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铭文诗的载体形式

中国古代铭文诗的载体形式

一、中国古代题壁诗的载体形式(论文文献综述)

孙凤云[1](2021)在《白居易题壁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珊珊[2](2021)在《清代杭州驻防文人诗歌研究》文中认为杭州驻防地处江南地区,是清代直省驻防体系中规模较大、地位较高的驻防地点。它于顺治初年建立,随清朝结束而消亡。在二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这一旗人群体与汉城人的关系经历了由冲突走向融洽的过程。随着杭州驻防旗人与汉城社会的深入交往,杭州所具有的悠久醇厚的汉文化底蕴也吸引了驻防旗人的揣摩与学习。杭州驻防旗人纷纷以汉语进行诗歌写作,留下了丰厚的汉语诗歌作品。这些诗歌既具有与汉族文人诗歌表达的相似之处,又具有鲜明的族群特征,是清代民族文学融合的典型。本文以杭州驻防文人诗歌为研究对象,在宏观的把握上加以微观的审视,力图全面把握这一群体诗歌创作的整体风貌。前四章在历史的流变中探讨杭州驻防文人诗歌演变的历史过程;后四章则以家族文学、地域文学、创伤叙事等视角切入,重点把握杭州驻防文人诗歌创作的独特性。前四章从历时性的角度出发,将杭州驻防文学置于清代的历史演进中,综合考量杭防文人诗歌创作的具体面貌及形成因素。顺康雍时期是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发轫期,此时旗人初入关,与汉族百姓因种族、习俗、观念等的不同而存在较深隔阂,留下的少量诗作也具有与汉族文人诗歌书写相对立的情感。乾嘉时期是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兴起期,乾隆南巡展示的文化盛景给杭防旗人带来垂范。同时,旗营将领倡导旗营子弟学习汉文化并在旗营内进行文化建设,使旗营子弟与汉文化有了更多接触,他们的诗歌写作也悄然兴起。在繁荣的经济文化图景下,杭州驻防文人的诗歌写作也多表现升平之象。道咸同时期是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繁荣期,此时四十余位文人有诗歌作品存世。这一繁荣局面的出现,主要源于驻防科举制度本地化的完成,使更多的驻防旗人介入科举,在文化层面正式拉开驻地旗民交流的序幕,使杭防文人与汉文化能够进行更为深入的交流。这一方面带来诗歌写作人数及数量的增多,另一方面也使诗作内容更加多元化。咸丰十一年(1861)杭州驻防在太平天国军队的打击下遭到毁灭,其文学创作也陡然衰落。光绪年间杭州克复后,旗营文化也进行了重建。旗营文人的诗作因个人经历的不同或表现闲适安逸,也表现出对国家及政局的关切。而此时的杭州驻防文人与汉族文人共同介入时局,为国事而积极奔走。从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历史发展中,民族融合的路径也清晰可见。后四章从多种视角对杭州驻防诗歌创作进行探究,试图挖掘其诗歌创作的独特性。首先,将杭州驻防文人及诗作置于文学家族的视角下探讨其文学养成的环境及具有的特点。驻防八旗是一个有着鲜明等级和严格规范的社会,驻防文人大都属勋贵阶层。文人群体中的家族特征明显,且各个文学家族间多进行联姻。因而,杭州驻防文人群体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血缘亲情而建立的,具有强大的内聚力。其次,在“空间”的视角下聚焦杭州驻防文人的风景诗写作。杭州旗营地近西湖,影响了杭防文人诗歌创作中的审美特质和精神内核。而他们的归属感及地域认同也得到清晰展示。第三,以创伤叙事理论分析杭州驻防文人在辛酉之难后的创伤书写。辛酉难后,杭州驻防文人幸存者多进行战争书写,表达悲愤郁结的情绪。这类写作与杭州汉城文人诗歌书写达成合流,侧面可见彼时旗民共同体的形成。最后,从整体上把握旗营文学的演进以及嬗变,逐步寻绎旗营文学建构的内在理路以及在此过程中旗营文人与汉城文人的位置关系。旗营文学的发展与汉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它始终追随着汉城文化,成为清代杭州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多维视角下对杭州驻防诗歌创作进行探究,能够与历时性的考察互为补充,使杭州驻防诗歌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入。

杨宗红[3](2020)在《明清白话小说题壁诗的“场景还原”与“精神探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清白话小说中大量的题壁诗是小说人物流动到某一地时因所见、所感、所想而题于"壁"之诗,是小说人物地域流动的特殊标识。因不同原因而题于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之壁的诗,或"因地题诗",侧重该空间眼前自然、人文景观、历史人物及事件;或"因事题诗",侧重题诗者自身的遭际及由此引发的情感。因载体的特殊性及空间的公共性,"壁"诗进入阅读者的视野,其召唤与陈述功能得到认同和回应,从而引起小说人物的进一步行动。从文学地理学角度探究小说中的题壁情节可以进一步促进小说与诗歌关系的研究。

侯入楠[4](2020)在《唐代佛寺题壁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唐代是诗歌的国度,也是佛教发展的辉煌时期,文学传播也十分活跃与多样。在三者的融合下,在唐人才情和勇气的激发下,诞生了十分具有特色的唐代佛寺题壁诗。因为是佛寺,所以可以最大限度涵盖不同类型、不同阶层的唐人前来题壁;因为是题壁,所以可以纵览唐人的才华与激情、所想与所思。唐代佛寺题壁诗既可体悟唐人的心境、气质与追求,也可观察唐代社会与文化生活。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对题壁及唐代佛寺题壁诗做一概述。首先对唐以前的题壁活动及文学创作进行回顾,并论述佛寺题壁诗在唐代题壁诗中的重要地位。其次阐明本文关于佛寺题壁诗的界定标准并论述不同载体的表现形式。最后从佛寺中题壁形式集中多样和佛寺所拥有的巨大传播势能入手,分析了佛寺题壁诗相较于其他场所题壁诗繁盛的原因。第二章通过文本细读法分析唐代佛寺题壁诗的面貌,按照主题的不同将佛寺题壁诗分为四个部分。即景书怀题壁诗呈现了唐人在面对佛寺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时的感悟与体会;仕宦遭际题壁诗体现了文人士子在仕进路上遇到的坎坷以及在佛寺中释放的情绪;讽世刺时题壁诗展示了唐人对唐代社会由上至下的不合理现象的披露与讽刺;悲感伤怀题壁诗展现了唐人身处佛寺环境中或目睹佛寺题壁文字后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感伤之情,包括对故人的怀念、对历史的追述和对自身命运的关切,充满时空意识。第三章从文学、社会和传播三个层面探讨唐代佛寺题壁诗的意义。文学层面,佛寺题壁诗通过这种公开呈现的方式加强了诗人和诗作的影响力,同时带有竞争性质的创作方式也激发了唐人的创作欲望,有助于诗艺的提升,此外佛寺题壁这种行为也丰富了小说的情节。社会层面,佛寺题壁诗让唐人的生活更加诗意,反映了唐代的社会民生,是当时历史的忠实记录者,也是佛寺寺藏文化景观的一部分。传播的层面,唐代佛寺题壁诗具备大众传播的效果,通过丰富的传播类型帮助保留诗作,同时好事者根据诗作内容进行的故事附会也增强了诗歌的传播力度。

邹静驰[5](2020)在《唐代巴蜀佛寺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急剧发展,唐代已达鼎盛,并且完全中国化。历史上的巴蜀是西南最富庶的地区,是中国佛教传播发展史上的重要板块之一。巴蜀地区是北方丝绸之路与南方丝绸之路的交汇地,也是佛教传法的重要通道。佛寺作为佛教文化的物质载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佛教的不断发展,佛寺的社会功能不断扩大,成为集宗教、住宿、集会、教育等为一体的独特载体,吸引大量文人入寺活动,创作出数量不菲的佛寺诗歌,成为唐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唐代巴蜀地区诗歌也不例外,有不少佛寺题材诗歌,本文就将唐代巴蜀佛寺诗为研究对象,分为四个章节来探究其独特的文学和社会价值。第一章“唐代巴蜀佛寺与诗歌概说”。本章将对唐代巴蜀佛寺与诗歌状况进行概述,分为三个小节:第一节,对唐代巴蜀佛教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唐代时期巴佛教已然非常繁荣;第二节,对唐代巴蜀境内的佛寺分布状况进行梳理,巴蜀地区有佛寺的府州42个,共计354所;第三节,尽可能准确无漏得归纳出唐代巴蜀佛寺诗,最终统计出唐代巴蜀佛寺诗共计119首,作者43人,本节还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唐代巴蜀佛寺诗的分布状况和分布原因作出简单归纳。第二章“唐代巴蜀佛寺诗的内容及艺术风格”。本章对唐代巴蜀佛寺诗的内容和艺术风格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从内容来看,唐代巴蜀佛寺诗主要可以分为集会游赏、旅居寄宿、送别酬唱、宗教活动四个方面;从艺术风格上来看,唐代巴蜀佛寺诗整体上呈现出清幽雅致、雄浑壮阔、出尘空灵三种风格。从内容和艺术风格上的分析,不仅可以体现出唐代巴蜀佛寺诗的艺术价值,更能反映出唐代巴蜀佛寺在文人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第三章“唐代巴蜀佛寺诗创作主体”。唐代巴蜀佛寺诗的创作过程中,诗歌作者因为不同得身份、创作背景、创作诗歌的动机等,创作的佛寺诗的内容和情感不尽相同。通过对创作主体的分析,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准确地分析唐代巴蜀佛寺诗。本章将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对文人创作群体的分析,文人又可以分为入蜀文人和本地文人,入蜀文人当中又因入蜀目的的不同,分为游蜀文人和官蜀文人;其次是对僧侣创作主体的分析;最后,探讨这两种创作群体之间的交往。分析这些诗人创作巴蜀佛寺诗的背景,准确把握佛寺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是本章的主要解决的问题。第四章“唐代巴蜀佛寺诗的传播以及影响”。通过对唐代巴蜀佛寺诗的传播和影响的分析,可以看出其重要文学价值。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是对唐代巴蜀佛寺诗的传播状况的大概分析,包括传播目的和传播途径。传播目的方面,传播者身份的不同导致传播目的也就不同,因此本小节将传播目的分为文人传播目的和僧侣传播目的。传播途径主要分为题壁和寄赠两种方式;第二节是对唐代巴蜀佛寺诗的影响的分析,包括对佛寺的影响和对巴蜀诗歌的影响,对巴蜀诗歌的影响主要从内容和风格两方面探讨。

代慧婷[6](2019)在《唐五代僧侣行旅诗研究》文中认为僧侣行旅诗,是指僧人行旅中所作之诗。僧侣行旅,既有游方、参学、弘法等宗教之因由,亦有访友、省亲、观览等诸多世俗之因素。以其独特的身份与目的,致使僧人行旅诗与寻常文人之山水诗相较,除模山范水、书写自然之景物、抒发羁旅之感喟之外,往往还具有丰富的宗教意蕴。僧侣行旅诗,肇始于东晋,至李唐而蔚为大观。本文以一个群体、一类诗歌为研究视角,以唐五代僧侣行旅诗为研究对象,梳理出唐五代僧人49位,行旅诗346首,从古代文学与佛教文化二方面入手,研究此类诗歌的总体概貌、发展脉络、风格特点,从一个独特角度探索唐五代时期佛教文学发展的一个侧面。文学创作的成功在于富有个性的表达,文学批评的重要任务就在于揭示个性因素,而差异正在于比较之中。因此,本文在研究僧侣这一文学群体时,亦对不同僧侣之行旅诗的个性差异有所揭示。唐五代时,以贯休所创作的行旅诗数量最为丰富,其集中有行旅诗157首,几占唐五代僧侣行旅诗之半壁。形式多样,诸体皆备,五七杂言兼而有之;其内容之广博,山川林木,无不挫于笔端;其创作目的之繁复,游学、避难、交游皆有,集中体现了唐末五代战乱的社会现实;其艺术之特色鲜明,边塞行旅诗异军突起、奇崛的诗风、济世救民的入世情怀,是大乘佛教普度众生的精神与儒家仁义思想的异质同构,贯休可谓唐五代僧侣行旅诗之代表。此外,域外来华僧与西行求法僧之行旅诗亦别具一格,往往记录域外之行的风光,异域风情与佛教文化相碰撞,独具魅力,若新罗僧慧超,日本僧道慈、辨正、空海和西行求法僧玄奘、义净诸人的20首异域行旅诗,在其行止之艰险、其情感之悲痛、其意象之奇特皆久居中土之僧侣所不能到也,其中不少来华僧人,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汉诗,并在创作中展现出求新、求变之特点。唐五代僧侣行旅之目的主要有参方悟道、宣教弘法、避难化缘等;唐五代僧侣行旅之作用与文化意义则突出表现为提升了僧侣修行的质量、促进了佛教文化的传播、丰富了诗歌文化的成果等方面。僧侣行旅诗并非是一个封闭的世界,佛门衲子积极宣扬“入世”,其生平行止践行了“入世”与“出世”的人生双轨,异于寻常文人。故而,唐五代僧侣行旅诗除了在表达“出世”之情的游方求学、明佛证禅、赏山悦水等主题,又体现出唐代僧侣的“入世”情怀,诸如思乡怀人、交友做官、怀古咏史等主题亦是他们所书写的对象,这种行为的动因,笔者以为主要有两点,其一为“友谊之求”,其二则为“媚俗之态”。在艺术特色上,唐五代僧侣行旅诗还突出体现出尚“清”的艺术风貌。具体表现为多用“清词清语”、多选“清景清境”、多含“清神清趣”,并由此而造就了其“清寒幽静”的诗境。出现这一文学现象之因由,主要是因为僧人受“戒”“定”“慧”学法经历之影响,“因定入境”“因慧遣词”,所以僧诗较文人诗更易得“清”之风致。此外,唐五代僧侣行旅诗还呈现出“融禅于诗”与“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僧侣行旅诗与文人行旅诗总体而言属于一个诗歌体系,大部分意象之情韵与文人诗别无二致,然某些特别的意象,若“鹤”“镜”“灯”诸类,以及“锡杖”“袈裟”“囊”“钵”等法器,则潜含着特别的意蕴,这也是僧诗与文人诗别有不同的地方。唐五代僧侣行旅诗在体式的选择上以近体诗为多,占80%,其中又以律诗占比最大,为73.9%,而律诗中又以五言律尤多,且多有名篇佳构。唐五代僧侣行旅诗与文人行旅诗之间联系复杂。一方面,僧侣行旅诗积极向文人诗靠拢,题材、风格多有相似之处;另一方面,又具自身特点,诗僧总是有意无意标榜其僧人身份,在诗中流露出禅房习气、山林志趣,体现着与文人诗异质的精神内涵和审美特质。唐五代文人和僧侣的行旅诗皆以发隐逸之趣、写自然之美见长。在主题上,文人更为丰富,“游宦”主题突出,僧侣则多以“游方”为目的。在艺术风貌上,文人重“抒情”,僧侣重“明理”。文人行旅诗多铺陈景物,刻画境界,抒发其情感的寄托。僧侣行旅诗则多描摹景物,裁剪山水,抒发出目前之景对心中佛法的启示,多了一种洞然明白之感。“唐五代僧侣行旅诗研究”这一选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文化意义。本文立足行旅,从僧人的视角窥见中华山川,本自与文人所见不同。同时又是以行旅为题材,释氏文人的眼界、闻见、心理、感悟,亦自与世俗文人不同。这一研究不但拓展了当前僧诗的研究内容,亦可管窥中国古代行旅文学中的别样风貌。此外,僧侣行旅诗与文人行旅诗之间的比较研究,还可以旁及两个创作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对于文人与衲子的交往亦可有所补益。对僧侣“入世”原因的探析,还将有助于佛教世俗化的研究。文化意义方面,本文通过对唐五代僧侣行旅诗的整理、研究,不仅可知佛教诗歌在遣词造句、征引典故、宗教意义、人文精神等方面的独特风貌,还可以“以诗证史”,对唐五代的佛教地理与文学地理状况有所考察与印证。行旅行为还影响到诗歌的传播方式,大量的题壁、题柱、题廊、题桥、题树诗,以及舟中、道中、途中、马上等诗歌创作方式皆因行旅活动而产生、而流布。此外,从僧侣行旅诗中还可以窥探出僧侣苦行的宗教情怀和济世救民的大乘佛教精神。

刘小兰[7](2019)在《宋代题壁词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宋代题壁词,即宋代人题写在亭台楼阁、寺庙道观、驿站旅馆、庭院村舍、祠堂、邮亭、桥廊门柱、崖壁等物质上的两百多首词,作为研究对象。从横向的共时角度与纵向的历时角度将题壁词与宋词的整体面貌进行对比,在整体分析与个例研究中,展现题壁词自成一体的特征和重要的词体意义。本文主要从从六个方面展开讨论。第一,由于采用了题壁这种公开的呈现方式,题壁词获得了有别于一般词体的“观赏性”。主要表现在题壁词改变了词注重美听的特征,将重心放在了书法和文学等视觉观赏性层面;由于创作的场景、表现主体和受众群体的改变,词的书写也从“曲词”变成了“诗化之词”;题壁词与场所、词人的相关性侧重不同,也形成了“场所代言”和“自我表述”两种不同的创作路径,并且借助题壁词这一媒介,题壁场景与人产生了复杂微妙的互动关系,并为题壁词带来了雅正化、教化性、故事性、传奇性等形塑。第二,从传播的角度分布分析题壁词的多样传播路径与题壁词传播带来的影响。一般词多是采用“演唱—听词—唱词”或“歌谱”等路径进行传播的,而题壁词采用的是“题写—观看—誊抄”等路径,传播方式与一般词作有很大的区别,并且也更加复杂,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的影响效果。第三,从历时的角度呈现宋代题壁词的发展脉络。按照题壁词的表现主题和创作特征的不同,大致将宋代题壁词划分为“北宋”“南北之交”“南宋”和“宋末”四个阶段,并从历史和词体等角度分析每个阶段题壁词的主题、特征以及特征形成原因。第四,从词体的角度分析题壁词对词序生成的促进作用。由于词人在创作题壁词时强烈的自我表达欲望,题壁词在创作和传播中的阐释需求,以及从壁间进入纸册时的媒介转换等因素,促使题壁词对词序产生了较强的需求,同时也影响到词体的发展。第五,分析题壁意图对题壁文本表达的影响。题壁词作为一种公开言论方式,大多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词人出于逞才、纪事、谀颂等意图,会采用不同的文本表达策略,相应的词作面目也会因目的而大异。第六,采用历史地理分析系统,分析题壁的地理分布特征,探究形成这些特征的主要因素,同时分析地域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对词作产生的影响。

刘燕[8](2019)在《王昌龄诗歌在唐代的传播和接受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唐代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诗人,王昌龄及其诗歌的研究一直是较受关注的领域。但大多数研究者更多关注的是王昌龄其人及其诗歌本身,还没有跳出传统文学研究中作家——作品的二维研究模式。因此,王昌龄这样的盛唐名家研究要想走向深入,就需要有更开阔的研究视野和更先进的研究方法。故本文尝试在系统整理王昌龄研究史料的基础上,运用传播学和接受美学的理论,对王昌龄诗歌在唐代的即时传播和后续传播、唐人选唐诗中的选录、唐人在创作上对王昌龄诗歌的追摹、仿效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将以诗评家、诗选家为主体的阐释史研究和以诗人创作者为主体的影响史研究结合起来,意在全面构建王昌龄诗歌唐代传播和接受史。既注重王昌龄诗歌在唐代多样化传播方式的考察,又侧重从唐代不同阶段经典的诗选、诗评中勾勒王昌龄诗歌传播和接受的历史轨迹,总结其间的接受规律并探究其深层的政治文化原因,以期为当代王昌龄诗歌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历史借鉴。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缘由、相关研究现状、论文写作的意义、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对唐代文学传播和接受的时代环境进行概述。主体部分分为四大部分。第一章重点阐述王昌龄诗歌以单篇文本形态的即时传播,主要有三大主要方式,即友朋之间的交游赋咏、梨园弟子的合乐演唱与江宁任上的教学口授和江宁诗会。既侧重分析每种传播方式的传播受众、传播范围和传播效果,又注重探析即时传播的时空分布情况。第二章重点阐述王诗以诗文集本形态的后续传播,集本的后续传播主要有王诗别集和唐人选唐诗两种形式,重点分析王诗别集在国内外的刊刻和传播情况与唐人选唐诗在中原、西域乃至日本的传播情况。第三章注重从唐代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思潮和文学观的嬗变来考察唐代选家对王昌龄其人其诗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特定接受。主要对入选诗歌的数量、体裁、题材等方面进行精准统计,在定量分析的同时,亦注重从诗选家对王昌龄诗歌的艺术评点和诗史地位的定位等方面来综合考察。并注重分析唐人选唐诗选录王昌龄诗歌的整体趋势和其内在原因、唐人选唐诗对王昌龄传世名篇和盛唐诗名的经典构建以及对后世接受的规范意义,从而在定量定性的综合分析中归纳出有唐一代王昌龄诗歌选本接受的规律。第四章重点探究唐代诗、词人创作上对王昌龄诗歌的接受。首先就唐人接受王昌龄诗歌的几种主要方式展开分析,并选取李益、张仲素等典型个案进行观照,最后论及王昌龄诗歌词化特征的萌芽和对晚唐五代词人创作上的影响,从而突出“以诗人创作为主体的影响史研究”的研究特色。

胡艳菊[9](2019)在《蒲寿宬《心泉学诗稿》注》文中认为蒲寿宬,生卒年不详,字镜泉,号心泉,清源(今福建泉州人),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回族诗人。他的生平事蹟不着於正史,只能通过他文集中的诗篇以及友人的记载略知其事蹟。如卷一《梅州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可知他在度宗咸淳八年(1272)前後曾任梅州知府,同时《闽大记》也有记载:“蒲寿宬,咸淳七年知梅州,性俭约,於民一毫无所取。”《投後村先生刘尚书》可知他曾与刘克庄交往,并且希望通过他的引荐以达到晋升仕途的目的,从这些诗篇以及史书的记载中知其曾入戎幕,行迹遍东南。同时在刘克庄的《後村先生大全集》中有两封回启是写给蒲寿宬的,分别为《乙丑生日回启蒲领卫寿宬》和《戊辰生日回启蒲领卫》,从蒲寿宬的《投後村先生刘尚书》以及刘克庄的两封回启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交往情况和他曾担任过领卫这一低级官职。《全宋诗》着录“晚年着黄冠居泉之法石山,山有心泉,因称心泉处士,有《心泉学诗稿》六卷”以及顾炎武《日知录》中也明确记载“是时寿宬佯着黄冠野服,归隐山中,自称处士,以示不臣二姓,而密为寿庚作降表,令人自水门潜出,送款於唆都。”知其晚年生活以隐居为主。他的《心泉学诗稿》主要包括267首诗歌,18首词,4篇赋。作为一名回族作家,他的文学创作在少数民族文学史上是相当丰富的,而且在他的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伊斯兰教思想,这对於我们研究伊斯兰教思想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以及在宋末元初这个大背景下回族与汉族的交往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蒲寿宬及其作品都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文本研究,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分为三个小节,第一小节主要是概括蒲寿宬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主要从时局、士风以及诗坛取向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当时的时代背景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第二节是关於他的家世、生平。第三节主要是分析他的交游情况,这一节主要采取个案分析的方法来分析他的交游情况。第二章是关於《心泉学诗稿》的成书及其版本源流,这一章主要侧重於《心泉学诗稿》着录与版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希望能够对《心泉学诗稿》流传情况进行一个梳理。第三章是关於蒲寿宬的儒、佛、道教与伊斯兰教思想对其作品创作的影响,这一章节主要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关於儒、佛、道三家思想对蒲寿宬文学创作的影响,第二小节则是关於伊斯兰教思想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在这一小节中主要从对其人生追求的塑造诗歌意象中蕴含着的伊斯兰教思想以及伊斯兰教其他义理在其诗歌中的阐发。第四章是关於蒲寿宬诗歌的内容。他的诗歌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政治民生的纪实关怀,交游酬唱的多维呈现以及闲适生活中的安贫乐道。第五章是关於蒲寿宬诗歌的艺术特色。他的艺术特色主要是沉郁悲慨、冲淡闲远、奇险瘦硬这三种艺术风格。本章除了概括他诗歌的艺术特色之外,主要分析这三种艺术特色形成的原因以及这三种艺术特色的具体体现。结语部分主要是对论文的文本研究部分进行一个梳理,总体概括论文的主要观点,同时也对论文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整理,以便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借鉴。第二部分是关於蒲寿宬《心泉学诗稿》的注释。蒲寿歳的诗以《全宋诗》为底本,同时参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以及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录,同时新辑集外诗《南村》附於其诗歌的末尾。他的赋和词分别以《全宋文》、《全宋词》为底本。在论文的注释部分,对蒲寿康《心泉学诗稿》中的通假字、典故、人名、地名等等进行详细的注释,同时在诗歌的标题下会附上自己的题解,题解主要是笔者对蒲寿歳作品的初步理解。希望能够通过对《心泉学诗稿》的文本研究及其注释能够引起学界对其作品的关注以促使学界更多的人对他的作品进行一个系统而又全面的研究,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他作品中存在着的异域风情。

姚黎强[10](2019)在《陆游题壁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山崖石壁、亭台楼阁、僧寺道观、酒肆驿馆等处题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与传播的一个重要形式。题壁诗是中国古代诗歌殿堂里的瑰宝,题诗于壁是具有很高研究价值的文学现象。陆游题壁诗众多,且内容丰富、载体多样,具有诸多价值。本文即以《剑南诗稿》中留存的题壁诗为研究对象,指出陆游题壁诗创作的表现和原因,揭示其内容和题写载体、艺术特色及多重价值。论文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以陆游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为研究对象,重点突出陆游的题壁诗创作,并指出其创作背后深刻的个人及社会原因。陆游一生仕途坎坷,大半时间漂泊在外,足迹遍布各处。在外宦游的经历,对其诗歌创作,尤其是题壁诗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陆游诗集中留存题壁诗多达169首,数量众多,成就较高。究其原因,除了陆游的个人因素外,与宋代特殊的社会环境也密不可分。第二章对陆游题壁诗的内容及载体形式进行探讨。陆游的题壁诗内容丰富,既有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又有闲情逸致、羁旅情愁、劝勉之意等。多年游历在外的生活,更是极大拓展了陆游题壁诗的题写内容及载体形式。本章即联系时代背景及诗人独特的人生轨迹,并结合典型的诗歌作品,对陆游题壁诗的内容及载体形式展开探究。第三章主要论述陆游题壁诗的艺术特色及多重价值。题壁诗区别于传统的书面题诗,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价值。陆游题壁诗篇幅虽小却寄寓深刻,是诗人在行旅途中,面对一时一地之景,即兴抒发内心之情,多给人以“即目”“所见”“直寻”式的美感。透过这些题壁诗,既能看到诗人多年浮沉于外的行踪和不同时期的复杂心迹,又能了解诗人交游的基本情况。陆游作为宋代题壁诗创作的典型代表,笔下的题壁诗对宋代人的文化生活产生了诸多影响,也是我们了解宋代题壁文学的独特视角。通过对陆游题壁诗进行宏观上的把握,窥探其内容、艺术特色及诸多价值,进而更加全面地了解诗人的诗歌创作。陆游题壁诗成就颇高,是宋代题壁文学中的一朵奇葩,我们应该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二、中国古代题壁诗的载体形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古代题壁诗的载体形式(论文提纲范文)

(2)清代杭州驻防文人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中华多民族文学视域下的杭州驻防文学研究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价值及研究方法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顺康雍——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发轫期
    第一节 满汉冲突背景下的汉族文人旗营书写
    第二节 杭防文人诗歌创作的昂扬之态
    第三节 杭防文学创作的先声——女性写作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乾嘉——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兴起期
    第一节 杭防旗人视角下的乾隆南巡及其文化意蕴
    第二节 旗营将领倡导下的杭防文学风貌
    第三节 杭防文人诗歌写作的升平之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道咸同——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繁盛期
    第一节 驻防八旗科举制度演进及对诗歌创作的推动
    第二节 杭防文学圈的形成与多族文人的交融互动
    第三节 杭防文人诗歌书写的多元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宣——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衰落与重建期
    第一节 辛酉之难影响下的杭防文学
    第二节 “局外人”的闲适安逸书写
    第三节 “局内人”的边疆书写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杭州驻防文学家族创作与姻娅网络
    第一节 杭州驻防文学家族概况
    第二节 杭州驻防家族文学传承与嬗变
    第三节 姻娅网络与杭防文学共同体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杭防文人诗歌写作与西湖风景空间
    第一节 杭州驻防旗营之空间布局
    第二节 西湖与杭防文人诗作之“地方感”
    第三节 杭防文人的精神聚焦之所——孤山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辛酉之难与杭防文人的创伤叙事
    第一节 杭州驻防营的毁灭
    第二节 幸存旗营文人的创伤叙事
    第三节 旗民共同体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城东与城西:杭州驻防旗营的文学建构
    第一节 杭防旗人文化意识的觉醒——廷玉与《城西古迹考》
    第二节 杭防文学生态的繁荣——文人创作的涌现
    第三节 杭防文化遗产的整理——诗歌选集与地方志的撰述
    第四节 追步城东:杭防文人与杭城名士的关系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3)明清白话小说题壁诗的“场景还原”与“精神探原”(论文提纲范文)

一、地理流动:题壁诗的生成及地理呈现
二、因地题诗与因事题诗:不同地理空间的题壁诗
    (一)因地题诗
    (二)因事题诗
三、召唤与陈述:题壁者的精神探原
结语

(4)唐代佛寺题壁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缘起和意义
    2.相关研究现状
    3.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唐人的题壁创作与唐代佛寺题壁诗
    1.1 题壁及唐代佛寺题壁创作
        1.1.1 题壁及唐前题壁创作
        1.1.2 唐代题壁及佛寺题壁创作
    1.2 唐代佛寺题壁诗的界定及载体
        1.2.1 唐代佛寺题壁诗的界定
        1.2.2 唐代佛寺题壁诗的载体
    1.3 唐代佛寺题壁诗繁盛的原因
        1.3.1 佛寺中的题壁形式集中多样
        1.3.2 佛寺的传播势能巨大
第二章 唐代佛寺题壁诗的内容及特点
    2.1 即景书怀
        2.1.1 赞美自然风光
        2.1.2 咏赏人文景观
        2.1.3 本节小结
    2.2 仕宦遭际
        2.2.1 仕进坎坷之路
        2.2.2 暂退纾解之法
        2.2.3 本节小结
    2.3 讽世刺时
        2.3.1 上讽时政之弊
        2.3.2 下刺民生之痛
        2.3.3 本节小结
    2.4 悲感伤怀
        2.4.1 见字如面、痛哀悼亡
        2.4.2 追慕之思、念旧怀人
        2.4.3 咏史怀古、慨叹兴亡
        2.4.4 恨离思归、乡关难忘
        2.4.5 伤时之悲、亦复自伤
        2.4.6 本节小结
第三章 唐代佛寺题壁诗的意义
    3.1 佛寺题壁诗的文学意义
        3.1.1 佛寺题壁诗增强诗人诗作影响力
        3.1.2 佛寺题壁诗促进诗歌艺术性提升
        3.1.3 佛寺之壁刺激诗人创作欲望
        3.1.4 佛寺题壁丰富唐人小说情节
    3.2 佛寺题壁诗的社会意义
        3.2.1 佛寺题壁诗诗化唐人生活
        3.2.2 佛寺题壁诗反映民生营造舆论
        3.2.3 佛寺题壁诗忠实记录历史
        3.2.4 佛寺题壁诗构建佛寺寺藏文化景观
    3.3 佛寺题壁诗的传播意义
        3.3.1 佛寺题壁诗与传播的关系
        3.3.2 佛寺题壁诗传播类型丰富
        3.3.3 佛寺题壁诗有助于保存有关唐诗人及诗歌文献
        3.3.4 佛寺题壁诗的故事附会增强诗歌传播力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唐代巴蜀佛寺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唐代巴蜀佛寺与诗歌概说
    第一节 唐代巴蜀佛教概说
    第二节 巴蜀佛寺分布概说
    第三节 巴蜀佛寺诗概说
        (一)时间分布
        (二)空间分布
第二章 唐代巴蜀佛寺诗的内容及艺术风格
    第一节 唐代巴蜀佛寺诗的内容
        (一)集会游赏
        (二)旅居寄宿
        (三)送别酬唱
        (四)宗教活动
    第二节 唐代巴蜀佛寺诗的艺术风格
        (一)巴蜀佛寺诗之清幽雅致
        (二)巴蜀佛寺诗之雄浑壮阔
        (三)巴蜀佛寺诗之出尘空灵
第三章 唐代巴蜀佛寺诗创作主体
    第一节 文人
        (一)入蜀文人
        (二)本地文人
    第二节 僧侣
    第三节 文人与僧侣的交往
第四章 唐代巴蜀佛寺诗的传播以及影响
    第一节 唐代巴蜀佛寺诗的传播
        (一)传播目的
        (二)传播途径
    第二节 唐代巴蜀佛寺诗的影响
        (一)对佛寺的影响
        (二)对巴蜀诗歌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唐五代僧侣行旅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僧侣行旅诗的界定
    三、前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
    五、研究意义
第一章 唐五代僧侣行旅的目的及意义
    第一节 唐五代僧侣行旅的目的
    第二节 唐五代僧侣行旅的意义
第二章 唐五代僧侣行旅诗概述
    第一节 唐五代僧侣游踪与相关行旅诗作
    第二节 文人创作与僧侣创作之比较
第三章 唐五代僧侣行旅诗的主题意蕴
    第一节 “出世”之情——游方求学、明佛证禅
    第二节 “入世”之情——思乡怀人、交友做官、咏史怀古
第四章 唐五代僧侣行旅诗的艺术风貌
    第一节 尚“清”的艺术风貌——造就“清寒幽静”的诗境
    第二节 融禅于诗、诗中有画
    第三节 意象特点与体式选择
第五章 个案研究——唐五代僧侣行旅诗冠冕贯休
    第一节 贯休游踪与相关行旅诗作
    第二节 贯休行旅诗主题意蕴——写景、交友、避难
    第三节 贯休行旅诗艺术风貌
第六章 个案研究——域外来华僧与西行求法汉僧
    第一节 域外来华僧与西行求法汉僧的游踪及相关行旅诗作
    第二节 域外来华僧与西行求法汉僧行旅诗主题意蕴——奇异、艰险之景与悲痛、赤诚之情
    第三节 域外来华僧与西行求法汉僧行旅诗的艺术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7)宋代题壁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题壁词的模式转型与表达路径
    一、题壁词的“观赏性”
        (一) 从演唱到观赏、阅读
        (二) 题壁词的艺术性固化
        (三) 观赏的距离感与作品形塑
    二、题壁词的场景、主体与受众群
        (一) 创作场景的改变:由歌筵酒肆到自然天地
        (二) 表现主体的转换:由歌儿舞女到士大夫
        (三) 受众群体的改变:歌女民众到识文之士
    三、题壁词的表达路径
        (一) 场景代言
        (二) 自我表达
        (三) 场景与人的关系
第二章 题壁词的传播
    一、“题写”——在场受众群的即时反馈
    二、“观看”——异时受众群的评价
    三、“誊抄”等跨时空的多媒体传播
    四、题壁词传播的功效
第三章 两宋题壁词的演进
    一、北宋题壁词的稀见及原因探究
    二、两宋之际题壁词中的伤时与遁世主题
    三、南宋题壁词的政治表达与交际功能
    四、宋末题壁词中的词史记录
第四章 题壁词与词序生成
    一、题壁词词序的主要类型
    二、题壁词对词序的生成作用
        (一) 自我表达与词序生成
        (二) 内容阐释与词序生成
        (三) 媒介转换与词序生成
第五章 文本表达与题壁意图的呈现
    一、巧思与辞藻:逞才意图的文本表达
    二、写实与想象:交游意图的文本表达
    三、纪事与功利:谀颂意图的文本表达
第六章 题壁词的地域性
    一、两宋题壁词的地域分布特征
    二、风景与人文的吸引力
    三、中心都市的凝聚力:以临安为例
    四、地区重镇的特定指向:以镇江、扬州为例
    五、交通要道中的驿站亭台:以福建—临安—淮南路线为例
    六、地域对题壁词的规范性
        (一) 特定环境的强化表现
        (二) 地域人文精神的规范作用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王昌龄诗歌在唐代的传播和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王诗传播接受史研究综述
    三、本文写作的目的及意义
    四、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五、唐代文学传播和接受的时代背景概述
第一章 王诗以单篇文本形态的即时传播
    第一节 友朋之间的交游赋咏
        一、送别赠答诗及双向互动效应
        二、题壁诗及多向发散型效应
        三、干谒诗及“意见领袖”效应
        四、宴游同赋诗及多向互动效应
    第二节 梨园弟子的合乐演唱
        一、唐代歌唱七绝的诗乐传统
        二、“旗亭画壁”与王昌龄七绝的音乐传播
    第三节 江宁任上的教学口授和江宁诗会
        一、江宁任上的教学口授和《诗格》在国内外的传播
        二、《琉璃堂墨客图》和以王昌龄为中心的江宁诗会
    第四节 单篇文本形态的传播效应及传播时空分布分析
        一、单篇文本形态的传播效应分析
        二、单篇文本形态的历时传播与空间分布
第二章 王诗以诗文集本形态的后续传播
    第一节 王诗别集的编订和传播
        一、王诗别集在国内的传播
        二、王诗别集在国外的传播
    第二节 唐人选唐诗的选录和传播
        一、唐人选唐诗兴起原因及传播效应分析
        二、唐人选唐诗与王昌龄诗歌的传播
第三章 唐人选唐诗对王昌龄及其诗歌的接受
    第一节 《河岳英灵集》:王昌龄诗歌的“第一读者”
        一、“克嗣风骨”“中心高作”:对王昌龄振兴盛唐风骨的标举
        二、“王稍声峻”“惊耳骇目”:对王昌龄诗歌艺术特征的体认
        三、“再历遐荒”“知音叹惜”:对王昌龄晚年遭际寄予的同情
        四、“第一读者”“第二读者”:声律风骨兼备审美范型的接受史意义
    第二节 《国秀集》:对王昌龄五古价值的进一步体认
        一、《国秀集》的诗美理想和选诗倾向
        二、《国秀集》评选标准和实际选录的疏离
    第三节 中唐三大选本选诗倾向和王昌龄诗歌接受的“由显到隐”
    第四节 晚唐五代诗学旨趣的转变和王昌龄诗歌接受的分野
        一、“不在马上在闺房”:晚唐五代诗学旨趣的转变
        二、《又玄》《才调》:精工流丽和情致风韵的诗学旨归
        三 、《唐诗类选》:掷地金声和饶有风骨的盛唐遗音
    第五节 唐人选唐诗选录王昌龄诗歌的接受史意义
        一、唐人选唐诗选王诗整体趋势及原因探析
        二、唐人选唐诗对王昌龄名篇和诗名的构建
        三、唐人选唐诗对王诗后世接受的规范意义
第四章 唐人创作上对王昌龄诗歌的接受
    第一节 唐人创作上接受王昌龄诗歌的四大方式
        一、袭字句
        二、学句法
        三、用句意
        四、效体式
    第二节 唐人创作上接受王昌龄诗歌的典型个案分析
        一、“去龙标不远”:李益摹其风神
        二、“升江宁之堂”:张仲素得其遗响
    第三节 王昌龄诗歌对晚唐五代词体创作的影响
        一、唐代歌诗向词体的转变及王昌龄诗歌的合乐性
        二、王昌龄诗歌词化特征的萌芽和对唐五代词体创作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蒲寿宬《心泉学诗稿》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蒲寿康及其《心泉学诗稿》的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蒲寿成所处的时代背景、生平及其交游情况
    第一节 蒲寿宬所处的时代背景
        一、时局变化
        二、士风变化
        三、诗坛取向的变化
    第二节 蒲赛康的家世与生平
        一、蒲寿宬的家世
        二、蒲寿宬的生平
    第三节 蒲寿宬的交游
        一、蒲寿宬与刘克庄
        二、蒲寿宬与胡仲弓
        三、蒲寿宬与释圆悟
        四、蒲寿宬与赵委顺
第二章 《心泉学诗稿》的成书及其版本源流
    第一节 《心泉学诗稿》的成书情况
    第二节 《心泉学诗稿》的版本源流
        一、着录情况
        一、现存版本
第三章 蒲寿宬的儒、佛、道家与伊斯兰教思想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 儒、佛、道教三家思想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儒家与其文学创作
        二、佛教与其文学创作
        三、道家与其文学创作
    第二节 伊斯兰教思想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伊斯兰教思想对其人生追求及其人格的塑造
        二、诗歌意象中所蕴含的伊斯兰教思想
        三、伊斯兰教其他义理在诗歌中的阐发
第四章 《心泉学诗稿》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政治民生的纪实关怀
    第二节 交流酬唱的多维呈现
    第三节 闲适生活的安贫乐道
第五章 蒲寿宬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沉郁悲慨
        一、生活体验上的丰富多彩
        二、内容上的博大精深
        三、感情上的饱满有力
    第二节 冲澹闲远
        一、内容上贴近生活
        二、生活意象的选取
        三、语言上的自然流畅
    第三节 奇险瘦硬
        一、构思巧妙
        二、意境营造
        三、炼字炼句
结话
凡例
    古赋两首
        其一
        其二
    瀑布泉赋
    和倪梅村梅花赋
    七爱诗赠程乡令赵君
    咏史八首
    示儿
    明月篇
    拙妇吟
    和博古直五首
    梅阳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
    感兴
    送使君给事常东轩先生
    投後村先生刘尚书
    柬曾梅坡二首
    送淮东田制干回司
    寄窥堂庄使君
    送使君右司赵是斋
    赠无庵道人风监
    梅阳寄委顺赵君
    寄丘钓矶
    寄梅坡
    与石岩方常簿游白水塘观龙湫
    已卯六月十一日书石室壁
    舶使王会溪太寿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顾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
    九日简留松涧
    心泉
    九日贵客入山地狭不足以容歌舞故作
    和漳浦余明府
    呈大帅侍郎阳岩洪先生
    上舶使监丞王会溪
    登师姑岩见城中大阅恍如阵蚁因思旧从戎吏亦其中之一蚁感而遂赋
    送郭济叔分教邵阳
    古意答胡苇航
    送远曲别苇航
    见山台
    泊舟兰溪
    登师姑岩怀古十韵
    仲冬下澣会同僚游东岩
    寄豫章李明府
    亦竹轩
    六和塔僧房
    送梅峰阮监镇东归
    喷玉布
    梅阳郡斋庵梅花五首
    寓壑清流
    白水岩
    戏效浪仙体
    书会溪郴阳瀑布图後三首
    草堂瀑布
    题瀑布图后
    中庭步月
    纯阳洞读书和中山陈礼郎韵
    又题纯阳洞
    枸杞井
    山中井
    菊花潭
    古意
    头陀成庵主刺血写法华经
    灯蛾
    蜜蜂
    蜘蛛
    促织
    蚁
    蠧鱼
    扪蝨
    蚊二首
    蚤
    神骏歌送赵委顺就漕
    子别母呈所翁陈先生
    醉歌
    菊露谣
    送刘童子试艺天京
    送沈保叔国谕试艺右庠
    君不来词寄云帽上人梅坡翁
    送林城山归上饶
    送孙耕山
    赠日者冯鼎山
    濯足瀑下
    壮哉亭观龙湫作
    登北山真武观试泉
    游金山寺呈茂老
    游西岩
    书草屋壁
    愁剧忽失笑
    九日
    送庄纠之官莆阳
    岁暮度朋山岭登山庵追慕先人不胜悲怆因用杨敬夫韵
    友人若木余兄告归诗以送之
    寄径山书记悟上人
    寄思溪老藏叟珍上人
    寄老溪上人
    招枯崖悟上人住山
    和胡竹庄韵
    次清老弟韵
    赵委顺寄诗山中因次韵
    题梅窗啸月图
    赠隐者
    挽吕秘书
    悼亡
    小儿生日
    赠日者王谈天
    阿助寿岁诵杜工部四十明朝是之句请足成
    送枯崖悟上人省觐三山
    即事
    约赵委顺北山试泉
    春阴偶成柬枯崖
    友人余兄归小诗寄胡苇航
    寄胡苇航料院
    九月九日登山
    题江心寺
    七夕前二口与窥堂庄使君江横观水望霓怅然
    溪堂春日即事
    八月八日夜道士湖泛月
    寒山暮景
    三叠泉庐山简寂观十五里一名撷泉
    题纯阳洞
    重阳
    题海云楼下一碧万顷亭
    心泉
    石潭观鱼
    题金粟洞
    种麦
    委顺赵君见遗千里小景鸦鹊图有诗将之用韵为谢
    送清老弟归荆湖幕
    闻蟋蟀有感
    挽仁山杨先生
    用翁雪舟送春韵三首
    送择斋先生徐大监赴建仓
    用老竹与子晦韵
    和杨芸斋送枯崖住兴福韵
    寄石隐老屿上人
    和倪梅村
    再用韵和苇航
    与小儿助子游间横作
    江横暮景
    再题江横
    游鼓山题天风海涛亭
    送使君赵寺丞泰先生
    寄何我轩
    闲坐海观兴致悠然是时月白如画
    岭後山庄
    回谒蓝主簿道傍见梅偶成
    题深省庵
    依韵寄呈林城山
    即席用委顺听甘师琴韵
    与兴福老枯崖乘月观涛
    西岩
    赠洪都高士萧野鹤
    赠吴仰云
    岁旦勉田邻
    端午
    山园芍药有花喜而赋
    梦故人郭推官元用诗以奠之
    夜闻邻笛
    风雨终夜独坐不寐
    田园秋兴
    郊行有感
    返重阳作
    赋枸祀
    画船
    游武夷九曲
    寄石隐
    题叶寄杨芸夫
    心泉二首
    菊泉诗
    闻泉
    涧亭麈尾泉
    江横信笔
    书滴翠岩壁
    书香炉瀑布图後
    青霞西亭
    沧浪亭
    心泉
    读可翁闲坐偈
    白须
    题石
    怡云
    寒食有感
    郊意
    题画竹扇寄友
    春日闻禽戏题寓廨
    棹歌
    牧童歌十首
    山中秋晓
    书隐者壁
    飞泉
    题赠枯崖
    赠老溪孚上人
    石室闲坐忆东坡渔舟一叶江吞天句成一绝
    锡老弟山居
    闺意
    酒量减
    题武夷
    重游武夷偶成櫂歌一首
    月岩
    青霞
    玉女峰
    题西山灵峰感应寺
    题纯阳洞
    次枯崖上人催梅韵
    百花洲梅
    早梅
    瀑上见梅有怀老溪上人
    雨中见梅泫然而作
    次韵
    赠林愚庵墨梅
    题萧照画山水渔夫四轴
    又渔夫四首
    七夕
    江上闻笛
    春晓闻禽
    闻鸡
    闻蝉
    赋竹间禽
    饭牛歌
    水碓
    咏狸
    南村
    满江红 登楼偶作
    贺新郎 赠铁笛
    渔夫词十三首
    又渔夫词二首
        书玄真祠壁
        欵乃词 赠渔夫刘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二 蒲寿宬词的艺术特色
    附录三 蒲寿宬交游表
    附录四 吕廷焯《蒲氏初五世太祖刺史公(蒲寿宬)傅》
致谢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10)陆游题壁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综述
    二、研究内容及意义
    三、研究方法
        (一)整理归类法
        (二)综合图表法
        (三)综合分析法
        (四)文献研究法
第一章 陆游生平及其题壁诗创作情况
    第一节 陆游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一、陆游的人生经历
        二、陆游的诗歌创作
    第二节 陆游题壁诗的创作成因
        一、陆游题壁诗创作的个人因素
        二、陆游题壁诗创作的社会因素
第二章 陆游题壁诗的内容及载体形式
    第一节 陆游题壁诗的创作动机与方式
    第二节 陆游题壁诗的内容
        一、“华堂乐饮自有时,少待擒胡献天子”——爱国情怀
        二、“闭门无事不胜闲,心境超然一室宽”——闲情逸致
        三、“羁愁酒病两无聊,小篆吹香已半消”——羁旅愁情
        四、“牡丹底事开偏晚,本自无心独占春”——吟咏胜景
        五、“残发萧萧不满簪,衰年亦自惜光阴”——感叹流光
        六、“山林恨与亲友别,朝市不堪车马喧”——离愁别绪
        七、“北斗以南有吴侯,人物知非第二流”——欣赏赞扬
        八、“老我文字衰,挥毫看诸公”——鼓励劝勉
    第三节 陆游题壁诗的载体形式
        一、“闲于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山崖壁
        二、“数字漫留僧壁去,与身闲作后身缘”——寺观壁
        三、“亭开山色当高枕,楼静箫声落远风”——园亭壁
        四、“道左忽逢曾宿驿,壁间闲看旧留题”——驿站壁
        五、“绿阴深处问天涯,黄鸟声中见酒家”——酒肆壁
        六、“身闲剩觉溪山好,心静尤知日月长”——斋楼壁
        七、其他题壁场所
第三章 陆游题壁诗的艺术特色与价值
    第一节 陆游题壁诗的艺术特色
        一、篇幅短小,内容精当
        二、情溢于途,抒一时一地之感
        三、“即目”“所见”“直寻”式的美学体验
    第二节 陆游题壁诗的多重价值
        一、“题诗疥君壁,聊以记游观”——诗人行迹和心迹的记录
        二、“到处不妨闲着句,他年好事或能传”——了解宋代文化的独特视角
        三、“未逃朋友责,更遣吏民羞”——从题壁诗看陆游的交游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中国古代题壁诗的载体形式(论文参考文献)

  • [1]白居易题壁诗研究[D]. 孙凤云. 安徽大学, 2021
  • [2]清代杭州驻防文人诗歌研究[D]. 李珊珊. 内蒙古大学, 2021(11)
  • [3]明清白话小说题壁诗的“场景还原”与“精神探原”[J]. 杨宗红.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0(04)
  • [4]唐代佛寺题壁诗研究[D]. 侯入楠. 西北大学, 2020(07)
  • [5]唐代巴蜀佛寺诗研究[D]. 邹静驰.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6]唐五代僧侣行旅诗研究[D]. 代慧婷.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6)
  • [7]宋代题壁词研究[D]. 刘小兰. 浙江大学, 2019(07)
  • [8]王昌龄诗歌在唐代的传播和接受研究[D]. 刘燕. 广西大学, 2019(01)
  • [9]蒲寿宬《心泉学诗稿》注[D]. 胡艳菊. 广西大学, 2019(01)
  • [10]陆游题壁诗研究[D]. 姚黎强.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中国古代铭文诗的载体形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