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与语言哲学:第二轮语言哲学对话系列之四

修辞与语言哲学:第二轮语言哲学对话系列之四

一、修辞和语言哲学——第二轮“语言哲学对话”连载之四(论文文献综述)

许春燕[1](2021)在《现代汉语承诺类言语行为研究》文中认为承诺类言语行为是指言语交际主体单方或双方约定未来做某事。作为言语行为理论的一个重要类别,它广泛存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承诺类言语交际的过程也是承诺交际意图实现的过程,是承诺主体经过层层选择,最终确定某一具体话语形式表达承诺意图的过程。说话人选择的过程是极为复杂的,既有语言内部结构的制约,又有语言外部因素的调节,选择过程的条件即承诺话语形式的实现机制是本文关注的核心问题。全文由5个章节和一个结语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立场、研究思路、研究问题、语料来源和研究价值。有关现代汉语承诺类言语交际的研究,目前研究者们主要从形式立场出发,不同程度地解释了承诺言语行为,但缺陷也很明显,形式立场的研究很难揭示出这些形式是如何实现的。本文从语言的功能立场出发,将完成承诺的表达视为一种承诺言语行为,在承诺言语行为的框架下阐释汉语承诺言语行为的整体,探讨承诺交际意图实现的过程中,承诺话语的实现机制。第2章明确了承诺类言语行为的内涵、特征和结构。承诺类言语行为与其他类别的言语行为界限明晰,特征明显。它的底层结构存在于一切表达承诺意图的话语形式之中。根据交际经验,承诺类言语行为结构共有四个构成要素,即承诺主体、承诺意图(包括承诺意向和承诺事项)、承诺形式和语境。这些要素无论是否出现在话语形式之中,它们都始终作为结构要素存在。第3章阐述了承诺类言语行为的语言表征。在语言层面,词表征了语义范畴,是具有指称功能的最基本的符号单位。承诺言语行为结构的要素中,只有承诺意向能够在语言层面表征出来。能够表征承诺意向的主要是承诺言语行为动词、部分表达说话人意愿的词语,以及某些习惯表达。第4章讨论了承诺类言语行为的话语形式。交际中表达承诺交际意图的话语形式多种多样,我们首先通过排列组合的方法,归纳出可能存在的64种表达承诺交际意图的语义序列;然后根据语言经验和语料整理出现代汉语中存在的语义序列,共23种;再次,从承诺类言语行为整体角度和承诺言语行为结构要素角度,讨论了各自具体的话语形式,为进一步讨论承诺话语形式的实现机制奠定基础。第5章探讨了承诺类言语行为的话语实现条件。交际意图实现的过程,就是说话人进行三个阶段选择的过程,首先,承诺主体确定哪些承诺言语行为结构要素实现为具体的话语形式;其次,将选定的语义结构和语言符号实现为具体的话语形式;再次,将非线性的结构要素进行线性排列。本章重点讨论选择的条件,即承诺话语形式的实现机制。结语部分梳理并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结论,第一,概括了承诺类言语行为的特征;第二,明确了承诺类言语行为的结构;第三,区分了承诺的语言表征和话语形式;第四,探索并总结了承诺话语的实现机制。同时对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出了构想,第一,语料的进一步分析与整理。表达承诺的话语形式极其丰富,话语中表达承诺类言语行为结构要素的形式多种多样,承诺言语行为结构要素的具体实现形式的提炼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尤其是承诺事项部分,还可能存在更多表达承诺事项的话语形式类型,需进一步归纳总结;第二,承诺交际意图实现的过程中,承诺主体依据极为复杂的条件进行层层选择,本文发现了其中的一部分条件。这些条件对具体话语形式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思考方向,但仍需进一步系统化;第三,本文在语言层面和话语层面讨论承诺交际意图实现过程中,缺少现代汉语与其他语言(如英语)的对比。通过对比,可以考察现代汉语表达承诺意图的话语形式特征。这都有待于日后会继续整理发掘更多汉语表达承诺意图的话语形式的特征。

崔艳英[2](2020)在《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文中认为心智表征是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一个从古至今尚没有解决的谜题。笛卡尔的接触力学没能解决“思维物质”和语言创造性问题,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了力学难题,但是对于“语言创造性”和“心智”无能为力。洪堡特提出“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说明语言创造性,但只是为心智换了一种说法,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乔姆斯基迎难而上,反对行为主义,发起一场认知革命,研究语言能力,研究心智表征问题。他的心智表征观主要由几个方面构成。这几方面问题通过七个部分展开讨论。首先,心智表征研究可以追溯到经院哲学时期,其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一元论和二元论研究,无论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都不能成为心智解读的理想路径。乔姆斯基的心智研究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通过语言维度研究心智。其次,他的理性主义心智,以“语言创造性”为切入点,追本溯源,找到历史依据,复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他的普遍语法假设可以在波尔·罗亚尔语法中找到原型;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并非空穴来风,源于历史文献;他的生成理论源于洪堡特的“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第三,他对心智的研究主要是对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心智是不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是可以计算?方法论自然主义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可否用于心智表征研究?心智表征是否具有意向性?第四,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得意向性成为乔姆斯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他尝试通过思维的计算表征维度对心智的意向性问题进行解读,但他的解读面临困境,这个困境是概念问题还是术语问题?如果是术语概念问题,那乔姆斯基理论是否要摒弃意向性?摈弃意向性似乎意味着乔姆斯基支持还原论?第五,心智还原论问题,是心智哲学避不开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处理心智表征还原问题?乔姆斯基像牛顿一样,怀疑物理主义,坚持自然主义方法论。他的普遍语法是语言能力问题,是心智表征问题。第六,普遍语法说明人类具有语言器官,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不受其他认知能力影响。然而,诸多证据说明模块独立不可行,模块互动是真谛。心智模块论具有系统性、互动性。最后,乔姆斯基理论不是终极理论,也有局限性。心智表征的意向性研究不适合自然主义路径研究,意向性自然化构成乔姆斯基理论的局限性。心智表征研究需要总结前人研究之成果,借鉴视觉研究之成果,借鉴语言研究之思路。

王美君[3](2020)在《德雷泽克协商民主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民主不仅被认为是最好的决策方法,还可以增强参与者的自主性,理性和道德性,除了这些工具价值,民主还具有自由与平等这种人人都在追去的内在价值。基于这种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它自古希腊诞生以来就一直是每个国家的公民矢志不渝的政治追求和政治理想。然而随着全球化和社会现实的多元复杂化,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逐渐暴露出其固有的弊端,导致民主化危机和民主合法性功能衰微等诸多矛盾,传统的自由民主制度无法适应这种情况,无法满足现代公民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协商民主被重新提起并蓬勃发展,并成为当代民主的核心。约翰·S·德雷泽克(John Dryzek),澳大利亚治理与政策分析研究所协商民主与全球治理中心的ARC获奖者和终身教授,是西方生态政治理论和协商民主理论领域中最具权威性的学者之一,是西方协商系统理论的奠基者之一。在民主转向协商的发展过程中,德雷泽克教授敏锐地感觉到当代协商民主理论存在的问题,即自由宪政的民主会产生诸多缺陷,而本应具有反思性和批判性的协商民主理论正在被自由宪政主义所同化,批判性正在减弱,同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对有效的国家民主施加了约束,使得协商概念变得日益狭窄,丧失了对自己所受批判进行有效回应的资源,带来了民主合法性危机。为此他以哈贝马斯的协商民主和话语民主理论、社会选择理论、差异民主论为理论基础,在对协商民主理论和实践发展迄今的成果进行批判借鉴,对批判协商民主论者进行回应的基础上得到关于协商民主的不同认知。研究他的协商民主思想将有利于我们总体理解西方不同学者对协商民主理论的发展和缺陷,为我们从整体上认知其协商民主理论有着重要作用,且对西方先进协商民主思想的认识、理解、吸收、借鉴也有启迪的。本文从代议制民主、自由宪政民主会产生诸多缺陷,协商民主理论的基础批判性在减弱以及被自由宪政主义所同化、政治精英的文明程度和政治辩论复杂性的降低带来民主危机为背景,以哈贝马斯的协商民主和话语民主理论、社会选择理论和差异民主论为理论基础,进而重点对德雷泽克协商民主的价值目标、适用领域、实现途径以及德雷泽克协商民主思想近年来向协商系统转向等内容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对德雷泽克协商民主思想的贡献与局限性进行了评价。

孙为[4](2020)在《常体-变体视角下的俄语话语标记语意义研究 ——以话语标记语только、кстати、разве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только、кстати、разве为例,探究俄语话语标记语语义中常体和变体的相互联系。传统语言学认为话语标记语意义抽象灵活,脱离语境不好把握,对только、кстати、разве这类单位主要进行词典多义描写、逻辑分析或者研究它们的情态和语用方面。但这些研究很难回答:为什么语言载体要用同一个单位来表达如此多的意义(用法、功能)?什么保证了一个话语标记语不同用法(意义)之间的联系?换句话说,能否从单位的众多个别涵义中揭示词稳定的统一体形式,该形式能将各种意义变体联系起来?我们认为,这样的统一体存在,是词义的深层结构。本文试图从话语标记语的个别、局部意义中揭示它们的共同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条到达共同意义的路径,这种将不同意义统一起来的共同意义就是意义常体(инвариантноезначение)。我们的研究首先基于这样的假设,即无论单位有多少意义,和具体形式联系的总是它的意义常体。语言单位有一个意义常体,具体语境中该常体会发生变形,以意义变体形式出现。这一论点是话语标记语意义常体-变体理论的基础。和既有研究相比,我们的优势及创新之处在于尝试确定话语标记语意义结构中各种意义的形成“基础”。划分意义常体可简化人的心理词库,符合人的心理现实,易化人对语境中词汇单位的理解。常体是用最少认知努力现实化具体语境中词汇-语义变体的基础,符合经济原则,保证了多义话语标记语意义的统一,是凝结多义词结构的核心。由于话语标记语所表示的语义关系相对固定,使用频率高,在使用者的大脑里便形成一种图式。某个具体的话语标记语一旦出现,相关意象便同时涌现。话语标记语所在语句的意义由两部分构成:语句陈说信息和语句预设信息。话语标记语引入陈说信息,同时预设某些信息的存在。因此话语标记语可以作为二元谓词将语句陈说信息和预设信息关联起来。而这正是话语标记语固定在人意识中的图式,也是话语标记语的意义常体。话语标记语的意义常体从其具体用法中抽象而来,是储存在人意识中的定型表征,能够唤起大致相同的情境。虽然看不见和摸不着,但是可以用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在我们的研究中对话语标记语的意义常体作元语言描写,一方面突显对话语标记语理解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容层面核心要素(作为语句陈说信息的论元X和作为语句预设信息的论元Y),另一方面告知这些要素间的关系如何。Только属于元素-集合类话语标记语,其意义和元素、集合概念紧密相关。元素x、元素y、集合M是话语标记语только内容层面的核心要素。толькоx的意思是,только引入元素x时激活了元素x所在集合M。集合M中还包含和x相关的其他元素y。因此толькоx假设考虑了其他元素y,这些元素作为“多于x和/或少于x”被否定。话语标记语кстати将补充信息内容p和主要信息内容q关联起来。q和p是话语标记语кстати内容层面的核心要素。Кстатиp的意思是,话语标记语кстати引入的信息内容p是独立自主的、非必然的,对语境/情景Z来说p是合适的。p和Z中之前给出的信息内容q具有联想性联系。Разве是与保证者概念相联系的话语标记语。说话人、保证者和说话人的假设/解释/观点p是话语标记语разве内容层面的核心要素。说话人要么完全不是p适合情景(事态)的保证者(这种情况下说话人是非p的保证者),要么不完全是p适合情景(事态)的保证者(因为说话人不为p完全适合情景/事态负责)。话语标记语разве将p和非p关联起来。意义常体是话语标记语的意义核心,是意义变体的基础。话语标记语的意义变体,一方面,和意义常体相比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另一方面,又保留了意义常体中的一部分。正因如此,话语标记语不同意义变体才能相互联系和交织,形成以意义常体为核心的辐射型语义网络。

林懿[5](2019)在《“伟大传统”的继承者:战后人文主义论争中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女作家》文中提出无论在哲学、艺术、科技抑或政治领域,人文主义都是西方现代文明的中流纸柱。它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围绕人作为出发点和终极关照的元伦理视角,并以具有理性和自由意志的主体性概念为基础,在抽象普世与微观个体两个层面设计并追求理想的人类生活和人性发展。人文主义为西方现代文明以至整个人类文明贡献了极为辉煌的成就。然而,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方思想界,人文主义却变成最具争议与分裂性的概念之一。它引发了一系列愤怒的争吵,人文主义的声誉也一落千丈。战后西方人文主义受到的冲击可用三个标志性节点进行划分。首先,是二战结束的岁月对大屠杀暴行·所进行的关于人性与西方文明的伦理反省。当时极具影响力的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对传统人文主义的“本质主义”倾向发起攻击,但在另一方面,萨特哲学又将人文主义中的个体自由、理性、自主意志和个人责任推向最高点。接下来的一轮人文主义冲击是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以法国(/欧陆)理论界为大本营的层出不穷的“反人文主义”思潮对人文主义立场进行清算。最后是从上世纪末起、以“9·11”事件为分水岭的世界政治格局变迁和科技发展。它们激发的对全球人类生存状况的重新想象给人文主义带来新的挑战。人文主义遭遇的猛烈攻击带来的影响波及西方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而文学和艺术研究领域由于其在人文主义发展史中的特殊地位,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其中,自由人文主义诗学原则下的英国小说“伟大传统”由于其人文主义的深层立场以及它与人文主义人性观相适应的现实主义形式风格,在战后西方文坛中逐渐陷入困境。面对层出不穷的反人文主义挑战和针对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的批评,本论文中的三位女性小说家——艾丽丝·默多克,玛格丽特·德拉布尔和扎迪·史密斯——依然通过严肃深沉的思考,有意识地坚持了人文主义的基本立场并在创作中维护和继承了自由人文主义的文学观。她们还在人文主义受剧烈冲击的大背景下,坚持以人文主义立场为出发点来探查战后西方社会和人类生存状况的症结和出路,体现出人文主义者的社会担当和人性关怀。默多克(Iris Murdoch 1919-1999)是战后崭露头角的第一代自由人文主义小说家。她首先通过与萨特的人性观、文学观和自由主义观对话,恢复了与人文主义关系紧密的现实主义小说在思想与道德哲学方面的重要性。接着,默多克借助她的内向性道德哲学,努力恢复古典人文主义对整全人性的培养和教化作用。她的关注人物内在意识生活的小说有力地维护了与激进自由主义相对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社会文化观和人性观念。她的道德人文主义为战争暴行之后西方世界的道德反思提供了与存在主义的激越态度完全不同的古典化理解思路。在后期的神秘主义转向中,默多克对人文主义的批判又进入最深层,指向一种“超人文主义”的中间立场。不过,即便在人文主义批判的最深层和最激进处,默多克也没有偏向传统宗教神学和当代学者所称的反人文主义立场。她的晚期神秘主义立场可被视为一种被大幅度修改的人文主义:它携带着默多克在漫长的中前期发展而来的人文主义关怀,又同时指向超人类世界的开阔而神秘的“善”之真理。德拉布尔(Margaret Drabble 1939-)曾师从利维斯,她成长于一个更为平稳的社会氛围里,可被视为战后英国第二代自由人文主义小说家。德拉布尔始终从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学传统中展开她对英国自由人文主义的当代思索。她的早期小说聚焦女性特有的身心体验(特别是母性体验),在客观上推动了女性主义事业的发声与传播,同时也帮助过往被忽略的女性生活作为具有独特价值的一种人性经验进入到人文主义的关照之下,并给后者带来新的启发。中后期德拉布尔小说在人文主题上的拓疆则与利维斯按从窄到宽的路径发展起来的关注“个体、文化、(异)文明”的英国小说人文传统正相契合。德拉布尔笔下的人物从人文主义人性化(个性化)、反人文主义分裂状态到人文主义主体重构的变化路径勾勒了作家对现实主义人文传统遭受的攻击所经历的逐步了解、积极应对并最终超越的过程。默多克早早就认识到、自己却没走上的那种“包含一切人与一切事”的光辉丰盈的小说道路,德拉布尔一直在尝试着走下去。她的作品在反人文主义思潮最盛的时期为英国自由主义文学传统赢得了一例宝贵的实践延续,其中蕴含的人文主义启示尽管没有被付诸于体系化的理论建树,却与默多克、列维纳斯等人在战后开展的人文主义哲学思辨形成了较强的可通约性。史密斯(Zadie Smith 1975-)在“9·11”爆发之前的写作或许还不介意接近后现代反讽精神和反人文主义的哲学思想,甚至乐意去触碰尼采这一自由世界的异质话语。然而到了后“9·11”时期,史密斯在小说和评论文章里体现出来的严肃性和自由人文主义色彩则没有人能够怀疑了。随着史密斯近二十的创作生涯发展和学界对她认识的加深,史密斯与德拉布尔和默多克等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前辈作家的承袭关系也越发清晰。在“9·11”之后全球政治格局变迁和社会心态的变化中,史密斯的创作实践不仅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包容性和自我修进潜力,也表明了具有“超政治”惰性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同样能够在关键时期以积极姿态维护其自由、平等、民主的信念。她通过《白牙》《论美》等主要小说作品传达出的社会文化立场对英国自由人文主义传统的进行了再想象,并且把这种关注人性情感联结、微观个人自由空间和真实生活体验的传统“升级”到了新的世界背景中。她的立场可被视为一种“新自由人文主义”。在小说形式技法上,利维斯、瓦特等人所阐发的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传统在史密斯身上得到了重新“问题化”的机会并获得了新的内涵、拓展了形式技法的疆域。史密斯的小说创作还帮助发展了“后现代现实主义”这一新型小说形式风格。对绝大多数西方学者来说,他们对人文主义基本观念的攻击主要出于对它的失望幻灭之情,认为它没有能够守卫它所强调的人性理想和它所展望的自由、平等、合乎人性的人类社会理想,但他们却并不是在根本上反对人文主义的这些人文理想。本论文所论述的三位女作家面对反人文主义者们各种激烈的批评观点时,均表现出开明理解的态度。她们积极回应借鉴反人文主义风潮的可取部分,并对传统人文主义进行建设性的批评与改造。但与此同时,她们更是发挥才智与反人文主义风潮针锋相对,或是指出其弱点和误区,或是巧妙地将其纳入更广义的人文传统之下,最终三人都清晰地表明她们的人文主义立场。她们对人文主义立场的坚持从来不是不容异见的、或是完全没有自我怀疑的,但她们终究将这些迟疑、动摇、虚心接纳、再思索、重新肯定人文主义立场的过程融入了她们更为地道的人文主义处世态度之中。但是,对于根本上意在摧毁人文主义人性价值的观念体系,如法西斯主义、恐怖主义、非人性的意识形态划分等,三位作家都表现出毫不犹豫的、无条件的抗争态度。“伟大传统”为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贡献了小说领域里最具典范性的艺术准则和一批最成功的实践成就。在英国的历史文化土壤中,“伟大传统”所表现的这种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又与作为社会政治观念的英式自由人文主义立场密切关联、甚至合而为一,这又使得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小说家们的写作具有十分特殊的“英国脾性”。相对于追求纯粹的美学效果,“伟大传统”下的小说创作更注重对个体意识的关注和对社会问题的担当,并在文本中努力促成微观的自主个体与宏观的社会环境之间的平衡互动。此外,“伟大传统”本身对小说形式技法的多样性就持一种较为开明的态度。对本论文探讨的三位作家而言,“伟大传统”是变化、发展和延续的,它并不是处在奄奄一息的末尾,而是从利维斯为其命名时才刚刚开始获得完全自觉的艺术意识。

杨晓琼[6](2016)在《意义理论及其对翻译的启示:英美语言哲学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有着“学科成立宣言”之称的那篇着名论文里,霍尔姆斯为翻译学拟定了两大主要目标:1按照我们在经验世界中所观察到的翻译(translating)及翻译作品(translation(s))的现象对其进行描写;2.建立能够对这些现象进行预测和解释的普遍原则。前者属于描述性翻译研究,后者属于理论性翻译研究。本文试图把英美语言哲学意义理论这个“他山之石”作为普遍原则,对语际转换的可译性问题、等值问题、翻译策略/方法问题以及原作理解问题等进行再度解释,对如何看待翻译理论进行再度解释。哲学是“解释的解释”,是“科学的科学”,其特有的性质能为我们打磨翻译学这块“新玉器”提供新视角,能为译学研究注入新活力,选择“英美语言哲学意义理论及其对翻译的启示”作为论题,即是这方面的一个尝试。本文试图在文献细读的基础上,采取描写、分类、比较以及论证(演绎论证、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对英美语言哲学意义理论进行比较系统的梳理,在此基础上挖掘其译学价值,并主要以文学翻译为例进行了论证。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对本选题的缘起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论文架构进行了介绍。正文合计五章,分别探讨了不同语言哲学家的意义理论及其对翻译的种种启示。第一章“语言、意义理论与翻译研究”:本章首先对哲学的语言转向、语言哲学的界说、特点进行了介绍,然后重点介绍本论文所涉及的英美语言哲学、其研究趋向及代表性人物,目的是限定本论文的研究范围、为整篇论文的分类阐述奠定基础,最后,总结归纳了意义理论与翻译研究的共同关注点,对意义的同一性、意向性、语用性及符号性的共同关注使我们借鉴“他山之石”成为可能,本论文之所以从意义的“指称论、观念—意向论、语用论、符号论”这四个方面探讨意义理论之于翻译的启示,即是以意义理论与翻译研究的共性为基础。第二章“意义的指称论与翻译”:本章重点梳理了弗雷格、蒯因和普特南的意义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其意义观之于翻译的启示。弗雷格认为,符号的涵义决定其所指,反映客观世界的涵义具有客观性,它不随认知主体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客观涵义”具有共享性和普适性,不过,符号的涵义又具有主观性,相同的符号在不同人心目中会产生不同的“意象”。因此,符号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涉及三个层次:第一、意象;第二、涵义但不涉及所指;第三、所指。将上述理论用于分析翻译问题,即可得出以下三点:1.涵义决定所指,只要不背离原文所指,就是等值的翻译;2.符号的客观涵义所具有的普适性和共享性是可译性的基础:3.符号意象与语词关系的不确定性以及人类意象的相似性诠释了诗歌之不可译和可译;而尽量复制诗歌的意象是可资借鉴的译诗原则。蒯因是意义的怀疑论者,他认为意义是不确定的,决定意义的是人本身的经验,因此,任何本体论承诺都是相对的,意义仅存在于整体之中,而观察意义的基本单位是整个科学体系。蒯因的意义怀疑论破解了存在“唯一正确翻译”的神话,借鉴其怀疑论中所折射的本体论承诺和整体论思想,即可推导出以“所有翻译理论作为一个集合体共同面对经验法庭”为核心思想的“整体主义翻译观”。普特南认为,个人的心理状态或涵义不能完全决定语词的指称,对指称的确定有着重大影响的是语言劳动分工和环境。语言劳动分工的观点佐证了合作翻译的科学性,而客观环境对语词意义的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在翻译时不仅要重视意义的移植,还要重视语境的移植。第三章“意义的观念论与翻译”:本章解读了格莱斯、塞尔和戴维森的意义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论证其意义观之于翻译的启示。格莱斯在区分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的基础上,建立起会话含义理论,提出了着名的“合作原则”。这就要求我们从文学文本的字面意出发去扑捉产生文学效果的“说话者意义”,选择以直译或直译加注的方法忠实传达原文的字面意义,让读者在“文字游戏”的恍然大悟中获得类似于原语读者阅读原作时的艺术体验。同时,格莱斯的合作原则还可作为翻译质量评估的一个参照模式,从量、质、关联和方式上衡量译文是否与原文保持一致。塞尔认为,语句的表征能力源于心灵的意向性,心灵有意向性地把心理状态得以满足的种种条件赋形于语言(文字或语音),语言因此获得“意义”。由于前意向背景对意向状态的制约,一个特定意向只能是它所是的那种意向。从意向性的视角来看,翻译的过程也就是译者寻求与原作者的意向性相契合的过程,这就决定了译者在理解原作时,始终要兼顾语言规则和作者意向这两个因素。不过,明了作者意向性的译者,若是选择尊重原作者的意向性,则会通过对意指方式的翻译来复制原文的字面意义;若是选择对原作者的意向性加工改造,则会追求形变而神似的创造性翻译。戴维森从意向维度的客观性出发,把一个句子的意义与经验世界的“真”相联系,借鉴塔斯基外延性的真之定义“约定T”构建了适合自然语言的成真条件意义理论。不同语言可以表达相同的、客观的真之概念,而共享客观的真之概念是语言交流的基础,也使翻译成为可能。同时,语句意义的成真条件为翻译中的“信”和“真”提供了一种更为客观、更为直观的解释。在翻译实践中,以共享客观真之概念必须坚持的宽容原则和整体论原则为指导,才能真正践行利科所倡导的“语言友好”。第四章“意义的语用论与翻译”:本章解读了维特根斯坦(后期)和奥斯汀的意义观,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其意义观之于翻译的启示。后期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像游戏一样,都受规则的制约——它服从于那些产生于各种生活活动之中的规则,服从于语言游戏的规则。语言游戏是生活形式的组成部分,家族相似是语言游戏的共有特征。语词在语言游戏中展现其意义,语词在实践中的用法就是它的意义,因此意义即使用。把翻译置于语言游戏的框架下,我们就应该从语言游戏中展现的生活形式去理解原文、再现原文,把用途对等作为衡量翻译的标准,而作为语言游戏的翻译也只能追求“家族相似”意义上的功能对等,即相对等值。奥斯汀认为,意义寓于言语行为之中,一个言语行为通常包含三种赋义于形的行为:以言表意行为、以言行事行为和以言取效行为。其中,以言行事行为构成了指称、意义、意向以及效果的叠区,语言各层次的意义都与“以言行事的力量”密切相关。受奥斯汀言语行为意义观的启发,笔者提出了对翻译有实用价值的两种模式:“(言语行为)手段→(言语行为)目的”的理解模式和“(言语行为)目的→(言语行为)手段”的翻译模式。并指出,“语用等效”作为一条原则,对翻译实践有着具体指导作用,而“语用等效”作为一条标准,则把以“真”或“信”为基础的传统等值观提升到言语行为层面,从客体文本间的“抽象”对等上升到原言语行为与目的语言语行为之间的对等。第五章“意义的符号论与翻译”:本章梳理了皮尔斯、莫里斯、奥格登和理查兹的符号学意义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其意义观之于翻译的启示。皮尔斯认为,符号、对象和解释项共同构成符号的三元,符号由对象所决定,符号以对象为媒介物作用于符号接收者的心灵,产生解释项,符号、对象和解释项共同参与符号的意指过程,三者的相互作用促成了意义之生成。解释项是在符号的意指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因此,符号的意义生成始终是动态的,符号的无限衍义始终潜在地存在。如果没有用另一个符号来解释或翻译某种符号,那么某种符号的意义就无法生成,因此,译者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正确认识到语言符号所代表的实际对象(意义),而符号的无限衍义说明翻译只有相对对等,没有绝对对等。莫里斯将符号的意义归于三种关系的总和:符号与符号的关系、符号与对象的关系及符号与符号使用者的关系。这三种关系分别对应于言内意义、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意义的三个层次意味着,对原文意义的翻译,实质上就是对原语符号文本的言内意义、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的翻译,而翻译对等也应该是这三层意义上的对等,“三对等”之叠加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对等翻译。奥格登和理查兹认为,符号必须通过思想才能与所指对象建立联系,获得意义。他们在此基础上提出的符号运用六原则对翻译具有方法论上的指导作用。同时,他们还提出了意义的十六条定义,十六条C组十条意义定义与符号直接相关,用这十条来审视翻译,翻译就是符号发出者的意义与符号解释者的意义的对等转换。用“符号三角”来解释翻译的这种对等转换,就是要力求从“所指”所涉及的两个方面的意义关系上寻求“能指”的对等转换,经过转换过后的两种“能指”,尽管有着不同的形态载体,却指向同一个“所指”。因此,翻译中的对等就表现为符号在“所指”上的一致性或连贯性。在谋求对等转换时,译者要在甄别符号的逻辑意义和非逻辑意义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或直译或意译,或者是在直译与意译这两端之间寻求最佳的翻译方法。结语部分对上述意义理论之于翻译的启示做了概括性总结:语言哲学意义理论加深了我们对翻译的认识,翻译中的永恒主题——可译性、等值等效、翻译的标准/本质、翻译的策略、方法以及如何通达对原作的理解等问题——在意义理论的视角下得到了多维度的新解读和新诠释。同时,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意义也作了简要阐述。

邓阳[7](2015)在《科学论证及其能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关注实践已成为科学教育的重要主题。科学论证是典型的科学实践,也是重要的教育性实践,理应受到科学教育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基于国内外科学教育研究领域关于科学论证的已有研究成果,在充分利用多种教育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科学论证的概念、本质、特点,科学教育中科学论证实践的诸要素进行了理论研究,探讨并建构了评价科学论证能力的多维度、多层次评价标准体系。基于以化学学科背景的科学论证任务,本研究对我国学生开展书面科学论证和口头科学论证的能力进行了评价,获得了关于我国学生科学论证能力的重要信息。本研究认为,科学论证是典型的、具备多理论域面的科学实践,同时也是重要的、具有学科特征的教育性实践,体现出实践育人的功能。科学教育者应当明确科学论证具备的多样教育价值,并基于科学论证的主体与客体特征和特定的实践手段,帮助学生在科学学习中有效地开展科学论证。为了了解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的现状,给科学论证教学研究提供证据性支持,需要对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进行评价,且评价科学论证能力的标准应当是多维度、多层次的。本研究基于以化学学科背景的科学论证任务对我国学生的书面科学论证能力和口头科学论证能力进行评价,发现我国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普遍较弱,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学生的书面科学论证能力和口头科学论证能力既表现出同质性,也表现出异质性。论文“绪论”部分主要讨论了研究的缘起和研究的意义,并通过文献综述确定了研究的起点,同时论述了研究的内容、思路和方法。第一章是“科学论证概述”。首先,基于词源学和已有研究结论,界定了论证的概念,阐明了论证的内涵,区别了论证与其他相关的概念,得出了论证的基本特点。之后,从逻辑学、科学哲学和心理学的视角,对科学论证进行了多理论域面的透视。最后,分析了科学论证的特点和类型。第二章是“作为教育性实践的科学论证”。本章将科学论证放在科学教育的视角下进行分析,指出科学论证是重要的、具有学科特征的教育性实践,并从科学论证的教育价值、实践的主体与客体、实践手段(方法与模式)三方面探讨了科学论证的教育特征。第三章是“科学论证能力一般评价标准的建构”。首先,对国内外典型科学论证能力评价标准开展了比较研究,得出了相关的研究结论。紧接着,在比较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科学论证的自身特点,讨论了评价科学论证能力的基本原则和思路,建构了科学论证能力的一般评价标准。第四章是“书面科学论证能力的评价”。为了评价学生的书面科学论证能力,首先建构了基于化学学科背景的书面科学论证任务,同时,基于理论研究结论和项目反应理论,建构并完善了书面科学论证能力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对近600名特定的研究对象开展了书面科学论证能力评价,获得了相关的评价结果。第五章是“口头科学论证能力的评价”。首先,建构了基于化学学科背景的口头科学论证任务,以及符合质性资料分析方法论的口头科学论证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之后,对12个来自不同年级的两人小组开展口头科学论证的表现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关于学生口头科学论证能力的研究结果。第六章“结论与反思”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总结了研究结论,指出了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分析了未来的研究展望。

苏章海[8](2014)在《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在对“对比语言学到底在做什么?对比语言学做了些什么?对比语言学还应该做什么?”三个对比语言学学科的核心问题进行思考的基础上,凝练出“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从学科诞生之日起至今是如何演变的?这种演变对学科发展有何影响”两个基本的研究问题,以“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为题展开,目的在于沿着对比语言学产生和发展的线索,考察元语言系统演变的不同表现、即系统中元语言在学科发展的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盈缺和变迁,观察对比语言学在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范围与对象、研究方法与程序以及研究价值(包括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探讨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本研究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全文绪论,提出了对比语言学学科史研究的必要性,论述了从学科元语言演变的角度研究学科发展历史的目的和意义,设计了研究内容;在对对比语言学元语言及元语言系统界定的基础上确立了元语言抽取的基本原则,并将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分为“核心概念”、“一般性概念”和“辅助性概念和表述”。为了厘清对比语言学的发展脉络,如实、全面地反映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为了行文和描述的方便,本研究对对比语言学元语言概念的界定采取宽泛的做法,即不仅把对比语言学的“核心概念”作为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同时还把“一般性概念”和“辅助性概念或表述”一并纳入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但在具体做法上,重点论述“核心元语言子系统”的演变。这样建立起相应的“子系统”,分别对应对比语言学学科框架中的“研究本体”、“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三个“元语言子系统”。尝试搭建起了一个“理想的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作为考察不同发展时期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演变的参照,并由此考察对比语言学的学科发展史。第二章论述了中外学者对于对比语言学学科史的研究思想、思路和成果。在前辈学者的启发下,本研究尝试将中西方语言学纳入到同一条时间线索上来,做出了一个“打通中西”的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分期,即对比语言学的创始时期(1820—1955)、“应用性”转向与衰落时期(1956—1976)、复苏与发展时期(1977—1989)和快速发展与走向繁荣时期(1990—)四个时期,作为本研究得以展开的空间,并构成本文的主体章节。第三章到第六章是本研究的“本论”部分。第三章研究对比语言学创始时期的元语言系统建构和演变情况。洪堡特是对比语言学的创始人,构建了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雏形暨学科基本框架;作为历史比较法的产物,西方的对比语言学与19世纪的主流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几乎同时产生、并行发展;经叶斯柏森,到沃尔夫,西方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已基本完整,学科正式确立并命名。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肇始于1898年的《马氏文通》,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以创建中国语法学和汉语语法体系为目的,“对比”仅仅是一种研究的工具。由于普世语言观的影响,从马建忠经严复到黎锦熙,所谓的对比语言研究实际处于“比较”与“比附”之间;从陈承泽发出“反对模仿”的呼声开始,尤其是“中国文法革新时期”(1938—1943),中国学者才开始在普通语言学关照下运用对比的方法挖掘汉语特点,建构汉语语法体系。50年代前期,由于苏联语言学理论的影响,“比附”的研究方法复辟。第四章讨论对比语言学“应用性”转向与衰落时期元语言系统的演变。西方语言学自拉多(1957)开始,出现以为外语教学服务为唯一宗旨的“应用性”转向,将对比语言学降格为“对比分析”,从而成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迪·皮德娄转向转换生成语言学寻求理论支持,却遭遇普遍语法观的尴尬。由于放弃了自身理论建设的诉求,美国的对比语言学研究逐步衰落。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虽有赵元任先生成果卓着,但因“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1956)的出台而式微,并终因继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而被迫全面停止。第五章研究对比语言学复苏与发展时期元语言系统的重建。西方语言对比研究中心从美国转到欧洲,并开始从微观走向宏观;沃尔夫对比语言学思想开始复兴,西方语言学重新重视自身理论建构。中国对比研究因对外汉语教学和外语教学的需要得到普及,在为第二语言教学服务的同时,因少数学者对其学科性的元思考而开始重视学科自身的理论建构。中西方对比语言学之间的距离开始缩短。第六章,通过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的演变论述对比语言学的快速发展与繁荣时期对比语言学的发展状况,并对学科未来发展做出展望。1990年之后,随着沃尔夫语言相对论思想逐步复兴,世界对比语言学出现新的气象:西方语言学以体系建构为开端,“跨文化交际”为特色,“功能分析”为“大成”,研究的视野和范围不断扩大,理论建设成绩斐然:菲齐亚克延续自己的一贯思想,对学科做出深刻的元思考,提出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克尔采斯佐斯基则从对比中立项出发建构了一个别具特色的理论体系;由于维尔茨皮卡(1991)的贡献,跨文化语用学从欧洲走向澳洲;从卡普兰到孔纳(1996;2008),美国的对比修辞学取得较大发展;哈蒂姆(1997)则继承哈特曼的研究传统,以“跨文化交际”的名义对翻译理论与对比篇章学进行了深刻论述;切斯特曼的集大成之作《对比功能分析》成为这一时期西方对比语言学理论发展新的里程碑。在中国,第一本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于1990年出版,展示了前期中国对比语言学研究的成绩,使对比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新的领域深入人心,也为今后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992年,中国第一本径以“对比语言学”命名的通论性着作出版;之后,各种理论研究着作纷纷问世,对比语言学研究论文数量大大增加。中国对比语言学研究开始与世界同步。21世纪以来,中国学者对对比语言学进行了历史与哲学的全方位思考,将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建设上升至哲学语言学的层面,对比视角下的汉语语法和语言学理论研究取得新的进展,为世界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中国对比语言学走在了世界前列。第七章为全文的结论。对比语言学经过近200年的发展,其元语言系统由洪堡特与沃尔夫等人的初建、经应用性转向和停滞时期的演变,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尤其是80年之后复苏时期得到重建,1990年以来、尤其是经21世纪初期的繁荣发展,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已经接近一个“理想化”系统。这个系统包含了语言世界观和普通语言学理论的认识论基础和在这一基础上对学科的科学定义;更包含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本体元语言子系统、研究方法元语言子系统和研究价值元语言子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架构,标志着对比语言学学科的最终确立。本文认为,对比语言学的发展从方法论意义上的“求同”到“求异”,带着深刻的历史思考,已显出在更高的哲学语言学层面上的“求和”态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西对比语言学趋向融合;2)学科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哲学基础和理论基础趋向融合;3)学科研究的范围和对象趋向融合;4)学科研究的方法趋向融合;5)学科研究的目标和宗旨趋向融合;6)学科研究的人员组成趋向融合。诚然,从“合”到“和”,还须假以时日。但是,“求和”,是对比语言学发展的终极目标;而大道归一,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管志斌[9](2012)在《语篇互文形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现代汉语语篇的互文形式。主旨是根据语言研究所遵循的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原则,将文学批评的互文性概念语言学化,藉此分析语篇的文本互动机制,具体研究语篇互文的标记形式和表现形式。第一章是绪论。介绍和梳理了语篇研究的相关现象和历史背景,指出本文以文本关系为研究对象,综述了语篇互文研究的基本现状、理论背景和研究契机。第二章探讨互文性的哲学渊源和语言学化。文章首先从索绪尔的符号联想理论和巴赫金的文本对话理论探索了互文性思想的哲学源流以及从中获得的理论启示。文章在梳理文学批评领域互文理论的流变之后,结合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语言研究原则,将互文性概念语言学化,并揭示出了互文性概念的语言学内核,藉此而把它分为联想互文和形式互文,指出形式互文对于揭示语篇的组织规律和文本关系模式最具语言学价值。第三章研究语篇互文的互动机制与语言表现。文章首先界定了语篇互文研究中一些常用的基本概念,包括互文性、文本、主文本、互文本、互文标记、互文形式等,分析了语篇里文本之间的互动机制和调适机制,文本互动的基本特征和类型,考察了语篇互文的语言表现形式,指出语篇是文本的互动场,语篇结构是文本的互动模式。第四章分析语篇互文的标记形式。具体考察了语篇互文的六种标记形式:指示成分、指称词语、转述语、标点符号、话语标记和功能明示标签。其中把话语标记分为心理话语标记、交互话语标记和程序话语标记,指出话语标记中只有程序话语标记具有互文性,只有它具有调节话语、编织语篇、指引语篇理解和明示文本关系的标记功能。第五章考察语篇互文的表现形式。具体讨论了三种互文形式:指称互文、镶嵌互文和外接互文。根据语言的指称差异,把指称互文分为域内文本指示互文和跨域文本指称互文。此外还把镶嵌互文分为平行式镶嵌互文和程序式镶嵌互文,把外接互文分为意图性外接互文和程序式外接互文。第六章是结语。对全文提出和论证了的观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曾晓洁[10](2011)在《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演进研究》文中认为对于国家和个体而言,母语教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以往的汉语母语教育总是夹杂在语文教育当中,难以一窥全貌,为此,本论文对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演进情况进行了集中研究。本论文的三个基本概念是“母语”、“母语教育”和“现代”。在分析既有分歧的基础上,我们立足于教育视角,将我国的“母语”厘定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样,“母语教育”这一概念也就得到了相应界定,不再与“语文教育”、“母语教学”、“汉语教育”产生混淆。关键词“现代”则主要取其与“传统”相对之意,所以下限一直延伸到现在,而在比较了社会母语教育和学校母语教育的各项标杆性事件之后,考虑到教材白话化在母语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进程中的突出地位,我们把上限定在了出现第一本白话性质教科书的1897年。作为一项史的研究,历史文献在整个写作中起到了非同小可的支撑作用。而在观照历史文献之时,则主要采用一种社会学的眼光和比较的视角,先确定出现代以来母语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事件,然后在分析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对典型事件做出定性判断,并据此进一步对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历史进行整体分期。此外,笔者还用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做了可能的穷尽归纳,将精确化作为一种指导思想贯穿于本研究当中。全文除绪论外,包括七章和一个余论。第一章相当于全文的总论,讨论了母语教育的多重制约性和现代母语教育致力普及与螺旋提升的两个特点。从第二章开始直到第七章,每章集中写一个时期,分别是:开创期(1897~1928)、探索期(1929~1950)、突进期(1951~1965)、畸变期(1966~1977)、恢复期(1978~1989)、转型期(1990~)。每一章的写作,都分为三节进行,第一节是各种相关背景的集中介绍与分析,第二节和第三节分别讨论该期的社会母语教育和学校母语教育,具体讨论之时,主要围绕该期的典型事件或有特征性的变化展开述评。第二章“开创期”以民众化和科学化为思想主导,进行了切音字运动、白话文运动等书面语的改革和旨在统一标准语音的国语运动,白话文、官话、汉语知识在此影响下进入了学校教学,母语教育的测验与实验也出现了一个高潮,母语教学因此从传统走向了现代。称1929年到1950年为“探索期”,是因为此期母语教育确实在沿着开创期的精神继续前行,但由于绝大部分时间都处在政权分治和战乱频仍的影响之下,母语教育在此期并没有得到质的提升。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以前的发展节奏,高度的使命感、民族自信力和《人民日报》1951年6月6日的着名社论,合力带领母语教育进入了一个“突进期”。在拼音化思想基础上提出先行简化和全国推普,书写方式彻底改为横排左起,全力推进语法修辞教学,进行汉语独立设科实验,特别凸显语言工具观等,无不体现出一种志在快速提升全民母语能力与建设健康纯洁祖国语言的革命斗志。可惜,动荡的文革阻断了这一发展,此期的政治挂帅让学校母语教育基本退场,不仅不太涉及基本能力培养,就连起示范作用的语文教材语言也一片僵化俗化,社会用语也以火药味儿极浓的斗争化语言和“假大空”的话语模式为主导,母语教育进入了一个不进反退的“畸变期”。文革结束到1989年之间,母语教育的主要任务与功能就在全力复元至文革前的目标导向与教育水平,所以我们称之为“恢复期”。而进入90年代以后,人文思想开始对“科学主义”进行反拨,语言规范观由此从匡正渐变为引导,网络语言成为不断发力的持续热点,在“语感中心说”以一种反“工具观”的姿态迅速崛起的同时,语法教学遭遇了近百年发展以后的“无用论”质疑,而口语教学也以名称更替的方式开始关怀话语主体的言说幸福。毫无疑问,经过百余年发展之后,汉语母语教育又进入了个新的“转型期”。基于以上对于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整体思考,余论部分提出了个理想母语能力模型,该模型由具有一定层级性的六个要素构成。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既没有平衡地发展各能力要素,也较少考虑各要素问的级性差异,是一种不太理想的母语教育。我们认为,关注母语能力的内部要素及其层级差异,有助于学校母语教育走向一条高效途径。

二、修辞和语言哲学——第二轮“语言哲学对话”连载之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修辞和语言哲学——第二轮“语言哲学对话”连载之四(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承诺类言语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对象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3 研究立场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立场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的主要问题
    1.4 语料来源
    1.5 研究价值
        1.5.1 理论价值
        1.5.2 实践价值
第2章 承诺类言语行为的性质与结构
    2.1 承诺类言语行为的内涵
    2.2 承诺类言语行为的特征
    2.3 承诺类言语行为结构
        2.3.1 承诺主体
        2.3.1.1 单向承诺
        2.3.1.2 双向承诺
        2.3.1.3 承诺者自我承诺
        2.3.2 承诺交际意图
        2.3.2.1 承诺交际意图的构成
        2.3.2.2 承诺意向
        2.3.2.3 承诺事项
        2.3.3 承诺的形式
        2.3.4 承诺类言语行为的语境
        2.3.4.1 日常交际和非日常正式交际
        2.3.4.2 口语环境和书面环境
        2.3.4.3 营销和非营销环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承诺类言语行为的语言表征
    3.1 表征承诺意向的词及习惯表达
        3.1.1 承诺动词
        3.1.1.1 答应型动词
        3.1.1.2 保证型动词
        3.1.1.3 承诺型动词
        3.1.1.4 发誓型动词
        3.1.2 表意愿的词
        3.1.2.1 语气副词“一定”
        3.1.2.2 能愿动词
        3.1.3 习惯表达
    3.2 本章小结
第4章 承诺类言语行为的话语形式
    4.1 承诺类言语行为可能的话语形式
    4.2 承诺类言语行为整体的话语形式
        4.2.1 有标记的话语形式
        4.2.1.1 一项要素
        4.2.1.2 两项要素
        4.2.1.3 三项要素
        4.2.1.4 四项要素
        4.2.1.5 五项要素
        4.2.2 无标记的话语形式
        4.2.2.1 一项要素
        4.2.2.2 两项要素
        4.2.2.3 关系结构
    4.3 承诺言语行为各要素的话语形式
        4.3.1 承诺主体的话语形式
        4.3.1.1 单向承诺的话语形式
        4.3.1.2 双向承诺的话语形式
        4.3.1.3 承诺者自我承诺的话语形式
        4.3.2 承诺交际意图的话语形式
        4.3.2.1 承诺意向的话语形式
        4.3.2.2 承诺事项的话语形式
        4.3.3 不同语境中的承诺话语形式
        4.3.3.1 日常交际和非日常正式交际
        4.3.3.2 口语环境和书面环境
        4.3.3.3 营销和非营销环境
    4.4 语言形式与话语形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承诺类言语行为的话语实现条件
    5.1 承诺言语行为结构要素的选择
        5.1.1 承诺主体的选择条件
        5.1.1.1 单向承诺中的条件
        5.1.1.2 双向承诺中的条件
        5.1.1.3 承诺者自我承诺中的条件
        5.1.2 承诺意向的选择条件
        5.1.3 承诺事项的选择条件
        5.1.4 承诺语境的选择条件
    5.2 承诺类言语行为要素的指称条件
        5.2.1 承诺主体的指称条件
        5.2.1.1 单向承诺主体的指称条件
        5.2.1.2 双向承诺主体的指称条件
        5.2.1.3 承诺者自我承诺主体的指称条件
        5.2.2 承诺意向的指称条件
        5.2.2.1 语义条件
        5.2.2.2 语体条件
        5.2.3 承诺事项的指称条件
        5.2.4 承诺语境的指称条件
    5.3 承诺言语行为结构要素的线性排列条件
        5.3.1 意向凸显条件
        5.3.2 事项凸显条件
    5.4 承诺话语形式实现的一般工作程序
    5.5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A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2)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心智表征的思想渊源
    1.1 心智表征研究的术语形成和哲学背景
    1.2 心智表征的方法论
    1.3 心智表征研究的问题和进路
    1.4 小结
第二章 理性主义:乔姆斯基的内在论基础
    2.1 语言创造性: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
    2.2 深层表征形式与表层表征形式
    2.3 杜·马赛斯的构式-语法理论
    2.4 普遍语法——语言刻画与解读
    2.5 语言习得机制与语言能力
    2.6 小结
第三章 心智计算论: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
    3.1 方法论自然主义:乔姆斯基心智研究的方法论
    3.2 内在论:心智理论的范式
    3.3 意向性:自然主义研究的天敌?
    3.4 计算与内容:心智表征的实质
    3.5 自然主义能否最终解释意向性问题
    3.6 小结
第四章 心智表征需要意向性理论吗
    4.1 乔姆斯基对思维计算表证承诺了什么
    4.2 思维计算表征理论存在什么问题
    4.3 表征是不是具有意向性
    4.4 意向性问题是术语概念问题所致?
    4.5 乔姆斯基需要意向性吗
    4.6 小结
第五章 心智还原论:心智表征的终极方案?
    5.1 心身问题:心智哲学的永恒话题
    5.2 牛顿革命的理解:物理主义批判的原石
    5.3 心智模块论: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交融
    5.4 两大主题反对物理主义的一致性
    5.5 心智与意识的同一性
    5.6 小结
第六章 心智模块论:语言是心智的一个模块?
    6.1 心智模块论——语言本能的结果?
    6.2 语言天才还是智障
    6.3 模块论能不能解释心智表征问题
    6.4 复杂系统论:模块理论的替代方法
    6.5 小结
第七章 乔姆斯基范式:视域与局限
    7.1 方法论自然主义:科学研究是否行得通
    7.2 常识概念问题是不是方法论二元论问题
    7.3 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存在何种问题
    7.4 方法论自然主义可否用于意向性研究
    7.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I 乔姆斯基生平及其贡献
附录II 乔姆斯基着作与文章
附录III 诺姆·乔姆斯基研究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德雷泽克协商民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相关文献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主要内容
        3.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一、德雷泽克协商民主思想的形成背景和理论基础
    (一)德雷泽克协商民主思想的形成背景
        1.西方传统代议制民主面临现实困境
        2.自由宪政主义的协商民主产生了大量难题
        3.作为批判理论的协商民主的批判性正在减弱
        4.政治精英的文明程度和政治辩论复杂性的降低带来民主危机
    (二)德雷泽克协商民主思想的理论基础
        1.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是其协商民主思想的理论基石
        2.作为批判理论的协商民主理论是其协商民主思想的理论源头
        3.为回应社会选择理论和差异民主论对协商民主的批判是建立的前提
二、德雷泽克协商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协商民主的价值目标
        1.增强作为批判理论的协商民主的批判性和回应力
        2.调和协商民主的规范原则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张力
        3.分析不同的政治体系对于协商实践的主要影响
    (二)协商民主的适用领域
        1.协商民主适用于公共领域
        2.协商民主适用于跨国治理领域
        3.协商民主适用于生态民主领域
    (三)协商民主的实现途径
        1.需要建立在不受权威控制的公共领域对话基础之上
        2.在话语争论中避免公民被政客和媒体所操控和利用
        3.建立将协商中反思性的选择转达给国家的话语机制
    (四)协商民主思想的协商系统转向
三、德雷泽克协商民主思想评析
    (一)德雷泽克协商民主思想的贡献
        1.鼓励尊重和容纳差异多元,维护西方协商民主的真实性
        2.强调协商民主的批判性和反思性,促进协商民主的持续发展
        3.对协商民主适用领域的扩展,打破了传统民主时空上的限制
        4.重视话语争论及其对决策的影响,是协商系统理论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二)德雷泽克协商民主思想的局限性
        1.过度强调公共领域的话语竞争在协商民主实践中的作用
        2.未提出打破自由宪政框架限制的措施
        3.其协商民主思想过于激进
        4.其协商民主思想尚存在空想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常体-变体视角下的俄语话语标记语意义研究 ——以话语标记语только、кстати、разв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АВТОРЕФЕРАТ
绪论
    0.1. 研究客体与对象
    0.2. 研究必要性
    0.3. 研究目标
    0.4. 研究价值
    0.5. 研究新意
    0.6.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0.7. 论文结构和章节概要
第一章 话语标记语研究综述
    1.1. 中国话语标记语研究
        1.1.1. 总体研究趋势
        1.1.2. 关键词分布及研究特点
        1.1.3. 高被引文献与高中心性文献
        1.1.4. 主要研究内容
    1.2. 俄语话语标记语研究
        1.2.1. 相关术语
        1.2.1.1. 联系语/语篇关联成分/关联成分-小句
        1.2.1.2. 元话语/元语篇
        1.2.1.3. 混合词(слово-гибрид)
        1.2.1.4. 话语词(дискурсивное слово)
        1.2.1.5. 话语标记语(дискурсивный маркер)
        1.2.2. 研究视角
        1.2.2.1. 词典多义描写
        1.2.2.2. 逻辑分析
        1.2.2.3. 情态研究
        1.2.2.4. 语用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常体-变体视角下的话语标记语研究
    2.1. 话语标记语的特征
        2.1.1. 意义特征
        2.1.2. 句法特征
        2.1.3. 功能特征
    2.2. 语言研究中的常体-变体二分
        2.2.1. 线性单位和集合单位
        2.2.2 常体-变体出现的认知基础
        2.2.3 词汇研究层面的常体和变体
    2.3. 话语标记语的意义常体和变体
        2.3.1 意义常体
        2.3.1.1 意义常体存在与否的讨论
        2.3.1.2 意义常体的传统界定
        2.3.2. 话语标记语的意义常体
        2.3.2.1. 话语标记语意义常体存在与否的讨论
        2.3.2.2. 话语标记语作二元谓词
        2.3.2.3. 话语标记语意义常体的界定
        2.3.3 话语标记语的意义变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话语标记语только
    3.1. только的相关信息
        3.1.1 不同语体和体裁中出现的только
        3.1.2. только的词源
        3.1.3. Только的语法角色
        3.1.4. только 的话语用法和非话语用法
    3.2. 话语标记语 только 的意义常体
    3.3. 话语标记语 только 的意义变体
        3.3.1. “唯一”意义
        3.3.2. 淡化和不足意义
        3.3.3 时间用法
        3.3.4 举例论证用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话语标记语кстати
    4.1. Кстати的相关信息
        4.1.1. 不同语体和体裁中出现的кстати
        4.1.2. Кстати的形式变体
        4.1.3. Кстати的词源
        4.1.4. Кстати的语法角色
    4.2. 话语标记语кстати的意义常体
        4.2.1. 联想联系
        4.2.1.1 非突然性联想
        4.2.1.2 突然性联想
        4.2.2 话语标记语 кстати 意义常体的界定
    4.3. 话语标记语кстати的意义变体
        4.3.1. Кстати_1话语自然平稳发展
        4.3.2. Кстати_2临时性插入
        4.3.3. Кстати_3中断后继续
        4.3.4. Кстати_4话题剧烈转换
        4.3.5. Кстати_5语篇内标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话语标记语разве
    5.1. Разве的相关信息
        5.1.1. 不同语体和体裁中出现的разве
        5.1.2. Разве的词源
    5.2. Разве的意义常体
        5.2.1. 语言学中关于разве意义常体的讨论
        5.2.2. 保证者概念
        5.2.3. Разве意义常体的界定
    5.3. Разве的意义变体
        5.3.1. Разве的意义分类
        5.3.2. Разве的测度半疑意义
        5.3.2.1. 确认意义
        5.3.2.2. 回想意义
        5.3.2.3. 自我思考意义
        5.3.2.4. 建议意义
        5.3.3. Разве的反诘无疑意义
        5.3.3.1. 不赞意义
        5.3.3.2. 提醒意义
        5.3.3.3. 等同意义
    5.4. Разве的特殊用法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5)“伟大传统”的继承者:战后人文主义论争中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女作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
导论
    一 人文主义:历史·内涵·成就
    二 战后思想论争中人文主义遭遇的挑战与嬗变
    三 英国人文主义,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及现实主义小说传统
    四 三位英国女作家及其(自由)人文主义立场
第一章 默多克的道德人文主义
    第一节 抗击“唯我论”:与萨特存在主义思想观念的交锋
    第二节 爱若斯归来:作用于“视像”的内向性道德努力
    第三节 走向神秘主义:对人文主义深层立场的改写
第二章 德拉布尔的文学人文主义
    第一节 “女性主义是一种人文主义”:女性人物的主体塑造
    第二节 光辉灿烂的生活之路:“后现代转向”与人文主题拓疆
    第三节 主体重构与他者伦理:跨文化跨时空的人性联结
第三章 史密斯的新自由主义人文主义
    第一节 预响的警钟:《白牙》与尼采反自由主义思想的对话
    第二节 “唯有联结”:从“9·11”到《论美》的自由主义辩护
    第三节 小说形式新辩:传统风格的回归与后现代现实主义
结论
引用文献
致谢

(6)意义理论及其对翻译的启示:英美语言哲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与意义
    0.2 课题研究现状
    0.3 课题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第一章 语言、意义理论与翻译研究
    1.1 语言与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
    1.2 语言哲学的界说及特点
    1.3 语言哲学意义理论
    1.4 语言哲学意义理论与翻译研究
第二章 意义的指称论与翻译
    2.1 概述
    2.2 弗雷格的涵义/所指理论与翻译
        2.2.1 弗雷格对涵义和所指的区分
        2.2.2 句子的涵义和所指:思想与真值
        2.2.3 符号的涵义、所指与翻译
    2.3 蒯因的意义怀疑论与翻译
        2.3.1 蒯因对意义实体论的批判
        2.3.2 蒯因的“不确定性”论题
        2.3.3 蒯因的意义怀疑论与翻译
    2.4 普特南的语义外在论与翻译
        2.4.1 意义不在头脑之中
        2.4.2 语义外在论:环境与社会
        2.4.3 语义外在论与翻译
    2.5 小结
第三章 意义的观念论与翻译
    3.1 概述
    3.2 格莱斯的意向性意义理论与翻译
        3.2.1 非自然意义理论
        3.2.2 会话含义理论
        3.2.3 非自然意义、会话含义与翻译
    3.3 塞尔的意向性意义理论与翻译
        3.3.1 意向性与意义
        3.3.2 背景假设与意义
        3.3.3 意向性、背景与翻译
    3.4 戴维森的意义理论与翻译
        3.4.1 真与意义
        3.4.2 原始解释
        3.4.3 真、意义与翻译
    3.5 小结
第四章 意义的语用论与翻译
    4.1 概述
    4.2 维特根斯坦的语用论意义观与翻译
        4.2.1 语言游戏
        4.2.2 语言游戏与翻译
    4.3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与翻译
        4.3.1 行为式话语与表述式话语
        4.3.2 言语行为三分说
        4.3.3 言语行为理论与翻译
    4.4 小结
第五章 意义的符号论与翻译
    5.1 概述
    5.2 皮尔斯的符号论意义观与翻译
        5.2.1 符号三分法
        5.2.2 符号意指三元素
        5.2.3 符号的无限衍义
        5.2.4 符号的三元、无限衍义与翻译
    5.3 莫里斯的符号论意义观与翻译
        5.3.1 符号学三分科
        5.3.2 符号意义三层次
        5.3.3 符号意义三层次与翻译
    5.4 奥格登和理查兹的《意义之意义》与翻译
        5.4.1 符号运用六原则与翻译
        5.4.2 “意义”的“十六条”定义与翻译
        5.4.3 符号三角与翻译
    5.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科学论证及其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科学论证概述
    第一节 论证的概念
        一、论证的词源学分析
        二、论证概念的界定
        三、论证与相关概念的联系及区别
        四、论证的性质
    第二节 科学论证的理论域面
        一、科学论证的逻辑学基础
        二、科学论证的科学哲学基础
        三、科学论证的心理学基础
    第三节 科学论证的特点和类型
        一、科学论证的特点
        二、科学论证的类型
第二章 作为教育性实践的科学论证
    第一节 科学论证的教育价值
        一、科学论证促进科学知识的获得与掌握
        二、科学论证提升探究学习的质量与成效
        三、科学论证有效联结科学认识论与实践
        四、科学论证有助于合作能力的全面发展
        五、科学论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
    第二节 科学论证的主体与客体分析
        一、科学论证的主体分析
        二、科学论证的客体分析
    第三节 科学论证的实践方法与模式
        一、科学论证的实践方法
        二、科学论证的实践模式
第三章 科学论证能力一般评价标准的建构
    第一节 国内外典型科学论证能力评价标准比较研究
        一、基于单一维度的科学论证能力评价标准
        二、基于多个维度的科学论证能力评价标准
        三、国外科学论证能力评价标准的梳理与分析
    第二节 科学论证能力的一般评价标准
        一、科学论证能力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二、科学论证能力的一般评价标准的设计
第四章 书面科学论证能力的评价
    第一节 书面科学论证能力的评价设计
        一、书面科学论证能力评价任务设计
        二、书面科学论证能力评价标准设计
    第二节 书面科学论证能力的评价结果
        一、评价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测试结果的检验
        三、测试结果
        四、评价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口头科学论证能力的评价
    第一节 口头科学论证能力的评价设计
        一、口头科学论证能力评价任务设计
        二、口头科学论证评价对象
        三、口头科学论证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第二节 口头科学论证能力的评价结果
        一、科学论证质量方面
        二、讨论特点方面
        三、评价结果的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理论研究结论
        二、实证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反思
        一、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二、研究反思与展望
附录一 书面科学论证能力评价标准(初稿)
附录二 书面科学论证能力评价标准(正式稿)
附录三 口头科学论证图解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演变与对比语言学史研究
    第一节 对比语言学学科史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节 从元语言系统演变的角度研究对比语言学学科史
        1.2.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2 研究内容
    第三节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和元语言系统的界定
        1.3.1 元语言
        1.3.2 语言学元语言
        1.3.3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及其系统
    第四节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建构
        1.4.1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抽取的基本原则
        1.4.2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构建
第二章 研究基础与研究空间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对比语言学史的研究
        2.1.1 西方学者关于对比语言学史的论述
        2.1.2 中国学者关于对比语言学史的论述
    第二节 本研究文献综述
        2.2.1 指导性参考文献
        2.2.2 基础性参考文献
        2.2.3 辅助性参考文献
        2.2.4 外围性参考文献
    第三节 对比语言学学科历史发展的分期
        2.3.1 潘文国、谭慧敏的对比语言学发展历史分期
        2.3.2 —个打通中西的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历史分期
第三章 对比语言学的创始及其元语言系统的初建(1820-1955)
    第一节 语言学研究概述
    第二节 洪堡特首创的对比语言学及其元语言系统
        3.2.1 对比语言学哲学基础的奠基:语言世界观
        3.2.2 “对比语言学”学科的创始
        3.2.3 对比语言学的雏形: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第三节 《马氏文通》与中国对比语言学的肇始
        3.3.1 19世纪的中国语言学
        3.3.2 比较与比附:《马氏文通》及其元语言系统
    第四节 20世纪初西方的对比语言学及其元语言系统的演进
        3.4.1 语言学研究中心和研究方向的转移
        3.4.2 叶斯柏森的语法哲学及其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
        3.4.3 沃尔夫的语言相关性原理及其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
    第五节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及其元语言系统(1900—1955)
        3.5.1 20世纪初中国的语言研究概况
        3.5.2 对比视角下中国第一部普通语言学着作
        3.5.3 比较与求同:普世语言观关照下的语言比较研究及其元语言系统
        3.5.4 在语言对比中认识汉语:西方学者对汉语特点的论述
        3.5.5 对比与求异:普通语言学观照下的语言对比研究及其元语言系统
        3.5.6 “一边倒”与语言对比研究的单一化
    第六节 本章小结
        3.6.1 西方的对比语言学
        3.6.2 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
        3.6.3 关于本期中西对比语言学的对比
        3.6.4 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几个被忽视或消解的问题
第四章 对比语言学的转向和衰落及其元语言系统的演变(1956-1976)
    第一节 语言学研究概述
    第二节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重大转向:《跨文化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
        4.2.1 拉多的跨文化语言比较
        4.2.2 拉多的“跨文化语言学”元语言系统及其学科框架
    第三节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衰退:《语言结构对比》的元语言系统
        4.3.1 《语言结构对比》的理论诉求与理论依据
        4.3.2 《语言结构对比》的元语言系统及对比框架
    第四节 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发展与外汉对比研究
        4.4.1 汉外对比研究的衰退与中止
        4.4.2 中国对比语言学的火种”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比语言学的复苏及其元语言系统的重建(1977-1989)
    第一节 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研究概述
    第二节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复苏:走向宏观和理论建构
        5.2.1 走向宏观的对比语言学及其元语言系统
        5.2.2 重视自身理论建设的开始与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变化
        5.2.3 对比篇章学的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第三节 中国汉外对比的普及与对比语言学学科意识的觉醒
        5.3.1 通过对比研究语法
        5.3.2 对比研究与汉语语法研究
        5.3.3 汉英对比的成果检阅
        5.3.4 中国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初步形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比语言学的发展与繁荣及其元语言系统的完善(1990—)
    第一节 语言学研究和对比语言学发展概述
    第二节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
        6.2.1 对比语言学视野的拓展和范围的扩大
        6.2.2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的跨文化视域
        6.2.3 西方对比语言学新的里程碑:从结构到功能
        6.2.4 第四期西方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第三节 中国对比语言学独立学科地位的确立与快速发展(1990—2000)
        6.3.1 中国对比语言学发展的新起点
        6.3.2 中国对比语言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及其元语言系统
        6.3.3 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快速发展和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
        6.3.4 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第四节 21世纪初中国对比语言学的新发展及其元语言系统(2001—)
        6.4.1 对比语言学:历史与哲学思考
        6.4.2 中国对比语言学旳快速发展及研究视角与理论的多样化
        6.4.3 21世纪初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第五节 对比研究视角下的汉语语言学研究——字本位汉语理论探索
        6.5.1 探索·结合·发现:字本位汉语理论与汉语语法体系
        6.5.2 继承·借鉴·建构:字本位汉语语言学理论体系
        6.5.3 分歧·争鸣·对话:汉语独特性的理论探讨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与学科发展的总趋势
    第一节 对比语言学定义的变化与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
    第二节 求同·求异·求和:对比语言学发展的总趋势
        7.2.1 对比语言学历史发展中语言观的兴替
        7.2.2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演变述要
        7.2.3 对比语言学发展的“合”与“和”
    第三节 余论
附录Ⅰ 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不同时期元语言系统对照简表
附录Ⅱ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语篇互文形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文本关系是语篇互文的研究对象
    1.2 综述语篇互文的研究现状
    1.3 综观语篇互文研究的理论背景
    1.4 综论语篇互文的研究契机及意义
    注释
第二章 互文性的渊源与语言学化
    2.1 追溯互文性的哲学渊源
        2.1.1 索绪尔的符号联想关系是互文性的理论源头
        2.1.1.1 互文性思想发端于语言符号的联想关系
        2.1.1.2 索绪尔的静态语言观为对话理论提供反驳契机
        2.1.2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是互文性的理论基石
        2.1.2.1 对话理论是互文性的理论根基
        2.1.2.2 对话理论给语篇研究的启示
    2.2 梳理互文性的流变
        2.2.1 克里斯蒂娃提出互文性
        2.2.2 巴特和里法特尔泛化互文性
        2.2.3 热奈特具化互文性
    2.3 互文性的语言学化
        2.3.1 语言学遵循形义结合的研究原则
        2.3.2 梳理互文性的理论内核
        2.3.3 提取互文性的语言学内涵
        2.3.4 二分互文性
        2.3.4.1 梳理前人的互文分类
        2.3.4.2 依据语言实体标准互文分为联想互文和形式互文
        2.3.4.3 联想互文
        2.3.4.4 形式互文
        2.3.4.5 联想互文包孕形式互文
    2.4 小结
    注释
第三章 语篇互文的互动机制与语言表现
    3.1 语篇互文的基本概念
        3.1.1 互文性是文本之间的实体化和形式化关系
        3.1.1.1 词汇的重现不具互文性
        3.1.1.2 语篇互文是篇际间、文本间的形义关系
        3.1.2 文本分语言文本和默会文本
        3.1.2.1 语言文本是形式和意义的匹配体
        3.1.2.2 界定主文本和互文本
        3.1.2.3 界定一阶文本和二阶文本
        3.1.3 互文标记是明示互文关系的标记成分
        3.1.4 互文形式是文本关系的语言形式表征
    3.2 语篇的文本互动
        3.2.1 文本互动是语篇互文的基本条件
        3.2.2 文本互动是文本间发生关系的过程
        3.2.3 文本互动是文本间相互调适的过程
        3.2.4 语篇是文本的互动场,语篇结构是文本的互动模式
        3.2.5 文本互动的基本特征
        3.2.5.1 在场性与非在场性
        3.2.5.2 单向性与双向性
        3.2.6 文本互动的基本类型
        3.2.6.1 二阶文本评论一阶文本及其所述事件
        3.2.6.2 互文本证实主文本
        3.2.6.3 互文本解释主文本
        3.2.6.4 互文本概述主文本
        3.2.6.5 互文本换述主文本
        3.2.6.6 互文本补述主文本
        3.2.7 文本互动的机制和原则
    3.3 语篇互文的语言表现
        3.3.1 互文本以指称形式跟主文本建立互文关系
        3.3.2 引入互文本来证实主文本
        3.3.3 文本以镶嵌形式进行语义互动
        3.3.4 嵌入互文本来补充主文本
        3.3.5 外接互文本来解读主文本
        3.3.6 文本以套叠形式进行互文性扩展
    3.4 小结
    注释
第四章 语篇互文的标记形式
    4.1 指示成分标记
        4.1.1 指示成分是直示此时此地实示文本的语言编码
        4.1.2 指示成分的言者/听者/指示对象处同一时空域
        4.1.3 指示成分的对话性促使互文性的产生
    4.2 指称标记:指称语言文本的指称/指称的语言文本化
    4.3 转述语标记
        4.3.1 转述语的句法与功能介说
        4.3.2 言说动词句
        4.3.3 心理动词句
    4.4 标点符号标记
        4.4.1 引号明示引证/评价关系
        4.4.2 破折号明示解释关系
        4.4.3 括号明示补充关系
    4.5 话语标记语标记
        4.5.1 话语标记介说
        4.5.1.1 概括话语标记内涵
        4.5.1.2 归纳话语标记特征
        4.5.1.3 总结话语标记功能
        4.5.2 话语标记的分类
        4.5.2.1 按功能标准三分话语标记
        4.5.2.2 心理话语标记明示话语组织心理机制
        4.5.2.3 交互话语标记提请受话关注会话进程和情状
        4.5.2.4 程序话语标记明示文本关系和言者意图
        4.5.3 程序话语标记的互文标记功能
        4.5.3.1 明示平述关系:等义换述主文本
        4.5.3.2 明示总述关系:概括主文本
        4.5.3.3 明示分述关系:细述主文本
        4.5.3.4 明示回述关系:修正话语
        4.5.3.5 明示补述关系:凸显信息焦点
    4.6 功能明示标签
        4.6.1 功能文本块程序式相接
        4.6.2 明示外接功能文本块
    4.7 小结
    注释
第五章 语篇互文的表现形式
    5.1 指称互文
        5.1.1 指称差异形成对象语言和元语言
        5.1.2 元指称分自元自指和自指性它指,仅后者具有互文性
        5.1.3 文本实示与域内文本互文
        5.1.4 文本外指与跨域文本互文
    5.2 镶嵌互文
        5.2.1 平行式镶嵌
        5.2.2 程序式镶嵌
    5.3 外接互文
        5.3.1 意图性外接
        5.3.2 程序式外接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Ⅰ:汉英人名对照表
附录Ⅱ:刑事与民事案件庭审和判决笔录文本
    附录Ⅱ-1:刑事案件审判笔录文本
    附录Ⅱ-2:民事案件庭审笔录文本
    附录Ⅱ-3:民事案件判决笔录文本

(10)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多重制约与总体概况
    第一节 母语教育的多重制约性
        一、民族文化传承
        二、社会时代思潮
        三、母语本体认识
        四、个体语言环境
    第二节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概况
        一、致力普及的社会母语教育
        二、螺旋提升的学校母语教育
第二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开创期(1897~1928)
    第一节 科学民主与母语教育走向现代
        一、母语教育的民众化追求
        二、母语教育的科学化诉求
    第二节 社会母语教育:"国音"统一与书面语下移
        一、切音字运动及其影响下的国语运动
        二、白话文的艰难获胜
    第三节 学校母语教育:开始关注生活用语与母语规律
        一、儿童本位下的"国语"取代"国文"
        二、听说训练走进课堂
        三、母语本体规律开始受重视
        四、母语教育测验、实验出现高潮
第三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探索期(1929~1950)
    第一节 政权分治与母语教育的分途探索
    第二节 社会母语教育:扫除民众文字障碍的理念与实践
        一、大众语运动与新文字运动
        二、平民母语教育与扫盲运动
    第三节 学校母语教育:国统区的追求综合与革命根据地的简单实用
        一、追求综合素养的课程纲要
        二、汉语知识系统化的尝试
        三、"国文程度"的讨论与写作语体化
        四、实用型的革命根据地母语教学
第四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突进期(1951~1965)
    第一节 民族振奋与母语教育的突进
    第二节 社会母语教育:汉字改革与语音统一的全面突围
        一、汉字拼音化的折中之路
        二、"普通话"的概念确定与多角度推广
    第三节 学校母语教育:语言工具观引领下的高歌猛进
        一、指向高效的汉语课程独立
        二、起步发展的汉语拼音教学
        三、声势浩大的识字教学改革
        四、着力凸显的语法教学
        五、借势而生的语文"工具观"
第五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畸变期(1966~1977)
    第一节 政治挂帅与母语教育的异化
    第二节 社会母语教育:政治高压下的语用歧路
        一、语言斗争化倾向
        二、话语模式"假大空"
    第三节 学校母语教育:政治主导与农村倾向
        一、语言训练基本退场
        二、写作教学"一枝独秀"
        三、教材语言僵化俗化
第六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恢复期(1978~1989)
    第一节 百废待举与母语教育的复元
    第二节 社会母语教育:国家规划下的回归与调整
        一、重谋健康纯洁的语言美运动
        二、经历拼音化余波后的汉字涅盘
        三、逐渐恢复的推普工作
    第三节 学校母语教育:语言工具观的再次兴盛
        一、"双基"的恢复与修正
        二、教学语法新体系诞生
        三、语言教学序列的科学追求
第七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转型期(1990~)
    第一节 人文复兴与母语教育的转型
    第二节 社会母语教育:由匡谬正俗转向偏重引导
        一、语言规范从匡正到引导
        二、网络语言成为讨论热点
    第三节 学校母语教育:母语特质与言语幸福的世纪探问
        一、是否要"淡化语法"的讨论
        二、"语感中心说"的提出与质疑
        三、从聚焦能力的"听说"到兼及言语幸福的"口语交际"
余论:学校汉语母语教育的历史评析与未来之路
    一、理想的母语能力结构及其级性差异
    二、现代以来学校母语教育的历史评价
    三、母语能力培养体系的未来建构
结语
附录(一至五)
后记

四、修辞和语言哲学——第二轮“语言哲学对话”连载之四(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承诺类言语行为研究[D]. 许春燕. 吉林大学, 2021(01)
  • [2]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D]. 崔艳英. 山西大学, 2020(12)
  • [3]德雷泽克协商民主思想研究[D]. 王美君.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常体-变体视角下的俄语话语标记语意义研究 ——以话语标记语только、кстати、разве为例[D]. 孙为.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
  • [5]“伟大传统”的继承者:战后人文主义论争中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女作家[D]. 林懿. 南京大学, 2019(02)
  • [6]意义理论及其对翻译的启示:英美语言哲学的视角[D]. 杨晓琼.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4)
  • [7]科学论证及其能力评价研究[D]. 邓阳.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8]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研究[D]. 苏章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9]语篇互文形式研究[D]. 管志斌. 复旦大学, 2012(02)
  • [10]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演进研究[D]. 曾晓洁.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1)

标签:;  ;  ;  ;  ;  

修辞与语言哲学:第二轮语言哲学对话系列之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