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资源型”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原因及对策

贫困地区“资源型”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原因及对策

一、贫困地区“资源型”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成因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崔伊霞[1](2020)在《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和利用,推进了我国工业化进程,促进了一批煤炭城市、石油城市等不同类别资源型城市的形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资源的高强度开采,一些城市的资源已经枯竭或接近枯竭,大批以资源为生的资源型企业难以为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受到桎梏,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着严峻的困难与挑战。面对这种情况,转型发展是摆脱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诅咒”的关键,探索符合地域特点的绿色发展模式是保证资源枯竭型城市永续发展的根本路径。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类别多样,发展程度也更不相同,但从城市发展战略来看,绿色转型对于任何资源型城市来说,都是唯一的发展出路,这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自身特征所决定的。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这既给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带来挑战,也为其绿色转型提供了发展契机。由此,深刻挖掘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探索绿色转型路径,这对于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推进国家城市体系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论文围绕选题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多学科交叉法以及典型案例分析法,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相关概念、基本理论以及转型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论述当前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基本现状和现实困境,并在分析和借鉴国内外典型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有针对性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路径。具体来说,论文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等,为论文的深入研究做好全方面的准备工作。第二章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一般分析。这一章节为基础性理论研究,首先介绍了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和绿色发展的内涵,对涉及到资源型城市的相关内容进行系统介绍。接着,论述了城市转型的理论基础,并从衰败消亡、深度开发、转型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主要趋势,为论文的深入研究构建坚实的理论支撑。第三章为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发展与枯竭没落。首先,以新中国成立为时间起点,重点回顾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进程,并将这一发展进程划分为三个历史发展阶段;接着,详细论述了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分布、类别和特征,概括了当前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基本现状,即经济发展缓慢且效益较低、生态环境破坏且修复较难、人口数量减少且素质偏低、地方财力薄弱且引资困难,这一系列问题迫使资源枯竭型城市必须进行绿色转型发展。第四章为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必要性分析。这一章节首先从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的对传统资源依赖性强、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绿色转型发展意识不高三个方面提出绿色转型的必要性;接着论述了当前绿色发展要求资源枯竭型城市必须转型,这对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城市人居生活质量,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最后,从绿色发展关乎民生福祉和民族未来、绿色发展是对传统工业化的反思与超越、绿色发展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这三个方面提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唯一出路就是坚持绿色发展。第五章为国内外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成功案例。通过重点介绍和分析了几个典型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案例,总结了这些城市探索和实践绿色转型的宝贵经验。其对我国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绿色转型、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促进绿色转型、明确政府在城市转型中的职责、将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态紧密结合,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绿色转型发展提供必要的经验借鉴。第六章为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路径分析。这一章节是论文的重点和难点,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转型发展路径。其一,通过绿色政府建设、科学制定城市绿色转型规划、建立绿色核算与考核制度以及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的途径,加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顶层设计,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探索科学、健康、适宜的绿色转型路径;其二,通过建设绿色多元的产业体系、加强资源型企业的现代治理、以信息化促进城市绿色转型、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这四种措施来激发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内生动力;其三,从不断强化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宣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提升资源型地区民生保障水平、培育绿色文化这四个方面,不断优化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社会氛围,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让绿色转型成果惠及到每个人。

张博华[2](2020)在《金融精准扶贫实践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P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大之后曾强调“要实施好金融扶贫这篇大文章”。金融精准扶贫是政府主导的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满足扶贫项目的资金需求,降低扶贫项目的融资成本和风险。它一方面可以对扶贫开发进行资金支持,还可以通过经济增长后贫困人口整体收入增长效应间接带动贫困人口增加收入,摆脱贫困。金融精准扶贫所具备的金融和扶贫双重属性,决定了其内涵是金融市场化资源配置与政府治理的有机融合,既离不开金融机构作为主体参与为扶贫项目提供资金融通,又需要政府部门作为主导以调和金融市场逐利与避险性与扶贫工作高风险、低收益的天然特性的矛盾。因此,在政府的主导下形成多主体参与、多元协同的金融扶贫模式将对金融精准扶贫的效力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协同共制理论和不完全市场竞争理论,通过从金融扶贫体制机制、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扶贫供给力度以及金融扶贫风险管控四方面探究河南省P市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现状中存在的金融体制机制不健全,金融基础设施滞后,金融扶贫供给不足和金融扶贫风险承压等问题及成因,最后试图存在从构建地方政府主导、监管部门督导、金融机构参与的多方协同治理的角度,对存在困境提出解决对策及建议。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文绪论,阐述本文的主要研究意义旨在金融精准扶贫各参与方的协同治理,解决金融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金融精准扶贫的效率。第二部分是金融扶贫概念和相关理论综述。第三部分是按照金融精准扶贫事前体制建立、事中渠道供给、事后风险防控的框架分析河南省P市金融精准扶贫现状和存在问题。第四部分是析河南省P市金融精准扶贫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是对河南省P市金融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从应用协同治理及不完全市场竞争理论提出对策建议。

薛涵予[3](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既汲取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金融思想的精华,也继承了自中国革命时期至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同时结合现代金融理论,根据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创新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地将它运用到具体的金融工作当中。实践证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是推动新时代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将原理和现实相结合,使真理和价值相统一,以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强调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以经济为本源,以改革促发展,以市场为机制,以人民为中心,以开放为重点,以治理为手段,以安全为底线,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它以原则,方法,对象,目标等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指导体系,它融合传统和现代,协调主体和客体,兼顾国内和国际,突出重点和难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主要欲解决金融安全和效率问题。为抵御金融风险,我国金融必须服务实体经济,始终将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加强对外开放与合作,完善监管与法治;为提高金融效率,我国金融必须深化体制改革,让市场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本文试图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相关内容的阐述和论证,展现一个完整的思想形成过程,并且详细说明根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需要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指导我国金融工作,解决实际金融问题。我认为,当代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极其复杂,中国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国内推行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金融工作面临着重大的风险与挑战。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金融体制也亟待全面深化改革,此时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高扬[4](2019)在《煤炭资源型城市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对策研究 ——以山西省阳泉市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伴随我国部分煤炭资源型城市走向资源枯竭的不利发展局面,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如何成功实现产业转型,是一个共性的问题。进一步研究发挥地方政府在推动煤炭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走向经济转型发展之路,对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西省阳泉市为例就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的地方政府对策研究为题,通过对于阳泉市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地方政府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解决对策的分析,进而归纳出阳泉市具有借鉴意义的改进策略。希望通过论文研究能够为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发展中的地方政府管理对策的研究,提供地方政府管理对策方面的发展建议。本文在对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作用研究背景及意义分析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理论及必要性。就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现状进行分析,分析其存在问题及不足。案例分析部分就山西省阳泉市产业转型的现状及对策进行分析。从阳泉市发展概况及产业转型的现状,结合阳泉市自身具有的转型优势,归纳出其产业转型存在的问题及阳泉市政府的相应对策。煤炭资源型城市地方政府在产业转型中的对策包括六个方面:完善煤炭资源型产业政策制定合理发展规划、重视科技创新优化产业转型环境、进一步优化产业转型相关保障机制、注重人才发展,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主动吸收资金、对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给予重视。通过论文研究进而可以看出:政府对于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吴迪[5](2019)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政府对策研究 ——以白山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资源型城市是在资源开发基础上兴建的城市,在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资源开发来促进城市的发展与繁荣,这类城市的兴衰与资源开采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与经济体系完善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我国现有的资源型城市中,很多城市面临资源衰竭的现象,资源的枯竭导致资源型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资源型城市发展逐渐走向衰退。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并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进步,也创造一系列的物质财富,但一些资源型城市在进入枯竭期之后逐渐成为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想要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就应该不断的加快资源型城市研究,在这一研究中政府所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其是影响产业转型顺利实施的保障,也是产业转型工作进行的主导。白山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转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但白山市的产业转型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研究其产业转型中政府职能发挥,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工作提供了经验与借鉴。本文以资源型城市转型为重点,以政府职能作用发挥为纽带,以白山市为例子,通过研究,分析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调了政府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所发挥的重要性,对政府工作进行研究,提出几点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对白山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对其他资源型城市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课题研究积极借鉴各地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地区特点,争取探索出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转型之路。

黄彦琳[6](2019)在《财政在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论断: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强烈,提出了更平衡、更充分发展的需求,但目前金融发展存在诸多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普惠金融的研究对解决这个难题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普惠金融致力于解决上述不平衡、不协调的发展的问题。普惠金融旨在推进金融服务更加普及,使低收入人群、小微企业等群体都能获得更加便利、更加快捷、更加实惠和更加安全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的服务目标群体为那些较少享受传统金融服务的低收入人群及中小企业,在我国这部分群体主要为农户、城镇弱势群体和中小企业。财政一方面通过资源配置来作用于普惠金融的发展:普惠金融可以视为一种金融资源,财政天然具备的资源配置职能,可以将部分金融资源引入弱势产业、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从而实现国家宏观层面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财政可以缓解普惠金融的市场失灵问题,帮助其更好地发展。财政具有经济稳定发展的职能,从中长期角度看,普惠金融的发展也能助推经济的包容性增长,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最终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此外,普惠金融的普惠性本质与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的目标高度契合。与传统金融相比,普惠金融更加强调公平(居民无论收入高低都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可以为高收入者提供理财、保险、投资等高端服务,也可以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其所需要的储蓄、结算、贷款等收入,满足所有人群的需要。中国在发展社会经济中提倡公平、和谐、可持续发展,这与普惠金融所倡导的观念一致。本文紧紧围绕“财政在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这一主题,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析两者的作用关系,理顺财政对普惠金融发展的作用机理,最终得出研究结论,财政通过对“量”、“质”和“结构”等多方面作用,可以更好地支持普惠金融的发展,实现普惠金融从规模数量转向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财政推动我国普惠金融供需平衡,促进普惠金融规模的增长,另一方面财政积极营造发展环境实现普惠金融发展质的提升,并不断优化结构,全方位多层次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财政作用于普惠金融的最终现实目标是实现收入的再分配,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帮助弱势群体增加收入,发挥普惠金融造血功能,实现财政解决分配问题的生产性手段,促进创业就业、助推脱贫攻坚。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本章主要对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基本研究思路和方法等进行了简要介绍和阐述。同时,本章还对文章的创新与不足进行了说明。第二章是“文献综述”。本章本文的文献综述部分按照“什么是普惠金融?——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如何,如何进行测度?——财政如何影响普惠金融?”的逻辑展开,从普惠金融发展、普惠金融的测度与影响因素、财政与普惠金融发展的关系等四个方面递进阐述。通过总结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普惠金融问题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已有文献较少地从财政政策角度分析对普惠金融的作用,且多数都是仅仅停留在定性分析层面上,从定量的层面上分析的较少。第三章是“财政作用于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本章主要分析了财政作用于普惠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基础。从西方经济学中福利经济学和市场失灵的角度分析财政作用于普惠金融发展的必要性,财政通过产生正外部性企业补贴来缓解普惠金融的市场失灵问题,帮助其更好地发展。从国家分配论的角度分析财政作用于普惠金融发展的有效性,财政通过资源配置来作用于普惠金融的发展:普惠金融可以视为一种金融资源,财政天然具备的资源配置职能,可以将部分金融资源引入弱势产业(中小企业等)、落后地区(农村地区等)和弱势群体等,从而实现国家宏观层面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财政的职能主要有四个方面: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财政拥有经济稳定发展的职能,通过制度性的安排,发挥“自动稳定”的作用,普惠金融的发展也能助推包容性增长,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与财政的职能高度契合,最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财政发挥收入分配的作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通过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积极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普惠金融的普惠性本质与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理念高度契合,此外,普惠金融也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分配,帮助财政发挥收入分配的职能,最终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第四章是“财政作用于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本章主要对财政作用于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我国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是农村及偏远地区低收入群体、城镇低收入群体、中小微企业。我国普惠金融主要经过几个重要阶段的发展:(1)20世纪90年代:公益性小额信贷阶段;(2)2000年-2005年:发展性微型金融阶段;(3)2006年-2010年:综合性普惠金融阶段;(4)2011年之后,创新性互联网金融阶段,目前在普惠金融机构体系、支付体系建设、金融创新以及互联网金融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财政作用于普惠金融的制度安排包括税收优惠及减免、贷款贴息(扶贫贷款奖补和贴息、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专项资金(技术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普惠金融发展专项基金等)和其他的相关财政政策,并且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财政扶持普惠金融政策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普惠金融专项资金的利用率受限、财政专项资金申报门槛较高、财政专项资金反向激励问题,总体来看,普惠金融的财政政策的受益面有限。下一步发展中亟需解决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普惠金融风险逐渐暴露、和普惠金融可持续性发展等问题。第五章是“财政作用于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机理分析”。财政对普惠金融发展的作用主要在量的增长、质的提升和结构优化等方面。财政推动我国普惠金融供需平衡,促进普惠金融规模的增长。财政作用于我国普惠金融供给方和需求方,从而缓解目前我国普惠金融市场存在供需不平衡的问题。财政积极营造普惠金融发展环境。一是加强培育竞争性市场,推进普惠金融市场健康发展。二是完善担保体系,实现普惠金融发展与风险防范双重效果。三是鼓励发展征信系统,构建普惠金融受众群体依法诚信履约的环境。财政有效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结构优化主要体现为财政积极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平衡。一是加强普惠金融区域发展的平衡,推进普惠金融在各区域间平衡发展。二是加强普惠金融城乡发展的平衡,努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和金融排斥,推进普惠金融在城乡平衡发展。三是加强普惠金融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平衡,普惠金融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天然存在高度一致性,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是提倡全面共享,鼓励“人人享有”的概念,普惠金融致力于解决发展的不充分和不平衡问题。财政作用于普惠金融来缩小收入差距是最终的现实目标。一是财政可以通过作用于普惠金融,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帮助弱势群体增加收入;二是财政可以通过作用于普惠金融,发挥普惠金融造血功能,实现财政解决分配问题的生产性手段,促进创业就业;三是财政可以通过作用于普惠金融,推进生活性补助和生产性金融服务措施并举,助推脱贫攻坚。第六章是“财政作用于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本章主要是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来论证财政作用于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首先,本章对普惠金融发展规模指数进行了测算,测算的步骤主要有是无量纲化、确定权重分析和指数合成。本文测算的普惠金融发展规模指数基本特征有:(1)在各省的发展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缩小;(2)指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程度的地区差异,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普惠金融发展规模指标的程度也越高。本文指数框架和指标选取维度主要参考了国内学者的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引入了保障性金融服务覆盖程度,弥补了对保障性金融服务测度的不足;该指数与焦瑾璞等2015年编制的传统金融普惠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8,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本文编制的中国普惠金融发展规模指数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靠性,但指数更多地侧重于描述普惠金融发展规模情况。本章通过实证的方法研究了普惠金融专项资金对普惠金融发展规模的作用。首先建立财政作用于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理论模型,然后运用2016年-2017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定量刻画财政与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因果关系。最后,对实证结论进行分析和解读。本文实证分析的主要结果有:1.财政对普惠金融发展的整体作用。财政作用于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实证结果表明,财政对普惠金融发展变动情况存在正向冲击,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证实普惠金融发展受到财政的正向作用。2.财政作用于普惠金融发展的“量”、“质”方面。目前我国在普惠金融发展的渗透性、使用性和保障性金融服务的覆盖程度方面成效较大(更多地体现为“量”的方面),而普惠金融服务的效用性效果较弱(更多地体现为“质”的方面)。此外,财政的普惠金融专项资金与普惠金融发展“量”的维度得分的相关性系数更大,与普惠金融发展“质”的维度得分的相关性系数更小。可以从一定程度说明:普惠金融发展量的增长(规模方面的增长)是更容易通过财政的普惠金融专项资金来促进其发展,而普惠金融质的提升(服务质量、服务环境等方面)仅仅从财政的普惠金融专项资金支持的方法提升更困难。3.财政作用于普惠金融发展的结构方面。在经济发达的组别,财政的普惠金融专项资金与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系数更大,在经济欠发达的组别,系数较小。可以从一定程度说明:经济发达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更容易通过财政的普惠金融专项资金支持来促进,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仅仅从财政的普惠金融专项资金支持的方法提升更困难。第七章是“财政作用于普惠金融的案例分析”。本章主要聚焦在财政作用于普惠金融发展的案例和财政作用于普惠金融来缩小收入差距的案例分析。案例分析的方法有助于阐述财政助推普惠金融发展,以及财政作用于普惠金融发展缩小收入差距的现实目标。财政作用于普惠金融发展方面选择了“财政引导农业保险服务”和“江苏农业风险补偿基金缓解农民合作社融资难”的案例。“财政惠农信贷通助力家庭农场规模翻番”的案例印证了财政作用于普惠金融而增加居民收入的观点;“财政惠农信贷通圆创业梦”的案例印证了财政作用于普惠金融而促进创业的观点;“宁夏固原市蔡川村早拔穷根”的案例印证了财政作用于普惠金融而助推脱贫攻坚的观点。第八章是“国际普惠金融发展经验”。本章主要是介绍国际普惠金融发展经验。普惠金融的发展主要从代理银行、移动支付、多样化的供应商、国有银行改革、消费者保护、金融身份认证等6个方面开展,且目前国际上致力于全球普惠金融发展的组织主要有国际金融公司(IFC)、扶贫协商小组(CGAP)、联合国资本发展基金(UNCDF)等。欧美发达国家、亚洲和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以及全球的其他国家都在为普惠金融的发展做出努力。国际发展经验为我国财政作用于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一些借鉴意义。财政作用于普惠金融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政府对普惠金融相关立法制度的支持、以政府为主导的普惠金融体系建设、通过财政政策加强金融服务设施建设、税收优惠政策、财政支持科技创新以及政府对相关行业进行监管、财政支持小额信贷和新型普惠金融产品的发展等。第九章“结论和政策建议”,是全文研究的落脚点。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财政从“量”、“质”和“结构”多方面影响普惠金融的发展,且财政作用于普惠金融来实现收入差距缩小的现实目标。财政通过对“量”、“质”和“结构”多重作用,来支持普惠金融的发展。一方面财政推动我国普惠金融供需平衡,促进普惠金融规模的增长,另一方面财政积极营造发展环境实现普惠金融发展质的提升,且不断优化结构,多层次多角度支持普惠金融的发展。财政作用于普惠金融的最终现实目标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帮助弱势群体增加收入,发挥普惠金融造血功能,实现财政解决分配问题的生产性手段,促进创业就业、助推脱贫攻坚。2.实证结果表明,财政对普惠金融发展的整体水平存在正向作用。此外,财政作用于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实证结果显示,财政对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变动存在正向冲击,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证实普惠金融发展受到财政的正向影响。3.财政作用于普惠金融发展的“量”、“质”方面。目前我国在普惠金融发展“量”的增长(规模方面的增长)方面成效较大,而普惠金融“质”的提升(服务质量、服务环境等方面)效果较弱,从下一步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角度看,还需要在普惠金融“质”的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普惠金融发展“量”的增长是更容易通过财政的普惠金融专项资金来促进其发展,而普惠金融“质”的提升仅仅从财政的普惠金融专项资金的方法提升更困难。“质”的提升更多需要综合性财政手段的协同配合,以及中长期的持续发展。4.财政作用于普惠金融发展的结构方面。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发达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更容易通过财政的普惠金融专项资金来促进,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仅仅从财政的普惠金融专项资金的方法提升更困难,更多需要财政金融手段的协同配合。此外,不考虑直辖市的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受到财政的正向冲击程度更小。因此,在直辖市增加财政对普惠金融的支出,可能取得效果更佳。5.财政作用于普惠金融发展来缩小收入差距。财政作用于普惠金融来缩小收入差距是最终的现实目标。一是财政可以通过作用于普惠金融,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帮助弱势群体增加收入;二是财政可以通过作用于普惠金融,发挥普惠金融造血功能,实现财政解决分配问题的生产性手段,促进创业就业;三是财政可以通过作用于普惠金融,推进生活性补助和生产性金融服务措施并举,助推脱贫攻坚。6.财政政策需要兼顾“量”、“质”和“结构”,保持和优化作用于普惠金融“量的增长”的相关政策、发展和创新作用于普惠金融“质的提升”的相关政策,不断进行“结构优化”,才能更好地实现我国普惠金融从规模数量转向高质量发展、质效全面提升的局面。针对我国普惠金融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具体建议:一是应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进普惠金融的供给。可以通过适当调整财政政策扶持的门槛和力度,通过推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来促进基础金融服务条件的完善;此外,拓宽财政支持的覆盖面,有助于推进普惠金融区域性的协调发展。二是应优化财政投入的结构,明确普惠金融的创新导向。多支持普惠金融业务模式的创新,多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培育科技创新企业等。此外,运用金融科技创新为普惠金融事业赋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有助于流程精简、改善融资慢和资金需求时效性强之间的矛盾。三是应丰富财政支持的形式,积极营造普惠金融良好的发展环境。首先,财政具有分类引导金融资源的重要作用,推动城乡平衡发展。财政可以积极支持大中型金融机构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积极开展普惠金融业务;引导中小金融机构的金融资源流向普惠金融体系;财政应积极引导县域金融机构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项目的投资等。财政可以支持担保、征信体系的完善,积极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等,帮助企业获得直接融资渠道。此外,财政政策应该保证这方面政策的持续性、连贯性和一致性。四是需要理顺普惠金融发展的“量”、“质”和“结构”之间的关系,使得“量”、“质”的发展相统一,相互促进、“结构”不断优化的良性循环,财政推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提高普惠金融服务效率,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充分发挥普惠金融的生产性功能。财政通过拓宽普惠金融受益面,可以积极营造金融服务机会公平的良好局面。综上所述,普惠金融的财政政策支持要有战略性的思维和眼光,为力争实现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规划要求的“2020年建立相匹配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提供高效的保障,强有力地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戴其文[7](2017)在《全球化、地方化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 ——以广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化已经成为推动和塑造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一支巨大力量,深刻地改变着国内区域经济的框架构造。全球化与地方化过程是并存的,同时对区域经济发展空间不平衡产生作用。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国家角色的转型,强化了国家角色的重要性。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的扶持下,西部欠发达地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伴随着国际、国内发达地区产业的内陆转移,全球化和地方化对西部贫穷地区发展的影响逐渐加强。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得到全面快速发展的同时,区域发展不均衡的持续扩大已成为经济增长背后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而西部欠发达地区表现的尤为明显。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影响到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民族的团结、和政治的稳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直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十三五规划提出:提高发展的平衡性,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扶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论文正是在这样一个国际、国内新背景下提出来的,旨在探索新背景下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征、过程、空间演化规律与机理。以我国西部欠发达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研究全球化和地方化背景下的区域发展问题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广西作为沿海的西部落后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边疆地区,近年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政策扶持效应明显。中国—东盟博览会和自贸区的建设显着地推动了广西各地区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在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厘清基础理论,建立分析框架。以广西各地市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衡量全球化,从政策视角解读地方化,包含国家和区域两个层面,具体选择产业结构和产业园区作为地方化的表征指标。在考察广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分析广西城市空间等级体系和空间组织。以此为依据分别从全球化参与程度和地方化政策两个视角对广西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进行城市尺度上的剖解。从全球化和地方化的相互联系的视角,以县域尺度探讨广西水平层面上的空间差异。总结了我国欠发达地区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规律特征。通过上述研究,论文主要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结论。(1)全球化和地方化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产生显着影响。研究证实了从全球化和地方化视角探析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机制具有可信的解释力。全球化和地方化对欠发达地区城市发展垂直差异产生了显着的影响。体现在产业结构和产业园区方面的地方化因素也推动了城市间等级差距的扩大。全球化和地方化并不是单独对城市发展产生影响,而是二者相互交织产生合力,借助于政府的角色,通过政策的落实对城市发展产生显着影响。(2)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既是区域差异的结果又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广西逐步形成"一主两副"的多中心结构和"西弱东强"的空间格局,中心城市之间层级逐渐拉开,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广西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空间结构原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全球化和地方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结果,尤其政府政策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空间结构的惯性对城市发展产生显着影响。(3)全球化的参与格局重组了区域城市体系,加剧了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性。贸易、外资企业和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分布在广西的沿海城市和中心城市,不仅加快了这些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甚至重组了区域城市体系。广西经济全球化的参与格局变化重塑了省内经济地理格局,改变了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在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4)经济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了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呈不平衡性。产业结构是地方发展的主要特征和综合表现,是全球化和地方化、国家力量和地方力量交互影响的产物。广西各地市初步形成了产业分工,采矿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和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对资源和普通劳动力依赖较强,分布较为分散,而高关联度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对资本、技术、人力、集聚有着较高的要求,初步形成了分工和协作,集聚在不同的中心城市并形成了相关的产业集群。经济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了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呈明显的非线性和非对称性特征,导致产业空间发生重组,促进了城市垂直差异的扩大。(5)园区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的贡献差异大。产业园区是广西经济发展的关键推手和重要增长极。园区的中心城区布局势必会进一步推动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拉大中心城市与一般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成为推动广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广西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分布在中心城区、次级中心城区及相邻的县域,等级性特征明显,不仅反映了广西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平衡,还会进一步拉大城市间的垂直差距。(6)地理、环境和民族是广西县域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驱动力。全球化对欠发达地区县域发展的水平差异影响不明显,而地方化产生显着作用,证实了多尺度和多机制框架对于分析欠发达地区省内不平衡现象的适用性。地理、环境和民族综合分析框架也证实了地理、环境和民族等地方化因素是广西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也论证了地理和环境是中国西部欠发达省份的基础结构特征,其对发展的严重制约难以完全克服。广西存在显着的异质空间结构,一些地方化特征对经济发展具有非线性效应。

胡斌[8](2016)在《中国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 ——基于金融结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社会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保持经济增速、维持社会稳定、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保障改善民生、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微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不能缺少资金,现实情况却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屡屡见诸报端。尽管国家对小微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先后多次研究并制定相关政策,各部门也紧密配合并出台多项配套措施,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小微企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制约。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既是一个关乎企业生存发展、资源有效配置、社会稳定运行的现实问题,又是一个涉及产业升级、经济转型、金融结构优化的理论问题,自然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不仅受制于企业自身条件,更与金融结构密切相关,目前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小微企业融资体系与融资方法上,尽管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但由于未考虑到融资问题与金融结构密切相关,未充分认识到中国的金融结构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实际效果不太突出。因此,基于金融结构视角系统地分析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并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影响小微企业融资的宏观与微观因素,进而针对性地提出解决之道,方可真正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痛点与难点。中国目前的金融结构具有银行占据主导地位、国有经济基本处于垄断地位、金融工具管制较多创新不足、金融市场发展不均衡等特征。中国虽然初步建立了多层次、立体化、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涵盖国资、民资、外资在内的各类资本,但各种类型金融机构发展分布很不均衡,金融市场发展较慢,银行业比重过大,多层次资本市场并不完善。企业的融资方式一般被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其中外源融资又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根据融资优序理论,在考虑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的前提下,企业融资的最优顺序是内源融资、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但是传统的融资方式分类不够简洁清晰,各种融资方式之间不易进行对比,也很难发现金融结构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因此通过分析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基于中国现有的金融结构将小微企业的融资方式划分为传统融资方式、资本市场融资方式和互联网金融融资方式,并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建立一个小微企业融资的全景图,综合金融机构的结构、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组成等因素,理清各自的特点、成本、监管等方面的内容,从更宏观的角度分析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主要呈现在以下方面:融资成本高、融资渠道少、融资实力不强,以及融资效率较低。小微企业由于信息不透明、公司治理结构简单、抵押产品不足、经营风险较大等因素,导致其即使获得融资,也要承担较高的成本以覆盖其风险溢价;同时,小微企业规模较小,很难通过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来筹集低成本的资金,商业银行出于对经营风险及不良贷款的控制,需要小微企业支付较高的成本来覆盖其风险;对于条件更差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的小微企业而言,只能从民间借贷、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渠道融资,需要支付的成本更高。另外,由于小微企业融资实力不强,因此可供选择的融资渠道也很少。此外,由于小微企业不透明的信息,导致金融机构无法判断其真实的企业经营情况、盈利水平、资金流向、产品质量等指标,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去调查,并有很大概率因为小微企业的经营风险而不批准或降低该次融资,导致小微企业的融资效率降低。传统融资方式包括内源融资、银行贷款、民间借贷、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典当、保理、融资租赁、信托等。小微企业首选是内源融资,但受制于企业的规模,留存利润不多,且内部集资也容易陷入“非法集资”的境地,因此,银行的间接融资成为小微企业获得融资的重要方式,不管是在发达的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还是在发展中的中国、印度、南非等国家均是如此。尽管银监会提出“三个不低于”的要求,从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户数、申贷获得率三个方面考核小微企业贷款情况,但按照2016年6月的统计数据,除了国有大型银行,其他股份制银行均未完成要求。此外,网点布局下沉更深、业务链条更短的城商行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也没有充分发挥其服务小微企业的作用。对于民间借贷、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典当等融资渠道来说,虽然向小微企业融资的门槛降低,但也要求更高的资金回报率,从而增加了小微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资本市场融资方式包括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新三板、创业板、中小企业板、风险投资(VC)、私募股权融资(PE)、中小企业债等。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虽然已在各地区设立多家,但发展不太规范,为小微企业融资起到的作用有限。新三板主要是为全国创新型、创业型和成长型的中小微型企业提供股份公开转让与融资等资本市场服务。由于其是由场外市场发展而来,对挂牌上市的企业要求较低,主要指标是公司依法设立且存续满两年,且相关组织架构和财务规范符合股份公司的要求,对企业的盈利情况没有要求,因此成为小微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主要渠道,被称为中国的“纳斯达克”。风险投资(VC)和私募股权投资(PE)对科技型、创新型小微企业的帮助较大,通过市场的力量解决小微企业的资金困境与资源需求,帮助小微企业从0到1再到100,加快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进度,既实现了创业者的梦想,也实现了风险资金的回报,还促进了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互联网金融融资方式包括P2P借贷、众筹、大数据金融、供应链金融等。P2P借贷可以看作是民间融资的阳光化与互联网化展现,能够吸纳更多社会上的个人小额资金,投入到需要资金的个人、企业主或小微企业,实现资金的高效利用,但由于前两年发展十分不规范,乱象丛生,受到政府的大力整顿。众筹虽能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和社会创新创业活动发展,但目前也需要进一步规范运行,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大数据和供应链金融通过收集分析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借助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方式,交叉验证各项交易和行为数据进行风险定价和授信,发放“金额小、期限短、随借随还”的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目前已成为金融结构改革的趋势。综合对比三大融资方式可以看出,对于小微企业来说,融资占比最大的是银行贷款;成本相对较低的是内源融资、银行贷款、融资担保公司和融资租赁;难度相对较低的是内源融资、民间借贷、小额贷款公司、典当、P2P借贷、众筹、大数据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等,并且与融资速度正相关,较低的难度和较快的速度决定其需要更高的风险溢价来覆盖风险;对于小微企业后续融资帮助较大的是新三板、风险投资(VC)、私募股权融资(PE);近两年发展较快的是P2P借贷、大数据金融和供应链金融。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特点是“大、急、高、贵、多”,即总体融资需求巨大、时间要求急,但融资风险高(经营风险高、信用风险高、债权保障能力弱)、融资资金贵且部分企业股权融资需求增多。根据金融排斥理论并结合中国金融结构特征及小微企业各种融资方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现有金融结构对小微企业具有所有制排斥、条件排斥、价格排斥、评估排斥等一系列系统性的排斥行为。中国现阶段存在典型的金融结构所有制不匹配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特点的现象,例如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金融机构规模越大对小微企业融资比重越低,规模越小对小微企业融资比重越高;国资比重越高对小微企业融资比重越低,国资比重越低对小微企业融资比重越高;在国资控股中,央资比重越高对小微企业融资比重越低,地方国资比重越高对小微企业融资比重越高。而且,对小微企业融资帮助很大的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也不完善,存在问题较多,对小微企业存在各种排斥,未承担其应有之责,无法充分发挥其服务小微企业的优势,导致其响应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不及时。再加上多层次资本市场不健全,无法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导致直接融资比例一直较低,无法让资本市场中高风险偏好的资金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服务。另外,中国的金融管制政策也不匹配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金融机构设立管制过严、利率管制僵化、金融秩序整顿等一些严格的管制措施,导致金融创新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处于“金融抑制”状态,无法充分发挥金融体系的功能。此外,中国一直没有健全的金融生态环境,征信体系和担保体系都不健全,导致市场交易成本过高,小微企业和企业主的风险评估难度较大、效率不高。由于中国金融结构存在的这些问题,导致金融结构不匹配小微企业融资特点,融资难问题才屡见不鲜。在国家有关部门相继采取不少措施试图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之后,依然存在这一现象,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未从金融结构这一核心因素上进行改革,采取的措施“治标不治本”,无法根治融资难题。通过对新三板符合小微企业统计分类的挂牌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发现四个结论。一是在影响小微企业贷款可得性的微观因素中,只有企业经营规模这个因素显着,其中总资产为正向影响因素,证明小微企业融资风险特别是债权保障能力影响其获得融资。二是企业的财务状况(资产流动比率、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率水平)、企业类型因素均不显着,也证明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高,信息不透明劣势明显,财务报表可信度较低,导致银行进行贷款风险评估时,不能依靠企业的财务报表。三是全国的小微企业均存在融资难题,即使是东部发达经济地区的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也没有显着改善。四是经过样本数据的统计,高达72.86%的小微企业是从中小银行获得的贷款,证明中小银行金融机构对于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对面板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三个结论。一是对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宏观因素来说,中小银行发展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十分重要,银行中介与金融市场比例暂时没有影响。这个结果也表明以中小银行发展水平提高为代表的金融结构优化,是符合中国现阶段金融发展需要的,是满足最优金融结构理论的最优发展路径,既能够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又能够促进金融发展水平有效提高。二是小微企业融资刚性需求很大,为了生存与发展,必须接受高成本的资金,因此对利率水平不敏感,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小微企业存在融资贵、融资难的现象。三是资本市场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新三板的创新层企业和基础层企业融资没有显着差别,说明目前新三板创新层融资的功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还需要进一步促进以新三板为代表的资本市场发展。通过对美国、德国、印度三个主要的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结构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主要分为三个类型:美国的市场主导型、德国的政府市场平衡型和印度的政府主导型。虽然各国的市场经济发达程度和金融结构完善程度不一,但他们都重视金融体系对小微企业融资的作用,并通过制定系列的法律法规,完善相关的政策,来引导资金支持小微企业。要想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应该有一套系统性的金融结构改革措施,注意兼顾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三个要素协同发展。要坚持“系统性推进金融结构改革,以市场主导为主、政府托底为辅,促进融资结构多元化”的原则,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优化和完善间接与直接融资体系,构建适应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的需要、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金融结构,实现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此外,要发挥金融行业对供给侧改革的基础作用,有机结合“三去一降一补”的相关政策,优化金融结构、用好并适当创新金融工具,注重对创新型、高科技型、绿色环保型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通过资金流向来引导小微企业去除落后产能、升级产业结构,从而在源头上增加小微企业的造血能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要特别重视金融机构的供给侧改革,建立和发展新机构,调整老机构,通过调整金融机构的结构,来适应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特点。另外,还要大力推进金融体系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全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扩大民间资本在银行、保险、证券等市场的准入范围,实现民间资本“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以充分发挥民间资本支持民营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作用。具体说来,可以通过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加快中小金融机构发展、设立小微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重视互联网金融融资、夯实金融结构基础、改革金融监管体系、加快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等措施来优化金融结构,提升金融发展水平。此外,在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之下,还要辅以新设统筹小微企业发展事务的专项办事机构如国务院直属的小微企业发展促进局、加大小微企业金融财税政策扶持与落实力度等措施,来形成合力,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柳颖[9](2015)在《积极福利视角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研究 ——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文中提出长期以来,囿于农牧民的理念、能力等多重因素,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制度体系沿袭了一种消极型“救济式”、“输血式”的工作模式。这种扶贫模式固然保障了贫困者的基本生活不受威胁,但难以使其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甚至会陷入贫困循环、贫困“依赖”的怪圈。21世纪以来,受世界范围内现代积极型反贫困理论和政策范式的影响,我国农村反贫困议题进入了一个理念转变与模式转型的时期。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实施与推进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将少数民族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视为反贫困的主战场,使我国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新阶段。毋庸讳言,当前民族地区反贫困制度设计处于“新老问题交织、内外矛盾重重”的交困境地,已经无法推动下一步民族地区反贫困工作的正常运行。基于此,参照国外经验教训并结合本土实践,研究、设计并推行具有适用性的新型民族地区农村贫困治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积极福利是当前社会福利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理论视角之一,这一理论兴起于对以物质救助和生活维持为核心的消极福利理念的批判和反思。其所提出的“投资性福利”、“工作福利”着眼于对福利政策客体个人能力的开发与重塑,从而构建了一种具有积极性和现代性的政策视角。积极福利的理论内涵对于急于摆脱传统制度的负面效应,走出制度建设困境的我国民族地区农村来说具有较好的切入性与适用性。在反贫困议题中,积极福利理论的分析框架可以从主体、客体和方式三个维度展开:分别是多元、协作、整合的福利政策实施主体维度;瞄准、精确、补缺的福利政策实施客体维度;赋权、增能、就业的福利政策实施方式维度。建立三者平衡循环且良性互动的渠道,最终帮助贫困者摆脱贫困。当然,任何一项复杂制度的更新或重构都需要对其所处的时间逻辑和空间领域进行全面客观的研判,前者提供依据,而后者提供经验。因此,本研究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对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历程进行了梳理,阐述了不同时期下制度发展的空间特征、政策理念嬗变和建设轨迹。研究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对当前民族地区反贫困政策的运行现状与内在矛盾进行有针对性的剖析,进而对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主体责任、客体瞄准和方式选择的制度缺陷进行了分析。具体包括政府做为单一主体的局限性以及企业、社会组织的参与缺位,民族地区农村普遍式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的低效以及民族地区农牧民福利依赖的政策缺陷。吸收并借鉴与我国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具有相似情境和问题的国际先进经验和失败教训对于建立具有适用性的反贫困制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在世界范围内,巴西的反贫困制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责任主体关系均衡,印度在瞄准客体上体现了针对性和选择性,而澳大利亚政府的反贫困资源投放方式却使土着居民形成福利依赖。上述国家在解决各自少数族群的贫困问题时,所采用的理念与政策思路较为典型的体现了积极型和消极型两种反贫困模式,所以福利效应截然相反,这就给予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制度体系重构以思考和启示。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宏观、整体的角度定位了反贫困的战略模式,为民族地区农村提供了反贫困的方案与步骤。即通过协调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均衡反贫困责任主体关系;重构目标瞄准机制,实现反贫困客体对象精准;激发反贫困对象增能与就业,促使反贫困方式由普惠向补缺转变。在政策层面,进一步细化了民族地区反贫困的实施路径。包括通过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反贫困体系来均衡反贫困主体责任;通过资金瞄准、项目瞄准及过程瞄准来实现反贫困目标客体精准;通过提高农牧民健康素质、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发展特色农牧产业和自主创业以及完善农牧民就业福利制度,来促进反贫困方式转变。

刘敏[10](2014)在《县域金融风险与经济发展研究 ——基于县域金融工程视角》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全面展开,县域经济已经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新时期,持续壮大县域经济,缩小县域经济的差异性,保障县域经济稳定发展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传统的分析一般将县域等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滞后归因于历史基础、区位、资本、劳动、技术等等“发展”因素,而忽视了经济增长的“稳定”或者安全因素。在宏观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强、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宏观经济中的各类潜在的风险问题也呈现跨界传染和逐级渗透的趋势,县域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和在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将前沿的金融工程学理论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金融实践密切结合,用以分析中国县域地区宏观金融风险及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为县域金融和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本文的理论综述是按照从一般宏观金融风险——区域金融风险——县域金融风险的研究脉络,梳理金融风险研究和与经济发展关联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文献,在此基础上基于宏观资产负债表基本思想,利用或有权益分析方法(ccA)和宏观在险值(VaR)技术建立县域金融工程研究的基本思想,从整体和结构、历史信息和市场价值等多重角度对县域的金融风险水平和跨部门的传染状况给予评估,结合影响县域金融安全和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构建县域风险评价体系,并在风险和经济关联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县域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在县域金融工程理论框架下,我们首先针对我国县域金融风险现状进行了理论解释和现实分析,并提出了县域金融风险分析体系,用以指导后续基于湖北省通山县的实证分析。之后,详细阐述了以或有权益分析方法为基础的理论模型,县域宏观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准则以及县域地区数据搜集与处理方法。在实证分析阶段,通过在通山县将近三年的数据调研和实地调查,在搜集、整理和校对的基础上,运用存量数据和流量数据构建了该县经济体系部门与整体的宏观资产负债表,包括部门的账面价值的资产负债表和或有权益的资产负债表、宏观资产负债表矩阵以及县域整体的资产负债表。并进一步针对资本结构、期限结构、货币结构和清偿力水平进行结构化的指标分析,提取风险因子形成县域金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合成风险综合评价指数,对县域的综合风险水平给予判断。在县域金融风险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其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结合金融风险与经济的反馈机制模型,运用回归分析建立县域金融风险与县域经济的相关关系。以此为依据,从宏观经济利润作为县域经济增长评价的视角入手,运用宏观在险值方法计算样本县的宏观经济资本和宏观经济增加值,测算县域经济基于风险和收益的配置比例并作为部门或者行业经济贡献的考核依据;测算县域整体剔除风险的实际增长潜力,为系统制定县域宏观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和创新型经济战略发展路径提供重要依据。通过本文的理论和实证性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首先文章肯定了县域金融风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建议将风险因素纳入到县域经济综合评价体系之中:第二本文基于县域金融工程系统理论模型和方法得到的样本县的金融风险特征与表现符合我国县域地区金融风险问题的主要表现和演化过程,尤其是在县域整体金融稳定性可控的前提下,部门结构性风险较为突出。第三在县域金融风险与经济的关联性研究中,系数符号的不符合预期反映了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影响和风险影响的博弈。第四以宏观经济资本为基础的县域风险和经济绩效评价中,县域企业部门和家户部门需要更多的经济资本用以抵御非预期的资产损失;生产性部门中金融部门和企业部门在风险经济资本运行效率的差异将会通过内部调整机制指导资本禀赋进行流动直至新的平衡。第五,在系统性总结全文研究的基础上,从法制环境、市场建设、风险监测以及与经济联动等方面提出了县域宏观金融风险的管理措施和对策建议。

二、贫困地区“资源型”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成因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贫困地区“资源型”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成因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及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一般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资源型城市
        2.1.2 资源枯竭型城市
        2.1.3 绿色发展
    2.2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一般理论
        2.2.1 产业结构与转型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生命周期理论
        2.2.4 城市生态学理论
    2.3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基本趋势
        2.3.1 衰败消亡
        2.3.2 深度开发
        2.3.3 转型发展
第3章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发展与枯竭没落
    3.1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历程
        3.1.1 兴起与形成阶段
        3.1.2 发展与成熟阶段
        3.1.3 衰退与转型探索阶段
    3.2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分布、类别与特征
        3.2.1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分布
        3.2.2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类别
        3.2.3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征
    3.3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基本现状
        3.3.1 经济发展缓慢且效益较低
        3.3.2 生态环境破坏且修复较难
        3.3.3 人口数量减少且素质偏低
        3.3.4 地方财力薄弱且引资困难
第4章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4.1 面对问题必须转型
        4.1.1 对传统资源依赖性强
        4.1.2 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
        4.1.3 绿色转型发展意识不高
    4.2 发展要求必须转型
        4.2.1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客观必要
        4.2.2 提高城市人居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
        4.2.3 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4.3 转型必须是绿色发展
        4.3.1 绿色发展关乎民生福祉和民族未来
        4.3.2 绿色发展是对传统工业化的反思与超越
        4.3.3 绿色发展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
第5章 国内外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成功案例
    5.1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
        5.1.1 德国鲁尔地区
        5.1.2 美国休斯顿地区
        5.1.3 法国洛林地区
        5.1.4 日本九州地区
    5.2 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
        5.2.1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
        5.2.2 辽宁省阜新
        5.2.3 河南省焦作
        5.2.4 安徽省铜陵
    5.3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经验启示
        5.3.1 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绿色转型
        5.3.2 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促进绿色转型
        5.3.3 明确政府在城市转型中的职责
        5.3.4 加强生态保护和改善社会民生
第6章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路径分析
    6.1 加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顶层设计
        6.1.1 加快绿色政府建设
        6.1.2 科学制定城市绿色转型规划
        6.1.3 建立绿色核算与考核制度
        6.1.4 完善城市绿色转型的政策法规
    6.2 激发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内生动力
        6.2.1 建设绿色多元的产业体系
        6.2.2 加强资源型企业的现代治理
        6.2.3 以信息化促进城市绿色转型
        6.2.4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6.3 营造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社会氛围
        6.3.1 强化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宣传
        6.3.2 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6.3.3 提升资源型地区社会保障水平
        6.3.4 培育绿色文化助推发展转型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金融精准扶贫实践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P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2、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
        1、研究思路
        2、研究创新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框架
    (一)概念界定
        1、金融精准扶贫
        2、农村金融
        3、普惠金融
    (二)理论基础
        1、协同治理理论
        2、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3、金融排斥理论
    (三)理论框架
三、河南省P市金融精准扶贫现状及问题
    (一)河南省P市金融扶贫的政策举措及成效
        1、P市金融精准扶贫的政策举措
        2、P市精准扶贫的成效
    (二)河南省P市金融扶贫的实践困境
        1、金融扶贫事前机制基础保障尚不完善
        2、金融精准扶贫落实载体建设滞后
        3、实现金融精准扶贫的金融供给不足
        4、金融扶贫后期可持续性风险管控承压
四、河南省P市金融精准扶贫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金融扶贫机制基础保障不完善的原因
        1、多元主体侧重不尽相同,金融扶贫仍未形成合力
        2、金融扶贫组织存在短板,专业人员配备亟待加强
        3、逆向政策反馈渠道有限,政策规划无法实时优化
    (二)金融精准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原因
        1、基层网点缺乏商业收益,金融机构缺乏内在动力
        2、金融监管刚性约束有限,金融服务下沉推进不畅
        3、金融监管要求存在限制,经营状况制约网点深化
    (三)金融精准扶贫的供给不足的原因
        1、内外部有较多制约因素,金融扶贫产品创新不足
        2、考核监督缺乏科学激励,基层政策引导空间较小
        3、缺乏专业金融扶贫人才,内部人员激励机制不足
    (四)金融扶贫可持续性风险管控承压的原因
        1、金融扶贫风险属性较高,整体风险管控难度较大
        2、金融扶贫信用环境不佳,贫困人口信用观念不强
        3、个别地方政府过度干预,增加金融扶贫风险因素
五、完善河南省P市金融精准扶贫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政策体系,健全金融精准扶贫机制
        1、以化解贫困为核心,形成金融精准扶贫共治格局
        2、以监管引导为抓手,健全金融精准扶贫督导机制
        3、以混业监管为支撑,打造金融精准扶贫多元体系
    (二)深化精准施策,加速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1、以多方政策为引导,优化金融精准扶贫网点布局
        2、以信息采集为基础,提升金融精准扶贫精细程度
        3、以金融科技为方向,拓展金融精准扶贫服务范围
    (三)注重创新驱动,加大扶贫领域金融供给
        1、以监管创新为助力,促进金融精准扶贫产品创新
        2、以政策创新为手段,压降金融精准扶贫信贷成本
        3、以产业创新为依托,增加金融精准扶贫项目供给
    (四)坚持多策并举,强化金融扶贫风险管控
        1、以信用优化为根本,营造金融精准扶贫诚信环境
        2、以风险共担为保障,分散金融精准扶贫各方风险
        3、以监管检查为威慑,严防金融精准扶贫违规风险
六、结论及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的缘由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三)研究的实际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逻辑推理论证法
        (三)定性分析法
        (四)比较分析法
    五、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一)本文的研究重点
        (二)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金融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根本依据
        一、马克思的金融思想
        二、恩格斯的金融思想
        三、列宁的金融思想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历史发展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历史资源
        一、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25-1949)
        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49-1978)
        三、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78—1992)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的金融思想(1992-2002)
        五、进入二十一世纪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2002 年—2012 年)
    第三节 现代金融理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重要的理论借鉴
        一、货币基础理论
        二、信用理论
        三、利息与利率理论
        四、货币均衡论
        五、货币政策理论
        六、开放金融理论
        七、金融危机理论
        八、金融创新理论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金融工作
        一、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25-1927 年)
        二、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28-1934 年)
        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37-1945 年)
        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45-1949 年)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党的金融工作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年)党的金融工作
        二、社会主义改造至改革开放前(1953-1978 年)党的金融工作
    第三节 改革开放至十八大以前党的金融工作
        一、金融体制的初步改革和金融业务的初步改组
        二、金融体系的加强和巩固
        三、金融行业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第四节 十八大以来党的主要金融工作
        一、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
        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三、加大金融开放程度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国内背景
        一、经济结构亟待转型升级
        二、金融业“脱实向虚”问题日益严重
        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三大攻坚战
        四、为实现金融强国梦需做好战略规划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
        一、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
        二、美元霸权局面仍然持续
        三、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
        四、国际金融体系现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我国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
        一、关于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论述
        二、关于发展普惠金融的论述
        三、关于发展绿色金融的论述
        四、关于发展科技金融的论述
        五、关于金融安全的论述
        六、关于深化金融改革的论述
        七、关于国际金融的论述
        八、关于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的论述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金融要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思想
        二、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思想
        三、正确处理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的思想
        四、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的思想
        五、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思想
        六、完善全球金融治理的思想
        七、维护金融安全的思想
        八、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的思想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主要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价值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金融宏观与微观相配合
        二、金融以经济为基础,以政治为导向
        三、金融以实体经济为主,虚拟经济为辅
        四、金融改革与开放相结合
        五、金融供给与需求相平衡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重要价值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理论价值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实践价值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有关研究积累和研究成果
致谢

(4)煤炭资源型城市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对策研究 ——以山西省阳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概述和必要性
    2.1 煤炭资源型城市及产业转型概念
        2.1.1 煤炭资源型城市概念
        2.1.2 产业转型概念
    2.2 煤炭资源型城市特征及发展阶段
        2.2.1 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特征
        2.2.2 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阶段
    2.3 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
    2.4 煤炭资源型城市在产业转型中政府部门的角色
        2.4.1 各生产要素的整合和提升者
        2.4.2 各项优惠政策的制定者
        2.4.3 良好发展环境的维护者
        2.4.4 转型中的盈利协调者
    2.5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理论依据
        2.5.1 地方政府特点
        2.5.2 生命周期理论
        2.5.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5.4 产业结构理论
        2.5.5 新公共管理理论
        2.5.6 新公共服务理论
    2.6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必要性
        2.6.1 提升产业结构,增加竞争力
        2.6.2 改善民生,维持社会稳定
        2.6.3 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3章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现状分析
    3.1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现状
        3.1.1 国外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发展现状
        3.1.2 国内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发展现状
    3.2 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3.2.1 政府对产业转型扶持的定位有偏差
        3.2.2 科技创新不足及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3.2.3 产业转型的保障机制构建不够规范
        3.2.4 产业人才培养及服务机制不够完善
    3.3 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存在问题的成因
        3.3.1 政府对于产业转型规划和扶持不力
        3.3.2 对于产业发展的科技投入缺乏创新性
        3.3.3 对接续产业的转型发展规范不足
        3.3.4 政府对人才培养及就业服务重视不足
第4章 阳泉市在产业转型过程中的经验
    4.1 阳泉市概况
    4.2 阳泉市产业转型现状
        4.2.1 产业转型现状
        4.2.2 战略选择分析
    4.3 阳泉市产业结构转型的自身优势
        4.3.1 自然资源优势
        4.3.2 人力资源优势
        4.3.3 空间区位明显,交通条件便利
    4.4 在转型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4.1 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
        4.4.2 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4.4.3 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
        4.4.4 在政府职能定位方面的问题
    4.5 阳泉市产业转型中政府对策
        4.5.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整合城市产业转型的动力系统
        4.5.2 建立负责和监督产业转型的工作组,打造转型的长效机制
        4.5.3 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
        4.5.4 实施人才战略,建立产业转型的强劲支撑体系
        4.5.5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4.5.6 依靠自身地理优势,引导京津冀产业圈与阳泉当地产业对接
第5章 煤炭资源型城市地方政府在产业转型进程中的对策
    5.1 完善煤炭资源型产业政策,制定合理发展规划
        5.1.1 成立专门机构来负责具体工作
        5.1.2 从政策上扶持煤炭产业转型
    5.2 重视科技创新优化产业转型环境
        5.2.1 加强政府、产业、学习和科研的共同协作
        5.2.2 利用先进的技术创新来改造传统行业和发展新兴行业
        5.2.3 为产业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
    5.3 进一步优化产业转型相关保障机制
        5.3.1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5.3.2 对生态环境保护提高重视程度
        5.3.3 基础市政建设进一步完善
        5.3.4 在公共服务方面提升服务意识
    5.4 注重人才发展,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5.4.1 培养高素质人才,增加对就业培训机制的支持
        5.4.2 吸引高素质人才,完善人才奖励机制
    5.5 主动吸收资金
        5.5.1 积极争取国家相关资金
        5.5.2 设立城市转型的专项贷款
    5.6 对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给予重视
        5.6.1 提供政策上的优先支持
        5.6.2 解决中小型企业的融资瓶颈
        5.6.3 增大财税方面的支持力度
        5.6.4 对企业服务体系进行完善
第6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政府对策研究 ——以白山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2.1 概念的界定
        2.1.1 资源型城市
        2.1.2 产业结构
        2.1.3 政府职能
    2.2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理论依据
        2.2.1 产业结构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理论
第3章 白山市产业转型现状
    3.1 白山市产业转型基本情况
        3.1.1 白山市产业结构现状
        3.1.2 白山市产业经济现状
    3.2 白山市产业结构转型优势
        3.2.1 民营经济扶持力度大
        3.2.2 地区资源优势
        3.2.3 交通地理优势
    3.3 白山市政府产业转型的政策依据
        3.3.1 资源方面政策依据
        3.3.2 政府方面政策依据
第4章 白山市产业转型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4.1 白山市产业转型期间存在的问题
        4.1.1 政府职能定位模糊
        4.1.2 产业结构矛盾突出
        4.1.3 缺乏科学的管理体制
        4.1.4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4.2 白山市产业转型期间问题的成因
        4.2.1 政府理念陈旧
        4.2.2 对传统产业依赖性大
        4.2.3 管理体制缺乏创新
        4.2.4 资源开采遗留问题
第5章 白山市产业转型政府的对策及建议
    5.1 准确定位政府职能
        5.1.1 正确认识政府职能
        5.1.2 强化政府管理能力
        5.1.3 提高行政效率
    5.2 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5.2.1 绿色产业体系
        5.2.2 提高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5.2.3 完善产业转型中生态修复
    5.3 创新社会公共管理体系
        5.3.1 从政策上为转型提供保障
        5.3.2 完善融资体系
        5.3.3 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
        5.3.4 创造就业机会
        5.3.5 完善社会保障
第6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财政在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普惠金融概念的提出
        1.3.2 普惠金融概念辨析
    1.4 论文逻辑和研究方法
        1.4.1 论文逻辑
        1.4.2 研究方法
    1.5 文章的创新与不足
        1.5.1 论文的创新之处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普惠金融内涵及发展的文献综述
    2.2 普惠金融测度与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2.2.1 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测度
        2.2.2 普惠金融的影响因素
    2.3 财政政策扶持普惠金融发展理论的文献综述
    2.4 财政政策影响普惠金融发展的文献综述
    2.5 文献研究动态评述
3 财政作用于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
    3.1 财政的必要性:财政解决普惠金融市场失灵的问题
        3.1.1 正外部性理论
        3.1.2 不完全信息理论
    3.2 财政的有效性:财政对普惠金融发挥资源配置作用
        3.2.1 国家分配论
    3.3 财政职能与普惠金融属性
        3.3.1 财政与经济发展:财政职能与普惠金融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属性
        3.3.2 财政与社会和谐发展:财政职能与普惠金融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的属性
    3.4 本章小结
4 财政作用于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
    4.1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阶段和基本情况
        4.1.1 普惠金融机构体系建设
        4.1.2 支付体系的建设
        4.1.3 金融创新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4.2 财政作用于普惠金融的制度安排及成效
        4.2.1 税收优惠及减免
        4.2.2 贷款贴息
        4.2.3 专项资金
        4.2.4 其他财政政策
    4.3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
        4.3.1 财政支持普惠金融的相关政策存在的问题
        4.3.2 普惠金融未来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4.4 本章小结
5 财政作用于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机理分析
    5.1 量的增长:财政推动我国普惠金融供需平衡
        5.1.1 普惠金融市场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5.1.2 财政作用于我国普惠金融供给方
        5.1.3 财政作用于我国普惠金融需求方
    5.2 质的提升:财政积极营造普惠金融发展环境
        5.2.1 加强培育竞争性市场,推进普惠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5.2.2 完善担保体系,实现普惠金融发展与风险防范双重效果
        5.2.3 鼓励发展征信系统,构建依法诚信履约的环境
    5.3 结构优化:财政促进普惠金融平衡发展
        5.3.1 财政促进普惠金融区域发展平衡
        5.3.2 财政促进普惠金融城乡发展平衡
        5.3.3 财政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与社会发展平衡
    5.4 现实目标:财政作用于普惠金融来缩小收入差距
        5.4.1 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
        5.4.2 发挥普惠金融“造血式”的生产性功能,促进创业
        5.4.3 生活性补助与生产性金融服务并举,助推脱贫攻坚
    5.5 本章小结
6 财政作用于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
    6.1 普惠金融发展规模的测算
        6.1.1 指数测算的作用
        6.1.2 指数测算的基本框架
        6.1.3 指标的选取与数据采集
        6.1.4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6.1.5 指标的无量纲化
        6.1.6 指数的计算
        6.1.7 指数的主要结果
        6.1.8 指数评价
    6.2 普惠金融专项资金作用于普惠金融发展规模的计量分析
        6.2.1计量分析框架
        6.2.2 模型的设定
        6.2.3 变量的选取与数据说明
        6.2.4 计量方法的选择
        6.2.5 实证结果及分析
        6.2.6 稳健性检验
        6.2.7 模型结论与评价
    6.3 财政作用于普惠金融发展的“量”、“质”维度的实证分析
        6.3.1 普惠金融发展情况的分维度测算
        6.3.2 普惠金融发展情况的分维度分析
    6.4 财政作用于普惠金融发展结构的实证分析
        6.4.1 普惠金融发展情况的地域性分析(行政区域划分)
        6.4.2 普惠金融发展情况的地域性分析(经济发展划分)
    6.5 实证结论
7 财政作用于普惠金融的案例分析
    7.1 财政作用于普惠金融发展的案例分析
        7.1.1 财政引导农业保险服务“三农”见成效
        7.1.2 江苏农业风险补偿基金缓解农民合作社融资难
    7.2 财政作用于普惠金融缩小收入差距的案例分析
        7.2.1 财政作用于普惠金融来增加居民收入的案例分析
        7.2.2 财政作用于普惠金融来促进创业的案例分析
        7.2.3 财政作用于普惠金融来助推脱贫攻坚的案例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财政作用于普惠金融的国际发展经验
    8.1 国际普惠金融发展概况和发展阶段
    8.2 普惠金融国际组织
    8.3 欧美发达国家
        8.3.1 发展概况
        8.3.2 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的重点案例
    8.4 亚洲发展中国家
        8.4.1 发展概况
        8.4.2 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的重点案例
    8.5 美洲、非洲发展中国家
        8.5.1 发展概况
        8.5.2 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的重点案例
    8.6 财政作用于普惠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9 结论及政策建议
    9.1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进普惠金融的供给
        9.1.1 适当调整财政政策扶持的考量标准和力度
        9.1.2 推进互联网金融发展,支持基础金融服务条件的完善
        9.1.3 拓宽财政支持覆盖面,推进普惠金融区域性协同发展
    9.2 优化财政投入结构,明确普惠金融的创新导向
        9.2.1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普惠金融产品
        9.2.2 运用金融科技创新为普惠金融发展赋能
        9.2.3 大力支持小微企业中的科技创新企业
    9.3 丰富财政支持形式,营造普惠金融发展环境
        9.3.1 财政分类引导金融资源,推动城乡平衡发展
        9.3.2 支持保险行业发展,持续完善担保、征信体系
        9.3.3 进一步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
    9.4 统筹财政资源,激发普惠金融生产性来缩小收入差距
        9.4.1 理顺普惠金融量、质、结构关系,合理配置财政资源
        9.4.2 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充分发挥普惠金融的生产性功能
        9.4.3 财政拓宽普惠金融受益面,营造金融服务机会公平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7)全球化、地方化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1.2 研究框架与研究思路
    1.2.1 研究框架
    1.2.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3.1 数据来源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区域与案例选择
    1.4.1 研究区域
    1.4.2 案例选择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全球化与地方化
    2.1.2 欠发达地区
    2.1.3 垂直差异与水平差异
    2.1.4 区域、区域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
2.2 基础理论
    2.2.1 区域发展理论
    2.2.2 全球生产网络理论
    2.2.3 区域主义到新区域主义理论
    2.2.4 制度经济地理学理论
2.3 研究进展
    2.3.1 区域发展与欠发达地区发展
    2.3.2 全球化、地方化与区域发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广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3.1 研究数据与方法
    3.1.1 城市中心性的测度
    3.1.2 城市间经济空间联系评估
3.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
    3.2.1 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测度
    3.2.2 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3.3 区域经济空间联系和空间组织
    3.3.1 区域经济空间联系特征分析
    3.3.2 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结构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球化与广西城市发展的垂直差异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1.2 研究方法
4.2 贸易全球化与广西城市发展
    4.2.1 对外贸易与贸易依存度的城市差异
    4.2.2 贸易全球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4.3 外商投资企业与广西城市发展
    4.3.1 外资企业的整体数量变化
    4.3.2 外资企业的城市数量和结构变化
    4.3.3 外资企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4.4 外商直接投资与广西城市发展
    4.4.1 实际利用外资的城市差异
    4.4.2 FDI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4.5 全球化与广西城市发展
4.6 东盟案例分析
    4.6.1 经贸合作成果惠及广西各市而南宁受益最大
    4.6.2 投资合作项目增多而大型企业更具潜力和优势
    4.6.3 大型企业抓住博览会契机积极开拓东盟市场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方化与广西城市发展的垂直差异:产业结构视角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1.1 研究方法
    5.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 产业结构与广西城市发展
    5.2.1 广西三次产业结构演变
    5.2.2 城市三次产业结构演变
    5.2.3 产业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5.3 产业集聚、专业化与城市发展差距
    5.3.1 城市工业和制造业空间格局
    5.3.2 城市工业产业的空间格局演化
    5.3.3 城市工业产业的专业化与产业集聚
    5.3.4 产业集聚与专业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方化与广西城市发展的垂直差异:产业园区视角
6.1 广西产业园区、高新企业与城市发展
    6.1.1 广西产业园区的时空变化
    6.1.2 广西高新企业的时空格局
    6.1.3 产业园区、高新企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6.2 发达地区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6.2.1 南宁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6.2.2 北部湾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6.3 欠发达地区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6.3.1 以"铝产业"为主导,结构效益低
    6.3.2 产业集聚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弱
    6.3.3 产业间缺乏协作分工,集群效应尚未形成
    6.3.4 产业园区存在问题突出
6.4 产业园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球化一地方化视角下的广西区域发展的水平差异
7.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7.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7.1.2 区域不平衡的测度与时空分析方法
    7.1.3 区域不平衡的多机制分析方法
7.2 多层级区域不平衡分析:尺度效应
    7.2.1 Theil指数分析结果
    7.2.2 Theil指数的分解结果
7.3 区域不平衡的分布演化趋势:时空转移
    7.3.1 区域不平衡的总体分布动态
    7.3.2 区域不平衡的趋同分析
7.4 区域不平衡的空间性:时空关联
7.5 区域不平衡演化的内在机理:空间与非线性视角
    7.5.1 来自线性模型的证据
    7.5.2 来自半参数模型的证据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基本结论
    8.1.1 全球化和地方化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产生显着影响
    8.1.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既是区域差异的结果又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8.1.3 全球化的参与格局重组了区域城市体系,加剧了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性
    8.1.4 经济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了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呈不平衡性
    8.1.5 园区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的贡献差异大
    8.1.6 地理、环境和民族是广西县域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驱动力
8.2 政策启示
    8.2.1 加快桂西欠发达地区发展,促进经济空间结构的平衡
    8.2.2 发挥政府的关键角色,加速全球化和地方化的相互联结
    8.2.3 因地制宜地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形成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期间科研工作及学术成果 后记

(8)中国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 ——基于金融结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
        二、关于小微企业融资面临问题的研究
        三、关于金融结构对小微企业融资影响的研究
        四、关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的研究
        五、简要评论
    第三节 研究目标、内容、重点、难点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和内容
        二、研究重点与难点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小微企业融资与金融结构相关概念及理论
    第一节 有关概念的界定
        一、小微企业的概念界定
        二、融资的概念界定
        三、金融结构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金融结构相关理论
        一、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理论
        二、最优金融结构理论
        三、金融功能与金融排斥理论
    第三节 小微企业融资相关理论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二、产权与交易成本理论
        三、融资优序与权衡理论
        四、麦克米伦缺口
第三章 中国金融结构的变迁与特征
    第一节 中国金融结构的变迁
        一、“大一统”的金融结构阶段(1949-1978年)
        二、金融结构改革的准备与起步阶段(1978-1984年)
        三、金融结构改革的转变与探索阶段(1985-1996年)
        四、金融结构改革的充实与完善阶段(1997年至今)
    第二节 中国金融结构的特征
        一、银行占据主导地位
        二、国有经济基本处于垄断地位
        三、金融工具管制较多创新不足
        四、金融市场发展不均衡
第四章 中国现有金融结构下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与方式
    第一节 中国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
        一、融资成本高
        二、融资渠道少
        三、融资实力不强
        四、融资效率较低
    第二节 小微企业的传统融资方式
        一、内源融资
        二、银行融资
        三、民间借贷融资
        四、其他机构融资
    第三节 小微企业的资本市场融资方式
        一、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二、新三板
        三、创业板与中小企业板
        四、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
        五、中小企业债
    第四节 小微企业的互联网金融融资方式
        一、P2P借贷
        二、众筹
        三、大数据金融
    第五节 小微企业各种融资方式比较
        一、不同融资方式比较
        二、不同类型、行业、发展阶段的小微企业融资方式比较
第五章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金融结构解释
    第一节 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特点
        一、融资需求大
        二、融资时间急
        三、融资风险高
        四、融资资金贵
        五、高新技术型小微企业直接融资需求增多
    第二节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金融结构解释
        一、金融结构系统性排斥小微企业
        二、金融结构不匹配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特点
第六章 金融结构对小微企业融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小微企业贷款可得性LOGIT模型分析
        一、模型选择与数据处理分析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二节 金融结构对小微企业融资影响的面板数据分析
        一、模型选择与数据处理分析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外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及经验借鉴
    第一节 美国小微企业融资的现状
        一、管理机构体系
        二、法律保障体系
        三、财税政策体系
        四、金融体系
    第二节 德国小微企业融资的现状
        一、管理机构体系
        二、法律保障体系
        三、财税政策体系
        四、金融体系
    第三节 印度小微企业融资的现状
        一、管理机构体系
        二、法律保障体系
        三、财税政策体系
        四、金融体系
    第四节 各国(地区)小微企业融资的经验借鉴
        一、金融结构与融资模式
        二、法律与政策保障
第八章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金融结构改革措施及建议
    第一节 金融结构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系统性推进金融结构改革
        二、市场主导为主、政府托底为辅
        三、促进融资结构多元化
    第二节 金融结构改革的路径选择
        一、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加快中小金融机构发展
        二、设立小微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
        三、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
        四、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
        五、重视互联网金融融资
        六、夯实金融结构基础
    第三节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其他政策建议
        一、新设小微企业发展促进局
        二、加大小微企业金融财税政策扶持与落实力度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9)积极福利视角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研究 ——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总结与评价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相关概念和理论工具
    第一节 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民族地区
        二、贫困、贫困线
        三、民族地区农村贫困
        四、反贫困、积极型反贫困
    第二节 积极福利理论概述
        一、积极福利思想提出背景
        二、积极福利的概念与特征
    第三节 积极福利理论介入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意义及分析框架
        一、积极福利理论对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议题的意义
        二、积极福利理论的分析维度
第三章 传统福利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传统福利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历史变迁
        一、救济式反贫困的起步阶段
        二、体制改革推动的反贫困阶段
        三、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开发式反贫困阶段
        四、反贫困攻坚阶段
        五、综合扶贫阶段
        六、彻底解决贫困问题的深化发展阶段
    第二节 民族地区反贫困的现行政策——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
        一、案例选择
        二、资料获取
        三、内蒙古兴安盟地区反贫困政策现状
    第三节 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政策效应与存在问题
        一、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政策效应
        二、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实践中的问题反思
第四章 民族地区农村传统型反贫困的制度缺陷分析
    第一节 反贫困制度中的主体缺陷分析
        一、政府在反贫困中的局限
        二、企业、社会组织反贫困参与的缺位
    第二节 反贫困制度中的客体缺陷分析
        一、民族地区农村普遍式反贫困目标瞄准范围
        二、民族地区农村普遍式反贫困目标瞄准的困境
        三、民族地区农村普遍式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缺陷分析
    第三节 反贫困制度中的方式缺陷分析
        一、民族地区农牧民“福利依赖”的表现
        二、民族地区农牧民福利依赖的政策缺陷分析
第五章 两种扶贫范式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 巴西印第安人反贫困主体责任关系的均衡
        一、巴西经验借鉴的背景与依据
        二、巴西反贫困责任主体采取的积极措施及其成效
        三、巴西印第安反贫困责任主体关系均衡对我国的启示
    第二节 印度农村反贫困计划的选择性与精准性
        一、印度经验借鉴的背景与依据
        二、印度农村贫困的制度分析
        三、印度农村反贫困项目的精准实施
        四、印度农村反贫困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节 澳大利亚土着民普遍式福利的依赖性
        一、澳大利亚反贫困教训反思的背景与依据
        二、澳大利亚土着民普遍式福利现状
        三、澳大利亚土着民贫困的原因分析
        四、澳大利亚土着民普遍式福利的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六章 积极福利视角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战略模式设计
    第一节 参与与均衡:反贫困主体责任架构
        一、政府主导: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责任主体
        二、多元架构: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责任主体关系
    第二节 补缺与瞄准:反贫困客体目标选择
        一、普惠式福利向补缺式福利的转变
        二、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的重构
    第三节 增能与就业:反贫困政策方式转变
        一、回应西方语境中的“福利依赖”:破除“中国式福利依赖”
        二、事前干预社会风险
        三、推动民族地区农村“从福利到工作”的转变
第七章 积极福利视角下民族地区反贫困路径选择
    第一节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反贫困体系”
        一、政府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中的主导角色
        二、建立企业扶贫的新格局
        三、社会扶贫的适应与兴起
    第二节 反贫困目标瞄准路径
        一、资金瞄准:扶贫贴息制度的完善
        二、项目瞄准:简政放权为贫困户“量身定制”
        三、过程瞄准:对贫困户动态管理和考核评估
    第三节 民族地区农牧民增能与就业
        一、农牧民健康素质与劳动力素质提高
        二、农牧民就业福利制度完善与农牧区劳动力转移
        三、发展特色农牧产业保障农牧民高效就业
        四、农牧民自主创业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着作
    二、学术论文
    三、外文文献
    四、学位论文
    五、中文报纸
致谢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县域金融风险与经济发展研究 ——基于县域金融工程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县域经济
        1.2.2 县域金融
        1.2.3 县域金融风险
        1.2.4 县域金融工程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整体框架
        1.4.3 主要内容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区域金融风险研究概述
        2.1.1 宏观金融风险
        2.1.2 区域金融风险
        2.1.3 县域金融风险
    2.2 金融风险与经济的关系研究
        2.2.1 金融与经济的关系研究
        2.2.2 金融风险与经济的关系研究
    2.3 县域金融风险与经济研究述评
3 理论基础和方法
    3.1 宏观资产负债表方法
        3.1.1 “金融加速器”理论
        3.1.2 宏观资产负债表方法的概念
        3.1.3 宏观资产负债表的主要内容
    3.2 或有权益分析(Contingent Claims Analysis)方法
        3.2.1 或有权益分析方法
        3.2.2 或有权益资产负债表
        3.2.3 基于CCA方法的宏观经济部门存量分析
    3.3 宏观在险值(VaR)方法
        3.3.1 宏观在险值方法
        3.3.2 宏观在险值方法的应用
    3.4 基于宏观资产负债表分析的县域金融工程研究
        3.4.1 县域金融工程思想概述
        3.4.2 县域金融工程主要内容
4. 县域金融风险的理论解释与现实分析
    4.1 县域金融风险的特征与分类
        4.1.1 县域金融风险的特征
        4.1.2 县域金融风险的分类
    4.2 我国县域金融风险的成因与表现
        4.2.1 县域经济总量上升与结构差异扩大的矛盾日益突出
        4.2.2 县域政府财政自给率的下降与政府债务的加速扩张
        4.2.3 县域金融市场结构失衡以及信贷风险问题
        4.2.4 中小企业经营的不可持续性和融资困境
        4.2.5 县域家户收入的不稳定和投资渠道的单一性
    4.3 县域金融风险分析体系
5 模型方法与数据分析
    5.1 理论模型
        5.1.1 或有权益方法
        5.1.2 基本模型
    5.2 编制方法
        5.2.1 县域账面宏观资产负债表编制
        5.2.2 县域或有权益宏观资产负债表编制
    5.3 数据分析
        5.3.1 我国县域地区数据采集情况
        5.3.2 县域宏观资产负债表数据采集
6 通山县金融风险实证分析
    6.1 通山县经济金融概况
        6.1.1 通山县经济发展概况
        6.1.2 通山县金融发展概况
        6.1.3 通山县经济部门风险识别
    6.2 通山县公共部门金融风险估计
        6.2.1 通山县公共部门账面价值资产负债表分析
        6.2.2 通山县公共部门或有权益资产负债表分析
    6.3 通山县金融部门金融风险估计
        6.3.1 通山县金融部门账面价值资产负债表分析
        6.3.2 通山县金融部门或有权益资产负债表分析
    6.4 通山县企业部门金融风险估计
        6.4.1 通山县企业部门账面价值资产负债表分析
        6.4.2 通山县企业部门或有权益资产负债表分析
    6.5 通山县家户部门金融风险估计
        6.5.1 通山县家户部门账面价值资产负债表分析
        6.5.2 通山县家户部门或有权益资产负债表分析
    6.6 通山县经济体系资产负债表分析
    6.7 通山县部门资产负债表矩阵分析
        6.7.1 宏观资产负债表矩阵内涵
        6.7.2 县域部门风险传导机制
        6.7.3 通山县部门资产负债表矩阵分析
    6.8 通山县金融风险水平评价
        6.8.1 通山县金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6.8.2 方法与数据
        6.8.3 评价过程
        6.8.4 评价结果与预测
    6.9 本章小结
7 县域金融风险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7.1 县域金融风险与经济增长关系
        7.1.1 金融风险与经济增长关系模型
        7.1.2 县域金融风险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
    7.2 宏观经济资本计量的县域金融风险与经济增长研究
        7.2.1 研究路线
        7.2.2 技术方法:或有权益模型的扩展
    7.3 县域经济增长的风险配置机制研究
        7.3.1 县域的四大部门宏观经济资本研究
        7.3.2 县域的部门风险配置机制研究
    7.4 县域宏观经济绩效评价研究
        7.4.1 县域的宏观经济增加值研究
        7.4.2 县域的经济发展绩效评价研究
    7.5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县域金融风险的理论解释与现实分析
        8.1.2 县域金融风险的实证分析
        8.1.3 县域金融风险综合评价
        8.1.4 县域金融风险与经济关系研究
        8.1.5 基于风险和收益的县域经济评价体系
    8.2 县域宏观金融风险管理措施
        8.2.1 县域金融风险管理措施的指导原则
        8.2.2 县域金融风险管理措施的目标要求
        8.2.3 县域金融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 英文文献
    2. 中文文献
附录
    1. 附表
    2. 程序
    3. 问卷统计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1. 发表论文
    2. 参与项目
    3. 参与编书
后记

四、贫困地区“资源型”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成因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研究[D]. 崔伊霞. 吉林大学, 2020(08)
  • [2]金融精准扶贫实践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P市为例[D]. 张博华. 郑州大学, 2020(02)
  •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D]. 薛涵予. 兰州大学, 2019(02)
  • [4]煤炭资源型城市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对策研究 ——以山西省阳泉市为例[D]. 高扬. 长春工业大学, 2019(03)
  • [5]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政府对策研究 ——以白山市为例[D]. 吴迪. 长春工业大学, 2019(03)
  • [6]财政在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中的作用研究[D]. 黄彦琳.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1)
  • [7]全球化、地方化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 ——以广西为例[D]. 戴其文.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8]中国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 ——基于金融结构视角[D]. 胡斌. 武汉大学, 2016(01)
  • [9]积极福利视角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研究 ——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D]. 柳颖. 南京大学, 2015(07)
  • [10]县域金融风险与经济发展研究 ——基于县域金融工程视角[D]. 刘敏. 武汉大学, 2014(06)

标签:;  ;  ;  ;  ;  

贫困地区“资源型”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原因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