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近代中国半殖民化的成因

重新审视近代中国半殖民化的成因

一、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成因再探(论文文献综述)

方慧[1](2021)在《晚清中美商约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雄踞东亚,美国横跨美洲,是“贸易的冒险追求”促使美国在立国伊始,便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漫漫征程。在鸦片战争前的60年里,中美贸易虽发展平稳,但亦蕴含着诸多的矛盾与冲突。随着19世纪30年代中英贸易冲突的不断升级和英国缔约通商呼声的日渐高涨,美国也开始寻求与中国缔约通商的机会。通商条约是近代国家秩序下规范国际贸易的法律基础。因其与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息息相关,又被视为条约中最为重要者。晚清时期,中国国力衰微,饱受西方各国欺凌,不仅被迫签订了关乎割地、赔款的政治性条约,也签订了大量侵损国脉民命的通商条约。在与清政府缔约通商的西方国家中,美国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是继英国之后第二个与中国建立通商条约关系的国家,1844年签订的《望厦条约》因更为缜密、更为严谨而成了各国竞相效仿之范本。鸦片战争后,中美贸易虽因商约关系之建立而有据可依,但其矛盾与冲突并没有彻底解决。商约本身之不平等性、美国拓展商权之野心、清政府条约观念之淡薄等原因,致使商约难以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新的矛盾与冲突再次浮出水面。凭借着十二年修约的条文规定,美国拉开了修约之帷幕。最终在“中立”、“调停”的遮蔽下,美国成功缔结了《天津条约》及其通商章程,为它同中国的通商设计出一种“周到而全面”的制度。因攫取了足够多的通商特权,加之南北战事的影响,美国倡导“合作政策”基本成型,中美贸易关系随之进入了一个短暂的和谐时期。其后的修约谈判,美国从维系中美友好关系的角度出发,缔结了略有克制且彰显对华友善的《蒲安臣条约》。尽管如此,《蒲安臣条约》还是为在华美商获得了“中国政府的保护以及在中国生活和贸易的权利。”《蒲安臣条约》签订后,其执行又面临着新的问题。特别是70年代中叶美国愈演愈烈的排华风潮,使中美较为和谐的外交和贸易关系陷入了深重的危机。为解决华工问题、保护在华贸易,美国再次要求修约。以解决华工问题为条件,美国应允了中方禁止鸦片等贸易诉求,中美通商关系因1880年《续约附款》之签订又有局部微调。此后伴随着美国国内产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垄断组织的初步形成,美国扩大对华商品及资本输出的诉求明显增强,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与矛盾亦愈加凸显。与此同时,日、俄侵华步伐之加剧,令美国甚感在华利益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利用清末商约谈判,美国与清政府在1903年缔结了《通商行船续订条约》。该约不仅拓展了美国在华商权、为其资本输出创造了条件,而且彰显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及其与他国竞争的决心。至此,美国在中外商约关系中的地位变得愈加举足轻重。纵观中美商约关系在晚清时期的发展演变,其缔约过程中充斥着强权政治但被美国披上了对华友善之面纱;其条约内容强调最惠国待遇但又索取了许多有别他国之新的通商权益;其缔约形式有着单方面索取到顾及双方利益的微调过程,但并不足以改变商约不平等之本质。并且,随着中美两国国家实力和国际关系之变化,商约中的政治色彩日渐浓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对华贸易强烈的进取之心和中国联美制夷之意。总而言之,晚清中美商约关系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态势,其不平等性是根本,是导致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深受桎梏的重要原因。但是,晚清时期的中美商约关系,在构建、发展的过程中亦有过些许协商、合作、妥协的零星片段。系统梳理晚清时期的中美商约关系,厘清其发展演变中的冲突与矛盾,剖析中美商约的性质、地位与影响,总结其经验教训,为当今中美经贸关系的稳定发展走向提供借鉴与思考,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石林[2](2020)在《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作为研究主体,以近代中西文化的融合为背景,以建筑装饰图案的生成背景、历史分期,图案的本体特征、空间特征与审美特征为视角,以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进行了研究,以期揭示其发展的机制与动因,从微观领域管窥地域建筑装饰文化的发展脉络。从历时性的维度来看,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发展呈现从单一类型移植到多元类型并存,最终分化为两条分支的发展路径。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发展包含了“发育期(1840到20世纪初)”、“发展期(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初)”和“分化期(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三个发展阶段,发育期以西方复古装饰符号的移植为主要特点,这一时期建造的西式建筑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对建筑装饰并不十分重视。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厦门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大量华侨投资房地产业并在厦门兴建自己的住宅,建筑装饰蓬勃发展,各种不同类型、风格的装饰图案得到了大量发展,出现了本土装饰图案与西方建筑构件以及不同类型装饰图案融于同一建筑单体的多元并存现象。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步入分化期,并产生了两条分支,第一条为异质装饰元素进一步相互交融,并在前期的基础上出现了异质装饰符号相互嫁接共生的现象;另一条为地域装饰元素的衍生发展,表现在嘉庚建筑的创作实践中,以闽南传统建筑大屋顶式样及墙面砖石组合式样为基础,衍生出了具有地域特征的屋顶装饰以及立面的砖石组合砌筑的装饰手法。从共时性的角度来看,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是以西方观念、技术为主导的,中西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就图案的本体特征而言,在西方材料、工艺的影响下呈现出形态特征的变革,同时,西方装饰图案在造型上亦产生了一定的本土化的变异;在构成特征中兼容了中西方的形态构成特点,在突出形式美感的同时,也表达出了丰富的意象内涵。就图案的空间属性与秩序特征而言,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是以西方建筑的形体特征为主导,融合了中西方两种不同空间秩序的综合表达,装饰图案呈现出“附加性”与“实体性”的空间特征,并在秩序表达上关注到图案与建筑、图案与人的交互关系。就图案的审美特征而言,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融合了中西方的审美特征,构建了新的审美系统,表现在形式与内容的美感构建、主体与客体的情感交融,并最终通过与社会文化相关的情境营造,将装饰图案的审美统一于大的文化系统当中。

赵伟[3](2019)在《高中历史民族解放运动的教学内容与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现代化进程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仅仅将对民族解放运动理解为摆脱殖民主义,实现民族独立与解放显然是不够的。民族独立后追求民族政治、民族经济、民族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重构并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开展现代化建设,已成为民族解放运动新的使命,也是高中历史民族解放运动教学需要吸收和重点讲述的内容。符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要求。采取专题史与通史结合的方式对教科书的结构与内容进行编排,对民族解放运动问题进行有效梳理和教学研究,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认同感与使命感,可以在史学研究及教育不断发展创新的背景下,贯彻好中学历史教育塑造健全人格和培养核心素养的要求,可以结合学术前沿引发学生对民族解放的新思考和新讨论。然而,现行诸版本教科书在关于民族解放运动的结构与内容编排以及教学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其一,民族解放运动问题的内容分散且不成体系;其二,关于该问题的内容安排遗漏较多。教科书着重探讨反殖民与民族解放运动的过程,缺少必要的铺垫以及解放后国家何以持续发展的论述,不利于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然而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道路的选择与发展却是亚非拉一些国家亟需解决的问题,多种因素造成有些殖民地国家在独立后仍未解决好如何发展的问题,有的国家甚至仍处于经济萎靡,政治动荡的环境中,这些问题值得深思与研究。若在教科书结构及内容的编排方面融入民族解放运动视角,重新整合教科书,并以专题的形式呈现和讲述;在开展民族解放运动问题教学的过程中融入相关学术成果及历史学核心素养,并丰富相关问题的历史走向的叙述;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倡导重视国家独立后的发展道路选择与现代化建设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史料实证以及历史解释等素养,还可重构对于民族解放运动问题的认识。

王隽玮[4](2019)在《大革命时期的广东镜像:以京津主流报刊为中心》文中指出“镜像”这一概念出自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拉康的镜像研究阶段主题是自我通过“镜中我”确认身份,达到认同“镜中我”的结果。媒介也有镜像功能,吉特林在《新左派的媒介镜像》中指出媒介建构着受众眼中世界的同时也被世界建构着,媒介反映世界的方式和人们日常照镜子这种“镜像模仿”相似。基于此,本文以京津主流报刊作为镜像,研究大革命时期的广东。在报刊作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时代,京津主流报刊中信息的传播为彼时人们了解广东乃至中国时局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刻画了广东近代社会的现实镜像。本文以选取五份京津主流报刊作为主要史料,通过文本分析法,从媒介镜像的角度解读京津主流报刊对广东时局的呈现。京津报刊作为北洋政府所辖地下的报刊,对广东地区在政治、经济、社会运动上呈现出以下时局图景:政治上刻画了广东战乱频繁,不仅省内有多重势力觊觎革命政权,省外更是有军阀势力预将革命政权除之而后快的政治图景。但在此政局中,政权组织形式上,国民党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国际上有俄国共产国际伸出援手,在反革命过程中,革命势力与民众相结合不断加强革命势力,故而,广东国民政府得以不断在战乱中稳固政权。经济上,京津主流报刊呈现了财政拮据的广东国民政府和遭遇天灾人祸的广东民众。商团尚可组成与政府匹敌的军事实力,政府为筹军费可谓使出浑身解数的经济图景。彼时社会局势已是纷繁复杂,加上自然灾害的破坏带给广东经济沉重的打击,广东经济局面并不乐观。社会运动方面,由于广东滨海,西方列强较早的在此开展了半殖民经济,伴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西方思想的传播,广东民众的社会运动多具有反帝性质,也因西方思想潜移默化影响广东民众,故而广东工人有意识去扞卫自己的利益。本文不仅呈现出京津主流报刊中广东镜像“是什么”,并概括出京津主流报刊在构建广东镜像过程中呈现出的镜像特征,各大报刊以重要事件为“引”,以小叙事的方式重现时局;报刊涉及国家主权的事件时,承担起了报刊应有的社会责任,但在内政的刻画中,又不免带有各自立场。在此基础上,探究京津主流报刊为何这样建构广东图景,南北对立的政局不可避免的影响京津主流报刊对广东的镜像呈现,报刊的天然政治性亦被政党视为有利的宣传工具。

刘爱广[5](2019)在《知识旅行:埃及亡国史在晚清中国》文中提出甲午一役,使得中国社会各阶层深切感触到“千年变局”意涵,此后,外患愈趋愈烈,国亡无日之感时时萦绕在中国上空。面对此一危局,传统知识体系营构出的思想资源,难以应对;中西海通后,欧风美雨携带各式西方知识涌入中国,晚清士人藉此编制出繁复多样的知识空间以御艰危时局。既往研究对于晚清民族建构思想来源的讨论多集中于传统资源与西方理论两者之间,实则两者之外,诸如波兰、朝鲜、土耳其、印度、埃及等域外亡国,亦在晚清中国思想脉络中充当了民族主义的重要思想资源。亚非亡国中,埃及与中国同为“文明”古国,近代又因“外债”亡国,与晚清中国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为国人关注。甲午至武昌起义间,埃及亡国史透过报刊、教科书等媒介,借以弹词戏曲、竹枝词等表达形式广为流传,化为亡国象征,时常出现在政治讨论、启蒙话语塑造中。就讨论主题而言,“外债”“文明”“改革”是中心话题。埃及曾经的改革,因借“外债”终致失败亡国,成为时人形塑“外债”等于“亡国”象征的重要凭藉,推动晚清经济民族主义画卷的展开;埃及改革故事,也促使国人思考在主权沦丧、民族帝国主义思潮盛行背景下,改革似不是唯一救亡途径,尊西与恐西之间,体现出世人对民族不能竞于世界之忧思。在对西方文明敬畏游移间,国人接受了“文明”进化沉沦论说,同时,祭起“文明”大旗,创造出埃及、中国、印度为“文明古国”的传统,借此展开中国“文明”再造重生、凤凰涅盘的想象旅程。而如何认知英国统治下埃及的近代性问题,背后却存在着难以回避的内在矛盾,若英国占领统治埃及在进化秩序中是值得赞美的合理行为,是否意味着侵略行迹具有正当性;若不合理,则需要破解西方话语中建构出的占领—进步模式。这种对西方“文明”及侵略的矛盾态度,恰是晚清民族主义表陈中矛盾、两难状况的反映。以埃及亡国史为载体讨论晚清民族主义,不仅有利于突破“兴亡史鉴”认知视角的局限,通过这一载体亦可称呈现晚清民族主义歧异多元的画卷,触及民族国家建构进程中核心问题。体悟晚清中国致力于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艰辛历程,展现通往现代民族国家这一终极目标的不同路径与取向。

朱浒,刘素敏[6](2017)在《2016年清史研究综述》文中指出2016年的清史研究依然维持着高产局面。据粗略统计,在汉语出版物范围内,不计博、硕士学位论文,公开发表的论文也在3000篇以上、出版研究着作约60余部。毫无疑问,清史研究的这一产出规模,充分体现了其在研究队伍和资料两方面的雄厚基础,也是其他各断代史研究难

王绪芬[7](2016)在《2015年清史论文索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徐莉莉[8](2015)在《呈现与传播:《澳门宪报》中文广告(1850-1911)与近代澳门社会发展》文中提出澳门是中国近代社会向城市化、现代化转型的发祥地,也是近代报刊媒介,特别是中文广告的发源地之一。《澳门宪报》上刊载的中文广告不仅开启了我国近代官报广告之先河,而且拥有我国中文报刊诸多“第一”,如最早刊载博彩和专卖广告(1851年)、船期广告(1854年)、海外招工广告(1856年)、双语报纸广告(1879年)等。这些广告不仅呈现了澳门当地多元化产业经济与社会结构特征,而且也推动了近代澳门的社会转型与发展。因此,从中国广告史研究角度来看,《澳门宪报》刊载的中文广告有着独特地位和研究价值。鉴于《澳门宪报》中文广告的特殊地位和价值,且鲜见有从广告史角度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的学术论文与专着,本文全面梳理了它的内容,深入解析其基本特征及其与社会背景的关系,特别是做了大量而详实的个案剖析,以期为此类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对我国广告史研究起到补充作用。本文选取的《澳门宪报》中文广告从1850年12月7日--1911年12月30日止,共1234份报纸,2896则各类广告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思路上,首先对所有广告进行系统分类,归纳其总体特点;再进一步对《澳门宪报》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类广告进行统计分析及内容解剖;通过个案研究,深度剖析具体细分项目研究广告与社会发展互动的内在规律。本文理论推进路径为:首先根据《澳门宪报》中文广告的历史背景及社会环境,分别从广告发展阶段、内外部环境、刊载数量及类型等方面归纳了其基本特点及阶段性特征;其次系统考察了其如何表征澳门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从不同类型的广告作为切入点,对各类广告进行详细的文本解读,分析该类广告的活动主体、内容特征、广告文体形式和语言表述方式等。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分析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广告,以及广告如何反作用于澳门当地的需求以及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具体研究目标和文本分析对象包括:凸显澳葡政府官方意图与政策导向的政府公告类:包括军事、外交、安全、法务、选举任免类、华人管理表彰、城市与交通管理、税收政策等;种类庞杂的经济类广告:包括鸦片与博彩业在内的专卖广告、海外招工广告、航运广告等澳门近代经济支柱型产业的广告;反映多元文化共存与交融的文化广告类:包括教育考试、卫生防疫、宗教与文化民俗等;反映城市化转型社会广告类:包括入籍、遗产以及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广告。基于上述四大类广告的内容分析,概括并提炼《澳门宪报》中文广告所反映的近代澳门社会的思想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各方面特征,全面评估《澳门宪报》中文广告传播的宏观效果,挖掘近代澳门报刊广告发展的独特价值与启示意义。经过对卷帙浩繁资料的梳理与归纳,尤其对大量个案的剖析,本文对《澳门宪报》中文广告研究形成了以下主要观点:1.《澳门宪报》中文广告开启我国近代官报广告之先河,拥有诸多“第一”纪录,例如,专卖、船期、博彩广告等;2.以巩固澳葡政府的殖民统治为根本目的,是《澳门宪报》中文广告最显着的特征之一。《澳门宪报》作为官方报刊的经营管理方式使其不同《申报》等其他商业化报纸那样注重商业化广告经营。这种媒体功能定位使澳葡政府得以控制和利用广告传播作为手段实现对华人的管控,并在客观上达到缓和民族矛盾、推动澳门城市化转型的目标。这些依托现代媒体强化管理的举措也为探索政府的现代行政管理职能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3.《澳门宪报》中文广告涉及各行各业的经济广告反映了澳门近代经济转型的历史变迁,也显露了澳葡政府通过颁布诸如特许专卖等经营管理制度为了达到弥补财税亏空的目的。广告中颁布的各项制度涵盖了大部分民生经济领域,进一步强化了对居澳华人经济行为的管控,这种经济管理思路促成了今日澳门地区独特的产业结构,也揭示了当时政府依赖专卖制度、鸦片贸易、博彩业、海外苦力贸易等特殊产业的经济政策根源及其所引发的负面影响。这些对当代政府主导下的城市经济转型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作用。4.《澳门宪报》中文广告涉及文化的广告反映并推动了澳门华人在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迁过程。澳葡政府在多元文化环境中通过这类广告宣传推行其相对温和的文化治理政策。历史证明,这种文化策略符合了澳门社会“华洋杂居”的文化环境特点。澳门的葡人与华人、天主教与佛教(妈祖)、西方文化与中华文化能够和安相处、相蓄包容,而没有发生过诸如美国学者亨廷顿(Samuel Phillips Huntington)所说的“文明冲突。很明显,这是政策导向因素发挥了关键的调和作用。澳门400年相对稳定的文化发展史也表明多元文明的相处并不一定带来对抗与冲突,反而形塑了澳门地区在不同种族、民族的交往中形成的独特文化魅力,在澳门文化迈向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5.《澳门宪报》中的社会生活广告在一定程度上规制和引导了以华人为主体的澳门居民逐步向现代化、城市化的生活方式转型;这一转型过程中澳葡当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在社会管理职能上的现代政府雏形以及在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时代进步性,为今天的澳门顺利并卓有成效地实行“一国两制”的管理方针奠定了必要的制度基础。

杨志勇[9](2014)在《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变迁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金融功能演进的角度,讨论了1800-1937年中国金融机构的变迁问题,中心观点为: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变迁是近代中国金融功能演进的产物,金融功能演进本质上是一个功能不断分化和实现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的基本运行机制是协调机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基于两大目的。一是探明近代中国金融业不同发展阶段主要金融机构变迁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以更好理解中国金融机构的变迁规律。二是在此基础上为我国银行业的当前和未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历史借鉴。出于上述考虑,本文从理论推导和历史分析两个方面对近代中国金融机构的变迁进行了研究。理论推导方面,尝试把金融变迁与社会经济变迁原理结合起来予以研究,通过梳理社会变迁理论中功能、结构、能动性等概念,提炼出“功能是系统复杂性化简的内在需求,结构是这一需求的实际运作状态,功能是结构变化的内在机理”这一分析社会经济系统变迁的基本观点。在此基础之上解释了金融功能、金融功能的分化和实现、金融变迁等概念,分析了金融系统中功能和结构的关系、金融机构变迁的内在机理等重要问题,并对金融变迁相关理论进行了整合,提出了金融变迁的功能协调观点,认为金融功能本质上是对金融系统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化简需求,它的演进过程就是这一化简需求的不断分化和实现过程,围绕功能的分化和实现,金融体系的各要素、各制度进行变迁,其变迁的核心运行机制是协调机制。作为金融要素或金融制度中的一种,金融机构变迁的内在机理也是围绕金融功能的分化,金融机构对这一分化的适应过程或动态协调过程,即金融功能的实现过程。本文也对引起功能分化和系统变迁的原始动因——能动性作了分析,认为一般情况下,自发性(诱致性)和计划性(强制性)两大动因共同作用于变迁过程,但在不同的阶段二者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有时自发性起主要作用,有时计划性起主要作用。按照金融功能协调观点,1800-1937年间的中国金融机构变迁也是一个对功能分化和实现的适应过程,从金融系统的服务对象看,金融功能的大致演进顺序为:商业金融服务-政府金融服务-工业金融服务,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考察。第一阶段1800-1840年,以金融机构的成长为主线展开分析。市场自发性动因——长途大宗商品贸易量的增加和复杂混乱的货币制度,共同推动商业金融服务功能从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体系中分化出来,围绕这一功能的实现,国内金融机构不断成长壮大。票号、钱庄通过货币兑换服务、以票代银等业务创新,满足了本阶段金融功能的需求,成为国内金融业中的翘楚。同时,兼营金融业务的外国洋行也开始为商业资金的国际流动提供便利。第二阶段1841-1894年,以金融机构的蜕变为主线展开分析。从地域上看,随着通商口岸的增多和中国半殖民地社会性质的加深,这一阶段的金融功能首先分化为口岸和内地商埠两大部分,每一部分功能需求的内容有所不同。内地的金融功能仍以传统农业社会为基础,市场放诱致长途贸易中的商业资金流动和信用规模进一步增大,钱庄和票号的商业金融服务功能继续扩展,与此同时,口岸的金融功能已经开始向工业社会转变,来自外国势力的强制性作用和本国政府的制度变革对金融系统的影响逐步增强,因此分化出新的金融功能需求——诱致性政府金融服务功能和强制性工业金融服务功能。在两大新功能的实现上,金融机构表现出不同的适应力,票号在政府金融服务功能的实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工业金融服务功能的实现,主要依靠外国银行和政府直接投资。尽管如此,票号、钱庄、外国银行在不同的功能竞合与实现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优势,并能相互补充和支持,共同推动了金融业的整体平稳发展。第三阶段1895-1937年,以金融机构的转型为主线展开分析。这一阶段近代中国金融体系的现代因素大大增强,主要表现为政府干预经济力度大大增强,民族工商业资本和国有工商业资本快速发展,功能分化与此相一致,政府金融服务功能出现由诱致性向强制性转变的趋势,而工商业金融服务功能中的诱致性力量在增强。这一阶段金融机构的功能实现呈现出不同特点,围绕基于诱致性的传统商业金融服务功能的实现,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形成了被动适应的偏好,而更偏重计划性或强制性的政府金融服务功能和工业金融服务功能的实现,则对金融机构提出更高的主动创新要求形态。围绕这些功能的分化和实现,金融机构表现出多线变迁形态。票号因与外部社会变动协调失败而导致功能实现受阻,钱庄的功能实现一度出现波折,虽由于调整及时因而继续发展,但在金融业中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动,更能满足政府和工业金融服务功能需求的银行取代钱庄成为金融业的主导力量。特别是随着政府对金融的控制逐步加强,官办银行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基本垄断了国内金融市场。另外,由于政府的合理干预,金融业的整体功能得到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比过去大大增强。鉴于政府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角色,本文对政府在金融功能实现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实现方式作了理论探讨,并结合近代中国政府干预金融的实际对制度创新与金融机构变迁的关系也作了分析。通过以上研究,本文认为:第一,金融变迁首先是一个主要由能动性引起的金融功能演进过程,演进应指金融功能的分化和实现,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金融各要素变迁都是这一过程的产物和表现。第二,金融机构的变迁原理应建立在以金融功能为基本分析视角的金融协调机制之上,通过功能实现这一动态过程来衡量金融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协调度,同样通过功能实现来考察各种能动性变化和金融变迁的复杂关系,在此功能视角下,金融机构的兴衰就取决于其对功能的适应性及其效率,机构适应性强,发展稳定;机构适应性弱,则被淘汰。第三,近代中国金融机构的功能演进过程大致可以概括为:商业金融服务-政府金融服务-工业金融服务,前后功能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分化和递进关系。这些功能的实现既依赖于机构的自身创新,也依赖于政府的制度创新。第四,近代中国金融功能需求与机构、制度的协调关系呈现出由机构、制度的被动跟随向机构、制度的主动供应转变的趋势,但这一过程较为缓慢,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制度供给严重滞后于时代要求,因此,政府的制度安排在中国近代金融机构的转型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本文的创新主要有四点。一是提出了金融功能的本质是金融系统的复杂性化简需求这一论断。通过梳理社会变迁一般原理,把系统复杂性与功能的本质引入金融功能论,功能只代表一种潜在的复杂性化简需求,结构,即功能实现,才是这一需求的实际运作状态,进一步加深了对金融结构与金融功能二者关系的认识。二是以金融功能实现为核心概念提出了新的金融变迁机制——功能协调机制。金融变迁或机构变迁就是金融功能的实现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是否有利于金融资源的便利流动和配置是衡量金融内部诸要素之间及金融与社会、经济之间协调度的最核心标准,进一步丰富了金融运行的内外协调机制。三是提出政府的制度创新是推动近代中国金融功能演进和实现的最重要外部力量这一论断。运用金融功能协调的观点对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变迁中金融功能实现、不能实现或实现不畅等变化作了分析,分析表明近代中国金融机构的功能实现经历了一个从被动跟随向主动供应逐步转变的过程,但推动这一转变的主角是政府,政府的金融制度安排或制度创新成为中国金融业整体功能提升的关键。四是提出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在功能实现中的能动性具有被动适应的特点。这一特点对主动性要求较弱的商业金融服务功能和政府金融服务功能的实现尚不构成阻碍,但极不利于对主动性要求较高的工业金融服务功能的实现,因此,提高中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首先要解决如何由被动追随功能需求向主动供应功能需求转变的问题。本文的不足之处为,一是在分析金融功能时提出了复杂性概念,但在分析其的具体形成机制、与金融各要素的具体关系等问题上着墨不多,需作进一步探讨;二是在分析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变迁的过程时,从功能角度对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三者之间的协调运行关系考察力度不够,以上不足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予以补充和完善。

曲玉梁[10](2011)在《民初大理院及其民事判解制度研究》文中指出大理院的最初设立是由于清末“仿行宪政”、修律变法,它作为近代法制意涵下最高审判机关,享有“统一解释法令权”和“最高审判权”,独立于其他机关之外。这既决定了民初大理院与清末修律之间割舍不断的关系,也表明了对民初大理院总体认识的起点。为此,本文从清末修律对民初大理院的影响开始展开,通过对民初大理院的设立、职权享有、独立审判,尤其是关于判例的运用展开论述,分析了民初大理院民事判解制度的特点、性质,并将民初大理院的民事判解制度与中国传统的判例制度、英美法系的判例法、大陆法系的判例制度进行比较,概括了其对民国民法制定和我国台湾地区现行法制的影响,最后总结了对我国大陆地区当前民事法律制度发展完善的启示。从逻辑结构来看,本文的结构分为四个部分,即:第一部分,主要分析清末修律活动对民初大理院及其活动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催生了中国近代法制意涵下最高审判机关——大理院、近代司法独立观念与制度对民初大理院裁判活动的影响、《大清民律草案》对民初大理院民事裁判活动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分析民初大理院的设立、内部组织、职权享有和法官独立,进而展开对民初大理院运用判例,对制定法、习惯法和法理等民法渊源适用情形的分析以及对判例运用在法学方法方面意义的阐释,较深入地了解其民事判解制度。第三部分,主要分析民初大理院的民事判解制度的特点、性质,并将该制度与中国传统的判例制度、英美法系的判例法、大陆法系的判例制度进行比较研究,进一步认识这一制度的特殊性。同时还考察了该制度对“民国民法”的制定和对我国台湾地区现行法制的影响。第四部分,主要基于前述对民初大理院及其民事判解制度的考察、分析、研究,总结出对我国大陆地区民事法律制度建设的启示,包括对改进审判独立、统一解释法律和促进民法典制定方面的借鉴作用。

二、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成因再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成因再探(论文提纲范文)

(1)晚清中美商约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二、概念的界定及研究的对象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美商约关系的酝酿
    第一节 西力东渐与中国贸易制度的紧缩
    第二节 广州贸易制度下中美贸易的发展与冲突
        一、美国对华贸易的起步与发展
        二、早期中美贸易中的矛盾与冲突
    第三节 英国缔约通商的诉求与中英商约关系的建立
        一、英国遣使赴华与缔约通商的挫败
        二、武力侵华与中英商约关系的建立
    第四节 美国打开中国市场的企望和举措
        一、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缔约通商的实践
        二、在华美人打开中国市场的企盼与活动
        三、美国政府遣使赴华决策的出台及使团的筹划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美商约关系的初建及运行中的矛盾
    第一节 中美《望厦条约》及通商章程的签订
        一、使团抵华前美国的诉求与清政府的应对
        二、使团抵华后中美之间的交涉
    第二节 《望厦条约》与中美贸易的发展
        一、《望厦条约》中的商务条款
        二、《望厦条约》签订后中美贸易的发展
    第三节 商约关系初建阶段的矛盾与冲突
        一、中美《望厦条约》执行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
        二、中美《望厦条约》执行过程中的交涉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缔结新约与中美商约关系的发展
    第一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美国的修约企图
        一、独自提出修约
        二、联合英法共同修约
        三、美国修约失败的原因
    第二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中美新商约的缔结
        一、美国的中立与利益追求
        二、中美《天津条约》的缔结
    第三节 《天津条约》与中美商约关系的扩展
        一、《天津条约》中的政治性条款与通商贸易的关系
        二、《天津条约》中的商务性条款
    第四节 上海税则谈判与中美商约关系的进一步协商
        一、商民赔偿问题与中美《赔偿美商民损失专约》的签订
        二、中美《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海关税则》的签订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合作政策”与中美商约关系的有限改善
    第一节 “合作政策”提出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合作政策”下中美贸易纠纷的协商与解决
        一、商人领事问题的交涉
        二、商船救助问题的交涉
        三、贸易违约问题的交涉
    第三节 《蒲安臣条约》与中美商约关系有限改善
        一、《蒲安臣条约》的签订
        二、《蒲安臣条约》对通商事宜之规定
        三、中美商约关系的有限改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工问题与中美商约关系局部调整
    第一节 《蒲安臣条约》的执行情况
        一、中方切实有效的执行条约:对美商予以保护与优待
        二、美方条约执行陷入困境:经济危机的爆发与排华浪潮的兴起
    第二节 1880年的中美修约谈判
        一、《续修条约》的签订与华工问题
        二、《续约附款》的签订与中美贸易问题
    第三节 《续约附款》对中美商约关系的局部调整
    本章小结
第六章 19世纪后期美国拓展对华贸易的诉求及其困难
    第一节 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拓展对华贸易的诉求
        一、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二、美国拓展对华贸易的诉求
    第二节 美国拓展对华贸易所面临的“障碍”
        一、中国内地关卡林立
        二、地方官员加抽厘金和拒发子口税单
        三、中国河道淤泥堵塞严重
        四、中国商民知识产权观念淡漠
        五、中国禁止外商在华设厂及机器进口
        六、美国商民损失赔付问题延宕多年
    第三节 “瓜分狂潮”下美国对华贸易所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本章小结
第七章 20世纪初中美商约关系的重大拓展
    第一节 议和谈判与修约条款的提出
        一、清政府主动提出修改通商条约
        二、公使团对修约条款的讨论
        三、修约条款列入《议和大纲》
    第二节 美国修订通商条约的准备
        一、极力促成和谈
        二、广泛征集修约意见
    第三节 中美商约谈判中的交涉焦点
        一、商务性问题的交涉
        二、非商务性问题的交涉
    本章小结
结语
    一、晚清中美商约关系的基本性质
    二、美国缔约通商的基本诉求与清政府的应对
    三、晚清中美商约关系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2)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大背景
        1.1.2 厦门丰富的地域建筑与装饰图案遗存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近代中西建筑文化的交融
        1.3.2 近代建筑装饰的研究
        1.3.3 厦门近代建筑及装饰研究
        1.3.4 建筑装饰图案的研究
        1.3.5 国外建筑装饰领域的相关研究
        1.3.6 总结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4.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4.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生成背景
    2.1 地理环境与区位优势
        2.1.1 沿海对外的地理环境
        2.1.2 以港兴市的区位优势
    2.2 近代厦门的开埠与港口贸易的发展
        2.2.1 厦门的开埠
        2.2.2 港口贸易的发展
    2.3 近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
        2.3.1 海外移民的发展
        2.3.2 以侨汇为支柱的城市发展
        2.3.3 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
    2.4 近代城市建设
        2.4.1 英租界的开辟与建设
        2.4.2 鼓浪屿公共租界的设立与建设
    2.5 厦门近代建筑的主要类型
        2.5.1 早期移植的西式建筑
        2.5.2 洋楼民居建筑
        2.5.3 嘉庚建筑
        2.5.4 骑楼建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历史分期
    3.1 发育期——西方复古装饰风格的传播
        3.1.1 早期西方殖民、教会建筑复古装饰符号的移植
        3.1.2 早期的洋楼民居建筑装饰风格
    3.2 发展期——西方装饰风格的发展与本土装饰式样的兴起
        3.2.1 华侨意识主导的西方古典装饰图案的发展
        3.2.2 近代摩登风尚与装饰艺术风格图案的传播
        3.2.3 中西文化融合与本土装饰式样的兴起
    3.3 分化期——图案风格的“地域衍生性”与“异质共生性”
        3.3.1 民族意识影响下的地域装饰图案的衍生发展
        3.3.2 异质文化多元共生的装饰格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载体与细部特征
    4.1 尚奢重雅的洋楼民居装饰图案
        4.1.1 山花
        4.1.2 柱
        4.1.3 檐口
        4.1.4 窗
        4.1.5 栏杆
    4.2 崇简去繁的骑楼装饰图案
        4.2.1 女儿墙
        4.2.2 檐口
        4.2.3 窗
        4.2.4 壁柱
        4.2.5 墙面
    4.3 承袭地域特色的嘉庚建筑装饰图案
        4.3.1 闽南传统大屋顶
        4.3.2 立面砖石拼贴图案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本体特征
    5.1 西中融合的装饰图案造型特征
        5.1.1 近代西方观念技术体系下的装饰图案形态变革
        5.1.2 本土装饰文化对西式图案造型的影响
    5.2 形式与意象并存的装饰图案构成特征
        5.2.1 秩序构成规范下的形式感
        5.2.2 本土文化语境中的意象构成
    5.3 材料与色彩系统的“地域性”与“现代性”
        5.3.1 地域装饰材料的继承
        5.3.2 现代装饰材料的引进
        5.3.3 与材质和式样呼应的色彩系统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空间属性与秩序特征
    6.1 基于西方建筑形体之上的图案空间
        6.1.1 厦门近代建筑空间观念与形体结构的转变
        6.1.2 装饰图案空间属性的“附加性”与“实体性”
    6.2 以突出人的观念与尺度为目的的装饰秩序
        6.2.1 等级中心秩序
        6.2.2 视觉中心秩序
        6.2.3 风格中心秩序
    6.3 以突出建筑形体结构为目的的装饰秩序
        6.3.1 横向结构秩序
        6.3.2 纵向结构秩序
        6.3.3 混合结构秩序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审美特征
    7.1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审美系统重塑
        7.1.1 建筑装饰图案的审美冲突
        7.1.2 建筑装饰图案审美的分解
        7.1.3 建筑装饰图案审美的整合
        7.1.4 建筑装饰图案审美的适应
    7.2 内容与形式的美感构建
        7.2.1 审美取向导致的式样融合
        7.2.2 造型感知的视觉生理场
        7.2.3 空间感知的审美知觉场
    7.3 主体与客体的情感交融
        7.3.1 装饰主体的审美移情
        7.3.2 主体与客体的情境营造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本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解放前建造的嘉庚建筑及其装饰风格
附录2:厦门近代洋楼民居部分门楼装饰图样
附录3:作者在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与参与课题

(3)高中历史民族解放运动的教学内容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综述
        (一)关于民族解放运动的研究
        (二)关于高中历史民族解放运动教学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民族解放运动的概念、内容及教学价值
    一、民族解放运动的概念与内容
        (一)民族解放运动的概念
        (二)民族解放运动的内容
    二、民族解放运动教学的必要性
        (一)新课标的要求
        (二)高考考查的需要
    三、民族解放运动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理解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道路
        (二)有助于深化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理解
第二章 高中历史民族解放运动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民族解放运动在三个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体现
    二、高中历史民族解放运动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科书中民族解放运动内容比较分散且不成体系
        (二)有些章节中民族解放运动的内容安排较少
        (三)偏重于运动的过程而对国家独立后的发展关注较少
        (四)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和比较不足
第三章 改进民族解放运动教学内容与设计的策略
    一、将民族解放运动视角纳入教科书整体结构的编排
    二、适度增加民族解放运动历史走向与后续发展的叙述
    三、结合学术研究,促进有效教学
        (一)融入民族解放运动相关学术成果
        (二)挖掘并阐释“民族解放”的内涵
        (三)结合核心素养运用合适的教学模式
第四章 教学案例分析:非洲独立运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大革命时期的广东镜像:以京津主流报刊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媒介镜像研究
        1.2.2 报刊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京津主流报刊的媒介环境
    2.1 报刊的政治环境
    2.2 报刊的经济环境
    2.3 报刊的社会环境
    2.4 报刊的技术环境
    2.5 报刊自身发展情况
第三章 京津主流报刊中的广东政治图景
    3.1 .广东省内纷扰
        3.1.1 入粤客军喧宾夺主
        3.1.2 东西两江战事皆集
    3.2 粤省外部纷扰:林立军阀中的粤局
    3.3 讨伐军阀,巩固政权
        3.3.1 北伐中的广东政局
        3.3.2 声讨其他军阀,巩固政权
第四章 京津主流报刊中的广东经济图景
    4.1 商团事件
    4.2 关余事件
    4.3 筹措经费、稳定政局
        4.3.1 为筹军费公卖鸦片
        4.3.2 为筹军费强迫行商借款与发行国债
    4.4 天灾人祸中的广东社会经济
第五章 京津主流报刊中的广东社会运动图景
    5.1 沙基惨案
        5.1.1 京津主流报刊中的沙基惨案始末
        5.1.2 京津主流报刊中的爱国共同体
        5.1.3 国际形式下的广东
    5.2 反帝工人运动之省港大罢工
        5.2.1 京津主流报刊中的省港大罢工
        5.2.2 合力对外、扞卫主权
    5.3 扞卫薪酬的广东工人罢工运动
第六章 广东媒介镜像特征和成因
    6.1 广东媒介镜像特征
        6.1.1 关注焦点事件,小叙事呈现时局
        6.1.2 内政外交中的报刊政治立场差异性
        6.1.3 镜像歪曲,以偏概全
    6.2 广东媒介镜像成因
        6.2.1 南北政治对立
        6.2.2 报刊的天然政治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知识旅行:埃及亡国史在晚清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史回顾
        (一) 晚清民族主义研究的整体性回顾
        (二) 晚清域外史地知识传入研究回顾
        (三) 亡国史研究的学术回顾
        (四) 前人研究的空间与本文努力的方向
    三. 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一) 概念界定
        (二) 行文思路
    四. 重点、难点及研究路径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研究路径
第一章 甲午后埃及亡国史的初步传播
    第一节 引论:甲午前埃及历史知识来源
    第二节 传播网络与途径:以报刊为中心的分析
    第三节 初步普及:历史教科书中的埃及
第二章 1903年前后埃及亡国史的引介与回响
    第一节 《埃及近世史》的译介、流传及影响
        一、《埃及近世史》在晚清的版本与叙事
        二、《埃及近世史》在晚清中国之反响
        三、余音
    第二节 北村三郎《埃及史》的翻译与书写
        一、着者与译者:北村三郎和赵必振
        二、由《土耳机史》到《埃及史》
        三、《埃及史》的主题、移译与表述
第三章 埃及亡国史的“国族化”表述
    第一节 自我书写与创造下的埃及亡国史
        一、埃及亡国史型变
        二、再现亡国场景
        三、酹酒苏彝落日红:苏彝士运河的象征意义
    第二节 文明的对话、追溯及反思
        一、漂浮在过去的“文明”古国
        二、古昔盛时今沉沦:文明更替中的埃及
        三、“文明”视域下黄帝/中国文明西来说再探讨
    第三节 辛亥前后:亡国话语的政治运用与社会普及
        一、时事政论中的埃及
        二、弹词戏曲中的埃及亡国史
        三、1915年前后埃及亡国史的再现
第四章 为何是埃及?基于域外亡国史的整体考量
    第一节 域外亡国史在晚清传播的脉络
    第二节 域外亡国声音的回荡
    第三节 追寻埃及的特殊性
结语 重塑埃及:晚清民族主义思想的世界性资源及反思
参考文献

(7)2015年清史论文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治制度 国家治理
二、法律军事
三、宗教民族
四、中外关系
五、经济
六、社会
七、学术思想教育文化
八、史学史料历史事件
九、人物
十、文物风俗地理
十一、科技环境

(8)呈现与传播:《澳门宪报》中文广告(1850-1911)与近代澳门社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及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概念界定
        1.2.1 近代广告
        1.2.2 澳门文化
        1.2.3 近代社会
    1.3 研究综述
        1.3.1 我国近代报刊广告的研究现状
        1.3.2 《澳门宪报》及其广告研究现状
    1.4 研究理论框架
        1.4.1 社会发展理论
        1.4.2 广告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呈现与传播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研究的不足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框架
        1.5.3 研究的不足
2 《澳门宪报》与《澳门宪报》中文广告
    2.1 澳门近代史上的《澳门宪报》
        2.1.1 1850-1911年澳门社会的现代化转型
        2.1.2 《澳门宪报》创办的近代历史背景
        2.1.3 《澳门宪报》的特点
    2.2 《澳门宪报》的中文广告
        2.2.1 《澳门宪报》中文广告的经营与发展
        2.2.2 《澳门宪报》中文广告的刊载情形
        2.2.3 《澳门宪报》中文广告的个性与特点
        2.2.4 《澳门宪报》中文广告在中国广告近代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小结
3 《澳门宪报》中文政府公告:辅助澳门殖民统治的“喉舌”
    3.1 《澳门宪报》中文政府公告的内容界定及数量统计
        3.1.1 澳门近代政治及其与政府公告的关系
        3.1.2 《澳门宪报》中文政府公告的内容界定
        3.1.3 《澳门宪报》中政府公告的总体数量及变化趋势
    3.2 《澳门宪报》中政府公告的主要细分类别
        3.2.1 军事类公告
        3.2.2 外交类公告
        3.2.3 安全类公告
        3.2.4 法务公告
        3.2.5 选举任免类公告
        3.2.6 华人管理及表彰类公告
        3.2.7 城建与交通类公告
        3.2.8 税收政策类公告(公钞)
    3.3 《澳门宪报》中文政府公告的基本特征
        3.3.1 具有强烈的殖民统治色彩
        3.3.2 以管理公告为主要形式
        3.3.3 兼顾了华人群体的政治诉求
        3.3.4 助推了澳门的制度化、城市化建设
    3.4 《澳门宪报》中文政府公告对澳门近代政治的呈现与传播
        3.4.1 对外表明澳葡政府实行殖民统治的“主权”身份
        3.4.2 对内彰显澳葡政府管控华人的殖民治理权威
        3.4.3 服务于澳葡政府扩大殖民利益的诉求
        3.4.4 居澳华人现代政治诉求的表达
        3.4.5 服务于澳门城市化发展的现代转型
    3.5 《澳门宪报》中文政府公告与澳门近代社会政治的互动发展
        3.5.1 《澳门宪报》中文广告是澳门近代政治制度变迁的历史呈现
        3.5.2 《澳门宪报》中文广告成为澳门政府行使管理职能的传播平台
    小结
4 《澳门宪报》中文经济广告:推行澳门经济政策的“窗口”
    4.1 《澳门宪报》中文经济广告的内容界定及数量统计
        4.1.1 澳门近代经济及其与广告的关系
        4.1.2 《澳门宪报》中文经济广告的内容界定
        4.1.3 《澳门宪报》中文经济广告的总体数量及变化趋势
    4.2 《澳门宪报》中文经济广告的主要细分类别
        4.2.1 《澳门宪报》的专卖广告
        4.2.2 《澳门宪报》的鸦片与博彩业广告
        4.2.3 《澳门宪报》的海外招工广告
        4.2.4 《澳门宪报》的航运广告——船期广告
        4.2.5 《澳门宪报》其他经济活动的广告类别
    4.3 《澳门宪报》中文经济广告的基本特征
        4.3.1 以澳葡政府的产业转型为目标
        4.3.2 商业化色彩较淡
        4.3.3 主要传达政府实施经济管理的内容
        4.3.4 助推了澳门近代的经济结构转型
    4.4 《澳门宪报》中文经济广告对澳门近代经济的呈现与传播
        4.4.1 体现了经济信息的简单告知功能
        4.4.2 反映出经济利益诉求色彩相对淡化
        4.4.3 彰显澳葡政府的现代经济管理与服务职能
        4.4.4 传播的假象:存在部分虚假广告
    4.5 《澳门宪报》中文经济广告与澳门近代社会经济的互动发展
        4.5.1 《澳门宪报》中文广告是殖民地产业发展的动态反映
        4.5.2 广告传播形态受澳门近代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
    小结
5 《澳门宪报》文化广告:沟通澳门文化包容政策的“桥梁”
    5.1 《澳门宪报》中文化广告的内容界定及数量统计
        5.1.1 澳门近代文化及其与广告的关系
        5.1.2 《澳门宪报》中文化广告的内容界定
        5.1.3 《澳门宪报》中文化广告的总体数量及变化趋势
    5.2 《澳门宪报》中文化广告的主要细分类别
        5.2.1 教育考试类广告
        5.2.2 卫生防疫类广告
        5.2.3 宗教与文化民俗类广告
        5.2.4 市容管理类广告
    5.3 《澳门宪报》中文化广告的基本特征
        5.3.1 以调和中西方文化冲突为目标
        5.3.2 以西方式条例规制为主要形式
        5.3.3 颁布包容华人传统的大量文化章程
        5.3.4 助推了澳门近代文化的融合
    5.4 《澳门宪报》中文化广告对澳门近代文化的呈现与传播
        5.4.1 彰显华人传统文化背后的社会支撑力量及其延续
        5.4.2 反映引入西方式治理模式产生的冲突及规制
        5.4.3 治理政策上体现对华人文化传统的尊重与包容
        5.4.4 城市化转型中呈现现代西方制度的导向与建构
    5.5 《澳门宪报》中文化广告与澳门近代社会文化的互动发展
        5.5.1 《澳门宪报》中文广告推动澳门近代文化与制度的转型
        5.5.2 《澳门宪报》中文广告有助于近代澳门文化的形塑及其辐射效应
    小结
6 《澳门宪报》中文社会生活广告:引导澳门社会城市化发展的“推手”
    6.1 《澳门宪报》中社会生活广告的内容界定及数量统计
        6.1.1 澳门近代社会发展及其与广告的关系
        6.1.2 《澳门宪报》中社会生活广告的内容界定
        6.1.3 《澳门宪报》中社会生活广告的总体数量及变化趋势
    6.2 《澳门宪报》中社会生活广告的主要细分类别
        6.2.1 入籍广告
        6.2.2 遗产声明等个人服务类广告
        6.2.3 社会服务类广告
        6.2.4 社会管理类广告
        6.2.5 社会特殊群体的管理类广告
    6.3 《澳门宪报》中社会生活广告的基本特征
        6.3.1 适应澳门以华人为主的社会转型需求
        6.3.2 以颁布社会有序运行的规制为主要形式
        6.3.3 主要发布现代管理制度与社会服务信息
        6.3.4 助推了澳门市民的城市化生活进程
    6.4 《澳门宪报》中社会生活广告对澳门近代社会转型的呈现与传播
        6.4.1 反映华人为主体的社会族群构成变化
        6.4.2 澳门社会公共领域的形成与发展之体现
        6.4.3 辅助现代社会管理制度的导入与建构
        6.4.4 城市化转型中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展与完善
    6.5 《澳门宪报》中社会生活广告与澳门近代社会的互动发展
        6.5.1 《澳门宪报》中文广告呈现并推动了澳门近代社会的转型
        6.5.2 近代澳门社会的融合形塑了《澳门宪报》中文广告的多元化
    小结
7 结语
    7.1 基本结论
    7.2 有待完善的问题及深入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后记

(9)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和研究范围的界定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社会变迁理论方面
        1.2.2 金融变迁理论方面
        1.2.3 近代中国金融和金融机构研究方面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2章 功能实现中的金融协调观点
    2.1 系统与变迁
        2.1.1 社会系统和社会变迁
        2.1.2 金融系统、金融机构和金融变迁
        2.1.3 变迁的一般问题
    2.2 变迁理论的整合
        2.2.1 社会变迁理论中的功能、结构与能动性
        2.2.2 金融变迁理论中的功能、结构与能动性
        2.2.3 金融功能协调观点
    2.3 金融机构变迁
        2.3.1 金融机构变迁的一般问题
        2.3.2 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变迁的主要问题
    2.4 小结
第3章 金融机构的成长:1800-1840
    3.1 资金流动与商业金融服务功能的拓展
        3.1.1 商品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
        3.1.2 商业金融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展
    3.2 商业金融服务功能实现中的金融机构
        3.2.1 钱庄的业务拓展
        3.2.2 票号的兴起
    3.3 小结
第4章 金融机构的蜕变:1841-1894
    4.1 资金流动与新的金融功能产生
        4.1.1 条约口岸制度与工业金融服务功能的萌芽
        4.1.2 战争、自强运动与政府金融服务功能的产生
        4.1.3 金融功能变化带来的协调问题
    4.2 政府金融服务功能实现中的金融机构
        4.2.1 票号业务的扩张
        4.2.2 通商口岸钱庄的演变
        4.2.3 外资银行的进入与业务发展
        4.2.4 官银钱号的设立与关闭
        4.2.5 主要金融机构的关系
    4.3 小结
第5章 金融机构的转型:1895-1937
    5.1 资金流动与金融功能变化
        5.1.1 货币制度变化对金融功能的影响
        5.1.2 资本扩张与工业金融服务功能的形成
        5.1.3 市场进一步扩大与商业金融服务功能的提升
        5.1.4 政府内债激增与政府金融服务功能的提升
        5.1.5 金融风潮发生机制的变化
    5.2 工业金融服务功能实现中的金融机构
        5.2.1 票号由极盛到衰落
        5.2.2 钱庄业的波动与业务适应性
        5.2.3 新式银行的兴起
        5.2.4 外资银行的整体收缩与业务变化
        5.2.5 银行同业组织协调功能的增强
    5.3 小结
第6章 政府干预与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变迁
    6.1 功能协调视野下的政府、市场与金融
        6.1.1 政府、市场与制度创新
        6.1.2 市场不足时的政府干预
        6.1.3 制度不良下的政府干预
        6.1.4 金融危机时的政府干预
        6.1.5 政府干预不当问题
    6.2 功能协调视野下的近代中国政府与金融
        6.2.1 近代中国政府干预经济的特殊性
        6.2.2 近代中国政府干预金融的方式变化
        6.2.3 近代中国金融与公共资金流动
        6.2.4 近代中国政府对金融机构变迁的影响
    6.3 小结
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二、历史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10)民初大理院及其民事判解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目前的研究成果
三、关于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一章 大理院在清末的设立
一、清末修律活动
    (一) 修律的背景
    (二) 修律的宗旨和内容
    (三) 修律对民初大理院的影响
二、司法独立背景下的大理院
    (一) 清末的司法独立观念
    (二) 大理院的设立与职权
    (三) 司法独立的制度保障
    (四) 司法独立在民国时期的演变 第二章 民初大理院与《大清民律草案》
一、近代民法学与《大清民律草案》
    (一) 近代法学知识与法学观念在中国的传播
    (二) 近代民法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三) 法学名词传入中国的方式
    (四) 中国近代民法学的诞生与成果
二、传统法律文化与《大清民律草案》
    (一) 传统社会中,法律制度的非中心地位
    (二) 宗族伦理与近代个人自由、人人平等原则的冲突
三、《大清民律草案》的编订及对民初大理院的影响
    (一) 修订民律问题的提出
    (二) 《大清民律草案》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三) 民律草案对民初大理院的影响 第三章 民初大理院的机构与法官
一、民初大理院的设置与地位
    (一) 民初大理院设置的法律依据
    (二) 民初大理院的法律地位
二、民初大理院的组织与职权
    (一) 大理院的内部组织
    (二) 大理院的职权
三、民初大理院的法官独立
    (一) 法官选任
    (二) 法官的精神独立
    (三) 法官独立审判个案
    (四) 法官职禄保障 第四章 民初大理院民事判例适用的法律渊源(上)
一、民事法律渊源及援引次序
    (一) 以判例确认民事法律渊源
    (二) 以判例确认民事法律渊源的援引次序
二、大理院对制定法的适用:以对前清现行律的适用和改造为视角
    (一) 对民国政府民事法令的遵行
    (二) 对前清律令中民事规范的沿用
三、对传统民事习惯的适用:以习惯法适用规则的设立及其适用为视角
    (一) 习惯与习惯法
    (二) 习惯法构成要件分析
    (三) 民初大理院确立习惯采用的标准
    (四) 民初大理院基于公共秩序利益对习惯的适用 第五章 民初大理院民事判例适用的法律渊源(下)
一、对民法条理的适用:以"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为视角
    (一) 诚实信用原则的含义
    (二) 对诚实信用原则的运用
二、民事判例在法学方法上的运用
    (一) 以"例"破"律"
    (二) 类型化法学思维的运用
    (三) 赋予传统概念以近代民法含义
    (四) 解释、类比的运用
    (五) 导入近代民法权利类型
    (六) "类推"方法的运用
    (七) 调整律文的适用范围 第六章 民初大理院的民事判解制度
一、大理院的民事判解制度
    (一) 判解的内容
    (二) 民事判解制度的内容
    (三) 民事判解制度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四) 民事判解制度的性质
二、民初大理院判例制度与相关制度的比较
    (一) 来自传统文化的因子:与中国传统判例制度比较
    (二) "判例"名称的暗合:与英美判例法的比较
    (三) 根植于大陆法系法律传统:与大陆法系判例制度比较 第七章 民初大理院民事判解制度的影响
一、民事判解制度对民法制定的影响
    (一) 对民国《民律草案》的影响
    (二) 对制定"民国民法"的影响
二、民事判解制度对台湾地区法制的影响
    (一) 台湾地区现行判例制度的由来与发展变化
    (二) 台湾地区现行判例制度的地位与作用
    (三) 民事判解制度流变于台湾地区的启示 第八章 民初大理院及其民事判解制度的启示
一、对我国大陆地区审判独立的启示
    (一) 民初大理院对审判独立的坚持与追求
    (二) 大陆地区审判独立的评判及改进
二、对我国大陆地区法律解释与法制统一的借鉴
    (一) 民初大理院统一解释法令制度的历史作用
    (二) 我国大陆地区法律解释的现状与问题
三、对我国民法典制定的启示
    (一) 积极稳妥地推进民法典的制定
    (二) 民主科学地制定民法典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四、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成因再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清中美商约关系研究[D]. 方慧.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研究[D]. 石林. 江南大学, 2020(01)
  • [3]高中历史民族解放运动的教学内容与设计研究[D]. 赵伟. 河南大学, 2019(01)
  • [4]大革命时期的广东镜像:以京津主流报刊为中心[D]. 王隽玮.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3)
  • [5]知识旅行:埃及亡国史在晚清中国[D]. 刘爱广.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6]2016年清史研究综述[J]. 朱浒,刘素敏. 清史研究, 2017(04)
  • [7]2015年清史论文索引[J]. 王绪芬. 清史研究, 2016(04)
  • [8]呈现与传播:《澳门宪报》中文广告(1850-1911)与近代澳门社会发展[D]. 徐莉莉. 武汉大学, 2015(07)
  • [9]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变迁研究[D]. 杨志勇. 山西财经大学, 2014(09)
  • [10]民初大理院及其民事判解制度研究[D]. 曲玉梁. 华东政法大学, 2011(12)

标签:;  ;  ;  

重新审视近代中国半殖民化的成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