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连词 WHEN

值得注意的连词 WHEN

一、值得注意的连词WHEN(论文文献综述)

Volozhanina Taia(塔娅)[1](2021)在《俄罗斯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并列连词偏误分析与教学建议》文中研究说明

陈寒[2](2021)在《中级教材与HSK考试及语法大纲对比分析研究 ——以《HSK标准教程4》和《成功之路》(进步篇)为例》文中认为近十几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在迅猛提升,世界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对外汉语教学也随之快速发展并出现大好势头。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成为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法亦作为HSK考试的重要考查点,学习者容易在使用中出现语法"泛化"现象。《HSK标准教程》系列教材是在紧密结合HSK四级考试大纲的要求前提下所编写出来的,尽管在对语法项目注释方面与大纲保持大体一致,且配套练习册当中的题型也都做到了与历届HSK考试真题的高度重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虽然教材内容围绕考试展开,但部分注释过于简略,未出现直观的表格,插图等,单纯的知识讲授,难免令教师在教学时感到无趣。《成功之路》系列汉语教材属于国内汉语教学的主流教材,重视口语表达。其编排分散精简,教学对象具有普遍性和适用性,但对于有考试需求的学生而言,该教材是否能提供一定的帮助?鉴于此,本篇论文从语法项目的角度切入,以HSK四级考试大纲为基准,分别对《HSK标准教程4》、《成功之路》(进步篇)与大纲的语法项目配合度展开对比分析,既对两本教材的语法点数量以及编排特点展开分析,也将这两种中级教材课文中注释部分的语言点和HSK四级真题中的语法考点分别标注,本文通过对比,发现:《HSK标准教程4》在语法项目的注释方面与HSK四级考试大纲存在不大的出入,在语法项目练习题型方面也与大纲呈现出了一定的关联性。此外,《HSK标准教程4》还存在语法项目超纲与遗漏的现象,但较别的教学教材与考试配合度而言,其语法部分的学习已较为完善了。同时,通过对《HSK标准教程4》当中的部分课文的体裁及练习部分的编排展开综合考量以后,重新将教材与HSK考试所出现过的题型做了标注与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两者之间具有较高的配合度,也就是说教材所配置的练习题目及其考察的语法点将HSK历届真题大体上保持一致。《成功之路》(进步篇)中的语法项目偏向日常生活中的口语表达,方便留学生在目的语国家生活学习。教材内容有趣,板块编排合理,深受师生喜爱,但其与大纲语法的重合度较低。最后通过问卷调查和整理数据的方式分析学生对两本教材的使用情况,做出合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两套教材所各自具有的优势与缺点进行总结,然后针对其中缺点提出进一步的完善对策,希望能对日后的教材修订起些许作用。

赵园园[3](2021)在《基于语料库“X是”类情态词语义功能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基于语料库,以情态理论为基础,以语义功能语法为指导,结合主观性与主观化理论、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浮现语法理论等,深入细致地考察“X是”类情态词的语义功能及其差异。本文依据前人研究成果以及词典释义界定了现代汉语中的48个“X是”类情态词,并从音节数量、词语性质、情态语义、衔接功能、表达功用、粘合程度、焦点类型等角度将其分类,并分析“X”与“是”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X”的准入条件及“是”的语义积淀对“X是”的作用。接着有选择地对“X是”类情态词进行研究,既有个案研究也有对比研究,既有共性的研究也有个性的研究,具体选取多义情态词“还是、算是”和偏离预期义情态词“偏是、硬是、就是”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如下结论:第一,“还是”的语义功能有偏离预期义和选择义。偏离预期义由持续义引申而来,可分为反预期义和超预期义;选择义在选择问句中浮现,又引申出选择、意愿、祈命、建议、认识义,其中认识义包含五种语义模式。“还是”具有转折、让步、总结的衔接功能,能够传达强调和舒缓语气。第二,“硬是、偏是、就是”都是在重新分析机制作用下演变来的。三者强调主观意愿与预期不一致时,“硬是、就是”突显主语顽强或执拗,“偏是”突显言者或主语故意违反预期;强调客观事实与预期不一致时,预期包含期望,传达抱怨、责备的情感;预期不含期望,传达赞扬或意外的情感;三者都可位于主语后起转折衔接功能,“偏是”还可位于主语前,衔接功能最强。“硬是、偏是”可以作对比焦点和焦点标记,“就是”只能作对比焦点。这些差异都是因为受到语义积淀的影响。第三,“算是”的语义功能包括主观情态和传信功能。主观情态有弱强调义和低认可义。其中弱强调义传达赞扬语气、质疑责备、顿悟语气;低认可义传达委婉语气、不定语气、退让语气。传信功能有断言功能和总结功能。“就算是”和“可算是”有形式相同而内部构造不同的两种结构,这两种结构由于构造不同,表义功能和重音位置也存在差异。

赵轶哲[4](2021)在《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文中认为学界目前对汉英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的共性和殊性,尚未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采用“英汉时空性差异观”,基于自建的习语与习语翻译语料库,并从汉英大型平衡语料库与汉英口语语料库中获取真实的习语使用数据,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探究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汉英习语内在组构有何异同?第二,汉英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有何共性与个性?第三,汉英习语变异有何相同与相异之处?根据以上三个问题,本文从“块状拼接与勾连延续”“空间聚合关系与时间线性关系”以及“内生性与外生性”三个维度分别对汉英习语内在组构特征、汉英习语超常规语法结构以及汉英习语变异展开探讨。主要发现有四:第一,汉英习语组构方式均具非均质性,均可大致分为词组式习语、单句式习语与复句式习语三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汉语偶对式习语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内在组构特征展开探讨。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其英译文与汉译文,揭示汉英对称式习语的本质特征及其个性差异产生的根源。汉语偶对式四字格习语是“汉有英无”的语言现象,在语言表征上无需任何关联词或语法标记,仅凭前后部分块状对称拼接便可理通意合,造就出词组及更复杂的语法单位,这与汉民族的强空间性思维密不可分。然而,英语成对式习语与之相去甚远,其成对词、成对短语与成对句分别由两两相对的词、短语以及句子构成,受制于其时间性特质,必须采用外显的连接手段,明示其内在组构关系。第二,对汉英习语超常规语法结构的对比研究,发现主要有三:其一,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超越了汉语四字格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类型,简约而不简单,内部组构关系复杂,可大致分为潜隐与缩合两类。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虽然其内部组构关系也表现出复杂性,然而其数量非常有限且使用频率较低;其二,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在形式与内容之间构成张力,但其内生性可以消解张力,而张力与内生的深层根源在于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受制于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具有外生性,只能凭借外在形式来消解张力,一旦违反语法结构的要求,其张力就难以消解;其三,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与汉语的强空间性表征具有同质关系,是汉民族强空间性思维的典型表现,昭显出汉语的个性特质;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与英语的强时间性的语言表征之间具有异质性,其语言形式通常被视为违反语法结构而难以成立。第三,“固定”与“变异”是汉英习语既矛盾又洽和的两大特征。基于汉英口语语料库,对汉英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即替换与嵌入,进行实证性考察。研究发现,汉英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类型中嵌入型变异最多,其次为替换型变异。汉语习语变异在偶对嵌入、逻辑嵌入及临时性替换等方面表现出强空间性,其变异方式不受外在形式的约束,变异之后仍保持以意驭形、语义内生的强空间性特质。而英语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无论是替换变异还是嵌入变异,通常都须借助于外在有形的手段才可得以实现,具有强时间性特质。第四,对汉英习语异序的实证研究发现,汉语仅靠次序的变换便可实现异序,而英语习语偏好由形态句法引发的异序。同时,基于现代汉语语料库(BCC)与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本文聚焦于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现象,旨在揭示其异同及其背后的深层缘由。发现主要有三:首先,在语言使用中,汉英对称式习语虽具固定性,但多数习语也存在异序形式。然后,较之英语对称式习语,汉语对称式习语的结构更为复杂,其异序形式也更为多样。再者,汉英对称式习语存在差异的根源在于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与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概而言之,本文针对汉英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分别从汉语习语的块状拼接、空间聚合关系以及内生性和英语习语的勾连延续、时间线性关系以及外生性展开探讨,研究证明了汉语习语的强空间性特质与英语习语的强时间性特质。以上这些研究,对汉英习语研究、英汉对比研究以及词典编撰等方面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唐美华[5](2021)在《基于神经网络的EFL教材文本复杂度分级模型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文本复杂度是母语和外语阅读教学研究中的重要构念,也是应用语言学领域的重点和难点,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学习者匹配与之语言水平相适应的阅读文本,以提高学习效果。现有研究存在如下不足:1)研究对象不清,将文本难度与文本复杂度混为一谈。文本难度指读者对文本的加工难度,受读者个体语言发展、语言能力、动机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而文本复杂度指文本自身的复杂度,是构成文本的各个语言子系统交互作用的结果,可以从客观量化的角度加以考察。2)所考察特征有待扩充。尽管研究者们不再囿于借助传统可读性公式来评判文本复杂度,开始将词汇、句法特征纳入考量范围,却很少关注语篇复杂度。3)以构建线性模型的方法为主,模型使用的特征有限,存在解释力不高、适用性不广的缺陷。本研究聚焦文本复杂度,除关注词汇、句法维度外,加入语篇复杂度特征,在特征优化的基础上,探究神经网络算法在文本复杂度分级模型构建中的应用,并对模型的性能和泛化能力加以考察。围绕以下3个研究问题展开:1)表征文本复杂度的语言特征如何确定?2)训练语料的文本复杂度分级是否合理?3)基于所选语言特征和训练语料构建的复杂度分级模型的性能和泛化能力如何?本研究借助Kyle团队研发的文本处理软件,以BNC baby为参照语料库,对词汇、句法和语篇复杂度等细颗粒度指标进行提取,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进行降维优化,共确定17个用以构建模型的主成分特征。经专家咨询和文献参考,选择《新概念英语》作为模型的训练语料,经聚类和方差分析后,该语料的分级合理性得以验证。在确定了模型输入特征和训练语料之后,本研究采用不同分类算法分别构建模型并对比其性能,发现基于神经网络的文本复杂度分级模型性能最优,10折交叉验证的精确率、召回率和F1均值分别达到92.10%、91.11%和90.77%。同时,与基于常见传统可读性公式和其它单维度特征构建的模型相比,基于本研究特征集构建的模型具有显着优势,在各性能评估指标上均高出20至30个百分点。最后,本研究特征集和建模方法对其它国内教材数据集具有较好的分级能力,且在多个不同数据集(如大学英语测试文本、二语写作文本以及国外教育报纸)的分级预测上也有不错的表现,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泛化能力。本研究将多元语言特征与神经网络相融合,构建文本复杂度分级模型,为文本复杂度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研究成果不仅对文本复杂度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在应用语言学领域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为学生阅读材料的选择、教材编写和改编以及阅读课程规划和测试设计提供参考。

常笑[6](2021)在《基于语料库的转折关联词语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转折关联词语是复句中表示转折关系时常用的语法标志,在实现句子连接顺畅、逻辑清晰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不同的转折关联词语在使用功能上既有同一性,也有差异性,所以即便是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学生也难以完全掌握其用法规则,难免会出现使用不规范的现象。本文以转折关联词语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考察了中学生作文语料库中转折关联词语的使用情况,归纳出错误使用的类型,探究错误原因,为中学生教学提出建议;另一方面,调查了社会不同群体对个别转折关联词语用法的使用情况及接受度,并分析错误原因,为转折关联词语的规范化提出建议。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二部分考察中学生作文语料库中的转折关联词语使用情况。按照词性与用法对转折关联词语进行分类和数据统计,分析中学生对不同种类转折关联词语的使用方式、特点、习惯性搭配等。第三部分,归纳语料库中转折关联词语错误类型。将错误分为误代、误加、遗漏、错序、其他五种类型,对每种类型的错误数量进行统计并分别举例分析。第四部分,对个别转折关联词语的用法进行调查。一方面,调查中学生和不同群体对个别转折关联词语用法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调查不同群体对个别转折关联词语用法的接受度。经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中学生和不同群体都对个别转折关联词语的用法规则并不十分清楚,对不符合语法规范的用法接受度更高。第五部分,分析转折关联词语在中学生和不同群体中错误使用的原因。根据原因分析,一方面对中学生转折关联词语教学提出合理化建议,降低错误率,希望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有所帮助;另一方面,对转折关联词语的规范化使用提出建议,引导大家更多地关注转折关联词语,提高表达及应用能力。第六部分是结语。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及结论,指出文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能为中学生转折关联词语的教学及社会语言规范提供参考。

孙本成[7](2020)在《述语位“v+和+v”式并列短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现代汉语中述语位“v+和+v”式并列短语为研究对象,力图对其相关事项给出一份详细的解答,并借此去反映一些更为宏观的问题。全文共分为6章。第1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范围,讲明了本次研究的选题原因和实际价值,总结了已有研究成果的概况,并介绍了基本的论证思路。第2章,“v+和+v”式并列短语的属性:本章从语料库中选取样本,全面调查了“v+和+v”式并列短语的句法分布情况,通过数据我们初步得出了“v+和+v”是述谓性的结论。随后本章对经典意见提出的“v+和+v”可以充当主宾语却不能独立作谓语、使用了连词“和”、有时被名量词修饰等现象逐一作出了理论与现实的分析,最终认为它们不能推导出“‘v+和+v’本质上是指称性”的结论。本章在解答了固有质疑的基础上认为标准的并列短语都是向心结构,“v+和+v”与“v”保持着一致的述谓性,“v+和+v”很多时候就是一个“V”。第3章,述语位置上“v+和+v”式并列短语的基本特点:本章首先借助语料对述语位置上“v+和+v”式并列短语的具体分布、表述效果进行了调查。随后本章开始重点聚焦格式内的开放性部件“v”,对它的形义特征展开描写。我们发现了这种用法中“v”的强劲双音节性并解释了其中的原因,探究了两个“v”在排序原则作用下位置可否颠倒的问题,考察了两个“v”在属性、构造和语义分类上是否具有严格的对应性的问题。最后,本章试图扩展性地解答并列短语研究中对并列项总体状态的认识问题。这一经典问题可以由“v+和+v”作述语的用法反映出来,并且最终也能回推到述语位的“v+和+v”以及其他所有形式的并列短语的并列项身上。本文考察了并列项得以立身的根源,论证出了并列项“以组成对应外部语义的整合体为主旨”的总体状态,并回首点明了经典意见中“形义一致”表征的实质。第4章,“v+和+v”作述语的搭配条件和建构规则:本章首先调查了“v+和+v”作述语时所需的附加成分的类型,介绍了它的经典解释“共同关联论”。随后本文指出了“共同关联论”在解释力和隐含观念上出现的问题并把这些附加成分最终认定为“完句成分”。为了从完句角度充分地解决问题,本文尝试创拟了一套动词谓语句的完句机制(述谓命题句:主项+判断性谓项/事件存在句:话题+动作+内在时态存在+外在实现存在),并用这套机制解释了“v+和+v”作述语的相应语料。本文随后又在这一完句机制的视角之下重新查看了各种附加成分的类型和使用状态。本章最后把目光放到了“v+和+v”在非普通结构句中作述语的情况之上。我们分别解释了从属或降级述谓结构、连动结构、兼语结构、多项并列谓语等复句的状态,分析了附加成分在非普通结构句中的实现情况。第5章,“v+和+v”作述语的句子的结构解析路径:本章以“v+和+v”式述语句为典型,分析了它和其他所有并列短语句都须遵守的基本立场。我们依据真实思维可能性认为“两句合并”的解析视角不应存在、“两项直接组联后入句”才是唯一的方案。我们讨论了“两句合并观”所谓的方法论优势、证实了“两项直接组联后入句”的适用能力,最后还分析了“两句合并、两项组联后入句双模式共同存在”的观念。接下来本章试图探究“v+和+v”式述语句内部成分间的组织关系,我们根据现有成果推导出了“v+和+v”式述语句的依存分析方案,发现了一些新出现的问题。随后我们又分别对经典的“首项主导论”和“二分支结构论”进行了思考。最后,本文在已有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自身的依存分析方案。第6章,述语位置上的“v+和+v”与“v+并+v”:本章首先通过语料调查了“v+和+v”与“v+并+v”的出现率、所处位置、两项间语义关系和互换连词的可能性。然后本章结合文献与实际介绍了对“和”与“并”地位问题的较新的认识。最后,本章对“v+和+v”与“v+并+v”的连词使用倾向展开研究,我们考察了“v+和+v”的平等并列性,展示了主观性视角在调节语义和换用连词方面的强大功能,论述了主观性认识、主观性情感对于主观视角的制约作用以及它们在选用连词时发挥影响力的具体效果。第7章,结语:本章概括了主要结论和创新点,并进行了反思与展望。

李玥[8](2020)在《最新派上海市区方言语法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文中提出上海市区方言语法在开埠后的百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方言接触的影响下产生了诸多新的形式,在20世纪50年代国家开始推广普通话之后,上海方言语法又受到权威方言普通话的同化,产生了更新的形式。与此同时,旧语法形式延续着保留或残存的状态,并将随着时间走向消亡。本文选择95后上海市区方言使用者这一年轻群体作为调查对象,采取社会语言学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若干处于变化中的语法现象进行调查,以考察上海市区方言语法中的旧形式在最新派方言中的留存情况,并通过定量分析来研究性别、年龄、语言习得、语言使用等社会变量与语法变项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借此展现上海95后年轻群体方言语法的面貌,探讨普通话语法对上海话语法的影响,并尝试揭示上海方言语法演变过程中的一些细节,观察上海方言语法的变化方向。

曹雨杨[9](2020)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文中认为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时期的竹简,据碳14年代测定为战国中晚期,文字风格主要为楚系。经整理,2010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内容包含《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武王之志(金縢)》《皇门》《祭公之顾命(祭公)》《楚居》等九篇;2011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内容包含《系年》一篇;2012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内容包含《说命上》《说命中》《说命下》《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赤鹄之集汤之屋》等八篇;2013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内容包含《筮法》《别卦》《算表》等三篇;2015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内容包含《厚父》《封许之命》《命训》《汤处於汤丘》《汤在啻门》《殷高宗问于三寿》等六篇;2016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内容包含《郑武夫人规孺子》《管仲》《郑文公问太伯(甲、乙)》《子仪》《子产》等五篇;2017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内容包含《子犯子余》《晋文公入于晋》《赵简子》《越公其事》等四篇。本文主要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的三十六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对简文中一些未能解决、讨论较多的疑难字词进行串联集释,收集各家观点以及研究成果,同时对诸家观点尽量客观分析并补充自己的意见,下编在归纳总结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古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对简文进行重新校注,力求反应当下学界的研究成果。限於篇幅,本论文仅选择《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部分。

张芙蓉[10](2020)在《先秦汉语假设连词历史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先秦时期是汉语连词史上的萌生阶段,也是假设连词系统的初建时代,对该时期的假设连词作专题研究有益于构建先秦汉语假设连词系统,揭示假设连词的历史演变规律,深化汉语连词的功能和特点研究。本文以先秦汉语假设连词作为研究对象,选择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语料,考察了假设连词在这些文献中的使用情况,试描述先秦汉语假设连词系统概貌,分析该时期假设连词的来源与形成动因,进而探讨先秦汉语假设连词历时演变的特点及原因。本文主要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先秦汉语假设连词在部分虚词研究专着、先秦传世文献专书研究、先秦出土文献语法研究、先秦假设连词个案研究以及与假设连词和假设复句相关的语法专题研究五个方面的研究现状,简要说明了先秦汉语假设连词历史演变研究的意义、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所选择的语料范围。第一章根据文献特点和研究需要,将所选语料分为先秦早期(殷商至西周)、先秦中期(春秋至战国初期)、先秦晚期(战国中期至秦代)三个阶段,统计出了各阶段假设连词在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的使用分布情况,发现整个先秦时期共有9个单音节假设连词“乃、厥、有、若、如、苟、使、所、假”,14个复音假设连词“若使、若苟、若乃、意若、苟使、籍而、籍设、得令、今使、苟为、如使、假而、当使、既使”。同时,从句法和语义角度综合考察了上述假设连词在句法位置、后接成分、固定搭配、所属句类、语义假设程度以及句末语气的使用情况,对比分析了各个假设连词在具体阶段的使用差异,发现早期假设连词“乃”、中期假设连词“若、苟、若使”、晚期假设连词“若、苟、使、若使”在各阶段分布较广,使用灵活度较高。第二章根据假设连词的来源词词性将9个单音节假设连词分为了实词和虚词两大类,根据语义关系将14个复音节假设连词分为了同义连用和异义组合两大类,并简要探讨了上述假设连词用法的形成过程及原因,发现单音节假设连词多源于实词虚化,复音节假设连词多由邻词粘合产生,假设连词的形成动因主要涉及词义虚化、句法变化、假设语境、语用功能、词汇化、高频单音节假设连词构词能力等方面。第三章通过对先秦早中晚三阶段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的综合分析,归纳总结了先秦假设连词在数量、形式、句法、语义等方面的历时演变特点,发现在数量上先秦假设连词总体呈逐步上升趋势,单音节假设连词发展较稳定,一直得以沿用的是“若、苟、如”,复音节假设连词发展不稳定,新旧词汇更替明显,只有“若使”得以沿用。形式上,假设连词呈现复音化发展趋势,但因先秦时期为汉语词汇双音化发展的前期,所以复音节假设连词的生命周期较短。句法位置上,假设连词总体上位于假设复句句首,处在主语前的比例逐渐提高,但各假设连词的变化情况有一定差异。后接成分上,假设连词用法发展复杂化,早期后接成分主要以词和小句为主,到了中晚期短语结构和小句用例增加。搭配使用上,固定搭配用例增多,部分句式的发展逐渐稳定,句式中常用的关联词有“则、必、将、虽”等。所属句类上,假设连词所属的假设句句型愈加丰富,一重假设复句为主要句型。从假设程度来看,先秦传世文献假设连词的语义假设程度逐渐提高,假设事件虚拟性增强,不可实现性假设前提用例增多;但出土文献中的假设连词假设程度较低,未见不可实现性假设用例。从假设连词引出的结果句语气来看,其不确定性特征正逐步增强,假设连词隐含的虚拟程度也在逐渐增强。另外,本章依据先秦假设连词的历时演变特点,从词语竞争、使用需求复杂化和使用环境复杂化三方面举例说明了先秦假设连词的演变原因。结语部分简要概括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指出了论文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认为论文的研究深度还有待加强。

二、值得注意的连词WHE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值得注意的连词WHEN(论文提纲范文)

(2)中级教材与HSK考试及语法大纲对比分析研究 ——以《HSK标准教程4》和《成功之路》(进步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内容及意义
    1.2 研究对象
        1.2.1 关于教材
        1.2.2 关于新HSK四级考试及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综述
        1.4.1 关于对外汉语教材发展现状的研究
        1.4.2 关于《HSK标准教程》的研究
        1.4.3 关于《成功之路》的研究
        1.4.4 关于HSK考试的相关研究
2 教材语言点编排对比
    2.1 教材编排情况
        2.1.1 编排顺序特点
        2.1.2 语法切分的理论依据
        2.1.3 教材语法项目类别
    2.2 教材编排版块特点
        2.2.1 《HSK标准教程4》编排版块特点
        2.2.2 《成功之路》编排版块特点
3 语法项目数量对比
    3.1 《HSK标准教程4》语法项目数量
    3.2 《成功之路》语法项目数量
    3.3 HSK四级考试语法大纲覆盖度
        3.3.1 HSK四级考试大纲语言点
        3.3.2 教材与HSK四级考试大纲语言点覆盖度
    3.4 HSK四级真题与教材匹配度
    3.5 本章小结
4 语法项目使用情况
    4.1 《HSK标准教程4》侧重点对比分析
        4.1.1 语法项目释义
        4.1.2 语法项目释义方式
    4.2 《成功之路》侧重点对比分析
        4.2.1 语法项目释义
        4.2.2 语法项目释义方式
    4.3 教材难度对比分析
        4.3.1 语法项目的处理
        4.3.2 超纲与遗漏分析
        4.3.3 词类辨析程度
    4.4 试题对比分析
        4.4.1 主题选择
        4.4.2 题型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教材建议与策略
    5.1 教材的优点与不足
    5.2 对教材的建议
        5.2.1 学生使用情况分析
        5.2.2 教材编写建议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基于语料库“X是”类情态词语义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二、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三、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五、语料来源
第二章 “X是”类情态词的界定与分类
    一、“X是”类情态词的界定
    二、“X是”类情态词语义功能概述
    三、“X”与“是”的互动关系
    四、“X是”类情态词语义功能分类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还是”的语义功能分析
    一、语义功能分析
    二、衔接功能分析
    三、语气传达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偏离预期情态词“偏是、硬是、就是”语义功能对比
    一、“偏是、硬是、就是”的词汇化
    二、语义功能对比
    三、衔接功能对比
    四、凸显功能对比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算是”的语义功能分析
    一、主观情态分析
    二、传信功能分析
    三、同形异构的“X算是”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术语界定
    1.3 问题提出
    1.4 研究方法与语料选取
    1.5 研究意义
    1.6 论文结构
2 研究综述
    2.1 汉英习语的对比基础
        2.1.1 汉英习语的界定
        2.1.2 汉英习语的规约性
        2.1.3 汉英习语的字长偏好
        2.1.4 汉英习语的文体差异
    2.2 汉英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2.2.1 汉语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2.2.2 英语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2.3 汉英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2.3.1 汉语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2.3.2 英语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2.4 汉英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2.4.1 汉英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2.4.2 英汉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2.5 小结
3 英汉时空性差异观
    3.1 引言
    3.2 英汉时空性差异观
    3.3 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3.3.1 块状拼接与勾连延续
        3.3.2 空间聚合关系与时间线性关系
        3.3.3 内生性与外生性
    3.4 小结
4 汉英习语的组构方式
    4.1 汉英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4.1.1 汉语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4.1.2 英语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4.1.3 汉英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对比
    4.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4.2.1 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
        4.2.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4.2.3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英译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4.2.3.1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词组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4.2.3.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单句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4.2.3.3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复句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4.3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4.3.1 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
        4.3.2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4.3.3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汉译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4.4 小结
5 汉英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5.1 引言
    5.2 汉语超常规习语与强空间性表征的同质性
        5.2.1 汉语四字格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
        5.2.2 汉语四字格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5.2.3 汉语超常规四字格习语与汉语强空间性表征的同质性
    5.3 英语超常规习语与强时间性表征的异质性
        5.3.1 英语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
        5.3.2 英语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5.3.3 英语超常规习语与英语强时间性表征的异质性
    5.4 小结
6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现象
    6.1 引言
    6.2 汉英习语变异现象概观
        6.2.1 汉语习语的变异现象
        6.2.2 英语习语的变异现象
    6.3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现象
        6.3.1 研究问题
        6.3.2 语料与研究方法
    6.4 从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6.4.1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的定量考察
        6.4.2 从替换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6.4.3 从嵌入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6.5 小结
7 汉英习语异序现象
    7.1 引言
    7.2 汉英习语异序现象
    7.3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
        7.3.1 术语界定
        7.3.1.1 对称式习语
        7.3.1.2 对称式习语的异序
        7.3.2 研究问题
        7.3.3 语料与研究对象
    7.4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的定量考察
        7.4.1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形式
        7.4.2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的语域分布
        7.4.3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程度
        7.4.4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类型对比
        7.4.4.1 汉语对称式习语的类型
        7.4.4.2 英语对称式习语的类型
    7.5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共性与个性溯源
        7.5.1 共性溯源
        7.5.2 个性溯源
    7.6 小结
8 结语
    8.1 主要发现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汉语成语九用词典》与《中华成语大词典》结构对比(节选)
    附录2 超常规四字格习语: 缩合型(节选)
    附录3 超常规四字格习语: 潜隐型(节选)

(5)基于神经网络的EFL教材文本复杂度分级模型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缩略语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教材研究的重要性
        1.1.2 阅读文本复杂度研究的重要性
        1.1.3 文本复杂度自动分级研究的重要性
    1.2 研究意义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梳理
        2.1.1 教材
        2.1.2 文本复杂度
    2.2 文本复杂度实证研究
        2.2.1 基于语料库的文本复杂度研究
        2.2.2 文本复杂度自动分级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语料
    3.3 研究步骤
    3.4 研究工具和方法
        3.4.1 文本复杂度特征提取
        3.4.2 多元统计方法
        3.4.3 机器学习及模型验证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本复杂度各维度特征的确定
    4.0 参照语料库的选取
    4.1 词汇复杂度指标——TAALES主成分
        4.1.1 词汇频率和分布
        4.1.2 学术书面语特征
        4.1.3 三元词互信息
        4.1.4 两元词频率和分布
        4.1.5 动词特定性
    4.2 句法复杂度指标——TAASSC主成分
        4.2.1 名词短语扩展
        4.2.2 所有格
        4.2.3 VAC频率和嵌入式小句
        4.2.4 小句从属情况
        4.2.5 VAC中构式对主动词的关联强度
        4.2.6 VAC中主动词对构式的关联强度和构式频率
        4.2.7 名词主语并列
        4.2.8 限定词
    4.3 语篇复杂度指标—TAACO主成分
        4.3.1 相邻2句词汇重叠
        4.3.2 相邻3句和段落间重叠
        4.3.3 深度衔接
        4.3.4 并列附加连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训练语料分级合理性验证
    5.1 训练语料的选取依据
        5.1.1 使用时间长、业界口碑好
        5.1.2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5.2 训练语料文本复杂度单元聚类
    5.3 《新概念英语》文本复杂度册级对比
        5.3.1 册级间词汇复杂度对比
        5.3.2 册级间句法复杂度对比
        5.3.3 册级间语篇复杂度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文本复杂度分级模型的构建和评估
    6.1 模型构建及其评估方法
        6.1.1 建模方法
        6.1.2 模型评估方法和指标
    6.2 不同方法建模性能比较
    6.3 各类特征建模比较
        6.3.1 传统可读性公式
        6.3.2 本研究特征集
    6.4 模型对不同数据集的泛化能力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发现
    7.2 主要贡献及启示
    7.3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6)基于语料库的转折关联词语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分析
        1.3.1 转折关联词语的本体研究
        1.3.2 转折关联词语的教学研究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研究对象
        1.4.2 语料来源与整理
        1.4.3 研究方法
        1.4.4 创新点
第二章 转折关联词语使用情况统计分析
    2.1 语法属性的考察
        2.1.1 转折连词
        2.1.2 转折副词
        2.1.3 转折连词与转折副词对比
    2.2 出现形式的考察
        2.2.1 单用
        2.2.2 双用
        2.2.3 多用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转折关联词语错误类型分析
    3.1 错误类型统计
    3.2 错误类型分析
        3.2.1 误代
        3.2.2 误加
        3.2.3 遗漏
        3.2.4 错序
        3.2.5 其他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个别转折关联词语用法的调查与分析
    4.1 中学生转折关联词语用法个案调查
        4.1.1 调查目的
        4.1.2 调查对象及方法
        4.1.3 调查内容
        4.1.4 调查结果及分析
    4.2 不同群体转折关联词语用法个案调查
        4.2.1 调查目的
        4.2.2 调查对象及方法
        4.2.3 调查内容
        4.2.4 调查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转折关联词语错用原因及规范化建议
    5.1 错用原因分析
        5.1.1 中学生转折关联词语错用原因分析
        5.1.2 不同群体转折关联词语错用原因分析
    5.2 教学及规范化建议
        5.2.1 关于中学生教学方面的建议
        5.2.2 关于社会语言规范方面的建议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致谢

(7)述语位“v+和+v”式并列短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范围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范围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思路和语料来源
        1.2.1 研究思路
        1.2.2 语料来源
    1.3 相关结构的已有研究
        1.3.1 宏观并列短语的研究
        1.3.2 动词并列项或“和”字标记的并列短语的研究
第2章 “v+和+v”式并列短语的属性
    2.1 “v+和+v”的属性推断和分布调查
        2.1.1 与“v+和+v”属性问题相关的研究结论
        2.1.2 对“v+和+v”句法分布状况的重新考察
    2.2 “v+和+v”的指称性再考和述谓性证明
        2.2.1 指称性或述谓性的核心证据问题
        2.2.2 “和”、数量词等成分对问题的说明能力
    2.3 “v+和+v”与并列短语的向心性问题
第3章 述语位置上“v+和+v”式并列短语的基本特点
    3.1 述语位“v+和+v”的具体分布和表述效果
        3.1.1 述语位“v+和+v”的具体分布
        3.1.2 述语位“v+和+v”的表述效果
    3.2 述语位“v+和+v”中“v”的形义特征
        3.2.1 并列项“v”的双音节性
        3.2.2 “v”的音节数要求浅释
        3.2.3 并列项“v”的排序要求
        3.2.4 两个“v”之间属性与结构的对应性
        3.2.5 两个“v”之间义类的对应性
    3.3 并列短语中并列项总体状态的认识问题
        3.3.1 形式对称、语义同类等经典观念
        3.3.2 与式外部分实现语义连通的视角
        3.3.3 组成对应外部语义的整合体的思路
        3.3.4 形义一致倾向的实质
第4章 “v+和+v”作述语的搭配条件和建构规则
    4.1 “v+和+v”作述语时的附加成分条件及其定性
        4.1.1 “v+和+v”作述语所需的附加成分
        4.1.2 附加成分的传统认定---“共同关联论”
        4.1.3 “共同关联论”的解释力问题
        4.1.4 “共同关联论”的隐含观念问题
        4.1.5 必要的附加成分的完句条件本性
    4.2 完句机制与普通结构句中的附加成分配置
        4.2.1 普通动词谓语句的完句机制创拟
        4.2.2 拟就的完句机制的考察和验证
        4.2.3 完句机制下附加成分的类型展述
        4.2.4 完句机制下各类附加成分的使用状态
    4.3 非普通结构句的特别形制
        4.3.1 从属或降级述谓结构的情况
        4.3.2 复合述谓结构之连动句的情况
        4.3.3 复合述谓结构之兼语句的情况
        4.3.4 多项并列谓语结构等复句的情况
        4.3.5 特定结构下附加成分规则的非必要性
第5章 “v+和+v”作述语的句子的结构解析路径
    5.1 “两句合并”和“两项组联入句”
        5.1.1 “两个句子合并为一”的经典思路
        5.1.2 “两句合并”与“两项组联入句”的认知评判
        5.1.3 关于“两句合并观”的“方法论优势”
        5.1.4 “两项组联入句”的适用能力
        5.1.5 “双模式共存观”的检省
    5.2 “v+和+v”式述语句内部成分间的组织关系
        5.2.1 并列短语句依存分析的各派观点
        5.2.2 各派观点对“v+和+v”式述语句的适应性
        5.2.3 对“首项主导论”的思考
        5.2.4 对“二分支结构论”的思考
        5.2.5 基于本文理念的处理方案
第6章 述语位置上的“v+和+v”与“v+并+v”
    6.1 “和”与“并”适用性的重新认识
        6.1.1 述语位“v+和+v”“v+并+v”的基本情况
        6.1.2 类型学视角下“和”的跨类兼容性
        6.1.3 关于“并”的地位问题
    6.2 “v+和+v”“v+并+v”的个性和互换可行性
        6.2.1 “和”的平等并列性
        6.2.2 主观性视角压制下的“和”与“并”的替换
        6.2.3 主观性的认识和情感对连词视角的限制
第7章 结语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7.2 本文的创新点
    7.3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8)最新派上海市区方言语法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上海方言研究综述
        1.2.2 汉语方言的社会语言学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方法和意义
第二章 调查设计
    2.1 调查问卷设计
        2.1.1 语法现象的选择依据
        2.1.2 副词重叠表程度加深的说明
        2.1.3 副词“快”后置于动词的说明
        2.1.4 可能补语否定式的宾语位置的说明
        2.1.5 双宾语句间接宾语的位置的说明
        2.1.6 后置连词“咾”及其派生复合词的说明
        2.1.7 疑问句式的说明
        2.1.8 动词位置“辣~”格式的说明
    2.2 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2.3 调查实施
    2.4 问卷回收情况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第三章 基础数据分析
    3.1 基本信息
    3.2 语言习得
    3.3 语言使用
    3.4 具体方言成分与句式的使用
        3.4.1 程度副词的重叠
        3.4.2 副词“快”后置于动词
        3.4.3 宾语前置于可能补语否定式
        3.4.4 双宾语句间接宾语的位置
        3.4.5 后置连词“咾”及其派生复合词
        3.4.6 疑问句式
        3.4.7 动词位置的“辣~”格式
        3.4.7.1 动词位置的“辣~”格式的接受和使用情况
        3.4.7.2 五种“辣~”格式的使用频率排序
第四章 社会变项与语法形式间的相关性研究
    4.1 年龄和性别与其他社会变项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4.1.1 年龄与相关社会变项之间的关系
        4.1.2 性别与相关社会变项之间的关系
    4.2 与程度副词重叠用法有关的社会变项
        4.2.1 程度副词重叠用法与各社会变项的卡方检验
        4.2.2 年龄与程度副词的重叠用法的关系
        4.2.3 语言习得与程度副词的重叠用法的关系
    4.3 与副词“快”后置于动词用法有关的社会变项
        4.3.1 副词“快”后置于动词用法与各社会变项的卡方检验
        4.3.2 年龄与副词“快”后置于动词用法的关系
        4.3.3 语言习得与副词“快”后置于动词用法的关系
    4.4 与宾语前置于可能补语否定式有关的社会变项
        4.4.1 宾语前置于可能补语否定式与各社会变项的卡方检验
        4.4.2 年龄与宾语前置于可能补语否定式的关系
        4.4.3 语言习得与宾语前置于可能补语否定式的关系
    4.5 与双宾语句“赔一本书我”有关的社会变项
        4.5.1 双宾语句“赔一本书我”与各社会变项的卡方检验
        4.5.2 语言习得与双宾语句“赔一本书我”的关系
    4.6 与后置连词“咾”及其派生复合词有关的社会变项
        4.6.1 后置连词“咾”及其派生复合词与社会变项的卡方检验
        4.6.2 年龄与后置连词“咾”及其派生复合词的关系
        4.6.3 语言习得与后置连词“咾”及其派生复合词的关系
    4.7 与疑问句式有关的社会变项
        4.7.1 疑问句式与各社会变项的卡方检验
        4.7.2 年龄与疑问句式的关系
        4.7.3 语言习得与疑问句式的关系
    4.8 与动词位置的“辣~”格式有关的社会变项
        4.8.1 动词位置的“辣~”格式与各社会变项的卡方检验
        4.8.2 年龄、性别与动词位置的“辣~”格式的关系
        4.8.3 语言习得与动词位置的“辣~”格式的关系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基础数据分析总结
        5.1.1 基本情况分析总结
        5.1.2 具体方言成分与句式的使用情况总结
    5.2 社会变项与语法形式间的相关性研究总结
        5.2.1 年龄和性别与相关的社会变项
        5.2.2 与年龄有关的语法形式
        5.2.3 与性别有关的语法形式
        5.2.4 与语言习得有关的语法形式
    5.3 启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最新派上海市区方言语法使用情况调查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9)《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前言
上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节 《尹至》
        第二节 《尹诰》
        第三节 《程寤》
        第四节 《保训》
        第五节 《耆夜》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第七节 《皇门》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第九节 《楚居》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节 《系年》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节 《说命上》
        第二节 《说命中》
        第三节 《说命下》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第五节 《芮良夫毖》
        第六节 《良臣》
        第七节 《祝辞》
        第八节 《赤 之集汤之屋》
下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释文校注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释文校注
        第一节 《尹至》
        第二节 《尹诰》
        第三节 《程寤》
        第四节 《保训》
        第五节 《耆夜》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第七节 《皇门》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第九节 《楚居》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释文校注
        第一节 《系年》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释文校注
        第一节 《说命上》
        第二节 《说命中》
        第三节 《说命下》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第五节 《芮良夫毖》
        第六节 《良臣》
        第七节 《祝辞》
        第八节 《赤(?)之集汤之屋》
附录一:全文全称简称对照表
附录二:引用文献及简称
附录三:《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论着知见录
    凡例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
        《尹至》篇知见录
        《尹诰》篇知见录
        《程寤》篇知见录
        《保训》篇知见录
        《耆夜》篇知见录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篇知见录
        《皇门》篇知见录
        《祭公之顾命(祭公)》篇知见录
        《楚居》篇知见录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存目)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存目)
    综论知见录(存目)

(10)先秦汉语假设连词历史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语料范围
第一章 先秦汉语假设连词系统概貌
    第一节 先秦各阶段假设连词使用分布
        一、早期:殷商至西周假设连词共时分布
        二、中期:春秋至战国初期假设连词共时分布
        三、晚期:战国中期至秦代假设连词共时分布
    第二节 先秦各阶段假设连词使用差异
        一、早期:殷商至西周假设连词使用差异
        二、中期:春秋至战国初期假设连词使用差异
        三、晚期:战国中期至秦代假设连词使用差异
第二章 先秦汉语假设连词来源及生成动因
    第一节 先秦单音节假设连词语法化考察
        一、源于动词的假设连词
        二、源于代词的假设连词
        三、源于副词的假设连词
        四、单音节假设连词生成动因
    第二节 先秦复音节假设连词语法化考察
        一、同义连用
        二、异义组合
        三、复音节假设连词生成动因
第三章 先秦汉语假设连词的历时演变
    第一节 先秦汉语假设连词历时演变特点
        一、数量特征
        二、形式特征
        三、句法特征
        四、语义特征
    第二节 先秦汉语假设连词历时演变原因
        一、词语竞争
        二、使用需求复杂化
        三、使用环境复杂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值得注意的连词WHEN(论文参考文献)

  • [1]俄罗斯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并列连词偏误分析与教学建议[D]. Volozhanina Taia(塔娅). 青岛大学, 2021
  • [2]中级教材与HSK考试及语法大纲对比分析研究 ——以《HSK标准教程4》和《成功之路》(进步篇)为例[D]. 陈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基于语料库“X是”类情态词语义功能研究[D]. 赵园园.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4]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D]. 赵轶哲.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5]基于神经网络的EFL教材文本复杂度分级模型的构建[D]. 唐美华.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6]基于语料库的转折关联词语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D]. 常笑. 河北大学, 2021(02)
  • [7]述语位“v+和+v”式并列短语研究[D]. 孙本成. 吉林大学, 2020(01)
  • [8]最新派上海市区方言语法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 李玥. 上海大学, 2020(03)
  • [9]《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D]. 曹雨杨. 吉林大学, 2020(08)
  • [10]先秦汉语假设连词历史演变研究[D]. 张芙蓉. 扬州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值得注意的连词 WHEN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