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52.7”和“96.8”洪水对比分析

黑河“52.7”和“96.8”洪水对比分析

一、黑河“52.7”和“96.8”洪水对比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韩蕊翔[1](2021)在《汉江流域面源污染特征及控制方案研究 ——以洋县断面以上流域》文中研究指明面源污染是影响流域水环境和水生态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作为南水北调的水源区,汉江流域水质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成败。鉴于此,本研究对径流小区、典型小流域、汉江洋县断面以上流域的面源污染特征进行分析,以研究区干流四个国控断面为控制断面,计算汉江洋县断面以上河道的水环境容量,分析断面的水质现状并确定水质目标,提出面源污染控制方案,用Load Calculator和MIKE 11模型模拟水质方案,评估控制方案的效果。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应用Load Calculator建立汉江洋县断面以上流域面源污染负荷评估模型,应用MIKE 11建立汉江洋县断面以上河道水动力和水质模型,分别用梁西渡、南柳渡、黄金峡三个断面2015、2016年水质水量数据对MIKE 11模型进行率定、验证,率定验证结果的R2均大于0.72,ENS均大于等于0.6,模拟误差小,能够很好地反映河道的水质水量变化。(2)通过对径流小区的降雨监测试验分析可得,地表径流和产沙量与植被覆盖度有关,且植被覆盖对泥沙的调节效果比地表径流更加明显。在选择的5个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径流小区中,花生的产污量最大。在面源污染控制方案中,可以考虑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降低农业污染负荷。(3)采用平均浓度法计算张家沟小流域不同水文年的面源污染负荷,得到不同水文年的污染物负荷相差较大,总的来说流域污染负荷是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张家沟小流域氨氮的单位面积负荷量为50.07 kg/hm2/a,COD的单位面积负荷量为745.05 kg/hm2/a。根据Load Calculator模型计算汉江洋县断面以上流域面源污染负荷,模拟结果计算可知平水年洋县断面以上流域氨氮的单位面积负荷率为23.64 kg/hm2/a,COD的单(4)应用模型法计算洋县断面以上河道水环境容量,由计算结果可知河道汛期(5~10月)和非汛期的水环境容量相差很大,汛期氨氮、COD的水环境容量分别为26.42 t/d、363.13t/d,非汛期氨氮、COD的水环境容量分别为6.46t/d、170.28t/d,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流域还是面临着纳污增容的压力。(5)根据面源污染负荷分析结果,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农业面源中耕地面源污染减少30%(方案一)、畜禽养殖污染减少50%(方案二)、地表径流污染减少30%(方案三)、农业面源污染减少30%且畜禽养殖污染减少50%(方案四)四个方案,在Load Calculator中对四个方案进行模拟计算,将模拟结果作为边界条件加入MIKE 11模型中,通过模拟计算四个方案对河道污染物浓度的削减情况。由模拟结果可以得到:四个方案对断面水质都起到了一定的优化作用,在单项措施中,方案二对污染物浓度的削减效果最优,组合措施对面源污染的控制效果优于单项措施。四个方案对各断面污染物浓度削减效果不一样,总体削减效果为梁西渡>南柳渡>黄金峡>烈金坝。

韩琴[2](2021)在《内流河流域古湖泊无机碳来源与沉积过程研究 ——以河西走廊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以二氧化碳为主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极有可能是现代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为了达到本世纪末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C以内从而保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理解并查明全球碳循环过程与机制至关重要。内流河流域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绝大部分位于干旱半干旱区,是全球陆地碳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全球干旱区内流河流域相继发现二氧化碳负通量,且在内流区尾闾地区湖相沉积地层存在碳酸盐富集现象,二者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尚不明确。本文以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猪野泽、盐池、花海全新世古湖泊及其流域为研究对象,将传统古环境研究方法与无机碳汇研究相结合,采集流域表土、地下水和河湖水,结合此前研究组在终端湖的研究,进行无机碳相关指标分析,探讨区域古湖泊无机碳来源与沉积过程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以期拓展区域碳汇研究深度,为过去全球变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内流河流域碳汇和环境变化评估提供科学支撑。本文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0~20 cm表土平均无机碳含量为11.2 g·kg-1,受流域自然地理空间格局分异影响,表土无机碳含量随流域海拔降低而降低。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水体可溶性无机碳(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DIC)含量范围为14.53-2463 mg/l,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DIC含量上游至下游有所增加。猪野泽、盐池和花海全新世总无机碳含量分别为0.318 Pg、0.003 Pg和0.160 Pg,沉积速率分别为41.15 g C m-2 yr-1、2.40 g C m-2 yr-1和29.92 g C m-2 yr-1,远高于同期有机碳沉积速率。(2)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地下水主要受祁连山区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的补给,中下游浅层地下水同时也受到河流渗漏补给和农业灌溉影响。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地下水DIC的14C年龄总体上自上游到下游逐渐增大,其中大部分浅层地下水DIC年龄较轻,一般为千百年尺度。深层地下水和下游部分浅层地下水DIC年龄大部分接近末次冰盛期和中全新世,其补给来源和更新速度可能与古气候变化关系密切。土壤包气带CO2对研究区浅层地下水DIC的贡献率甚至达70%左右,浅层地下水输入碳源可能主要为土壤包气带CO2。结果进一步证实,研究区内盐碱土从大气中吸收CO2进入地下水,同时随着地下水水流方向,缓慢输送到下游,直至在流域终端区域沉积。(3)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表土粒度在上游地区,主要受到河流水动力的影响,而在下游地区,主要表现为近源风成沉积。研究区河流和风共同影响流域内沉积物的搬运方式和沉积环境。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气候较为干旱,碎屑类矿物含量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矿物。受温度和降水影响,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的风化强度自西向东增加,而流域内上下游化学风化风化强度差异较小。河西走廊古湖泊沉积物主要为风成沉积、浅湖相和湖相沉积。古湖泊无机碳主要在湖泊水位较高、水动力较弱的静水环境下沉积。(4)早中全新世,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降水增加,导致湖泊水位上升,无机碳含量增加,表现为无机碳汇;晚全新世以来,气候干旱导致湖泊萎缩,剖面顶层无机碳含量减少。河西走廊古湖泊无机碳沉积主要与东亚夏季风和西风协同作用影响下的湖泊水位变化有关。

蔡洁连[3](2021)在《基于VIC模型的卫星降水产品在赣江流域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降水是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它对生态循环和水文循环具有直接影响,更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对降水进行定量降水估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进行水文过程模拟时,降水数据的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模拟的结果。传统基于雨量站的降水估计方式并不能满足复杂地形和获取大范围降水数据的需求。随着气象卫星遥感降水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由于其覆盖范围广、数据获取方式便捷的优势,受到众多相关领域的学者青睐,基于遥感的定量降水估计产品广泛应用于大范围区域的水文研究中。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遥感降水产品是于1997年发射的TRMM卫星降水估计产品。该产品从发射以来算法经过不断的改进,在全球的降水估算中都具有较高的精度,是全球尺度分辨率较高的降水数据,为水文模拟的研究提供了便利。但其在2015年已经退役,接替者GPM降水产品在其原来的基础上做了更新,但是目前的最新版本产品IMERG V06B降水产品的使用并不多,其算法还不够成熟,但其覆盖范围更广,分辨率更细,也是相关领域的学者们看好的降水产品之一。赣江是江西省内最大的河流,其为南北流向,穿过整个江西的南北境内,赣江流域的地形地貌格局丰富,流域的水文问题是一直以来关注的重点,因此在赣江流域进行水文水资源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是在赣江流域内进行了GPM/IMERG的Final和Early产品的降水捕捉能力评价及其基于VIC水文模型的应用研究。以地面站点的观测降雨数据和流量数据作为对应的标准数据,同时使用TRMM V7产品数据作为对比数据,首先对遥感降水数据进行降水估算研究,再驱动VIC水文模型进行降水数据在赣江流域的径流模拟精度,同时评估降水产品及水文模型在该地区水量平衡的应用能力。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日降水方面,经过包括降水的空间分布和多种统计的精度评价发现Final、Early、TRMM三种产品中,Final的表现最好,与标准数据的吻合度最高,其偏差程度都小于10%。Early对研究区的降水空间分布特征捕捉能力较差,估算的日降水量与标准数据的偏差较大,质量不如Final。(2)在年月日不同时间尺度上进行了三种降水产品的降水估算。在每个时间尺度上,Final仍然是具有最优的估算精度,而Early在降水精度估算中稍差强人意。但值得注意的是,TRMM在很多的时候估算精度与Final较为相似。(3)分布式水文模型VIC模型在赣江流域具有适用性,以标准降水数据模拟的径流精度较高,纳什系数达到0.75以上,与水文站点的实测数据趋势一致性较强,VIC模型可以在该流域进行径流模拟。用三种降水产品驱动VIC模型进行径流模拟并与实测数据比较发现,Final在赣江流域的模拟效果最佳,其径流模拟与标准数据的偏差为1.10%,相关系数高达0.85,NSCE=0.7,与实测标准降水数据的径流模拟结果很相似。另,即使TRMM和Early产品模拟结果的检验系数差于Final,但仍能基本反映出研究区内水文站点的径流趋势。(4)利用探测率(POD)、误报率(FAR)、临界成功指数(CSI)、相关系数(CC)、相对偏差(RB)、均方根误差(RMSE)等指标对三个卫星产品降水资料的径流模拟结果进行不同阈值的评价,发现各评价指标图像趋势相似,其中Final最优,TRMM次之。通过Final、Early、TRMM三种降水产品的降水估算和径流模拟结果比较,结果表明,Final在赣江流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TRMM亦然。它们基本能捕捉赣江流域的日降水和月降水,但是在模拟水文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误差。这表明IMERG产品仍需要进一步改进,以获得更精准降水捕捉能力。

姬广兴[4](2020)在《未来气候变化下黄河流域径流变化及旱涝灾害动态的地理计算》文中认为2019年,习近平主席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升成为了中国政府的一个重大国家发展战略,与此同时也明确的提出了黄河流域依然有一些亟待完善和解决的难题。气候变化加剧了黄河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状况,导致黄河流域旱涝灾害的发生概率增加,给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制约了该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因此,亟待在全球环境变化这一大背景下分析黄河流域的径流变化的影响因素,评估黄河流域未来时期平均径流、洪涝灾害(Q95极端径流)以及气象干旱的变化趋势,可以为制定改善该区域环境条件的政策和保证该区域高质量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可以分为4个部分:(1)基于黄河流域的气象观测和径流观测数据,采用Budyko假设定量分析了气候因素(降水、蒸发)以及人类活动对黄河头道拐、花园口和利津站径流发生变化的贡献比例;(2)建立了适用于黄河流域的土壤和水分评估工具(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模型,分析土地利用和气候因素对黄河流域径流变化的敏感性,得到了降水、日最高温度和日最低温度变化与黄河流域径流变化的定量关系,清晰的展示出气候因素(降水、日最高温度和日最低温度)对黄河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机制;(3)首先利用CA-Markov模型模拟得到现状延续(LUC1)和生态保护(LUC2)情景下黄河流域205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然后分别模拟得到了RCP-LUC1(现状延续)和RCP-LUC2(生态保护)情景下21世纪中期(2040-2060年)黄河流域的径流量,并从平均径流量、季节径流量占比、月径流量占比和洪涝灾害(Q95极端径流量)4个方面分析了与基准期(1970-1990年)径流的差异情况;(4)利用全球气候模式数据同时计算得到了黄河流域未来时段(2021-2099年)的干燥指数(Aridity index,IA)和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ration index,SPEI),利用两种干旱指数协同评估了黄河流域未来时段的气象干旱情况及趋势。得到了以下结论:(1)人类活动是导致黄河流域径流减少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人类活动对头道拐、花园口和利津水文站径流变化的贡献率都在70%以上,分别为84.07%、73.27%和83.27%;在气候因素方面,降水对黄河流域径流减少的影响比参考蒸发量对黄河流域径流减少的影响更为显着,降水和蒸发对头道拐、花园口和利津水文站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14.90%和1.02%,26.69%和0.04%,17.18%和-0.45%。(2)耕地、林地、草地对黄河流域径流增加的影响排序为耕地>草地>林地。(3)降水变化比例与四个水文站21年来平均径流和Q95极端径流量的变化率成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函数关系。此外,还可以发现降水变化比例对年平均径流量变化率的影响程度大于对Q95极端径流量变化率的影响程度。降水变化比例与四个水文站春季和冬季径流占比成向下的抛物线响应函数关系,与四个水文站夏季和秋季径流占比成向上的抛物线响应函数关系。(4)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增长值与利津和三门峡水文站平均径流和Q95极端径流量的变化率成向上的抛物线响应函数关系,与头道拐和唐乃亥水文站平均径流和Q95极端径流量的变化率成向下的抛物线响应函数关系。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上升都会导致夏季和秋季的径流量占比增长,而都会导致春季和冬季的径流量占比显现为明显减少的趋势,这表明气温升高会加剧径流量年内分布的集中程度,致使水资源分配更加的不均衡,会增加春季和冬季干旱的风险。(5)相较于基准期(1970-1990年),RCP-LUC1(现状延续)和RCP-LUC2(生态保护)两种情景下,21世纪中期(2040-2060年)黄河流域水文站点的平均径流量都呈现增长趋势,洪涝灾害的发生概率也趋于增大。(6)RCP-LUC1(现状延续)和RCP-LUC2(生态保护)两种情景下,黄河流域21世纪中期(2040-2060年)四个水文站春季径流量占比都显示为减小的趋势,冬季径流量占比都趋于增长,而夏季和秋季径流量占比增减不一。(7)RCP-LUC1(现状延续)和RCP-LUC2(生态保护)两种情景下,黄河流域21世纪中期(2040-2060年)四个水文站月径流量占比趋于减小的月份发生在4月、5月、6月、7月和10月,月径流量占比趋于增长的月份发生在1月、2月、8月、9月和12月。(8)相较于RCP-LUC1(现状延续)情景,RCP-LUC2(生态保护)情景下平均径流量增幅更大,但是发生洪涝灾害的概率却有所降低。(9)黄河流域未来时期的气象干旱呈加剧趋势,随着辐射强迫水平的升高,黄河流域表现为干旱加剧的区域范围日益增长,干旱加剧速度也日益增大。兰州~头道拐区域和黄河中游区域是未来时期干旱发生频率较高的区域,夏季是黄河流域气象干旱发生频率最高的季节。

冷梦辉[5](2020)在《地下水退水规律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响应成因 ——以萍乡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变化环境下河道洪水地下水退水规律是水文过程仿真、预测预报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伴随快速城市化进程,大量不透水铺装地面阻隔了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间的水力联系,改变径流形成规律和洪涝、干旱等灾害孕灾过程,导致城市洪涝和干旱灾害并存、频发。海绵城市是一种城市雨洪管理理念,其目的是解决城市水问题,平衡人与水的生态关系,借助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和雨水花园等措施替换原有不透水地表,有效结合“灰-绿”基础设施,使大量海绵设施发挥对径流过程的积存、渗透、净化和缓释功能,从而恢复对地下水补给。江西省萍乡市是我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评价海绵城市改造措施对流域地下水退水规律的影响可为流域地下水调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改进分布式城市水文水动力模型,以萍乡市海绵城市五丰河流域河道洪水退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基流分割非参数检验、暴雨情景模拟和正交试验敏感性分析等方法,评价海绵城市建设对地下水退水过程的影响,揭示地下水退水规律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响应成因及其主要驱动因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萍乡市五丰河流域地下水退水过程为研究对象,以实际退水过程为据,划分场次洪水径流成分,优选径流分割方法及地下水退水曲线模型,分析海绵城市建设前后地下水退水规律。结果表明:海绵城市建设后流域标准退水曲线时程倾向率、洪峰流量和径流总量相对建设前均降低,降幅分别为60%、9.2%和43.6%,地下径流量及其占径流总量比例相对建设前均增加,增幅分别为44.6%和60.4%,基流分割点处流量增大65.2%、时间提前;以直线斜割所得基流流量为据,Pettitt法所得海绵城市建设前后基流流量年均值和变差系数相对其它非参数检验法相对误差最小,平均误差为1.7%和5%,集对分析联系度最大,其是检验城镇化流域洪水退水过程基流分割点的适宜非参数检验方法;有理函数退水曲线模型模拟结果与实测值间均值和变差系数接近,NSE和一致性指数d最大,分别为82.1%和94.914%,NRMSE和累计相对误差最小,分别为13%和106.4。表明有理函数退水曲线模型模拟结果与实测值间偏差较小,精度和可信度较高;耦合有理函数退水曲线和分布式城市水文水动力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间NSE在0.57~0.99之间,均值为0.83,表明改进分布式城市水文水动力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可用于流域地下水模拟研究。(2)以海绵城市建设对地下水退水规律的影响为研究对象,设计不同重现期(5年、10年、20年、50年和100年)和雨型系数(r=0.3、r=0.5和r=0.7)组合条件下24小时暴雨情景;借助改进分布式城市水文水动力模型分别模拟海绵城市建设前后设计暴雨情景地下水退水过程。结果表明:海绵城市建设后设计暴雨情景集对场次洪水径流系数相对建设前减小,降幅在39.7~52%间变化,平均降幅为46.2%;场次洪水地下径流起始流量、退水时长相对建设前增大,增幅分别在1.6~297.8%和3~51.7%间变化,平均增幅分别为96.3%和23%,地下径流起退时间相对建设前提前,降幅在0.6~33%间变化,平均降幅为13.5%;场次洪水退水段径流总量和地下水退水速率相对建设前减小,降幅分别在13.4~57.6%和1.6~45%间变化,平均降幅分别为34.7%和26%,地下径流量及其占径流总量比例相对建设前增加,增幅分别在11.5~268.8%和12.8~66.6%间变化,平均增幅分别为99.3%和34.9%;场次洪水产生地下净雨量空间均值和地下径流系数相对建设前均增加,增幅均为4.5~46%,平均增幅为24.4%,地下净雨量空间变差系数相对建设前减小,减幅为4.9~63.7%,平均降幅为37%,表明地下净雨量相比其它区域增多较为显着,接近流域上中游自然-农业地貌,使流域地下净雨量空间异质性降低。究其原因,海绵设施源头削减、过程阻滞和末端调蓄功能使流域地表产流能力降低,地下产流能力增强,汇流过程减缓。(3)以地下水退水规律对海绵城市的响应成因为研究对象,选取重现期为5年一遇、雨型系数为r=0.3、r=0.5和r=0.7组合条件下的24小时设计暴雨过程,基于海绵城市建设前后城市水文水动力参数,采用正交试验法构建3因素5水平敏感性方案,借助改进分布式城市水文水动力模型模拟不同因素、水平组合下场次洪水地下水退水过程。结果表明:五丰河流域地下水起退流量、地下径流量对CN值和稳渗率较小时正相关,CN值较大时负相关,稳渗率≥3 mm h-1时不敏感,对地表糙率变化不显着;地下净雨量空间均值稳渗率和地表糙率均正相关,对CN值变化不显着。海绵设施源头削减、过程阻滞和末端调蓄功能是造成五丰河流域洪峰流量降低,地下水退水速率变缓,地下净雨量空间均值和地下径流量占径流总量比例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究其原因海绵设施功能使流域CN值减小、稳渗率增大和地表糙率增加。其中,地下水起退流量、地下径流量和地下净雨量对CN值减小和稳渗率增加敏感性较高,CN值和稳渗率变化是造成流域地下水退水规律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姚曼飞[6](2019)在《黄土高原下垫面变化对暴雨洪水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使得流域的下垫面条件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流域水文循环过程,流域的水文特征也随之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区洪水过程。西柳沟流域的最大洪峰流量存在显着的下降趋势,但降雨量却表现为不显着的上升趋势,这表明西柳沟的洪水规律已经发生了改变。本文通过西柳沟流域的实测降水、径流资料得到暴雨洪水的特征值,并对暴雨洪水特征在下垫面情况发生变化前后的规律改变进行研究,分析暴雨洪水的变化情况,并且基于HIMS水文模型研究西柳沟流域洪水特性的变化规律以及下垫面变化对洪水过程的影响程度。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西柳沟流域1960-2015年年降水量序列表现为不显着上升趋势,且P10、P25和P50在年降水量中所占比例分别为60.52%、28.74%和8.76%,龙头拐站和高头窑站的年最大1d降水量呈上升趋势,而柴登壕站的则下降趋势明显,三站的极端降水最大值出现时间不同。流域的年径流量、年输沙量、最大含沙量序列则表现为显着减少趋势,年最大洪峰流量表现为不显着减少趋势。并确定洪峰流量发生突变的年份在2005年。年最大洪峰流量在全部序列与突变前序列相比,重现期变小,特大洪水出现概率偏大。(2)西柳沟流域洪峰和含沙量的相关性较强,成线性正相关关系;与1965-1990年的降雨-产流能力相比,2006-2015年的降雨-产流能力减小较为明显;与1965-1990年相比,2006-2015年在降雨量相同的条件下,产生的径流量有减小趋势。各相似降水量组中2006-2015年间的场次洪水的洪水总量及洪峰流量相对于1960-1990年间的衰减幅度为40%以上和70%以上。相似降雨强度下,下垫面条件改变后场次洪水的洪峰流量和洪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降雨强度为1025mm/h时,典型洪水的洪峰流量衰减较稳定,衰减率为60%左右,而洪量则是2006-2015年间的洪水相较于1960-1990年洪水的衰减率则要小得多;降雨强度为27mm/h和34mm/h以上时,典型洪水的洪峰流量和洪量的衰减率较大。(3)采用HIMS水文模型对次洪进行模拟,率定及验证结果较好,大部分洪水的模拟洪峰、模拟洪量的误差在20%左右,效率系数NSE在0.6以上,证明HIMS模型在西柳沟流适用性较好。分别选择暴雨、大雨、中雨所产生的洪水,分别在下垫面变化前后两组不同的模型参数下进行次洪模拟,暴雨洪水的洪峰衰减率平均为15.33%,洪量衰减率平均为26.22%;大雨洪水的洪峰衰减率平均为24.68%,洪量衰减率平均为17.46%;中雨洪水的洪峰衰减率为35.81%,洪量衰减率为16.71%。流域下垫面条件变化使得洪水洪峰及次洪量发生衰减,且洪峰流量的衰减率随着降水量级的增大而减小,次洪量的衰减率则随着降水量级的增大而增大。

张静潇[7](2019)在《基于遥感数据的藏东南冰川和湖泊动态变化监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被誉为亚洲水塔。冰川和湖泊是青藏高原地表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重要的淡水资源。冰川和湖泊的变化对气候环境变化具有极为敏感的响应,并与水资源变化和地质灾害密切相关。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及周围地区的冰川出现了加剧退缩的趋势。其中,青藏高原东南部是冰川变化幅度最大地区之一。藏东南地区海洋性冰川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冰川退缩会引起下游湖泊发生相应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会增大冰湖溃决的危险性。由于冰川退缩和湖泊变化与气候环境变化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对藏东南地区冰川和湖泊进行长时间序列的动态监测,揭示二者之间的协同演变规律及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卫星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冰川和湖泊的大范围和长时间监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本文以青藏高原东南地区作为研究区,利用1995、2005和2015年共三个时期的遥感影像数据提取研究区的冰川和湖泊分布信息,对冰川与湖泊的分布和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1995-2014年藏东南地区气象站观测资料,初步探讨藏东南地区冰川和湖泊变化的原因。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本文发展了基于多地表特征并利用多时相和多源遥感数据的藏东南地区冰川和湖泊信息自动提取方法。采用多时相Landsat影像和多源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结合地物光谱、地形特征、地表温度和纹理特征等多种地表信息,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实现无表碛覆盖冰川和表碛覆盖冰川边界的自动分类;并通过融合多期影像结果,减小云和季节性积雪对分类结果的影响。与此同时,以多时相Landsat影像数据为主,结合同时期冰川提取结果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采用改进的基于水体指数的全局-局部迭代方法,实现非结冰湖和结冰湖边界的自动阈值分割和提取,并将多期影像结果进行叠加,有效降低云、山体阴影和冰川等因素对湖泊边界提取的影响。(2)分析了1995-2015年间研究区的冰川分布情况和变化特征。基于提取的三期冰川边界结果,从冰川规模、高程、坡向和表碛覆盖程度等方面对研究区的冰川分布和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藏东南地区冰川总体呈现退缩趋势,退缩总面积为2842.08 km2,面积变化比例为29.9%,退缩速率在近十年呈现加快趋势。研究区冰川规模等级越大,所占总面积越大,条数越少;冰川规模大小对冰川面积的相对变化和绝对变化有重要的影响,冰川规模越大,绝对面积变化越大,相对面积变化越小。研究区冰川分布面积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正态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在海拔4400 m-6000 m范围内,且在5200 m-5400 m处冰川面积最大;近20年来,各海拔高度带的冰川面积均呈现退缩趋势,并呈现退缩最大程度向高海拔地区转移的趋势;海拔高于4800 m的冰川在近10年(2005-2015年)退缩速度加快。研究区冰川主要分布在北坡,而且各坡向冰川均表现为退缩趋势,其中东南坡向冰川的面积变化最大。与无表碛覆盖冰川相比,表碛覆盖冰川主要分布在低海拔的冰川消融区,在4600 m-4800 m处面积达到最大;1995-2015年间,表碛覆盖冰川和无表碛覆盖冰川均呈现退缩趋势;稀疏表碛覆盖冰川的绝对面积退缩速率最高,并且近十年来呈现加快退缩趋势。(3)分析了1995-2015年间研究区的湖泊分布情况和变化特征。基于提取的三期湖泊边界结果,从湖泊规模、高程、坡向和湖泊类型等方面对研究区的湖泊分布和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年内研究区湖泊总体呈现增长趋势,总体面积增加27.13 km2,面积增长比例为6.0%。研究区内湖泊增加主要以规模介于0.05-0.1 km2之间的小湖泊为主,湖泊减少主要以规模介于0.4-0.5 km2之间的湖泊为主。20年间研究区共存湖泊面积总体呈增长趋势。扩张湖泊和新增湖泊的增加面积最显着的海拔分布相近(4200 m-4600 m),然而退缩湖泊和消失湖泊面积在海拔上的峰值呈现分离态势。研究区湖泊增加主要以朝北坡为主,湖泊减少主要以朝南坡为主。研究区冰川湖和非冰川湖在20年内均在增长,冰川湖增长速率更快,近10年来冰川湖呈现加快增长而非冰川湖呈现减缓增长的趋势;研究区内冰川相连冰湖和冰川非相连冰湖均在增长,冰川相连冰湖的增长速率更快,而且二者均呈现近10年加快增长的趋势。(4)结合研究区历史气象资料数据,分析藏东南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初步研究冰川和湖泊的变化原因。结果显示,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研究区在1995-2015年间的年平均气温整体呈明显上升趋势,年降水量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研究区在近15年(2000-2015年)的年蒸发量呈波动增加趋势。结合气象数据分析可知,气温持续升高和降水减少是引起冰川消融退缩的主要气候因素。研究区湖泊增加数量和冰川退缩面积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气温升高以及由此导致的冰川融水增加是冰湖面积扩张的主要原因。

赵思晗[8](2019)在《华北半湿润山区西台子实验流域产流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半湿润山区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具有气候和下垫面条件复杂,水分和能量耦合反馈过程强烈等特征,其水文响应过程表现出湿润区和干旱区过渡特征,认识该区水文过程规律和机理,对完善水文学理论、揭示华北地区水资源动态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水文过程中的产流环节,在典型的华北半湿润山区建立西台子实验流域,开展长期持续的气象水文综合观测。基于实验观测,探究年尺度和事件尺度上降雨-径流响应关系和特征,分析其控制因素和机理;解析夏季典型暴雨事件径流水源组成,探究暴雨径流产流路径和机理,提出暴雨径流水源概念模式;基于统计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降雨和下垫面特性空间异质性对流域超渗产流规律的影响,总结了不同气候、下垫面条件下的流域超渗产流发生规律;最后,基于多尺度实验观测和数值模拟结果揭示了半湿润山区典型流域的产流机理。实验流域大部分降雨事件的洪水过程线特征为洪峰尖瘦,涨落过程大体对称,降雨前后径流基流变化不显着;每年引起流域径流基流显着提升的降雨仅有1-2场,流域地下水位与径流过程变化趋势相似,对降雨事件的响应程度弱于土壤水分含量,流域中直接大量补给地下水的降雨事件极少。流域中降雨稳定同位素丰度时空变异性较大,河水和地下水稳定同位素含量变化范围相对较小且两者总体接近;二元径流分割结果表明,暴雨径流中洪峰部分的水源主要由新水(当场次降雨形成的径流)组成,径流旧水部分主要是稳定释放的地下水;在绝大部分降雨事件中,暴雨径流洪峰的产流机理是蓄满产流,蓄满产流区域主要集中在河道及其周边地区,蓄满面积不足全流域面积的1%。由于最大降雨强度小于土壤稳定入渗率,西台子实验流域约95%以上的降雨事件不可能发生超渗产流。实验流域的产流机制是,当降雨强度和历时未达到超渗产流发生条件时,径流产流机制主要是地下水径流、河道直接降雨和蓄满产流三种,流域中再入渗情况较为普遍,暴雨径流洪峰部分主要由河道直接降水和近岸饱和地带蓄满产流主导。在极端降雨事件中,当降雨强度和历时达到超渗产流条件时,径流产流机制主要包括地下水径流和地表超渗产流两种,暴雨径流洪峰部分主要由地表超渗径流构成。

高君亮[9](2019)在《干旱区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戈壁是干旱区平坦地表由砾石覆盖的一类荒漠景观。我国的戈壁根据成因可分为剥蚀戈壁和堆积戈壁两种类型,其中,洪积扇上发育的堆积戈壁分布范围广、面积大,约占戈壁总面积的70%。洪积扇是干旱区常见的地貌景观,是山地到平原之间的缓冲带,蕴含着丰富的资源,众多洪积扇连接形成的山麓冲积平原也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目前,戈壁研究基础比较薄弱,戈壁定义与分类仍存在争议,戈壁形成发育过程与演化规律还不清楚,戈壁地表沉积物研究还不够深入;同时,还有很多戈壁区域缺少相关研究,基础数据缺乏。本文以东天山南北麓、阿尔金山北麓和狼山东麓的洪积扇堆积戈壁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然地理学和沉积学的研究方法开展地面调查、采样与分析,系统研究了洪积扇戈壁表面砾石特征、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地球化学元素丰度和化学风化特征,揭示了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组成与分布规律,补充和丰富了戈壁研究的基础数据,为戈壁的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建立了一套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戈壁表面砾石特征提取方法。具体流程为:图像预处理(格式转换,裁剪,降噪,辐射校正),图像分类(设计决策树分类器,统计训练样本,确定分割阈值),分类后处理(聚类,去除,矢量化),砾石颗粒信息提取。采用手动矢量化方法对图像处理方法的精度进行了验证,精度达94.67%。该方法简便易行,不破坏地表,能够满足研究需要。(2)洪积扇戈壁表面砾石形状多为次圆状、近椭圆状或略呈长条状,平均粒径为2.21~17.44 mm,圆度均值为0.75~0.8,形状比率均值为1.5~1.7,粒径与圆度、形状比率的相关性不显着,圆度和形状比率之间为显着的反比关系,砾石覆盖度为10.90%~84.51%,以中砾石覆盖度(40%~70%)为主,约占71%。洪积扇戈壁表面砾石形貌特征参数及覆盖度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其发育的地貌部位,从扇顶到扇缘,由于物源和搬运堆积的动力条件不同,粒度组成中的优势粒级由极粗砾和粗砾变为中砾和细砾,圆度增大、形状比率减小、覆盖度降低。海拔每降低100 m,圆度增大0.002~0.006,形状比率减小0.012~0.017,覆盖度降低2~6个百分点。由于洪积扇戈壁的形成时代、沉积环境、气候环境、砾石岩性存在差异,三个研究区砾石形貌特征参数及覆盖度均存在差异。(3)洪积扇戈壁表面松散层沉积物粒度频率曲线为单峰态,峰值粒径为极粗砾或粗砾,粒度频率累积曲线为两段式;而下伏沉积物粒度频率曲线多为双峰或三峰态,主峰峰值粒径为中沙或细沙,粒度频率累积曲线为三段式。洪积扇戈壁沉积物物源比较单一,山体基岩经物理风化后,在重力和水力作用下发生搬运与堆积。由于搬运动力条件在空间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特征在洪积扇不同地貌部位有明显差异,扇顶主要以粗砾为主,而扇缘以细砾为主。洪积扇戈壁沉积物的母岩性质、洪积扇长度与坡度等存在差异,导致三个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存在较大差异,东天山南北麓、阿尔金山北麓戈壁表层沉积物的平均粒径、中值粒径和d10粒径值均大于狼山东麓戈壁。(4)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中的常量元素氧化物以Si O2为主,其次为A12O3,除Si O2以外,其他元素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淋失或富集状态;微量元素Cl、Sr、Ba和Zr的含量较高,除了元素Ba和Sr以外,其他元素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淋失或富集状态,且淋失、富集程度与沉积物粒级关系密切。戈壁表层沉积物中粒径大于0.063 mm的粗颗粒为就地风化产物,而粒径小于0.063 mm的细颗粒除就地风化产物外,还有降尘存在。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缺少有效的化学风化过程,处在基本未受或较弱的大陆风化初期阶段。受沉积物母岩特性与气候环境的影响,狼山东麓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元素亏损程度和化学风化程度强于东天山南北麓和阿尔金山北麓两个研究区。

芦海燕[10](2019)在《基于生态系统核算的流域生态补偿研究》文中指出流域作为兼具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功能的复合生态系统,具有关联度高、整体性强和上中下游影响不对称等特点。生态补偿作为有效的生态环境外部性内在化保障制度,是流域生态系统提升生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水平的机制。以生态系统核算为基础的补偿机制,力求通过平衡区域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冲突,实现流域生态系统环境破坏和生态保护的外部性内在化,对完善流域生态补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流域范围内生态系统资产与服务为研究对象,以系统论和经济理论为指导,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构建基于生态系统核算的流域生态补偿分析框架,并对黑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进行研究,以期通过丰富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为流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基础。本文在纵观国内外生态学、经济学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关于流域生态系统核算和补偿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流域生态系统特征与流域生态系统价值补偿之间的逻辑关系,即流域生态系统以生态系统资产即自然资源如水资源、草原和森林资源等物质为载体,进入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以生态系统服务的形式为人类社会提供各类生态价值,通过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实现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知,流域生态系统的区域特征是生态系统价值补偿研究的起点,不同的系统特征通过影响流域利益主体决策的成本与收益,间接影响利益主体的行为选择路径。以此为基础,本文架构以补偿主体、标准和模式为核心内容的流域生态补偿分析框架。首先,运用博弈论分析流域生态系统中利益主体决策的认知行为路径,确定流域生态系统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农户/企业间的行为选择策略、达成流域生态系统保护均衡博弈策略需要的条件及相应政策含义。其次,根据博弈分析路径和三角模糊函数测算出达到流域可持续发展最优状态时,流域生态补偿模式的最优组合,探索适合流域特征的多元化、市场化生态系统价值补偿实现路径。结合流域生态系统资产与服务的实物量和价值量核算,确定单位自然资源价值,识别出恰当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设计流域生态补偿方案,实现流域生态系统效益最大化。最后,以我国相对独立完整的黑河流域为案例,根据上述逻辑,分析完善现有黑河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根据流域生态补偿框架在实际案例中的运用,提出完善流域生态补偿的政策建议及进一步研究方向。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作为相对独立的流域生态系统,往往跨越多个行政区域,流域生态系统资产与服务的跨区域特征使其正的外部性内在化在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治理中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持续提升流域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的关键。根据系统论和经济学分析,流域生态系统核算与补偿的实质是以流域生态系统适应性主体行为的控制过程为核心,通过流域利益主体行为决策,力求在实现流域生态效益的基础上,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进而实现流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2)流域生态补偿的利益主体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或农/牧户。中央政府是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顶层设计者,其目标是实现流域范围社会收益最大化。地方政府和企业或农/牧户在流域生态补偿中则具有生态保护者和破坏者双重身份。受益函数的影响因素牵制着地方政府和企业或农/牧户在流域生态系统的经济运行、社会生活和生态保护中的行为选择路径。其中,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能否覆盖地方政府和企业或农/牧户的成本、中央政府顶层设计与执行监督、地方政府监管能力是影响流域生态补偿长效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设计应以地方政府和企业或农/牧户的行为结果为导向,促使地方政府和企业或农/牧户愿意采取环境保护策略。(3)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可分为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两种,其中政府补偿包括财政转移支付、补偿基金、政策补偿、产业补偿等;市场补偿包括水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碳汇交易、环境标志等。根据两种模式的分析可知,在流域生态系统管理中,流域生态系统价值补偿模式的政府和市场模式各有优缺点,两者解决问题的作用机制和侧重点均存在不同。由于流域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使得抑制流域生态系统环境恶化与生态系统服务衰退需运用政府和市场相互补偿,相互依赖,真正起到激励流域生态系统保护行为、惩罚生态环境破坏行为的作用。最优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型往往是政府和市场补偿模式的组合。运用Markowitz模型和Zimmermann模糊算法可以指导决策者如何有效选择流域生态系统价值补偿最优的组合模式,优化流域生态补偿模型组合,提高生态补偿效率。(4)通过单位自然资源价值核算,确定流域生态补偿标准。通过流域生态系统资产实物量核算,了解流域自然资源实物量的静态和动态情况,为流域生态补偿利益主体决策提供自然资源分布和使用的详细信息,以期通过流域生态系统资产的实物量核算全面反映了流域生态系统资产在经济体经济运行过程中环境投入量、如何参与价值创造以及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设计机构提供强大的支持力。结合流域生态系统资产实物量和服务价值量,得到单位自然资源的价值量,以此作为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确定的基础。通过流域上游、中游和下游地区生态系统资产具体的实际转移量得到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设计补偿方案。综上所述,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作为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保障,能够持续长久发挥作用的基础包括以下措施:建立流域综合管理机构,全面协调流域范围内利益主体的诉求与冲突;通过流域生态系统实物量与价值量核算的统一,探索流域单位自然资源价值核算,结合流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所处的演化阶段,确定保障流域生态机制长效发挥作用的补偿标准;以补偿效果为导向,优化流域生态补偿组合模式;以5年为周期,论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科学性,调整流域生态补偿组合模式,评价补偿机制的实施效果。

二、黑河“52.7”和“96.8”洪水对比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河“52.7”和“96.8”洪水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汉江流域面源污染特征及控制方案研究 ——以洋县断面以上流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面源污染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2.2 面源污染模型研究进展
        1.2.3 汉江流域陕西段相关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汉江流域
        2.1.2 张家沟小流域
    2.2 研究方法
        2.2.1 监测方法
        2.2.2 模拟方法
3 研究区MIKE模型的建立
    3.1 MIKE污染负荷评估模型
        3.1.1 方法介绍
        3.1.2 模型原理及参数设置
        3.1.3 基础数据准备
    3.2 MIKE 11 模型介绍
    3.3 研究区MIKE11 模型的构建
        3.3.1 HD一维水动力模型构建
        3.3.2 AD一维水质模型构建
        3.3.3 MIKE11 模型参数率定方法
        3.3.4 水质数值模拟步骤
    3.4 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3.4.1 水动力模块(HD)
        3.4.2 对流扩散模块(AD)
    3.5 本章小结
4.面源污染特征分析
    4.1 径流小区面源污染分析
        4.1.1 径流小区的布设
        4.1.2 土壤特征分析
        4.1.3 径流小区降雨-径流-产污过程及其相应关系
    4.2 张家沟小流域面源污染特征分析
        4.2.1 监测方案
        4.2.2 小流域面源污染负荷计算
    4.3 汉江洋县断面以上流域面源污染特征分析
        4.3.1 面源污染空间分布特征
        4.3.2 面源污染时间分布特征
    4.4 不同尺度流域面源污染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水质现状评估及水环境容量计算
    5.1 水质现状评估及削减目标
        5.1.1 汉江干流烈金坝控制单元
        5.1.2 汉江干流南柳渡控制单元
        5.1.3 汉江干流梁西渡控制单元
        5.1.4 汉江干流黄金峡控制单元
    5.2 水环境容量的计算
        5.2.1 计算方法
        5.2.2 计算结果
    5.3 污染物控制方案模拟
        5.3.1 面源污染控制方案
        5.3.2 其他水污染防治对策及建议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主要研究成果

(2)内流河流域古湖泊无机碳来源与沉积过程研究 ——以河西走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干旱区无机碳研究进展
        1.2.2 河西走廊全新世古湖泊及无机碳研究现状
        1.2.3 河西走廊全新世古湖泊及无机碳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1.3.1 研究内容与目标
        1.3.2 技术路线图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内流河流域
    2.2 河西走廊
        2.2.1 地质地貌
        2.2.2 现代气候特征
        2.2.3 水文与水资源
        2.2.4 土壤与植被
    2.3 猪野泽、盐池和花海自然地理概况
第三章 实验方法与数据
    3.1 样品采集与数据收集
    3.2 实验方法
        3.2.1 粒度
        3.2.2 矿物
        3.2.3 有机地化指标
        3.2.4 碳酸盐中δ~(13)C同位素
        3.2.5 水样氢氧同位素
        3.2.6 地下水溶解性无机碳AMS~(14)C测年和同位素
    3.3 数据分析方法
        3.3.1 粒度参数分析方法
        3.3.2 地下水年代校正
第四章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无机碳分布
    4.1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表土和不同水体无机碳分布
        4.1.1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表土无机碳分布
        4.1.2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不同水体无机碳分布
    4.2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古湖泊无机碳含量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古湖泊无机碳来源
    5.1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演化补给特征
        5.1.1 降水水化学特征与同位素组成
        5.1.2 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同位素组成
        5.1.3 河西走廊地下水与地表水相互转化
    5.2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地下水可溶性无机碳年龄
    5.3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地下水可溶解性无机碳同位素分析
    5.4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古湖泊无机碳来源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古湖泊无机碳沉积过程与沉积环境
    6.1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表土粒度分布特征
        6.1.1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表土粒度分析结果
        6.1.2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表土粒度指示意义
    6.2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表土矿物分布特征
    6.3 河西走廊古湖泊无机碳沉积过程
        6.3.1 猪野泽无机碳沉积过程
        6.3.2 盐池无机碳沉积过程
        6.3.3 花海无机碳沉积过程
    6.4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古湖泊无机碳沉积过程与环境演变
        6.4.1 古湖泊无机碳含量与湖泊其他代用指标对比
        6.4.2 古湖泊无机碳沉积与大气环流变化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VIC模型的卫星降水产品在赣江流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早期降水估算研究
        1.2.2 常见遥感降水产品
        1.2.3 遥感产品降水估计研究
        1.2.4 水文模型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组织结构
2.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及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2 研究区气候水文情况
    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2.2.1 遥感降水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2.2.2 其他数据及预处理
    2.3 方法及评价指标
    2.4 VIC水文模型
        2.4.1 VIC模型概述
        2.4.2 VIC模型原理及结构
        2.4.3 VIC模型水量平衡
3.降水产品精度评价
    3.1 日尺度降水精度评价
    3.2 月尺度降水精度评价
    3.3 季节尺度降水精度评价
    3.4 本章小结
4.VIC水文模型的数据准备及率定
    4.1 VIC水文模型的数据准备
        4.1.1 植被文件
        4.1.2 土壤文件
        4.1.3 气象数据
        4.1.4 汇流文件
    4.2 VIC模型的率定
        4.2.1 VIC率定的参数
        4.2.2 VIC模型率定的思路
        4.2.3 VIC模型率定的结果
    4.3 VIC模型的验证
    4.4 本章小结
5.卫星降水产品在赣江流域的径流模拟及评价
    5.1 径流模拟
        5.1.1 日尺度的径流模拟
    5.2 径流模拟效果评价
        5.2.1 VIC日尺度的模拟效果评价
        5.2.2 月尺度的模拟效果评价
    5.3 本章小结
6.结果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特色与创新
    6.3 论文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未来气候变化下黄河流域径流变化及旱涝灾害动态的地理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下径流响应的研究进展
        1.2.2 气候变化下气象干旱的研究进展
        1.2.3 土地利用变化下径流响应的研究进展
        1.2.4 径流变化的归因分析研究
    1.3 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与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1 研究意义
        1.5.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第三章 黄河流域历史时期径流变化及归因分析
    3.1 黄河流域径流量与气候因素的变化趋势
    3.2 突变分析
    3.3 黄河流域径流变化归因分析
    3.4 研究中存在的不确定性
    3.5 小结
第四章 黄河流域径流对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研究
    4.1 基于Arc GIS软件建立SWAT模型
        4.1.1 DEM数据
        4.1.2 土地利用数据
        4.1.3 土壤数据
        4.1.4 气象站点数据
    4.2 SWAT模型运行与参数率定及验证
    4.3 土地类型对黄河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机制分析
    4.4 气候因素对黄河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机制分析
        4.4.1 降水对径流变化的影响机制分析
        4.4.2 日最高气温对径流变化的影响机制分析
        4.4.3 日最低气温对径流变化的影响机制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共同影响下黄河流域径流变化及洪涝灾害预估
    5.1 黄河流域未来时期气象要素变化
        5.1.1 未来时期降水量变化
        5.1.2 未来时期最高气温变化
        5.1.3 未来时期最低气温变化
    5.2 基于CA-Markov模型的黄河流域未来土地利用模拟
    5.3 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共同作用下黄河流域径流变化预估
        5.3.1 RCP-LUC1(现状延续)情景下黄河流域未来径流变化模拟
        5.3.2 RCP-LUC2(生态保护)情景下黄河流域未来径流变化模拟
    5.4 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共同作用下黄河流域洪涝灾害预估研究
        5.4.1 RCP-LUC1(现状延续)情景下黄河流域未来洪涝灾害预估研究
        5.4.2 RCP-LUC2(生态保护)情景下黄河流域未来洪涝灾害预估研究
    5.5 径流模拟的不确定分析
        5.5.1 参数率定对径流模拟的不确定影响
        5.5.2 气候模式对径流模拟不确定影响
        5.5.3 土地利用模拟对径流模拟的不确定影响
    5.6 小结
第六章 黄河流域未来干旱评估
    6.1 气候模式数据精度验证
    6.2 黄河流域未来降水量和参考蒸发量的时空变化分析
    6.3 基于干燥指数(IA)的黄河流域未来气象干旱评估
    6.4 基于SPEI的黄河流域未来气象干旱评估
    6.5 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特色与创新
    7.3 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地理计算的定义
    IDRISI17 软件操作过程
    Arc SWAT软件操作过程
科研经历与成果
致谢

(5)地下水退水规律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响应成因 ——以萍乡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地利用/覆盖类型(LUCC)变化对地下径流的影响
        1.2.2 地下水退水规律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2章 分布式城市水文水动力模型
    2.1 分布式城市水文水动力模型产流过程模拟原理
    2.2 分布式城市水文水动力模型模拟汇流过程原理
第3章 研究区城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气象水文
    3.2 海绵城市建设状况
        3.2.1 总体规划
        3.2.2 工程状况
    3.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海绵城市建设下流域地下水退水规律变化
    4.1 城镇化流域地下水退水规律分析方法
        4.1.1 场次洪水基流分割方法
        4.1.2 场次地下水退水过程模拟方法
        4.1.3 分布式水文水动力模型验证方法
    4.2 海绵城市建设下流域场次地下水退水过程的划分
        4.2.1 场次洪水标准退水曲线
        4.2.2 基于非参数检验的场次洪水基流分割点
        4.2.3 基流分割方法优选
    4.3 海绵城市建设下流域场次地下水退水过程的模拟
        4.3.1 地下水退水曲线方程参数率定及优选
    4.4 分布式城市水文水动力模型构建及其验证
        4.4.1 分布式水文水动力模型模拟
        4.4.2 耦合退水曲线和水文水动力模型的模拟验证
    4.5 讨论
        4.5.1 基流分割点对地下退水规律响应
        4.5.2 非参数突变检验合理性评价
    4.6 本章小节
第5章 海绵城市建设对地下水退水规律影响评价
    5.1 海绵城市建设对地下水退水过程影响的研究方法
        5.1.1 暴雨情景的构建
        5.1.2 基于情景对比的海绵城市建设对地下水退水过程的影响
    5.2 暴雨情景的构建
        5.2.1 24小时设计暴雨量过程线
        5.2.2 设计预报洪水过程线
        5.2.3 暴雨情景的构建
    5.3 海绵城市建设对地下水退水过程的影响
        5.3.1 海绵城市建设对地下水起退流量的影响
        5.3.2 海绵城市建设对地下水退水时长的影响
        5.3.3 海绵城市建设对地下水退水速率的影响
        5.3.4 海绵城市建设对地下净雨量的影响
        5.3.5 海绵城市建设对地下水成分的影响
    5.4 海绵城市建设对地下水退水规律的影响成因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下水退水规律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响应成因
    6.1 海绵城市建设地下水退水规律的敏感性分析方法
        6.1.1 基于正交试验的敏感性分析方法
        6.1.2 基于改进型分布式水文水动力模型的地下水退水规律敏感性分析
        6.1.3 地下水退水规律对海绵城市建设前后响应及其成因分析
    6.2 正交试验敏感性设计方案
    6.3 地下水退水规律敏感性分析
    6.4 地下水退水规律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响应及其成因分析
        6.4.1 地下水退水规律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响应
        6.4.2 地下水退水规律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因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优缺点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黄土高原下垫面变化对暴雨洪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下垫面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
        1.2.2 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研究区概况及下垫面变化分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水文气象条件
        2.1.3 水文地质
        2.1.4 洪水特征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2.3 西柳沟流域下垫面变化分析
        2.3.1 西柳沟流域植被覆盖NDVI变化分析
        2.3.2 流域水土保持措施调查
3.西柳沟流域水文气象变化分析
    3.1 研究方法
    3.2 降水变化
        3.2.1 年降水量
        3.2.2 量级降水
        3.2.3 极值降水
    3.3 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变化
        3.3.1 年径流量
        3.3.2 年输沙量
    3.4 水文极值变化
        3.4.1 最大洪峰流量变化特征
        3.4.2 洪峰流量频率分析
        3.4.3 年最大含沙量变化特征
    3.5 本章小结
4.西柳沟流域暴雨洪水特征变化分析
    4.1 降雨径流产沙相关关系的建立
    4.2 典型洪水分析
        4.2.1 相似降雨量下对应洪水分析
        4.2.2 相似降雨强度下对应洪水分析
    4.3 本章小节
5.HIMS模型在西柳沟流域的应用
    5.1 HIMS模型简介
        5.1.1 HIMS模型简介
        5.1.2 HIMS模型原理
    5.2 次洪模拟
        5.2.1 数据处理
        5.2.2 参数率定与模型验证
    5.3 下垫面变化对西柳沟流域洪水规律影响的模拟分析
    5.4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7)基于遥感数据的藏东南冰川和湖泊动态变化监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冰川变化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1.2.2 湖泊变化遥感监测进展
        1.2.3 冰川和湖泊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进展
        1.2.4 科学问题的提出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论文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2 论文技术路线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2.1.2 研究区气候与水文
    2.2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数据预处理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融合多时相信息的冰川边界提取
    3.1 机器学习方法
    3.2 基于机器学习理论和多时相信息的冰川边界提取
        3.2.1 分类系统确定
        3.2.2 选取分类样本
        3.2.3 光谱、地形和纹理特征计算及分析
        3.2.4 随机森林分类
        3.2.5 分类特征重要性估计
        3.2.6 多期冰川分类结果叠加
        3.2.7 精度评价
    3.3 后期处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改进的全局-局部迭代理论融合多时相信息的湖泊边界提取
    4.1 湖泊边界自动提取
        4.1.1 水体光谱特征
        4.1.2 基于改进的全局-局部迭代理论融合多时相信息的水体信息提取方法
    4.2 后期处理
    4.3 精度评价与分析
        4.3.1 精度评价方法
        4.3.2 精度评价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青藏高原东南地区冰川和湖泊分布及变化特征研究
    5.1 藏东南地区冰川概况及变化
        5.1.1 冰川分布情况分析
        5.1.2 冰川变化特征分析
    5.2 藏东南地区湖泊概况及变化
        5.2.1 藏东南地区湖泊分布情况分析
        5.2.2 藏东南地区湖泊变化特征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冰川和湖泊变化原因分析
    6.1 研究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6.1.1 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6.1.2 春季均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6.1.3 夏季均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6.1.4 冬季均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6.1.5 蒸散发变化特征分析
    6.2 冰川和湖泊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
        6.2.1 冰川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2.2 湖泊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2.3 冰川和冰川湖变化对比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论文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华北半湿润山区西台子实验流域产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流域产流机理研究方法
        1.2.2 暴雨径流水源解析方法
        1.2.3 流域超渗产流研究现状
        1.2.4 流域产流机理研究现状
        1.2.5 研究主要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2章 北京西台子实验流域气象水文综合观测
    2.1 北京西台子实验流域概况及总体设置
        2.1.1 实验流域概况
        2.1.2 实验设施布设
    2.2 气象水文自动观测
    2.3 山坡地质及土壤实验观测
        2.3.1 各个山坡岩土特征
        2.3.2 土样采集和实验分析
    2.4 水稳定同位素样品采集和数据分析
        2.4.1 水稳定同位素样品采集方法
        2.4.2 水稳定同位素测试分析方法
        2.4.3 年尺度环境水同位素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基于综合观测的暴雨径流产流机制研究
    3.1 径流、地下水、土壤水时空变化特征
        3.1.1 2014-2015年降雨径流过程分析
        3.1.2 2014-2015年土壤水、地下水时空变化特征
        3.1.3 径流、土壤水、地下水对典型降雨事件响应
    3.2 各水源稳定同位素对暴雨事件的响应
    3.3 基于同位素示踪的暴雨径流水源解析
    3.4 流域暴雨径流水源概念模式
        3.4.1 暴雨径流洪峰形成机理
        3.4.2 地下水在暴雨径流形成中的作用
        3.4.3 流域暴雨径流水源概念模式
        3.4.4 暴雨径流概念模式验证和不确定性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基于数值模拟的超渗产流规律研究
    4.1 研究思路与方法
    4.2 场次尺度超渗产流发生规律的数据分析
        4.2.1 场次降雨的划分及特征
        4.2.2 场次尺度降雨径流响应特性分析
        4.2.3 超渗产流发生概率的数据分析
    4.3 考虑降雨和入渗空间变异性的超渗产流研究
        4.3.1 场次降雨空间随机分布模型方法
        4.3.2 流域土壤饱和导水率空间分布
        4.3.3 考虑降雨和入渗空间变异性的超渗产流发生概率研究
    4.4 考虑再入渗过程的流域超渗产流研究
        4.4.1 再入渗模型方法原理
        4.4.2 再入渗模型参数化方法
        4.4.3 山坡尺度产流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4.4.4 流域升尺度超渗产流研究
    4.5 西台子实验流域产流模式
        4.5.1 实验流域地表径流模拟结果验证
        4.5.2 西台子实验流域产流模式
        4.5.3 不同流域产流模式对比研究
    4.6 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成果
    5.2 主要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中国自来水稳定同位素时空规律研究
    A.1 概述
    A.2 全国自来水样采集和数据分析
    A.3 全国自来水稳定同位素空间分布规律
    A.4 全国自来水稳定同位素时间变化规律
    A.5 自来水稳定同位素影响因素研究
    A.6 小结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干旱区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戈壁研究进展
        1.2.1 戈壁研究回顾
        1.2.2 戈壁概念
        1.2.3 戈壁成因
        1.2.4 戈壁类型与分布
        1.2.5 戈壁地表沉积物特征研究
        1.2.6 基于数字图像技术提取地表沉积物信息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区确定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地貌
    2.2 气候
    2.3 水文
    2.4 土壤
    2.5 植被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野外调查样线布设
    3.2 戈壁表面沉积物数字图像调查方法
        3.2.1 数字图像采集设备
        3.2.2 数字图像采集
        3.2.3 数字图像处理
        3.2.4 砾石特征参数计算
        3.2.5 砾石砾向计算
    3.3 戈壁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研究方法
        3.3.1 沉积物样品采集
        3.3.2 沉积物样品粒度测定
    3.4 戈壁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研究方法
        3.4.1 沉积物样品采集
        3.4.2 沉积物样品预处理
        3.4.3 沉积物样品测定
        3.4.4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分析
    3.5 数据处理
第四章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洪积扇戈壁表面砾石特征
    4.1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流程及精度验证
        4.1.1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流程
        4.1.2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精度验证
    4.2 洪积扇戈壁表面砾石特征
        4.2.1 东天山南北麓洪积扇戈壁表面砾石特征
        4.2.2 阿尔金山北麓洪积扇戈壁表面砾石特征
        4.2.3 狼山东麓洪积扇戈壁表面砾石特征
        4.2.4 不同研究区洪积扇戈壁表面砾石特征
    4.3 讨论
        4.3.1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洪积扇戈壁地表砾石信息的精度评价
        4.3.2 洪积扇戈壁表面砾石特征的地貌部位差异
        4.3.3 洪积扇戈壁表面砾石特征的研究区差异
    4.4 小结
第五章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
    5.1 东天山南北麓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
        5.1.1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颗粒级配特征
        5.1.2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
        5.1.3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之间的关系
    5.2 阿尔金山北麓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
        5.2.1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颗粒级配特征
        5.2.2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
        5.2.3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之间的关系
    5.3 狼山东麓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
        5.3.1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颗粒级配特征
        5.3.2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
        5.3.3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之间的关系
    5.4 不同研究区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差异
    5.5 讨论
        5.5.1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的地貌部位差异
        5.5.2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的研究区差异
    5.6 小结
第六章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6.1 东天山南北麓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6.1.1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组成
        6.1.2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UCC标准化
        6.1.3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物质来源
        6.1.4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化学风化特征
    6.2 阿尔金山北麓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6.2.1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组成
        6.2.2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UCC标准化
        6.2.3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物质来源
        6.2.4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化学风化特征
    6.3 狼山东麓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6.3.1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组成
        6.3.2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UCC标准化
        6.3.3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物质来源
        6.3.4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化学风化特征
    6.4 不同研究区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特征比较
        6.4.1 不同研究区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化学元素组成
        6.4.2 不同研究区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UCC标准化
        6.4.3 不同研究区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物质来源
        6.4.4 不同研究区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化学风化特征
    6.5 讨论
        6.5.1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组成及含量差异
        6.5.2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UCC标准化
        6.5.3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物源
        6.5.4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化学风化特征差异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10)基于生态系统核算的流域生态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1.5 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生态学中流域生态系统研究
        2.1.1 人类社会对流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2.1.2 流域生态系统内外部的信息转换与物质循环
    2.2 经济学中流域生态系统核算研究
        2.2.1 流域生态系统核算框架
        2.2.2 流域生态系统核算方法
    2.3 流域生态补偿研究
        2.3.1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2.3.2 流域生态补偿实践
第三章 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3.1 相关概念界定
    3.2 流域生态补偿研究理论基础
        3.2.1 系统论理论基础
        3.2.2 经济理论基础
    3.3 基于生态系统核算的流域生态补偿分析框架
        3.3.1 流域生态系统中资产与服务间的相互影响
        3.3.2 经济理论对流域生态补偿研究的作用
        3.3.3 流域生态补偿分析框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流域生态补偿利益主体的行为分析
    4.1 流域生态补偿中利益主体的行为特征
    4.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两阶段博弈
    4.3 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演化博弈
    4.4 企业或农/牧户与地方政府监管机构的博弈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流域生态补偿原则与模式分析
    5.1 流域生态系统价值补偿经济分析
    5.2 流域生态系统价值补偿原则
    5.3 流域生态系统价值补偿模式
        5.3.1 政府补偿模式
        5.3.2 市场补偿模式
        5.3.3 政府与市场补偿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5.4 流域生态系统价值补偿模式优化机制
        5.4.1 理论分析
        5.4.2 建模
        5.4.3 优化选择模型求解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分析
    6.1 流域生态系统资产的实物量核算
        6.1.1 资产实物量核算基本要素
        6.1.2 国内外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的经验与启示
        6.1.3 流域生态系统资产实物量核算框架
    6.2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量核算
        6.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内涵及类型
        6.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
        6.2.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方法
    6.3 确定流域生态补偿标准
        6.3.1 核算单位流域自然资源价值量
        6.3.2 基于生态系统核算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黑河流域生态补偿案例分析
    7.1 黑河流域概述
        7.1.1 流域自然概况
        7.1.2 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概述
        7.1.3 流域生态补偿实施进展
    7.2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资产实物量核算
        7.2.1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资产实物量核算框架
        7.2.2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青海段实物量核算
        7.2.3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甘肃段实物量核算
        7.2.4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内蒙古段实物量核算
    7.3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核算
        7.3.1 基于当量因子法的价值量核算
        7.3.2 基于重置成本法的价值量核算
    7.4 基于生态系统核算的黑河流域生态补偿方案
        7.4.1 选择补偿模式
        7.4.2 确定补偿标准
        7.4.3 设计补偿方案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黑河“52.7”和“96.8”洪水对比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汉江流域面源污染特征及控制方案研究 ——以洋县断面以上流域[D]. 韩蕊翔.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内流河流域古湖泊无机碳来源与沉积过程研究 ——以河西走廊为例[D]. 韩琴. 兰州大学, 2021(09)
  • [3]基于VIC模型的卫星降水产品在赣江流域的应用研究[D]. 蔡洁连. 南宁师范大学, 2021(02)
  • [4]未来气候变化下黄河流域径流变化及旱涝灾害动态的地理计算[D]. 姬广兴.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2)
  • [5]地下水退水规律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响应成因 ——以萍乡市为例[D]. 冷梦辉. 南昌工程学院, 2020(06)
  • [6]黄土高原下垫面变化对暴雨洪水的影响[D]. 姚曼飞.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7]基于遥感数据的藏东南冰川和湖泊动态变化监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D]. 张静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2019(06)
  • [8]华北半湿润山区西台子实验流域产流机制研究[D]. 赵思晗. 清华大学, 2019
  • [9]干旱区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特征研究[D]. 高君亮.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10]基于生态系统核算的流域生态补偿研究[D]. 芦海燕. 兰州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黑河“52.7”和“96.8”洪水对比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