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相反应介质对有机相微生物脱硫的影响

水相反应介质对有机相微生物脱硫的影响

一、水相反应介质对有机相微生物脱硫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郑鸿帅[1](2021)在《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分离回收锂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锂离子电池需求量增多,必将进入大规模报废期,循环利用迫在眉睫。废旧动力电池具有显着的资源特性,富含锂、镍、钴、铜等稀有金属,如将其资源化利用,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方法对金属资源的回收效率不高,缺乏清洁循环利用技术。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溶剂,具有高的热稳定性、良好的溶解性、几乎不挥发等特点,使其成为强酸、强碱以及挥发性有机溶剂在金属氧化物溶解,金属离子萃取分离等领域的潜力替代品。本论文针对传统方法重在钴镍分离,忽略锂,选择性差等问题,开展了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分离回收锂的研究,设计了基于羧基的功能化离子液体做萃取剂来替代传统挥发性萃取剂对复杂体系的锂离子进行萃取回收。通过条件参数的优化、红外光谱表征、热力学函数的计算等对萃取反应做了详细的研究。针对于强酸等浸出剂对设备的腐蚀及环境的污染等问题,设计了基于羧基的低共熔溶剂浸出剂来替代强酸。通过浸出条件的优化以及红外光谱表征对浸出过程做了详细的研究并利用沉淀法对各个金属离子进行了分离探究。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1)设计制备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选择性提取三元废粉中的锂,研究了初始浸出液pH,离子液体占比,相比等条件对锂的萃取效率和分配比的影响规律,获得最佳反应条件。经五级萃取后锂的萃取效率为96.80%。利用红外光谱和斜率法,探索离子液体选择性萃取锂的反应机制。为了获取高纯的锂,对获得的负载锂离子的有机相进行洗涤和反萃,用含有0.50 mol/L的硫酸锂和0.50 mol/L的硫酸混合溶液做洗涤剂可起到最好的除杂效果。以1.00 mol/L的硫酸做反萃剂,可以完全洗脱出锂离子。通过对萃取体系的热力学函数的研究,从而得到体系是无序性增加的自发的放热反应(△H<0、△S>0和△G<0),离子液体萃取剂可重复利用,为提高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锂的回收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2)采用低共熔溶剂(Betaine·HCl-6EG)为浸出剂,浸出分离废旧锂离子电池三元材料中的有价金属,通过调控还原剂种类及含量,浸出的温度及时间,氢键受体与供体的比值等参数,获得了最佳的浸出条件。结合红外谱图分析发现盐酸甜菜碱的羧基上的质子氢和H2O2与多金属氧化物氧化还原反应,使得三元废料完全浸出,且实现低温下锂/镍和钴/锰的分离,其中锂/钴的分离系数最高为253.3,锂/锰、镍/钴、镍/锰也有着较好的分离效果其分离系数分别为193.7、72.2和54.2。通过沉淀法进一步实现锂/镍和钴/锰的回收,同时低共熔溶剂可通过减压蒸馏进行有效回收。低共熔溶剂替代传统强酸浸出剂,解决了对设备的腐蚀及环境的污染等问题。

刘雪珂[2](2020)在《有机介质脱硫体系的构建及其氧化羰基硫工艺》文中指出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有机硫气体的脱除成为当前酸性气净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羰基硫(COS)因其存在广泛、化学性质稳定、难以脱除等特点备受关注。醇胺吸收法是目前工业上应用最多的COS脱除工艺,但存在脱硫效率低、副产物多、胺液易降解等问题;以物理溶剂、醇胺和水构成的配方型脱硫溶剂可以有效缓解上述问题,但物理溶剂的成本相对较高,对烃类有较强的共吸作用。因此,开发具有高脱硫效率、价格低廉、化学性质稳定的脱硫溶剂是目前COS脱除领域的当务之急。本文以提高COS脱除效率和实现脱硫产物资源化为目的,通过文献调研和实验筛选,构建由聚乙二醇二甲醚(NHD)、N-甲基二乙醇胺(MDEA)和水组成的新型复合脱硫试剂,对其物化参数、脱硫性能、脱硫动力学以及强化脱硫进行了基础探究,取得以下结论:(1)以三元NHD/MDEA/H2O混合溶液为脱硫剂进行COS脱硫实验,对各组分含量进行优化,使用气相、红外、热重等表征分析方法对脱硫产物及反应前后脱硫液进行检测,探究体系的脱硫过程。结果表明在三者复配比为12:5:3时脱硫效果最佳,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实现对COS的吸收,将吸收后的COS被催化水解为H2S和CO2;脱硫过程中无SO42-、SO32-、CO32-等副产物的产生。(2)考察不同工艺条件下复配体系的脱硫性能,结果表明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对浓度为500 ppm的COS脱除效率为80%,对于低浓度的COS脱除效率可达90%以上,升高温度或降低气速,可进一步提高脱硫效率。此外,在鼓泡吸收反应器上,考察了体系脱硫过程的反应-传质动力学,结果表明复配溶液吸收COS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反应活化能为3359.78 J·mol-1;而温度、气速等通过改变脱硫液的密度、黏度以及表面活性和鼓泡反应器中气液流动形态,影响气液传质过程,因此可以通过调整操作条件改善COS与复配溶液之间传质性能,进而提高脱硫效率。(3)三元NHD/MDEA/H2O体系虽然可以将COS转化为H2S,但H2S同样是高危、高毒的有害气体,需要对其进行稳定化和资源化的处理。基于此,本文将复配体系与PDS催化氧化脱硫工艺耦合,在二者的协同作用下,将COS的水解产物最终转化为硫磺,可进行回收利用。此外,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体系中NHD不仅可以强化COS的吸收,同时起到猝灭自由基的作用,有利于缓解MDEA的氧化降解,但阻碍了 PDS脱硫过程中的自由基反应,对于复配体系的脱硫是一把双刃剑,这对于新脱硫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朱圳[3](2020)在《微波无极光催化体系中分子氧活化机制及脱硫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许多城市、工业和农业活动,如粪肥堆肥,纸浆和造纸设施,酿酒厂和污水处理厂,都会产生挥发性硫化物气体。这些含硫气体气味阈值低且毒性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光催化技术能够高效脱除气相污染物,但是在普通紫外汞灯的照射下TiO2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低且在降解硫化物过程中很容易失活,从而大大限制了其在脱硫方面的应用。因此,研发长期高效的光催化脱硫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活性氧物种在光催化降解污染物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是目前的研究中缺乏气相光催化体系中气相活性氧物种的相关理论数据。因此,本论文中,为实现长期高效的光催化脱硫效果,我们利用活性氧物种的氧化作用,通过强化气相活性氧物种来优化光催化途径。基于微波既能激发产生紫外光又能活化催化剂,我们以外置式微波无极灯为实验平台来研究活化分子氧机制,发展了气相光氧化过程中活性氧物种的表征方法,探究了微波无极光氧化体系以及引入不同催化剂后的光催化体系气相活性氧物种的种类及含量的变化,通过对光催化系统特性的分析测试,将其应用于甲硫醚(DMS)和中间产物(DMDS)的光催化降解,为光催化技术在脱硫方面的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发展了气相光氧化过程中活性氧物种的分析方法,即二苯卡巴肼捕获氧化-萃取二苯卡巴腙分光光度法,以O2,H2O和DMS分子为分子探针研究了微波无极光氧化体系中气相活性氧物种的含量和种类。结果表明,气相活性氧物种的产生种类和数量取决于反应气氛和相对湿度。O2有利于微波无极光氧化体系的降解和矿化,主要是由于臭氧(O3)、线性氧分子(1O2)和激发态氧原子[o(1D)]的生成。高湿度时气相活性氧物种的含量减少,羟基自由基(·OH)的生成效率降低。DMS矿化率在干燥空气中最高,1O2和O(1D)对DMS的降解起关键作用。(2)采用分子筛HZSM-5负载TiO2,通过HZSM-5的酸催化将TiO2均匀分散固定于HZSM-5的骨架,纳米TiO2占据酸性位点上,以锐钛矿晶型为主,并且粒径减小到19 nm,TiO2/HZSM-5复合催化剂具有光催化和酸催化的双重特性。(3)构建了新的光催化体系,TiO2/HZSM-5引入微波无极灯光氧化体系,系统研究了引入催化剂的光催化体系的气相活性氧物种的产生机制。在微波无极灯照射下,TiO2负载在HZSM-5后,气相活性氧物种的产生含量高于光氧化体系和P25的光催化体系,干燥空气主要的气相活性氧物种从超氧自由基(O2·-)变成1O2和o(1D),并且1O2和O(1D)的比例从11.21%增大到73.64%。气相活性氧物种的产生量随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增大,·OH是高湿空气下主要的气相活性氧物种。(4)研究了这种微波光催化体系对DMS的吸附降解机制,通过优化光催化途径以达到抑制催化剂在光催化脱硫失活的目的。TiO2负载在HZSM-5后,对DMS的吸附由Langmuir变成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对DMS的吸附从单分子层均匀吸附改变成多分子层不均匀吸附,明显增大对DMS的吸附。和传统的紫外汞灯相比,这个光催化体系中的微波对吸附在催化剂的DMS有明显的解吸脱附作用,有利于抑制光催化剂的失活。TiO2(18%)/HZSM-5无极光催化体系在干燥空气下获得92.52%的DMS去除率,且没有出现明显的失活现象。这种光催化体系在高湿度时取得最大的DMS去除率且始终保持100%。DMS与光催化体系气相中的O(1D)和1O2及·OH通过氧化作用,在催化剂表面生成重要的CH3SO3H中间产物,并进一步降解矿化为SO2或SO3产物,此过程降低了 TiO2表面与硫酸盐的强氧化作用,可以实现光催化长效处理硫化物的目的。(5)在DMS降解的过程中发现DMDS是一种难降解的中间产物,存在于尾气和催化剂表面,极大地限制了 DMS的矿化率。选择金属Ce/Co作为协同组分,利用其储放活化分子氧能力,构建负载在HZSM-5上的Ce/Co复合TiO2的三元功能光催化剂,提高气相活性氧物种的产量,从而加强DMDS降解和DMS矿化。通过表征发现Ce进入TiO2晶格,Co进入HZSM-5的骨架中,Ce-TiO2/HZSM-5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酸性,且获得了最大的氧空位浓度,气相活性氧物种的产量比TiO2/HZSM-5 增大了 25.23%。0.2%Ce-TiO2/HZSM-5 对DMDS去除率最高,在600min内始终保持95%,没有出现明显的失活。O2和相对湿度有利于Ce-TiO2/HZSM-5光催化体系对DMDS的去除。DMDS去除率随DMDS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微波无极灯照射下,Ce-TiO2/HZSM-5光催化降解DMDS过程中,主要产物是气相SO2和SO3,且产生量增大到TiO2/HZSM-5的2倍。Ce-TiO2/HZSM-5光催化体系用于在干燥空气下降解DMS,催化剂表面和气相产物没有检测到DMDS,催化剂表面的硫酸盐含量减少到TiO2/HZSM-5的76.82%,主要产物气相SO2和SO3含量增大了 33.28%,归因于Ce改性后进一步强化了气相活性氧物种的产生,氧化更多的DMS分子为气相SO2和SO3。

李鸿阳[4](2020)在《稀土资源高效绿色浸取与萃取分离过程减排降耗技术的耦合》文中研究表明在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和北方矿物型稀土资源开发中,已经发展了多套浸取工艺和稀土元素的全萃取分离流程。但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原先技术满足不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研究氯化钙-硫酸铝分阶段浸取离子吸附型稀土,并用氢氧化稀土来皂化P507酸性有机相,与萃取分离过程减排降耗技术相耦合,进一步优化南方和北方稀土资源的提取分离工艺流程。利用氯化钙和硫酸铝以分阶段浸取的方式来实现离子吸附型稀土的绿色高效提取,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氨氮污染、效率不高和尾矿水土流失等问题。为此,研究了不同浸取剂,不同氯化钙浓度、不同硫酸铝加入量和后续石灰水中和护尾对稀土浸出效率和尾矿zeta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钙对稀土的浸取效果比硫酸铵、硫酸镁和硫酸铝都低。通过增加浓度可以提高效率,但当浓度大于0.256 N后,浸出效率的提升趋于平缓。而通过引入硫酸铝进行第二阶段的浸取,可以大大提高稀土浸取率,并使尾矿中黏土矿物粒子的zeta电位绝对值减小,保证尾矿稳定;当固定浸取液固比为1:1时,使用20%的硫酸铝替代部分氯化钙进行分阶段浸取,可以提升浸出效率到96%以上。氯化钙浸出液中的稀土可以用石灰来沉淀,制备结晶氢氧化稀土。所得氢氧化稀土可用于皂化P507有机相。为此,确定了相比、水相稀土浓度、串级萃取级数对有机相稀土负载浓度的影响关系。证明可以通过调节料液稀土浓度、相比以及串级萃取级数来制备稀土负载浓度在0.16-0.24mol/L范围内的有机相。皂化产出的水相循环用于溶解氢氧化稀土,并制备高浓度稀土料液,杜绝了皂化废水的产生。不溶残渣与硫酸铝浸出液合并,用N1923萃取富集稀土并与铝分离,产出的硫酸铝循环浸矿。据此,提出了新的离子吸附型稀土浸取-沉淀-萃取富集-循环利用生产工艺流程。与此同时,利用稀土磷酸盐和氟碳酸盐矿物碱法处理获得的氢氧化稀土代替原来的铵、钠、钙、镁等碱性化合物来皂化P507-煤油有机相,并制备氯化稀土料液。研究了有机相负载稀土量和皂化萃余水相pH随料液稀土浓度变化关系,以及与相比、pH值和逆流萃取级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有机相稀土离子负载量随相比的减小、料液稀土离子浓度的增高和逆流萃取级数的增加而增高;在连续逆流萃取模式下,出口有机相稀土离子负载量可以方便地通过调节相比、料液稀土离子浓度和级数来控制,获得负载量在0.16-0.24mol/L之间的合格有机相。而且,通过溶料末级和萃取首级接触水相pH的调控,使进入有机相中的Th4+和Al3+量控制在1mg/L左右。据此,开发了一种包括P507-煤油有机相稀土连续皂化单元和萃余水相循环溶料单元的新工艺。该工艺克服了碱转稀土颗粒尺寸小以及其共存杂质对皂化过程的影响,既节约了原料消耗,又不产生皂化废水。

陈登峰[5](2020)在《茴香醛及其衍生物合成螺异恶唑啉的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螺异恶唑啉是一类包含异恶唑啉骨架的螺环化合物,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如抗菌、抗肿瘤、降血糖、降低细菌的耐药性等,在医药和材料科学领域应用广泛。而且,螺异恶唑啉还是一类天然产物的核心骨架,在海绵动物及文冠果的花朵和果壳中都发现了此类化合物。然而从植物中提取天然产物效率较低,并且已报道的螺异恶唑啉的合成方法也存在着不小的缺陷。因此,通过简单原料高效合成螺异恶唑啉,以及相关天然产物的新型反应方法亟待开发。茴香醛既是来源广泛的植物提取物,也是廉价易得的化工原材料。其结构中同时含有醛基和甲氧基,能够转化为二氢查尔酮及肟类化合物,并用于螺异恶唑啉的合成。本文主要阐述了以茴香醛及其衍生物为原料合成螺异恶唑啉的反应研究,可分为如下5个部分:(1)从茴香醛及其衍生物出发,制备了一系列用于螺异恶唑啉合成的原料,包括含萘环二氢查尔酮和含苯环肟类化合物。其中含萘环二氢查尔酮由茴香醛及其衍生物与酮类化合物经羟醛缩合和双键还原反应制备;含苯环肟类化合物由源自茴香醛及其衍生物的含苯环二氢查尔酮经肟化反应进行合成。(2)研究了含硫二氢查尔酮的新型合成方法,拓展了螺异恶唑啉原料的丰富性。此方法产率最高可达93%,不仅简单高效,无需过渡金属催化、底物范围广、官能团兼容性好,而且解决了传统方法步骤长、产率低,含硫二氢查尔酮合成困难的问题。此外,还通过研究锍盐中间体验证了反应机理。(3)研究了以含萘环二氢查尔酮为原料,合成螺异恶唑啉的新方法。此方法在1.2当量的亚硝酸钠和3.6当量的盐酸作用下,以空气作为氧化剂,实现了羰基邻位肟化/催化去芳构化串联反应,得到一系列螺异恶唑啉类化合物,产率最高可达99%。3种含药物或天然分子骨架的底物能够在标准反应条件下顺利反应,产率为98%~99%。此外,还通过分离酮肟中间体和自由基束缚实验对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相较于传统的氧化去芳构化法合成螺异恶唑啉,这一新型反应方法具有如下优点:1)以空气作为氧化剂,更加绿色经济。2)亚硝酸钠既作为肟化试剂也作为催化剂前体,除去肟化反应所需1当量,0.2当量的亚硝酸钠即可高效催化肟类化合物的去芳构化,并在空气与酸的作用下进行循环。3)无需金属催化,无需进行繁琐的底物合成,更适合于复杂分子的合成;4)一锅法实现肟化/催化去芳构化串联反应,无需中间分离纯化,操作简单,底物范围广,官能团兼容性好,产率高。(4)研究了以含苯环肟类化合物为原料合成螺异恶唑啉的新方法。此反应以亚硝酸钠和TEMPO作为催化剂,0.1 MPa的氧气作为氧化剂,在1当量的盐酸的作用下,实现了苯环的催化去芳构化,从而合成了一系列螺异恶唑啉产物,底物范围广,官能团兼容性好。包括酪氨酸、姜酮、香樟素、龙血素A等多种天然产物的衍生物,都可以通过此方法转化为螺异恶唑啉类化合物,产率高达91%。天然产物(+)-epi-calafianin的重要中间体也可以在此条件下顺利合成。此外,还通过控制实验对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这一新型反应方法具有如下优点:1)以0.1 MPa的氧气作为氧化剂,无需金属催化,更加绿色经济。催化量的亚硝酸钠和TEMPO即可实现含苯环酮肟化合物的高效去芳构化,并在盐酸和氧气的作用下进行循环。2)首次实现了非酚肟底物通过氧化去芳构化合成螺异恶唑啉,包括烷醚肟、酚肟、硫酚肟、烷硫醚肟类底物都能顺利反应,具有更高的价值和普适性。(5)初步研究了水相螺异恶唑啉合成的新方法。首先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松香基表面活性剂,并且以水相叔醇氧化作为模型反应,通过与商品化表面活性剂进行对比,测试了这些新型松香基表面活性剂的胶束催化性能。还利用动态光衍射和低温冷冻电镜对其胶束催化机理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在验证松香基表面活性剂的胶束催化可行性之后,将其用于水相螺异恶唑啉的合成,并成功实现了水相中肟类化合物到螺异恶唑啉的转化。

李艳[6](2020)在《离子液体盐析萃取乙偶姻耦合燃料前体的合成》文中提出生物法制备乙偶姻虽然可以降低环境成本,但是分离成本一直制约着工业应用。盐析萃取回收发酵液中的乙偶姻简单高效,尤其是离子液体取代传统有机溶剂使得该技术更加绿色环保。相比于传统的咪唑/吡啶离子液体盐析萃取体系,利用羟胺型离子液体盐析萃取发酵液中的乙偶姻不仅经济而且环境毒性低。为了避免盐析萃取乙偶姻回收时的损失以及减少提纯过程的操作,本论文对乙偶姻的粗分离及其衍生物催化的耦合集成进行了研究,以期减少生产成本,简化工艺流程。我们利用2种阳离子和4种阴离子合成了5种羟胺型质子型离子液体,考察了其成相性能,并将之应用于发酵液中乙偶姻的分离。研究表明,离子液体成相能力与离子液体的阴、阳离子的碳链长度密切相关。离子液体的阴、阳离子的碳链长度增加,亲水性减弱,成相能力增强,而温度对于羟胺型离子液体成相的影响较小。以乙偶姻的回收率为指标,从不同的羟胺型离子液体-无机盐体系中筛选出了丁酸乙醇胺(EOAB)-K3PO4盐析萃取体系,考察了离子液体和无机盐浓度对离子液体和发酵液中乙偶姻、2,3-丁二醇、副产物有机酸的分配行为的影响,发现在38%K3PO4-6%EOAB(w/w)的条件下,乙偶姻、EOAB、2,3-丁二醇的回收率分别可以达到92.7%、76.0%和86.0%,对于乳酸、乙酸的选择性分别为16.46和3.85。利用AIR-IR研究了萃取机理,发现羟胺类离子液体的O-H、N-H、-COO-和乙偶姻形成的氢键对羟胺类离子液体盐析萃取体系高效萃取发酵液中的乙偶姻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比较了5种羟胺类离子液体(ILs)催化乙偶姻(AC)和5-甲基糠醛(5-MF)反应的能力,反应体系为n(AC):n(5-MF):n(ILs)=1:1:1,在反应条件为50°C水浴、转速为300 rpm、反应1 h下,发现催化效率和离子液体的极性有关。随着离子液体阴阳离子碳链的增加,底物转化率逐渐增大。随着阴阳离子极性的增加,以4-羟基-1-(5-甲基糠醛)-1-戊烯-3酮为主的C10产物的选择性逐渐增加。EOAB作为催化剂时,C10产物得率最高。结合盐析萃取时AC的分配规律,比较了在2%/6%/10%EOAB-38%K3PO4这3个体系下发酵液中的AC和加入的5-MF的反应情况,发现实验组(盐析萃取发酵液中的AC后利用富AC上相和加入的5-MF反应)的C10产物选择性和得率都要高于对照组III(向盐析萃取体系当中加入5-MF直接反应),而转化率稍低。随着EOAB浓度的增加,两组的转化率和C10产物得率均增加,对照组III的选择性变化不明显而实验组的选择性明显降低。在10%EOAB-38%K3PO4(w/w)的条件下,实验组的C10产物得率最高。就整个耦合过程而言,10%EOAB-38%K3PO4(w/w)体系最佳,前期盐析萃取过程中可以实现90.75%的AC回收率,后期衍生物的催化反应中底物转化率、C10产物选择性和C10产物得率分别为99.2%、85.0%和83.73%。

李璐[7](2019)在《重组大肠杆菌4S脱硫途径重构及其关键酶脱敏改造》文中指出含硫燃料的燃烧造成环境污染和健康危害,因此全球社会都逐步开发超低硫或无硫燃料油。生物脱硫的4S途径可以特异性地裂解二苯并噻吩(DBT)的C-S键,同时保持其碳骨架和燃烧值完整,该优势使生物脱硫的4S途径成为一种低成本且环保的技术,可用作主流加氢脱硫法的补充策略。生物脱硫目前尚未实现达到工业应用的目标,其中各Dsz酶所受的抑制作用是4S途径的主要瓶颈之一。DszC是脱硫的关键起始酶,在所有Dsz酶中,DszC受到来自2-羟基苯酚(HBP)的反馈抑制作用最为严重。同时它也被DBT和2-羟基联苯-2-亚磺酸(HBPS)抑制,这严重地限制了4S途径的脱硫效率。本研究旨在通过蛋白质工程减轻DszC的反馈抑制和底物抑制,并基于动力学建模结果过表达DszC以提高重组大肠杆菌菌株中4S途径的脱硫速率。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4S途径在大肠杆菌中的重构以及Dsz酶表达量的调节通过将来源于R.erythropolis IGTS8的dszABCD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后克隆至大肠杆菌,并优化dsz表达盒。根据已报道的Dsz酶动力学参数建立了反应动力学模型,预测结果为当DszC和DszB浓度高时可提高HBP的生成速率。不同比例的已纯化Dsz酶与BADC细胞提取液组合进行体外脱硫,当BADC+1A+4B+2C时转化率接近100%,比仅有BADC细胞提取物的转化率提高约9倍。将dsz基因单独或组合加入含有pSB4A5-BADC的BL21(DE3)感受态中,BL21(DE3)/BADC+C菌株的HBP产量比BL21(DE3)/BADC菌株提高约6倍,其特异性脱硫速率达到98.05μMHBP/gDCW/h,是目前已报道最高值的4.3倍。(2)DszC反馈抑制脱敏突变体高通量筛选方法的建立及突变体催化效率的评价通过易错PCR建立DszC突变文库,并建立了基于静息细胞模块和显色反应模块的高通量筛选方法。经筛选得到A101V菌株的HBP产量比野生型菌株提高27.60%。突变体A101V在提高酶活力、解除反馈抑制、解除底物抑制方面均有贡献。通过Discovery Studio计算机中的小分子配体模拟对接发现A101V所在的结合口袋中W327与HBP形成π键,其成为潜在的关键氨基酸。(3)DszC分子迭代饱和突变对反馈抑制的脱敏通过对第101位氨基酸定点饱和突变,发现A101K突变体的酶活力最高,比野生型DszC的酶活力提高57.51%。在A101K基础上对第327位氨基酸进行饱和突变,AKWC和AKWY突变体酶活力分别比野生型DszC提高约3.3和2.6倍,且它们的IC50值分别从3.95±0.24μM增加至80.38±2.52 mM和83.00±1.12 mM,说明第327位氨基酸的突变对DszC的反馈抑制脱敏至关重要。AKWC的底物抑制作用降低。携带AKWC突变体的重组菌株HBP产量比野生型菌株提高4.4倍。AKWC过表达的重组菌株BL21(DE3)/BADC*+C*(C*代表AKWC)HBP的产量比野生型菌株提高了23.6倍,特异性转化率达到214.84μmolHBP/gDCW/h,为目前报道最高值,距BDS商业应用要求的1-3 mmolHBP/gDCW/h目标更近了一步。(4)丙氨酸扫描和定点饱和突变对DszC底物抑制的减轻通过在AKWC的基础上构建40个位于二聚面的丙氨酸突变体,分别替换至BL21(DE3)/BADC中,通过筛选得到当DBT浓度为0.25和0.5 mM时,BL21(DE3)/BAD(AKWCP413A)菌株HBP产量比BL21(DE3)/BAD(AKWC)菌株分别提高56.81%和39.88%。将第413位氨基酸在AKWC基础上定点饱和突变,AKWCPI突变体在1 mM DBT浓度条件下仍能保持最大酶活力的57%。AKWCPI保留了大部分抵抗HBP反馈抑制的优势,且其对高浓度DBT有更高的耐受能力,最大酶活力达到27.27U/mg,比AKWC提高约43%,而单点突变体P413I几乎没有酶活力。当DBT浓度为0.25 mM时,BL21(DE3)/BADC**+C**菌所获得的HBP产量比BL21(DE3)/BADC*+C*提高39.89%。对反馈抑制和底物抑制的脱敏工程结合脱敏DszC蛋白过表达的策略克服了4S途径中DszC酶的抑制瓶颈,这是生产无硫燃料油过程中的有效进展。同时本研究的结果也为优化改造存在反馈抑制和底物抑制的代谢途径提供了有效策略和成功案例。

朱世殊[8](2019)在《改性芦苇生物炭对氧化还原反应去除水中污染物的强化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炭来源于不完全燃烧,基于吸附、分配等作用固定环境污染物,在土壤-水等界面的阻隔来对生态污染进行修复。生态修复中大量产生的芦苇所衍生的生物炭,可以辅助并促进其修复效果,并提高经济效益与资源/能量循环效率。但芦苇生物炭仅通过吸附,无法实现污染物的稳定化与无害化;而自然风化造成的迁移/脱附,会引起二次污染或扩散风险。氧化还原反应的介入能够实现芦苇生物炭对污染物的稳定与降解;但同时氧化还原剂在其表面的异质理化反应也会导致结构的变化。以上相关报道较少,其效能与机制仍不清晰,使得芦苇生物炭的应用受限。因此,本文为提高芦苇生物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化作用,在其表面利用纳米零价铁(nZVI-BCs)和氮掺杂/PDS(N-BCs/PDS)作为氧化还原中心,并开展其氧化还原反应强化作用机制研究。研究基于不同剂量和制备温度,阐明了nZVI和N/PDS对芦苇生物炭结构变化及其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400600°C的生物炭以无定形碳为主,表面含C-O与C-OOH结构;pH>2时表面为电负性。700900°C时,生物炭的比表面积(specific surface area,SSA)有所下降(由181.2降至95.2 m2 g-1),以无定形碳-芳香团簇的过渡态碳层为主,其中C=C和C=O含量较高,并形成碳层边界缺陷。研究中nZVI(20100 nm)通过剂量浓度调控生物炭结构,其中C-O与Fe0结合并通过配位(C-O-Fe)形成核-壳结构的Fe0。nZVI提高了生物炭的芳香性和稳定性,同时降低了生物炭的SSA和电负性。而研究构建的石墨化氮(N),提高了生物炭的SSA(95.2496.7 mg g-1);制备温度对生物炭表面石墨化氮(N)和碳层结构影响较大,形成芳香结构和边界缺陷。PDS与生物炭表面C=O、C=C、C-N作用形成Mn+-O-O-SO3亚稳态氧化活性结构。研究考察了吸附介导的氧化还原反应效能及影响因素,初步阐明并验证了芦苇生物炭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nZVI-生物炭对Cr(VI)等高价重金属表现出吸附选择性,其中Cr(VI)完全还原为Cr(III)(>99%);生物炭显着促进了nZVI的还原速率,说明C-O-Fe及C=C/C=O结构作为还原反应中电子传递体,进一步提高了反应进程。nZVI剂量、pH值等因素显着影响还原过程;生物炭对nZVI还原作用的促进受阴离子影响较小,而受到有机物影响较大。研究中受制备温度调控所构建的N-生物炭对有机污染物具有较高吸附能力。经萃取比对得知,PDS的存在显着降低了N-生物炭表面结合的有机物含量;且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如橙黄G(OG)和苯酚(PN)先上升至0.023和0.076 mg g-1随后减少至0,说明在N-生物炭/PDS表面发生了吸附介导的氧化反应。其中,N-BC存在显着提升PDS的氧化速率(6.5倍);对比双酚A(BPA)、磺胺甲硝唑(SMX)等氧化效率均较高,并优于碳纳米管(CNT)、还原型石墨烯(rGO)等商用材料。研究通过反应产物、吸附介导的活性结构/中间体、电子传递等过程,揭示了改性生物炭体系对氧化还原反应强化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生物炭C-O结构作为吸附位点,符合Langmuir均质吸附模型,可以介导Cr(VI)在表面与nZVI发生还原反应;且nZVI在生物炭表面形成的C-O-Fe、C=C等结构具有电子传递作用,降低了还原反应的活化能(8.84 kJ mol-1)。Cr(VI)被还原后在边缘的孔隙结构中形成Fe-O-Cr3+。吸附和还原的反应级数分别为0.52与1.67;其中吸附速率较快(kd1=2.437 min0.5),而还原为限速步骤,发生在分子扩散阶段且速率较慢(kd2=0.325)。所构建的石墨化(>700°C)N-生物炭,随着制备温度的提高,其吸附能力升高,而对SMX、BPA及PN吸附量分别达到0.201、0.099、0.135及0.193 mmol L-1;以上N-BCs和不同有机污染物的吸附量(Qe,mmol g-1)与氧化速率(kobs)呈现了良好的线性正相关,R2值分别达到0.753和0.835,线性方程分别为kobs=0.223Qe–0.001和kobs=0.215Qe–0.012。N-生物炭呈现较低的电阻,在伏安曲线中检测到了电流的产生。以上结果说明氧化反应是表面吸附介导的电子传递过程,不同于文献中持久性自由基(PFRs)介导的自由基反应。另外,C=O结构也导致了单线氧(1O2)的产生。氧化反应中吸附和氧化的反应级数分别为3.63和0.45,而吸附为限速步骤。通过归一化处理得知,非金属生物碳的SSA是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而氧化降解主要依靠电子转移速率。本文通过生物炭在氧化还原剂作用下本身的结构特征变化,及其在污染物氧化还原反应中去除的强化效能,阐明了芦苇生物炭作为一种生态修复手段的潜在应用价值;同时,根据表面吸附过程、氧化还原机理、产物分析等方法,进一步揭示了生物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化机制,为生物炭环境修复过程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理论数据及应用方案。

颜玉秀[9](2019)在《凝结芽孢杆菌催化还原糠醛制备糠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基产品糠醇是糠醛加氢还原产物,被广泛用于精细化工品和聚合物工业。目前化学法加氢还原糠醛制备糠醇技术虽然相对成熟,但此方法存在反应温度高、需要额外的氢气、环境污染等弊端。生物催化因具备绿色、温和、高效的催化条件有望代替传统的化学方法。目前鲜有关于微生物全细胞催化还原糠醛制备糠醇的报道。基于此,本论文首先围绕全细胞催化还原糠醛制备糠醇展开研究,考察了凝结芽孢杆菌NL01对糠醛的耐受性及耐受机理,建立了凝结芽孢杆菌NL01全细胞催化还原糠醛制备糠醇体系;为实现高底物浓度下糠醇的生物合成,筛选获得生物相容性较高的有机溶剂,构建了水/有机相双相体系下全细胞催化还原糠醛制备糠醇;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索了以廉价的、可再生的玉米芯为原料利用氯化胆碱类低共熔溶剂/有机相双相体系“一步法”制备糠醛的可行性,通过有机相原位萃取糠醛液与富含葡萄糖的水解液耦合实现了以木质纤维为原料生物合成糠醇工艺,研究结果为木质纤维原料生物合成制备糠醇提供基础。凝结芽孢杆菌NL01能够耐受42 m M糠醛,在厌氧条件下具有定向生物还原能力,可将糠醛转化为毒性较小的糠醇。以葡萄糖作为辅助底物全细胞催化糠醛制备糠醇转化率最高,同时20 g/L葡萄糖可副产乳酸15.3 g/L。当糠醛浓度42 m M,葡萄糖20 g/L,细胞浓度9 mg(干重)/m L,温度50°C下反应3 h糠醛转化率可达95.8%,糠醇选择性为85.5%。采用分批补料可以提高糠醇生产量,催化反应24 h糠醇浓度达到98.4 m M,糠醛转化率为92.0%,糠醇选择性96.0%。产物糠醇对凝结芽孢杆菌NL01的抑制浓度在80-120 m M,采用水/有机相双相体系能够有效移除糠醇缓解产物浓度过高对细胞的毒性。比较发现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为构建双相催化还原糠醛制备糠醇体系的适宜溶剂。在较高底物浓度208m M糠醛下,葡萄糖为40 g/L,细胞浓度200 mg(湿重)/m L,反应6 h糠醇浓度达181 m M,糠醛转化率为98.8%,糠醇选择性为88.1%。在两相体系进行分批补料糠醛总浓度为310 m M,葡萄糖与糠醛摩尔比为1.28,反应8.5 h糠醇浓度达到265 m M,糠醛转化率为94.7%,糠醇选择性为91.0%,同时实现了糠醇和乳酸的多联产,乳酸产量为64.2 g/L,糖酸转化率达90.4%。建立了DES/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双相转化木糖制备糠醇工艺。发现100°C下反应30min,氯化胆碱-乳酸为介质时糠醛产率为16.2%,糠醛转化率最高达到98.2%。固体载量为12%时可不加辅助底物直接利用木糖制备糠醛中的残余木糖实现生物还原法辅酶再生,木糖糠醇得率为15.2%;开发了低共熔溶剂介质下以玉米芯为原料“一步法”制备糠醛技术。采用酸化氯化胆碱-草酸/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体系在温度为120°C条件下反应30 min糠醛产率为45.4-46.0%。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偶联酶解液和含有糠醛有机相双相体系的玉米芯制备糠醇工艺。酸性氯化胆碱-草酸/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体系可实现糠醛的原位分离,而剩余的玉米芯渣进一步酶解得到的葡萄糖液可用于有机相糠醛转化的辅酶再生。酸化氯化胆碱-草酸可以继续回用3次仍保持着较高的活性。以0.5 g玉米芯为原料制备糠醇时,糠醛转化率最高为100%,糠醇选择性为78.6%。成功实现了农林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

刘志远[10](2019)在《油砂沥青超临界水热减黏改质的研究》文中认为劣质重油作为占到世界石油总储量三分之二的油品资源,对其进行有效的加工和利用可以大幅度缓解当前的石油危机。利用超临界水热环境对劣质重油进行改质反应,探究油砂沥青超临界水热改质的最优条件。选取玉米芯作为改质体系的添加剂进行油砂沥青和玉米芯超临界水热共改质实验,验证二者共改质的效果、探究二者共裂解的协同作用。首先,对反应设备(管式反应器)进行改进。增设反应体系传动装置,加强反应器内物料的混合程度;增设反应器附件-沥青包和耐压接液罐,以加强原料添加的准确度和产品采出的完整度。通过对油砂沥青超临界水热改质反应条件的探究发现:最优反应温度为390°C、最优水和油砂沥青加入量的质量比为1:1、反应所需级数为3级、最优单级反应时间为15 min、搅拌速率为30 r/min。此时,改质产物的粘度为360 c P、溴价值为24.32 g Br/100g样,体系的结焦率为0.07 wt%,杂原子硫、氮、镍、钒的脱除率分别为51.8%、57.9%、79.2%和21.2%。通过研究油砂沥青裂解产物与水的液-液相平衡规律发现:有机分子的分子量越高越难向超临界水相扩散,在有机物的超临界水热改质过程中油水两相间会发生物质的相互扩散,且水分子向有机相扩散的速率大于有机分子向水相扩散的速率。与油砂沥青超临界水热改质实验相比,油砂沥青和玉米芯的超临界水热共裂解实验所需的反应温度有所下降,改质效果也显着提高。在油砂沥青、生物质和水的加入量的质量比为8:2:10、反应温度400°C、搅拌速率为30 r/min的1级反应下反应40 min,改质产物的粘度就可以降低至37 c P、溴价值为18.93 g Br/100g样,镍、钒元素的脱除率分别能达到85.3%和56.3%。同时,在共改质条件下生物质裂解产生的糖类物质和羧酸类及醇类等含氧物质会继续裂解或者发生脱水反应,使得改质产物中含氧化合物摩尔含量由生物质油的35.15%降低至共裂解产物的4.58%。

二、水相反应介质对有机相微生物脱硫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相反应介质对有机相微生物脱硫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分离回收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锂离子电池回收的重要意义
    1.2 锂离子电池回收主流技术
        1.2.1 火法回收
        1.2.2 生物回收
        1.2.3 湿法回收
    1.3 离子液体
        1.3.1 离子液体种类
        1.3.2 离子液体特性
        1.3.3 低共熔溶剂
    1.4 离子液体在萃取分离方面的应用
        1.4.1 有机物的萃取
        1.4.2 含硫物质的提取
        1.4.3 金属的萃取与分离
    1.5 低共熔溶剂在溶解金属氧化物方面的应用
        1.5.1 低共熔溶剂溶解过渡金属氧化物
        1.5.2 低共熔溶剂溶解提取稀土元素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2章 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选择性萃取废旧三元材料中锂的研究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离子液体的合成
        2.2.2 副产物的回收
        2.2.3 三元废料的浸出
        2.2.4 萃取方法
    2.3 萃取实验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2.3.1 浸出液酸度的影响
        2.3.2 离子液体占比的影响
        2.3.3 相比的影响
        2.3.4 多级萃取实验
    2.4 洗涤反萃实验
        2.4.1 洗涤实验
        2.4.2 反萃实验
    2.5 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TBP体系萃取机理的研究
        2.5.1 红外光谱分析萃取机理
        2.5.2 斜率法测定萃合比研究
        2.5.3 萃取热力学研究
    2.6 离子液体循环性能的研究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低共熔溶剂浸出分离三元废料的研究
    3.1 实验试剂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DES的选取和制备
        3.2.2 DES浸出NCM的方法
        3.2.3 金属的分离与分析方法
    3.3 浸出实验和影响因素
        3.3.1 HBA与HBD的比值对浸出的影响
        3.3.2 温度对浸出的影响
        3.3.3 固液比对浸出的影响
        3.3.4 还原剂对浸出的影响
        3.3.5 时间对浸出的影响
    3.4 低共熔溶剂浸出机理的研究
    3.5 有价金属的分离
        3.5.1 锂镍与钴锰的分离
        3.5.2 锂镍的分离
        3.5.3 钴锰的分离
    3.6 低共熔溶剂的回收研究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4.1 结论
    4.2 创新点
    4.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有机介质脱硫体系的构建及其氧化羰基硫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羰基硫的性质及危害
        1.1.2 羰基硫的来源
    1.2 羰基硫脱除技术
        1.2.1 物理吸收法
        1.2.2 化学吸收法
        1.2.3 物理-化学吸收法
    1.3 配方型脱硫溶剂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1.3.1 配方型溶剂概述
        1.3.2 配方型溶剂脱硫基本原理
        1.3.3 配方型溶剂脱硫应用现状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路线
第二章 有机脱硫体系的构建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装置及方法
        2.2.4 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2.3 有机脱硫体系的构建
        2.3.1 复配脱硫体系的构建
        2.3.2 二元组分对脱硫的影响
        2.3.3 三元组分对脱硫的影响
        2.3.4 MDEA含量对脱硫的影响
        2.3.5 水含量对脱硫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脱硫工艺的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装置及方法
    3.3 复配溶剂脱硫工艺研究
        3.3.1 气体流量对脱硫的影响
        3.3.2 气体浓度对脱硫的影响
        3.3.3 温度对脱硫的影响
        3.3.4 与其他工艺的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脱硫动力学的研究
    4.1 前言
    4.2 复配体系脱硫过程研究
        4.2.1 脱硫前后脱硫液的表征分析
        4.2.2 脱硫产物的检测
        4.2.3 复配体系脱硫反应-传质过程
    4.3 脱硫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4.3.1 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4.3.2 含水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3.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3.4 与文献值对比
    4.4 脱硫传质动力学的研究
        4.4.1 复配溶液物化性能的研究
        4.4.2 鼓泡吸收塔流体动力学的研究
        4.4.3 复配体系脱硫传质动力学的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PDS的脱硫强化作用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及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2.3 分析方法
    5.3 基于双核磺化酞菁钴氧化脱硫体系构建
        5.3.1 双核磺化酞菁钴在复配溶液中的溶解性
        5.3.2 基于双核磺化酞菁钴的脱硫性能
        5.3.3 复配体系氧化脱硫实验
        5.3.4 PDS强化脱硫机制的探究
    5.4 MEDA抗氧化降解性能研究
        5.4.1 红外表征
        5.4.2 气相质谱表征
        5.4.3 电化学表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成果及发表论文
导师及作者简介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3)微波无极光催化体系中分子氧活化机制及脱硫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含硫气体的来源、危害及处理技术
        1.1.1 含硫气体的来源和危害
        1.1.2 含硫气体的处理技术
    1.2 传统紫外灯和微波无极灯在光催化脱硫的研究进展
        1.2.1 传统紫外灯的应用
        1.2.2 微波无极灯的应用
    1.3 催化剂在光催化脱硫方面的研究进展
        1.3.1 TiO_2脱硫的研究进展
        1.3.2 分子筛改性催化剂脱硫的研究进展
    1.4 活性氧物种的研究进展
        1.4.1 基本特性
        1.4.2 活性氧物种的产生
        1.4.3 活性氧物种的检测方法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及思路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路线
第二章 微波无极光氧化体系中气相活性氯物种的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2.2.2 实验装置
        2.2.3 气相活性氧物种的分析方法
        2.2.4 光氧化体系降解DMS过程的分析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微波无极灯活化分子氧的表征
        2.3.2 微波无极光氧化体系对降解DMS的影响
        2.3.3 微波无极光氧化体系降解DMS机理
        2.3.4 有机相中分子氧活化脱硫机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TiO_2/HZSM-_5微波无极光催化体系的衰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2 TiO_2/HZSM-5催化剂的制备
        3.2.3 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的表征
        3.2.4 微波无极光催化体系中气相活性氧物种的测定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TiO_2/HZSM-5物理化学性质的表征
        3.3.2 微波无极光催化体系活化分子氧的表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TiO_2/HZSM-5微波无极光催化体系降解甲硫醚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与装置
        4.2.2 光催化体系吸附DMS过程的分析
        4.2.3 光催化体系降解DMS过程的分析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光催化体系吸附DMS动力学
        4.3.2 微波光催化体系对DMS的降解过程
        4.3.3 微波无极光催化体系降解DMS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e-Tio_2/HZSM-5微波无极光催化体系降解二甲基二硫醚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2 Ce/Co-TiO_2/HZSM-5的制备
        5.2.3 Ce/Co-TiO_2/HZSM-5催化剂的表征
        5.2.4 Ce/Co-TiO_2/HZSM-5产生气相活性氧物种的测定
        5.2.5 Ce/Co-TiO_2/HZSM-5光催化体系吸附DMDS过程的分析
        5.2.6 Ce/Co-TiO_2/HZSM-5光催化体系降解DMDS过程的分析
        5.2.7 Ce-TiO_2/HZSM-5光催化体系降解DMS过程的分析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Ce/Co-TiO_2/HZSM-5物理化学性质的表征
        5.3.2 不同光催化体系中气相活性氧物种的对比
        5.3.3 Ce/Co-TiO_2/HZSM-5吸附DMDS动力学
        5.3.4 微波无极光催化体系对降解DMDS的影响
        5.3.5 Ce/Co-TiO_2/HZSM-5光催化降解DMDS机理
        5.3.6 Ce-TiO_2/HZSM-5微波无极光催化体系脱除DMS过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创新性
    6.3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件

(4)稀土资源高效绿色浸取与萃取分离过程减排降耗技术的耦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稀土资源的开采现状
        1.2.1 离子吸附型稀土资源
        1.2.2 矿物型稀土资源
        1.2.3 稀土与共生杂质的分离与利用
    1.3 稀土元素的萃取分离
        1.3.1 萃取剂
        1.3.2 萃取分离工艺
    1.4 尾矿生态修复
    1.5 选题依据
    1.6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6.1 研究思路及内容
        1.6.2 创新点
第二章 氯化钙-硫酸铝分阶段浸取离子吸附型稀土及其绿色分离新工艺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几种主要浸取剂单独浸取稀土的浸取率比较
        2.3.2 氯化钙阳离子浓度对浸出效率的影响
        2.3.3 硫酸铝加入量对浸出效率的影响
        2.3.4 不同浸矿剂组合的分阶段浸取的效率比较
        2.3.5 分阶段浸取浸出液的处理方法
        2.3.6 N1923萃取分离稀土与铝及氯化铵反萃回收稀土
        2.3.7 氢氧化稀土用于皂化P507-煤油有机相
        2.3.8 逆流萃取有机相稀土离子负载浓度和出口水相酸度的稳定性
        2.3.9 皂化过程稀土元素ICP分析结果
        2.3.10 离子型稀土的分阶段浸取与萃取分离工艺的耦合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矿物型稀土碱转化产物皂化P507-煤油有机相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实验分析测定方法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萃取级数和料液稀土离子浓度对有机相稀土离子负载量和水相pH的影响
        3.3.2 相比、料液稀土浓度对有机相稀土离子负载量和水相pH的影响
        3.3.3 碱转稀土溶解速率对比
        3.3.4 连续逆流萃取有机相浓度与萃余水相pH值稳定性
        3.3.5 皂化过程对稀土元素的分离效果
        3.3.6 稀土连续皂化工艺流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茴香醛及其衍生物合成螺异恶唑啉的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茴香醛简介
    1.2 螺异恶唑啉简介
    1.3 螺异恶唑啉的合成方法
        1.3.1 分子内反应
        1.3.2 分子间反应
    1.4 研究意义和实验路线
    1.5 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第二章 基于茴香醛及其衍生物的螺异恶唑啉原料的合成
    2.1 引言
    2.2 以茴香醛及其衍生物为原料合成二氢查尔酮
        2.2.1 实验部分
        2.2.2 结果与讨论
    2.3 以茴香醛及其衍生物为原料合成含苯环肟类化合物
        2.3.1 实验部分
        2.3.2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2.5 代表性化合物表征数据
第三章 合成含硫二氢查尔酮的新型反应方法
    3.1 引言
    3.2 实验方案设计
    3.3 实验部分
        3.3.1 制备含硫二氢查尔酮
        3.3.2 表雄酮的衍生化
        3.3.3 二氢查尔酮的后续衍生化
        3.3.4 中间体捕捉实验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各反应试剂的影响
        3.4.2 底物适用性研究
        3.4.3 合成应用研究
        3.4.4 反应机理研究
    3.5 本章小结
    3.6 代表性化合物表征数据
第四章 含萘环二氢查尔酮合成螺异恶唑啉的反应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方案设计
    4.3 实验部分
        4.3.1 以二氢查尔酮为原料制备螺异恶唑啉
        4.3.2 螺异恶唑啉的开环衍生化
        4.3.3 螺异恶唑啉的碘代衍生化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各反应试剂对产率的影响
        4.4.2 底物适用性研究
        4.4.3 合成应用研究
        4.4.4 机理研究
    4.5 本章小结
    4.6 代表性化合物表征数据
第五章 含苯环肟类化合物合成螺异恶唑啉的反应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方案设计
    5.3 实验部分
        5.3.1 以肟为原料合成螺异恶唑啉
        5.3.2 螺异恶唑啉的一锅法合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各反应试剂对产率的影响
        5.4.2 底物适用性研究
        5.4.3 合成应用研究
        5.4.4 反应机理研究
    5.5 本章小结
    5.6 代表性化合物表征数据
第六章 水相合成螺异恶唑啉的初步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方案设计
    6.3 实验部分
        6.3.1 松香基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6.3.2 叔醇的制备
        6.3.3 水相中叔醇的氧化
        6.3.4 DAPGS-750-M水相体系中螺异恶唑啉的合成
    6.4 结果与讨论
        6.4.1 各反应试剂对水相叔醇氧化的影响
        6.4.2 水相叔醇氧化底物拓展
        6.4.3 DAPGS-750-M的表征
        6.4.4 叔醇氧化机理研究
        6.4.5 放大实验
        6.4.6 循环实验和E因子计算
        6.4.7 水相合成螺异恶唑啉的初步研究
    6.5 本章小结
    6.6 代表性化合物表征数据
结论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实验试剂、仪器和测试方法
附录二 :中文名称及缩写一览表
附录三 :代表性化合物谱图

(6)离子液体盐析萃取乙偶姻耦合燃料前体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盐析萃取
        1.1.1 盐析萃取概述
        1.1.2 盐析萃取的应用
    1.2 离子液体
        1.2.1 离子液体的合成及特点
        1.2.2 离子液体在生物质预处理方面的应用
        1.2.3 离子液体在调控微生物发酵方面的应用
        1.2.4 离子液体在生物分离方面的应用
        1.2.5 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的应用
        1.2.6 羟胺类离子液体概述
    1.3 乙偶姻概述
        1.3.1 乙偶姻的理化性质及应用
        1.3.2 乙偶姻的生物制备
        1.3.3 乙偶姻的分离研究进展
    1.4 生物化工中的过程耦合工艺研究
    1.5 课题研究思路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意义与目的
2 羟胺型离子液体的合成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离子液体合成方法
        2.3.2 离子液体表征方法
        2.3.3 离子液体含水量测定方法
        2.3.4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离子液体表征结果
        2.4.2 离子液体的含水量
    2.5 小结
3 羟胺型离子液体盐析萃取发酵液中乙偶姻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乙偶姻水溶液的制备
        3.3.2 乙偶姻发酵液的制备
        3.3.3 羟胺型离子液体盐析萃取发酵液中的乙偶姻
        3.3.4 分析方法
        3.3.5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羟胺型离子液体的成相探索
        3.4.2 羟胺类离子液体的结构对相图的影响
        3.4.3 温度对羟胺类离子液体的相图的影响
        3.4.4 羟胺型离子液体-盐盐析萃取体系的筛选
        3.4.5 EOAB-K3PO4盐析萃取体系盐析萃取发酵液中乙偶姻
        3.4.6 羟胺型离子液体的萃取机理
    3.5 小结
4 基于羟胺类离子液体的盐析萃取耦合乙偶姻羟醛缩合反应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3 实验方法
        4.3.1 离子液体催化能力的比较
        4.3.2 反应时间对羟胺类离子液体催化能力的影响
        4.3.3 离子液体盐析萃取耦合燃料前体的生成
        4.3.4 反应的底物和产物分析方法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离子液体催化能力的比较
        4.4.2 离子液体盐析萃取耦合燃料前体的合成
    4.5 小结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名称缩写与符号说明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重组大肠杆菌4S脱硫途径重构及其关键酶脱敏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燃油微生物脱硫概述
        1.1.1 国内外燃料油含硫标准
        1.1.2 含硫燃料油脱硫方法简介
        1.1.3 脱硫细菌和微生物脱硫途径
    1.2 微生物4S脱硫途径的改造以及DszC的描述
        1.2.1 基因工程和代谢工程改造4S途径的策略
        1.2.2 DszC酶
        1.2.3 BDS过程相关的动力学模型
    1.3 酶分子定向进化
        1.3.1 基因多样化的策略
        1.3.2 单基因进化的遗传筛选
        1.3.3 功能性蛋白的选择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4.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4S途径在大肠杆菌中的重构以及Dsz酶表达量的调节
    2.1 引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菌株、质粒和引物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3 主要试剂
        2.2.4 培养基与溶液
    2.3 实验方法
        2.3.1 dsz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2.3.2 脱硫重组菌株的构建
        2.3.3 静息细胞的制备及全细胞反应
        2.3.4 Dsz酶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2.3.5 Dsz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2.3.6 Dsz酶体外反应体系
        2.3.7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2.4 结果与讨论
        2.4.1 dsz基因在E.coli BL21(DE3)中功能表达
        2.4.2 Dsz酶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2.4.3 体外Dsz酶量的调节
        2.4.4 体内dsz基因表达量的调节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DszC反馈抑制脱敏突变体高通量筛选方法的建立及突变体催化效率的评价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菌株与引物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3 主要试剂
        3.2.4 培养基与溶液
    3.3 实验方法
        3.3.1 高通量筛选方法的建立
        3.3.2 DszC酶活力的测量
        3.3.3 Discovery Studio分子模拟对接
    3.4 结果与讨论
        3.4.1 DszC酶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反应pH
        3.4.2 反馈抑制脱敏突变体高通量筛选方法的建立及筛选结果
        3.4.3 DszC突变体A101V催化效率的评价及分子模拟对接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DszC的分子迭代饱和突变对反馈抑制的脱敏
    4.1 引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菌株与引物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2.3 主要试剂
        4.2.4 培养基与溶液
    4.3 实验方法
        4.3.1 DszC定点突变质粒的构建
        4.3.2 DszC突变体酶活力的测量
        4.3.3 含有DszC正突变体的重组菌全细胞催化DBT
        4.3.4 LC-MS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DszC定点突变体的构建和筛选
        4.4.2 DszC正突变体的酶活力和反馈抑制脱敏效果
        4.4.3 含有DszC正突变体重组菌的HBP生产效率
        4.4.4 DszC蛋白质工程与过表达的结合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丙氨酸扫描和定点饱和突变提高DszC底物耐受力
    5.1 引言
    5.2 材料与设备
        5.2.1 菌株和引物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5.2.3 主要试剂
        5.2.4 培养基与溶液
    5.3 实验方法
        5.3.1 丙氨酸扫描突变质粒的构建
        5.3.2 丙氨酸扫描突变体的筛选
        5.3.3 定点饱和突变体的筛选
        5.3.4 突变体酶活力的测量和含有突变体重组菌HBP产量的测量
    5.4 结果与讨论
        5.4.1 丙氨酸扫描突变体表达质粒的构建和筛选
        5.4.2 以AKWC为基础第413 位氨基酸定点饱和突变体的筛选
        5.4.3 AWKCPI突变体的酶活力和底物抑制作用的降低
        5.4.4 含有AWKCPI突变体重组菌的HBP生产效率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本论文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改性芦苇生物炭对氧化还原反应去除水中污染物的强化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生物炭物理化学结构特征
        1.2.1 生物炭物理结构特征
        1.2.2 生物炭化学结构特征
    1.3 生物炭结构性质调控方法
        1.3.1 异位调控
        1.3.2 原位调控
    1.4 生物炭在污染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1.4.1 生物炭固碳及生态修复
        1.4.2 生物炭的吸附与分配理论
        1.4.3 生物炭氧化还原作用强化污染修复
        1.4.4 生物炭的环境影响分析
    1.5 课题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课题来源
        1.5.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3 主要研究内容
        1.5.4 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生物质来源
        2.1.2 实验仪器设备
        2.1.3 实验试剂
    2.2 实验方法及检测项目
        2.2.1 生物炭制备及其改性方法
        2.2.2 生物炭结构特征分析
        2.2.3 生物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协同作用研究方法
    2.3 检测方法与数据处理
        2.3.1 检测方法
        2.3.2 数据处理
第3章 改性生物炭的结构特征
    3.1 引言
    3.2 金属-生物炭的结构变化规律
        3.2.1 nZVI-生物炭的表面结构
        3.2.2 nZVI-在生物炭表面的物理行为
        3.2.3 nZVI-生物炭表面的化学行为
        3.2.4 nZVI-生物炭的稳定性与抗氧化能力
    3.3 非金属生物炭的结构变化规律
        3.3.1 N-生物炭/PDS表面孔隙和物相特征
        3.3.2 N-生物炭/PDS表面化学结构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改性生物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化效能
    4.1 引言
    4.2 吸附介导下生物炭对还原反应的协同作用
        4.2.1 nZVI-生物炭的选择性吸附与还原
        4.2.2 生物炭对nZVI还原Cr(VI)的协同作用
        4.2.3 pH、生物炭浓度及温度对Cr(VI)还原过程的影响
        4.2.4 nZVI-生物炭体系的应用潜力分析
    4.3 吸附介导下生物炭对氧化反应的协同作用
        4.3.1 吸附介导下N-生物炭对PDS氧化反应的协同作用
        4.3.2 生物炭对PDS氧化OG的协同作用
        4.3.3 生物炭与PDS浓度对氧化反应的影响
        4.3.4 N-生物炭/PDS体系的应用潜力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改性生物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化机制
    5.1 引言
    5.2 nZVI-生物炭还原过程中表面反应规律
        5.2.1 pH值对重金属吸附与还原的影响
        5.2.2 pH值与反应温度效应解析
        5.2.3 nZVI-生物炭表面结构特征变化规律
        5.2.4 吸附介导下还原作用的结合作用规律
    5.3 吸附介导下nZVI-生物炭还原反应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研究
        5.3.1 同步吸附-还原的热力学研究
        5.3.2 同步吸附-还原的动力学研究
    5.4 N-生物炭/PDS氧化过程中表面反应规律
        5.4.1 N-生物炭/PDS的非自由基氧化反应
        5.4.2 N-生物炭/PDS的非自由基氧化反应机制与降解产物
    5.5 吸附介导下N-生物炭/PDS氧化反应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研究
        5.5.1 同步吸附-氧化的热力学研究
        5.5.2 同步吸附-氧化的动力学研究及其交互关系研究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凝结芽孢杆菌催化还原糠醛制备糠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木质纤维素概述
    1.2 生物质平台化合物
        1.2.1 木质纤维资源利用的方向
        1.2.2 生物基产品
        1.2.3 呋喃醛类化合物
    1.3 糠醛制备研究现状
        1.3.1 木糖/木聚糖制备糠醛
        1.3.2 生物质制备糠醛
        1.3.3 绿色溶剂体系
    1.4 糠醛制备糠醇
        1.4.1 糠醇性质及应用
        1.4.2 化学法
        1.4.3 生物法
        1.4.3.1 微生物糠醛抗逆机制
        1.4.3.2 生物还原糠醛制备糠醇
    1.5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单相体系全细胞催化还原糠醛制备糠醇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菌种
        2.1.2 试剂及仪器
        2.1.3 实验方法
        2.1.3.1 种子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2.1.3.2 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2.1.3.3 磷酸缓冲液的配制
        2.1.3.4 凝结芽孢杆菌NL01全细胞的制备
        2.1.3.5 全细胞催化还原实验
        2.1.3.6 分批补料实验
        2.1.4 分析方法
        2.1.4.1 菌体浓度测定
        2.1.4.2 糠醛和糠醇浓度测定
        2.1.4.3 葡萄糖及乳酸浓度测定
        2.1.4.4 糠醛转化率和糠醇选择性的计算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凝结芽孢杆菌NL01糠醛耐受性分析
        2.2.2 辅助底物对糠醛催化还原的影响
        2.2.3 全细胞催化还原糠醛条件的研究
        2.2.3.1 糠醛浓度对催化还原的影响
        2.2.3.2 辅助底物浓度对糠醛催化还原的影响
        2.2.3.3 细胞浓度对糠醛催化还原的影响
        2.2.3.4 pH对糠醛催化还原的影响
        2.2.3.5 温度对糠醛催化还原的影响
        2.2.4 分批补料实验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有机溶剂两相体系中全细胞催化还原糠醛制备糠醇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菌种
        3.1.2 试剂与仪器
        3.1.3 实验方法
        3.1.3.1 种子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3.1.3.2 凝结芽孢杆菌NL01完整细胞的制备
        3.1.3.3 糠醛和糠醇对细胞毒性的影响实验
        3.1.3.4 糠醛和糠醇在两相体系中的分配
        3.1.3.5 有机溶剂对细胞的毒性实验
        3.1.3.6 单相体系中微生物催化还原糠醛制备糠醇
        3.1.3.7 双相体系中微生物催化还原糠醛制备糠醇
        3.1.3.8 分批补料实验
        3.1.4 分析方法
        3.1.4.1 菌体浓度的测定
        3.1.4.2 细胞形态分析
        3.1.4.3 底物和产物浓度的测定
        3.1.4.4 糖浓度及乳酸浓度的测定
        3.1.4.5 糠醛转化率和糠醇选择性的计算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糠醛和糠醇对细胞代谢能力的影响
        3.2.2 水/有机相两相催化体系的构建及有机溶剂的选择
        3.2.2.1 水/有机相两相催化体系的构建
        3.2.2.2 有机溶剂的选择
        3.2.2.3 细胞形态
        3.2.3 水/有机相两相体系催化条件的研究
        3.2.3.1 相体积比对双相体系中糠醛生物还原的影响
        3.2.3.2 转速对双相体系中糠醛生物还原的影响
        3.2.3.3 温度对双相体系中糠醛生物还原的影响
        3.2.3.4 pH对双相体系中糠醛生物还原的影响
        3.2.3.5 细胞浓度对双相体系中糠醛生物还原的影响
        3.2.4 高底物浓度下糠醛还原制备糠醇的研究
        3.2.4.1 底物浓度对双相体系中糠醛生物还原的影响
        3.2.4.2 辅助底物(葡萄糖)浓度对双相体系中糠醛生物还原的影响
        3.2.5 不同工艺对糠醛还原制备糠醇的影响
        3.2.5.1 比较单相和双相体系对生物催化还原的影响
        3.2.5.2 分批补料方式生物合成糠醇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共熔溶剂介导下玉米芯制备糠醇的工艺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原料、酶液及菌种
        4.1.2 试剂及仪器
        4.1.3 实验方法
        4.1.3.1 种子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4.1.3.2 凝结芽孢杆菌NL01完整细胞的制备
        4.1.3.3 氯化胆碱类低共熔溶剂(DESS)的合成
        4.1.3.4 以木糖为底物制备糠醇
        4.1.3.5 以玉米芯为原料制备糠醛
        4.1.3.6 循环实验
        4.1.3.7 酶解方法
        4.1.3.8 以玉米芯为原料制备糠醇
        4.1.4 分析方法
        4.1.4.1 菌体浓度的测定
        4.1.3.2 玉米芯水分及三素测定
        4.1.4.3 糠醛和糠醇浓度的测定
        4.1.4.4 糖浓度及乳酸的测定
        4.1.4.5 糠醛产率及木糖利用利率
        4.1.4.6 糠醛转化率和糠醇选择性的计算
    4.2 结果与讨论
        4.2.1 以木糖为底物制备糠醇的研究
        4.2.1.1 不同DESs体系对木糖制备糠醇的影响
        4.2.1.2 无辅助底物木糖制备糠醇研究
        4.2.2 玉米芯制备糠醛介质选择
        4.2.3 DES/DOP体系制备糠醛条件优化
        4.2.3.1 固体载量对玉米芯制备糠醛的影响
        4.2.3.2 不同氯化物对玉米芯制备糠醛的影响
        4.2.3.3 AlCl_3·6H_2O添加量对玉米芯制备糠醛的影响
        4.2.3.4 含水量对玉米芯制备糠醛的影响
        4.2.4 玉米芯制备糠醛体系放大
        4.2.5 以玉米芯为原料利用DES/DOP体系制备糠醇工艺
        4.2.5.1 氯化胆碱-草酸处理后的玉米芯酶水解实验
        4.2.5.2 耦合催化还原糠醛制备糠醇
        4.2.5.3 玉米芯制备糠醛循环实验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特色与创新
    5.3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10)油砂沥青超临界水热减黏改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油砂沥青的形成及开采
        1.1.1 油砂沥青的形成
        1.1.2 油砂沥青的开采
    1.2 油砂沥青的改质技术
        1.2.1 溶剂抽提技术
        1.2.2 热干馏技术
        1.2.3 超临界水热改质技术
    1.3 超临界水的特性及应用
        1.3.1 超临界水的特性
        1.3.2 超临界水热反应技术
    1.4 生物质产油技术
        1.4.1 生物质的快速裂解技术
        1.4.2 生物质的气化技术
        1.4.3 生物质与其它有机物的共裂解技术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实施方案
        1.5.1 研究内容
        1.5.2 实施方案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2.2 实验所用仪器
    2.3 实验装置
        2.3.1 油砂沥青的水热改质实验装置
        2.3.2 油/水相平衡实验装置
    2.4 油砂沥青SCW改质实验条件及流程
        2.4.1 实验条件
        2.4.2 实验步骤
    2.5 油砂沥青与木质纤维生物质SCW共改质实验条件及流程
        2.5.1 实验条件
        2.5.2 实验步骤
    2.6 油/水相平衡实验条件及流程
        2.6.1 实验条件
        2.6.2 实验步骤
    2.7 分析方法
第3章 油砂沥青超临界水热相态变化及改质研究
    3.1 有机物与水相平衡随温度变化趋势
    3.2 反应级数及搅拌对油砂沥青改质效果的影响
        3.2.1 反应级数对改质效果的影响
        3.2.2 搅拌对改质效果的影响
    3.3 最佳反应条件的探究
        3.3.1 最佳反应水油质量比的探究
        3.3.2 最佳反应温度的探究
        3.3.3 反应级数的探究
        3.3.4 单级反应时间的探究
    3.4 油砂沥青水热改质的杂原子脱除效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油砂沥青和生物质的超临界水热共改质技术
    4.1 水供氢作用的探究
    4.2 加拿大油砂沥青和生物质超临界水热共改质结果
        4.2.1 加拿大油砂沥青与不同生物质超临界水热改质结果
        4.2.2 油砂沥青和生物质不同质量比对改质效果的影响
        4.2.3 不同加热方案下的共改质效果
    4.3 生物质对油砂沥青裂解的促进作用
        4.3.1 乳化分散作用
        4.3.2 生物质的碳化供热和木炭的吸附除杂作用
    4.4 共改质体系对生物质裂解的促进作用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本文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生物质中各组分含量测定方法
附录二 设备准确性检验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水相反应介质对有机相微生物脱硫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分离回收锂的研究[D]. 郑鸿帅.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01)
  • [2]有机介质脱硫体系的构建及其氧化羰基硫工艺[D]. 刘雪珂.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微波无极光催化体系中分子氧活化机制及脱硫性能研究[D]. 朱圳.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1)
  • [4]稀土资源高效绿色浸取与萃取分离过程减排降耗技术的耦合[D]. 李鸿阳. 南昌大学, 2020(01)
  • [5]茴香醛及其衍生物合成螺异恶唑啉的反应研究[D]. 陈登峰.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6]离子液体盐析萃取乙偶姻耦合燃料前体的合成[D]. 李艳.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7]重组大肠杆菌4S脱硫途径重构及其关键酶脱敏改造[D]. 李璐.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8]改性芦苇生物炭对氧化还原反应去除水中污染物的强化机制[D]. 朱世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9]凝结芽孢杆菌催化还原糠醛制备糠醇研究[D]. 颜玉秀.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7)
  • [10]油砂沥青超临界水热减黏改质的研究[D]. 刘志远. 天津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水相反应介质对有机相微生物脱硫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