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一号矿通风系统改造与优化

谢一号矿通风系统改造与优化

一、谢一矿通风系统改造与优化(论文文献综述)

王志玉,高军军[1](2016)在《多风井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文中研究指明针对目前寺河煤矿2#井多风井矿井部分地点存在供风能力不足、阻力分布失衡等问题,基于对通风系统参数的测定分析结果及矿上后续生产工作的部署,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分析及研究,提出2个切实可行的矿井通风系统改造方案,并从风量、通风阻力、经济合理性、通风公共段阻力所占百分比及三区阻力分布5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最终确定方案二为最优通风系统改造方案,可有效改善通风阻力分布,增大供风量,保证井下生产安全。

张时伟,钱宏亮[2](2014)在《平煤一矿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平煤一矿3个回风井的主要通风机已满负荷运行;随着3个水平依次向下延伸生产,瓦斯含量增大,需风量进一步增加;在北三风井投运前,风量偏紧的势态更加严重。结合一矿现行的生产和通风系统现状,考虑到多井口进风和回风下的多年生产老矿的通风系统特点,对全矿井的通风阻力分布进行布点测量、分析,找出各条通风线路中影响矿井通风的阻力因素,进而提出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对一矿的安全、稳产、健康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1]。

梁双华[3](2013)在《矿井瓦斯传感器优化选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井下瓦斯及时、有效地监控,传感器布置方式至关重要。现行煤矿安全规程及相关规范采用的一些布置参数多来源于现场实践经验,其主要关注致灾因素间耦合模式相对固定的高风险点即瓦斯安全关注点,较少顾及瓦斯监测点点间距、点密度和空间分布等情况,导致瓦斯监测存在预报预警风险缺陷。因此,研究满足预警要求且经济可行的瓦斯传感器无盲区布置的优化选址方法对提高监测系统性能、预防重特大瓦斯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价值。论文以矿井复杂通风巷道的瓦斯监测点优化选址问题为研究对象,在对相关文献回顾与总结的基础上,采用信息熵、层次分析法、禁忌-蚁群算法、混合PACA算法及空间数据处理技术,对矿井通风巷道瓦斯传感器优化选址模型建模、模型的高效求解算法和瓦斯传感器选址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等问题进行创新性研究,以期为矿井瓦斯传感器的优化布置提供一些新方法和新思路。(1)为实现高风险区域的瓦斯灾害防备,论文基于矿井通风巷道瓦斯涌出与运移表现特性,借鉴安全评价方法和不确定性理论,确定了瓦斯积聚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信息熵的瓦斯积聚危险性评价模型,并以山西北茹矿为例,验证本文所建立的瓦斯积聚危险性评价方法,得出的积聚危险规律现场应用效果良好。(2)论文将设施选址理论引入瓦斯传感器优化布置中,在对瓦斯传感器设施选址特征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应用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相结合的优化思想,提出了兼顾监测覆盖范围和瓦斯安全关注点的瓦斯传感器布置方式,借助图论理论、设施覆盖选址理论和线性规划方法建立了四类基于不同选址目标的瓦斯传感器选址模型,并对上述模型进行了拓展,提出了分区分级瓦斯传感器选址模型,对模型的应用和处理方法进行了实例验证。(3)针对本文提出的瓦斯传感器选址模型采用精确算法难以求解的问题,设计了启发式的基于列减少算法、禁忌搜索和蚁群算法的三阶段混合蚁群算法,详细讨论了混合算法的组合框架、策略设计、约束条件的处理和求解步骤等内容,并运用算例求解对比,验证了混合蚁群算法求解瓦斯传感器选址模型的可行性、先进性和有效性。(4)设计开发了基于GIS的瓦斯传感器优化选址决策支持系统。运用Geodatabase几何网络模型对矿井通风网络进行了建模,以此为基础实现了关键功能模块的研发,有效地降低了系统的开发难度,应用于实际矿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赵潮锋[4](2010)在《煤矿特别重大事故致因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煤矿特别重大事故发生频繁,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社会影响非常恶劣。本项研究以19492008年间发生的煤矿特别重大事故为主要研究材料,采取统计分析和安全比较学等研究方法,研究煤矿特别重大事故致因机理。通过对水害和瓦斯爆炸事故资料的分析研究,不同时期煤矿特别重大事故致因并未发生太大变化,发生事故的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提升有限,煤矿特别重大事故发生有其内在致因机理,不是一般事故的简单扩大化;不同灾难级别煤矿事故存在明显的事故致因差异,而且差异的事故致因是导致特别重大水害事故发生的关键原因;众多核心基本条件的缺失是导致灾难性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归纳总结出了煤矿特别重大事故致因机理,建立了事故模型,认为差异的事故致因是事故发生的关键原因,多种核心基本条件的缺失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二者共同作用使得事故发生后表现出灾难性的后果。认为核心基本条件、差异的事故致因和事故扩大因素三个方面是预防特别重大事故应关注的核心,给出了特别重大事故预防的具体措施。

柏发松,郑群,张士环,周汝洪[5](2009)在《多风井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针对淮南新庄孜煤矿多风井矿井通风系统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矿井通风系统阻力分布和风量分配的研究,结合矿井主通风机性能曲线,编制了矿井通风基础网络图,分析了影响大二号风井系统主通风机不稳定运行的原因,结合新庄孜煤矿20092020年的生产规划,提出了多风井通风系统改造调整方案,并进行了复杂矿井通风网络计算机模拟解算,在满足矿井安全生产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改造方案的分析比较,确定了关闭大二号风井风机、原大二号系统回风并入新淮工广系统的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多风井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实践证明,优化了矿井通风网络;消除了大二号主通风机运行不稳定隐患,充分发挥了新淮风井主通风机的潜在通风能力,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显着提高,实现矿井主通风机安全经济运行;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潘德祥,马尚权,朱锴[6](2006)在《钱家营煤矿通风系统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在矿井通风系统阻力测定和主要通风机性能鉴定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结合矿井的实际情况和矿方的具体要求,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优化改造方案。利用课题组开发的矿山通风技术管理软件,对各方案进行了模拟,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了最优方案。

刘文军[7](2005)在《谢一矿通风系统优化改造的实践》文中认为通过对谢一矿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的分析比较,选择了最佳改造方案,并按步骤逐步实施,减少了一个风井,单风井回风量增加,负压下降,矿井通风系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张平[8](2001)在《谢一矿通风系统改造与优化》文中认为谢一矿经过不断的延深、扩建 ,各生产系统非常复杂 ,特别是通风系统 ,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关键之一。随着延深通风管网加长、巷道失修严重 ,造成通风阻力加大、负压增加 ,严重影响矿井的生产安全。必须进行改造与优化 ,以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袁亮[9](1999)在《以“一通三防”为重点标本兼治开创淮南矿业集团安全工作新局面》文中认为针对淮南矿区“一通三防”安全工作存在的隐患和问题,淮南矿业集团公司痛定思痛,认真汲取1997年两起重特大事故教训,提高对瓦斯灾害的认识,强基础,重治本,建章立制,加大整治和安全投入,扼制了瓦斯煤尘爆炸和3人以上事故。指出,未来三年的安全工作,要不断总结经验,大胆探索,标本兼治,实现瓦斯治理的两个战略性转移,推进淮南矿区长治久安

袁亮[10](1998)在《淮南矿区“一通三防”现状与对策》文中指出通过对淮南矿务局“一通三防”现状的剖析,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围绕通风系统改造、瓦斯综合治理和防火防尘方面的重点,从思想认识、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认识,增加投入,加强管理,着力整改,遏制重大瓦斯煤尘事故,提高淮南矿区综合抗灾能力。

二、谢一矿通风系统改造与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谢一矿通风系统改造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多风井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 矿井概况
2 通风系统存在问题及改造必要性
3 通风系统优化改造
    3. 1 方案的提出
    3. 2 方案比较
        3. 2. 1 矿井风量
        3. 2. 2 矿井通风阻力及经济合理性
        3. 2. 3 公共段阻力分析
        3. 2. 4 矿井三区阻力分布
    3. 3 方案优选
4 结论

(2)平煤一矿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矿井概况
2 矿井通风系统现状
3 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
    3.1 矿井通风阻力分布状况
        3.1.1 一水平戊三采区通风阻力分布
        3.1.2 二水平戊三采区通风阻力分布
        3.1.3 三水平丁二采区通风阻力分布
    3.2 通风阻力分布分析
4 矿井通风系统改造方案
    4.1 方案提出
        4.1.1 方案一
        4.1.2 方案二
    4.2 通风系统方案分析结果
    4.3 方案确定
5 结语

(3)矿井瓦斯传感器优化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及需求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瓦斯传感器设施选址特征与决策域分析
    2.1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与瓦斯传感器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
    2.2 矿井瓦斯传感器设施选址特征分析
    2.3 瓦斯传感器设施选址决策域分析
    2.4 典型设施覆盖选址模型
    2.5 本章小结
3 矿井通风巷道瓦斯积聚危险性评价
    3.1 矿井通风巷道瓦斯浓度变化特征
    3.2 基于信息熵的瓦斯积聚危险性评价模型
    3.3 瓦斯积聚信息熵模型的积聚因子评价
    3.4 实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4.矿井复杂通风巷道瓦斯传感器选址模型研究
    4.1 选址模型构建方案及相关假设与定义
    4.2 矿井瓦斯传感器选址模型输入表示
    4.3 瓦斯传感器覆盖选址基础模型
    4.4 瓦斯传感器备用覆盖选址模型
    4.5 矿井瓦斯传感器分区分级选址模型
    4.6 本章小结
5.瓦斯传感器选址模型求解算法
    5.1 相关算法简介
    5.2 模型求解思路及关键技术
    5.3 混合 ACA 算法求解单目标选址模型
    5.4 混合 PACA 算法求解多目标选址模型
    5.5 算法求解效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6.瓦斯传感器优化选址决策支持系统开发与实例研究
    6.1 MSDSS 系统分析与设计
    6.2 通风地理网络建模与分析
    6.3 混合蚁群算法与 GIS 耦合求解选址模型
    6.4 实例研究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煤矿特别重大事故致因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事故致因理论综述
        1.2.2 我国重特大煤矿事故致因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特别重大事故发生规律及特征分析
    2.1 时间分布规律和特征
        2.1.1 月份差异性
        2.1.2 季度差异性
        2.1.3 小时差异性
        2.1.4 年度差异性
    2.2 明显的行业分布规律及特征
        2.2.1 行业分布不均衡性
        2.2.2 事故发生行业不确定性
        2.2.3 事故发生行业的集中性
    2.3 地域分布的不均衡性
    2.4 事故后果的灾难性
    2.5 事故原因具有共性
    2.6 本章小结
3 煤矿特别重大水害事故致因分析
    3.1 水害事故致因综述
    3.2 2000-2008 年特别重大水害事故致因分析
        3.2.1 直接原因
        3.2.2 间接原因
        3.2.3 伤亡扩大原因
    3.3 不同时期特别重大水害事故的致因对比分析
        3.3.1 不同时期直接原因对比分析
        3.3.2 不同时期间接原因对比分析
        3.3.3 应急救援对特别重大事故的影响
    3.4 特别重大水害事故与一般水害事故的致因对比分析
    3.5 特别重大水害事故致因机理及预防
        3.5.1 特别重大水害事故致因机理
        3.5.2 特别重大水害事故的预防
    3.6 本章小结
4 煤矿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致因分析
    4.1 一般规律和特点
        4.1.1 小时分布规律
        4.1.2 月份分布规律
        4.1.3 事故发生地点特点
        4.1.4 煤矿瓦斯等级特点
        4.1.5 死亡人数特点
    4.2 事故致因分析
        4.2.1 通风问题
        4.2.2 引爆火源
        4.2.3 生产系统布局和生产计划
        4.2.4 瓦斯检查
        4.2.5 煤尘预防措施
        4.2.6 安全培训
        4.2.7 安全管理
        4.2.8 政府及有关监督管理
    4.3 事故扩大因素分析
        4.3.1 下井人数
        4.3.2 瞒报行为
        4.3.3 自救器配备
        4.3.4 应急救援
        4.3.5 其它因素
    4.4 事故重复发生原因分析
        4.4.1 同矿重复发生特别重大事故
        4.4.2 同矿重复发生事故
    4.5 致因机理及事故预防
        4.5.1 致因总结
        4.5.2 致因机理
        4.5.3 事故预防
    4.6 本章小结
5 煤矿特别重大事故致因机理及事故预防
    5.1 煤矿特别重大事故致因机理
    5.2 致因机理的验证
    5.3 煤矿特别重大事故预防措施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国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统计表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多风井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矿井通风系统现状
2 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
    2.1 大二号系统继续运行存在的问题
    2.2 大二号系统的服务范围
    2.3 新淮系统主通风机的供风能力提高的制约因素
3 矿井通风系统技术改造研究
    3.1 多风井主要通风机状态调整的相互影响研究
    3.2 关闭大二号通风系统可行性模拟研究
    3.3 关闭大二号井通风系统改造调整试验
    3.4 关闭大二号井通风系统改造调整实施
4 经济效益分析
    4.1 巷道维护成本
    4.2 节约人员、材料及电力成本
5 结束语

(6)钱家营煤矿通风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矿井通风系统概况
2 矿井通风系统分析
3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
    3.1 矿方对本次通风系统优化的具体要求
    3.2 确定通风系统优化方案的总体思路
    3.3 矿井通风系统现状模拟
    3.4 优化方案内容
    3.5 优化方案技术比较
    3.6 优化方案经济比较
    3.7 优化方案的确定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7)谢一矿通风系统优化改造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矿井通风系统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矿井通风系统
    1.2 通风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2 通风系统改造方案及技术经济分析
    2.1 改造方案
    2.2 技术经济分析
        2.2.1 技术分析
        2.2.2 经济分析
3 实施情况及效果分析
    3.1 实施步骤
    3.2 改造后的效果分析

四、谢一矿通风系统改造与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多风井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J]. 王志玉,高军军. 现代矿业, 2016(02)
  • [2]平煤一矿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研究[J]. 张时伟,钱宏亮. 煤, 2014(04)
  • [3]矿井瓦斯传感器优化选址研究[D]. 梁双华. 中国矿业大学, 2013(07)
  • [4]煤矿特别重大事故致因机理研究[D]. 赵潮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0(06)
  • [5]多风井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技术研究[J]. 柏发松,郑群,张士环,周汝洪.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6)
  • [6]钱家营煤矿通风系统优化研究[J]. 潘德祥,马尚权,朱锴. 中国煤炭, 2006(07)
  • [7]谢一矿通风系统优化改造的实践[J]. 刘文军.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5(01)
  • [8]谢一矿通风系统改造与优化[J]. 张平. 煤矿开采, 2001(S1)
  • [9]以“一通三防”为重点标本兼治开创淮南矿业集团安全工作新局面[J]. 袁亮. 中国煤炭, 1999(Z1)
  • [10]淮南矿区“一通三防”现状与对策[J]. 袁亮. 中国煤炭, 1998(10)

标签:;  ;  ;  

谢一号矿通风系统改造与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