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藏储油泄油机制探讨

岩性油藏储油泄油机制探讨

一、岩性油藏聚油排水机理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黄静[1](2019)在《乾安地区致密油水平井解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常规油气资源的长期开发,开采常规油气资源的技术难度和经济成本升高,非常规油气成为未来油气资源开采的重点,其中致密油勘探开发是继页岩气之后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又一新热点,由于Williston盆地Elmcoulee ba kken组的工业开采初见成效,使美国原油开采量增加,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能源格局。相比起国外,我国致密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的技术方面页已获得了一些重要的勘探发现,有很大潜力为中国未来重要的石油接替资源。一般致密油的开采都是先压裂后水驱,总有机质含量TOC由于取芯成本高昂,不易形成连续的结论,给烃源岩丰度评价带来不便,难以精确、富有成效地指导致密油的勘探开发,给非常规油气开采工作带来了困难。松辽盆地南部扶新隆起泉四段油藏为源下油藏,位于松辽盆地长岭凹陷,油藏储量丰富,面积4600km2,储量规模5.0亿吨,探明储量占总储量的50%以上,其水平井多集中在特低孔、超低渗的薄层油藏,大多储层物性较差。除常规油外,吉林油田乾安地区近期将重点勘探开发致密油领域。本文收集整理乾安地区水平井及直井测井、试油等资料,通过对乾安地区水平井储层参数如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含水饱和度等进行测井评价,建立解释模型,划分储层类型,建立油水层识别标准,对比试油资料,油水层识别标准符合率达91.4%。利用水平井测井解释软件DIPLO G对水平井与其导眼井或邻井进行二维解释成图,选取基线段,获取基线段测井参数,建立改进后的三参数致密油T0C模型,与经典的△LogR模型对比,改进后的TOC含量模型精度更高,误差相比于△LogR模型减低近5%。再分储层研究致密油含油饱和度分布规律并验证其准确性,结合各项测井参数,将研究工区10 口井110个地层,根据T0C含量划分成四类储层。研究T0C含量与测井参数的关系,发现在不同T0C含量的储层中,含有饱和度与排烃距离与孔隙结构均呈负相关。结合阿尔奇公式计算三口井41个储层的含油饱和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大多数水平段含油饱和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排烃距离H计算出的含油饱和度误差为1.28%,孔隙指数计算出的含油饱和度误差为1.34%,可用于指导致密油勘探开发,在非常规油气开发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宋雪娟[2](2019)在《煤系致密砂岩润湿性沉积微相控制 ——以临兴—神府地区上古生界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砂岩润湿性受沉积-成岩作用控制,影响到致密砂岩气产能释放及最终采收率,但就煤系致密砂岩而言,目前知之甚少。为此,本文以临兴-神府地区石炭-二叠纪煤系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露头、岩心编录、测井资料和样品测试等资料,重点针对煤系砂岩润湿性的沉积微相控制开展研究,取得如下创新认识。通过固液间表面力分析,发现砂岩矿物组成决定煤系致密砂岩润湿性均为亲水,流体性质及地层温度直接影响砂岩的润湿性。砂岩的亲水性与石英含量、表面粗糙度、pH(>5)、地层温度均呈正相关关系,与粘土及碳酸盐填隙物含量、流体盐度、离子价态均呈负相关关系。发现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通过控制砂岩成分结构而间接控制砂岩润湿性。水下分流河道上下部、砂坪、障壁砂坝等水动力强的沉积微相中的致密砂岩多亲水、强亲水,多为气层-差气层,天然气采收率高;水下分流河道顶部、水下天然堤、混合坪、河口坝、分流间湾等水动力弱的沉积微相中的致密砂岩常弱亲水,多为干层-差气层,天然气采收率低。由此,进一步揭示了层序地层格架对致密砂岩润湿性分布的控制规律。强亲水、亲水砂岩集中分布在SQ2的砂坪、障壁砂坝及SQ4、SQ7、SQ8、SQ10的水下分流河道主体段。LST致密砂岩厚砂体中部主体多为亲水、强亲水,顶底部多为弱亲水,TST和HST致密砂岩薄砂体多为弱亲水。发现致密砂岩样品以纳米-亚微米级孔隙为主,束缚水饱和度高,气水相互干扰强烈,气水过渡带长。润湿性对其流体的赋存渗流影响较大,在0.05-1um孔喉中,亲水性增强使水膜厚度增大、毛细管力增大和有效喉道半径减小,导致砂岩束缚水饱和度上升,可动水饱和度下降。基于上述认识,选取与润湿性密切相关的特征参数,建立了致密砂岩润湿性评价预测模型。论文有图114幅,表39个,参考文献183篇。

陈占军[3](2016)在《苏里格气田不同区带盒8段、山1段气藏成藏要素差异性及含气控制因素研究》文中认为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气藏特征复杂,不同区带成藏条件具有差异性。为了深入认识不同区带气藏含气控气因素的差异性及其与含气性的关系,本文以油气成藏理论为指导,以钻井、测井、分析化验及生产资料为依据,分析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气藏不同区带、不同层段的源储配置关系、储层成岩演化与天然气充注动力的差异性,分析储层的含气物性下限、含气差异性的控制机理,并对气藏的形成机理及开发响应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取得如下认识: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气藏中区储层物性最好,其次为西区,东区储层物性最差;盒8段储层物性整体好于山1段。各区带盒8段与山1段储层中溶孔比重最大,中区溶蚀作用最强,东区次之,西区最弱。盒8段、山1段储层孔隙主要为中孔、微孔,喉道主要为微喉、细喉。苏里格气田东、中、西区上古生界储层在主成藏期之前,受浅埋压实作用、深埋压实作用以及胶结作用的影响,物性变差并达到致密级别,主成藏期东区盒8段与山1段储层的孔隙度分别为7.59%、7.05%,中区盒8段与山1段储层的孔隙度分别为8.06%、7.89%,西区盒8段与山1段储层的孔隙度分别为7.95%、7.70%,中区盒8段与山1段砂岩成藏期孔隙度最高。主成藏期后至今,由于剥蚀作用使地层卸压回弹,东区储层孔隙度增加约0.60%,中区储层孔隙度增加约0.51%,西区储层孔隙度增加约0.31%,孔隙卸压回弹增加量与区域抬升剥蚀程度具有正相关关系。在综合分析前人盆地演化、热演化史、生烃史及成藏要素时空组合特征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泥岩压实法以及上部与下部限定的新思路对储层获得的充注动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烃源岩生烃增压产生过剩压力,在源岩与储层间形成流体势差,流体势的运移消耗作用是气藏充注动力的主要来源,浮力起次要作用;储层获得的充注动力与区域生烃强度呈正相关关系,东区的充注动力大于中区,中区充注动力大于西区;充注动力随充注作用的消耗向源岩之外逐渐降低,山1段充注动力一般大于盒8段。充注动力的空间分布特征表明上古生界气藏主要为垂向充注,局部存在一定侧向充注。在对不同区块不同层位充注动力恢复及变化规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成藏研究成果,建立了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气藏的逐级充注的新模式。本文研究认为储层的含气性除受储层物性外,还受源储配置关系、充注动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控制。储层含气性与储层物性呈正相关系,在其它成藏地质要素相近时,储层直接盖层越发育,天然气聚集能力越强,储层的含气饱和度越高;储层获得充注动力越大,含气饱和度越高;在同等物性条件下,近源储层容易获得较高的含气饱和度。山1段储层相对近源,充注动力一般大于盒8段,虽然整体物性较盒8段差,但整体气饱和度高于盒8段。采用统计方法与成藏机理法分别分析了苏里格气田不同区带盒8段、山1段储层的含气物性下限,研究结果表明:含气物性下限受充注动力、储层物性、孔喉结构以及源储配置的共同控制。储层的含气物性下限具有动态特征:充注动力越大,能够充注的孔喉越小,含气物性下限越低;盒8段储层的含气物性下限一般大于山1段;各区带盒8段、山1段储层的含气孔隙度下限介于1.5%~2.5%,渗透率下限介于0.005×10-3μm2~0.01×10-3μm2,中区的含气孔隙度下限最低。苏里格气田盒8段与山1段气藏具有“非均质的致密储层、准连通的圈闭分布,不统一的成藏系统”,天然气与地层水以“弥漫”的形式分布于储层之内;不同的储层之间、同一储层的不同部位之间含气饱和度具有差异性,气藏类型为具有“非均质离散”特征的致密气藏。

陶士振,袁选俊,侯连华,朱如凯,杨帆,李昌伟,王岚,张国生,李欣,王颖,孙国欣,卫延召[4](2016)在《中国岩性油气藏区带类型、地质特征与勘探领域》文中指出通过松辽盆地断陷和坳陷、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坳陷、渤海湾盆地断陷和坳陷、准噶尔盆地中生界坳陷、川西前陆盆地、塔里木克拉通盆地等4大类原型盆地36个典型油气藏解剖和大油气区成藏条件分析,从油气聚集区域和勘探选区的角度,完善岩性油气藏区带分类方案体系。揭示了3类斜坡、3种凹陷中心、3种成藏组合、多种成因类型的岩性油气藏成藏特征和主控因素。基于不同类型大油气区成藏机制与富集规律认识,建立烃源条件、断层及输导体系、储集条件、储盖组合、流体性质和时空匹配等岩性油气藏区带6大类评价指标、参数体系及分级标准。结合油气形成演化的埋藏史、生油史、成岩史、构造史、圈闭史和成藏史等"六史"综合评价研究,进行岩性油气藏区带评价优选。评价预测松辽和渤海湾盆地富油气凹陷中浅层斜坡带、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准噶尔盆地二叠系—侏罗系等未来主要石油勘探领域,资源规模约(4267)×108 t,以及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寒武系、四川盆地二叠系—三叠系台缘台内礁滩等未来主要天然气勘探领域,资源规模约(1.52.0)×1012 m3。

李鲜蓉,孙国智,李转红,王爱国[5](2015)在《石臼坨凸起明化镇组下段油气藏富集规律探讨》文中认为石臼坨凸起油气富集程度受岩性-构造控制,油源,储层,运移是影响油气富集条件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通过油源对比、储层发育特征及运移能力分析,结果表明以渤中凹陷烃源岩为油源的石臼坨凸起南侧、构造高部位、断砂耦合长度较长的砂层段,一般含油丰度、油柱高度较高,油气较富集,石臼坨凸起南侧断层比较发育,砂体纵向叠合性好的部位是较有利勘探区。

刘海涛,王红军,张辉军,孙德强,贾智彬,徐祖新[6](2015)在《源内无断层沟通型水平状砂岩透镜体成藏模拟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岩性地层油气藏已成为我国陆上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最有潜力、最现实的油气勘探领域,砂岩透镜体油气藏已成为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热点,但目前对其成藏条件尚未达成共识。在对砂岩透镜体成藏的可能模型进行详细分类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数值模拟软件模拟并结合油田实例分析,对源内无断层沟通型水平状砂岩透镜体成藏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泥岩初始含油饱和度是源内无断层沟通型水平状砂岩透镜体成藏的主导因素,泥岩的渗透率、泥岩与砂岩毛细管压力压差等,也是源内水平状砂岩透镜体成藏不可忽视的因素。

杨得路[7](2013)在《济阳坳陷沙四上—沙三段岩性油气藏分布与沉积、沉降及构造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济阳坳陷沙四上—沙三段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沙四上—沙三段岩性油气藏的分布特征研究,对比整个济阳坳陷的沉积、沉降及构造背景,对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根据胜利地质科学研究院资料,绘制了沙四上段、沙三下段、沙三中段、沙三上段的构造与已发现岩性油气藏分布关系图,沉积与已发现岩性油气藏分布关系图。(2)根据济阳坳陷各层系地层厚度资料,绘制了济阳坳陷沙沙四上段、沙三下段、沙三中段、沙三上段在不同沉积时期的沉降差异特征图,并绘制了沉降与已发现岩性油气藏分布关系图。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济阳坳陷沙四上—沙三段岩性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断层的附近,在沉降幅度较大的部位和斜坡部位都有分布。(2)济阳坳陷沙四上—沙三段岩性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扇三角洲相及三角洲相的前缘、浊积扇相和深湖—半深湖相。

吕桂友[8](2013)在《英台地区黑帝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及油水分布规律研究》文中指出英台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的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区齐家-古龙凹陷南部,四周环绕发育着一系列鼻状构造。西部主要发育英台鼻状构造,东北部发育葡西鼻状构造,南侧是小庙子背斜构造及以南部位。区内断裂非常发育,断层多呈北北东走向。鼻状构造与断裂带有一定的依存关系,在英台鼻状构造,葡西鼻状构造上,发育着横切鼻状构造的断裂带,在小庙子构造以南地区也发育横切断层。这些构造和断裂的有利配合为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构造条件。黑帝庙油层属于松辽盆地中部含油组合,包括嫩江组二段、三段与四段地层,油层埋藏深,源岩分布广泛,盖层发育,存在岩性和构造油藏类型,油气资源潜力大,近些年黑帝庙油层盆地级沉积相研究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优选古龙凹陷英台地区为黑帝庙油层最有利目标区。本文针对黑帝庙油层岩性特征,以英台地区嫩三段(H2)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砂岩分层标志,研究砂体展布特征,判断油层油藏类型、分析油水分布规律,为研究区精细勘探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以沉积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采用井震联合方式确定不同级别沉积旋回的层序界面,在黑帝庙砂层组划分对比的基础上,综合三维地震、钻井、测井及岩心资料,绘制连井剖面图、砂岩对比图、油藏剖面图,综合地层厚度、砂岩厚度、砂地比、孔隙度等值图分析黑帝庙油层砂体的空间展布规律。最后综合T07构造图、岩心、测井、油藏剖面图、试油资料,研究黑帝庙油藏类型及油水分布规律。黑帝庙油层总体上呈现出西薄东厚、南薄北厚的趋势,H3(嫩二段)不发育砂岩;H2(嫩三段)和H1(嫩四段)主要发育粉砂岩,且透镜状砂体发育,各油层组内部发育的砂岩厚薄不一,深度差异较大,砂体横向上的连通关系复杂,研究区自东向西砂岩层数减少、厚度变薄,西部砂体厚度薄、发育规模小,横向连通性差,对油水分布控制作用明显,形成不受构造控制的隐蔽型岩性油气藏。黑帝庙油层储层岩性以粉砂岩为主,物性较差,油水分布的主控因素为岩性,其次为构造。从而形成岩性油藏、岩性-构造油藏和构造油藏三种类型,并且以岩性油藏为主。纵向上,油层主要分布在H22和H21砂层组,且以H22为主,当断层在纵向起到油气运移通道作用时,油层主要分布在上部的H21砂层组,而下部的H22砂层组发育油水同层或水层。在剖面上,H22在没有断层遮挡的同一砂体中,由于物性差异大导致油水分布出现“油水倒置”现象。该研究取得的认识将为精细勘探,老井复查、有利区优选及水平井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石玉江[9](2011)在《低渗透岩性油藏含油性与富集区测井评价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为例》文中认为勘探开发低渗透岩性油气藏的一个重要命题,是如何有效识别并评价油气层和油气富集区。测井技术作为识别评价油气藏的重要手段,在低渗透岩性油气藏中面临“低对比度、低适应性”和“非线性”难题。以现代高精度测井、成像测井技术为手段,通过系统的岩石物理和测井地质学研究,准确评价低渗透岩性油藏含油性和富集区分布,对指导低渗透油气藏科学勘探、准确计算油气储量、高效开发低渗透油气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8油层组为研究对象,运用沉积学、测井地质学、岩石物理学理论和方法,以钻井取心和分析测试资料为基础,以测井资料为基本手段,系统研究了砂体展布、沉积相和储层特征,分析了成藏控制因素,建立了测井识别和定量评价低渗透油气储层的方法,分析了低渗透岩性油藏含油饱和度分布规律,探讨了测井快速产能预测和富集区评价方法,优选了有利勘探开发目标。沉积相、储层研究表明,姬塬地区长8时期主要发育受西北方向物源控制的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储层物性整体具有低孔、特低渗透的特点。沉积微相、成岩相共同控制了有利储层的分布。长8油藏具有“近源、优相”的成藏特点,源储压差梯度和储层孔隙结构控制含油饱和度—电阻增大率大小分布。在油源充分的条件下,源储接触成藏可形成大面积连续性油藏,具有较高含油饱和度和特低油层渗透率下限。以沉积、储层、成藏研究认识为基础,开展了测井储层含油性和富集区评价研究。分析了低渗透储层岩电关系与经典Archie模型的差异性,建立了多种孔隙类型并存的变岩电参数饱和度解释实用模型;研究了利用测井资料连续快速识别成岩相和评价孔隙结构的方法;提出了测井多参数交会法、微差分析法、TPI(三孔隙度指数)法、测井-全烃联合解释法等低渗透复杂油层测井特色识别技术;构建了油藏富集区测井评价参数,为富集区优选提供了依据。

李贤丽[10](2010)在《油气运聚成藏机理实验模拟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实验模拟是油气二次运移和聚集理论发展的起始点,在描述油气运聚机理和过程方面始终是不可替代的手段。随着实验模型种类的多样化,实验模拟研究的内容越来越多。但由于检测手段、边界效应、设备微渗漏和许多地质现象在实验模型中构建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实验结果难以反推到地下。因此检测手段的改进、边界效应影响的减小和自动成图技术的发展是今后实验装置设计的发展方向。岩性油气藏成藏机理、断裂控藏、晚期构造运动对早期油气的改造作用和非常规油气藏运聚成藏机理仍然是未来实验模拟的主题,但必须从实际地质解剖出发,论证实验的可行性,保证实验结果能够应用于地下条件。

二、岩性油藏聚油排水机理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岩性油藏聚油排水机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乾安地区致密油水平井解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4 创新点
第2章 储层参数测井评价
    2.1 泥质含量
    2.2 孔隙度模型
    2.3 渗透率解释模型
    2.4 束缚水饱和度模型
    2.5 残余油饱和度模型
    2.6 含油饱和度模型
    2.7 油水层标准
    2.8 储层分类
第3章 致密油含油饱和度计算
    3.1 致密油含油饱和度计算原理
    3.2 乾安地区致密油含油饱和度计算
    3.3 饱和度分布规律及成因
第4章 TOC含量计算及水平井测井解释
    4.1 致密油TOC含量计算原理
    4.2 水平井处理解释
第5章 致密油TOC含量分析
    5.1 致密油饱和度影响因素分析
    5.2 对比分析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2)煤系致密砂岩润湿性沉积微相控制 ——以临兴—神府地区上古生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现存问题
    1.4 研究方案
    1.5 论文工作量
2 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及其演化
    2.2 区域地层
    2.3 水文地质条件
    2.4 小结
3 致密砂岩样品描述
    3.1 致密砂岩样品采集
    3.2 砂岩样品岩石学特征
    3.3 砂岩样品孔隙结构
    3.4 砂岩样品地球化学特征
    3.5 小结
4 致密砂岩润湿性及其一般性影响因素
    4.1 润湿性测定方法
    4.2 砂岩性质对其润湿性影响
    4.3 流体性质对砂岩润湿性影响
    4.4 温度对砂岩润湿性影响
    4.5 小结
5 沉积微相及其对砂岩润湿性的控制
    5.1 沉积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5.2 层序地层格架与对比
    5.3 层序地层单元古地理及其演化
    5.4 沉积微相对润湿性的影响
    5.5 小结
6 致密砂岩润湿性预测
    6.1 润湿性与砂岩物性的关系
    6.2 润湿性对流体赋存渗流的影响
    6.3 致密砂岩储层气水分布规律
    6.4 致密砂岩储层润湿性预测模型
    6.5 小结
7 结论与创新点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苏里格气田不同区带盒8段、山1段气藏成藏要素差异性及含气控制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区勘探开发现状
    1.3 成藏研究现状
        1.3.1 生烃特征研究现状
        1.3.2 苏里格气田储层研究现状
        1.3.3 上古生界气藏的成藏时间及期次
        1.3.4 气藏的成藏机制研究现状
        1.3.5 充注动力研究现状
        1.3.6 研究现状总结
    1.4 研究中存在问题
        1.4.1 储层与含气性关系
        1.4.2 充注与成藏模式
        1.4.3 气藏控制因素
        1.4.4 气藏的类型
    1.5 研究技术路线及内容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术路线
        1.5.3 研究内容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7 特色及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 区域概况
    2.2 气藏地质概况
第三章 储层物性、孔喉结构关系及差异性研究
    3.1 储层物性
        3.1.1 研究资料及方法
        3.1.2 储层物性特征
        3.1.3 不同区带物性特征与对比
        3.1.4 纵向物性特征与对比
    3.2 不同区带孔喉结构特征
        3.2.1 孔喉基本特征
        3.2.2 高压压汞研究孔喉特征
第四章 不同区带成岩演化及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4.1 物源特征
    4.2 岩石学特征
        4.2.1 岩石类型
        4.2.2 碎屑成分
        4.2.3 岩屑类型
        4.2.4 填隙物组分
    4.3 成岩作用类型
        4.3.1 压实作用
        4.3.2 胶结作用
        4.3.3 溶蚀作用
        4.3.4 交代作用
    4.4 成岩作用序列
        4.4.1 成岩作用顺序分析
        4.4.2 包裹体特征
        4.4.3 成岩序列及强度
    4.5 成岩作用及物性关系
        4.5.1 成岩作用定量分析
        4.5.2 压实作用与储层物性关系
        4.5.3 胶结作用与储层物性关系
        4.5.4 溶解作用、裂隙与储层物性关系
    4.6 储层物性恢复
        4.6.1 成藏期孔隙度恢复
        4.6.2 早成岩A末期孔隙度
        4.6.3 中成岩阶段孔隙度恢复
        4.6.4 孔隙度演化恢复
第五章 源储配置关系及差异性研究
    5.1 苏里格西区源储配置关系
        5.1.1 西区源储配置剖面分析
        5.1.2 西区典型井苏54井源储配置分析
        5.1.3 西区典型单井苏373井源储配置分析
    5.2 苏里格中区源储配置关系
        5.2.1 中区源储配置剖面分析
        5.2.2 中区典型单井苏24井源储配置分析
        5.2.3 中区典型单井苏28井源储配置分析
    5.3 苏里格东二区源储配置关系
        5.3.1 东二区源储配置剖面分析
        5.3.2 东二区典型单井召50井源储配置分析
        5.3.3 东二区典型单井召51井源储配置分析
    5.4 苏里格东一区源储配置关系
        5.4.1 东一区源储配置剖面分析
        5.4.2 典型单井召19井源储配置分析
        5.4.3 典型单井召25井源储配置分析
    5.5 重点单井苏东011-104井源储配置关系
    5.6 源储配置关系的差异性小结
第六章 充注动力及差异性研究
    6.1 生烃强度
    6.2 充注动力
        6.2.1 气藏充注模式研究
        6.2.2 充注动力研究思路
        6.2.3 充注动力计算方法
        6.2.4 计算方法及公式
        6.2.5 典型井计算结果
        6.2.6 结果筛选及分析
    6.3 气藏剖面充注动力实例分析
        6.3.1 计算过程
        6.3.2 实例剖面计算结果
        6.3.3 实例剖面结果分析
    6.4 充注动力研究小结
第七章 含气物性下限研究
    7.1 物性下限研究的内容
        7.1.1 物性下限的内涵
        7.1.2 本次研究的内容
        7.1.3 “含油气物性下限”的含义
    7.2 含油气下限的研究方法
        7.2.1 统计法
        7.2.2 成藏机理法
    7.3 物性下限研究结果对比
    7.4 储层含气物性下限的验证
第八章 含气性及控气机理研究
    8.1 储层对含气性的控制作用研究
        8.1.1 储层物性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
        8.1.2 孔喉结构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
    8.2 成藏组合及充主动力对含气的控制作用研究
        8.2.1 充注动力、源储配置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
        8.2.2 召19井盒8段储层含气性深入分析
        8.2.3 充注方式及含气性控制作用
        8.2.4 含气综合因素研究
    8.3 气藏类型及含气机理分析
        8.3.1 气藏宏观特征
        8.3.2 气藏局部特征
        8.3.3 气藏压力与成藏系统
        8.3.4 气藏类型及形成机理
        8.3.5 开发动态及响应机理
        8.3.6 单井采收率与井距探讨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中国岩性油气藏区带类型、地质特征与勘探领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岩性油气藏区带类型
2 典型岩性油气藏区带成藏主控因素
    2.1 不同成藏组合岩性油气藏成藏特征与主控因素
        2.1.1 源上成藏组合
        2.1.2 源内成藏组合
        2.1.3 源下成藏组合
    2.2 不同源位关系、成藏过程的岩性油气藏形成特征和主控因素
        2.2.1 近源油气藏和远源油气藏
        2.2.2 原生油气藏和次生油气藏
    2.3 不同储集岩类型岩性油气藏成藏特征和主控因素
    2.4 不同构造位置岩性油气藏成藏特征和主控因素
        2.4.1 斜坡带岩性油气藏
        2.4.2 凹陷中心岩性油气藏
3 岩性油气藏区带评价参数及标准
4 岩性油气藏未来勘探领域
5 结论

(5)石臼坨凸起明化镇组下段油气藏富集规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油气富集条件影响因素分析
    1.1 油源
    1.2 储层发育特征
    1.3 运移
2 油气富集模式
3 结语

(6)源内无断层沟通型水平状砂岩透镜体成藏模拟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砂岩透镜体成藏的可能模型与分类
2源内无断层沟通型(A型)砂岩透镜体数学模型建立
3模拟结果与分析
    3.1泥岩初始含油饱和度对源内砂岩透镜体成藏的影响
    3.2泥岩渗透率对源内砂岩透镜体成藏的影响
    3.3泥岩与砂岩毛细管压力差值对砂岩透镜体成藏的影响
    3.4泥岩与砂岩初始压力差值对砂岩透镜体成藏的影响
4应用实例初步分析
5结论

(7)济阳坳陷沙四上—沙三段岩性油气藏分布与沉积、沉降及构造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济阳坳陷地质背景
    2.2 济阳坳陷沙四上—沙三段烃源岩特征
    2.3 济阳坳陷沙四上—沙三段储集层特征
第三章 济阳坳陷沙四上—沙三段沉积、沉降及构造特征
    3.1 济阳坳陷沙四上—沙三段现今构造特征
    3.2 济阳坳陷沙四上—沙三段沉积、沉降特征
    附图
第四章 济阳坳陷沙四上—沙三段已发现岩性油气藏分布特征及其与沉积、沉降与构造的关系
    4.1 已发现岩性油气藏分布特征
    4.2 已发现岩性油气藏分布与沉积、沉降的关系
    4.3 已发现岩性油气藏分布与现今构造的关系
    附图
主要认识及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8)英台地区黑帝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及油水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0.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0.2.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及应用
        0.2.2 油水分布规律及油气成藏模式
    0.3 需要解决的关键地质问题
        0.3.1 黑帝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界线和层数统一的问题
        0.3.2 黑帝庙油层油水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分析问题
    0.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0.4.1 主要研究内容
        0.4.2 技术路线
    0.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1.1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1.1.1 区域构造背景
        1.1.2 盆地演化阶段
        1.1.3 构造单元划分
    1.2 沉积盖层及地层发育特征
        1.2.1 沉积盖层
        1.2.2 地层划分及特征
    1.3 区域沉积特征
        1.3.1 泉头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特征
        1.3.2 青山口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特征
        1.3.3 姚家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特征
        1.3.4 嫩江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特征
    1.4 研究区概况
        1.4.1 研究区位置及构造特征
        1.4.2 研究区地层特征及沉积特征
        1.4.3 研究区勘探与开发现状
第二章 黑帝庙油层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2.1 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原则
    2.2 黑帝庙油层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标志
        2.2.1 岩心识别标志
        2.2.2 测井识别标志
        2.2.3 地震识别标志
    2.3 黑帝庙油层单井层序地层特征分析
        2.3.1 英 90 井单井层序地层特征分析
        2.3.2 大 410 井单井层序地层特征分析
        2.3.3 英 35 井单井层序地层特征分析
        2.3.4 英 361 井单井层序地层特征分析
        2.3.5 古 81 井单井层序地层特征分析
    2.4 黑帝庙油层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2.4.1 黑帝庙油层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步骤
        2.4.2 井震联合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2.4.3 连井层序地层发育特征分析
        2.4.4 黑帝庙油层层序地层分析
第三章 层序地层格架内砂体展布特征研究
    3.1 黑帝庙油层砂体纵向展布特征研究
        3.1.1 黑帝庙油层各层序单元砂岩分布特征研究
        3.1.2 层序地层格架内砂体发育特征
        3.1.3 砂体纵向展布规律研究
    3.2 黑帝庙油层砂体平面展布特征研究
        3.2.1 黑帝庙油层各层序单元砂岩平面展布特征
第四章 黑帝庙油层油水分布规律研究
    4.1 黑帝庙油层区域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
        4.1.1 区域成藏条件分析
        4.1.2 油藏类型及特征研究
        4.1.3 区域成藏模式建立
    4.2 黑帝庙油层油水分布特殊现象及成因分析
        4.2.1 试油方式对试油结果的影响分析
        4.2.2 “高阻水层、低阻油层”现象及成因分析
        4.2.3 油水倒置模式及成因分析
        4.2.4 油水层识别及其矛盾分析
    4.3 黑帝庙油层油水分布规律研究
        4.3.1 黑帝庙油层纵向油水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4.3.2 黑帝庙油层平面油水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4.4 英台地区黑帝庙油层有利区块预测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详细摘要

(9)低渗透岩性油藏含油性与富集区测井评价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
    1.5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第二章 姬塬油田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地层特征
    2.3 生储盖组合
第三章 油气成藏条件与富集主控因素
    3.1 沉积相与砂体展布
        3.1.1 物源分析及沉积体系
        3.1.2 沉积相特征
        3.1.3 砂体展布特征
    3.2 储层特征与成岩作用
        3.2.1 储层特征
        3.2.2 成岩作用类型
        3.2.3 成岩相的划分
        3.2.4 成岩作用对储集性能的影响
    3.3 油气成藏特征与富集主控因素
        3.3.1 烃源岩条件
        3.3.2 成藏期次特征
        3.3.3 成藏动力条件
        3.3.4 源储配置与油气富集关系
第四章 低渗透岩性油藏测井定量评价方法
    4.1 低渗透有效储层测井评价方法
        4.1.1 储层成岩相测井识别
        4.1.2 储层孔隙结构测井定量评价
    4.2 低渗透油层测井识别方法
        4.2.1 分区图版法
        4.2.2 微差分析法
        4.2.3 TPI指数法
        4.2.4 测井—录井联合解释法
    4.3 储层参数精细建模
        4.3.1 孔隙度计算模型
        4.3.2 渗透率计算模型
    4.4 低渗透储层含油性定量评价方法
        4.4.1 低渗透储层岩电参数特征
        4.4.2 变岩电参数饱和度模型
    4.5 低渗透油层下限研究
        4.5.1 岩性下限
        4.5.2 物性下限
        4.5.3 含油性下限
第五章 低渗透岩性油藏富集区测井评价研究
    5.1 测井资料标准化
        5.1.1 标准层的选取
        5.1.2 多井测井资料标准化
    5.2 测井产能预测方法
        5.2.1 综合指数法
        5.2.2 加权储能系数法
        5.2.3 模式识别法
        5.2.4 产能快速预测系统
    5.3 油藏分布规律
        5.3.1 小层砂体对比
        5.3.2 油层类型及特征
        5.3.3 长8段油层发育特征
    5.4 源储测井分析与富集区评价方法
        5.4.1 烃源岩测井评价
        5.4.2 储层含油富集程度测井表征方法
        5.4.3 源储组合对产能的控制作用
        5.4.4 富集区综合评价与优选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文章发表目录
致谢

(10)油气运聚成藏机理实验模拟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研究进展
    1.1 实验模型
    1.2 研究成果
        1.2.1 浮力驱动油气在砂体中的运移规律
        1.2.2 压力驱动油气在不同类型输导体中的运移规律
        1.2.3 岩性油气藏运聚成藏机理实验模拟
        1.2.4 非常规油气运聚成藏实验模拟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实验条件和地质条件的差异
    2.2 含油气饱和度的检测技术是模拟实验的障碍
    2.3 边界效应和设备微渗漏是制约实验结果可靠性的两大因素
3 未来发展及可行性分析
    3.1 实验设备和技术的发展
    3.2 研究内容的深入及可行性分析
        3.2.1 岩性油气藏成藏机理实验模拟
        3.2.2 晚期构造运动对早期油气的改造作用实验模拟
        3.2.3 非常规油气藏运聚成藏机理实验模拟
4 结论

四、岩性油藏聚油排水机理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乾安地区致密油水平井解释研究[D]. 黄静. 长江大学, 2019(01)
  • [2]煤系致密砂岩润湿性沉积微相控制 ——以临兴—神府地区上古生界为例[D]. 宋雪娟.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1)
  • [3]苏里格气田不同区带盒8段、山1段气藏成藏要素差异性及含气控制因素研究[D]. 陈占军. 西北大学, 2016(05)
  • [4]中国岩性油气藏区带类型、地质特征与勘探领域[J]. 陶士振,袁选俊,侯连华,朱如凯,杨帆,李昌伟,王岚,张国生,李欣,王颖,孙国欣,卫延召.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6(06)
  • [5]石臼坨凸起明化镇组下段油气藏富集规律探讨[J]. 李鲜蓉,孙国智,李转红,王爱国. 地下水, 2015(04)
  • [6]源内无断层沟通型水平状砂岩透镜体成藏模拟及应用[J]. 刘海涛,王红军,张辉军,孙德强,贾智彬,徐祖新.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5(06)
  • [7]济阳坳陷沙四上—沙三段岩性油气藏分布与沉积、沉降及构造的关系[D]. 杨得路. 西北大学, 2013(S2)
  • [8]英台地区黑帝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及油水分布规律研究[D]. 吕桂友. 东北石油大学, 2013(10)
  • [9]低渗透岩性油藏含油性与富集区测井评价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为例[D]. 石玉江. 西北大学, 2011(06)
  • [10]油气运聚成藏机理实验模拟研究进展[J]. 李贤丽.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25)

标签:;  ;  ;  ;  ;  

岩性油藏储油泄油机制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