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向西部转移落后的建筑材料和设备

禁止向西部转移落后的建筑材料和设备

一、落后建材设备禁止向西部转移(论文文献综述)

黎雪[1](2020)在《何为和谐民族关系:木里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族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一种,随着更大范围的经济一体化,交通、网络、通信的迅速发展,关系网络向外向内延伸,社会单元间的联系加强。在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的今天,民族关系成为国家建设与发展需面对的重要议题之一。为提供和谐民族关系研究县域典型案例,本文以木里藏族自治县民族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考察,定量与定性的相互映证,梳理木里和谐民族关系的形成、发展与现状,总结其经验价值。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研究分建国前后对木里和谐民族关系形成的历史基础、曲折发展进行梳理。主要考察了木里建置沿革与多民族分布、世居民族的源与流;从“自下而上”的民间互动,回溯了民间经济、政治、文化往来;从“自上而下”的王朝力量,回顾了中央王朝有利于地方民族关系的政治建构。建国以来,木里民族关系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研究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跃进”“文革”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三个阶段,分别探讨了木里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民族关系发展道路上遭受的挫折、经济社会文化变迁与民族关系的发展。从实证的视角,笔者开展了民族关系田野调查。研究首先阐明了田野调查中衡量木里和谐民族关系的核心要素和影响因素、相关的内涵界定、问卷设计与田野开展情况。调查主要把各民族人口构成及相对规模、居住格局、日常交往、族际通婚、语言使用、民族心理作为木里和谐民族关系考察的六个核心因素。人口结构中的民族关系,包括木里各民族人口构成与相对规模、人口普查结果中反映的社会结构性差异;居住格局中的民族关系,包括各民族地理空间的分布、城乡分布情况、微观个体的邻里关系;日常交往中的民族关系,包括生活场所、工作场所、学校场所、娱乐场所中的民族交往;族际通婚中的民族关系,则基于2015年至2017年乔瓦镇婚姻登记数据、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木里县婚姻登记数据,分析包括族际婚的数量及占比、族际婚中的性别差异、教育边际效应对族际婚的影响;语言使用中的民族关系,包括对民族语言文字使用、汉语言文字使用、双语教育普及的考察;民族心理中的民族关系则通过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民族偏见与歧视的调查情况来呈现。同时,本文对和谐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即外部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人文社会环境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木里主要经济指标、脱贫攻坚的成绩和挑战、语言环境、宗教环境、教育状况等问题。民族关系的认识维度,从历时与共时、国家与民间、结构与互动的不同维度展开。历史积淀和现实建构共同生成木里民族关系,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继承延续;民间交往和国家力量共同生成木里民族关系,其发展离不开“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两股力量;同时,民族关系也是结构与互动的统一,既通过民族成员的互动交往折射关系的具象情况,又通过赖以生存的外部结构环境影响其发展态势。新时代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善少数民族权利保护、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等路径构成和谐民族关系的时代要求。针对木里当地实际,研究提出夯实和谐民族关系的发展基础,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经济发展“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因地制宜探索地方发展模式的路径。

白娜[2](2020)在《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略阳县地处陕南秦巴山区腹地,县域内的小城镇均为山地型城镇,这些城镇由于受到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影响而表现出特有的空间特征。在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宏观政策背景下,略阳县山地小城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在保障山地城镇快速发展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协调城镇规模拓展与建设用地、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城镇内部功能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上述问题为出发点,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分类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其次对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空间发展特征进行了总结梳理,解析了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山地型小城镇整体的发展战略,最后进行典型案例的实证研究。第一章:首先指出了本研究的政策、区域背景及现实诉求,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对主要的基础概念进行了界定,表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从多个角度对国内外小城镇及山地小城镇进行了研究综述,提出本文所涉及的地理学领域、城乡规划学领域及其他领域的相关理论。第三章:分析梳理了略阳县山地城镇的总体发展特征,总结了影响山地城镇空间发展的自然及人文因子,解析了山地城镇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及演变机制。第四章:根据对现状的解析及演变机制的梳理,提出了小城镇发展规划原则、空间发展策略、产业发展策略、镇村体系策略、形态营造策略、生态发展策略及实施保障策略。第五章:选取典型镇作为研究对象,制定适宜的产业发展框架及镇村体系规划策略,总结了典型镇镇区空间发展的影响作用机制,并对现有的空间结构及用地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第六章:进行了研究结论的总结及可能存在的创新点,提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后续研究的展望。

刘田田[3](2020)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准格尔旗煤炭业的发展与影响 ——以准格尔煤田为例(1949-2002)》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综合考察准格尔旗地区的煤炭开发、移民迁徙与区域城镇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材料,详细探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准格尔煤田的勘探、开发与现代化转型过程。同时,揭示了因准格尔煤田的开发,薛家湾从落后山村到现在新兴城镇的社会变迁过程。尝试以此研究为准格尔旗地区在煤炭业与地方互动关系上的研究作一定的补充和推进,为建国以来内蒙古地区的城镇化变迁历程提供典型案例,并为北方资源型城镇发展提供有益的历史经验。准格尔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境内蕴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清至民国时期,准格尔旗地区的煤炭业主要以民间组织的小规模、分散性开采为主,受制于矿务政策、交通因素与开采技术的制约,当地的煤炭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产量较少,煤炭业发展较为落后。新中国成立初期,伴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内煤炭资源供应紧缺,为准格尔旗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在国家与地方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准格尔煤田历经初步勘探、正式立项到转型发展三大阶段。20世纪50至80年代,据准格尔煤田地质勘探报告可知,准格尔煤田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储备基地之一,对缓解国内煤炭资源紧缺有重要意义。1986年前后,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准格尔煤田建设项目,即准格尔项目一期工程,包括煤矿、电站和铁路的综合建设项目。伴随先进设备、技术人才的引进与培育,在现代公司管理体系下的准格尔煤田产业,既实现了煤炭工业开发与经营的跨越式发展,也推动了准格尔旗由贫困旗县向现代化工业强县的巨大转变,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地贫困落后的社会面貌。文章将从区域社会史的视角出发,以准格尔煤田与地方社会的互动关系为切入点,采取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地方居民与煤田建设退休职工进行访谈,并展开地方居民关于准格尔煤田建设对薛家湾镇社会影响的问卷调查。结合口述资料与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进一步呈现准格尔煤田所在地—薛家湾依煤而兴的城镇发展历程。在准格尔煤田建设的推动下,地方商业、服务业、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大量移民群体集聚于薛家湾镇,促进了新兴工业型城镇—薛家湾镇的兴起与发展,带动了当地居民社会生活的变迁,增强了外来人口与地方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生态治理方面,准格尔煤田坚持“煤炭与生态建设并重”的原则,积极采取防护治理措施,促进了区域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在准格尔旗各方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薛家湾最终由过去的传统村落演变为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工业型小镇。

刘楠[4](2020)在《基于区域和行业视角的中国碳强度及能源强度驱动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国,有义务承担节能减排的责任。中国的经济增长非常迅速,通过减缓经济的方式降低碳排放量是不可行的,因此,提高效率成为各行业降低二氧化碳的重要举措。强度值是普遍用于衡量能源和环境效率表现的指标。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碳强度相比2005年水平降低40%—45%。到2030年碳强度比2005年水平降低60%—65%。中国省市众多,且行业差异非常大。论文在对中国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及历史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研究中国碳强度和能源强度的驱动因素。本文所做的研究工作如下:首先,研究中国终端能源消耗排放二氧化碳最大的部门—工业部门碳强度的驱动因素。从多行业视角,将指数分解法与多行业归因分析法结合,构建了多行业因素分解研究框架,应用此框架研究中国工业碳强度的变化。在探讨工业碳强度驱动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多行业归因分析方法,进一步探讨12个工业子行业对各个驱动因素的贡献。第二,研究中国一次能源消耗排放二氧化碳最大的部门—电力部门碳强度的驱动因素。从多区域视角,构建了多区域因素分解研究框架。首先采用时间序列指数分解法将2000-2015年中国电力部门的碳强度分解为四个因素,包括火力发电效率效应、清洁电力渗透效应、化石能源结构效应及区域转移效应。然后,通过区域归因分析方法,研究了30个省份对各驱动因素的贡献。最后,应用多区域空间序列指数分解法评估了2000年和2015年30个省份的发电碳排放绩效。基于所得结果,对我国电力部门二氧化碳减排的区域政策和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第三,构建了多区域多行业因素分解研究框架,分析了2000-2015年中国碳强度的驱动因素。首先从多区域多行业角度将中国碳强度分解为碳排放系数效应、能源强度效应、行业结构效应和区域结构效应四个驱动因素。再应用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研究30个省份及16个行业对各个驱动因素的贡献。这种将两个维度集成到一个框架中的研究方法,有助于从多个角度更透彻的理解碳强度的历史变化,如可以得到区域内产业结构变化以及行业跨区域生产转移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评估行业和区域层面降低碳强度政策的有效性。最后,由于能源强度效应是对碳强度抑制作用最大的驱动因素,故本论文将指数分解法(IDA)与生产理论分解法(PDA)结合,构建了多区域多行业PDA-IDA因素分解研究框架,进一步研究中国能源强度的驱动因素。结合生产理论的研究方法可以更进一步探索技术相关因素的驱动作用。本论文首先采用多区域多行业PDA-IDA方法,将我国2000-2015年的能源强度分解为潜力能源强度效应、行业结构效应、区域结构效应、能源使用效率效应和能源节约技术效应五个驱动因素。为了探讨行业和区域对每个驱动因素的贡献,进一步应用了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方法。本论文将生产理论分解法、指数分解法和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法集成到一个框架中对中国能源强度的驱动因素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方传棣[5](2019)在《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区域之一,同时还是我国矿产资源供给区域之一。1949年以来,资源供应保障一直是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主基调,矿业产值及经济总量不断提高。然而,该区域长期过量的矿产开发导致生态退化和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如何在环境约束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议题。现阶段,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已明确。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仅体现了我国在全球生态治理中的大国担当,而且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决策。因此,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下,如何建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如何促进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呈现何种趋势;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协调发展产生何种影响效应等,是需要展开系统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外关于资源-环境-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定量分析的文献较为丰富,主要通过“耦合”模型对其进行模拟与评价。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第一,梳理和总结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的现状特征,应用VAR模型分析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的相互作用程度,深入理解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的耦合关系。第二,对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进行环境影响识别,应用加权TOPSIS法评价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探索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的耦合关系。第三,构建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情景分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的影响,并进行分地区的协调水平及发展趋势分析与讨论。第四,通过空间计量模型估算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空间关联性,并探索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协调发展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对矿产资源开发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大,而矿产资源开发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10个冲击期内矿产资源开发平均解释了经济发展5.98%的预测方差,经济发展解释了矿产资源开发79.05%的预测方差。表明近年来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逐步由资源导向型发展模式向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迈进。第二,矿产资源开发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环境影响仍需高度重视,同时不同类型的环境影响具有差异性。计算得出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综合环境影响评价值为0.36,评价等级为较差。其中,上海市的评价值为1.00,评价等级为良好;安徽省的评价值为0.47,评价等级为一般;江苏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评价值分别为0.39、0.35、0.37、0.24、0.38、0.35,评价等级为较差;湖南省、贵州省、云南省评价值分别为0.15、0.15、0.11,评价等级为极差。第三,“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对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大保护”情景下,与经济优先情景相比2016年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与之相似,2017年高出0.02,约高3.38%;预测到2025年较2018年增长0.04,涨幅6.34%,年均涨幅0.93%,较2025年经济优先情景高出0.06,约高9.82%。第四,矿产资源开发对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通过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估计得出矿产资源的利用水平、收益水平和集约水平每上升1%,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分别上升0.112%、0.149%、0.022%,产量水平每上升1%,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下降0.113%。据此提出政策建议:优化空间结构,减少布局性风险;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动矿业城市资源产业转型升级;严格实行限采区限采制度,高污染和保护性矿种限量开采;推进矿山清洁化、集约化发展,加快绿色矿山建设;建立流域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

吴月[6](2017)在《我国产业转移中的环境正义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自古以来,人类始终在为找寻合乎人性的幸福生活方式而求索。这意味着人类的任何活动离开了价值考量都难以被称其为合乎人性的幸福生活方式。这一点对于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犹是如此。“知识的空前碎片化”将原本同宗共源的经济学与伦理学彻底决裂开来,使经济学演化为一门纯粹精于算计追求物质善的工具,愈发偏离了人类对合乎人性的幸福生活方式的追寻。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人类行为动机除了追求单纯物质善外,还应表现出友善特征。为此,我们不能仅关心经济活动的逻辑问题,也应该对人类经济活动能成为合乎人性的幸福生活方式给予深层的伦理思考,也即我们应把追求物质之善的经济行为置于人性之善或人性完善的整体目标中加以审视,使经济行为和活动内蕴的充分道德理由得以彰显,以此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和实践。我国产业转移是在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的强有力推动下以及国内政策的积极引导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主要呈现出域外产业转移和域内产业转移两大路径。我国产业转移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活动,是人类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必然结果,在其本质上是人本身的活动,既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始终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性之善的价值追求,这也正契合了环境正义经由人与人和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最终导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致思理路,使我国产业转移中的环境正义这一研究议题得以成立。基于此,本文立足马克思唯物史观,拟从环境正义的价值基础出发,确认自然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统一以及环境主体生存性环境权和程序性环境权的统一,充分肯定了承认正义与分配正义作为环境正义之价值标准对环境正义内涵的彰显,对我国产业转移中环境正义进行了全面解读。实践证明,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向我国本土的域外产业转移在追求物质善方面已展现出惊人的强大动力,却掩盖了发达国家与我国之间在环境权利享有以及环境资源和环境责任分担上的不正义,着实表现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由产业转移对我国实行生态殖民主义,追根溯源更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奉行的价值精神从对自然到对人的剥削和奴役。因此,要重拾我国域外产业转移内含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实现人性之善的价值追求,不得不寄希望于消灭私有制及其价值体系,建构合乎人本性的生产方式及与其连在一起的正义的社会制度。纵观我国域内产业转移实践,看似你情我愿的产业转移,不仅表现为人与自然的突出矛盾,更呈现出东中西部环境差距和城乡环境二元化格局,深刻揭露出我国产业转移各主体对自然资源价值和公民环境权的承认不正义以及主体间环境利益和环境责任的分配不正义。面对我国域内产业转移中的种种环境不正义,本文不仅从自然资源的特殊性、资源依赖型经济生产方式以及类主体经济理性膨胀反思了产业转移类主体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从现有的社会制度中去寻根朔源,检讨了与产业转移相关的制度设置、制度运行及制度矫正。最后,为实现我国产业转移中的环境正义,我们必须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度,坚持发展与保护内在统一、相互促进,从观念到实践彻底转变,以生态文明价值观为指导,积极培育主体生态品格,构建正义制度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期最终使我国产业转移在有效实现人类物质善的基础上达成人性之善或人类幸福。

黄晓梅,何龙斌[7](2015)在《西部地区工业产业转移的规律及其引申——基于2000—2013年工业产品产量面板数据》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2000—2013年我国西部12省(市、区)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面板数据的研究,探索在西部地区工业产业转移的一些基本规律。从行业上看,电子信息设备、能源、化工、建材产业向西部强势转入,电力、轿车、食品原料产业向西部明显转入,纺织、钢铁、造纸和部分家电产业从西部微弱转出。而且表现出一定的地域规律。产业转入的原因在于西部的资源禀赋优势、地方政府作用和区外的"污染避难",转出的原因在于缺少产业集群优势。建议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时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集群建设,同时可以考虑反梯度承接产业转移。

柳天恩[8](2014)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及东北亚产业联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是当今时代发展潮流。中国过去30多年的对外开放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伴随着对外开放,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日益向接近国际市场的东部沿海地区集聚,中国的产业布局在空间上呈现出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中心、以内陆腹地为外围的“中心—外围”格局。对外开放改变了中国的产业空间布局,也加剧了区际产业差距,弱化了东部沿海地区与内陆腹地的产业联系。为促进区际产业协调发展,改变中国区际开放长期滞后于对外开放的现实,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构建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意味着区际开放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经济开放的内涵不再仅限于对外开放。对中国这样由众多区域组成的大国而言,每个区域都有对外开放和区际开放两个维度,与之对应,产业联动也有内外两个空间维度。在二维开放条件下,推动区域产业内外联动发展,无疑对中国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区际产业协调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区域产业联动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究主体和空间尺度,从而使研究结论具有代表性和普适性。本文以辽宁沿海经济带为例开展研究,这是因为辽宁沿海经济带拥有独特的区位条件,其产业联动有多重空间维度,包括与辽宁腹地、东北腹地和东北亚地区的产业联动。伴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辽宁沿海经济带为例进行研究不仅具有代表性,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二维开放条件下,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和东北亚地区产业联动,不仅有利于辽宁沿海经济带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增强自身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而且也有利于促进东北经济区协调发展,形成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格局。辽宁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及东北亚地区在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发展、功能定位等方面存在很强的互补性,这构成了双方互动发展的客观基础。但目前双方产业联动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双方产业合作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为此,本文在借鉴国外产业联动经验基础上,构建了辽宁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及东北亚地区产业联动的模式,并提供了具体的实施路径。本文共分八章,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论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从产业分工、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三个方面对产业联动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回顾。第三章在二维开放条件下将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产业联动空间界定为辽宁腹地、东北腹地和东北亚地区三个层面,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上述区域的产业发展特征。第四章考查了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及东北亚地区产业联动现状。研究发现,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辽宁腹地产业联动最为紧密,与东北腹地产业联动进展较快,与东北亚地区产业联动相对滞后。第五章基于行业和空间双重视角考查了国外典型的区际产业联动模式。一是从行业视角考查了美国区际产业分工模式和产业集聚扩散模式。研究发现,美国区际产业分工经历了从以部门间分工为主,向以部门内和产业链分工为主的转变,商品流动和区际贸易是导致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美国制造业集聚中心经历了由东北部沿海地区渐次向中西部地区、西部和南部地区的转移,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流动是推动产业跨区域转移的根本动力。二是从空间视角考查了美国东北沿海地区的点线面辐射带动模式和荷兰兰斯塔德地区的功能区联动发展模式,发现美国东北沿海地区产业联动呈现出由点到线、以线带面的逐步拓展特征,荷兰兰斯塔德地区呈现多中心城市围绕“绿心”进行布局的空间特征。第六章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从产业分工、产业转移、功能区联动和点线面辐射带动四个方面构建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联动模式。研究发现,辽宁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中的沈阳经济区、长吉图先导区、哈大齐工业走廊等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的区域适宜采用水平型产业分工模式,与内陆腹地中其他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适宜采用垂直型产业分工模式,与东北亚地区适宜采用混合型产业分工模式。在产业转移模式中,辽宁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可以采用梯度转移模式,与东北亚地区可以采用“飞雁”模式。功能区联动模式是促进区际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辽宁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应该根据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确定不同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促进产业、人口、生态、资源等的相互协调和优化布局。在点线面辐射带动模式中,辽宁沿海经济带内部适宜采用以大连为核心的极核带动模式,辽宁省内适宜采用以大连和沈阳为双核的双轮驱动模式,东北经济区适宜采用轴带合作模式和由轴带合作演化而来的“扇形圈层辐射”模式。第七章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联动提供政策建议。在对区域联动模式进行梳理和归纳基础上,以注重实效、服务实际为原则,结合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实际情况,从产业分工、产业转移、功能区联动、交通网络构建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第八章对全文进行总结,综述本文的主要结论。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两点:第一,在二维开放的条件下研究区域产业联动,在已有研究中尚属空白。本文在这方面作出了尝试,从内陆腹地和东北亚地区两个空间维度拓展了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产业联动层次。第二,基于国际经验视角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区际产业联动模式进行设计。目前有关区域产业联动的研究,大都基于本区域发展实践的视角,缺乏全球化和国际视野。实际上,国外有关区际产业联动的实践早已起步,并取得诸多成功经验。因此,借鉴国际经验构建辽宁沿海经济带区际产业联动模式构成了本文的一个创新点。

李宁波[9](2013)在《节能减排约束下的贵港市主导产业选择及其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许多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水污染、土壤污染,甚至因此引起群体性事件,最近在我国出现的持续的大面积的雾霾天气,再次对现行的发展模式敲响了警钟。应该说,欠发达地区所面临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一方面欠发达地区迫切需要加快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限于生产要素供给结构等因素的限制,经济发展往往走上粗放型发展之路,由此造成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不仅对当地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也进一步加剧了区域性和全国性的环境恶化。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提供了欠发达地区通过移入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的方式加快经济发展的机会,但因为要素条件、市场条件等造成了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产业往往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这虽然可以带来短期的经济增长,但却造成了极大的环境破坏,对欠发达地区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贻害无穷。因此,研究欠发达地区在谋求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如何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十二五”计划期间,国家开始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十年计划,明确了要支持广西西江经济带建设,支持桂东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以及支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在此大背景下,贵港市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相对落后的经济形态与产业结构成为影响广西贵港市进一步发展不容忽视的障碍。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可知经济发展离不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其中尤其重要的是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发展,对于贵港市相对滞后的经济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来说,科学选择和规划贵港市主导产业的发展是贵港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共识和发展趋势,温家宝总理已代表中国向全世界做出了节能减排的承诺。研究在节能减排约束下的贵港市主导产业选择及其发展模式,不仅对于贵港市和广西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探寻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路径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也会促进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研究。全文共分七章,第一、二章,讨论了论文选题的意义以及研究的主体架构、相关理论等。第三章,利用SWOT分析工具对贵港市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特征进行了分析。本章首先讨论了贵港市经济发展现状,总结了前段时期的发展成果,分析了贵港市产业发展特征,对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和机会、威胁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总结中发现:贵港市虽然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主导骨干产业,包括制糖、造纸、建材、电力、冶金、林板、化工、饲料、羽绒、农产品加工等,但这些产业还是以大能耗传统产业为主,所以,在节能减排约束下的主导产业选择及其发展模式研究成为必要,使贵港市能可持续地发展。第四章,在贵港市目前产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节能减排约束下贵港市主导产业的选择问题,文章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节能减排视角出发更新了传统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建立了更新的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对广西贵港市的所有产业部门数据进行了合并、拆分等处理,形成了33个全产业链(集群)的数据集,然后运用SPSS因子分析法对贵港市产业链(集群)数据集进行了定量统计分析,并结合贵港市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了贵港市10大备选主导产业链(集群):然后,与节能减排视角下广西自治区的主导产业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进行了与传统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分析结果的比较,根据优先发展主导产业的原则,估计了更新选择模型的节能减排效果,估计年可节约能源48957.28吨标准煤,减少537.12万吨用水量、75.33万吨废水和244331.25万标立方米废气排放量。第五章,首先确立了科学发展观是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模式分析的理论基础,讨论了贵港市过去产业发展模式中的问题、贵港市产业布局现状以及产业布局工作重点和思路,然后,利用历史统计数据对其备选主导产业所处发展阶段和产业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最后对备选的主导产业链(集群)发展的整合、培育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第六章,首先,根据第三章的SWOT分析,给出了贵港市产业发展的几个战略发展方向,重点是SO发挥优势抓住机会战略和ST发挥优势消除威胁战略。根据第五章讨论的主导产业发展模式和对贵港市产业发展战略的分析研究,从产业技术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产业环保政策、产业外贸政策、产业金融政策和产业财税政策等几方面,讨论了节能减排约束下贵港市主导产业发展政策设计。最后是结语,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讨论了节能减排的思路和措施等。总结了贵港市备选主导产业发展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贵港市所备选的主导产业中有部分是成熟甚至是衰退期的产业,由于历史的原因,它们都已是目前的支柱产业之一,这对节能减排具有很大的压力,为此,论文给出了贵港市产业发展节能减排的基本思路,包括:(1)调整和优化结构,控制排污增量:(2)强化污染防治,全面实施重点工程;(3)创新模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4)依靠科技,加快技术开发和推广;(5)夯实基础,强化节能减排管理;(6)重点监控,对高耗能企业采取节能措施;(7)健全法制,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8)完善政策,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9)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节约意识;(10)政府带头,发挥节能表率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出了推进节能减排、促进主导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论文以贵港市为典型案例,分析了经济欠发达地区节能减排约束下的主导产业选择和发展模式问题,研究结论可以为广西贵港市制定“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为其它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节能减排条件约束下选择和发展主导产业提供参考。

郑春勇[10](2012)在《我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区域产业转移,是当前国内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也是一个为许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所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本研究的核心旨趣在于从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的角度来考察政府在国内产业转移中的作用,总结其规律性,探讨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关于政府如何更好地促进区域产业转移的建议。自建国伊始,政府干预区域产业转移的现象就一直存在。比较典型的是发生在计划经济时期的“三线”建设和转轨时期的“东锭西移”。这两次区域产业转移,虽然时代背景不同、政府干预的方式不同,但均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效果不甚理想。而当前国内正在发生的产业转移与以前的区域产业转移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因为,现在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正在逐步转型,主体功能区规划也正在付诸实践,同时,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破解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等难题也是现阶段我国政府已经着手的重点工作。但从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形势来看,我国面临的处境并不乐观:一方面,金融危机之后许多发达国家推行制造业再造和产业回归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顺利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优势开始凸显,不仅发达国家争相到印度、越南等国进行投资,就连我国沿海省市的产业也纷纷向这些地区转移。由此导致我国陷入了东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总量减少、中西部地区可能错失发展机遇的困境。就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现状而言,呈现出北上、西进和区域整合的基本态势。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都不同程度地介入了产业转移,并采取了不少干预措施。在中央政府层面,从国务院、发改委、商务部和工信部的相关举措来看,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层次分明的立体式干预特点。同时,在干预方式上,注重树立典型;在干预手段上,偏重政策引导;在领域选择上,突出国计民生重点行业和特殊领域;在产业布局上,突出重点、错位发展;在方向顺序上,从东到西,中部试验、西部推行,中西并举。此外,在中央政府推动区域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由于政策传导路径的差异还形成了三种作用机制,大致为:中央政府——央企;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中央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在地方政府层面,产业转出地政府、产业承接地政府的表现区别较大,即使同为转出地或同为承接地,政府介入产业转移的力度也各不相同,由此,也就形成了四种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主动调整、被动适应、积极引进、消极承接。其中,前两种是产业转出地政府的行为模式,后两种是产业承接地政府的行为模式。但是,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又是在动态变化的。随着影响因素的变化,转出地政府的两种行为模式会相互转化,承接地政府的两种行为模式也会相互转化,甚至转出地政府的行为模式在一定条件下都有可能会转化成承接地政府的行为模式。政府干预对我国的区域产业转移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在如何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产业转移中的作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意大利、韩国等国政府推动本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做法。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的区域产业转移,应该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中央部委与省级政府的关系以及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具体来讲就是要分层定位各级政府的职能、促进部际协作、规范地方政府间竞争、加强省部合作、发展良性互动的政企关系。在操作层面,应该根据产业转移成熟度来选择政府干预的时机,在区域产业转移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政府作用,同时,要加强转出地政府与承接地政府之间的合作。另外,为了更好地实施区域产业转移战略,还应该适当满足企业和企业家的合理诉求。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政府干预的合理限度。

二、落后建材设备禁止向西部转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落后建材设备禁止向西部转移(论文提纲范文)

(1)何为和谐民族关系:木里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选择木里藏族自治县民族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三、研究价值
    四、研究综述
    五、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六、研究创新及难点
    七、木里藏族自治县基本概况
第一章 木里民族关系形成的历史基础
    第一节 木里多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
        一、建置沿革与多民族分布
        二、木里世居民族的源与流
    第二节 木里多民族交往的民间互动
        一、经济交往与民族关系
        二、政治交往与民族关系
        三、文化交往与民族关系
    第三节 中央王朝有利于地方民族关系的政治建构
        一、中央王朝的土司制度
        二、中央王朝的改土归流
        三、木里历史对民族关系的当代启示
第二章 建国以来木里民族关系的曲折发展
    第一节 新中国的建立与木里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
        一、人民政权的建立
        二、民主改革的推行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实施
        四、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
    第二节 “大跃进”“文革”时期木里民族关系遭受挫折
        一、左倾思想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二、“文革”对民族关系的破坏
        三、民族政策的拨乱反正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木里社会经济文化变迁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一、工业化、市场经济和社会关系结构变化
        二、民族旅游带来的社会多元及关系结构改变
        三、大众传播媒介与多民族关系的扩展及互动方式变化
        四、木里经济的支柱产业:林业和水电
第三章 木里民族关系核心要素的实证考察(上)
    第一节 民族关系要素理论确认
        一、衡量民族关系的核心要素和影响因素
        二、有关和谐民族关系的内涵界定
        三、问卷设计与田野调查的开展
    第二节 人口结构中的民族关系
        一、各民族人口构成及相对规模
        二、人口普查结果反映的社会结构性差异分析
    第三节 居住格局中的民族关系
        一、各民族地理空间分布
        二、各民族城乡分布情况
        三、微观个体的邻里关系
第四章 木里民族关系核心要素的实证考察(下)
    第一节 日常交往中的民族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交往观的当代意义
        二、木里民族交往现状
        三、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木里举措
    第二节 族际通婚中的民族关系
        一、乔瓦镇族际婚分析:基于2015年-2017年乔瓦镇婚姻登记数据
        二、木里县族际婚分析:基于2018年1月-2019年6月木里婚姻登记数据
        三、木里人口较多民族族际婚特点
    第三节 语言使用中的民族关系
        一、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
        二、汉语言文字的使用
        三、民汉双语教育的普及
    第四节 民族心理中的民族关系
        一、国家与民族认同
        二、多层次的民族认同
        三、民族偏见与歧视
第五章 木里民族关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民族关系与经济发展
        一、主要经济指标及增速分析
        二、木里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第二节 民族关系与反贫困
        一、脱贫攻坚的成绩与困难
        二、木里脱贫攻坚政策建议
    第三节 民族关系与人文环境
        一、语言环境宽松
        二、藏传佛教世俗化现象
        三、教育状况改善及热点问题评析
第六章 木里构筑起和谐民族关系及其价值
    第一节 木里和谐民族关系经验性价值
        一、历时与共时的统一
        二、国家建构与民间交往的统一
        三、结构与互动的统一
    第二节 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路径
        一、完善少数民族权利保护
        二、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三、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四、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第三节 夯实和谐民族关系的基础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县
        二、民族工作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经济发展“利益共享,责任共担”
        四、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五、因地制宜,探索木里发展新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区域背景
        1.1.3 现实诉求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助于山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探索
        1.2.2 有助于欠发达山区地域经济的发展
        1.2.3 有助于略阳山地小城镇的科学发展
    1.3 研究范围界定
        1.3.1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2 典型小城镇的选择依据
        1.3.3 相关基础概念的界定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分析
        2.1.1 国内外关于小城镇发展模式的研究
        2.1.2 国内外有关山地小城镇的研究
        2.1.3 国内外空间形态的相关研究
        2.1.4 有关陕南秦巴山区的研究
    2.2 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2.2.1 地理学领域有关小城镇的相关理论
        2.2.2 城乡规划学领域有关小城镇的相关理论
        2.2.3 其它相关理论的构成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空间特征及动力机制
    3.1 空间特征
        3.1.1 总体发展特征
        3.1.2 空间分布特征
        3.1.3 空间发展特征
    3.2 影响因子
        3.2.1 自然因子
        3.2.2 人文因子
    3.3 动力机制
        3.3.1 山地条件:塑造城镇形态特征
        3.3.2 交通发展:促进城镇空间发展
        3.3.3 自然资源:山地城镇发展支撑
        3.3.4 历史沿革:奠定空间生长基础
        3.3.5 经济增长:城镇演化根本动因
        3.3.6 城镇规划:外部引导以及控制
        3.3.7 政策制度:城镇发展宏观调控
        3.3.8 居民需求:城镇增长外部拉力
        3.3.9 技术进步:空间拓展有力牵引
    3.4 演化机制
        3.4.1 选址
        3.4.2 集聚
        3.4.3 扩散
        3.4.4 跨越
    3.5 本章小结
4 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总体规划策略
    4.1 发展规划原则
        4.1.1 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1.2 协调人与人工环境的关系
        4.1.3 协调人与文化环境的关系
    4.2 空间发展策略
        4.2.1 与外部形态协调
        4.2.2 与城镇功能互适
    4.3 产业发展策略
        4.3.1 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
        4.3.2 转型升级传统工业产业
        4.3.3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产业
    4.4 镇村体系策略
    4.5 形态营造策略
        4.5.1 城镇公共空间
        4.5.2 城镇街道空间
        4.5.3 城镇特色景观
    4.6 生态发展策略
    4.7 实施保障策略
        4.7.1 城乡空间控制技术
        4.7.2 支撑保障体系构建
    4.8 本章小结
5 典型小城镇的实证研究
    5.1 带状延伸式——硖口驿镇
        5.1.1 基本概况
        5.1.2 产业发展导向
        5.1.3 镇村体系构建
        5.1.4 镇区空间规划
    5.2 片状发展式——郭镇
        5.2.1 基本概况
        5.2.2 产业发展导向
        5.2.3 镇村体系构建
        5.2.4 镇区空间规划
    5.3 跳跃式发展——观音寺镇
        5.3.1 基本概况
        5.3.2 产业发展导向
        5.3.3 镇村体系构建
        5.3.4 镇区空间规划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致谢

(3)新中国成立以来准格尔旗煤炭业的发展与影响 ——以准格尔煤田为例(1949-200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范围界定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新中国成立前准格尔旗的煤炭业
    (一)煤炭资源概况
    (二)煤炭的开采与发展
二、建国以来准格尔旗的煤炭业—以准格尔煤田为例
    (一)勘探阶段:1950-1980
    (二)立项阶段:1980-1990
    (三)转型发展:1990-2002
    (四)历史经验
三、准格尔煤田对地方社会的影响
    (一)外来移民群体的在地化
    (二)产业结构渐趋合理
    (三)污染与治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4)基于区域和行业视角的中国碳强度及能源强度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1.1.2 全球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趋势
        1.1.3 全球节能减排措施
        1.1.4 中国节能减排措施
    1.2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2.1 研究内容
        1.2.2 创新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能源及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因素文献综述
    2.1 因素分解方法综述
    2.2 实证研究综述
        2.2.1 国家层面实证研究综述
        2.2.2 行业层面实证研究综述
        2.2.3 区域层面实证研究综述
    2.3 文献评述
第3章 中国能源消耗及碳排放趋势分析
    3.1 中国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现状分析
        3.1.1 中国终端能源消耗结构分析
        3.1.2 中国电力部门发电结构分析
        3.1.3 中国碳排放趋势分析
    3.2 中国各行业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现状比较分析
        3.2.1 中国各行业能源消耗现状
        3.2.2 中国各行业碳排放现状
    3.3 中国各地区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现状比较分析
        3.3.1 中国各地区能源消耗现状
        3.3.2 中国各地区碳排放现状
第4章 基于多行业视角的中国工业碳强度驱动因素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测算
        4.1.2 因素分解法
        4.1.3 行业归因分析法
    4.2 数据来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及碳排放系数趋势讨论
        4.3.2 因素分解结果讨论
        4.3.3 归因分析结果讨论
    4.4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5章 基于多区域视角的中国电力碳强度驱动因素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时间序列指数分解法
        5.1.2 区域归因分析法
        5.1.3 空间序列指数分解法
    5.2 数据来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中国电力碳强度趋势
        5.3.2 时间序列指数分解结果
        5.3.3 区域归因分析
        5.3.4 空间序列指数分解结果
    5.4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6章 基于多区域多行业视角的中国碳强度驱动因素研究
    6.1 研究方法
        6.1.1 多区域多行业指数分解法
        6.1.2 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法
    6.2 数据来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多区域多行业指数分解结果
        6.3.2 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结果
    6.4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7章 基于生产理论的中国能源强度驱动因素研究
    7.1 研究方法
        7.1.1 Shephard距离函数
        7.1.2 多区域多行业PDA-IDA方法
        7.1.3 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方法
    7.2 结果与讨论
        7.2.1 中国能源强度驱动因素分析
        7.2.2 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结果
    7.3 结论与政策建议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5)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矿产资源开发-经济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1.2.2 矿产资源开发-环境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1.2.3 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1.2.4 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研究现状
        1.2.5 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1.6 论文工作量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理论基础与定量分析方法
    2.1 概念界定
        2.1.1 耦合
        2.1.2 协调和协调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矿产资源经济理论
        2.2.2 环境经济与环境影响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环境库兹涅茨理论
        2.2.5 系统科学理论
    2.3 定量分析方法
        2.3.1 向量自回归分析方法
        2.3.2 耦合协调度分析方法
        2.3.3 空间自回归与空间误差分析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耦合关系研究
    3.1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分布与矿业发展
        3.1.1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分布特征
        3.1.2 长江经济带矿业发展特征
    3.2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耦合关系分析
        3.2.1 向量自回归模型构建
        3.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3 向量自回归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耦合关系研究
    4.1 长江经济带环境现状与矿区环境现状分布
        4.1.1 长江经济带总体环境现状
        4.1.2 长江经济带矿区环境现状分布
    4.2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识别
    4.3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耦合关系分析
        4.3.1 空间占用影响
        4.3.2 污染排放影响
        4.3.3 土壤环境影响
        4.3.4 地质环境影响
        4.3.5 综合环境影响及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保护战略下长江经济带矿产-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化研究
    5.1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5.1.1 耦合协调度测算
        5.1.2 耦合协调度预测
    5.2 情景设置
    5.3 指标体系与数据处理
        5.3.1 指标体系
        5.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4 耦合协调度分析
        5.4.1 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5.4.2 耦合协调度结果分析
    5.5 耦合协调度预测及情景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6.1 空间相关性分析
        6.1.1 空间权重矩阵设定
        6.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6.1.3 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6.2 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6.2.1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6.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3 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7.1 优化空间结构
    7.2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7.3 推动矿业城市资源产业转型升级
    7.4 严格实行限采制度
    7.5 推进矿山清洁化和集约化发展
    7.6 建立流域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长江经济带矿区环境现状汇总表
附录2 长江经济带矿区与禁止开发区重叠情况汇总表
附录3 2006-2017年长江经济带经济指标数据
附录4 2006-2017年长江经济带环境指标数据
附录5 2006-2017年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指标数据

(6)我国产业转移中的环境正义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我国产业转移中的环境正义概述
    第一节 我国产业转移实践及其伦理意蕴
        一、我国产业转移的产生及其特征
        二、我国产业转移发生的合理性基础
        三、我国产业转移的价值圭臬
    第二节 环境正义理论概述
        一、马克思环境正义思想梳理
        二、环境正义的解读
    第三节 我国产业转移中的环境正义
        一、我国产业转移中环境正义内涵
        二、我国产业转移中环境正义的价值基础
        三、我国产业转移中环境正义的价值标准
第二章 域外产业转移中的环境不正义
    第一节 域外产业转移中的环境问题表象
        一、污染转移致使环境污染蔓延
        二、过度开发和消耗自然资源致使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第二节 域外产业转移中的环境不正义表征
        一、生态殖民主义的产生
        二、生态殖民主义的具体表现
    第三节 域外产业转移中环境不正义的深度反思
        一、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本扩张逻辑
        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的张扬
        三、工具理性价值的膨胀
    第四节 域外产业转移中环境正义的实现限度
第三章 域内产业转移中的环境不正义
    第一节 域内产业转移引发的环境差距格局
        一、东中西部呈现环境差距格局
        二、城乡环境二元化趋势明显
    第二节 域内产业转移中的环境不正义表征
        一、域内产业转移中的环境承认不正义
        二、域内产业转移中的环境分配不正义
    第三节 域内产业转移中环境不正义的深度思考
        一、类主体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二、社会制度安排的反思
第四章 我国产业转移中环境正义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坚持生态文明价值观指导
        一、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二、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与人公平
    第二节 培育主体生态人格
        一、生态人格的内涵
        二、我国产业转移主体生态人格的具体维度
        三、我国产业转移主体生态人格的培育
    第三节 建立正义的制度体系
        一、制度设置之正义
        二、制度运行之正义
    第四节 发展循环经济
        一、循环经济的缘起
        二、循环经济的伦理意蕴
        三、循环经济的实践指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的课题
后记

(7)西部地区工业产业转移的规律及其引申——基于2000—2013年工业产品产量面板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方法与相关说明
    ( 一) 产量占比增长幅度( CR,change range)
    ( 二) 产业转移强度( TI,transforming intensity)
三、西部工业产品产量变化特征 与转移规律
    ( 一) 西部地区工业产品产量的变化特征
    ( 二) 西部地区工业产业转移的行业规律
    ( 三) 西部地区工业产业转移的地域规律
四、对西部产业转移规律的解释
五、对西部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 思考

(8)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及东北亚产业联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区域经济的二维开放
        1.2.2 二维开放条件下的产业联动
        1.2.3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邻近区域的产业联动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方法
        1.3.2 结构安排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国际产业分工理论
        2.1.1 绝对优势理论
        2.1.2 比较优势理论
        2.1.3 要素禀赋理论
        2.1.4 新贸易理论
        2.1.5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2.2 产业空间集聚理论
        2.2.1 产业区位布局理论
        2.2.2 增长极理论
        2.2.3 外部性理论
        2.2.4 中心—外围理论
    2.3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
        2.3.1 雁行理论
        2.3.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3.3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2.3.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3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及东北亚产业发展特征
    3.1 辽宁沿海经济带概况及其产业联动重点区域
        3.1.1 辽宁沿海经济带概况
        3.1.2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联动的重点区域
    3.2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发展特征
        3.2.1 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内部不平衡
        3.2.2 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存在差异
        3.2.3 产业发展的外向型特征明显
    3.3 内陆腹地产业发展特征
        3.3.1 辽宁腹地产业发展特征
        3.3.2 东北腹地产业发展特征
    3.4 东北亚地区产业特征
        3.4.1 日本产业发展特征
        3.4.2 韩国产业发展特征
        3.4.3 俄罗斯产业发展特征
        3.4.4 蒙古产业发展特征
        3.4.5 朝鲜产业发展特征
4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及东北亚产业联动分析评价
    4.1 产业联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4.1.1 产业联动的必要性
        4.1.2 产业联动的可行性
    4.2 产业联动的效果评价
        4.2.1 与内陆腹地产业联动效果
        4.2.2 与东北亚地区产业联动效果
    4.3 产业联动的机遇与挑战
        4.3.1 面临的机遇
        4.3.2 存在的挑战
5 国外区际产业联动的典型模式研究
    5.1 基于行业视角的产业联动模式——以美国为例
        5.1.1 区际产业分工模式
        5.1.2 产业集聚扩散模式
    5.2 基于空间视角的产业联动模式——两个典型案例
        5.2.1 点线面辐射带动模式——以美国东北沿海地区为例
        5.2.2 功能区联动发展模式——以荷兰兰斯塔德地区为例
6 辽宁沿海经济带区际产业联动模式构建
    6.1 基于行业视角的产业联动模式
        6.1.1 产业分工模式
        6.1.2 产业转移模式
    6.2 基于空间视角的产业联动模式
        6.2.1 点线面辐射带动模式
        6.2.2 功能区联动发展模式
7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及东北亚产业联动的路径选择
    7.1 构建区域多层次产业分工体系
        7.1.1 产业分工的基本原则
        7.1.2 产业分工的模式选择
        7.1.3 产业分工的制度保障
    7.2 推动区际产业梯度有序转移
        7.2.1 产业转移的基本原则
        7.2.2 借鉴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经验
        7.2.3 产业转移的模式选择
        7.2.4 产业转移的制度保障
    7.3 促进区际主体功能区联动发展
        7.3.1 建立区域间利益协调机制
        7.3.2 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7.3.3 建立生态产品虚拟交易市场
        7.3.4 引导产业转移和人口迁移
    7.4 发挥沿海中心城市极化和扩散效应
        7.4.1 增强龙头城市的极化效应
        7.4.2 发挥核心城市的扩散效应
    7.5 构筑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7.5.1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交通运输发展概况
        7.5.2 统筹规划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7.5.3 完善区域运输通道空间布局
        7.5.4 推进各种运输方式紧密衔接
    7.6 推进与东北亚地区产业紧密合作
        7.6.1 积极承接日韩产业转移
        7.6.2 提升对俄产业合作水平
        7.6.3 深化与蒙、朝贸易分工
8 本文主要结论
    (1)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联动的空间层次
    (2)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及东北亚产业联动现状
    (3)国外产业联动经验借鉴
    (4)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及东北亚产业联动模式构建
    (5)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及东北亚产业联动的路径选择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9)节能减排约束下的贵港市主导产业选择及其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主导产业及主导产业选择问题的研究
        二、关于主导产业作用问题的研究
        三、关于主导产业选择标准的研究
        四、关于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重点、难点、特色和不足
        一、研究重点和难点
        二、研究的主要特色和创新
        三、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主导产业选择及产业发展模式的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主导产业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主导产业的概念
        二、主导产业与优势产业、支柱产业
        三、主导产业群与产业集群
    第二节 主导产业选择经典选择基准与节能减排
        一、主导产业经典选择基准
        二、节能减排问题的提出
        三、欠发达地区节能减排要求和面临的压力
        四、关于节能减排下主导产业选择标准的讨论以及要考虑的问题
        五、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和基准
    第三节 产业发展模式的含义、相关理论及主要内容
        一、产业发展模式的含义
        二、产业发展模式的相关理论
        三、产业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
        四、主导产业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贵港市经济发展与产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广西“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发展规划与贵港市经济发展
        一、西江经济带的范围
        二、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规划
        三、“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发展规划给贵港市经济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
    第二节 贵港市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
        一、贵港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二、贵港市产业结构变迁
    第三节 贵港市产业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
        一、工业主导地位日趋明显,增长速度保持领先
        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逐年增强
        三、工业结构逐步调整,主导产业初见雏形
        四、产业集群加快形成,特色优势逐步显现
        五、港口物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贵港市经济发展的动力
    第四节 贵港市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仍然不优,发展规划滞后
        二、高能耗产业节能和资源供应压力大
        三、多数产业配套能力较弱,产业合作关联度不高
        四、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发展后劲乏力
    第五节 贵港市产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
        一、贵港市产业发展面临的优势
        二、贵港市产业发展面临的劣势
        三、贵港市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四、贵港市产业发展面临的威胁
第四章 节能减排约束下贵港市主导产业的选择
    第一节 贵港市主导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贵港市主导产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二、贵港市主导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贵港市主导产业选择要考虑的制约因素
        一、科学选择贵港市主导产业的重要性
        二、贵港市主导产业选择要考虑的制约因素
    第三节 节能减排约束下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主导产业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三、模型数据的准备和处理
    第四节 贵港市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贵港市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方法
        二、基于因子分析的贵港市主导产业链(集群)选择分析
        三、节能减排约束下可资备选的贵港市主导产业链(集群)
        四、节能减排约束下贵港市备选主导产业与广西备选主导产业对比分析
        五、与传统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分析结果的比较
第五章 节能减排约束下贵港市主导产业发展模式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是主导产业发展模式选择的理论指导
        一、科学发展观是主导产业发展模式选择的理论指导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努力落实的工作
    第二节 贵港市过去产业发展模式中的问题
        一、贵港市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二、贵港市过去产业引进和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第三节 贵港市的产业布局
        一、贵港市产业布局的现状
        二、贵港市产业布局调整的基本思路与发展重点
    第四节 贵港市主导产业发展模式
        一、贵港市备选主导产业特性
        二、贵港市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第五节 贵港市主导产业的整合和培育战略
        一、现代物流产业链(集群):提升管理、联动发展
        二、农产品加工产业链(集群):促使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
        三、非金属矿物及制品(建材)产业链(集群):淘汰落后、稳步发展
        四、电力产业:改造火电、发展水电、核电
        五、冶金产业:淘汰落后、有所选择有所放弃,走特色发展之路
        六、旅游居住业:引进先进理念、提升服务管理、协调发展
第六章 节能减排约束下贵港市主导产业的发展战略选择与产业政策支持
    第一节 贵港市主导产业的发展战略
        一、发展战略选择
        二、发展战略的具体内涵
    第二节 贵港市主导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支持
        一、产业政策的含义
        二、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三、贵港市主导产业园区发展思路、目标与措施
结语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我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国外的研究
        二、 国内的研究
        三、 对相关研究的简单评价
    第三节 理论基础
        一、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二、 区域产业转移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三、 府际关系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第四节 研究框架
        一、 基本概念
        二、 研究思路和章节安排
        三、 研究方法
        四、 本文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及政府作用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代的区域产业转移:“三线”建设
        一、 “大三线”建设中区域产业转移的基本进程
        二、 “大三线”建设中区域产业转移的成效
        三、 “小三线”建设中的区域产业转移:以上海为例
        四、 “三线”建设中的政府作用及其反思
    第二节 转轨时期的区域产业转移:“东锭西移”
        一、 “东锭西移”的概况
        二、 “东锭西移”实施效益评估
        三、 “东锭西移”的个案分析
        四、 “东锭西移”中的政府表现及其评价
第三章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基本现状
    第一节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背景与动力
        一、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转型
        二、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限制
        三、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
        四、 破解产业同构难题的任务
        五、 国际产业转移动向的影响
    第二节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目标、特点与路线
        一、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相关主体
        二、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目标
        三、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类型
        四、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特点
        五、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总体路线
第四章 中央政府在区域产业转移中的作用分析
    第一节 政府干预区域产业转移的依据
        一、 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二、 加快区域产业转移进程
        三、 减少产业转出的负面影响
        四、 降低承接产业转移的风险
    第二节 中央政府促进区域产业转移的主要举措
        一、 国务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指导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
        二、 发改委: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三、 商务部:实施“东桑西移”和“万商西进”工程、支持加工贸易梯度转移、设立产业转移促进中心
        四、 工信部:引导纺织产业转移、编制产业转移指导目录、举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
    第三节 中央政府干预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一、 中央政府干预区域产业转移的特点分析
        二、 中央政府干预区域产业转移的三种作用机制
        三、 中央政府干预区域产业转移的效果分析
        四、 影响中央政府干预效果的若干因素分析
        五、 中央政府干预可能会导致的问题
第五章 地方政府在区域产业转移中的作用分析
    第一节 区域产业转移中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及其转化
        一、 转出地政府的两种行为模式:主动调整与被动适应
        二、 承接地政府的两种行为模式:积极引进与消极承接
        三、 地方政府不同行为模式之间的转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地方政府干预的典型案例分析:广东“双转移”
        一、 广东推行“双转移”的背景
        二、 广东推行“双转移”的举措
        三、 广东推行“双转移”的成效
        四、 广东推行“双转移”的困境
    第三节 地方政府干预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一、 地方政府干预的对内效果
        二、 地方政府干预的外在效果
        三、 地方政府干预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 国外区域产业转移中政府作用的典型经验
    第一节 美国的区域产业转移
        一、 美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基本进程
        二、 美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
        三、 启示
    第二节 意大利北方向南方的产业转移
        一、 意大利区域产业转移的基本进程
        二、 意大利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
        三、 启示
    第三节 韩国首都圈向地方的产业转移
        一、 韩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基本进程
        二、 韩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
        三、 启示
第七章 关于改善政府在区域产业转移中作用的探讨
    第一节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的影响的总体分析
        一、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距离的影响
        二、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方向的影响
        三、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领域的影响
        四、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时机的影响
        五、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效益的影响
    第二节 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内部协调
        一、 分层定位各级政府的职能
        二、 促进部际协作
        三、 规范地方政府间竞争
        四、 加强省部合作
        五、 发展良性互动的政企关系
    第三节 政府介入区域产业转移的时机与限度
        一、 根据产业转移成熟度来选择政府干预的时机
        二、 在区域产业转移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政府作用
        三、 加强转出地政府与承接地政府之间的合作
        四、 满足企业和企业家的合理诉求
        五、 把握政府干预的合理限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学术成果

四、落后建材设备禁止向西部转移(论文参考文献)

  • [1]何为和谐民族关系:木里的案例研究[D]. 黎雪.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2]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白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新中国成立以来准格尔旗煤炭业的发展与影响 ——以准格尔煤田为例(1949-2002)[D]. 刘田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基于区域和行业视角的中国碳强度及能源强度驱动因素研究[D]. 刘楠.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5]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方传棣.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
  • [6]我国产业转移中的环境正义问题研究[D]. 吴月.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7]西部地区工业产业转移的规律及其引申——基于2000—2013年工业产品产量面板数据[J]. 黄晓梅,何龙斌.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15(04)
  • [8]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及东北亚产业联动研究[D]. 柳天恩. 东北财经大学, 2014(06)
  • [9]节能减排约束下的贵港市主导产业选择及其发展模式研究[D]. 李宁波. 武汉大学, 2013(07)
  • [10]我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 郑春勇. 南开大学, 2012(07)

标签:;  ;  ;  ;  ;  

禁止向西部转移落后的建筑材料和设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