.2.2 个人鉴定其数字文件的行为及个人的价值观念分析
        5.2.3 个人保存其数字文件的行为分析
        5.2.4 总结与启示
    5.3 实例分析
        5.3.1 Paradigm项目
        5.3.2 Digital Lives项目
        5.3.3 iKive项目
        5.3.4 评价
    5.4 提前干预的建议实施步骤
        5.4.1 第一阶段——初步和周期性的接触活动
        5.4.2 第二阶段——数字收集活动
    5.5 小结
6 因地制宜——不同档案馆管理个人数字档案的路径选择
    6.1 从物理媒介上的个人数字档案着手保管的路径
        6.1.1 物理媒介上的个人数字档案的保管规律
        6.1.2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的相关项目经验分析
        6.1.3 评价与启示
    6.2 依托本馆数字仓储的路径
        6.2.1 数字档案馆纳入个人数字档案的可行性分析
        6.2.2 加拿大图书档案馆的经验分析
        6.2.3 评价与启示
    6.3 依托管理软件的路径
        6.3.1 工作原理分析
        6.3.2 管理过程分析
        6.3.3 评价与启示
    6.4 与其它机构合作的路径
    6.5 小结
7 教育指导公众——档案馆保存个人数字文件的新思路
    7.1 档案工作向社会/社区范式的转变
        7.1.1 范式提出的背景
        7.1.2 范式的提出及其内涵的深化
    7.2 档案馆教育指导公众的现实基础及意义分析
    7.3 实例分析
        7.3.1 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个人数字存档项目
        7.3.2 沈阳档案局的家庭档案工作
        7.3.3 评价
    7.4 教育指导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及解决方法思考
        7.4.1 资金和人力上的困难
        7.4.2 如何吸引和发动公众的问题
        7.4.3 如何争取与其它机构合作机会的问题
    7.5 小结
8 总结和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附录
    附录1 部分省级综合档案馆对名人档案收集范围的规定
    附录2 部分省级综合档案馆对名人档案收集内容的规定
    附录3 我国档案馆个人数字档案保存工作现状的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奖励
致谢

四、《个人电脑》专家与读者之间的交流(论文参考文献)

  • [1]英语复杂从句的翻译问题与解决方案 ——《翻译与全球化》(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王建煜.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华硕公司笔记本电脑网络互动整合营销传播策略研究 ——以ROG系列为例[D]. 李如振. 南开大学, 2020(02)
  • [3]高校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设计研究[D]. 熊元. 东南大学, 2019(01)
  • [4]新媒介文学生成与传播研究[D]. 王百娣. 辽宁大学, 2019(01)
  • [5]《四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的隐藏基因》翻译报告[D]. 郝美丽.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6]新媒体“后阅读”:内容、传播与文化意义[D]. 郭峥. 上海大学, 2019(02)
  • [7]网络知识论 ——基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考察[D]. 李静瑞.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契机与困境:中国报业新闻客户端发展研究[D]. 李婷菊. 深圳大学, 2017(07)
  • [9]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D]. 冷冰冰.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10]个人数字文件保存挑战与档案馆对策研究[D]. 徐欣欣. 武汉大学, 2016(01)

标签:;  ;  ;  ;  ;  

PC专家与读者的交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