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区物流业管理实践与经验

保税区物流业管理实践与经验

一、保税区物流业的经营实践和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达选静[1](2020)在《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开发公司进口商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互联网+”模式的深入推进,以及跨境电子商务等贸易新业态的发展,为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显着提高,对高质量商品需求旺盛,尤其是进口食品、美妆用品、母婴用品等,进口商品的良性发展和市场供应量稳步提升,并逐渐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级,进口商品市场潜力巨大。为了实现消费者足不出境就可以购买放心、安全的国外优质产品,兰州新区综保区公司紧抓综合保税区功能优势及平台优势,积极拓展进口贸易业务,为兰州及周边地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购物条件和优质的进口商品。本文以兰州新区综保区开发公司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进口商品市场营销问题展开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兰州新区综保区开发公司进口商品市场营销现状,找出目前在市场营销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地调查等方法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改进方案并提出保障措施。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改善综保区公司营销策略,增加公司造血功能及营业收入,进一步发挥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功能,将兰州新区打造成西北地区最具竞争力的进口贸易基地。对西部地区综合保税区在进口商品市场营销方面如何分析存在问题及成因并制定相关改进措施有着重要的理论参考意义,对西部地区的其他综合保税区开发平台公司在如何优化市场营销策略从而提高平台知名度、市场占有率方面提供了新的参考点。

张震[2](2019)在《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实现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提高外向型经济活力,株洲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面向国际与国内的物流网络节点城市,而建设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B型,以下简称株洲B保中心)是构建这一平台的核心项目之一。但是中国大多在东部沿海城市建设保税物流中心作为试点,而内陆城市保税物流中心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园区建成运营后将面临许多未知困难与挑战。因此,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对已封关运营的株洲B保中心进行高效的管理与运营,并客观判断出自身竞争力状况与不足,及时调整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使株洲B保中心能够得到持续和良好的发展,就成为了目前株洲B保中心发展的首要条件。鉴于此,本文将株洲B保中心这一典型的内陆城市保税物流中心作为竞争力评价的研究对象,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提升株洲B保中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主要建立在以往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株洲B保中心的周边环境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基于竞争优势的理论,从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能力、保税物流需求能力、社会消费能力以及保税物流基础供给能力四个方面构建保税物流综合园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深入调查中部六省保税物流综合园区情况获取相关数据资料,并采用SPSS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从而得出株洲B保中心的竞争力得分与排名;最后,通过聚类分析法对保税物流综合园区竞争力进行客观分类,以此科学划分株洲B保中心的所属类别。通过实证分析的结果可发现,株洲B保中心的竞争力综合得分为-0.24878,排名第13位,竞争力较弱,存在着城市经济实力整体偏弱、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较低、市场需求不足等一系列制约因素。基于上述分析结果,确定了株洲B保中心发展战略与功能定位,并提出有利于株洲B保中心竞争力提升的对策。

李施[3](2019)在《南通综合保税区风险控制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海关作为国家的进出境监督管理机构,肩负守卫国门安全的神圣职责,担负着对进出境货物及物品的监管、征税、缉私、统计等职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海关监管管理体制进行了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贯彻总体安全观”,要求海关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障国际物流通道顺畅有序,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随着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和人员往来日渐密切,进出口贸易一路高歌猛进,海关的监管任务呈几何型增长。海关监管资源的配置愈发跟不上业务量增长的需求,这两者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越发深化尖锐,而这一矛盾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体现尤为突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按照国家要求,执行特殊经济政策的特定的区域,同时也是我国实现对外开放、实行创新制度和改革试点的重要区域。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一方面要满足企业充分享受优惠政策,快速通关的需要,增加企业的获得感,另一方面也要严格监管,守护区域经济和监管秩序。要平衡监管质量和监管效率,解决特殊区域业务量与监管资源不匹配的痼疾,引入风险管理的理念进行风险控制工作是一条可行之路。南通综合保税区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一,笔者在南通综合保税区工作多年,对南通综合保税区内的业务模式和管理现状都十分熟悉,对风险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可以改进的地方也形成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在本文中,笔者从风险管理理论出发,按照风险识别、风险分析、提出风险控制对策的思路展开研究,试图探讨南通综合保税区这一典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目前的风险控制现状及存在问题,针对问题和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目前关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风险控制问题的研究文献较少,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风险控制工作缺乏足够成熟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本文所探讨的南通综合保税区的改进模式希望能够为其他同类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乃至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提供新的思路和可供借鉴之处。同时本文也对政府管理体制以及政策制订方面进行了积极探讨,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

陈荔荔[4](2018)在《厦门BS公司战略转型研究》文中指出港口物流属于综合性质的物流体系,具有其特殊性,一般出现在拥有绝对口岸优势的中心港口城市,借助于便利的软硬件环境,不断加强对港口周边物流行为的影响能力,表现出集货、存货、配货等优势,将临港产业作为依托,借助于发达的信息技术,以不断完善港口资源整合能力为目标,发展包含物流产业链全部环节特征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BS公司是立足于厦门港的综合性港口物流公司,主要负责经营与管理厦门保税物流园区,当前业务以临港货物贸易为主。随着厦门保税物流园区被规划为厦门自贸区岛内核心区域,自贸区政府区域产业发展规划、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优化整合、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等一系列举措已逐渐进入深化阶段,这些将逐渐改变与颠覆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及自贸区业务的操作规则,传统临港货物贸易亦将受到来自服务贸易日渐崛起的重大冲击,BS公司的战略转型迫在眉睫。本文运用SWOT方法分析BS公司外部和内部战略基础的变化,为公司战略转型方向、途径和保障提供基本依据。以处于自贸核心区的BS公司为具体研究对象,紧扣时代背景及行业热点,提出构建与自贸区战略协同发展的企业战略理念,是本文的主要特色。通过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是:BS公司应当从原来的货物贸易战略向综合性贸易战略转型,以谋划在自贸时代新一轮产业发展中的主导权,并从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源支持等方面阐述了战略转型的保障措施。BS公司作为自贸区厦门片区的重点单位、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运营单位的佼佼者,在行业内有较显着的代表性与影响力。BS公司战略转型目标若成功实现,将有利于推动自贸区创新发展,形成新的业务亮点与政策优势,促进自贸区产业发展规划的落地与实施。同时,有助于促进行业认真思考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时代来临的紧迫性,推动行业从劳动密集型竞争向知识与技术密集型转变。

宋晓梅[5](2018)在《JDL公司第三方物流业务的产品策略优化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纽带,物流需求量不断增大,物流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各类物流公司在我国各大港口以及一、二线城市迅速涌现。然而,伴随着近几年全球经济疲软以及第三方物流业务产品理念的引入,我国传统物流服务已不能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传统物流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此背景下,各大物流公司纷纷开展物流产品策略优化研究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JDL公司作为国内一流的一体化综合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近几年也制定了一些关于第三方物流业务的产品策略,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随着市场上第三方物流业务产品的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JDL公司的竞争优势逐渐淡化,因而对JDL公司第三方物流业务的产品策略进行优化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以第三方物流业务及其产品策略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案例分析法、归纳演绎法和对比分析法,深入研究JDL公司第三方物流业务现有产品策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结合其实际业务条件,提出JDL公司第三方物流业务产品策略优化的设想,包括“变更产品定位策略为’供应链平台型’”、“打造’物流+金融’产品创新策略”以及“整合基于’供应链平台型’的’物流+金融+贸易’产品策略”,三个产品策略分别处于“核心层”、“拓展层”及“整合层”三个优化层次,且层层相扣,融会贯通,共同组成JDL公司第三方物流业务的产品策略优化内容。在设想的基础上分别设计了具体的优化方案,即“’供应链平台型’产品定位策略优化方案”、“’物流+金融’产品创新策略优化方案”和“基于’供应链平台型’的’物流+金融+贸易’产品策略优化整合方案”三个具体方案。在实施保障措施下,对JDL公司第三方物流业务的产品策略优化效果进行预测,实施优化后的产品策略,可实现JDL公司的经济效益、企业竞争力、供应链地位等多方面提升,最终达到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许秀明[6](2019)在《彼得·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国际空港城市:在大空间中构建未来》(第六章至第八章)英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空间时代接踵而至,临空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在大空间时代背景下正在蓬勃发展。作为临空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国际空港城市正在兴起,建设国际空港城市已成为国际共识。为了把我国在国际空港城市建设领域的研究成果推向世界,以实现国际间经济信息的共享,进而更好地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笔者参与了《国际空港城市:在大空间中构建未来》一书的翻译工作,在彼得·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使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及翻译策略对该书第六章至第八章内容进行了英译。本翻译实践报告从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为翻译任务概述,主要介绍了翻译实践项目的选题背景、选题目的和意义以及翻译文本的主要内容,深入分析了原文作为经济类文本在词汇,句法以及篇章层面所具有的一些特点。第二部分是对翻译过程进行综述,通过对译前准备工作,翻译过程及译后译文校审的论述,明确翻译实践过程中各环节的重点工作。第三部分为案例分析,在彼得·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针对词汇、句法及语篇三个层面结合具体实例深入分析了具体翻译技巧和翻译策略的应用。第四部分通过阐述翻译过程中的收获与启发、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此次翻译实践项目进行了总结。本翻译实践报告是在彼得·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对适用于经济类文本翻译的方法和策略进行了探索和实践,这对于今后从事经济类文本翻译的译者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李作志[7](2017)在《青岛港胶州陆港区运营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内陆港建设发展迅速,国内形成了以天津港、大连港、青岛港、上海港等为出海口的多个陆港群。但从发展阶段看,我国陆港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一些困境和不利因素。2014年7月,胶州市政府、济南铁路局、中铁联集与青岛港集团联合兴建胶州陆港区。胶州陆港在初见效益的同时,面临着企业成长初期所出现的功能定位模糊、运营模式不清晰等经营困境。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参阅国内外陆港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陆港发展运营的基本理论和发展方式,分析了胶州陆港的优劣势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运用物流管理学知识和供应链(SCM)思维,从集装箱集疏运及存储、报关报检、货运代理、运输环节、增值服务、信息处理、设备维护等方面,对港区的功能进行规划设计;从出口、进口、内贸、区域物流四个方面,对港区主业运营模式提出设计设想。并从初始开发建设阶段、完善物流集散阶段、区港联动运作阶段、构筑网络体系阶段等四个发展阶段,提出港区运营的措施和对策。一方面为胶州陆港确定发展运营方向和模式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为国内陆港的开发运营提供些许借鉴。

汪闻勇[8](2017)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宁波保税区和自贸区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了"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战略,并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重申了要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的政策。黄烨菁(1998)分析了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顺应了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给包括宁波在内的国内地区和沿线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自贸区是继经济特区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又一大胆探索,它承载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任,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意义尤为重大。通过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宁波保税区和自贸区发展的研究,对促进宁波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一带一路”战略下宁波保税区和自贸区发展背景和意义的深刻了解,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定量、定性分析法,对当前宁波保税区和自贸区的建设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采用静态比较利益学说、增长极理论、区位优势理论、区域不平衡理论、区域分工理论、区域合作理论和区域贸易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阐述了自贸区的概念,剖析了自贸区的本质及"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通过借鉴国外自贸区,如德国汉堡港自由港、阿联酋-迪拜自贸区和荷兰鹿特丹自由港发展的经验,以及目前我国已经批准建立的11个自贸区,尤其是上海自贸区发展中取得的巨大成就,阐述了影响自贸区发展的自身、国内和国际的各个主要因素,遇到的障碍和解决的办法。在宁波保税区和自贸区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运用PEST和SWOT分析法分析了宁波保税区和自贸区建设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宁波自贸区应在中央政府的统筹规划下,主动顺应甬舟港口一体化新形势,参与港口经济圈建设,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信息、物流和金融为重点的服务行业,提高综合实力来促进浙江省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向。

王飞[9](2016)在《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物流业务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黑龙江省绥芬河综合保税区是中俄边境线上唯一的综合保税区,在黑龙江乃至全国对俄经贸合作中具有重要地位。绥芬河综合保税区采用政企合一运作方式,由综保区管委会和综保区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按照“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模式来负责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物流业是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的核心支撑产业,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综保区整体发展状况。近年来,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物流业务发展迅速,同时也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何适应新形势推动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物流业务持续健康发展,是摆在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基于SWOT分析法,分析了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物流业务的发展形势,阐述了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物流业务发展具有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遇、挑战。运用比较优势理论,明确了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物流业务发展的战略定位。按照物流规划方法,提出了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物流业务发展的指导思想、规划目标。针对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物流业务发展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区内物流业务发展的具体任务措施。本文力求以深入的形势分析、科学的发展思路、合理的发展措施,为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物流业务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陈玉[10](2015)在《完善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制度研究》文中认为1990年我国设立保税区制度以来,在关税制度、仓储物流、服务贸易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实践,取得了成绩,也发现了问题。保税区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实践,极大地便利了外贸仓储、转运,乃至终端货物交易。然而,保税区所取得的这些成绩,大多建立在中央政府给予保税区的政策优惠,特别是税收优惠。从本质上来看,这些优惠是一种政策的洼地。其弊端在于,这些优惠能够在局部形成一定的以价换量,拉动配套产业的发展,实现效益,但在全国范围内不具备推广意义。这与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特区制度,以及全国各地的招商引资制度一样,是一种通过牺牲长期利益来谋求短期利益,通过时间成本来弥补长期利益损失的发展模式。在这种困境下,自贸区逐步替代保税区,让国内企业和国内资本有一块参与国际竞争的试验田,政府在经济政策和法律的修订上能够在自贸区中试点,成为了当下“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一个伟大而急需的实践。中国(上海)国际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拉开了我国关于自由贸易区建设与试验的序幕。自由贸易区采用“负面清单”这一行政审批方式,这一全新的行政审批方式将伴随自贸区同步进行试验。负面清单这一概念由来已久,且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领域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取得非常多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反过来对负面清单制度的修订和完善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施行负面清单制度,是负面清单制度在发展中国家的一次伟大试验。试验的成功与否,都将对该制度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经验指导。本文使用新制度经济学和新公共管理理论,分析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同时参考新加坡、台湾、巴拿马自贸区的实践经验,主要从立法、具体政策、资源配置这三个方面给出自贸区改革的建议。立法方面,应该在全国人大层面制定法律,全面考察自贸区制度的存废与适用范围,对于自贸区的选址、建立、运行、终止,甚至是自贸区的废除和其他问题进行全面立法。必须“先立法、后试验”,对自贸区和负面清单的整个生命过程进行人大立法,今后自贸区的推广要有法可依。具体政策方面,自贸区所在地应当积极出台配套政策,及时修改与国家立法和负面清单规定中不适配的内容,与国家层面的政策紧密衔接、无缝衔接。发挥市场监管职能的工商、税务、公安、卫生、检验检疫等部门应当在部委层面出台配合自贸区总体规划与负面清单的相关政策,自上而下地给予自贸区所在地方的所属监管部门以业务指导。资源配置方面,一是中央及地方人力及社会保障部门、国家编制部门应该给予市场监管部门更多的人员编制,让这些部门通过有关途径招募更多的人才,充实市场监管队伍;二是应当加大对市场监管人员的培养,在政策法规上对监管队伍的教育与培训提出硬性要求,使得市场监管队伍尽快适应自贸区和负面清单制度推行的需要;三是市场监管部门的调整,可以考虑在自贸区与负面清单制度的试验中加入监管部门改革的实验内容,以求打造出新型的市场监管部门架构与权责清单。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通过在自贸区试验负面清单制度来找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负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演进路径,使之能够适应于整个国家以及适配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全国各个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本文研究的不足是,没有讨论目前的负面清单制度的改进是否存在合理性与有效性问题,以及实施负面清单以来上海自贸区的效益改善情况。

二、保税区物流业的经营实践和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税区物流业的经营实践和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开发公司进口商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实践综述
    2.1 基本概念定义
        2.1.1 综合保税区
        2.1.2 市场营销
    2.2 相关理论论述
        2.2.1 市场营销组合理论
        2.2.2 SWOT分析
        2.2.3 STP分析
第三章 兰州新区综保区公司进口商品市场营销现状分析
    3.1 兰州新区综保区公司概括
        3.1.1 公司简介
        3.1.2 经营业绩现状
    3.2 兰州新区综保区公司进口商品市场营销现状
        3.2.1 产品策略现状
        3.2.2 价格策略现状
        3.2.3 渠道策略现状
        3.2.4 促销策略现状
    3.3 兰州新区综保区公司进口商品市场营销现状访谈及调查
        3.3.1 深度访谈
        3.3.2 问卷调查
    3.4 兰州新区综保区公司进口商品现行市场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3.4.1 现行产品策略存在的问题
        3.4.2 现行价格策略存在的问题
        3.4.3 现行渠道策略存在的问题
        3.4.4 现行促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3.5 问题成因
        3.5.1 缺乏市场调研
        3.5.2 营销观念落后
        3.5.3 国际贸易业务周期长
        3.5.4 营销资源整合不到位
第四章 兰州新区综保区公司进口商品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4.1 兰州新区综保区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4.1.1 外贸业务趋势
        4.1.2 省市产业政策
        4.1.3 外贸业务经济环境
        4.1.4 同业竞争影响
    4.2 兰州新区综保区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4.2.1 企业资源
        4.2.2 企业能力
    4.3 兰州新区综保区公司SWOT综合分析
        4.3.1 优势
        4.3.2 劣势
        4.3.3 机遇
        4.3.4 挑战
        4.3.5 SWOT分析矩阵
第五章 兰州新区综保区公司市场定位及营销策略改进
    5.1 兰州新区综保区公司STP分析
        5.1.1 市场细分
        5.1.2 目标市场的选择
        5.1.3 目标市场的定位
    5.2 产品策略改进
        5.2.1 培育核心热销产品
        5.2.2 根据消费者需求开发空白产品
        5.2.3 打造强势品牌策略
        5.2.4 顾客驱动的质量管理
    5.3 价格策略改进
        5.3.1 基于顾客价值定价
        5.3.2 价格调整策略
    5.4 渠道策略改进
        5.4.1 线上营销渠道拓展
        5.4.2 线下营销渠道拓展
    5.5 促销策略改进
        5.5.1 不同品类的促销策略
        5.5.2 增加广告投放
        5.5.3 不同时期的促销工具
    5.6 人员策略改进
        5.6.1 招聘和选拔营销人员
        5.6.2 大力倡导全员营销
        5.6.3 加强市场营销培训
    5.7 有形展示策略改进
        5.7.1 启用综合服务楼展示区
        5.7.2 优化直营店面形象
    5.8 过程管理策略改进
        5.8.1 建立客户服务管理体系
        5.8.2 明确商品退换货流程
第六章 进口商品市场营销策略改进方案的实施和保障
    6.1 营销策略改进方案的实施
        6.1.1 营销策略改进方案的计划
        6.1.2 营销策略改进方案的执行
        6.1.3 营销策略改进方案的检查
    6.2 营销策略改进方案的保障
        6.2.1 政策保障
        6.2.2 人员保障
        6.2.3 资金保障
        6.2.4 平台保障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结论
    7.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进口商品市场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

(2)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保税物流综合园区发展研究现状
        1.2.2 国内保税物流综合园区发展研究现状
        1.2.3 物流体系竞争力评价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
    2.1 保税物流的功能、内涵及分类
        2.1.1 保税物流的内涵与功能
        2.1.2 保税物流综合园区的主要分类
    2.2 保税物流综合园区竞争力相关基础理论
        2.2.1 竞争优势理论
        2.2.2 供应链价值理论
        2.2.3 绝对优势理论
第三章 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周边环境分析
    3.1 株洲市经济发展状况
        3.1.1 农业发展现状
        3.1.2 工业发展现状
        3.1.3 服务业发展现状
        3.1.4 对外贸易现状
    3.2 株洲市现代物流业与湖南省保税物流发展状况
        3.2.1 株洲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状况
        3.2.2 湖南省保税物流发展概况
    3.3 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发展环境分析
        3.3.1 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建设背景与运营状况
        3.3.2 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发展SWOT分析
        3.3.3 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发展PEST分析
第四章 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竞争力评价
    4.1 评价体系构建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2 数据收集
        4.1.3 研究方法选择
    4.2 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竞争力因子分析
        4.2.1 因子分析的适应性检验
        4.2.2 公因子提取
        4.2.3 构建因子载荷矩阵
        4.2.4 公因子得分计算
        4.2.5 保税物流综合园区竞争力计算
    4.3 保税物流综合园区竞争力聚类分析
        4.3.1 方法简介
        4.3.2 聚类分析
        4.3.3 结果分析
    4.4 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定位分析
        4.4.1 制约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竞争力提升的因素
        4.4.2 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发展战略与功能定位
第五章 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竞争力提升对策
    5.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5.2 营造优越投资环境
    5.3 完善招商项目管理
    5.4 优化空间发展格局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3)南通综合保税区风险控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基础概念和理论研究综述
    2.1 相关基础概念
        2.1.1 风险
        2.1.2 海关风险
        2.1.3 海关风险管理
        2.1.4 海关管理体制
        2.1.5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概念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风险管理理论的产生
        2.2.2 风险管理理论发展进程
第3章 南通综合保税区风险识别及控制现状
    3.1 南通综合保税区概况
    3.2 南通综合保税区风险识别内容
        3.2.1 内部执法风险
        3.2.2 外部监管风险
    3.3 南通综合保税区风险控制职能架构现状
第4章 南通综合保税区风险控制存在问题及成因
    4.1 南通综合保税区风险控制存在问题
        4.1.1 现有布局规划存在不合理
        4.1.2 管理主体职责未厘清
        4.1.3 机构架构和职能设计欠合理
        4.1.4 区域监管政策不合理,监管理念需转变
        4.1.5 风险模型参数仍在摸索,缺乏针对性规范
        4.1.6 执法缺乏依据,无法有效惩处
        4.1.7 技术手段落后,风控手段有限
    4.2 南通综合保税区风险控制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4.2.1 特殊区域立法欠缺
        4.2.2 特殊区域管理体制机制梳理不畅
        4.2.3 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畅,守法意识薄弱
        4.2.4 条块分割机制不适应风险管理需要
        4.2.5 业务现场运行资源不足
        4.2.6 技术手段亟待更新
第5章 完善南通综合保税区风险控制对策
    5.1 完善特殊区域立法,理顺管理机制
        5.1.1 完善区域立法
        5.1.2 完善行政管理体系
    5.2 风险管理组织重构,向集约化方向推动实施
        5.2.1 理顺上下关系,明确总体运行架构
        5.2.2 明晰协同关系,凝聚整体合力
        5.2.3 完善相关运行管理机制
    5.3 对企业分业分类智能化管理,提高风险防控实效
        5.3.1 给企业分类评级,抓住重点
        5.3.2 按行业分类画像,针对性实施风险防控
    5.4 构建综合风险防控体系,提高风险布控水平
        5.4.1 针对区域特点有侧重地防控风险
        5.4.2 广纳风险信息,优化布控精准度
        5.4.3 优化人力配置,强化后续监控
    5.5 利用技术手段提升区内风险管理智能化水平
        5.5.1 对现有风险监控管理改造升级
        5.5.2 利用技术手段升级卡口围网建设
        5.5.3 加大技术装备投入,提升查验效能
    5.6 建立人才培养激励机制,营造全员参与氛围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4)厦门BS公司战略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结构
        1.2.1 研究方法
        1.2.2 论文结构
    1.3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SWOT分析方法
        2.1.2 战略转型理论
        2.1.3 港口物流与现代物流
    2.2 研究现状综述
        2.2.1 战略转型相关研究综述
        2.2.2 港口物流行业与国家战略协同发展相关研究综述
        2.2.3 贸易及通关便利化相关研究综述
        2.2.4 自贸区当前特色热点业态研究综述
        2.2.5 研究现状评价
第3章 BS公司战略基础变化分析
    3.1 BS公司发展概况
    3.2 BS公司原有战略存在的问题
    3.3 BS公司外部环境变化分析
        3.3.1 宏观环境
        3.3.2 行业环境
        3.3.3 竞争环境
        3.3.4 小结
    3.4 BS公司内部因素变化分析
        3.4.1 BS公司资源分析
        3.4.2 BS公司核心能力分析
        3.4.3 小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BS公司战略转型方案
    4.1 BS公司战略转型方案匹配与选择
        4.1.1 战略转型方案匹配
        4.1.2 战略转型方案评价
        4.1.3 战略转型方案选择
    4.2 BS公司战略转型实施方案
        4.2.1 战略转型的总体目标
        4.2.2 战略转型重点途径
        4.2.3 战略转型重要资源和能力支撑
        4.2.4 小结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BS公司战略转型保障
    5.1 调整组织结构
        5.1.1 现有组织结构利弊分析
        5.1.2 组织结构调整对策
    5.2 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5.2.1 加速推进战略人力资源储备
        5.2.2 构建有活力的薪酬激励机制
        5.2.3 进一步加大人才交流力度
    5.3 调整财务重点支持方向
        5.3.1 资金的预算分配与绩效考核倾斜
        5.3.2 争取集团更多的银行授信额度
    5.4 加强信息技术支撑
    5.5 优化激励约束机制建设
    5.6 多争取试点政策落地与财政扶持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JDL公司第三方物流业务的产品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国内外关于第三方物流业务的研究现状
        2.1.2 国内外关于第三方物流业务的产品策略研究现状
        2.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述评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第三方物流业务相关理论
        2.2.2 产品策略相关理论
第3章 JDL公司第三方物流业务现有产品策略分析
    3.1 JDL公司概况
        3.1.1 公司简介
        3.1.2 公司组织架构及网点分布
        3.1.3 公司第三方物流业务资源关键要素
    3.2 JDL公司第三方物流业务现有产品及产品策略
        3.2.1 现有产品及产品策略内涵
        3.2.2 现有产品定位策略
        3.2.3 现有产品创新策略
    3.3 JDL公司第三方物流业务现有产品策略问题及影响
        3.3.1 现有产品策略存在的问题
        3.3.2 现有产品策略问题带来的影响
第4章 JDL公司第三方物流业务的产品策略优化分析
    4.1 JDL公司第三方物流业务的产品策略优化的缘由
        4.1.1 现有产品策略问题亟需解决
        4.1.2 产品策略优化依据已然建立
    4.2 JDL公司第三方物流业务的产品策略优化的设想
        4.2.1 变更产品定位策略为“供应链平台型”
        4.2.2 打造“物流+金融”产品创新策略
        4.2.3 整合基于“供应链平台型”的“物流+金融+贸易”产品策略
    4.3 JDL公司第三方物流业务的产品策略优化的具体方案
        4.3.1 “供应链平台型”产品定位策略优化方案
        4.3.2 “物流+金融”产品创新策略优化方案
        4.3.3 基于“供应链平台型”的“物流+金融+贸易”产品策略优化整合方案
第5章 JDL公司第三方物流业务的产品策略优化实施保障及效果预测
    5.1 实施保障
        5.1.1 人才保障
        5.1.2 资金保障
        5.1.3 信息技术保障
    5.2 效果预测
        5.2.1 财务经营状况效果预测
        5.2.2 企业竞争能力效果预测
        5.2.3 供应链地位效果预测
第6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彼得·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国际空港城市:在大空间中构建未来》(第六章至第八章)英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翻译任务概述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翻译实践项目简介
        1.3.1 文本选择
        1.3.2 文本主要内容
        1.3.3 文本性质与特点
        1.3.3.1 词汇层面
        1.3.3.2 句法层面
        1.3.3.3 语篇层面
第二章 翻译过程综述
    2.1 译前准备
        2.1.1 钻研理论
        2.1.2 研读文本
        2.1.3 查阅资料
        2.1.4 确定翻译辅助工具
    2.2 翻译过程
        2.2.1 词汇层面的处理
        2.2.2 句法层面的处理
        2.2.3 语篇层面的处理
    2.3 译文校审
第三章 案例分析
    3.1 彼得·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
        3.1.1 彼得·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内涵
        3.1.2 彼得·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3.2 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翻译策略
        3.2.1 词汇翻译策略
        3.2.1.1 专业术语翻译
        3.2.1.2 四字词语翻译
        3.2.1.3 固定搭配短语翻译
        3.2.2 句法翻译策略
        3.2.2.1 长难句翻译策略
        3.2.2.2 无主句翻译策略
        3.2.2.3 偏正复句翻译策略
        3.2.3 语篇翻译策略
        3.2.3.1 连词的翻译
        3.2.3.2 段落衔接的翻译
        3.2.3.3 章节衔接的翻译
第四章 总结
    4.1 收获与启发
    4.2 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
附录2 译文

(7)青岛港胶州陆港区运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对陆港的研究
        1.2.2 国外对陆港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陆港的概念
    2.2 陆港的发展趋势
    2.3 陆港的运营模式
    2.4 典型投资运营模式
        2.4.1 “地主港型”投资运营模式
        2.4.2 “工具港型”投资运营模式
        2.4.3 “社会投资型”投资运营模式
第3章 青岛港胶州陆港简介
    3.1 项目基本情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经济状况
        3.1.3 物流资源
    3.2 机遇分析
    3.3 不利因素
第4章 我国陆港的典型运营模式及借鉴
    4.1 我国陆港形成的途径
        4.1.1 由集装箱中转站发展形成
        4.1.2 由交通枢纽发展形成
        4.1.3 由物流园区发展形成
        4.1.4 由内陆口岸发展形成
        4.1.5 由经济园区发展形成
    4.2 我国陆港联动运营方式分析
        4.2.1 功能联动
        4.2.2 规划联动
        4.2.3 信息联动
        4.2.4 运营联动
        4.2.5 监管联动
    4.3 我国陆港的典型发展经验
        4.3.1 西安国际港务区发展经验分享
        4.3.2 郑州(中原)国际陆港发展经验分享
        4.3.3 昆明国际陆港发展经验分享
        4.3.4 典型陆港发展经验启示
第5章 青岛港胶州陆港运营模式设计
    5.1 发展目标及定位
        5.1.1 发展目标
        5.1.2 港区定位
    5.2 运营模式设计
    5.3 港区功能设计
        5.3.1 集装箱的集散及存储
        5.3.2 港区内办理报关和检验检疫等通关手续
        5.3.3 货运代理功能
        5.3.4 运输衔接功能
        5.3.5 综合仓储及增值服务
        5.3.6 信息处理与服务功能
        5.3.7 集装箱等设备维修维护功能
    5.4 运营主业设计
        5.4.1 出口物流运营
        5.4.2 进口物流运营
        5.4.3 内贸物流运营
        5.4.4 区域物流运营
第6章 青岛港胶州陆港发展运营策略
    6.1 初始开发建设阶段
    6.2 完善物流集散阶段
    6.3 区港联动运作阶段
    6.4 构筑网络体系阶段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一带一路”背景下宁波保税区和自贸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框架与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
第二章 自贸区的相关理论和概念界定
    一、相关概念
    二、理论回顾
    三、文献评述
第三章 “一带一路”的概况及影响分析
    一、“一带一路”的发展历程
    二、“一带一路”对中国经济贸易发展的影响
    三、“一带一路”对浙江经济贸易发展的影响
    四、“一带一路”与宁波自贸区建设
第四章 宁波保税区和浙江自贸区的创建实践与特点
    一、宁波保税区创建的历程
    二、宁波保税区的总体情况与各项指标
        (一)宁波保税区的总体情况
        (二)宁波保税区的增加值
        (三)宁波保税区的进出口额
        (四)宁波保税区的利用外资
        (五)宁波保税区的就业人数
    三、宁波保税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吸引国际投资
        (二) 引进高端技术
        (三)促进就业解决
    四、浙江省自贸区创建的PEST分析
        (一)政治环境
        (二)经济环境
        (三)社会环境
        (四)技术环境
    五、宁波市自贸区建设存在的SWOT分析
    六、宁波保税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七、宁波市自贸区建设存在的劣势和问题
第五章 国外保税区和自贸区建设的发展实践与经验借鉴
    一、发展历程
    二、发展定位
        (一)转口贸易型的自由贸易区
        (二)大综物流型的自由贸易区
        (三)出口加工型的自由贸易区
        (四)开发资源型的自由贸易区
    三、发展经验
        (一)德国汉堡港自由港
        (二)阿联酋-迪拜自贸区
        (三)荷兰鹿特丹港自由港
        (四)可以借鉴的经验
第六章 国内保税区和自贸区创建发展的实践与经验借鉴
    一、发展历程
    二、发展定位
        (一)转口贸易型的自由贸易区
        (二)大综物流型的自由贸易区
        (三)出口加工型的自由贸易区
        (四)开发资源型的自由贸易区
    三、发展经验
        (一)上海
        (二)广东
        (三)天津
        (四)福建
        (五)辽宁省
        (六)河南省
        (七)湖北省
        (八) 重庆市
        (九)四川省
        (十)陕西省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参考文献
    英文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9)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物流业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背景和来源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物流业务发展现状
    2.1 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发展基本情况
        2.1.1 机构设置运营情况
        2.1.2 政策功能情况
        2.1.3 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2 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物流业务发展状况
        2.2.1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2.2.2 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2.2.3 服务设施日趋健全
        2.2.4 政策功能不断完善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物流业务发展分析
    3.1 战略分析
        3.1.1 内部分析
        3.1.2 外部分析
    3.2 业务分析
        3.2.1 保税仓储业发展分析
        3.2.2 流通加工业发展分析
        3.2.3 国际运输业发展分析
        3.2.4 贸易展示业发展分析
    3.3 发展预测
        3.3.1 物流发展需求扩大升级
        3.3.2 物流发展方式转型升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物流业务发展功能定位
    4.1 指导思想
    4.2 发展目标
    4.3 功能定位
        4.3.1 建设保税仓储基地
        4.3.2 建设流通加工基地
        4.3.3 建设国际运输基地
        4.3.4 建设贸易展示基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物流业务发展的措施
    5.1 引进培育壮大物流企业
        5.1.1 积极开展招商引企
        5.1.2 提升物流企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5.1.3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5.2 建立电子商务物流体系
        5.2.1 支持企业加快建设物流信息系统
        5.2.2 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5.2.3 引导企业积极开展跨境电子商务
    5.3 加强物流设施建设
        5.3.1 建立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
        5.3.2 完善现代物流基础设施
        5.3.3 积极建设陆海联运设施
    5.4 完善物流政策保障体系
        5.4.1 强化政策扶持
        5.4.2 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
        5.4.3 拓宽投资融资渠道
        5.4.4 培育物流企业人才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10)完善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四、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重点难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
        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建立负面清单制度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自由贸易区、审批制度与负面清单的概念
        一、自由贸易区与自由贸易园区的概念与辨析
        二、行政审批制度的概念
        三、负面清单的概念
    第二节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一、产生的背景
        二、代表人物
        三、核心内容
        四、对本论文的启示和借鉴
    第三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
        一、产生的背景
        二、代表人物
        三、核心内容
        四、对本论文的启示和借鉴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负面清单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负面清单制度的历史演变与现状
        一、改革开放与经济特区政策
        二、保税区制度
        三、入世
        四、自贸区与负面清单制度
    第二节 现行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立法方面的问题
        二、具体政策方面的问题
        三、资源配置方面的问题
    第三节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固有观念的阻力
        二、政策的地域局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外及台湾地区自由贸易区负面清单制度实践的借鉴与启示
    第一节 新加坡樟宜机场自贸区
        一、立法方面
        二、具体政策方面
        三、资源配置方面
    第二节 台湾自由贸易港区
        一、立法方面
        二、具体政策方面
        三、资源配置方面
    第三节 巴拿马科隆自贸区
        一、立法方面
        二、具体政策方面
        三、资源配置方面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完善负面清单制度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立法方面
        一、完成人大层面立法
        二、从实体法到程序法的进一步完善
        三、与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法相衔接
    第二节 具体政策方面
        一、负面清单的进一步删减
        二、负面清单与现有政策的无缝衔接
        三、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第三节 资源配置方面
        一、做好土地、资金等资源配置
        二、完善组织机构配置
        三、完善人力资源配置
第六章 完善负面清单制度的研究展望
    第一节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保税区物流业的经营实践和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开发公司进口商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达选静. 兰州大学, 2020(01)
  • [2]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竞争力评价研究[D]. 张震. 湖南工业大学, 2019(01)
  • [3]南通综合保税区风险控制问题研究[D]. 李施.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4]厦门BS公司战略转型研究[D]. 陈荔荔. 华侨大学, 2018(01)
  • [5]JDL公司第三方物流业务的产品策略优化研究[D]. 宋晓梅.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4)
  • [6]彼得·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国际空港城市:在大空间中构建未来》(第六章至第八章)英译实践报告[D]. 许秀明. 东北大学, 2019(02)
  • [7]青岛港胶州陆港区运营模式研究[D]. 李作志.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8]“一带一路”背景下宁波保税区和自贸区发展研究[D]. 汪闻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7(10)
  • [9]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物流业务发展研究[D]. 王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4)
  • [10]完善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制度研究[D]. 陈玉.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保税区物流业管理实践与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